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研究

2024-06-30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研究(精选9篇)

篇1: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研究

v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研究

【摘要】在这个创新管理主宰着企业的世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文中分析了我国国美,金利来和联想三个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并从中分析出这些企业成功的原因和它们各自的管理特色,从而显示出了技术创新管理的魅力与重要性。一个企业必须学会技术创新管理,才能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中国 企业管理 创新 案例 评述

一、引言

在一个人人都坚信地球是方的、大海是由乌龟驮起的年代中,哥伦布提出:“地球是圆的。从自己居住的地方向西航行,可以到达神秘的东方。”于是,他发现了新大陆。威廉•贝弗里奇也说:“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前进。”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在社会的哪个领域,我们都缺少不了创新。同样的,在企业管理中也需要创新。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有时甚至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对于我国企业,我们需要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并且努力做好技术创新管理。

二、案例一

国美电器(GOME)是中国的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也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设立了42个分公司及1200多家直营店面。国美模式的总结就是“以低价打市场(以包销、勤进快销、薄利多销为支撑);以管理服务稳市场(三级管理体系、奖惩分明、严密细致的管理制度);推行全方位本土化策略(管理人员本土化、业务本土化)。2009年,国美电器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

分析:国美的成功在于观念新、管理销售模式新。国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拥有70余家商城,年销售超过100亿元。国美每个地区的每个门店在经营管理上保留着自己的特色,真正形成连锁模式。同时,国美在经营销售上特别专业。国美经营的电器,在产品种类、型号规格、价位、性能上连营业员也能如数家珍般道来。从售前咨询到售时讲解到售后服务,国美的服务都显得非常专业周到。此外,国美采取薄利多销政策,树立了国美的经营定位,大批量销售从而占领市场、赢得利润绝对值的提高。而国美之所以能够低价销售,是因为它直接与厂商联系,免去了一起中间环节和费用,加上国美总是大批量进货,因此获得厂商更多的优惠,从而降低了成本。另外,国美的供销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代销制,商家以承担风险的方式获得企业的让利。定制的产品综合了厂商和零售商的市场信息和市场判断,市场适应力更强,销售速度也更快。然而各种降低成本的方式最终也让广大消费者获利。

三、案例二

在中国香港甚至世界各地,一提起领带,人们就会想到金利来,它以多姿的风采、强健的生命力以及不凡的气势独霸了香港领带市场,并且享誉世界。领带大王曾宪梓在创立金利来之初看到了香港领带行业的巨大潜力,于是开始生产廉价领带,试图以便宜的价格吸引顾客。可惜,如意算盘没有打响,买主仍拼命压价,领带不易售出。于是,曾宪梓决定走生产高级领带的路线。他找来国外高级领带逐一解剖,研究制作过程,并以此为样本做出了足以以假乱真的曾氏领带。然而,商家出于不是名牌不好推销的顾虑仍不愿意从他那里进货。最后曾宪梓说服一家百货公司的老板将他的领带放在柜台显眼处,供顾客挑选。凭借低廉的价格,优质的面料以及新颖的款式,金利来领带一举打开了香港市场。随后又进入了国际市场。

分析:金利来的成功,在于曾宪梓能够随着市场的信息而准确地调整生产路线,瞄准市

场,同时以相对低的价格却在质量不输于名牌领带的情况下在消费者中流传开来。首先,金利来运用了香港本地男人几乎每人都有一套西装,而且随着社会发展,西装领带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这一本地的优势。其次与国外名牌领带相比,金利来领带出产于国内,减少了运费、关税等一系列中间费用。而且金利来位于国内,能够比国外名牌领带公司更快掌握市场信息和国内流行趋向,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更加适应市场,增加销售。另外,曾宪梓勇于创新,创造出了不同的款式和花纹,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另外,“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广告词也加深了消费者对金利来的印象,打响了金利来的品牌。

四、案例三

联系集团的“大船结构”管理模式。在联系集团,为了建立一支组织严密、战斗力强的队伍,决策者提出了以“集中指挥,分工协作”为主要特点的“大船结构”管理模式,使之产生1+1>2的总体效益。公司以开发、生产、经营三大系统为主,设置了一个决策系统,一个供货渠道,一个财务部门,实行人员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管理。1988年起,公司根据工作性质划分论文各专业部门,任务明确,流水作业。并且公司实现了制度化管理,使企业有更大的动力机制。其次,公司以实际贡献为依据评价工作人员,要求科技人员发挥实际作用,要求开发人员强化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另外,联想集团把产品质量、公司信誉和售后服务视为企业生存三大基础。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企业文化。

分析:联想集团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企业宗旨和指导方式极为重要。企业还要善于制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大船模式的成功,是企业策划者创新管理的结果,是管理的方式恰当的结果。其次,企业要强化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效益化,对人才的评价不以学历资历为依据,而以实际贡献为依据。另外,企业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理念,让员工朝着同一个方向齐心协力,更好的发展。企业中也需要明确的分工和分层,加快企业的生产机制。联系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管理的魅力。

五、结论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方向,但是技术创新管理却在其中有着同样的作用。无论你生产什么,销售什么,没有一个好的管理模式,什么都是浮云。我国的企业目前普遍的创新管理技术还有不足。我国企业应以市场为基础,为效益为目标,制定准确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努力把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让企业在各个商家都各出奇招,竞争激烈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强者。这是技术创新管理的魅力,也是我国企业急需做到的事情。

【参考文献】

《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案例及其评述摘要》

《创意天下》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

《对企业管理创新途经的探讨》

篇2: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研究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论述了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概况及其发展,并分析了其中的特点和作用;其次分析了我国企业管理应用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再次,提出了推动我国企业管理应用信息技术的若干建议。关健词: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网络营销

企业管理面向信息化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开始从事的科学管理运动。著名管理学家西蒙就在其《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富有预见性地探讨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过程的影响,并就信息技术对管理决策的巨大作用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信息技术对工作环境的影响,及其所引起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下,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发展。我国企业,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大多还停留在网上广告、信息交互查询和电子邮件往来的初级阶段,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真正的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时代还没有到来。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但效益不稳定。他们敢于迎接新的挑战,大胆把握新的机遇,勇于创新,充分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力求使企业的管理更加高效合理,使企业的生产成本迅速下降、效益明显上升,从而使企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二.想用又不敢用、不知如何用。他们虽然感觉到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并体会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冲击,但是自身的竞争力却在下降,而且还知道企业管理应用信息技术的好处,但又舍不得以往的管理方式,觉得比较稳定可靠。三.想用,但缺乏资金和人才。这些企业很想引入信息技术,但是由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和引入时所需较大的资金和人才投入等原因,导致资金缺乏、人才不足而无力引入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应用特点

首先,互动性是信息技术的最重要特点,也是区别于传统技术的最大不同点:传统技术注重的是传送信息,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非常倾情于为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各级之间加入积极而有意义的互动对话,尤其是在营销方面显得更为突出、重要。这种互动对话增进彼此的了解、沟通,可以互通有无、互相交流意见,并且可以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流,形成一种实体的无接触,但是信息交流却是全接触的互动关系。如BtoB, BtoC等,可以让顾客自行设计、下定单、自定产品要求等,还可参与产品更新换代等。其次,低成本性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许多复杂的、重复性、程序化的工作使用相应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创造了一个即时全球社区,它消除了同其它国家客户做生意的时间和地域障碍。无须进行企业、员工之间的直接触,但是却可以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获取各种相关的信息,甚至比直接的接触更好。

总之,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传统管理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同时还具传统管理方式所不具有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信息技术优势所在,也是企业形成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二 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应用作用

首先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商效益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效益,是我国企业所最难做到的,也是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原因。对于现代企业而言,最需要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支持企业的商业活动。其次,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提商服务水平对于现代企业来讲,通过网络这种良好的沟通渠道,在提供信息、共享信息的情况下还可以获取客户所关心的信息,把这些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处理,选择最合适的顾客群体是企业实现信息营销战略的关键。企业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互动性、个性化服务,可以大大减少销售的盲目性,还可进一步发展公共关系,在无形中争取更多的潜

在客户。最后,加强对外宣传,树立企业形象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改善企业形象,使其成为一个先锋的、高科技型的企业,是现代企业开拓信息、网络市场最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在网络市场竞争中,作为一个拥有实力,可以在竞争中制胜的企业,必须率先进入WWW系统,以先入为主的资格去迎合普通计算机使用者的需求,满足他们追求个性化产品及服务的欲望。

可见,我们绝不能低估信息技术的作用,而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和潜能。但是也要注意如果应用不当,也会起相反的作用,给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

三、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应用存在间题及原因

现在,我国许多传统企业都己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特点和作用,但为什么又还未能引进信息技术呢?有些企业为什么使用了信息技术却又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呢?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用上存在差距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就目前开展的电子商务来看,也只是停留在BtoC(商家对顾客)的阶段,而作为电子商务主流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即BtoB)基本上没有开展。

(二)认识上存在差距,首先,传统观念的影晌。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广阔前景,但现阶段人们对它的了解直至参与,都需要一个过程,如电子商务,其次,企业的理念问题,亦就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我国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原因。以我国现阶段的水平,企业最需要的不是哪种管理方式,而是理念更新和知识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国家整体来说,则要科教兴国,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三)领导不够重视许多领导认为信息技术只是外表东西,是泡沫经济,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由于人们应用信息技术的盲目性,导致只见大笔大笔的投入,却不见收益,好像信息技术、网络就是一个无底洞,是泡沫经济。所以,这些领导在资金和人才的投入方面就显得十分欠缺。其次,有些领导认为信息技术的建

设就是配备计算机设备,“重硬轻软”。这些领导认为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的建设无非就是在企业里增加计算机设备的投资,侧重点也是计算机的硬件。另外,有些领导以为企业内各部门都使用了电脑就是应用了信息技术。但是这只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基本上仍处于文字处理阶段;难以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数据的交流与共享,无法形成企业整体的协作运行。甚至有些领导还以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可以代替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原来的管理行为。这些都是因为领导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重视、不了解所引发的许多问题,给企业管理中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很大阻力。

(四)基础设施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就拿最明显的信息网络设施来说,网络传输速度太慢严重制约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我们的网络速度不仅太慢,而且太贵,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难以承受。由于设施落后,网络传输的可靠性也大打折扣,包括软件、线路、系统的不可靠、技术上的故障等也可能对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也使得我国网络社会的规模还不大,上网者的阶层面还较小、未能得到普及。我国的企业正在改制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目前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另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也是我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障碍。我国现行的信息产业管理体制,存在严重计划经济的烙印,有碍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在全社会的推广。

(五)人力不足,要想使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拥有这方面的技术人才。但是,很多企业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这方面的人力不足,从而无法开展相应的工作。信息技术人力不足,企业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肯定将难以提高,信息技术人员不足,就不能很好地了解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环境、需要、目标等,更无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制定可行方案,这样开发出来的信息应用系统肯定是不够完善的,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达不到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目标。

四、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应用

(一)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管理主要是处理重复性的日常事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对企业的重要决策没有作用及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企业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分公司或办事处等分支机构越来越多,此时,实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显得极其重要,许多企业在总结、介绍成功经验时,也都会着重介绍其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财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财会系统,一般包括总帐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工资系统、应收应付账款系统等。企业在这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快速提高财务结算的速度,避免因时间差、信息不对称等所出现的诸多信息瓶颈问题,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报表,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对这方面的应用发展,(二)在企业故略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信息技术有助于企业快速方便地获取外部环境信息,及时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实现战略调整与转移。如,企业既可以获得宏观环境方面的信息,也能获得本行业及有关利益相关者如政府、用户、供应商、金融机构、社区等各方面的信息。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企业对其所处的产业环境、行业吸引力、盈利水平做出快速、准确的分析,从而及时地调整经营战略,有力地采取紧缩战略、稳定战略或发展战略,乃至采取多元化战略等,及时地投身于优势产业中去。其次信息技术有助于企业发现内部优势与弱势,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组织内部,只有良好的内部运转管理,才能使企业具备竞争优势。

六、建议

我国企业的出路,一是要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二是要加强管理,加快

信息技术的开发建设。本文是对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主

要探讨了怎样加强企业管理,加快信息技术的开发建设和应用。

在国家方面,应该支持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支付、结算、配送等方法,制定相关的标准,健全法律制度以及知识的普及,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单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转变的一次严峻挑战。

在企业方面,应该重视信息化建设,以人为本,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创新理念为先导,以务实的态度,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大胆进行改革创新,使企业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与传统技术、工艺相结合,对内实行高效管理,对外提高竟争力,整合利用企业的内外资源,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这样,才能使我国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沿着文字处理、作业级处理、战略级管理、知识管理等形式逐步由初级向高级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不断生存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美1布赖恩·L·乔伊纳著,王阳等译:《第四代管理》

2.李仕模编著:《第五代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

3.[美」罗伯特·斯库塞斯、玛丽·萨姆纳著;李一军、卢涛、祁巍、丁伟主译:《管理信息系统》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李航主编:《有效管理者一竞争优势》

5.关翔、秦琼、娄海、刘丹编著:《中国电子商务与实践》

6.[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2月

篇3:我国中小企业问题及创新管理研究

1 中小企业的问题

通过寻找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通过细致的分析, 中小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资金不足而融资又难

融资困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大问题。融资渠道的狭窄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主要体现。除了内源融资的融资渠道以外, 我国企业主要是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相对于银行融资这一块, 不太愿意放贷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财务管理水平低而风险较高;在发行企业债券方面, 由于门槛限制, 信用不够不能发行, 而投资者同样出于对中小企业债券信用存在顾虑而无足够购买信心, 所以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融到资金。同时, 政府部门在批准中小企业发行债券时候, 考虑到中小企业涉及金融风险问题, 难以通过审批;在股票融资方面, 中小企业虽然有中小板上市, 但是大量中小企业一般很难获得上市资格。能够达到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 又由于上市成本以及上市后公司信息公布等成本出现, 融资的成本可能高于收益。相对于资金量需求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来说, 势必是个不可行的途径。另外, 我国的市场经济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的痼疾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程度。同时中小企业自身管理不善, 制度不健全而不能赢得各金融机构信任, 所以难以成功融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 发展必然受限。

1.2 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经常由会计或其他企业主管部门、人员兼管, 没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 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及方法缺少应用。造成企业在对资金的计划与投放使用上因为缺乏专业规范而盲目和无效, 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是私人创立, 发展初期通常属于家族化管理, 企业最初并未意识到财务管理素质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外人不够信任, 用人唯亲。在财务管理方面由亲属担任相关岗位比比皆是。而这些岗位上的人多数对会计专业知识知之甚少, 更谈不上财务管理经验了。在外聘会计时, 管理者通常只顾使用而不放权利, 使得会计岗位难以发挥自身潜力。中小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忽视, 使得有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得不到足够重视, 而产生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力不足, 最终离开企业。

1.3 财务管理制度及控制机制不强

中小企业内控制度不够完善, 管理机构较简单, 而管理人才普遍相对短缺。具体体现在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审核制度等方面缺少相关企业规定。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 少数有内部审计机构的, 其职能也已经严重弱化, 难以正确的审计财务信息和各部门的绩效。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和会计信息失真。由于财务管理制度的混乱使得财务信息不准确、不及时, 经营者单凭自己的头脑和经验, 使用不正确的财务信息和数据, 将会有做出错误决策, 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

1.4 缺少理财的风险意识

我国很多小企业建立迅速, 但却因为缺乏风险意识, 导致企业倒闭, 存活时间短。随着经济的发展, 信用销售越来越普遍, 中小企业会采用更多的商业信用促销, 使用大量应收账款, 来夺取在激烈的竞争中的市场。从而应收账款的大量出现, 却由于应收账款无严格应收账款管理方式, 管理水平不高, 使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坏账风险。一些中小企业对国家金融政策如利率、汇率等缺乏敏感, 致使高额利率的借款给中小企业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另外, 中小企业为了求更快更大的发展, 盲目的投资行为, 导致投资收效不高。使用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却忽略了多元化的投资对企业规模和管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而一般中小企业在各个方面都很难达到要求。同时中小企业在做多元化投资的过程中盲目的追求规模效应, 导致企业直接面临着资金不足的主要矛盾。实际上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多元化投资也会产生多样风险, 财力的分散经营并不一定能够安全获得更多投资回报, 反而会使财务发生问题, 比如周转困难。

除此之外, 资金管理不善, 财务分析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并存于很多中小企业管理中。面对此类问题, 如何保证中小企业能够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发展, 继续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亟待出现切实有效的改进方法。

2 中小企业创新管理建议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由内外部双重因素造成。为了能够解决问题, 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创新。

2.1 解决融资问题, 提供资金保障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资金保障, 足够的资金后盾能够保障企业的发展壮大, 缺乏资金的企业将会寸步难行。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要获得政府的扶持, 政府放宽融资环境, 再通过政策引导为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信用担保体系, 担保问题得到解决之后, 才能保证贷款。同时企业要搞好内部建设, 提高信息透明度, 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 从而愿意为其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对于中小企业利用民间融资比较有优势, 但是必须制定配套的管理方法, 把民间闲散资金利用起来, 比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筹资要更有价值。

2.2 提高管理者素质, 树立管理者的理财意识

小企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更加渴望, 希望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作用, 尤其是管理者。更变观念, 企业不管进行投资、筹资还是分配都以财务管理思想为出发点, 企业管理者要强化财务管理观念, 树立财务管理的价值观来管理企业的行动。财务管理在企业整个管理过程中所发挥作用是核心的, 财务管理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检查、监督等方面的职能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企业要生存, 管理者就要解决企业生存资金来源, 做好收入, 控制成本, 收支平衡是基础;企业要发展, 必须筹集到发展的资金, 扩大生产, 预测市场;获利是在所有资金的报酬超过其借贷成本的结果。众所周知, 管理者中的人才的运用, 尤其是财务管理人才。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理财者团队管理。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拚弃任人唯亲的陈旧观念, 加强理财人员业务培训,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3 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 树立风险意识

中小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内部制约制度, 注重企业理财, 在资金管理方面要有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规定限额、多层次签名手续等严格控制资金, 控制住资金支出, 合理筹集使用资金, 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并且在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时, 要坚持财务机构与内部审计机构分别独立的原则, 落实责任制, 互相牵制能更好地实施再监督作用。

企业管理者要有风险意识, 风险一直伴随企业理财, 只有发现财务风险, 才能控制风险。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能够树立风险意识, 随时注意在筹资时候注意资本结构, 在投资时候, 注意项目的收益和筹资成本的差距, 分配时候注意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结合, 放开眼光, 做好分析, 把握好长短期利益。

中小企业要发展, 要生存就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 建立良好的信用, 谋求生存发展的契机, 不断创新, 才能创造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娟.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分析[J].消费导刊, 2008.04.

[2]李勇.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1 (18) .

篇4:我国企业管理现状与创新对策研究

关键词:企业管理;现状;对策

一、管理的概念

(1)管理的主体,即管理者。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们。从纵向看,管理的主体具有层次性,基本上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次。从横向看,管理的主体具有多样性,既包括国家的统治者、政府的领导者,也包括企业的经理及非盈利性组织的管理者。管理的主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组织行使出现的领导机构或单位。(2)管理的客体,即管理对象。是管理主体施加影响的人和事。通常,一切组织活动都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要素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因此,管理的客体就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要素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3)管理活动。包括管理职能和按管理职能要求所进行的实际活动。就是说,组织的管理活动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职能来进行的,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进行的。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并合理运用各项管理

职能,才能提高管理效率,高效地完成管理任务。(4)管理的目标。管理的目标是组织目标的体现,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的直接目标就是追求效益。所谓效益,是指管理活动产生的有益的效果。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效益,但是,仅仅追求效益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管理的效率。管理的目标应该是效益与效率的统一。

二、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

(一)產权所属关系模糊,管理思想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家族集权式管理模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企业的创业者不一定能够管理好企业,企业的产权、治理结构不够合理,制约了企业的竞争力。以此同时,多数企业的管理决策层的管理意识比较差,他们大部分都是出身于生产技术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培训,而专业管理人员相对较少。这些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不太重视,强调企业的改革而忽略管理,放松了企业管理工作。

(二)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很多数企业都没有一套系统规范的管理体制,即使是一些大中型企业也未建立一整套系统而科学地、能够适应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很大部分都是被动反应型。不少企业沿用传统的管理经验进行管理,不能根据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与时俱进,管理混乱、纪律松弛、效益低下、对于企业出现的问题不经过深入研究就制定一些制度,或者直接效仿其他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

(三)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

企业管理发展战略是企业管理发展计划的路线和原则、灵魂与纲领。企业管理发展战略指导企业管理发展计划,企业管理发展计划落实企业管理发展战略。我国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制定没有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只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规模的扩大,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有的企业虽然提出了发展目标,但是提出的发展目标仅仅限于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经济指标,但没有分析和研究市场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趋势,也没有对竞争对手和行业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缺乏理性的、前瞻性的判断,企业发展战略缺乏继承性与延续性,难以持续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文化匮乏

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诞生和发展而共同生存的,并在企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能源,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一个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伴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三流企业靠生产, 二流企业靠销售, 一流企业靠企业文化。”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许多不足,这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大多数企业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的企业虽然加大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但是由于自身水平局限,企业往往不能系统的对自身企业文化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缺乏有效的指导。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相关策略

1. 理顺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路。首先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确定企业管理创新的战略目标,即赢得企业的国际化核心竞争力; 其次,摸清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消除制约企业生存的瓶颈,扫清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这是企业管理创新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最后,管理创新只有结合企业的实际,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够真正吸收管理中的精华部分,将管理创新持续不断推行下去,充分发挥管理创新的效果,使企业保持发展的活力,真正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潜能,使员工的才智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并有利于营造企业核心文化,使人的自由发展与企业的持续发展达到一致,从而使人能够发挥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动力。

3. 塑造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企业家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敢于打破陈规,科学严谨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可以推动企业沿着预期的发展轨道前进。我国企业必须培养企业家精神,建立高效的企业家队伍,利用企业家阶层的影响力,引领企业创新与市场发展方向。为了有效塑造企业家精神,企业应该通过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企业家的激励机制,使企业家能够把自身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建立独特的企业核心文化,秉承企业的发展宗旨和创新理念,对企业文化进行准确定位,突出企业的价值观、企业家精神,使之成为企业的一种凝聚力,营造企业学习型的团队。在核心的企业文化氛围下,建立创新团队,创造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技术,形成创新的品牌形象,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奠定文化基础。

4. 提高管理人才素质。加强教育培训,利用目前先进的科教技术,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素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营造良好的自学氛围,使管理人员从自身的薄弱环节入手,加强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管理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5. 推行国际化的战略规划。新时期的企业战略规划,必须着眼于全球化的市场,争夺可利用的国际资源,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不被市场吞没。首先,利用资金实力,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对同类产品进行跨国并购,奠定国际化发展的海外市场基础。其次,利用产品实力,在国外市场建立与国内互补的生产系统,利用海外生产基地,进一步推行国际化发展的步伐。第三,建立企业产品的国际营销系统,利用引进人才、培训等手段吸引高素质的营销人才,确定营销人才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准确把握国际市场的信息,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营销计划,一步步推动企业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

总之,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根据战略规划,不断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与和管理方式,以便使企业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在经营管理上下大工夫,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体制,根据自身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逐步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杨晓春,史明伟.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

[2]徐国良. 企业管理创新探析.北方经贸 2008 年 07 期

[3]吴奇峰.企业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探析.现代经济信息.2009 年 9 期

篇5: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2.1树立低碳创新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积极、稳健、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有利于提高员工的集体归属感和价值感,激励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效率,同时,良好的企业形象更有利于提高社会认知和消费者的接纳程度,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低碳环保趋势下,石油企业更应该自上而下树立环保意识,建立低碳环保的企业形象,以便降低人们对于石化能源的高碳基的排斥意识,引导消费者更加理性地看待石化能源和石油企业,引导全社会从身边的点点滴滴、细枝末节做起,从细微处减轻碳排放,在现有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中,理性地追求低碳环保。

2.2转变生产经营管理理念

生产经营管理的理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因此管理理念的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石油企业要想获得良性发展,必须降低传统生产管理方式的路径依赖,在生产管理环节重视低碳理念的宣传和执行,将低碳作为企业发展的导向和目标。在具体做法方面,可以尝试建立低碳奖惩规章制度,降低碳节能指标量化分解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对每个岗位都设定低碳节能任务,将岗位职责、薪金待遇跟碳排放结合起来,对于考核不达标的岗位责任人,给予一定的处罚,以便带动各级员工的参与度,激发员工的低碳环保热情,建设全员参与、量化评估的低碳管理模式。

2.3提高石油企业环保管理理念

环保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每一位企业员工、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石油企业是能源行业的代表,在生产、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影响非常大,所以,石油企业及其员工更应该树立环保理念,将低碳环保贯穿在每一个生产管理环节。在具体措施上,石油企业应该加强环保投入、淘汰落后产能、推行清洁生产、建立健全环保管理量化评价制度,在环保管理方面不断探索,积极承担起低碳环保的社会责任。

2.4推行低碳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发展方向,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石油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将低碳环保思想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既要重视企业眼前的经济利益,也要注重协调长远发展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处理好短期经济利益和长远环保利益之间的关系,从战略层面考虑短期策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低碳环保理念贯穿在生产管理和销售的全过程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从而使石油企业顺利应对环境危机带来的挑战,应对低碳能源和绿色能源带来的竞争和挑战。

2.5加强技术领域的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石油企业应该采用低碳环保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对节能绿色环保的项目要优先考虑、重点支持。在生产过程中更要注意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清洁生产的低碳技术,把碳排放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降低碳排放量。同时,企业应该重视低碳环保技术的开发,积极参与到国内外科研环保机构组织的技术研究,掌握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核心技术,降本增效,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在研制新技术的成本较高、长远效益不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购买引进低碳节能技术或者通过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低碳技术合作来联合开发新技术、新方法。

2.6创新外部环境风险管理

企业经营面临众多外部风险,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重。石油企业的经营环境在国际油价跌跌涨涨的起伏变动中遇到很多机遇和挑战。不同国家地域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动对于石油企业的影响也很大,像乌俄危机、卢布贬值等因素对国际油价和我国石油企业的影响就非常大。对此,石油企业应该建立外部风险识别控制体系,组建熟悉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和经贸政策的专家顾问团队,在对国际环境进行宏观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准确地鉴别评估可能的外部风险,尽可能降低外部环境变动带来的可能风险和经济损失。同时,也要尽可能掌握国际、国内环保规定、碳排放规定、碳交易规则,不断开拓进取,探索低碳环保的新的发展模式,在国内外低碳经济中掌握主动地位。

2.7提高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历来都是企业发展的重点,对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企业正常经营、当地环境保护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石化能源企业,石化能源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因此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者储运环节发生危险,对当地环境破坏和人财物损坏都是非常严重的。对此,石油企业应该以贯彻宣传低碳环保理念为契机,强化员工在生产、储运、销售环节的安全意识,系统学习不同环节和不同岗位的安全隐患,做到能辨识、能预防、能逃生、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降低危害造成的损害,在安全隐患的识别、处理上进行系统培训,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当然,在培训人员的同时,石油企业还应该加强科学预警机制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强化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能,从生产、销售、储运等各个流程进行监控和预警,及时将危机信号传递到风险监控部门,实现企业安全危险信息的动态、全程监督控制,提高整个企业的安全风险控制水平。

2.8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反映了一个企业选拔、使用、培养员工的方式。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规范的制度,对员工进行招聘和管理,在员工薪资待遇、绩效奖励方面进行有效的上层设计,以便激励员工深刻认识、高效执行企业的低碳环保理念方针,致力于实现企业长远的经济社会效益。具体措施上,石油企业应该着眼于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职责,从企业长远发展角度,以低碳环保为最终目标,完善员工激励制度和考评制度,培养员工低碳环保的意识,同时,对员工进行全面考察和培养,把认同并且愿意贯彻低碳理念的人才留下、用好,争取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9创新财务管理

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在成本核算和利润分配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环境因素,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则更应该重视环境成本的核算,对于环境成本低的绿色低碳项目要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财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通过投融资来获取资源、优化配置资源,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资金压力和风险,最终促进企业发展。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在低碳环保经济下可以采取集中核算、全面预算的方式,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节约资金管理成本,降低财务风险,促进石油企业低碳策略的落实和执行。

2.10创新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配合,因此,石油企业应该将自己的低碳理念融入到供应链管理中,通过自身的示范带动作用,促使上下游企业认识了解低碳环保给企业带来的长远效益,对环境保护带来的有利作用,努力建设一条低碳环保的供应链。石油企业在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中,应该不断修改完善采购和销售标准,与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严控低碳标准,共同推进低碳环保理念的执行和落实。

3总结

篇6: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一、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盲目赊销商品。企业为了追求销售额,往往盲目赊销商品,在没有进行任何资信调查的情况下赊销发货,使大量的资金积压在应收账款中,造成资金沉淀,影响资金循环周转。

2.账款回收不力。许多企业在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上往往职责不明,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互相扯皮,造成应收账款回收不力。一些单位领导和业务部门没有把应收账款回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采取坐等回款的做法,也是造成应收账款回收难的重要原因。

3.呆账损失严重。许多企业没有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没有及时清理坏账,使企业应收账款中呆账损失严重。

4.企业负担沉重。应收账款过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周转,为了维护正常的生产周转,许多企业往往通过举债来解决问题,然而举债需要支付高额的资金占用费,使企业不堪重负。

5.造成财产流失。一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主要表现为:不及时催收账款,不及时对账,没有落实账款的责任人等。某些不法分子就利用管理上的漏洞,大肆侵吞国家集体财产,比如:有人把应收账款回收的款不及时交到财务部门,把款项挪用到其他地方,或公款私存侵吞利息。

二、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1.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应收账款预警和控制系统是单位产生应收账款问题的温床。没有必要的应收账款预测、分析、控制系统,容易产生应收账款问题。没有必要的定期反映、分析应收账款发生情况的制度,没有必要的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度,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往往给他人利用应收账款问题犯罪提供条件。

2.相互拖欠不归还。三角债问题导致许多单位回款难,造成许多单位资金紧张,无力偿还欠款,形成相互拖欠的恶性循环的局面。

3.及时回款不重视。一些企业业务部门片面追求销售额,在没有进行必要调查的情况下,随意赊销商品。对及时回笼货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反,倒不敢加紧催收货款,怕影响客户进一步赊购商品。

4.购货动机不单纯。个别客户不是通过银行等正常的融资渠道,而是通过赊购货物的方式来解决其扩大经营业务所需的资金,产生了应收账款问题。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1.正确分析账龄。对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分出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管理。对期末余额是负数的、经常变动且余额较小的、账款流动性较强的、本期或分析期内刚刚形成的应收账款,不需要进行账龄分析。根据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将客户进行分类,有争议的业务,应单独列示,写明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对应收账款进行追溯性分析,每收回一笔货款,都要冲销最早的债权。

2.重视信用调查。新客户,通过查阅客户的财务报表、信用资料,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偿债信誉、偿债能力等。老客户,通过企业内部推销人员、收账人员提供的资料,分析其销售往来与还款情况,判断其信用的好坏。根据信用调查资料的分析评价,确定客户信用等级,作为业务部门日常确定赊销对象的依据。制定信用政策时,应关注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款政策三者的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和收款费用的影响,通过具体的数字测算比较进行数量分析,也可以依靠管理经验来判断决定。

3.控制赊销限额。企业应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确定其赊销额度,采用限额赊销的办法,控制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在一定时期内的不同最高限额。尤其是对于在一定时期内连续多次购货的客户,应将累计赊销额度严格控制在企业所能接受的风险范围内。企业要从成本和资金占用的角度来考虑赊销商品的余额管理。账龄短的、企业信誉好的应收账款,可用成本最少的正常催收方法,如打电话催收、上门催收等;偿还能力较差的、账龄较长的,采取打折扣的方式催收,规定一定的还款期限、给予一定的折扣金额,以利益驱动来催收货款;拖欠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应加大力度或执行强制措施催收货款。

4.披露逾期信息。应收账款属于速动资产,其变现能力强,而逾期的应收账款可能产生坏账、呆账,若不在会计信息中披露逾期应收账款,则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同时也会严重扭曲会计信息,有关财务指标也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在会计信息中披露逾期应收账款时,应将逾期应收账款单列反映,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明确披露,供报表使用人参考。

5.完善常规管理。一是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为防止客户拖欠销售货款,企业在销售时应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结算方法。对暂不能付现、有偿付能力的客户可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对支付能力较差的客户实行付款提货,钱货两清;对信誉差的客户坚持款不清、货不发的原则。二是发展适销对路产品,防止赊销。适销对路的产品,因市场紧俏、竞争激烈,势必购买者居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采用先付款后发货的形式销售。三是建立与客户的联系网络。产品赊销后,应经常与客户沟通联系,客户在资金不太紧张的情况下,会首先考虑归还与其有交情商家的赊购货款,达到收回应收账款的目的。四是年终验证购货企业利润的真实性。购货单位财务状况,对其偿还货款能力起决定性影响,很难想象一个财务状况恶化的单位能及时归还欠款。因此,年终对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确认,对企业的利润情况进行验证,以查明其是否属实,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五是加强单位财务核算。应从财务核算制度方面抓起,只有加强了财务核算,才能有效地堵塞各种管理上的漏洞。比如:制定应收账款按月核对制度、定期催收制度,就可以防范回收的货款被长期挪用、侵吞情况的发生。六是建立坏账准备制度。建立坏账准备制度,是降低应收账款风险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正确核算企业利润所必不可少的措施。

篇7: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研究

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呈现十大趋势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当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深入剖析了解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创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2001年以来,我国煤炭企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局面,企业管理创新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概括起来,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呈现十大趋势。

一、大集团重组整合快速推进渐成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煤炭企业正向着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目前,世界十大煤炭企业集团的煤炭产量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在国内,为解决煤炭产业集中度低、管理分割、经营分散、企业规模小、整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在中央提出加快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决策推动下,近几年各主要产煤省区加快扩张重组。截至目前,全国主要产煤省区中绝大多数煤炭企业完成了重组工作,有的已实现跨省区的联合重组。重组后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经济规模超常规扩大,神华集团2008年煤炭产量达2.82亿吨,中煤集团产量突破1.14亿吨,山西同煤集团产销量突破1亿吨。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要形成6个~8个亿吨级和8个~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届时,中国煤炭市场竞争主体将形成大型化、集中化和高质化的新局面。除同行业重组外,部分煤炭企业开始与电力企业、钢铁企业等相关产业企业及国外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其势头会越来越猛。

与此同时,整合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一是以资源为中心的整合,从国家层面看,国家规划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和98个重点矿区;从省级层面看,各主要产煤省区把资源纳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二是以业务链为中心的整合,大多表现在企业内部,如山西焦煤集团、黑龙江龙煤集团等组建后,实行统一战略规划、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市场营销、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品牌、统一技术研发等。

二、战略管理细化落地渐成趋势

所谓战略管理细化落地,是说现在许多煤炭企业集团不仅高度重视企业战略管理,而且正从管理职能细分和任务细分这两个方面去细化战略管理工作,如神宁集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湖南永煤集团等。这些企业集团着力加强和规范战略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优化战略管理流程,促进企业战略与各项规划、工作计划的衔接和落实,建立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管控有力的战略管理运行机制,保证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集团管控体系建设渐成趋势

近几年,各大煤炭企业集团规模扩大了、生产力发展了,其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一些煤炭企业集团在实践中做出许多有益探索,如山东兖矿集团、河北开滦集团按层次化、专业化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河南平煤集团按专业化、区域化和事业部管理方式改革管理体制。

建立集团管控体系的要点是:建立合理的公司管理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划分各层次管理职能,理顺管理流程,使集团管控适度,运营有序、高效。

四、自主创新成发展趋势

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企业这一方针的指导下,近几年我国煤炭企业逐渐重视自主创新工作,并已成发展趋势。

自主创新的内容很多,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选择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自主创新主要有三类:思维类创新(包括观念创新、思路创新等)、管理类创新(包括体制、制度、方法、机制创新等)、技术类创新(技术、工艺、装备创新等)。

五、精细化管理形成趋势

近年来,许多煤炭企业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一改过去粗放经营的习惯,积极探索精细管理之道,收到了良好效果。2008年10月25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安徽召开了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现场推介会议。会上,许多企业交流了各自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内容很丰富。

六、实践科学发展及结构优化渐成趋势

煤炭企业只有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才能实现协调高效发展。

细分煤炭企业中的经济结构,其中有大的经济结构,如区域布局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也有小的经济结构,如市场营销中的用户结构、运输结构、流向结构等。

企业尤其要注重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值是:按照扬长避短、突出主业的要求,优化选定本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主体产业,分离辅业,做强做大主业,使主业更有市场竞争力。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的目标值是:按照市场需求取向,持续对企业主体产业中的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确立主导产品,决定向客户提供什么价值产品。具体到一个具有多元产业结构的大型煤炭企业应该这样理解: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就是根据不同产业的特殊属性,以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支撑为依据,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确定不同主导产品的市场定位。

171380150.doc

七、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趋势

煤炭企业过去偏重追求发展速度及经济效益,加之政策不配套,其生产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国家对煤矿污染治理的法规将会越来越完备,标准会越来越高,处罚措施会越来越严厉。煤炭企业应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坚持走洁净、循环、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许多煤炭企业都在积极编制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规划。这已成为一个大趋势。

八、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的趋势

目前,许多煤炭企业正在兴起创新安全管理机制的热潮,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理念创新,如“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等;二是安全管理方式创新,如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三是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四是安全投入机制创新,如国家从政策上加大了对安全的资金投入,并形成硬性规定,强制实施;五是安全培训机制创新;六是科技创新。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煤炭企业的事故预测、预防、预控能力。

九、煤炭大集团物流建设创新形成趋势

如今,煤炭企业管理者大都已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积极探索企业供应物流和营销物流创新,寻求现代物流建设的新途径。在供应物流机制创新方面,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河南开滦集团等企业的做法非常好,他们明确物流发展战略,实施一体化服务,采用多元化采购策略,实施科学储备,采用集约化配送等。在营销物流创新方面,山东兖矿集团兖州煤业股份公司、安徽淮北矿业集团等企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他们树立一个面向市场的新观念,加强两厂(场)建设,推进质量“三零工程”,搞好“四个优化”,实行“五个统一”管理模式。

十、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发展形成趋势

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不健康的企业,一个不和谐不稳定的企业难以健康发展。近年来,许多煤炭企业都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一方面在企业内部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着力构建和谐企业,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从对上级、对用户、对供应商、对合作者、对社区、对生态等方面营造和谐关系,营造一个环境优美、文明向上、和谐友爱、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

篇8: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助推我国企业大发展,关键在于掌握核心科技,加大科技创新,而这些又依赖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由此可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当中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1.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内,企业属于基础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国家垄断的地位,市场化程度不高,所以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之后,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企业也被迫卷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中,相当多的企业,为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积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探索与创新,然而,有些企业则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延续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缺乏创新理念,这导致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体上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阻碍了我国企业的良好快速发展。

2.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制度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却仍然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企业部分岗位设置不合理,有些员工任务繁重,而有些员工却又闲的要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的浪费。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不太完善,缺乏有效合理的员工考核与评价机制,导致员工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3.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与招聘机制。人才的培养与招聘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优秀的专业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另外,企业的人才招聘机制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人才招聘范围较窄,当前我国企业的招聘在很大程度上只面向自办高校以及少数电力专业专门院校,企业还为员工家属大开方便之门,占据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却创造不出岗位效益,从而造成优秀人才流失。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面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力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不断加强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等,促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力。

1.创新管理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管理观念的创新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前提,只有观念发生了转变,才能科学有效的指导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序进行。一方面,我国企业相关领导,应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当中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宣传人力资源创新理念,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深入人心,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为企业留住优秀的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2.以人为本,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人为本,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适应我国企业健康发展的先进理念,我们必须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对企业人才的培训工作,加强对企业员工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其业务水平;其次,要创新人才招聘机制,扩大招聘范围,尽可能的将相关专业人才引入企业当中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做好企业人才储备工作;最后,我们要积极完善员工评价与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绩效奖励机制,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完善员工的薪酬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得企业永葆青春,活力常在。

3.加强创新意识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加强对企业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鼓励其将创新思维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有创意即付诸行动,注意员工的个性化发展,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每个员工的价值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使其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获得成就感。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有效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适当的管理手段,培养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使得企业充满活力,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总之,现阶段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诸多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因素,还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与招聘机制等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敢于打破传统,推陈出新,不断探索适应我国企业发展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路子,不断加强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创新等创新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我国企业必定能够充满活力,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宏志.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3,(28):164~165.

篇9:我国中小企业问题及创新管理研究

关键词:中小企业 发展模式 创新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因为市场需求和伴随经济竞争大量涌现,很多最终却由于经营问题而抛锚。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背景下滋生出来的中小企业也具有特色背景下的明显特征。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民营经济,其中一批由于产权制度改革而转制成为民营企业的国有中小企业,从而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结构、多种经营方式和投资主体。中小企业为数众多,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而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人员转而大量的创立小企业,让科学技术的转换为生产力,这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更为迅猛。但是其特点也决定了中小企业存续时间短,很快消失在竞争中。中小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开拓进取,走创新之路。

1 中小企业的问题

通过寻找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和解决方案,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通过细致的分析,中小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资金不足而融资又难

融资困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大问题。融资渠道的狭窄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主要体现。除了内源融资的融资渠道以外,我国企业主要是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相对于银行融资这一块,不太愿意放贷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财务管理水平低而风险较高;在发行企业债券方面,由于门槛限制,信用不够不能发行,而投资者同样出于对中小企业债券信用存在顾虑而无足够购买信心,所以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融到资金。同时,政府部门在批准中小企業发行债券时候,考虑到中小企业涉及金融风险问题,难以通过审批;在股票融资方面,中小企业虽然有中小板上市,但是大量中小企业一般很难获得上市资格。能够达到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又由于上市成本以及上市后公司信息公布等成本出现,融资的成本可能高于收益。相对于资金量需求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来说,势必是个不可行的途径。另外,我国的市场经济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的痼疾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程度。同时中小企业自身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而不能赢得各金融机构信任,所以难以成功融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发展必然受限。

1.2 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经常由会计或其他企业主管部门、人员兼管,没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及方法缺少应用。造成企业在对资金的计划与投放使用上因为缺乏专业规范而盲目和无效,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是私人创立,发展初期通常属于家族化管理,企业最初并未意识到财务管理素质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外人不够信任,用人唯亲。在财务管理方面由亲属担任相关岗位比比皆是。而这些岗位上的人多数对会计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财务管理经验了。在外聘会计时,管理者通常只顾使用而不放权利,使得会计岗位难以发挥自身潜力。中小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忽视,使得有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得不到足够重视,而产生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力不足,最终离开企业。

1.3 财务管理制度及控制机制不强

中小企业内控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机构较简单,而管理人才普遍相对短缺。具体体现在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审核制度等方面缺少相关企业规定。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少数有内部审计机构的,其职能也已经严重弱化,难以正确的审计财务信息和各部门的绩效。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和会计信息失真。由于财务管理制度的混乱使得财务信息不准确、不及时,经营者单凭自己的头脑和经验,使用不正确的财务信息和数据,将会有做出错误决策,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

1.4 缺少理财的风险意识

我国很多小企业建立迅速,但却因为缺乏风险意识,导致企业倒闭,存活时间短。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销售越来越普遍,中小企业会采用更多的商业信用促销,使用大量应收账款,来夺取在激烈的竞争中的市场。从而应收账款的大量出现,却由于应收账款无严格应收账款管理方式,管理水平不高,使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坏账风险。一些中小企业对国家金融政策如利率、汇率等缺乏敏感,致使高额利率的借款给中小企业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另外,中小企业为了求更快更大的发展,盲目的投资行为,导致投资收效不高。使用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却忽略了多元化的投资对企业规模和管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一般中小企业在各个方面都很难达到要求。同时中小企业在做多元化投资的过程中盲目的追求规模效应,导致企业直接面临着资金不足的主要矛盾。实际上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多元化投资也会产生多样风险,财力的分散经营并不一定能够安全获得更多投资回报,反而会使财务发生问题,比如周转困难。

除此之外,资金管理不善,财务分析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并存于很多中小企业管理中。面对此类问题,如何保证中小企业能够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发展,继续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亟待出现切实有效的改进方法。

2 中小企业创新管理建议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由内外部双重因素造成。为了能够解决问题,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创新。

2.1 解决融资问题,提供资金保障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资金保障,足够的资金后盾能够保障企业的发展壮大,缺乏资金的企业将会寸步难行。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要获得政府的扶持,政府放宽融资环境,再通过政策引导为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信用担保体系,担保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才能保证贷款。同时企业要搞好内部建设,提高信息透明度,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从而愿意为其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对于中小企业利用民间融资比较有优势,但是必须制定配套的管理方法,把民间闲散资金利用起来,比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筹资要更有价值。

2.2 提高管理者素质,树立管理者的理财意识

小企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更加渴望,希望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作用,尤其是管理者。更变观念,企业不管进行投资、筹资还是分配都以财务管理思想为出发点,企业管理者要强化财务管理观念,树立财务管理的价值观来管理企业的行动。财务管理在企业整个管理过程中所发挥作用是核心的,财务管理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检查、监督等方面的职能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企业要生存,管理者就要解决企业生存资金来源,做好收入,控制成本,收支平衡是基础;企业要发展,必须筹集到发展的资金,扩大生产,预测市场;获利是在所有资金的报酬超过其借贷成本的结果。众所周知,管理者中的人才的运用,尤其是财务管理人才。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理财者团队管理。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拚弃任人唯亲的陈旧观念,加强理财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3 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树立风险意识

中小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内部制约制度,注重企业理财,在资金管理方面要有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规定限额、多层次签名手续等严格控制资金,控制住资金支出,合理筹集使用资金,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并且在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时,要坚持财务机构与内部审计机构分别独立的原则,落实责任制,互相牵制能更好地实施再监督作用。

企业管理者要有风险意识,风险一直伴随企业理财,只有发现财务风险,才能控制风险。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能够树立风险意识,随时注意在筹资时候注意资本结构,在投资时候,注意项目的收益和筹资成本的差距,分配时候注意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结合,放开眼光,做好分析,把握好长短期利益。

中小企业要发展,要生存就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建立良好的信用,谋求生存发展的契机,不断创新,才能创造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娟.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分析[J].消费导刊,2008.04.

[2]李勇.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 2011(18).

[3]朱艳新,彭永芳.中小企业如何增强创新能力[J].当代经济. 2006(11).

上一篇:鼓励自己百折不挠的励志句子下一篇:一千零一夜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