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规划调研报告

2024-06-02

场地规划调研报告(共9篇)

篇1:场地规划调研报告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记者韦骅)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10日发布《关于印发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的通知》,提出到年,全国足球场地数量超过7万块。

《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教育部和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国足球协会)共同编制。时间跨度为5年的《规划》涵盖六大方面,对全国足球场地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建设方式和资金来源、开放利用和规划的组织实施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规划》首先总结了当前我国现有足球场地设施情况,指出足球场地设施是发展足球运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现有足球场地设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足球运动需求不相适应。截至底,全国拥有较好条件的足球场地1万余块,平均约13万人拥有一块足球场地,与足球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在建设目标和任务上,《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足球场地数量超过7万块,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0.5块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达到0.7块以上。全国建设足球场地约6万块,其中修缮改造校园足球场地4万块,改造新建社会足球场地2万块,此外还要完善专业足球场地并新建2个国家足球训练基地。《规划》称,“除少数山区外,每个县级行政区域至少建有2个社会标准足球场地,有条件的城市新建居住区应建有1块5人制以上的足球场地,老旧居住区也要创造条件改造建设小型多样的场地设施”。

按照《规划》,足球场地建设方式为综合利用、修缮改造和新建扩容三种,资金筹措则通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及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三种渠道。

在足球场地的开放利用上,《规划》对校园场地、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其他社会场地的开放都分别提出要求。同时,为确保场地设施高效利用,《规划》要求建立场地设施的长效运营机制,明确校园和公共足球场地开放的条件和要求,对设施状况、开放时间、收费价格等予以公开明示。

《规划》最后一部分“组织实施”对建立工作机制、编制地方规划、抓好政策落实和强化监督检查也作出了具体规定。

篇2:场地规划调研报告

1.1 报废汽车回收企业主要设计标准

目前,涉及报废汽车回收的相关要求,主要分为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和相关标准3个层面。废旧汽车回收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安全环保要求、各级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条例中提出的经营管理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法规要求,以及参照执行各类推荐性标准等。特别是,基于以上标准制定的GB 22128-2008《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和HJ 348-2007《报废机动车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是拆解厂设计要求的基本依据,也是实现整个报废汽车回收利用行业产业升级的基本技术要求。

1.2 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申请条件

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实行资格许可制度,达到标准并经验收合格的,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支持标准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的50%。报废汽车回收企业除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企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注册资本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依照税法规定为一般纳税人;拆解场地面积不低于5 000 m2;具备必要的拆解设备和消防设施;年回收拆解能力不低于500 辆;正式从业人员不少于20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 人;没有出售报废汽车、报废“五大总成”、拼装车等违法经营行为记录;拥有用于建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档案和数据库,记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以及拆解后零部件、材料和废弃物的流向、自动化办公、实时监控录像等现代化设备设施。1.3 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各类场地要求

报废汽车存储场地(包括临时存放)的地面要硬化并防止废液渗入地下,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透的材料建造,防渗层至少1米厚粘土层,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其它人工材料,要保证不对空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存储场地周边要设置导流渠;封闭或半封闭拆解场车间,地面应防止渗漏。拆解车间应通风、光线良好,安全防范设施齐全,并远离居民区,不得建在城市居民区、商业区及环境敏感区,污染控制区应设有防风、防雨设施;存储场地和拆解车间的总排水口应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和与其相接的排水沟,能对分离的废油进行回收,污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水体的水质满足三级排放标准的要求;存留在报废汽车中的各种废液应抽空并分类回收,各种废液的排空率应不低于90%,废液是突出的污染源,必须用不同容器分类回收,并达排空标准。

1.4 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设备要求

要求,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必须至少同时拥有下列设备:

车辆称重设备;室内拆解预处理平台,并配有专用的废液收集装置和分类存放各种废液的专用密闭容器,最好是可升降的台架,便于工人在底部排泄燃油等废液,废液要存放在不相容的开孔直径不超过70毫米并有放气孔的桶中,各类容器有明确标识,容器能防漏、防洒溅;拆除蓄电池、液化气罐所需的专用工具,即抽油机、抽液机。在室内拆解预处理平台使用专用工具和容器排空和收集车内的废液,应使用专用工具;安全气囊引爆装置。安全气囊直接引爆装置或者拆除、存储、引爆装置,车内直接引爆装置;或拆除后存储、引爆装置,由汽车生产单位提供或企业购置,确保安全气囊引爆避免事故;分类存放含聚氯联苯或聚氯三联苯的电容器、机油滤清器和蓄电池的容器,这类物资有再利用的价值,但属于危险物,应有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标明具体物质名称,并设置危险废物警示标志。容器及材质要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车架剪断设备、车身剪断和压扁设备;车辆起重运输设备;“五大总成” 拆解平台或精细拆解平台。1.5 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消防设施、环保和存储要求

要求,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必须至少具有下列消防、环保设施。

灭火器、消防水池、沙池等及消防通道;各类废弃物的存储设施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标准GB18599和GB1859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地污染控制标准》要求执行;不同分类回收容器。存留在报废汽车中的各种废液应抽空并分类回收,各种废液的排空率应不低于90%,废液是突出的污染源,并达排空标准;汽车空调制冷剂的收集装置。主要是CFC-12和HFC13a两类制冷剂、应分别回收,储存设备(国家环保总局申请提供);各种专用密闭容器存储废液容器。防止废液挥发,并交给合法的废液回收处理企业,盛装废液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材质和衬里与盛液相容,不相互反应;标识明确的各种存储零部件、材料、废弃物的容器。为避免混合、混放,避免因容器元件的混淆导致的混合、混放,污染容器和可再利用零部件;标识明确的拆解后所有零部件、材料、废弃物进行分类存储库房,含有害物质的部件应标明有害物质的种类。报废汽车拆解厂建设投资案例分析

2.1 案例概况简介

南方某工业园区报废汽车拆解厂厂区面积为29350m2,规划生产纲领为2 万台/年,企业总人数63人,总建筑面积28918m2,其中废旧汽车存放场面积为2088m2,拆解破碎车间面积为8424m2,回收件仓库面积为3948m2,办公综合大楼面积为1656m2(3层),动力、废弃物存放库、门卫等辅助面积为8279m2;购置主要拆解及运输设备214台,并配套建设道路、绿化、给排水、变配电等辅助设施。

2.2 案例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本估算依照原国家计委和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对投资估算的要求、行业有关投资估算规定以及地方有关取费标准,根据企业 现有条件和项目具体情况进行预算。2.2.1 固定资产投资

(1)建筑工程。案例生产车间以及储存仓库均采用钢结构厂房。根据市场调查,钢结构厂房造价一般1800元/m2,则厂房造价约为2227万元。

(2)主要设备。拆解车间设置整车拆解线,总成拆解区(外部清洗,总成分解,总成细拆,零件检验),零件破碎区(车身破碎线,轮胎处理,塑料粉碎线)。根据GB22128-2008《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对企业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拆解车间工艺操作需要,购置汽车拆解流水线、车身破碎线、整车快速解体机等大型设备;拆解流水线上所需的电动单梁式桥式起重机、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电动葫芦半门式起重机;深度拆解所需的铜米机、塑料粉碎机、零部件检验设备、轮胎处理设备、工具维修设备;手动工具等设备214台(套),设备总价约为1 561万元。

(3)设备安装费用。主要生产设备安装工程费包括设备基础和安装材料费等,配套设备安装费按设备费的4.0%考虑,安装工程费用合计约为65万元。(4)公用工程及其他。本项目对厂区的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等进行适应性改造,投资约为150万元。2.2.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为项目第一部分费用的1.0%,生产人员培训费按每人1 000元计算,工程保险费为项目第一部分费用的0.3%。项目其他费用合计为30万元。

2.2.3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03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构成见表1所示。

2.3 流动资金估算

根据本案例的生产加工特点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流动资金估算按分项详细估算法进行估算,根据国内报废汽车回收业基本情况,报废汽车采购费用1000~1 500元/辆,按照年拆解约20000辆的生产纲领,预计报废汽车购置费为2500万元。项目正常年流动资金占用额为2500万元。案例总投资由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流动资金组成,总计为6533万元。案例投资的经济效益预测

3.1 总成本费用估算

成本估算按费用要素分类:包括外购原辅材料、外购燃料动力、工资及福利费、折旧摊销费、修理费和产品销售费用等。总成本费用总额构成如表2所示。

(1)各类外购原辅材料、燃料动力和单耗指标按工艺设备技术指标计算,并参照国内现有汽车拆解生产线的指标确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报废汽车专业委员会公布的《报废汽车的收购价格定价原则》,将报废汽车收购价格定为450元/t,各回收企业可根据车辆状况及当地废钢铁市场收购价格上、下浮动20%。国内目 前报废汽车回收业基本情况,报废汽车采购费用1000~1500元/辆。

(2)固定资产折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分类直线折旧方法计算,建筑物按20 年折旧,生产设备按10年折旧,残值率为10.0%。

(3)项目定员为63名,人均年工资及福利费为4万元,项目正常年工资及福利费为252万元。

(4)大修理费按当年固定资产折旧额的50.0%估算。

(5)项目正常年其他管理费用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0%估算,具体内容包括公司经费、交际应酬费、职工培训费、职工养老保险福利费及住房补贴、研究开发费等。

(6)项目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的4.0%进行估算,项目正常生产年总成本费用为6 815.9万元。

3.2 废旧汽车材料回收产值

根据典型轿车材料构成和2012年各材料报价,估算拆解任务为20000辆乘用车的报废汽车拆解厂产值约为8730万元。汽车回收材料构成及产值预测如表3所示,估算的产值未考虑材料构成与回收材料之间的质量误差及细拆后的一部分检验合格的零部件和一些可再制造的零部件经过加工后可以直接销售产生的产值。

篇3:场地规划调研报告

西蒙兹先生的《景观设计学》一书, 是景观设计专业的经典和实践手册, 作者通过简洁明了、实用的术语勾划出场地规划过程。全书有21个章节, 大致可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为1~2章, 首先讲述了景观设计中必须知道的一些基础知识, 从宏观的角度给予读者关于宇宙、太阳、地球、自然、生态、景观、气候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第2部分为3~6章, 针对重要的景观元素, 如土地、水、植物分别进行详细地阐述, 最后总结了各景观要素的景观特征。第3部分为7~20章, 具体论述了场地规划、景观设计、社区规划、城市设计的导则和方法。最后一部分为第21章, 作者作出总结, 提出质疑和探索。全书以诗人的语言、哲学家的思辨、艺术家的情感及工程师的严谨, 详尽深刻地阐述了自然环境和规划设计领域方法。

这是一场关于场地规划过程的书, 也是一本教人如何与地球和谐共存的书。它正是属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区域景观的部分, 区域景观可以延伸到地域性再到生态气候方面。城市设计是环境设计的骨架, 只有了解城市设计空间的需求以后, 才能够做出好的景观设计。艺术审美活动也是一个构架, 外物的形式势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 暂时摆脱了物质束缚后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感, 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获得的最高享受, 也是人类心灵所走到的最高境界。

2 文献重点章节评析———场地的初步了解

2.1 人居环境———人的动物性

人具有动物性, 因为人也是动物, 许多工程的失误都是由于规划师的认识不足而造成。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是为了生活, 在自然中本能地武装自己。人类属于例外, 人类早就学会通过思考处理问题, 因为思考, 我们才能在地球生物中拥有至高无上的位置。

2.2 气候———场地的地域性

气候指的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年度、季节和日间温度变化。这些都是学习环境设计的人所应该分析的内容, 阳光的日照变化对于规划和设计意义重大, 前面几章从气候、水、植物特征及地形方面都是在讲麦克哈格提出有关景观规划的思想方法, 即“设计遵从自然”, 这一章也是属于场地的自然要素, 同时, 气候也属于地域性的表现。

2.3 土地———土地的修复、改善

这一章让笔者想到了译者俞孔坚的大地艺术, 他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可以追溯到他童年时期骑着水牛在农田里耕作的场景, 他对家乡的热爱和为家乡的秀美、自然和谐所陶醉。俞孔坚说“我是农村的孩子, 我热爱土地, 热爱清澈的河流与大自然亲近”他用“大地景观”来描述景观设计, 人们对土地就可以看做是老祖宗在千百年来的生产时间中所积累下的生存艺术, 与丰产的土地建立了天然的情感。前3章之间的联系, 它们之所以在书的前3篇, 对于理性的西蒙兹看来, 它们的意义是首要的, 在课堂中, 老师讲述了广场设计部分其中的2个思路, 第一点就是广场地域气候特征的考虑, 自然性与地域性的场地选址。必需先考虑分析的是环境、气候、地形, 再去考虑功能、交通、路网的划分。

4 总结与收获

一开始看到这本书, 感觉属于城市设计范畴, 其实不然, 这个范畴仍然属于景观设计, 虽然有很多跨学科的专业术语, 但这些都是属于景观规划设计的范畴。首先, 必须尊重它的场地, 正如西蒙兹在书中所说的:“对每一块场地, 都有一种理想的用途;对每一种用途, 都有一块理想的场地”。其次, 作为一名景观设计者, 要与自然生态相结合, 同时, 遵循景观设计的三大维度, 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体验自然, 要在自然的背景下进行场地设计、规划, 且一定要有对自然环境风格的特色性和可识别性。结合这次环城公园的调研, 让笔者明白好的景观一定是可以让人为之感动的, 越是心思细腻的人越能够设计出好的作品。最后, 更加重要的是, 我们应该多向西蒙兹这样的西方景观设计师学习, 学习他们对生命的尊重, 对生活、自然的热爱, 这也是一名景观设计工作者所应有的一种态度, 这也是当代景观设计师肩负的重要责任, 赋予大地以生命力, 使人们真正感受到景观艺术的美。

摘要: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 研究了《景观设计学》与《建筑模式语言》、《存在建筑空间》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性, 分析场地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与实现, 通过调研实践进行验证考量, 最终证实了场地的体验与规划设计在景观中的目的, 传达出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对生命的尊重, 对生活、自然的热爱所应有的一种态度。

关键词:景观设计,场地规划,体验,土地修复

参考文献

[1]约翰·O·西蒙兹, 俞孔坚.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4)

篇4:住宅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规划探析

摘 要:游戏是儿童接触世界最直接的方式,更是儿童解放天性发展个性的方式,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地从环境中吸收的;也不是预先在儿童头脑中形成的;而是由儿童通过心理结构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的。在现代住宅小区中,儿童活动区的设计相对简单。从国内住宅区中儿童活动区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现代儿童活动区景观的设计方法和要点,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居住区中儿童游戏空间的重视。

关键词:住宅区;儿童活动区;游乐设施;景观设计

一、居住区的定义与儿童的行为特征

居住区定义为城市中由城市主要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设有与其居住人门规模相应的、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通常由多个居住小区组成。而居住区中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则是儿童最容易涉足的地方,是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的场所。而儿童户外活动则具有以下特点。

年龄聚集性:年龄相仿的儿童躲在一起游戏,游戏的内容也因年齡的不同而不一致。

季节性:四季和气候的变化,对儿童户外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时间性:孩子们游玩大多在9:00-11:00,15:00-17:00,这两个时间段形成游玩的高峰期。而居住区内的儿童场地,晚饭前后的活动人数较多,其他时间次之。

4.自我中心性:2-7岁的儿童,活动时注意力不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表现出一种不注意周围环境的制约影响,表现出一种不注意周围环境的“自我中心”状态。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分类和住宅区休憩空间的类型密切相关。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活动特点、场地的大小和地理位置,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可分为以下三类:住宅庭院内的活动空间、住宅组团级的活动空间、小区级活动空间。根据儿童的年龄可分为婴幼儿活动区、学龄前儿童活动区和学龄儿童活动区;根据游戏方式可分为可玩耍区、游戏器械区构成的活动区、聚会或休息的场地为休息区。各种类型的活动空间由于所处环境和服务的对象不同,其规模大小与服务设施也会随之变化。其中,设计场所中儿童占该场地总人口的比例为活动空间的数量和面积的主要依据,活动空间的选址、活动空间的形式要根据儿童的行为和心理特点来布置。

二、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儿童,它的最终目的是为儿童提供游戏、休息的空间。所以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则是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行为和心理特点为本,以儿童的游玩天性为本,以儿童的行为方式为准则。

(二)生态性原则

注重生态是当代景观设计的趋势,作为住宅区的子空间,儿童户外活动区的设计也要遵循生态性原则。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有机结合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使用新的无污染的材料,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审美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生态作用,让孩子在居住区中能尽可能多地去亲近自然,体验自然,感受自然。

(三) 统一性的原则

1.外界存在的安全隐患

居住区环境主要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三个部分组成,人们在此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而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只是这个母空间中的一个子空间,儿童在这个环境内产生的行为方式都是和整体环境相关联的。所以,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要体现整体性,将儿童活动的小环境融入到整个社区环境中,强调整体环境、意识和观念,让孩子在整体良好的氛围熏陶下健康成长。

(四)安全性原则

儿童活动时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来自于外界的障碍,由于儿童对环境的辨别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儿童空间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是儿童场地设计的首要原则,来自外界的隐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游戏场地设置的不合理,尤其是存在高差和需要攀爬场地;其二,防护措施的养护(如护栏,扶手,指示牌等);其三,与水面衔接地带的防护。

2.儿童活动自身的安全隐患

上文中提到了儿童活动的特征,其中年龄聚集性和自我中心性有时会引发安全隐患,而且儿童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程度比较弱,所以像马路、高平台、临水等地方会给儿童自身活动的安全隐患提供导火索,在设计规划中尤其需要注意。

三、儿童活动区总体规划原则

第一,道路网简单明确,便于儿童辨别方向和寻找活动场地。

第二,为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绿化面积应占一半,绿化覆盖率占全园的70%,绿化是永远是景观设计的重点项目。儿童区的绿化更是比较考究的方面,因为儿童成长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比较被动,不容易辨别外界事物的危险性。同时,绿化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也起到相应的作用,儿童区内的植物更应考虑到其趣味性和造型的特定性。

第三,幼儿活动区应靠近大门的出入口,以方便幼儿的行走和童车的推行。

第四,儿童区的小品应生动形象,并可运用易于接受的卡通形象和寓言故事,建筑和小品等硬质景观的设计要根据儿童的心理、身理进行规划设计。座椅等景园建筑应满足儿童跑、跳、转、爬、滑、摇、荡、钻、飞等动作要求的设施。

第五,各活动场地中应设置必要的座椅和设计亭廊等,以供带孩子来的老人和成年人驻足等待。

四、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铺装设计

现在国内大部分的儿童区铺装的材料多以硬质铺装为主,其次是人造弹性材料,人造弹性材料则以塑胶为主,塑胶相对于硬质铺装在儿童区较具安全性,但是这几种材料色彩单一,材质的变化也小,加之国内大面积的跟风使用,使得儿童区的铺装景观大同小异,毫无设计感可言,也不具趣味性。

相较于儿童区与其他区域的特殊性表现,铺装景观的设计体现则相对较弱,甚至没有区别,儿童游乐区景观设计中的铺装设计要满足安全无毒、防滑、美观等原则,所有超过一定高度的设施均应改由软质铺垫进行防护。橡胶、橡皮砖在儿童空间的应用较多,该材料具有弹性,在儿童活动发生危险时会起到缓冲作用。但由于其本身的易损性,而且表面的颗粒导致橡胶铺装的粗糙性使得儿童在摔倒后会造成擦伤的隐患,所以橡胶材料多用于该项目儿童区的游乐设施处,可起到防滑和缓冲作用。

五、儿童活动区游乐设施的设计

游戏是儿童区的主要活动方式,所以游乐设施是儿童区的主要元素之一。作为儿童主要活动的方式,儿童游乐设施安全性原则是儿童区游乐设施配置的首要原则,包括材料、安装方式、牢固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儿童的生理尺度,减少儿童在使用时的安全隐患。景观材料应多采用木材,尽量避免使用玻璃,必须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能经受起负荷。此外,台阶和梯子要有安全扶手,踏步要有防滑处理,多方面考虑,将意外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根据调研,国内现有的儿童游乐设施比较传统,多以坐骑式、走跳式、攀爬式、滑行式、摇荡式、运动式及组合式为主。在现代化的今天,传统的东西渐渐向现代化的东西结合发展,很多厂家为迎合儿童稚嫩和容易被色彩鲜艳的事物吸引的特点,会把游乐设施设计得比较鲜艳。有研究显示,儿童对相同色调的颜色组合比较有好感,并不是偏爱鲜艳的颜色;而且,现代住宅区游戏设施的形式较为单一、简陋,不具现代感,对儿童的娱乐项目没有丰富,反之较为过时,单一的游乐设施形式不但没有体现出对儿童生理发展的关心,反而透露了现代城市住宅区对于儿童场地的敷衍,所以,就目前而言,住宅区儿童游戏设施需要创新,不能只遵从固有的游乐设施形态。所有的儿童设施应进行圆角处理,避免棱角和锋利的面对孩子的伤害。

六、儿童活动区植物配置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的作用非常重要,植物配置也是景观设计中的要点,苏宁睿城儿童区的植物配置遵循以下原则:

(一)趣味性

儿童区是一个童真的空间,所以,植物的选择应多样化。要从儿童的触觉、视觉和嗅觉让儿童体验自然,植物的造型应趣味多变,灌木可修剪成规则的几何造型,而相对较为高大的乔木则可以修剪成卡通形象,寓乐于自然,嗅觉上,丁香颜色美丽,桂花香气凝神,且这两种花符合上文中儿童区植物种植原则,而且会给整个空间增添色彩和层次感。视觉上,乔木中的色叶乔木如银杏,紫叶李的作用和丁香一样,为整个空间增添色彩,地被植物中炸酱草的大面积性可以营造花海的唯美感,可以让儿童体会自然的美丽。

(二)安全性

在上文對儿童行为方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攀爬是儿童的天性,所以在一些超出儿童尺寸的乔木或灌木的地方应配合树木的高度做好安全措施,过于高大且易于攀爬的植物应设置围栏,避免儿童的攀爬,而对于刚成长的幼苗的植物更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儿童的好奇和攀爬的天性破坏幼苗的成长。这种双向的安全性是植物配置中需要两方面考虑的。除此之外,儿童区绿化种植忌用以下种类的植物:花、果、叶等有毒、易刺伤儿童皮肤和刺破衣服、易生病虫害及浆果、有刺激性和奇臭的植物及会引起儿童过敏反应、易飘毛絮等植物。

七、结语

儿童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当代社会中对于其他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的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体系,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对于住宅区儿童场地的设计却是跟风随大流甚至毫无设计感可言。儿童区的设计与城市景观设计一样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不能因为儿童对外界反应的被动性而忽视儿童区设计的细节和疏忽后期的养护而造成安全隐患,要使儿童在住宅区中有自己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尹安石.现代城市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孔丽芳.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

[3]黄清俊.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4]陈燕芬.儿童游乐区园林绿化布置浅析[J].广东园林,2003,(03):40-42.

[5]张玫英,董卫.丹麦幼儿园设计新趋势[J].世界建筑.2003,(03):78-80.

作者简介:

葛剑萍,南京林业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篇5: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有哪些要求?

(1)对用地性质的规划,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上,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区域内选择基地地块;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

(2)对用地范围的控制,

规划是由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的。

(3)对用地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通过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最大值及绿化覆盖率最小值来限定,可将基地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

(4)对建筑用地范围的控制。由建筑范围控制线来限定,即基地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规划中一般都要求建筑范围控制线从红线退后一定距离。

篇6:场地规划调研报告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学校以创建汉中名校为目标,以寄宿制、全封闭为特色,以关爱每一位学生为出发点,充分体现学习、运动、居住的健康生活;以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好学校体育场地,将体育场地建设成学校的一大亮点。在总体规划上把握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关系,创造与人亲和、富有特色,供师生锻炼、休闲的理想场所。

二、校园体育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完成建设任务的时限。

1、将400米标准田径场凝化(厚150)后铺13—15厚塑胶面层,将两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做硅pu面层,共计3220平方米。预算投入资金80.08万元。2013年12月底完成。

2、足球场(长:110米,宽:68米)植人工草坪7480平方米,预算投入资金134.60万元。2014年3月底完成。

三、校园文化建设总投资及资金筹措办法。

以上两项体育场地建设估算总投入资金:218.68万元。资金筹措办法为:争取上级项目专项支持资金210.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8.68万元。

篇7:场地规划调研报告

【发布单位】青岛市人大常委会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10-05-30

【生效日期】2010-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正文】

青岛市中小学校规划建设和校舍场地管理办法

(2010年4月29日青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010年5月30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 2010年5月30日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 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小学校规划建设和校舍场地管理,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统称中小学校)的规划建设和校舍场地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中小学校规划建设和校舍场地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

教育、发展和改革、财政、规划、国土、建设、城管执法、地震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中小学校规划建设和校舍场地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小学校的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中小学校的基本建设用地以及所需资金,并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优先、优惠政策。

第二章 规划建设

第五条 市、各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发展和改革、规划等部门,组织编制教育设施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各县级市的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应当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应当依据城乡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人口居住分布状况和学龄人口数量、增减趋势,科学合理地确定公办中小学校的布局和学校规模。

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应当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编制完成后,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按照教育设施专项规划,预留公办中小学校建设用地。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将预留的中小学校建设用地转作他用。

第七条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当按照下列标准规划设置公办普通中小学校:

(一)六至十二万人口区域内设二十四至四十二班规模的高中(各县级市相对集中设置高中学校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项规定的标准);

(二)二至四万人口区域内设十八至三十班规模的初中;

(三)一至二万人口区域内设十八至三十班规模的小学。

第八条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外,每五万人口以上区域应当设一至二所公办初中,五万人口以下区域应当设一所公办初中,学校规模为每所十八至三十六班。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公办小学应当按照服务半径规划设置,服务半径原则上不超过二公里。

第九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按照与普通高中学校规模大致相当的原则进行规划设置。

特殊教育学校的设置应当统筹规划,四十万人口以上区(市)应当规划设置一所独立的特殊教育学校。

第十条 民办中小学校的设立应当符合当地教育需求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其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执行。

第十一条 中小学校的校址,应当选择在地质安全、阳光充足、环境适宜、交通便利、公用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避开高层建筑阴影区和自然灾害易发地带,远离污染源、危险源以及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其他场所、设施。

第十二条 中小学校的建设用地面积标准,按照国家、省的有关规定执行。旧城区改建和镇村规划建设中,区域内现有公办中小学校用地未达到国家、省有关标准的,由教育、规划、国土等部门按照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确定学校用地,在区域建设中统筹解决。

第十三条 新建、扩建中小学校的用地,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优先供给。其中,公办中小学校的用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划拨;民办中小学校的用地,按照国家公益事业用地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中小学校的建设,应当执行国家、省规定的设计规范和建设标准,其校舍建设应当符合抗震、消防、防雷、环保、节能等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规划主管部门在核发中小学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

第十五条 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建中,按照规划配套建设的初中、小学,应当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配套建设的公办初中、小学由政府投资并组织建设。

第十六条 配套建设的公办初中、小学,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将校舍场地和相关建设资料全部移交给学校所隶属的教育行政部门,并协助学校办理校舍产权登记。

第十七条 拆除、搬迁中小学校,应当符合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的要求并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建设单位应当与中小学校商定补偿方案和对在校学生继续进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保障措施,并书面报告教育行政部门。

第十八条 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停办公办中小学校的,原有校舍的处置收益应当优先用于教育事业。

第十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中小学校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对中小学校的规划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章 校舍场地管理

第二十条 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依照管理权限,负责中小学校校舍场地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

第二十一条 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校舍场地管理制度,对其使用的校舍场地进行妥善管理和维护。

第二十二条 中小学校应当建立校舍场地资料档案,及时将校舍建设、改造、拆除以及其他情况变更的信息录入国家中小学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

第二十三条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建设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在学校出入口、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装置以及其他安全防护设施。

第二十四条 中小学校应当对其校舍场地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处置并设置警示标志;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书面报告所隶属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民办学校举办者。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每年对校舍场地安全状况进行普查。

第二十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民办学校举办者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舍场地,应当及时委托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维修改造。经鉴定属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的D级危房的,立即停止使用。

第二十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中小学校校舍场地维修改造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校舍场地维修改造。

民办中小学校的举办者应当保障民办中小学校校舍场地的维修改造经费。第二十七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中小学校门前道路设置规范的交通警示标志,施划人行横道线,根据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减速带等设施。

第二十八条 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公办中小学校可以将闲置的校舍场地出租、出借。出租、出借的校舍场地应当限于教育培训用途,收益按照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承租人、借用人不得将租用、借用的校舍场地再行转租、转借。

中小学校不得因出租、出借校舍场地而降低规定的办学条件。

第二十九条 在中小学校用地范围内,不得建设住宅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中小学校不得改变校舍场地的房屋结构和用途。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依托中小学校外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毗邻中小学校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置的场所、设施,应当与中小学校保持规划要求的建筑间距和国家规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第三十一条 中小学校外墙或者场地外缘二百米范围内不得设置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中小学校外墙或者场地外缘五十米范围内不得设置集贸市场、垃圾转运站和地上公共停车场。本办法施行前已经设置的,由市、区(市)人民政府组织逐步搬迁或者拆除。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区(市)人民政府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预留公办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或者将预留的学校建设用地转作他用的;

(二)在旧城区改建和镇村规划建设中,不统筹解决未达到标准的公办中小学校用地的;

(三)未按照规定的建设标准建设中小学校的;

(四)核发中小学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未按照规定征求教育行政部门意见的;

(五)未按照规定对校舍场地安全状况进行普查、鉴定和维修改造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批准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者批准设置有关场所、设施的;

(七)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三条 中小学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四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不按时移交校舍场地和相关建设资料、不协助学校办理校舍产权登记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由城管执法、规划、工商、公安、文化等行政管理部门或者镇人民政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1989年9月8日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的《青岛市城市中小学校校舍场地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篇8:场地规划调研报告

1 恐怖袭击与政府建筑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政府机构的职能不断向综合化、一体化方向发展,随之,政府建筑物不断向规模化、高层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政府建筑承载的人员数量大、重要性强、价值高等特质,对建筑外部场地的安全设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政府建筑物的范围广,数量多,但防护力量和资源有限,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最需要的地方,增强防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探讨的重要政府建筑主要是行政级别较高,所处区域恐怖袭击可能性较大,遭受袭击后所产生的社会恐慌等负面影响较为严重的政府建筑物。

恐怖分子一般采用汽车炸弹、邮件(包裹)炸弹、人体炸弹、固定箱包炸弹等方式来袭击使馆建筑物。以上几种爆炸形式中,汽车炸弹能够携带的爆炸物相对较多,即使在与建筑物有一定距离的范围发生爆炸,也会对建筑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本文将主要研究针对政府建筑的爆炸恐怖袭击方式。

2 政府建筑外部场地反恐安全规划

2.1 场地规划目标

在我国,传统的防御方式是“高墙大院”,通过将大量障碍物及监控设备围绕布置周界围护这个“圈”上来隔绝内外,然而这种集中布置的方式往往造成政府场地周边障碍物林立,监控设备遍布的场景,犹如防御森严的堡垒,容易造成大众心理上的抵触与反感。本文通过场地规划,将周界围护这个“圈”扩展到整个场地“面”上,将障碍物与监控设备“稀释”到场地的大环境中去,在达到防御目的的同时,弱化了周界围护这个“圈”的防御密度,使得围护更为开放自由,这样也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2.2 场地规划内容与步骤

场地规划包含大量内容,如安全退让距离,各类人员流线,各个区域的划分,障碍物以及监控设备的分布等等。掌握规划内容后,应按照规划步骤,将规划内容一一落实。

第一步是确定建筑的安全退让距离,也就是安全缓冲区的范围,在场地空间的允许下,安全退让距离应该越大越好。

第二步是规划各类人员进入建筑的流线,根据人员流线划分区域,这些区域可包括接近区域,下车区域,停车区域,拦截区域,步行区域,建筑入口区,安全缓冲区,分界点以及景观绿化区等等。

第三步是进行监控规划,监控包括自然监控与持续监控。自然监控允许在建筑场地中的每一个人参加到安全监控中来。固定的,视野畅通的连续观察被称为持续监控,它主要是依靠一些电子设备来完成,如闭路电视,报警传感器等装置[3]。根据各个区域的防护程度我们进行监控的规划,那些防护程度低的区域我们采用自然监控;防护程度高的区域我们采用持续监控。

第四步是进行障碍物的规划,车辆与人行障碍物主要运用于区域的周边,起到限定车辆与人员活动的目的,同时也起到限定边界的作用。对于汽车炸弹手的强行袭击,单凭警卫的力量和简单的障碍设置是很难奏效的。针对上述情况,预防,阻止强行闯入的汽车炸弹的袭击必须系统使用障碍[4]。

2.3 场地规划重点——以乘行来访人员为例

不同人员在接近、进入建筑的流线是不一样的,本文针对不同人员进行分类规划,这些人员可能包括:乘行的来访人员,乘行的工作人员,乘行的重要人员,乘行后勤服务人员,乘行应急人员,非乘行人员,场地外部人员。乘行来访人员是潜在危险级别最高的一类人员,一方面由于驾驶可潜在装载大量爆炸物的机动车辆来访,危险系数较高;另一方面,来访人员不属于政府大楼中的工作人员,其身份识别难度大,恐怖分子可借此乔装打扮,混入政府建筑大楼内部实施恐怖爆炸,因此本节将以乘行来访人员为例,介绍场地规划重点。

针对乘行来访人员的规划重点环节如表1所示。

2.4 场地监控规划和障碍规划的整合

我们分别根据乘行来访人员、乘行的工作人员、乘行的重要人员、乘行后勤服务人员、乘行应急人员、非乘行人员、场地外部人员的不同威胁分别进行监视规划与障碍规划,最后我们将这些分别规划所完成的监控与障碍图整合,就形成了整个建筑外部场地的规划总图,见图1。

3 结语

我国政府建筑防范恐怖袭击的能力较弱,同时规划设计领域缺乏对政府建筑危险性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导致政府建筑应对恐怖袭击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重视政府建筑外部场地应对袭击的安全规划设计,早防范,少损失。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建筑外部场地反恐安全规划只是重要建筑防范恐怖袭击众多方式中的一种,随着国内外恐怖主义形势的日益加剧,重要建筑防范恐怖袭击倾向于系统防护方向发展,它包括建筑本身,建筑外部空间,人员管理,应急机制等等一系列内容,它需要在政府的带动下构筑完整的防范体系与综合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田志敏,张想柏,杜修力.防恐怖爆炸重要建筑物的概念设计[J].土木工程学报,2007(1):34-41.

[2]钱七虎.反爆炸恐怖安全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Shelton Henry H Joint Tacics.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An-titerrorism 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Defense,1998.

篇9:场地规划调研报告

关键词:风景园林 场地特征 设计

一、场地特征

1.1场地特征概念

场地,大至一个风景区一个城市,小至一个区级公园广场,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它的个性,是这场地与那场地的区别。场地特征包括场地的自然特征和场地的人文特征。园林景观把握好了自然特征就在土地上有了归属,把握好了人文特征就在使用者心中得到了认同。

1.2场地特征内容

1.2.1 场地自然特征

自然特征包括(天)气候、(地)地形地貌两方面,它是因场地在地球上所处位置不同 ,受自然力量的作用而呈现出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是一种力量,它影响甚至制约着人类在 该场地上所从事的任何事情,包括景观设计。把握好了这种特征,景观作品就会归属于这块 场地,与场地和谐相处,从而场地自然力为景观提供维护,景观给场地添色。相反若不顾这 种特性,全然凭设计师个人的爱好去做,那新做出来的景观将与自然力相抵触,会破坏原有 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天地”所不容,人工景观自身魅力也难以维持,生命力也不会 强健长久。

1.2.2 场地人文特征

人类为了满足各自的不同欲望而从事一系列活动,在这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人与人、人与 大自然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与人及人与大地调和的结果,它在大地上留下的印记以及 形成的社会文化氛围就是人文特征。特定的关系使得人归属于某一地方和这一地方的社会群 体,也就是人认同于这一场所。地球上任何一块场地上只要有人生活,就会留下人的生活印 记,就会有人文历史。挖掘场地历史信息并提炼出场地的人文特征是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工 作,只有把握表达了这种特征,景观才能保持场地的历史延续性,创作更新才有依据。人文 特征的把握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犹为突出。

二、场地分析设计(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2.1西湖风景名胜区自然特征

2.1.1气候特征

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5℃,平均相对湿度69.6%,年降水量1139毫米,年日照時数1762小时。

2.1.2地形特征

西湖古称武林水、钱塘湖,又名西子湖,西湖原本为海湾,因江潮挟带泥沙长期堆积,日积月累,使海湾与大海隔绝,形成泻湖,又经历代不断疏浚建设,最终成为半封闭之浅水风景湖泊。西湖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面被孤山及苏堤、白堤两条人工堤分割为5个子湖区;湖中有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岛。子湖区间由桥孔连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掺混,形成各湖区水质差异的特点。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西侧3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湖水总面积6.145平方公里。总容积0.124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235米。

2.1.3西湖规划

杭州西湖风景区园林规划,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造园手法的同时,又力求发展、创新。在园林布局上,经历了借鉴、探索、创造的过程,从仅注意公园内部功能分区的合理性,逐步转向注重发挥中国园林传统特色,强调公园艺术形式的主题是山水创作、植物造景和园林建筑三者的有机统一,创作手法上注意现代游憩生活内容与民族文化的园林艺术相统一。在园林建筑上,主要是以继承传统和轻质过渡的形式出现,对不同的园林建筑风格区别对待:凡是在文化艺术上有一定价值的古迹、古建筑,严格妥善地保护;对某些名胜古迹有传统精华,但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和构筑物,则扬长避短,保留精华,舍其糟粕;凡名不副实的风景点,修建时采取富于传统的形式和格调为主,达到相互协调。在植物配置上,以因地,因时,因材制宜为主,即因景制宜,创造园林空间的景变,形变,色变和意境上诗情画意,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和风格上的地方性。

2.1.4西湖北线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

2004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通过修复与整治,形成了东起保俶路、西至曙光路,面积约98万平方米的历史文化景观群。

北山街景区,包括北山街、首届西湖博览会工业馆旧址、静逸别墅、玛瑙寺、菩提精舍、镜湖厅景区、武松与苏小小墓、穗庐等区块。

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东起保俶路,西至曙光路,南临西湖,北靠宝石山、葛岭、栖霞岭,与市区湖滨相连,面积约98万平方米,是西湖风景区内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地理位置优越。

北山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大量考古资料证明,北山、老和山一带是西湖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现存最早遗存为秦始皇缆船石。历史上,北山一带向为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寺院祠墓林立,曾留下无数佳话逸事。现尚存许多文物古迹,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就有7处,包括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岳飞墓(庙),杭州市标志性建筑保俶塔,大石佛院造像、首届西湖博览会工业展馆等。还有秋水山庄、孤云草舍、坚匏别墅、抱青别墅、静逸别墅、穗庐、玛瑙寺等一大群中西式近代建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使北山街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的特性。北山街自然风光也别具特色,特别是火成岩构成的宝石山,不仅是观赏西湖的最佳地点,其特有的景观“宝石流霞”还列入西湖“新十景”之一。

北山街保护整治是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前几年的保护建设后,西湖已初步形成“东热南旺西幽”的新格局,而“北雅”则尚未形成,作为西湖北面的最关键地块的北山街,整体环境还不尽人意,市政配套设施落后,许多历史遗存被占有、破坏、湮没,有些文化景观正在逐渐消失,沿街建筑也与西湖美景不相协调。为此,2004年,根据“保护、整治、完善、畅通”八字方针,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一期工程。工程中始终贯彻“保护历史的真实性,保持风貌的完整性,维护生活的延续性”原则,通过对北山历史建筑的修缮、整饬,实施以丰富林相色彩为目的的宝石山林相优化工程、体现“水墨江南”特色的北山街夜景灯光工程,以及对北山街、葛岭路、栖霞岭路道路两侧建筑和滨湖景观绿地进行的一系列整治,使北山街成为西湖风景区继西湖南线、新湖滨景区及杨公堤景区之后的又一精品亮点,成为以秀美山水为载体,以历史文化为灵魂,以近代建筑为骨架,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北山街整治的人文遗迹和建筑多达近百处,其中有4幢掩映在绿阴丛中的小楼将在年底对外开放,并吸引一批“国字号”的名家名社落户。分别是静逸别墅(张静江旧居)、宝云寺遗构(疗养院)、穗庐(北山路94号)和北山街95号别墅。4幢老建筑无论是欧式风格的小楼房,抑或清末小型寺庙建筑,均依山而建,保存较好,四周风景宜人,西湖秀色一览无余。其中的静逸别墅尤具特色,该别墅位于北山路葛岭南坡的五代吴越寿星院旧址,原为张静江私宅。张静江曾任民国时期浙江省政府主席,孙中山先生称其为“民国奇人”。张静江致力振兴实业,支持建设浙赣铁路,并于1929年主持举办 “西湖博览会”,促进了浙江社会经济的发展。静逸别墅主建筑为两栋欧式风格的二层小楼,每幢楼均有宽大阳台, 是北山景区远眺西湖的最佳场所之一。别墅所在的北山街曾称静江路,系为纪念张氏任职期间成功举办“西湖博览会”而命名。

在北山街保护整治过程中,还对沿湖的镜湖厅进行了全面整修。民国时期,镜湖厅所在为葛荫山庄。抗战胜利后,孤山的秋社移作他用,秋社遂在此建设活动场所。因秋瑾自号“鉴湖女侠”,“鉴”、“镜”音近义同,故取名“镜湖厅”。建国后,这一带成为民居。1986年,杭州市政府实施环湖绿地动迁工程,建成面积约1.76公顷的镜湖厅景区。

2.1.5西湖“两堤三岛”景区

2005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启动了“两堤三岛”修缮工程,将其真正打造成为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完美典范。

白堤景区;孤山景区,包括孤山、林社(林启雕像)、白苏二公祠等区块;湖心亭景区;小瀛洲景区。

全长987米、宽33米,把西湖划分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2005年整治修缮。修缮后的白堤,经过柳树、碧桃调整,突出了“间株杨柳间株桃”的原有特色,除去了原来与周围景色不协调的设施,重新统一设计了路灯、果壳箱、景点说明牌、护栏、座椅等,均古朴别致,为白堤增添了几分古韵。

孤山

位于西湖北,东以白堤,西以西泠桥与湖岸连接。2005年整治修缮,根据原有景点布局,进一步挖掘孤山的人文景观,并对植物、地形、道路进行整治,形成统一的环境景观。

白苏二公祠

2005年在两堤三岛景区建设中,根据原貌复建白苏二公祠。祠以纪念白居易为主,展示白苏二公祠的历史沿革以及白居易、苏东坡的楹联匾额和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名篇。原先保留的17块“白苏二公祠”相关的石碑,包括了4块苏东坡手迹的石碑及杭州遗存最早的碑刻?唐代龙兴寺经幢拓片,也都在祠内展出。

林社(林启雕像)

林社(林启雕像)位于孤山北麓,是纪念清末杭州知府林启的场所。林启在杭任职期间,创办求是书院、蚕学馆和养正书塾,是浙江近代教育事业的开拓者。病逝后葬于西湖孤山。2004年在林启纪念馆南侧小绿地上设林启纪念像,并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整治。

湖心亭

“湖中三岛”之一,2005年进行了整修,恢复“湖心平眺”景观。整治后的“太虚一点”显得更加富丽堂皇、端庄古朴;取消其内部过多的商业内容,代以湖心亭历史典故陈列。岛上还重立暗寓风月无边的“虫二”碑,并通过在旁边加文字小记说明此碑的由来及典故,充分发掘其的文化内涵,丰富湖心亭的历史人文景观。

苏东坡纪念馆

位于西湖苏堤南隅,于1988年建成。2004年进行全面改造,包括陈列改造、建筑整修、绿化调整等。同时考虑游客的集散功能,取消围墙,增设人性化服务设施,使馆区与西湖南线、西线景区相衔接,更显自然和通透。

复旦光华牌坊

位于孤山公园正对面,是康熙年间清朝行宫的牌坊。2005年根据市民提议复建,牌坊高7.2米,宽11.9米,四柱三间三楼式,整座牌坊端庄、凝重。

三、结合场地特征的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思考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风景园林学科中,这种关系体现的尤为明显。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不仅能够反映不同地域的地理、地貌等自然环境特征,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的不同,导致当地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文化传统特点,使当地的风景园林出现风格迥异的面貌。风景园林设计总是敏感的反映着这种当地文化思潮、思想体系、社会生活需求以及经济技术条件,这样风景园林设计就会具有某种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往往就引导着当地风景园林出现其独特风格而又包含其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也就形成了当今世界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风景园林。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文化传统最能代表一个地区独特的景观风貌。因此,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的体现最能反映当地的地域特征。巴西著名设计师布雷•马克思将巴西当地的地域特征与他的风景园林作品完美结合,展现了独特的个性和不凡的艺术天赋。布雷•马克思早期主要受巴西本土文化和当地自然植物景观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当时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但先锋艺术并没有把他完全给淹没。布雷•马克思发挥他独特的艺术天赋,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现代主义设计思想,通过丰富的图形,夸张的色彩打破了那种完全模仿自然的设计方式,同时也与世界其他的现代主义思潮划分界限。他对民间艺术和抽象、立体主义很感兴趣,创作的方式多种多样,灵感来源极其丰富,陶瓷贴面、花岗岩废料构筑的景墙和铺地,像绘画一样的设计平面,利用棕色、黑色、白色等马赛克组合形成有机线形的图案以及富有动感的铺装效果,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正如布雷•马克思所说:“一个好的风景园林设计是一件艺术品,对比、结构、尺度和比例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首先它必须要有思想。”这个思想就是对场地文化传统的深层挖掘。只有这样的设计作品才能够体现出出色的艺术特质,也才能够很容易让大众接受。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途径和方法,发挥艺术构思,才能体现结合场地特征。而L. 麦格哈格的设计方式就是这3个方面的完美结合。L. 麦格哈格在1969年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书中直观的揭示了景观设计与环境后果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叠图分析法。麦格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指出,“西方的傲慢与优越感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东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则以牺牲人的个性而取得”,似乎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由于人类的行为正成为景观可持续性、稳定性的决定因素,在自然與人之间,在发展与保护之间,人们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生态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必须坚持。

风景园林发展到今天,很多好的作品都是完美的结合了场地规划设计,而现代化城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得人类更加注重结合场地的风景园林设计。地域性的表达成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如何将科学、艺术、文化完美的融入设计是风景园林发展不变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19(3):11-18.

[2]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金刚狼3:殊死一战》观后感1000字下一篇:xx年职业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