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合理使用光伏技术论文

2024-04-29

产品设计中合理使用光伏技术论文(共11篇)

篇1:产品设计中合理使用光伏技术论文

1方兴未艾的光伏产业

1983年,美国加州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厂,它的装机总容量高达1.6×107W。1994年,日本实施补助奖励的办法,大力推荐各家各户使用3000W的“市电并联型太阳光电能系统”,在使用的第一年,政府补助49%的经费,之后补助逐年递减,至此,日本成为了推广太阳能发电最积极的国家。一年以后,日本已经有9400户装置该系统,装机总容量达到了3.2×107W。在中国,太阳能发电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装机补贴标准为20元/W。2014-04-09,我国出台了新政策,国家和地方将对使用光伏发电的民用住宅提供长期补贴,由此可知,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重点从“大型地面电站”转向“屋顶分布式电站”。按发电量计算,每千瓦时电国家补贴0.42元,地方(上海)补贴0.40元,合计0.82元。从理论上讲,家庭自建1个屋顶光伏电站,仅靠政府补贴的电费七八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而且光伏电站一般可以平稳运行25年,也就是说,之后十多年的发电收益都是净赚。但是,中电光伏研发公司总经理吕俊说:“屋顶发电要想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前提是在其25年的生命周期里都能稳定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光伏组件会逐渐老化,在极端条件下,小部分光伏电池板在使用5年后可能就会损失2/3的发电能力。”

2琳琅满目的光伏产品

为了彰显光伏技术的优越性,最大的概念产品设计莫过于太阳能飞机,这也许是永远都不能用于商业化飞行的大手笔——从西风号、动力号到太阳驱动2号,大鸣大放之后,所有的太阳能飞机只能做侦查工作或者成为探险家冒险的工具。太阳能动力的概念汽车也不得不“瘦身”——安全、舒适截然不顾,耗资巨大,汽车质量和使用寿命不堪一击。光伏电池在面对这些“大功率”的机械设备时,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这也许是设计师短时间内找不出更好的载体来弘扬光伏技术“低碳、环保、绿色”特点的原因。轰轰烈烈的技术炒作正在进行,光伏技术与LED光源却悄悄联合起来。LED光源以发光效率极高的先天优势正在逐渐取代“白炽灯”“日光灯”和“卤素灯”,1个7W的LED灯的发光效率相当于1盏85W的“白炽灯”。光伏技术和LED光源的组合产品从路灯、庭院灯、信号灯、草坪灯到工艺品灯、车灯,各种产品层出不穷。近几年,新建的公路必须用“光伏加LED”照明,不然就会显得决策者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太时尚。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是季风性气候,连续下几天雨,再刮一阵风,碗口粗的树都被吹得歪歪扭扭,更不用说那些顶着一两平方米太阳能板的路灯了,输电线路就在路灯的上面,为什么非要用“光伏”呢?在崎岖的山路或无人区的公路上设置一排光伏发电的路灯,那可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淘宝网搜索“太阳能”几个字,就会出现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到手机充电器等5000多条信息、10000多个产品,可谓琳琅满目。

3产品设计中的合理定位

2014-04-09出台的新政策确实让业界眼前一亮,但是,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住在高楼大厦的上海人凭什么不用0.52元/kWh的市电,而是偏要垫资去改装屋顶以换取国家和地方的补贴。在青岛召开的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有一家光伏企业在销售自己的产品——1块24W的太阳能板加上1个12V、12A的铅酸电池,再搭配上1个10W的节能灯而特制的灯。该公司自称这是“无电地区的照明方案”,而该产品的安装费就需要500元。不难想象,无电地区大多在偏远、贫困的地方,500元对那里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亩地大半年的收入。这样发展下去,最后还是成了“想用的,买不起;有钱的,用不着”的“大闲产品”了。如果把国家对光伏产业的补助政策微调一下,让有钱人进行“爱心捐助”,这一方案或许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只要不让贫困的消费者自己掏腰包,也许偏远、贫困地区的晚上才会不再黑暗。在众多的设计中,有一个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如果把光伏安装到农用面包车的顶部,为车上的冷藏设备提供电源,那么,农民就可以将前一天采摘下来新鲜果蔬装在车上保鲜,到第二天再开车去出售。如果遇到阴天下雨,接上市电冷藏车还是可以照常工作的。这种太阳能冷藏车提供4m3的0~4℃的保鲜环境是不成问题的,而车顶2m2的光伏电池每天可以提供2kWh电。设想一下,在烈日下出售凉凉的西瓜,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如何亮化景观水面呢?图1所示的设计产品“太阳能水上浮灯”是最好的选择。白天光伏电池将电能储藏在内置的磷酸铁锂电池内,太阳落山时这些灯就会亮起,十分漂亮。水面浮灯省去了埋设水线的麻烦,只要将其放在水里就能周而复始地工作。如果不想让风把它吹走,最好在底部系上重物。该产品提供了一个非常小的自动光伏照明系统,但却叙述出了抒情诗般的宁静之美。光伏产品既然能制成发电的屋顶,就可将这种屋顶安装到高山之巅的亭台楼阁上,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在汽车4S店里,不乏光伏汽配装饰产品,比如比较实用的太阳能充电器、应急灯,能让人心情愉悦的绿芽起舞、招财猫等。

篇2:产品设计中合理使用光伏技术论文

1方兴未艾的光伏产业

1983年,美国加州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厂,它的装机总容量高达1.6×107W。1994年,日本实施补助奖励的办法,大力推荐各家各户使用3000W的“市电并联型太阳光电能系统”,在使用的第一年,政府补助49%的经费,之后补助逐年递减,至此,日本成为了推广太阳能发电最积极的国家。一年以后,日本已经有9400户装置该系统,装机总容量达到了3.2×107W。在中国,太阳能发电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装机补贴标准为20元/W。-04-09,我国出台了新政策,国家和地方将对使用光伏发电的民用住宅提供长期补贴,由此可知,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重点从“大型地面电站”转向“屋顶分布式电站”。按发电量计算,每千瓦时电国家补贴0.42元,地方(上海)补贴0.40元,合计0.82元。从理论上讲,家庭自建1个屋顶光伏电站,仅靠政府补贴的电费七八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而且光伏电站一般可以平稳运行25年,也就是说,之后十多年的发电收益都是净赚。但是,中电光伏研发公司总经理吕俊说:“屋顶发电要想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前提是在其25年的生命周期里都能稳定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光伏组件会逐渐老化,在极端条件下,小部分光伏电池板在使用5年后可能就会损失2/3的发电能力。”

2琳琅满目的光伏产品

为了彰显光伏技术的优越性,最大的概念产品设计莫过于太阳能飞机,这也许是永远都不能用于商业化飞行的大手笔——从西风号、动力号到太阳驱动2号,大鸣大放之后,所有的太阳能飞机只能做侦查工作或者成为探险家冒险的工具。太阳能动力的概念汽车也不得不“瘦身”——安全、舒适截然不顾,耗资巨大,汽车质量和使用寿命不堪一击。光伏电池在面对这些“大功率”的机械设备时,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这也许是设计师短时间内找不出更好的载体来弘扬光伏技术“低碳、环保、绿色”特点的原因。轰轰烈烈的技术炒作正在进行,光伏技术与LED光源却悄悄联合起来。LED光源以发光效率极高的先天优势正在逐渐取代“白炽灯”“日光灯”和“卤素灯”,1个7W的LED灯的发光效率相当于1盏85W的“白炽灯”。光伏技术和LED光源的组合产品从路灯、庭院灯、信号灯、草坪灯到工艺品灯、车灯,各种产品层出不穷。近几年,新建的公路必须用“光伏加LED”照明,不然就会显得决策者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太时尚。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是季风性气候,连续下几天雨,再刮一阵风,碗口粗的树都被吹得歪歪扭扭,更不用说那些顶着一两平方米太阳能板的路灯了,输电线路就在路灯的上面,为什么非要用“光伏”呢?在崎岖的山路或无人区的公路上设置一排光伏发电的路灯,那可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淘宝网搜索“太阳能”几个字,就会出现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到手机充电器等5000多条信息、10000多个产品,可谓琳琅满目。

3产品设计中的合理定位

篇3:浅谈室内设计中合理使用中国元素

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 设计师们都喜欢使用装饰语言对其进行精心的装饰, 无论它是如何优美的图形、有内涵的装饰元素, 都能让它在独特的空间中创造出别具一心的艺术氛围。而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历来已久, 并独具中国特色。因此我们必须对中国传统元素进行可视性分析。

1. 传统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提炼与加工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图案的种类很多。而现代中国室内设计的一种趋势就是发扬光大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 重点突出传统文化的特点, 向外界展示我们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

怎样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室内设计中合理应用, 不仅能够充分展现我们的历史文化, 同时促进我们同世界的密切交流, 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讨论的。我们在阅览古时的建筑时, 就已经看出自古代起传统图案就已经开始在室内装饰设计中运用, 穿过威严的皇宫、踏进寂静的庙宇、走进典雅的名宅到处都能看到传统图案的影子。例如, 保留至今的故宫、圆明园废墟、乔家大院等, 它们都是中国传统图案的集中体现。传统图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当我们把不同文化的传统图案放在一起, 就会激起人们的创作热情, 发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并加以借鉴、取舍和改造, 从而造出更有创意的图案, 所以在今后的设计中, 我们要注意把传统装饰图案作为基础, 对其进行“深加工”, 再使用不同的材料恰当的运用到现代的室内设计当中, 从而使设计的本身更加丰富, 更有文化内涵。

2. 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空间设计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在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典型内涵的图案和多种吉祥纹样, 他们包括动植物、人物、图形符号以及一些广为流传的典故和成语等, 所以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拥有庄重和优雅的双重品质。

在室内空间中起点缀作用的就是一些装饰品了, 例如, 中国画、青花瓷、宫灯、陶器、中国结等。虽然它们的数量在室内空间中使用的不多, 但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 墙上的中国水墨画、书法、或简单的中国结, 则是营造中式气氛的很好手段, 还有灯的选择, 如果选用竹木灯或流苏式的宫灯更显示出了中式风格的含蓄、端庄。

西方设计界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中国元素, 就没有贵气。”因此一直以来, 室内设计师们一直钟爱选用中国元素进行设计, 但关键是我们如何在居室中合理的使用中国元素, 不要滥用, 否则设计的在漂亮, 它也没有了它该有的贵气, 最终只是华而不实。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使用抽象简约这种手法, 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或局部进行概括总结, 进而生成抽象简约的中式风格。第二, 使用符号拼贴法, 是指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传统形式、纹样进行概括, 抽象及变形处理, 并在室内设计中拼贴使用, 使其新与旧, 今与古有着某一种的联系。第三, 使用移植与嫁接的方法, 就是对在传统的装饰元素运用上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对传统装饰进行延伸与拓展, 使其成为新的艺术形式。

3. 传统装饰陈设与现代室内环境的融合

陈设艺术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一种艺术方式,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历史特性和明显的地域特点。如今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设计成为世界设计的一大亮点。家具陈设和布置是陈设设计的主体, 在室内设计具有很重要的位置。

传统的装饰陈设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运用传统元素烘托居室气氛、丰富室内空间的层次、调节室内色彩差别、体现中式风格等。陈设艺术在本质上是内在的、深层次传统的传递, 它通过提炼、点睛等众多表现手法显现出来的。例如, 想要在室内陈设中体现出一种自然美的效果, 增加贴近大自然的意境, 我们可以在装修的时候, 在墙上挂一些红色的装饰辣椒或者白色的芦花、玉米串等传统的中国农作物, 通过利用这些小物件对室内空间进行巧妙的点缀, 有时会达到一种意象不到的效果。或者还可以挂一些画, 然后在根据这些画, 在一边放一点与之相应的物品或植物, 虚实结合, 会使人有一种贴近大自然的感觉, 所以说具有优美的造型、高雅的感觉、深厚文化底蕴的, 陈设品的布置会使人心情舒畅, 身心放松。所以有些陈设品已经超越了美的界限, 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二、如何使中国元素与室内设计完美结合

中式风格在众多现代室内设计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国元素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它越来越多的方面, 从而得到了国际设计界的重视。一直以来, 室内设计师们一直喜欢将中国式元素运用到设计当中来, 在设计当中有纯粹的中式风格、有现代简约的中式风格、有与传统中式符号相结合的风格、有中西结合的风格。在日常生活中, 中国文化被逐渐挖掘和研究, 主要原因是东方潮流和新式古典主义的盛行,

茶楼是公共空间中中国元素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现在很多茶楼的建设都保留了明清的风格:飞檐斗拱, 红柱青瓦, 古色古香。而中国所谓的茶楼就相当于外国的咖啡馆, 对于茶馆来说, 最巧妙的肯定是内部空间的设计。总的来说, 浓郁传统的氛围与东方文化气息相互衬托, 显得更高贵典雅、更和谐。

通过对以上空间设计的分析, 我们得出了中式风格并不是古老、死板的, 而是更加贴近自然, 更加让人们感到亲切。所以, 如何使中国元素与室内设计完美结合是我们设计师需要认真研究的一门课题, 并使现代室内设计上有所突破。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国元素也逐渐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并且得到国内外许多知名设计师的认可。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所以在许多室内设计中中国元素被广泛运用, 而传统装饰元素是中国元素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认为在当代设计师有必要把我们中国的传统元素融入到室内设计当中去, 让每一个人了解我们的中国文化。可是如何在室内设计当中合理使用中国元素并不滥用, 使我们的创作更完美, 仍值得我们继续探索。本文就中国元素在室内设计的合理使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元素,传统文化,传统装饰元素,室内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洋.周健.《中国室内设计历史图说》.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1-1.

[2]刘森林《中华陈设:传统民居室内设计》.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8-1.

篇4:产品设计中合理使用光伏技术论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素质教育;利弊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信息化已全面深入的运用到了教育领域,而作为教育信息化技术特点之一的多媒体更是被频繁地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但促进了教育变革,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的运用就是教师应必备的技能之一。在课堂中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利用网络资源引入真实的数据、图片等,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借助新技术去学习,进一步解决较为现实的问题,并免于从事大量较为繁杂重复的机械性操作活动,而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探索性活动中去。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能够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对象的途径,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能够迅速地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并广泛应用于教学中,是因为它既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又能优化学习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变以往一味的“灌输”,以外部刺激的多样性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保持知识,有利于实践技能的形成、掌握和运用;还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中信息技术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要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巨大意义和作用,切实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并且把信息技术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之一,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2.教师教学能力的转变

信息技术环境下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教师必须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制作教案、浏览下载教学资源、制作网页和课件,只有这样才能驾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常规教学。然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学习者选用,不能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回归。

三、信息技术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及学生的影响

1.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教学工作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教师用笔写教案,现在需要用计算机设计流程、制作课件,运用几何画板等教学。利用教育技术手段,采用新兴的科技,教师要重新学习不断更新的多媒体教学的各项技能,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技术。同行间的资料收集与资源共享更轻松灵活,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改变教师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

面对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要学的知识更多、更广,利用该方式教学能促进学生有效吸收知识。在这种模式中,计算机只是协助教师尽可能完成一个比较理想的授课方式。教师借助教学软件的帮助将讲课内容中不易直观形象表现出来的、需要用许多语言和文字解释的东西,通过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仪以多媒体形式具体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采用图片、录像、动画、图形以及色彩与声音的变化,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受,使学生乐学乐思,收到了原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目的。

3.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针对难以理解或难以想象的概念、模型通过仿真实验,立体化知识,可以十分直观地解释、演示出来,被学生充分理解,突破难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设计,是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将可以营造一种学习者可参与的教学环境,建构一种能充分发挥学习主题的作用,能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的。对学生学习方法或认知方法的培养有帮助,能使学生学会通过信息获取、加工处理、问题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

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频繁使用多媒体

屏幕显示减少了教师板书时间和讲解时间,很多老师利用这些时间补充新知识,信息量过大,学习者无法及时笑话理解,从而导致学习的疲劳,无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2.师生间缺乏交流

课堂上教师把所要讲的课堂内容的提纲展现在大屏幕上,然后坐在话筒前开始上课,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这种“在会议上作报告”的形式。缺少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学生学习缺少监督,老师也无法接收适时反馈,从而不能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形式。

3.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存在盲目性

有的老师认为只要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就是先进的,把它作为衡量课程质量的评估标准,忽视它对教学的干扰。一些多媒体课件背景五颜六色,学生无法看清字幕;课前就是一段躁人的音乐,似乎是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是扰乱了学生思维,反而成了教学的干扰源。

五、解决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方法

1.多媒体运用要适度

不宜频繁地使用多媒体,质量低下的多媒体会造成学生疲劳,这就需要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可惜了精心地准备课件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2.不能追求快节奏

多媒体在教学中是辅助性的作用,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取代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课堂内容,而不是频繁播放多媒体课件,扩充课外知识,形成新的满堂灌。学生学习是有一个认识、思考、探索的过程的,追求快节奏可能导致欲速则不达。

3.多媒体教学要有灵活的师生交互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统一模式,教师要依据教学对象的变化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统筹全局,因此课件应具备很强的交互功能,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程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是科技发展的成果,是教育前几和教育创新的一种表现,无疑可以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很大,我们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及他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其优势,避开其不足。信息技术是辅助我们教学的,我们应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和使用信息技术,使其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篇5: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

社会在进步,知识要更新,教育正改革,各种现代化先进电子产品正以特有的渠道渗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教育新名词已开始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视线。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美术教师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给美术课堂注入活力,利用新的教学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的突破,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快速提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也是迫在眉睫的事。

通过这几天的听课、学习、理解、反思,我认为合理、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有如下优势:

一、运用信息技术使美术课堂趣味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美术课的教材中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图片资料来进行,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以其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悦耳动听的声音来强烈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如王萍老师执教的《玩响炮》,一开始就以一段小朋友开心玩响炮的视频紧紧吸引住了孩子们的视线。从而使孩子们主动地加入了折响炮的行动中,开始了美术创作活动。

二、运用信息技术使美术欣赏直观化。

俗话说:生活是绘画创作无穷无尽的源泉,而现在却能“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欣赏,不仅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而且学生能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欣赏。

如方燕老师在执教《精美的邮票》一课时,当孩子们饶有兴致地聊起家乡的标志性特色时,如果方老师能适时地出示一段《魅力凤凰》,我想,孩子们的邮票题材一定更加丰富。

三、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美术学科中充分应用网络及各种多媒体资源,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不但能从教师那获取知识,还能从网络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所需知识。通过这样的形式获取的知识,会让学生理解更深刻、记忆更深,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能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江四平老师执教《趣味文字》时,恰恰就是通过课件将文字的有趣性直观地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再通过众多图片展示趣味字在生活中的应用,一下子就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以致后来孩子们多样有趣的字体设计作业引来听课老师的啧啧称赞也就成必然之势了。

四、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欣赏力。

美术课的教学,欣赏占很大的比重,利用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能更加精彩。当我们在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欣赏能力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在课堂教学中,欣赏点评作业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孩子们的作业有大有小,张贴在黑板上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清楚。这一次给我们上课例的老师们都很好地发挥了信息技术的这个长处,将作品清晰地呈现在大屏幕上,供孩子们鉴赏、评价、学习。

篇6:产品设计中合理使用光伏技术论文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受到很大冲击,并促使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目前,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卫星电视技术、数字音像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其中,在校教学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和资源,为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就基础教育而言,语文教育有两条主线:一是语言教育;二是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文道统一”,即在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兼顾到德育乃至美育。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感染力,使教育信息从多种渠道去刺激学生的大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充分占有、使用,更有效、快速地实现信息的交流,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易于控制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全方位的立体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多种感官并用的情境,充分发挥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语文教学成为共同参与、学习的多维动态方式。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

1、多媒体的运用,使课程的导入形式变得多样,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授《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首先把人类登月的历程,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过程通过画面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2、多媒体的运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在新课导入环节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激发起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后,多媒体的运用不能就此嘎然而止。如何将课文中的静态画面和比较抽象的,离我们生活久远的意象转化为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易于理解和想象的动态画面、图象。是许多语文老师冥思苦想在研究的课题。多媒体的出现为改变这一现象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出路。例如,在讲授《荒岛余生》时,播放电影《荒岛余生》的片段,不仅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皇帝的新装》本来就是一篇活泼的童话,运用了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连环画,让学生根据连环画叙述故事,这样枯燥的文字,也因此生动了起来,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再如,语文学科的学习,很重视课文的朗读,教师虽然可以通过设置多种多样的学生朗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读书乐趣,但如果更多点通过现代的计算机多媒体运用音像把语言文字中描写的情景再现,可以使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听过多媒体示范朗读后,学生自然受到感染、熏陶,并很容易理解、接受课文内容。

3、多媒体的运用,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信息内容丰富的学科。如何在课堂中恰当地扩大学习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环节。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学习知识时如果能同时动用起身体上的多种感觉器官,能收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教学内容作一些补充,例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的介绍,以及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众多相关资料,让学生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如:在讲到《月亮上的足迹》时,教师查找了人类探索月球(或者太空)的相关材料,在本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向同学们展示,从而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讲授《真正的英雄》这一课时,教师也查找了人类在探索过程中的不幸遭遇。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科学道路上的艰辛,当然也是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再者还可将互联网引入课堂,通过网上浏览既可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消化理解。

在语文的复习、练习课中,多媒体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在复习课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复习知识的多种链接,将它们列为图表的形式,在这上面显示一些相关的比较内容,有助于学生获得直观性的理解和加强记忆。例如对文学常识和古诗词常识的复习。还可以将各个复习内容制成相关的图片,从中找到它们的联系点,让学生进行比较复习,加深了印象,达到最佳的复习记忆效果。在练习课中,我们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和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有拖拽式的,有文本输入式的,有单击选择式的等等。在做课堂练习时,过去我们老师要收起作业本来一本本地批作业,而现在学生按设计的程序去做练习,做完一道电脑马上会给出相应的正误判断:如果你做对了,电脑或是伸出大拇指、或是给你一面小红旗、或是称赞表扬你等等;如果你做错了,电脑或是来个摔跟头、或是扮个鬼脸、或是给出错误提示等等,并都配以和谐与不和谐的音乐,而且反馈及时,电脑根据做题情况给出不同的分数,既省时省力、高效快捷,又让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得到及时地培养。同时其他的同学也可以观看到做题同学的做题经过和了解到解题的思路,而有些错误是带有普遍性的,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可以从中得到教育和启发。这不但增大了复习、练习课的知识容量,而且大大提升了复习、练习课的效率。

4、多媒体的应用,有利于激发情愫,产生写作欲望

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培养学生从听到说,从阅读、理解课文到运用和写作。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带动学生从身临其境的感知,领会中过渡到图画的解说,由对课文的理解过渡到学生自己的口、笔头作文训练。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愫,产生了写作的欲望。例如《展开想象,拓宽思路》的作文课,就借助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希望工程”、“环境污染”、“战争”等富有时代气息的三幅画,引导学生写作《假如我有七十二变》,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作文课因而充满趣味。学生根据教师展示图画,展开想象,使作文课更富想象,最终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尤其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大胆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选题。浩如烟海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汲取丰富的知识,可以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阔学习者的视野。一次我们让学生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规定从现实生活中选择论题进行分析,要求结构完整,有理有据。至于选什么论题,则完全自由。不少学生开始了网上跋涉,通过搜索引擎进入一些新闻网站,或进入一些评论网站,精心筛选,确定论题,然后进行作文。结果,这次作文的选题,超过了历届学生的选题范围,几乎涉及了生活的大部分领域,例如有《宰杀青蛙为何屡禁不止?》《电子游戏是祸?是福?》《谈教师的“体罚”》《论数字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等等。因为有多媒体技术的支撑,学生得以更加清楚地放眼看社会,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面上写作。

(2)写作。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信息快车,蕴育学生的创造性的人格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学习《大自然警号长鸣》一文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到很多有关大自然美景的录像,活泼可爱的金丝猴,在树上荡来荡去;体形庞大的大象,在水中嬉戏;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慢慢地咀嚼。学生仿佛置身美妙的大自然的怀抱,不由心旷神怡。然而,一段段触目惊心的真实录象,又让学生惊骇不已,森林被大量砍伐,草原被毁,动物被大量捕猎,濒于灭绝,沙尘满天,垃圾成山,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学生被深深震惊了,写下了一篇篇振聋发聩的文章,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耐人回味,道出心中的真话、实话。学生的思维、知识系统、能力结构、思维习惯及其思维的开阔度及敏捷性都有大的飞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加强了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教育。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技术以其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知识更新的便利性、媒体内容、形式的新颖、生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作文教学改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5、多媒体的运用,为师生之间的信息技术交流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可能。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无论是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还是在传统教学中都不可缺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方式、手段等无疑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上能得到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增强其在各方面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其次,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动手,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活动信息以幻灯片、电子图书、个人网页的形式展现出来,亲身地实践了一次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运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的整合是必然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能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我们应该自觉地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机地整合到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上述可见,多媒体技术于语文课堂的运用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的影响都是积极的,重大的。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势在必行了。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不是万能的,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正确的作用,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下制作和使用课件,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教育目的。

教育是知识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储存、消费之上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动力,不再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综合素质。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

2、恰当运用,找准使用的最佳切入点。

多媒体是一种教育技术,一种传播媒介,它是服务于教学活动的。教师能否遵循学生的`认识过程,设计出优秀的课件,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恰当的时间展现给学生,是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例如《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文时,若不能在“敌我形式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视频片断,不在恰当的时候展示“强渡汝河的战斗”的场面,学生就很难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真正含义,也就难以体会到文中的精髓。这里课件的展示时机就是学生认识的最佳结合点,是应用多媒体的关键。

3、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是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升华,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它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技术在突出体现鲜明的形象、为学生创设认识环境方面的确非传统媒体所能比拟,但在展示重点的字、词、句时,不可能一致停留在屏幕上,适当的板书,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起到画龙点晴的效果。再如,强化诵读、注意积累,也是提高语言感悟力的重要形式,是多媒体技术所无法取代的。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作用的万能性,长期只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体的介入,大脑的语言中枢就得不到锻炼,就会使语言越来越贫乏,阅读和表达能力就会下降,就达不到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实效,保证使用的科学性。

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课件设计的科学性、高效性、目的性、艺术性的原则,既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兼顾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能简单地拼凑各种杂乱无章的素材。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性,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养训练,不能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变成现代多媒体的灌输。正确地理解多媒体课件的用途,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搞好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多媒体运用于教学是个大的走向,是将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之,虽然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多媒体技术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功能和优势,让所有的老师欣喜而且诚服。但并不是说语文课堂可以完全由多媒体所掌控,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具体实施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许多问题接踵而至,如多媒体的过多运用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削弱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约束教师的教学智慧的发挥等。如果在实际运用中,我们片面地夸大其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盲目追求时髦,只会适得其反,并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须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课文学习的内容,适当地安插入必要的、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否则就是喧宾夺主,语文教学将失去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乌申斯基,《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版

2、邹明,论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湖南教育》 12月版

3、张馨,现代技术教育的思考,《人民教育报》,12月5日第四版

4、陈莲莲,略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206月8日,

篇7:教学中要合理使用教具学具

——《教具学具的使用》培训总结

南坳明德小学

余翠平

教具和学具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使用。合理使用教具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为教具学具的使用不流于形式,我有几点浅薄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教具的使用要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教师教具的使用,不仅只是为了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可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学会操作。如开始学习10以内加法3+2=5时,学生拿着小棒不知往哪里放,只摆了5根,体现不出知识的形成过程,老师应拿着小棒在投影仪上边示范边讲解摆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小棒自己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8+9=17时,不少学生用最原始的方法先摆出8根,再数出9根,可以启发学生,不用数的方法,能不能借助以前的知识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7呢?学生有的用9凑成10,有的用8凑成10,很快发现了进位加法的方法,由于在课堂中注重了学具操作训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节省了时间,课堂教学效率高。

二、在情境中灵活的使用教具,给学生用学具展示的机会。

新课标数学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图画,而且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给每位同学提供了用学具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学习比较大小时,通过“看谁摆得对”、“我说你摆”等方式,可以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实物卡片或数字符号等摆出“6<7”、“7>6”,学生能在“<”、“>”的左右两边先摆出相应数目的卡片,中间摆上“<”或“>”符号,再通过“我说你猜”,让一个学生说出两个数字,另一个学生举起“<”或“>”符号,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新知,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再比如学习加减法时,可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用喜欢的学具摆出相对应数量,然后再把两堆东西合起来(加),从一堆中拿走一部分(减)体验加减法的含义。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爱动手,勤探索的好习惯。

三、注重学具教学的时机,总结操作方法

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数量间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注意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策略,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讲究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如“倍的认识”,教学时老师设计了如下操作:让学生第一行摆两根小棒(强调两根是一份,要两根一起拿出来,摆成一堆),第二行也是两根一份,摆这样的三份(强调两根一份,摆出三堆)学生摆完后问:“第一行的两根是几份?第二行两根一份摆了这样的几份?”学生答后又强调说:“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那么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是3个2”。在这一操作过程中,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

完成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方法,是学具操作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操作过程,边摆学具,边说算理,一句句教给他们,逐步让他们边摆学具边讲算理,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时,培养思维能力。

可见,合理使用教具与学具,对于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助于新课标要求的非智力目标的达成。

教学中要合理使用教具学具

——《教具学具的使用》培训总结

南 坳 明 德 小 学

篇8:课堂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 它改变了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只接触静态的书本和黑板, 而是更多地把生动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释和优美的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 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许多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提高了课堂效率。然而, 在多媒体教学中, 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一些弊端。以电大开放教育中数据结构课程为例, 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知识的理解相对比较抽象, 难于掌握, 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因而, 有必要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加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具有单位时间内的知识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许多用黑板很难讲解的内容, 多媒体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学生易于获取动态信息, 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 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理性认识奠定基础。例如, 数据结构课堂教学中, 有很多算法比较枯燥, 难以理解, 通过运用多媒体算法动画演示课件, 展示算法的动态执行过程, 不但能消除学生的烦躁心理, 也使学生能轻松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尤其对于递归算法, 传统的黑板讲解递归算法很不方便, 而且算法的执行过程不易理解。采用动画演示递归算法, 生动、形象, 学生很容易看出何时发生递归调用, 何时返回到上一层调用处。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交互性, 学生可以参与其中,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实现人机对话,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进行模拟演示后, 显示相关问题供学生讨论, 反馈对错, 从而启发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灵活插入相关资料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 它比传统的课堂教学信息量更大, 资源更丰富, 教学信息传递更快捷。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是以教师为中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后, 教师会更多地考虑怎样去展现新知识才能使学生易于获取, 怎样与学生更好地沟通交流, 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滥用多媒体技术的弊端

由于借助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 呈现快速、表现直观、操作简便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出现课件喧宾夺主的现象。师生依赖屏幕展现, 演示成为关注的中心, 由此导致教师忽视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忽视教学的难点与重点, 忽视学生的感受与反应, 导致学生只关注屏幕内容, 忽略教师的讲解, 也无暇思考问题, 更不会注意到它所要表现的概念原理, 这样会适得其反, 反而涣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学生自我总结能力又较弱, 所以有时抓不住学习重点, 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有意突出重点, 在重点内容的地方作出有别于其他内容的特殊标识, 或者改用黑板板书, 加以强调, 提醒学生注意。

对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实验课程, 多媒体技术模拟的操作只能接近真实的操作情景, 却不能提供真实的操作经历, 课堂多媒体教学的这种局限性使它不能完全适应实验课程, 教师就必须进行实践操作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教学。例如, 在数据结构的课堂教学中, 采用算法演示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法实现的功能和基本思路, 但往往是学生能按照算法去画图计算, 讲出算法的思想, 但如果要编制程序去实现算法就不知所措了。所以, 还要注重源程序在算法教学中的作用, 重视上机实验的过程。多媒体教学内容过多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教师在使用电子教案教学时, 如果把所要讲的内容全部写在幻灯片上, 学生对教师所要教的内容一目了然, 就失去了认真听讲的兴趣。这样, 反而造成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厌恶情绪, 因此, 在多媒体展示的内容上, 教师还应注意内容的控制。

四、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基础性的、指导性的。在教学方式上, 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采用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增强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依赖多媒体课件, 而要把板书、课堂交互等与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起来, 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 通过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效果更加直观, 编写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 可以让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很容易理解, 既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了教学效果。例如, 数据结构中堆栈的入栈和出栈操作过程, 链表的基本操作和递归的模拟演示等, 都可以在讲课的适当时候, 利用算法演示课件给学生演示其动态变化过程, 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而如果仅仅在黑板上画图讲解, 不仅浪费上课时间, 而且学生也会感觉内容晦涩难懂。但多媒体教学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学主体没有变,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避免课件的喧宾夺主。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时, 应只显示十分必要的画面, 或在较枯燥的文字中加入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 避免华而不实。传统的黑板不能丢, 重要的内容特别是一些总结性的文字还是要通过板书的形式表现出来, 或在课件中突出加以反复强调。对于公式的推导或定理的证明, 必须采取电子教案和黑板相结合的方式。例如, 数据结构中对于二叉树性质的证明, 如果把证明过程用幻灯片显示出来, 推导的过程不清晰, 证明的方法不易被学生掌握。利用算法模拟演示课件讲解算法时, 也不能忽略上机实验, 只有将算法的理论和编程上机实现算法的过程结合起来, 才能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算法、编程实现算法以及调试程序的能力。

五、结语

尽管多媒体教学存在一些缺陷, 但它也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 只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把它当作一种补充与发展的教学手段, 弥补传统教学中落后的、不科学的部分, 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教学中积极的、有价值的部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多媒体教学为辅的原则, 兴利除弊,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伟生.数据结构 (本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陈宇文.注重源程序在《数据结构》课程中的重要性.高教论坛, 2004.

篇9:产品设计中合理使用光伏技术论文

(一)多媒体教学的定义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它的使用既符合少年儿童求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营造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提供直观感受。多媒体电脑教学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3适合进行强化教育、有利于实现学习个体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智力状况及思维特点,各班的认知结构水平、体育能力来设计教学软件,控制教材内容显示的次数、时间和顺序,进行因人而异的教学,以实现学习个体化。

二、多媒体教学在体育课的应用

从传统观念来看,普遍都认为多媒体教学和体育课怎么也联系不到一起。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身体,学习运动技能,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运动常识和理论也是体育课的重要部分。以往这些内容是通过老师边讲边板书要点来实现的,这种方式缺乏直观现象,引不起同学们的兴趣,往往是的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多媒体电脑教学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材料,通过画像、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的是生动的、直观的印象,而以往传统的板书口授的形式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1多媒体动画的应用,可以化繁为简,加深学生印象。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需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然后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一个直观讲解的感觉,让学生不易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让学生完全接受。这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和动画的移动、旋转、定格、慢速播放、闪烁、色彩变化、配以同步解说等手段来表达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例如:立定跳远、跳远项目的空中动作,体操支撑跳跃的连续动作,前、后滚翻的滚翻等,而且还是一些非常态动作。如投掷项目中,铅球的最后用力顺序;跳跃项目中,挺身式跳远的展体,俯卧式跳高的转髋等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运动动作,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

这时可以将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画面出现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文字解释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地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更有劲,更积极主動,对动作要领更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更快。可生动直观地掌握动作要点,加深理解,掌握正确的动作概念,迅速形成运动表象。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应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和音乐来优化教学过程。传统的理论课只是教师单纯的讲授有些动作的分解和规则,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去记忆和学习,多媒体的应用,使枯燥的理论讲解一下子生动活泼起来,通过课件的设计,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克服制约,保证课堂质量。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教师和运动项目的制约,许多教师自己不能做出优美的示范动作,有了多媒体课件,这个问题将不复存在。教师只要收集素材,掌握课件的制作方法,就可以通过课件去实现示范作用,将完美正确的动作展示给学生观看,这样学生也能从中学习到最准确,最标准的动作要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0:产品设计中合理使用光伏技术论文

对于初中生来说, 更适宜将身边的、生活中的事例或实例现象或网络上信息带进课堂,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势以文本、图片、音像、多媒体课件、视频剪辑等形式呈现, 创设合理的客观情境自主探究.

1. 选取和制作多种表现形式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制作不同表现形式的课件创设学习情境.如, A引入新课时, 可运用图片、动画、音乐等形式,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例如, 在“乐音的三要素”教学中,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音乐, 如“春江花月夜”, 把学生带入一种美的意境, 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B播放演示型课件, 辅助解决重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些变化过程抽象、复杂, 以至于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 更有效的解决重点和难点.如物态变化中的汽化, 液化, 升华等;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 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形象深刻地反映事物本质, 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让学生“亲临其境”地观察和分析, 帮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C课件模拟, 创设实验情景.如质点力学, 牛顿第一定律, 行星运动等问题.通过微机模拟辅助教学, 克服了因各种条件限制而无法完成许多真实实验的困难, 供学生观察, 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这些现象和规律的本质.D复习课件.对本单元或本章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构建出知识框架, 理出线索, 将学习要点提示、例题及解答、练习题课前制作在幻灯软件中, 课堂运用起来可以大大减少板书时间, 增加课堂容量.

2. 明确教学目标, 适当选取多媒体资料和软件制作教学课件

在教学实践中, 有的教师一味追求课件制作技术, 过分修饰界面设计、试听及动画效果, 这样容易喧宾夺主, 对认知对象反倒视而不见.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 经常让学生以仿真模型代替对真实事物的认识, 以模拟实验代替教师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际操作, 以虚代实, 将造成实质上对学生认知上的偏差或误导.产生不良后果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保证教学取得预期的成功, 就必须提出明确而切实的教学目标, 并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主要是着眼于如何使用计算机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每堂课都有一个或几个即定的教学目标, 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景要明确目的,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 课件的应用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课件结构非常完整, 操作性强, 但教师使用后, 教学效果不好.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充分发挥出主导作用, 总是“隶属”于课件, 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这就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了.“辅助”就是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和立足点.

多媒体课件的结构可以做得比较松散, 只提供一些过程演示, 课件内在的知识联系并不重要, 显然独立看起来这样的课件还没有成型, 但教学是动态的过程, 教学效果的好坏是以能否有效达到时教学目标为尺度来衡量, 不要为多媒体技术而丢失自己的教育思想, 更不要为鼠标劳作而丧失自己的“主导”地位.

三、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适度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 过多使用多媒体辅助, 常会束缚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 具体表现在 (1) 制约潜能发展, 媒体在依赖技术手段加强人的某些感官的同时, 也必定限制了一些器官的潜能的发展. (2) 阻碍学生情感与态度目标达成, 如果多媒体课件所控制的教学过程过于紧凑, 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因此, 任何课件或课件素材, 无论它如何逼真、生动, 只要它“包办”或“制约”了学生的思想和实践, 就一定不能被采用.在使用时, 把握住“度”, 要给学生看、听、想、做留足发挥的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终实现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四、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力求打造高效课堂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推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 但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要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 结合实验教学, 体现教学真实性. (2) 结合传统媒体手段, 多向传递信息.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传统媒体, 各种媒体在教学中是互相补充, 取长补短的关系.只有有机结合传统媒体手段, 多向传递信息, 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必须适当、适时、适度地运用, 并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 才能削弱负面效应, 发挥最佳功效, 实现多媒体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华东师范大学, 2001.

[2]张瑞琨.物理学研究方法和艺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11:产品设计中合理使用光伏技术论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质量;辅助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作为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中,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1.多媒体的应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计算机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静为动,逐渐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2.使抽象概念变具象,微观过程变直观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最易被学生接受。多媒体教学能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促进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开始自己的认知过程,使学生在和谐、自然、轻松的环境下充分感知教材。

3.弥补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缺陷

课堂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真实的实验现象,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从而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但离得较远的学生无法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和教师的演示动作,从而造成思维懈怠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若使用多媒体实物展台,则可将实验细节清楚地展示出来,便于全体学生观看。

4.增大课容量

使用计算机课件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有用资源,补充课本中没有的阅读资料,利用网上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这些都有助于增大课堂容量。如,在第一节化学课上运用多媒体展示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句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5.便于交流和传播

传统的教案即使完整地书写出来,也因为表现形式过于呆板而不易被人们接受,计算机课件则不同,它可以在教研组等小范围内供少数人交流,也可以放到互联网上供多数人交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要真正让学生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师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业务能力,还要正确看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要有选择性地合理使用。

1.多媒体技术再先进,也不可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更不能完全代替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若通过播放影片代替学生实验,久而久之,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会受到抑制,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这对于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来说是不可取的。

2.在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往往更容易关注一些有趣的画面、音乐或录像本身,而忽视了教师的讲解;而教师忙着操作,很多时候就无暇顾及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话,教师既不能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不能照顾到学生感受,整个课堂很容易变成一个满堂灌的教学。

3.传统教学中教师要将本节内容展示在一块小小的黑板上,最终留在黑板上的也必然是本节的精华,但用多媒体教学由于其容量大,切换快,知识重现率低,容易使重难点不突出,页面停留时间短,也容易使反应慢的学生感觉有些吃力。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将课堂时间合理分配,适当的多媒体展示与必要的课堂讲解、板书、课堂活动、师生互动、学生反思相结合,使多媒体技术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鑫,钟胜奎.探讨多媒体手段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应用.广东化工,2009(6).

[2]马保业.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甘肃科技,2009(16).

上一篇:阳明大学医学院 PBL教案教师版-格式下一篇:五公司持续开展关爱离退休党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