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考研解惑

2024-05-29

工业设计专业考研解惑(精选3篇)

篇1:工业设计专业考研解惑

2018法硕考研择校解惑篇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以下是凯程考研准备的“18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择校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培养方式引进而来,是我国唯一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明令不准本专业报考的研究生专业。法律硕士可归为既是精神满足型又是物质实现型的专业,可以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对于广大有志于法律事业而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来说,考取法律硕士是直接从事法律工作或进一步深造的最佳选择。

一、法律硕士热因

1、法律硕士可归为既是精神满足型又是物质实现型的专业,它可以伸张正义、为社会弱势群体代言,又可以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

2、法律硕士没有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竞争。又是全国一张卷,体现公平竞争,这些因素也是考生报考的主要原因。

3、法律硕士毕业生广阔的就业前景正在吸引越来越多跨专业的考生报考。法律硕士毕业后主要从事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和公共事物、经济管理等实际工作。对于广大有志于法律事业而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来说,考取法律硕士是直接从事法律工作或进一步深造的最佳选择。根据对十大热门专业的统计分析,在10年内法律硕士毕业研究生仍是紧缺人才。

二、院校选择主要影响因素

1、学校和专业综合实力

5所政法类专业院校(中政、西政、华政、中南政、西北政),加上北大、人大、、吉大、浙大、中山等新老文科或综合大学的法学院,以及一批优秀的财经类法学院校(中央财经,上海财经,东北财经,对外经贸大等),以后还会有一流的外语类法律硕士院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海洋类大学等,华中区的武汉大学与中南财经政法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另外,国家法学布局不仅仅考虑政法类大学以及全国法学人才培养基地,本省也有法学强校,如果主要考虑在本省就业,几乎每个省都有一所较好的文科院校专门替本省培养法律人才,如海南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为例:北师大整体的牌子实力名气不小,但它毕竟还是师范类院校,学校类型与法学并无渊源;北师大法学一般,人大一批超一流的刑法学教授跳槽来北师大使得有一定发言权,但北师大法学毕竟历史不长,影响力有限,何况优势的刑法学还不是热门法学学科;更重要的,北京虽然是法学人才需求的中心地带,但这里集中了中国超一流的法学院,有文理综合的北大,有纯文科的人大,有政法类的中国政法大学与公检法系统。

2、个人实力与报考一向的冷热程度

和高考一样,“难易总是相对的”,名牌院校、实力院校的分数一般会较高,如北大人大政法(2007年之后,复旦大学也加入了此行列)等;新开院校、边远院校、实力一般的院校分数较低。事事无定论,可以说,除非同时占据一流地理位置与一流法学实力2个条件,每年的分数都可能波动,如吉大、武大甚至清华等法学强校也不例外,2008年甚至连厦门大学都出了意外(不少法硕考生对于厦门大学的牌子以及法学院实力缺乏了解),清华大学也出现过比国家线还低的情况(毕竟清华大学给人感觉还是理工科大学),这不可预测,只能看运气了!所以我的建议是:此因素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即可,而且不要精确考证具体分数而是要关注具相对难度,只在你通过其它几个因素选定了3-5所院校之后,再查询历年分数线做个简单对比以一锤定音。

3、家庭经济因素(公费名额)

有实力,有信心,可以争取公费,虽然名额有限(以当年法律硕士招生简章为准,简章中的“计划内非定向”就是大家常说的公费,主要集中在政法类大学)。个人认为,在这几年之内,公费生都不会取消,至少会保持目前的规模,即使取消了,国家的相关配套措施也会完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样的一线城市读书,社会兼职的机会比较多,而且学校的财力也多半会比较雄厚,助学贷款的程序也会相对简单!

4、各校招生简章的具体规定

对于是否需要学位证、往届生是否转户口、是否招收同等学历考生、培养年限(注意:2008年之后全国统一为3年,不再有2年的法律硕士)、是否采用不脱产方式培养等各校都可能会有不同规定,所以事先大家一定要看到当年的法律硕士招生简章-8月份左右出台,11月份才开始正式考研报名;如果自己拿不准或者招生简章说的不清楚,请直接与招生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5、个人特长与性格

其实就是选择你喜欢的学校,与专业无关,校风学风是几十年沉淀的结果,对个人价值观世界观乃至思维方式的影响潜移默化:财经与经贸类大学开放自由国际化;北大已民主开放和傲气取胜,政法以求实沉稳为特色,人大以官僚著称;传统的“五院四系”的法学院具有浓厚的法学学习氛围与资源,但活力明显不如综合性大学!

6、各高校前一年的招生录取情况等,主要是历年分数线(含单科分数线)以及招生人数,上网均可查,录取比例则不必太计较--仅仅作为非常有限的参考,因为好的院校总是有难度,自然有价值,如果你只是为了混一个文凭,那我可以推荐地理位置在西部,学校实力很一般,法学只有几个硕士点的院校给你。

三、部分院校介绍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法学理论(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刑法学(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经济法学(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法制史。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为全国重点学科(含知识产权)、宪法与行政法、法学理论、刑法学(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法制史。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法制史(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民商法学、国际法学、刑法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学

南开大学:法学院于2004年5月成立,由原法学系、法学研究所和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等单为组成。法学院现有法学理论与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刑法、国际法、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等八个教研室和法学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等两个研究机构。南开大学于1994年按法学门类组建包括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内的法政学院,并于1998年开始实体化运作。为了推动各学科的发展,南开大学于2004年5月决定按法学一级学科成立法学院。

复旦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现有七个学科组(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法律史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和刑法学)和七个学术研究中心(民商法研究中心、国际法研究中心、法治研究中心、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司法研究中心、比较法与普通法研究中心、日本与东亚国家研究中心)。现有国际法学可授予博士学位;法理学、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和国际法学等8个法学二级学科可授予硕士学位,每年招收150名法学一级学科可授予法律硕士专业(简称J.M.)学位。

华东政法学院: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原系司法部部属高等院校,现为司法部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高等院校。设有1个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际法学、法律史、刑法学、经济法学4个博士点,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9个法学硕士点和1个法律专业硕士点。

四、院校报考难度指数 北京大学 无公费,难度极大,学费贵的惊人(但是物有所值)人民大学 有公费,难度比较大,学费适宜

中国政法大学 有公费,难度比较大,学费适宜 西南政法大学 有公费,难度适宜(地理因素),学费适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费情况不明,难度一般 清华大学 无公费,难度较大,初试线较低,但复试刷人极其恐怖

华东政法大学 有公费,难度适宜

对外经贸大学 无公费,难度较大

湘潭大学 无公费难度适宜

山东大学 无公费难度较小

吉林大学 无公费难度适宜

湖南师范大学 无公费难度适宜

四川大学 无公费难度适宜

浙江大学 无公费难度较大

中山大学 无公费难度较大 复旦大学 无公费难度极大(地理因素)厦门大学 无公费难度较大

南京大学 无公费难度极大 西北政法大学 有公费难度适宜

篇2:工业设计专业考研解惑

一、高尚的师德及影响力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简单来说,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道理、教授技艺及解决难题的。可见自古以来, 古人在教育中就十分注重“师德”。在当代社会, 高职教育首先是要培养理想远大、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才能够适应社会需要。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及感召力。

近些年来, 中国的基础教育出现偏差, 学校过分的强调学习成绩, 忽视学生道德情操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导致学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 只是想混个文凭;对专业认知不够, 学习的专业是家长为其选择的;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 认为自己没考上本科院校, 在高职院校也没什么大出息;学习成绩分数较低, 存在厌学的现象。针对这样的现状, 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首要的是让其明确学习的目的, 了解学习的益处, 学会感恩。俗话说学会做人才能做事。作为教师, 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扭转学生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只有这样, 学生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才会积极上进, 有所收获。作为教师, 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具备忠于教育事业和肯于奉献的精神, 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教师, 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比他教授的知识更为重要。道德情操的形成需要教师的课堂教育, 而教师的个人品格、行为习惯、言行举止以及处世方法可以使学生们耳濡目染。因此, 教师要以优良的思想作风教育引导学生, 以高尚的道德形象、非凡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激励学生, 做到以德修己, 以德育人, 才是真正的“传道”, 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职业技能转型人才。

二、掌握会计理论, 熟练进行会计实践

教师的另一重要任务是“授业”。俗话说, 要想给别人, 必先自己有。要想教出好的学生, 先要有好的教师。会计工作作为企业经济核算的核心, 对会计人员处理经济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 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 应该熟练掌握会计学科的基本框架、内容、重点、难点, 能把自己要讲授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重点掌握会计基础、企业会计核算、纳税实务、财务管理等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 同时也要了解相关及相近学科, 如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教师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能够熟练的进行企业的会计核算, 能够进行纳税申报, 具备协调与财政、银行、税务关系的能力。既要懂理论, 又能进行实践操作。会计岗位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很高, 这就要求教师自己会做才能教给学生。近年来, 高职院校尤其注重对教师专业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下企业实践锻炼、顶岗实习、请行业业务骨干进学校、校企合作等方式使会计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大幅的提高, 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三、较强专业教学能力

熟练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及会计专业技术实践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在此基础上, 还要具备把这些知识及技术传授给学生的能力。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来看,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关键, 是诸多能力的关键及核心, 没有好的教学能力, 教师自己有多强的理论知识、多熟练的专业技能, 都无法传授给学生, 哪怕你是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会计师等, 都不能保证你一定会教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好学生。从目前高职学生学情的特点来看, 这一能力尤为重要。

会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理论教学能力

课堂理论教学能力是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 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基本素质要求教师能够把理论知识讲解清楚, 讲解明白。在此基础上, 高职院校教师尤其要具备课堂管控能力。要针对学生的特点, 有的放矢的进行管理。要全面了解学生, 以学生为本, 做到因材施教。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都较差,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之外, 还要花一定的时间对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进行督促、纠正, 正确引导, 从心理和生理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不因学生无为而不予理睬, 不因学生有为而重点照顾, 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保证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

要使抽象的会计理论知识能够让学生更易理解, 让学生产生兴趣, 教师就要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要了解和关注本专业理论发展的新知识、新方向, 及时更新专业理论课教学内容, 使课程内容能够联系本专业的前沿动态;要分析和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满足学生的需要;要以学生为中心, 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为目的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力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实践操作能力

会计专业教师要具备以优秀的会计人才标准准确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 并能通过会计实务实践来透析会计原理及操作方法, 达到实践与理论融汇贯通。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能够对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熟练操作, 能够明确企业会计核算的每一个环节, 从基本的建账到成本核算, 再到复杂的纳税申报等等, 所有的业务都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操作, 并能够对学生的会计业务实操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引导, 找出学生操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 让学生能更容易掌握所学专业知识, 利用知识完成业务操作。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 能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及掌控, 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不断的再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 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在会计业务上不断得到应用, 就连会计业务、税收政策、财经法规也在不停改革、变化, 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严峻挑战, 教师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包括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如会计电算化、电子报税等。我国经济发展较快, 有关财经制度和法律法规经常变化, 几乎是两年一小变, 五年一大变, 相关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跟着加快。因此要求会计教师要有较敏锐的嗅觉, 对财经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及相关知识的更新应及时学习和领会。教师还要关注行业和企业发展需求, 在财经制度和法律法规变化时, 能够帮助企业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 如利用税收知识进行合理避税。只有不断的学习, 充实自己才能够做到真正的“解惑”。

参考文献

[1]刘凯旋.浅谈会计人员品质与人体模型教育[J].财会通讯 (综合版) , 2010 (7) .

[2]王觉.会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案和培训质量评价体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

[3]卢鹏程.如何打造实至名归的“双师型”教师队伍[DB].中国高职高专网, 2012 (3) .

篇3:工业设计专业考研解惑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艺术设计教师 传道 授业 解惑

[作者简介]于振丹(1965- ),女,吉林吉林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与设计教育。(辽宁沈阳110034)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063-02

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如何应对社会的需求与要求;如何找准自己的教育定位,把握好本层次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重点;如何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切实发挥艺术设计教育应有的职能;如何既帮助学生实现其职业理想,又满足社会需求,充分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真正实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是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及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古人已给了我们永不枯竭的教育启示

《师说》中第一句话就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论述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地对教师的职责进行了论述。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字,但它包含的内容广博。它简练概括地提出了对一个传授专业技能教师的要求,这一具有生命力的论断也提示了教师的职责这一客观真理,成为教育的经典。仅仅十几个字就有主有次、前后有序、职责分明地论述了教师的工作。传道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传道是目的、是方向,授业、解惑是进行传道的过程和手段。它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开创一代师风的作用,对于今天的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师来说,解读其教育含义仍然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

(一)传道,是传授一种理念与思想,不是传授一项单纯的技能

传道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对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很高的要求。这说明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不能仅把自己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就万事大吉。应该这样理解:传道,除了是技能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传授一种接受这种技能的哲学思考的办法。

(二)授业,是要把自己在一个行业领域的工作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

这个环节在客观上是学生信赖和依托老师的基础。要想授业给学生,必须用现实证明自己的这个行业的前途和发展。要想尽办法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既要传授知识、技术理论,又要掌握实践操作本领,使学生不仅学会授业内容,还对本行业学习充满信心。

(三)解惑,是古人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不解和困惑,这些不解和困惑除了来自专业技能方面外,很多都来自于为什么学、怎样学、如何学以致用,能解这样的“惑”,才真正能称为解惑,否则只能称之为解疑、答疑。因此,应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应如何修炼自己,达到教育的最佳状态,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二、为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艺术设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首先,要传道,就要求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授业者”,还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应具备掌握传授设计的目的、方向、设计美学等知识,培养学生养成设计意识,掌握现代设计理念,了解设计与纯艺术的区别,了解市场信息,明确学习目的。注重对学生进行设计意识、认知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对艺术设计技术方法的教育;注重对设计艺术美的鉴别能力的培养;熟悉设计艺术与社会市场应用的关系等。

其次,授业,就是要求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教师在明确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与任务的前提下,既要具备掌握本行业所应具备的设计专业基础知识与设计实践技能,又要不断了解社会前沿最适合市场需求的设计知识、技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师教育角色的改变,并通过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真正获得艺术设计相关专业技术技能。

要传授实践技能,设计专业教师必须研究当今社会对本行业知识技能的具体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教师就尽力传授什么;如果长期不进入市场,无法掌握瞬息万变的设计动态,对设计前沿领域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一无所知,必然造成知识的老化,思想跟不上快速发展的设计潮流。因此,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自身知识资源与能力资源,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活动家,或从事设计实体、对外承接设计任务、进行设计咨询活动等。这样才能在讲课时,列举更加鲜活的设计案例。如果教师不参与设计实践,不与客户见面,不接触社会上的设计任务,传授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脱离现实,既缺少学术深度,又缺少应用价值,学生也不信服。专业教师只有具备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才能为教学改革、教学思路的创新提供保障,才能使专业设计教学与时俱进,完成理想授业目标。

解惑,体现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它要求教师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实践中既能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上的问题,又能解决在专业艺术与技术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使学生在艺术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综合提高。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薄弱环节,教师应“精教重导”,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激发、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针对问题直接给出答案。要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吸取”转变,把接受性学习变成探索性学习。从课题选定、思路挖掘、结构推敲、材料实验、艺术表现、工艺制作等整个设计环节都给学生自主权,让学生对以往常规设计进行思考。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反思、自主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一系列实践环节训练,从中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解决学生所提出的各方面问题,同时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学生一道不断探索设计语言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不断挖掘设计中的文化性、人文性,寻找设计与社会、设计与生活、设计与人的交融点。

三、提高艺术设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教师要加强对先进设计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学习,提高传道能力

对于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而言,传授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教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分析能力,以及与科学艺术技术活动相结合的能力、创新精神等。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技术。

我们可通过学习德国高等艺术设计学院的“探讨式”教学模式与包豪斯“双元制”教育有效的结合等具体教学模式,了解英国课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借鉴美国课堂教学特点,来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在教育思想上:一方面鼓励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注重团队精神、群体意识、社会伦理道德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课堂上学生的“四多”,即讨论的多、提问的多、写作的多、阅读的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满意,尽力做到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教育特色上: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多方面去认识问题,重视因材施教。

教师既要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教学模式,又要结合中国目前特定的情况,不断进行创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设法鼓励并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意的潜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

(二)打造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授业、解惑能力

1.“双师型”专业教师是新形势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所特有的职业能力要求。为了打造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应充分调动教师,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应在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提高学历层次、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事业进行对口专业的实践学习,如到广告公司、印刷出版行业、杂志社、包装行业、装饰公司等,为实现教师的“双师型”素质营造良好的环境,多留一些时间给教师,使教师能够坚持产学研合作,让其到所教技能的岗位上去实际操作或处理实务。要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互补优势,实现学校与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赢”,创建产学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使教师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科技的最新变化、职场的设计脉动。

2.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机制和教师聘用制度。职业院校应与产业界建立伙伴关系,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与产业界进行交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如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等。根据具体学校及专业特点拟定考核标准。不断加强研究,建立合适确切的教学评鉴制度,使专业教师能自我提升专业教学及实践能力。

3.艺术设计教育是技能性较强、知识技能更新较快的专业,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专业教师必须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学院在师资培育方面应采取“引进来急缺专业人才与送出去自己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层面的艺术专业研究学习、教学方法研究学习等活动,提高职业院校艺术专业教师对教学方法及教学绩效的重视。使专业教师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学习最新设计软件、设计工艺、设计材料的变化,了解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向必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教师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必须对相关行业、产业的动向以及发展了如指掌,进行严密的论证,将行业、产业的信息及时反馈在课堂教学上。

4.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引进师资。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或作专题性报告,提高具备相关艺术设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聘请社会上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士如广告设计师、动漫设计专家等兼职担任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以使学生接受到最新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此外,要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与产业界合作进行设计实践项目指导与合作研究,扩大专业教师赴产业界研习的活动,奖励产学合作成绩优秀的教师。

(三)深化升级评职制度改革,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目前,职业院校教师升级评职称已有了新的评定标准,改变了以往依据综合性大学教师升等级评职称标准,降低了以理论性学术论著评审为主的要求,对应用性实践成果有一定比例的要求。但大部分教师为求顺利升等级评职称,仍把大量时间投入到提高学历,研究方向还偏重于理论探讨中。因此,深化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及教师职务资格的评审标准,一定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这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各高职院校可根据各自开设专业的特点,具体制定教师考核细则。如以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设计大赛、学生上岗的实际能力反馈及教师设计服务成果等实践成果综合来考核教师,并作为升职称评等级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使专业教师不断注重不同层面的教学实践,真正认识到新时代赋予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促进教育与实践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吴亚生.艺术教育市场化办学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5(2):24-25.

上一篇:外墙装修承包合同协议下一篇:漓江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