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党建工作情况

2024-06-25

司法局党建工作情况(共6篇)

篇1:司法局党建工作情况

司法局党建工作情况

我局党建工作在县委、县政法委、市司法局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加强制度建设。我局现设一个党总支,下设机关党支部、律师党支部以及七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3人,其中机关党支部71人,律师党支部22人。并不断注入新的血液,现有积极分子6名,今年律师党支部新发展一名预备党员。

创新工作方法。认真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发展党员公示制度等。年初由党总支制定下发了党员学习教育计划,明确每月组织生活活动的内容。党组成员每半年上党课一次,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大会,党小组每月活动一次,党员每星期集中学习一次,提高了党课质量,保证了党日的时间,落实了思想汇报,党员始终在支部的教育和监督之下。党总支每季度召开形势分析会,研究讨论党建工作,考察培养发展对象,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发展党员。为了做好机关党建工作,局长带领党员骨干分别到山东淄博等地考察,学习他们的先进做法,取长补短。

注重党建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的有机结合。经验:抓示范、树典型、促质量,注重搞好民主政治建设与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巩固了党建成果,促进了发展。

一、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对重大决策及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坚持听取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复研究再决定,使决策更加正确、科学,得到党员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增强了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

三、健全社会评价和干部述职制度。问题和不足

二、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关党建工作的能动作用不够。机关党建工作相对业务工作来说处于薄弱环节。在机关的议事日程中,缺乏应有的高度和指导力度。在研究工作时考虑较少,布置工作时任务不明,开展工作时力度不够,检查工作时多看表面文章。党务工作人员总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普遍存在被动应付现象,能动作用发挥不够。

(二)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理论学习气氛不浓或流于形式,在机关党内政治生活中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力,进行积极正确的思想交流比较少。

(三)基层党组织抓党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强。部分党务工作者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机关党建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开展几次活动,对自身工作要求不高;在处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上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多数党务干部身兼数职,工作不到位,对党建工作缺乏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机关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责权不挂钩,缺乏实施管理的必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号召力不强,工作难开展;二是经费短缺,基层党组织的党费全额上缴,开展活动经费难以保证,直接影响到党建活动开展,致使党员教育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五)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基层党组织基本没有专职党务工作者,党务干部多是兼职,且绝大多数都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承担着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抓党务工作。从当前机关党务干部现状看,普遍重业务工作,轻党建工作,认为搞党建工作虚、空、难、没有实惠、不被理解,对党建工作研究不深不透不实,工作视野偏窄,缺少新思路。

(六)党的组织生活单调,缺少活力。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内容单

一、形式少、方法陈旧,仅满足于一般的政治说教、催交党费等,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职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致使开展机关党的活动对广大党员吸引力不强,教育管理效果不好,党组织 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明显。

三、积极探索加强党建工作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从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和新方法。

(一)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选好配强支部班子

一要从组织上把自身素质高、既懂业务、会管理,又能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基层党支部领导岗位上,使其真正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二要注重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如举办支部书记党建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等学习班,组织党务工作者探讨和交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新思路。三是各级领导要多关心和支持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增强党务工作者做好党建工作的自信心,解除其后顾之忧,使之安心工作。

(二)转变观念,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

在甘孜州“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和谐稳定”的进程中,随着事业的发展,各项改革势必要不断推进。因此,党支部班子成员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党支部首先应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增强“参与”意识,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把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与具体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务工作渗透到业务工作中去,使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只有这样,机关党务工作者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从根本上解决“两张皮”问题;其次要强化“中心”意识,把具体业务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三是要以主动姿态服务、服从于州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一条主线、两个一切、三个加强、富民安康”总体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

(三)改进方法,拓宽工作思路

一是要有工作内容上的保证,以适应新机制的健康运行。甘孜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党员多,党员素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党支部的工作内容要有较高的层次拓展。要突出以人为本,实施教育、引导、激励和培养相结合的方针。教育,就是在实行新的机制中,坚持并加强对党员的爱党、爱祖国、爱单位、爱本职工作的教育。引导,就是要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引导人,确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创新观念和价值观念。激励,就是要通过抓先进典型、树风气,把严格管理与日常的分配制度相结合,把加强思想工作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有力的利益激励机制。培养,就是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培养一批道德素质好、专业精、适应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是要继续深化党支部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把党建工作指标一并纳入考核体系,使党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在布置具体业务的同时,要同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检查、考核具体业务效果的同时,也要检查考核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做到“抓思想,从具体业务出发;抓具体业务,从思想入手”,使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三是要力求“实、活、新”。所谓“实”,就是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活”就是教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管理模式要自主、多样、有效,坚持“三少三多”,即少一点指令性,多一点指导性,少一点统一模式,多一点主观能动性,开展活动多注重实效,少讲究形式。“新”,就是要敢于创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规律,以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四是要正确处理机关党支部与部门行政负责人的关系。党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对部门的工作全面负责,机关党组织要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工作,改进工作;要把党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征求行政领导的意见,遇事多同行政领导商量解决,取得行政领导的支持、关心和必要的帮助。行政领导对机关党组织的工作要多关心、多支持、多帮助、列入部门工作目标,充分重视和发挥机关党组织的作用,加强部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来讲,行政领导对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主

要表现为:(1)行政领导在工作安排上要统筹兼顾,保证党支部有必要的时间及开展支部活动的必要经费;(2)指导机关党支部围绕本部门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行政业务工作中去。(3)要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之内,坚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支部和党员的监督。

是提高思想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认真把机关党建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以迎接十七大的召开和学习十七大精神为契机,掀起学习理论的新高潮,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上来。各级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保障监督者,担负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各级机关的党组织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应该发挥其政治优势,努力把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凝聚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切实保障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必须提高对机关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行动上把机关党建工作纳入机关的目标管理之中,定期考核党务工作的实绩,认真促进机关党的建设。

二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突出构建和谐的机关党建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促进和谐党委、支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机关党建要结合自身特点,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的内容上、方法上、机制上、手段上进行创新和改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突出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改进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质量,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以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为契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光荣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党员干部以合法理性的形式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和公平诉求,灵活运用各种柔性方式处理思想问题和复杂矛盾;关心党员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促进机关形成团结向上、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良好氛围。

三是结合机关特点,完善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目前党的机关工作现状看,应该重点解决好以下几项制度建设:一是学习培训制度,使机关党员的学习与培训在时间上、制度上得以保证。二是民主生活会制度,使每一个党员在党的组织中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目的。三是民主评议党员和干部政绩制度,使每个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在民主监督之下自觉做好本职工作与自身建设。四是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避免出现特殊党员。五是定期向上级党员组织汇报工作制度,以此促进机关党的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是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使每个机关党组织和机关党员都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并做到强化“三种监督”,即强化上级监督:上级监督部门对下级领导干部要常扯“衣袖”,多揪“耳朵”,做到“常下毛毛雨,多打预防针”;硬化同级监督:领导班子成员要把互相监督作为一种政治任务,严肃认真而不是敷衍马虎地履行好监督义务;活化下级监督:要通过组织领导干部公开述职、民主测评、走访座谈和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切实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和监督质量。

五是加强机关党务干部的业务培训,用科学发展观造就一大批合格的机关党务工作干部,不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针对机关党的工作干部素质偏低的问题,应该通过利用会议以会代训、利用党校办班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强化对机关党务干部的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可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建理论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深他们对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以及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程度。二是党建工作基本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与作风建设的内容和方法。三是培训他们开展机关党的组织活动,进行党员教育的方法。四是培训他们开展党内监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措施。通过上述培训,使机关党务工作干部真

正成为懂行、能干的党务工作专家。五是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搞好政工职称的评定和政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六是强化统筹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统筹意识,将机关党建工作的计划、目标纳入本单位本部门的总体规划。对本单位本部门的行政工作和党建工作应兼顾并重,做到“计划一起制定,责任一起落实,工作一起检查,成果一起考核”。同时,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单位负责人在机关党建工作中的“一岗双责”。不仅要对行政业务工作负责,而且应对机关党建工作负责,把管事与管人、管工作与管思想统一起来,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同抓起来。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努力解决好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设一支特别联系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机关党建工作队伍,使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扬,我们党的事业就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篇2:司法局党建工作情况

一、司法局主要职能

一是制定并组织实施普法教育规划;指导、协调并开展依法治理工作。二是指导、管理、监督并组织开展律师公证工作。三是指导、管理并开展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工作。四是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法律援助工作。五是协调、指导并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六是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二、2011年司法局取得的成就

2011,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司法局的大力支

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州、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全局,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一条主线,把提高执行力、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作为重要突破口,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基层基础建设、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机关效能作风建设,奋力推进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取得较好成效。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围绕不同主题,积极开展了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一定宣传效果。第一,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充分利用电视、宣传栏、横幅、图片、发放宣传-1-

资料、征订法律知识读本、播放录音带、出动宣传车、解答法律咨询等形式,广泛宣传了《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调解法》、《法律援助条例》等40余部法律法规。据统计,全县共有50多个部门(单位)参加了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万余份,出动宣传车50余场次,出展板、宣传栏80余期,向群众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受教育群众达2万余人。

(二)积极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切实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单位”作为重要载体,促进领导干部、一般干部学法用法。县委中心组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的表率作用,县委、政府各部门继续开展了“推进办事公开,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的政务公开活动。其间主要学习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干部任用条例》等法律法规。

重视加强“法律进校园”活动。**县中学开展了“心手相牵,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综治安全和普法教育实践活动;县民中、民小、生格乡寄校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的给全校师生传授法律知识;上述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安全防范意识。

结合企业、牧民群众、寺院僧侣各自特点,认真开展“百企联百村”、“法律进企业、进乡村、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开展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法律明白人”、村两委干部培训等活动,重点学习了《选举法》、《安全生产法》、《婚姻法》、《草原法》、《村民委员会

组织法》、《公民法律知识读本》、《维护社会稳定法律知识读本》、《农牧民以案学法读本》等法律法规。签订了“法律七进”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人,落到实处,进一步深化了“法律七进”活动。制定了**县201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时建议调整充实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其办事机构。落实普法经费;认真开展了“六五”普法对象摸排工作,全县各类普法对象共有**人,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三)认真筹备“六五”普法启动工作。扎实做好了“五五”普法总结表彰和“六五”普法启动工作,在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考核验收团第一阶段、总体验收阶段考评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筛选评比,提出了表彰“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建议名单;草拟了《**县“十二五”时期依法治县工作纲要》(讨论稿)、《 **县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召开了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

(四)组织编写普法教材,确保工作正常开展。为改善普法教育中藏文版学习资料缺乏的问题,满足牧民群众普法教材的需求,治县办、县司法局组织工作人员编写了部分藏文版法制宣传材料,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妇女维权、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救助、法律援助,依法治理、人民调解等。从2011年8月1日起,向各乡镇发放法制宣传资料17000余册,法律援助宣传册20000册;人民调解法宣传册20000册,人民调解法释义(*文版)2500本,法制宣传纸杯15万个;制作法制宣传展板200块。

(五)依法治理工作。全县各行政执法部门结合工作职能,积极开展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活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活动,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了煤矿、非煤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企业、伪劣商品、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文化市场、学校周边环境、社会治安等。同时,结合实际,积极落实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做到执法权限法定、执法内容明确、执法程序公开、有效规范了执法行为。

二是基层工作循序渐进,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人民调解工作。分解下达了各乡镇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工作目标任务,与各乡镇司法所签订了2011年乡镇司法所重点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核定各司法所办公和办案业务专项经费,配发警务用车6辆、数码一体机8台、照相机3架。全年共开展了三次全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定了我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调解成功率达100%,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作用。按要求完成了征订人民调解法学习、宣传培训的任务,受到省厅表彰。完成《人民调解》杂志征订任务。全面落实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全面完成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我县1个调委会获得全省十佳调委会奖、13个调委会获得州级优秀调委会奖、系统内15名调解员获得州级优秀个人奖、12个案例获得州级优秀案例奖。

(二)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实行了社区矫正工作,成立领导小

组,建立健全社区矫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印发了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或细则、办法,动员并安排部署社区矫正工作;指导、监督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检查、考核了全县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情况。社区矫正工作文书档案齐全,基础工作台账健全、规范,按规定时限报送统计报表。

(三)安置帮教工作。安置帮教工作稳步推行,根据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帮教社会化,工作职责规范化”为工作思路,积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全面完成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活动,排查率、帮教率、建档率均达100%,农牧民安置率100%。全面完成了使用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平台工作。

三是法律援助和服务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继续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大力开展法律援助知

识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第二,积极开辟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重视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为农民工、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率达100%;第三,健全法律援助联络员制度,完善法律援助机构网络,进一步将法律援助工作延伸到基层社区,探索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扩大覆盖面,切实解决了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第四,设立法律服务专线咨询电话,规范来电来访群众接待工作,共接待群众来电16人次,来访群众87人次;第五,为城乡及牧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做到了应援尽援,援助率达100%,受理各类法律援助事

务*件,其中民事类*件,案由涉及劳资纠纷、劳动争议、工伤赔偿、交通事故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等;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件,公证案件*件,免费代书*人次,免费解答法律咨询*人次。第六,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开展了公证、律师服务“三农”活动和律师公证参与人民调解活动,第七,加强对公证律师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培训面达100%;第八,县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达67件,其中法律援助案件33件;第九,继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教育。

篇3:司法局党建工作情况

一、查办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的主要特点

( 一) 检察机关自行发现是案件线索的主要来源

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线索来源以检察机关自行发现为主, 在受理的全部涉及生态环境领域案件线索中, 反渎职侵权部门自行发现占50. 4% , 上级交办占20. 8% , 群众举报17. 6% , 外部机关移送6. 4% , 其他情况4. 8% 。

( 二) 玩忽职守罪和滥用职权罪占绝对比例

在立案查办的犯罪嫌疑人中, 以玩忽职守罪立案侦查的占立案总人数的76% ; 以滥用职权罪立案侦查的占立案总人数的19. 5% , 两者占立案总人数的95. 5% 。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主要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 违法行使行政管理、审批权, 致使相关污染企业违规生产; 不作为, 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 放任相关企业和个人随意排污、滥砍滥伐; 徇私舞弊, 不向司法部门移交环境污染犯罪, 以罚代刑, 放纵犯罪等。

( 三) 损失巨大, 后果严重, 挽回经济损失比例小

一年间查办的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案件造成16 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近2. 73 亿。挽回经济损失963 万元, 仅占经济损失总额的3. 5% 。这说明, 生态环境领域犯罪的后果严重, 且损失一旦造成, 难以弥补。这还突出表现在被污染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生态资源, 无法在短期内恢复, 严重地甚至影响到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 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严重危害生物多样性, 造成不可逆转、无法估量的损失。

( 四) 涉案部门众多, 基层执法人员比例高

由于生态环境领域涉及环境污染、环境资源破坏、环保资金落实不到位等多方面问题, 因此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涉及到国土、环保、水利、林业、农业、财政、工信、人社、规划、质监、工商、发改、乡镇政府等十几个行政执法机关。其中, 环保、工信、财政等负责污染治理、环境监察、环保资金审批的部门同比明显上升。在立案查办的犯罪嫌疑人中, 70% 以上为基层行政执法人员。

( 五) 重特大案件比例相对较低

在所查办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案件中, 重特大案件占立案总人数的43. 4% 。与同期全省立案查处渎职侵权案件重特大案件比例51. 6% 相比, 低了8. 2 个百分点。

二、查办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群众举报不积极, 不能及时发现破坏生态环境渎职案件线索。从查处的案件看, 相当一批涉及到在农村非法开办电镀、冶炼等小工厂、小作坊造成环境污染。因为涉及到农民个人经济利益, 即使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农民群众也不愿到相关部门举报。个别检察机关查处类似案件时, 还出现过当地农民不配合取证、甚至联合抗法的情况。

二是两法衔接不畅, 渎职案件发现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领域行政处罚案件与刑事处罚案件数量对比反差较大,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交流不畅, 环境刑事治理和行政治理之间存在“空白地带”, 以罚代刑、降格处理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涉案部门多, 责任追究难度大。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背后往往涉及多部门责任, 不仅环境监管部门无力监管, 也使司法机关在查处犯罪过程中出现立案难、查证难、处理难、阻力大等问题。

四是损害后果鉴定难。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及背后所涉职务犯罪, 依照法律规定, 须有损害后果且损害后果要达到法定标准, 而法定标准需由省级环境监管部门出具技术鉴定予以确定, 导致出现鉴定门槛高、时间长、费用贵等问题。且有些鉴定因科技含量高, 环保部门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无法鉴定, 造成损害后果难以量化。

五是因果关系确定难。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及背后所涉职务犯罪, 依照法律规定, 要证明损害后果与相关犯罪行为间的因果关系。实践中, 有些污染或破坏环境犯罪的损害后果是逐步积累, 并在未来一段时间才可能显现, 使因果关系难以确定, 造成对相关犯罪难以定罪追责。

三、惩治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的司法建议

一是继续大力查办破坏生态环境背后的渎职犯罪。检察机关应强化法律监督职责, 依法严肃查办破坏生态环境背后涉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违法排污行为监管不力, 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搞权钱交易, 索贿受贿审批违规项目, 造成环境污染; 滥用职权, 随意免征、减征排污费、环保罚款; 对环保专项资金申请、使用监督管理失职, 造成环保专项资金未用于环保, 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等职务犯罪案件, 促进环境监管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二是结合本地实际, 扎实开展查办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专项活动。各级检察机关应根据当地党委、政府关于环境治理的重点部署开展生态环境专项工作。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要特别关注关于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犯罪, 严肃查处背后所涉渎职犯罪; 对于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要突出查处非法占有农用地、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环境资源背后的渎职犯罪; 组织开展针对性较强的专项活动, 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有力推动保护生态环境领域司法工作的开展。

三是加强协作配合, 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检察机关应认真审视其在促进严格执法、保障依法行政中的职能定位, 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中, 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的沟通协作, 推进“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积极配合落实2015 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 ( 试行) 》; 建立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的信息共享、案件移送机制, 通过机制衔接拓宽渎职案件线索发现渠道, 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 及时有力打击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

四是积极探索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评估体系 (1) 。为确保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处理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应当积极推进建立以司法鉴定机构为核心、以省级环保、国土、卫生等部门为辅助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评估体系。尽快研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技术方法和工作程序, 以满足环境司法和行政执法的现实需求。

五是加大保护生态环境工作宣传力度。通过举报宣传周、警示教育基地、舆论媒体、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工作, 强化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 畅通举报渠道, 提高人民群众及时举报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积极性、主动性, 形成全民共同保护环境、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社会氛围。

六是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与预防部门密切配合, 结合办案及时向发案单位发送检察建议, 督促建章立制, 堵塞漏洞, 严防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不当、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惠农扶贫领域的渎职犯罪。

注释

篇4:司法局党建工作情况

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银川市两级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犯罪案件72件91人,其中,公安系统51人占56%,法院24人占26.4%,司法行政系统14人占15.4%,检察人员2人占2.2%。所立案件中,贪污贿赂案件26件35人,占立案总件数的36%,总人数的38.5%。渎职侵权案件46件56人,占立案总件数的63.4%,总人数的61.5%。

1.涉案罪名相对集中,贪渎交织现象严重。在查处的案件中,涉及的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四种罪名的70人占76.9%。其中,贪污16人,受贿17人,玩忽职守21人,滥用职权15人。其他罪名较少,徇私枉法7人,执行判决裁定失职渎职4人,虐待被监管人员3人,民事枉法裁判2人,徇私舞弊减刑2人,刑讯逼供1人,非法拘禁1人,挪用公款2人。司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犯罪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索贿、受贿犯罪。犯罪人在利用职权徇私情的同时,又大肆敛财,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法律的尊严。

2.涉案的部门和人员相对集中。从案件分布来看:公安系统主要集中在经侦、刑侦、缉毒、看守所、基层派出所等部门;法院主要集中在执行、审判以及基层法庭;司法行政系统主要集中在监狱及基层司法所。部门负责人或单位的骨干及关键岗位人员42人占46.2%,他们一般都掌握一定的决策权或者处分权,往往成为被拉拢腐蚀的重点对象。一些干警对工作不负责而失职渎职或为了谋取利益而滥用权力等。如:宁夏第二强制戒毒管理科副科长闫春荣收受他人贿赂将三名强制戒毒人员放出被判处有期徒刑。

3.公安系统犯罪人数居多,协警犯罪所占比重较大。在立案查处的72件91人中,公安系统35件51人,占立案总件数的48.6%,总人数的56%。在51人中,协警25人,占立案总人数的49%。

4.渎职侵权现象严重。在查处的72件91人中,渎职侵权案件46件56人,占立案总件数的63.4%,總人数的61.5%。尤其是监狱和基层司法所,立案查处14件14人,其中,渎职侵权案件13件13人,占立案总件数和总人数的92.9%。其次是公安系统,在立案查处的35件51人中,渎职案件25件34人,占总件数的71.4%,总人数的66.7%。渎职现象特别严重,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和极坏的影响。

5.“诉讼掮客”的出现严重干扰司法公正。近年来,“诉讼掮客”十分活跃。在查处的司法腐败案件中,律师搞灰色代理向法官行贿,已成为了一种潜规则。如查办的哈少宁受贿案,就是因为康乐公司法律顾问白某的从中“引荐”,才导致哈少宁走上犯罪的不归之路。甚至一些“诉讼掮客”与法官之间形成了利益链条。如马彦生受贿案中,从中“引荐”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及其他人员多达19人(其中,律师10人),在其受贿的220余万中,“掮客引荐”就达91.5万元,占41.6%。

6.窝案、串案突出,危害性极其严重。一名官员落马,往往会带出一批官员甚至是高级干部,即所谓的“群体效应”。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庭三名执行法官就因一案被追究刑事责任。在一起徇私舞弊减刑、玩忽职守窝案中,银川监狱直属一分区区长王力、七监区监区长李立群、监狱刑罚执行科科长赵龙以及狱政科、医院等部门六人被判刑。兴庆区检察院查处的王献海、韩鹏等人行贿案中,受贿人马彦生犯罪金额高达220余万元,涉案单位和个人多达70余个,犯罪时间从2004年至2011年长达7年之久,犯罪行为涉及银川、吴忠、固原、石嘴山、中卫五市,几乎所有的基层法院都被牵扯其中。共有30余名法官,1名检察官,10名司法行政人员被追究了责任。近50名司法工作人员同时“触犯法律的高压线”,其性质之恶劣、影响之严重,在宁夏司法史上堪称前所未有,严重损害司法权威,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司法人员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的特殊性是构成这类犯罪的前提和基础。究其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权大于法的思想作祟,特权思想严重。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官本位”思想严重,特权思想根深蒂固,司法工作人员也深受“权大于法”的人治观念影响。有的司法工作人员自视身份特殊,高人一等,在执法过程中无视国家法律规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耀武扬威,肆意侵害他人权利和利益;有的不认真履行职责,或滥用职权,或失职渎职,以致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2006年6月,被害人童某被人砍成重伤,民警吴某在办理此案过程中不提请立案,其调入兴庆区分局某派出所工作时,又私自将案件材料带走,致使此案长达四年未能侦破,导致被害人多次上访,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2.以案谋私,追求物欲。少数司法工作人员平时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思想发生偏差,法制观念淡薄,私欲恶性膨胀。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潮影响下,进而萌发利用职务之便行贪污受贿之念。再加上一些单位一味追求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对其工作人员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致使一些人经不住腐朽思想和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把手中的权力当做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如兴庆区公安分局富宁街派出所民警徐全明知被害人伤情为重伤和田某是嫌疑人,却不立案侦查,致使田某不受法律追究。

3.司法准入机制的不健全,人员素质较差。司法准入机制随着法制的健全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推动过程。从历史的角度看:由于司法准入机制的长期失严,使司法队伍鱼目混杂、良莠不齐,一些文化水平低、责任心不强,靠“任命”式获得检察官、法官资格的人依然在执法办案,且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甚至是中层领导或办案主力。在查处的案件中,专科及以下文化程度52人占57.1%,如:金凤区法院原执行庭庭长曹某因明知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的盗窃犯罪人张某未被交付执行,而未履行监督职责,导致被告人处于失控状态又重新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6个月。同时,曹某签字借出的张某案审判卷宗未及时归还,导致卷宗丢失,曹某因涉嫌玩忽职守被相对不起诉。这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之后,又两次因丢失卷宗材料被行政处罚。从现状看:一是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依然在办案第一线行使与己资格极不相称的法律职权,有的甚至规避统考准入,被任命为检察长、院长类职务,迂回取得法律资格。二是通过“司法考试”人员不经过熟悉岗位技能实战演练、参与出庭审判等岗位锻炼,就直接承办案件,独当一面,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形,容易导致渎职失职类犯罪产生。三是由于人员短缺,工作压力大,司法机关的临时聘用人员较多,尤其是在公安和法院,存在大量的临时聘用人员。这些人员不属于司法机关在编人员,单位平时对他们疏于管理和教育,使其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和执法观念。如:2011年5月西夏区公安分局协警员靳某,在值班期间,因内勤牛某叫其去加油,靳某在没有确认当班领导同意的情况下,明知协警员不得驾驶警车,却违规驾车加油,结果与一辆摩托车发生碰撞,导致摩托车司机抢救无效死亡。

nlc202309011317

4.管理和制度存在缺陷,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由于司法机关人事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完善、不科学,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给一些人可乘之机。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措施不到位,对于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风险点查找不全面、不准确,风险防控措施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个别单位干脆没有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如:永宁县公安局查找风险点1条,而刑侦、缉毒、经侦、治安等9个部门风险点是“零”。没有查找到风险点,也就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容易发生职务犯罪;有的单位严重缺乏办案力量,导致一些临时聘用人员长期代行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司法工作人员职权,自身产生角色错位,加之这部分人员工资待遇较低,工作强度较大,在单位属于“好使唤”的人员,容易产生心理失衡,逐步走上吃、拿、卡、要,甚至犯罪的道路。如:西夏区分局文昌路派出所协警员李瑞军,在被辞退后,又因工作繁忙,被叫回帮助办理案件。2011年6月李瑞军和另外两位协警员姚铭、陈瑞阳在未经领导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出警将贩卖考试作弊器的刘某、李某抓获,并将罚没款2.1万元私分,构成贪污罪。调查中还发现,银川市公安局及下属分局招聘协警员高达2000余人,已具有相当规模,而公安部门对于协警的管理制度只是散见于一些规章条例。这些规章条例大多内容空泛,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落实和监督管理方面,很难实现应有的约束力。这些管理监督方面的漏洞,使职务犯罪有机可乘。而一旦发现他们有违法违纪等问题时,用人单位则简单地将他们除名,且不留案底,导致一些人被A单位辞退,又迅速被B单位方录用,极易成为司法、行政执法队伍的乱源,引发一系列犯罪行为。

5.打击不力、惩处不严。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查处与被查处双方均为司法人员,查处起来存在畏难情绪。一是群众不敢举报。由于司法工作人员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有些群众特别是自身或者是亲属有过错的群众,在利益受到侵害后,为了息事宁人而不到有关部门举报。二是查处难度大。有些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带有浓厚的“因公”情结,有时责任难以分清,罪与非罪的界限难以界定,查处此类案件时,说情多、阻力大,致使有些案件查得不深不透。三是个别司法机关为了“遮丑”或者为了保持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发案后不向有关单位移交。四是量刑较轻,不足以警示震慑犯罪。从判决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案件被判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从而使一些人产生了漠法心里。五是对行贿犯罪和行贿行为的放纵。行贿和受贿是犯罪共同体,他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引起受贿的直接原因是行贿。但在现实中,行贿犯罪越来越被“轻刑化”甚至免刑化。調查中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大多是被动性受贿,有的案件当事人在办案人拒贿后,将贿款置于办案人员办公室后迅速逃离,办案人员无奈将该款上交单位纪检部门,但是,单位处理结果令人遗憾:无一例外,单位纪检部门将所有上交的现金、礼品等全部退还行贿人或作为执行款处理。这些贿赂款,少则一次性给办案人员缴纳了几百元电话费,大多数则是一次性的给予办案人员人民币2万元左右,最多的达到了5万元,这种处理方法,无疑放纵了行贿犯罪,也为受贿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影响执法公正和法律尊严。

6.犯罪黑数问题严重。就司法工作人员来说,其处于整个司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是犯罪的裁判者和惩治者,也是法律的守护神。为什么还会有一些人“知法犯法”、“以身试法”呢?这是因为他们有一种侥幸心理,这种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犯罪黑数的存在。职务犯罪的侦破是“以人找事”,即通过对某人的举报来查找他的犯罪事实,而显然并不是所有的职务犯罪都能够被发现和举报。因此,职务犯罪的定罪概率究竟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但一般来说,应该比刑事犯罪定罪概率要低得多。犯罪黑数的大量存在,破坏了刑罚的必定性,致使一部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总是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预防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

犯罪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层次、多角度的预防措施才能起到遏制犯罪的作用。

1.突出教育的基础作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突出教育的前瞻性。围绕司法工作发展,把反腐倡廉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司法系统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在全系统内开展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加强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防线。二是突出教育的针对性。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领导干部是权力的掌管者和行使者,是被拉拢腐蚀的重点对象,只有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教育,才能增强整个集体的免疫力。还要针对不同职务、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工作岗位的特点各有重点、分层次教育。对领导干部,主要突出权力观教育,引导他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立党为公、执法为民;对于重点岗位、重点部门的人员,主要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调查显示:渎职案件占立案总件数的63.4%,总人数的61.5%,属于司法系统案件高发区。因此,要教育广大干警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彻底解决精神怠慢、不在状态、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增强责任意识和履职尽责观念,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切实把每项工作作为自身应当做、必须做、要做好的事;对于聘用人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适当提高他们的收入,定期开展谈话,了解他们的社交圈,把管理、监督工作延伸至八小时之外。三是突出教育的实效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防止腐败,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思想灌输与启发式教育、理论教育与形象化教育、正面典型引导与反面案例警示结合起来,使教育形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

2.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素应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机制、法规制度约束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同时从手段、辅助和保障作用考虑,还要包括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查办惩处机制、廉政测评预警机制、廉政激励机制、组织领导机制等内容。一方面应突出系统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工作起点和工作目标的高度一致性,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全面防范为体系目标,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建立“文化+制度+科技”的立体预防工作机制,彰显体系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应立足现实,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建立健全准入机制,把好“入口关”。在招录考试中,应增加德育的内容以及工作责任心、事业心的测试,真正使品德高尚、有能力、有责任、能担当的人员进入司法系统;加强临时聘用人员制度建设,严格控制聘用数量,对于有违法违纪的及时予以处理,并予以登记、落有案底,以防此类人员再次被录用;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干警思想动态定期分析机制、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着力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实现制度的刚性,保证制度的落实。在监督制约机制上,必须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为监督重点,紧紧抓住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有效防止职务犯罪现象发生。建立健全重大案件跟踪、立案、撤案、不起诉、判无罪案件等监督制度;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入手,全面排查,科学评估,找准廉政风险,为制定科学严密、有效管用的防控机制打好基础;全面推行警务公开、检务公开、审判公开等制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发动全社会都来监督政法队伍的执法活动;强化人大监督,接受党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和领导;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对司法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犯法的现象应严肃查处,绝不放纵犯罪。

3.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增强法律威慑力。惩治是预防腐败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始终坚持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惩治,把查办案件作为工作的主业来抓,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使广大干警严格遵守纪律,克服侥幸心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几率。加大举报知识的宣传和举报奖励力度,使群众知道怎样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懂得怎样举报犯罪,提高他们举报职务犯罪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消除犯罪黑数。加强对案件处理结果的监督,严格控制不起诉案件和缓刑、低刑判决。严格减刑、假释的审批条件和程序,完善保外就医的条件和审批手续,以法律的威严震慑犯罪,减少犯罪。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查处力度。检察机关必须加大查处力度,逐步解决行贿犯罪普遍量刑较轻,甚至大量行贿犯罪人未被追究的问题。消除行贿人认为刑不上行贿者的心理。使犯罪人的法律风险和道德损失大于其非法收入,即增加其犯罪成本,从而达到威慑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作者单位: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银川市人民检察院)

篇5:区司法局汇报工作情况

(2011年3月2日)

一、主要职责及常规工作

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司法行政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编制全区法制宣传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管理、监督、指导公证、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负责全区人民调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等工作。

常规工作:

1、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一是开展好两节、两会等重点期间法制宣传活动;二是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三是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全年开展大型法律宣传不少于4次。

2、人民调解工作。一是加强调委会组织和制度建设;二是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三是开展“人民调解进万家 化解矛盾在基层”活动,全区全年调解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3、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一是开展好225名五年来刑满释放和三年来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帮教率达100%,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二是做好监狱、劳教所服刑和在教人员情况网络身份、户口、住址核实工作。

4、公证管理工作。规范公证管理,提高办证质量和文明窗口建设水平,无错证、假证现象的发生。

5、法律援助工作。完成办理非诉讼援助案件150件以上。

6、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司法所软件硬件建设;三是规范基层基础资料。

二、存在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员不齐,兼职较多。五个基层司法所人员编 1

制共13人,其中思山岭、下马塘和郭家司法所各3人编制,南芬和铁山司法所各2人编制。目前,下马塘、郭家、思山岭和南芬司法所都存在着人员缺少、配备不齐的现象,有两个司法所没有司法所长,司法所人员还不同程度担负着综治、信访、法制等其他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影响司法行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2011年三项重点工作

1、夯实人民调解基础,着力维护全区社会和谐稳定

2011年,全区人民调解工作以开展“人民调解进万家,化解矛盾在基层”活动为载体,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着力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一是走家入户宣传《人民调解法》。组织基层司法所、基层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走千家、进万户,面向群众广泛宣传《人民调解法》,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栏、标语、宣传资料、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人民调解法》的实施、广大人民群众知晓《人民调解法》的社会氛围。

二是加强人民调解网络和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大对村、社区调解组织建设的指导力度。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为契机,以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为基础,加强村民(队)组、社区楼洞为单位的基层调解网络建设,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等老同志的作用,不断夯实排查调处工作基层基础,延伸调解工作触角,切实解决信息不灵、调处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其次,要建立完善调解员在岗学习、培训制度,分层次、分类别、分地区组织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村调委会和调解员学习《土地承包法》、《婚姻法》、《合同法》等与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实用法律知识,提高调解员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举办各类讲座,讲解典型案例,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员的调解工作技巧。

三是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在春节前后,四、五、六月政治敏感期和国庆节前,组织开展三次普遍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活动,重点化解医疗、食品安全、交通事故、物业、城乡动拆迁、山林土地承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要组织广大调解人员通过深入基层,逐家逐户地摸底排查,发现和掌握第一手矛盾纠纷信息,集中时间和人力,调解各类纠纷。尤其要下力气化解一批积累多年、积怨很深、难度很大、社会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并通过纠纷排查调解,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一批有价值的重大矛盾纠纷隐患信息,依靠党委、政府协调各方力量加以解决。

四是加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切实加强司法所干部队伍建设,协调镇街着力解决司法所人员不足的问题,特别是要积极向区委建议、早日选派素质过硬、能力强的同志担任空缺的司法所长职务,选强配齐基层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其次,要积极争取落实司法所人员补贴问题,调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司法所人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责任心、紧迫感。第三要加大对司法所硬件设施投入,在正确使用好政法专项资金的同时,协调镇街解决司法所在工作中遇到的办公场所、经费、交通等实际困难,树立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良好形象,提高司法行政干部的威信,为开展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奠定基础。第四要强化对基层司法所人员的培训工作,坚持司法所月例会制度,定期对基层司法行政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2、以“法律援助年”为契机,全面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水平

2011年,全区法律援助工作以开展“法律援助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地提升法律援助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保障实施。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法援、公证、法宣、基层股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区法律援助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将加强对法律援助年活动的督促检查,深入实

际,现场指导;要加强调查研究,面对面地接触群众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二是加强宣传、创造氛围。3月为法律援助宣传月,利用标语、条幅、传单、板报、报纸和电视字幕等各种有效宣传手段,全面宣传法律援助的本质和开展法律援助年活动的重大意义;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媒体宣传与社会宣传相结合,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全社会对法律援助重要性的认识,让群众认识到依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三是确定目标、落实责任。按照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要求,结合南芬地区实际,确定今年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00件以上,同比增长100%;完成各类媒体新闻报道10篇的具体工作目标,并与各镇(街)司法所签订了目标考核责任状。切实做到包案到个人,明确办案任务,落实办案责任,保证不折不扣地完成确定的指标任务。

四是参与信访、化解矛盾。区法律援助中心、区法律顾问团指派律师定期到信访部门坐班,承担起全区涉法信访案件的咨询服务,引导信访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诉求;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涉法信访案件,及时受理,有效解决,努力将涉法信访案件化解在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对需要通过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程序解决的信访问题,引导和疏导上访人通过合法程序加以解决,努力减少和分流涉法信访案件。

五是开设通道,服务弱势。区法援中心要实施特殊的法律援助手段,对精神病患者等特殊受援对象要全程援助,对行动不便者上门援助,对聋哑、盲等残疾人贴近援助,对涉及农民工的讨薪等法律案件要积极配合区人事劳动部门开展法援工作,正确引导帮助农民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重大疑难案件要及时与市法律中心取得联系,3、围绕全区经济发展,全力为铸件产业园区做好法律服务 寻求解决方案,尽最大努力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诉求。

篇6:司法局基层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接市司法局综治迎检工作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细分考评项目,积极部署。基层股对照《xx年年市州司法局综治工作考评细则》和《XX县xx年年基层工作考评表》,对我县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人民调解工作情况

(一)规范人民调解组织,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

一是严格按照湘司发【xx年】80号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村级(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做到办公有场所,制度有上墙,岗位有职责,调解依程序,回访有记录,案件材料归档规范。重点推出了治河渡司法所、新河司法所两个规范典型;二是通过政府设立公益性岗位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县局对此下发专门文件,各乡镇积极落实,目前已建立相关人员花名册(2——4名)并在岗工作。

(二)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协调会议制度和相关工作机制。

一是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协调会议,逐月落实重大矛盾纠纷工作台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执行情况以及人民调解网络平台数据汇报工作,并定期对20个基层司法所开展经常性矛盾纠纷调处情况通报;二是继续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今年以来,我县在原有的11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基础上新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委会办公地点分别设在县民政局提供的场所,实现了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基本覆盖;三是深入推进重大矛盾纠纷化解和民间金融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到有工作方案、有工作台账、有活动总结等资料;四是继续推行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工作机制,在年初的《千分制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中规定:凡是按照规范化案卷的要求完成规定案卷数的在年底考核中记满分,每完成一件补100元;少完成一件扣5分,罚100元;五是落实“民转刑”防范工作,坚持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第一职责,整合力量,多方联动,主动出击,狠抓根本,化解隐患,全方位防控“民转刑”案件,xx年年,我县未发生民转刑案件。

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情况

一)组织全县法律服务工作者培训。4月25

日,我县10名法律服务工作者赴岳阳参加为期两天的全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培训。重点学习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办案实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并与其他县(市、区)法律服务工作者交流了工作经验和做法。5月8日,根据市局安排,我局又召集全县35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举办1次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湖南省基层法律服务所条例》、《湖南省基层法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湖南省基层法律服务收费标准》等法律法规。

(二)做好全县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年检注册工作。

今年5月初,我县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对我县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行为的管理,维护基层法律服务秩序,我们对全县6家法律服务所和全县35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包括新建基层法律服务所1个)进行了严格认真审查,并出具了初审意见,全县的年检注册工作于6月底完成。

上一篇:周易与巫术文化下一篇:大学毕业生会计专业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