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动案例:《美丽的蟹壳》

2024-05-13

中班活动案例:《美丽的蟹壳》(共7篇)

篇1:中班活动案例:《美丽的蟹壳》

中班活动案例:《美丽的蟹壳》

一、活动背景: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的九、十月份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是吃螃蟹最好的时节。在这个季节里孩子们经常会接触到螃蟹,特别喜欢螃蟹奇异的外形、独特的行走姿势和鲜美可口的味道。因此在省级课题的引领之下,一起尝试着生成了艺术主题活动《螃蟹的世界》。在实施的过程之中,发现幼儿经常喜欢摸摸螃蟹那四方方的外壳,谈论着有关壳的秘密。

一天,当大家正在谈论着自己秋季时和夏季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点的时候,一位小朋友突然十分伤感地说:“我们都有漂亮的衣服,可螃蟹每天都是光秃秃的,没有美丽的衣服穿,多可怜啊!”。听到孩子们一阵阵的叹息声,是啊,何不也来生成一个“装饰蟹壳也让螃蟹穿上新衣”的活动呢,让孩子们以真善美的心灵去体验关心动物的美好情感。对,说干就干!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欣赏线描画符号线条带来的美的基础上,学习用多种材料装饰蟹壳,增强幼儿关心喜爱螃蟹的情感。

2.能大胆地在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幻灯片一套

2.各种材料:颜料棉签、水彩笔、线描画专用粗细两头笔、粉笔等

3.半成品制作的彩纸底色的蟹壳(画好外形并剪下)分别挂在幼儿的胸前扮演螃蟹

4.背景音乐:四川民歌《螃蟹歌》

(三)活动过程:

1.听音乐跳螃蟹舞进入,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小螃蟹们,今天妈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螃蟹们要举行一场联欢会了,你们想参加吗?不过联欢会上有一个要求必须穿上一件最漂亮的衣服才让进去。

(评析:一开始就让孩子们以小螃蟹的身份在四川民歌“螃蟹歌”的背景音乐下直接参与活动,让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对今天活动的要求有了一个提前的隐性暗示作用。)

2.欣赏范画----螃蟹

(1)欣赏范画(线条、图案装饰的蟹壳)

①师:“螃蟹小姐最爱漂亮了,你看她第一个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了联欢会的现场,你喜欢螃蟹小姐的这件衣服吗?为什么?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漂亮?有哪些线条?这些线条像什么?还有一些什么图案?像什么?

幼A:我最喜欢螃蟹小姐衣服上围起来的一圈好像“桥”一样的弯弯的弧线。幼B:我最喜欢螃蟹小姐的腰带了,一块黑色一块白色可漂亮了,我的裙子上也

有好看的腰带。

幼C:我喜欢那个像太阳一样的标记,觉得很暖和。

(评析:对于幼儿而言,欣赏美是幼儿的一种自主性的活动,教师所要做的就是

引导中的“抛砖引玉”,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表述,才能充分挖掘他们内在的对美的事物的直接体验,从而享受到来自于他们内心深处对美的一种向往,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索和想要表现的欲望)

②师:“谁知道螃蟹小姐的这件衣服是用什么笔设计出来的?和我们平时画得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A:我觉得是用黑色的笔画的,因为其他的颜色都没有。

幼B:我感觉要用记号笔,因为记号笔是黑色的。

③教师小结:原来螃蟹小姐的衣服是用一种叫线描画的方法设计的。它专门用一种黑色的笔设计的,而且这只笔和我们以前画的笔不一样,仔细看它一头粗一头细。用这样粗细不同的笔在螃蟹小姐的衣服里面画上了许多弯弯的弧线还用了像太阳、小花、星星一样的小符号来设计,才让衣服变得这么的美,螃蟹小姐可真聪明。

(评析:通过幼儿自身的对已有经验的回顾,再出示线描画的专用笔进行比较了解,幼儿产生想要自己亲自绘画的愿望更强烈了。)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给螃蟹穿上漂亮的衣裳

①师:螃蟹宝宝们,你们现在身上的这件衣服妈妈觉得参加联欢会不漂亮,宝宝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幼:我们自己也要来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参加联欢会。

②那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设计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从材料、装饰的图案进行装饰)你想怎么设计你的衣服呢?

幼A:我想用蜡笔来画像螃蟹小姐一样的裙子,还要有一个蝴蝶结。

幼B:我想用我家里有的水彩笔来设计,颜色可漂亮了,我想设计一条漂亮的披肩,我妈妈就有的。

③师:刚才小螃蟹们想了许多的方法,真了不起。妈妈也为螃蟹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先来看看是什么?

④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材料用刚才的方法进行设计,比一比,谁设计的衣服最漂亮,才可以去参加。

(评析:绘画材料的多样性更加激发了幼儿主动表现的欲望。这一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让幼儿由一种“输入”到“转换”再到“部分输出”的过程,为后面环节的更“全面输出”做铺垫。)

3.交待绘画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用各种不同的装饰材料设计。

(2)注意画面的整洁。

(3)重点指导运用线描画装饰的一组幼儿。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小螃蟹们,来快把自己设计的漂亮衣服穿上吧。

(2)让幼儿说说:你最喜欢谁设计的衣服,并说说为什么?

幼A:我是用粗细笔设计的一条裤子,上面一圈都是小花,就像小花园一样的美。幼B:我设计的披风是用粉笔画的,弯弯的海水里面有许多美丽的鱼。

(3)说说老师最喜欢的一件螃蟹衣服,可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讲评。

(4)联欢会开始了,螃蟹们我们一起舞蹈吧。(可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舞蹈)(评析:多元化的评析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满足感,有什么比来自于自己、同伴、老师的赞赏更值得骄傲呢?)

三、活动评析

1.选材中体现了生活化的理念

这是一次由幼儿的生活中谈话活动而生成的艺术活动,它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情感需要。幼儿通过观察欣赏螃蟹小姐 “裙子”的美,进而萌发也来为螃蟹壳装点 “衣服”的愿望,最后在“联欢会”中体验帮助螃蟹穿上新衣的快乐情感。因此只有当活动源自于幼儿的生活,才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到一种艺术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境界!

2.活动中体现了开放自主性的原则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幼儿绘画的真谛是创造性的自我表现。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的主轴是积极主动的表达欲望和求新求异的能动表现的动态结合。因此,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从整个活动氛围的创设、问题的引导、提供材料的多样性、评价的参与面等都注重开放性的原则,不过分偏重于技能技巧,而更多地为幼儿搭建自由表现的舞台,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和创造。同时积极地肯定接纳幼儿的想法和创造以及独特的审美感和表现方式,为他们展现自己富有个性的作品创设了条件。

3.活动中体现了幼儿艺术的自我超越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艺术活动活动是他们事先自我超越的一种依托、一种媒介。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离不开语言、图形、动作等符号形式。而幼儿掌握符号和符号创新是他们自我超越而得以不断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本次活动中无论是从幼儿的过程性的语言描述、还是幼儿的作品中,我们都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幼儿对于艺术的一种符号的创新、一种自我的超越。从而也真正地领悟到“纲要”上所说的:“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验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我想作为教师,这些都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而且是不屑追求的教育的最高境界吧!

篇2:中班活动案例:《美丽的蟹壳》

活动过程:(一)活动目标:

1.在欣赏线描画符号线条带来的美的基础上,学习用多种材料装饰蟹壳,增强幼儿关心喜爱螃蟹的情感。

2.能大胆地在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二)活动准备: 1.幻灯片一套

2.各种材料:颜料棉签、水彩笔、线描画专用粗细两头笔、粉笔等 3.半成品制作的彩纸底色的蟹壳(画好外形并剪下)分别挂在幼儿的胸前扮演螃蟹

4.背景音乐:四川民歌《螃蟹歌》

(三)活动过程:

1.听音乐跳螃蟹舞进入,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小螃蟹们,今天妈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螃蟹们要举行一场联欢会了,你们想参加吗?不过联欢会上有一个要求必须穿上一件最漂亮的衣服才让进去。

(评析:一开始就让孩子们以小螃蟹的身份在四川民歌“螃蟹歌”的背景音乐下直接参与活动,让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对今天活动的要求有了一个提前的隐性暗示作用。2.欣赏范画----螃蟹

(1)欣赏范画(线条、图案装饰的蟹壳)①师:“螃蟹小姐最爱漂亮了,你看她第一个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了联欢会的现场,你喜欢螃蟹小姐的这件衣服吗?为什么?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漂亮?有哪些线条?这些线条像什么?还有一些什么图案?像什么? 幼A:我最喜欢螃蟹小姐衣服上围起来的一圈好像”桥“一样的弯弯的弧线。幼B:我最喜欢螃蟹小姐的腰带了,一块黑色一块白色可漂亮了,我的裙子上也有好看的腰带。

幼C:我喜欢那个像太阳一样的标记,觉得很暖和。

(评析:对于幼儿而言,欣赏美是幼儿的一种自主性的活动,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中的”抛砖引玉“,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表述,才能充分挖掘他们内在的对美的事物的直接体验,从而享受到来自于他们内心深处对美的一种向往,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索和想要表现的欲望)②师:”谁知道螃蟹小姐的这件衣服是用什么笔设计出来的?和我们平时画得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A:我觉得是用黑色的笔画的,因为其他的颜色都没有。幼B:我感觉要用记号笔,因为记号笔是黑色的。

③教师小结:原来螃蟹小姐的衣服是用一种叫线描画的方法设计的。它专门用一种黑色的笔设计的,而且这只笔和我们以前画的笔不一样,仔细看它一头粗一头细。用这样粗细不同的笔在螃蟹小姐的衣服里面画上了许多弯弯的弧线还用了像太阳、小花、星星一样的小符号来设计,才让衣服变得这么的美,螃蟹小姐可真聪明。

(评析:通过幼儿自身的对已有经验的回顾,再出示线描画的专用笔进行比较了解,幼儿产生想要自己亲自绘画的愿望更强烈了。)(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给螃蟹穿上漂亮的衣裳

①师:螃蟹宝宝们,你们现在身上的这件衣服妈妈觉得参加联欢会不漂亮,宝宝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幼:我们自己也要来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参加联欢会。

②那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设计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从材料、装饰的图案进行装饰)你想怎么设计你的衣服呢? 幼A:我想用蜡笔来画像螃蟹小姐一样的裙子,还要有一个蝴蝶结。幼B:我想用我家里有的水彩笔来设计,颜色可漂亮了,我想设计一条漂亮的披肩,我妈妈就有的。

③师:刚才小螃蟹们想了许多的方法,真了不起。妈妈也为螃蟹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先来看看是什么? ④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材料用刚才的方法进行设计,比一比,谁设计的衣服最漂亮,才可以去参加。

(评析:绘画材料的多样性更加激发了幼儿主动表现的欲望。这一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让幼儿由一种”输入“到”转换“再到”部分输出“的过程,为后面环节的更”全面输出"做铺垫。)

3.交待绘画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用各种不同的装饰材料设计。

(2)注意画面的整洁。(3)重点指导运用线描画装饰的一组幼儿。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小螃蟹们,来快把自己设计的漂亮衣服穿上吧。(2)让幼儿说说:你最喜欢谁设计的衣服,并说说为什么? 幼A:我是用粗细笔设计的一条裤子,上面一圈都是小花,就像小花园一样的美。

篇3:中班活动案例:《美丽的蟹壳》

【观察背景】这节课是我日常教学中的一节课,之前我看到有的老师上过类似于这样的韵律活动以后,我倍感压力,因为她上的很好,考虑的也很周全。她采用的是一般用的图谱模式,以此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故事内容,图片很生动。我就想,要是换成实地观察或录像会不会更好?于是我在网上看了一下关于母鸭带小鸭一起走路、游泳和哺食的全过程的录像,选出了一些比较符合我这节课内容的部分。整节课的构思和图片都出来以后,我选择让幼儿先去观察,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兴趣。以下是我的活动实录:

【活动实录】

【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母鸭带小鸭》的旋律,学习随音乐较合拍的做踵步动作,并能手脚协调地做动作。

2.在观察的基础上,迁移生活经验,模仿鸭子走路,鸭子叫、鸭子游水的动作。

3.在舞蹈中主要控制自己的动作幅度,以及调整自己与同伴的距离,尽可能地避免相互碰撞。

【活动准备】

音乐,母鸭和小鸭的头饰,母鸭带小鸭的录像。

【活动轨迹】

一、开始部分

观看鸭子走路的录像,根据自己的经验,学习踵步动作。

1.幼儿回忆观察鸭子的经验,并模仿鸭子走路。

师:“我们都看过鸭子,鸭子走路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们来学一学。”

2.观看录像,学习踵步动作。

教师边引导幼儿观看,边示范做正确的鸭走动作(即踵步动作):右腿屈膝,左腿向前方伸出,脚后跟点地。(反方向动作相同)(在这一部分中宝宝们看到录像以后很是高兴,注意力一下被图片提到最高点。)

3.幼儿随音乐四散找空地方,练习鸭子走路动作。

二、基本部分

变换不同的手部动作,创编模仿鸭子的动作。

1.幼儿创编鸭子的不同动作。

师:“你们除了会学鸭子一摇一摆的走路,还会学鸭子的哪些动作?”

“你们听到小鸭子的声音了吗?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嘎嘎)“又该怎样做动作呢?”双手手心向下,在嘴前上下开合并发出“嘎嘎”的叫声。幼儿对鸭子叫的动作比较熟悉,说以这一动作进行的很顺利。

2.“你见过小鸭子游水吗?接下来请一个小朋友表演给我们看一看。”请幼儿上前表演,并总结:小鸭子游泳动作:双手手心向下,在体前向两侧打开做游泳的动作,并不时摇摇尾巴。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做手上的动作,同时提醒幼儿脚上的踵步动作。

3.听音乐并分析旋律的特点,根据音乐,进行针对性的重难点练习。

师“听一听1~4小节的你听到了什么?(鸭子的叫声)所以,这一段应该做什么动作呢?”(鸭子叫)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鸭子叫的动作。“5~6小节音乐有什么变化,你又听到了什么?(游来游去真快乐)我们应该做什么动作呢?”(鸭子游泳)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鸭子游水的动作。

三、表演韵律活动“母鸭带小鸭”

1.“今天天气很好,小鸭子们和妈妈一起去散步吧!”请几个动作比较好的幼儿或能干的幼儿带上鸭宝宝头饰和鸭妈妈(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去“散步”,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记忆其中的主要动作。

2.分角色表演。请一半幼儿带上鸭妈妈头饰其余幼儿做鸭宝宝,或请一个动作协调性好的幼儿做鸭妈妈,其余小朋友做鸭宝宝,分角色合作进行韵律活动。

(虽然游戏活动结束了,可是宝宝们一个个都还想继续玩,对这节课的兴趣点在分角色表演时达到最高点,最后在我答应他们课后继续玩的情况下他们才依依不舍摘下了头饰。)

【活动反思】

在我备课的时候,我想尝试下新的教学手法,所以我提前让幼儿实地观察和准备了录像教材,尽量地让小鸭子的特色可以一目了然。备课教案的时候,我也一再地请教园里有经验的教师,不断地征求他的意见,欲求完美的教案呈现出来。

在课时,我发现宝宝们对“鸭妈妈带领鸭宝宝出去散步”表演部分比较感兴趣,但是他们掌握得不太好,总是在表演过程中出现问题:刚开始还在跟着音乐的节奏在走,但是一遍过后,幼儿“鸭宝宝”就走出了自己的队伍,跑得到处都是,最后只看到“鸭妈妈”独自游来游去……这时,我停止了音乐,把游戏规则又重新讲了一遍,并且带着他们去“池塘”,跟着音乐,一群快乐的小鸭子游了起来……课后,侍老师告诉我,要想让幼儿在表演过程中避免出现碰撞问题,先要让他们会做动作,然后让幼儿熟悉音乐的旋律、节奏,这样他们的脑海里就会有印象,再者就是控制住幼儿的情绪,这样才能使整个活动顺利进行。

篇4: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狼巷迷谷

安徽凤阳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景壮观,值得每一个凤阳人自豪。现在的孩子,由于家长很少带他们出门,对于外界的事物缺乏主动探究的欲望。在班级,很多孩子说不出我们凤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他们对于凤阳本土风景名胜的了解几乎是空白。我园正在开展省级课题《凤阳本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研究》的研究,尝试把凤阳本土文化中幼儿可接受的知识运用到幼儿园课程中,所以,我从我班幼儿的现有水平,以及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了这次综合活动“美丽的狼巷迷谷”,力图通过把凤阳旅游资源融入到幼儿的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对凤阳的旅游景点有所认识,从而激发幼儿作为一个凤阳人应该具有的爱家乡、爱凤阳的情感。本次活动中,我大胆探索以探究式、体验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活化了幼儿课堂,整合了五大领域内容,变幼儿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在活动过程中,我为幼儿创造了“说”的环境、“想”的空间、“体验”的快乐,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说说、玩玩中愉快地认识了凤阳的狼巷迷谷。

目标:

1.知道凤阳狼巷迷谷名称的由来,对它的地形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能将自己的想法和游玩的经历,在集体面前连贯、大胆地表达。

3.通过体验、游戏,萌发作为凤阳人的自豪感。

准备:

1.狼巷迷谷景点课件。

2.迷宫图人手一份。

过程:

一、导入部分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

你认识视频中的地方吗?它是哪里?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采用了播放视频的形式,利用色彩绚丽的动感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迅速抓住幼儿的眼球,无论是在视觉,还是在听觉上,都给与幼儿很好的冲击,从而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好地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做好了全方位的铺垫。)

二、具体介绍狼巷迷谷的特征

1.讨论:为什么叫狼巷迷谷这个名字呢?狼巷迷谷里有狼吗?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结:这里因为过去经常有野狼出现,而地形又非常奇特,所以叫狼巷迷谷。进去后,就像大迷宫一样。

(评析:通过让幼儿讨论“狼巷迷谷里有狼吗”来发散幼儿思维,培养幼儿想象的能力。同时,幼儿对于狼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三三两两在一起开心、自由地交谈,形成了开放式的生生互动,体现了教师眼中、心中有幼儿,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2.讨论:你去过狼巷迷谷吗?你认为它是什么样的?你在游玩的过程中害怕吗?

(评析:随着启发式、递进式的提问,孩子们把平时的经历通过自己的语言踊跃表达出来,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想说、会说、敢说的环境,很好地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学一学,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形成了师生互动,变被动收听为体验尝试,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再次播放狼巷迷谷课件。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狼巷迷谷迷人的风景吧!

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当导游,给大家介绍狼巷迷谷。

三、游戏——智闯狼巷迷宫(6分钟)

请幼儿自由两两组合,每组拿一张狼巷迷宫图,互相配合走出迷宫。

(评析: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我利用游戏“智闯狼巷迷宫”帮助幼儿加深对狼巷迷谷地形特征的掌握。孩子们两两合作,互相交流、讨论、配合,最终完成了任务。在整个过程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做到了寓教于乐。)

四、延伸

篇5:中班幼儿语言活动案例分析

幼儿姓名:朵朵(化名) 年龄:5岁 班级:中(1)

镜头一:语言活动《大狮子和小老鼠》开始了,老师出示图片大狮子和小老鼠,并提问:“大狮子是个什么的动物,小老鼠呢?”朵朵就她的位置上表演起来。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表演狮子抓住老鼠时的情景,朵朵伸出手,牢牢抓住,眼睛紧紧地盯着!

镜头二:老师提问:“小老鼠被大狮子抓住了,他会怎样求饶呢?”朵朵说:“狮子大王,你放了我吧,也许以后你也会遇到困难的,到时我也可以帮助你!”

镜头三:老师提问:“小老鼠会不会救大狮子呢?”请了其他幼儿回答,于是朵朵弯下身子听旁边的小朋友回答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当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来支持。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有趣的语言情境,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朵朵的这个回答着实让在场的听课老师惊讶,她能主动融入故事的情境中,设身处地从小老鼠的角度并结合自身的社会经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她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述自己的想法,可见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是相当出色的。

倾听是感知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理解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是从学前阶段开始的,因此在幼儿口语发展阶段,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幼儿终身学习语言交流奠定基础。当其他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朵朵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抢着说,可见她能够集中精力去听,并参与到讲话者的思想里去。她的这种良好倾听习惯将促进她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案例二】

幼儿姓名:毛奕涵(化名) 年龄:5岁 班级:中(3)

镜头一:语言活动《小蚂蚁和蒲公英》开始了,老师的提问,毛奕涵小朋友一直在小朋友的后面附和,并没有自己主动举手来回答。

镜头二:活动还在继续,可毛奕涵一会儿把腿伸直了摸摸脚,一会儿摸摸裤管,还把手塞到嘴巴里!

幼儿的注意力在其心理的发展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试想,如果幼儿在游戏、教学活动中,他要感知事物、回忆往事、思考问题,而注意力却不能指向、集中在所要感知、回忆、思考的对象上,他肯定就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回忆不起来,什么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许多观察和实验都表明,幼儿智力的发展与他们的注意力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注意力集中、稳定的孩子,智力发展较好;而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的孩子,则智力发展较差。同时,幼儿注意力的发展不仅影响幼儿智力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幼儿对新知识的接受效果。

在这个语言活动中,毛奕涵只是停留在附和其他小朋友后面说的层面上,并没有自己独立思考,没有通过自己的思索发表观点。尤为重要的是,她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没有关注老师的提问、同伴的回答。这个个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屡见不鲜,还需要我们更多去关注。

篇6:中班活动案例:《美丽的蟹壳》

活动背景:

提线木偶是木偶戏的一种,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提线木偶已成为古老珍稀戏种,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提线木偶,可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教具,结合故事进行表演。木偶所穿衣服,除了在材料上体现废旧利用外,还设计成可穿脱的,木偶可根据故事情节自由更换所需服装。此外,木偶也可投放于区域活动中,给幼儿提供材料,给木偶自制服装,并操纵木偶进行角色表演。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接触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水平制作简单的提线木偶形象,并根据故事情节体验成功制作与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欣赏提线木偶的表演,了解提线木偶造型的可爱之处及运作原理。

2.尝试制作提线木偶,体验其趣味性。

3.观看课件“小蝌蚪找妈妈”,运用自制的提线木偶进行表演,体验成功制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提线木偶教具:投影仪、提线木偶视频、课件: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制作的提线木偶、背景区。

2.制作材料:彩色卡纸、剪刀、毛线、筷子、双面胶、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观看提线木偶视频(提线木偶大师黄奕缺先生表演的训猴),感受提线木偶,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我请小朋友看一段精彩的木偶戏,瞧!表演开始啦!

(2)在幼儿观看木偶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提线木偶运作的原理。

(3)向幼儿介绍提线木偶。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提线木偶。演员只要操纵木偶身上的线,木偶的身体就能动起来。

(4)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起表演,我们先来看一段有趣的动画。(幼儿看课件)你想表演哪个小动物呢?你想不想也设计一只提线木偶呢?

2.探索提线木偶的制作过程。

(1)第一步:设计图案。

(2)第二步:把控制杆和图案连接起来。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动脑筋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在创作的过程中,注意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帮助他选择适合的角色进行制作,让每位幼儿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4.让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提线木偶进行角色表演。

孩子们,我们的木偶表演团开始表演了,想参加的小演员们快来表演吧!

活动延伸:

将制作的提线木偶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根据木偶创造性地表演;并可在手工区投放各种废旧材料,如棉花、碎布等,让幼儿尝试制作立体的木偶。

活动反思:

(一)充分体现幼儿年龄特点组织活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并呈急剧消失和边缘化的状态。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提线木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观察、讨论、琢磨、制作、表演中体验着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卡纸、筷子、毛线等生活材料是孩子们随处可见又感兴趣又易于操作的东西。在幼儿的兴趣点上,鼓励幼儿生成自己想创作的东西,丰富幼儿的内心创作激情。

(二)較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幼儿美术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学习的动机是从兴趣出发,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的动力,就会兴致勃勃,专心致志地把自己感受到的、想到的东西表现出来。否则,没有兴趣就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除了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外,又在整个美术活动过程中注重贯彻兴趣性的原则。即开始部分的导言——观看表演——重点示范——幼儿参与示范——指导——幼儿操作——表演等,都让幼儿在有兴趣的氛围中进行美术活动,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活动愿望,较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三)积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长期以来,传授式的教学几乎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特别是在学习技能、技巧的课上,教师忙于示范,完全成了知识的传授者。其实,孩子也是很好的老师,合作学习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合作中幼儿不仅能够充分体验到平等、民主、友情,也感受到在集体中探求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许多经验都是在合作中成长。成成和文文是本次活动中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对,在合作中,成成学到文文的细致、装饰的对称,文文学到成成敢于展示,敢于积极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孩子间的互相合作不光是社会性的发展,更多的是让孩子在最大范围内学到更多。

(四)能够把握好教师示范的尺度

发挥幼儿美术活动的自主性,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在这次活动中,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运用范例,少出完整范例,少做完整示范,但要突出重点,简介方法,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创作,多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既没框死幼儿的思维,又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是较可取的。从孩子设计的作品成果看也没有雷同的现象。

修改后的教案及修改说明:

活动目标:

1.欣赏提线木偶的表演,了解提线木偶造型的可爱之处及运作原理。

2.尝试制作提线木偶,体验其趣味性。

3.观看课件,运用自制的提线木偶进行表演,体验成功制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提线木偶教具:投影仪、提线木偶视频、课件:小蝌蚪找妈妈、数码相机、教师制作的提线木偶、背景区。

2.制作材料:彩色卡纸、剪刀、回形针、毛线、筷子、双面胶、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观看提线木偶视频(提线木偶大师黄奕缺先生表演的训猴),感受提线木偶,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我请小朋友们看一段精彩的木偶戏,瞧,表演开始啦!

(2)在幼儿观看木偶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提线木偶运作的原理。

(3)向幼儿介绍提线木偶。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提线木偶。演员只要操纵木偶身上的线,木偶的身体就能动起来。

(4)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们一起表演,我们先来看一段有趣的动画。(幼儿看课件)你想表演哪个小动物呢?你想不想也设计一只提线木偶呢?

2.探索提线木偶的制作过程。

(1)第一步:设计图案。(分别画出身体、四条腿。)

(2)第二步:用剪刀按线剪好身体、四条腿。

(3)第三步:用回形针固定关节处,使之可以活动。

(4)第四步:用线把四肢钉在身体相应部位,四肢的另一头用线牵拉着与筷子连接起来。

(修改说明:卡纸的动物造型与操纵杆的简单连接,动物没有关节,表演时显得单板,不灵活。)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动脑筋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在创作的过程中,注意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帮助他选择适合的角色进行制作,让每位幼儿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中幼儿表现:沈雨婷用针、线连接好老虎的一条腿,发现动不起来,她看了看,拽了拽,发现原来是线钉得太紧了,她重新钉松一些,腿动了,她开心地笑了。接着用线牵拉四条腿到筷子上,操作起来:“咦,老虎怎么不动呀?”她仔细检查着。季阳拿着木偶过来:“沈雨婷,看!我们的狐狸动了。”沈雨婷说:“季阳,把你的木偶給我看看,好吗?”她对比看了半天,发现自己木偶上的线连接错了,她坐下来又重新连接。重新链接好后,和季阳一起表演起来。)

4.展示幼儿作品,根据故事(或幼儿自编情节)进行角色表演,并照相。运用投影仪,将幼儿表演的木偶戏进行自我评析。

(1)提线木偶做好了,木偶戏开演啦!幼儿根据自己制作的提线木偶分角色表演。(用数码相机给幼儿拍照,并接入电脑)

(2)今天我还带来了一群特殊的小演员,我们来瞧瞧他们在表演些什么?(请幼儿看自己表演的画面,相互评价,将活动推向高潮)

(修改说明:加强对活动的评价。要通过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请幼儿以演员的身份到其他班表演。

我们这个提线木偶戏团去给其他班的小朋友表演吧!

活动延伸:

篇7:中班体育活动教学案例:玩球乐

中班的孩子都比较喜欢玩球,但比较局限于拍球和抛接球玩,为了增强中班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我精心设计了“羊羊运西瓜”这一体育游戏,赋予活动以故事情节,让孩子们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不但习得技能同时体验同伴合作的乐趣。并随着情节的不断丰富与深入,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和运动的负荷程度,使肌体协调、灵活。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头顶、体侧、胯下等身体方位练习双手传接球,发展幼儿上肢力量及身体协调运动的能力。

2.能与同伴积极探索尝试,动作协调、配合熟练地传接球。

3.在合作探索游戏中,体验同伴合作运西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皮球(人手1个)、碟片、CD机、喜羊羊各种贴画、8个筐。

2.事先给幼儿分好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准备活动(立正)。

1.听音乐随老师做韵律操。

我们羊村的羊羊们跟着羊村长一起来做运动吧!

2.羊村长这边有很多西瓜,请两个好朋友拿一个西瓜来运,要求西瓜不能落地。(找一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运西瓜的方法。(站梯形线)

(评析:以“羊村的羊羊们跟着羊村长一起来运动”出场,使孩子们很快就进入角色,将游戏“羊羊运西瓜”穿插其中,既提高了孩子的活动兴趣,又达到了热身的效果。)

二、基本部分

1.第一次运西瓜。

老师:羊羊宝贝们,我们的西瓜地里还有一些西瓜需要运到水果筐。要求幼儿每组商量一种运西瓜的方法,注意西瓜不能落地。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把西瓜运回筐里,(快速站四路纵队)准备好了吗?

①每组幼儿运用传西瓜进行练习。

师:你们刚才遇到困难了吗?有的西瓜为什么会掉下来?而有的会很快运到筐里?(大家共同讨论,怎样能很快传接给对方球)

②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经验,讲述出传接球快速的方法(瞄准对方的手,并提出将手伸出准备接西瓜)。

2.第二次运西瓜。

刚才我们运了西瓜,现在老师提出个更有挑战的要求,你们敢不敢挑战?谁运得最快?西瓜不能落地。

3.第三次运西瓜,幼儿尝试其他组的方法。

每组商量好,换一种不同方式运西瓜,西瓜不能落地。

4.增强幼儿集体合作的意识。

师:我们刚才挑战了好多次,需要最后一次挑战吗?请你们快速站成一组,运用刚才的方法快速地把西瓜运回筐里。

(评析:当幼儿三次扮演“羊羊运西瓜”意犹未尽时,教师又灵活地将要求提高,既要加快速度,西瓜又不能落地,有的孩子由于激动不小心西瓜落地了,这时,教师鼓励的目光、小伙伴的加油声,给了他们信心,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也发展了他们适应群体的社会能力;加上背景音乐的陪衬和环境的设置,幼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掀起了又一次的活动高潮。)

三、结束部分

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评析:在优美的音乐中,幼儿相互按摩,揉揉肩,相互得到了放松,幼儿的身体也逐渐恢复到了相对静止的状态。)

活动反思:

1.选材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愿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机体的协调性、灵活性。而“羊羊“又是孩子们电视中常接触的小动物,它为孩子所喜爱,因此,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情绪高昂,展示了自我,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强调主体性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次活动增强了每个幼儿的竞争和合作意识,较好地“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和“使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教师改变了以往只强调灌输知识、训练技能的方法,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羊羊”为主线,突出“玩”字,并一次又一次地启发、引导,让孩子始终处于“我想玩”、“我要玩”的积极状态,不断地在游戏中探索、探索中实践,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发展了情感和态度,又提高了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实现了全面发展。

3.面向全体幼儿,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

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帮助幼儿,引导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注重用眼神、言语、动作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达到了师幼互动,使教师真正成为了幼儿心中的好伙伴;教师还能注意到幼儿的运动量及安全性,如:提醒个别幼儿休息片刻,及时调整孩子们活动的空间,符合新《纲要》的精神。

4.合理安排活动。

上一篇:装修行业年终总结下一篇:XX大学生毕业晚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