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选举工作总结

2024-06-20

人大选举工作总结(通用6篇)

篇1:人大选举工作总结

人大选举工作总结

人大选举工作总结

第十三届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在区委、区人大的指导下,在辖区中央、市区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按照法定程序,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突出方法创新和内容创新,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在选举全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选举工作的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地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从2003年8底开始至12月22日止,历时三个多月,经过准备工作阶段、选民登记阶段、提名协商确定候选人阶段、投票选举阶段等,顺利地完成了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此次换届选举全地区共划分为12个选区,其中3个联合选区、9个混合选区;共划分选民小组1048个,选民联组128个;截止12月10日投票日当天,地区共有参选单位686个,选民总数59530人,其中单位选民50193人,占84.3,居民选民9337人,占15.7,比10月30日公布选民名单时增加补登选民2945人;已审查确认被剥夺政治权利的49人,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的1人,不能行使权利的8人。

进入提名候选人阶段,地区共提出初步代表候选人221名。经过民主酝酿、协商,按法律规定的差额比例,地区确定正式候选人40名。投票日当天参加选举投票的选民共57926人,参选率达97.3。经过选民投票选举,地区产生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8名。在新当选代表中,代表构成的比例是:中共党员22人,占78.6;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4人,占14.3;群众2人,占7.1;其中妇女7人,占25;大专以上学历25人,占89.3。总体来说,此次选出的新一届人大代表政治素质较高、结构比例较合理,体现了代表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二、主要工作情况

街道工委、办事处对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十分重视,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街道领导班子把做好人大选举工作提升到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加强了对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工委要求机关及各社区党总支、工作站要把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摆上重要位置,落实责任,精心组织,依法办事,指导到位,保证选举工作圆满成功。具体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认真准备,保障到位,切实落实工作职责

1、人员到位、责任到位

街道抽调9名机关干部成立地区选举分会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此次选举工作;抽调150人组成选区工作组(包括机关干部、社区工作站成员和社会单位人员),负责12个选区选举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成立了由街道处级领导干部担任第一责任人、科级干部担任第二责任人及选区组长、第三责任人任选区副组长及抽调部分社区工作站成员和社会单位人员组成的各选区选举办公室。在整个人大选举工作中,分会对各选区的第一、二、三责任人都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工作责任,要求有关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和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去开展工作,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一旦出现问题,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由于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按照要求努力工作,工作中没有出现明显差错,无一人被追究责任。

2、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为了做好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地区分会研究制定了《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同时针对我街道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后实行“议行分设”体制的特点,街道工委及时下发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作用,做好人大选举工作》的文件,召开各社区居委会主任、工作站站长和地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会议,明确任务,明确职责,明确要求,建立了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为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为使选举工作顺利开展,选举分会领导多次研究、多方协调,以最快的速度落实了12个选区的办公地点,全部配齐了办公设备,并拨出专款作为选举经费,从办公地点、办公设备和办公经费上给予充足的支持,确保选举保障工作到位。

3、通力合作,广泛调研

调查摸底工作是人大选举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掌握选民人数,分析选民结构,划分选区范围和分配代表构成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分会办公室与二龙路派出所和各社区居委会工作站一道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对地区户籍人口、实际居住人口和社会单位人数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全面核实了我地区实际人口的结构与分布情况,划分了12个选区,并对我地区28名代表在各选区的分布进行了相对科学合理的分配。同时对此次选举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向地区分会提交了《E街道第十三届人大选举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的调查报告,为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4、细致培训,实施考核

选举初期,地区选举分会办公室专门安排时间对全体工作人员集中进行了培训,学习选举法、选举实施细则、市区有关文件等,观看了专题教学片,具体讲解选民登记和选民资格审查办

法、步骤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等。随后在选民登记阶段、酝酿协商代表候选人、确定正式候选人阶段和投票阶段也都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达到了统一思想认识,掌握法律规定和工作程序,振奋精神,增强信心的目的,为选举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人大选举工作中,地区分会将工作中涉及的材料表格的上报、信息的报送以及会议出勤情况等能量化分

解的工作列为考评项目,作为评定各选区工作的指标,明确评比的具体标准,根据各选区每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及时上墙公示并进行考核,以此评定各选区工作完成的情况,从而激励各选区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谁都不甘心落后勇于争先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创新思路、深入宣传,激发选民参选热情:

根据区人大对做好此次换届选举宣传工作提出“广泛发动,突出重点,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工作要求,地区分会制定了整体和各阶段宣传工作计划,地区上下共同形成做好换届选举宣传工作的氛围。

1、为做好全员发动,在广泛发放市、区选办各种宣传材料的基础上,地区分会办公室编印了10万张《人大代表选举民知卡》宣传折页,发到地区居民及辖区单位的每一名选民手中。《民知卡》包括法律规定、日程安排、选举方式、选区电话等12项内容,从选举培训的准备、选举工作宣传到选举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都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并且十分注重折页的实用性,附上了2004年年历,图文并茂、明确易懂,可读性强,保存价值高,从而增强了人大选举工作的亲民性,由此吸引了群众争相取阅,从中了解人大选举的有关内容。《民知卡》的发放,使人大选举宣传工作深入到每一位选民当中,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目的和效果。《民知卡》在编印过程中,得到了地区社会单位的极大关注和大力支持,位于本街道的一家企业无偿提供了印制经费。

《人大代表选举民知卡》改变了以往宣传工作的方法和措施,极大地提高了选民对人大选举工作的知晓程度,拉近了选举工作与选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选举工作的亲和力,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同时也受到了市、区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11月中旬,北京市人大委员会在我地区召开了全市十八区县现场会,市人大副主任范远谋同志到会并讲话,对我地区人大选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使换届选举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地区分会共制作、下发横幅36条,下发宣传材料上万份,制作宣传展板百余块,并利用板报、居委会居务公开橱窗等进行宣传。同时加强与《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社会报》、《北京西城报》等新闻媒体的联系和沟通,加强选举工作的报导,共发表文章、图片近20篇,播出电视节目近10次。分会在此次人大选举全过程共编辑了《E街道人大选举工作简报》21期,发放到各选区和社会单位,将市、区选举工作的有关精神和分会工作工作指导以及各选区的工作动态及时准确地宣传到各个选区,很好地起到了宣传指导的作用。

3、精心组织地区大型宣传活动日活动。宣传日当天,主会场上展出了为此次宣传活动特别制作的12块大型展板,12家驻地单位亮出了各自展台,街道机关干部、社会单位、社区居民共6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除主会场外,各选区也分别设立了分会场,通过广泛宣传,充分调动选民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掀起了地区人大换届选举宣传的高潮。

(三)具体指导,严格把关,认真做好选民登记

1、此次人大选举工作中,采取以居住地和工作地为主进行选民登记的原则,在选民登记阶段,针对我地区人户分离情况严重、辖区单位众多的问题,地区选举分会印制了《人大选举投票地点确认单》,《确认单》共分为两栏,第一栏户内成员代表签字后由工作人员存留,第二栏本选区与本户联系人签字后由居民户存留,凭此栏换取选民证。《确认单》的推出,不仅有利于地区分会把握整个选举工作进程,确保投票率,更方便了选民进行投票,保障了每位选民的权利。同时,在选民登记阶段即结束的时候,为使我地区应登未登的选民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分会组织了各选区之间的互查,制定了互查方案,通过互查,及时查找了选民登记阶段存在的问题,确保了我地区的选民不重不漏不错。

2、为解决地区居民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加选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充分调动选民参与人大选举的积极性,选民登记工作初期,街道工委办事处召开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详细了解居民生活中的困难和难点问题,共汇总梳理出了30个问题,然后本着先易后难,为民办实事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的方案、采取由主管领导负责制和下达任务书的办法落实督办,目前已有26个问题已在解决之中,其他四个问题已列入明年初解决的计划。这些涉及居民利益的难点问题的解决,进一步融洽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消除了群众对政府的抵触情绪,为确保选民参加人大选举扫清了障碍。

3、为了防止选民登记中出现错、漏、重现象,各选区工作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了对拆迁户、“空挂户”和下岗人员、离退休人员的选民登记工作,依法顺利完成了从9月20日到11月30日填写选民登记草表、入户核对登记、选民资格审查、正式登记选民、公布选民名单等项工作,确保了投票过程中不漏人、不漏户、不漏单位。

(四)依法提名、广泛协商,做好确定代表候选人的工作

在提名推荐和确定代表候选人阶段,选举分会和各选区坚持从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出发,在充分发动选民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的基础上,严格按法定程序开展正式代表候选人的确定和介绍工作。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为认真细致地做好提名、协商、确定代表候选人阶段的各项工作,地区分会于11月12日及时编印了《提名、协商、确定候选人阶段工作备忘录》。《备忘录》采用16开64页设计,装订成册,将提名、协商、确定候选人阶段20天的各项工作细化分解到每一天,包括每一天的工作内容、工作指导、工作提示、记录内容、记录正文、验收签字等逐项印在当天工作的《备忘录》中,程序严谨,环环相扣,一目了然,便于操作,便于存档。参与选举的150多名工作人员人手一册。《备忘录》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将E街道分会各选区提名、协商、确定候选人阶段每一天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结果详实地记录在案,从而达到科学、严谨、规范此阶段各项工作的目的。

2、为扎实做好酝酿协商代表候选人阶段的各项工作,分会采取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候选人的协商。一方面精心组织好四次选民小组会、联组协商会和选区协商会,严格依照法律程序操作,充分尊重广大选民的民主权利;另一方面,适时召开地区80多家百人以上单位党政领导参加的选举协商阶段动员会,分会领导亲自动员,耐心讲解,以征得与会领导的理解与配合。会上许多单位的领导表示:一要顾全大局,从地区整体代表产生的大局出发,协商产生具有更加广泛选民基础的代表候选人,确保我们地区协商成功;二要在本单位的选民中广泛宣传西城区选举委员会提出的代表比例构成,使产生的代表能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确保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三要大力宣传正式代表候选人产生的经过和主要事迹,确保正式代表候选人在选民中有较高的威信,使选民在投票时将意愿集中到正式代表候选人上面,力争选举一次成功;四要在投票前组织好本单位的选民按时在指定地点投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投下自己庄严的一票,确保有较高的选民参选率。

3、协商确定候选人是人大选举工作的关键阶段,为此选办采取每天发通报的形式,有利地指导和推动了此阶段的工作,对确定候选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地区选办安排了三名联络员,负责联系各选区的工作。联络员每天深入到各个选区,参加选区有关会议,现场了解选民参加会议的情况和选区工作情况,及时解答各选区提出的问题,指导各选区按法律程序正常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地区选举办公室每天晚上5︰30后召开工作碰头会,听取联络员的情况汇报,了解各选区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并将当日各选区工作情况进行汇总,提出指导性意见和要求,于第二天早上以《工作通报》的形式由联络员分别送到各选区,各选区按照《工作通报》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从而形成了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循环往复的良性循环的工作格局。各选区十分重视每天下发的《工作通报》,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协商阶段各个环节工作的落实。

利用《备忘录》依法进行民主协商和确定候选人,成为了我地区此次人大选举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同时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12月2日我地区分会接受了北京市人大工作办公室的工作检查,市委副书记、市人大主任于均波同志到会,对我地区分会前一阶段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做了重要指示。

(五)周密部署,认真组织,依法搞好选举投票工作

为保证选举投票工作顺利进行,地区分会印发了投票选举程序、有关工作流程和区选办关于投票选举的有关文件。各选区临时抽调了选举工作人员近800人参与了投票计票的组织工作。各选区切实加强对投票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认真培训选举主持人、监票人、计票人和工作人员,使他们掌握选举程序和法律要求,广泛动员选民积极踊跃参选。各选区能够合理安排好投票时间,提醒因故不能到场投票的选民办理委托投票手续,及早布置投票站、流动票箱设置等具体事宜,投票会场布置的庄严、热烈。由于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地区12个选区均于12月10日有序地组织选民进行投票选举,并全部一次投票选举成功。

(六)点面结合,总结经验,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次选举工作与各选区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工作是分不开的,与所有参与组织工作的干部们对选举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分不开的,与每一名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分不开的。各个选区在选举每个阶段中在工作方法和措施上都创造出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分会选办及时在全地区进行了总结和推广。如A选区的对社会单位选民进行多次追踪确认;B选区的多次联组协商;C选区的组织好流动票箱投票;D选区利用现代化手段公布选民名单;E选区的实现与社会单位的资源共享;F选区的深入单位各部门动员选民投票和组织好选区协商;G选区的认真组织选民小组会议和科学合理安排组织选民投票;H选区与社区党组织密切配合组织选举工作;I选区的候选人深入居民群众中进行宣传;J选区的领导高度重视认真部署选举工作;K选区的耐心细致地做好选民思想工作;L选区的与本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开展选举工作等工作经验。

三、几点体会

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已经结束,但总结整体活动的安排、完成,我们主要感到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1、居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有明显提高。分会在选举工作中注重宣传先行,并将宣传工作贯穿于整个选举工作始终,在宣传的方式上力求以人为本,做到亲民化;在宣传的广度上力求全员发动、发动全员,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使地区广大选民都能了解人大选举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继而积极配合和全力支持选举工作,在选举工作中,很多选民主动上门登记,积极参与代表候选人协商,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许多驻区单位热心提供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培训会议场所和投票地点,积极参与地区分会举办的选举宣传日活动等,从另一个侧面充分显示了广大选民参与意识的提高。

2、选举工作效率和服务选民的意识有明显提高。分会在选举工作中制定了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并实行了责任追究、情况通报和考核激励制度,从而保证了各选区的责任人按照各自的责任分工开展工作。我们还加强了对各选区的工作指导与协调配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整体工作按照既定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流程,扎实、稳步的进行,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都能牢牢把握依法操作这根主线并注意工作节奏,减少了人员、精力和时间的浪费,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特别是情况通报制度的实行,选办联络人员深入各选区及时了解各选区的工作动态,及时解答选区指出的问题,及时汇总各选区情况提出指导性要求,及时将当日指导性意见和有关工作要求反馈到各选区,减少了选办工作协调会的次数,便于选区工作人员集中精力投入选举工作。

3、社会单位参与地区事务的热情有明显提高。各单位在提名阶段就积极踊跃地参与此次选举工作,出现了以往少有的纷纷争推代表和争当代表的局面。很多素质较高的选民被选民十人以上联合提名为初步候选人,初步候选人威信都较高。各单位领导也十分重视,从组建领导班子、安排工作人员、提供物质保障、亲自参与协商等方面可以看出选民参与选举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选举工作使地区单位对地区事务有了全面的了解,积极参与地区各项事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增进了社会单位之间的感情,地区整体的区域经济环境得到了改善。

4、充分发扬民主是做好人大换届选举的重要前提。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做好选民登记和核对工作。做到“不错、不重、不漏”,其中重点把好“不漏”关,如发现漏登,及时补正和公布。所以我们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地组织工作,保证全体选民参与提名和投票选举的权利,做到了“张榜在前,通知随后,工作到人”特别是对外出、无法直接参加投票的选民,帮助其办理好委托投票手续。在投票过程中,设立若干秘密写票处,确保选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充分行使了民主权利。

5、严格依法办事是做好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关键。一是必须严格执行法定的时间。如选民登记,选民公布及补榜、选举日、提名日、公布候选人和当选结果等,都严格按法定日期和具体时间、地点要求,向选民张榜公布。延期公布或不公布都属违法。二是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如选举大会程序、设立投票站的程序要求等,都严格遵循,没有图省事而随意简化程序。明确工作人员的法定人数,佩戴工作证上岗。同时,对委托投票也有严格规定。三是正确引导选民依法选举。为避免因候选人得票分散而造成选举不成功,在整个选举过程中,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选举办法,教育引导选民、社区单位识大体、顾大局,考虑代表结构。

这次换届选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实践,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新体现,也是促进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力保证,虽然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但我们将认真分析研究此次人大换届选举中的不足,在今后的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加以改进。

篇2:人大选举工作总结

人大选举工作总结2007-12-07 17:57:2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人大选举工作总结人大选举工作总结(2)人大选举工作总结

人大选举工作总结

第十三届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在区委、区人大的指导下,在辖区中央、市区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按照法定程序,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突出方法创新和内容创新,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在选举全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选举工作的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地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从2003年8底开始至12月22日止,历时三个多月,经过准备工作阶段、选民登记阶段、提名协商确定候选人阶段、投票选举阶段等,顺利地完成了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此次换届选举全地区共划分为12个选区,其中3个联合选区、9个混合选区;共划分选民小组1048个,选民联组128个;截止12月10日投票日当天,地区共有参选单位686个,选民总数59530人,其中单位选民50193人,占,居民选民9337人,占,比10月30日公布选民名单时增加补登选民2945人;已审查确认被剥夺政治权利的49人,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的1人,不能行使权利的8人。进入提名候选人阶段,地区共提出初步代表候选人221名。经过民主酝酿、协商,按法律规定的差额比例,地区确定正式候选人40名。投票日当天参加选举投票的选民共57926人,参选率达。经过选民投票选举,地区产生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8名。在新当选代表中,代表构成的比例是:中共党员22人,占;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4人,占;群

众2人,占;其中妇女7人,占25;大专以上学历25人,占。总体来说,此次选出的新一届人大代表政治素质较高、结构比例较合理,体现了代表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二、主要工作情况 街道工委、办事处对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十分重视,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街道领导班子把做好人大选举工作提升到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加强了对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工委要求机关及各社区党总支、工作站要把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摆上重要位置,落实责任,精心组织,依法办事,指导到位,保证选举工作圆满成功。具体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认真准备,保障到位,切实落实工作职责

1、人员到位、责任到位

街道抽调9名机关干部成立地区选举

分会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此次选举工作;抽调150人组成选区工作组(包括机关干部、社区工作站成员和社会单位人员),负责12个选区选举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成立了由街道处级领导干部担任第一责任人、科级干部担任第二责任人及选区组长、第三责任人任选区副组长及抽调部分社区工作站成员和社会单位人员组成的各选区选举办公室。在整个人大选举工作中,分会对各选区的第一、二、三责任人都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工作责任,要求有关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和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去开展工作,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一旦出现问题,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由于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按照要求努力工作,工作中没有出现明显差错,无一人被追究责任。

2、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为了做好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地区分会研究制定了《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同时针对我街道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后实行

“议行分设”体制的特点,街道工委及时下发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作用,做好人大选举工作》的文件,召开各社区居委会主任、工作站站长和地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会议,明确任务,明确职责,明确要求,建立了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为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为使选举工作顺利开展,选举分会领导多次研究、多方协调,以最快的速度落实了12个选区的办公地点,全部配齐了办公设备,并拨出专款作为选举经费,从办公地点、办公设备和办公经费上给予充足的支持,确保选举保障工作到位。

3、通力合作,广泛调研

调查摸底工作是人大选举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掌握选民人数,分析选民结构,划分选区范围和分配代表构成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分会办公室与二龙路派出所和各社区居委会工作站一道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对地区户籍人口、实际居住人口和社会单位人数进行了认真细

致的调查摸底,全面核实了我地区实际人口的结构与分布情况,划分了12个选区,并对我地区28名代表在各选区的分布进行了相对科学合理的分配。同时对此次选举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向地区分会提交了《E街道第十三届人大选举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的调查报告,为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4、细致培训,实施考核 选举初期,地区选举分会办公室专门安排时间对全体工作人员集中进行了培训,学习选举法、选举实施细则、市区有关文件等,观看了专题教学片,具体讲解选民登记和选民资格审查

篇3:建国以来人大代表选举的发展特点

一是选举权利扩大化。1953年选举法规定剥夺地主阶级、反革命分子、其他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和精神病患者的选举权;1979年选举法则规定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 其他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同时规定把直接选举范围由1953年的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扩大到县、自治县一级, 使民主范围前进了一大步;1982年则扩大了归侨代表的选举权;1986年又扩大了旅居国外的中国公民的选举权;1995年选举法提出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以体现选举权的男女平等原则。

二是选举机构常设化。我国的选举工作都是由选举委员会组织。1953年, 选举委员会受同级人民政府领导和上级选举委员会领导。1979年以后, 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地方人大常委会, 主持同级的全国人大代表与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1986年, 将“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领导”修改为“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的领导。”1995年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选举机构逐步走向常设化和专门化。

三是代表提名多样化。1953年选举法规定主要是政党、团体提名候选人, 1979年则规定任何选民或者代表, 有三人以上附议, 也可推荐代表候选人。1986年将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增至十人以上, 使得代表候选人提名更加严肃认真、科学规范。2004年选举法规定代表候选人如人数超过最高差额比例, 可通过预选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完善了选举程序。

四是代表比例平等化。根据1979年选举法, 地方人大与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中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与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分别是五比一与八比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乡人口比例也发生很大变化, 1995年选举法规定比例统一改为“四比一”。2010年选举法规定实行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并于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时首次实施, 体现了代表比例平等化。

五是选举程序规范化。1979年选举法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投票方式上实行无记名投票方式, 计票方式上实行相对多数制;1986年选举法规定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 代表候选人获得参选票数过半始得当选 (“两个过半”的计票方式) 。同时, 选民登记上“一次登记确认, 长期有效”, 方便了选民的选举, 提高了选举的效率。1995年选举法规定间接选举中, 如果所提候选人的人数超过最高差额比例, 就要进行预选;同时设立流动票箱, 以方便老弱病残选民的选举, 体现了选举的人性化;2004年选举法增加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与回答选民问题, 罢免县级人大代表的人数从三十人提高到五十人, 增加了罢免的严肃性, 维护了人大代表的合法权益。选举程序不断规范, 选举制度不断完善。

六是选举制度完整化。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选举实践的不断发展, 人大代表选举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如1979年增加选区划分一章, 增设对代表的监督、罢免和补选一章。1982年选举法还对代表资格中止的条件作出了具体规定。1986年选举法还明确规定罢免代表的具体程序,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并同时规定了辞职和补选的程序方式。1995年新选举法还对于地方人大代表的辞职、罢免, 以及公告条件与方式做出了具体规定。2004年对破坏选举的制裁上, 新法对贿选作为单独的一款加以规定, 解决了实践中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条件下不断出现的贿选问题;同时, 在行政处分和刑事处分制裁措施的基础上, 增加了治安管理处罚措施, 完善了选举制裁的内容。这些都表明我国选举制度正在不断完善, 结构上趋于完整。

七是制度改革渐进化。综观建国六十四年选举制度的不断发展, 选举制度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的, 这充分表明了选举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不仅要服从服务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 还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总目标。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一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样才能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选举制度的不断创新,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在制度创新中不断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因此人大代表的选举对人大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人大代表选举的发展特点, 主要表现在选举权利扩大化, 选举机构常设化, 代表提名多样化, 代表比例平等化, 选举程序规范化, 选举制度完整化, 制度改革渐进化七方面, 深刻体现了建国以来人大代表选举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候选人提名

参考文献

[1]蔡定剑.一个人大研究者的探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选举工作

关键词:十八大;选举;地方人大

一、地方人大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选民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居住条件以及思想观念和民主意识都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新形势下我国的人大选举工作尤其是地方人大选举工作面临着新问题、新情况。

(一)“人大代表”的内涵和职责未被充分认识

“人大代表”四个字看似简单,却意义深刻,很多选民或者是人大代表本人对“人大代表”究竟代表什么?“人大代表”有哪些职责?怎样选举“人大代表”?等都缺乏正确认识或者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据调查显示,地方许多选民对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发挥的作用漠不关心。在选民心中人大代表起的作用不大,选民们认为人大代表并不能真正为他们争取到什么利益,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起不了大的作用。因此这就导致选民们在生活实践中遇到问题不愿意找人大代表,不愿找人大代表表达政治意愿,而是有问题、有意愿直接找政府、找领导。

同时,许多地方人大代表对自己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职责,对“代表”的具体涵义认识不足。人大代表们把被选上代表和去参加人大会议视为自身政治上的荣誉,对“代表”所应具备哪些政治条件,应承担哪些职责,应尽哪些义务没有客观和充分的认识。许多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和提案审议不关心、不理解、不研究,对自身的定位就是:“开会听听报告,举举手。”所以,很多地方人大代表并没有真正行使一个代表参政议政的职责,没有很好为老百姓代言。

(二)社会矛盾影响地方人大选举有序推进

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遇到的拆迁安置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遇到的扶贫问题,公务执法的公平公正等一系列社会矛盾问题,看似对地方人大选举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实则与人大选举工作紧密相连,甚至影响到人大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在经济发展转型关键时期,暴力征地拆迁,就业形势压力大,民营企业改革问题,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社会治安问题等,使许多公民对政府存在不满情绪,导致在地方人大代表选举过程中人民群众借机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不满,影响选举工作。如:有的地方选民就表示,不解决他们的问题就不参与和不配合选举工作,一个地区甚至有近80%的人不参与选举登记,可谓严重影响人大选举工作的推进。

(三)妇女代表比例不足,有待提高

选举的平等性就是要求社会公民平等的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在性别、民主、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职业等方面对公民没有差别性的、歧视性的资格限制。正如英国学者密尔强调的:“在一个充分发达和文明的国家里,不应当有贱民,不应当有被取消了资格的人”。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但由于中国是一个经历了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国家,某些传统思想仍然扎根人民心中,如:妇女地位理应低下。这导致了在现实选举中妇女选举权没有得到很好保障,从地方人大代表构成比例看,女性代表一般只占20%左右,这与女性在实际社会中的人数比例严重不符。尤其在地方人大中,女性参政议政人数低,女性代表参与选举组织工作人数较少,所以我国宪法规定的人人享有平等选举权,没有在地方选举实践中较好体现。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选举工作的重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全国各族人民能够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愿望,能够很好团结人民、集思广益、协调各方利益,最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力量。所以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选举工作不容忽视。

(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制度的优越性要高于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既要表现出在物质上的丰富,又要体现出在政治生活上的优越,即体现出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达心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依法治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最佳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会受到阻碍。因此,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就必须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经济的根本保障

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与以往任何时期都不同的新阶段,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后,中国将面临经济缓慢增长,甚至是经济下行等一系列新情况。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要确保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国家提供一个安定、安全的政治局面,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改进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尤其是地方人大选举工作制度,有利于确保社会政治的稳定,有利于社会有序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环境,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人大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建立以来,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大制度得到了许多改进,如2010年修改的选举法也使人大选举工作更科学和完善。但是,仍不可否认在人大选举工作中,尤其是地方选举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大代表的自身素质不高、选民厌选情绪高、选举时存在抢登记等问题。存在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就会影响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因此,为了更好、更有效的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为了使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的智慧更好发挥出来,就必须加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人大制度自身建设。

三、地方人大选举工作改进和完善的路径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新常态下,改进和完善地方人大选举制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先导,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一)改进选举程序与办法,严审人大代表资格

我国的地方人大代表选举用的是单位选区和户籍选区代表选举法,这种办法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在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历史条件都不同的今天,以前沿用的选举办法不一定适合今天的社会实际。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各地之间交流密切,人员流动性大,因此以前的以户籍和单位为选区的选举法,致使大量流动人口没有参与到人大代表的选举,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政治权利。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应当改革以户籍和单位为选区的选举制度,推出以居民常年居住地为选区的选举办法,常年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同的群众,可以选择任何一地作为选举区。在法律层面上可考虑设立全国统一选举日,规范选举时间,增强公民的选举观念。

针对许多地方人大代表对自身职责不明确,在参政议政方面不够投入和能力不足,应当实行规范化、严格化的代表资格审查制度,选举代表首先应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和参政议政能力及热情,最后应具备为“人民发声,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意识。同时,可以使代表向专职化方向发展,以使代表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民意、民情,更好为民发声,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选举氛围

地方人大选举出现一些问题,很多原因是舆论宣传不够,选民们对人大选举的情况没有了解。因此加强舆论宣传是改进地方人大的一个重要路径。

第一,应当采取各种形式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特别是要利用好现代的信息网络技术。如:电视、广播、报纸、手机报、短信、微信、微博等手段,把人大选举的时间、地点、形式、步骤、重要性等不断展现给群众,营造起舆论氛围,以使群众随时掌握人大选举的动态,更积极的支持人大选举工作。

第二,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对地方人大选举,就应当大力宣传地方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选民,要针对选民的积极性和政治热情做相关引导,让他们知道人大选举是为人民自己。同时,要针对选民宣传选举相关程序、步骤等信息,如在选举登记的时候,把选民的资格条件以及选举登记方式方法宣讲清楚。在投票选举时,应当宣传选民如何使用投票权,或者怎样委托投票。

针对地方的领导干部,如乡镇、街道等与群众接触最多的干部,也要进行宣传。要使他们重视人大选举工作,明确他们在人大选举中所应做的和承担的责任,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积极的人大选举观念,为人大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服务。

(三)把竞争引入选举制度,增强代表的积极性

地方人大选举中,很多选民没有热情和积极性,他们不主动报名和自我推荐,经常被动提名;还有的被选上的人大代表缺乏参政议政能力和热情,致使代表们整体素质不高。

在人大选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极大带动选民的积极性。在选举过程中,让选民自己推荐自己,使对政治感兴趣的人能够获得机会。在候选人方面,应当让候选人进行现场演说,介绍自己,谈自己的优势,与选民面对面交流,甚至可以回答选民的问题,这样选民就可以了解候选人的具体情况,选出自己心中的代表。

在竞选纪律和程序上一定要严格。竞选是一种制度,不能够存在以破坏制度的竞争。对于那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如对候选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诽谤,为了争取选票对选民进行贿赂、恐吓等方式,同时在竞选过程中不允许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等。在竞选程序上一定要规范,如竞选方式、时间、地点必须明确,竞选人的信息、资格条件必须公开,对于竞选结果要及时公布,确保选举程序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毛泽东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l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

[5]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1998.

[6]周小梅.关于人大代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人大研究,2003(02).

[7]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

[8] [英]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

[9] 屠振宇.选举投票程序研究述评[J].人大研究,2005(06):4-6.

[10]李凡.中国选举制度改革[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1]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篇5:人大换届选举总结

一、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机构。为保证对人大换届选举的领导,镇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主任,人大主席、镇长为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武装部长、团委书记、妇联主任、派出所所长等为成员的镇人大选举委员会,并成立了选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业务工作。各村、各单位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选举领导小组,同时也配备了业务素质高的镇干部加强对各村、各单位的选举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

二、划分选区,分配代表名额。根据x人办[2006]22号文件精神,我镇人大主席团7月上旬组织人员,奔赴各村、各单位就人大换届选举开展了专题调研。结合我镇的实际,因供销、粮站、蛇纹石矿、采购站等部门的解体,人员流散,选民无法直接投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各镇代表选区进行调整,确定为33个,比上届精减了3个。县代表选区仍同上届一样,保持着5个。

在代表名额分配上,我们按照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注意妇女代表不低于20%,非党代表不低于35%的标准,认真分配代表名额。我镇镇代表名额共47名,经过分配,各类镇代表的比例是:党员代表29名,占61.7%,非党代表18名,占38.3%,女性代表11名,占23.4%,少数民族代表3名,占6.4%。县代表名额8名,其中一名为县寄选人员,各类县代表比例是:党员代表4名,占50%,非党代表4名,占50%,女性代表2名,占25%,少数民族代表1名,占12.5%,代表名额分配符合结构比例要求。

三、加大宣传力度,为选举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县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是全民参加的直接选举,是动员全民参与,进行普法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广大选民参与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选举工作成败。为此,我们始终坚持把宣传发动作为搞换届选举的重要环节来抓:

一是认真组织培训,提高队伍的素质。镇党委、镇人大先后分阶段多次召开会议,对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业务培训。会后,各村、各单位相继通过村两委、选民会议等形式,贯彻县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精神,并广泛组织工作人员和选民学习《xx镇2006年县、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及有关法律、法规、选举程序。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提高了选举工作人员和选民的素质及选民的参选意识,明确了选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各选区顺利完成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各村、各单位采取多形式、全方位、有力度地进行宣传,结合各自实际,通过张贴宣传标语、《选民须知》、出版墙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换届选举工作。同时各村、各单位指定一名素质较高的宣传员,负责本单位、本村的宣传工作,把宣传工作做到户,做到人,以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重点宣传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换届选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选举工作的日程安排和具体要求,为换届选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认真开展选民登记工作。10月下旬,我镇的选民登记工作全面铺开。首先,经镇选举委员会调查,全镇总人口数9695人,18周岁以上人口总数7672人,占全镇总人口数的79.13%,其中男性3964人,女性3708 人。其次,各选区在上次选民登记的基础上,按“三增三减”的原则,对全镇的选民按选区逐户调查,彻底摸清选民变动情况,落实外出选民数,并发出致外出选民公开信240多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从11月4日至10日,各选区开展选民登记,按逐户逐人进行,确保登记不错、不漏、不重,共登记选民7416人,占全镇总人口数76.49%,其中外出选民1515人,另外造册256人。

五、依法提名推荐,严把代表质量关。在提名推荐初步代表候选人阶段,镇选举委员会、各选区工作组、各村、各单位宣传员都反复宣传代表的作用和条件,重点宣传代表的素质,要求把那些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并具有一定执行代表职务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人推荐为代表候选人。从各选区反馈的情况来看,各选区在坚持代表的广泛性和先进性的原则和注重代表结构要求的基础上,召开了各选民小组会议,反复征求各选民的意愿,依法推荐出县代表初步候选人21名,为应选名额的(县代表应选名额8名)2.6倍,其中:政党、人民团体推荐4名,占19.04%;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17名,占80.95%;女性4名,占19%;非党9名,占42.86%。推荐出镇代表初步候选人82名,为应选名额的(镇代表应选名额47名)1.7 倍,其中:政党、人民团体推荐22名,占26.82%;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60名,占73.17%;女性15名,占18.29%;非党47名,占57.32%。

六、广泛协商酝酿,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11月19日-28日为协商酝酿阶段,镇选举委员会提交代表初步候选人名单给各选区,要求各选区召开选民小组会议,进行民主协商,根据大多数选民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差额比例和代表结构,确定县代表正式候选人13名,为应选名额的1.6倍,其中政党和人民团体推荐的 3 名,占23.07%;选民10以上联名推荐的10 名,占76.92%;女性3 名,占23.1 %;非党6 名,占46.15 %。镇代表正式候选人80名,为应选名额的1.7倍,其中政党和人民团体推荐的22 名,占27.5%;选民10以上联名推荐的58 名,占72.5%;女性15 名,占18.75 %;非党6 名,占46.15 %。

七、精心精织,周密安排,依法搞好投票选举工作。为确保全镇12月7日、8日投票选举工作顺利进行,镇换届选举委员会充分做好投票选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准备票箱、选票,确定投票方式,动员选民要积极参与投票选举等。同时,还专门召开培训会议,就有关投票选举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培训。

投票选举结束后,经统计,全镇参加县人大代表投票选举的选民6847人,参选率为92.13% ,选举产生县人大代表8 名,其中其中:政党、人民团体推荐3 名,占37.5 %;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 5 名,占62.5 %;女性2 名,占25 %;非党3 名,占37.5 %;少数民族1名,占12.5 %;35岁以下1名,占12.5 %;36岁至55岁7 名,占87.5 %;56岁以上的没有;大学本科及以上3名,占37.5%;大专(高职)1名,占12.5%;高中(中专)1名,占12.5%;初中以下3名,占37.5%。参加镇人大代表投票选举的选民6723人,参选率为90.65%,选举产生镇人大代表47名,其中:政党、人民团体推荐14名,占29.79 %;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33 名,占70.21%;女性8 名,占17.1%;非党25名,占53.2 %;少数民族2名,占4.3%;35岁以下10名,占21.3%;36岁至55岁36名,占76.6%;56岁以上1名,占2.1% ;大学本科及以上8名,占17%;大专(高职)7名,占14.9% ;高中(中专)6 名,占12.8% ;初中以下26名,占55.3%。

篇6: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根据《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以及全市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我县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从****年10月份开始,分建立换届选举工作机构、划分选区、分配代表名额和宣传发动,选民登记,提名酝酿和选举,召开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四个阶段进行,于****年1月上旬胜利结束。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

一、基本情况 >

(一)选民登记情况:全县27个乡镇,****年年末人口547412人,其中18周岁以上人口364921人。共登记选民361981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未列入选民名单人数3516人,其中: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304人、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的24人、被剥夺选举权利的32人、没有参加选民登记的3156人。>

(二)提名酝酿代表候选人情况:省确定我县代表名额228名,本次换届选举分配名额225名;共划分选区124个。全县共提名代表候选人700名,为应选名额的 倍,其中:政党、人民团体推荐的104名、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的596名,女性148名,占%,少数民族7名,占%。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338名,为应选名额的倍,其中:政党和人民团体推荐的102名,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的236名,女性85名,占%,少数民族7名,占%。>

(三)选举代表情况:全县参加选举投票选民356746人,其中委托投票17925人。选举产生人大代表222名,其中:政党和人民团体推荐当选99名,占%,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当选123名,占%;非党46名,占%;女性34名,占%;少数民族4名,占%。年龄35岁以下的35名,占%;36岁至55岁的184名,占%;56岁以上的3名,占%。大学本科及以上的16名,占%;大专及高职89名,占%;中专、职高及高中53名,占%;初中及以下64名,占%。与往届比年龄有所降低,学历有所提高。>

(四)人代会选举情况:我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于****年12月28日至****年1月2日胜利召开,历时5天半。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各项工作报告,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会议选举产生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9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6名(含1名兼职)、委员12名;县政府领导人7名,其中县长1名、副县长6名;县法院院长1名;县检察院检察长1名,实现了组织意图,圆满完成大会各项任务。在上述28名当选人员中,女性4名,占%;非党3名,占%;少数民族1名,占%。年龄35岁以下的1名,占%;36岁至55岁27名,占%。大学本科及以上的4名,占%;大专及高职22名,占%;中专、职高及高中2名,占%。>

二、我们的主要作法 >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对这次换届选举工作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县委常委会议专门听取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的情况汇报。一是成立了分层次的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长发为组长的全县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选举委员会,各乡镇设立了县人大代表选举领导小组,各选区设立了工作小组,做到了层层加强领导。二是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全县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和工作日程,县委向全县批转了工作方案,各乡镇也根据各自的实际制订了实施方案,使整个换届选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三是拨付了专门经费,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落实了责任制。实行“四包三定三集中”,“四包”即县级领导包联系乡镇、乡镇领导包选区、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三定”即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三集中”即全县各级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换届选举工作。这样任务到人,责任明确,从而保证了换届选举工作落到实处。>

(二)宣传发动,培训骨干。县级人大换届选举系直接选举,涉及面广,法律性强,必须搞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全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取得成功。为此,我们除了召开各层次各类会议宣传换届选举精神、要求和作法外,还利用电视、广播、墙报、宣传栏、宣传车、走访选民等多种形式宣传换届选举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安排部署。据统计,全县各级召开换届选举工作会议141次,参会人员5285人;广播电视电影宣传98场(次),出动宣传车63辆(次),出墙报73期,张贴标语7867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换届选举还铅印了XX份关于全县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公告,张贴到各个选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使整个换届选举工作的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我们对县、乡、村三级干部和选区负责人,以及“三员”进行了培训,共培训选举工作骨干2933人,使整个换届选举工作依法进行,程序到位。>

(三)精心指导,依法选举。为了切实指导各乡镇各选区的换届选举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失误和偏差,县人大常委会的8名领导,分片包干负责指导,在每个阶段都深入乡镇、选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因此,在选民登记阶段,严把了“三关”即年龄关、法律关和政策关,及时纠正了错登、漏登、重登现象。在候选人提名酝酿阶段,严把了候选人的结构关和张榜公布的法定时间关。特别是在12月1日选举日这天,县级领导和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全部下到乡镇选区,坐阵指挥,确保了县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依法顺利进行。>

(四)周密安排,确保成功。为了开好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任务,我们在****年11月份成立了大会筹备处,设立了资料、议案和组织、宣传、会务、后勤五个组,除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外,还从有关单位抽调了人员,明确职责,包干负责。为了使新一届代表尽快熟悉有关法律和人大业务知识,履行好代表职务,开好会,议好事,选好举,12月20日,对新一届代表进行了集中培训。在会议期间,筹备处转作秘书处,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成立了大会临时党委,加强了对大会的领导,使大会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特别是这次开会,正遇几十年难遇的大雪天气,天寒地冻,住宿条件又不好,代表们坐不安、睡不好,意见很大。为了使代表安心开好会,后勤组和会务组,想办法给有的房间和会议室购置了电热毯46床和电取暖器32台,从而稳定了代表的情绪。资料、议案组织组、保卫组和宣传组也克服了重重困难,把每个环节的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了大会的圆满成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有些投票选举工作不规范,表现在票箱制作有的不符合要求、有的投票点“三员”不全、流动票箱过多等。>

2、少数乡镇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致使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浆水乡有一选区,在投票选举时,负责该选区的乡干部不到位,造成发出的选票比登记选民多,有一个投票点的代投现象严重,另选他人的赞成票达2266票,导致这次选举无效,而重新投票选举。梅田镇有一选区第一次投票时,收回的选票比发出的选票多,致使选举无效。在重新投票选举时,一流动票箱的“三员”擅自分成三个小组投票,使该投票箱的535张选票无法认定,造成该选区的两名候选人的赞成票未过半。>

3、想当代表的人员比往届多,竞争比较激烈。有个别候选人当代表的动机不纯,有请吃、拉选票现象。>

上一篇:设计总监年会发言下一篇:师德演讲稿:宽容也是一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