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优秀教案设计

2024-05-29

《泉水》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0篇)

篇1:《泉水》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泉水叮咚流动不息,赞扬泉水“献身美好生活”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泉水不停流淌一路上遇到朋友时说的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泉水一瓶、钢琴一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千岛湖的泉水。

问:这是什么?(泉水。)有谁知道什么是泉水?(从地下流出来的水。)

2、启发学生自己见过的泉水是什么样的.?(可以分别从颜色、形态、味道等方面来说说。)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听听读读《泉水》,板书课题:听听读读《泉水》。(齐读课题。)在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两篇听听读读课文,谁来说说听听读读这一类型的课文有什么要求?

(听:仔细听,听清读音,听懂内容,边听边思考。)

(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先个别说,然后请一个同学概括说。

二、听全文,感知课文内容

1、同学们刚才都说得很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闭上眼睛,我们来静静地听老师把全文朗读一遍。仔细听,泉水是从哪里来的?最后要流到哪里去?(师配乐范读。)

2、交流问题,板书:

石缝大海

三、分节听录音,理解朗读

1、1~2小节:

⑴泉水是怎样从石缝里出来的?他出来时心情是怎样的?打开书,听第一、二节录音,划出有关语句。

⑵交流(冲,表现了泉水快乐、激动的心情。)

⑶指导朗读,个别读个别句子,分组读,齐读。

2、第3~7小节:

⑴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⑵边交流边板书:

水池山里的姐姐

平地杜鹃花

山坡果树

山谷百灵鸟

⑶泉水和这些朋友分别说了什么呢?再听3~7小节,自己可以跟着轻声地读一读。

⑷自由读泉水的话,然后交流。

⑸你最喜欢那句泉水说的话?为什么?

⑹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泉水是一种怎样的水?(板书:多、清、甜、美。)

⑺以各种形式朗读泉水所说的话。

⑻想一想:泉水为什么要说这些话?(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别人。)

3、第8~10小节:

⑴听教师范读,思考:泉水最后流到了哪里,遇到了谁?

⑵交流,板书:好多飞流的泉水。

⑶自由读,集体读。

⑷听录音想象:泉水流到大海以后会遇到些谁?会说些什么?

⑸个别上台交流表演。

⑹齐读后思考:泉水到大海以后,又把自己献给了谁呢?(板书:献给美好的生活。)

四、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1、本文的语句优美,小朋友一定很喜欢其中的一些句子,喜欢吗?下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朗读或摘抄或背诵你喜欢的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喜欢好吗?

2、准备、交流。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喜欢那一小节就站起来读。)

五、总结

1、泉水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它的味道特别甘甜,你们想不想品尝一下?(想。)

2、品尝后简单交流一下感受。

3、泉水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美好生活的精神特别令老师感动,因此老师为泉水写了一首歌,想听老师唱吗?

4、歌曲:师唱完第一段后,学生齐唱。

5、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人就像泉水一样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板书设计】

听听读读

石缝

水池多山里的姐姐

平地清杜鹃花

泉水山坡甜果树

献给美好的生活山谷美百灵鸟

大海好多飞流的泉水

篇2:《泉水》优秀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哦等8个生字,会写瓦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2、山泉流淌的录像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录像。(播放清泉流淌的录像)

2、你从录像中感受到了什么?

3、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小朋友自己小声的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学会的生字读给好朋友听。

3、多种形式读生字、新词。

4、认识多音字结学生口头组词。

5、口头扩词练习。

6、自己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7、分段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小组合作,质疑解惑

1、边读边想,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小组讨论,把不理解的问题记下来。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情况。

4、针对各组提出的问题,全班讨论。

四、整体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文中的泉水到底流过哪些地方?都作了些什么?

2、体会泉水的精神:

你觉得泉水怎么样?

泉水还能流到哪里,会给谁带去方便和帮助。

3、学生把自己写得都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好泉水说的话。

二、品析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1、你喜欢课文的哪一段?为什么?

2、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3、反馈背诵情况。

三、书写生字

1、观察要写的生字。

2、重点指导:

股、脆、鹃:都有月但写法不同。

泉:下面是水,不是木。

结:右上方是士,不是土。

然:左上部比夕多一笔,右边是犬,不是大,注意四点底的位置。

四、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识字

读课后练习中的小韵文。

巩固本课生字。

【课后记】

篇3:横泉水库泄洪设计方案优化

横泉水库位于山西省吕梁市, 坝址位于三川河支流北川河干流上, 是一座以城市及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 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多年调节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总库容8 123万m3, 控制流域面积800 km2。枢纽工程等别为Ⅲ等。早在1954年水电部编制的《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中, 横泉水库就被列为开发项目, 该水库枢纽1958年开工建设, 分别于1960年、1966年及1977年三上三下, 截止工程重新设计时, 已建成右岸直径3.4 m、长408 m灌溉发电洞的开挖和衬砌, 已完成长240 m、高17 m~19 m共计155万m3的坝体土方填筑。

2 泄洪建筑物比选的必要性

泄洪建筑物是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水库的正常运行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坝址、坝型、已建灌溉发电洞、设计及校核洪水标准已定的情况下, 泄洪方案设计成为设计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泄洪建筑物比选就显得尤为重要。

3 泄洪设计方案的比选

横泉水库坝址区河谷地形平坦, 河谷宽约650 m, 河床高1 101 m~1 103 m, 两岸山顶高程1 210 m~1 276 m, 相对高差175 m。其中, 左岸为黄土台地, 右岸为岩石山体, 在河流两岸发育有三级阶地。

结合本工程地形及地质特点, 先后共提出了土基溢洪道、岩基溢洪道 (含进口侧槽与正槽方式) 及泄洪洞三种泄洪方案, 并针对每个泄洪建筑物从水流特点、地质情况、施工特点、投资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各方案比选分析如下。

3.1 土基溢洪道 (左岸) 与侧槽岩基溢洪道 (右岸) 的比较

1) 结构设计情况见表1。

2) 综合分析评价见表2。

3) 比选结论。

通过比选可知, 岩基溢洪道不仅造价较低, 而且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运行安全可靠, 管理方便, 施工相对简单。虽然在侧堰及汇流段水流紊动和撞击强烈, 可通过在汇流段下游设连接段以平稳水流;针对高边坡稳定问题, 一方面地层岩性较好, 另一方面与土基溢洪道的地基处理相比, 施工和技术处理相对简单;对于侧槽进口水流可能对上游坝面产生影响, 可以在泄洪时采取临时性的坝面防护措施, 能够避免危害的发生。经综合评定分析, 岩基溢洪道方案优于土基溢洪道方案。

3.2 岩基溢洪道进口方式———侧槽与正槽的比较

由于侧槽溢洪道过堰水流进入侧槽后, 形成横向旋滚, 随着沿流程流量不断增加, 旋滚强度不断变化, 水流条件复杂, 所以需对侧槽和正槽两种进口布置形式进行比较。

正槽溢洪道除进口引渠向库区延伸120 m外, 堰型、堰顶高程等各段与侧槽结构形式基本相同, 两方案的设计结论及综合评价对比见表3, 表4。

可见, 正槽溢洪道在水流条件、超泄能力及运行安全方面均有一定优势, 但其石方明挖量明显增加, 正槽比侧槽溢洪道直接工程投资多492.83万元;而侧槽溢洪道进口水流紊动及泄洪时对上游坝面的影响, 均可以有效合理解决。经综合比较, 侧槽较正槽溢洪道更加经济合理。

3.3 溢洪道与泄洪洞的比选

结构设计及综合分析评价结论见表5, 表6。

总之, 泄洪洞方案因参与施工导流, 降低了坝体临时渡汛高度, 减少了措施费用, 虽然泄洪洞方案投资略高于泄洪洞方案投资, 但在运行管理方面有明显优势;针对洞径较大、围岩类别Ⅳ类等问题, 目前国内已有类似大直径隧洞施工经验, 施工技术相对成熟。经综合分析, 泄洪洞方案优于溢洪道方案。

4 结语

泄洪设计方案的确定, 常常需要考虑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流域水文特性、建筑物防洪标准、枢纽总体布置、泄洪建筑物的设计技术参数、施工方法、工程造价及工程建成后的管理运行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多种因素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泄洪方案为优选方案。

摘要:结合横泉水库的工程概况, 论述了泄洪建筑物比选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土基溢洪道、岩基溢洪道及泄洪洞三种泄洪方案, 从水流、施工、投资、运行管理等方面, 比较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结果表明泄洪洞方案优于溢洪道方案。

关键词:水库,泄洪设计,溢洪道,泄洪洞

参考文献

[1]山西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横泉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横泉水库初步设计报告[R].2005.

[2]SL 253—2000, 溢洪道设计规范[S].

[3]SDJ 338—198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修订版[S].

篇4:《泉水》教学设计

《泉水》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泉水》以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课文插图很美,配合课文描画了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文章语言则清新明快,富有音乐感,把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传递给读者。

设计理念:

低段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本文重在“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教学拟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示范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和引导想象,让学生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1?郾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郾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3?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郾课件映示流淌的泉水、发出“丁冬”的声音。

2?郾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郾这美妙的泉水声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她又将流向何方呢?

4?郾揭题,板书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清泉流淌,并发出“丁冬”的声响,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激发了阅读期待和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郾自由读课文。

(1)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或请教同桌。

(2)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

2?郾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四人小组读生字卡片。

(2)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小组汇报,教师指导。

(4)读生字、词(“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后面的感情朗读打下基础。初读扫清字词障碍,采取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利于学生识字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熟读课文,品味感悟

1?郾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边读边勾画出你喜欢的词语(如丁冬、弹琴、一股、清泉、石缝、阳光灿烂等),看到这些词你想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对关键字词的理解和感悟不同,让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抒发出来。)

2?郾学习第2~5自然段。

(1)(投影放大插图)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泉水都流过了哪些地方?在泉水流经的地方中,你最喜欢哪一个画面,为什么?

(2)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画面,教师随机引导。如: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①指名读,读后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个自然段。②补充交流,发表不同的见解。③课文中的“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天然水塔”里的水多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词看出来的?④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泉水热情、大方、自豪的语气,感受她甘于奉献的精神。⑤多种方式诵读课文(引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

(3)泉水流呀、流呀,一路流过许多地方,请读一读描写泉水流过其他地方的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有哪些地方与第2自然段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4)发挥想象,说一说泉水还会流到哪些地方,还会做哪些好事?(用:泉水流到__________,她看到了__________,泉水说:“___________”的句式训练说话。)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指导,让学生理解泉水甘于奉献的品质。又通过比较段落写法的异同和展开想象练习表达,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郾学习第6~7自然段。

(1)指名读,边读边表演。

(2)课末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四、熟读成诵,整体感悟

1?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郾朗读课后练习“我会读”。

作者单位

云南省楚雄市北浦小学

篇5:《泉水》优秀教案设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学习重点和难点

1、结合插图,能自读自悟,读后都有所感悟,而所悟又不尽相同。2、能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背诵下来。课前准备

课外查找有关泉水的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书写“瓦、泉、然、结”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第一句话“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读后问:你们知道是谁吗? 2、揭题:泉水

3、谁知道什么是泉水呢?指名说课外查找的有关泉水的资料。4、课文中的泉水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图文结合,展开联想,整体感知全文。

(1)出示课文插图,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自主说话,小组交流。

三、识字、写字 识字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认读。(指名读、齐读)2、去掉拼音读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杜鹃:出示“杜鹃花”图片,结合插图,通过形象感知认识“杜、鹃”,并可结合姓氏识记“杜”字,联系学过的“鹊”识记“鹃”字。瓦罐:借助图或实物认识“瓦罐”,学认“罐”字。写字

1、出示“花骨朵儿、杜鹃、一股、清脆”认读。

2、留下“骨、鹃、股、脆”认读,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另外还要注意“脆”的右下角不要写成“巳”。

3、出示“骨、杜鹃、股、脆”教师逐一范写,学生书写。

四、朗读课文

1、老师示范朗读或播放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欣赏,体会“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的泉水带给人们的幸福生活。

篇6:《泉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的写字。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背古诗《山居秋暝>>

一、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习兴趣

1.激趣谈话: 你见过泉水吗?你见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2.简介“泉水”:老师这里有几组“泉水”的生活照(播放《泉水丁冬》音乐)。教师随滚动的课件介绍泉水的照片。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呀!你们喜欢泉水吗?

3.揭题并读好课题。

4、学写泉字:

举起小手,跟老师书空。

师:(指导书写)上白下水、上小下大,上收下展,“水”字的“竖钩”要挺直了腰板,特别有精神地站立,两边的“撇”与“捺”要像公主的莲蓬裙一样撑起来,你们也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学生在写字本中实践、练写。)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泉水是怎样的?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泉水从哪来,都流过哪些地方,最后又到哪去了?

2、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3、出示生词认读,理解。罐的字源

4、指名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想:泉水都流过哪里?

三、学习课文。

(一)泉水从哪来的?学习第一自然段

1、弹琴,拟人写法

2、冲字看出什么? 抓住重点词:“冲”

其实,关于泉水,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学习过有关泉水的古诗,宋朝的杨万里写的《小池》。(学生齐背《小池》)那这里的泉水,还是那“泉眼无声惜细流”吗?这里的泉水是怎样的泉水呢?是啊!泉水是多么希望能来到这美丽的世界啊!把那种迫不及待的感觉读出来!

3、抓住“阳光灿烂”感受世界的美好,泉水在黑暗的地底埋藏了这么长的时间,终于来到了这阳光灿烂的世界,他的心里会怎么想?他的心情会怎么样?

4、指导朗读:齐读第一段,读出急切、兴奋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看来你们是打心眼儿里喜欢泉水了。自由读课文的2-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为什么喜欢泉水?把每个自然段中写泉水特点的词语或句子划一划,圈一圈。师:让我们来分享彼此的读书收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泉水?

1、理解很多很多与很多不同。

2、用很()很()联系说话

3、指导朗读第二段。

不知不觉,我们都爱上热情、快乐的泉水了,它还有什么特点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

2、范写,重点指导:

出示骨、鹃、股、脆: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脆:右下是横折钩,竖弯钩,不要写成巳。

3、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4、展示,交流评价。

学习第2自然段。

生:我喜欢泉水,因为泉水很大方,他让姐姐来打水。师:这个内容在第二自然段,泉水的特点是多(板书:多)师:你来读读这个词—— 生读:“很多很多”。

师:没听出来泉水多呀,谁还能读好这个词?

师:我听出来了,泉水变多了!大家也像他一样读一读?(生读)师:“很多很多”与“很多”有区别吗? 生:“很多很多”比“很多”更多。

师:嗯,重叠的词语更有威力,你能用“很()很()”这样的词语来说说现在你看到的情景,或者表达一下你的心情!

生2:我现在的心情很好很好。

师:用“很()很()”重叠的词语夸夸咱们二年(2)班的同学。生1:某某的学习成绩很棒很棒。生2:长得很帅很帅。生3:很善良很善良。

师:夸得这么起劲,被夸的同学高兴得脸上都开出花朵了!来,同桌之间互相夸一夸,记得用上“很()很()”这样重叠的词语哟。(生生之间互相夸奖。)

师:懂得欣赏别人,夸奖别人是二(2)班的同学们很大很大的优点哦!【词语积累、运用是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必修点,从“泉水的特点”迁移到“同学的优点”,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整合的完美诠释。】

师:谁再来读读泉水说的话

生读:“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听出来了吗?哪个地方读得特别好? 生:她的“来吧来吧”读的特别热情。

师:是啊,某某同学注意到标点符号的作用,读好了这个感叹号,就读出了泉水的热情,真了不起!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话,丛老师读引读的部分,你们读泉水说的话,好吗? 师: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里,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热情地说—— 生1:(接读)“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

师:怎么,这么冷淡,舍不得把水送给我呀,要还给你吗,泉水?(生腼腆摇头)师:那你再来读。

(生读,这一遍读得有进步。)师:我感受到你的热情好客,谢谢小泉水!

师:山里的姐姐笑眯眯地提着瓦罐打水回家做饭,泉水快快乐乐地说—— 生:(接读)“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

师:帮助别人能让你这么快乐吗?老师和你一样快乐。

2.教学第三自然段

师:不知不觉,我们都爱上热情、快乐的泉水了,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泉水很清很清。

(师板书“清”,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师:泉水,可真清啊!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这段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词组,比如“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你还能在其它段落中找到这样的词组吗?

生:灿烂的世界,静静的山谷……

师:看看课文的插图,清清的泉水还把谁吸引了来?

生:花儿、小鸟、蓝天、白云、太阳、青山……

师:你也能用上“()的()”这样的词组来说说话吗?

(出示例句“在泉水这面明亮的大镜子中,我看见了绿油油的小草在跳舞。”)

生1:在泉水这面明亮的大镜子中,我看见了可爱的小鸟在快乐地飞来飞去。

生2:在泉水这面明亮的大镜子中,我看见了胖乎乎的白云宝宝在散步。生3:在泉水这面明亮的大镜子中,我看见了笑眯眯的太阳公公在伸懒腰。……

师:这一切真是太美妙了,泉水再一次向大家发出邀请——

篇7:泉水教案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泉水》,课文以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和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溢诗情画意。本课重在创设一幅幅美丽的意境,让读者在美景的熏陶下感受泉水的热情与助人为乐。基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所以本文采取随文识字的学习方法,一边读课文,一边识字。让学生反复的读课文,初步感受语言的优美,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下面我说一下1)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热情和助人为乐。

2)教学重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难点: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的热情和助人为乐。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我简单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首先谈话导入,解决什么是天然水塔:其次,激发兴趣,初读课文。学生初读课文,教师范读,纠正字音。再次,再读课文,理清思路。逐段读课文,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如“瓦罐”的教学,借助图片,让学生将瓦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记忆。最后,指导书写。示范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形体美。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难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的热情和助人为乐。

2、规范、美观的写字。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决难点

1、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假如你愿意可以和老师一起写。(教师写“泉”字,同学书空)

师:这是一个什么字?

生齐说:泉。

师:谁能用这个字组个词?

生:泉水、温泉、喷泉、山泉、清泉、矿泉水、泪如泉涌……

师:同学们的词汇量真丰富,能组这么多词。2、教师板书“水”:

师:那你对泉水有哪些了解,知道哪些关于泉水的知识?

生:我知道泉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生:我知道泉水来自地下。生:我知道泉水是天然的。

3、解决:什么是天然水塔?

师:是的泉水来自地下,在山区最容易形成泉水,山上有许多许多地下水,许多江河湖海都是由泉水汇成的,所以我认为还可以把他称之为“天然水塔”(在泉水旁板书:天然水塔)谁知道老师为什么把泉水称为“天然水塔”?

生:因为泉水是天然的不用花钱,所以老师把它叫“天然水塔”。

生:因为泉水从地下会源源不时地流出来,所以老师把它叫“天然水塔”。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多丰富啊!把老师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二、激发兴趣、初读课文

师:我们说了这么多关于泉水的话题,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泉水?

生:(同学很兴奋地)想!

师:老师这有许多泉水的图片,请大家看大屏幕,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泉水。(教师播放和泉水有关的泉水的图片。同学发出一片赞叹声。)

师:谁能把你看到的泉水用一个词来表示出来,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泉水?

生:清清的泉水。

生:清澈的泉水 生:清凉的泉水。生:美丽的泉水。

师:假如尝一口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甜甜的泉水。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把自身的感受都说出来了。

师:这些清清的泉水流啊流啊,他们会流到哪儿,做些什么?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初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身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同学读课文,解决生字。教师范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边读课文,边识字

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自己的手,发现手指和手指之间有空隙。缝,就是物体间的空隙。读读第一段,去了解一下泉水来自哪里?(来自石缝)

师:刚才同学们通读了全文,哪位同学能说说泉水流到了哪?(教师根据同学所说板书: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并齐读这四个词语)

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泉水都流过这些地方,下面呢,我们来看看泉水在山腰的水池里遇见了谁呢?(找人读第二自然段)(生:打水的姐姐)师: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什么来打水?

生:瓦罐。(抽生读“瓦罐”这个词,再抽读“罐”单字)出示“瓦罐”的图片,观察图片,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瓦罐”,一种大肚子小口的器皿。

师:当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时,他看见谁了呢?同学们自由读一下的三自然段。谁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生:杜鹃花)放杜鹃花的图片,同学们看一下“鹃”字,你们想到了什么呢?(放杜鹃鸟的图片)对“杜鹃”呀,也是一种鸟,所以“鹃”字是“鸟”字旁。

师:泉水流过了山间的平地,他又流进了果园里,我们看看在果园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找人读第四自然段)通过第四然段我们可以看出泉水有什么特点啊?(生:甜)同学们真厉害。(播放山谷的图片,引出第五段)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看看这是哪?(生:山谷)对,这是山谷。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看见了画眉鸟,画眉鸟在干什么呢?我们来读读第五段。(生:歌唱)画眉鸟的歌声听着怎么样啊?(生:清脆,抽生读“清脆”这个词,再抽读“脆”单字)

师:谁能说说还有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非常脆?

生:铃铛的声音非常清脆。

师:你来学学铃铛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生:丁零当啷,丁零当啷。

师:你吃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也很脆?

生:我吃薯片时发出的声音很脆。

生:吃苹果时发出的声音很脆。

师:今晚我们都回家吃个苹果,体会一下它们的脆。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许多伙伴,快点走进第六段,去和他们打招呼吧。

师:泉水一路上经过了那么多地方,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风景,见到了那么多的的伙伴,他一定是非常开心的。老师放音乐,大家和着音乐再来朗读一下全文,去感受一下泉水愉快的心情。

四,指导书写

篇8:白银上泉水库除险加固设计

一、工程概况

上泉水库距白银城区约4km, 大坝以上集雨面积16.6km2, 初建时坝顶高程为1654.2m, 总库容20万m3。该水库于1995年开始建设并于当年建成运行, 是一座以防洪为主, 兼有灌溉功能的小 (Ⅱ) 型水库。2001年, 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对上泉水库进行了加高, 加高后坝顶高程为1658.1m, 总库容达41万m3。工程建成至今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保护坝体下游人口2000人, 耕地200hm2, 引蓄积的洪水保灌农田面积40hm2。

现上泉水库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和输水管组成。水库大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坝, 坝顶长90.0m, 坝顶宽5.0m, 现状最大坝高14.3m, 坝顶高程1658.1m, 大坝上、下游坡比均为1:1.0~1:2.0, 坝坡极不稳定, 且下游坡面及坝脚无排水设施。溢洪道位于坝体右岸, 与坝体相接, 为开敞式宽顶堰, 堰宽4.5m, 堰顶高程1653.0m, 原设计最大下泄流量12.2m3/s, 现衬砌及断面已完全毁坏, 基岩出露, 出现塌坑和下陷, 断面极不规则, 下游无消能设施。输水管位于大坝左岸, 为坝下埋管。进水口高程1646.0m, 为φ30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 管长44m。输水管出口控制闸阀老化, 启闭困难, 出口与坝体接触面有渗水现象, 存在接触渗漏和冻融破坏的潜在威胁。坝后分水房已在2007年滑坡中被摧毁。

二、工程地质条件

上泉水库位于苏家湾沟上, 工程区地势总体北高南低, 地貌形态及其分布受区域构造及地层控制, 总体上为低中山丘陵区。库区位于红库坨沟与绿草地沟汇合处, 沟谷宽浅, 呈宽“U”型, 多沉积砂碎石, 表层有少量砂壤土覆盖, 两岸阶地不发育。

工程区未发现区域性大断裂构造的形迹。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坝基岩性为三叠系砂岩, 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两坝肩岩性为三叠系砂岩, 抗风化能力较强, 强风化层厚1m~2m, 地表岩体较破碎, 新鲜面岩体较完整。溢洪道地基岩性为三叠系砂岩, 建基条件较好。输水管埋设在大坝左侧, 地基岩性为坝体粉质砂壤土。

三、水库防洪能力复核

㈠水库基本资料

1. 库容曲线。

水库2001年加高后库容达41万m3, 经过三十多年的运行, 库区总淤积量达2.7万m3。根据2010年12月实测的库区地形图, 重新按断面法计算了水库的水位、面积和库容特征值, 并绘制了相应的库容曲线。

2. 防洪标准及洪峰流量。

上泉水库现状总库容为41万m3, 控制灌溉面积40hm2,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 , 该水库属Ⅴ等小⑵型工程, 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30年一遇洪水, 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300年一遇洪水。由于上泉水库库容较小, 故确定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 相应洪峰流量为51.3m3/s。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相应洪峰流量为115m3/s。

㈡防洪能力复核

当洪水来临时, 白银上泉水库参与泄洪的建筑物有输水管和溢洪道。输水管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 管径φ300, 管道较短, 只有44m, 局部损失所占比重较大, 且下游无蓄水, 故判定其为自由出流的短管, 其泄流能力按公式计算;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坝端, 为无闸控制开敞式宽顶堰进口, 堰宽4.5m, 进口高程1653.0m, 其现状泄流能力根据宽顶堰泄流能力公式计算。

根据现状泄流规模条件下调洪计算结果, 以水库汛限水位1653.0m作为起调水位, 上泉水库2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水位为1655.90m, 200年一遇校核洪水时水位为1658.13m。而上泉水库现状坝顶高程为1658.1m, 因此, 上泉水库现状防洪能力能满足20年一遇设计洪水要求, 但不满足200年一遇校核洪水要求。

四、大坝边坡稳定复核

㈠基本参数及物理力学指标

根据地质资料, 工程区相对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大坝稳定复核时按Ⅶ度复核。上泉水库大坝坝体土料力学指标以本次土工试验成果为准, 心墙采用经验值, 采用的各项指标见表1。

㈡边坡稳定计算

大坝边坡稳定计算利用“理正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 用瑞典圆弧法计算上下游坝坡在正常蓄水位加下游无水、设计洪水位加下游无水、正常蓄水位加下游无水加Ⅶ度地震及上游坝坡在库水位从设计洪水位骤降至淤积高程时等各种工况下滑裂面的最小安全系数, 并用毕肖普法进行复核。经计算, 在各种工况下, 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小于规范允许值, 大坝不能满足抗滑稳定安全要求。

五、大坝渗流稳定复核

㈠基本参数

根据土工试验资料, 旧坝壳渗透系数水平为1.45×10-4cm/s, 竖直为1.84×10-4cm/s;心墙渗透系数为7×10-6cm/s;新坝壳渗透系数水平为6.45×10-3cm/s, 竖直为6.9×10-3cm/;淤泥渗透系数水平为1.66×10-4cm/s, 竖直为2.02×10-4cm/s。

㈡渗流稳定复核

经北京理正岩土计算5.11版渗流计算软件进行有限元渗流计算, 大坝在正常蓄水位时, 坝体单宽渗流量为0.67m3/d/m, 总渗流量为60.5m3/d, 下游溢出点较高, 为1.06m, 溢出点附近渗流坡降为0.51, 大于心墙允许坡降0.44, 所以在正常蓄水位时大坝将发生渗流破坏。

据现场勘察, 当水位高于正常蓄水位时, 大坝下游坝坡即有渗水溢出。根据现状调洪演算, 水库现状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均超过心墙顶高程, 而心墙顶高程以上坝体最大允许坡降为0.2, 所以水位的抬高更进一步加剧了溢出高度, 使渗流坡降进一步加大, 更容易发生渗流破坏, 毫无渗流安全可言。

六、坝体质量复核

本工程初建和加高均无完整的规划设计, 也缺乏坝体施工记录资料, 经问询当时施工人员, 大坝初建时使用推土机清基, 即沟床天然覆盖层基本清除, 但清基不彻底。2001年加高的坝体土质较差, 施工时碾压不密实, 坝体填筑质量很差。坝坡仅靠土体内摩擦角呈自然休止坡, 坝坡变陡, 在运行中出现坝体滑塌现象, 目前坝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由此可见, 坝体填筑质量均不符合《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2001) 的有关规定, 特别是2001年加高的部分质量极差。

七、除险加固方案

㈠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

上泉水库除险加固后总库容为32万m3,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 的规定, 确定上泉水库工程等别为Ⅴ等小⑵型, 主次要建筑物均为5级。根据《防洪标准》 (GB50201-94) , 本工程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 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㈡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方案选择

根据上泉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及复核结论, 针对上泉水库大坝主要存在的问题, 分析确定大坝除险加固主要处理方案:一是坝轴线不动, 坝体培厚碾压填筑, 保证大坝的整体稳定。二是对上游坝坡铺设复合土工布, 下游坝脚增设排水棱体, 保证大坝渗流安全。

㈢溢洪道除险加固方案选择

根据上泉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及复核, 上泉水库现状防洪能力不能满足防洪要求。溢洪道被冲毁, 结构极不安全。本次除险加固设计首要任务就是增大水库防洪设施的泄流能力, 保证大坝防洪安全。上泉水库大坝的防洪设施主要有溢洪道和输水管, 输水管埋设于坝下, 由于增大其管径对泄流量的影响不太明显, 所以要想增大水库的防洪泄流能力, 保证大坝防洪安全, 就只能靠改扩建溢洪道来实现。另外, 根据安全鉴定报告及复核结论, 上泉水库大坝在各种工况下, 稳定及渗流安全均不满足要求。为此, 应尽量扩大泄洪规模, 降低水库水位, 降低坝顶高程, 以保证大坝的防洪安全。据此, 加之考虑水库的兴利要求和地形地质条件, 就除险加固设计对溢洪道进行改扩建共提出了三种方案。方案一 (堰宽不变, 降低堰高) :保持现状溢洪道堰顶宽度4.5m不变, 将现状溢洪道高程降低1.9m, 堰顶高程由现状的1653.0m降至1651.1m。方案二 (堰高不变, 拓宽堰宽) :保持现状溢洪道堰顶高程1653.0m不变, 将溢洪道堰顶宽度由现状的4.5m扩至11.0m。方案三 (同时拓宽堰宽、降低堰高) :将溢洪道堰顶宽度由现状的4.5m扩至6.5m的同时, 将现状溢洪道高程降低1.0m, 堰顶高程由现状的1653.0m降至1652.0m。

三种方案改建加固后的溢洪道型式均为开敞式宽顶堰型式, 不设闸门。经过调洪演算, 三种方案2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 (P=0.5%) 分别为1655.71m、1655.72m、1655.72m。

三种方案各有优缺点。方案一保持现状溢洪道堰顶宽度4.5m不变, 将现状溢洪道高程降低1.9m后, 正常蓄水位降低, 水库的兴利库容相应减小, 势必影响水库的灌溉效益;方案二保持现状溢洪道堰顶高程1653.0m不变, 维持了现状水库的兴利能力和灌溉效益, 但由于右岸山体较高, 将溢洪道宽度扩至11.0m后, 土石方开挖量及砼衬砌量会大大增加, 从而增加了工程投资;而方案三正好中和了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优缺点, 既基本保证了水库的灌溉效益, 又节省了工程投资。所以综合考虑, 本次选择方案三 (拓宽堰宽、同时降低堰高) 作为溢洪道的除险加固方案, 并在末端增设消能设施和泄水明渠, 将下泄水流导入下游河床, 以减少下泄水流对大坝下游坝坡的威胁。

㈣输水管除险加固方案选择

根据输水管现状存在的问题, 对输水管的除险加固考虑了两种方案:一是将现有输水管封堵, 另在左岸山体中开凿一条输水隧洞。二是将现有输水管进行拆除, 在左坝肩重新埋设一条DN1000mm的钢管。方案一采用新建的输水洞输水泄流, 在无压状态下泄流量可达4m3/s, 方案二在校核洪水位下的泄流量为10.16m3/s, 两种方案均能够满足水库输水及泄洪的要求。方案一从山体中开凿隧洞, 施工难度较大, 方案二要对旧输水管进行拆除更换, 需要对坝体进行开挖, 开挖量较大, 但施工难度较小。从经济投资方面比较, 方案一造价约65万元, 方案二造价为24万元, 方案一较方案二投资高约41万元。另外, 根据坝体加固方案, 需要对2001年加高的坝体全部清除后重新碾压填筑, 所以降低了管道开挖深度。综合考虑, 选择拆除更换输水管作为输水管的除险加固方案。

㈤加固设计

从调洪计算结果来看, 由于溢洪道扩建, 加上坝下输水管全过程参与调洪, 上泉水库在遭遇2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的最高水位为1653.25m, 在遭遇200年一遇校核洪水时水库最高水位为1655.72m。

1. 大坝加固。

对2001年加高部分的坝体及上游坝坡的填土全部进行清除, 将下游坝坡清除表层约50cm的腐殖土层后进行平整并夯实, 使下游坝坡统一修整至1:2.0;对坝体上游坝坡进行培厚并重新碾压填筑至本次设计坝顶高程1656.70m。为解决大坝的渗流安全问题, 设计对坝体进行培厚加固后, 在上游坝坡铺设复合土工布防渗, 并在大坝的下游坝脚处增设贴坡式排水棱体。在坝趾处和上游坝坡与两岸岸坡相交处, 设现浇C15砼齿墙, 将复合土工布与基岩锚固在一起, 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渗体系。为增加大坝上游坝坡的稳定性, 在上游坝坡表面再铺设一层300mm厚的干砌块石护坡。为防止地面汇流对坝体及坝脚的冲刷, 设计在下游坝坡两侧坝肩及坝脚处增设排水沟, 将集水排入下游沟道内。

2. 溢洪道加固。

溢洪道采用拓宽并加深的设计方案。将溢洪道控制堰底板高程由现状的1653m挖深至1652m, 控制宽度由现状的4.5m拓宽至6.5m, 并进行衬砌。另外, 对陡坡段进行改建, 在陡槽后增设钢筋砼消力池, 池后做泄水明渠, 将下泄水流引入下游河道内以减少对下游坝脚的冲蚀。

3. 坝下输水管。

输水管改建加固主要是将现有输水管拆除后, 在左坝肩重新埋设一条输水管, 使管基坐落在基岩上, 材质为螺旋钢管, 管径的选择考虑泄洪和清淤的要求选定为DN1000mm;对输水管末端控制闸阀进行更换;对在2007年的坝体滑坡中摧毁的坝后分水房进行重建。

八、结束语

篇9:《泉水》教学设计

“语文主题学习”倡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课内大量阅读;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交流与合作。因此在这一课的设计中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文章的写作规律,并且小组合作,一起说一说,写一写,演一演,在读、品、写、演中欣赏自然之美,从而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的目的。

【教学分析】

《泉水》是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

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亲自去看一看。学生在学习此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拟人的写作手法,所以在教学中不必过多强调,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读自悟,让他们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掌握正确的动宾搭配,会用ABAB型的词语和反复的手法。

3.在读、品、写、演中欣赏自然之美。

【教学策略】

情境体验法、表演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3分钟)

学生学习三个关于泉水或风景的成语。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是需要积累的。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每堂课坚持让学生学习三个跟课文内容相关的成语,重视日积月累之功。

二、整体感知(2分钟)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已经预习过课文,但是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再次熟悉文本,能便于下一步教学的顺利展开。

三、填一填(13分钟)

(一)出示文章的关键段落(4~7自然段),让学生填一填。

泉水( )( ),山里的姐姐顶着瓦罐来汲水。泉水说:“( )我这儿的水( ),泉眼里就像有一座天然水塔。”

泉水流到( )( ) ,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 )我这儿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镜子。”

泉水( )( ),满坡的果树正想喝水。泉水说:“( )我这儿的水( ) ,喝饱了能结出更大鲜美的果子。”

泉水( )( ) ,百灵鸟正在山间唱歌。泉水说:“( )我这儿的琴声( ) ,正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哩。”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关键语段进行重点学习掌握,在填空中体会文章语言的清新明快及本文的诗情画意。

(二)分别将四个自然段中的动词,名词,反复、ABAB型的词语标成不同的颜色,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的特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写作特点,老师不必一味强调概念,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文中用词的精妙。

四、写一写(10分钟)

引导语: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东西是你喜欢的呢?风、阳光、星星… …

学习要求:

1.四人小组合作。

2.选择一个主题说。

3.把你说的写一写。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关键段落中优美词语的品析,学习了文章的表达方式,可以试着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段话。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五、演一演(10分钟)

四人小组合作演课文中的段落或演自己写的段落。

设计意图:4~7自然段是要求背诵的段落但是如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话效果肯定不好采用演一演这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让他们在反复读中记忆,不仅能够轻松地达到背诵的目的,且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体悟自然之美。

六、读一读(2分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设计意图:最后让学生回归文本,整体感泉水之灵、自然之美。

篇10:泉水 教案

1、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3、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教学难点:

1、“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2、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教材分析: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泉水的奉献精神,喜欢乐于助人的泉水。

3、从而懂得关心身边的人,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热情的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有关泉水的图片,生观看,师适时讲解:

在大山的深处,泉水从石缝里冲了出来,贮存在这个天然的大水池里。来到这美丽的世界,泉水从高处往下流,不停地往前奔跑。和溪水、河水汇成一股,奔向大海。(板书课题)

二、我会读

1、作者把这美丽的画面写成一首很好听的小诗,想读吗?自己先读一读,再读给你的同桌听。

(生自读儿歌)

2、指名比较朗读。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还有一篇更美的课文,想学吗?如果不帮你们,你们自己会读吗?请大家小声地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懂的字,就请课文下方的拼音来帮帮你。

(生自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

3、开火车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词语,学生互相纠正。

4、齐读生字。

5、认识多音字“结”,口头组词理解。

6、学生标出各段序号,分段指名读课文。

7、读得真好!那么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儿来的?来到什么地方?

交流。

四、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

⑴ 师:大家把生字读得很漂亮,课文也能学得这么好吗?

⑵ 师:泉水来到这美丽的世界,可高兴了!他要考考大家,请自己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开动脑筋想这两个问题:

① 泉水流过哪些地方?

② 在这些地方,他和谁说话了?

按照水流的顺序,想一想。

生自读课文,画线。

⑶ 师:泉水经过了什么地方?

生回答,分别出现词语:水池、平地、果园、山谷

⑷ 师:泉水在这些地方,和谁说话了?

(山里的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

2、导学第二节:

⑴ 师:泉水先来到山间的平地,遇到了山里的姐姐,他和姐姐说了什么?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节。老师读前面的部分,你们读泉水说的话。好吗?

师生朗读第二节。

⑵ 师:读了这一节,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质疑,着重解释“天然水塔”。

⑶ 师:请找一找,“天然水塔”在图上的什么地方?

是呀,高山上泉水冒出的地方就是“天然水塔”。

⑷ 师:如果你就是泉水娃娃,你要怎么对山里的姐姐说话?自己读读课文中泉水说的话,把你旁边的小伙伴当成山里的姐姐,对他说一说吧。比比谁更像泉水娃娃!

生自读课文,同桌交流读课文。

⑸ 师:现在,我就是山里的姐姐,我可需要水啦!哪位泉水娃娃愿意来和我说说话?

指名比较朗读,评议,悟中读出感情。

⑹ 师:谁读得最好?哪个地方读得好?他是怎么读的?

学生回答。

⑺ 师:从泉水娃娃的话里,你们还听明白了什么?(泉水很多等)课文里是怎么写他的“多”?该怎么读?(很多很多)

师板书“多”。

⑻ 师:是呀,他真是个热情的好孩子!

板书:“来吧”。

⑼ 师:大家说得真好!现在,让老师也当一当泉水娃娃,你们当山里的姐姐,好吗?

师生再读第二节。

⑽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一节读一遍吧。

3、合作学习三~五节

⑴ 师:泉水热情地帮助了山里的姐姐。他唱着,跳着,高兴地往前跑去。他又来到哪些地方?和谁说话?说了什么?下面,课文的3、4、5小节老师要让你们自己学,行吗?

⑵ 师:请你们在学习小组里,选择最喜欢的一节,然后用上你们最喜欢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行吗?等会儿,要请小组来汇报。

小组合作学习。

4、扩展活动:

⑴ 师:泉水欢快地往前跑。(课件:新画面)来到新的地方他还会遇到谁?会说些什么?闭上眼睛想一想,再仿照课文的句子自己说一说。

生自己思考、说话。

⑵ 师:你想到了什么?快告诉你的小伙伴吧。

课件出示静止画面,学生想象,交流。

⑶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泉水说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提示:杜鹃花在泉边照镜子、白天鹅在水面上洗澡、鱼儿在水中跳跃、梅花鹿在泉边喝水等。

5、朗读6、7节,全文小结

⑴ 泉水娃娃做了这么多好事,他继续往前跑,最后到了哪儿?让我们一起读读6、7节吧。

⑵ 泉水娃娃为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热情的手;为需要温暖的伙伴献上一颗火热的心。在流向大海的旅途中,他一定会为大家做更多的好事。让我们和热心的泉水娃娃一起相约在大海吧!小朋友们,跟泉水娃娃说声“再见”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词语:瓦罐、石缝、一股清泉、清脆的歌声、杜鹃花、天然水塔。

2、学习并在田字格正确书写生字、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了,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看,他来啦──

课件:在背景图上跳出泉水娃娃。

二、复习词语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

四、品析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1、你最喜欢课文的那一段?为什么?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了解背诵情况。

五、学习生字

师:请看这几个字(瓦、泉、然、结、股、脆)大家说说,哪个字最难写?

师重点指导“然”、“脆”字,板书示范。

1、师:其他几个字,老师要让你们自己学,行吗?

师:请仔细地观察田字格,自己想想要怎样才能把这六个字写好,再告诉你的小伙伴,最后,自己动手在田字格写一写吧。

生书写交流。

老师讲评。

2、出示田字格生字、词:塔、杜鹃。

⑴ 这三个字,哪个最难写?

指名交流,师板书范写“鹃”。

⑵ 还有一个“塔”字和“杜”字,需要老师教吗?

师:请看着田字格,仔细观察一下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就在田字格里写一个“塔”字并把“杜鹃”这个词语抄一遍。

生练习书写。

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六、小结

上一篇:xx仓储管理实习报告下一篇:2022秋11-2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