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2024-06-24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共8篇)

篇1: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文字报告以文字说明为主,包括封面、摘要、正文和附件。各项基本要求如下:

①封面标明课题名称、研究时间、班级、指导老师、组长、小组成员。②摘要控制在250字以内。

③正文字数控制在3000字左右,4000字以内。

④正文标题用小三号黑体;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报告正文前的内容摘要、关键词请用五号楷体,并注明[内容摘要]、[关键词]字样;正文下方请标明页码(页码格式为阿拉伯数字,居中)。⑤附件是帮助评委了解研究过程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成果的一些原始文字材料,可以是调查问卷,活动记录,实验记录等(如果没有可以不写)

一、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常见的研究报告大致有实验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和设计报告四种形式。但基本格式大同小异,具体撰写时的一般格式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一)标题 标题是对研究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常用一个动宾词组去表达,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研究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标题可用判断句、陈述句,也可用疑问句。标题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研究报告的中心议题。

(二)摘要 摘要是研究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研究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个为宜。

(四)前言 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五)正文 正文又称本论,即研究报告的核心部分,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研究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因此,报告主题部分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六)结论 结论是研究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研究报告的归结。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研究报告首尾呼应。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七)参考文献 在报告最后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目录目的有三个:第一,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二,可加大报告的信息量,提高报告的学术价值;第三,他人可以以此为线索查阅资料原文。凡是在研究报告写作或研究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的文献资料,都属于参考文献之列。

(十)附录 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

就我们的研究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附录六个部分,其他不作统一要求。

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1.要设计好表格。很多研究结果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的,表格对总结结果非常有效,特别是报告中包括大量的统计资料时更是如此。但表格内容必须清楚易读,排列适当,组织要符合逻辑。构建一个相对清晰的表格应遵循以下规则:①表格的名称要专门针对表格内容;②行和列要包括适当的小标题;③表格要能清楚地分隔数字,不要拥挤;④一篇文章中的表格格式要一致。

2.课题组成员要齐心协力,撰写报告要精益求精。结题报告一般由一名同学具体执笔,但需要其他组员的密切配合。在书写报告前,执笔者最好先口头报告一次,征求意见,以使书面报告趋于完善;报告语言要准确、简洁、易懂;报告完成后,全体组员可以展开讨论,进一步核定、修改、完善。如果是写调查报告,最好由主持调查的同学亲自执笔,报告完成后还应征询一下被调查对象的意见,确定准确无误后才算定稿。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论文撰写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科学性是指题目与结论的合理程度,要做到书写规范、文理通顺、叙述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真实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论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记录(应由学生本人填写),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标本等。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修改数据或素材,为自己的观点报务。研究性学习论文切忌“成人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疱。新颖性即独创性,论文中结果与有关数据是通过实验或调查获得,是他人所没有的。以往的学生论文存在“假大空”现象,关键是没有实验数据及其它原始材料,或从报刊杂志上抄袭。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研究的成功经验要在实践中通过检验并加以推广,若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探究活动,进行滚动式研究。(二)要善于运用和图表来说明问题

研究结果完全用文字表述,不但比较繁琐,有时还不容易表达清楚。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

(三)论文的篇幅不宜过长

论文字数与学术价值不成正比,故要避免文章繁琐冗长。要做到行文流畅,不说空话、大话,对于一些谦虚和自夸之词、一般公式及推导、一般常规的实验方法等等都可省略。凡能用表格说明的问题,就不必用文字描述;能用图像表达的,就不必列表格。总之,要做到删繁就简,字无废言。但也不是越短越好,若无一定的篇幅,也不能将问题说明清楚。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一篇研究性的结题报告(不包括附件)以3000—4000字为宜。

范例参考

http://

篇2: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一、总体要求

1、课题研究报告立意要高,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力戒纯理论知识;

2、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资料翔实;统计科学、准确;分析透彻、深刻、精炼;对策和方案要具有宏观的、全局的、改革的思路,且切实可行,便于领导决策;图表清晰、严谨;

3、字数控制在1~1.5万字内,特殊情况经同意不宜超过2万字。

二、基本结构(仅供参考)

1、前言,其中包括研究方法、调查对象等。

2、对研究现状的基本评价和分析。其中包括与研究主题的关系、有利条件(社会环境)、不利因素(主要困难和问题)等。

3、研究主题的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基本思路,包括目标、指标、任务的建立和分析等。

4、对策建议或发展模式(结论部分)。这部分应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对策建议要突出重点,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提出的方案或模式应有选择性、可操作性。

5、参考文献。

三、打印排版

1、研究报告需用A4纸打印一份。

2、总标题:用3号加粗宋体,上面空1行,行距均用固定值28。

3、课题承担者:总标题下面请标明课题承担者单位和姓名,用5号仿宋体,行距用固定值20(包括与总标题之间空1行)。再空2行,下面为正文。

4、正文:全部统一用5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

顺序标题统一为:

一、二、„„(用小4黑体,居中);

(一)(二)„„(用5号仿宋体,前面空2格,后面不要有标点符号);

1、2、„„(用5号仿宋体,前面空2格);⑴⑵ „„(用5号宋体,前面空2格,后面不要有标点符号);A.B.„„(用英文大写体,前面空2格)。除以上顺序,之后一般请不要再用顺序号,如一定需要请用“——”来区别。研究报告中的数字,应按正式出版物的规范,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9年”、“ 7~8个小时”、“ 35~40万人”、“ 2001~2010年”、“第28届奥运会”、“ 第11届全运会”等。

5、表格:正文中的表格标题用6号黑体并居中,如“表1”,放在表格上面;表格内的文字用6号宋体,简单表格均采用三线条来表示,内容较多可用常规框形表格形式。

6、图:正文中的图标题用6号黑体并居中,放在图下面;图中的文字用6号宋体。

篇3: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是现今职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也是当今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与机制创新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概述

1.学习共同体含义解读

关于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人们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 “学习共同体是未来学校的理想状态”。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尚吕克·侬曦, 侬曦认为:共同体事实上从来没有发生过。 “共同体与其说是社会所冲刺或失手的固有有机关系, 不如说是社会建立以后所发生的问题”。 因此, 从哲学上说, 共同体只是作为一种理想信念存在, 我们对学习共同体的追求是学校将来的发展取向。 第二, 有学者认为:“学习共同体就是为完成真实任务、问题, 学习者与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写作的一种学习方式。 ”此观点偏重教育学视角, 将学习共同体定义为一种学习方式, 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 第三, “师生学习共同体”建构的观点, 这是将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关系的主张, 其将共同体视为关系的结合, 从社会学视角考察学校的师生交往互动, 师生相互促成发展, 为共同的成长愿景而奋斗。 第四,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具有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学习者及其助学者 (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 共同构成的团体。 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 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这是将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组织的主张, 即学习共同体是教学的组织形式, 是传统班级组织的替代物, 尝试通过组织形式的变革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这是以系统论为基础, 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角度进行阐释的。

2.学习共同体表现形式

根据共同体的内涵, 本文将学习共同体归纳为三种形态:一是学习的组织方式, 即组织结构, 如教师教研组、课题组、备课组、项目组、博客圈。 作为教师主动研究的平台出现的学习共同体, 是由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构成的学研存在的组织。 二是学习的关系, 即精神的共同体, 如教师沙龙、协会 (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愿景) 等。 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的一个必要特征就是要有共同愿景。 三是学习的理想理念, 即理想状态, 永恒追求, 如教师自我学习型团队。 团体学习的目的, 是让大家的思想和力量保持方向一致。 教师在自我学习团队中培养互相学习的风气, 团队成员共享并分析各自的经验、知识及观念。 教师团队是学校效能改善的核心, 是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平台①。

二、中职教师学习共同体现状分析

1.职业学校构建学习共同体意义

基于职业学校教师自愿参与下的专业学科教研共同体, 是解决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学术问题的组织, 它是非行政性的, 却又受学校行政支持的组织。 它是学校设定的教研组、备课组、学科中心组活动的有益补充, 与常态的基础性校本教研相辅相成。 建构企业专家、学校名师引领下的自主式的教研共同体, 旨在促进教研更加有的放矢。 在教研过程中, 教研共同体面对真实、复杂的实践问题 (教师面临的问题情境) 进行分析、探究, 通过对话、协商、合作解决问题, 产生与创造新知识、新理念。 因此它也是一种相互学习 (学会教学、学会研究、学会合作) 的过程, 是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研共同体即“学习共同体”。

2.职业学校学习共同体现状调查

本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以××市4所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主要采用问卷方法, 利用学校组织教师集体教研时发放的, 共发放问卷300份, 目前收回合格问卷270份, 有效率为90%。 对有关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情况、教师的教学教研合作情况、学校的价值期待状况问题、 学校的成员相互支持状况及学校的成员共享实践情况五个方面进行调查以便评估中职学校中建立学习共同体特征的程度, 每一个项目都划分了A-E的维度 (A=很少, B=较少, C=一般, D=较多, E=很多) :

关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情况: (1) 教师可以通过教代会或其他途径参与制定管理制度A25.19% , B25.93% , C28.52% , D16 . 67 , E3 . 7 % ; ( 2 ) 教师的建议会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A11.99%, B18.73%, C39.7%, D22.47%, E7.12%; (3) 学校专门召开教师会议对学校教育问题进行诊断和改进A10.74%, B19.26%, C28.15%, D27.04%, E14.81%; (4) 学校很重视教研组的制度建设和业务会议A6.3% , B17.41% , C28.52% , D34.44%, E13.33%; (5) 教师了解学校办学现状和重大改革政策A8.18%, B13.38%, C24.54%, D37.55%, E16.36%。 具体见图一:

关于教师的教学教研合作情况: (1) 教师所在的教研组就业务学习、 课堂教学和研究项目展开讨论A8.18%, B14.13%, C29.39%, D37.55%, E10.78%; (2) 学校有针对性安排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指导与培养A5.95% , B17.84% , C29.74% , D31.97%, E14.5%; (3) 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并纳入教师培养计划A18.22%, B21.19%, C29.39%, D22.68%, E8.55%; (4) 教师共同开发专业校本教材或精品课程建设A20.37% , B27.04%, C32.22%, D15.19%, E5.19%; (5) 学校领导是否有主持或共同参与教学教研课题A15.24% , B28.99% , C30.48% , D15.61%, E9.67%。 具体见图二:

关于学校的价值期待状况问题: (1) 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具有信心有归属感A11.44% , B14.39% , C31.37% , D33.21% , E9 . 59 % ; ( 2 ) 学校领导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A4 . 09 % , B14.13%, C21.14%, D34.94%, E19.7%; (3) 教师之间具有交流的渠道和交流的机会A5.93%, B16.3%, C30%, D35.93%, E11.85%; (4) 学生家长关心学校的发展A23.79%, B17.1%, C29%, D22.3%, E7.81% ; ( 5 ) 教师对学校发展规划积极建言献策A8.15% , B17.04%, C35.56%, D30.37%, E8.89%。 具体见图三:

关于学校的成员相互支持状况: (1) 教师和领导有足够的时间见面和讨论事务A9.96%, B21.77%, C32.84%, D25.83%, E9.59%; (2) 学校具有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和协调教师的组织和计划A18.66%, B23.88%, C33.58%, D18.28%, E5.6%; (3) 任课教师与班主任配合参与班级与学生管理A5.24%, B20.97%, C34.08%, D26.97%, E12.73%; (4) 教师有专门教研活动会议和论坛A6.34%, B20.9%, C26.49%, D35.07%, E11.19%; (5) 教师、管理人员之间存在普遍的信任与尊重A4.89% , B17.29% , C31.2%, D33.08%, E13.53%。 具体见图四:

关于学校的成员共享实践情况: (1)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和相关企业实践交流A13.01%, B22.3%, C32.71%, D21.19%, E10.78%; (2) 教师有机会确定专业发展活动的主题A10.08%, B22.76%, C42.16%, D16.79%, E8.21%; (3) 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起进行教师在职培训事宜A12.69% , B16.79% , C35.82%, D25.37%, E9.33%; (4) 学校建立各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共享A15.67%, B26.12%, C29.85%, D19.78%, E8.58%; (5) 教师定期开设公开课和教研活动A7.46% , B4.85% , C14.93% , D50.75%, E22.01%。 具体见图五:

3.职业学校学习共同体状况分析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 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存在一系列问题, 诸如教师共同体的理念难以落实, 学校管理科层化、制度建设形式化、学校愿景虚无化、合作形式表面化、合作实践简单化、考核评价自由化, 等等, 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实现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与机制创新。

学校科层化管理过于注重统一性和服从性, 过于突出行政领导的权威, 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其结果只能是引发和激化行政人员与教师队伍的摩擦。 在课题组走访的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校本教研这个学习共同体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以“生源是学校生命线”为指导思想, 工作重心在于全力做好招生工作, 对于致力于校本研究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大多数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垂范作用仍感不足,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还不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在工作中承担不同角色、履行各种职责, 却难以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 也常困扰职业学校教师的价值观, 因而没有归属感。 由于工作中个人主义倾向、集体中人际关系淡漠, 没有共同愿景, 因此实施合作教研就形成表面化。

三、中职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重建

1.学习共同体学校领导角色变革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班子, 有什么样的班子就有什么样的教师”, 这些都是校长在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软实力的提升中起着思想引领作用的形象表述②。 学校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之一就是扁平化的组织设计, 这意味着决策权的下移, 即领导方式的转变。 学校领导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和决策者对教师团队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职学校领导应该充分注意时代对组织管理者做出的新要求, 及时转变领导方式和观念, 实行分布式领导和实施道德为本的管理, 建立教师共同愿景, 实现教师有效沟通, 实行教师人性关怀。

2.学习共同体学校教研方式变革

教师教研方式变革中专业引领是先导, 同伴互助是关键, 自我反思是基础。 专业引领的实质是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榜样的引领, 其主体可以是教育专家, 也可以是有经验的教师、有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等。 即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专家 (研究人员、教研人员、专家教师) 给予必要的引领与协作, 教师与专家之间构成协作共同体,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伴互助是同学科、同年级、同学校、同区域 (地域) 的同伴之间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的机制。 学校作为一个知识共同体, 通过在校本教研中的对话、交流、协作及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等形式, 实现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共同发展, 并实现学校的知识管理, 提高校园文化的知识含量。 自我反思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检讨”, 它是对观念、行为、目标设定、实施、教育智慧等方面内容的反思。 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即将难以明确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诀窍、直觉、灵感、心智模式等外显, 成为有价值的教学实践知识, 这在传统教研中很少提及。 教学反思是教师走向研究性学习之路的重要学习方式, 是教师由经验丰富的教书匠走向研究型教师乃至教学专家必须经历的基础环节。

3.学习共同体学校保障机制变革

学校行政保障机制变革应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资源保障、组织机制、激励机制、运作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校长作为学校学习共同体的保障者, 是指校长要督建学校学习共同体的内部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的校本研究的组织机构, 明确学校教研室的职能、工作流程和主要工作任务, 促进学校科研与教研的整合, 加强教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为学校学习共同体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 从而使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 学校要成为一个整合分散资源的共同体, 一个真正以教学为中心, 全体教师为之奋斗的学习共同体③。 学校至少要从人、财、物、三方面提供资源保障。 教师学习共同体必须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 有效的组织形式必须改进教研组, 把那种过于行政式的、强调教学规范的组织内涵转化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 即“教师团队”。 健全学校制度, 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制定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比方案等。 通过这些制度实施于教师学习共同体, 充分体现其导向性和激励性, 使教师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乃至自我超越, 使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是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包括教师之间的合作叙事、课例研究、网络教研等。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是以职业教育就业为导向,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 以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 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注重教师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充分联系教师的工作实际, 使教师有话可说, 并使其在与同事交流、共享经验的过程之中, 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结语

“学习共同体”移植到学习研究领域的时间并不长, 但它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探讨的主要内容, 在实践中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 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总结了许多优秀的培育和维持方法, 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它的教育价值已凸显, 作用范围日益广泛。 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反映了我们对教育认识的更深入的变化。 在学习共同体中, 一个核心的观念是提高共同体的集体认识, 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效率, 这种文化观念强调学习是一种社会性、培养型的事业, 就这种意义而言, 学习正在变成一个实践共同体④。

总之, 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模式, 对整个学校内教师间合作, 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 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益处。 只有转变观念, 并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明确要求, 才能真正形成共同体, 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促进教师迅速提高专业能力。

摘要:随着中央一系列大力扶持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出台,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号角已吹响。职业学校要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实行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所在。本文从分析调查问卷入手, 阐述了现今职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从而指出了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对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与机制创新具有的重要时代意义。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与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2]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

[3]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4]李梦卿, 张碧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2年2月下.

[5]全守杰.“学习共同体”研究述评[J].现代企业教育, 2007年7月下期.

[6]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7]谌启标.有效学校[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73-174.

[8]尚茹.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的新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 2007 (1) .

篇4: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一、 结题的意义与方式

结题是指教育研究即将结束时,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研讨、理论阐释及提出新问题的过程。

1.结题意义

(1)课题研究的需要。当前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课题研究,其过程受到课题管理部门与研究者共同约束。以正式结题方式呈现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课题管理部门与研究者双方约定的研究任务的达成。

(2)课题管理的需要。经同行专家指导或推广,发现好的或潜在的研究成果;从结题中了解到研究者的能力及研究方向;课题管理部门通过听取研究者、结题鉴定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改进工作。

(3)研究者的需要。结题为研究者提供了听取同行评议、反思自己研究过程和研究行为的机会,有利于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更深入研究开辟了道路。

2.课题文档

包括申报书、主体报告、工作总结、附件以及结题申请表等,是按一定要求对课题研究过程中所生成的原始资料进行有目的地整合而成。它反映了课题研究所有过程及结果,包括文字、图表、音像等。

(1)主体报告。指能集中、概括地反映整个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成果,包括课题提出、课题实施、研究成效和研究后反思。

(2)工作总结。是对整个课题研究工作组织、计划执行情况和研究过程简略的事务性总结,包括课题组的协作、课题的调整与变化、研究活动的开展等。

(3)附件。是指正文中无法纳入,但又对文章观点、结论可作必要补充的材料汇集。

(4)申报书。指申报立项时的研究方案或立项后的开题论证,作为结题鉴定时的对照标准。

一般地,需要提交的结题材料是将主体报告与工作总结合二为一的课题研究报告以及附件。根据课题研究报告可以对研究水平、价值、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也要凭借课题研究报告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3.结题方式

本质是同行专家评议。

(1)成果认定。通过社会专业评价机构的审定和认可,在专业刊物发表的论文或公开出版的专著、获政府奖励等来表示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取得,从而认定结题。这种方式,需要研究者提交评价机构的证明,提交成果与课题研究相关性的说明,由课题管理部门进行判断和认定。

(2)会议鉴定。以召开同行专家会议的方式对课题的研究过程、成果进行鉴定,以确定课题是否按立项的目标、计划开展,是否完成预期研究成果。会议鉴定成本高,投入大,但收益也最大。会议鉴定使研究者面对面与专家交流,能充分得到专家对课题研究的评价,有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3)通讯鉴定。以通讯方式把评议材料寄送给专家,由专家个人审评完成鉴定。通讯鉴定相对会议鉴定而言,鉴定成本较低。但研究者与专家及专家之间缺少交流,专家对课题研究了解不一定全面充分,所做的鉴定可能存在偏差,不利于进一步总结和提升研究成果。

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成果的评定要从学术性、科学性角度来判断。为提高结题质量,我们采用二轮评审制与结题现场会相结合的方式。二轮评审制是组织教科专家对老师的课题报告进行第一次初审,反馈相应的意见或面对面交流,让老师做二次修改,然后再统一对修改后的课题报告进行第二次审定。结题现场会是先由老师汇报研究情况,展示其研究成果(课件),然后是听讲老师提问--报告人解释--专家点评,研究者对照自己的研究报告做二次修改后,再统一进行结题评审。

二、 研究报告及其结构

1.研究报告的类型及撰写要求

研究报告要描述和解释研究结果是如何获得的,并要对其获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和说明。根据研究性质的不同,形成的研究报告也有多种类型,主要有:哲理型论文、实证型报告(调查或实验报告)、经验型报告、个案型报告等。研究报告因课题研究的对象和采用的方法各异,其结构和表述形式以及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其总体要求是一致的:⑴反映全貌,要求撰写者把握从立项到结题的“全程”轨迹,把握课题预定目标、探索重心和研究成果,把握研究者、评价者乃至实践者的“全员”意见。⑵突出重点,既需要突出研究成果的创新特色,更需要突出实践中已有效果的评述和将有效果的预测。

2.研究报告的正文结构

研究报告可分为前置(含标题、署名、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三部分。其中正文是主体,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引论:包括研究问题概述、研究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等。要求根据原有方案和情报资料,实事求是介绍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可用“问题的提出”等提法。要求交待清楚为什么要研究这一问题,即课题研究提出的原因和研究的意义;要研究什么,即课题研究的假设、研究目标及关键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即目前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情况,包括前人研究成果与观点的综述、研究现状的诠释性概要(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总之,选用恰当的措词,开门见山地把课题研究的有关问题交待清楚,使研究报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参考课题立项申请中的有关内容。

(2)主论:要求充分反映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

①交待研究方法:主要指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与材料、测量方法与程序等。要求交待清楚研究的操作定义;研究采用的特殊工具、设备和方法手段;研究对象的确定(总体、样本、抽样方法等);调查的方法与项目;实验因素的操作、无关因素的控制;资料的收集和处理等。研究方法交待要具体,条理要清楚。有些材料可用附件形式附在报告后面。

②分析研究成果:主要指概述研究发现与结果,对假设、问题、目标的结果描述,统计检验的结果等。要求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与数据进行数量统计,做出定量分析;对非数量化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归纳,开展逻辑推理,用文字进行定性分析。数据可用直方图、曲线图、折线图等图表形象地表示出来,让人一目了然。研究结果最好用一般与典型、数据与事例相结合来表示表述。

③讨论相关问题:主要指对结果的诠释,研究的局限性,对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对未来的启示等。要讨论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对研究结果作理论上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包括提出质问;与他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论证和分析。还要讨论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以便为同行进行同类研究提供参考。同时,还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设性意见。

(3)结论:包括对结果的概括和推论,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与措施等。要求简明归纳研究成果的基本要点,即研究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同时要根据研究情况得出下一步应深入研究的问题。要求客观真实,简洁明确,鲜明集中,让人们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研究报告撰写的灵活性,可根据需要或个人喜好产生一些变式。

三、 研究报告的生成路径

1.明确主题

整合所有研究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演绎,尽量提炼出该课题的创新观点。要表现出研究报告中不同层次内容的深度、上下位的连接关系和并列标题之间的相互对应的统一整体关系。通常只阐明一个主题(中心论点)。提炼方法有:⑴头脑风暴法。反复阅读所得的材料,用自己的想象力和直觉进行梳理,使用不同的概念将材料内容串成一个整体,将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用图画出来,设想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写作。⑵逐级归纳法。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明确研究的类型,借助于相应的文本框架把所得的材料进行排列组合。从事实资料出发逐级归纳出基本论点,甚至中心论点,完成通过现象揭示本质的过程。

2.草拟提纲

围绕梳理所得的逻辑顺序,构建研究报告大致框架结构(即拟定大小标题),显示论证层次以及论证方法。先是搭起研究报告的大框架,再考虑每部分层次结构,然后列出每个层次的段落要点和事例,最后将一些相关材料及索引分配在各标题下以备用。形式上是使通篇文章层次分明,内容上是对各部分材料的概括。提纲有句子式、标题式、图表式和段落式。拟制提纲的程序同逐级归纳法正好相反,即从中心论点出发到基本论点再到下位论点最后到资料。

3.形成初稿

在准备好充分的材料、巧妙的构思和拟定完整提纲基础上,大胆地、尽情地把自己最初的感受、意念及有价值的东西先写下来。初稿写法有:⑴循序渐进法(按自然顺序)。⑵分题单写法(化整为零法)。将全文截开来写,各部分写完后再从整体上进行协调。⑶先易后难法。根据思维的活动展开写,思考成熟什么,就先写什么。

若一时觉得写不下去,可通过“忘、回、跳”策略走出困境。⑴忘:即暂时封存相关材料,暂时忘掉这些材料的种种观点和思想,腾出“空间”独立思考,避免自己的头脑成为人家的“跑马场”。⑵回:即回到教育教学的现实中去,再去做观察调查工作,搜集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自己原有的思维方法进行“元研究”。⑶跳:即改变思维角度、分析策略,从其他学科或领域用其他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换位思考。

4.修改定稿

从斟酌观点、增删材料、梳理结构、润色语言和核实附注等方面,用趁热打铁法(边写边改一气呵成)、诵读修改法、冷处理法(存放-冷却-补正修改)或以文会友法(同行交流-专家点评-自我修改)等方法,对形成的初稿要进行精雕细刻。写作中的最新灵感又促使我们不断进行反思,进一步明确研究意图和写作焦点,可重新考虑并改变既定的写法,直至修改写作提纲,扩大与容纳一些新的观念和认识。一篇合格的研究报告至少应满足科学性、新颖性和可读性的要求,而真正能打动、启迪读者的,是作者对问题深邃的独到的见解和缜密精辟的分析。全文自圆其说,结构严谨,意思贯通,脉络分明,浑然一体。

四、 撰写研究报告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研究报告与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对照着写

作为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验证和总结的研究报告,在以下方面要与实施方案对照着写。⑴研究内容。研究内容若是策略,研究报告中就要总结形成了哪些策略;研究内容若是教学模式,就要总结形成的教学模式;研究内容若是解决某一具体问题,那就要总结问题是怎样解决的。⑵研究方法。如在研究实施方案中设计了问卷调查,那对应的研究报告是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形成了什么结论;如在研究实施方案中设计了行动研究法,则研究报告中就要陈述在研究过程中针对什么问题进行了研究,在问题解决中做了哪些工作,对原研究设计做了哪些修改,结果怎样,产生了什么新问题。如设计了文献研究法,就要明确文献的名称,主要观点,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等。⑶研究成果。课题实施方案中预设的成果要与研究报告中的成果分析保持对应。

2.依据研究材料来提炼研究成果

要全面掌握和充分利用有关材料。撰写时要重新熟悉课题研究领域内的相关情况,他人研究的理论观点、成果、动态和方法,以及应用于实际后的问题和建议等,均可作参考。多参阅立项时所引的支撑理论和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新信息。但不可受其束缚,被其左右,照搬他人研究的观点,人云亦云。对照课题实施方案,尽量搜集齐各阶段的过程性探索、研究资料,并注意对材料的检验和筛选,对具体材料作中肯的理论分析。要结合课题研究实际,为我所用。

提炼就是要把感性材料进行反复分析,进行筛选和改造制作,透过现象抓本质,透过局部看整体,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在提炼中经常会遭遇资料庞杂、茫无头绪的困扰,我们可以像旅行者收拾自己的箱子那样,采取如下办法加以解决:⑴重新安排其中的物品;⑵找一个更大的箱子;⑶把不必要的东西挑出来。第一和第二个办法促使我们考虑自己的归类标准,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包装”方式或更合适的容器。第三个办法揭示我们:研究的写作过程是一个不断聚焦的过程,而聚焦就必须舍弃一些东西。

要提炼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即在原有基础上有何发展,有没有新的发现,研究过程中质疑和完善的地方有哪些。要阐述成果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怎样操作,效果怎样。成果要概括、精要、利于推广。有的教师在研究报告中只交代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方法程序和结果,缺少理性思考和对结论的陈述,缺乏操作性的概括和提炼,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如只罗列材料,对研究过程做镜子式的实录;只简述论点,把大量的材料放在附件里等。

3.紧扣研究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体现过程性

一般课题研究都以研究问题为切入点,在课题实施方案中围绕研究主题确定研究内容和子课题。因此在研究报告中首先要明确研究内容落实了没有,与子课题相对应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如《xx策略研究》,首先要陈述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形成了哪些策略,这些策略怎样界定,如何操作,有没有理论支撑,运用这些策略需要怎样的教育教学观念,需要怎样的教育教学环境,需要提供哪些保障,运用的效果如何。陈述这些内容,实际上就是抓住问题,阐述观点。事例是实,议论是虚,唯有因实生虚,虚实相应,文章才能生辉。课题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必须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在研究的过程中去体验、去发现,在依据事实的基础上,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理性思考,提炼自己的观点。因此研究报告要以实践为基础,体现过程性。缺少引文及附件,看不出通过研究得出的创新理论以及该理论和支撑实验研究的理论有什么区别或联系;把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作为课题的实验研究成果展示;把课题立项之前的成果当作课题立项后的实验研究成果等现象,都会使研究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

进行定量分析是求实精神的具体表现,数据本身具有很强的确定性,是对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它比语言描述更客观、准确,有说服力。在科学研究目的中,描述、解释是基础,预测和控制才是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用数理统计等量化分析,甚至可以结合计算机量化模型,建立事物发展的数学模型。量化是教育科研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缺乏量的分析,只有质的描述,这样的研究是不完善的。要收集数据资料,并作初步处理,用作分析、推理和判断,最后归纳得出结论。因此撰写研究报告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这样,才能提高研究报告的实证性。有些课题明为实验研究,且设计了对照班,但在成果分析中,多运用模糊语言,进行定性分析,没能根据事实材料和数据提出结论,印证成果,严重削弱了课题研究的可信度。

5.结论分析要实事求是

在文章结尾时,可以对自己的研究结果做一个比较中肯的总结,同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尚未澄清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今后继续研究的方面和初步的打算。课题研究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研究报告中要做实事求是的分析,切忌一味地唱赞歌。按照预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发现了新问题也是成果。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重在体验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讲,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的隐性成果比显性成果更多更有价值。因此,在结论分析上要尊重事实;对于效果不明显的,不妨讨论一下原因,明确下一步研究的问题。结论是正文内容的归纳和深化,如对正文的主要内容仅作简单重复,或谈几点体会、喊几句口号就草率收兵,会使结论空泛笼统,使成果缺乏说服力。不要对前人的工作随意否定,轻易断言“此问题前人尚无研究”;也不可闭门造车,忽视前提和条件,任意夸大成绩缩小问题,以偏概全,把局部经验说成是普遍规律,以免影响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6.附件是报告的补充材料

附件包括:⑴对概括性成果的具体展示,如专著、系列论文等;⑵表明所依靠的方法与工具,如研究工具(问卷等)、原始数据与统计、观察记录等;⑶研究效果证明,如实验学校教师总结、典型案例等。凡撰写者认为必须向读者提供的一些原始记录、工作表格、可供借鉴的资料等,都可作附件内容,并按推出的内容分成若干条目陈述。千万别把附件当成垃圾箱或档案袋。

参考文献

[1] 李政.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及实际操作.教育科学研究,2001⑸.

[2] 吴建深.教育科研报告的撰写.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⑸.

[3] 冯永熙.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及撰写结题报告.基础教育,2003⑺.

[4] 王少元.中小学教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问题和对策.宁夏教育科研,2006⑵.

[5] 张建.研究报告撰写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 池方浩,池哲萍.教育研究文稿的写作.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篇5: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

一、标题

结题报告标题格式: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

××××××××结题报告

(例如: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深化研究结题报告,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在标题下面列出实验区、实验校和课题组及执笔人名称,联系电话、邮编、Email地址。

二、正文

结题报告正文由四部分组成。

(一)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这部分包含四项内容。第一,介绍子课题名称。第二,阐述子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主要以对学校德育工作、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课程改革、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等现状的调查分析为根据,说明为什么提出该课题及其进行立项研究的必要性。第三,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第四,介绍参加实验的年级、班数、人数、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

这部分内容应体现德育科研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课题性”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包括: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及德育论等基础理论;总课题组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践导引》的理论要点。理论依据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科学性”的必要条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这部分是总结介绍经过课题研究构建的德育实践模式的主体部分。鉴于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在实施中的整体联系,可以把三者结合起来阐述。如将内容、原则、方法融合到学校课题组设计的序列专题活动中进行阐述;也可以将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方法进行相对划分,依次总结阐述。

1.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

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围绕子课题研究目标设计的具体化的专题或问题,包括实验校对校本德育体系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中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如子课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体系研究”中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培养良好习惯、与家长沟通配合等专题内容;实验校对《德育》读本、《成长册》、《当代家长》、《好孩子 好习惯》的实验研究,均可作为课题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介绍。

2.课题研究的原则把握

课题研究的原则是根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子课题研究内容确定的研究理念,是对研究过程“应该怎样做”的理性认识。遵循实验原则进行实验操作是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实验原则一般在研究方案中已经确定,结题报告阐述原则应把重点放在怎样应用科学理论和课题理念进行研究实验上。

3.课题研究的方法运用

课题研究的方法包括管理方法和研究(实验)方法两个方面。管理方法主要是为保证课题研究按计划实施所采取的课题管理工作措施,如建立课题领导小组,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建立科研档案等。研究方法主要指课题研究使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等。结题报告介绍研究方法应紧密结合实例,把重点放在总结介绍怎样运用适合课题研究内容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怎样解决实际问题,怎样实现研究目标上。总结介绍研究方法要突出重点,注重创新,反映特色,讲究条理,体现实践操作过程。例如许多实验校对《德育》读本的实验采用了实验研究法,其阶段总结报告对如何操纵自变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作了客观的说明,较清晰地阐述了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这种写法可以参考借鉴。这部分内容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的主体部分。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成果和结论

这部分的重点是系统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各项成果。

1.分项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

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总结说明:

(1)课题研究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所产生的作用;

(2)课题研究对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师德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3)课题研究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4)课题研究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引导和影响情况。

从上述层面总结介绍课题研究效果,要注意选取典型实例以辅助效果说明;对课题研究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文件中所起的作用也要进行总结说明。阐述实验效果可以结合语言表述选择使用列表法和条形、曲线、圆形等图示法,与实验前的现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比较说明,这部分是符合课题验收标准“实效性”的主体部分。

2.分项说明成果形式、数量、发表、获奖和推广采用情况。

3.结论

在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说明的基础上,写出课题研究的结论。研究结论主要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课题研究所设计的内容和所采用的方法对取得的实际效果的有效性,也可以通过取得的效果证明课题研究设计的内容方法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

4.思考与展望

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深刻体会或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作概要说明或讨论。

三、参考文献

在报告文后以“参考文献”为标志列出课题研究参考引用的著作和文章题目。

四、附件

篇6: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

在标题下面列出实验区、实验校和课题组及执笔人名称,联系电话、邮编、Email地址。

二、正文

结题报告正文由四部分组成。

(一)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这部分包含四项内容。第一,介绍子课题名称。第二,阐述子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主要以对学校德育工作、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课程改革、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等现状的调查分析为根据,说明为什么提出该课题及其进行立项研究的必要性。第三,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第四,介绍参加实验的年级、班数、人数、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

这部分内容应体现德育科研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课题性”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包括: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及德育论等基础理论;总课题组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践导引》的理论要点。理论依据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科学性”的必要条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这部分是总结介绍经过课题研究构建的德育实践模式的主体部分。鉴于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在实施中的整体联系,可以把三者结合起来阐述。如将内容、原则、方法融合到学校课题组设计的序列专题活动中进行阐述;也可以将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方法进行相对划分,依次总结阐述。

1.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

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围绕子课题研究目标设计的具体化的专题或问题,包括实验校对校本德育体系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中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如子课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体系研究”中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培养良好习惯、与家长沟通配合等专题内容;实验校对《德育》读本、《成长册》、《当代家长》、《好孩子好习惯》的实验研究,均可作为课题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介绍。

2.课题研究的原则把握

课题研究的原则是根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子课题研究内容确定的研究理念,是对研究过程“应该怎样做”的理性认识。遵循实验原则进行实验操作是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实验原则一般在研究方案中已经确定,结题报告阐述原则应把重点放在怎样应用科学理论和课题理念进行研究实验上。

3.课题研究的方法运用

课题研究的方法包括管理方法和研究(实验)方法两个方面。管理方法主要是为保证课题研究按计划实施所采取的课题管理工作措施,如建立课题领导小组,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建立科研档案等。研究方法主要指课题研究使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等。结题报告介绍研究方法应紧密结合实例,把重点放在总结介绍怎样运用适合课题研究内容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怎样解决实际问题,怎样实现研究目标上。总结介绍研究方法要突出重点,注重创新,反映特色,讲究条理,体现实践操作过程。例如许多实验校对《德育》读本的实验采用了实验研究法,其阶段总结报告对如何操纵自变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作了客观的说明,较清晰地阐述了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这种写法可以参考借鉴。这部分内容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的主体部分。

·科研结题报告·德育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怎样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成果和结论

这部分的重点是系统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各项成果。

1.分项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

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总结说明:

(1)课题研究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所产生的作用;

(2)课题研究对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师德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3)课题研究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4)课题研究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引导和影响情况。

从上述层面总结介绍课题研究效果,要注意选取典型实例以辅助效果说明;对课题研究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文件中所起的作用也要进行总结说明。阐述实验效果可以结合语言表述选择使用列表法和条形、曲线、圆形等图示法,与实验前的现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比较说明,这部分是符合课题验收标准“实效性”的主体部分。

2.分项说明成果形式、数量、发表、获奖和推广采用情况。

3.结论

在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说明的基础上,写出课题研究的结论。研究结论主要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课题研究所设计的内容和所采用的方法对取得的实际效果的有效性,也可以通过取得的效果证明课题研究设计的内容方法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

4.思考与展望

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深刻体会或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作概要说明或讨论。

三、参考文献

在报告文后以“参考文献”为标志列出课题研究参考引用的著作和文章题目。

四、附件

篇7: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题目:《××××(小课题名称)小课题结题报告》

1、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问题提出部分)

回答为什么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要有国内及本地的现状及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在问题提出时,对于本课题题目的核心概念要有界定,明确小课题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2、小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能够指导本课题研究的教育教学理论,做要点式阐述。

3、小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做要点式阐述。

4、小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有几方面,做要点式阐述。

5、小课题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谁,研究范围是什么学段。

6、小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什么,具体采用哪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作简要阐述。

7、小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和具体步骤,要概述所开展的研究活动,但不是逐一罗列“上过的课或开展的活动”,建议提炼得更系统些,比如分阶段来提炼,或按开展的活动性质来提炼,要能回答研究成果是如何得来的。

—1—

8、小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是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出的适合本课题、同时又具备规律性、可借鉴性的原则、策略、模式、方法、方式等,实践成果包括研究过程中探索出的固化下来可供其他课题借鉴或延伸的课程、案例、论文、经验型文章,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师生的成长、所取得的实践成效等。

9、小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设想

本课题的结题并不是课题的结束,而是下一阶段研究的基础,应梳理好“小课题研究中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新产生了哪些研究困惑,今后研究有什么设想,打算如何调整或深化等研究计划该如何调整或深化”等问题。

10、小课题成员名单

本课题成员名单须与中期检查时报送的名单一致,任意变更均作无效处理。

晋江市侨声中学教务处、教科室

2015年6月

篇8: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长期以来, 教师对评价语言的运用把握不定, 尤其是在农村的中老教师受陈腐教学思想的影响, 高举“师道尊严”的大旗, 在课堂上唯我独尊, 时有讽刺挖苦的言辞暴露于课堂, 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泯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学习新课程理念, 走进新时代, 实施新课程鲜为人知。但历经了这么长时间, 究竟在课堂上怎样用语言评价学生呢?还是说法不一, 有的说重学生, 有的说重结果, 有的说重过程, 有的说重表现, 还有的说用赞美式的语言评价学生, 大多数学生会对赞美产生依赖, 会忽略学生的自我发展。基于此, 许多教师无所适从, 穿新鞋走老路, 新瓶装旧酒的现象时有发生, 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近些年来, 我们以教科研为先导, 教师的科研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 学校把教育科研深入课堂教学领域, 作为教育科研的着力点与落脚点。我们选择了以《课堂语言评价运用研究》为突破口, 以人的发展为本, 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应变的语言评价能力为重点, 力求探寻一条正确运用课堂语言评价学生的方法路子。

二、课题的界说

1.课题中的“课堂”是指进行各学科教学的场所。

2.课题中的“语言评价”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学生行为过程给予的评论和评定的价值。

3.本课题研究旨在探寻课堂语言评价运用的方法策略和形式。

三、研究要点

1.探索“课堂语言评价运用”教学策略。

2.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评价的方法、途径。

3.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评价的最佳形式和语言表述。

四、研究过程

(一) 加强培训更新观念

首先由学校领导和课题主持人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然后在组织选读有关课堂上教师语言评价方面的文章。其次是让参加实验的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的有关培训。再次定期组织实验教师交流互动, 即提出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最后是支持鼓励实验教师到先进学校拜师学习, 遇到疑难请总校或教研人员研讨解答。

经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思考, 实验教师不仅认识到自己以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评价存在的诸多问题、不足, 同时领会课堂语言评价的目的、任务和一般方法、策略等。

(二) 狠抓课堂教学, 不断磨练

1. 校内反复演练。

为了提高教师课堂语言评价的水平和应变能力, 我们狠抓各位教师的校内演练。一是课题组成员相互听课、切磋;二是请骨干教师面向全体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三是请上级教研员来把脉会诊;四是开展教师赛课活动。逐步探究课堂语言评价的方法与策略。

2.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探寻新方法、新路子, 搜集语言评价范例。

3. 点面结合、探究规律。

(1) 抓住重“点”, 以点带面。抓某个实验教师摸索到的亮点, 进行交流研讨提升, 由一点出发, 向每一个亮点进发, 以点带面, 课堂上的某一环节, 某一个步骤逐步推广铺开。我校共有6个教学班, 参加实验的教师有李秀丽、孙爱英、陈丽梅、滕运胜、李君月五位教师, 他们分别担任低、中、高三各年级的语数英三个学科的课程。为了使“点”能早日开出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我们在方方面面突出重“点”。一是请教研员到我校重点指导实验教师并听课评课;二是派实验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的培训指导;三是派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等;四是给实验班教师压担子, 要求他们每学期至少上两节研究课, 上一节公开课或自己悟出“亮点”的示范课。写一篇研究论文或总结, 积极投稿, 参与各类期刊杂志的征文, 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素养, 每月写一至两篇课后反思、教育叙事、案例分析等文章。在“点”上有明显的实验进展的基础上, 以“点”带“面”。一是“点”上教师去非实验班听实验学科的课并与讲课教师沟通交流;二是“点”上教师与非实验班的教师共同探讨、共同设计教案;三是经常开展同伴互动活动, 进行集体备课, 分享研讨的快乐, 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四是每位教师要把每周自己发现的亮点和收集到、学习到的评价语言信息进行交流总结, 开展沙龙活动, 编辑语言评价锦集。

(2) 分项研究, 探寻方略。“课堂语言评价运用的研究”这一课题的实验目的, 主要是探寻农村学校课堂语言评价的方略。为此, 我们采取以下方法。根据总课题的研究要点分列出许多小课题。每一阶段 (一般一学期为一阶段) 抓住一个重点研究, 实验教师根据要点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抓住某一个点开展研究, 这样既避免研究的无的放矢, 也避免了研究的重复浪费。原计划此课题的研究为两年时间。所以我们计划为四个阶段进行。从课题的研究至今, 我们着力于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课堂语言评价在低年级运用的研究;二是课堂语言评价在中年级运用的研究;三是课堂语言评价在高年级运用的研究。各年级段研究的重点都在课堂语言评价的方法及策略。随着实验教师的各班试验, 由低年级到高年级, 得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堂语言评价的方式方法并区分效果, 探寻出最佳方略。以后我们将依照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实施方案, 确立新的研究切入点, 进入深层的课堂语言评价运用的研究。

(3) 学习反思、总结提高。为了使我校教师尤其是参加实验的教师在实验中不断提升教学素养, 我们着利于“三抓”, 一抓学习。我们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国内外关于可谈语言评价方面的有关论文和经验介绍, 同时, 鼓励他们自学有关的文献资料, 并做好积累。二抓反思、总结。要求实验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交四篇反思, 三篇随笔, 两篇案例分析, 一篇论文。三抓相互交流, 我们努力为实验教师搭起相互交流的平台。每周要求实验教师及教师通过课后反思或教学随笔, 整理出自己最满意的课堂语言评价语段, 进行交流互动、赏识运用, 以利验证效果, 积累课堂语言评价资料。

五、初步成果

1.我校教师尤其是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形成了一支科研意识和能力都较强的教师队伍。

2.提高了学校的教育科研实力, 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带动了其他教师的科研工作, 起到了同伴互动, 骨干引领的科研作用。

3.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4.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培养, 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逐步建构。教师从评价学生的过程中, 分享到学生成功的喜悦, 收获到实验的快乐, 增强了信心。扬起师生教与学自信的风帆, 成功带来的愉快会产生强大的情感力量。

5.我们验证了描述成就式的赞美, 很容易引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然后激发自己继续努力。这种语言评价方式更适合高年级学生;直截了当的赞美教育合适低年级。课堂语言评价要建立在师爱的基础上,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

6.通过我校实验教师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教育科研成果, 滕运胜、陈丽梅、李秀丽、李君月、孙爱英撰写的论文分别被收录在《当代学术理论探索》、《新世纪、新四围、新教法》论文集中。他们再次迈向了人生所经历的第一次。获得了令人欣喜的殊荣。我们的期待是:一支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上一篇:xx年绿色学校自查汇报下一篇:党课培训心得体会八个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