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4-06-03

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共8篇)

篇1: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农村法律援助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认清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完善和改进,保证农村法律援助的有效运行。本文对目前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问题作了阐述和分析,进而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和改进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具体对策。关键词:农村 法律援助 问题 对策

一、农村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的权益维护能否得到法律支持是至关重要的,而农村法律援助正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面临着种种困难:

一、援助范围有限,难以发挥制度设置的最大作用 法律援助工作应当明确一个主导思想,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一切资源,尽可能使更多的困难群众能够获得法律援助,但现实情况是法律援助的范围受到了以下 方面的制约:

(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满足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需求的程度高低,受制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特别是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较大。《条例》明确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经济困难标准,这就注定了法律援助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挂钩,让法律援助与经济发展一样出现了区域差异。普遍意义上讲,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好的地区,法律援助范围相对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差的地区,援助范围相对较小,但从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上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较差的地区正是需求较大的地方,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二)法律援助“门槛”偏高。《条例》对涉及民事和行政诉讼的事项只规定了一个最基本的法律援助范围,同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条例》规定以外的事项作出补充规定。另外,也就是说,各省级地方执行的法律援助范围不得小于《条例》规定的范围,一些经济条件好,援助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在《条例》规定的基础上,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科学地制定经济困难标准,尽可能降低门槛,使更多的公民成为法律援助对象,并做到凡是符合规定条件的困难公民,都能获得法律援助。但目前,这种标准仍然较高,令诸多公民难以获得“通行证”。

(三)《条例》对受援条件规定过于苛刻。根据《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符合条件的公民,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这里对法律援助对象和适用情况作了双重限制,导致法律援助的范围大受制约。

(四)法律援助形式单一不能适应当今情况。目前,就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形式而言,大多采取传统的诉讼代理、法律咨询等形式,不能适应农村的纠纷的特点,使得大量的案件无法申请法律援助,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违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农民的各类纠纷有自身的特殊性,比如,农村家庭及邻里纠纷所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民事案件及刑事案件正逐年上升,农民土地被征用、征地拆迁安臵、村委会选举不公、村务不公开等引发的法律纠纷事件也日益增多等。这些纠纷需要采用不同的法律援助形式予以解决,故而有必要针对农村设定一些特殊法律援助形式,扩大援助范围。

二、群众基础薄弱,增加法律援助的困难

农民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的提高是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农民才会积极申请、争取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也有赖于此才能发展起来。目前,广大农民还不很了解法律援助,当其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大多不知道求助或不知道如何求助于法律援助机构或者法律服务者,往

[1]往缺少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的意识,或凭本能、感情用事采取同态复仇的非正常手段去维护自身权益,结果是使自己身陷不法境地,或采用传统农民运动的形式,引发群体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一次农村法律调查中发现,农民解决纠纷的方式中“找村干部调解”位居榜首,次之是打官司,第三是“找派出所”,另外就是寻求乡(镇)政府的居中裁决,现实中还存在利用宗族力量解决的事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绝大多数农民选择打官司是以“其它方式解决不了”为前提的。农民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援助自主性不强直接性的影响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三、法律援助机构与法院工作机制不配套

《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向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可见,我国法律援助审批权在法律援助机构。一般来说,当事人只要交齐相关的证明和材料就能够获得免交代理费等法律援助。可是,法律援助不仅仅是免交代理费,还包括减、缓、免交诉讼费,而减、缓、免交诉讼费的审批权在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辩护案件更容易获得法院的批准,而对于民 事、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申请减、缓、免交诉讼费得到批准的可能性很小。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法律援助机构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民事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而法院却 没有同意其减、缓、免交诉讼费用,最终导致无法立案。由

[2]于法律服务费的免交和诉讼费缓、减、免的衔接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经济困难的农民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查批准得到免费而不能进入诉讼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最终成为空。

四、人员数量不足 质量欠缺 影响法律援助水平从事法律援助事业人员,必须有着相应的法律知识,有依法办事的能力。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我国从事法律援助的专职人员较少,而农村则几乎没有专职的法律援助人员,为数不多的法律援助专职人员都集中在城市,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受到严重影响,据权威材料证实,从 2000 年开始全国的基层法律服务所数量急转直下,从业人员大幅减少。据统计,全国真正在一线从事法律服务的人员不超过3万人,实际从业的法律工作者与农村人口的比例还不足0.003 %。目前,基层发展了“调解”这种重要的法律援助形式。调解组织在全国农村得以迅速全面发展,各地村民委员会基本上都建立了调解组织。可是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常常是村干部兼任,其法律素养不高,他们在解决律纠纷时,难以得心应手地运用法律解决问题,当事人信服的不多。而且村干部调解员往往来自本乡本土,与案件沾亲带故,常有着利害关系,其调解的公正性令人难以信服,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法律援助的进程。

[3]

五、经费来源有限,法律援助步履艰难

任何工作的开展、任何制度的实现都必须依靠经费的支持。法律援助制度顺利实现的必要的条件之一是有充足的援助经费作保证,没有可靠经费保障,法律援助工作将难以前行,法律援助制度设臵也将成一纸空文。为了解决法律援助经费短缺问题,《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在第七条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这些规定虽为解决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这些都是倡导性的、政策性的规定,如果不实行这些规定也不会有任何主体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现实情况是,法律援助经费从传统的较少到增加不多,总归还是紧缺状况。

农村法律援助意义的重大,它关系到扶助贫弱,关系到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障之社会公益事业的平衡发展,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价值理念的实现,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次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里面提到了“ 建立法律援助体系 ”、“ 积极开展法律援助”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认清法律援助现状的情况下提出具体有效的对策,努力完善和推动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工作。

二、完善农村法律援助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工作机制

法律援助制度需要通过法律援助工作才能够最终由思想殿堂落实到现实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其宗旨。对于农民法律援助,应该建立健全一个行政与司法审批相衔接的、行政系统内上下结合的职责明确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并全面配臵与之相应的软硬件条件,促进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

(一)统一法律援助行政与司法审批条件。如前所述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辩护案件更容易获得法院的批准,而对于民 事、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申请减、缓、免交诉讼费得到批准的可能性很小。这是一对矛盾。为打破这对矛盾,就必须统一法律援助行政与司法审批条件,争取行政审批的法律援助案件都能被法院立案审理,公正解决。

(二)建立行政系统内上下结合的职责明确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为更有效的推动法律援助工作,有必要在行政系统内部形成一个三级农村法律援助网络,即以县级法律援助机构为主导,以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为中心,以村法律援助工作联络员为主线的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体系,为农民开辟一条顺畅、高效的、有益的法律援助渠道。

二、本着实际、经济、效益的原则改造现行机构为农

[4]村法律援助机构

负责农村法律援助的具体部门的建设应该本着实际、经济、效益的原则,农村法律援助的部门应该是属于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而行政机构改革要坚持精减的原则,不应该增设一个新的部来承担法律援助的职责(实际上也不需要),可以将此任务归并到一个现有的行政机构中。综观现行行政 机构设臵状况,在现行行政机构中,最适合完成这项任务的 是各乡镇司法所,理由有三:

(一)司法所的性质与法律援助有着紧密的联系。司法所是设臵于乡镇人民政府的国家司法行政机关,是县级司法行 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其中的司法助理员是基层政权的司法 行政工作人员,他们是中国司法行政机关的最低端,他们最接近农民、最能了解农民的维权需求和特点。

(二)司法所覆盖面广,可基本覆盖各个农村乡镇。在基层,大部分的乡镇都设立了司法所,没有设立司法所的,也在乡镇政府中设臵了司法助理员这一职务,他们在乡镇政府和县司法局的指导下工作,主要负责调解委员会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其工作范围从解决打架斗殴到山林地界纠纷和离婚调解等。

(三)司法所负责农村法律援助职责,最符合精简效益原则。具体可以采取两种形式,或将法律援助机构设立在乡镇 司法所之内,或采取“ 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的形式。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应完善司法所的建设,增加一 些经费预算,还要提高司法助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夯实农村法律援助公民基础

农民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的提高是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的基础,夯实基础才有利于整个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农村法律援助公民基层应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农民的法律援助观念,提高法律援助的自觉性。法律援助工作是被动地实施的,必须先有农民提出申请才能启动。因此,必须激发农民运用法律援助法律武器的积极性。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比如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结合农民赶场时间,向他们发放宣传资料。通过送法下乡、法律咨询等方式方法,加大对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法律援助的基本原则,明确法律援助的条件范围,使其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怎样去寻求法律保护。

(二)加强农村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以实际效果感染农民。农村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对法律援助的信任度。无论是负责农村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员,抑或是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都必须有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法治精神,对受援人认真负责、以诚相待,认真做好承办案件的审阅调查和准备工作,切实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三)采取多方举措,形成农村法律援助的浓厚氛围。要简化审批程序,使农民申请法律援助更方便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主动深入村头地间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作为农民接受法律援助的源头与突破口。有关组织如法院、法律援助机构、工会、妇联、残联、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应互相协调与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法律援助氛围。

四、多方筹资夯实农村法律援助经济基础

形成一个以政府财政预算拨款为中心,慈善捐款与义务服务相结合的农村法律援助资金筹措体系。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农村法律援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作好法律援助的财政预算是政府的法定职责。当然,政府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对法律援助的财政拨款,因此还应该广开财源,多方筹集资金。其一,鼓励社会成员积极捐款。其二,分出部分福利彩票用于农村法律援助。其三,经济缓解的当事人适当缴纳费用。有些申请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在没有胜官司之前很困难,但是诉讼标的涉及到金钱给付,一旦通过法律援助胜诉之后,就有一定的经济来源,除了家庭仍困难的当事人之外,其他的当事人可以分担 部分法律援助费用。这样减少了法律援助费用的支出,也实际上取得法律援助资金增加的效果。其四,义务承办人增加尽责力度。《律师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律师、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 合标准的法律服务,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每个律师与 律师事务所应该尽心尽责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发展不平衡,各地各律师与律师事务所承办的法律援助案件也及不平衡,因此要建立一个平衡各律师与律师 事务所法律援助义务的制度。承担了法律援助义务者可以在考核时予以一 定的鼓励、奖励。没有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 律师与律师事务所可以要求交纳法律援助金,以求实现法律援助上的公平。其五,加强法律援助基金运作,保证其合法 增值。对于多方筹集到的法律援助资金,应该妥善管理,对 法律援助基金会通过合法运作使其不断增值,可以增加农村法律援助的资金总量。

参考文献:

[1]许小莲.完善我国法律援助之思考[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4).[2]何亚军等.农村社会纠纷的解决途径[N].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2).[3]陈 婷.农村法律服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法治与社会,2010,5:211.[4]古瑞华.论农村法律援助的民间化参与[J].安徽农业科学,2011,8:52-53.[5]郑

雪.当前农村法律顾问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当代社会视野.2010,5:21-22.

篇2: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北京胡李律师事务所 李树静

作为人权保障的一项基本制度,法律援助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后,西方国家开展的“慈善”法律援助,比如西班牙创设的“穷人律师”轮换制度,发展到二战时期国家主导的法律援助,及至20世纪中期起的社会化法律援助。由于援助理念的差异,援助案件指派制度也各不相同。我国自1994年初才提出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尽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刑事援助案件运行机制至今仍不够顺畅,其中案件的指派机制存在很多难以理顺的难题,尚需着力解决。本文以刑事案件的指派为例,对此问题展开研究。

一、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指派工作公正性与受援人权利保护存在价值冲突

目前,北京市执业律师已经达到2万余人,但受经济发展等条件限制,分布不均衡,导致在法律援助指派工作中,从业律师较多的区县,律师抢案子,从业律师不足的区县,律师推案子。于是,指派机关在指派案件时就要面临案件“指派给谁”的难题。为了公平起见,指派机关往往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首先,置办律师名录,将符合条件的律师择优录入名录;然后,从律师名录中按照顺序指派律师,并根据律师的档期,依次顺延。另外,一些援助指派机构还采取了律师点援制,将符合条件的律师列示在名单上,交给受援人自行选择援助律师。这些方式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非实质上的公平。我们都知道,律师协会出于律师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价值考量,对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工作做出了原则性要求,然而部分执业经验丰富的老律师虽然报名进入律师名录,但目的仅在于完成律协分配的任务,由于自身业务繁忙,无暇长时间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相比较而言,新执业律师虽然愿意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一方面增加自身收入,另一方面借助案件的办理提高自身执业能力,但这些律师的执业水平往往不够高。如前所述的“平均分配”方式,并没有顾及到律师的执业能力以及援助精力问题,所以既没能充分保护受援人的权利,也没有照顾受指派律师的感受,如何权衡二者的价值,成为指派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指派案件时无法全面审查利益冲突

根据《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第五十条等规定,同一家律师事务所不能为利益相互冲突的相对方同时担任律师,同一名律师不能够同时担任同案不同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部分办案机关在向法律援助指派机关送达通知书时未能向指派机关全面披露同案犯情况,导致法律援助指派机关偶尔出现将同案犯同时指派给了同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情况,当律师会见时经询问发现系同案,但已经为时尚晚,因为律师在着手处理指派案件时,就已经违反了《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关于利益冲突审查的规定。

办案机关之所以未全面披露同案犯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一是为了遵守保密规定,比如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据相关规定,办案机关不能够泄露该未成年人的信息,所以在向援助指派机关送达通知书过程中,有时只能列示被害人的姓名,比如李某某被盗案,为指派工作中容易出现利益冲突问题埋下隐患;二是受援人自被刑事立案之日起就享有受援权利,但受案件调查进展程度制约,在案情全部调查清楚之前,偶尔出现同案却被不同办案人员分别办理的情况,由于办案人员需要遵守独立办案、不相互打听案情的纪律,于是就发生了虽由不同侦查小组分别移送指派通知,但实际上存在利益冲突却互不知情的问题,其结果就是指派机关违反利益冲突制度规定。

(三)特殊人群案件指派难度大、办案效果差

特殊人群主要是指聋哑人、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等。北京市的部分区县推出了聋哑人翻译专家库制度,遇有聋哑受援人的,指派机关在指派律师的同时帮助选择翻译专家,以便两人合作办案。但由于翻译专家库人数不多,本就忙碌的援助律师还要等待专家,对于时限较短的刑事案件而言,两人配合办案的难度加大。至于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援助案件,因这两类人的行为能力受限,需要医院和家属的全力配合,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医院和家属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导致案件难以顺利开展。因此很多律师不愿接手特殊人群的援助案件。

(四)被羁押人亲笔签名授权委托书存在困难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至判决生效前止,几乎无法会见亲属,只有等到判决生效,司法机关才允许他们会见亲属。所以客观上其亲属不可能在申请援助时向指派机关提供授权委托书,但在法律援助指派案件时,又明确要求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必须提供经申请人签字的授权委托书才可以指派案件,两者相互冲突,导致援助指派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除了以上四类典型问题外,还存在一些虽不典型,但时有发生的指派工作难题,一是办案机关送达指派通知书过迟,即使援助机关当即指派律师,援助律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办理案件,于是援助律师出于自我保护,只能拒绝接受指派,导致援助案件无法派出。二是对于依申请的刑事援助案件,指派机关只能对申请资料作形式审查,无法进行实质性审查,难以查实受援人是否占用了本不应由其享受的公共援助资源等等。

二、完善对策和建议

(一)以保护受援人权利为核心,充分发挥律师点援制的效用,探索建立更为有效的指派措施 为了平衡受援人权利与指派工作公正性之间的关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取律师点援制,受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名要求某位律师提供援助,这一做法符合政府机关权力下放的总趋势,将律师推向社会,让社会选择律师。当前的点援制没能充分发挥效用,并不是制度本身不好,而是对制度的利用不够科学。律师点援制的前提是受援人对律师有所了解,知晓律师的优缺点。当前的律师点援制只备有律师名单,受援人往往因无法得到律师的确切信息,只能随便“点”,导致点援制流于形式。对此,笔者建议由潜在援助律师自备简介,附在名单之后,但对简介的内容需要做出原则的限制,比如不得夸大宣传等,另外,援助机构还要搭建一个潜在援助律师与受援人见面交谈的平台,应受援人要求,受援人和其意向援助律师可以进行简单交谈。当然,为避免利益冲突,保证律师权益,要求谈话内容不能与案件有关,最终由受援人决定援助律师人选,为避免所“点”律师没时间接案,可以要求受援人“点”出不同顺位的候选律师。通过完善点援制,充分发挥点援制的效用,能够有效保护受援人和潜在援助律师的权益。此外,根据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大趋势,可采取招投标等方式选定优秀律所,中标律所必须高质量完成援助工作,政府验收合格后支付援助补助费用。

(二)政府主导,促进资源整合,做到办案、指派、援助三部门无缝衔接,有效配合

法律援助是政府行为,我们不可能让社会去自动运作,政府的主导作用必须体现出来,组织相关机构应出台管理办法或工作制度,理顺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有效沟通,保证办案、指派、援助这三个部门间的相关资源有效整合。同时,办案机关首先应当做到内部有效沟通,在不违反独立办案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专人或专门机构确定案件的联系程度,对于同案可能性较大的不同案件,在指派过程中应明确告知指派机构,据此指派机构在指派案件时,尽量避免将这类不同案件派给同一家律师事务所。对于援助律师而言,经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后,要及时与自己所办理的其他案件以及律师事务所登记的其他案件进行比对,一旦发现存在利益冲突,及时协调指派机构将案件退回,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指派机制中出现的问题。

(三)培养专业化的特殊人群援助律师队伍,扩大聋哑人专家库与团委合适成年人范围,提高特殊人群法律援助整体实力

特殊人群更需要法律援助,对于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我们的指派工作应该更顺畅,更完善。要解决特殊人群案件指派难度大、办案效果差问题,首先我们在体制上要培养一批专业化的特殊人群援助律师队伍,如广西玉林市的红色律师服务团走进百姓家,援助特殊人群,关爱特殊群体,无锡市的女律师法律服务援助团,积极投身法律援助、关爱特殊群体、为妇女儿童维权等社会公益事业等;其次要加强与公检法部门及妇联,共青团、未保委、老龄委、残联等社团以及律协等机构的协作,扩大专家库与团委合适成年人范围。在提高特殊人群法律援助整体实力的同时,指派机关要保证援助律师、聋哑人专家、合适成年人三者之间能够建立起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加大对特殊群体的维权力度。

(四)对于被羁押的受援人,依据受援人的亲属代为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取消要求代理人在申请援助时提供受援人亲笔签名的授权委托书的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其监护人和近亲属可以代为委托辩护人。从学理上来讲,该条规定已经通过法律的方式授权近亲属委托辩护,即近亲属在委托辩护律师一事上享有法定代理权,申请法律援助的最终目的同样是为被羁押人委托律师,所以援助指派机关无需要求提供授权委托书,但需要受援人近亲属提供亲属关系证明,以证实其确实是受援人的近亲属,当然,在无法提供亲属关系证明的情况下,则应当要求代理人提供经受援人亲笔签名的授权委托书。

篇3: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1. 远程培训领导保障机制严重缺失。调查发现,不少农村教育管理者对远程培训学习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上,对远程培训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未来终生学习最重要平台的认识远远不够;而基层绝大多数学校负责人思想观念更加陈旧落后, 部分基层学校领导把教师职后培训当成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 有的甚至认为远程培训是给基层学校教师“加压”和“添堵”, 由此导致农村教师远程培训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2. 远程培训约束激励机制不够健全。调查发现,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约束激励机制尚未健全,加之农村教师思想观念僵化落后,信息技术素养严重匮乏,对于信息化背景下远程培训模式的认识严重不足,参与远程培训学习的内生动力不强,在远程培训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消极应付行为。

3. 远程培训管理体制亟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都是实行项目制,远程培训的组织管理的一切权力都集中在省级以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培训业务机构中。这种远程培训培训管理体制,没有将真正组织实施远程培训项目的各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纳入管理视野,导致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感觉是在替上级培训机构“打工”,因而在组织实施各项远程培训项目中,缺乏严格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远程培训支持服务机制严重乏力。由于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网络平台建设还很落后。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欠缺,因而迫切需要一支坚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服务队伍,给予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上的指导服务。

5. 远程培训评价机制过于粗放。目前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评价实践中,对学员、班级管理员和辅导老师的评价, 都是采用数量监控型的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特别关注参训教师挂课学时、作业完成数量、发帖次数等方面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忽视学员的学习质量的提升,导致在远程培训活动中, 参训教师空挂学时、找人代学、作业网抄、突击学习等情况非常普遍。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运行机制策略的思考

针对上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运行机制,笔者应当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1. 以转变培训观念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领导保障机制。随着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形式,必将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流模式。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中小学校长, 应当清醒认识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改革发展的新趋势, 及时转变培训观念,深入了解远程培训基本规律,并将教师远程培训纳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议事日程,研究制定符合远程培训规律的培训方案,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保障机制。

2. 以强化培训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管理机制。教师远程培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不在管理者的视线范围内。因而这种培训方式比以前任何一种培训方式都更加需要管理重心的下移,才有可能实现对学习者的有效监督,使培训任务落到实处。为此,应当以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管理体制,将管理重心下移,把县、乡、 校纳入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管理主体,建立以省为龙头、 县为核心、乡校为根本的新型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管理体制,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3. 以建立专业化队伍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支持服务机制。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创建功能齐全的网络平台,并确保教师学习访问畅通无阻;其次要建立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信息技术支持服务队伍,切实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给予技术指导,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任务落到实处。

4. 以加强过程性评价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评价机制。针对远程教师培训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是要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彻底改变单一、机械的定量评价方式, 使用多种评价手段,对教师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通过评价客观反映教师在培训中完整而真实的表现;二是加大评价成果运用力度,将远程培训成果纳入参训教师考核考评、晋职晋级指标中,适当加大教师远程培训成果在上述教师考核晋升中的权重,以期激发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学习的内生动力,彻底清除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远程培训学习中的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消极应付行为。

摘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运行机制,是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顺利开展,各项培训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提升远程培训实效性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由于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在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上都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运行机制,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篇4: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現状

(一)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复杂

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大致分为五种:一是餐厨污水,由于排放的污水中油脂成分大,不利于净化处理。二是生活洗涤污水,这类污水磷含量较高。三是厕所污水,有条件的农村已逐步开始建造埋于地下的化粪设备,集中处理厕所污水,但仍有不少农村还存在露天的化粪池。四是禽畜养殖污水,这类污水往往含有丰富的氮、磷成分,排入河道后导致富营养化。

(二)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薄弱

目前,农村居民接受到的关于用水的环保宣传仅仅停留在“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珍惜每一滴水”的层面,这个层面仅仅只是“用水前”层面。而“用水后”层面,即对污水的排放、控制、处理、再利用以及对随意排放造成的法律后果等的宣传力度太少,无法达到告知乃至警示的目的。

(三)污水处理管网缺失落后

由于农村大多为自建房屋,没有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管网,使得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附近的河道。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农村自行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将收集到的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耗氧生物技术进行处理后,排入附近河道,但往往会因为资金问题导致处理设施无法正常使用。二是经收集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于靠近市区和中心城镇的农村地区,通过排污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三是生活污水经排污沟渠至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河道,这种方式很容易发生生活污水渗入地下或溢出沟渠,对土地造成污染。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法律问题剖析

(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法治理念不足

农村污水治理法治理念是农村污水治理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实质。农村污水治理法治理念是否深入人心,决定着农村生活污水依法治理的法治效果。换言之,在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方面,政府应依据法律法规来治理农村污水,其他利益主体也要依据一定的规则来治理污水;只有各利益主体都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并遵守一定的规则,树立依法治理、有法必依的法治理念,那么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应该不是问题。然而,由于我国农村法治建设还不健全,加上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现代思维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法治理念的不足。

(二)农村污水治理专项立法缺失

各国都非常重视保护水资源。例如,美国联邦政府于1899年制订了《河流与港口占有法》,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有关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立法。当然,我国也不例外,从1979年开始,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由水法律4件、行政法规20件、地方性法规160多件和水利部等部门规章90件、地方政府规章170多件和规范性文件组成的水法律法规体系。另外,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再次修订。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但从关于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来看,基本都是建立在城镇模式上的,对于农村水资源保护的规定却很少,很难有一套以成文的形式确定下来的保护条文。

(三)法律实施强制力保障不足

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强制力作为保障。从现行的关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看,虽然涵盖的面比较全面,但是具体的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上,实际操作性还不够。例如,对行为人污染农村水资源将承担何种责任,法律上并未明确规定,由于立法机关未细化具体的责任后果,执法机关没有做到真正的有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终导致人们对法律法规的轻视。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法律对策

(一)加强法制宣传,树立法治理念

由于农村大多远离城市、居住比较分散,以及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容易导致相关法律知识无法有效传达到农村居民手中。水污染防治工作又离不开农村居民的支持,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观念是农村水污染防治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平台,比如电视、微信、微博等,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及相关政策的解读,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加强农村水资源的保护。

(二)完善法律制度,有效保护水资源

一方面,协调好地方建设法律制度。要充分考虑农村实际,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理投入和使用水利资金、加强水资源科研发展以及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等。另一方面,协调好城乡发展法规制度。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要将城市污水治理的成功经验用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积极建章立制,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政策。鼓励和实施农村地区水资源保护的优惠政策,努力维护农村居民的合法利益。

(三)重典立法,控制水污染主体

水污染主体一般分为因疏忽大意、监管不力导致污染的主体,和因受到利益驱使而随意排污导致污染的主体,要遏制这两类主体的违法行为,必须重典立法。

1.借鉴国外污水治理经验

在水污染违法行为方面,日本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规定,大多数水污染违法犯罪行为均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不同区域的水污染、水污染致死伤及毒害水质等行为,均能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高额罚金或监禁的惩罚规定。

2.细化水资源保护责任

地方政府在污水治理过程中要明确以下三点: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水资源管理区域。二是建立水资源保护主体责任制。根据河道大小,设置专人负责,责任到人。三是强化社会主体的监督机制。明确农村居民之间的互相监督机制,杜绝偷排抢排现象。

3.加大对污染者的处罚力度

篇5: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现行消防法律法规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为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供了思路。

论文关键词法律法规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公安消防机关

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我国公安消防机关依法履行职责,避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和西方先进国家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相比较,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现行消防法律法规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有必要对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对策,从而不断促进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一、当前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我国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必须严格依据我国国家机关组织法。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作为我国公安消防特别行政法,对国务院、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等国家机关在消防行为上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目前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法中,根本没有对国家机关的消防行为做出明确规定的组织法。这样,在执行消防法的过程中,许多国家机关会借口国家机关组织法中没有消防法的内容而拒绝执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消防法对于国家机关来讲就是一纸空文。

(二)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西方先进国家适时进行法律修改不同,我国法律法规修改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法律法规的立法程序相当复杂,无论是制定法律法规,还是对法律法规的修改,都相当困难,制定法律法规往往要经过繁琐的手续,持续数年才能制定完成,对于法律法规的修改同样如此。并且制定好的法律法规颁布后一旦开始实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便不再发生变化,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我国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制定、颁布和实施的过程同样如此。

例如: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的主力军。但是,在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中,涉及到现代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以及施工要求的内容尚不健全,导致现代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与施工无法可依,同时又和原来的消防法律法规相冲突的现象。

(三)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执行力不足

在我国,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人大于法的现象仍然存在,在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执行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由于主要领导的干涉而无法执行的现象。同时,由于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监督的是国家机关、团体以及各种类别的企事业单位,这样也导致了我国消防法律法规在执行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通常情况下,不能按照消防法律法规体系规定执行的国家机关、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如果不能进行限期整改,通常只是对主要领导或者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并且大部分时候处罚力度也相当低。特别是在一些机关单位中,相关责任人一般不是单位的主要领导或者法定代表人,这样就出现了法律责任和消防责任相互脱节的现象,对消防法律法规的严肃程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二、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改变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弱势地位

正是因为我跟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主要依据我国国家机关组织法。因此,为了保证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对国家机关的约束力,避免国家机关和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确保我国消防法律法规的顺利执行,必须切实改变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弱势地位,按照我国实际状况以及消防工作的特征,制定对国家机关具有约束作用的消防组织法。在消防组织法,必须明确各级党政国家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之间的关系,通过法律的手段实现对国家机关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

(二)大力加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大力加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全面加强消防法律法规建设的需要,同时还是保障全体公民生命和安全的需要。加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第一,必须大力加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立法进度,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定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立法规划,促进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立法进程,保证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我国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保证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消防队伍建设相适应;第二,要大力加强消防立法机制建设,按照民主以及公开立法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专家消防立法机制,公开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反映他们最根本的利益。第三,要努力完善当前实施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在现行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不违背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和现行消防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确保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内部互相协调,互相统一。第四,要认真分析当前消防方面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特别是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必然带来设计理念、建筑风格以及消防安全技术的变化,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以及现代化工厂消防方面,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消防法律法规的与时俱进,保证消防法律法规能够符合经济发展的形势,参考西方先进国家在消防法律法规建设上的经验很有必要。

(三)努力提高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执行力

篇6: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一政策背景下,以及相当长期内土地还将承载社会保障功能这一基本国情条件下,通过创新机制,规模化、规范化流转土地,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分析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土地流转不仅优化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巩固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而且解决了农村土地利用中的人地矛盾,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然而,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诸多问题,农地流转制度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量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

我国目前对征地中“公共利益”概念缺乏严格界定,导致征地中公益性建设用地和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分,征地范围模糊不清,滥征乱占耕地现象大量发生。全国仅开发区规划面积就达3.5万平方公里,圈占的耕地有43%闲置。2000年~2005年全国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面积为1549.65万亩。而通过征地带来的丰厚利益,也促使了土地征用规模的无序扩张和征地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不断受损。

(二)农地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

依据现行《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补偿和对农民的安置总计为该耕地征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10~15倍,最多不超过30倍。在土地收益分配时所获得的收益大小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农民只得到土地收益的5%~10%,村集体得到25%~30%,村级以上及其他部门得到土地收益的60%~70%,按这个标准,对农民补偿虽然具有地区差异,但以现金形式补偿的通常都在每亩1.5万~3.5万元之间,加之分配机制缺乏有效的约束,有些地区农民得到的安置补偿低于最低标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极低的补偿割断了农民与土地的联系,使农民不得不面临新的生计和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三)农地流转市场交易产权边界的模糊性

农地流转市场上交易的对象主要为各类农地产权。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现实中已经入市交易的各类农地产权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产权边界的模糊性问题,产权边界的模糊性导致产权市场交易的摩擦费用增加,交易的不确定性程度加大,从而阻碍了农地产权交易的实现。

(四)农地流转操作程序不规范,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的支持

农地流转必然形成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等多元利益主体。但在实际中,这种利益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是不明确的,或者是松散的。一是农地流转中的法律关系不明确。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有一部分是向农户的亲朋好友流转,或者抛荒后由村干部委托别人或自己代为受让。流转中的“依法”成分很少,没有法定的程序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流转合同,因此,显得相当松散和脆弱。二是农地流转的责权利不落实。由于农地流转不

具备合法效力,流转双方的责权利很难明确,包括流转后的使用权限、农地保护、转让费率等方面都没有得到确认,流转双方的责权利关系非常混乱和零散脆弱,导致土地流转纠纷不断。

(五)社会化服务不到位,体系有待健全。

农村土地流转平台未建立,土地流转信息不畅,出现农户有意转出土地却找不到合适的流入方,而需要土地的流入方又难以找到有流转土地意向的农户,造成转入转出两头难,不利于土地的有效及时流转。并且没有专业的经营权价值评估机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缺乏金融服务支持。

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主要问题的成因

(一)思想认识错位。各级政府和部门普遍把经营权流转当成流转主体的经济行为,没有认识到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以致管理决策层对有利的模式不加以鼓励和推广,对不利的模式不加以批判和限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以致基层干部在实践中表现为重视引进企业、业主而不重视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以致一些干部群众在对待股份合作态度上,把它等同于第一次合作化中的“归大堆”、“吃大锅饭”,谈合色变。

(二)政策法规错位。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仅限于“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的合作,即产品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合作,对农民在土地生产资料领域开展的股份合作缺乏相应规定和政策支持。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到限制。《物权法》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入“用益物权”,但同为“用益物权”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后,使用权人有权将其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担保法》均规定不能抵押,《农村土地承包法》虽规定经营权可以入股,但相关政策规定不能折资作为资本金。三是后续政策不配套。中央提出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后,没有像在《土地承包法》中那样作出“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类似规定,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很长或无限期流转,势必影响今后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执行。四是土地流转受相关政策制约。《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规模流转者多发展比较效益高的林果业甚至非农产业,该《条例》在实践中必然成为反对流转者的政策武器。

(三)管理服务错位。县、乡镇管理机构力量薄弱,人员编制受限制,流转过程中没有相应人员进行管理指导;过去建立的农村承包合同管理、纠纷处理机构陷于瘫痪。

三、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对策

(一)弱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搞活农地使用权

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为土地集体所有。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而现行集体所有权往往造成上级所有者的身份侵蚀农民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各种摊派收费往往使农民负担过重,集体内成员的人人所有造成土地细碎化。要实行农民永包制,集体只行使有限的几种权利,这些权利仅限于:向土地承包的农民收取少量的承包费,其他的处置权、使用权、占有权皆虚化掉。

农民的永久土地使用权包括从弱化的集体所有权转化而来的实际占有权、直接使用权、经营权、部分收益权和有限处置权。在不改变原出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集体组织登记备

案,可以对土地使用权出售、交换、继承、抵押等。国家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不受侵犯,集体组织不得随意收回农民使用的土地。

(二)改革征地制度,明确征地范围

1.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对政府动用征地权的项目范围做出严格的限制,将土地征用真正限定在公益性的公共设施和公用事业上,缩小政府征地的范围,控制土地的征用规模,从根本上摒弃侵犯农民财产权的非公共利益目的的征地行为。

2.从法律上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家所有权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集体土地可以上市流转。土地使用者可以不再仅仅依赖国有土地,使用土地的公司、企业、房地产经营者可以直接与土地所有者——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交易,真正由市场来调节土地的供求平衡,这一制度安排,一方面从制度上保证了农民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平等市场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分享土地非农化后的级差收益,保障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另一方面,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与土地使用者直接进行市场交易,由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大量减少土地用途变更的中间环节,降低被征土地的闲置率,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完善农地流转的收益分配机制

征地补偿是征地问题的核心,征地补偿费不能再简单地以被征地的年产值作为补偿依据,要在确定农民集体土地的财产权利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确定。土地价格不仅要考虑区位、市场供求、当地发展水平和转用后的收益等市场因素,还要考虑由于农地转成非农用地所造成的环境价值损失和土地因规模变小而降低的价值。因此,可以借鉴国有建设用地地价评估技术手段,根据被征地在土地市场中的供地价格,合理测算出区域平均土地取得成本,再以该成本结合被征地的区位、环境等个别因素差异最终确定被征地补偿费用标准。

(四)建立和规范农地流转市场运行机制

1.对于农用土地转为农用土地的情况,应规范以下内容:

(1)农用土地承包:即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经乡(镇)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将农地有偿承包给农民个人或农业联营组织进行农业性生产活动,并由承包者向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及土地管理部门交纳一定数量的土地租金和管理费。

(2)农用土地转包:承包者将承包的农地经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后,有偿转让给他人进行农业性生产活动,并转由他人向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土地管理部门交纳土地租金和转让管理费。

(3)农用土地出租:承包者将承包的农地经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后出租给他人耕种,并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和土地管理部门交纳土地租金和出租管理费。

(4)农用土地入股:承包者将承包的农地经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后以股份形式向农业性联营组织或农业性生产企业入股,参加收益分红并向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土地管理部门按股交纳土地租金和土地管理费。

2.对于农用土地转为非农用地的(不包括国家征用土地的情况)情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确认和规范:

(1)农民自己农转非:农民自己将承包的土地转变为非农用地的,向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土地管理部门交纳土地租金、转地费和管理费。是耕地的,向财政部门交纳耕

地占用税;是农田保护区的,除交纳耕地占用税外,还要开垦同等数量和同等质量的农田,无能力开垦的,向土地管理部门交纳造地费,由土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垦。

(2)转让给他人农转非:农民将自己承包的农地有偿转让给他人改变为非农业用地的,由转让方向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土管部门交纳土地租金、转地费和管理费。是耕地的,由受让方向财政部门交纳耕地占用税;是农田保护区的,除交纳耕地占用税外,还要开垦同等数量和同等质量的农田,无能力开垦的,向土地管理部门交纳造地费,由土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垦。

(3)出租给他人农转非: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出租给他人改变为非农业用地,并由出租方向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土地管理部门交纳土地租金、转地费和管理费。是耕地的,由承租方向财政部门交纳耕地占用税;是农田保护区的,除交纳耕地占用税外,还要开垦同等数量和同等质量的农田,无能力开垦的,向土地管理部门交纳造地费,由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垦。

(4)农转非土地入股:农民自己将承包的农地以股份形式入股参加其他集体经营组织进行非农业性经营活动的,由入股者向当地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土地管理部门交纳土地租金、转地费和管理费。是耕地的,由经营组织向财政部门交纳耕地占用税;是农田保护区的,由经营组织除交纳耕地占用税外,还需要向土地管理部门交纳造地费,由土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垦。

(五)为农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1.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出路。一是大力发展乡镇企,提高农村非农文化水平,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二是重新构建城市化发展战略,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充分的空间和载体。三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开发,形成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吸纳机制。

2.制定农地流转的操作规程。一是实行村务公开。农用土地流转的有关事项,要经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讨论同意方能进行农用土地的流转。二是提出申请。需要使用农地的一方,向乡镇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并提交农地流转中的双方所签定的合同。在农地流转中的双方必须签定合同,合同中必须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经营期限及土地经营用途等条款。三是审批。土地管理部门从土地的规划、开发单位、开发项目等方面科学作出批准或不批准决定,若批准后,办理农用土地变更登记。

3.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通过设定农村就业保险和农村人口养老保险来实现对农地福利保障功能的替代。保险要面向全部村民,基金来自社区向承租土地的村民收取的地租基金,专款专用,可存入银行,也可委托专门的机构管理和运作,社区土地所有权主体负责福利申请人的资格认定,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参考文献:

[1]车裕斌.《中国农地流转机制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2]李明秋.王宝山.《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及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3]姜缅.《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村经营管理,2006(03)

[4]张元浩等.《农村土地流转中的现存问题及其制度完善》.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07)

篇7: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陈圻忠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因此,面向新的形势,如何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村级机构走上规范管理的轨道,更好地实现村民自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大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多年的农村工作实践中,笔者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滞后,依法办事与创业致富能力不强;民主意识缺乏,落实财务制度不严;以权谋私,在处理村级事务过程中不公不廉;班子不团结,战斗力弱等等。为什么在新时期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村级机构的运转不能得到严密的规范和约束,从而使农村基层干部出现问题有了一定的土壤和条件。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选人用人观念滞后,选用村级干部模式“单一化”

当前对选用什么样的人当村干部,观念上客观地存在有这样的看法:选老实稳重的人,不容易出现违纪违法问题,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和临时交待的任务难以完成;选有点“蛮性”的人,较容易出现工作作风问题,但能“镇”得住农民,布置的工作好开展,乡镇干部下村省劲。一些村民也认为,选老实人当村官,在村霸、恶棍、“钉子户”面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蛮性”的人当村官虽主观、独裁、专断,甚至多占多拿一点,但这种人往往能以“恶”治“恶”,村霸、恶棍、“钉子户”都忌他三分,有什么任务,大家一起沾,相对公平一些。另外,在群众中,对村民直选的村干部只是简单片面地去认识村干部的选拔条件,甚至认为要选拔为已所用的干部,出现“宗族”、“派别”的选举村干部现象。这些选人用人观念上的滞后,便使一些作风不实、投机钻营的人混进了村干部的队伍。、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村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村干部,特别是新当选的村干部,原来接触不多或没有做过村两委工作,1对村干部应当做的工作不完全清楚;还有一些村干部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偏低,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也不太了解。目前,让村干部经常受教育的培训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地方针对这种情况也显得重视不够。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过多强调让村干部在实践中学习,而忽视了必要的理论学习,导致了一些村干部政策水平、思想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造成从整体上看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当遇到处理具体问题或突发性事件时往往形不成合力应对。3、监督机制不健全,对村干部与村集体经济的管理乏力

目前乡镇在对村干部与村集体经济的监督管理上,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漏洞与形式主义,缺乏监管力度和扎实作风。少数乡镇干部到农村去了解情况,多是听从村干部的汇报,不注重深入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意见,因此难以掌握村干部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村干部的要求、监督往往流于一般的泛泛要求,缺乏针对性。一些村干部也片面地认为,自己是村民海选的,只对村民负责,对上级布置任务不够重视。同时现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也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如党支部组织如何对村级人、财、物监督的问题,村务公开如何对村级集体财产运营监督的问题,村民理财小组(监委会)如何对村财务、村集体经济监督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解决。、资金监管不力,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虽然当前各村都建立有财务管理制度,成立理财小组、村财务监督小组,且公布上墙,但这些制度执行难,理财小组、村财务监督小组也显得乏力,甚至因人员长期外出有的形同虚设。有的村会计出纳配备不全,或者会计出纳一人兼,没有相互制约;有的村支书或主任自己就管钱管章,很多大数目开支不经村委会集体讨论;许多村没有很好地实施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对现金、实物管理不严,对集体经济的操作很少接受群众监督,因违反规章制度或工作失职造成经济损失也很少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民主意识淡薄,群众参与管理能力有限

由于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低,参政议政意识薄弱,村民自治能力也不高,虽然宪法、法律赋予权力,但没有懂得去充分珍惜和行使,从而造成参加管理村事务的方式方法缺乏,措施不力,目标不明确。现在农村党员、青年骨干许多外出打工,长期在外,对村委会的事情不了解,也很少过问,因而对村委会事务不能进

行有效的管理,导致村干部放任自流。所以,民主意识淡薄、群众参与管理能力薄弱也是农村基层干部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存在问题的对策、更新选人用人观念,用作风好的人

村级干部直接代表人民群众利益,村干部作风的好坏,对维护农民群众利益至关重要。用一些作风不好的人当村干部,短期看,有些工作任务可能好安排一点,但那些作风不正的人工作态度粗暴,往往以权谋私,从而损害干群关系,侵害群众利益,阻碍整体工作的推进。因此,要端正选人用人观念,改革村级干部人事制度,扩大村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通过民主推荐、民意测评、民主评议等方式来选用村干部;在村干部中逐步推广任前公示制度、公开选拔制度和竞争上岗制度;建立科学的村干部评价标准,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评价和考核。同时教育农民认清选举村干部的重要意义,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使用好自己的选举权。通过端正选人用人的观念,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当村干部。、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干部群众的素质

建立让村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教育培训机制,优化教育形式,改变传统的单一宣教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反腐倡廉教育力量分散、合力不够的问题。围绕教育的工作协调和力量整合,构筑大宣教格局的有效机制,采取日常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除平时自学外,每季度一集中培训,每半年一集中总结交流,以深入学习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执政为民、遵纪守法、廉洁从政教育;加强村干部“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有针对性地为村干部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农村实用致富技术与创业信息培训班、集体资产管理培训班,从而增强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与创业致富的能力。同时引导村干部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通过阅读报刊学习党纪党规和有关法律知识,学习正反典型教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大力加强对村民的教育,普及民主法制科技知识,增强他们参议村务的能力和积极性。、创新民主理村制度,规范干部权力行为

一是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和两委联席会议制度,由村两委共商讨村内大

事,本着分工不分家的原则,齐抓共管,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二是建立党员代表会议制度,使村内党务、村务、村干部各项工作都在党员的有效监督下,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和在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给群众发言权,听取群众的意志和要求,交给群众决策权,发扬人民民主。四是建立村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时间、内容、程序、形式,给群众一个明白,还村干部一个清白。五是建立村干部定期测评制度,每年度测评 2 — 3 次村干部的廉洁自律、团结协作、工作与生活作风情况,测出村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份量以及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强化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心、事业心。4、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监管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存在漏洞是引发村干部违法违纪的“温床”,也是激化干群矛盾、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针对目前财务管理的存在问题,深化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村帐乡(镇)代管”制度,由乡镇代村做帐并实施监管。这种制度即是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依托,成立“农村合作经济财务会计中心”,中心设记帐员,负责村的记帐工作;村级取消会计,设专职报帐员,负责办理收支结算和报帐手续。配强配好村民主理财小组,维护村民主理财小组的权威,独立对各项财务收支进行逐月审核,形成乡镇、村两级双重监督与管理的新型财务监管格局,认真执行村级“零招待”制度,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改变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创新监督管理机制,构筑真抓实管的责任防线

推行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各村支书、主任签订责任书,强化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建立村干部廉政档案,做到与其他重要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落实,切实把各村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作为年终评比的重要内容。对不正确履行职责,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问题的村干部严肃查处。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采取每月抽查,每季度重点查,半年普遍查,年底综合查的办法,及时、详细地掌握村里的真实情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督促改进。乡镇设立举报箱,建立领导干部群众信访接待日制度,认真落实惩防体系,及时听取群众反映的意见,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认真查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篇8: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 我国价格欺诈法律体系的表现形式、构建及实施情况

1.1 价格欺诈的表现方式

常见的价格欺诈行为通常以:低标高结、赠品模糊不清、混淆销售处理商品、标示内容与实际不符、价格标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刻意将价格的附加条件隐形处理、以偏概全的以全场折扣糊弄消费者、对原价进行虚构、对作出的价格承诺不认真遵守、对标识价格虚夸十种方式。

1.2 价格欺诈法律体系构建现状

我国在法律层面上对价格欺诈的明确立法,最早出现在1987年的《价格管理条例》以及次年颁布的《关于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上,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价格欺诈行为的多样化出现,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利益,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更加有力的促进了反价格欺诈的执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家计委为了更加有效的规范价格市场,在2001年1 1月发布了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此外,国务院在2008年出台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中,也对价格欺诈的治理做出了有效补充。201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价格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进行了修改,并决定于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1.3 价格欺诈治理实施情况

物价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是我国治理价格欺诈的主要政府机构。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反价格欺诈尚有许多亟待提高的地方:执法人员专业能力水平较低、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亟待提高。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统计,201 1年1—11月份全国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3.59万件,实施经济制裁16.88亿元,其中退还消费者2.38亿元,没收违法所得12.81亿元,罚款1.69亿元。庞大的数据虽然显示出了我国反价格欺诈的重大成就,然而在面对日益复杂的价格欺诈行为中,反垄断。反欺诈和反暴利工作任重道远,各部门的忧患意识、调查取证能力和监管职责还未达到消费者的期许水平。

2 完善价格欺诈法律治理的应对措施

2.1 落实价格欺诈法律的责任制度

众所周知,非法人企业是不具备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然而我国企业组织方式多样,数目庞大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并不在法人企业的范畴中、中外合资企业、外企的法人企业属性没有做出统一规定,这就造成责任主体的难以有效确定,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及时确定这些企业的法律责任主体:独资企业法律任主体确定为企业投资人;合资企业的法律责任主体应设定为全体合伙人;中外合资企业要明确在责任追究过程中,可以对双方进行同事的追偿。由于法人企业能够独立的承担相关责,因此,在企业发生价格欺诈行为并被相关部门及时查处后,这些企业除了应该被追究企业的法律责任外,企业法人以及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应该被追追究相关责任。通过使用这种方法,提高企业自我约束的执行效率。

2.2 完善民事责任在价格欺诈的追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价格欺诈的民事责任主体确定为经营者,因此在认定民事责任主体过程中,除却要求相关责任人对消费者进行经济赔偿外,还要对其做出一定程度的惩罚。这一点是我国法律相对较为薄弱的环节。举例说明,我国对价格欺诈的最高处罚为50万元,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巨款,然而据家乐福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的时候,家乐福在华134家门店,销售额为338亿元,单店年销售额2.52亿元。价格欺诈过程中看似颇高的50万元的罚款对于家乐福而言只是九牛一毛。违规的成本低价实际上助长和刺激了沃尔玛和家乐福等国际零售连锁巨头们在中国的投机心态和行为。

2.3 加强对价格欺诈商家的行政责任处罚

价格欺诈行为直接会影响到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必须严肃对待,除却追究民事责任为,对于较为恶劣的情况还应该追究其行政责任。然而,目前的情况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尚未出现对价格欺诈进行行政处罚的系统规定,相关的处罚手段也只是零散的出现在不同的法律之中,为此,在对不良企业的行政处罚当中,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在进行行政责任追究过程中,可以附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下令则其停业、限期整改甚至对其进行吊销营业资格的处理。

3 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既要靠法律规范,也要靠道德修养。价格诚信法律制度的推进及有效实施,从宏观上讲,不仅能够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微观上说,诚实守信、不欺不诈,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它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因此,加强完善价格欺诈法律体系的有效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对价格欺诈违法行为没有完善的法律规定,从而造成价格欺诈事件不断发生。因此,完善价格欺诈相关法律制度是杜绝并治理此种违法行为乃至犯罪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价格欺诈的表现形式和我国现有的法律治理现状,并经过综合分析得出完善价格欺诈法律体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价格欺诈,法律治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江丽.价格欺诈行为相关法律问题探析——由电商大战引发的思考[J].价格月刊,2013(4):106-107.

[2]赵晓,凌贺英.家乐福等超市价格欺诈的法律思考[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1(4):56-58.

[3]王璐.价格欺诈的法律治理[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6):23-25.

上一篇:班级学习委员的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残联理事长培训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