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的作用有哪些

2024-06-29

课程标准的作用有哪些(通用8篇)

篇1:课程标准的作用有哪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的修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历经3年多的修订终于告一段落。去年春天,我曾就课标修订情况向相关部门和审评专家做过汇报。现将当时的“汇报要点”发表如下,给老师们参考。

语文是一门主课,在小学与初中阶段到底应当学什么?怎样来教,又怎样来学?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围绕语文的争议也特别多。这次课标修订,当然也会注意到各种争议,吸纳那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意见,但更主要的工作,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

十年课改很艰难,原先课标试验稿的试行,实际上大了很多折扣,可以说举步为艰,但成绩还是显著的,就语文教学而言,课改和课标提出的许多先进的理念、方法,已逐步沉淀下来,即使很多学校和老师一时实施不了,也已经承认这是方向。所以这次修订,特别注意把课改中实施并逐步得到认可的那些新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来。我们希望这个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先进的,又是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有可行性的。全国的教育不均衡,学校情况不一样,但在这些基本标准和要求上,应当都能共同遵循,课标应当能面向全体学生。

这次修订,在如何让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下了很大功夫。比如课程的定位,这次修订比较明确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样,就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了。

这次修订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现在提出语文素养,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不止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同时让语文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

这一切都特别考虑不是附加的,不是一加一,更不是穿鞋戴帽,而真正是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展开的。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所以“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代表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

这些都并非是虚的,而是力求落实到教学上,每个学段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下面举一些例子来说说和过去比较,这次修订有哪些比较突出的变化:

一是适当减负。这个减负不完全是学习负担的减少,更是追求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激发兴趣,教学生学会学习。比如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过去一二年级就要求2000多字,而且“四会”。现在减少识字量,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其中会写800。提倡“多认少写”,不再要求“四会”。还请专家对儿童认字写字做了专门的字频研究,从儿童语文生活角度提出先学先写的300个字。附录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300字的字形结构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这些字应当作为一二年级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是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针对目前电脑化之后,写字能力普遍下降,这次修订特别加强了写字教学的分量,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明确写上“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堂练习,天天练字”。

三是阅读教学也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特别是提出了这样几句话: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特别注重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感。对于课外阅读格外重视。阅读量也有具体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特别要提到,这次修订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格外关注的。9年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中外作品。课标列出部分中国古代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小学到初中,136篇。其中小学背诵75篇,初中61篇。

四是写作教学。目前有不少学校搞“提前量”,小学一二年级就布置写作文,是不合适的。课标修订一二年级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现在作文教学那种完全面向考试,只教套题作文、馅饼作文、宿构作文的做法,不但助长假大空的文风,助长文艺腔,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也是有很强的负面作用的。所以这次课标修订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最近关于语文教材的争议不断,很多都是传媒炒作,对于语文课改以及教学是有负面影响的。这次修订对于编写教材也提出一些建议,其中提到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选文要文质兼美,有典范性,还要给地方、学校、老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等等。都是有现实所指的。

这次语文课标修订,希望在语文教育思想、课程目标、内容方面能为小学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基本的要求,也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建议。总的是要尽量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往素质教育靠拢,同时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特别注意激发兴趣,保护天性,学会学习,这样也许可以更好地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为学生打好三个基础:那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大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大好基础。

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正式颁布,2012年9月实施。我想就老师们关心的九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新课标篇幅不大,涉及面宽,凡课程性质、理念、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教学内容、方法、评价、考试、教材编写,等等,都说到了,但多是一些很精练的原则性的表述,需要认真学习、体会和探讨。最好能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照课标的要求,看哪些符合标准,哪些还有差距,或者哪些一时很难做到,看有没有办法逐步达到要求。和平时培训不同,课标学习不能只注重教学技巧模式的模仿,应侧重在教学理念、目标上的思考、对照与探究。课标的学习,为老师们更新观念、全面提升教学水准提供了契机,也为继续推进课改提供了动力。我这里就自己的学习思考,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课标的功能是什么?

国家那么大,学校那么多,从管理上说总得要有一些基本的规范,课标就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都应当以课标为依据,以后相关部门对学校进行教学的检查评估,就要以课标为依据,不能另立标准。中考、高考情况如何?升学率多少?都不应当作为检查评估的标准。中考的考试大纲要以课标为依据。课标是有一定的政策约束力的。对老师来说,有了课标,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培养起码达到什么水平,也就有依据,做到心中有数。应试教育仍在发挥其负面影响力,课标的功能就更加重要,它代表正面的力量,对不良倾向起着抑制、抵挡的作用,引导教学往健康的方向走。

课标实施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的枢纽。10年前有过语文课标的实验稿,这个实验稿的推行,其实就是课改。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在10年课改中,我们已经接触和实践过,现在需要总结。课标实施与课改推进是紧密联系的,学习新课标,也是为了深入课改。

有的老师阅读新课标,关注的是有哪些改动与自己的教学有关,有哪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时间如何安排,等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抱着这种期待,课标可能不太“解渴”。因为课标毕竟和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不同,它是指导性文件,在教学的安排上不可能做很具体、统一、硬性的规定。大家不要因此觉得课标是“务虚”的,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课标不完全“务虚”,即使是所提出的那些新的理念、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框架、评价原则,都很切中教学的时弊,并非穿鞋带帽的空论。我们要通过课标的学习,掌握国家对课程教学设定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这些标准具体体现到各个学段,我们的任务就是实现这个标准。至于如何去教,课标虽有指导性建议,但不是具体方法。教无定法,学校和学生的情况不同,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做创造性的发挥。新课标不是一根绳子,不是用来束缚大家的,它是动力,激励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创造。

新课标提出的那些标准,有些城市的学校觉得标准低了,而农村有些学校还觉得高了。其实课标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国家标准。如果学校条件好,稍微超越一点课标无可厚非,但不应搞很大的“提前量”。条件差的学校跳一跳也完全够得着,应当努力达到课标的要求。全国的教育不均衡,学校情况不一样,但在这些基本标准和要求上,应当都能共同遵循,课标应当能面向全体学生。

二、课标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我们老师比较习惯“教学大纲”,而不太习惯课程标准。其实“课程标准”不是新概念。早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就颁布过《普通教育临时课程标准》,民国时期一直沿用“课程标准”这个概念。新中国建立初期,也还是叫“课程标准”,当时有“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到1952年,才改为“语文教学大纲”。当时这是为了向苏联教育模式看齐。

五、六十年代的语文教学大纲并不涉及教学理念,只规定每一学期甚至每一课应当传授哪些语文知识,教学内容偏难、偏深、偏窄。教学大纲比较具体,每一教学环节要求是“刚性”的,老师只能照此办理,很少选择性。现在以课标代替教学大纲,应当说是一种进步,是全面的提升。

那么课标是怎样出台的?取代教学大纲带来什么变革?这得从16年前说起。1996年教育部就义务教育状况组织进行9省区的大型调查,发现原有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大多数学生不能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中小学比较,我国中小学教学内容较深,但面较窄。以往通过大纲对各科教学的内容、要求都做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缺乏弹性和选择性。这种现状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全面发展。当时就决定要实施课程改革,首先为义务教育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

课标的制定,试图改变过去那种比较偏狭的教学状况,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于是这些年一个词叫得很响亮:素质教育。回过头看,不管如何评价得失,有一点是公认的,课标和课改带来新的教学理念,这是了不起的变革。前后比较一下可以看到,过去教学大纲以及大纲所规定的各个教学环节,所关注的中心是知识和技能;课标与课改关注的中心则是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新课标强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实际上是向素质教育靠拢。还有一点也是进步,就是从以往按照教学大纲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特别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所以我们学习新课标,不要停留在原来使用教学大纲的水平,眼界要高一点,让自己的课程目标意识更加明确,以观念的变革来带动教学变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稿早在2001年研制成稿,随后在全国多个省、市、区试验,多种按照课标编写的实验教材投入使用,也就是课程改革。课改推行至今10年了。从2007年4月开始,教育部组成课标修订组,着手修订。先对29个省、市、区的课改情况进行大面积调查,征询对课标的内容及试验结果的各种意见。然后修订组用了近4年的时间,反复调研、学习、修改,数易其稿,最终形成定稿。课标经过十年课改的试验,集思广益,是全国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并非少数专家的产品,也不是一般的论著,而是国家的政策性文件,学习时要调整心态,认真钻研,考虑如何实施。

如何看待前一段课改以及课标实施的效果?

对语文新课标颁布,有些老师可能不是那么期盼,也不见得多有兴趣。大家对原来课标实验稿也有所接触,但现实状况是,课标的实施好像很难,很多学校的课改也是“水过地皮湿”,见不到突出的效果。大多数人并不否认改革的必要,但要真正推进新课程,从自己做起,又感到非常艰难,从小学到高中,越往上走,难度就更大。课改10年了,一些地区和学校我行我素,仍是老一套。最让人揪心的是学生的学业负担减不下来,甚至比10年前加重了。课改在竭力反对竞技式教育,可是“竞技”在不断加重与提前,提前到小学、学前班,甚至“胎教”,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担心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成为集体无意识了。一方面是对现下应试教育强烈不满,另方面又都不敢轻易放弃应试教育;道理上赞同新课程,实际上却又紧张、担心,结果就形成巨大的社会障碍力,大家都很无奈。当然,课改以来也有另一种趋向,就是把课标片面理解为颠覆性的,不顾实际条件,一味追求课改的形式与声势。强调语文课的人文性,就不敢再提工具性,两者被生硬地割裂开来,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掏空了语文;强调学生为主体,就死板规定老师不能多讲,课堂教学追求无边的讨论,一堂课下来没有多少“干货”。“花架子”并不可能提升教学质量,反而把新课程“名声”给败坏了。

新课标的实施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十年课改真的很艰难,可以用四个字说明:举步维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课改与课标本身有问题吗?不是。主要是这十多年来,经济发展,但社会财富分配差距拉大,竞争加剧,社会心理紧张;最近十多年大学扩招,本来可以让更多青年上大学,可是竞争反而加剧,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所以,课标和课改提出的那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这种非常紧张的社会心理面前,被虚化了,很多人认为课标与课改的理念不错,可是在当下难于实施。我们的确应当正视这种现实,看到课标实施和课改推行所面临的巨大困难。但也要看到,老百姓对现行的教育状况是很不满的,他们希望改革,所以课标与课改还是有巨大的潜在动力,势在必行。课改与课标实施举步维艰,但不可能再走回头路,只能从长计议,适当调整步伐,坚持下去。

在“举步维艰”的同时,应当有信心,给自己打打气。课改与课标的实施还是取得显著的成绩。在课程与教学观念上,已经产生大的冲击和突破,象“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健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这些观念过去也有提过,但课标的实施和课改推行,从理论到实践那么集中强化提倡,使之得到普遍的社会认同。课改激活了对于教育某些根本问题的认识,社会对教育必须改革有了更多的关注与共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一大收获。这次课标修订,经过大面积的调查,征求各方面意见,特别注意把课改中实施并逐步得到认可的那些新的理念和做法,坚持下来,体现出来。经过4年时间修订的语文课标,比实验稿更完整、更科学,也更有可行性。学习新课标,应当总结十年课改的得失,树起更大的信心,更稳妥有力地前行。

课标修订怎样面对这些年的争议?

语文是一门主课,在小学与初中阶段到底应当学什么?怎样来教,又怎样来学?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围绕语文的争议也特别多。这次课标修订,当然也会注意到各种争议,吸纳那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意见,但更主要的工作,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

这次修订,在如何让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下了很大功夫。比如课程的定位,这次修订比较明确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样,就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了。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曾经引起一些讨论。课标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地发展。

关于语文知识的问题,也是有些争论的。现在老师们受制于应试教育,很注重做题,注重讲授和操练所谓系统性的语法修辞知识,这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而且容易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厌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摆脱对语法修辞等概念定义的死板记忆,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保留,办法是随文学习,不必刻意追求系统性。这次修订将原来的附录《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内容扩充了,增加了关于汉字、拼音、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过并没有完全采纳将语文知识“细化、系列化”的建议,因为过分细化和系列化,有可能使课程标准显得繁琐,并对教师造成束缚。

还有,就是“三个维度”问题。过去,语文课程基本目标曾经是“语文知识”,后来则突出“语文能力”,关注点集中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技术层面。新课标则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为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系统建立了“三个维度”的模型,即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语文课程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新课标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但不是每一堂课都落实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长期、隐性的目标,语文教育要靠熏陶,不可能在每一节课内全部“落实”三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相对集中,不可能完成太多目标。要特别注重引导阅读。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阅读中去“涵泳”,逐步习得。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不见得好,还可能破坏那种“涵泳”的感觉。

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重视,即课标四个基本理念中的一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怎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近年来杜郎口等中学自主学习模式流行,模仿非常多,但一些核心问题如老师的作用怎么体现,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时机怎样把握,仍有争议,还有待实践中完善。

2011版语文新课标,变在哪儿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

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国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本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并努力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与学科教学尽可能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增强课程目标的适切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例如,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如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

汉字教育是本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此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

(2)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个改为1600个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个改为800个左右。

(3)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希望下工夫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

(4)在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下,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

点评:

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很鲜明,就是打好“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现在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阅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不只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温儒敏,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对于教师来说,发现儿童也就是发现自己。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发现儿童。我们的责任是教育,是让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发现儿童是我们每天要做的工作。尝试一下儿童文学创作的乐趣,这与教学是互补的。教师们有生活经历,积累素材,变成作品,培养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再去讲课文的时候,一定会讲得很生动、很活泼。

2011版语文新课标增加背诵篇目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其中语文增加了需要背诵的篇目。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

增加20篇背诵篇目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新课标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

背诵推荐篇目 1至6年级(6篇)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几;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

7至9年级(14篇)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与谢中书书,陶弘景;湖心亭看雪,张岱;河中石兽,纪昀。

“课标之所以这样修订,或许是因为那几百个字不常用,没必要非让学生会写。”教育专家分析。部分老师则认为此举是出于减负的考虑,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灵活运用的知识。而增加背诵篇目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传承传统文化。

篇2:课程标准的作用有哪些

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出的建议的主要特点是:

(1)尽可能发掘学生、教师、班级、学校周围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扩展课程资源的范围,这是最便捷、开发上最经济、效果上最突出的课程资源。

(2)教科书仍然是重要的学科课程资源,强调依托教科书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3)大部分学科都重视对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相互配合,体现了整合的大课程资源观。

(4)各学科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的参与和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反映了现代的对话与交流、合作的课程观。

篇3:课程标准的作用有哪些

一、重新认识和解读《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的功能

1. 对教师教学方法给予引导

课程标准为教师在进行高中教学时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课程资源等进行了明确的指引、导向。需要强调的是,课程标准保留了教师的自主选择权,仅作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性建议而已。

2. 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已经改变,教师必须从单一关注某项科目向全科转变;必须从重视学生学习成果向重视学习过程转变。必须对学生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更加重视;必须从学生的应试能力向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方向转变。必须从被动学习向学生主动学习方向转变。必须从关注学生社会性质向重视学生个体性质转变。必须从灌输式教育向主动探究式教育方向转变。

(二)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1. 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发展意识

为了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高中学科涉及的领域相对广泛。其中各模块之间的设置有效地强化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进行课程内容选择的时候得到了可靠的平台。

2. 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

在课程标准中,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首先,突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导者。其次,要做好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但是课程教学强调学生合作、竞争、自主学习。

3. 评价方式实现多样化发展

课程标准的课程评价环节重视的是学生本身的发展,对学生质性评价更加重视。课程评价削弱了终结性评价功能与筛选性评价功能,并使评价成为了师生交流的工具,让课程评价逐渐地融入到课程教育中,使其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 为增加实施空间要推行弹性指导

课程标准给教师实施课程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主动调整教学内容顺序,积极寻找课程资源,实现多样化教学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能力,增加教师在课程标准推广中的作用。

(三)推行课程标准的意义

课程标准对传统教学大纲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更加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方法、价值观等更加重视。这些改变最终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是通过推广课程标准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解放,实现了学生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品德同行的培养目标,让高中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变化。二是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与可理解性更强。通过结果性及体验性目标对课程目标进行展现,利用结果性目标的中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状况以及体验性目标中学生对过程、方法等的描述进行实现。三是通过运用更加直白、容易理解与操作的词汇进行课程教学,提高了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让教师更加容易操作,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二、《课程标准》带给我们的思考

一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新模式。宏观角度就是说要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微观角度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惯性与正确的终身学习观念。

二是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包含以下几点: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实现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互动的效果;收集合适的学习资料,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资料、时间、空间的基础保障;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与意义。

三是重视课程标准在高考备考中的作用。要明白新高考不再是对知识点的单纯考查,而是在挖掘学生的新素养和新潜力。要把课标读厚,把教材读薄;落实课程标准就是备考;渗透学科思想意识;复习备考计划应以能力至上为重点。新课标告诉我们高中教育是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高考自然就是在选拔社会所需要的人。

篇4:哪些中药有降糖作用

丹参 丹参煎剂可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作用可持续5小时之久,且可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有效。

地黄 按2克/公斤体重计算,以地黄喂服实验动物,见血糖明显下降,也可抑制肾上腺素所致的血糖上升。临床用于糖尿病患者有降低血糖效果,且可改善糖尿病人的高血脂、高血压病情。

桑白皮 桑白皮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与其在胃肠道内延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与对照组相比,服桑白皮餐后血糖曲线较平坦,高峰值较低,高峰出现较迟,曲线下降较慢。

玉米须 玉米须发酵剂对实验动物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且对糖尿病性高血压、肾病有改善作用。临床用玉米须45克,作食疗之用。

知母 知母水提取物能降低实验动物血糖,对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其降血糖作用更明显。

枸杞子 枸杞提取物可使实验动物血糖持久下降。研究者认为枸杞子的降血糖作用与枸杞子胍衍生物有关。枸杞子对糖尿病人血脂升高、视力不佳有缓解作用,每日用枸杞子煎汁当茶饮,可改善消渴症状。

人参 人参可促使实验动物血糖降低,并可缓解糖尿病人血脂升高及无力症状。人参浸膏对早期轻症糖尿病有治疗效果,使尿糖减少,血糖降低40毫克,停药后疗效仍可持续2周以上。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对中、重症糖尿病宜与胰岛素合用,因二者有协同降血糖的作用。

黄连 黄连素明显抑制糖原异生和促进糖酵解,故有降低血糖作用。

篇5:评课的标准有哪些

一、明确评课目的。

评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上课教师课堂教学实例进行评价,交流教育与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上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通过评课,使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吸取教益,学习教学方法,改进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同时教师们善于把公开课教学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性研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提高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水平,因此,评课必须围绕这些目的进行,以便使评课活动具有针对性,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把握评课内容。

评课评什么,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一)、评教学思想。即从教学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包括: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面向全体的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的思想,着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运用现代教育观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等等。在现阶段还应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教育新理念。

(二)、评教学目标。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三)、评教材处理。即从教学内容处理的角度,评议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的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等。是否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否克服旧的惟理智主义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是否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再如是否将新授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一堂课产生很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评教法运用。什么是教学方法?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应符合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 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当前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还存在“四个一”现象,这应该在听课评课中得到解决。这“四个一”是:

1、一讲到底满堂灌。不给学生自读、讨论、思考交流时间,教师“讲”“灌”包打天下。

2、一练到底,满堂练。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备课找题单,上课甩题单,讲解对答案,怪不得学生说:“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满堂练。”

3、一看到底,满堂看。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指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名为“自学式”,实为“自由式”。

4、一问到底,满堂问。有的教师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而提的问题,缺少精心设计,提问走形式。

(五)、评学法指导。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如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速度、思维特点、学习修养、学习环境和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再如是否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六)、评教学过程。即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等。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七)、评教学时间分配。

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占用时间过多,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3、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

4、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5、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的,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的现象。

(八)、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教学技能。看教师运用教具,试验,操作投影议、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九)、评教学效果。即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教师给学生以成功机会,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装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有否确立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有时学生的见解很独特,教师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可以获取知识,取长补短。所授的这堂课在教学上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评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评课时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听课时所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使之上升为理性的东西。听课时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或经验,评课时要对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各自独立的问题加以仔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还必须注意揭示那些被表面现象所掩盖着的本质问题。

(二)、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评课的重点应主要围绕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课堂信息的传递结构、学生思维活动的密度和质量、教师的基本功等方面进行,因此不要在琐碎问题上吹毛求疵。有的同志在听课时往往抓不住课堂教学中的要害问题,总喜欢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性错误抓住不放,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应该尽量避免。因为这样做,不但不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反而会严重地伤害教师的自尊心。比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首先要谈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其标准是否可行。课堂教学目标,一般由三个方面组成:Ⅰ知识目标Ⅱ能力目标Ⅲ品德目标,即学生对知识掌握与技能转化的程度有否实现,教学中对学生所促成的智能发展状况如何,实现了思想品德教育或熏陶了吗?以及这些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是否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实际,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现状,是否突出其在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三)、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日常评课活动中,我们在听课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某一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优点,令人赞叹不已。例如粉笔字写的很漂亮,或者板图画的非常漂亮等等。这些突出的优点往往会使听课的人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相反,有时候也会因为授课教师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给听课者带来一些沮丧失望的心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管任何性质的心境都具有强烈的弥散性.也就是说,这种愉快和失望的心境使人们在其他问题上也会带上同样的感情色彩,产生“一好遮百丑”或“一丑遮百好”的心理感觉。因此,如果在听课时发生这种情形,那么在评课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情用事,以偏盖全。如可以评一评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完整有序,体现这一完整性的各个要素的排列是否有序,这个顺序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符合课型特点等。

(四)、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式化。评课的角度和深度要根据被评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定。评课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①要注意年龄差异。对待老教师要尊重,持虚心态度,抱着学习的心理;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要把评课的重点放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讲的概括一点,不要不厌其烦地谈论教学细节问题。同时要帮助其总结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性的东西;对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要细心指导,持扶持态度,评课要具体,可以就教学细节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或努力方向,但不要求全责备,可结合实际讲一些教学理论问题,并注意不宜太多太深。②要注意教师的性格差异。对待性格谦逊的老师,可推心置腹、促膝 谈心;对待性格直爽的教师,可直截了当,从各个角度与其认真交流;对待性格固执的教师应谨慎提出意见。

③要注意教师的素质差异。对待素质好的教师,要提出新的目标,以求不断进取,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待素质一般的教师,要注意鼓励、鞭策,使其充满信心,迎头赶上;对待素质较差的老师,要诚恳地帮助他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们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总之,评课要看对象,不能一个程式往下套。

篇6:空姐的标准坐姿礼仪有哪些

标准的坐姿要求入座时要轻、稳、缓。走到座位前,转身后轻稳地坐下,落座后至少10分钟左右时间不要靠椅背。时间久了,可轻靠椅背。男士坐下时,要挺直脊背让身体重心下垂,两腿与肩部同宽,双手可以自然地放在双腿上。但在与人交谈或作会议发言时,不要坐满整个椅部,让臀部与椅背略有空隙,大腿和小腿成90度角,以表现出男性的练达和自信。不要把小腿交叉蜷缩在椅下,这样显得腿短且姿态窝囊。

女士则是膝盖并拢,永远都不能分开双腿,因为这体现着女性的修养。腰脊挺直,双手自然相叠放在一条腿上,背部直立不能完全倚靠在椅背上,坐满椅子的2/3即可。落座的时候,应从座位左侧入座。女士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裙子后片向前拢一下,以显得端庄、文雅,不要坐下后再拉拽衣裙,那样不优雅,然后坐下把双手放在一条腿上,动作轻盈而协调;起立时右脚先向后收半步,站起,向前走一步,再转身走开。任何时候不能露出大腿。

一般情况下,女性不跷二郎腿,若坐的时间较长,并且在非正式场合,可以跷二郎腿,但要斜放双腿,而且是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另外,有些餐厅、酒吧、首饰店、银行里有高脚椅,坐的时候应该是一只脚落地,一只脚蹬在椅子的横杠上,尽量不要把两腿全部蜷缩在椅子的横杠上,女性的双腿仍然不能分开,而是要尽力并拢。

坐姿有几点是应该注意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抖腿、大幅度跷二郎腿、用一只脚在地上打拍子或者双腿分开太大;女士坐姿要求两膝不分开,即使想跷腿,两腿也要合并;与客户一起入座或同时入座的时候,要分清尊次,一定要请对方先入座。一般讲究左进左出,这是“以右为尊”的一种具体体现;坐的时候动作要轻,别坐得吱呀乱响,两脚交叠而坐时,悬空的小腿要向回收,并将脚尖屈向下,以给人高贵、大方之感。不要在别人面前就座时出现仰头、低头、歪头、扭头等情况;和客户交谈的时候,可以面向正前方,或者面部侧向对方,但不能把后脑勺对着对方;一般在工作场合或有客户拜访时,坐椅面的2/3就比较合乎礼节,通常不应当把上身完全倚靠着椅背;在跟客户交谈时,为表示重视,不仅应面向对方,而且同时要把整个上身朝向对方。作为女士,坐姿的选择还要根据椅子的高低以及有无扶手和靠背,两手、两腿、两脚还可有多种摆法,但两腿叉开,或成四字形的叠腿方式是很不合适的。

★ 空姐面试

★ 空姐个人介绍范文

★ 空姐面试自我介绍

★ 空姐犯错检讨书

★ 空姐个性自我介绍

★ 应聘空姐自我介绍参考

★ 空姐专业面试自我介绍

★ 空姐面试英文自我介绍

★ 空姐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

篇7:绣眉术成功的标准有哪些

绣眉亦称“纹绣、文绣”。就是以刺青的方法绣出眉毛的形状,把色素注入皮下组织0.2-0.3mm使色素附于皮肤,刺入皮肤的色素均成小颗粒、直径小于一微米,很快被胶原蛋白包围,无法被吞噬细胞吞噬,从而形成了标记,长期不褪色,达到美容的目的。

绣眉后两周观察,属下列情况者,绣眉即成功:

1、在较远处看,感觉眉形较为漂亮,清秀而有神情,眉毛的颜色浓淡适宜,富于立体感,使整个面部充满活力,如同真实自然的眉毛。

2、从中等距离来看,眉形比较柔和、秀气,两侧对称均匀,与整个面部相协调,如同画的眉毛一样。

3、在近处看,真实自然,无呆板及生硬感,眉形清新整洁。

哪些情况适合做绣眉

1、不理想的眉形:如八字眉、眉形过宽或过于平直。

2、手术、激光等失败眉形。

3、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眉毛脱落。

4、眉毛稀疏、色浅。

5、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眉毛缺损、眉中瘢痕。

6、上睑皮肤松弛、要求改善眼型等。

7、因职业需要而无时间画眉者。

篇8:课程标准的作用有哪些

一、教师在实现《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中必须改变教学观念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 不是传授知识太少了, 而是能力的培养没有落实到实处;课堂教学不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搞过了头, 而是学生的参与不够, 有些教师教学思想不对头, 教学方法因循守旧。”[1]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人的生命性的层次, 重新理解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结成的交往关系, 并思考如何使课堂教学本身充满生命的气息。因此, 教师要树立新观念:教师要摒弃“理所当然”的观念, 尊重学生的人格, 站在学生的角度, 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平等的、有能力的人, 在师生人格平等、意愿一致的前提下进行各项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要从“严遵教材, 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变为“师生互动, 进行信息的交换”。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是受到教师尊重和认可的, 以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2]。

二、教师实现《英语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策略

1. 建立“教师即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教材观

教师应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即依据学生的实际, 大胆删减、增补和重组教材内容。教师没有必要把教材中所有的板块都教完, 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任务”都做完。现代教学理念认为, 教师的作用大于教材。优秀的英语教师是最生动活泼、最富有弹性和活力的教材。他们知道“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他们的口语就是听力材料;他们的激情应变就是教学任务;他们的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就是最佳的校本课程。

2.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有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 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掘出学生的潜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注意用新颖有创意的教法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上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3. 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和学生平等对话的机制

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平等的、有能力的人, 在师生人格平等、意愿一致的前提下进行各项教学活动会促使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其实是他们中的一员。这时, 学生就会把真实的想法和存在的困难主动地与教师交流, 和教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在我国的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 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应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平等交流。

4. 在教学中教师要循循善诱, 寓教于乐

语言常常是学习者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而学会的, 而且如果学生对正在用这种语言表达的内容产生兴趣时, 则更能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乐学”是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之一。寓教于乐, 最根本的途径是把课堂教学还原为生活交际, 因为人的交际是充满着乐趣的。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按照人的交际准则, 组织好每堂课, 使学生学有所乐, 学有所得, 提高课堂的凝聚力。

5. 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劳动是受到教师尊重和认可的, 以此来保护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参与学习的时候教师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是必要的。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及表现出来的善意, 能更快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融洽师生关系。

摘要:面对中学英语新课标和新教材,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改变教学观念, 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和探索出了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师,新课程标准,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上一篇:房地产行业后勤办公室工作总结下一篇:大学生毕业找什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