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辑职业素养的修炼

2024-06-01

图书编辑职业素养的修炼(共9篇)

篇1:图书编辑职业素养的修炼

图书编辑职业素养的修炼

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图书出版对编辑提出了崭新的、更高的要求。图书编辑作为精神文化的传承者和文化产品的生产者,要清楚自身所应肩负的责任和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根据图书出版需求及个人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努力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图书编辑职业化素养包括以下内容:敬业精神;忠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高度进取心;自动自发地工作;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不找任何借口;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找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好的建议;维护企业形象;与企业共命运。

1.树立积极主动的市场意识

当前,图书出版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之间的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由于存在着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因此一本图书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有清晰的定位、准确的目标读者,以及根据读者特点而策划的内容,这样才能赢得目标读者的关注。只有在细分的市场中找准自己的读者定位,才能够有的放矢地服务于读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出版理念、角色定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读者的需求,做好图书内容上的改革,是期刊改革的发展方向。因此,图书编辑不应仅做静态的文稿处理工作,还应主动熟悉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充分掌握社会热点与目标读者趣味,了解图书市场和读者需求,揣摩读者的阅读心理。根据市场信息进行图书选题策划,在组稿方向、稿件遴选等方面,都要根据读者需求来调整图书内容。对于每一个选题,都要着眼于是否顺应读者需求,是否对读者有益。只有将读者意识贯穿始终,重视了解市场,才能确保图书长久地赢得读者,在市场牢牢地站稳脚跟。

2.培养敏锐独特的创新能力

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本图书要想在竞争中据有一席之地,就要不断出新、出彩,富于创新精神。创新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图书出版的需求和编辑的工作需求,它体现在图书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中。图书编辑的创新性体现在从一开始的选题到最后的发行的整个出版过程中。

(1)选题。选题策划阶段是编辑创造性表现最为明显的环节。一个合适的选题,实际上是编辑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结合当前社会动态与市场需求提出来的。

(2)编辑加工。编辑要善于发现原稿中的闪光点,把它凸现出来,而对其中平淡无奇的地方则要善于修饰。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增删、修改、润色等,也是编辑对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3)推广策划。编辑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后期对出版物的装帧与营销策划上,具体包括要对出版物的版式、封面设计和印刷材料与印刷质量提出要求与建议,撰写征订广告、宣传资料和书评,为出版物的发行进行促销推广活动等等。

3.打造“博”“专”结合的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消费者经济水平的提高、期刊产业的改革和创新,专业化、小众化成为中国期刊界的重要发展走向。为了追求读者市场的最大化,任何期刊都要有明确的定位意识,服务特定的读者群,满足读者个性化的多方位需求,也就是以小众化的方式达到大众化的传播效果,这就需要一大批与此相适应的具有专门知识的期刊编辑人才。传统期刊编辑学曾提出“T”形知识结构的概念,强调了期刊编辑应达到的专业知识水平,即期刊编辑若想胜任本职工作,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扎实的编

辑知识,要成为“杂家”。然而,随着期刊类型的日益细化,期刊编辑的分工也将越来越专门化。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以一个人的通才来应对一切,显然不太现实。毕竟人的精力十分有限,追求样样精通,可能最终导致一样也不精通。人各有所长,能力和资质差别很大,社会化生产所要求的分工细化,恰恰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人的潜力,使人们在生产中分工明确,各尽所长。

当今中国期刊业的快速发展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期刊编辑的专业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尝辄止的水平上,而是应沉下去,最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期刊编辑要不断探索,向“专家型”编辑的方向发展[4]。也就是说,专业性期刊的编辑必须在某一领域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并因此形成科学的判断力,才能驾轻就熟地进行专门化期刊的运作。比如像《招生考试通讯》这种专业性极强的教育类期刊,如果编辑自身不懂得招生考试领域的专业知识,别说加工处理招生考试方面的稿件,就是与读者沟通起来都十分吃力,又怎能奉献出贴近读者、指导性强的文章呢?因此,期刊编辑既应做“杂家”,又不能自甘于当“杂家”,还要在“杂”的基础上“专”起来,成为融“博”“专”于一体的复合型编辑人才。

如今中国期刊界的现状是,文字水平尚可的“万金油”式编辑举目皆是,而具有专业水准的编辑却较为匮乏,从而影响了期刊的整体质量。目前,很多综合性传统期刊纷纷改头换面,流露出专业化的气质,但有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便是编辑的专业化水准差强人意。可以说,没有期刊编辑的专业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期刊专业化。

4.塑炼独立深刻的理性精神

如今的读者普遍要求一本期刊具有较为深刻的内涵,以帮助自身提高知识层次。鲜活而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与主张,是形成期刊风格所不可或缺的。期刊的思想就如同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是内在精神的洋溢[5]。构成期刊特色与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观点,它要通过编辑凭借理性精神去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筛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若想获得独家新闻,似乎不太可能。尤其是期刊受到出版周期的限制,在新闻报道方面更是处于劣势。那么,期刊在市场竞争中究竟靠什么取胜呢?答案是:除了提供准确丰富的信息和有内容的深度报道外,还要敢于亮出观点,善于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读者。期刊编辑作为从事信息的筛选、加工、生产的专业人员,是精神文化的传播者和塑造者,因此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有思想力。编辑对文化的传播,不仅是一个文化审选的过程,还是一个渗透自身文化理念、参与文化创造过程的重要角色[6]。即便抛除抓住读者眼球的市场动因不谈,期刊作为重要的舆论工具,也要履行好自己的使命,为社会的良性发展尽一己之力。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期刊编辑的理性精神之上。在这一点上,《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新民周刊》等时政类期刊作出了表率。这些期刊通常以有一定文化教养的读者为目标受众,以他们的视角为出发点,反映他们的价值观。要求受众能够以批判的精神进行独立思考,关注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一本期刊的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选题上,即选题应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充分把握时代的脉搏,而这正是考查期刊编辑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其实,理性精神同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密不可分,而这一切又建立在充足的知识储备基础上。一名优秀的期刊编辑,除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还应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涉猎,这样才能练就一双洞察深远的慧眼,在纷繁庞杂的信息面前理清头绪,将其组织成为有效的选题。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期刊编辑要想实现职业化,除了对期刊事业抱有奉献精神外,还应具备积极的市场意识、“博”“专”合一的知识结构、独特的创新能力和深刻的理性精神,这对提高期刊竞争力,促进中国期刊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为军队新闻报刊的编辑,如何将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较强可读性的稿件编发出来,奉献给

读者?如何以对党和军队新闻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当好舆论宣传的“喉舌”?除了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敏感性外,还应具备优秀的人格品位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添加新的知识养分,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日益加强自身职业素质的修炼,才能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称职编辑。要具备“慧眼识珠”的本领,努力采撷基层来稿中的“优良品种”客观地讲,目前部队新闻报道通讯员队伍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尤其是基层部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人员变动较快,有些单位报道人员或是兼职,或是从别的专业改行后“半路出家”的。培养一个成熟的报道骨干需要一定的周期,而当前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进程,急需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这种节奏上的快速要求,加上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使新闻报道呈现出多容量、快节奏的态势,难免反映在稿件质量上的参差不齐。这就要求编辑们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将那些看似一般,但又具有一定新闻亮点的稿件筛选出来,并将其编辑成为上乘的、高质量的作品奉献给读者。时代的发展和军队现代化

篇2:图书编辑职业素养的修炼

第一项、职业化认知与职业化意识修炼:

一、职业化开篇与破冰:心理学图片开场,讨论;分组,形成对抗;介绍课程主要内容。

1、职业化的定义(视频分析:《喜剧之王》)

2、职业化的重要性(对公司/对个人,职场招聘)

3、如何发现自身的不职业化(研讨发言)作业:员工职业化程度不高的原因(三个“不”)

4、如何提升公共关系与沟通技巧

二、情景模拟:3人完成相同任务的现场情景模拟。案例:讲师自身新加坡与瑞士银行服务案例。

三、职业化意识有哪些? ……

本章价值点:理解什么是职业化,重要性。第二项、职业化态度修炼

一、案例分析与测试(临场测试,结果分析;)

二、如何培养积极用心的工作态度 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问题

培养主人翁精神,为自己而不是老板工作。以结果为导向。

人生成就=能力*热情*思考方式----稻盛和夫

细心工作,发挥优势。案例:美国挑战者号飞船爆炸。努力“表现”,而不是拼命辩解;

汇师经纪

永远也不要抱怨。责任心态案例及培养 自信心态案例及培养 怀着感恩的心。方式:观看视频(跪羊图)本章价值点:职业化心态的塑造及行动建议。第三项、职业化技能—--沟通力修炼 大家互动舞蹈;方式:视频分析《大腕》。

一)、职业技能的分类:必备技能、储备技能、进阶技能 二)、职业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1、沟通的目的---常见的公共关系沟通问题

2、如何与上司、与同事进行沟通---你的上司怎么看你?

3、如何克服沟通的障碍 积极倾听的技巧 利用反馈的技巧 简化语言的技巧

4、沟通中的肢体语言及认知

5、选择积极的沟通方式

第四项、职业化技能—--执行力修炼 一)、职业化能力——高效执行

1、什么是执行?

2、有执行力的人的特色及执行力测试

汇师经纪

3、有效提升个人执行力的方法 ……

游戏:暴风雨的夜晚。情商案例:城里孩子与农村孩子环境对比。二)、执行任务中的自我管理能力

1、了解自己的职务与角色

2、了解工作的前手与后手

3、公司、团队与个人达成工作目标的PDCA工作法 P:制定计划 D:立刻行动 C:检查 A:修正

讨论:一个称职的团队成员必须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4、塑造个人品牌 第五项、职业化形象修炼

一、职业形象

1、方式:视频观看《杨德才征婚》并分析形象的重要性。

2、职业化形象的重点 案例:主持人与空姐。

3、提升职业化形象的建议

二、服务礼仪

1、接待礼仪

2、处理客户投诉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同理心服务、想客户所想

本章价值点:职业形象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汇师经纪

第六项、职业化道德素养修炼:

一、职业道德缺乏的原因 案例:三鹿乳业崩塌案例。

二、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议 案例:黑手党的忠诚案例。案例:易牙煮子与竖貂自宫案例。本章价值点:职业道德培养与建议。课程补充、突发状况处理:

一、案例分析

二、突发状况案例及建议方法

1、顾客生病

2、遇到匪徒

3、发生火灾

4、发生地震

5、顾客吵架

6、其它--补充与建议 课程小结: 短板原理

全员服务意识的构建---行行都是服务业,人人都是服务员 价值点:综合回顾与问答。备注

在合作中,本大纲会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增减课程内容。

篇3:浅议图书编辑的职业素养

一、思想政治素养

我国的出版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我们的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图书编辑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素养。如果一名编辑没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就极有可能出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图书。如果一名编辑没有过硬的思想道德素养,就有可能出一些品位不高的迎合大众低级趣味的图书。所以我们说,图书编辑要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常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文化工作方针,时时刻刻想着一本书出来之后会造成什么样的舆论导向。时刻绷紧这根弦,才能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另外,我们要注意到,在当前形势下,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互联网的冲击,我国出版业面临着全新的局面,知识的传播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针对这种情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自己所出的书代表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显得更加重要。在这种新形势下,编辑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觉悟,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放在编辑工作的首要位置,把好质量关。不管图书市场如何变化,始终要把图书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只有如此,图书编辑才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编辑,才能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有所作为。

二、科学的知识结构

人们常说,编辑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种“杂”体现在编辑的知识结构上。编辑要有一门精通的专业,同时又要有足够的知识广度。T型的知识结构是一名优秀的图书编辑所要具备的。所谓T型知识结构,是指一个编辑的知识面一定要广,知识点也要密集。比如一个教辅教材的图书编辑,就不但要有出版行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知识。要构建编辑科学的知识结构,在平时的工作中,可注意以下细节:

首先,要在工作中边做边学。对于全职的编辑而言,要脱离工作岗位进行长时间的脱产学习已经不太现实,所以就只能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在工作中,要经常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特别是新闻出版总局的一些关于图书出版的新的规定,对自己要做的工作有一个大局观;平时还要认真总结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编辑和相关的专业人士请教;要经常参加各种行业交流会,听取行业里的领头人所做的一些报告和演讲。例如,新闻出版总局和版权协会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在每年都会组织一些行业培训,邀请出版行业中有成就的同仁讲课,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丰富自己知识结构的机会。一些专业型编辑,如教材类编辑,要经常州参加各种教育界的学术会议,跟进最新的教研成果和教育理念。

总之,编辑的知识结构一定要有所专,同时又要尽可能地扩大广度。对某一些领域而言,编辑可以不是专家,但是也要有所了解。只有如此,才能准确把握书稿内容,才能与作者有效沟通,从而做出读者喜闻乐见的精品图书。

三、选题策划和组稿能力

对一名编辑,特别是策划编辑而言,选题策划能力和组稿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很多图书来说,编辑往往是这些图书的策划者和组稿者。一个选题往往是在编辑综合掌握了读者需求、市场前景、自身作者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之后而产生的。这就和我们前文中提到的知识结构息息相关了,只有编辑对某一个领域有了深入的了解,才会创造性地提出一些选题。例如,中国农业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如何实现中等富裕》的图书,这本书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本书的策划编辑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洞察力,并进行了相关深入研究。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之后,大多数人实现了衣食无忧的状态,随后李克强总理又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这就使中等富裕这一理念越来越明晰化。中国农业出版社趁机推出这本《如何实现中等富裕》,取得成功,这和前期的准备以及相关编辑杰出的策划能力是分不开的。

组稿能力是选题策划能得以实现的手段。我们知道,“编辑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组织活动,而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有效协调是保证组织高效运作、提高绩效的关键”。[2]一个选题策划好之后,就要找到这本书最合适的作者,如何说服作者和出版社之间达成协议,让作者有兴趣参与编辑提出的选题,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一个优秀权威的作者不仅能完成编辑的策划意图,保障图书的质量,还有助于后期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另外,一个合格的编辑还应该是一个“外交家”,他应该有着人际交往圈子,对各行各业的人都要有所了解,特别是要擅长与作者打交道。在组稿过程中和作者打交道,编辑要真诚相待,以真心换真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自己的作者团队,让以后的策划和组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四、结语

一个合格的编辑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其次要有科学的知识结构,还应该有很强的写作能力,能写出漂亮的书评和文案,给后期的发行销售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换言之,编辑工作既要修炼外功,又要修炼内功:对外能社交、能组稿、能营销、能调研,对内又要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建设,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图书编辑职业素养之外,图书编辑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比如要有吃苦耐劳、不争名、不夺利、甘为人作嫁衣的精神,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李放.试谈教辅图书编辑专业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9(5):30-33.

篇4:图书编辑职业素养的修炼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学报

【作者单位】赵秋民,《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高校学报是科研人员发表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之一[1],也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学报的发展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是快速变化的形势、日益更新的技术对传统学报编辑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学报编辑队伍的职业素养需要不断提高,与时俱进。高校学报编辑是高校学报的核心主体,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的高低,对学报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高校学报要尽可能地留住优秀的编辑。当然,一个有追求的高校学报编辑也应该结合大数据的时代特点,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一、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学报编辑的要求

大数据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不仅对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也对高校学报编辑产生了影响,对其职业素养提出了挑战。

1.改变观念,顺应潮流

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就是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信息价值低和信息处理速度快,这些都要求高校学报编辑要及时转变观念。

高校学报编辑一定要放得下架子,调整好心态[3],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迎接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数字化出版,这样高校学报编辑才能尽快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重心,使自己能够跟上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出版的脚步,为学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学报编辑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并不是说就要彻底地否定传统出版,而是应该认清出版业目前的形势,了解本单位的情况,充分考虑本行业的特殊性,不能一味地、片面地和孤立地夸大大数据对出版的影响和意义。尽管大数据时代,出版的数字化已经开始,但是传统的纸质出版也不会短时间内就彻底消失,还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和复杂的转变过程。

2.提高效率,优化服务

大数据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数据处理的速度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快,同时,各方面竞争的加剧都要求高校学报编辑要树立时间意识和服务意识。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信息瞬息万变、争分夺秒的时代,高校学报编辑一定要有时间意识,提高办事的效率[4]。高校学报编辑对作者的投稿要及时审阅,及时回复作者;对出版的期刊一定要及时通知作者,及时向市场发布期刊的出版信息并及时投递样刊。在信息海量涌现的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编辑有无时间意识,对学报的发展极为重要,往往多争取一分钟,就意味着多一分赢取市场的可能性。

高校学报编辑还需要树立服务意识,为作者和读者做好服务工作。学报的发展需要作者的支持,可以说作者是期刊的生命之源[5]。无论是老作者,还是新作者,无论是校外作者,还是本校作者,高校学报编辑都应该一视同仁,全心全意为之服务。当然,高校学报编辑还应该为读者做好服务工作。随着媒体形式的增加,读者的可选择余地越来越大,为了争取读者,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学报编辑还需要深入了解读者,分析读者,与读者做朋友[6]。

3.不断修炼,提升素养

无论在任何时代,高校学报编辑都不能停止修炼,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的修炼显得尤为重要。大数据时代,读者变得越来越倾向于数字化、个性化阅读,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购买动机越来越缺乏,这强化了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危机。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高校学报编辑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不断学习,掌握技能,主动沟通,走向市场,才能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强化自身的能力。

二、高校学报编辑应培养的职业素养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编辑不仅要具备传统出版时代应该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业务素养,还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当前的时代发展形势,有计划、有选择地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7]。

1.创新意识

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要树立积极的创新意识,不断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高校学报编辑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促进期刊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做好服务工作。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正如这句谚语所说,任何创新的策略和方法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高等学报编辑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建立一个广博、跨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才能为创新打好基础。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应该积极争取一切可能的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培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高校学报编辑不仅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8],而且要有将自己的创新意识付诸实践的勇气——大胆地表达,积极地尝试,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高校学报编辑可以通过多与其他院校学报编辑、作者和读者交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吸取多方面的经验教训,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的勇气,另一方面在确保自己选题新颖性的同时,也可以使学报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现代化编辑技能

大数据时代使得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与计算机联系了起来,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要掌握现代化编辑手段。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编辑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提高公式、图表的编辑质量,同时也可以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从而实现编辑出版过程中大量信息的快速处理。另外,高校学报编辑还可以通过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提高自己对稿件和信息的加工处理水平,改变传统的编辑手段和技术方法,使高校学报传播学术信息更加及时。

nlc202309090157

3.信息处理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学报编辑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很重要,它是编辑在长期的工作中培养发展起来的一种捕捉、筛选、转换和利用信息并改变固有信息环境的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编辑要不断学习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检索工具,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对信息的敏感性、辨识性,以便及时地捕捉、分析各种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各种信息,学报编辑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办出有竞争力的学术期刊。

高校学报编辑不仅要运用检索工具获取信息,还要能够通过与作者的沟通交流,捕获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并能够精准地分析和选择信息,利用这些信息了解有关学术、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从而使得学报选题栏目的设置建立在准确、可靠、科学和创新的基础上,为创造精品栏目、精品期刊打下基础。

4.交流沟通能力

高校学报编辑几乎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作者、审稿专家以及读者打交道,也经常要接待一些编辑部的访客。与这些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作者、专家、读者以及访客的交往都需要学报编辑具有一定的交流沟通能力[9]。

在大数据时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高校学报编辑面对不同的交流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编辑与作者可能存在学术价值取向偏差、对稿件需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所以高校学报编辑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一一克服。

高校学报编辑在工作中要展开有效的沟通需要讲究一定的沟通技巧。在与作者沟通的过程中,学报编辑关键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交流时对作者推心置腹,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作者的要求[10]。对于作者的申诉,学报编辑要认真倾听,耐心解答,不能粗暴无礼地对待作者,而是应该争取作者的理解,与作者交朋友[11]。

三、提升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的方法

1.主动学习,及时更新知识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知识不断创新的时代,也是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可以主动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大数据时代,随着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这些学科的学术稿件数量在很多高校学报上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这就要求学报编辑不仅要掌握编辑的基本功,还要不断向专家型编辑发展,要在工作中边干边学,自我培训,自觉积极地进行知识的更新与补充。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报编辑在积极自学的同时,也要积极与其他同仁、同事进行交流,向有经验的同仁学习,要不耻下问。另外,高校学报编辑还应该积极争取到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短期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确保自己所审核稿件的学术质量[12]。

2.扩大影响,树立品牌意识

在大数据时代,期刊的品牌力就是影响力。高校学报编辑可以通过树立品牌意识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高校学报编辑树立品牌意识要从期刊的自身出发,首先把学报的特色栏目办好办强,吸引注意力,造成影响,再带动学报的整体发展。

学报编辑的品牌意识还体现在与时俱进的办刊思路上。高校学报编辑要积极主动、广泛地与读者联系沟通,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建议用于创新工作思路中,再结合期刊的优势和特色形成期刊的定位和品牌。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编辑必须有稿源意识,在组稿、约稿时深入到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一线,围绕学科发展前沿和重大科研动态精心策划选题,主动向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等约稿,从而不断提高组稿、约稿质量,扩大优质稿源。

3.避免纠纷,强化法律意识

大数据时代,我国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已经步入法治立国的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应树立法治意识,认真学习和掌握与编辑出版工作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工作。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数字版权保护法,有关的数字版权条文只是在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中有所提及,目前的法律法规对于数字出版物的合理使用范围界定是模糊的。此外,数字出版形态多样,传播方式广泛,使得权利人与作品的联系较松散,因此,其版权保护的难度加大了。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强化对数字出版版权等法律知识的学习。

4.严格把关,树立质量意识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质量意识更是不可或缺。对出版行业而言,决定出版物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就是内容,这也是吸引读者的关键。大数据时代,在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提高的同时,传播内容也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加强质量意识,严把质量关。

选择稿件是编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读者看到的内容是经过编辑加工整理后的,具有高校学报自己鲜明的特色 [13]。高校学报是高校学术展示的窗口,肩负着传播科学知识,加强学术交流的使命。因此,学报编辑在选稿时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严谨性为宗旨,选择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能反映某一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的稿件,做到客观公正。

在大数据时代,读者习惯从网上获取各种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信息,这对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要求学报编辑对传播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同时,高校学报编辑还要帮助作者提高作品质量,积极给作者建言,当好作者的参谋[14]。

5.多方互动,培养社会活动能力

高校学报编辑不能总是低头办刊,还要抬眼看世界,要与同行广交朋友[15],与作者、读者交朋友,积极参加期刊协会组织的各种交流活动。高校学报编辑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不仅可以积累作者、人脉资源,还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而这些都是大数据时代一个优秀编辑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编辑不仅要认清当前的形势,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进行自我修炼,不断提升自我职业素养,还要积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为促进高校学报整体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肖旭芳.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要求及提升途径[J].中国报业,2014 (14):73-74.

[2]刘金荣.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竞争力培养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5(3):117-120.

[3]洪瑞,李良.论数字背景下对高校学报编辑的要求[J].价值工程,2012(12):298-299.

[4]黄莉,侯风华,颜峻等.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素质培养和提升[J].编辑学报,2009(9):69-70.

[5]张玉亭.高校学报编辑的意识与知识更新[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4):357-359.

[6]邓建元,董鹏,姚明.浅论高校学报编辑的作者意识[J].编辑学报,2009(9):191-192.

[7]李建忠.新形势下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胜任素质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995-998.

[8]王金莲.高校学报编辑的创新素质[J].学报编辑论丛,2006(10):182-186.

[9]岳广腾.高校学报编辑的素养、知识与专业技能[J].青年记者,2012(26):45-46.

[10]占莉娟.高校学报编辑增强与作者对话有效性的着力点[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95-97.

[11]侯风华,黄莉,颜峻等.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特点和素质要求[J].编辑学报,2012(9):S87-S88.

[12]任晶钰.编辑综合素质对科技期刊质量的影响[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2):239-240.

[13]贺秀明.高校学报编辑应具有的信息意识[J].学报编辑论丛,1999(8):77-79.

[14]王桂珍.谈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中的版权保护[J].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Ⅲ),2010.

[15]金会平.高校学报编辑应着力培养的五种能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19-20.

篇5:图书编辑职业素养的修炼

《杜拉拉升职记》中重要角色杜拉拉在职场上的华丽蜕变让不少职场人心动不已,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职员能否变成一个高管,这不是没有可能,关键是要看个人的职业素养了,从拉拉的身上我们或许可以汲取一点什么!

一、沉默不一定是金

杜拉拉说法:不要认为什么事情自己默默干了,不给老板添麻烦,老板就会喜欢你。重要的是让老板知道你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点评:不同的性格决定职场人士不同的决策风格和做事方式,对职场人来说,不能“只埋头拉车”,还要经常“抬头看路”。表现自己并非不谦虚,也不等同于爱出风头,在工作中认真做事的同时,还很有必要了解老板最关心的事情,了解自己在公司业务中的分量。在现代职场中,智商高,决定你被录用;情商高,决定你的升职。在现代职场,情商的修炼也许是大多数职场人士需要补的一门必修课。

二、工作是个人职业品牌的“说明书”

杜拉拉说法:杜拉拉的聪慧、干练、职业,都不如她的忠诚与敬业给人的印象深刻。

职业素养点评:风靡企业管理界的《致加西亚的.信》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忠诚的故事,这是一本让人敬业的书。《杜拉拉升职记》表达了同样的主题,

作为超越国度和文化的一种品质,忠诚、敬业、责任,已然跨过了时间的鸿沟,成为世界各国企业界历久弥新的主题,也是企业文化培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石。

三、能抗压,剩女变胜女

杜拉拉说法:能抗压也是职场“速腾”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当机遇来临的时候,必然是伴随着压力而来。

职业素养点评:除了IQ、EQ,AQ(Adversity Quotient逆境商数)也是职场白领的必修课。高AQ的人在困境面前,就像“弹簧人”,不但不会被压力压扁,反而能转压力为动力,愈挫愈勇,终究表现卓越。

四、职业道德PK个人恋情

杜拉拉说法:当职业道德遭遇个人恋情,杜拉拉没有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职业素养点评:一般而言,大企业签署劳动合同一般都会行使相关法律赋予的权利,签订有关保密协议及保密条款。尊重规则、承担责任,是职场人士非常重要的两项职业素质,人在职场,遵守企业的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这是每个职场人士应当具备的职业操守。

五、和公司一起升值

杜拉拉说法:建立与上司的一致性,使其觉得你的领悟符合他的预期。

篇6: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论文

一全媒体时代背景

在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所使用的技术、所利用的媒介和所获得的反馈都将与传统媒体环境有所不同,高校学报编辑如何在全媒体背景下更好地完成学报编辑和出版工作,需要以编辑们自身职业素质的提高为基础,探索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优化体系构建,这对编辑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和高校学报在全媒体环境中的进一步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全媒体时代背景对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提出的要求

1.要求高校学报编辑能够有效利用新媒体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高校学报的影响体现在高校学报的出版形式和出版工作的基本过程两个方面。一方面,网络时代催生的新型阅读方式使高校学报不能再以纸质和文字印刷作为主要的出版形式,出版数字化期刊和将期刊上网已经成为高校学报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高校学报要在出版形式上符合网络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进行出版工作基本过程的改革,即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不再是单纯的审稿和排版编辑,还包括在网络社会中进行学报出版和发行。因此,利用新媒体进行学报编辑工作是高校学报编辑必备的职业素养。高校学报编辑应做到以下三点:

(1)应用网络系统接收作者的投稿并进行投稿反馈,与学术论文作者们建立长期的联系,通过网络了解作者研究方向,为以后的收稿和编辑工作做准备;

(2)利用新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术作弊行为的审核,保证高校学报出版的学术成果是有效的、有用的;

(3)利用网络收集大量的.学术动态信息,分析并综合这些信息,快速定位高校学报的整体出版走向,避免工作陷于被动。

2.要求高校学报编辑能在网络环境中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

稿件修改和加工是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最能体现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态度和职业责任感的工作行为。一个成熟、优秀的学报编辑应本着对整个学报出版和发行负责的态度,进行稿件的审核和加工,这就意味着除了要掌握相关学术领域的学术动态、国家对学术期刊的提名、关键词等细节内容的编辑要求之外;学报编辑还应该提高自身的审稿能力,以求将学报编辑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在全媒体环境下,网络的发展使作者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文献的引用,其中由于只改动字句造成的抄袭行为也不在少数,但这些抄袭往往是通过抄袭率检测系统检测不出来的;反而,有些作者的文章因为文字加工不善,表现出更多类似“抄袭”的迹象。这需要高校学报编辑能在网络环境中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对网络稿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加工,而不仅仅是依靠目前的抄袭率检测系统来辨别文章的原创程度。

3.要求高校学报编辑具有与全媒体时代背景相符合的创新能力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关系着高校学报的发展,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纸媒的发展并不仅限于图书、杂志的网络化出版,还包括后续的一系列服务活动,如与读者交流、与文章作者交流、发现并确定最新的学术动态并以此指导作者们进行学术研究和创作。因此,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还需要在职业素养培养中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即通过不断创新高校学报的内容、形式以及学报编辑和服务,使高校学报在全媒体环境下发展成为能影响高校师生学术研究、影响全国学术发展的有影响力的媒体。

三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的优化体系

1.培养高校学报编辑的网络编辑职业技能

目前大多数高校学报的出版仍以纸媒的形式为主,虽然有电子杂志出版,但出版时间较纸媒稍有延后,而且很多高校学报并没有被纳入学术研究数据库,使高校学报的影响力降低。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应加强自身的网络编辑职业技能。首先,学校应为高校学报编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使高校学报编辑能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网络编辑的技能,使学报的电子版发行量增加,能跻身到学术研究数据库之中。其次,高校学报编辑应主动了解、学习和掌握与网络出版相关的知识,不断总结学报网络出版过程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学报网络编辑的能力适应网络出版的要求。

2.进一步提高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思想水平

在全媒体环境中,高校学报编辑的责任更加重大,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往一个人负责一个版块的工作模式是不适用于电子杂志出版和发行的,一期学报的出版,需要整个学报编辑团队的通力合作。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团队的凝聚力形成是十分必要的,每个学报编辑都应将学报编辑的每一个工作细节视为自身的直接责任,通过不断合作去完善整个期刊的出版形态,努力提升期刊的质量。另外,在全媒体环境下进行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还需要高校学报编辑具有长远的眼光,从多个角度发掘学报发展的可能性,用敏锐的思维和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去分析目前的学术研究动向,使学报的质量走在学术出版业的前列。因此,高校学报编辑自身的学术思想水平提高是很有必要的,这需要高校学报编辑不断努力地、有意识地去进行自身素质培训。

3.鼓励高校学报编辑进行业务创新

高校学报编辑的业务包括与高校学报编辑相关的各种工作事项,高校学报编辑以高校学报的学术背景为基础了解其他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动态,将新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新的发明创新成果引入学报是高校学报编辑日常工作中的主要业务。此外,高校学报编辑还必须重视业务的创新,使学报除了学术研究成果出版之外更具有服务性质,这是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优化体系构建的顶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高校学报编辑不断了解和学习走在时代前端的纸媒的编辑方式,如在电子杂志出版之后开设读者讨论论坛、开创学报下期文章“预告”和“预读”版块、在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平台上建设学报文章作者与读者交流窗口等。

四结束语

篇7:图书编辑职业素养的修炼

编辑人员需要为电视台提供相关的节目信息,基于电视台的`实际节目时间要求、节目主题设计要求等,实现节目信息的再次加工与策划,制作成为电视节目进行播放[1]。新闻节目内容众多,其中包含党政新闻及各类民生新闻等。编辑作为电视台编辑节目信息的主要人员,编辑的个人新闻敏感度、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等,均会直接影响电视台的整体发展质量,关系到电视台各类新闻信息来源性的真实性,也会直接影响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力。

1.2编辑人员是电视台节目质量掌控的关键人物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台以其专业性、权威性的信息发布特点,仍然是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电视台需要充分展现其价值,为其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编辑人员是把控电视台新闻质量的关键人物,其工作质量关系到电视节目的舆论导向、人们的价值观念等[3]。在实际的电视台发展过程中,编辑人员需要加强对节目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做好各项节目信息的审查与监督工作,充分展现编辑的个人文化素养与政治素养。

2编辑职业素养提升的对策

编辑职业素养的提升,有助于电视台的全面发展。新时期背景下,可以通过明确学习价值,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制作更多的优秀节目以及注重与时俱进,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等方式,增强每一位编辑的综合职业素养。

2.1明确学习价值,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电视台编辑的素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全面展开,电视台编辑不但需要具备正确的政治思想、健康的人格,同时还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与完善,传播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信息内容,使电视台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每一位电视台编辑均需要加强对各项知识、各项技能的学习。在实际的电视台编辑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类政治分析、民生问题等,电视台编辑需要对此有所了解,才能够使新闻编辑工作更加具有专业性特点,能够深入到新闻题材中进行报道。电视台新闻编辑可以基于自身的实际条件,制订规范的学习计划,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拓展自身的视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报道更多的节目题材,使电视台新闻节目能够更加丰富多样,受到观众的好评与喜爱。

2.2提升综合素质,制作更多的优秀节目

电视台新闻编辑每日工作量相对较大,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来支撑。因此,每一位电视台新闻编辑人员均需要加强身体锻炼,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使其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均能够得到提升,在编辑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电视台新闻编辑的稳定性。同时,新闻编辑人员还需要具备敢于吃苦、勤劳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参与各类新闻编辑工作,不怕苦、不喊累,为新闻事业的发展而付出自己的努力,真正展现新闻工作者心系民众、心系国家的精神内涵。

2.3注重与时俱进,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每一位电视台编辑人员也需要基于时代的特点不断进行创新,注重与时俱进,报道更多贴近于人们生活、贴近于时代特点的电视台新闻内容。编辑人员需要实时关注微博、微信等人们热门讨论的话题内容,观察人们普遍的心理等,并将这些内容有选择性地引入到电视台新闻中,加强电视台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3结语

编辑职业素养的提升关系到电视台的发展,因此,每一位编辑人员都需要认识到自身素养提升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职业素养,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等,促进电视台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林浩.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编辑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J].新媒体研究,(1):88-89.

[2]陈欣欣.县级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提升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6(17):123-124.

篇8:新时期科技图书编辑的素质和素养

随着2010年各个出版社转制的完成, 科技类出版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科技类出版社具有自己的优势。首先, 科技类出版社具有行业出版领域的品牌优势, 它有着天然的品牌吸引力和不可替代性;其次, 科技类出版社一般都走专业化、特色化出版的道路, 所以具有细分市场的产品规模优势;再次, 老国有出版社专注于在行业内开展学术出版, 图书产品具有质量优势;最后, 老国有出版社集聚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专业作者和较好的人脉资源, 与行业产业链中的各产业组织和从业人员有着广泛的交流和沟通, 而且与这些渠道长期合作, 保持了良好的信誉度, 形成了一批长期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 所以老国有出版社具有行业出版资源的整体优势。传统老国有出版社的问题主要是管理相对粗放、效率较低、市场竞争动力不足;面对出版行业向市场化和信息化迈进的背景, 出版社还显得不适应;市场意识和市场观念不强, 以读者为重心的市场理念尚未完全建立;对市场缺乏基于数据的深度定性分析, 不能及时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开放办社的风气尚未形成;经营管理系统尚未理顺;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不过, 在出版社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 选题策划和编辑加工在图书出版过程中是中心环节, 所以, 编辑也就成了出版社十分关键的人才。编辑素质的高低就决定了图书的出版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只有具备一流的编辑素质, 才可能编出精品图书。

1 科技编辑应该具有的素质

科技编辑在新的时期有了新的要求。以前事业单位的编制下, 编辑可能就是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一年也没几本书, 只要把这几本书编辑加工好就行了。在转制以后, 每个编辑都有个自己的经济利润指标, 每年都要完成一定的选题任务、编辑加工任务、经济利润指标等, 所以对编辑也有了新的要求。现在的科技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主要有以下4个。

1.1 具有专才和通才兼备的素质

科技编辑要具有专才和通才兼备的素质。科技编辑一般应该熟知自己所从事领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对本学科、本专业较深的学识功底, 才能把握住书稿内容的真实性、创造性, 辨别真伪, 提供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更高的科技知识。这点倒是较容易达到, 因为现在的编辑都是招的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基础理论知识还是比较丰富的。同时, 科技编辑还得是个通才, 应该具有广博的现代科技知识。尽管每个编辑主要的出版方向是自己的专业, 但是并不是那么绝对。而且, 即使是一个专业, 也会有不同的方向。而且新时期下学科不断细分, 交叉学科不断增加, 正在由单一的学科向多学科、多行业发展。所以, 科技编辑应该每种知识都懂一点, 掌握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综合性知识。即既“专”又“博”。

1.2 具有学生的素质

科技编辑要具有学生的素质。编辑应该不断学习, 与时俱进, 和学生一样具有学习精神。首先, 科技编辑人员大都是从相关院校招聘的大学生, 对专业知识应该掌握得比较好, 但是, 他们对出版规范却并不熟悉。所以, 熟悉出版的规范对科技编辑是很重要的。科技编辑应该具有扎实的文字基础和良好的文学素养, 这样才能掌握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不写错别字, 熟练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才能在遣词造句以及语法、修饰、逻辑的运用方面准确无误, 才能有坚实的文字表达能力。这也比较容易达到, 因为出版社对新进人员都会有相关的培训, 或是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的培训班, 或是参加自己内部的培训班, 总是会让新编辑有个学习的过程。而且现在也有了行业资格证书, 新来的都要考初级、中级编辑资格证。在考取资格证书的过程中, 从相关的书籍和辅导班上也会学到这类的知识。但是, 对科技类编辑来说, 最重要的是在老编辑的传、帮、带下, 不断虚心吸取他们的经验, 不断认真学习编辑相关知识, 熟悉编辑理论和规范标准[1], 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结构。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科技编辑知识老化会影响到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 科技类出版社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这就要求科技编辑要像学生一样,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跟上时代的步伐。

1.3 具有营销人员的素质

科技编辑要具有营销人员的素质。科技编辑不仅要懂营销知识, 还要具备营销人员具有的组织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业务谈判能力、人际关系协调和公关的能力。编辑要具备营销人员的素质和素养。编辑人员的主要职责可归纳为选题开发与实施、内容策划与选择、内容完善和优化、图书产品整体设计、图书产品质量控制、图书宣传与促销。编辑在图书整个生产和营销过程中的主要角色是:信息情报员、选题开发策划师、项目负责人、产品设计师、“导演”、稿件质量监督检查员、产品前期设计与制作者、产品宣传员和产品售后服务员[2]。信息是选题之源, 编辑要开发、策划、组织好的选题, 就必须充分收集、认真整理分析与选题有关的信息, 以保证选题的质量。信息工作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 编辑就应该学习营销人员的沟通能力, 让其他单位或者作者愿意和您分享信息。在组稿的过程中, 要向营销人员学习, 要不厌其烦, 要有一张“婆婆嘴”[2], 要与老作者积极保持联系, 利用已有资源开发未知的资源, 要勇于开拓, 主动介绍自己, 介绍出版社的优势, 要接受拒绝, 改进自己, 再接再厉, 锲而不舍地打动作者, 争取更多的作者资源和信息。最终的效果就是让作者在本出版社出版图书。在图书制作阶段, 要懂得基本的营销知识, 如图书定价时主要采用尾数定价法, 如按照印张算完图书定价可能是40元, 那么我们最终就定价为39元, 这样读者感觉会好一些。在销售阶段, 一有机会, 编辑就应该向作者或者单位推荐本出版社出版的相关图书。在售后阶段, 要做好售后服务, 广泛联系读者和作者, 对读者、市场和作者反馈的信息进行综合性归纳、分析、整理和提炼, 使其形成重印和修订的指导意见。

1.4 具有服务员的素质

科技编辑要具有服务员的素质, 要有服务精神。编辑是联系出版社和作者、读者之间的桥梁。编辑首先是出版社的职工, 作为出版社的一员, 编辑要对出版社负责, 为出版社服务, 为出版社创造效益, 并要完成领导交代的其他任务。同时, 编辑又是图书的责任编辑, 要对作者的作品负责, 要为作者服务, 作者交给编辑的只是一个电子版的书稿, 编辑得尽心尽力地编辑加工书稿, 发现书稿中一切可能存在的错误并改正, 还要督促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负责任地把图书出版, 在这个过程中, 编辑是最辛苦的, 但是作者可能并不理解这个过程, 所以, 编辑要能承受不理解, 为作者服务好。此外, 编辑的作品——图书, 最终是为读者服务的, 是为了读者能从图书中吸取知识, 但是读者看到的首先是封面上的作者, 并不知道编辑也是有很大功劳的。有人说, 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句话一点都没错。编辑在书上就是在版权页上一个小小的名字而已。因此, 编辑应该有服务意识, 明确编辑就是给出版社、作者、读者服务的, 不要想从中得到什么名利, 要甘于奉献, 甘于默默无闻。

2 结语

科技编辑除了具有以上的素质以外, 还应该具有思想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包括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 (创新意识、信息意识、进取意识) 。业务素质主要包括选题策划能力、联系作者组织稿件的能力、识别稿件和修改稿件的能力、网络应用能力。道德素质主要包括热爱编辑工作、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有亲和的观念[3]。在新时期, 科技编辑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素养, 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要, 跟上社会的步伐,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摘要:随着转制的完成, 科技图书编辑在新时期有了新的任务, 编辑需要不断提高素质和素养, 才能适应出版社的变化。提出了科技图书编辑应该具有的素质。

关键词:科技图书编辑,选题策划,素质

参考文献

[1]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http://www.doc88.com/p-684602507362.html

[2]化学工业出版社.科技编辑培训教材 (第二版) (上册) [M], 2006 (内部教材)

篇9:新型图书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热词:新型编辑 转型 职业素养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出版社对编辑人员的从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编辑不仅要精通传统业态的编辑业务,也要熟悉新媒介、新业态的技术,掌握多种媒介的编辑手段。这种全能型的编辑称之为新型编辑。新型编辑不仅要熟练掌握选题策划、组稿、审稿、校对等传统业务,还要拥有互联网思维,熟悉新媒介新业态技术,具有信息整合和内容多平台融合运作能力。

出版社为什么需要新型编辑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出版单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出版单位亟需新型编辑,原因如下。

第一,目前传统出版业进入一个“内外交困”的境地,突出表现在“两个流失”。

1.优质作者不断流失。一方面是网络文学、电子书巨头们直接签约作者,从源头截走作者。2013年,非虚构类纯电子书(E-only)品牌“中国故事”,同时在亚马逊、多看、豆瓣、掌阅等电子书平台上销售。另一方面是微博大V、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兴起,才华横溢的作者们发现凭借好的内容,不通过出版社出书照样能吸引读者甚至是死忠的粉丝,写篇稍有深度的文章发在微信里,一顿饭的功夫就把钱挣了,何乐而不为。

2.读者大面积流失。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各类电子阅读器的日益普及,使用智能手机通过社交软件阅读时间占据了现代人绝大部分的碎片时间。按照美国哈佛大学的网络社会研究中心和瑞士圣加仑大学的信息法研究中心提出的概念,将互联网时代的人类分为“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数字难民”三个群体,目前的状况是,大批60后、70后、80后的数字移民从纸质阅读转移到数字阅读上,更不要说那些90后、00后的数字原住民了。大批读者从纸质图书转移到智能手机上,从深度阅读转向碎片化阅读去了。深究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电子书阅读方便、便宜的优势外,最核心的是传统出版内容的陈旧、大量低层次的重复、跟风抄袭、缺乏原创、内容不精致等,跟不上新时代读者的需求,说到底还是缺乏真正了解当今读者阅读需求且能用互联网思维策划出优质图书的新型编辑人才。

第二,新型编辑是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像其他行业一样,出版产业在时代的激流里,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新技术、新需求催生许多新的出版形态,传统出版势不可挡地与新兴出版加速融合。出版社从选题策划到出版形态,从营销方式到销售渠道,都在悄然发生着根本性转变。

1.选题策划。以前更注重深度阅读与文化的传承价值,当下向浅阅读、热点阅读和休闲娱乐阅读转变。

2.出版形态。从以前的纸质书、光盘迭代至电子书、全文检索数据库、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很多大部头图书适应碎片化阅读的需求,被拆解成文章甚至短语,提交评论注释等交互式阅读产品涌现。

3.营销方式。现场发布会、签售等传统营销模式逐渐向各类社群营销升级。2015年6月《世界上最大的蛋糕》通过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凯叔讲故事等第三方垂直社群平台,以及妈妈类QQ群、微信群,上市一周,首印12000册全部售罄,15天内加印到35000册;成人涂色书《秘密花园》上市几天,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仅一个月便位居各大电商榜首……

4.销售渠道。如今当当、京东、亚马逊三家的图书销售额占整个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占非教材类图书市场销售额的95%,传统书店根本无法匹敌。中国移动阅读基地、多看、掌阅、亚马逊等几大电子书平台也都在积极丰富品种,改善产品用户体验,销售增长较快。

新型图书编辑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

笔者通过观察总结,认为新型编辑的职业素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握正确出版导向的观念和能力。

当前,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在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相互交流沟通、获取信息方便快捷的同时,海量的信息人口和发布平台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格调低下、思想倾向歪曲、封建迷信及色情的各种垃圾信息,败坏社会风气,尤其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面临这一形势,作为一名新型图书编辑,必须坚持正确的“三观”,坚守作为文化传播者的道德和价值底线,认真学习并深刻领悟国家的各项出版法律法规,从前端把好内容导向关;同时要坚守自己的出版理想,策划出版能体现积极的人生价值、鼓舞人们向上和奋进的优秀出版物。比如,黄山书社在与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合作进行选题调研时,发现当下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一大批青年才俊,具有优良的品质,精湛的专业能力,扎根岗位,默默贡献,在所处的领域和事业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在践行着“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我们策划了《我的中国梦——青春励志故事》一书,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一些当代杰出青年的动人事迹,靠故事本身感染人,读者非常爱读。该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物,荣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还入选国新办回购计划,综合效益显著。

第二,商业经营的理念和能力。

传统图书编辑给人留下的印象,一般是缺乏商业经营理念和能力。当下,除了面临数字阅读的猛烈冲击,各地出版市场烽烟四起,大型电商的群雄争霸,纸质图书市场进行着激烈的洗牌,整体朝着更加市场化、透明化、薄利化的方向发展。编辑应迅速、准确地捕捉图书市场的最新信息,分析图书市场的发展趋势;测算成本、利润;策划广告宣传要点、制作宣传材料、组织图书推介活动和各种营销、促销活动等。所有这些,是一个新型图书编辑应该具备的商业经营思维和能力。据说西方某国有一位聪明的出版商为了卖一本新书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给总统送去一本,并多次去征求意见,忙于公务的总统不愿与他纠缠,便随口说了一句:“这书不错!”出版商便如获至宝,大做广告:总统喜欢的书。书被抢购而空。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便照方抓药。再送一本书给总统,总统上过一次当,不想被再次利用,便故意说:“这书糟透了!”不料还是中计,出版商又大做广告:总统讨厌的书。人们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畅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巧妙的商业营销策划,能让一本原本滞销的图书“卖点”凸显,成为超级畅销书。新型图书编辑只有具备了把一本书当做一个商品做好卖好,一个项目运作好的商业意识和能力,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经营型编辑。

nlc202309030714

第三,多媒体融合的思维和能力。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现代人几乎随时随地都在使用手机。国外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总共有近30亿部智能手机,平均每2.5个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150次。换言之,除了休息时间外,每人平均每6分半钟查看一次手机。微信、QQ、发微博、看新闻……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亿。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我们迎来了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时代,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全球阅读主流。当我们的编辑还在为责编的一本书印刷了3000册却滞销而苦恼时,微信大号王枪枪的一篇文章几天却能收获几百个“打赏”,很多读者还埋怨作者设定打赏5元的限额太低。大众的时间被大量的信息割裂填满,新闻、视频、图片、音乐都以孤立片段的形式碎片般地出现在眼前。每个人都是读者,也开始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碎片化、自媒體时代到来了,编辑们都应该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办公桌和上面的书稿,我们所做的工作未来的价值何在?这是一个知识、信息在迅速碎片化的时代,新型图书编辑应该知道怎样梳理、整合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对内容资源进行多元化利用,在不同介质和平台上融合销售,实现多渠道增值盈利;这是一个技术飞速迭代的时代,新型编辑应该熟悉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整体特性,了解Web1.0到Web3.0不同代差技术的核心特征,掌握一到两项新媒体编辑的技术;这是一个购买文化服务快捷为王的时代,新型编辑应该了解不同平台的盈利模式,知道不同介质产品的渠道和推送方式。需要我们拥有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多研究读者和其他文化产品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包括其多元化的个性化需求,用完美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征服消费者,赢得市场。

第四,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编辑是一个高文化含量、高知识密集的职业,对从业者要求甚高,尤其是在当下信息时代,编辑要做好知识的聚合者,文化的传播者,无论从内容的选择、整合,产品的策划上,还是自身知识面和专业性上都要高人一筹。新型编辑要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务必要横向上具有广博的知识,纵向上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在本专业精通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各行各业的知识,锻炼出杂家功夫。同时还要多寻找机会参加各种图书展会,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会议,广交朋友,从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吸纳知识、获取信息、了解产业形势,开阔文化视野,同时培养出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前的预测力。

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浪潮的快速到来,我国将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出版产业作为文化服务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然而,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数字化阅读、休闲方式变革的猛烈冲击,传统出版业将逐渐式微,中国的出版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任务和巨大压力。人才兴则企业兴。编辑作为出版社核心竞争力,必须成为转型提高的排头兵,从传统编辑尽快向新型编辑转型。出版社必须从现在人手,制定科学的编辑人才提升培训计划,推动新型编辑人才队伍培养,为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储备好人才队伍。

上一篇:活动策划公司案例介绍下一篇:小班上学期年级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