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

2024-06-26

探索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精选8篇)

篇1:探索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

探索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

有人读《白杨》,仅理解为是对一种高大挺拔的树木的描写,有人却由此联想到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具有坚强性格的人们;有人学《繁星》仅看到一幅海天星空图,有人却能融情于景,透过语言文字读出作者淡淡的思乡之情。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者对语言文字感受能力的不同。可见,语感能力会直接影响阅读效果。只有对语言文字有了敏锐的感受力,才能读出文字所表达的深刻意义。

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有哪些有效途径呢?通过自身教学的积累和他人经验的借鉴,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语言文字的准确把握中产生语感在语文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脱离语言文字、进行架空分析或生搬字典释义去理解词语,造成分析不到位的情况。其实,文章中的词语应区别对待,有的只要意会,有的需要简单说明,而有的能揭示特点,具有语感作用,则需仔细揣摩,透彻分析,准确把握。例如《繁星》中能显示海上繁星特点的词“半明半昧”,就需要引导学生体会当时身处大海仰望星空的情境。教学时,我在学生自身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点拨,指出这里的“半”是指星星忽明忽暗,闪烁不定。陆地上虽然也能看到星在一闪一闪的,但海的上空气流流动大,星光有时被遮住,所以一 暗一明、一明一暗闪动得分外明显。学生认识到这点,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也就有了感知。

对有些词语,不仅要从个体上去分析,还要从语句、语段上整体把握,找到作者写作的出发点。如《老水牛爷爷》中的一段外貌描写是作者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的,显得分外传神。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古铜色”,更要理解到这是一种健康的肤色,是老水牛爷爷经常参加劳动风吹日晒的结果。“声音像洪钟”不仅告诉我们他嗓门很大,更要认中体会到他的直爽与开朗。而整段的外貌描写旨在展示一位身材魁梧、健壮爽朗的北方老汉的形象。学生理解深刻了,读的时候,这一形象便会浮现于脑海之中,自然读出语感来。

二、以激发情感来引发语感对于一些具体、生动能引起感情共鸣的课文,就要充分发挥形象和情感的感染、熏陶作用,使学生得到认识上的升华,美学上的享受,情感上的满足,从而引发学生的语感。如《春蚕》结尾的教学,我这样设计:①“又添了一些银丝”为什么不说“又添了一些白发”?②这里包含什么感情?使学生理解:银丝是美的,把白发比作银丝是一种赞美,饱含着敬重。一个孩子竟能发现母亲比过去多了一些银丝,看得这么细,表现出对母亲的由衷的敬爱。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就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正是语感所包含的心理因素之一。

人的认识可以起整理、组织人的情感的作用。如教学《第一场雪》时,我将写作背景与文尾的俗语、谚语结合起来,揭示出丰收在望,人们将能过上好日子,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关切国家、人民前途的喜悦之情。学生了解了这一点,读起来特别起劲。所谓“知之深爱之切”就是这样在认识的同时产生的情感,并由此而引发出语感的。

三、从美感中挖掘语感有些课文写得特别美,怎样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由美感来增进语感呢?可以运用优美的描述性语言。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我就“贪婪地吮吸甘露”这句作了描述:细雨如丝,雨蒙蒙,树蒙蒙,杨梅树从沉睡中醒来,它正在兴旺地生长,它需要大量的水分,绵绵的春雨来了,多甜美啊,杨梅树贪婪地吮吸,像婴儿嘬母亲的奶汁一样,吸得多欢呢!这真是‘春雨绵绵润杨梅’。”描述,把美的主体放在美的环境中衬托,使学生感受到了杨梅树贪婪吮吸甘露的图景,由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物的美,情的美,并由此产生语感。

从语感中体味美感,以美感增加语感。如《火烧云》一课的教学,我抓住“变化极多”,一步步突出云的美,霞光的美,通过众多描写颜色变化的词语展示万里长空五光十色、五彩斑斓的壮丽图景,极力使学生从语感中体味到美感,以美感增语感,保持课文美的基调。同时我还运用了幻灯,在云彩的基础上依次出现马、狗和狮子的形状,进行配乐朗读。通过这些辅助。强化视听形象,加强美的感受,增进语感。

四、通过朗读增强语感朗读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进文字的鉴赏力。那些优美的诗词,抒情的文章,往往通过反复朗读,体验出文中美味,使学生充满感情。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话言文字的敏锐感觉的表现。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通过朗读,使学生产生语言直觉。如《第一场雪》中的“银条儿、雪球儿”,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跟老师反复读,仔细玩味,要求读出亮晶晶、蓬松松的感觉。然后,让学生去掉“儿”读,通过前后对比,感到前者读得轻柔,读出了美的意境。

想象活动是语感所包含的又一个心理因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朗读、感知语言文字时,能准确而迅速地在脑子里呈现有关的表象,并进行必要的联想和想象。如《再见了,亲人》分别描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送别志愿军战士的场面。朗读时,要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大娘熬红的双眼,小金花挂在腮旁的泪花,大嫂拄着的双拐,这一幕幕使之成为鲜活的形象,就有助于语感的形成与提高。

语感训练不能脱离语言文字,要与情感、美感融为一体,有机组合,要在朗读中得到增强。我坚信,只要重视语感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就能提高阅读效果。

篇2:探索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梁雪梅 643000

【摘要】“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四个有效教学的逻辑必要条件在教学中如影随形,并通过情景化的问题、目标化的活动、精细化的设计、明确化的指向,落实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关键词】 情境设计 有效教学 途径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一书中告诉我们,有效教学的逻辑必要条件包括“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试形式——关注结果”四个要素,“为教师的行为提供一种解释或描述的框架,并在这种框架内为教师的行为设置一定的规范,提供必要的处方。” 有人说崔允漷教授用望远镜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了教学的星座,又用显微镜放大习以为常的课堂事件,为教学提供了“星空图”。

1.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习意向。指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引起学生对教学问题的关注与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产生学习的欲望、释疑的冲动。

在《串联电路的特点》教学中,老师将充满时代气息的“海宝”毛绒玩具进行改装,在海宝玩具的两只眼睛上分别安装1只小灯泡,使海宝的眼睛能发光。再从闭合开关“海宝两只眼睛的亮度不同”这一情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猜想通过两只眼睛(灯泡)的电流是否一样大。使问题生活化,情景问题化,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意向。

在教学《大气压强》时,老师模拟马德保半球实验,将2个橡皮半球,用力将它们挤压而合在一起,请两位力气较大的同学将它们拉开,结果两位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拉开,下面的同学纷纷要求换力气更大的同学,结果还是不行。正在学生们无计可施,感到困惑疑顿之时,老师说有办法不费吹灰之力把它们拉开,学生们立即表现出好奇和惊讶,纷纷猜测教师可能使用的方法,并表现出急于知道答案的迫切心情。

2.参与直观体验,明释学习内容。指在师生对话中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新课程改革中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被简单传递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而得以理解的。

在教学《运动的相对性》时,教师创设学生用钢尺搬运橘子比赛的情境,通过让搬运橘子多的胜方介绍取胜的经验,让运橘子的同学和观察的同学分别说说 自己看到的橘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有效的引导学生在描述同一物体的不同运动状态中,明确了参照物的选择与物体运动状态的联系,在同一物体的不同运动状态的认知冲突中,深刻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明确合理选择参照物的方法。

3.灵活教学方法,调试学习形式。指采用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或是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或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等。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他说“尽管科学家和教师都掌握知识,但二者的学科知识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要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学生能够理解。”

在教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教师设计了“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猜想假设”环节,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判断:在光滑的地面上,分别拉动重力不同的两个物体,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拉着同一个物体分别在不同材料的地面(砖地面、光滑水泥地面、瓷砖地面、木地板)上滑行时有什么区别?搓手时,两手使劲压紧与轻轻按住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充分体验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依据的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运动速度、接触面积大小等因素有关,进一步强化了猜想假设的合理性。在设计实验方案环节,教师出示了三个问题要求学生讨论解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摩擦力?摩擦力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如何才能使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相同呢?学生在协同学习和对话交流中,明确了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间接的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有效的掌握了实验猜想和实验方案设计的方法。

4.经历知识生成,关注学习结果。指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或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既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通过课堂对话与交流、动手实践操作、动脑思考分析后,对知识的知晓、分享与运用。

在教学《平面镜成像规律》时,教师对器材进行了如下补充:两块厚薄不一样的玻璃板、一个平面镜、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两支与AB大小不一的蜡烛、一对完全相同的三角板、两颗完全相同的玻璃珠、两块带槽的模(一块表面涂成黑色)、两个一样的塑料字母、一张白纸、一把刻度尺、一盒火柴等。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器材进行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结果在小组汇报时,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后发现:用镜子实验,则无法在镜的后面找到像的位置;用厚玻璃板实验,则在镜的后面发现有两个像;用三角板或玻璃珠实验,则需要给三角板或玻璃珠涂上颜色才能看清楚像的位置;只有和蜡烛A一模一样的蜡烛B才能和A的像重合;用白纸接不住蜡烛A的像;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在桌面上,蜡烛B则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用带槽的黑色模板在镜后找到的像更清晰,用字母实验时,两个字母是左右相反的等等。教师一一罗列出学生们的发现,并和他们一起讨论分析,最后达到共识:实验中应该选 择的器材是比较薄的蓝色玻璃板,两支一摸一样的蜡烛、玻璃板底座、一张白纸、一把刻度尺。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个实验应该选择的光线条件,并做对比实验,让学生明白了应该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实验效果更好。最后教师再让学生用刚才选定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得到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里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相对于平面镜对称。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下,出现了课堂上生成的精彩。学生们经历了充分的实验探究过程,自己分析得出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这四个要素在教学中形影相伴。它们与目标化的活动、精细化的设计、明确化的指向一起,共同支撑起有效教学行为的主体框架,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改进的路径,使混沌的教学有了清晰的面貌。只有当教师系统思考教学前、中、后的所有教学行为,通过讲述、板书、声像呈现、动作示范等行为,激起师生间和生生间的问答与讨论,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将这四个要素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才有可能是教学行为,否则就只可能是在演讲、演戏、自言自语„„或者只是在工作着,而不是在教学。

篇3:古诗词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读出节奏, 感受古诗词的音律美, 内化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可见, 诵读是感悟品味诗词的前提, 只有通过反复诵读, 读出它们内在的或激昂或低婉的音韵, 才能体悟出诗词的意蕴内涵。曾国藩曾有言:“李杜韩苏之诗, 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我始终坚持诗词教学要以读贯穿始终, 要让学生在诵读中体味诗词的意境及内涵。记得徐世英先生曾说:“讲解是钻进文中, 诵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 使人感受, 使人融贯、显现, 有时诵读胜于讲解。”诗词, 是文字与音乐的融合, 许多诗词只要读一读, 就美得使人流连忘返, 神情激荡。比如《琵琶行》“秋瑟瑟”“江浸月”“重开宴”“半遮面”……语言的流畅、轻快, 每一个字下都流动着音乐。而诗词诵读绝不是简单的记住、背过就完事了的, 要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 既品味诗词的内涵美, 也要感受其形式美, 即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这就给我们的语文老师提了个不低的要求:范读。

范读, 是教师对作品有自己的感受, 通过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传达于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动情的范读会使教师、学生、作者在某一刻跨越时空, 心灵交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如果能以声情并茂的范读, 引领学生去感受诗词的音律美, 激发起学生的审美体验, 更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范读时, 教师一定要融情入文, 方能读出作者延续千年的情愁爱恨, “换我心, 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诵读诗词时, 应仔细揣摩诗人飘忽的思绪, 空灵的情性, 读出诗歌的音韵节奏, 做到“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叶圣陶语) 。悲壮激愤的, 当缓慢沉重;豪迈喜悦的, 当短促轻快。读出韵律, 读出情感, 方能领悟文章的音乐之美。

以教学《武陵春》为例, 我是这样范读并指导学生诵读的:“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此句写出了词人物是人非的无奈与悲凉, 朗读时节奏要慢, 语调要低沉, 要让人品味出作者心中虽有千言万语, 却欲诉无人的凄婉;“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此句感情轻松, 读时节奏要明快, 要恰到好处的读出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此句是一个猛烈的跌宕, 宜用深沉声音读出那种无奈恐忧之情;“许多愁”三字应读得悠长一点, 给人以回味, 使人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绵延无尽的忧愁。

教师充满情感的范读《武陵春》感染了学生, 使学生在欣赏范读时如临其境, 沉浸其中, 哀其所哀, 悲其所悲。学生自己仿读时, 则心通其情, 意会其理, 激起了学生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 也在反复的诵读中令其逐步领悟了诗词的内涵和意韵。

二、创设氛围, 体味古诗词的情感美, 强化语感

语感本身具有情感性, 而诵读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字句的理解, 更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诵读前, 教师应创设与诗词内蕴相融合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诗词的情境, 走近诗人, 触摸诗人。如:播放音乐渲染教学氛围、转换角色融入教学情景、讲述故事创设教学情景等方法。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 组织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当《春江花月夜》乐声扬起, 同学们聆听着朗诵者的吟咏, 感受着那美妙幽深的意境, 身心沉浸在迷蒙的月色中, 深刻地体验到那深切而浓郁的思念之情。然后再让学生也随音乐诵读, 在悠扬飘逸的旋律中, 同学们个个都仿佛身临其境, 整个课堂沉浸在淡淡的乡愁里。

如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时, 可以在凄清的笛声中, 老师以第二人称缓缓地解说诗境:凉秋夜半, 霜气逼人, 月亮下去了, 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 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 船中的你不禁惹起了乡愁, 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 又远远地来叩动你的心扉…此时, 再让学生诵读, 方能读出在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中, 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和萦绕在心头的缕缕乡愁, 也为更好的理解品悟诗歌做好铺垫。学生只有通过对诗词的熟读精思, 才能领略其丰富的内涵, 欣赏到其特有的美, 从而提高语感, 进而提高语文能力。

可见,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经典诗词, 他们的思想感情就会越加丰富。在朗朗的读书声中, 自如的声音, 生动的语气传入耳膜;深刻的内涵, 美好的憧憬流入学生的心田;而语言的美感也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吟诵的时候, 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老的话, 总结了前人宝贵的教学经验, 也融含了我国古代诗词教法的精髓。

三、激发想象, 联系生活, 感受古诗词的图画美, 诗化语感

叶圣陶曾说:“要求语感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中去。”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 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但是, 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 诗词中描写的情境大多离学生很远。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 展开想象、联想, 再现情境, 走进诗词所描绘的世界, 体味作者的情感和感受。教师切忌轻视学生的能力, 忽视学生的体验, 如果教师把一切都包揽了、讲透了, 学生没有联想的空间, 这对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是一种扼杀。从长远处看,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欣赏古诗词的热情。

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 可以指导学生由“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咽”的离别伤感, 想象到前途茫茫, 孤身一人, 而更加感受到人生的失落。再联想到“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良辰好景虚设”, 这一系列的凄冷场景, 在与佳人离别的大环境下, 愈发使人觉得离别的哀愁无法排解, 使人滋生出“酒如愁肠, 化作相思泪”的悲凉。

在古诗词鉴赏中, 教师不只要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对诗人的情感、作品情境进行个人体验, 启发学生对诗词有自己的见解与认识, 还要对学生不同于标准答案的见解持宽容态度,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那些富有色彩美、音响美和形态特征的重要词句, 调动其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官能, 从无声的文字中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有形的生动图景, 从而神入诗词之境

如王昌龄《从军行》一诗中“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想象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四种景物互映、互衬、相互对比之下的生动, 你能禁得住苍茫边塞的孤寂、悲壮在你心中的涌动吗?又如马致远的《秋思·天净沙》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三句九景, 景景透着凄凉, 这时想象一下漂泊在天涯的游子在倦鸟尚知归林的夕阳西下之时, 身处此境怎能不睹物思乡, 愁肠百结呢?再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需要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全词紧扣一个“梦”字, 上片追念亡妻, 人虽亡去多年, 而旧日的恩爱, “自难忘”怀!落魄之日想起相知相许的亡妻, 更觉人生无奈, 备感悲凉。词的下片细写“梦境”。读着这样的词, 想象着作者在梦中回到了故乡, 与自己的爱侣相聚。体会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亡妻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引导学生想象两人相顾无言的沉痛, 想象两人天人永隔的无奈, 想象两人彼此思念的断肠。此时无言, 胜却千言, 正唯无言, 更显沉痛, 正唯无言, 倍觉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 让人不自觉地想象到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死的文字在想象、联想的作用下, 呈现出一幅幅凄美的画面, 给学生带来的是一段遐想不尽、回味无穷的人生体验。古诗词中饱含情致, 能给我们提供联想、想象的佳篇很多, 它们身负通过诗词鉴赏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任。所以, 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好好的利用这些资源, 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美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篇4:探索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

【关键词】朗读训练;品味语句;激发想象

语感是在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是一种立体的感觉,是语文教学和其他人文学科区分开来的分水岭,正如美术教学和音乐教学同其他学科的区别分别在色彩感、线条感和乐感上一样。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只有加强语感培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注重朗读训练是培养语感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坦言:“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诵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语音是否准确、用语是否恰当和句子是否通顺?语感强的人一听就能一目了。因此,教师只有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吟咏诵读,才能触发学生丰富的语感。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着重把握“三大关”:

第一关:教师示范朗读

叶圣陶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诸如七年级上册的《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比较适合教师的示范朗读,一般来说教师范读前,应该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这样学生会听得更认真,往往对教师经典的朗读油然产生美的共鸣。譬如:教师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要应用轻柔、缓慢的语调和充满喜悦的基调去朗读,从而让学生在教师范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春天的无限美妙,涌起朗读的欲望,达到学生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第二关:指导学生朗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必须科学指导学生自己参与朗读,并且要求学生在诵读时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充分调动他们的多感官功能,抑扬顿挫的投入到诵读之中,让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更细腻、更真切,产生审美效果。当然朗读方法应该丰富多彩,齐读、小组读和学生个别读务必有机结合,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组织朗读比赛,学生的朗读会热情高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关:注重理解感悟

学生朗读课文不但要读得有声有色,而且还要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笔者在讲授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引导学生反复有表情地朗读,通过朗读技艺指导,尤其是重音的处理,让学生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实践证明: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入朗读,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拨,学生往往体会得很快,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精心品味语句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

学生的朗读既是一种口头语言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依据语境,解读语意。譬如朱自清的《背影》,在写到父亲“走过去”买橘子的“背影”时,文中的语句给千万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那肥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一连串镜头中,深刻地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有了这种真情实感的体会,学生在朗读文段时,语感便可应运而生了,从而摆脱了那种“为朗读而朗读”的心理,更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其次,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文句意蕴。学生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切身体察分析,把耳闻目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体验联系起来,有的放矢的让他们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真切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譬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朱自清笔下的“春”时,要求学生也联系自身的对春的盼望、春来的欢欣,以及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经历,这无疑是学习《春》所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

三、善于激发想象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动力

青少年朝气蓬勃,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感还必须重视引导学生调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一般而言,所有成功的阅读都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审美想象性活动,因为作者用文字表达的内容与自己心中所要表达的意蕴总会有一定的社交距离和情感距离。这种距离,从本质上说是由语言的局限性造成的。但这种局限性也给阅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可谓言虽尽而意无穷,对文学作品主题的理解和一个简单场景的感悟也需要展开想象的。所以,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在脑海中“复活”这些场景,诸如人物的外貌、所处的时间、地点、动作等。其实,这些不仅仅是对作品内容的简单复原,它还包含着学生的许多创新。诚如法国作家萨特所说:“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你预测句子的结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你等待它们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否正确?”假如读《卖炭翁》,设想一下主人翁的眼神是炯炯有神还是焦虑不安?设想一下他的身姿,是挺直的脊梁还是弯弓般的驼背?还有他的头发、脸色、手指、着装等。在这种阅读状态下,学生的创新和作者的创作齐头并进,相得益彰,达到创新与欣赏合为一体,阅读的愉悦和收获美不胜收。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是实施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务必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奥秘,切实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为新课程改革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篇5:探索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

詹功珍

[摘要] 语感是直接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的培养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语感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不仅能够快速理解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含义,而且还能够体会到文字的言外之意。语感起到的作用是长远的,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本文试从语感的特点说起,结合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的一些方式方法。[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感培养 阅读 朗读 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说明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语感是语文能力和语文人文素养的完美结合,是语文基本素养形成的重要标志。

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哪些途径呢?

一、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从现化阅读心理学的观点看,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之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和重要途径。徐世英在《谈谈朗读教学》中曾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通、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读”占鳌头。在教学中,应以“读”为突破口,培养语感,保证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司、自主质疑,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放手认读,整体把握

这是培养语感的“保底工程”,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感知课文大意、理清脉络,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

方式读,张扬其个性,并发挥合作学习中优势互补的功能,让小组同学合作检测。

(二)、读中还原,再造情境

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联想将课文情境还原或再造,在大脑屏幕中“放电影”。这想象的功能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对言语进行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对语感的产生和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荔枝》一文中描写荔枝的句子:“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一张张汗津津的小脸。是啊,它们整整跑了一年的长路,才又和我们阔别重逢。”其中“累得张着一张张汗津津的小脸”“和我们阔别重逢。”等句子。在教学中,通过激发想象情境,产生丰富多彩的感觉,通过联想,从中感受到“我们一家与荔枝结下的不解之缘,荔枝成为了母子之间传递亲情的枢纽,所以才会像故友一样阔别重逢。”

(三)、读中移情,品味推敲

让学生在读中把自己的情感移入课文,进行二度创造,应把握好词句的品味,引导学生推敲词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生动性及其感情色彩,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语感。以《荔枝》第二自然段描写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情景,作为培养语感的交点。遵循“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因势利导:

1、教师以“平等中的首席”融入学生合作探究之中。教师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一些精彩的、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共同研讨。

2、抓住母亲神态变化“高兴——沉下脸——高兴”这一条线,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

3、重点品味“母亲吃荔枝”中描写细致的部分,抓住“不停地抚摸”、“划破”、“小心翼翼地剥开”、“托着”、“爱怜地望着”等词句进行推敲,引领学生感悟母亲初次见到荔枝时那种兴奋、惊奇、欢喜的样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4、美读课文,表现内心体验。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辅之以表情、动作,重新表现课文的形式美、音韵美、形象美和意蕴美,培养学生对语言音韵美的深切领悟感。让其对语言文字进行认真品读、美读,从中体验各种情感才能体会语言的精彩,从而增强语感。

(四)读中领悟

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激发学生找出课文中其他描写细致句子进行品味,去领悟其文字背后隐含的意思。例如文中最后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感情,想象作者没有

明说的话,在这一环节中,要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感受,让他们“在自己的肩膀上长自己脑袋”。

(五)熟读成诵,形成积累

诵读与积累是培养语感重要方式。在读中培养语感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纳入一些新的体验与创新。从生命的角度看,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是一个通过诵读积累知识的过程。

二、拓展阅读,培养语感的广泛性

刘勰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劝勉我们要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教师要尽力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指导他们将课堂上积淀的语感灵活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使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阵地。

(一)、多渠道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

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1、“课本”导趣法

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课本,而课本的有些内容是从各著名篇中选出来的。如教学老舍先生的《林海》后,让学生去读他写的《养花》出可以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诱导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目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自己的语感。

2、活动激趣法

召开读书汇报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还可复述或背诵部分精彩片段。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让学生观摩,并以投票方式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若干篇。

(二)、课内外结合,教会读书方法

教师要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用课

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的学习。笔者重视在课内阅读中教给学生读书“六字诀”,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读。读内容,知其概要。查。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摘。摘抄好词佳句。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记。背诵精彩片段、优美范文。同时又归纳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课外阅读方法:

1、抄读法

每读一篇文章,先把它抄录下来。然后反复诵读;或者边抄一边读,抄好了校对时又读几遍。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在抄读中博览群书,能帮助记忆和加深理解,打好语言文字基础,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意思。

2、精读法

在一段时间内,选择几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都比较完美的作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把它们读熟读透。从字词句、篇章结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到读音、标点符号,都要弄懂弄通弄透。精读,重在质量,汲取知识的精髓。

3、浏览式读书法

这是一种广泛阅读课外读物、获取各类知识的读书方法,可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

4、筛选式读书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可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课外阅读,做到精读和博览相结合,学生就会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丰厚的语言积累。

(三)、引导积累

蜜蜂每酿一公斤蜜,需要飞行45万公里,要在100万朵鲜花上辛勤采蜜。提出人丹那么大的镭,需要8吨重的矿石。同样的道理,要较强的语感同样要掌握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采集原材料。

1、从生活中采集原始材料

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采集素材。组织学生亲自去“干”。带领学生去感受电闪雷鸣的夏夜、白雪皑皑的大地、热闹非凡的市景„„

2、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

学生进入中学年级后。让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分为两类积累素材。第一类专记自己的,总题目为《我的足迹》或者《随笔》;第二类专记他人的,总题目可为《我周围的新鲜事》或者《大海拾贝》。这类记录不要求学生写成完整的短文,只简要记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定期检查,交换浏览,这个小小的素材库里,东西积累多了,写作文时就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了。

3、向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采集素材

学生读课外书。读网上信息,大多是“用眼睛”去阅读,印象不够深。如果要求把书中的人物或情节概括写出来。看书读网的心理状态就有所不同,就要用脑子去阅读了。这样,既提高了读书的质量,又搜集了作文的素材。丰富了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感。

三、通过启发学生想象来训练语感

启发学生想象是训练、培养语感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语感主要应该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而形象感又是基础。形象再现即脑海中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生动形象的画面。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像产生的,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而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假设良好的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在情感上的投入,促进语言交流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训练。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从而增强体验,获得语感,把握语感。启发学生生的想象又包括再造想象、推测性想象、连续性想象、比照式想象等。

(一)、再造想象还原文中画

也就是在读书时带领学生按课文的内容在头脑中还原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如高尔基的《海燕》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在理解这段文字时,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呈现在学生脑海中的画面是以“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为背景,由“大海、乌云、狂风、海燕”四种景物所组成的一幅风卷云集的海燕飞翔图。在想象这幅图的画面中,充分感悟语言。(什么样的海?海燕所处环境及所表现的神态如何。

(二)、比照想象丰富文中画

通过“比照式”想象使想象的画面更丰富。即拿其他的画面与作品描绘的画面相

比照,使想象的内容更多、更有内涵,使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增强。在理解内容及思想的基础上体会情感上的变化和语气、节奏的变化。讨论海燕形象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假设我们是海燕会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准确感和形象感。

(三)、连续想象绘制连环画

通过连续性想象连接语言所描述的各个画面,以达到对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就是说,不是停留在一个画面上,而是在想象中放映“电影”,把一个个画面连接起来,从整体把握作品的内容和基调。让课文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里一幕幕闪现,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获得语感。

(四)、推测想象揣度文外画

通过推测性想象对语言所描绘的画面以外的内容进行揣度。即根据作品的一些概括性描写或暗示,引导学生浮想连翩,从而实现对作品所描述的内容,情感有更深刻的感觉。

四、加强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语感

语文课堂内外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为语感生成与发展的迁移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应开展口语、演讲比赛、故事会、课本剧表演等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培养和交流语感的机会,搭建语感能力检测的平台。

综上所述语感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学生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是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语感培养非一朝之功,只要长期反复的阅读积累,经过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现象并强化训练,就能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篇6:探索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探索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关于廊坊市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河北省廊坊市385万人口中,农村人口近310万,约占81%。我们针对廊坊农民增收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调查与思考。农民收入变化的特点及构成农民收入多年保持增长态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创新、农产品总量增加以及农产品价格提高等原因,廊坊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2003年达到4053元,成为全省第一个超过4000元的地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99.73元。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6882元,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2008元,比例为3.43∶1。农民收入长时期上不去,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种植业收入所占比重下降,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四部分:即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纯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其中前三项约占90%左右。根据近四年农民收入构成的统计数字,种植业收入由61.22%下降到59.21%,种植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由22.44%下降到20.69%。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比较稳定,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农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一方面,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多数地区种植业收入占收入的比重达到60%左右,加上人均耕地有限,生产资料价格上升,造成低投入、低产出,农产品质次价低,农民因此而得到的收入有限。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农村隐性失业人口增加,农民负担较重,影响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加大了农业投入的成本。政府职能部门对农民增收支持力度不强、服务不到位。一是财政直接用于农业投入的数额有限。二是政府为农民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方面提供的技术服务及信息咨询不到位。三是政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不够。消除障碍,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向农业要效益,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首先,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林果花木等产业。其次,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加速民营经济发展,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政府要制定和完善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的优惠政策,放宽农民进入小城镇的门槛,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对进城农民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为其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利用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不断提升农村民营经济的规模和层次。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对农民增收的导向和带动作用。第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第二,有组织地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第三,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解除广大农民的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

篇7:探索解决中梗阻问题的有效途径

胡张乡党委书记黄运生

几年来,我乡把优化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来抓,通过实施“三个一”工程、推行“三项举措”、实行“三个零”政策,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优化和提升。但还存在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发展意识淡薄等现象,中层干部梗阻现象比较严重。

一、中梗阻问题存在的现状

2010年5月份,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在全乡开展了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活动中,我们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了“经济发展环境现状”专题调研,面向企业和乡直机关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群众,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认为各级行政部门存在“中梗阻”问题的占74.9%比例。通过数字显示治理中梗阻问题虽初见成效,但影响仍然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整治。

二、解决中梗阻问题是优化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

去年以来,我们在全乡坚持开展了以“送服务、查梗阻、解难题”为主题、以解决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的环境治-1-

理活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转变服务观念,采取硬措施,全力打造全乡经济发展软环境。

(一)送服务,在转变观念上做文章。一是把主题教育的重点放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深入开展以“树立环境意识,营造环境氛围”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深入查摆机关单位和个人在收费管理、涉企检查、社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整改提高,树立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开展“阳光服务”活动。组织中层干部走上街头,宣传政策法规和接受咨询,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服务意识。三是组织工商、地税、国土、派出所等单位的全体人员,深入到重点企业和在建项目中,了解部门的检查、收费、罚款情况,面对面交流,采取征求意见和座谈的形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企业请求部门办事转变为部门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增强执法执纪部门“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服务意识,建立企业与部门间融洽的协作关系。

(二)查问题,在解决重点问题上下功夫。活动中,我们从关键岗位、关键人抓起,突出抓好对行政审批、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抓出典型,严厉打击,绝不姑息。一是开展勤政廉政承诺活动。组织有关单位干部围绕廉政勤政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和反映

强烈的难点问题和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怎样履职履责等内容和措施,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全社会的舆论监督。二是开展明查暗访。从乡人大代表和民营企业家中聘请社会监督员,经常开展明查暗访活动,纠正个别单位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摊派、吃拿卡要报等行为,培树正面典型,通报和曝光反面典型,提升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篇8:试谈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

1. 启发想象, 培养语感。

别林斯基说:“阅读时, 你到处感受到他的存在, 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 却听不到他的声音, 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 对语言的感受和理解就无从说起, 因此, 教师或用饱满的激情, 娓娓动听地描绘, 或巧妙地点拔, 或惟妙惟肖的体态演示, 启发学生想象, 帮助学生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 能闻其味、听其声、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中, 同时, 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

例如, 特级教师窦雅梅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 她旁白, 让学生闭眼想象:稀疏的篱笆下, 一条幽静的小路伸向远方, 看见了吗?“看见了。”“什么样?”“篱落疏疏一径深。”“树上的花落了, 叶子还没长大, 还没形成树阴呢。”学生接着答道:“树头花落未成荫”;“小朋友们急忙跑过来抓黄色蝴蝶”;“儿童急走追黄蝶”。“抓到没有?”“飞入菜花无处寻。”可是有个学生大喊:“老师请等一等, 我马上就抓住它了。”我们大家都静静地等着他, 过了一会儿, 这名同学睁开眼睛兴奋地说, 我好不容易抓到了!菜花是黄色的, 蝴蝶是黄色的, 真不好逮呀。正说着还做着捏蝴蝶的姿势呢。正是这种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学生从课文中听到了秋虫的低吟, 落叶的叹息, 看到了鸟儿的飞翔, 溪水的流淌;闻到了青草的气息, 野花的芳香;以至感悟到离合悲欢的人间话剧, 苍莽宇宙的神秘浩渺, 坚韧不拔的人格力量……

再如, 教《荷花》一课时, “这么多的荷花, 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句, 教学时, 笔者注意启发学生边读句子, 边想象、边演示各种美丽的姿势, 学生的想象如开闸的水, 各抒己见。“池里的荷花有的侧着头, 好像在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高高地挺立着, 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伸伸腰, 似刚睡醒的孩子。”“有的躲进荷叶中, 如害羞的小姑娘”……通过想象、演示, 学生就会切身感受到荷花的形态美, 从而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为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形象再现, 培养语感。

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小学生来说, 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实现的。因此, 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电教手段, 把形象再现, 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 从而对文章的语句产生具体的感受。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 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了瀑布腾空而下的壮观景象, 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触景生情, 感受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庐山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 运用诵读, 培养语感。

《语感论》告诉我们:要运用恰当的手段, 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接之于耳, 接之于目, 然后才能应之于心——读懂。事实证明, 要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 领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就离不开“读”!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 就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所谓“综合感受”, 就是诵读时, 口、耳、眼、心并用, 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 逐步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 领会其布局谋篇, 遣词造句的精妙, 这种方法, 可以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综合功能和语言文字音韵美的优势。如《趵突泉》最后一段:“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 使课文中描述的小泉的种种姿态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 学生不但感受到了小泉的优美姿态, 而且还体会到作者赋予的感情。

费尔巴哈曾说过:“感情只能自感情说话, 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教师在教学时, 应充分利用它来作为语感训练材料, 让学生通过有表情、有节奏、反复地朗读成诵, 在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 入情入境, 达到“语语悟其神, 句句表其情”的境界。笔者在教学《夜宿山寺》时, 由于诗人通过大胆地艺术夸张, 再现了“危楼”的雄浑, 壮丽的气势。只要让学生通过反复、高声地朗读, 去体味“危楼”的雄浑、壮丽的气势, 去感受作者在此时、此地、此景前的心境, 就可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4. 通过对比, 熏陶语感。

语感具有经验性, 只有通过反复实践, 才能运用自如。课文中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 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 但却用得精妙传神, 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在教学中, 可以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赏、挖掘其蕴含意义, 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孙中山破陋习》中“妈妈含着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如果把含着眼泪四个字去掉, 变成“妈妈把孙中山推出房门……”通过对比前后两句, 就可以看出, 第一句更能表现出妈妈对缠足陋习的无奈及内心的痛苦。

5. 置身体会, 诱发语感。

叶圣陶前辈指出:“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靠查字典。单靠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东西一点一滴地积聚起来。积累得越多, 了解就越深切。”所以, 利用课文某些词句进行语感训练时, 教者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去体验, 理解其义, 从而诱发语感。

如教《槐乡五月》第二自然段时, 笔者让见过槐花、吃过槐花的同学去回忆, 联系自己见到槐花、吃槐花时的感受, 再去理解课文描写槐花饭的有关内容,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上一篇:地铁机电设备相关论文下一篇:描写春天雨水的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