大学军事报告

2024-06-24

大学军事报告(共8篇)

篇1:大学军事报告

上课周六-12节、序号75 成绩:____

国际战略格局

(XXX学院2011级动漫2011390109119 福建xx 邮编:XXXXXX)

摘要: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和国际战略运作的结果,同时,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一经产生,又会对国际战略形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从整体上把握国际斗争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形势,揭示国际斗争的一般规律,就必须注重研究国际战略格局问题。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关键词:国际战略环境 战略格局的演变 战略力量的对比 战略形势 形势的预测

前言

国际战略是一个国家为了争取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国际环境。在对外关系中制定的带全局性的策略谋略。国际战略的制定,受制于该国的性质和一定时期的国内形势,同时也必须适应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在其长分化和组合过程中所形成的,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国际间的力量对比,利益矛盾和需求,以及基本的战略关系。

一、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主要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和大国战略,是影响国际战略环境的最重要因素。国际战略环境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安危和兴衰,影响一个国家军事斗争的对象、性质、目标,以及军事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的主要方向,因而是各个国家制定战略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国际战略环境的基本要素包括时代特征、国际战略格局、主要国家的战略取向、世界和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等。世界各国之间由于战略利益和政策的异同,既是对手,也是朋友。各国的战略动向,既互为条件,相互依存也互相影响。因此一定时期内各主要国家的战略极其发展趋势是国际环境的重要部分。而战争是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与国家,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利益矛盾和冲突最激烈的手段,只要战争根源还在,战争与和平就始终是国际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对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来说,来自外部的战争威胁是最严重的威胁,因此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在国际战略环境中最引人注目,而周边安全形势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周边国家与本国的利益矛盾,对本国的政治企图与本国密切相关的军事力量及其部署等直接影响本国安全的情况和因素。

二、当今国际力量对比关系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最本质的是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因此,国际战略格局本质上就是一种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关系。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的一种实力对比。在考察各种战略力量时,不仅要考察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实力地位,而是要考擦它们在国际事务中世界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中国尽管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不如某些发达国家,但由于其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特殊的战略地位,所以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直重要的战略力量。只有把国际力量对比的因素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才能确定哪些是从属力量,哪些是潜在力量,哪些是主导力量,从而形成正确的战略判断。

三、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部矛盾运动直接影响的结果,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同样如此。战略格局只是反映战略力量存在方式的客观状态,是这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必然结果。当国际战略力量的存在方式以及各种力量的相互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时,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便难以避免了。旧的战略力量的衰落和消失,造成了旧格局的崩塌;新生战略力量的崛起和发展,则奠定了新格局确立的基础。新旧格局的不断交替,正是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基本特征。

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部看,由国家内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传统因素决定的各主要国家间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实力的差别,各主要国家之间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差别。从外部看,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因素,都会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产生直接影响,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时代主题的变化,不仅决定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的基本特征,而且 2 制约着国际战略格局的演进的趋势。

四、当前的国际战略形势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一超多强,多元争极”。“一超”指的是美国,多强则指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实力较强的大国或国家集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实力和地位都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所以,目前的力量格局大致是“一超诸强”和“一超多强”。

正因为多极化格局还未形成,所以世界各种力量都在抓紧时机,发展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力量,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提高自己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国或国家集团,客观上正在往“极”的方向上发展,极力争取得到“极”的地位。这样,实际上就构成另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

五、国际战略格局的预测

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力量占据着极大的优势。所谓“诸强”,指的是一些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如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国或国家集团,客观上正往“极”的方向上发展,极力争取得到“极”的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安全结构。在欧洲,新的安全结构的建立已取得某些进展。2004年5月,欧盟实施历史上第五次东扩,使欧盟扩大到25个成员国;7月,欧盟正式宣布成立“欧盟军备区”;9月,欧盟出台新安全战略理念。毫无疑问,未来欧盟将可能成为国际社会重要影响力的一极。而随着经济的复苏,俄罗斯加快了军事建设的不发,重振大国的意图也更加明显,也将成为一极。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军事力量不断增强并走出国门,因此日本也正在由经济大国向世界政治大国甚至军事大国转变。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今世界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愈显突出。作为未来多极格局的一极,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此外,还有地区大国不断壮大,如印度,巴西,南非等。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除欧盟、东盟外,今年还涌出非洲联盟和南美洲联盟。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老师指正。谢谢!

参考文献:[1]《大学军事教程》,陈润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第二版

联系电话:

篇2:大学军事报告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成绩

教学班级学号姓名

要求:1.阅读相关军事材料,撰写一篇军事题材的论文,纯网上下载不得分。2.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3.题目自拟,论文正文前有内容提要。4.字数在1500字左右(手写,打印均可)。

简论影响我国安全的因素及当代战争

主题:一:试论我国相对稳定.安全环境中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

二:现代高新技术战争对军事人才的要求;

三:军事思想的作用。

正文:

(一)我国相对稳定.安全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距二次世界战争已过去了60年,是什么保持了长时间世界的和平?是世界范

围的主要矛盾没有激化到能够使战争爆发的程度吗?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两个巨大的政治军事集团,冷战对峙,相对而

言,形成了一种制衡和均势,抑制了政治力量的失衡,这是和平的主要原因。九十

年代后,世界上各主要力量都在整合,以及按利害关系重新组合,是世界又度过了

一个和平时期。另一方面,就是核武器的威慑力。鉴于对核技术的恐惧感,使得那

些能够发动世界范围大战的国家在竭力避免这个厄运的来到。而当能够制约核弹头的的武器产生后,NMD和KMD的建立就是战争状态的前兆。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我国的安全环境并非是非常稳定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巨大的中国是擦痕能够体系融入世界经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决定了我们必须参加世界性的资源共享抑或是争夺战,从而引发的矛盾激化。虽然台海两岸出现和睦化的趋势,但战争之剑仍悬在两岸人民的头上。影响我国安全的因素有:一是国际经济因素。就未来的几年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和跨国公司,还将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实行资本扩张。最具发

动战争的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而就二战后美国发动的局部战争都是在七经济腾飞的时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二是大国关系因素。冷战后世界主要力量形成一

超四强。一超即美国,四强分别是俄罗斯,欧洲共和体,中国,日本。在经过了整

合后又形成了印度,巴西以及阿拉伯世界。并且根据利害关系组成了世界性的利益

集团。而一.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在各大主要力量之间爆发的。三是民族分裂主义。在像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中,这些分裂势力都变现出相同的趋势:一是加大了分裂

活动的规模和力度,二是和境外的势力勾结,三是开始了政治合流,四是使分裂活

动国际化,以便引起国际干预。台湾是我国的焦点问题,也是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

因素。综上所述,战争其实离我们不是很遥远,我们一定要在和平时期准备,使我们能够应付战争。

(二)战争对军事人才的要求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对军队的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编制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技术战争,实质上高科技的较量与对抗,作为主体的人,谁先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将其有效的运用的战场上,谁就可以获得战场上的主动与优势。

一:高素质的人是高科技战争中决定性因素的关键因素

在高技术广泛运用的军事领域的今天,素质的高低不是简单的能力差,而是战斗力的质量差。而以不同的二者形成的团体,在战争决定性因素上是至关重要的,具有本质的差别。在高新技时所充斥的现代战争中,人的智力作用已使得人的体力与体能作用大幅度下降,居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例如在两伊战争中,由于两国的军队素质都不高,使得拥有美国和苏联先进武器成为摆设。同样的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后缴获美国先进制导方式的霍克导弹,但伊军由于无法掌握这种技术,使得战争中霍克导弹无用武之地。

二:人的数量已不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在武器装备水平低下的时代,兵力,兵器的数量是军力大小强弱的主要标志,数量的优势可以弥补质量上的劣势,成为制约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多兵之旅必胜”几乎成为制胜的名言。而现代战争中,军力是无法用数量的多少衡量的,取而

代之的是军队素质的高低。例如海湾战争之伊拉克的惨败一样。

(三)军事思想的作用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军事思想主要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研究武装力量建设及其使用的一般原则,反映从总体上研究军事为题的理论成果。古代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军事著作,总结了当时的战争经验,成为指导战争的“法则”。资本主义革命的发展时期,出现了普鲁士军事理论家C.P.G.von克劳维茨所著《战争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阐述了战争与政治,与经济,暴力运用于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若干作战原则。被许多资本主义军事家奉为经典。而无产阶级阵营中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为领袖在军事思想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明确了区分战争的政治性质,揭示阶级社会战争的阶级本质,搽发了战争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军事斗争纲领和作战方法。

篇3:大学生军事训练的重大意义

1. 关于军训的客观报道

近日, 看到有关“参加军训的学生晕倒在训练场上”的报道。江苏省几所中学在为期7天的军训中, 学生晕到比例竟高达20%以上。

2. 我对军训的认识

结合本人对军训工作的认识, 认为“当代学生的体能素质一年不如一年”, 身体承受能力、心理素质和毅力明显不足。学校、家长、社会寄希望通过几天、十几天的军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虽然这种愿望是好的, 但是不切合实际。我的切身体会是, 要让这些平日坐在教室里的“白面书生”一下子适应高温酷暑下的高强度军事训练, 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训练效果也不会理想。学生毕竟不是军人, 高强度的军训也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但是, 如果培养坚强意志以伤害学生的身体为代价, 这种做法就需要改进。

二、对军训的正确认识

1. 军训的现实意义

“军训”并非“军事训练”的简称, 而是“军政训练”的简称。“政”就是政治教育, 军训中的政治教育, 应该以国防教育为主。据我了解, 大多数中学生、大学生对军事、国防知识非常感兴趣, 却因目前多数学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 他们的军事知识又极为匮乏, 国防观念较为淡薄。军训这段时间正好可以给他们补习这方面的知识, 一边进行军事训练, 一边进行国防教育。这样学生在军训生活中了解了更多的军事知识、增强了国防观念。

2. 我对军训的认识

我认为, 学生军训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们受一回罪、吃一回苦, 而在于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丰富他们的综合知识。要达到此目的, 就需要将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结合起来, 将室外训练与室内教育结合起来, 这才是开展学生军训的正途。

三、学校军训应如何进行

1. 军事技能训练

一般分为常规科目训练和表演科目训练两大类, 其中的常规科目包括内务、队列、阅兵式等内容, 这些属于每年必须进行的训练科目。

2. 开展国防知识教育

一是举办国防教育报告会或军事知识讲座, 由承训部队主讲;二是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展览;三是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国防教育的军事录像和军事影片。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3. 开展行为规范教育, 培养基础文明习惯

一是将学校的规章制度印发给学生, 通过教官统一组织学习, 使学生熟知其中内容, 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二是加强学生基本习惯的教育、培养、检查、和训练 (重点是对学生住宿、就餐、文明礼貌等行为习惯进行检查和训练) 。

四、军训的主要做法

1. 领导重视, 组织得力

各系、班召开军训工作动员会, 对训练组织机构、训练对象、时间、地点、内容作具体规定。要求每个学生高度重视军训, 全力投入军训, 从严要求提高军事素质, 遵守军训纪律, 提倡团结互助, 注意健康安全, 营造良好训练氛围, 为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领导的关心、指导将对全体受训人员受到极大的鼓舞, 是军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2. 精心策划, 一切从实际出发

精心制订训练计划, 明确主训方向,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 重点突出队列基本动作、纪律、一日生活作息养成等科目的训练。注重教官素质, 科学选好教官, 选派标准为:第一, 政治思想好, 组织纪律性强, 作风正派;第二, 技术过硬, 动作标准、规范;第三, 具有较强的组织表达能力。同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确保军训工作万无一失。

3. 严格训练、认真负责

做到训练科目到位, 思想政治工作到位, 正确处理教育和学习的关系, 既严格要求, 又适当照顾学生的实际, 采取各种途径充分调动教官和学生的积极性, 使教者认真、学者积极, 较好地完成各个科目的训练。

五、军训的主要收获

1. 国防知识得到加强, 法律意识有所提高

通过军训, 学生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荣誉感得到了进一步陶冶。丰富了学生的军事理论知识, 增强了国防意识和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增进了对军人的理解, 加深了对军人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志愿报考军事院校的志向, 为培养部队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规范了学生的言谈举止, 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初步形成

通过教官和老师的言传身教, 使学生懂得了纪律的重要性, 增强了组织纪律观念, 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意志, 提高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为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开了好头, 同时也为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强了学生对国防训练的了解, 促进了师生间、学生与学校领导间的亲和感与凝聚力。

3. 学生优秀品质得到培养

通过军事训练和集体活动, 激发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爱校热情, 增强了集体荣誉和集体凝聚力, 树立了团队精神, 加强了班风校风建设, 增进了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

六、军事训练的重大意义

1. 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得到体现

军训使受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增强了国防观念, 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热情。上好军训第一课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工作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 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

军训使受训学生受到了艰苦奋斗的教育, 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 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身体素质,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 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

军训使受训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 同时推动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4. 对师生感情的培养

军训使受训学生、老师、教官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培养了学生爱校、爱专业、爱班级的热情, 激发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为今后学校的校风建设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5. 对学校工作的帮助

军训使受训学生增进了与部队、学校的友情, 加强了军民关系, 为学校双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新时期学校国防教育课题组.大学生国防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新时期学校国防教育课题组.大学生国防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大学军事报告

【关键词】大学生;军事化管理;适应不良案例报告;认知疗法

1 一般资料

李某,男,18 岁,大一新生,独子,有三个姐姐。家住江西省的一个小县城,父母经商,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身高1.68m,体态偏胖,无不良嗜好,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伤病史。第一次远离父母住校生活,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一切由父母料理,内务及自立能力较差。内向,敏感,争强好胜,对自己要求严格。与同寝室的同学关系一般,很少与他们交往。近半个月来感到压力大,情绪低落,睡眠时间减少,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感觉在这所学校学习没意思,想退学回家复读,争取明年考更好一点的大学。主动前来咨询。

针对他的情况,我选用了症状自评量表(SCL— 90),采用0~4分的五级记分制,了解他的心理健康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CL— 90)中焦虑因子为2.48,其它因子平均小于1.26。

2 主诉

主诉:自入学以来,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梦想破裂。对严格的军事化管理非常不适应,近两周来,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学习时注意力老是分散,没有交到什么朋友,经常感觉到心烦意乱的,很郁闷、孤独,睡眠时间减少,很后悔来这所学校读书,想要退学,又犹豫不决。

3 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情况

李某自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一直处于比较烦躁的状态,语速较快,声音微颤,表达清楚。服装整洁,头发精心梳理过,对咨询师很有礼貌。据辅导员介绍,该生生活自理能力差,集体活动不积极,在内务考核中扣了很多分。学习还算努力,但个性直率,偶尔在寝室里跟同学发生矛盾,平时不值日,对谁都有意见。在宿舍呆的时间比较长,喜欢一个人看书、听音乐,不爱和同学聊天,经常逃课在宿舍睡觉。

4诊断

4.1诊断结果:一般心理问题

4.2诊断依据

4.2.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此案例属于正常心理活动变化,求助者自知力完整,能主动求医,有强烈的求治愿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 可以排除精神病。

4.2.2该求助者的心理障碍是心因性的,与军事化管理和人际关系不适因素有关,因持续时间不长,内容没有泛化,心理痛苦前来主动就医,社会功能没有受损,根据许又新的评分标准,排除神经症的诊断。

4.2.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睡眠减少、人际关系不协调,且以上症状持续时间不到一个月,据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4.3鉴别诊断

4.3.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4.3.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像的神经症”与初始事件身不相关,出现泛化的和回避,持续时间长,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求助者虽然也有焦虑状态,但没有泛化和回避,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想,且持续时间不到1个月,因此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3.3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等,但与抑郁症兴趣丧失、绝望感、自罪、自杀行为等典型症状相比,存在明显差别,且病程持续时间短,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4.3.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从反应强调是否泛化,社会功能影响程度、病程等方面看,未达到严重心理问题的程度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人际关系紧张(同学关系);②偏激思维和交往不良倾向;③生活自理能力差。所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5 咨詢方案制定

首先向来访者讲清了心理咨询的方法与原理,并采取如下步骤:

5.1 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分析,正确认识军事化管理的不同及其意义,帮助他改变以前错误的认知;

5.2 与他共同分析自己的各方面优势,指导她利用自己的优势,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5.3 指导她学会解决自我情绪问题,遇到情绪问题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

在咨询之前,依据心理咨询的相关规定,向来访者介绍了双方的责权利,并商定每周咨询一次,每次咨询一小时。因为学校把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作为老师的日常工作任务,所以学生不需支付费用。

6 咨询过程

本案例咨询预计进行4次,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6.1 诊断阶段。此阶段为咨询的第1 次,包括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测试,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心理咨询方案。通过咨询基本完成了本阶段的任务。

6.2 咨询阶段。此阶段为咨询的第2 至3 次,根据制定的心理咨询方案,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纠正错误认知,改变不适应的情绪、行为,增强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信心。通过这三次的咨询基本达到了目的。与同学有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浓厚,在期末考试中,来访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6.3 结束与巩固阶段。此阶段为咨询的第4次,心理咨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帮助求助者解决了心理问题,通过这个阶段监督来访者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结束心理咨询。

7 咨询效果评估

7.1 求助者对咨询的自我评估。通过咨询,求助者感到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消除了自己的烦恼和焦虑情绪;与同学的关系日益融洽,性格比以前开朗多了。能顺利地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事务,各方面都感到得心应手,学习成绩也很满意,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具体表现为:“我不再无聊孤独了”,“我能够接受我的缺点,这是事实”。

7.2 求助者周围人的评估。在随后的随访中,来访者辅导员老师(中队长)反映,来访者现在情绪比较稳定,学习也比较努力。班上的同学反映,每天看到他乐呵呵的,“集体活动踊跃参与”“也显得快乐了,与同学交往多了”。学习也有计划性,上课非常专心,大家都觉得他好像变了一个人。

7.3 求助者前后心理测验比较心理咨询后,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中焦虑因子为1.32,已基本不存在焦虑问题。

7.4咨询师的评定。通过咨询我发现她的情绪比较稳定,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半年后随访,情绪很稳定,学习和生活状态良好。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2]张伯源.变态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市民族出版社2005 年8 月第一版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市民族出版社2005 年8 月第一版

篇5: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我们这学期开设立《大学军事理论》这门课程,虽然只有短短一节课却学习到了一些平时很难接触到的知识,更感觉到,学习军事知识是现当代大学生应尽的义务,更是大学生树立保护国家信念的重要途径。我收获了许多平时无法接触到的知识,学到了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让我充分地意识到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改善了我的知识结构,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国防观念。这一节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强化国防意识势在必行。

中国当代国防史或称中国当代军事史,是中国当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兵圣”孙子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之时,毛泽东即曾庄严宣告:“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加强和深化中国当代国防史研究,对推进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维护和发展利益,进一步完善中国当代史学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依然记得大学刚开学的时候那次难忘的军训,带着满腔热情来到大学校园,辛苦的军训自然算是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记忆里满是刺眼的阳光,仿佛把整个夏天的灿烂都集中在那几天了。那时对军训是没什么好感的,只以为学校是想让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对于它真正的意义,是在上了军事理论课后才真正明白的。知道了大学生进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我们每个大学生应尽的义务,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的战略举措,同时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军事,是与战争、军队、军人有关事务的总称,主要包括战争准备与战争实施、国防与军队建设、国际军事安全与合作等活动。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国防的主体是国家,所涵盖的内容更广泛一些;军事的主体是军队,所涵盖的内容相对狭窄一些。因此,在中国当代史研究领域,使用中国当代国防史的概念比较准确和恰当,也可以涵盖和包容中国当代军事史的内容。

加强中国当代国防史研究的思考首先,要深刻认识中国当代国防史在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国防建设是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国当代国防史在中国当代史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内容,而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没有中国当代国防史或国防史线索记述不清晰的中国当代史,就称不上一部完整的中国当代史。

其次,要克服在中国当代国防史研究上无所作为的畏难情绪。国防史和军事史专业性、敏感性强,涉密内容较多,传统研究主要集中在军队系统,其他方面的学者从事相关研究确实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现代国防已大大超出传统的军事范畴,除军事战略、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等军事性较强的内容外,中国当代国防史还有着广泛的需要各方面学者予以关注和研究的领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再次,要把总结历史经验与推进国防和军事理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当今时代,国际安全形势风云变幻,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中国当代国防史研究既要着重总结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功经验,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绝对领导、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等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密切联系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服务于国防建设的新要求。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和跨学科研究。国防史的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许多相关学科,如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国防经济、国防尖端武器等,有些是中国当代史学者所不熟悉的,有些确实需要相关专业的学者从中国当代史的角度加以研究。应当加强与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拓宽研究视野,学习和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系统和研究成果,积极推进学术合作与跨学科研究。

学习好军事知识对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全都是有重要的意义的。我们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仟务。军事理论课通过讲授军事科技,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的人才要做到既能为经济建设服务,又能为国防建设效力,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后备兵源和预备役军官。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军事课是对国防和军事的理性认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沦与实践的教育。从道德意义上说;保卫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最高的社会公德。因此,国防教育与“两课”教育异曲同工,相得益彰。

篇6:大学军事论文

学号 :13055229

中国国防论

摘要: 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自古以来,国家的防务在各个朝代都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家的疆土、人民、财富和文物没有相应武力的保护,就不会有安全的保证,经济不会有持久、健康的发展,民族的尊严会受到损伤,国家的疆土会遭到践踏,国家的主权将被剥夺。为此,关住我国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一是“兵可以千日不用,国不可以一日不防”。二是中国的军事思想对本国国防的地位和意义。三是中国周边环境对我国国防安全的影响。四是现代国防发展的概况和趋势。关键词: 国防军事科学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现代国防 军事准备

前言

俗话说:“兵可以千日不用,国不可以一日不防。”国防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它的强弱与国家安危、荣辱和兴衰休戚相关。一个国家若不重视相应的武力防务,就不会有安全保证,经济不会持久、民族的尊严会受到损伤,国家的疆土会遭到践踏,国家的主权将被剥夺。

我国作为唯一的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其国际生存环境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不能掉以轻心。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国军事思想与国防

军事科学是一门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作为指导战争准备和实施的知识体系。它是认识战争、准备和实施战争的强大武器,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关点,军事理论对于国防的实践具有突出的反作用,甚至对战争和军事实践活动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我国的国防历史源远流长,在4000多年的国防历史中,只有30年的和平。国家在生死存亡面前,敌对双方看谁能抢占军事思想的制高点,用正确科学的军事思想来指导军事实践和国防建设,就能将它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赢得战争的胜利!相反那些不尊重客观的军事规律,没有必要的军事科学素养的只能被历史淘汰。就拿近代的清朝来说,之所以会导致清朝末期国防的孱弱、衰败和屈辱,和当时的统治者的军事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凭借船坚炮利的优势,攻破了以闭关锁国为国防政策的清王朝的厚重国门,对中华民族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面前,腐朽的统治者奉行的国防指导思想却是“居安思奢”,“卖国求荣”;执行的国防建设思想乃是“以军压民”,“贫国臃兵”;倡导的国防教育思想却是“愚民牧民”,“莫谈国事”,;制定的国防斗争策略甚至是“不战而败”,“攘外必先安内”。其结果是有国无防,国家沦为半殖民地,人民惨遭蹂躏和屠杀。旧中国有国无防,国门洞开,经历了100多年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新中国诞生后,经历了60多年的努力,国防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毛泽东的国防建设思想关系着中国国防的成败,它是毛泽东对中国近现代战争史的完美总结。它 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 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 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 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 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

争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国防现代化建设得到发展!

由此可见: 为了战胜敌人,我们要发挥国家的总体力量,发挥人民战争威力,同时还要发挥先近的军事理论的指导作用,依靠灵活的战略战术,用高度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弥补物质条件的不足,这是一条我军已经走过今后还要走的制胜之路。必须进一步加深对军事理论

研究重要地位的认识,下大力气加强军事理论研究,不断的提高军事理论水平。

二、中国周边环境与国防

国家周边环境的安全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依据。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外交环境,首先是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周边安全环境是建国以来较好的时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世界和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也增加了许多新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再加上与周边国家还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领土,边界,海域,岛屿划分及归属方面的争议,国际上一些敌对势力更是借机推波助澜,因此,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也不能掉以轻心。为此中国应采取积极的国防政策,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统一。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依据我国面临周边安全的威胁,奉行着防御性国防政策。⑴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⑵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⑶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⑷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⑸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⑹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三、现代国防及发展趋势

国防现代化以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国家的防御体系。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包括武装力量、人民防空、国防科研、国防工业等的现代化。其核心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国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国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种制约因素有机联系的整体,表现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涉及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军事思想的现代化 ②军队的现代化 军队是国防的主体,是保卫国家安全的柱石。军队的现代化是国防现代化的核心。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篇7: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论《孙子兵法》精神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

摘要: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认真地观察和对待。《孙子兵法》,这部伟大的著作,它以它独特的魅力与精神,影响这一代代的军事世界。本文,就《孙子兵法》的基本精神与其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孙子兵法 基本精神 现代军事 应用

《孙子兵法》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国门,许许多多的国外军事战略家都沉迷于这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战略文化。它不仅跨越了国界,更穿越了时空。英国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在《中国的军事箴言》一文中所言:“孙子的引人入胜的地方是他的思想多么惊人的?时新?——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写出来的。”这部名著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战争著作,而成为政治、经济、外交各个领域领导者的必读书。孙子的思想不仅在现代军事领域而且在政治、经济、外交、体育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这种广泛的应用中,人们不仅在古人的深邃的思想中获取启迪,同时又为孙子兵法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

一、《孙子兵法》的概述

(一)《孙子兵法》的概述

《孙子兵法》作为举世闻名的兵家“圣经”,以它博大精深的理论内容与完整的思想体系,为世世代代的军事斗争提供了富有哲理的兵学理论。

《孙子兵法》共计13篇,仅5000余字,却以言简意赅的文字构建起了一座富有哲理的军事理论殿堂。而该书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不论在市场竞争、企业管理、外交谈判、教学艺术等等。

(二)《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

第一,提出了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第二,提出了战争与诸因素的关系

第三,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争境界

第四,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规律

第五,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灵活多变的作战原则

二、《孙子兵法》的基本精神

《孙子兵法》独具的超越时空的思想魅力和其核心价值,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其所蕴含的深邃而朴素的科学精神。《孙子兵法》蕴含的科学精神渐渐注入社会,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世界军事文化的发展。

1、 安国全军的慎战思想

在《孙子兵法》中,关于“慎”的直接篇章并不长。可是,“慎”的战略思想却是统领兵法的基调,指导着兵法战略与战术的展开。从现代军事的角度来看,“慎战”是孙子对战争问题的一个基本的评价与认知。而孙子跨时代的慎战思想出自对春秋时代

历史和文化朴素而科学的总结。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军争》 战争事关国家存亡,人们生死。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补可以愠而致战。”-------《火攻》 战争的发起必须慎而又慎。

2、 先胜全胜的不战智慧

在《孙子兵法》的理论体系中,“全胜”战略是“慎战”思想的直接导论。因为战场上兵凶战危,思想缜密地定下万全之策,就意味着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最全局的胜利。所以,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的制定与智慧无可匹敌地屹立与兵学的珠穆朗玛峰顶。

孙子强调伐谋、伐交并非单纯的谋略控制与外交机巧,而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控制与筹划。所以孙子又提出了另一兵威的凝结实质----“全胜”。“全胜”不仅仅是“战胜”的保证,更加是“全胜”的前提。为了实现不战而全胜,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就是要取得综合优势。否则伐谋、伐交说到底也就是无源之水。从历史背景来看,孙子所处的时代并不具备对战争效益进行定量精细评估的条件,但这并不损于孙子先胜与全胜思想的真理价值。凭借最充足的准备与最小的代价实施行动来获取尽可能最大的收益,具备了兵学要旨的力量。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谋攻》

3、 审时度势的战略预见

由于各种不同因素的不断改变,战争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在战争前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知己知彼,才可以在客观上与“先胜”准备以及灵活主动的作战知道密切联动。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谋攻》

4、 因情应变的作战指导

所谓因,就是依情而变,灵活应付,把握主动权。因情应变,要求作战指导者善于把握战争中敌我、得失、攻守、劳逸、众寡、勇怯、胜败、专分、治乱、虚实、奇正等一系列矛盾构成的态势。

“用兵之术,唯因字最妙。” -----《阵纪·因势》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虚实》

5、 令文齐武的治军理念

战争的实质是克敌制胜,不仅仅要善于对敌施事,还要善于统领全军。在治军方面,不仅以文德与刑威为重,更要以宽容与严戒并举。在孙子倡导的诸多治军方法中,最能直接体现“令文齐武”的理念当属奖励军功,赏罚并举。当然,“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倡导的并非全是规则意识之下的`激励与惩戒,更多情况下需要“民本主义”的教化和管理。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行军》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 ------《九地》

三、《孙子兵法》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在现代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世界许多著名的军事家认为,中国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孙子去世将近25xx年之后,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战场。美国自20世纪xx年代末以来,在国防部官员和美军军官中举办了上千次《孙子兵法》讲座。美国陆战队指挥官凯利将军认为《孙子兵法》是所有机动战的基础。他将该书列为部队的年度读物,要求每个陆战队员必须阅读。

有一位翻译过《孙子兵法》的美国人詹姆斯·克拉维尔说:“如果我是最高统帅,或被选为总统或当上总理,我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所有军官,特别是将军,每年都要参加两次《孙子十三篇》的考试,一次口试,一次笔试,及格分数为95分。考试不及格的将官立即自动罢免,并不准上诉,其他军衔的军官则自动降级。”

许多战略决策者直接依据孙子兵法来思考现实的战争问题。有资料说,在19xx年海湾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布什的桌子上摆着两本书,一本是《凯撒传》,一本是《孙子兵法》。据媒体报道,在这次战争中,有90页之厚的《孙子兵法》英译本运往沙特阿拉伯沙漠,供参战人员阅读。美国记者从战云密布的海湾战场发回的消息称:“尽管中国在这里没有派驻一兵一卒,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亲临前线,操纵着作战行动,他就是2500多年前的孙子。”

在最近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司令就称自己的作战理论是根据《孙子兵法》提出的。美国伊拉克在开战时间上的选择也很稀奇。原本打算在最后通牒后的两天开始比赛,可是突然通过卧底知道萨达姆在开会,所以临时决定立即开展“斩首”的行动。虽然这一次的活动并没有伤到萨达姆,但是也给伊拉克方面的指挥战略系统造成了麻烦。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核心军事思想,其目的是先于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威之前,干掉伊拉克军队。于是,美国在伊拉克的战场上,速度极其之快,不到半个月就拿下了巴格达。而在拿下巴格达之后,美军就对巴格达进行了大规模地探测,弄清了敌人沿路布防的情况。而在外交方面,美国很早就开始了周边国家的工作,使其可以在他们的国家驻军。通过伊拉克战争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美军正是运用了《孙子兵法》来思考现实的战争问题。

四、总结

篇8:大学军事报告

关键词:解放军理工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大班多媒体屏幕讲授,小班组织操练,多媒体网络中心自主学习

1. 引言

全球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 使得人们必须面对一个竞争日趋激烈、交往日趋频繁的国际环境。因此, 通晓一门语言, 特别是英语, 正成为新形势下复合型新军事人才的必备条件。作为军队培养、输送复合型新军事人才的主要场所, 军队综合性大学在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强调提高军事人才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国际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修养, 以适应我国特色军事变革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必将对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新模式的基本内容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课。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依赖于学员个体的实践应用,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为此, 作为军队五所综合性大学的解放军理工大学提出了以课堂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新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 实行大班多媒体屏幕讲授、小班组织操练与学员多媒体网络中心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 旨在利用课堂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使学员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自主地学习, 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具体情况见表1、表2和图1。

(1) 多媒体网络教学部分

根据解放军理工大学的教学要求, 每学期安排12个单元的英语课程学习, 每两个星期学习一个单元。其中, 第一个星期为多媒体网络教学部分。在这个星期,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 随时到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进行网上学习。在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 学员的学习方式主要采取人机对话的方式自己学习, 辅以教师的监管或技术人员的支持。其中, 教师要负责解决学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任何问题, 同时还要监督和管理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学员的学习情况;学习内容是与所选教材配套的学习软件, 以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解决的问题是强化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提高日常口语交际会话能力、矫正发音、提高听力;考核方式是监管教师依据学员的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给予他们合格与不合格的评判, 如果学习合格, 监管教师就会给学员一张选课单, 进入同一内容的下一步学习, 反之, 学员必须重新学习网上内容直到合格为止。此部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使语言学习者能以个体的身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完成语言知识的输入任务。

(2) 课堂教学部分

完成网络学习后, 合格学员进入课堂教学部分, 课堂教学分为两个阶段, 一个阶段是多媒体大班课;另一阶段是小班课。每个阶段的课只有一次, 时间为50分钟。学员拿到选课单后, 可到自己所在队部查阅外语系公布的一星期课程安排表, 选择适合自己的上课时间。填写好表格后, 由队领导签字, 再统一报到外语系。接着, 外语系按照人员情况分配教学班, 再把分班情况通知队部。

(1) 多媒体大班课

多媒体大班课一般不超过60人, 主要采取由教师面授、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为所选教材的内容, 全面涉及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 适当加入一些文化背景知识;解决的问题:在学员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加强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考核方式是教师主要以学员课堂表现情况为依据给予评价, 偶尔通过随堂考试来测评学员;最后, 教师会把考核结果反馈给学员。多媒体大班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帮助学员获得语言技能, 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既涉及知识的输入, 又涉及知识的输出, 担负着连接多媒体网络教学和小班课的桥梁作用。

(2) 小班课

小班课一般不超过30人, 由教师组织学员在多媒体教室或普通教室里进行;教学方式:由学员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听说交流, 内容和方式可多种多样, 可以就一本书、一个话题、一部电影、一种现象等展开, 可以是讨论、演讲、表演、辩论、角色扮演等, 必要时也可以在户外或特定场所, 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和使用所学的语言;考核方式:教师可根据学员课堂参与和表现情况对学员进行评价, 再结合各种形式的口试测评学员;最后, 教师会把考核结果反馈给学员。小班课主要是引导学员正确地、更好地使用英语, 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帮助和促进学习者把已输入的语言知识适当地输出。

3. 新模式的特色

(1) 实用性

加强听说实用能力, 重视阅读理解能力, 训练基本的翻译和写作能力;实现语言知识的输入和语言知识的输出的有机衔接;加强分类指导, 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学员提出不同要求, 满足不同学员的发展需要;传承中外优秀文化, 增加人文和科学知识,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 重视过程性评价,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语言应用能力发展情况的检测。

(2) 现代化

广泛采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 使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有机结合, 从而改进了以课堂为主的单一教学, 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学生不仅可以向文字材料的各种教材和参考书学习, 还可以向计算机软件 (课件) 学习;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接受知识, 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学习接受知识;不仅可以通过人工考试方式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网络考试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3) 个性化

开展个性化教学, 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 选择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和方式, 减少课堂学习时间, 提高学习兴趣;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水平, 随时进行测评, 调整学习策略, 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从而实现学习的个性化。

(4) 多元化

教学方法强调多媒体网络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形成了人机对话、师生面对面对话交流的方式;学员既需要到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自学, 培养学习能力, 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堂学习, 培养应用能力;注重教材课本学习和教学的同时, 还强调结合讨论、演讲、表演、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和学习。考核方式不仅有传统的笔试还有口试, 各自的形式也是多样化, 笔试除做题外还可以采用写小型论文、读书提要、论文摘要、项目报告、访谈纪要等形式, 而口试则有朗读、演讲、对话、专题讨论等形式。

4. 结语

本文介绍了解放军理工大学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 积极地采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 及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改进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 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等形式的方向发展, 注重体现英语教学中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的融合, 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以培养出符合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全方位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项目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岁月如歌,持满手月华抒情散文下一篇:征地拆迁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