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

2024-04-16

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精选6篇)

篇1: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

2017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由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南甘北甜。

(2)人口、城市、交通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食;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气候)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降水)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地形或地势)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然景观的差异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一般低于800毫米)

多(一般高于800毫米)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地形

平原与高原为主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

河流有无结冰期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人文景观的差异

差异原因

农耕制度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

两年三熟

一年两至三熟

气候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气候、地形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气候

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经济作物

棉花、谷子、大豆等

棉花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气候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黑土地

黄土地

位置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自然条件

地形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温度带

中温带和寒温带

暖温带

干湿区

湿润和半湿润区

半湿润和湿润区

生态环境问题

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沼泽湿地,森林破坏严重

严重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

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自然条件

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

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

1、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2、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位置、气候、地形

1.称谓:

“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C辽宁省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称谓: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黄土风情。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

”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一、区域全貌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40°N,116°E

海陆位置

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温度带

暖温带。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邻省

东南与天津相邻,三面被河北省包围。

自然环境

地形

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势由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河流

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自西北向东南流。

主要城市职能

我国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历史古城

“五朝帝都”,我国六大古都之一。

名胜古迹

故宫、长城、颐和园、周口店、天坛、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

二、现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的重要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

2、北京的交通网络

(1)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3)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

(4)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云贵高原地貌为“喀斯特地貌”。

5、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

(1)

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

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像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区域全貌

位置(中国大陆东南端)

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

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海市。

组成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面积和人口

666.5万人,1098km2

43.8万人,25.4km2

人口密度

地狭人稠。

解决办法:“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

历史回顾

英国侵占160多年

葡萄牙侵占400多年

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经济特征

国际经济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对外贸易)

博彩旅游业发达。

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

⑴祖国内地:廉价劳动力、厂房、生产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费品。

⑵香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

3、港澳祖国内地的合作模式

(1)改革开放初期——“前店后厂”

(2)目前——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台湾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平原。

4、地形:多山,山地、丘陵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其中,玉山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5、气候: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6、河流:台湾岛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7、台湾岛也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8、台湾岛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9、(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红桧是特有的树种。

10、此外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的美誉。

11、外向型经济

(1)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属于初级产品。

(2)20世纪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形成“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属于普通工业制成品。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薪技术产业,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属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

“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区域特征

干旱

高寒

地形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以高原、山地为主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河湖

稀少,水量小,流程短,多内流河、内流湖,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中华水塔,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植被

温带草原,自东向西: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高寒草地

牧场特色

温带草原牧场(内蒙古)

高寒牧场(青海和西藏)

山地牧场(新疆)

畜种特色

三河牛、三河马(内蒙古)

细毛羊(新疆)滩羊(宁夏)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青海和西藏)

农业类型

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黄水谷地)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长绒棉、瓜果等

青稞、小麦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地形: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3、气候和河流:由于距海遥远和山岭阻隔,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4、自然景观: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5、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较多,分布有高山草场。(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

(2)优良畜种有三河牛、三河马和新疆细毛羊等,草原上可移动的房子叫蒙古包。

6、灌溉农业

(1)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灌溉农业区。

(2)由于县级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

(3)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新疆的长绒棉享誉全国。

(4)引水工程—坎儿井:利用山麓地带的坡度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古老的水利工程。它的暗渠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以适应当地干旱的环境。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气候: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又有高的山脉环抱,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称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3、这里戈壁、沙漠广布,人迹罕至,在盆地中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4、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他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当地人口、城镇和交通线的主要分布地区。

5、塔里木盆地蕴藏着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地天然气储量的1/4。

西气东输工程带动西部经济发展、有利于西部环境改善;缓解东部能源短缺、改善东部环境。

6、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油气资源时避免环境破坏,要加强绿洲环境保护。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纵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藏族的传统服装

藏袍

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而设计的。

4.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5.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6.高原之舟

:高原之舟指的是牦牛,它的毛

可以保持体温,预防寒冷、体矮

健,可以载负重物。

7.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8.河谷农业区: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

低,有利气候条件是日照

充足

。主要的农业区有南部的雅鲁藏布江

谷地,东部的湟水

谷地,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好处是:气温较

温凉,土质较肥沃。适合喜温凉的青稞、小麦

生长。

9.生活习惯: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都爱喝青稞

酒。因为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

平顶碉房。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中华水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

3、江河的水源来源:雪山和冰川融水。

4、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湖泊和沼泽。

5、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生态意义: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生态环境问题:

A,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B,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保护措施:

A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1、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

2、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3、我国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

等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4、主要表现:东中西不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5、解决措施:大力实施西部发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6、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

7、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8、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篇2: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

(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季风区大致包括我国四大地理区域里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非季风区大致包括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限大致通过(秦岭)和(淮河),与一月(0)度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北方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5、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多为交错分布的(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

6、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甘肃)省北部。气候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高原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出现星星点点的(绿洲)。西北地区河流很少,而且多为(内流河)。

7、青藏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气候以(高寒气候)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8、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牧场和主要畜种有各具特色。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臧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9、在西北的(河套地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在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是我国(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的枢纽。

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状,(皇宫)居于城市中心,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

3、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下游入海口的东、西两侧,其中位于东侧的是(香港),西侧的是(澳门)。

4、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和(旅游)中心。

5、香港人多低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有限。“上天”-建筑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6、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7、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它也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8、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此外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的美誉。

9、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其中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10、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这里是以(维吾尔)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素有(歌舞之乡、瓜果之乡)的美称。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1、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北有(阿尔泰山脉),中有(天山山脉),南有(昆仑)山脉,雄伟的天山南北分别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12、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他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13、新疆(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人们利用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发展了特色鲜明(灌溉)农业。(小麦、玉米、高粱)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14、在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天然气占全国陆地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随着国家“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略决策的逐步实施,新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1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塔里木盆地周围城市、乡村使用天然气等洁净能源,缓解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压力。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七章 省内区域

1、珠江三角洲位于 广东 省东南部,珠江下游,邻 港澳,与 东南亚 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 “南大门”。

2、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区是 深圳 和 珠海,沿海开放城市是 广州。

3、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都是高温多雨的 热带季风气候,但夏季风的风向不同。

4、珠江三角洲的产品以 港、澳 为贸易渠道,出口至 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 和 大洋洲 等地区,20世纪末,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和日用消费品 出口基地。

5、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与港澳合作的基本模式是“前店后厂”。

6、近年来,外商投资的热点由 珠江三角洲 转移到 长江三角洲。

7、珠江三角洲 加工制造业 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外地

劳动力,加快了城镇化速度。

8、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不到 40%,与发达国家的70%有一定的差距。

9、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横断山脉的南部,南邻缅甸、老挝,有澜沧江流过。

10、西双版纳是我国除海南省以外,热带雨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雨林植被种类多,有层次性。

11、西双版纳主要少数民族是傣族,住竹楼,吃竹筒饭,过泼水节,跳孔雀舞。

12、西双版纳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现在旅游业发展成主导产业。

第八章跨省区域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 最大的 黄土分布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普遍认可风成说。

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黄土高原基本地貌景观的有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三种。

3、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见 直立的陡崖。

4、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 疏松,多 空隙、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 易溶于水。

5、黄土高原属于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 7、8月,多 暴雨。

6、黄土高原地面光秃裸露,缺少 植被 的保护,由于人们不合理的 开垦、采矿、修路 活动,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7、一般来说,地面坡度越大,坡面越长,降水越多,降水强度越大,地面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

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减产;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输送了大量的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难。

9、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10、黄土高原地形 破碎,气候 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多发 自然灾害。

11、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并引发 泥石流、滑坡、塌陷多种地质灾害。

12、黄土高原的治理采取 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结合的方式;合理安排 生产活动;另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解决人地矛盾,也是根本的治理措施。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能源工业。

13、长江沿江地带西起攀枝花,东到上海,东西狭长的“带状”区域。

14、长江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受地形、气候影响,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还有丰富的水能、森林、矿产、水产、耕地资源,资源丰富。

15、长江沿江地带沟通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和 西部资源富集 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16、长江是沿岸城市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生命线。其中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17、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工业中心,最大的港口,重要的金融、科教中心,对长江三角洲、长江沿江地带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

18、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自西向东形成了以 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 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以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9、我国长江沿江地带有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

20、近年来,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是土壤肥力下降,并淤塞了 河道、水库、湖泊,加剧了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21、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22、酸雨使一种 大气 污染的现象,PH值小于5.6的降水成为酸雨,酸雨对水土、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我国主要的酸雨区有 西南、华中、华东酸雨区,其中华中是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23、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24、三北防护林地跨西北、华北、东北,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生态防护林。

篇3: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

一、八年级上册新旧地理教材宏观知识体系分析

新旧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均为中国地理总论, 组织顺序为:世界视角中的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组织顺序既符合学科逻辑, 由整体向局部, 由自然向人文, 也符合学生心理逻辑, 从易到难。现将教材知识体系比较如下。

第一章内容都是“从世界看中国”, 介绍中国最基本的情况, 新旧教材基本知识体系没有变化, 均是“疆域→人口→民族”。

第二章内容为“中国的自然环境”, 知识体系及组织顺序不变, 为“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但在局部做了调整和增删。旧教材介绍了我国南北东西的差异, 还着重介绍季风与气候类型, 而新教材则将其概括为气候的主要特征, 化繁为简, 降低了正文部分的难度, 并新增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新教材删除了“湖泊”, 对“长江”增加了“治理”内容, 侧重于“开发”;对“黄河”增加了“开发”内容, 侧重于“治理”, 让学生明白长江除了开发之外也需要治理;而黄河也并不是只带来灾难, 经过治理也可为人类所用, 完善了学生知识体系, 且增进了学生唯物主义辩证思想。除此之外, 新教材还增加了“第四节自然灾害”, 能够贴近最近几年中国的现状, 有助于学生了解全面的中国, 增加防灾减灾的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具体如附表一所示。

第三章内容为“我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体系不变, 以“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顺序展开, 只在局部做了改变:新教材在第一节中引入了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在土地资源中符合中国现状地增加了“耕地比重小, 耕地正在减少”内容。

第四章内容为“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体系不变, 按照“交通→农业→工业”的顺序展开, 局部知识做了改变。“交通”部分, 内容减少且顺序发生改变。旧教材详细地介绍了交通、交通与经济的关系、交通枢纽、铁路线与高速公路线。新教材则化繁为简, 删除了这些内容, 详细介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铁路干线的分布, 且改变组织顺序。旧教材最后编排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而新教材则最先对其介绍。农业与工业的组织顺序不变, 只是文字表述变化了。

综上, 新旧教材的宏观知识体系没有发生调整, 仍保持系统性和完整性, 知识体系间联系性增强。因增加和调整了部分内容教材知识联系更紧密, 如新教材增加了“自然灾害”内容, 将学过的地势地形与地质灾害联系起来, 将气候和河流与气象水文灾害联系起来, 不仅将已学知识加以综合, 也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增加联系性。

二、八年级上册新旧教材课文系统分析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是以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的形式储备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地理教材表述形式, 是地理教材的主体。本文将在地理教材结构与地理教材文字表述两方面做比较。

(一) 地理教材结构

笔者现以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为例比较新旧教材在地理教材结构的异同, 其他章节均是以表格中所呈现的教材结构来组织内容的, 如附表二所示。

据上表可发现新教材在结构方面有以下特征。

1. 阅读材料增多, 内容丰富度提高。

新教材中阅读材料数量 (23篇) 多于旧教材数量 (17篇) 。相关阅读材料增加, 不仅能够使所学知识易被学生理解, 且能开阔学生眼界, 幽默的语言还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地理。

2. 配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增加了许多景观图, 几乎每篇阅读材料都配有地理景观图。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印象深刻。

3. 活动数量大, 目的性强。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 在每个知识点之后均设有活动

(二) 地理教材文字表述

文字表述可以深刻地解释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本文将对引言部分、基础知识这两方面来比较。

1. 引言部分, 重视学科逻辑与学术理性, 需重学生生活与感性认识。

地理教材由问题作为一个章节的引入, 新旧教材问题的基本方式都是“你能说出……吗”“你知道……吗”。虽然问题做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 但上述问题并不与学生生活贴近, 且过于学术化和理性化, 问题中多含专业术语, 如“内流区、外流区、水文特征”, 这些都是正文部分要重点说明的概念。上课之前, 学生对学术知识不了解, 难以产生兴趣。且先让学生接触理性的概念, 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因而这样编排教材符合了知识逻辑却不符合心理逻辑。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到这些地理知识, 但仅停留于感性认识, 那么在课文之前设置启发性的、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就应遵循学生的体验与感性认识。

2. 基础知识部分, 语言生动, 图文并茂。

文字表述部分用轻松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 且配有各种图片, 如景观图、直观图、图表等, 体现地理学科特点, 且用形象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地理知识。在需要科学阐述时, 教材用到大量数据来说明, 如气候中介绍南北气温差异与东西降水差异时, 介绍土地类型及耕地比重时, 用到大量数据和图表, 具有科学性。

综上, 课文系统方面新教材有进步的是阅读材料的丰富度直观性提高及活动设置目的性增强。在教材表述方面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系统各具特色且相互补充, 但仍过于学术化。

三、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通过上文对新旧地理教材的比较,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新教材传承旧教材优点, 知识体系较为完善, 局部内容有增删。 (2) 文字表述简单易懂, 图文并茂。 (3) 新教材阅读材料增加, 附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图表增加, 科学性增强。 (4) 活动数量较多, 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 引文设置学术化, 具保守性, 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 难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兴趣。

(二) 建议

教材编制时, 每章开头所设置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生活经历相符合, 具有生活气息。

篇4: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

本单元谈论的话题是“Fun places”,其功能项目是“Talk about past experiences”,通过对比、使用现在完成时态、一般过去时态谈论过去曾经去过的地方. Section A的内容是在复习巩固一般过去时用法的基础上学习使用Have you ever been to…这个句式表述过去曾经去过的地方。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能够就简单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并且已经接触了多种时态,学习使用现在完成时态表达过去曾经去过的地方,难度不是很大。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师生间的闲聊、动画片欣赏、创设情境等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设计思路

通过情境导入提出Have you ever been to…? 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口语交际,学习使用新的词汇和短语,来训练和强化现在完成时态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的答语形式,,最终达到使用该句型描述过去的某个经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现在完成时态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及答语形式Yes,… have/ No, … haven’t;通过情景设置、两人一组对话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会谈论过去曾经到过的地方。

2、能力目标

通过情境导入来引导学生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提出Have you ever……?的问题,继而引出一些新的词汇和句型,然后通过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情感目标

以学生的某种经历为依托,培养学生热爱家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重点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Yes, I have. /No, I have n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學会使用该句型与其他人谈论过去曾经去过的地方,并能对该地的风景、娱乐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描述。

2. 熟练运用现在完成时态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描述过去曾经去过的地方,并能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流程

Step 1 Warming-up

1. Make conversations with som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past events.

T: Tom,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1:I played basketball.

T:(writing the words on the board) Tom played basketball yesterday. (to another student) Mary, 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S2:I went to the zoo.

T:(writing on the board) Mary went the zoo last Sunday.

2. Make a short conversations in pairs. (两人一组进行以上的对话练习)

( 设计意图:用闲聊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课堂,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容易接受。 同时以简单的对话方式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过渡自然。小组对话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表述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Step 2 Leading in

1. Learn the new sentence “ Have you ever been to …?” with some pictures. ( 长城、北京、红峪上庄) T: I went to the Great Wall last week.

I have 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Yes, I have. / No, I haven’t.

2. Practice in pairs by using some pictures.

提示句型:

A: Have you ever been to …?

B: Yes, I have. (No, I haven’t)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Yes, I have./ No, I haven’t.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学生用已学过的单词操练新句型,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小组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重点句型提示能帮助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Step3 Learning new words

1.Watch a short play (Disney 动画片)

2. Learn the new words by some pictures. Using some Disney Character to talk about the amusement park.

3. Practice in pairs (Ask some students to practice in pairs)

4. Talk about 1a

(设计意图:使用Disney动画片《猫和老鼠》引出“游乐园”这一话题,通过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们参与口语活动的热情,简单的两人一组的对话降低了口语练习的难度,使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都能具有成就感)

Step 4 Listening

1. 1b Listen. Have these students ever been to these places?

2. Read the listening materials loudly.

3. Talk about the places that Claudia and Sarah have ever been to.

(设计意图:谈论听力材料中的人物曾经的经历又将听力内容进一步升华,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学生不但要听懂听力材料,而且还要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在此项活动中,学生的听力、口语、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Step 5 Groupwork

Talk about your unforgettable place that you have ever been in groups.

(温馨提示:Have you ever been to …? When did you go t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Have you taken any photos there? Bring some of your photos here and write a short composition to introduce the place you have ever been to.)

(设计意图:谈论自己曾经到过的难忘的地方,对于部分学生来将有一定的难度,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来完成,做到人人参与,共同进步)

Step 6 Homework

1. Make a survey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家乡知多少》,谈谈对自己家乡的认识,比如:曾经到过哪些旅游景点,什么时间、怎么去的那里?你对家乡旅游景点的看法?都做了什么?等等)

Where have you ever been?

When did you go there ?

How did you go there ?

What did you do there ?

How do you like it ?

做完调查之后,让学生来做汇报。

(提示句型:Report : ***has ever been to … .

He / She went there ***.

He /She went there by ***.

He /She ***. He /She thinks it’s ***.)

2. Write your unforgettable place that you have ever been .

(温馨提示:Have you ever been to …? When did you go t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Have you taken any photos there? Bring some of your photos here and write a short composition to introduce the place you have ever been to.)

篇5: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

1.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2.在自然环境的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差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400—800mm,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4.北方地区的主要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绿阔叶林。

5.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农作物是小麦,花生,甜菜;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甘蔗。

6.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高原,南方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丘陵,高原和盆地。

7.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8.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划分为四大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9.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最北山脉是大兴安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10.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大体与一、二阶梯界线基本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大体与一月00C等温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1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12.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13.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北方地区大部分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

14.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5.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成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6.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平原广阔;③土壤肥沃。北方地区的耕地多为旱地。

17.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其中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黄土高原主要种植谷子;北方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华北地区)和大豆(东北地区);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东北地区);此外,华北地区种植经济作物棉花。

18.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

19.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是:①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农田需水量大。

20.为缓解华北平原的春旱,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必由之路。

21.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来源:学*科*网Z*X*X*K]

22.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

23.东北地区的周边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四条河流环绕,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4.东北三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气候冷湿的原因是①纬度较高;②紧邻冬季风源地。东北三省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雪。

25.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26.东北发展农业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③土地肥沃。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地广人稀;②农业科技水平高等。

27.东北地区在北纬500有种植水稻,比世界其他种植地区的纬度高。原因是: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8.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9.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三江平原,三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30.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形成条件是:①矿产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

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经济发展出现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3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32.黄土高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度带中的暖温带,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半湿润区。

33.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陕北民歌形式是信天游。

34.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关于黄土的来源,得到广泛支持的学说是“风成说”。

“风成说”认为,原来黄土的老家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

35.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形成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等地貌景观。

36.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的原因是长期的水土流失。

3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②黄土结构疏松;③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过垦过牧、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38.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②泥沙下泻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

39.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0.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数量等。

41.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及国际交往中心、铁路交通中心。

4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北京北临燕山,西临太行山,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和平原。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的流向是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43.北京相邻的省区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44.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城址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原因是东北部水源更丰富。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是面向南方,有利于避寒采光,又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45.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6.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成的皇家园林,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47.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48.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路网。

49.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50.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5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东面和南方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52.南方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为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53.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主要特征。

54.南方地区由于水热充足,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5.南方的丘陵土壤呈现红色,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56.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易溶于水,形成了喀斯特地形。

57.南方地区适合农业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热;②地势低平;③河湖密布,耕地多为水田。被称为“鱼米之乡”。

58.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长江流域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珠江流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南方地区盛产茶、竹、橡胶等经济林木。[来源:Zxxk.Com]

59.南方地区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60.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实莲藕、椰子、竹笋。

6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62.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内陆;同时又是我国南北

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所以条件优越。

63.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那长江三角洲位于箭头的位置。

64.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65.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

66.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陆交通、淡水养殖等。

67.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68.上海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力量雄厚。

69.长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被称为“同城效应”。

70.长江三角洲的名胜众多,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其中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是周庄。

71.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72.香港和澳门地处我国大陆的东南端,临南海,与广东省相邻。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的深圳经济特区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与广东省的珠海经济特区相邻。

73.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等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74.港澳为了扩展城市用地,采取的两种方式是:①

“上天”即

建高层建筑,②“下海”即填海造地。

75.港澳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原因是:①地狭人稠;②土地中山地多,平地少。

76.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匮乏,但是两地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77.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优良的港口即维多利亚港,成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

78.澳门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79.祖国内地与香港的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其中祖国内地的优势主要是能源、厂房和劳动力;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80.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祖国内地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香港则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即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8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82.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位于热带、亚热带。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83.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其中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84.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多台风和暴雨。台湾岛降水分布东多西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85.台湾岛上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注入台湾海峡。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86.台湾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湾主要的民族是汉族,他们主要是福建和广东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87.台湾岛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西部平原盛产稻米(被称为海上米仓)、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台湾山地面积广,森林面积广阔,树种丰富,被称为“植物王国”和“亚洲天然植物园”。

88.台湾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有热带和亚热带的树种)②台湾山脉海拔高,气候的垂直变化使树种更加丰富。(有温带的树种。)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89.台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了“

进口—加工—出口

”型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90.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9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92.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93.西北地区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降水少的原因是:①西北地区距海较远;②周围被山脉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94.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而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由于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自东向西植被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5.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

只有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形成了灌溉农业区。

96.西北地区主要灌溉农业区有:甘肃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是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新疆的高山山麓(高山冰雪融水);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灌溉水源是黄河水)。

97.新疆是我国的三大棉区之一,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其中长绒棉享誉全国。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新疆绿洲居民利用的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98.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的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新疆当地的人们生活在绿洲中,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其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99.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运至广州。

100.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意义: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

10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102.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103.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04.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105.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错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是鸟类繁衍的理想之地。

106.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被称为“高原之舟”。

107.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充足,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分布的原因是这里①气温较高;②土质较肥沃。

108.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是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③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10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人们爱喝青稞酒。

110.青藏地区在农区和城镇多见以石块为原料的平顶碉房。

11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112.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113.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11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具体表现有: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115.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全面禁猎,禁采沙金等措施。

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1.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2.在自然环境的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差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400—800mm,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4.北方地区的主要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绿阔叶林。

5.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农作物是小麦,花生,甜菜;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甘蔗。

6.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高原,南方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丘陵,高原和盆地。

7.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8.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划分为四大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9.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最北山脉是大兴安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10.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大体与一、二阶梯界线基本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大体与一月00C等温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1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12.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13.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北方地区大部分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

14.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5.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成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6.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平原广阔;③土壤肥沃。北方地区的耕地多为。

17.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其中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黄土高原主要种植谷子;北方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华北地区)和大豆(东北地区);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东北地区);此外,华北地区种植经济作物棉花。

18.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

19.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是:①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农田需水量大。

20.为缓解华北平原的春旱,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必由之路。

21.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2.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

23.东北地区的周边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四条河流环绕,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4.东北三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气候冷湿的原因是①纬度较高;②紧邻冬季风源地。东北三省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雪。[来源:学#科#网Z#X#X#K]

25.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26.东北发展农业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③土地肥沃。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地广人稀;②农业科技水平高等。

27.东北地区在北纬500有种植水稻,比世界其他种植地区的纬度高。原因是: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8.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容季季发生温冻害。

29.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三江平原,三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30.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形成条件是:①矿产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

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经济发展出现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3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32.黄土高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度带中的暖温带,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半湿润区。[来源:学。科。网]

33.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陕北民歌形式是信天游。

34.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关于黄土的来源,得到广泛支持的学说是“风成说”。

“风成说”认为,原来黄土的老家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

35.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形成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等地貌景观。

36.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的原因是长期的水土流失。

3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①

;②;

。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过垦过牧、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38.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②泥沙下泻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

39.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0.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数量等。

41.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及国际交往中心、铁路交通中心。

4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北京北临燕山,西临太行山,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和平原。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的流向是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43.北京相邻的省区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44.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北京城址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原因是东北部水源更丰富。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是面向南方,有利于避寒采光,又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45.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6.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成的皇家园林,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47.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48.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路网。

49.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50.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5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东面和南方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52.南方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为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53.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主要特征。

54.南方地区由于水热充足,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5.南方的丘陵土壤呈现红色,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56.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易溶于水,形成了喀斯特地形。

57.南方地区适合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湿热;②地势低平;③河湖密布,耕地多为水田。被称为“鱼米之乡”。

58.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长江流域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珠江流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南方地区盛产茶、竹、橡胶等经济林木。

59.南方地区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60.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实莲藕、椰子、竹笋。

6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62.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内陆;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所以条件优越。

63.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那长江三角洲位于箭头的位置。

64.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65.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

66.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陆交通、淡水养殖等。

67.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68.上海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力量雄厚。

69.长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被称为“同城效应”。

70.长江三角洲的名胜众多,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其中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是周庄。

71.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72.香港和澳门地处我国大陆的东南端,临南海,与广东省相邻。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的深圳经济特区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与广东省的珠海经济特区相邻。

73.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等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74.港澳为了扩展城市用地,采取的两种方式是:①

“上天”即

建高层建筑,②“下海”即填海造地。

75.港澳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原因是:①地狭人稠;②土地中山地多,平地少。

76.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匮乏,但是两地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77.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优良的港口即维多利亚港,成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

78.澳门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79.祖国内地与香港的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其中祖国内地的优势主要是能源、厂房和劳动力;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80.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祖国内地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香港则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即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8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82.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位于热带、亚热带。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83.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其中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84.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多台风和暴雨。台湾岛降水分布东多西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85.台湾岛上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注入台湾海峡。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86.台湾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湾主要的民族是汉族,他们主要是福建和广东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87.台湾岛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西部平原盛产稻米(被称为海上米仓)、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台湾山地面积广,森林面积广阔,树种丰富,被称为“植物王国”和“亚洲天然植物园”。

88.台湾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有热带和亚热带的树种)②台湾山脉海拔高,气候的垂直变化使树种更加丰富。(有温带的树种。)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89.台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了“

进口—加工—出口

”型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90.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来源:Zxxk.Com]

9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92.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93.西北地区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降水少的原因是:①西北地区距海较远;②周围被山脉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94.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而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由于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自东向西植被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5.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

只有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了灌溉农业区。

96.西北地区主要灌溉农业区有:甘肃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是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新疆的高山山麓(高山冰雪融水);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灌溉水源是黄河水)。

97.新疆是我国的三大棉区之一,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其中长绒棉享誉全国。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新疆绿洲居民利用的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98.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的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新疆当地的人们生活在绿洲中,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其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99.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运至广州。

100.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意义: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

10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102.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103.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04.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105.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错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是鸟类繁衍的理想之地。

106.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被称为“高原之舟”。

107.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充足,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分布的原因是这里①气温较高;②土质较肥沃。

108.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是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③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10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人们爱喝青稞酒。

110.青藏地区在农区和城镇多见以石块为原料的平顶碉房。

11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112.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113.、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11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具体表现有: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篇6: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前的字母用铅笔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20分)

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圣火已于2008年3月24日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点燃。2008年8月8日起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将会是一届成功的“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作为本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A)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2、北京的气候类型是:(A)

A.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D.地中海式气候

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据此回答3~6题。

3、与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的是:(C)

A.秦岭-淮河一线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人口分界线

4、下列最能反映西北地区特点的是:(A)

A.干旱B.“高”与“寒C.“鱼米之乡”D.肥沃的黑土地

5、下列关于北方人生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居民的主食是面食

B.传统的体育项目是赛龙舟

C.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D.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二至三熟6、2008年1月10日到2月2日,我国部分省份先后出现四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这次灾害性天气正值春运高峰,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多数地区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为百年一遇。全国受灾最严重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B)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7、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D)

A.蒙古族B.藏族C.回族D.壮族

8、有我国“南大门”之称谓的区域:(A)

A.珠江三角洲B.西双版纳C.长江沿江地带D.黄土高原

9、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D)

A.天然橡胶B.椰子C.柚木D.樟脑

10、拉萨和成都大致在同一纬度上,但拉萨的年平均气温明显低于成都的年平均气温,其主要原因是:(A)

A.海拔因素B.季风因素C.洋流因素D.纬度因素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下列少数民族中,主要分布在新疆的是:(D)

A.藏族B.回族C.壮族D.维吾尔族

12、云南南部的傣族人住“竹楼”的主要原因是:(D)

A.地形以平原为主B.气候炎热少雨C.地表崎岖D.气候湿热

13、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香港80%以上的工业转移到祖国内地

B.京沪线直接沟通香港和上海

C.香港为祖国内地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D.祖国内地为香港提供大批技术管理人才

14、地面破碎、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是:(A)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

15、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位于:(A)

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吐鲁番盆地

16、下列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A)

A.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B.山区大力发展耕作业

C.在黄土高原地区毁林开荒

D.只要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以暂时不管

17、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省份是:(A)

A.福建省B.江西省C.广西省D.湖北省

18、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是:(D)

A.北京B.重庆C.天津D.上海

19.对地区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是(A)

A.交通运输业B.工业C.旅游业D.农业

20、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主体部分是:(B)

A.玉兰花B.莲花C.紫荆花D.玫瑰花

卷Ⅱ非选择题

判断下列地理事物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21、东北平原的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

22、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3、在东西半球中,我国位于东半球;在南北半球中,我国位于北半球。(√)

24、西气东输能够缓解西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25、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6、读下图回答:(5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A _____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B ___南方地区___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__秦岭淮河____一线。该线也是我国四个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__半湿润区___的分界线。

(3)下列叙述,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西北地区___地区。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7、读《台湾省地图》回答:(5分)

(1)图中A为台湾海峡,B为澎湖列岛。

(2)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3)台湾是我国的宝岛,请你写出她的美称(至少写出两个)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

28、读图回答有关新疆的问题:(5分)

(1)新疆的地形被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其中的“三山”指的是①昆仑 山、天山和③阿尔泰山;

(2)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十分干旱,但在冰雪融水较为丰富的山麓地带,则发展了富有特色的 绿洲 农业,古老的引水工程 坎儿井,是新疆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的独特的引水工程。

(3)新疆能源开发的潜力巨大,据勘探表明,新疆油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

29、读图回答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的问题:(10分)

(1)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 带状 ”区域。

(2)长江沿江地带沟通 沿江 经济发达地区和 西部 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3)沿江地带的工业等产业可以沿着 南北支流 和 交通要道 向南北方转移、扩张,带动经济的发展。

(4)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工业: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农业:长江沿江地带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 亚热带,四个干湿地区中的 湿润区;由于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属于季风区(季风区/非季风区);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灌溉便利,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水稻。

鼓楼区2007~2008学第二学期地理期中考试卷

参考答案

1、A2、A3、C4、A5、A6、B7、D8、A9、D10、A11、D12、D13、A14、A15、A16、A17、A18、D19、A20、B

21×22√23√24×25√

26、(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2)秦岭-淮河半湿润(3)西北

27、(1)台湾澎湖(2)进口-加工-出口(3)(任填其中两个美称即可得2分,写对一个得1分)

28、(1)阿尔泰山昆仑山(顺序可颠倒)(2)绿洲坎儿井(3)石油、天然气(写对一个即可得分)

上一篇:年话题作文下一篇:收文办理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