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复习内容

2024-07-03

八年级地理复习内容(精选6篇)

篇1:八年级地理复习内容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一)、海洋和陆地

一、海陆的分布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陆地:1.49亿km2,占29%

海洋:3.61亿km2,占71%

陆地主要分布于东半球,北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1.最大的大洲和大洋:亚洲和太平洋

2.重要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亚、非。

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欧。

3.重要的大洲大洋分布

①西半球的重要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②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③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

④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⑤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北冰洋

⑥包围南极洲的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三、板块构造

1.观点

①全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构成

②板块处于运动之中

2.世界著名山脉、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板块挤压亚欧板块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板块挤压太平洋板块

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

3.最大陆地板块为亚欧板块,最大海洋板块为太平洋板块。

4.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二)、气候

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

一、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一般地,世界的气温从赤道(低纬度)向两极(高纬度)逐渐降低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为多雨区,两极地区为少雨区;中纬度大陆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三、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四、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 6℃)

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大于背风坡

五、主要的气候类型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三)、居民

一、世界人口增长及分布特点

1.世界的人口增长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

2.人口的分布

①从大洲:亚洲人口最多,南极洲没有人定居

②从地区: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人口分布密集

③影响人口分布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极度干旱:撒哈拉地区,塔里木盆地

过度潮湿:亚马孙平原

严寒:南极洲,欧亚大陆北部

高山、高原:青藏高原

二、人口问题

1.表现

①增长过快

②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2.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三、人种的分布

黄色人种——亚洲东部

白色人种——欧、美洲、大洋洲,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黑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

四、主要语言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使用范围最广)、阿拉伯语、俄语、法语、葡萄牙语。

五、三大宗教(均起源于亚洲)

_一一信仰人数最多

伊斯兰教——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佛教——亚洲东部

六、聚落

基本类型——城市和乡村

(四)、地区发展差异

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五)、认识区域

一、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1.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东、南、北三面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东部有弧形群岛,由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成

2.地形

地形类型:高原,山地

地势特征:中部高,四周低

3.河流

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4.气候特征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二、东南亚

1.重要的地理位置

交通: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2.湿热(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3.多样的地形:山地多,冲积平原

4.重要的农耕区:水田、稻米主产区;热带作物:椰子、天然橡胶

5.稠密的人口

三、中东

1.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半岛

苏伊士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2.“五海三洲”之地

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最大的内陆湖)

三洲:非洲、亚洲、欧洲

3.世界石油宝库:波斯湾沿岸地区

4.水资源缺乏

5.灌溉农业发达,高原畜牧业发达

四、欧洲西部

1.海上运输发达

欧洲是海岸线最曲折的洲(多港湾)

2.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分布最广的原因

①中纬度,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

②地形主要为平原,地势低平;

③北大西洋暖流增加热量、湿度,加强气候的海洋性特征。

3.渔业发达

4.经济发达

五、撒哈拉以南非洲

1.黑色人种的故乡

2.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①“热带大陆”

②气候的分布特点: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3.高原大陆:以高原为主,东部、南部地势较高

4.世界矿产宝库

六、极地地区

1.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南极地区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2.南极地区的夏季(12 月至次年1月)是考察的最佳时候

3.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在极圈以内地区)

低纬度热带地区:太阳直射现象

4.南极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七、日本

1.东亚岛国:由四大岛组成,本州岛最大

2.多山的国家

3.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4.森林和水能资源丰富

5.经济对外依赖性大(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能源进口国)

矿产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

6.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指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7.两大对外贸易港口:神户、横滨

八、美国

1.地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邻国少

2.移民国家:种族、人种复杂,“世界人种博物馆”

3.第一经济大国

①世界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国.

农业生产特点:实现了农业地区生产专门化

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区附近

玉米带——靠近乳畜带

②工业分布一一三大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最早、最大、最集中

太平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新兴工业集中,污染小,“阳光地带”

纽约——最大城市,港口,金融中心

休斯敦——石油、航天中心

旧金山——华人最大聚居地

硅谷——旧金山附近,高新技术研发地

③支柱产业:信息技术

九、澳大利亚(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1.西、中、东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

西部:高原,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东部:山地,温暖湿润

东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集中

中部:大自流盆地,气候干旱,草原

养羊业发达——“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矿产大国

铁矿石一半以上供出口一一“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新兴产业——服务业

十、巴西

1.两大地形区

亚马孙平原——面积最大平原

巴西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

2.亚马孙河(水量最大)

原因: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3.人口和城市分布于巴西高原东南部

十一、俄罗斯

1.多样的自然环境:平原面积广大

2.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3.农业集中于60N°以南的东欧平原

4.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落后

5.四大工业区:三个(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在欧洲,只有一个(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在亚洲。

6.人口、铁路网在欧洲部分密集

篇2:八年级地理复习内容

第一节 海陆分布

一、海陆面积对比与分布:

(1) 海洋占71% ,陆地占29% ,即通常所说的“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面积占1.49亿平方公里)。

(2)海陆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

二、基本概念:

(1)岛屿与半岛的区别;大洲与大陆的区别(前者包含后者)。

(2)六大大陆:①亚欧大陆,②非洲大陆,③北美大陆,④南美大陆,⑤南极大陆,⑥澳大利亚大陆。(注意名称:没大洋洲大陆,六大大陆和七大洲名称有相关的地方)。

(3)世界之最:①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美洲);②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 。

③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④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⑤最大的群岛:

马来群岛。

三、七大洲与四大洋的位置:

(1)七大洲与四大洋的面积排序:(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洲。

(太平、大西、印度、北冰)洋。

(2)七大洲分界线:(要能在图中指出名称)

① 亚欧之间: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② 亚非之间:苏伊士运河 ③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白令海峡

④南北美洲之间:巴拿马运河 ⑤欧非之间: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⑥ 南极洲和南美洲之间:德雷克海峡

(3)七大洲与四大洋的位置

A纬度(五带)位置:

①北极圈穿过的洲:欧、亚、北美洲 ②北回归线穿过的洲:非、亚、大洋、北美洲

③赤道穿过的洲:非、亚、大洋、南美洲 ④南回归线穿过的洲:非、大洋、南美洲

⑤南极圈穿过的洲:南极洲

(注意: 热带面积最大的洲:非洲;温带面积最大的洲:亚洲;寒带面积最大的洲:南极洲)

B半球位置:

(注意: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大洋、亚)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洋:南极洲和北冰洋;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跨寒、温、热三带的洲:亚、北美洲)

C相对位置:

①三大洲包围的洋:北冰洋;三大洋包围的洲:南极洲

②四大洲包围的洋:印度洋,五洲包围的洋:(大西、太平)洋

(注意:该点要掌握到哪个洲的四周是什么洋,哪个洋的四周是什么洲)

四、七大洲与四大洋的特点

太平洋-面积最大、水最深(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岛屿最多,火山地震最多。

大西洋-轮廓略呈“S”形。

印度洋-全部在东半球。

北冰洋-面积最小,水最浅,水温最低, 跨经度最广。

第二节 海陆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最主要原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海→陆)。

(2)海平面的升降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陆→海)。

(3)人类活动 (荷兰人填海造陆:海→陆)。

二、大陆漂移假说: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2)证据:①南美洲、非洲陆地轮廓相吻合;

②南美洲、非洲的古生物相似;

③南美洲、非洲的古地层相似。

三、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可划分为六大板块:(E亚欧、D非洲、C印度洋、F太平洋、B南极洲、A美洲)板块。

(2)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运动的两种形式:碰撞挤压、张裂拉伸)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注意:①几乎完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②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地中海面积的缩小-亚欧、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亚欧、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安第斯山脉的形成-南极洲、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落基山脉的形成-太平洋、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④东非裂谷带的形成-印度洋、非洲板块张裂拉伸

⑤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第二章 多样的世界气候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一、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影响因素:纬度)(最高气温并非在赤道上,在非洲撒哈拉沙漠,所以不能说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降低)

(2)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则相反(影响因素:海陆)

(3)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影响因素:地形)

(4)暖流经过的沿岸地区气温高(增温作用),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气温低(影响因素:洋流)。

世界炎热中心:撒哈拉沙漠;世界寒冷中心:南极洲(世界的“寒极”)。

注意:等温线的分布呈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主要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纬度)。

(2)中纬度地区,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影响因素:海陆)。

(3)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影响因素:地形;地形雨)。

(4)暖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偏多(增湿作用),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偏少(影响因素:洋流)。

世界“雨极”--- 印度的乞拉朋齐(在喜马拉雅山南坡,迎风坡,地形因素)。

世界“湿极”--- 怀厄莱阿莱 (在太平洋中的夏威夷,海陆因素)。

世界“干极”--- 阿塔卡马沙漠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西侧,秘鲁寒流经过,洋流因素)。

四、降水的类型:

(1)全年多雨型(2)全年少雨型(3)夏季多雨型(4)冬季多雨型(5)全年湿润型

第二节 世界气候类型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二、气候与人类活动

(1)气候与农业:气候决定种植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决定饲养的动物的种类。

(2)气候与生活:气候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高架屋、冰屋、牦牛、骆驼、雪撬等)。

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种和人口

一、三大人种:

(1)划分依据:体质特征(人种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肤色)

(2)三大人种分布:(掌握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二、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1)发达国家及少数极端贫穷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

(2)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洲是非洲 ,最慢的是欧洲 。

(3)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4)为使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就要有计划的生育。

三、人口分布:

(1)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

(2)四个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东部C、南部和东南部B(自然条件优越);欧洲西部A、北美洲东部D(经济发达)

(3)四类人口稀疏地区:过度潮湿的雨林地区E、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F、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H、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地区G。

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

一、主要语言:

(1)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

(2)主要语言的分布

二、主要宗教:

(1)世界三大宗教

(2)伊斯兰教在中国新疆宁夏(维吾尔族、回族)等地被称作“清真教”或“回教”。

(3)藏族和蒙古族等信仰喇嘛教(属于佛教)。

(4)地方性宗教:(以色列)犹太人的犹太教,日本的神道教,中国的道教 ,印度的印度教。

(5)麦加--圣地(其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耶路撒冷--_、伊斯兰教、犹太教三教共同尊称为“圣城”。

第三节 聚落

一、聚落:

(1)人类生活居住的场所,是人类居住、生产、社会活动的场所。

(2)基本类型是:城市、乡村。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3)不同类型聚落景观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方式的不同(乡村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

(4)传统聚落是早先人类遗留给我们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如西班牙的托莱多、意大利威尼斯、中国云南丽江古城。

(5)地名作为聚落景观的一种标志,并不都随着聚落的规模和性质的改变而变化。

二、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等因素。

(1)在古代,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最为明显,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主要位于河流沿岸和冲积平原上。(2)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对聚落的影响日益明显,聚落多分布在交通便利、人文荟萃、商业发达的地区。

第四章 发展与合作

第一节 国家和地区

一、国家和地区

(1)国家和地区都拥有自己的居民和管辖的领土范围,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国家拥有主权,全世界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90多个独立的国家。

(2)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3)人口上1亿的11个国家:(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亚洲)俄罗斯、尼日利亚、美国、墨西哥、巴西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

(2)发达国家的分布(洲和半球位置):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有20多个,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人口占世界的15%,而国内生产总值却占世界的80% 。

(3)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洲和半球位置),主要分布在 南半球以及北半球的南部 ,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4)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

(5)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

第二节 国际合作

(1)联合国:是目前世界上代表性最广泛、最有权威的综合性国际组织。

(2)安理会: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也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构。中、美、英、法、俄为常任理事国。

(3)主要国际组织

第五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

一、识图(图片对应课本)(在图中指出下列地理事物):

(1)临海: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地中海。

(2)山脉:喜马拉雅山、F天山、①乌拉尔山脉、②大高加索山脉 ③土耳其海峡 ④苏伊士运河 ⑤白令海峡。

(3)河流:P鄂毕河、G叶尼塞河、T勒拿河、N湄公河、O长江、R恒河、Q印度河。

(4)湖泊:L黑海 K里海、M贝加尔湖。

(5)半岛:H阿拉伯半岛、I印度半岛、J中南半岛。

(6)地形区:E青藏高原。

(7)山峰:S珠穆朗玛峰。

二、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a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西南与非洲、东与北美洲、东南与大洋洲相邻或相望。

b分界线:白令海峡、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

(2)地形地势:

a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高原占全洲面积的3/4)。

b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为青藏高原,平原分布在四周,亚洲地势第二高,除南极洲)。

c地形区:自然条件最复杂的洲。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E。

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H。

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3)亚洲的河湖:

a亚洲是世界上大河最多的一洲,被称为“巨河之洲”。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

b亚洲第一大河是中国的长江O;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N;亚洲著名的内流河有中亚的锡尔河和阿姆河。

c世界上水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M(俄罗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K(咸水湖);世界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死海,死海还是世界上陆地最低点。

(4)气候:

a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注意与中国气候特征相区别)。

b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其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c世界上最广、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亚洲东部和南部。

d亚洲缺少的两种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冰原气候(阿拉伯半岛上有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e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⑤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⑥温带季风气候、⑦温带大陆性气候、⑧亚热带地中海气候、⑨高原山地气候、⑩寒带苔原气候。

(5)亚洲的划分: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特点,分为东亚(日本、韩国)、东南亚(印尼、泰国)、南亚(印度、巴基斯坦)、西亚(沙特、伊拉克)、中亚(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和北亚(俄罗斯)六个地区。

第二节 亚洲的人文环境

一、众多的人口和古老的文明

(1)人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占世界总人口的3/5,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有6个(中国、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2)人口分布:人口稠密区: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及日本群岛(亚洲东部沿海)、南亚(亚洲南部)、东南亚(亚洲东南部)(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3)人种: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但在南亚和西亚则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4)宗教: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祥地,也是印度教、道教、犹太教等的发祥地。

(5)三个文明发祥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

(1)日本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韩国和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推行“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

(3)波斯湾地区石油丰富(石油被誉为“黑色金子”),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家依靠出口石油获得大量外汇,成为海湾富国.

第六章 认识区域

第一节 东南亚

一、识图(图片对应课本)

(1)半岛:A中南半岛。

(2)群岛:B马来群岛。

(3)国家:C中国、J新加坡、K马来西亚、L印度尼西亚、M泰国、N菲律宾、P老挝、R文莱。

(4)河流:G湄公河、H萨尔温江、I伊洛瓦底江。

(5)海洋:D南海、E印度洋。

(6)海峡:F马六甲海峡。

二、自然环境:

(1)组成: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马来群岛又称南洋群岛)。

(2)地理位置:亚洲东南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处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3)中南半岛的山河分布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河流:亚洲流经国家是多的河流: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注入南海。

(5)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群岛国和著名”火山国“( 地处亚欧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地区。

(6)两种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a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群岛大部分和马来半岛南部。

b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三、人文环境:

(1)人口: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以黄色人种为主,也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新加坡华人比重最大。

(2)宗教:泰国把佛教定为”国教“;中南半岛上大部分国家信仰佛教,马来群岛上大部分国家信仰伊斯兰教,菲律宾群岛上大部分国家信仰_。

(3)主要国家及首都

四、物产:稻谷和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种植区

(1)泰国---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首位);马来西亚---油棕(产量世界第一);菲律宾---蕉麻、椰子

(2)世界最大产锡国-----马来西亚,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3)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国------泰国、缅甸、越南

第二节 中东

一、识图(图片对应课本)(在图中指出下列地理事物):

(1)五海:A阿拉伯海、B红海、C地中海、D黑海、E里海。

(2)三洲:I亚洲、G非洲、H欧洲。

(3)四通道:M霍尔木兹海峡、N曼德海峡、L苏伊士运河、K土耳其海峡。

(4)海湾:F波斯湾。

(5)产油国:O沙特阿拉伯、P伊拉克、R伊朗。

二、范围与位置:

(1)范围:地中海东岸到伊朗的广大地区(包括了非洲的埃及,但不包括西亚的阿富汗)。

(2)”五海三洲“之地:a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b三洲:亚洲、非洲、欧洲。

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匮乏的水资源

(1)中东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波斯湾沿岸,有”地下油海“之称。

(2)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科威特、卡塔尔等。

(3)北回归线穿过本区,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极其匮乏(无流国:沙特阿拉伯;约旦河北部的戈兰高地被称为”中东水塔“)。

(4)海湾国家为解决缺水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最多的国家:沙特阿拉伯)、兴修水利、发展喷灌、滴灌技术。

(5)中东石油输出路线图

西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见图中的航线B,是运输量最大的一条线路)。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西欧 (即图中的航线C,是波斯湾沿岸石油输往西欧路程最短的线路。)

东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 日本、中国(即图中的航线A)。

四、宗教:

(1)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白色长袍是其男子的传统穿着;以色列人信仰犹太教,宗教圣物为”哭墙“。

(2)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伊斯兰教、_、犹太教的”圣城“。

五、农业:

(1)主要农作物:小麦、香料、萱麻、纸莎草等,埃及的长绒棉、伊拉克的椰枣十分著名。

(2)中东畜产品主要有土耳其的安卡拉羊、土耳其和伊朗的地毯。

第三节 欧洲西部

一、识图(图片对应课本)

(1)半岛: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B伊比利亚半岛、C亚平宁半岛、D巴尔干半岛。

(2)岛屿:G大不列颠岛、H冰岛。

(3)临海:J波罗的海、K北海、L地中海、M黑海、S大西洋、I北冰洋。

(4)海峡:N英吉利、O直布罗陀、P土耳其海峡。

(5)山脉:E阿尔卑斯、F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6)河流:X莱茵河、Y多瑙河。

(7)平原:W西欧平原、Z波德平原。

(8)港口:Q鹿特丹。

(9)洋流:R北大西洋暖流。

二、自然环境:

(1)范围:波罗的海J东岸和黑海M西岸一线以西的大陆和岛屿。

(2)分区:南欧、西欧、北欧、中欧。

(3)地形:以平原为主,(七大洲中最低平的洲)。

(4)地形区: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有阿尔卑斯山脉,中部有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

(5)位置: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

(6)主要气候类型:自西向东海洋性越来越弱

a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欧(形成原因:受西风、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C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欧、北欧地区。

(7)河流:

a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且为欧洲第二大河的是多瑙河(Y) ,注入黑海(M).

(欧洲最大的河流是伏尔加河,注入里海)。

b世界上内河航运最发达的河是莱茵河(X),注入北海(K)。

三、海洋对欧洲西部的影响:

①曲折的海岸线使该地有许多优良的港湾(荷兰的鹿特丹(Q)是世界最大的港口)。

②为该地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远洋航线:北大西洋航线、亚欧航线;内河航线:多瑙河、莱茵河。

③形成了该地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畜牧业发达,牧草被称为”绿色金子“ 。

④为该地沿海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渔产品,渔业发达 :北海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

四、经济的发展:

(1)欧洲西部,特别是西欧,是世界资本主义发源地,是近代科技文化发展最早的地方。经济发达,对外贸易总额占世界的50%,其中德国经济实力最强。

(2)工业以制造业为主。(3)旅游资源丰富:”风车之国“、”低地之国“---荷兰,艾菲尔铁塔----法国巴黎,水城威尼斯----意大利,西班牙---斗牛,挪威---峡湾风光,英国伦敦----塔桥等。(4)欧盟:全称为欧洲联盟,总部在布鲁塞尔,欧盟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形成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三足鼎立之势。

第四节 萨哈拉以南非洲

一、识图(图片对应课本)

(1)特殊纬线:A赤道、B南回归线、C北回归线。

(2)临海:D印度洋、E大西洋、G红海、海湾F几内亚湾。

(3)河流:L尼罗河、M刚果河。

(4)山峰:N乞力马扎罗山。

(5)岛屿:H马达加斯加岛。

(6)气候类型: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疏林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

④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二、自然环境:

(1)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东北临红海;赤道横穿中部,南北回归线从南北穿过过本区,热带面积广大,有”热带大陆“之称。

(2)气候:

a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为主。

b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3)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4)地形区:高原:东非高原(其上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

(5)河湖:

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

刚果河----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6)裂谷带:东非大裂谷,(板块张裂形成的)。

三、物产与经济发展:

(1) 矿产:金刚石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是:J:刚果民主共和国(誉为”中非宝石“)。

黄金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的是:M:南非。

铜矿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居非洲第一的是:N:赞比亚(号称”铜矿之国“)。

K:尼日利亚的石油较多。

(2)有”富饶大陆“之称。

(3)农林产品:这里是咖啡、可可、椰枣、油棕、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

(4)经济特点: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形成原因:长期受殖民统治)。

(5)从气候的角度看,当前制约非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干旱和荒漠化 。

(6)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有”饥饿的大陆“之说。

四、人口与文化:该地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称为”黑非洲“。

第七章 认识国家

第一节 日本

一、识图(图片对应课本)

四大岛屿: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

海洋:I日本海、J太平洋、K濑户内海。

邻国:L韩国、M中国、N俄罗斯。

工业区:①京滨工业区、②名古屋工业区、③坂神工业区、④濑户内海工业区、⑤北九州工业区。

首都:E东京。

山峰:G富士山。

海港:P神户、F横滨。

渔场:R北海道渔场。

二、自然环境:

(1)组成:由北海道岛(A)、本州岛(B)、四国岛(C)、九州岛(D)四个大岛和附近许多小岛构成,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3/4。平原狭小,是一个多山的岛国。

(3)地形区: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最高峰:富士山。

(4)气候: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有明显的海洋性)(夏秋季节在太平洋沿岸多台风。)

(5)多火山地震:处在亚欧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6)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三、经济发展:

(1)发展经济的条件:A有利条件:①丰富的人力资源,②较高的科技水平,③岛国,多优良港湾(神户P、横滨F,其中横滨是日本最大的海港)。

B不利条件:①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②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

(2)世界上最大的原料和燃料进口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大,为”外向型“经济。

(3)最大的贸易伙伴为美国,其次是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等。

(4)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原因:日本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产品要大量出口

(5)五大工业区:①京滨(东京、横滨)、②名古屋、③阪神(大阪神户)、④濑户内海、⑤北九州。

(6)渔业: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日本海洋捕捞量居世界首位。

(7)农业:日本农业发达,农业机械注重小型化。

四、人文环境:

(1)文化:日本传统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近代以后日本文化受欧洲影响;二战以后,日本文化受美国影响。

(2)民族:日本民族单一,主要民族是大和民族,国花是 樱花 。

第二节 美国

一、识图(图片对应课本)(在图中指出下列地理事物):

濒临的海洋:C太平洋、D大西洋、E墨西哥湾。

邻国:B加拿大、A墨西哥。

主要山脉:H落基山脉、I阿巴拉契亚山脉。

海外州:a阿拉斯加、b夏威夷。

河流:F密西西比河。

湖泊:G密歇根湖。

城市:M芝加哥、N纽约、L洛杉矶、K旧金山、O休斯敦、J华盛顿、P底特律。

二、自然环境:

(1)组成:美国的全称美利坚合众国,本土48个州,两个海外州--北美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穿过)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州(属于大洋洲 北回归线穿过)。

(2)位置:位于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4)地形区:东部山地区(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平原区(中部平原);西部高原、高山区(落基山脉)。

(5)河湖: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大河,北美第一大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全部在美国境内)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五大湖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三、经济:

(1)地位: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均居世界首位(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世界的1/4;美国还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军事大国,也是科技大国)。

(2)美国的工业:

②高新技术产业:90年代前三大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建筑业、钢铁业;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头号支柱产业;当今,微软、IBM和英特尔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三巨头。

(3)农业与特点:

①美国的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国,出口的粮食约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1∕2,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②农业两大特点:实现了地区生产专业化和生产过程和各环节实现了机械化。

③农业带:A乳畜带、B玉米带、C小麦带、D棉花带、E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④农业带分布的影响因素:乳畜带-五大湖及东北地区(气候条件适宜牧草生长;靠近消费地区)

四、人文环境:

(1)人口:11个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之一,居民大部分为欧洲移民的后裔。

(2)人种:白人为主体,有色人种有:黑人、黄色人种(印第安人),通用语言为英语;美国是一个种族和民族都很复杂的移民国家,有”人种博物馆“的称号。土著人是印第安人。

(3)面积:93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4)美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被誉为文化”大熔炉“。

第三节 澳大利亚

一、识图(图片对应课本)

临国A:新西兰。

纬线B:南回归线。

岛屿C:塔斯马尼亚岛

首都D:堪培拉。

城市E:悉尼、F:墨尔本。

山脉K:大分水岭。

河流G: 墨累河。

大洋H: 太平洋、I:印度洋。

盆地J: 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

二、自然环境:

(1)位置:位于南半球,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2)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岛屿。

(3)地位: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4)地形:东部:山地为主,大分水岭南北纵贯(东北部有大堡礁,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中部:平原为主,平原北部为大自流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

西部:高原为主,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一半,绝大部分地区属于草原和沙漠,

有世界上最大的独石山--艾尔斯山。

(5)气候:以草原沙漠气候为主,主要气候类型: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和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东部:大分水岭东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大分水岭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中、西部: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

南部:地中海气候。

(6)河流: 墨累河 ,注入印度洋。

三、资源与经济发展:

(1)珍稀动物:袋鼠、树袋熊(考拉)、鸸鹋(ér,miáo)、鸭嘴兽(卵生哺乳动物)----澳大利亚大陆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其国徽上两种特有的动物是---袋鼠和鸸鹋。

(2)原因:澳大利亚的动物呈现出 古老性 和 独立性 的特点,原因是大陆位置长期孤立,自然条件单一,缺少大型的肉食动物,动物演化慢。

(3)矿产:铁矿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主要出口到 日本 等国家,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4)羊毛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羊肉产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美利奴羊著称;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5)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国家,目前,服务业已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6)主要城市:

①堪培拉:首都,有”花园城市“的称号,全国的政治中心。

②悉尼: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市内有世界闻名的建筑--悉尼歌剧院。

③墨尔本:全国第二大城市

四、人文环境:

(1)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 东南沿海地区 ,东北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及西部人口稀少。

(2)人口与语言:地广人稀的国家,多为英国移民的后裔,土著人是毛利人,通用英语。

第四节 巴西

一、识图(图片对应课本)

两大地形区:A巴西高原、B亚马孙平原。

濒临的海洋:C大西洋。

河流:H亚马孙河。

纬线:I南回归线、J赤道。

水电站:D伊泰普水电站。

主要城市:E巴西利亚、F圣保罗、G里约热内卢。

二、自然环境:

(1)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绝大部分位于热带(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东临大西洋

(2)地位:南美洲面积最大(居世界第五位)、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

(3)地形: 南部: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北部: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

(4)气候: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有”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的美誉,有拉美特有的动物--美洲豹、树懒(lǎn)等,全世界都希望巴西重点保护的自然资源是:热带雨林 。)

②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居世界第二。

三、经济发展:

(1)农业:巴西盛产咖啡、甘蔗、天然橡胶等,是世界主要的咖啡生产国。

(2)矿产:铁矿,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石油资源和煤炭资源缺乏。

(3)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是重要的工业中心。

(4)服务业、工业和农牧业是巴西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实力在南美洲国家中居首位。

(5)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和巴拉圭交界处)。

四、人文环境:

(1)城市:

①圣 保 罗: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②里约热内卢:全国第二大城市,最大的海港,也是最大的旅游中心。(旧都)

③巴西利亚: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2)人口和人种:上1亿,白种人为主,其次是混血人种,土著人为印第安人

(3)语言:葡萄牙语。

(4)人口分布:90%的人口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带,广大的内陆高原和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稀少。

(5)特色文化:狂欢节与桑巴舞

第五节 俄罗斯

一、识图(图片对应课本)

(1)位置:A太平洋、B北冰洋、C波罗的海、D黑海、G北极圈。

(2)邻国:a日本、b中国、c蒙古、d哈萨克斯坦。

(3)河湖:E里海、F贝加尔湖、L伏尔加河、M鄂毕河、N叶尼塞、P勒拿河

(4)港口:I圣彼得堡、R摩尔曼斯克、S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5)地形区:1东欧平原、2西西伯利亚平原、3中西伯利亚高原、4东西伯利亚山地

(6)工业区:I圣彼得堡工业区、H莫斯科工业区、J乌拉尔工业区、K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7)资源:T库尔斯克的铁、W库兹巴斯的煤、Y秋明油田、Z第二巴库石油

二、自然环境:

(1)位置:跨亚、欧两大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

(2)面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欧洲部分,所以它是一个欧洲国家)。

(3)地形地势: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4)地形区: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5)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6)河湖:伏尔加河:欧洲最长的河流,最终注入里海,被俄罗斯人誉为的”母亲河伏尔加“。

鄂毕河:中国境内为额尔齐斯河;

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线

勒拿河:高原与山地的分界线;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三、经济发展:

(1)资源: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2)农业:耕地面积广,产量不稳定,粮食要大量进口(气候条件:热量不足),主要农作物:小麦、黑麦、玉米、亚麻、甜菜、向日葵等,主要集中在北纬60度以南的东欧平原地区。

(3)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民用工业落后(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尤为突出)

(4)四大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位于亚洲)

(5)交通:长途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铁路有:西伯利亚大铁路(有”欧亚大陆桥“之称)。

(6)主要港口:圣彼得堡港(波罗的海沿岸);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太平洋沿岸);摩尔曼斯克港(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原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7)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综合性交通枢纽,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

圣彼得堡:全国第二大城市,全国最重要海港城市,是俄罗斯通往欧洲乃至世界的重要门户。

篇3:八年级地理复习内容

一、八年级上册新旧地理教材宏观知识体系分析

新旧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均为中国地理总论, 组织顺序为:世界视角中的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组织顺序既符合学科逻辑, 由整体向局部, 由自然向人文, 也符合学生心理逻辑, 从易到难。现将教材知识体系比较如下。

第一章内容都是“从世界看中国”, 介绍中国最基本的情况, 新旧教材基本知识体系没有变化, 均是“疆域→人口→民族”。

第二章内容为“中国的自然环境”, 知识体系及组织顺序不变, 为“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但在局部做了调整和增删。旧教材介绍了我国南北东西的差异, 还着重介绍季风与气候类型, 而新教材则将其概括为气候的主要特征, 化繁为简, 降低了正文部分的难度, 并新增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新教材删除了“湖泊”, 对“长江”增加了“治理”内容, 侧重于“开发”;对“黄河”增加了“开发”内容, 侧重于“治理”, 让学生明白长江除了开发之外也需要治理;而黄河也并不是只带来灾难, 经过治理也可为人类所用, 完善了学生知识体系, 且增进了学生唯物主义辩证思想。除此之外, 新教材还增加了“第四节自然灾害”, 能够贴近最近几年中国的现状, 有助于学生了解全面的中国, 增加防灾减灾的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具体如附表一所示。

第三章内容为“我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体系不变, 以“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顺序展开, 只在局部做了改变:新教材在第一节中引入了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在土地资源中符合中国现状地增加了“耕地比重小, 耕地正在减少”内容。

第四章内容为“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体系不变, 按照“交通→农业→工业”的顺序展开, 局部知识做了改变。“交通”部分, 内容减少且顺序发生改变。旧教材详细地介绍了交通、交通与经济的关系、交通枢纽、铁路线与高速公路线。新教材则化繁为简, 删除了这些内容, 详细介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铁路干线的分布, 且改变组织顺序。旧教材最后编排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而新教材则最先对其介绍。农业与工业的组织顺序不变, 只是文字表述变化了。

综上, 新旧教材的宏观知识体系没有发生调整, 仍保持系统性和完整性, 知识体系间联系性增强。因增加和调整了部分内容教材知识联系更紧密, 如新教材增加了“自然灾害”内容, 将学过的地势地形与地质灾害联系起来, 将气候和河流与气象水文灾害联系起来, 不仅将已学知识加以综合, 也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增加联系性。

二、八年级上册新旧教材课文系统分析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是以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的形式储备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地理教材表述形式, 是地理教材的主体。本文将在地理教材结构与地理教材文字表述两方面做比较。

(一) 地理教材结构

笔者现以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为例比较新旧教材在地理教材结构的异同, 其他章节均是以表格中所呈现的教材结构来组织内容的, 如附表二所示。

据上表可发现新教材在结构方面有以下特征。

1. 阅读材料增多, 内容丰富度提高。

新教材中阅读材料数量 (23篇) 多于旧教材数量 (17篇) 。相关阅读材料增加, 不仅能够使所学知识易被学生理解, 且能开阔学生眼界, 幽默的语言还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地理。

2. 配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增加了许多景观图, 几乎每篇阅读材料都配有地理景观图。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印象深刻。

3. 活动数量大, 目的性强。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 在每个知识点之后均设有活动

(二) 地理教材文字表述

文字表述可以深刻地解释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本文将对引言部分、基础知识这两方面来比较。

1. 引言部分, 重视学科逻辑与学术理性, 需重学生生活与感性认识。

地理教材由问题作为一个章节的引入, 新旧教材问题的基本方式都是“你能说出……吗”“你知道……吗”。虽然问题做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 但上述问题并不与学生生活贴近, 且过于学术化和理性化, 问题中多含专业术语, 如“内流区、外流区、水文特征”, 这些都是正文部分要重点说明的概念。上课之前, 学生对学术知识不了解, 难以产生兴趣。且先让学生接触理性的概念, 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因而这样编排教材符合了知识逻辑却不符合心理逻辑。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到这些地理知识, 但仅停留于感性认识, 那么在课文之前设置启发性的、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就应遵循学生的体验与感性认识。

2. 基础知识部分, 语言生动, 图文并茂。

文字表述部分用轻松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 且配有各种图片, 如景观图、直观图、图表等, 体现地理学科特点, 且用形象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地理知识。在需要科学阐述时, 教材用到大量数据来说明, 如气候中介绍南北气温差异与东西降水差异时, 介绍土地类型及耕地比重时, 用到大量数据和图表, 具有科学性。

综上, 课文系统方面新教材有进步的是阅读材料的丰富度直观性提高及活动设置目的性增强。在教材表述方面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系统各具特色且相互补充, 但仍过于学术化。

三、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通过上文对新旧地理教材的比较,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新教材传承旧教材优点, 知识体系较为完善, 局部内容有增删。 (2) 文字表述简单易懂, 图文并茂。 (3) 新教材阅读材料增加, 附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图表增加, 科学性增强。 (4) 活动数量较多, 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 引文设置学术化, 具保守性, 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 难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兴趣。

(二) 建议

教材编制时, 每章开头所设置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生活经历相符合, 具有生活气息。

篇4:八年级地理会考有效复习策略探讨

一、认真研读课标和考试要求,把握复习方向

八年级地理会考范围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涉及知识点较多。由于地理学科课时少、任务重,地理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把握考试方向,突出复习重点,做到详略得当、有的放矢,有效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复习中,教师要对重点知识多加复习,对不考知识大胆舍弃。

二、立足教材,提取主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每年的地理会考试题都是紧扣课本内容,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这些知识点比较分散,学生普遍感觉无章可循,无从下手,达不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因此,教师要以课本为主,对知识点进行合理的整合,提取主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八年级学生因知识水平有限,并不能很好地进行复习,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主干知识,充分利用宝贵的复习时间,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培养用图能力,突破复习瓶颈

在“无图不成题”的考试理念下,如果学生没有读图意识,脱离地理图像进行学习,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成绩。由于学生不注重培养阅读地理图像的习惯,因而缺乏从地理图像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无法利用地理图像解决地理问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使用地理图像,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读图指导与读图训练。

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落实到相关地图中,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复习“中国的地理差异”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中描出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并注明界线的组成、界线的划分依据、区域的主要差异和特征等信息。

四、讲、练、补相结合,提高复习质量

讲是指教师要根据课标、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做到重点突出,并将所讲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明白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练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掌握解题的技巧,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只有通过学生的练习,才能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精选典型性和启发性较强的试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力争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补是在练的基础上进行的评析与补充,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再次进行有针对性的讲与练,弥补学生的不足,消除学生的知识盲点,突破知识难点。

五、增进沟通与交流,提高复习动力

八年级学生既没有七年级学生刚入学的那种新鲜感和认真劲,也没有九年级学生升学的那种紧迫性和压力感,他们正处于初中阶段的转折期,其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都亟须进一步培养。

首先,教师要开展思想动员工作,通过开年级会、班会、家长会,使家长、学生重视会考。

其次,教师要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联系,多跟学生进行谈心,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教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态势。

篇5: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7、开以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30、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1、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2、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3、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4、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35、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2、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3、我国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49、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篇6: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计划

七中东校地理备课组

初二地理会考的成绩十分重要,新课改强调的是素质教育,所以地理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的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各种地理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渗透保护环境等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地理素养。在新的课形势下,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是地理复习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进行地理复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应时刻围绕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结合地理本身的学科特点,以指导学生掌握自觉学习与复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适应新的综合能力考试要求为宗旨,制定出相应的复习策略。八年级备课组教师经过仔细磋商,在全面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基础上,特制定了以下具体的复习计划。

附: 周次及时间 17周 6月24日

—28日 18周7月1日—5

19周7月8日—12

期末具体复习计划

复习内容 课时 认识我国的地理差异 1 东北地区、黄土高原 1

长江三角洲 1 北京、新疆 1 台湾、香港和澳门 1 西双版纳、河西走廊 1

复习方法

系统复习、查缺补漏 系统复习、查缺补漏 系统复习、查缺补漏 系统复习、查缺补漏 系统复习、查缺补漏 系统复习、查缺补漏

备注

上一篇:纤维艺术下一篇: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