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2024-06-26

工程质量过程控制(精选8篇)

篇1: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工程质量过程控制责任制

⒈测量控制

⑴ 测量必须按照《集团公司测量双检制度》规定程序进行,指挥部由工程部工程师 分管测量工作,项目部应成立测量组,由 任测量工程师,负责管段内的测量任务,总工程师对控制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不定期对施工放线、放样资料进行检查,贯彻落实测量双检制度。

⑵ 开工前由指挥部总工程师统一组织施工桩撅的交接、精密复测、控制测量以及竣工测量,项目部测量工程师负责进行工序各部位的施工放样、放线与复核测量,指挥部分管测量的工程师对放样过程和资料进行不定期检查。

⑶ 对重大工程、难度较大放线放样测量或项目经理部首次施工工程的放线、放样测量,项目部对这些点放样确有困难时,项目部总工程师应向指挥部提出申请,由指挥部总工程师协调组织进行施工放样。

⑷ 测量人员对测量成果认真记录、计算和复核,并将司镜、扶尺、吊点、时间、地点、测点等记录清楚,签字齐全,填写《水准、控制测量过程签认表》(见中铁七程[2004]236号文中附表),以便核查,并对主要控制桩进行保护,对仪器的操作符合测量设备操作规程,并爱护设备。

⒉设计文件及技术标准审查 严格按集团公司《设计文件及技术标准审查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避免因设计失误给施工带来损失,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及投资效益。

⒊施工技术交底

⑴ 工程开工前,指挥部总工程师组织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范围、工程数量、技术标准、工期要求、施工平、纵断面图、重大技术安全措施、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技术问题。

⑵ 施工阶段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交底,内容包括:工程名称、结构尺寸、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放样控制桩点数据等,对操作工艺复杂的项目,应进行现场示范指导。

⑶ 现场技术交底由作业队技术主管向施工员、工班长交底,并履行双方交接签字手续。

⑷ 施工技术交底,应以书面交底为主,包括结构图表和文字说明。交底资料必须详细、准确、直观,符合施工规范和工艺细则要求,并经第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交底资料应妥善保存备查。

⑸ 在施工中进行技术交底,主要采取“三工教学”形式,即工前讲解、工中指导、工后讲评的程序,加强过程控制,反复地进行技术交底,由领工员或工班长负责实施。

⑹ 对重大、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的工程,或新开发的技术项目,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由指挥部总工程师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专业设计负责人到施工现场进行专题技术交底,以便掌握该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要求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⑺ 新开发的技术项目,根据施工需要,必要时可采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技术交底。

⒋变更设计管理

铁路工程变更设计,应按照铁道部铁建(1997)125号《铁路基本建设变更设计管理办法》或合同条款中关于变更设计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⑴ 变更设计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本着精打细算、节约投资,不断优化设计和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需要的原则进行。变更设计应充分考虑设备、材料的订货和供应情况,以及本工程和相关后序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尽量减少废弃工程,避免造成设备、材料的积压和延误工期。

⑵ 对因变更设计需要增加工程费用的项目,由项目部预算人员报建设单位落实款源。

⑶ 变更设计批准后,项目部文档管理人员及时修改原设计文件,当批准后的变更设计取代原设计文件时,应及时对原设计文件加注“作废”字样并实行封存,防止误用。

⑷ 变更设计的程序

Ⅰ类变更设计由指挥部提议,并提出技术经济比较资 料,指挥部总工程师审核后,按有关文件或合同的规定程序办理。

Ⅱ、Ⅲ类变更设计由项目部提议,并提出技术经济比较资料,项目部总工师审核后报指挥部,经指挥部总工程师审查同意后,按有关文件或合同的规定办理。

⑸ 变更设计应充分考虑对下道工序、相关专业的影响,凡影响相关专业者,应及时向相关专业提供变更设计资料。

⑹ 变更设计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未经批准的变更坚决禁止施工。

⒌ 技术资料及质量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⑴技术资料实行分级管理,分别由指挥部工程部、项目部技术室负责管理,指挥部设兼职资料管理人员,项目部设专职的资料管理人员。指挥部资料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指导各项目部施工资料的积累和管理工作,提出改进措施。

⑵各级资料管理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本单位技术资料情况,各类技术资料均应分专业、分类立卷,并编制检查目录,补充资料要与原设计配套,变更设计要在原图上注明。

⑶ 技术资料的范围

① 合同文件及招、投标书。

② 施工设计文件(含变更设计文件),有关施工技术的会议纪要、协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发文。

③ 施工技术规范、规则、细则、标准设计图纸、手册、科 技情报资料,国家、行业发布的技术规定及通知文件。

④ 施工调查总结报告及资料。

⑤ 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施工方案、计划。

⑥ 开(复)工报告,各种工程检查证、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单、半成品、成品质量合格证、检查试验资料。

⑦ 各种施工记录、施工测量资料、工程日志和工程创优规划及创优有关资料。

⑧ 技术交底资料(含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交底资料)。⑨ 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措施,施工操作细则及要求,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技术措施。

⑩ 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总结,竣工文件、资料,竣工检查验收记录; 其它技术资料(含文字、图纸、照片、录音、录相)。

设计文件由指挥部资料管理人员负责索取、分发和管理,并负责与设计单位联系,办理有关文件收发事宜,各项目部技术室对指挥部下发的设计文件进行点收,保管本单位使用的设计文件。

⑷ 施工调查、施工设计文件审查、开工报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施工方案、控制点复测、变更设计以及其它需要指挥部管理的资料由指挥部工程部统一管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签证、评定资料、施工记录和其它竣工资料,技术交底、测量原始记录、工程日志等由项目部技术室统一管理,试验资料由中心试验室管理。⑸ 各类施工规范、规则和验标以及标准设计图,项目部必须配齐,指挥部对项目部规范、标准设计图进行检查,核实受控文件的有效性,防止作废文件的误用。

⑹ 技术资料管理人员应了解与工程施工有关的国家、行业的规范、标准和标准设计方面的动态信息,掌握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的颁发、修改和作废情况,确保施工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文件。

⑺ 标准图、设计图应分类存放,定期清理,及时补充新图,更换修改图纸和剔除旧图,需保存旧图作为参考应有作废的标识,并注明修改、作废的日期和依据。

⒍物资采购和进货检验控制

⑴ 物资的采购、验收、发放必须按照《集团公司的物资管理细则》规定的程序办理,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⑵ 项目部技术主管负责根据设计文件、施工生产计划和物资消耗定额提出主要物资数量表,主要物资数量表应包括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及时限要求,项目总工程师对物资数量表进行审核后,报指挥部主管物资的工程师审查备案。

⑶ 项目部物资主任对主要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并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生产规模、供货能力、价格水平、售后服务、企业信誉、产品环保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后,应将调查情况向项目经理和主管领导进行详细汇报,最终确定合格供方。

⑷ 项目部物资主任负责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检查验收,检 查原材料的生产合格证、检验试验单是否齐全,并报中心试验室进行检验,试验室根据进场材料的数量按照有关规范规程对原材料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如有不合格,由物资人员通知供货方,办理退货。

⑸物资发放时材料人员建立收发存台账,记录物资的流向,如工点、部位、规格、数量、作业班组等内容,施工班组及外协队伍领料时,必须到物资部门填写用料单,同时抄报财务部门一份,用料单应有施工班组或外协队伍经办人员的签字。

⒎检验、测量和试验仪器控制

⑴ 检验、测量和试验仪器的控制应执行集团公司《计量检测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指挥部由 对计量仪器兼职管理,对项目部的计量检测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不定期检查,发现违规现象时应及时制止,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

⑵ 项目部测量工程师负责建立检验、测量、试验仪器的计量检测台帐,对本项目部使用的仪器设备按期校验,保证仪器在校验有效期使用。

⑶ 在使用计量仪器前,测量工程师首先检查计量仪器状态标识的有效性,对超过鉴定期时必须坚持“先鉴定,后使用”的原则,仪器应送往具有资质的校验单位进行鉴定,鉴定合格后,在计量器具的明显部位粘贴相应的状态标识,并保存校验证书,鉴定或校准结果在仪器计量检测台帐上予以记录。

⑷ 对逾期未鉴定的仪器设备不得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并应 标识清楚其待检(鉴)状态,损坏或待报废的设备、工器具必须标识清楚禁止使用状态,单独存放,以防止这些设备或工、器具投入过程中使用。

⒏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

⑴ 根据集团公司《作业指导书》制度,对本标段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制定工艺的实施细则。

⑵ 作业指导书编制前,根据设计文件以及施工特点,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项目,作业指导书由工程部部长负责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经总工程师审核,指挥长(副指挥长)批准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颁布实施,并抄报集团公司工程部技术科备案。

⑶ 项目部负责落实作业指导书在施工现场的贯彻执行,在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施工前,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技术交底或培训必须有相关记录,并存档备查。

⑷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领工员检查落实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如有违规现象,应及时制止,并对有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劝说无效的,应坚决将其清退出场,不得继续进行施工。

⑸ 项目部质检工程师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监督和检查,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并加强对工序的监测工作,进行信息反馈,消除不稳定因素。⑹ 涉及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环节施工时,尤其是外协劳务队伍承担的施工,项目部必须派技术人员及责任心强的领工员对施工全过程旁站监督,确保工序关键环节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⒐对不合格品的控制

⑴ 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应加强从源头进行控制,严把材料的进场验收和检验试验关,经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坚决清场,不得使用。

⑵ 对路基、桥梁、轨道等工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通病,进行分析,项目部技术主管负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将不合格品消灭在萌芽状态。

⑶当工序或工程发生质量通病或质量事故,施工班组立即通知项目部质检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对不合格做出详细记录并标识,同时报告指挥部,由指挥部总工程师组织,会同安质部、工程部对不合格品进行现场调查,召开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会,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制定处理方案,经指挥部会议研究讨论,指挥长批准后实施。

⑷ 对质量问题按照批准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项目部质检工程师进行监督检查,记录处理情况。处理完成后,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由指挥部总工程师组织复验,对处理后的工程质量重新进行检验评定。

⑸ 不合格品处理完成后,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并认真 总结经验教训,工程部部长负责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质量问题再次发生。

⒑劳务队伍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劳务队伍的质量管理应严格按集团公司《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

⑴各项目部使用的劳务队伍必须是施工实力强、业绩信誉好的外协队伍,对首次进入集团公司范围内施工的队伍,应对劳务队伍的施工实力、社会信誉等情况进行考察,经考察合格的劳务队伍方可使用。

⑵劳务队伍进场后,检查劳务队伍的人员持证情况和机械设备状况,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数量必须满足施工需求,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良好,项目部对劳务队伍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控制,凡达不到以上要求的,必须督促劳务队伍在开工前进行补充和更换。

⑶施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劳务队伍的作业队长、工班长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明确工序的施工工艺和质量验收标准。劳务队伍作业队长、工班长和项目部技术人员对劳务队伍全部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项目部技术人员认真做好培训记录。

⑷对劳务队伍的施工,项目部必须选派技术人员及有经验、责任心强的领工员对劳务队伍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督,做好劳务队伍已完工序的初检,经检查合格后向项目部技术部门正式报检。对劳务队伍施工的关键工序或特殊工序,必须进行现场旁站监 督,使工程的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⑸项目部技术部门对劳务队伍实行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尤其是施工测量和内业资料,必须由项目部负责实施,不得由劳务队伍代办,严禁“以包代管”或“包而不管”的现象发生。

⑹对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构件、半成品、成品必须由项目部统一采购,对一些辅助性材料,可以由劳务队伍自行购置。

⑺项目部加大对劳务队伍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采取日常检查和随机抽查、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当检查发现有违规现象时,应及时制止,责令劳务队伍工地负责人限期整改,并进行一定数额的经济处罚,对管理混乱、质量意识薄弱、施工能力差或出现质量事故的劳务队伍应坚决予以清退。

⑻指挥部组织对劳务队伍建立考评机制,每月定期对劳务队伍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环保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建立劳务队伍资信档案,考评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当出现质量事故时,必须进行清退且不得再进行使用。劳务队伍考评资料上报集团公司工程管理部备案。

篇2: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一、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

事先控制(也称主动控制),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控制。一工程项目的实施,由于建筑参建单位多,工序多,投资大,周期长,工程质量不出现缺陷或事故是各方时时关注的问题,因此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是贯彻以预防为主,事先控制的原则。

1、开好第一次工地会议,第一次工地会议是检查各参建单位、承包商、监理准备工作。

确定工作程序:

A、说明工程质量验收程序,有关表样,明确报表时间; B、明确现场工程例会、专题会议等召开时间、地点、出席人员;

C、明确各单位各个人员职责分工。

2、搞好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由项目总监协助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先由设计单位介绍设计意图,结构特点,施工要求、技术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然后由施工单位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使参加施工的各单位人员思路一致,最大限度的避免施工中出现失误。

3、施工组织设计未经监理总监审批,不准开工。并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的重点是:

A、总体布置是否合理; B、技术措施是否得当; C、施工程序安排是否合理; D、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是否可行;

4、严格执行进场材料报验制,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配件进场验收合格,保温隔热材料和粘结等材料进场复验符合验收规定,不合格材料不准采用,必须退场;

5、未经批准的新工艺,不准采用;

6、前道工序未经监理验收,后道工序不准施工;前道工序经监理验收,就是对后道工序的事先控制,一个工程的多道工序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在有序,可控中传递到竣工;

7、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设计。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设计修改工作,但,任何设计变更不的得降低建筑节能效果。设计变更一般包括由原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和由施工单位征得由原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联络单两种。.设计变更要尽量提前,最好在开工之前就发现,或在施工之前变更,防止拆除造成的浪费.。

8、样板引路制,实行样板引路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先编作业指导书,再造样板经有关方验收后,按样板进行技术交底后才施工;施工过程中,无论管理或施工人员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能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事先控制,要求管理人员在活动开始前就必须对“做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做?”等问题有整体的筹划,是“思考”在先,“行动”在后,用思想指导行动,以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控制。事先控制是一种相当理想的、也是事半功倍,功效卓著的一种控制,是所有管理者追求的境界。

二、工程质量的事中控制

所有参建单位应当有很强的全程质量管理意识。一般管理者都明白全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但为什么在实际操作中容易疏忽过程控制呢?原因基本是因为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对质量的失控。事中控制要求严格检查、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因此,事中控制的时间长,工种多,干扰多,难度大,是施工阶段的主体。通过招标,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从事工程建设,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工程监理进行。工程监理依据监理合同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活动完全处在监理控制之中,通过控制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工艺和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通过现场质量检验、落实检验方法,参与分部工程、隐蔽工程验收等措施来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由参建各方人员参加的工程质量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成立督察组织,随时对工程建设质量实施督察,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

督促监理单位加强事中控制:

1、监理旁站,旁站监理只是建设监理工作中用以监督工程质量的一种手段,主要是为限制不正当的施工行为,工程质量事中控制,所采取的监理方法之一,它与监理工作的其它监督手段结合使用,是质量监理工作中相当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旁站监理范围:基础阶段:桩基施工、土方回填、后浇带浇筑、其他结构混凝土浇筑、防水混凝土浇筑、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主体结构阶段:梁柱节点钢筋隐蔽过程、厨卫、露台蓄水实验。

2、巡视与抽查,如果说在工程质量事中控制中,旁站是蹲点的话,那么巡视就是跑片,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对于重要部分或关键工序增加抽样比例,判断此关键工序是否失控、如果存在的“系统性质量偏差”,提出整改意见。

3、监理日记,是系统的反映监理过程,对有特殊问题的原因、处理结果,以文字记载下来。监理日记必须掌握以下原则和要求:

A、实事求是,遵守监理工程师“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从业准则,客观公正地记录工地施工、监理情况;

B、书写工整、规范用语、内容严谨,应反映监理活动的具体内容及其深度、广度、体现时间、地点、有关的人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使用专业术语和规范文字,体现监理行业特点、技术要求和岗位职责履行情况,文字与数字相结合,检测数据及其单位要符合规范和标准; C、问题的发现和处理,要有始有终,记录问题时对问题的描述要清楚,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都要跟踪记录完整;

D、及时送审、签认、存挡,防止丢失缺损,加强监理日记的档案管理,提高监理日记的档案使用价值。

三、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

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方式,是指根据当期施工结果与计划目标的分析比较,提出控制措施,在下一轮施工活动中实施控制的方式。它是利用反馈信息实施控制的,控制的重点是今后的生产活动。其控制思想是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好。经过几轮的反馈控制是可以把事情做的越来越好。事后控制,又称被动控制,有人称它为负债管理,意指今天的管理是为昨天欠下的债所做的,不良结果一旦发生,损失已经造成,无法挽回了。

1、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要点是: A、以计划执行后的信息为主要依据; B、要有完整的统计资料;

C、要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干扰情况; D、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要客观,控制措施要可行,确保下一轮计划执行的质量,事后控制的重点是确保每个产品合格,并把不合格产品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变更或返工、整改。

2、严格按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并进行质量评价,对于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直至整改合格于以验收。

3、建筑通病的事后控制,如雨后渗漏、墙体裂缝等,一但发生,影响观感,影响使用功能,要在材料、设计、施工、管理上查找原因,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方案,总监审批后,进行整改。

4、技术事故的事后控制,查明原因,及时上报,设计院、专家会诊,拿出整改方案,监理监督整改。

篇3:现代工程质量过程控制研究

现代工程质量控制, 就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1】, 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起来, 完成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通过对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各参与方以及工程实施阶段各作业环节的质量控制, 对可能出现的工程质量事故进行有效预防, 在政府主管部门及授权的权力部门等的监督下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2,3]。

1 质量控制的相关思想和方法

1.1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突显组织最高领导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方针, 在此方针的指导下, 通过全员参与对项目的全方面和全过程进行的质量管理。TQC的主要特点是领导在参与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的过程中以最大化地满足顾客要求为宗旨, 分析风险, 尽量做到用数据说话、预防为主的科学管理【4-5】。

从建设程序上来看, 建设工程项目上所进行的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在项目的策划、实施和交付使用的各个阶段进行控制, 具体是指各参建单位在项目法人的组织下对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两个方面全面管理的总称。这就要求所有参与建设的单位, 在本职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保持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 对待每一个施工环节都不能疏忽大意和不负责任。每一个参与人员和每一个工序的不合格都会对建设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1.2 PDCA的质量管理方法

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 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形成的。浅层次上来说, 管理就是确定任务目标, 通过各方不断地参与合作反复, 发现偏差, 纠正偏差, 最终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而其中反复制定目标、实施、发现偏差、纠正偏差的过程就是PDCA的循环过程。在PDCA循环过程中, 每一循环都包含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四项活动, 随着对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和改进循环的结束, 也是一个预短期预期的目标的实现。在一次一次的滚动循环中问题被不断地解决, 管理能力不断上升, 离最终目标越来越近, 直至最后完成总目标。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进行一次就完结, 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 形成螺旋式的上升, 每一次循环就是一个层次问题的解决, 同时又是下一个更深层次问题的开始, 即新的内容和目标的完成。

2 现代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现代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 不是哪一个参与方能单独的, 它需要多方主体共同活动, 在工程控制过程中通过承担不同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来完成全面系统的质量控制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系统全面的质量控制活动, 现代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必须由项目实施的总负责单位负责实施, 最终实现质量目标控制。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是工程目标控制的一个工作系统, 它既不是业主方的质量控制也不是施工方的质量控制, 而是以每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开展的一个一次性的质量控制的工作体系。一般情况下这个工作体系是由项目的总组织着负责建立, 常见的组织者有建设单位或者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

2.1 建立控制体系的程序

(1) 确立系统质量控制网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 控制体系由不同的参建单位组成, 各单位的项目主要负责人共同构成了质量控制体系的上层建筑控制网。

(2) 制定质量控制制度

工程建设过程中常见的报告审批制度、质量控制例会制度、协调制度、质量验收制度和质量信息管理制度等都是在工程开始实施前制定的, 这些制度构成了质量控制体系的管理文件或手册, 它们是参建各方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共同遵守的管理依据

(3) 分析质量控制界面

质量责任界面包括静态界面和动态界面。一般静态界面根据法规、合同条件、组织内部职能分工来确定。动态界面主要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有质量控制任务的各参建方之间质量控制责任的衔接配合关系及其责任划分, 必须通过研究静态界面, 如对法律法规规定、合同条款约定等的分析, 确定管理原则与协调方式, 作为质量控制体系中责任划分的依据。

(4) 编制质量控制计划

质量控制计划包括总质量计划和参建单位各自任务下的单独质量计划。工程项目总质量计划由项目控制体系的总组织者主持编制, 各质量责任主体应按照总组织者的部署, 编制与其承担责任范围相符的质量计划。所有质量计划的都应按照规定程序经相关单位或部门审批通过后, 才能作为其实施自身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 一旦审批通过, 如果出现重大变化也应该重新按程序重新审批。

2.2 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

该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需要合同结构、资源配置和组织制度等方面提供支持, 同时需要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的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发挥作用。

3 做好全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3.1 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是从项目策划开始的。项目策划阶段的需求定位对工程质量的形成起定性作用, 即业主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水平高低是后期一切工作的标准, 若质量标准在前期制定不合理, 就会导致后期实施阶段的质量事故或成本过高等问题。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在前期对项目做发展规划、可行性研建设方案论证和投资决策时做足市场调查、数据分析、选择合适的标准、规范, 项目的主管部门在项目的审批过程中, 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3.2 工程项目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项目实施前的准备阶段对质量影响的关键因素是各参建方的招标工作, 包括监理、设计、施工以及材料设备的供应方的选择。选择实力雄厚, 信誉良好, 技术过硬的参建单位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 业主方要严格按照《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规定, 履行招标程序, 对投标单位进行严格审查, 择优录取。

3.3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设计阶段是对质量目标的具体定义阶段。在这个过程中, 设计方应充分理解业主的建设意图、决策要点,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标准、规范的强制性条文, 通过合理设计将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具体化。最终, 还需要设计文件的审批部门严格把关, 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也应和设计人员多沟通, 让设计人员充分理解建设意图是设计满足功能性、可靠性、观感性、经济性和可行性的基本质量控制方法。

3.4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实现的最关键和最重要的过程, 是业主建设意图转化成最终工程实体和使用价值实现的重要阶段。此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从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的, 经过对生产要素和生产工序、竣工验收的过程控制, 直至交付使用后服务的系统过程, 按工作内容划分为施工准备过程质量控制和施工作业过程质量控制。

(1) 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

(1) 生产要素准备的质量控制

施工生产要素是工程实体质量形成的物质基础, 含义包括:人的质量 (施工的管理者、作业者的素质极其组织效果) ;材料质量 (建筑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 ;机械的质量 (施工机械、设备、工具、模具) ;方法与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2) 施工技术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对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 设计单位熟悉施工图纸, 监理单位进行图纸审查;进行工程项目划分和编号;审查人、机的配置计划, 分解细化施工技术方案;编制作业指导书, 对施工班组及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等技术准备工作成果的进行复查, 对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规程, 查看符合度;审查质量计划, 特别是关键控制点, 一定要明确控制方法, 提高质量计划的可靠度。

(3) 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计量控制、测量控制和施工平面图控制是现场施工准备的三大工作, 它们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质量。计量控制, 首先要有完善的计量规章制度;其次, 要统一计量单位, 责任到人, 对仪器要进行定期的校验和维修。测量控制方案要在开工前编制完成, 并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核准, 监理检查批准后, 才可建立控制网并进行定位控制。

(2) 施工过程的作业质量控制

全部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 即各道工序的作业质量进行控制。工序作业的质量控制, 作业者能力及其发挥的状况是关键, 作为自控主体, 质量生产者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规范要求进行生产。监督机构作为他控主体, 应该对工程质量在各个阶段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

(1)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

工序是人、料、机、施工方法和环境因素综合对工程质量起作用的过程, 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和核心。工序施工质量的控制要做好两方面的控制, 一是施工条件的控制;二是施工效果的控制。

(2) 施工作业质量的自控

施工方的自我控制包括作业前的技术交底、作业活动的实施和作业活动质量的自检、互检及专职管理人员的质量检查。施工作业前要对施工条件进行确认, 然后严格按照作业计划的程序、步骤和质量要求开展工序作业活动。作业活动完成后施工企业要进行自检、互检、专检和交接检查

(3) 施工作业质量的他控

监理单位和政府部门是现场质量检查的他控主体。开工前, 建设主管部门应就工程师否具备开工条件进行检查;监理单位应对工序交接检查, 严格执行“三检”制度, 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 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隐蔽工程及停工后复工的检查;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完工检查以及已完工程保护的检查。

(4) 施工过程质量验收

过程验收在完工后立刻进行, 质量验收记录和资料按要求收集和保留, 过程质量验收是最终竣工验收的基础, 所以要严格执行验收程序, 特别是验收不合格的工程的处理要及时, 合理并考虑经济性, 通过返修和坚固处理后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严禁验收。

4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业主对工程实体质量的最后检查, 也是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成果的全面检验, 在这一阶段, 通过施工方的自检, 监理方对自检结果的复审以及业主方最终组织各参与方进行的终检, 完成完整的质量检验。《建筑法》规定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程序上, 要严格依照合同和法规的要求对照工程的实际满足程度, 要求资料齐全, 程序正确, 不留尾巴。

5 总结

综上所述, 现代工程过程质量控制是一项琐碎而又系统的工作, 既要有全面而有效的指导性计划文件, 又需要在实施工程中细心, 任何一个方面控制不到位都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加强工程过程质量控制、完善监督制度、执行并不断检查计划是确保质量目标实现的最有效的办法。

摘要:现代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在于过程控制, 既要有科学的管理理论, 更需要将质量目标分解, 然后按照建设程序逐步控制。良好的过程质量控制是系统控制和分散管理的结合。

关键词:管理理论,目标分解,系统控制,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1]宋春勋.论如何做好工程质量控制.改革与发展[J].2009. (卷) .5.

[2]刘德波.对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建筑科学.2012. (卷) .10.

[3]潘明霞.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3. (卷) .7.

[4]康杰.浅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J].建筑科学.2012. (卷) .

篇4: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经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面临着一些挑战。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导致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实施切实有效的质量控制,不仅是建筑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无论是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都有了稳步提高。与此同时,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没有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居住生活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无论是居民建筑还是商业建筑,质量始终都是核心。只有切实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才能进一步实现其设计及使用性能。我国的建筑行业相比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较短、建筑质量不过关等等,这些因素不仅会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浪费,而且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

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相比国外来说,具有很多自身特点,例如:规模大、周期长、环节多等等。如果没有科学完善的监管制度,仅仅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那么必然会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豆腐渣工程等等现象的发生。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更为重要的是,会对包括建筑施工人员在内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包括建筑行业相关部门、施工管理人员在内的监管部门,都应该切实把好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关。不仅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管,而且还要做到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秩序、节省建筑工程项目投资。

二、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

(一)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一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多,包括人员、技术、机械、材料等等。正是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因此,无论哪一方面的质量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因此,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2]。

通常而言,建筑工程项目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分包括:建筑地基基础质量问题、建筑工程混凝土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建筑工程防水质量问题、门窗保温效果、管道设施建设等等。一般来说,很多建筑工程项目或多或少都要涉及到以上几个问题。

(二)产生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无论大小,都会影响到建筑项目的居住条件。笔者经过大量研究,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建筑施工人员。

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对建筑施工人员的管理是关键,只有对施工人员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然而,目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人员的管理上都存在着问题,例如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混乱、施工人员调配不合理、施工技术不完善、人员素质较差等等,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自身也存在着不听从管理、不规范操作等问题。

2、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无疑是决定建筑施工质量好坏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建筑材料存在问题,那么再完善的人员管理、再先进的施工工艺,都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然而,目前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节约成本、增加利润,在建筑工程材料上动起了心思。因而,出现了很多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现象。

3、质量管理。

当前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存在着表面化、形式化等问题,不注重对工程质量实施切实有效的管理,而是流于形式。认为一句口号、一条标语就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除此之外,很多质量管理人员没有做到深入考察施工现场,而是仅仅根据工程数据等书面信息进行质量判断,这也为工程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

三、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对策

(一)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监管

建筑材料监管作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中重要的环节,既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同时又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支撑点。具体来说,加强建筑材料质量安全的监管,要做到:

首先,在采购方面,要依据设计方的要求,确定所需要的材料的数量,规格和品牌,同时要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最后才可以确定供应商,一定要对建筑材料供应商的信誉度进行了解,选择价格合理、质量安全的供应商。

其次,在采购材料以后主要的就是关于材料的贮存方面,在安排材料进场时应该合理,同时要注意抽样验收的问题。存贮的分布应该按照施工布置图来制定具体的位置,发放时,凭借材料出库单方可发放材料,以便于以后对材料进行追踪,这样,既可以从源头上把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关,同时还避免了资源浪费。

(二)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管

首先,对于建筑工程承建单位来说,一定要重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特别是对人员及设备的管理。

对于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设备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对设备的使用管理上面,即保证设备的规范操作。尽量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而且要实现阶段性的验收,即对某一设备负责的施工区域进行不定期的检验,发现施工质量问题,立刻上报及整改,从而做到防微杜渐。

除了对施工现场设备进行管理之外,对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同样重要。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到对施工现场人员的监管上。

首先,要采取统一管理,想要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施工人员的统一管理十分重要。只有实行统一管理,才能对工人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从而杜绝违规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与上文提到的对施工现场人员能力素质的优化管理不同。在现场工程管理中应注意现场的工作人员是否利用好了相关的机械设备。除此之外,还应该着重对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现场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问题,此项问题主要需要依靠建立专门的安全小组进行负责和监督。一般,在施工现场环境都比较复杂,客观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存在很多。施工安全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财产安全和施工现场环境安全。在工程管理的领域中,近些年来除了以往的成本,工期和质量的管理以外,安全管理也称为了主要的管理内容。在任何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奉行的都应该是“安全第一”的原则。

四、结合科学技术,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管理

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采用,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而且能够减少甚至消除一些工程质量隐患,从而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前提,既要考虑到施工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又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在使用新的施工技术时,不忘记对原有的施工结构进行创新,同时,还要做到施工理念的创新,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结束语

在目前的施工管理体系中,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质量的控制,这是整个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要做好质量控制就必须要求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熟悉,并能合理的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依照国际相关标准来控制工程的质量,出色的管理不仅要能保障工程质量,更应该有效节约施工成本,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新鹰,姚依铭.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00(05).

篇5:钢结构安装工程过程中质量控制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施工控制;现场安装

1引言

篇6:桥梁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论文

1我国当前桥梁工程中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

我国的桥梁工程建设施工水平较之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多次的桥梁事故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桥梁的质量,最终引发桥梁事故的发生。在我国当前的桥梁质量问题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钻孔灌注桩的质量不达标准,还有待提高。钻孔灌注桩的质量不达标,会直接导致桥梁断桩事故的发生,造成这一现象有着诸多的原因。例如,由于灌注的时间不合理,或者导管在混凝土中掩埋的深度太深或者太浅,这两种操作不合理的想象会导致导管的内外壁上形成混凝土初凝现象,使得导管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增大,最终导致断桩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桥梁工程中桥台处的质量问题也一直是影响桥梁质量的主要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在桥台的升降程度与实际施工的要求不相符,这会导致在桥梁的桥台处形台阶,这会对车速较快的车辆造成重大的影响,时间一长还会影响桥梁的整体质量。

篇7: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土木工程建设是我国一项比较大的工程项目,世界经济飞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求越来越高,但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土木工程质量还没有达到人们需求的结果。土木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出现的问题,科学的进行管理,有效的进行施工,采取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的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让土木工程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一、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

现在很多土木施工企业没有认识到建立监督与制约机构的重要性,很多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存在一定问题,但在施工验收是合格的。因此很多土木企业没有把握质量关,而是弄公关,因此不重视监督机制的建立。即使现在很多企业建立了监督与制约机构,基本都是形同虚设,都是应付上级检查的,监督机构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监督机构不科学、不系统,监督力量不够,致使土木工程项目质量不合格,严重的话可能给土木工程质量带来毁灭性灾难,因此要重视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去监督与管理,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严把质量关。

2.施工设计方案频繁变更

施工设计方案是做好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基础,也是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很多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之所以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就是由于施工设计不规范造成的,导致在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的频繁变更,影响了正常的施工进度,降低了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很多土木工程施工企业没有认识到施工设计方案的重要性,仅仅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具体的施工阶段,导致施工企业产生投资超限等问题,阻碍了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正常开展此外,很多施工设计方案存在着设计不完善!准备不充分等问题,使具体的施工过程与施工设计方案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也会造成施工设计方案频繁变更。

3.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处于社会的建设时期,土木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导致专业技术人才与职业素质人员大量缺乏,促使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很多工人对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不了解,职业素质能力不强的人进入土木工程施工单位,促使土木工程质量下降。很多土木工程施工企业注重经济效益,忽略工人的岗前培训,降低了成本,但严重影响土木工程的质量。工程质量提高一方面依赖于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主要依靠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要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人员素质提高是势在必行的。

二、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监督与制约机制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水平,打造高质量的土木工程,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监督与制约机制,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手段,提高施工质量监督的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体系,并完善施工质量的测评与预警体系,以满足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应当根据土木工程的建设目标和施工设计方案,科学规划施工工程的流程与架构。此外,应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联合建设单位、建立机构、承包单位和业主方联合组成质量控制与监管小组,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符合工程建设标准。

2.加强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依赖于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完全依赖于施工图进行施工。土木工程设计对土木工程质量有很重要影响,因此比较加强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三、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篇8:工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 掌握设计图纸

1.1 详细读图工程施工的第一步是仔细的阅读图

纸, 从总说明至建筑、结构、安装、电气、智能及室外配套, 要读懂每一条说明, 吃准每一个尺寸, 理解每一处的设计意图, 整理出不理解及有问题之处, 同时要找出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之处, 这样才能保证按图施工, 才能建设出符合设计的建筑产品。

1.2 认真审图审图就是进行图纸会审, 这是保证施

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审图的过程也是交流探讨的过程, 它既能解决图纸中存在的设计问题, 使设计得到适当的优化, 又能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新工艺及新技术等难题, 为工程项目按图施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控制建筑材料

2.1 严格要求进场材料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进场

材料, 首先要检查进场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实物, 包括其规格、型号、性能是否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其次要检查进场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出厂合格证书及质量保证证书。

2.2 规范检验进场材料建筑材料按要求进入场地

后, 在使用过程中要按规范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除了正常的检验外, 还应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半成品、成品等进行随机检查, 这种办法不受时间限制, 不受检查频率限制, 由于该办法的机动灵活性使其更适合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就能及时避免劣质建筑材料、半成品、成品进场使用, 是保证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有力手段。

3 加强施工管理

3.1 准确把握工序衔接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严格

按施工规范施工, 按设计图纸施工, 其次要按常规按照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的顺序进行施工, 工程的衔接通常是位于各专业的接口处, 尤其是在土建与安装工程的衔接处, 必须设置检查验收点和控制点, 这样既可以降低施工难度, 又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因工序衔接不当而导致的质量通病, 为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3.2 做好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是指各工序在施工

后无法检查及鉴定的部位,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对工程要求的所有隐蔽项目, 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收, 比如工程施工的基槽、钢筋、防水、管线等等, 要进行全面的控制, 要按程序做好隐蔽工程验收, 这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

3.3 重视施工技术工作技术工作从施工准备做起,

包括熟悉图纸, 编制合理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 认真进行图纸会审, 及时准确的组织技术交底, 正确全面的了解设计意图, 并贯彻到施工班组, 在施工中从定位放线开始, 要做到对建筑物的准确定位, 包括对其坐标点和标高点的引入, 然后是控制好建筑物的轴线、各层建筑标高、结构标高、门窗洞口尺寸线等, 同时还要准确掌握工程所的施工条件, 控制好施工的技术方案, 包括施工特点、关键技术、相关标准及成品保护措施等, 因此, 重视施工技术工作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

3.4 重点控制关键部位所谓工程施工的关键部位,

就是决定建筑物结构性能的重要部位, 比如说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梁柱、楼板等部位, 在施工中对这些部位应进行重点控制, 因为这些部位往往是工程建设的质量难点和薄弱环节, 尤其是对没有把握的施工新工艺或新标准, 还有比较容易产生问题之处, 如钢筋绑扎、轴线位移等等, 所以应该及时采取事前控制, 并制定的力的施工措施, 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4 提高质量保修质量

4.1 加大质量保修力度首先是应尽量扩大工程项目

的保修范围, 包括建筑、结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各专业, 以保证建筑产品的使用要求, 其次是应尽量延长工程质量保证项目的保修期限, 包括建筑、结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各专业, 以适应建筑物近百年使用寿命的需要, 这样才能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 才能打造出质量第一的优质工程。

4.2 增加质量保修责任在工程质量保修范围及期限

内, 对于因质量问题而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 相关单位应负全责, 同时对其造成的间接损失相关单位也应该负全责, 这样才能更较有效的遏制质量问题的产生, 提高建筑行业的质量保证意识。

5 结论

总之, 针对当前建筑领域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应从以上各个方面加强施工管理, 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为完成建设工程的百年大计, 保证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 努力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 争取建筑工程领域早日跨入世界的先进行列, 为国家和人民建造出优质工程, 为美化家园和创造优雅的环境贡献建设者们的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铭.质量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织编写, 质量专业理沦与务实[M].北京:中国人事出舨社, 2006.

上一篇:勤奋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下一篇:给朋友的重阳节祝福语短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