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老了作文500字

2024-06-25

当我们老了作文500字(精选14篇)

篇1:当我们老了作文500字

当我们老了作文500字

当我们老了,我们两个手牵手,躺在躺椅上,一起看着漫天的花瓣,喝着我们都喜欢的绿茶,品尝生活的美好!

当我们老了,两人手牵手走在我们相识的校园,看着日新月异的城市,感受着时代的美好,很是幸福!

当我们老了,我们的.孩子已经可以独立,不需要我们操劳,更多的是让我们享受生活!我们沐浴在温和的阳光里,我们真的很满足!

当我们步履蹒跚,当我们老态龙钟,我们依然是两个人,我们可以唠叨,可以互相倾诉,甚至是吵架,我们依然感恩生活!

当我们老了,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慢慢地,仿佛时间就在我们身边经过,很是回味!

当我们老了,我们会考虑养生,似乎只有在忙碌的生活中才能找到自己,养生便是我们老了以后的追求!

当我们老了,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去读报,为了让生活保持活力,让生命更放光彩,了解世界,了解生活,我们便会增长知识,“活到老,学到老!”

当我们老了,会很平静地面对生老病死,面对人生沧桑,保持一份平和,保持一份韧劲,保持一份从容!我们心如止水,我们淡定从容,坦然面对生活!

当我们老了,会放张老唱片,和爱人一起慢慢跳舞,随着韵律扭动身体,保持身体的健康,保持生活的积极!安逸的生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当我们老了,所有的酸甜苦辣,所有的经过,都会变成过眼云烟,我们珍惜亲情,珍惜所有拥有,迎接每一个朝霞和日落!

生命无法轮回,珍惜身边拥有,感恩生活,感恩生命!当我们老了,我们所有的经过都将是宝藏,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成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我们老了,看尽生命的沧桑,看尽花开花落,无数的风霜消散在风中!我们无愧于心,无愧人生!

篇2:当我们老了作文500字

时光悠悠,唯爱依旧,刚在身后,却到前头。眨眼,你我便回到初识的镜头。

初识那年,正是高中,你青涩的笑脸,却流露着智慧的光芒。“嗨,同学!”你扬起小脸,向我问好。我的内心忐忑却有惊喜。人生路上,忽然多了一位新朋友,如天使般萦绕左右,这是我未曾想到的。

你我与同学们一样,上课,吃饭,放学,互开玩笑,小打小闹。但我们有相同的爱好,相近的爱好,有你相伴,让我的人生不再无聊

殊不知,世事难料,自从高考分数一出,我的内心不禁发憷,难道天公不作美,你我注定天各一角?

还好还好,这只是一次小打小闹。

四年大学,我们都学成归来。

你我见面,虽无言,但依旧,热烈拥抱。

你说:“去城南玩吗,那里有山,我想爬山。”

我只笑笑,你我之间,话语已成累赘。

走在山间,你清简的一身素衣白裳,恬淡的眉眼,举手投足间,落落大方。

忽地,眼前只剩下完美的红,带着芳香与特有的露珠,你移开我眼上的杜鹃花,嘴角抿起一个弧度,笑盈盈地看着我,:“怎么,看傻啦?这杜鹃有这么美?”

我摇头笑笑,没有说话。

戏里面的对话,有的并没有错,比如那句“这风景有风景百般,可哪有一般有你好看。”

又是突然,我的手被温润包裹,一株杜鹃花落入我的掌心。

我下意识抓紧手掌,不小心将花捏烂。

你蹙起秀眉,嗔道:“干嘛这么用力嘛。”

我轻叹一声:“掌缝大,怕漏。”

“什么?”你的脸上露出一丝怪异。

“掌缝太宽,我心太宽,害怕握不住,害怕漏掉。”我用尽全力表达。

说完,我抓住你的手,只见你脸上出现一丝红晕,煞是迷人。

“算命的人说过,我的一生会失去很多很多,但我会努力,努力抓住你。那么,亲爱的你是否愿意在我的掌纹中安身立命?”

“嗯。”温柔让我沉醉。

……

“嗤。”想到这,我不由得自豪一笑,能得到你是我一生的骄傲。而这时,你也回头看着我,不明所以。

“怎么了?”依旧是那个声音,但是似乎有些时间的味道。

“喔,没什么,就是想到了你当年同意做我女友的时候了。”我得意的瞟了她一眼。

“瞧你那老不修的样。”还是那一个嗔目。

夕阳渐渐下沉,林荫小道也逐渐被鸟雀占领。

“老婆子,打道回府。”我昂声一呼,惊起一林鸟雀。

篇3:当我们老了

“昨晚与学生聚会,听说老同学钱理群夫妇要去养老院了。虽然知道他们早在酝酿,现在真要去了,未免有些失落和感概。今天与老钱通电话,证实此事。从电话中感到老同学兴致还不错,说总要走这一步。据说养老院条件还好,他把很多书都搬去,到那边继续写作。不久前他说过,在80岁之前,还要写好多本书呢……”

近日,前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发微博表示,他的老同学钱理群夫妇已在酝酿前往养老院居住,此外,钱理群教授身体一切都好,计划于养老院内继续开展研究和写作工作。据悉,钱理群教授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其夫人罹病后,无法再长期照料二人生活。

在祝福钱老晚年安康之余,网友也开始纷纷热议这一决定的恰当与否,有人疑问“理解,无奈,无语。搁在发达国家,钱理群这样的大学者,哪至于进养老院!”有人关切“找不到可靠的生活秘书或家庭保姆么?”也有人在敬佩之余谈到“钱兄还不到80岁,住养老院似稍早”。不过,更多的网友持支持的态度,并表示“这就是未来人的普通生活方式”、“养老社会化是进步”。

在原博文下进行评论的网友多属于知识分子和中产阶层群体,本应在社会议题上有一定意见聚合的他们,在面对养老院养老时却产生了巨大的意见差异。我们是否应当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养老?他们能够在养老院度过一个美满的晚年吗?在老龄人口已达约2.12亿、生育率持续走低的今天,这些问题显得尤为引人关切。

道德争议:养老院是出路还是逃避?

在问及是否愿意将父母送入养老院时,不少网友表示支持。一位女性公务员坦言,独生子女、双职工、“4:2:1”的家庭结构在今天的中国城市中极为常见,子女必须担负起供养整个家庭的责任,工作的八个多小时基本在外,余下的时间也需要用于一天工作后的休息和消遣,真正照料和关心老人的时间可谓微乎其微,父母健康还好说,若是有任何心理、生理问题,白天八小时就成为了无人看护的危险时刻。送到养老院,有人照顾了,也有同龄人可以聊天,安全有保证的同时,老人的心灵也能得到慰藉。不过她强调,送长辈到养老院并不意味着取消了子女的义务,自己依旧有对父母在精神上、情感上慰藉、经济上扶助支持的责任。

而对于另一些家庭而言,养老院则成为了不仅是可欲的,甚至也是必需的选择。在老人重病卧床的情况下,看护和照料的工作往往会成为一个家庭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更不要说最长一辈极为年迈,甚至子女都已退休的家庭了。不少起初极有“孝心”的子女,在亲历了长时间的精神斗争后,不得不决定将父母送往有专业看护服务的养老机构,一位有着此类经历的男性白领最后用“解放”这个词来形容这个决定对他生活的意义。

但对此,也有不少人表示不同的意见。养老院中老人的生存状态几乎成为了所有反对者一致的靶子。一些有着切身经历的人表示,虽然当初的决定无可奈何,但现在依旧有着一定的遗憾,在他看来,当时他所选取的公立养老院中老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就是“等死”,老人在其中的生活只有暮气,没有希望,看护照料虽然齐全,但老人的精神上却缺乏希望和乐趣。另一名网友在看到诸多社会新闻的相关报道及听到周围朋友的故事后,感到恐慌,直言无法相信老人在其中身心是否不受虐待、真正获得悉心照料。

在谈到不送父母前往养老院的理由时,一些人则表示,专业优质的养老院往往收费颇为高昂,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与此同时,一些比较合算的公立养老院,却由于床位占满、排队人数多,而需要等待一年以上的排队期。

更有民办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表示,目前该类机构往往不适合不能自理的老人居住:在利润微薄、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看护员无法做到时时刻刻地对人服务,不得不以捆绑等方式限制一些意识不清、或有危险举动倾向的老人的自由,更不要提专业的聊天服务。一位养老院院长提及,国内不少养老院并没有专门的痴呆病区,如果事先没有处理好,一旦发生意外(比如自家老人伤害到另一位老人),甚至会有不小的法律纠纷。

总之,支持将老人送至养老院的理由,往往有减轻家庭负担、老人摆脱孤单、专业看护照料等,而反对理由往往诉诸现有养老院建设不健全、费用高昂、精神关怀缺乏、社会上虐待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等,不过,就日前一个公共微博账号询问“中国人为什么无法接受将父母送养老院?”的结果而言,超过八成的网友表示,最终还是孝心情感约束着他们难以做出将父母送往养老院的决定。

供需矛盾:机构养老现实吗?

从总体情况来看,早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就已重视居民的养老问题。人口控制政策、人口结构老龄化,都导致了需要养老服务的老人越来越多,尤其是缺乏子女照料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在三年前的一场研讨会上,全国老龄办副主任朱勇介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50年老龄人口达到峰值4.83亿。届时我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4。我国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空巢老人比例高。到20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1.08亿,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失能老年人将达到1亿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

而与此相对,2014年9月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全国养老服务机构供需失衡,每千名老人床位数仅为20张左右。远远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全部甚至部分需求。其中,只有9%的民办养老机构才有盈利,就在这样非常有限的数量里,仍有80%的盈利率低于5%。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政策扶植或模式转型,任何的突发状况、资金波动、政策变化,对这些已在巨大压力下的民办机构而言,都可能成为不可预测的打击。

从我国现有的、自“十一五”规划开始的“9073”养老模式来看,最终预计进入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口将只有3%(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因此,也许对绝大多数居民而言,先不要说送不送老人到养老院,还是得先考虑是否存在着养老院的空床位,以及在没有可能进入养老院养老的前提下如何安排老人和自己的晚年。从现有条件来看,养老院养老,远远不是“未来人的普通生活方式”。

真实困局:老人的需求是什么?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应不应当将老人送去养老院的争议,其实就是因为人们对这样一个决定能否满足老人各方面需要、能够减轻家庭其他成员负担的方案有太过不同的看法。那么,老人的需求是什么呢?它得到满足了吗?

在2011年一项针对上海市居家养老的研究中,上海交通大学章晓懿教授发现,对25.2万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上海老人而言,其首要的需求就是助医需求,占百分之70%,相类似的,助洁服务的需求度则占66%,而助餐服务诸如社区统一派送盒饭、康乐服务(如陪老人聊天),需求度则只占三成和两成。针对这样一个老人的首要需求,该调查却发现,老人对助医服务的满意度却普遍不及对助洁服务和助餐服务的满意度。至于康乐服务,老人则普遍感到不理想。

同时,在上海接受调查的老人群体中,只有两成有健全的自理能力,50%以上对协助服务有轻度依赖,20%以上中度和重度依赖。这样一个群体的要求也许能反映当下中国养老的主要困境,今天中国老人的养老需求(即使在沿海发达地区),首先不在于老有所乐的精神需求的满足上,而在于基本的医疗护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上。

在西安交通大学左冬梅教授等人针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院居住意愿的研究中,学者发现,慢性病所致的护理要求是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院的重要动机之一,慢性病数越多,他们的意愿也就更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村老人极为特殊的心理就在于,当他们丧失大多自理能力时,反而更愿意与子女共同居住,学者推测,这或与农村老人在孝道维持的家庭中更有安全感相关。

篇4:当我们老了美文

历经岁月的苍桑,对爱已经有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已不再是简单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秋月佳人的内容,爱已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爱家人,爱朋友,用一颗善良的心去爱世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灵。

丰富的人生阅历,让我们学会了宽容,能够从容应对生活给予的公与不公。不再纠结于凡俗琐事,生活开始变得简单,对物质的占有欲变淡了,而亲情更浓了。

青莲一绿翠荷塘,清浊分明见晚霜。

滿江春水东逝去,苍松迎风度夕阳。生活的节奏慢下来了,一切变得随心所欲,顺其自然,淡泊名利,取舍随缘。寄情山水,颐养天年。

对于老,很多人都怕,都想能够青春永驻。可是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岁月的年轮刻满了你曾经意气风发的脸庞,步履蹒跚,身躯己不再挺拔,满头的青丝已变成霜染的白发。人生己到了成熟,睿智的季节。

我们有了过多的清闲时光。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的放松一下自己,不再需要朝朝闻鸡而起,競競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紧张生活节奏。早饮一壶清茶,闻半日书香;午听一曲轻歌,赏半空云霞;夜秉一焰红烛,吟几句诗赋。

淡看云卷云舒、细听花开花落,少了很多的烦心,多了好多的安逸。年轻时只记得索取,把一切都想的理所当然。现在一颗感恩的心里装的满满的都是父母的恩情,兄弟姐妹的亲情。知道了健康的重要,生命的宝贵,也知道了病魔的无情。

回看人生走过的路程,有坎坷,有不平,有刻骨铭心的爱,也有离别的伤痛。从幼稚到成熟,从懵懂到睿智,在世上留下了成长的影子,甚至还留下了一点点虚名,但这一切都将会随云烟飘散于空中。

人过中年,有了谦和的心态。年轻时好比初生牛犊,不畏艰难,勇住直前,傲气冲天。而且年轻就是骄傲的资本。老了才知道,年轻时期只是自然生长中的一个过程,一种青涩、一种幼稚、一种鲁莽、一种傲然。当老了回头一看,才知道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于是谦和的心态由然而生。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享受了跌宕起伏的人生过程。我们在回忆中仔细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令人唏嘘,这是我们人生的财富,是我们记忆中的幸福。

我们有了随心所欲的资本。想吃就吃,想穿就穿,想睡就睡,想玩就玩,不再怕被人指责,不再怕被人嘲笑,一切随自己的喜好而为之。

我们有了自省的豁达。年青时难得自省,只凭着满腔热情去工作,去生活,去求索爱情。当一切都趋于平静。你才感到自省是年轻时最缺乏的一种涵养,也就慢慢养成了自省的良好习性。

我们可以漫漫享受人生幸福了。孩子们已长大,过去你对他们的关爱终于到了反哺的时候。你可以安心地享受孩子们对你的悉心照顾和关爰,儿孙满堂绕屋行,尽享天伦之乐。你就是家庭的中心,也是整个家庭的精神维系。

人老了,有了心灵的归属。年轻时,浪迹天涯,对于家的概念很是谈漠,天天把酒行欢,把家当成了过往的客栈,当中失去了对孩子的关心,家庭的责任。老了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家才是属于你自己永远停留的港湾。

我们学会了放弃。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美德。唯有舍得放弃才会换来更丈的收获。这个道理老了才明白。年轻时有强烈的占有欲,结果却对他人造成伤害。老了漫漫懂得了放弃,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不应有的奢望,实实在在的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

我们有了宽容的情怀。年轻时争强好胜,争利益,争名誉。不容他人比自巴好,现在对一切事情都看谈了。生命中多了份矜持和稳重。

我们有了自信的从容。走过人生的大半路程,犹如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我们积淀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能够从容面对任何发生的事情。

人老就像一杯陈酒,烈而醇绵;一壶浓茶,苦而明轩。一轮明月,祥和安然,一缕夕阳,晚霞漫天。人老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就像是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这是个艰辛而美妙的过程,是辉煌灿烂的人生成长过程。

篇5:当我们老了伤感散文

当我们老了,像小时候我们哄孩子一样,孩子们哄着我们;

当我们老了,要靠一只拐杖抑或一副轮椅,来代替我们行走的脚步;

当我们老了,是那张布满时代沧桑的脸,和一双浑浊无光的双眼,望着昏暗的烛火而发呆;

当我们老了,是深秋的黄昏,天边那一抹如血的残阳,映射着我们佝偻、孤独的身影,在瑟瑟的冷风中,苦等儿孙的归来;

当我们走了,在医院呼吸机林立的病房里,是儿女们哭喊着希望我们再看一眼这个世界;

当我们走了,是子孙们在我们的三尺灵前守孝,在至亲们的哀痛中,我们化作了一缕。。。袅袅青烟;

当我们走了,抑或躺在森寒的木棺里,将永远永远地长眠于冰冷的地下,任由蛇虫鼠蚁的侵蚀,来年清明,后世子孙在我们长满野草的坟头,添上几把黄土;

这就是人类最终的归属坟墓

活着,意义何在?可惜的是,一直未找见答案,可能只是一个循序渐进、繁衍进化的.过程,和亿万年的浩瀚宇宙相比,我们不过是存活于地球上,昙花一现的微小生物而已,,但即使是昙花一现,我们也要活得精彩,在茫茫的大宇宙中,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线!!

我想看的淡一点。

再淡一点。

篇6:当我们老了的爱情诗歌

我的肩膀,

依然能有你依靠。

我的胸膛,

依然能有你依偎。

我希望,

你还会挽住我的手臂,

去公园溜溜,

篇7:当我们老了

没有舞台,没有音乐,没有掌声。

她跳完之后,嘴角微微上扬,冲着舞伴笑了一下,又接着和他讨论下面的舞步。

作为一名年轻人,在艳羡她的同时,我也感到羞惭——自己的背似乎从未像她那样直过,头从未那样高昂过,姿态从未那样优雅过。那是我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忘了一个老人的年龄,是我第一次见识到一个老人的姿态和生命力,亦是我第一次冒出“变老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念头。

当我们老了,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又是什么样子?

叶芝的诗里说:“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这是一首情诗,但因为融入了时间的尺度而超越了爱情,显示出亘古不变的魅力。

当我们老了,面对不够强健的身躯,是否还能优雅地老去?

当我们老了,面对孩子无法医治的病痛,是否还能带着希望热爱生活?

当我们老了,面对琐碎的生活日常,是否还能像最初那样爱护身边相守一生的人?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九九重阳,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亦被称为“老人节”。在这个特别的月份,本期特别报道将对我们未来的晚年生活,做一番想象,做一次预言,探讨常被我们忽视的未来生活以及常被我们忽视的人群——那些可爱的老人。我们希望这样的讨论能为中国的老龄化境况注入新鲜视野,也在某种程度上撬动中国养老制度、体制的变革。

本刊编辑部

篇8:当我们老了的爱情诗歌

靠着枕头,

我坐在你的床头,

为你剥下,

一只香蕉的皮,

看着你张开没了牙的`口。

你一边吃着,

咱们一起回忆,

回忆属于我们的故事。

你会说,

你还记得你那次为什么冲我发火吗?

我会说,

我忘记了,

我只记得,你那次为我哭了,

哭的非常伤心。

你会说,

你还记得你追我时说过的话吗?

我会说,

我忘记了,

我只记得,

不管发生什么,

我都要陪你到老。

你会说,

你还记得你给我买过的生日礼物吗?

我会说,

我忘记了,

我只记得,

你每个生日的夜晚,

篇9:当我们都老了诗歌欣赏

让我们慢慢读吧

那年我们刚好三十七岁

篇10:我们老了作文600字初三

别看外公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但他的那股“倔”劲儿绝不亚于那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只要是外公想做的事,认准的事,就一定会坚持到底,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随着网络的普及,外公家业买了电脑。外公深深地迷恋上了电脑,为了熟练的操作电脑,外公还特意报名去老年大学电脑班学习。

每天清晨,外公总是早早地起床,骑上自行车去上课。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外公坚持去学习,从不缺课。家人都劝外公年纪一大把,学什么电脑呀!外公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的“倔”脾气上来了,说道:“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决不半途而废”。

刚开始打字时,外公戴着老花镜,一个键还要寻找半天,然后慢慢按下去,外公不仅打字的速度慢,而且指法也不太对。我还嘲笑外公,说:“您打字可真像小木偶在打鼓啊!”外公听了,只是微微一笑,那神情仿佛在说:我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劝阻和嘲笑而轻言放弃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家的“倔”老头不仅打字速度提升了,还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他经常和远在他乡的亲人用QQ聊天,用邮箱发邮件。

篇11:等我老了500字作文

我常常在阳光下的院子里搭一张桌子,什么也不做,只是发呆,只是回忆和幻想。

想到等我老了的`时候,如果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回忆童年,那是再好不过,用来回忆青年和中年也不错,毕竟已经老了嘛。

冬天,点一个暖炉,不需要依靠儿女,也能自己养活自己。门口的柳树的绿色越来越淡,我会微微笑着,没事,来年春天它还会发出翠绿的枝桠,还会一片生机勃勃。

常常扫扫地,即使老了,也要做一个热爱干净的老太太。如果那个时候,写作的激情与热情还没有被湮灭,那我再买几个笔和几本日记本,把自己的回忆和想法通通写出来。杨绛先生这样的高龄仍然不忘写作,我想我这个老太太也可以。不能再用电脑了,辐射太大,年轻的时候就深受它的毒害。我想那个时候我也不会再看电视了,那些没头没尾的电视连续剧就应该是给年轻人看的,我这个什么都经历过的老太太还跟着瞎凑什么热闹!

偶尔也会跟几个邻居约好聊聊天。夏天的时候,一个人闷在家里,总会无聊。幼时家乡的老太太,总是在毒日当空的时候,坐在树荫下,三五个,摇晃着蒲扇,布满皱纹的脸上笑意不减。偶尔有小孙子孙女扑过来,伏在膝盖上要糖吃。一脸的宠溺。

篇12:当我老了作文500字

最近,妈妈单位特别忙,已经半个多月没有休息了。那晚妈妈洗完澡,坐在我身边检查作业。我无意间看见乌黑头发下面,又增添了好多白发。我不禁鼻子一酸,看着活力不如比以前的妈妈,我知道:妈妈老了。

等我老了以后,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谁也不知道。也许我会在自己家的田地里,不厌其烦地侍弄着那些白菜、胡萝卜、土豆。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天天守在他们的身边,举着一个不沉的小锄头,赶走邻居家的小“亡赖”;也许我会在家里养只小狗或小猫,为他们忙前忙后,时间挤得满满的,老年时光不是太寂寞、孤单;也许我也是子孙成群,悠悠地向孩子们讲述,我的过去及难忘的瞬间(尽管他们不愿意听)。

然而当我老了后,最想成为的是四处走走的旅游达人。我不仅仅要把中国的名胜古迹看完,还要去世界各地去看看,让世界各地都留下我的足迹,成为柴进与周伯通的混合体,既有一些老顽童的风格,又可以成为柴进式的海交(广泛交朋友)。

这些就是我所幻想的老年时光,但想要这样的老年生活,少年时又该做些什么呢?难道碌碌无为就会有那样的生活吗?我现在要加紧充实我的大脑,为以后想要的生活打好基础。否则老了以后,所有的想法都不能兑现,悔之已晚!

篇13:他老了四年级作文500字

他老了,青丝染上了几屡洁白,风霜为他刻画出岁月的道道沧桑;他老了,腰杆不再挺直,在也背不动那个调皮爱闹的小姑娘;他老了,单薄的身躯不再如曾经一样年轻健康……

他老了!可我为什么现在才发现。

曾经叛逆的我总是为你惹下一堆麻烦,闯出一些祸端,倔强的`跟你顶嘴,吵架,却从不懂你的心酸。现在想想,每当夜里那双神秘温暖的大手总是帮我盖好棉被。每当我生病时,你总是彻夜不眠的守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你总是第一个冲出来替我摆平一切……

篇14:当父母老了初中作文

当我们老的时候,我们都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们,请你们做儿女的理解我们,对我们要有一点耐心,不要嫌我们终日唠唠叨叨,前言不搭后语,其实还不都是为你们好,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我们吃饭漏嘴的时候,把饭菜留在衣服上时,千万不要责怪我们,请你想一想,当初是如何我们把着手,给你们喂饭的。当我们大小便失禁的时候,弄脏了衣服,不要埋怨我们迟钝,请你们想一想你们小的时候,我们是如果为你们擦屎擦尿的,当我们说话忘了主题,请给我们一点回想的时间,让我们想一想再说,其实谈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有你们在旁边,听我们说下去,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孝敬并不一定是物质和金钱不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时常牵挂着我们就行了,饭后给我们老两口端杯热茶,阳光灿烂的日子,陪我们出去散散心,和邻居聊聊天,等你们结了婚,生了孩子,带回家常让我们看看就开心。当看着我们渐渐地变老,直到弯腰驼背,老眼昏花的时候,不要悲伤,这是自然规律使然,要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当初我们引领你们走上了人生之路,如今,也请你们陪伴我们走完最后的路,多给我们一点爱心吧,我们会回馈你感激的微笑,这微笑中凝聚着我们对你们无限的爱。

多么朴实的几句话,老猫尿房辈辈往下传,这句谚语可否改一下,是否辈辈往上传一点。看看老人的要求不高,有没有发现他讲的,跟我们的老祖宗讲的一样的。孝顺不仅仅是扔几个钱就叫孝,所谓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实人人都会老,关爱老人就是关怀我们自己。所以这叫老吾老,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被这现实社会所逼,很多人不得以背井离乡。

但是,正如歌词里写的,“不管你走多远,不管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当我们几天不打电话回家。谁会最担心,当我们不耐烦的挂掉父母电话时,谁会最伤心,也许我们在外面或风光潇洒!或辛苦拼搏!忙不借口,老人们需要是声音,是体贴!是关怀!我们在外的又有几个常常耐心的听听爸爸的教训,听听妈妈的唠叨!我们的一生可能会得到很多东西,会想要很多东西,在父母眼里,我们就是唯一,就是所有,也许老人家在你的人生目标上给不帮忙,给不了支持,毕竟他们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所以好的都给我们了。你跟你父母互动的好吗?这两个人是孕育了你生命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你。很多人到寺院里面磕头拜佛,家中二老是**,何须灵山朝至尊。你的爸爸妈妈就是你的活菩萨,你尊重他们吗?

网上一个朋友说过,他说他晚上回家之后,当他把他父亲的手拿过来一看,满手的老茧,他流泪了。当他给他父亲捶捶背,他说他把他双手放在父亲那个脊梁上的时候,他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从小趴在地下,让他当战马骑的那个挺直的脊梁早就弯曲了,那个骑在他脖子上满地转悠,那个脊梁早已经挺不起来了,你才看的到吗?爸爸老啦。他说他把母亲的手拿过来,想剪剪指甲,他再也忍不住了,从小领着他上学的那双柔软的手青筋裸露,你才知道吗?妈妈老啦,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端详一下母亲的面容,他发现满脸的皱纹,老眼昏花,他看着母亲发白的头发,他觉得他自己查不过来啦。一根、两根、你查的过来吗?

古人都知道,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以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你总不能连你的父母你也不好好互动沟通孝敬吧!社会的进步,我却发现人性在退化,金钱让我们迷失人性,也许你在单位有点成就,有点权力,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在灯红酒绿的城市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时候,是否会想起,那两位朴素的老人在翘首以待。

上一篇:我和母亲散文下一篇:厂务公开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