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办法律援助案件须知

2024-06-21

承办法律援助案件须知(通用5篇)

篇1:承办法律援助案件须知

承办法律援助刑事案件须知

承办法律援助刑事案件,应认真阅读本须知并严格遵照执行:

(一)承办法律援助刑事案件,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受援人任何费用及财物或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如有违反,本中心将提交司法行政机关及律师协会依法查处。

(二)本中心将指派案件质量监督员对案件的办理质量和进度进行跟踪监督,承办援助案件的律师应当积极配合,做好办案工作记录,以便备查。

(三)接受指派的律师在接到指派电话后,应在两日内到本中心办理指派案件的有关手续。

(四)接受指派的律师办理指派手续后应及时向办案单位递交法律援助公函,查阅和复制案件材料;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并制作会见笔录(由被会见人签名);进行必要的证据调查并及时递交办案单位;准时参加案件庭审活动,与受援人办理法律援助委托手续;及时递交书面的辩护意见,不得因办理的是援助案件而降低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五)在承办法律援助刑事案件过程中,如遇有《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不得自行终止援助工作,应当及时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办理终止法律援助的结案手续。

(六)承办律师应当在领取援助案件判决书、裁定书、案件办理结果后30日内,填写《结案报告表》,并准备好结案材料,到本处办理结案手续

承办法律援助民事案件须知

承办法律援助民事案件,请认真阅读本须知并严格遵照执行:

(一)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应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费用及财物或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如有违反,本处将提交司法行政机关或律师协会依法查处。

(二)援助律师接到指派电话后,应在两日内到援助机构办理接受指派案件的有关手续;三日内及时与受援人联系,告知本人的通讯电话,并尽快安排与受援人见面。

(三)援助律师应当尽快与受援人签订授权委托书,通知受援人递交授权委托书,并向人民法院或有关单位提交由法律援助机构统一印制的公函。

(四)援助律师应及时调查取证,参与调解,代理诉讼等,认真履行义务,保证办案质量,诉讼案件必须提交代理词,不得因办理的是援助案件而降低法律服务质量。如因援助律师的过错给受援人的利益造成损失的,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五)在承办援助案件过程中,如出现受援人撤销法律援助申请或应当中止法律援助的情形,援助律师应及时与法律援助机构联系并办理终止援助的结案手续。未经法律援助机构允许,不得自行终止办理法律援助事务。

(六)承办律师应在援助事项办理完毕领取判决书或裁定书或调解书等法律文书后30日内,填写《结案报告表》,并准备好结案材料,到援助机构办理结案手续。

篇2:承办法律援助案件须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指导律师从事行政法律业务,规范律师承办行政案件的执业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遵循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制定的律师执业规则,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律师有权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依据行政法律规范,从事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赔偿以及其他行政案件的代理业务,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第三条 律师承办行政案件,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并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律师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

第四条 律师承办行政案件,应当诚实守信、审慎及时、勤勉尽责、积极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律师承办行政案件,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第六条 律师承办行政案件,依法履行代理职责,受法律保护。

第七条 律师承办行政案件,依法独立执业,不受非法干涉。

第二章 接受委托

第八条 律师承办行政案件,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律师事务所应当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明确委托代理事项。律师不得私自接受委托。

第九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指派执业律师承办案件,不得指派无执业资格的人员承办,也不得指派实习律师单独承办案件。

第十条

律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后,承办律师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代理。但承办律师发现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隐瞒事实,或者委托人提出不合理要求,致使律师无法正常履行代理职责的除外。

第十一条 承办律师发生变更时,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委托人同意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委托手续。

第十二条 未经委托人同意,律师事务所不得将案件转委托给他所。

第十三条 律师应当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行使代理权。

第三章 律师代理行政复议案件

第十四条 律师可以接受委托,担任行政复议案件的代理人。

第十五条 律师应依法审查确定申请的事项是否属于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范围。

第十六条 律师应当告知委托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七条 律师应当告知委托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第十八条 律师应当依法审查确定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十九条 律师应当依法审查确定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第二十条 申请人的代理律师应依法协助申请人审查确定行政复议机关。

第二十一条 申请人的代理律师应代理申请人撰写、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协助申请人调取、收集、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第二十二条

被申请人的代理律师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l0日内,协助被申请人向复议机关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第二十三条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律师可以根据案件需要要求 复议机关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申请人的代理律师有权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按相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 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及代理律师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

第二十六条

律师应当注意,复议机关在复议程序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或者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在复议程序中未向复议机关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认定原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 律师应告知委托人,在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第二十八条 律师应当告知委托人所代理案件的行政复议决定依法是否属于最终裁决。

第二十九条 对于委托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律师可以代理委托人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依法向国务院申请裁决,但作为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除外。

第三十条 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被申请人的代理律师可以代理被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四章 律师代理行政诉讼案件

第—节 诉前准备

第三十一条 律师可以接受委托,担任行政诉讼案件的代理人。

第三十二条 原告的代理律师应对案件性质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 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

第三十三条 律师应当告知委托人,申请人已经申请行政复议,并且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四条

律师应审查案件是否依法必须先行复议。对于依法必须先行复议的案件,律师应告知委托人先进行行政复议,只有复议机关不受理复议申请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复议决定的,才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五条 律师应依法审查确定案件的诉讼主体。

第三十六条 律师应当依法对案件的起诉期限进行审查。

第三十七条 律师在审查起诉期限时应注意考虑以下情况:

(一)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

(二)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诉讼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

(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起诉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三十八条 对于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正当理由起诉的,律师应当告知委托人,该起诉可能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

第三十九条 律师应当依法认真审查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

第四十条 律师经审查认为法院管辖不当时,应告知委托人可以在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法院提出管辖异议。

第二节 调查取证

第四十一条 律师应根据案件需要协助委托人依法调查、收集证据材料。

第四十二条 律师应当注意,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四十三条 律师不得伪造或授意委托人伪造证据、捏造事实。

第四十四条 委托人和律师无法自行收集的证据,律师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收集和调取证据。

第四十五条 律师可以代理委托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勘验现场。

第四十六条 需要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的,律师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调取证据书面申请。

第四十七条 需要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律师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第四十八条 律师代理委托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以书面形式提出,并说明证据的名称和地点、保全的内容和范围、申请保全的理由等事项。

第四十九条 如有证据或者正当理由表明对方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鉴定结论有错误,律师可以代理委托人在举证期限内书面申请重新鉴定。

第五十条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代理律师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第五十一条 律师应妥善保管委托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原件;因律师保管不善,遗失原件,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律师事务所及承办律师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节 起诉和应诉

第五十二条 原告的代理律师应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代理原告撰写起诉状并在法定起诉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三条 原告的代理律师可以代理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缓交、减免诉讼费的申请。

第五十四条 原告的代理律师可以代理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

第五十五条

原告或第三人的代理律师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供。

第五十六条 律师应当注意,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第五十七条 律师应当注意,原告或第三人在第一审程序中无正当事由未提供而在第二审程序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接纳。

第五十八条

被告的代理律师应认真分析案情、调取证据、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好答辩准备,并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协助被告整理出被告据以做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关证据及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向人民法院提供。

第五十九条 律师应当注意,被告对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第六十条

律师应当注意,被告因不可抗力或者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事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据的,律师应当在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提供证据的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准许延期提供的,被告应当在正当事由消除后十日内提供证据。逾期提供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第六十一条 律师应当注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补充相关的证据:

(一)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

(二)原告或者第三入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

第六十二条 律师应当注意,一审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者变更一审裁判的根据。

第六十三条 律师可以根据案件需要,代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追加第三人的申请。

第四节 庭审

第六十四条 在庭审开始前,律师可根据案件是否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法律有无特别规定等情况,与委托人协商,是否申请不公开审理。第六十五条 律师可以根据案件需要代理委托人向法院申请延期开庭。

第六十六条

律师应按照人民法院通知的开庭时间,准时出庭;如因特殊紧急情况,无法准时出庭,应当及时与法院联系,申请延期开庭;律师申请延期开庭,未获批准,又确实不能出庭的,应通知委托人变更承办律师:

第六十七条 律师出席庭审,应当遵守法庭规则和法庭秩序,遵守司法礼仪。律师应当尊重法官,不得藐视法庭和诽谤法官,不做有损人民法院威信的行为。

第六十八条 律师应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代理委托入行使诉讼权利。若因越权代理致使委托人遭受损失,律师事务所和承办律师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六十九条 律师在庭审中享有以下权利:

(一)可以对本案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员和翻译人员提出回避申请;

(二)陈述案件事实;

(三)出示、宣读本方证据材料;

(四)申请法庭通知本方证人出庭作证:

(五)经法庭许可,向对方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发问;

(六)就对方证据提出异议;

(七)就对方代理人的不当发问提出异议;

(八)发表代理意见;

(九)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七十条 律师出席庭审,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效力以及证明效力大小,进行质证。

第七十一条 律师应当注意,除行政诉讼附带赔偿案件外,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不适用调解。

第七十二条

律师应当注意,人民法院审理二审行政诉讼案件,可以采取书面审理的方式。律师代理上诉时,应审查案件是否适合书面审理,对于不适合书面审理的案件,应当建议合议庭开庭审理。

第五节 庭审后的工作

第七十三条 庭审后,律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代理意见。

第七十四条 当事人对于—审判决、裁定不服的,律师可以代理其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

第七十五条 对于不履行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律师可以代理委托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五章 律师代理行政赔偿案件

第七十六条 律师可以接受委托,担任行政赔偿案件的代理人。

第七十七条 律师接受委托后,应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

(一)对于单独提起的行政赔偿案件,应审查赔偿请求人是否己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

(二)是否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三)是否超过法定起诉期限。

第七十八条 原台的代理律师应协助原告依法审查确定适格的赔偿义务机关。

第七十九条 律师应指导、协助委托人就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收集、调取证据。

第八十条 律师应协助委托人及时准备办理案件的法律文书,进行调查、取证,申请鉴定,参加庭审,举证质证,进行辩论,发表代理意见等。

第八十一条 律师在庭审中的权利义务参照本规范第四章第四节的规定办理。

第八十二条 委托人对于一审判决、裁定不服的,律师可以代理其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

第八十三条 进入二审程序后,律师应注意,原告或者第三人在第一审程序中无正当事由未提供而在第二审程序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接纳。

第八十四条 对于不履,行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行政赔偿调解书的,律师可以代理委托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第六章

律师代理行政执行案件

第八十五条 律师可以接受委托,担任行政执行案件的代理人。

律师可以代理当事人就已经生效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行政赔偿调解书等法律文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律师可以代理行政机关或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八十六条 律师代理行政执行案件,应审查下列内容:

(一)据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行政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行政赔偿调解书等法律文书是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二)是否在中请强制执行的法定期限之内;

(三)执行事项是否具有可执行性;

(四)行政机关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

(五)行政机关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已经生效,并具有可执行内容;

(六)申请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否为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七)对于行政机关中请执行具体行政行为,应审查法律、法规是否赋予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申请权,以及被申请入是否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人;

(八)是否属于受理中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八十七条 律师应告知委托人,对于逾期申请执行,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八十八条 中请人的代理律师应代理申请人撰写执行申请书。

第八十九条 中请入的代理律师应代理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执行书、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以及其他必须提交的材料等。

第九十条 申请人的代理律师可以代理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

第九十一条 律师应对人民法院裁定执行中止的事实与理由进行审查,确定是否提出执行中止的异议,协助委托人做好执行程序的恢复准备工作。第九十二条 律师应严格审查人民法院终结执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对于不符合条件的终结执行,律师应代理委托人及时提出异议。

第九十三条 律师可根据案件的性质及被执行人的执行能力等情况,提请委托人注意是否申请延期执行。

第九十四条 可执行回转的案件,律师可代理委托人提出执行回转申请,协助委托人提出有利于回转执行的措施。

第七章 律师代理涉外行政案件

第九十五条 律师可以接受委托,担任涉外行政案件的代理人。

第九十六条 律师接受委托,承办涉外行政案件,应当依法办理委托手续。

律师应当注意,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从我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我因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我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委托效力。

第九十七条 律师接受委托人委托,承办涉外行政案件,应当依法审查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

第九十八条 律师接受委托人委托,承办涉外行政案件,应当注意程序法、实体法及国际条约的适用。

第九十九条 律师接受委托人委托,承办涉外行政诉讼案件,应就司法解释中规定的涉外送达方式,与委托人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百条 律师可以代理行政许可、行政听证、行政裁决等其他行政法律业务。在代理中应当遵循相应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

律师代理其他行政法律业务的规范,将在适时另行制定。

第一百零一条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律师承办行政案件代理业务。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负责解释。

篇3:承办法律援助案件须知

一、承办人向检委会汇报案件存在的问题

检察实践中, 承办人向检委会汇报案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以案件审查报告代替议题报告, 议题不明确

案件审查报告不能代替议题报告, 有的承办人把两者混为一谈, 没有深层次理解和区分两者之间的内涵, 导致提请审议的议题不明确。有的承办人在介绍案件的来源和案由之后, 没有明确讲清提交讨论的中心主题, 对案件汇报的目的存在模糊现象。或者, 有的承办人出于对案件吃不透, 拿不准, 怕意见不被大多数委员接受等原因, 在提出处理意见时, 有时并不是明确肯定, 而是对处理意见遮遮掩掩, 要么没有意见, 要么对几种意见都认为有道理, 给检委会委员作出正确决策带来困扰。

(二) 汇报案件缺少对证据的论证, 把握不好对证据的适用

一起案件的证据体系往往由多组证据组合而成, 在摘录和选择证据时, 应当加以提炼。但实际工作中, 有的承办人在汇报案件时照本宣科, 不知如何提炼对证据的论证, 突出不了重点, 延长了案件讨论时间。

(三) 汇报案件只顾低头念稿, 互动交流不够

表现为汇报时直接宣读自己写好的案件审查报告, 情绪呆板, 没有充分调动汇报气氛, 没有及时与听者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 没有把握好汇报节奏, 容易影响与会者对信息的有效接受, 影响了汇报效果。

(四) 承办人在回答提问时对法条不熟, 言之无据

案件汇报中, 检委会委员对承办人进行的提问有事实证据上的, 也有法律适用上的, 而在法律适用上, 有的承办人之前没有对相关案件的法条进行认真理解和掌握, 或者一知半解, 论据不足, 特别是没有针对法律适用问题提前将相关法条准备充分, 导致汇报案件时出现有问无答、有问慢答或者答非所问的现象。

(五) 汇报案件先后顺序凌乱, 逻辑性不强

有的承办人往往在对某一案件事实的证据存在争议或较为复杂的时候, 把握不好汇报先后顺序, 抓不住汇报要领, 此其一。其二, 对于多人多起犯罪且参加人不规则组合, 或者在聚合型犯罪中, 如何将事实阐述清晰, 如何熟练掌握证据的适用, 如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各位检察委员会委员听进去, 有的承办人遇到此类问题往往出现逻辑混乱现象, 或者汇报逻辑不严密, 给检委会作出正确决策带来障碍。

二、提升案件汇报水平的建议

以上问题的存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检委会对案件处理的质量和正确决策, 如何规范案件承办人的汇报, 提升案件汇报质量, 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思考。

(一) 案件来源和案由要首先汇报

如何在第一时间让听者对案件信息有充分的认识, 这需要承办人对案件来源和案由作出首要汇报。一般而言, 在汇报内容上, 一般是汇报同级公安机关或本院自侦部门侦结后移送审查起诉情况, 如果存在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等程序, 还要将管辖程序的流转汇报清楚, 既要介绍案件的整体背景, 明确案件的特殊性, 也要在程序和管辖上让听者把关是否合法。

(二) 案件办理过程要全面汇报

承办人需要让检委会委员对案件办理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实践中, 涉及办案期限、办案程序、补充侦查情况等多方面内容都要全面汇报, 包括受理、告知、阅卷、提讯、退补、补查等。这一过程是检委会委员对办案情况进行了解和案情掌握的主要途径, 在规范司法特别是在司法责任制不断推进过程中, 案件办理过程更需要承办人向检委会委员汇报清楚, 不能简略, 比如, 办案期限把握问题, 如果案件已经经过二次退补, 检委会委员就已经知道再没有退补的机会, 给检委会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 有关诉讼参与人情况要细致汇报

必须介绍的诉讼参与人主要是当事人, 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果有多名犯罪嫌疑人、多名被害人, 要介绍清楚其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对犯罪嫌疑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及前科等情况都要一一说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请示案件还需要承办人着重汇报请示单位检委会意见、检察长意见。

(四) 案件事实和证据要重点汇报

这是案件汇报的重头戏, 也是检委会委员特别关注的重要环节, 需要承办人突出汇报重点。对案件事实的汇报, 包括汇报侦查机关认定的事实和审查认定的事实, 既要汇报审查认定的事实和侦查认定的事实的同一性, 又要汇报审查认定的事实和侦查认定的事实的差异性, 对差异性较大的需要全面介绍审查认定的事实, 对事实的表述要包含犯罪构成全部要件。对案件证据的汇报, 要紧紧围绕证据的判断、证据的采信来说明, 既要汇报指控证据, 又要汇报辩护证据;既要汇报言词证据, 又要汇报实物证据;既要汇报采信某些证据理由, 又要汇报不采信某些证据的理由, 认为存在非法证据的, 还要汇报认定为非法证据的依据;既要汇报证据的客观性, 又要汇报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既要汇报证据的内容, 又要汇报证据的取证情况。这些, 都要承办人全面梳理, 全面掌握, 全面客观汇报。

(五) 案件处理意见要明确汇报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第十条规定:“承办部门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事项或者案件, 由承办检察官提出办理意见。”这就要求承办人汇报案件需要有个人明确的处理意见, 要克服汇报处理意见存在模棱两可的问题。汇报处理意见的过程, 其实就是梳理侦查机关或部门的意见和分管领导意见的过程。对于不同意见, 既要汇报承办人个人意见, 也要汇报部门意见、检察官会议意见、部门负责人意见和分管领导意见, 还要汇报案件的焦点和关键所在, 并紧紧围绕事实和证据阐述承办人处理意见的理由和依据。

(六)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要客观汇报

有些问题在前面的汇报内容中难以组合进去, 但对案件的处理有影响, 需要进一步作出说明, 将对检委会委员判断案件有参考作用, 一般而言, 承办人除了需要向检委会汇报相关案件事实和证据审查情况外, 对于涉案款物、退赃、扣押、处理情况, 自首、立功的认定, 当事人及辩护人意见, 案件风险预防, 案件向上级机关或领导部门汇报的情况, 与侦查部门 (机关) 交流意见的情况, 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向检委会汇报的, 不能遗漏, 需要承办人作出客观汇报。

(七) 回答和说明提问要清晰汇报

回答和说明提问也很重要, 需要承办人认真准备。承办人汇报案件后, 检委会委员就相关问题提问时, 承办人在回答和说明问题时不能模糊不清, 必须客观清晰。检委会委员就提请的案件问题主要还是围绕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 对事实、证据方面提问, 承办人在提问环节时应做好提问记录, 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 也可以是简单写下要点再据此展开回答, 切忌拖泥带水, 使听者对回答和说明问题感受到清晰客观。对法律适用方面的提问, 则需要提前将相关的法条准备充分, 沉着应对, 切忌出现回答恐慌或答不对题的现象。

(八) 介绍案件顺序要合理汇报

介绍案件顺序是否合理在某种程度上考验承办人汇报逻辑是否严密的问题, 需要认真把握。一般情况下, 案件的汇报顺序应按照案件办理程序进展的先后进行汇报。如果在正常的程序内有其他“插曲”性质的程序, 应当穿插予以介绍;案件事实应按照“七何” (何时、何地、何人、以何种手段、实施何种犯罪行为、侵犯了何人利益、造成何种危害结果) 要素介绍, 如果是一个人实施多起犯罪, 或者多个人实施多起犯罪, 还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 以先重后轻或行为时间顺序或先主后从顺序进行。汇报案件证据时应按先客观后主观、先直接后间接顺序进行。这样, 可以较好为检委会委员厘清发言思路。

(九) 表述案件详略要得当汇报

任何事情的处理要有“分寸”, 有详略, 得体、得当。汇报案件也一样。通常情况下, 案件的焦点往往只有一个或几个, 因此, 在汇报时要注意把握好详略, 对不需要讨论的确定性事项可以简单介绍, 对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要突出焦点予以说透。如, 一人多起犯罪的, 需要讨论的往往只是某几起或某一起, 而对其他的犯罪事实和证据就应该做到简略汇报。这样, 才不致于使案件汇报让听者有“乱象”感觉。

(十) 把握案件节奏要适中汇报

承办人汇报案件既要让各位检委会委员听起来不费劲, 及时让听者对案件信息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和了解, 又要有汇报艺术, 不呆板, 让听者有兴趣感受案件信息, 这是对承办人汇报案件的基本要求。因此, 汇报案件时要始终站在听者的立场和角度表述、陈述, 既要注意表述的节奏和速度, 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该停顿处停顿, 该强调处强调, 又要注意汇报时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 不能低头汇报, 不能没有精气神, 注重汇报语言的流畅, 注重与大家的互动交流, 充分调动听者积极接受案件信息, 为检委会委员作出正确决策提供更好服务。

摘要:在司法责任制不断推进过程中, 检委会的工作尤为重要, 特别是有重大社会影响或者重大分歧意见的刑事案件一般都会提请检委会审议。当前, 从司法实践上看, 承办人在向检委会汇报案件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规范承办人向检委会汇报工作也是提升检委会议案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案件审查报告,议题报告

注释

篇4:承办法律援助案件须知

【关键词】法律援助;申诉;代理;初探

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获得必要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201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意见中指出,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参与申诉案件代理制度,开展试点,逐步将不服司法机关生效民事和行政裁判、决定,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下一步相关试点和推行工作将会提上日程。本文试图对法律援助参与申诉案件代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初步的探析。

一、我国开展申诉法律援助工作现状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目前,在我国由于立案难、申诉法律援助程序不明确等原因,大多数地区法律援助机构没有明确将申诉案件代理纳入法律援助范围,更多得是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或明确将司法机关已经立案的申诉案件纳入法律援助范围。但也有少量地区法律援助机构已经探索将申诉案件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开始办理各类申诉案件。

二、开展申诉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申诉案件立案难。申诉案件一般很难立案,即使法律援助机构受理,指派了律师,但往往因为不能立案而使案件没有结果。在实践中很多法律援助申诉案件因不予立案而最终中止法律援助,检查机关的民事抗诉权力并未充分发挥,导致法律援助参与申诉案件始终处在被动地位。

(二)申诉案件与信访案件经常混淆。各地法律援助机构从部分的咨询案件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申诉案件都是长期的信访案件,且有一部分根本不能进入法律程序,在目前大部分地区没有统一明确的法律援助参与申诉代理具体制度、程序的情况下,如何对法律援助机构代理申诉案件进行定位,在法律援助机构人员、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让法律援助工作变成接访工作,不让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造成工作中的越位,是开展申诉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律师代理申诉案件积极性受影响。申诉案件不易操作,申诉时间长,有的申诉案件需要几年、甚至更长,这几年出现的冤假错案,申诉时间长达十几年,久拖不决,导致律师不愿意耗费精力来办理。即使申诉不成,申请人往往将矛盾转移,认为法律援助可以通过非法律手段处理问题,拒不承担诉讼风险,或将法律援助看成是包打赢官司的部门,往往引发新的矛盾。

(四)法律援助参与申诉代理补贴发放标准难以确定。

由于申诉案件存在立案难、案情复杂、办理时间长且无法确定等现实因素,如何计算办案成本,如何为承办申诉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发放办案补贴也是法律援助参与申诉代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规范法律援助参与申诉案件代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对申诉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条件、办理程序、补贴发放等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使法律援助机构在受理、指派、办理申诉法律援助案件时有法可依,补贴发放等工作有据可查。

(二)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推荐参与代理申诉案件的律师人选,并建立律师人才库和名录。参与代理申诉案件的律师应当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事业,善于做群众工作。重视发挥党员律师、优秀律师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各级党委、政法委要加强对法律援助参与申诉代理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为律师参与代理申诉案件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加强安全防范,保障律师人身安全;对律师阅卷、咨询了解案情等合理要求提供支持,对律师提出的处理建议认真研究,及时反馈意见。

(四)检察机关应加大民事行政申诉案抗诉力度。实现公正司法是检察监督的根本目的,在涉及重大信访申诉案件的敏感问题上,运用律师代理申诉,是进一步促进公权干预私权诉讼的顺利成功,检察机关面对私权诉讼的不公,就要敢于依法运用检察权界入私权诉讼中去,进行公正抗诉,在抗诉中,要更好把握运用律师代理申诉案件的度和量。

(五)明确人民法院申监庭、人民检察院民刑抗诉科、法律援助机构为负责申诉案件法律援助的职能部门。要保障申诉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通过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加强交流沟通,数据共享,就提供法律援助的申诉案件处理、审理情况,以及处理、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共同促进申诉案件的及时化解。

(六)司法行政机关要联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出台类似《关于推行申诉案件法律援助工作机制的意见》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对申诉法律援助工作的操作流程、部门协作、相关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做好与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的衔接工作,为律师承办申诉法律援助案件提供必要的便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2015.06.

[2]赵妮,张建涛.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智富时代,2015.06.

[3]杜桂兰.浅析法律援助制度及其完善.华侨大学,2013:9-13.

作者简介

篇5:承办法律援助案件须知

孙建立

引言

刘会长批示:事务所和注师当管理人,一定要当出信誉来,树立好品牌。

一、注师行业承接破产相关业务的机遇与挑战 1、1机遇一:

管理人制度的建立,为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增加了一项法定业务,担任管理人将会成为会计师事务所新的业务增长点,注册会计师行业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和国际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地区有33家会计师事务所进入第一批机构管理人名册。

北京高院随机选定管理人办法实施以来,已有10家会计师事务所受指定担任管理人。分别为万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中审会计师事务所、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北京中润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瑞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华通鉴会计师事务所、北京中公信

会计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北京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中一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2机遇二:

基于在会计、审计等领域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注册会计师成为企业破产及清算案件中的重要参与者。企业破产、企业倒闭、企业

自行清算的异同。

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2008年仅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

此外,据2008年12月21日新华社消息,1-10月广东全省有15661家中小企业关闭,而破产数据库显示的是,广东全年只有153起破产案件 2、1挑战一:

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三大行业竞争;

截至2008年12月,全国律师事务所大约有14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7200多家,破产清算事务所约200家。2、2挑战二:

破产事务法律性比较强,注册会计师没有律师那样善于同法官打交道。德国马丁·路德大学法学系教授史提帆博士说,管理人需要具备必要的

专业知识,必须是一名律师,他必须有能力处理与税法、公司法(尤其是合资企业法)、环境法、劳动与雇佣法、责任法等有关的问题。

英国“新破产法”颁行后,改变原来的做法,规定唯有正式开业的破产律师才具有充任破产管理人的资格。这种做法是按肯纳斯·科克大法官

领导的“司法委员会”的建议形成的。3、1应对一:发挥特长,重视法律,当好管理人

注册会计师的特长在于拥有会计、财务、审计等专业知识,有利于充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也能在和解、重整等程序

中发挥优势;

重视法律,特别是企业破产法在实体及程序上的要求,如:管理人职责,债务人的可撤销及无效行为,债权申报与审查,债权人会议召开与

决议通过要求等。3、2应对二:积极拓展企业破产相关业务

除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外,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受管理人、债权人、债务人及其他相关利害关系人委托办理相关业务,如清算审计、代理申报债权、协助编制重整计划等。

特别是,重视与律师合作,在律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时,积极争取,协助管理人工作

二、管理人制度与破产程序

1、管理人概念: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管理人有不同称谓,如破产管理人、托管人、受托人、清算人、监督人、接管人、清盘人、临时监护人、司法管理人、破产

代表等。

大体而言,大陆法系国家一般称为“管理人”(德国称财产管理人,法国称司法代理人),英美法系国家一般称为“受托人”或“托管人”

(trustee),联合国《破产立法指南草案》则折衷称为“破产代表”。

2、管理人制度起源:

管理人制度的起源可追溯至古罗马时代。

早期,债权人自立救济,胜诉后自行执行。

后来,实行委付财产制,法院应债权人请求发给管财命令,债权人可以占有债务人全部财产,然后,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从债权人中选任财产

管理人。

罗马帝制时期,改总括拍卖为个别拍卖,立法规定必须选任财产管理人,此项制度延续发展至今,形成了现代管理人制度。

3、管理人制度的重要性:

破产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而管理人制度则被视为破产程序是否按市场化规则运作的一项重要判定标准。

管理人是破产程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机关,涉及管理人的事项和管理人的行为几乎贯穿于整个破产程序,涉及到破产程序中的全部当事人和

有关参与者。

4、破产程序:

和解;

重整;

破产清算

三、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指南

1、指南总体情况:

指南遵循《企业破产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要求,结合我国企业破产案件特点,总结注册会计师参与企业破产案件经验,对注册会计师承办

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提供指导。

2、管理人职责

(一)接管债务人财产并进行管理;

(二)接管债务人的印章及账簿、文书等资料;

(三)充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

(四)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

(五)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和其他必要开支;

(六)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对债务人营业情况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经人民法院许可后,决定继续或停止债务人营业;

(七)管理继续营业的债务人的营业事务,但在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债务人在管理人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除外

(八)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破产申请受理前成立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并通知对方当事人,如果决定继续履行合同的,应当依照企业破产法第二十六条、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报经人民法院或债权人委员会同意;

(九)依法清收债务人的债权,接受债务人的债务人或财产持有人的债务清偿或财产交付;

(十)发现债务人有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所列可撤销行为的,追回相关财产,必要时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行为;

(十一)发现债务人有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三条所列无效行为的,追回相关财产,必要时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该行为无效;

(十二)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要求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债务人的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必要时通过人民法院进行;

(十三)追回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从企业获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占的企业财产,必要时通过人民法院进行;

(十四)可以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通过清偿债务或者提供为债权人接受的担保,取回质物、留置物,但应依照企业破产法第二十六

条、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报经人民法院或债权人委员会同意;

(十五)接受债权申报,登记造册,对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查,并编制债权表,提交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核查;

(十六)妥善保存债权表和债权申报材料,供利害关系人查阅;

(十七)调查债务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列出清单并公示,对职工提出的异议经核实后予以更正;

(十八)可以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

(十九)于债权人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已知债权人,列席债权人会议,向债权人会议报告职务执行情况,并回答询问;

(二十)代表债务人或另外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

(二十一)在重整中,注册会计师作为管理人负责管理债务人财产和营业事务的,应制作重整计划草案,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就

重整计划草案向债权人会议作出说明,并回答询问;

(二十二)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可以同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协商;

(二十三)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批准重整计划草案;

(二十四)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自重整计划通过之日起十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批准重整计划的申请;

(二十五)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八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营业事务;

(二十六)在重整计划规定的监督期内,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

(二十七)根据重整计划执行情况,在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期届满前,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延长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期限;

(二十八)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期届满时,向人民法院提交监督报告;

(二十九)债务人不能执行或不执行重整计划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裁定终止重整计划的执行、宣告债务人破产;

(三十)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并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终止和解程序时,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营业事务,并向人民法院提交执行职务的报告;

(三十一)在人民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后,及时拟定破产财产变价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

(三十二)按照债权人会议通过或者人民法院裁定的破产财产变价方案,适时变价出售破产财产;

(三十三)根据破产财产变价出售情况,及时拟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并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债权人会议通过后提请人民法院裁定认可;

(三十四)执行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并关注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应当提存

分配额的事项;

(三十五)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或破产人无财产可供分配的,应当提请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

(三十六)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完结后,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交破产财产分配报告,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

(三十七)自破产清算程序终结之日起十日内,向破产人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三十八)办理破产人注销登记后,如存在未决的诉讼或仲裁,应当继续参加;

(三十九)人民法院认为管理人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3、接管

指南所称接管,是指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管理人,对债务人实施全面接收和管理。

4、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

指南所称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是指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充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并制作财产

状况报告。

5、调查债务人营业状况

指南所称调查债务人营业状况,是指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接管债务人后,对债务人的营业及相关合同等情况进行调查,并

根据调查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履行相关合同、是否继续营业及其他相关管理事务。

6、调查职工债权

指南所称职工债权,是指债务人所欠职工工资和医疗、伤残保险、抚恤费用,所欠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

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指南所称调查职工债权,是指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对职工基本情况及职工债权情况进行调查,列出职工债权清单。

7、接受债权申报

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应接受所有提供了企业破产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债权申报材料的债权人的债权申报。

注册会计师收到债权申报材料后,应当登记造册,列明各债权人申报材料中提供的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及有关证据等情况。注册会计师

应对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查,在审查基础上编制债权表。

注册会计师应妥善保管债权表和债权申报材料,供利害关系人查阅。

注册会计师应将编制的债权表提交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核查,债务人、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债权无异议的,提交人民法院裁定确认。

8、制作重整计划草案

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在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后,如负责管理债务人财产和营业事务,应在前期调查基础上,在人民

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制作重整计划草案,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

9.破产清算(破产财产变价与出售)

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在人民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后,应做好破产清算有关工作。

注册会计师收到人民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的裁定书后,应及时整理财产清册、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清算期间有关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

注册会计师应当组织对破产财产进行审查、估价,及时拟定破产财产变价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债权人会议通过的或人民法院裁定的变价方案,适时变价出售破产财产。

变价出售破产财产应当通过拍卖进行,但是,债权人会议决定以协议处分或资产抵债处置等其他方式进行的除外。

10.承办其他相关业务

(一)为管理人提供专业服务:

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管理人委托,提供会计、审计、咨询等相关专业服务。包括但不限于:(1)对破产申请受理日债务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清算审计,出具清算审计报告;(2)对清算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出具清算审计报告;(3)对清算终结日债务人、破产人的资产状况、财务收支情况、财产分配情况进行审计,出具清算审计报告;(4)进行其他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管理人委托,协助管理人履行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2)调查

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3)审查债权人申报的债权;(4)清理职工债权;(5)制作重整计划草案。

(二)为债权人提供专业服务:

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债权人委托,提供相关专业服务。包括但不限于:(1)协助准备有关破产申请材料;(2)代理申报债权;(3)代理

债权人出席债权人会议,行使表决权。

(三)为债务人提供专业服务:

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债务人委托,提供相关专业服务。包括但不限于:(1)协助准备有关破产申请材料;(2)协助编制重整计划草案;

(3)协助制定和解协议草案;(4)协助引进战略投资人。(5)为其他人提供专业服务

11.补充要求

注册会计师接受管理人、债权人、债务人或其他相关人委托,提供专业服务时,应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应制作必要的工作底稿,工作底稿应真实、完整、记录清晰。

注册会计师接受管理人、债权人、债务人或其他相关人委托,提供专业服务时,应考虑是否具有必要的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

注册会计师担任管理人时,应考虑是否存在法定应予回避的情形。

《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为了指导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行业规范,完成了《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征求意见稿的研究起草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指南》起草的主要经过

一是开展法律和国外文献等相关研究。2006年7月开始,受最高人民法院委托,中注协参与了《企业破产法》实施相关司法解释的研究工作。为此,我们对《企业破产法》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对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破产法、有关破产法的相关文献等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借此机会,重点研究了破产程序、管理人职责、管理人指定、管理人报酬以及与管理人相关的法律关系等问题。其间,考虑到破产案件管理人业务涉及财务会计、法律、企业管理相关综合性专业知识的实务特点,中注协决定起草《指南》,为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提供技术指导。

二是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注协于2007年1月开始,组织部分事务所研究有关破产管理实务和操作程序,于4月底起草形成了《指南》讨论稿;5月组织成立了由立法专家、法官、注册会计师、律师组成的《指南》起草组和专家咨询组,并于5月11日—14日召开起草组工作会议,对《指南》讨论稿逐条讨论、修改,形成了《指南》征求意见稿。

二、关于《指南》总体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指南》征求意见稿分为十二章,共68条,主要规范了注册会计师承办管理人业务,以及接受管理人、债权人、债务人委托承办其他相关业务的操作程序和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主要包括管理人职责、接管债务人财产、实施财产调查、实施营业调查、接受债权申报、制作重整计划草案、破产清算、承办管理人、债权人、债务人委托的相关业务、相关补充要求、附则等。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起草原则

一是对《企业破产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疏理,形成管理人的法定职责及操作程序等;二是充分考虑破产清算工作实践,将注册会计师从事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的核心工作内容、重点关注事项等进行了规范,力争为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特别是担任管理人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充分借鉴执业准则的成果,包括体例、结构、表述方法等。

(二)关于文件名称

考虑到目前最高法院的有关实施细则正在制订中,还有一些不确定事项,另外,在企业破产案件中,会计师事务所除可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外,还可以提供其他相关专业服务,故名称暂定为《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指南(试行)》。

(三)关于清算审计 考虑到企业破产实务中,注册会计师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的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清算审计,在旧的清算组制度下,清算组也要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清算审计,在《指南》起草中,律师也普遍认为,律师承办破产案件通常也需要委托事务所做清算审计。故此,我们在《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加入了有关清算审计的内容,包括注册会计师担任管理人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职责前的清算审计,以及接受管理人委托提供清算审计相关业务。

关于发布《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指南

[作者:我的画画 提交日期:2008-1-15 9:40:00 | 分类: | 访问量:175

发文文号: 会协[2008]1号

发文部门: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发文时间: 2008-1-7

实施时间: 2008-2-1

失效时间:

法规类型: 执业规范指南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全国

发文内容: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发布《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指南(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行为,提高执业质量,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和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了《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指南(试行)》,现予印发,自2008年2月1日起试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附件: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指南(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指导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所称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包括但不限于:

(一)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

(二)接受管理人委托,提供清算审计等相关专业服务;

(三)接受债权人委托,提供相关专业服务;

(四)接受债务人委托,提供相关专业服务;

(五)接受其他人委托,提供相关专业服务。

第三条 本指南所称注册会计师,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及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的执业人员。

第四条 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第二章 管理人职责

第五条 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职责主要有:

(一)接管债务人财产并进行管理;

(二)接管债务人的印章及账簿、文书等资料;

(三)充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

(四)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

(五)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和其他必要开支;

(六)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对债务人营业情况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经人民法院许可后,决定继续或停止债务人营业;

(七)管理继续营业的债务人的营业事务,但在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债务人在管理人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除外;

(八)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破产申请受理前成立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并通知对方当事人,如果决定继续履行合同的,应当依照企业破产法第二十六条、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报经人民法院或债权人委员会同意;

(九)依法清收债务人的债权,接受债务人的债务人或财产持有人的债务清偿或财产交付;

(十)发现债务人有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所列可撤销行为的,追回相关财产,必要时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行为;

(十一)发现债务人有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三条所列无效行为的,追回相关财产,必要时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该行为无效;

(十二)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要求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债务人的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必要时通过人民法院进行;

(十三)追回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从企业获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占的企业财产,必要时通过人民法院进行;

(十四)可以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通过清偿债务或者提供为债权人接受的担保,取回质物、留置物,但应当依照企业破产法第二十六条、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报经人民法院或债权人委员会同意;

(十五)接受债权申报,登记造册,对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查,并编制债权表,提交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核查;

(十六)妥善保存债权表和债权申报材料,供利害关系人查阅;

(十七)调查债务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列出清单并公示,对职工提出的异议经核实后予以更正;

(十八)可以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

(十九)于债权人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已知债权人,列席债权人会议,向债权人会议报告职务执行情况,并回答询问;

(二十)代表债务人或另外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

(二十一)在重整中,注册会计师作为管理人负责管理债务人财产和营业事务的,应当制作重整计划草案,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就重整计划草案向债权人会议作出说明,并回答询问;

(二十二)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可以同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协商;

(二十三)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批准重整计划草案;

(二十四)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自重整计划通过之日起十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批准重整计划的申请;

(二十五)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八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营业事务;

(二十六)在重整计划规定的监督期内,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

(二十七)根据重整计划执行情况,在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期届满前,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延长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期限;

(二十八)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期届满时,向人民法院提交监督报告;

(二十九)债务人不能执行或不执行重整计划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裁定终止重整计划的执行、宣告债务人破产;

(三十)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并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终止和解程序时,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营业事务,并向人民法院提交执行职务的报告;

(三十一)在人民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后,及时拟定破产财产变价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

(三十二)按照债权人会议通过或者人民法院裁定的破产财产变价方案,适时变价出售破产财产;

(三十三)根据破产财产变价出售情况,及时拟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并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债权人会议通过后提请人民法院裁定认可;

(三十四)执行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并关注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应当提存分配额的事项;

(三十五)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或破产人无财产可供分配的,应当提请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

(三十六)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完结后,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交破产财产分配报告,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

(三十七)自破产清算程序终结之日起十日内,向破产人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三十八)办理破产人注销登记后,如存在未决的诉讼或仲裁,应当继续参加;

(三十九)人民法院认为管理人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 接管

第六条 本指南所称接管,是指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管理人,对债务人实施全面接收和管理。

第七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接收债务人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一)现金、债权、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对外投资、无形资产等财产及相关凭证;

(二)公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海关报关章、职能部门章、各分支机构章、电子印章、法定代表人名章等印章;

(三)总账、明细账、台账、日记账等账簿及全部会计凭证、重要空白凭证;

(四)设立批准文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书及各类资质证书、章程、合同、协议及各类决议、会议记录、人事档案、电子文档、管理系统授权密码等资料。

第八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债务人的财产、内部事务和营业事务实施管理,必要时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聘请工作人员参与管理工作。

第四章 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

第九条 本指南所称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是指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充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并制作财产状况报告。

第十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债务人的出资情况、现金状况、债权状况、存货状况、固定资产状况、在建工程状况、对外投资状况、土地及无形资产状况等财产状况进行调查。

第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在调查时,应当关注有关财产的真实性、合法性、权属及实际状况,也应关注其可变现情况。

第十二条 注册会计师对债务人出资情况进行调查时,要重点关注:

(一)出资人名册,出资协议、债务人章程、验资报告及实际出资情况;

(二)非货币财产出资的批准文件、财产权属证明文件及权属变更登记文件;

(三)历次资本变动情况及相应的验资报告。

第十三条 注册会计师对债务人现金状况进行调查时,要重点关注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

第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对债务人债权状况进行调查时,要重点关注债权形成原因、形成时间、具体债权内容及债权催收情况。

第十五条 注册会计师对债务人存货状况进行调查时,要重点关注存货的存放地点、数量、状态、性质及相关凭证。

第十六条 注册会计师对债务人固定资产状况进行调查时,要重点关注:

(一)债务人的房屋产权及重要设备权属;

(二)债务人有关海关免税的设备情况。

第十七条 注册会计师对债务人在建工程状况进行调查时,要重点关注在建工程立项文件、相关许可,工程进度、施工状况及相关技术资料。

第十八条 注册会计师对债务人对外投资状况进行调查时,要重点关注:

(一)各种有价证券;

(二)对外投资情况证明;

(三)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情况,必要时可以申请进行审计、评估。

第十九条 注册会计师对债务人土地及无形资产状况进行调查时,要重点关注:

(一)债务人土地使用权属及使用情况;

(二)债务人拥有的专利、非专利技术、商标、版权等;

(三)债务人拥有的许可或特许经营权情况。

第二十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债务人所涉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所列的可撤销或无效行为进行调查。

第二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涉及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从企业获取非正常收入和侵占企业财产进行调查。

第二十二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债权人主张抵销的债权债务进行调查,调查时要重点关注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一)债务人的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后取得他人对债务人的债权;

(二)除因为法律规定或者有破产申请一年前所发生的原因而负担债务外,债权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对债务人负担债务;

(三)除因为法律规定或者有破产申请一年前所发生的原因而取得债权外,债务人的债务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对债务人取得债权。

第二十三条 注册会计师在财产状况调查过程中,应当关注有关财产是否存在抵押、质押等权利受限情况,以及相关争议情况。

第二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根据对债务人财产调查情况,在整理、分析相关证据后,出具债务人财产状况报告。

第二十五条 债务人财产状况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素:

(一)标题;

(二)收件人;

(三)目的和范围;

(四)执行的主要程序;

(五)财产状况说明;

(六)报告使用范围;

(七)管理人盖章;

(八)报告日期。

第五章 调查债务人营业状况

第二十六条 本指南所称调查债务人营业状况,是指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接管债务人后,对债务人的营业及相关合同等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履行相关合同、是否继续营业及其他相关管理事务。

第二十七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债务人基本情况、经营情况、签署的重要合同(协议)情况等营业状况进行调查。

第二十八条 注册会计师调查债务人基本情况时,要重点关注:

(一)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书、特许经营证书、资质证书、相关批准文件,以及相关合同及文件;

(二)组织结构、股权结构、下属公司、分支机构及营业网点等。

第二十九条 注册会计师调查债务人经营情况时,要重点关注:

(一)债务人产品、服务结构;

(二)债务人所在行业发展状况;

(三)债务人市场位置;

(四)债务人破产的重要原因;

(五)债务人生产产品、提供服务能力。

第三十条 注册会计师调查债务人签署的重要合同时,要重点关注:

(一)与股权有关的合同;

(二)在债务人财产上设定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等限制债务人权利的合同及履行情况,以及债务人作为抵押权人、质押权人、留置权人等相关合同及履行情况;

(三)与合并、分立、重组、收购有关的重要合同及文件;

(四)重要服务合同;

(五)重要特许合同;

(六)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重要合同;

(七)重要租赁合同;

(八)重要购销合同;

(九)重要保险合同;

(十)重要借款合同;

(十一)附条件、附期限的合同。

第三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或者仲裁情况进行调查。

第三十二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对债务人营业状况调查的情况,拟定债务人财产管理方案。

第六章 调查职工债权

第三十三条 本指南所称职工债权,是指债务人所欠职工工资和医疗、伤残保险、抚恤费用,所欠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本指南所称调查职工债权,是指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对职工基本情况及职工债权情况进行调查,列出职工债权清单。

第三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职工债权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时要重点关注:

(一)职工人数、工资标准、职务岗位、在债务人连续工作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

(二)债务人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三)补偿金额应当达到法定最低要求;

(四)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当按照债务人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五)职工债权金额、类别等。

第三十五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职工债权调查情况,列出职工债权清单并予以公示。

第三十六条 职工对职工债权清单有异议要求注册会计师更正的,注册会计师核实后应当予以更正。

第七章 接受债权申报

第三十七条 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应当接受所有提供了企业破产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债权申报材料的债权人的债权申报。

第三十八条 注册会计师收到债权申报材料后,应当登记造册,列明各债权人申报材料中提供的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及有关证据等情况。

第三十九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查,在审查基础上编制债权表。

第四十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妥善保管债权表和债权申报材料,供利害关系人查阅。

第四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将编制的债权表提交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核查,债务人、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债权无异议的,提交人民法院裁定确认。

第八章 制作重整计划草案

第四十二条 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在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后,如负责管理债务人财产和营业事务,应当在前期调查基础上,在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制作重整计划草案,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

第四十三条 重整计划草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债务人的经营方案;

(二)债权分类;

(三)债权调整方案;

(四)债权受偿方案;

(五)重整计划的执行期限;

(六)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期限;

(七)有利于债务人重整的其他方案。

第四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在制作重整计划草案时,要重点关注下列问题:

(一)各类债权人因重整计划的实施而获得的受偿比例是否低于破产清算的受偿比例;

(二)不减免债务人欠缴的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

第四十五条 注册会计师制作重整计划草案的,应当向债权人会议就重整计划草案作出说明,并回答询问。

第四十六条 债权人会议部分表决组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注册会计师可以同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协商。

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拒绝再次表决或者再次表决仍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但重整计划草案符合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所列条件的,注册会计师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批准重整计划草案。

第四十七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自重整计划通过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批准重整计划的申请。

第九章 破产清算

第四十八条 注册会计师受人民法院指定担任管理人,在人民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后,应当做好破产清算有关工作。

第四十九条 注册会计师收到人民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的裁定书后,应当及时整理财产清册、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清算期间有关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

第五十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组织对破产财产进行审查、估价,及时拟定破产财产变价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

第五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债权人会议通过的或人民法院裁定的变价方案,适时变价出售破产财产。

变价出售破产财产应当通过拍卖进行,但是,债权人会议决定以协议处分或资产抵债处置等其他方式进行的除外。

第五十二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破产财产变价出售情况,及时拟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债权人会议通过后提请人民法院裁定认可。

第五十三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后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并关注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应当提存分配额的事项。

第五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完结后,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交破产财产分配报告,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

第五十五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编写履职情况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管理人基本情况;

(二)破产人基本情况;

(三)破产财产情况;

(四)债权申报及审查确认情况;

(五)破产人对外债权催收情况;

(六)破产清算中财务收支情况;

(七)破产财产的管理、变价及分配情况;

(八)诉讼和仲裁情况;

(九)未完结事项安排。

第五十六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十日内,持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的裁定,向破产人的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五十七条 注册会计师于办理注销登记完毕的次日终止执行管理人职务。但是,存在诉讼或者仲裁未决情况的除外。

第五十八条 注册会计师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终止执行职务后,应当将管理人印章交公安机关销毁,并将销毁的证明送交人民法院。

第十章 承办其他相关业务

第一节 为管理人提供专业服务

第五十九条 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管理人委托,提供会计、审计、咨询等相关专业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一)对破产申请受理日债务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清算审计,出具清算审计报告;

(二)对清算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出具清算审计报告;

(三)对清算终结日债务人、破产人的资产状况、财务收支情况、财产分配情况进行审计,出具清算审计报告;

(四)进行其他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第六十条 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管理人委托,协助管理人履行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一)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

(二)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

(三)审查债权人申报的债权;

(四)清理职工债权;

(五)制作重整计划草案。

第二节 为债权人提供专业服务

第六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债权人委托,提供相关专业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一)协助准备有关破产申请材料;

(二)代理申报债权;

(三)代理债权人出席债权人会议,行使表决权。

第三节 为债务人提供专业服务

第六十二条 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债务人委托,提供相关专业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一)协助准备有关破产申请材料;

(二)协助编制重整计划草案;

(三)协助制定和解协议草案;

(四)协助引进战略投资人。

第十一章 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时的补充要求

第六十三条 注册会计师接受管理人、债权人、债务人或其他相关人委托,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当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第六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应当制作必要的工作底稿,工作底稿应真实、完整、记录清晰。

第六十五条 注册会计师接受管理人、债权人、债务人或其他相关人委托,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当考虑是否具有必要的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

第六十六条 注册会计师担任管理人时,应当考虑是否存在法定应予回避的情形。

第十二章 附则

第六十七条 注册会计师承办企业破产案件相关业务,除有特定要求者外,应当参照本指南办理。

上一篇:语文选修诗歌散文第三单元检测题下一篇:18年高考数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