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电影观后感

2024-06-24

动物世界电影观后感(精选8篇)

篇1:动物世界电影观后感

偶尔在网上刷到新上的电影《动物世界》,简单浏览了故事梗概,发现刨去了主人公因为家庭变故、母亲瘫痪、朋友欺骗而背上了巨额债务的故事背景,像极了曾看过的韩综《游戏的法则》,一群不同背景的人在封闭空间中,按照某种游戏的规则,在游戏中去欺骗、去结盟、去背叛、去复仇,不择手段地获得胜利以及最终奖励的最大化,对于观众来说既烧脑也看到了人性背后所做出的抉择和底线。凭着对《游戏的法则》的热爱,让我忽略了对男主演技的质疑,还是果断贡献了票房。

男主郑开司因为小时候的变故患上了妄想症,经常会代入小丑的角色中与他人打斗,剧中将这种妄想与特效结合,当郑开司将游戏中的玩家幻化成不同的动物,用来表现游戏中人性的泯灭,呼应了影片名动物世界,同时也增加了电影的视觉冲击和观看性,但是因为我还是冲着游戏本身呈现的人性以及其中的对抗与决策去的,所以对这部分颇受好评的特效倒是兴趣不大同时还觉得有些头晕==!

回到电影的关键内容,这场赌徒游戏的情节来看,男主郑开司从一开始毫无游戏经验险些进入被淘汰的绝境,到深刻理解游戏内容去制定策略;从信心满满相信自己的策略可以稳赢,到关键时刻发现自己观察片面所以反被制衡;从决定相信曾经欺骗过自己的队友并舍命相保,到最后再次被见利忘义队友背叛;从坚信游戏中没有人性,利益最大,到最后用将要到手巨额的财富赎回一个陌生老人的性命。电影中的冲突很多,剧情环环相扣的同时也有很多出人意料,对于本着观摩一场赌徒比赛心态去观影的我,觉得还是比较满意的~

最后,李易峰在这部电影中的演技不得不说真的是令人刮目相看,周冬雨的特别出演也让这部剧的爱情线变得没那么鸡肋,所以总的来说电影《动物世界》在国产电影中还是值得推荐的~ 但是要是对于这类游戏本身更感兴趣的话,还是更为推荐《游戏的法则》,游戏规则的设定以及综艺节目中多玩家视角的策略实施,会让游戏本身的呈现有趣得多。

篇2:动物世界电影观后感

影片的主剧情说起来并不复杂,就是在物欲横流环境中,仍然有一个坚持道义的人,他用自己的道义对抗,夹缝中求生存的故事。男主角是一名名叫郑开司的社会底层人士,按照成功人士的标准一条也算不上,他活得很艰难,老母亲重症住院,每天都是昏迷不醒,自己在街机游戏厅装扮小丑打工,每天挣的钱全部用在日常生活和母亲住院费用,多次入不敷出,总需要找邻家女护士救济。日子虽苦,但也能过得下去。某日郑开司的发小李军给了他一个“发财”的机会,被生活压弯了腰的郑开司最终没有经得住巨额财富的诱惑,被李军骗得血本无归,还背负巨额债务。郑开司要在神秘高利贷组织设下的赌局中逃出生天,还要偿还债务,一路披荆斩棘,状况不断。

主线很清晰,影片复杂就复杂在推进主线剧情时,不断有转折起伏,不断有插曲干扰。就像片名所说,这里描绘的就是一个动物世界,几乎所有人都遵循动物的本能行事。参加神秘组织“命运号”赌局的人,要么是债务缠身身陷囹圄的倒霉蛋,要么是多次进出准备收割新人的江湖老手,他们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是为了活着走出赌局,或者偿还清身上的负债,或者赚一笔块钱。人为财死,所有的赌徒都是赤裸裸地以钱财为根本目的,没有丝毫掩饰,但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一切挡路者都必须死,因为对手不死就是自己死。此时江湖道义早已不存在,只有活着走出去才是胜利者。

影片直面人性丑恶的一面,并且敢于拍摄人性黑暗面,这类电影并不多见,因为这是一个十分大胆的举动,尺寸拿捏必须恰到好处,拍得太深不会过审,拍得太浅市场不买账。本片在小心翼翼之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将主要矛盾放在郑开司的逆袭之路,同时将队友对手刻画地无比阴险狡诈,既满足主流价值观,又能够深刻还原丑恶人性,一举两得。

郑开司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我脑子有病”。的确,在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动物世界中,还敢坚守道义的人可不就是脑子有病么。偏偏这种脑子有病的人才是符合常人认知的人,那些依靠欺诈行为损人利己的行为,很自然地会被人反感。当郑开司新手入场时,被老千张景坤玩弄于股掌之间,观众们都为他捏一把汗。观众们越是为郑开司担心,看到后面就越是爽快。直到影片结尾,观众们的心也跟着郑开司一样触底反弹,善良的人依靠谋略逆袭反杀,同时还能狠狠地教训一把反派,想想都会很爽快。

顺风不浪,逆风不怂,稳扎稳打,这就是一名成熟高智商玩家的做法。俗话说的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郑开司自幼就有数学天赋,对计算颇有心得,就像《决胜21点》中依靠概率玩赌博的数学家一样,他放眼全局,运用大局观来思考问题,在战略上就胜出其他对手一筹。张景坤只是局部战役中具有先发制人的优势,在战略层面上还是技不如人。

篇3:动物世界电影观后感

电影《世界》可以说是贾樟柯导演生涯的转折点。《世界》是贾樟柯第一部进入院线的电影,电影的背景从“故乡三部曲”中的汾阳移迁到了都市里,关注焦点也从“小镇青年”转变为城市边缘人这一既主流又特殊的群体,但本质上依旧是贾樟柯电影特有风格的延续和发展。

一、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

贾樟柯的摄影机始终对准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其中包括小偷、妓女、民工、下岗工人、无所事事的小镇青年等,他执着于以影像来保存个人体验,以记录片的手法刻画这些小人物面对快速变化的中国社会时的种种困惑、失落、不安和焦虑。

在《世界》中,贾樟柯的镜头从山西来到北京,从小城镇来到大城市,但他的镜头始终停留在其最为关注的底层边缘人群的身上。影片以赵小桃、成太生的生活为焦点,展现了北京务工人员这一既主流又特殊的群体。赵小桃和成太生同是离开家乡来京打工的人,在世界公园里,赵小桃当舞蹈演员,成太生是保安队长,二人是彼此在陌生“世界”里的唯一依靠。影片还着墨不多地刻画了具有悲剧意味的“二姑娘”这一形象,他对城市充满了向往,十几岁便跟着叔叔到北京工地上做苦力,拼命挣钱,结果却死于工地意外事故。“二姑娘”的父母来工地领取三万元的赔偿款时,老父亲默默地将钱揣进衣服里层,灰暗的脸上是隐忍的悲痛,如同贾樟柯的另一部电影《站台》里的三明在“生死合同”上不假思索地摁下手印一样,客观画面的描述之外是更深的心灵触动。

此外还有温州老板娘阿群、满身是伤的安娜、偷窃的二小,这些角色在贾樟柯冷峻克制的镜头里鲜活起来。在贾樟柯的镜头中,他们是一群朴实善良的劳动者,为了生计拼命地工作,却始终物质匮乏、精神困窘。电影《世界》延续了贾樟柯电影的视角,呈现了社会剧变过程中个人的反应,压力与责任、奋斗与不易,电影所倾注的人文关怀与时代思索也正是影像的感人之处。

二、寻找与迷失的身份诉求

在贾樟柯的电影中,一以贯之的主题之一便是寻找与迷失,无论是描述故乡,还是走出故乡,他一直都在用镜头语言讲述着处于夹缝之中的小城镇的人性变迁。

在《世界》里,导演有意将两种“世界”对比交错剪辑在一起,前几分钟影片还在充分夸大世界公园的美轮美奂,转眼之间就切入到杂乱阴暗的舞台后场;上个镜头他们穿着不同身份、不同国家的衣服,扮演着各种身份的人,穿行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下个镜头却是充满各地方言的小饭馆,来自五湖四海、杂居在破陋的小旅馆里的人;舞台上身穿婚纱的小桃从雪中走来,温婉动人,但此场景的前后是和生活的对比,北京没有下雪,小桃也刚刚遭遇了男友、朋友、生活、信念的一系列背叛。

舞台层次和现实结构的过分清晰,假想身份与内在真实身份的频繁置换,使这些舞台上的表演者充分意识到他们的舞台表演就是一种“景观”,他们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作为舞台上的“景观”,另一个是卸妆之后的现实生活。双重身份的巨大落差,理想与现实的反复置换,不断加剧了他们内心世界的分裂,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虚幻感,并由此陷入身份迷失的漩涡之中。就是这样,贾樟柯不停运用解构和对比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虚拟的理想身份和真实的现实身份之间的巨大落差,从而使得在叙述这些个体身份的过程中,在寻找和迷失当中产生了讽刺的喜剧效果。

三、纪录片手法,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

纪实风格是贾樟柯电影最具辨识度的美学特征,也是贾樟柯电影的追求,手持摄影机、写实的长镜头,近乎原生态的场景使得电影在视觉层面和听觉体系上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世界》依然秉承纪实美学的追求,力求还原社会转型时期投身城市建设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真实生活状态。

(一)长镜头的诗意运用

影片是以赵小桃的声音开始的——“谁有创口贴?”观众跟随小桃的声音进入到设定的电影情境中,一个跟拍长镜头,视线随镜头穿梭于狭窄、拥挤、凌乱、吵闹的后台楼道里,小桃们的生活场景、状态被呈现在银幕上,真实而生动。长镜头的带入感使得银幕里的生活更具真实感,同样也为影片呈现舞台背后的真实生活作了心理铺垫。

当电影的名字“世界”缓缓出现在银幕上时,背景是高楼林立、日渐更新的北京,一位捡垃圾的老人慢慢出现在画面的前景当中,长时间地注视后默默走出画面,人物与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亦是用长镜头来表现的。无论是表现环境还是表现人物情感,贾樟柯都很擅长用长镜头。美轮美奂、光鲜亮丽的舞台,潮湿阴冷的地下室,杂乱拥挤的化妆间,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情感都被客观地呈现在画面里,冷静克制地描绘了一幅真实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北漂一族的生存境遇和个人生命体验。

(二)声音运用的文献性

《世界》的环境音响主要由世界公园的导游广播构成,如电影里太生坐直梯去埃菲尔铁塔楼顶的时候,背景声音是广播里播放着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您乘坐世界之窗埃菲尔铁塔观光电梯”;电梯徐徐上升,画面里是海市蜃楼般的现代都市,太生站在埃菲尔铁塔楼顶向下俯瞰,仿若站在世界最高处。这些音响在提供真实时空背景的同时,也提示着世界公园的虚幻性。

歌曲在贾樟柯的电影里时常起到代替人物说话、表现人物情感的重要作用。在电影《世界》中,安娜和小桃在简陋的小饭馆里饮酒谈心,安娜要教小桃唱歌,当小桃跟着安娜哼起乌兰巴托的调子时,这其中蕴含着不轻易流露的激情和深情,让人感动不已。

总而言之,正是对小人物的关注,倾心对其生活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的描绘,对声音元素、音乐元素、环境符号等的特殊运用共同建构了贾樟柯电影的独特世界,也实现了以电影叙事反映、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艺术目标。正如贾樟柯自己所说的:“一切皆可化尘而去,于是不得不抓紧电影,不为不朽,只为此中可以落泪。”1这就是贾樟柯对世界、对电影的双重热爱。

摘要:倾心于对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的描绘,执着于以影像来保存个人体验,以记录片的手法刻画这些小人物面对快速变化的中国社会时的种种困惑、失落、不安和焦虑,以及对声音元素、音乐元素、环境符号等的特殊运用,共同建构了贾樟柯电影的独特世界,也实现了以电影叙事反映、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艺术目标。本文以电影《世界》为例,对贾樟柯电影的特有风格进行了深入解读。

篇4:电影眼看世界

一、观察事物、观察世界、发现世界。

二、从世界中提炼出进行艺术创作的材料,来表达我们的情感,尤其是当我们是电影专业的人,我们需要从生活中提炼素材去完成表达,这是个基本的技巧和能力,我认为通过这个训练可以唤醒那些具有这种潜质的孩子,这种能力一旦被唤醒,就会有了一种意识,当他们再去拍电影的时候,我相信它会去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在这些目的下,我选择了形状与色彩让同学们进行练习。为什么我们要拍摄形状和色彩?我们就是要探索这两种元素在电影中的作用,以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熟视无睹,对生活的麻木。如果没有要求你去完成这个作业时,你看到这些色彩这些形状可能没有感觉,尽管是天天在你眼皮底下晃,比如说我突然问你你的宿舍里有哪些东西是圆的,都有什么样的颜色,你不一定能说得出来。但是当你有意去看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就能去发现,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这是一个从生活中提炼现实的素材来完成一个艺术表达的过程,物质的材料是非常的庸俗、繁杂、紊乱,但是从紊乱繁杂的世界中提炼原料去进行艺术表达靠得是眼光,敏锐的眼光,这是做艺术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下面,我就以四部短片为例来介绍。

《Rosebud》这个作品很具有戏剧化,它不是从生活中抓取的,而是构思出来的,带有表演性的,它的表演有意思在它的红色在画面中占的比例很大,效果很强烈,即使红色很小依旧很耀眼,这就是它在色彩对比上处理得很好,当主要画面背景为绿色的时候,最显眼的还是那一点红,这就是因为它找到了颜色的对比,找到颜色的冷暖关系。这是一部很有创意,并且运用了很好的电影语言完成的作品。

《Red Party》创意的构思,以红为主线把不同质地的红色让他们有意义的构成一个用46个镜头,在59秒中的一个故事。这个片子的拍摄训练了我们对色彩的敏感。在生活中色彩是重要的元素, 通过我们对于红色的充分观察,并且捕捉到红色的精髓与灵动之处。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色彩所代表的意义在电影中充分地表达了出来。一种色彩可以传递一种情感,可以表现空间,与人物心理。我们的《Red party》是一种中国人对色彩的感受,不是物理的红,是一种文化的红,在生日聚会里面,表达热情似火的年轻人,洋溢着幸福的生活状态。色彩中的含义在影像中充分地被表达了出来,表达出了情绪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并且在红色中将故事讲得十分清楚,影响表达能力强,视听节奏会唤起人们共鸣的情感。在剪辑与镜头运动安排上表达准确,剪辑节奏上充满力度与强度,非常有创意。

《框》突出了对形状与空间的探索。框中框,楼外楼,天外天,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表现了一种哲学意味,所谓“以物观我,以我观物”。作者对世界与世界、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思考都体现其中。《框》从结构上说是采用了一种“回环”结构,从开始到结束,在节奏与内容上都形成了一个“圆”。“回环”结构使这部短片做到了一种和谐与平衡,《框》在结构上达到了“放”和“收”,“紧张”与“舒缓”的平衡,这种平衡既是短片在剪辑节奏与内容上体现出来的,也是观众在观看这部短片时在心理上感受到的。

最后一点,说一下《框》的制作层面。短片的构思与制作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在构思的时候想的很好,但在实际制作的时候出了问题,最终制作出来的短片不是自己最初构思的样子。作为一个电影人,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艺术实现能力,就是可以构思出来也能够根据构思完整的从技术上实现出来,制作出来,否则只能是空想家,不是艺术家。我认为《框》在这方面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首先,观察要细密,它的主要取景只是在我们的艺术学院教学楼内,而且丝毫未作修饰。在一楼之内发现如此之多的“框”,而且发现了框与框之间的诸多联系,说明作者很用心地去观察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其次,《框》所使用的设备其实很简单,不过就是普通的“掌中宝”小DV,而且在制作这部短片时作者只是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之前并无很深的基础。这说明一部短片作品,尤其是学生DV作品,硬件设备不一定就是限制因素,只要肯多花心思就可以实现自己的艺术构思。

《青春》一片最突出的是对运动性的把握,水果的滚动,尤其是西瓜与橙子的“爱情故事”一段,它是一个很青春非常有创意童话一样的故事,很具有趣味性。最核心的是对形状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形状在运动中所产生的美感或者说是电影感,电影感就是要运动,运动是电影的生命。比如说球的滚动以及对杯子里放糖果和糖果“退出”的过程。只有在电影运动中才能产生这样的幻象,任何艺术都是一种幻象。艺术不是生命本身,就像雕塑不是人一样,但为什么艺术能够唤起人的情感?因为它是生命的幻象,电影是幻象的一个最准确的表达,它是个虚幻的存在。而运动性,通过运动制造电影的幻象,是电影一个突出的特点,在这个片我觉得表达得非常好,捕捉到运动的情态、神情以及通过运动产生的幻象。

通过一种形状,球状,它是一个立体存在的东西,通过这种形状去探索物体之间的关系,包括把糖果放进杯子里和糖果从杯子里“退走”,在技术上它是一个简单的倒放,但这种倒放其实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探索,电影大师维尔托夫的“电影眼”中一个重要理论:电影改变空间电影改变时间。“电影眼”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头牛被赶进屠宰场后被杀,他用倒放的方式让牛皮重新裹上去,走出屠宰场。这就是电影语言,我用电影眼的力量让事物和世界重新去构建。对空间、时间和世界幻象探索上,这部片子有维尔托夫电影理论的继承,这个理论的价值在于通过对事物的重新构建,去探索这个时间对世界意义,本来这些糖果是进来了,但又出去了,是什么力量让它出去了?虽然技术上是个简单的倒放,是什么力量让这些糖果从杯子里飞出来?就是电影眼理论。它认为电影眼改变一切,电影改变了世界,它认为电影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我可以让你的生命重新改写,在一个简单的镜头后面蕴含着一种深沉的理论,这是维尔托夫在1922年开始实验的东西,这也是至今我们仍然认为他是个先锋分子的原因,他思考得太远了,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人,是当时的人们没法理解的,今天看来他的思想依旧是锐利的,像剃刀片一样锋利。

片名:《Rosebud》(色彩)

导演:吕菡子

设备:Sony zec

后期:Adobe premiere pro2.0

时间:2007年4月

导演阐述:

在“色彩”作业上,我们选用了双色,即红色和绿色。为了充分体现出画面中的红色和绿色,我们在每个镜头的拍摄之中,对道具都下足功夫,全部制造出红绿对比,并且在拍摄场地也选择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空间——一块带有绿墙的荒地。我们想要表达的是一个少年对于逝去童年的追忆之感,所以在道具的制作上也很用心。首先,我们选用了很多童年时期的玩具——小人偶、魔方、回力车、以及小队长的袖标等。这些东西都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一种向往,并且我们把它们的颜色也设定成红色和绿色,这样与短片命题更相符合。另一方面,我们表达的是少年在长大后,经历的生命中的“来来往往”,因此降格拍摄,制造出一种时间流动的效果。最后我们用一幅玫瑰花的水粉画来变成整个表达,并将短片取名为《Rosebud》,既与短片的内容契合,也算是对《公民凯恩》的一种致敬。

内容简介:

成长是每个人必要经历的过程,童年的记忆总是美好的,在红绿相间的盒子里,有我们童年的秘密。

作者存档:

吕菡子云南昆明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系05级学生

林奕颖福建龙岩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系05级学生

片名:《青春》

导演:许哲涵

设备:Sony 60E

后期:Adobe premiere pro2.0

时间:2008年4月

导演阐述:

我们生活的世界需要我们睁大眼睛来看,在想象中睁大眼睛来看这个世界才能感受到一种愉悦。形状作业刚布置下来时,每天都在想拍什么形状比较好,身边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一些很独特的形状,比如条纹、弧线、心形,自己起初也很想选择一个比较特殊的形状,后来还是决定拍摄最熟悉最常见的“球状”,并把选择范围锁定在“球状”食物上,接下来的每一天都花较长的时间去观察身边每一样“球状”的食物,到这个时候才真正理解到张老师布置这个作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我们学会用心去感受身边熟悉的事物,学会从看似不起眼但又天天见到的熟悉食物中找到新的发现,用心观察这个世界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规律和由此而形成的美,对身边的美不再是“视而不见”。最后“橙子、西瓜、西红柿、苹果、桂圆、巧克力、棉花糖、泡芙、洋白菜、糖果、棒棒糖,核桃、章鱼小丸子等成为该短片的主角。我们想让这些食物在《青春》这个片子里也跟我们一样经历一场青春,于是,橙子与西瓜之间有了“爱情故事”,糖果和苹果、橘子们一起参加了舞会。为了让这个片子显得更加有趣,我们选取了三段节奏明快的音乐,两段hiphop和一段探戈,通过画面与节奏的组接,展现青春的旋律。短短60秒,我们给食物们构建了一个到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童话世界。

内容简介:

青春,是短暂、绚烂、美好的代名词,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当青春只有60秒,我们希望它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于是,在色彩和节奏的变换中,这些“球状”食物构建了一个美丽的青春世界。

作者存档:

许哲涵广东汕头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系06级

篇5:动物世界电影观后感

李易峰扮演的郑开司是个悲催的孩子,父亲被害,母亲是个植物人,自己靠扮演小丑挣取微薄的收入,唯一的幸运就是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孩刘青一直喜欢他,帮他照顾母亲。

本来就穷困潦倒,仅有的住房又被发小忽悠抵押出去,糊里糊涂签了字,结果反而成为高利贷的受害者,被告知欠下巨债,带上一艘大船,开始了一场死亡游戏,要么没命,要么成为幸存者,不仅还清债,还能赚到钱。

他就这样踏上了亡命之旅,一船的人都是因为各种各样原因陷入债务陷阱的,被这个黑社会组织胁迫到这艘船上,像动物一样苦苦挣扎,供富人娱乐,赌赢了的人可以下船,输了的被留下做基因研究的试验品。这里不讲感情,只讲输赢,没有人味,处处弥漫着血腥的气息。

电影是现实的投射,看着电影其实能感受到熟悉的东西扑面而来。无处不在的骗局,渗透在每一个缝隙,隐藏在一张张笑意盈盈的面目之下,寻不到可以信赖的人,哪怕是那些你用心帮过的人,哪怕是那些口口声声爱你的人,在利益面前分分钟就会翻脸无情。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大家都这么想时,其实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意味着良心将不复存在,每个人都有理所应当的伤人理由,善与恶将没有界限,打着善意的幌子行恶意之事也会显得堂而皇之,理直气壮。

动物的世界弱肉强食,有限的资源就会有不择手段的争夺。人是高级的动物,所以有时候人做出来的事比动物还可怕,因为智商高啊。

让我想起多年前解说《动物世界》的那个著名的主持人,最后竟然爆出那样不堪的丑闻,很好的诠释了高级动物的理论。人性的危机早就在了,当一个人习惯表演时,他的真性情早就泯灭了。

人该怎么活着?小时候被告知要善良,长大后却发现,简直寸步难行,我们活在一个充满悖论的空间里。我们的脑子被反复的洗来洗去,自己都不知最后被洗成了什么样子。等终于想明白了,却发觉半条命快没了。

一个人仅有善良是不够的,智慧才是生存之本。我们该怎么样告诉孩子这个道理呢?许多东西其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以有了许多艺术的表达形式,用虚拟的血淋淋的故事告诉你,做人要睁着第三只眼睛,冷眼看清人面掩盖下的动物性,不然会死的很难看。一个人如果没有从各种艺术形态里看清人生本来的模样,就说明你的挫折还远远没有受够。吃一堑总要长一智。

你可以暂时庆幸你的幸运和幸福,但你定会经历你该经历的事情。郑开司最后赢了,越看到人性的丑陋,他变的越加机智、果敢而坚定,看清了生存真相的人唯有不陷入自怨自艾的自我消耗,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救赎。有一条路很痛苦,却谁都逃不过。动物的世界里,厮杀是必然的环节,智者有道,生者为王。

我们都需要一面镜子,照照自己真实的模样,艺术就是这面镜子。你稍微用用心就会看到如出一辙的自己,好和坏都别难受,因为大家都是演员,出演着自己活生生的剧本,谁也别嘲笑谁,善恶只在一念间。没有魂牵梦绕的原罪折磨,你就算活的相对干净的一个人,看看你是否问心无愧。

艺术是面向人性的终极思考,每部作品都有作者的救世情怀贯穿其中,每个好的艺术家都是在对作品的锤炼中追求着自我的完善,一个好的观众也该在对作品的欣赏和玩味中进行自我的修复,艺术的感召力就在于此。如果你学到了坏,那绝不是艺术本身的意图。

人的世界和动物世界其实无二区别,我们高看了自己有时候也是因为习惯自我的陶醉。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蛮残忍的,你早一点看清,你就早一点清醒,别腻腻歪歪的等死到临头还不知何故。

篇6:电影《动物世界》观后感影评

先说说郑开司和大胡子的第二次Check。第一把大胡子出“石头”,郑开司出“剪刀”,大胡子胜,事实上郑开司只有剪刀。然后是郑开司的高智商推断,结论是大胡子后面两张全是“布”,因为他判断郑开司是“均衡主义者”。那为什么第一把要用“石头”呢?在3张对决前,大胡子的“布”输给了郑开司的“剪刀”,连续两把都是“剪刀”不符合“均衡主义”。

大胡子第一把出“石头”,后面两张全是“布”,但他如何知道第一局郑开司是“剪刀”?如果大胡子出牌顺序不变“石头、布、布”,郑开司其实有3中出牌可能。郑开司第一局出“剪刀”,大胡子胜2局平1局;第一局出“布”,大胡子输2局胜1局;第一局出“石头”,大胡子输1局平2局。剧情似乎说不过去。

按照概率学思考,大胡子33%的几率胜2场,33%的几率胜1场,33%的几率负1场。也就是说,的可能性是66%,输的可能性是33%。不知道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圆场理由。

再说说囤牌的问题。

郑开司让李军和胖子收别人的牌,找有3颗星零张牌的人,因为怕被发现囤牌。但如何确定可以买到很多“石头”呢?

后面郑开司推断有人在囤“布”,造成“剪刀”大量平局。当时的计数牌“石头81,、布81,剪刀82”,而郑开司手中“石头30,、剪刀2、布4”,之后他从囤布的人手中得到了“30张布”。那么郑开司囤了“30张石头”,另一人囤了“30张布”,在消耗了大量“剪刀”后,还有“50张石头和50张布”。这种以小博大的方式好像没有那么容易吧,需要等很久很久?

聊一下剧情

相对于兽性的人心,使这些人甘愿留在船上的理由才引人发省。很多人,尤其是常客,上船的目的不只为挣钱,还被尔虞我诈的刺激感所吸引。张景坤用星交换Check机会时没人应战。他最大的愚蠢不是少算了3张剪刀,他很擅长心理战术,但为什么忽视了最基本的问题,很多人不是为了下船而赌博,留到最后人都和他一样的贪婪狡诈,带有兽性。下船对大家没有任何吸引力,甚至根本不想下船。

如果最后被解救的大叔也是骗子,那就有趣了。能被白衣人骗进小黑屋,他应该没有那么奸诈。但也许和胖子一样,被骗得多了,也变得狡诈。他被释放后会不会继续赌博,真不好说。他在小黑屋里感受到恐惧,兴许会老实的下船。郑开司也没考虑过他会不会下船,也许他还会赌。

这部电影不只是讨论钱和人性,更在探讨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人类间的信任是不是真的很廉价呢?输了的人会发配到船底的实验室,成为小白鼠的人要具备动物的兽性吗?不讲人性道义的人才能做实验品,有人性和理智的则要下船。二楼又是什么样子呢?

游戏的原始状态,每人12张牌,石头剪刀布各4张,自己就可以平局掉所有牌,然后下船。规则可能规定必须要相互Check,但如果没有这个规矩,也不会有很多人主动下船的。这个游戏的初衷是要人和人进行交流,加上不想下船的想法,主动下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张景坤选中郑开司,他是看出郑开司想要下船,而且郑开司并没有野心。也因张景坤消耗了郑开司两颗星,郑开司无法下船,引出了下文。把一个可怕的人培养成了对手和敌人。

因为平局不会失星,所以存在有星无牌的人,致使人和人需要配合合作。李军找到郑开司是在剩一星和零手牌的情况下,患难之时才想到朋友,人品可辨。郑开司也剩一星,但没有放弃对朋友的信任,也是人品可辨。郑开司、李军和胖子没有桃园结义,但也是患难之交。患难之交真的经不起考验吗?三人最后上演的一幕无疑说明共患难易,共富贵难。这似乎是铁打了几千年的事实。

在一个强调团队协作的年代里,人和人之间的信任难倒只能建立在利益之上吗?

郑开司在结束前无法消耗手牌,所以被送进小黑屋,但他赢了张景坤5颗星,为什么不能把自己就救出去?小黑屋里的刀疤男明明有一袋子,说明进小黑屋可以带钱,难倒不能带星吗?

郑开司和张景坤对决前的手牌数“石头31、剪刀2、布33”。如果用2张剪刀分别消耗1张石头和1张布,一胜一负,石头和布全变成双数,可以全部平局。但3个人只有8颗星,少了一颗。在盲比时郑开司2负1胜,合计失掉1颗星,3人变成了7颗星,所以还要赢2颗星。郑开司猜出郑景坤手上的是“石头”,所以最后出“布”。余下的手牌“石头31、剪刀2、布33”,无论如何都无法消耗掉了。赢走张景坤赢得5颗星,加上原本的7颗星一共12颗星,多出来的的3颗星可以救自己出去。(笔者可能记漏了,或许是6颗星。)这个设计很精妙,但他缺少张景坤那样的阅历,并且他为人乐观善良。

郑开司消耗掉张景坤最后的手牌,张景坤也许还有3颗星,他还能下船,但他绝不是为下船才赌博的。所以郑开司帮张景坤,发到是对他最大的惩罚。如果这两个人合作,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组合。但在现实中似乎没有多少组合存在,更多的是独断专行,谁也不相信谁。

最后谈一下小丑。

篇7:《苏菲的世界》电影观后感

由于形势政策教育的关系,我有幸看了《苏菲的世界》这部发人深省的电影,在此分享下我对《苏菲的世界》的浅层解读。

哲学,难懂的词汇,但是导演却把它拍的充满悬疑,奇妙,有趣。

《苏菲的世界》是一个叫克纳格少校写的一篇关于哲学的小说,是作为他女儿希尔德.马勒.纳克15岁的生日礼物。镜头转到苏菲和她闺中密友左瑞的聊天,是关于人与动植物本质区别和对外太空有什么的遐想的谈话。苏菲是一个对许多东西都充满好奇并且爱思考的一个女孩子,起初看影片的时候会认为所有一切好似科幻片是苏菲的想象,只是这种想象太过真实因此连苏菲自己也陷入这种不可思议的想象之中。但是这不是想象,却是少校笔下奇异的画面,有许多场景是引人深思的,越看到后面,谜团逐个解开!

带着和15岁的苏菲一样的疑问,我认真的观看了经典的哲学电影《苏菲的世界》。你是谁?相信大家的不二回答都会像苏菲的妈妈那样:“你是苏菲,我是XX,苏菲的妈妈„„”但大家是否想过,苏菲这个名字,她可以叫,你可以叫,我们大家都可以,这仅是大家的一个代号。现在请认真的回答我,不要用名字来敷衍,你是谁?相信大家不再认为这是个简单的问题了吧!

那么大家再来思考,世界从何而来?从大爆炸到宇宙形成再到太阳再到地球最后到人类形成,又有谁看见这世界如何出现形成?我不知该怎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这些看似寻常的问题,一直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没有办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断定这么浩瀚这么伟大的世界。

在这部电影中,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的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怪异、更离奇。

Part one:苏菲的家。苏菲收到哲学家诺克斯莫名的来信,第一封:你是谁?第二封:世界从哪里来?第三封: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这些奇怪的问题引起苏菲的思考。

Part two:教室。苏菲没有写作文,但是一直强调句法的杰克伯逊老师却说苏菲写了一篇对世界来源的神话故事,苏菲每念一句画面就随着出现雷电狂风。会是苏菲在梦游状态写的作文吗?不是,是少校安排的情节。第二次与老师的谈话时苏菲在思考中世纪的托马斯奎尔德.海德格——伟大的音乐家,把人的神性融入宗教音乐。老师感到这小女孩知道许多历史,对她刮目。第三次谈话是关于女性自由的问题,苏菲知道的史实比老师知道的还多,老师感到他的权威地位受到威胁和挑衅,非常不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尽管你对任何人多么友好,只要你的地位、权威受到威胁,那又另当别论了。

Partthree:哲学家诺克斯给苏菲寄来了一个影碟,苏菲半夜偷偷看碟,却是随着诺克斯到雅典游了一番,苏格拉底在雅典人民大会堂上为自己辩护(他强调爱思考的人比别人聪明),人们害怕苏的思想太过前卫而毒害了年青一代,最后判他死刑。尽管苏那从容优雅的谈吐,人们依然不能理解他,一种不被世人理解的共鸣油然而生。在监狱里明明可以逃跑,但苏选择了为哲学而死,他说他做错了,但我不明白他错哪了。柏拉图将继承苏的思想,他著名的影子理论——洞穴之微笑:事物的本质是永恒的想法。比如洞穴人在墙上看到影子却从来不问是什么创造出影子,他们只满足与虚伪的影子(这句话不明白)。他们不敢发现真理,逃避真理。我认为真理就在我们身边,但是一般的人不轻易看见本质,只有那些爱思考的人能发现真理,真理就像藏在洞穴中对着我们微笑但我们不知道。Part four:诺克斯让苏菲去看艺术,艺术家和哲学家是兄弟,两者都认为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形态,艺术家在普通的大理石中雕刻挖掘大理石的本质,艺术家把他对生活或对哲学的理解化成有形的形态,使雕塑栩栩如生。两者都是追求虚无的东西。本质之所以为本质,就是它能以不同形式表现,就如哲学家诺克斯,在影片中一下是雕塑家,一下是送信的狗,虽然这也是少校的“杰作”但这承认了这一点。而苏菲参悟到,人与动物也是事物的不同形态表现,但人与动物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思想。

Part five:苏菲来到树林里的小木屋——那是诺克斯的所在地,同时也是连接少校写的小说与现实的连接地。屋瓦有一只“咩”叫的羊,我认为是宗教(羔羊是耶稣的象征)与哲学的联系的象征体,也与苏菲在作文里写道:“三只山羊拉着车从天而降,于是雷电就产生了„”有关。还有那个小红帽男孩,总是躲在密林里瞪着大眼睛望着苏菲,那纯洁的眼神,是象征着真理吗?因为真理总是藏起来的啊„后来才知这也是少校笔下的人物之一„„(汗!)苏菲在木屋里发现了希尔德(这个长得和她一模一样的女孩)的照片和十字架。苏菲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对着镜子问:“你是谁?”苏菲看到镜子里的另一个自己,用手伸过去发现竟然可以穿进镜子里面„„

(回到家后苏菲哭了,探寻真理的过程可能会让人走火入魔,苏菲为什么会哭泣?)

Part six:愤世嫉俗者。苏菲和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人家看的是凄美爱情片,但苏菲看到的却是:两个愤世嫉俗的枪手,像等待戈多那两个人一样滑稽,A朝着B的车开枪,B吵着说为什么要朝他的车开枪,A骂B是辆愚蠢的车子,B说我不是车子。场面滑稽搞笑,愤世嫉俗的人对什么都不满意,但对阳光感到满意。这是什么意思?因为阳光是实实在在感到温暖的存在吗?愤世嫉俗者什么都不需要,逍遥而自在,他们是在追求事物的本来面目吗?无为思想?

Part seven:中世纪教堂。诺克斯带苏菲来到中世纪,谈到宗教里伟大的音乐家——海德格,这个和上帝谈过话的被上帝悦纳的女子,把她对神性的理解融入宗教音乐中。中世纪流行黑死病,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对苏菲说:“你总有一天会死,让我来吻你!”苏菲感受到人无法改变一些命定的现实。

Parteight:文艺复兴时代——中世纪历史发展进程的争论时代。苏菲看到莎士比亚再排练《哈姆莱特》,看到哥白尼在思考地是方的还是圆的?达芬奇在画充满迷惑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看到莎士比亚的对手米开朗琪罗在雕刻苏菲的画像(我认为那是表示哲学家代表本质,表现本质的形态诸多),看到约翰尼斯古腾堡在研究印刷„„文艺复兴就像15岁生日,许多新思想的涌现对教会产生冲击„看到历史转轮一幕幕上演,苏菲想自己是不是真正真实的存在的,存在这个问题让她困扰,“你认为我们存在吗?如果我们真的不存在,只是历史的过客,那怎么办?”直到苏菲的母亲说一句拉丁语:“我思故我在!”

诺克斯与苏菲的谈话发现他们居然是少校的笔下的人物!真不可思议!自己活了15岁,居然是不存在的。“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不存在,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

继续回到小木屋,苏菲看见油画上的男人—迪卡尔从画中走出来了,并说灵魂与身体的联系。灵魂这个有思想的虚无的东西是怎么附在身体上?这也说明了如果有思想,那么我就存在,灵魂与身体是不会独自运作的。

也就是说,苏菲和诺克斯虽然是少校笔下的人物,但是苏菲有思想,只要少校继续写故事,那么苏菲就还会存在。苏菲必须在少校写的最后一章到来之前逃跑!在故事里,少校就像是上帝,无所不能,主宰一切,但少校不是上帝!

苏菲想验证眼见不一定为实,于是带上红色眼镜看周围的世界,也明白了庄周梦蝶的道理(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蝴蝶也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最后庄子不知道究竟是庄子是蝴蝶还是蝴蝶是庄子)。这样模糊不清让苏菲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只是少校笔下的人物,但是尼采说对人生有选择才有价值。于是苏菲决定逃,逃出少校的“法网”。

苏菲继续文艺复兴的哲学之旅,看到歌德写下《少年维特之烦恼》(我看过这本简版,但仍然看不懂与哲学有什么关系,只是说维特写给一个女子表示爱意的信件然后自杀死了,这女子想必是哲学的化身,维特想象的女子),诺克斯向苏菲谈起黑格尔辩证思想——第三种思维,就像是苏菲决定逃但诺克斯认为不好,事物既有正面又有反面。苏菲说:“我们可以用次要的人格来欺骗少校。”次要的人格是什么?钻少校还未拟定情节的漏洞而逃跑吗?

苏菲参与了俄国十月革命,每个人互相喊同志,表示人人平等。有名的心理分析家弗洛伊德给苏菲催眠,说要转移少校的视线,只有深入研究无意识,苏菲才能逃。

苏菲和诺克斯决定进入镜子里的世界,越往里走,苏菲之前经历过的事情都给颠倒了,那应该是少校的写作素材吧?最后他们出现在希尔德——少校的女儿的家,不可思议!尽管看着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但苏菲无法与之有任何交集,听到希尔德问少校世界的起源,少校说是宇宙爆炸产生原子,分子,物质,细胞,然后有人、动植物、然后有国家、社会,直至发展至今。不知苏菲和诺克斯听了这些作何感想,他们辛辛苦苦追寻的哲学,被他们这样轻易地说出来,看他们感到不是滋味,又回到那个被编辑的世界,苏菲感到很开心,所有的人并没有因为少校写的大结局而消失,苏菲的思想也将存在,苏菲成为了真正的哲学家。

我很开心,能够理解那么一点有关哲学的学问,在以前看来那么难的问题,但在现代的我们看来是多么容易理解的原理。彩虹说过,提出的观点人人都能理解,因为举一个反例就能让它不攻自破,但是自己真正能提出观点的却没有几个。

思想真是个好东西,它让你自己存在过,而不是随波逐流的浮萍一样过活,它让你对世界充满好奇,人的求知欲是无限的,人想发现世界,改变世界,因此人才会显得有价值吧。

篇8:动物题材电影的现状研究

关键词:动物题材电影,叙事,基本形式,创作现状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开始真正登上电影历史的舞台, 随着人类对动物界的深入研究和认识, 大批优秀的动物电影开始在电视荧屏上活跃, 并逐渐涌现出一些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 如《导盲犬小Q》、《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忠犬八公》等。这些电影不仅更为全面地介绍动物, 还具有生态学、美学和人类学价值, 同时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研究领域。

随着动物题材电影在国外逐渐崛起, 中国电影界也渐渐接受动物题材电影, 从动画片、纪录片到动物题材电影, 动物逐渐融入到了影视, 作为除人类之外的第二主角成为电影界的宠儿。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动物题材电影的形式、叙事方法、创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进而分析当下动物题材电影的创作现状及其在中国不景气的原因, 以期为中国动物题材电影的创作总结出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动物题材电影的分类

当下动物题材的电影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片, 第二类是与纪录片相结合的动物剧情片, 第三类是以动物为题材的科普类纪录片, 第四类是最能真实反映动物生存状态的文艺纪录片, 这些电影的出现, 不仅带动了电影界的发展, 而且真实准确地描绘出了动物的世界。

(一) 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片

以动物为主角是最为传统的表达形式, 也是我们在电影、电视上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让人为设计的故事情节由动物作为演员来进行演出。因此, 动物为主角的表达形式占据了动物题材影片中最大的份额。

动物故事片的主人公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完全由动物为主的影片, 如《零下八度》里的八只雪橇犬, 《宝贝小猪》里的猪宝贝, 《帝企鹅日记》中的企鹅们;另一种是由人和动物同时为主角的影片, 如《101斑点狗》里的两只大麦町和安妮罗杰夫妇。

(二) 与纪录片相结合的动物剧情片

这种表达形式是故事片和纪录片的混合产物, 事先拟定好剧本和情节, 运用客观记录的方式进行拍摄, 最大限度地保留和还原动物的原生态表现, 不运用特技让动物作出拟人化的表现, 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掺入, 以纪实为主要拍摄手法, 注重情节和叙事, 运用后期剪辑技术, 剪辑成按照故事发展的情景剧。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就习惯用这种表现动物的方式, 他的作品《熊的故事》讲述森林中两只熊的惊险经历, 采用了真实的写实风格, 没有添加任何旁白, 运用纪实手法跟拍, 完美地记录了这两只熊的故事。

二、动物题材电影的叙事因素

动物题材电影发展至今日, 已经探索出了大量的叙事方法, 不单单是在用画面进行叙事, 对白、解说、音响、音乐这四种声音表现形式也大量的出现在动物题材电影中, 讲述着动物们的故事, 但是与以人类为题材的电影相比也有所不同, 它是在用人类的语言表现不同于人类语言的生命, 因此, 在声音的设计上人为地设置了一些不一样的形式。

(一) 对白

人为配音的方法主要体现在表现动物对话上, 让动物们张口“说话”, 《斑马竞赛》、《宝贝小猪》等作品就是采用了这种做法。这类电影通常偏向儿童影片, 除了拍摄真实动物外, 不论是影片的构思还是后期的剪辑, 影片的制作班子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具有动漫制作经验的成员。

(二) 解说

在动物题材电影中, 对白会严重影响动物本身的魅力, 而缺少人为的因素, 又会影响影片的信息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大量以记录为主的动物题材电影都会把人声以解说的形式加入到影片中, 用来弥补影片画面无法表达或无法完全表达的内容, 像《微观世界》、《动物世界》就使用了这种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北京:中国电影出版, 2001.161.

[2]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31.

[3]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140.

[4][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邵牧君.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161.

[5]伍建阳.影视声音创作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38.

[6]施荣华.新时期动物小说嬗变.云南师大学报 (哲社版) [J].1998, (6) :83.

上一篇:我感受到的社区关系下一篇:科研课题研究阶段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