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感谢信

2024-06-29

留守儿童感谢信(精选14篇)

篇1:留守儿童感谢信

以前我是个很内向的一个男孩,几乎没有很多太好的朋友,因为这样我成绩一直不好,虽然每次考试成绩都差不多,但我感觉似乎却在下滑。我很孤独,我为这件事哭过,我一再期待能解决这个问题。我等待着等待着??

也许世界真的有幸运天使,让我重新找回了自我,一封信可能对大多数人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是对我却有无穷的含义。

那封信里的姐姐让我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给我极大的鼓舞,从那位姐姐的信里感觉和我有无尽的相似。她对我的鼓励和给我制定的英语学习计划让我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我从心里感谢姐姐对我的帮助。

我期待今后的考试中我一直取得好成绩!

真的谢谢你,姐姐!

篇2:留守儿童感谢信

我叫__,在我和__学院于红大姐姐通信中,她教会了我许多学习方法,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她告诉我她们的学校,我很向往大学的生活,我知道我现在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圆我的大学梦。父母不在家,我很孤独,自从跟姐姐通信,我不再孤独了,也有人和我说心里话了,她还教会我许多人生的道理,我们现在是好朋友,我遇到开心和不开心的事都会和姐姐说,如果我和她说开心的事,她也替我开心,可是当我和她说不开心的事,她也帮我解开这些不开心,让我把不开心忘掉,让我做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她让我变得坚强了许多,让我不在象以前那样懦弱了,我非常喜欢这个姐姐,她还让我变得有自信了,我现在遇到事情不避开了,而是勇敢地面对。让我对大学又有了一些了解,让我更喜欢大学,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为我的理想去拼搏。

我爱她和她的学校,我父母虽然不在家,但她给我温暖,让我不再孤独了,让我有了自信,变得坚强,让我遇到困难勇敢去面对,我感谢她给我的这一切。

篇3:留守儿童感谢信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 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据2013年8月17日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占到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近六分之一[2]。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27891万0-17岁的儿童, 其中留守儿童为6972.75万,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为6102.55万, 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相比较,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242万[3]。另据全国妇联2013年5月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从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来看, 我国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的比例已经超过50%, 留守儿童的总体现状呈现总体规模扩大等特征”[4]。据李小君摘自《人民日报》2008年, 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 陕西省妇女联合会对陕西省12县 (区) 的32所中学的调查, 留守儿童占农村中小学儿童的62.66%, 留守儿童在吃饭、生病、家庭负担、学业及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留守儿童数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4]。

面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无法回避的产物———留守儿童, 目前国内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进行了既交叉又有所侧重的研究。现今国内此项研究不断升温, 研究视角呈多元化, 以差异性研究居多, 国内大部分研究与国外研究的结论有类似之处。从研究结论上看, 负面结论比较普遍。但在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困扰方面的比较研究鲜有涉及, 因此本研究予以探讨, 以发现其普遍性及差异性, 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一些依据。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是否存在明显学习困扰问题?二者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2) 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困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陕西北部不同县四所乡镇小学为研究对象, 因为这四所学校一方面远离县城, 留守儿童较多, 另一方面这四所学校是这里偏远地区特别普通的学校, 具有代表性。对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估计一二年级的学生在理解问卷有一定的困难, 收集的数据不准确) 。四所学校的研究对象人数分别为164、91、98、48。共计40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有效问卷为363份 (留守儿童185份, 非留守儿童178份;男199份、女164份) 。

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共设计了用于了解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的制定上是否存在困扰的一份问卷。该问卷由20个条目构成, 由研究对象对每个条目进行“符合”、“不符合”评价。此量表包括四个分量表, 每分量表包括五个题项: (1) 动机过弱, 用来测查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太弱; (2) 动机过强, 用来测查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太强; (3) 学习兴趣, 用来测查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 (4) 学习目标, 用来测查学习目标是否存在困扰[6]。每个分量表得分范围为0-5。记分规则与结果解释:每个题目若选A记1分, 若选B记0分。假如被试在某组 (每组5题) 中的得分在3分以上, 则可认定他们在相应的学习欲望上存在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 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

3.研究结果

3.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困扰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在这四个方面均不存在特别明显的学习困扰, 因为被试在每组的得分都未达3分以上。但相比之下, 非留守儿童较留守儿童在动机太弱及动机太强方面困扰稍强;在学习兴趣及学习目标方面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困扰稍强。为了检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这四个方面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 在动机太弱、动机太强及学习目标方面, 其Sig. (双侧) 值均大于.05, 且差分的95%置信区间均含有零, 可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这三个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学习兴趣方面, 其Sig. (双侧) 值 (.04) 小于.05, 且差分的95%置信区间不含有零, 可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1) 。

3.2不同性别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困扰调查男 (97) 女 (88) 均值t Sig.结果

留守儿均童值在动标准机差太弱均方值面标准差差值留守 (185) 非留守, (1男78女) 生差均值异明显t, 男生S的ig.均值动明机显太大弱于1女.76生, 说.8明3男生.8的2困扰.8明8显大.9于4女生3。.3在6动.机002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差值太强方面, 女生2.的38动动机机太太弱强1.34困扰.9稍7大。12..5在42学习11..3兴21趣及-目.195标方--面1..31男5生.的2753困1.35扰也比女生2大.45。据独立样本t检验, 在动机太弱方面, 其Sig. (双动学机习侧太兴) 值强趣为2.14.8521..4770 11..226-..4 043-1..2172..8291..0 2092, 小于.05, 说明男女生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1;其12..904学他习三兴个趣方面9, 其Sig. (双侧) 值均大于.05, 且差分的95%置信学习目标11..56 1.08.38 2.05.041.06821.42.27.68.50区间均含有1零.04, 可见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在这三个方面无1.97显学著习性目差标异 (见表2) 。1.88 1.32.09.45.641.22

对于非留守儿童, 在动机太弱、学习兴趣及学习目标方男 (102) 女 (76) 均值t Sig.面, 男生困扰稍强, 在动机太弱方面, 女生的困扰稍大。对于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差值非留守儿童在这四个方面其Sig. (双侧) 值均大于.05, 且差分1.561.51的动9机5%太置弱信区间均含有零, 可见不同性别.的04非留守.31儿童.在76这1.251.38三个方面无2显.44著性差异 (见2.5表13) 。动机太强-.06-.49.62

4. 结语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在动机太弱、动机太强、学习兴趣及学习目标四个方面均不存在特别明显的困扰;可是在学习兴趣方面, 留守儿童的学习困扰较大, 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性差异;留守儿童在动机太弱方面, 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 男生的困扰大于女生。因此, 在今后教学中, 学校、家长等应注重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 尤其应加强对男性留守儿童学习动机的培养。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363名农村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 在学习兴趣方面, 留守儿童的学习困扰较大, 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性差异;留守儿童在动机太弱方面, 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 且男生的困扰大于女生。因此, 在今后教学中, 学校、家长等应注重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加强男性留守儿童学习动机的培养。

关键词:学习困扰,调查,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段成荣, 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 2008, 32 (3) :15-25.

[2]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 2013-8-17 (2) .

[3]段成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 2013 (3) :40.

[4]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发布—留守儿童达6000万, 流动儿童超3500万[N].光明日报, 2013-5-17 (14) .

[5]李小君摘.五大问题困扰留守儿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2008 (41) :86.

篇4:留守儿童感谢信

一、加强疏导。学会交流

留守儿童由于短期或长期与父母分开,容易产生性格问题或心理疾病。据统计,31.2%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很少参加集体活动,63.4%的留守儿童最想和父母说心里话,只有37.9%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临时监护人说心里话。这一组数据表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在于心理疏导,要引导他们学会交流,只有通过交流,我们才能清楚他们想些什么,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为此,我们唱响留守儿童“交流三部曲”,第一部曲为心理疏导篇,就是全面开放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引导留守儿童向心理教师倾诉自己的心声;第二部曲为“爱心父母”篇,就是聘请优秀青年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与心理教师共同制定详细的心理疏导计划,利用课余时间,与留守儿童谈心,关注留守儿童近期发展状况,解决留守儿童需求,引导留守儿童逐渐从孤僻、不愿与同学交流的阴影中走出来;第三部曲为小组帮扶篇,就是组建学习小组,确定帮扶对象,“逼”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交流动力,从不愿交流到被“逼”交流,从被“逼”交流再到自主交流,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树立榜样,学会自理

俗话说得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留守儿童在独立起居和做家务的能力方面强于非留守儿童。为了提高留守儿童在同学中的地位,我们结合校内外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生活自理奖”争创活动。首先,利用本校为寄宿制学校的便利条件,在住宿学生中开展洗衣服、打扫宿舍等比赛,并推荐最优者上台演讲自己是如何处理日常事务的,如洗衣服的流程、统筹处理家务的方法等。在此基础上,由班主任及生活教师利用周末深入留守儿童家里进行“一日家访”活动,探查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状况。同时,拍照提取一手材料,面向全校学生,在学校宣传栏中展示他们的家务劳动成果,教育全体学生向他们学习,学会做家务,学会自理。这一活动的开展,让留守儿童真正体验到生活自理的成就感,也体味着生活的艰辛,让他们认识到“父母不在,我也能行”。

三、参与管理,学会自治

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自主观念、自尊心很强,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被别人承认。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值周班干部“竞聘上岗”制。但是,我们发现在学生中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竞选班干部就是想出风头,就是假正经。对此,我们利用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告诉他们:“当今社会要求我们具有竞争意识。通过竞选,你本身会有很大的变化:不再胆怯,敢于表现自我、陈述自己的观点,能够行之有效地处理一些事务……”通过宣传,我们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竞聘上岗”,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在竞选中,我们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通过竞争获取班级纪律、卫生、活动等方面的管理岗位。在管理中,我们要求他们学会动脑,妥善处理“说”(指挥)与“做”(表率)二者间的关系,让他们明白偏重“说”与“做”的某一方面都会招致失败:只“说”不“做”,有凌驾于人、高高在上之态,往往会引起同学反感;只“做”不“说”,只会默默无闻,这不是班干部的风范,不会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几周下来,我们发现个别留守儿童情绪反常,原来在“执政”期间,为了管好班级遭到个别学生的挖苦,很是想不通。对此,我们教育他们:“作为管理者,在管理中会遭受多种挫折,导致失败出现,这并不可怕,挫折只是對自己的考验与磨砺,我们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长为一棵大树。”

通过值周班干部“竞聘上岗”的方式,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孤僻、自卑、暴躁、冲动等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因为他们懂得了要管理好他人,就必须管理好自己,只有自己起到模范作用,其他同学才会服从自己的管理。这一方式,不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而且提高了留守儿童自治能力,促使他们不断向前发展。

为了凸显留守儿童的主体作用,我们充分利用“留守儿童之家”等活动阵地,以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设备创设各类活动,让非留守儿童也参与其中,共同营造良好氛围,让留守儿童不再感到孤独,真正认识到自己也是生活的幸运儿,只要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篇5:留守儿童感谢信

有爱陪伴的日子。

我叫付树苗,寂寞和孤独陪伴着我,我还是孩子,压力对我来说宛如一座高山。就在家庭困难感到绝望的时候关宇姐姐和杨昌珍姐姐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让我生活的乌云中射进几缕阳光。我要好好活着,好好学习,奋发图强。

篇6:留守儿童感谢信

尊敬的各位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我叫陈娟花,今年13岁,是小塘镇言栗中学7年级的一名学生。今天,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与幸福!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14年12月6日,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们这些留守儿童明白了,虽然我们贫苦,但我们并不缺乏爱,我们并不孤单。

拿我来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没有得到过很多父母的关爱,只能靠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照料起居生活。离开了父母的呵护,我在生活、学习上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心灵也被蒙上了一层阴影。今天,看到您们真心的关爱我们留守儿童,给我们捐助,还愿意陪我们一起玩耍、谈心,参与我们的成长,我真的感受到了爱——温暖、温馨、幸福!

今天,我发自内心地向各位关心我们的叔叔阿姨们说声:“谢谢!”感谢你们对我们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关爱和真诚的帮助,我们会心存感恩,励志成长。我们会用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你们!长大后,也一定会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让爱心传承下去。

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留守儿童,以及家庭有困难的孩子,用最朴素的感谢方式——向关心、帮助我们的叔叔、阿姨们深深地鞠一躬,再次向你们道一声:“谢谢你们!”因为有了你们的爱,我们才能像春天的花儿一样,尽情享受着甘甜的雨露、明媚的阳光,幸福、快乐、健康的成长!我们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牢记你们的嘱托,好好学习,自立自强,回报祖国,回报家乡!

最后,向您们献上我们最诚挚的祝福: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永远爱你们、感激你们的学生:

篇7:留守儿童父亲感谢信

1月18日,因一封来自湖南常德市澧县澧阳镇芬司街的来信,加多宝集团行政楼变得格外温暖。这封来信背后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恰恰又是对加多宝发起的“招财进宝嗨回家”春节公益活动的认可和鼓励。这是该活动在今年启动以来收到的第一封受助者来信。

来信者是一名叫沈琰的人,她的女儿沈凡琳患有重型地贫,天生没有造血功能,必需每隔2-4周输血一次,输血10-20次后必需排铁。如果根治则需要找到合适的骨髓提供者进行骨髓移植。为了给女儿赚取医药费,他和妻子南下打工,将女儿交给已年迈的父母照顾。三年半来,他们先后做过苦力、门锁芯抛光、保安、昼夜送过外卖,攒下每一分钱为女儿治病。

沈凡琳目前已受天使妈妈基金会的救助,时至春节,天使妈妈在看望重病的孩子时,问她有什么新年愿望,孩子支支吾吾说:“希望过年能见见爸爸妈妈,全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为了帮孩子实现这个新年愿望,天使妈妈基金会联系到了中央电视台,希望他们能发挥媒体的力量,帮孩子找到圆梦人。

得知金罐加多宝携手鸿基金,在今年发起的春节回家公益活动将重点帮扶对象聚焦在了留守儿童父母后,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联系到了加多宝集团,希望加多宝能帮沈凡琳实现新年愿望。加多宝“招财进宝嗨回家”活动平台的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此事后,立即重视起来,并很快联系到了在福州一家四川菜馆打工的沈琰夫妇,给他们买了回家的火车票,帮助他们顺利踏上了返乡路。

1月17日,加多宝集团“招财进宝嗨回家”活动工作人员与战略合作企业一嗨租车、途家代表启程,前往湖南看望重病的孩子,并给孩子一家送上了新年大礼包。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沈琰腼腆地将一封信递给“招财进宝嗨回家”活动的工作人员,说:“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实现了孩子的`新年愿望,也圆了我的春节回家梦。我没什么可以拿来感谢的,也不太会表达,写了一封信给你们。”

对于这封意外来信,加多宝集团党委书记庞振国表示:“能帮助这些切实需要帮助的在外务工人员,我们感到很欣慰,这封信是对我们春节回家公益活动最好的认可和最珍贵的回馈,也是对我们继续坚持下去的鼓励和鞭策。”他说,加多宝集团一直秉承“以善促善,人人公益”的企业公益理念。春节回家难题牵动亿万在外游子的心,加多宝希望发挥凉茶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爱心企业参与到春节回家公益活动中来。

记者了解到,历经3个月精心策划准备,20金罐加多宝“招财进宝嗨回家”春节公益平台于新年1月1日零时正式上线。该平台甫一上线,迅即引起众多在外游子的积极关注,上线几小时便有数十万人参与进来。而参与方式也特别简单,除了扫描金罐加多宝罐身二维码,根据提示参与活动外,还可以通过PC端或移动端访问加多宝春节活动官方网站参与活动。

篇8:留守儿童感谢信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很多儿童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缺失的父母关爱会对孩子的行为、性格、心理和智力发展都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长时间不在子女身边,很多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比较淡薄。其次,由于承担留守儿童教育任务的多半是祖辈,这些长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教育方式也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根据儿童的实际开展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另外,由于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一般会隔很长时间才会跟孩子联系,无法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有的是直接给钱了事,有的不痛不痒地说两句,根本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师无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不能与家长进行密切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1.家长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从留守儿童家长层面注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与老师进行交流。即使不在子女身边,也要利用现在信息技术,及时掌握儿童的思想状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与老师进行沟通,掌握子女的学习状态,与教师探讨儿童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好地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其次,留守的祖辈也要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不要认为自身的职责就是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而是要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人生经历总结等教授给孩子,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水平。

2.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外部环境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外部环境能够有效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首先,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落后是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根本原因,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的医疗、养老等各项保障制度,发展新农村经济,在改善农村生活状态的同时促进农村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好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其次,稳定和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队伍。根据上文中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的缺乏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家长不在身边,优秀教师的缺乏等等人才的缺乏,甚至整个农村都没有完整的劳动力,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教育。因此,需要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施展才华、获取经济利益的机会,让农民更加愿意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础。

3.集中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提供支持

首先,在政府和相关职责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给予大力的支持,在人力帮助和人文关怀等方面采取措施,减轻农村留守家庭的儿童教育压力。政府要为农村留守家庭给予一些直接的扶持措施,如为农民工儿童进城提供便利;乡镇、村和妇联单位要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重视起来,建立相关的监管体系。其次,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家长共同研讨留守儿童的教育,共同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水平。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相关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其中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亟须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政府、相关职责部门和家长、教师要全部行动起来,共同改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转型与变迁对我国很多的农村家庭产生了深刻影响,大量留守家庭的出现导致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成为当前热点的社会话题。在关于留守儿童的众多问题当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基于此,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为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怡.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2.

[2]袁凤琴,袁真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82-84.

[3]温晓帆,柴瑞桢.探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2(4):186-188.

篇9:让“留守儿童”幸福留守

一、案例再现

“老师,王小强又跟同桌打架了”!听到生活委员的汇报,我的头一下子就大了。进入初中没几天,他已经与四个同桌打架,每次到办公室总是缄口不言,用仇恨的目光看着同桌,打架的事由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如同桌不借橡皮等。来到教室,和以前一个样,王小强坐在那里,恶狠狠地盯着同桌。其他同学告诉我,这次又是他先出手,理由就是同桌不让他走。“到办公室来!”我生气地大声叫道。但王小强仍然旁若无人,一个人坐着。我很是生气,放学后,我来到了王小强家,进行了一次家访。

王小强的家里比较富裕。接待我的是两位老人。从两位老人的口中得知:王小强的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对他只注重用金钱弥补,很少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以及教育问题。于是外婆、外公只好代为照顾。但两位老人对孙子的教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勉强照顾孙子的日常起居。在这样一个缺乏爱的环境里,王小强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他总是小心地维护着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在家没人开导他。入学后,由于缺乏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他的学习也越来越成为问题,作业不会做,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二、案例反思

美国目标教育倡导者布鲁姆教授说过:“学生的心灵犹如一块奇异的土地,当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当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经过几番琢磨,屡次实践,我得出了一些教育经验:

1家长给予关心

最直接也最容易出效果的方式即家庭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要选择好监护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在外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我分阶段联系他的父母,把王小强在校的学习情况、性格发展的交往状况分析给家长听,希望他们综合考虑王小强的实际情况,鼓励他们要与孩子沟通思想,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鼓励家长把心中对儿子的爱用语言表达出来,让王小强和父母之间多交流,锻炼他的表达能力,树立自信心,唤回他的自尊。

2学校给予帮助

对留守学生而言,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忽略了他们也期待着“归属与爱”,期待着被人尊重、期待着认识自我以及世界。特别是当他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基本上得到了满足以后,作为超越了生存的精神需要,是持久而强烈的。

(1)与教师平等对话,和谐相处。

作为教师不能把留守学生等同于问题学生。在与留守学生交流中,要弯下腰板,要平视学生。教师只有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2)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

要让留守学生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培养他们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入手。在快乐的交流和融合中,使品德的自主建构得到充分实现。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社会团体的力量,如定期举行一些主题班会、校外团体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个人兴趣和专长,使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让他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寄托身心的地方。

(3)教孩子学会发泄,懂得责任与爱。

教育孩子有什么事不要憋在心里,要想办法让它发泄出来。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也可以学会向人倾诉,还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叫来发泄内心的积郁。当然也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让自己出一身大汗来放松自己的心情。我定期组织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例如,“师生共度中秋佳节”、“我留守、我自强、我幸福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孝道。把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的高度,从实践中,用实际行动诠释那份只属于留守学生的风采。

篇10:留守老人儿童的期盼:感谢危机

留守老人儿童的期盼:感谢危机

这里讲的危机就是开始的几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许有人会说:你不是吃错药了吧?金融危机带来的是全球性的灾难,造成了经济急剧衰退,失业人员剧增,人们生活水平下降,你还说感谢?

不错,我要说感谢!现在的我清醒得很,你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生活在湖南安化一个叫思游的小山村,祖祖辈辈在那里耕田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沉寂的小山村不平静了,成群结队的青壮年把田地与孩子托付给老人,组成了南下大军、北上大军、东流大军、西去大军,纷纷拥向城市,打T谋生。我的父母也加入了打工大军的行列。

不可否认,出去打工,经济是宽余些,手里有了灵便钱,也有了积蓄。几年下来,还清了旧账,盖起了新房,添置了电器,物质生活大为改善。

可是,有谁知道留守老人的艰难呢?

每当播种的时候,老两口一个在前面打着“行子”,打着“窖眼”,一个弯着腰在后面下种,放肥。要忙活个把月,才能播下黄豆,种上花生玉米。

每当收割稻子的时候,老两口顶着烈日,割禾摊子,踩打稻机,担毛谷子,还要先弄好晒谷坪。

虽然,老人们嘴上不说要崽人媳妇回来帮着播种,帮着收割;虽然,老人在电话里还说要崽人媳妇不必牵挂家里,放心在外边赚钱,可是,内心深处怎么不想呢?养了崽人,不就是想能在老人最需要的时候帮上一把吗?

特别是到了年关,有多少老人掰着手指算,盼着女儿崽人回家团聚啊。哪怕只是吃上一顿团圆饭,哪怕只是面对面说上几句贴己话。可有时,崽人一个电话打回来,说是忙,要加班,回来不了啦,只是寄了些钱回来。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大多数家庭最缺少的已经不是钱了,缺的.是亲情啊!接到这样的电话,老人是多么的失望呀!

老人的心愿崽人不了解,也很少有人了解留守孩子的需要。

如今的孩子,不少吃穿,不缺玩具,缺乏的就是父母的关爱。

不要以为,父母给了吃穿,给了零钱,盖了新房,就是爱了。孩子们最需要的是委屈时能在母亲的怀抱里哭诉,疲倦时能在父亲的肩膀上休憩。

听话的孩子,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倒还不觉得怎么样,每当放学回家,到了夜晚,就忍不住思念父母。多少回啊,只能在梦里回到父母的怀抱里。

不听话的孩子呢,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白我放纵,变“坏”了。上网,吸烟,喝酒,早恋,就是不读书。爷爷奶奶拿他没办法,老师也拿他没办法……

有多少留守老人在盼望着崽人媳妇,有多少留守孩子在呼唤着爸爸妈妈?

谁也不会料到,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无数留守老人与孩子实现了多年来难以实现的愿望。

工厂企业没有事情做了,大量打工者返回农村。崽人媳妇回来了,女儿郎婿回来了,昔日沉静的乡村热闹起来了,昔日沉闷的家庭又洋溢着欢快的笑声。

感谢危机!也许减少了收入,可是,有多少留守老人真切地享受到了崽人媳妇的孝顺。有人陪着喝酒吸烟了,有人陪着唠嗑聊天了。儿子打来了米,做好了藕煤;媳妇准备了柴火,洗晒了被服,这份暖在心头的情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啊!

感谢危机!有多少留守孩子重新体验到了父母贴心的关爱,可以在妈妈的怀抱里撒娇了,可以缠着爸爸讲述外边的新鲜事了。在亲情的感召下,有不少曾经迷失的孩子又重新找回了自我。

感谢危机!并不是感谢危机本身,而是感谢危机带来的“副作用”,让留守的老人感受到了贴身的孝顺,让留守的孩子体验到了贴心的关爱。

危机终究会过去,打工者们终究也会再走出家园,重新走上打工之路。(范文网 )在此,我只是想代表留守家园的老人孩子给出去打工的人们提个醒:你们在辛辛苦苦打工赚钱养家糊口的同时,一定要记得,每一年总要挤出十天半月的时间,回来看一看老人,亲一亲孩子。

篇11:留守儿童感谢信

顺河镇三塘小学 关世敏

我是一名特岗教师,三年来,我最大的感悟,是学生 “不好教”。

问题的源头,这些孩子是“留守儿童”。

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普遍占到班级学生总数的60%左右,高的竟达到80%。然而,现在已不是去追究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及成因的时候了,超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必然衍生这一社会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发现症状,对症用药。

一、留守儿童的四大症状

我认为,留守儿童主要体现出以下四种主要症状:

1.心理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及时沟通,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然而,祖父辈的隔代教育,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孩子们感到寂寞,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奶奶的溺爱,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

2.学习成绩差。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留守儿童不能自觉地学习。家庭教育已经影响到学习心态,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偏差。

学生的思想就像海绵,对精华和糟粕没有分辨能力。无论是对他人、对事、对物、对金钱、对自我,这些学生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学校、校外,构成影响学生认知的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项缺位,都将导致孩子的价值认知观念走向误区,并最终传导到行为,犯下令人痛心的错误。

4.道德缺失。

然而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网络的负面情绪,衍生出偷盗、斗殴、沉迷网络等诸多道德问题。如果说成绩差影响成才,那么道德败坏将直接上升到“做人”的高度。这是四大症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个。

二、寻找对症的药方

1.不建议改变教育制度,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

曾经,我认为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有两条线索:一是改善现有教育制度,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另一条是改善教育环境。但经过反复思考,最终我认为,第一条线索不具备可操作性。主要出于以下3个方面考虑,首先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流动性太强,将导致孩子频繁换学校,穿梭于不同的老师和同学当中,然而容易产生更多问题。其二,大量留守儿童来到城市就读,势必给城市教育资源带来无法承载的巨大压力。其三,留守儿童出走,也将抽空区县乡镇的现有生源,造成地方上的教育资源浪费。

2.改善教育环境是根本之路,有七大良方。

1)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

虽然我们都爱这些孩子,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教育都无法取代的。在这一点上,学校和老师应当为他们搭建沟通的桥梁,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家长与子女间的联系是双向的。如果与家长联系困难,那至少学生一方的资源是可把控的。父母和子女,不管是哪一方的主动沟通多了,亲情也就温暖直达了。

2)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如果说学生回到家之后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那至少在学校、在班级、在学校周边,我们是可以影响和正确引导的。可由学校牵头,通过校内广播、刊物、宣传栏、集体活动等形式,积极传播良好的学习方法。相对较难的,是周边环境,这需要地方政府坚持不懈地开展整治行动,让网吧、游戏室、录像厅等青少年不宜涉足的营业性场所远离学生。

3)鼓励学生专设教辅老师。

专设教辅老师,由班主任或班级科任老师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关怀学生放学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学习方法。

4)积极推行家访制度。

光把学生收进来还不行,老师得走出去,由学校制订“分工家访,共享信息”的家访制度,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分头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大致家庭背景,比如父母亲在哪里打工,从事什么工作,平时跟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联系方式,孩子的代理监护人(往往

是祖父辈)是谁,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又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等。家访后收集到的信息,由班级老师开会共享,针对其中的难题,大家一起商讨。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料库。

5)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在形式方面建议契合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潮流,不必拘泥于常规,活动只需要把握方向,是往有益的方向引导就可以了。活动主要目的是不断增强班级内部凝聚力,给学生培养集体意识,弱化孤独感,养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畅快交流的良好风气。

6)代理家长制。

由校方出面组织,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共产党员,以及社会热心人士,争当“代理家长”,自愿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的管护对子,做孩子们的成长保护人。这一制度目前已有地方学校开始试点,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7)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老师们做什么,学生们学什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学生模仿:打麻将、爱喝酒、玩游戏、说脏话脏字……这种修养的提升,虽非一日之功,但如果从学校、从教师个人,都可能普遍引起高度重视,是能够在短期内起到相当明显的变化,从长期的潜移默化看,效果更是惊人。

总之对留守教育 “勿要操之过急,从小事或边缘事切入,逐渐打

篇12:留守儿童感谢信

亲爱的小朋友,下面有一些问题,请你看后如实发表你的看法。

性别:年龄:年级:

1.家里外出打工情况

A 父亲外出打工B 母亲外出打工C 父母都去打工

2.你在家由谁照顾

A爷爷奶奶B亲戚C其它监护人

3.父母在外打工,多久回来一次

A 一个月B半年C一年D.一年以上

4.你是否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及情况

A不了解B稍微了解,别人问起的时候知道C不了解

5.你平时学习或生活上是否有困难

A 有B 没有

6.如果有,通常会有什么样的困难

A资金B学习环境C其他(请填写)

7.如果遇到困难,你通常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

A 求助老师B 求助同学C 求助亲戚D 自己解决

8.你多久跟父母联系一次 A一周一次B 一月一次C经常,不定时D很少

9.你没有去父母务工地上学的主要原因: [多选题]

A打工地学校的收费太贵 B父母打工没有时间照顾C你自己不愿意去D你在家过得很好,没有必要去 E担心你在务工地不适应或受歧视F务工地学校不接收务工人员的子女 G其他

10.在家照顾你的人对你的态度

A非常关爱B一般C冷淡D粗暴

11.你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是

A 支持B 不支持C 无所谓D 不表态

12.你是否喜欢呆在角落,害怕陌生人

A 喜欢,害怕B 喜欢,不害怕C 不喜欢,害怕D 不喜欢,不害怕

13.你的学习动机是

A没有学习动机 B报效父母的养育之恩 C升学 D学好本领建设家乡 E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F不甘人后 G成绩都超越他人 H对学习有浓厚兴趣 I对付每天的课程安排 J为了不因考试不好而丢面子 为了以后赚大钱 K其它

14.父母不在身边,你觉得自己性格是否会有所变化

A变化很大B 没变化C变化很小

15.你觉得学校,社会对你们的关心程度如何

A很关心B很少关心C不关心

16.你在什么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希望怎样解决?

篇13:留守儿童感谢信

一、恨其不争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有如下一些情况:

1. 养成教育差, 自理能力弱。

2. 缺乏亲情关爱, 陷入情感饥荒。

3. 迷恋网络游戏, 沉溺于青春早恋。

4. 不思进取, 人生理想普遍不明。

5. 成绩普遍较差, 性格孤僻乖张, 逆反心理强, 厌学情绪浓, 辍学现象严重。

6. 不守法纪, 不务正业, 拉帮结派, 成立团伙, 逞强称霸, 犯罪倾向比例较大。

这些现象的产生, 分析其具体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父母大多不在身边, 年迈的祖辈大多是文盲, 既没有教育的精力和体力, 也缺乏教育的能力, 这使得那些留守学生在监护管理上存在一个巨大的“盲区”。

2.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或经商, 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 在孩子的物质供给上通常都很大方慷慨, 这使得部分留守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的坏习惯。

3.学校在留守儿童的管理方面, 处于被动和尴尬的困境中。由于这些学生的实际监护人多为祖辈, 平时缺乏与学校老师的交流;而父母又远在他乡, 和学校也缺乏配合, 因此根本无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齐抓共管”。而家长对学生的衡量, 也最终简化为学生的成绩单, 从而不能以科学正确的态度对子女作出评价, 更谈不上什么合理的指导。评价尺度和标准的不一致, 导致了留守儿童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

4.隔代教育和单亲教育模式, 不能适应学生在新的条件下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和需求。由于祖孙之间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结构相差悬殊, 因此他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出入很大, 相互之间容易产生意识摩擦和人格冲突, 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情愿留宿校外, 也不愿意回家或上学, 逃避家长, 躲避老师, 并由此产生本不该有的厌学情绪。久而久之, 极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从而迷失自我, 误入歧途, 甚至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5.留守儿童的自身安全和心理健康已成为一大不容忽视的隐患, 他们不仅面临玩耍、劳动、生活中的一般安全问题, 而且还面临着以下两个方面的严重安全隐患。

(1) 是由于学校布局调整, 多数农村孩子上学都比较远。很多学生上学和放学都要走好几公里崎岖难行的山路, 而且又没有家长护送, 路上存在的安全隐患实在令人担忧, 特别是女学生极易受到性侵犯, 因此很多学校不得不在周末提前放学。

(2) 由于缺乏监护人的监管, 留守儿童独自一人住在家里, 十分危险。强奸、盗窃、拐卖、火灾、洪水, 已成为这些学生思想上的额外负担, 使他们的神经长期处在紧张、害怕中,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学习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如果遇到突如其来的疾病, 在学校里, 也许除了老师的关心和问候外, 回到家里, 恐怕则是“无人问津”。有很多学生就因为在生病期间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 最后不但加重了病情, 而且还耽误了不少的课程, 不得不辍学回家, 或打工, 或另谋生路, 从而成为新时代的“文盲”。

6.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离家打工, 得不到足够的亲情关爱, 所以生活的自理能力非常差, 生活习惯不良, 缺乏必要的个人卫生常识和习惯, 衣服脏兮兮, 头发乱蓬蓬, 一周不洗脚, 半月不洗头的现象, 对很多学生来说, 早就习以为常。特别是对于女生来说, 家庭在“青春期”这一问题的教育上可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很多女学生对自己生理特征的变化, 感到紧张、害怕、茫然, 而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大多为男教师, 对此事也不便多提。

长久以来, 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目前在校的留守儿童, 其精神状态和学习处境, 实在令人担忧。打架斗殴、吸烟酗酒、谈情说爱、上网赌博、旷课逃学……各种突发的状况, 令学校、社会、家长束手无策, 茫然无措, 很多班主任则更是无所适从。我们学校初中二年级的陈诚同学的父母在他两岁多时就双双外出打工, 最初两三年回来一趟, 后来父母离异, 各奔前程, 到现在为止, 已有六年没有回家了。陈诚同学从入学时的逃学、小偷小摸, 发展到伙同他人入室盗窃, 把一个老太太的4500元钱偷了。派出所立案调查属实, 但是, 陈诚同学早就不知所踪了。

这些就是我们农村教师心中的恨。

二、痛己无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 无疑是一个社会难题。一方面, 任何发展中国家, 在其发展初期, 城市对农民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处在发展初期, 城市的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善, 还很难容纳这么多的老人和儿童, 说得不好听一点, 这叫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作为一个普通教师, 面对这些留守儿童, 我深感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痛恨自己教育的无力和苍白。

面对社会现实, 我们教师虽然不能完全改变它, 但是,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多方管护, 增强责任感, 培养爱心, 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稳定儿童情绪。对于爱犯错误的留守学生, 由于长期远离父母, 得不到应有的亲情呵护与关爱, 表面上看起来大大咧咧, 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 比别的孩子更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因此, 作为老师, 我们不要一味地对其批评斥责, 更不能把他们视为异己, 在课堂上进行无情地讽刺和嘲弄。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 用爱心和真心去对待他们, 不仅要在学习上给予帮助, 还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 做他们真正的良师益友, 并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改掉自己也许还没有意识到的那些所谓的“小毛病”。我们还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找他们单独谈话, 了解情况, 沟通思想, 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将那些不安全或非正常的现象和行为, 尽早杜绝在萌芽状态。

第二,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学校的核心工作, 在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 起支撑的作用, 可以说责任重于泰山。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不仅要教好书、上好课, 而且要积极做好德育工作, 因为在学校里, 班主任实际就成了这些留守儿童最直接的管护人。针对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 班主任尤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作用, 从多方面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我认为, 对这部分学生要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要爱不要恨, 要教不要训, 要拉不要推, 要缓不要急。这项工作首先要从亲情入手, 取得他们对自己的信任是关键, 有信任才能激发兴趣, 有了兴趣, 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对那些“双差生”, 开始要与他们谈心, 交朋友, 打开他们的心扉, 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处境, 摸清他们的家庭情况, 看看他们的困难在哪里, 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只有这样, 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不至于在调查中被他们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第三, 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我觉得, 人不只是为了“有用”才去读书的, 读书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首先要让学生明白, 读书不是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一道精神枷锁, 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生活。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学问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痛苦。即便生活是首诗, 也会有吟不下去的时候, 何况是学习呢?所以学习中遇到的那些困难, 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必大惊小怪。有光的地方一定有影,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他可爱和可恨的地方。正如俗话说“可恨之人必有可爱之处”。没有哪一个学生天生就是笨蛋和蠢材, 每个人都有他内在的美好的东西。这需要我们具有一双有洞察力的眼睛和一颗能包容万物的爱心。

第四, 用理解代替惩罚, 以赞赏取代指责。亲情的过早缺失, 让这些孩子不得不在很年幼的时候, 就开始在家里独担重任, 独自生活, 许多学生过早地出现了明显的成人化倾向。而隔代教育形成的“代沟”, 让这些孩子得不到应有的亲情, 所以, 我觉得在学习生活中, 得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处境。理解, 不是赞同, 而是一种设身处地地将心比心, 是一种满怀宽容的尊重。哪怕在学习上只有一点点的进步和变化, 都不要轻易放过表扬的机会, 最好能及时把你对他的肯定以最优美和最恰当的方式传递给他, 让他切实地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和欣赏。是否具有自信心, 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如果一个老师能始终以欣赏的姿态来面对学生, 其效果也许远比斥责要好得多。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 这样写道:“掌柜是一副凶脸孔, 主顾也没什么好声气。”所以, 老师态度的好坏, 会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古人云:“泪眼看花花不语”, 倘若易“泪眼看花”为“笑眼看花”, 岂不是青山笑, 绿水摇吗?那些因长年无法与父母交流沟通的留守儿童, 更应该成为教师特别关心和帮助的对象。

第五, 关注心理健康, 强化法律意识。针对留守儿童暴力倾向和犯罪几率的扩大, 班主任还要着重关注其心理健康的发展趋势。首先, 要随时跟踪调查了解情况, 把相关信息及时整理成档案, 上报学校教导处和保卫处, 以备查阅;其次, 还要与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密切联系配合,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 及时处理解决;再则, 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在校或班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培训。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甚至还可以聘请心理学教师从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情绪调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较为专业的心理指导。同时, 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宣传活动, 力争为留守儿童创建一种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和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六, 尽快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制度。近几年, 由于乡村学校布局的大调整,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寄宿学校。而学校在这方面的管理, 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制度也不是很健全, 以至于有部分留守学生没有在学校住, 而是到校外与他人合租房子。这不仅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而且, 对班主任来说, 也难以尽到监管的责任, 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 学校应尽快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相关管理措施, 以保障学生在校的食宿安全。

篇14:让农村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关键词:留守;培养习惯;陶冶情操

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缺失问题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作为班主任,作为在农村工作的基层教师,我认为应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找根源,有的放矢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相关问题:

1.亲情缺乏,心理失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2.习惯不良,学习较差。许多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祖辈教导,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

3.道德滑坡,价值观扭曲。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相当一部分农村父母容易忽视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进行“关爱”,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甚至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形成。

二、用爱撑起风帆

这些留守儿童从心灵上说已失去某种平衡,他们很可能对失去的平衡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压抑或尽可能发泄。因此,班主任、老师绝不能以疏远、淡漠、鄙视,甚至是漫不经心、肤浅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而应该对他们予以深刻的理解和真诚的关怀,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从而赢得学生的充分信赖,让他们理解教师如同父母般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就会忘却心理失衡,抛开杂念努力学习。班主任、老师应在开学时对他们的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好留守学生档案;在平时的生活中,班主任要多花时间和精力,经常对他们的吃、穿、住、行等方面进行了解,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对他们倍加关爱,成为他们的好朋友。通过多谈心、聊天等方法,班主任能全面深入了解这些留守儿童走进他们的内心,做他们的贴心人。让他们在关怀和帮助中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扬起生活的风帆。

三、培养习惯,从点滴做起

有些留守儿童的生活方式、礼仪交往偏离了方向,表现出厌学散漫、言行不恭和我行我素,班主任就要对学生的行为偏差予以修正,這就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的家庭教育采取不同的方式。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如每天学生入校,我采取由学生轮流值日的方法,培养学生讲究卫生按时到校的好习惯。有时也需要对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恰当的行为控制,不放任自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让他们明白应该怎么做。

四、多渠道,陶冶情操

班队活动是一个有效途径和开展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它不仅可以把道德教育的内容加以具体化,更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手段。班队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实际操作机会多,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教师应改变以往德育教学照本宣科,用压注手段灌输的陈旧做法,立足于现实生活,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开展内容新、感召力强的活动,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思维的敏锐性;以学生自己组织为主,教师进行适当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经常精心设计和实施一些主题活动,如“我的学校我的家”“给辛勤的父母写封信”“我成长我快乐”等活动。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爱心真情传播行动、雏鹰假日小队、志愿服务队、学校图书馆服务员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达到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目的。

五、用欣赏的目光看学生

每个留守儿童都渴望得到赏识,每个留守儿童都有值得骄傲的闪光点,每个留守儿童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只要我们为他们增加一点自信心,多为他们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定会放射出奇异的光彩!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开启心智,灵感涌动,给留守儿童“戴高帽子”,真心实意地表扬他们,赞美他们,他们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在赏识激励的过程中,要扬长避短,改变表扬内容,变表扬优点为表扬进步点;改变表扬手段,变一般的笼统式表扬为分等级表扬,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在时时刻刻关注着他;让每个留守儿童都甜蜜地感受到同学们在羡慕他;让每个留守儿童都在表扬与被表扬中树立自信,稳步前进。

总之,在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留守儿童的个性特征、性格差异、生活规律等因素,积极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方法。班主任还应多协作教育,把任课教师、领导、学生及其家长(监护人)、社会力量等有效结合起来,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形成合力,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留守”。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四年级抒情作文400字下一篇:二年级学期班主任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