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心情随笔

2024-06-25

匆匆那年心情随笔(共14篇)

篇1:匆匆那年心情随笔

匆匆那年心情随笔650字

每个人都有一段匆匆那年,在那些年里我们有坚韧的友情,我懵懂的爱情,只有那些年里的我们随着时间慢慢地走向记忆的漩涡,在那黑漆漆的深不见底的洞里,回忆在不断旋转、堆叠,最终成为时光的沉淀。

时光就像一台机器,每天都在不断翻新我们的那些记忆,慢慢地积累,最终成为一本厚厚的落满尘埃的相册。

谁的青春不迷茫,在那段不羁的岁月中,你是否会做出一些傻到极致的事情,你是否会像他一样在晚上偷偷跑回教室,用左手在黑板上写自己喜欢的女孩的名字,或者是像他一样选择默默守护,亲眼看着她奔向另一个男孩,然后独自承受剩下的孤独。谁的青春不俏皮,在那段肆意的岁月中,你们是否会像他们那样想把珍贵的东西留到永久,坚定地刻下永远在一起的痕迹。那时的誓言还在不断地在心中游荡,可我们已经走到了回忆的漩涡中。我们曾经相知的脸庞一定格在那一张泛黄的照片上。

曾经的誓言随风而逝,可我们的记忆却被永远的存档,那是永远删不掉的记录。“如今”带走了曾经的.我们。明明是不想割舍的那些,却不得不含着泪挥手告别。我们就像他们一样,分别在不同地点,不同城市,努力打拼自己的未来。当有一天心血来潮时再故地重游一次,你会发现那些记忆还在。当你看到当你看到那些熟悉的布局和事物时,你的脑海中便会浮出一幅幅的画面,你会发现那些经过沉淀许久的记忆还是可以在第一时间触碰到你最敏感的神经,你会情不自禁地去翻动那些记忆,不管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

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许久的,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都会经过时光的沉淀变成我们心中最温暖的最柔软的一块。或许许多年以后我们相见时只会问:“喂,你最近还好吗?”

希望时光你会回头,看看他们有多美。

篇2:匆匆那年心情随笔

那个时候的一句喜欢,是那样的难以出口,早已确定的心动,却要千回百转、左右试探,在唇边转无数个圈,可就是这句青涩的喜欢,让多少炽烈的我爱你都黯然失色。因为再也没有任何理由、任何语言,带来那份最真、最纯的悸动。

——《匆匆那年》

喜欢过一个男孩。

会在上课时愣愣地想起他弯弯的眉眼,会在夜深时呆呆地忆起他浅浅的笑颜。会珍惜和他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会小心地拾起有关他的每一段记忆。

一直庆幸,有一个人可以用来安放心间。真好啊,清风浩荡,山高水长,身边的人和年少的旧梦一模一样。多幸运,在这场兜兜转转的青春里,有一个人,陪伴我一直到这里。

总是认为,爱,不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而是两个人的`细水长流。不求三生三世的海誓山盟,只愿今朝今夕的天长地久。因为懂得,所以我们彼此珍惜,浅浅遇,深深藏,红尘有你,我不会孤单,天涯咫尺,念起便是暖。

记得顾城有一首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或许,爱就应是如此吧,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海誓山盟,有的只是默默相守,细水长流。无需多的语言,懂得,沉凝,隔一程山水,彼此寂静,且欢喜,且珍惜。倾尽一生烟雨梦,许你一世情温暖。

在时间的埂上,守候着一个人的步履,在每一分钟上,允许花开。一路阳光作陪,路旁有花香,有细雨清风的诗意等待。相信,你终究会来。

那些用各种理由选择离开,让爱在时光里搁浅成遗憾的人,怎会知道真正爱着的滋味?

即使我们之间有距离,需要那么努力,那么辛苦,才能拥抱到彼此,可那又怎么样?

我们都会犯错,都会迷路,都会分不清方向。不过还好,你会坚持,我会等待,在还能丧心病狂的日子里,我们终是将所有的勇气都聚积在了一起,在爱里狂轰乱炸出了一个绚烂的未来。

光阴之内,你未来,我未老,还有时间可以等待,便是最温柔的时光。存了多年的专属笑容,每每绽放在往事的眷念里,不为谁,只为自己内心依然温暖,只为那份爱不曾有过伤害。

篇3:匆匆那年心情随笔

关键词:受众,选择心理,网络自制剧

一、《匆匆那年》明确的目标受众

丹尼斯 · 麦奎尔在《受众分析》里写到“在传递模式中, 传播过程基本上被认为是一种持续进行的信号或讯息传递过程, 信息的接受者, 也就是受众, 被看作是有意图地传递意义的目的地和目标。”[1]制作前期搜狐视频就进行了明确的受众分析, 针对固定的受众群体制作出了《匆匆那年》。“80 后”已经成为互联网影视剧的主要消费者, 也是伴随互联网发的新一代,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渴望参与, 又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 因此视频网站在制作网络自制剧时把受众年龄定位在这个时期。搜狐视频在题材选择时已经把目标锁定在80 后身上, 《匆匆那年》是一部为80 后发声的作品, 也是即将或已经步入而立的80 后对自己青春的一次回望。他们的目标很明确, 受众就是80 后, 题材就是80 后青春校园故事, 内容就是关于80 后的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因此《匆匆那年》拥有明确的受众目标。

二、《匆匆那年》的受众群体

1、《匆匆那年》的受众群体特征

不同的生活经验、道德修养、审美思维使得他们在面对不同的网络自制剧时的欣赏角度和欣赏能力也有所不同, 而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气质的受众也会对受众群体的欣赏产生作用。搜狐视频指数中心显示, 《匆匆那年》在收看群体中体现男性所占比例为52.4%, 女性为47.6%, 受众以男性居多, 因为里面诸多回忆的元素诸如游戏“魂斗罗”、灌篮高手等都是男生耳熟能详的, 男性还可以在片中找到当时自己感情懵懂的情愫。学历方面呈现为高中生居多, 其次才是本科、大专。这种情况是在制作方预期之内的, 因为八月恰逢高考结束, 高三毕业生能从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而且抱着对将来大学生活的向往心理去观看的。在地区分布情况来看, 播放量前三名的城市分别为北京、天津和济南。影片主要以北京人物为主要, 浓浓的北京口音何场景充分引起北京受众共鸣, 跟着剧情寻找儿时的北京。

2、《匆匆那年》的受众选择心理

在传播受众心理学中, 受众接触新的信息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着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选择性注意是受众接触媒体并非来者不拒, 而只是将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内容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这里的“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而信息接受中的选择性注意, 不只在于它是专门指向特定对象, 还是在于它是依据一定的接受目的、接受定向和接受定势, 积极主动地直奔某个看中的接受对象。选择性理解是受众在注意到部分传播内容之后, 还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内容进行解释。选择性记忆, 在大众传播的内容中, 受众只能记住其中一部分, 被记住的内容与个人的兴趣、需要相符合。网络自制剧《匆匆那年》同样遵循着这一重要的传播学规律, 那就是选择与受众心理、最接近的内容。受众选择性理论在《匆匆那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也正是这种对受众心理的良好把握才使其赢得了成功。

3、《匆匆那年》的受众需求分析

传统媒体中, 人们对媒体直接需求的下面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动机, 也可以成为内在的需求。网络受众的需求实际上也是限定在这样的一个框架里, 作为互联网产物的网络自制剧同样也是在这些需求中得到持续的发展。

心绪转换效用是提供消遣和娱乐, 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压力, 带来情绪上的释放感。80 后走在当下的前端, 由于受各种内心准则或社会规范的制约, 行为上自我克制, 升职加薪, 育儿养老等问题, 使得他们无处宣泄。《匆匆那年》的出现暂时使他们“逃避”了生活的压力, 重回青春时期, 这种心绪的转换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对过去的怀念, 更多的是在审视当下。人际关系效用一种是“拟态”的, 即对节目中的出场人物、主持人产生“朋友”或“熟人”的感觉。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本身虽然是“虚拟”的, 但它带来的交流感却是现实的。在网络自制剧《匆匆那年》中受众可以借用“弹幕”的功能与其他不认识的人进行观影交流, 也可以在《匆匆那年》的官网中的“活动室”与导演、编剧、演员进行微信交流, 还可以在留言板中写下自己匆匆那年的往事。总之制作方完全考虑受众的需求, 促进了人们交往, 也改善了传统网络自制剧人际交流现状。自我确认效应是节目中的人物、事件、状况、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法, 可以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 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行为。《匆匆那年》讲述了青春成长的年少苦涩, 过来人得到了自我确认, 他们以后不会年少轻狂;当下的年轻人也会自我确认, 因为了解到故事中人物的青春苦涩, 会告诫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

[1][英]丹尼斯·麦奎尔, 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篇4:《匆匆那年》

此前,自制剧《屌丝男士》《极品女士》已颇具行业影响力,但纵观行业发展,自制内容无疑是未来视频行业差异化的核心,搜狐视频也需要品牌新坐标,壮大自制阵营,吸引更大观众群体。

《匆匆那年》以单集投资过百万、每集时长45分钟,以及清晰程度与用户体验更强的4K技术拍摄、电影量级宣传等亮点,重新定义了网络剧。

回报亦很丰厚。自2014年8月在搜狐视频上线以来,《匆匆那年》获得了可观的点击量与良好的用户口碑,并不断延续着长尾效应。截至目前,《匆匆那年》播放量10亿次,豆瓣评分8.1分,在2014横店影视节影视“文荣奖”上,获得了“最佳网络剧”称号。

题材选择上,《匆匆那年》改编自九夜茴同名小说,聚焦时下颇受年轻人欢迎的青春怀旧内容。当然,这只是提供了一个富矿,如何深掘则需要高水准制作。《匆匆那年》在制作上达到网络剧的新高度,单集过百万的投资,堪比传统电视剧级别。4K超高清技术,显示了搜狐视频布局的野心。导演姚婷婷带领的主创团队也“个个是精兵强将”。

值得一提的还有不同以往的宣传推广,突破了互联网常规的推广模式。2014年7、8月,搜狐视频分别在北京、沈阳、郑州、成都、广州5地电影院线举行了《匆匆那年》巡回4K高清观影尝鲜会,突破了过去网络剧宣传的“小格局”。

篇5:匆匆那年随笔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时间的匆匆映照着自己年华的虚度,沉重的现实反衬着自己内心的.失意。

时间都去哪儿了?门前的法国梧桐变得粗壮,落叶一年一年的飘过我心;走过那条街道,那个转角,那株白杨,两边的向日葵,那些曾经嬉戏在路上的年华,那些曾经的天真,都被时间淹没在了曾经里。

坐在电视机前的父母怎么有了皱纹?怎么有了华发?为何无所不能的父亲瘦弱了?即将又过一年,我又长大一岁,而他们,即将又老一岁,终是明白,父母在用他们的青春,呼唤我们长大。

那些曾经的唐宋元明清,那些说书先生话了一段又一段的长安,那些青石板,那些油纸伞,那些木板房,那些禅院中的梵音缭缭,青灯古佛,那些江南小巷,都已成为过往。

时间,本不是我们可以左右,我不去参透,也不想参透,活你最美好的那一生,演你那最精彩的一场戏。

篇6:匆匆那年的杂文随笔

言情的小说,无非情啊爱啊,可为啥那么多人开看,就是作家很有才华,描述的场景是现在或许是以前,使得大家产生共鸣,大家为之叫好。

我是一个喜欢淘旧书的人,是一个见到书走不动的人,可以在有书的地方待到一天,即使这样觉得还是看书业余者,努力工作,好好养家,早点拥有自己的书柜。

不知道从什时候开始研究单反,学习起ps,自那起希望早一天拥有自己的单反。

电影这东西,用我妈的一句话,你是看不完的,总是会有,总是有人放,看不完的,每看一个电影,媳妇就说,你怎不谢个影评呢,我总是说不会弄,可她回老家后,我自己闲着无聊,想着自己可以写点东西。

篇7:匆匆那年的金陵初恋随笔

怎么也没想到,微信朋友圈里那个名叫“匆匆那年”的朋友原来竟是我的发小少华。那天晚上,我发了几张在外地开会的图片,其中有一张我的近影,他点了赞,同时点评说我变化不小,差点儿认不出我了。我很好奇,这位叫“匆匆那年”的朋友是谁啊?什么时候加为好友的?全然记不起来了,一打听,竟是少华。

在时光隧道里,30多年的光阴犹如高速列车飞驰而过。那时我家跟少华家在金陵古城一个闹中取静的街巷里比邻而居。后来少华来我家玩时跟我说了这么件往事——那是30多年前,有天晚上大约八九点钟,当时正读高中的少华与要好的同班同学丁强看完阿尔巴尼亚电影《海岸风雷》回家,那天正好是中秋节,街上静悄悄的,两人一路上有说有笑,丁强突然停下脚步对少华说:“时间还早,我带你去看一个潘兮怎么样?”

我们南京话里,“潘兮”的意思是——漂亮姑娘。正值青春萌动期的少华当然愿意。于是两人拐进一条小巷,在小巷深处的一个院子前停了下来。院子的围墙里有一棵石榴树,挂满石榴的树枝一直伸出了墙外。少华见状突然起了偷摘几个石榴的念头,于是就让丁强驮着他摘。恰在此刻,院门开了,刹那间一条牧羊犬蹿了出来,冲着他俩狂吠,吓得少华差点儿从丁强背上摔下。一位妙龄少女走了出来,叫停了正作势欲扑的牧羊犬,接着问他们想干嘛?丁强笑着说,不干嘛,我们来看你的.。

少女脸上随即变了表情,少华发现,那少女笑起来的样子真好看,真的是齿如编贝,笑得那般迷人,正应了时下一句流行的话:“嫣然一笑很倾城”,原来丁强带少华来看的漂亮潘兮正是她——丁强的堂妹丁小蕙,跟他俩还是同届同学呢。

小蕙邀请他们在堂屋里坐下,随后从网篮里挑了两个硕大的石榴让他们吃。少华接过一个大石榴在手中把玩,丁强说:“我去看看大伯。”便借机溜开,留下少华和小蕙单叙。只见小蕙面如春花,瞳如秋水。两人因初次见面,此刻都有些羞涩,相顾无言。还是小蕙先打破沉默,说:“走,帮我去摘石榴吧。”少华随小蕙到了院中,二话不说,顺着石榴树干蹭蹭就往上攀爬。小蕙站在一个高脚椅上举着篮子,少华摘了石榴就往小蕙的篮子里放,小蕙双眸随着少华的手臂转动,两人配合得是那么默契,很快就装满了篮子……

又一天傍晚,刚打过一场乒乓球赛的少华,肩上搭着外套,漫步在校园林荫道上,忽听有人呼唤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蕙,又惊又喜,忙问她:“找我有事吗?”小蕙说:“有道物理题弄了半天还是不会做,想请你今晚来我家帮我一下。”做物理题正是少华的强项,他高兴地应承下来。晚上,在小蕙家,一道在小蕙看来仿佛是死结的物理难题,没一会儿工夫便在少华手中迎刃而解。小蕙对少华佩服至极,赶忙为他泡了一杯茶,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明亮的灯光下,少华分明看到小蕙脸上掠过一丝红晕。

不知不觉中,皎洁的月华悄悄从窗外投射进屋,墙上自鸣钟敲了九下,于是,少华站起身说,我该走了。小蕙有些不舍地说,还早呢,再坐会儿吧。俄顷,小蕙似乎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改口说,好吧,我送送你。两人过了北门桥,上了珠江路,小蕙说,你慢走哦,我回去了。少华这时不知哪来的勇气,猝不及防地一把抓住小蕙的手,征询似的说,要不,我们再走走?小蕙一愣,跟着他走到了莲花桥上。此刻,桥下的进香河水仿佛没有了往日的喧哗,皓月当空,尽情地向人间挥洒着无尽的清辉。整个金陵古城都沐浴在如水的光影之中。两人靠着桥栏,含情脉脉地四目相对,少华偶尔触碰到小蕙的手或衣角,心就会一阵狂跳,他心底忽地升腾起一个大胆的念头,想亲吻一下她,他就感觉自己喉结在不由自主地蠕动,仿佛心也跳到了嗓子眼。他终于豁出去了——亲吻了她,小蕙温顺地接受了他的吻……

篇8:匆匆那年心情随笔

一、忠实原著基础上的细节创新

该剧在故事上基本忠实于原著, 以陈然的回忆作为故事的主线, 通过倒叙的结构进行青春的回忆。在制作过程中该剧充分发挥网剧的优势, 采用边制作边播出的互动方式进行创作, 观众的参与大大丰富了故事的内容。有很多原作品没有的场景和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例如酒吧里陈寻给方茴带上易拉罐环, 一个小小的道具设置传达出了两人暗生的情愫。另外申奥成功、抗击非典等能够体现年代的典型场景的展示让观众倍感亲切, 增加了网络剧的可看性, 更能引发年轻观众对青春的集体追忆。

二、用80 后团队诠释80 后青春

《匆匆那年》大胆启用了80 后团队诠释80 后的青春。导演姚婷婷作为85 后导演第一次执导长剧, 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如今的姚婷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互联网信任年轻导演和演员, 保护我们的创作自由, 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演员确实都还年轻, 互联网就是相信年轻人, 我们的选择也是通过频繁试戏, 寻找到最贴合故事人物性格的演员”[1]从导演到演员到制作团队全部80 后, 这的确是大胆的尝试。一方面, 这只年轻的团队能够对80 后的故事诠释的更有代入感和感染力;另一方面, 这只年轻的团队能够节约大量的成本, 这对网络剧投资团队来说也是一举两得之事。

三、“高大上”的网剧制作标准

《匆匆那年》每集的制作投资为100 万, 大胆启用新人后资金得以投入内容制作。该剧完全采用4K摄制, 可以说成是电影级别的网络剧。在宣传上更是达到电影级别。举行4K高清观影会、开展“匆匆那年青春宣言”活动、采用多渠道宣传影片, 在宣传效果上不输给电影版《匆匆那年》。很多网络剧由于制作经费紧张而在画面上无法追求精良, 网剧《匆匆那年》的“高大上”制作标准让很多观众眼前一亮。

四、网络剧风靡的天然优势

《匆匆那年》的成功也得益于如今网络剧风靡的大媒体背景。从2005 年中国第一个大型视频网站“土豆网”的成立到2008 年优酷出品第一部网络自制剧《嘻哈四重奏》, 十年时间中国视频网站飞速发展, 网络剧从量到质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几年, 搜狐视频出品的《屌丝男士》、优酷和万合天宜共同出品的《万万没想到》都是网络剧的代表作。网络剧风靡的原因既有技术进步带来的“微艺术”的普及, 又有影视产业发展带来的强大市场需求。但最重要的是网络剧从题材类型到表现方式的多元符合当下网络主流收视群体的需求。目前的中国新媒体平台上活跃用户大多是80 后、90 后群体, 他们作为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对网络剧持追捧态度。《匆匆那年》从网络小说时代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粉丝, 如今的的网络剧成功的“把文学粉丝”转变为“追剧粉丝”。

五、结语

《匆匆那年》的改编实现了小说和网络剧的双赢。不仅年轻的观众、众多的原著党给予好评, 就连知名导演和原著作者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著名导演高群书在点映后表示:“没想到现在的网络剧可以做得这么高级, 直接搬到影院办首映, 这部小说有很多人喜欢, 青春题材也是容易引起大家共鸣的题材, 画面的掌控也很到位, 整体非常好”;“现在还有点没缓过神来, 笔下的人物跃然眼前, 虽然我们回不去青春, 但可以再看一遍青春, 这部《匆匆那年》更注重原作品的原汁原味。”原作者九夜茴在如此评价。”[2]

和《匆匆那年》几乎“零差评”相比, 当下很多热播网络剧颇具争议。2015 年底一部名为《太子妃升职记》的网络剧成为最具话题度的网剧, 但由于故事“尺度太大”而在2016 年1 月20 日被强制下线修改, 与它一同下线的有《心理罪》《盗墓笔记》《探灵档案》等高人气网剧。一方面是满足巨大市场需求, 一方面是引导和提高观众的审美品位, 在这一点上网络剧《匆匆那年》应该值得很多网络剧借鉴。

参考文献

[1]姜燕.《匆匆那年》导演姚婷婷:我不想做金字塔的基石[EB/OL].http://ent.ifeng.com/a/20140903/40285493_0.shtml, 2014-9-3.

篇9:《匆匆那年》缘何畅销

作为一名编辑,要想策划一本畅销书,首先自己要真的喜欢这个选题,如果自己对这个选题没有兴趣,即使想到它今后可能会出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很难成功。

第一次看到《匆匆那年》,是在一个论坛,那时,九夜茴正在各大网站论坛连载此稿,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好评和追捧。我只看了“引”就一下被它吸引住了,当时立刻觉得这段话肯定能成为80后的代言,看了后面的正文后,就开始每天在论坛上追看更新,由喜欢开始,才有了我想把它出版成书的想法。联系到九夜茴后才知道,我早已经不是这样想的第一人了,在我之前已经有至少5家很知名的出版社和出版商联系过她,都表示有出版意向。我也知道,和其他社的编辑相比,无论是从编辑经验还是从给予作者的出版条件,我都不是突出的。这就不得不说和作者接触的秘诀——诚信。

九夜茴是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女孩,相同的成长求学经历,使我们一下成了好朋友。在聊天过程中,我从没有向她大夸我们出版社的优势,或者揭露别家的短处,而是对图书的出版形势和策划计划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像朋友一样,对作品和出版道路提出合理的建议。我所答应她的许诺没有一个是不能兑现的,不对作者开空头支票是我个人也是人民出版社的做事准则,也许正是这点让九夜茴觉得我诚实可靠,并最终在众多出版社及出版商中间,选择了人民出版社。

畅销书的诞生

从2006年我做编辑工作开始,我就一直在想我要做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书才能畅销。于是,我经常关注畅销榜单,并从榜单上挑一些买回家学习。就这样直到2007年,我看到了《匆匆那年》。自己都被迷得每天追看网上的更新,那些90年代的口头语、90年代的冰棍、学生时代的小情感都已经随着岁月消失了,是《匆匆那年》细腻的文笔让我想到了十年前的自己,我觉得自己终于遇到我想做的书了。

当我颤颤巍巍地拿着修改推敲了多遍的“《匆匆那年》策划方案”拿给领导看的时候,还好,虽然他们对这个不知名的作者还有我这个没经验的编辑表示忧虑,但还是给予了我很大力度的支持。

于是我便大刀阔斧的开始了,首先确定读者群,做有针对的宣传。青春文学的读者大都为15-30岁年龄段,我自己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所以比较容易抓住读者群特点,琢磨他们最经常光顾的网站、论坛、喜欢的广告形式,在这些地方下功夫,并且确定时间计划,进行轮式宣传。每轮确定一个新颖的宣传点,爆出一些新的读者感兴趣的花絮。

当然这些也要根据不同作者的风格来决定,为作者量身打造,效果才是最好。例如九夜茴性格比较开朗、健谈,我们就尽量多的给她安排访谈和各种活动。针对她擅长素描的特点,我们在打造她的新书《花开半夏》的时候,便想到让她亲自手绘书中插图,亲自手写扉页文字。这个想法在成书后,不但在书的外观上让读者感到惊艳,实际收到的市场反馈也非常惊人。读者看到她的笔迹感到亲切万分,她的多才多艺也赢得了更多读者的青睐。

在《匆匆那年》整个筹划过程中,封面装帧设计也是我比较花心思的环节。《匆匆那年》的封面曾经被许多媒体单独报道过,封面华丽、腰封独特。我一直觉得一本书的封面及整体装帧非常重要,封面装帧精美放在书店格外引人注意,让读者有翻看的欲望,也有助于提高图书的档次。

满眼的网络小说,如何练就火眼金睛

天涯社区、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晋江原创网,这些原创小说发表的平台有十几家,许多图书策划编辑在这些网站上蹲守,点击率在前列的统统收入囊中。这些知名原创网站也有专门的出版组,把自家受欢迎的小说收为代理,推销给各出版社。每天不知有多少网络原创文学签约出版,这似乎成为了近两年文学图书出版最主流的模式。然而这么庞大的数目中,真正能在实体书店让读者眼前一亮的有多少呢,能跻身畅销书榜单的又有多少呢。许多在网络上大红大紫的作品,在实体书店却悄无声息。究其原因,是因为网络文学和实体书吸引人的亮点相差很多,这也正是考验编辑筛选眼力的关键。

“和n个男友或女友交往的流水账式故事”、“跨越十几年包含失恋、离职等的个人坎坷奋斗史”、“婆媳之间关系交战的八卦”,这些文章虽然在标题用词上吸引读者眼球,内容却是流水账般简陋,只适合网友在工作学习之余找个乐儿,很少有人愿意花钱去买这些八卦小事。在实体书店就恰恰相反,读者购买时会更注重文学性,这些网络流水账自然也就在书店中悄无声息了。

而《匆匆那年》则不同,全书把每个主人公之间的爱情纠葛描写得非常真实,我自己以及很多读者看过后都觉得和自己的经历竟然那么相似,这才是80后的真正青春。除了情节上真实,贴近生活之外,全书对每个人物的心理描写都细腻深刻,让读者完全沉浸在主人公的经历当中,为他喜,为他忧,想到自己尘封的青春往事。也许这就是我一眼就看中《匆匆那年》,并坚定把他出版成实体书的原因。

所以,编辑选择网络小说选题的时候,必定是要擦亮眼睛,网络上的高点击率并不一定是实体书高销量的保障。

篇10:匆匆那年经典语录

1、经历多的那个很敏感,而经历少的那个又太热血。这样的结合注定会扰乱彼此的生活步调,越努力接近就越痛苦。

2、用别人的话说就是一见女神误终身,从此男神是路人。

3、想从这一刻重新来过。为什么。因为我后悔了。

4、两个都难过的人,究竟谁舍得谁。

5、赵烨深吸了口气说:“你一定不开心,因为你一不开心,我就会跟着难受。”

6、终于有一天,在丁香散发迷人香气的日子里,我又和她一起走过了那片花丛。

7、不能明白就无法体贴,无法体贴就会无意伤害,无意伤害就会削弱彼此间的牵绊。

8、你可以打我,你可以骂我,但你千万不要说我没有努力过。

9、那时候我们不说爱,不说永远,只说喜欢。我们以为那时的喜欢,就是永远。

10、如果你喜欢上别人,一定要告诉我,我一定不会缠着你。

11、如果真琢磨出因果来,那不是看破红尘,就是命不久已了。

12、我们没有**燃烧,也没有血色浪漫,但我们有匆匆那年。

13、她从未如此温柔待我,因此我也就来了精神。

14、做好朋友挺好的,可进可退,永远处于不会被伤害的位置。

15、其实做朋友就挺好!可进可退!永远都处于不被伤害的安全地带!

16、纸片可以撕碎,而年少该怎么撕碎呢?

17、说到底一个人离开一个人,就是因为不够爱。

18、你可以打我,也可以骂我,但是你不可以说我没有努力过。

19、那时候,我们以为喜欢就是永远。后来才发现,我们只有曾经,没有永远。

20、我们总是在开始时毫无所谓,在结束时痛彻心非。

21、人不是只有爱和恨两种情感,还会怀念,会埋怨,会想念,会感叹。

22、喜欢就是让自己的心变成别人的,说不准是好还是不好的情感。

23、如果再见不能红着脸,是否还能红了眼。

24、数学中最牢固的三角形状,在感情上恰恰是最脆弱的关系。

25、我还爱你,你怎么就不爱我了呢?我还没变,他怎么就变了呢?

26、不管重来多少次,人生都肯定会有遗憾。

27、我们以为的永远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不是以后,是拥有的回忆。

28、思念和喜欢沉积了更多,酝酿出格外甜美的香气,自然也就记得更久。

29、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30、我觉得两个人在一块,一定得是彼此心中最至高无上、无可替代的存在。

31、太阳之所以为太阳,是因为他不在乎他人的眼光。

32、你不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女孩,但你却是我心里最美丽的存在。

33、不幸的人不会愿意在幸福的人面前哀悼,那只会让人感觉更加不幸。

34、情感这种东西,又实在没有什么自信。于是,这些细微的忧愁便在她心里打成了结。

35、人呢,就像杂草一样,挣扎着怎么样都能活,没有什么是离不开的,缺啥都能活。

36、在告别了匆匆那年的日子里,只有她一个人固执地将自己绵薄的爱情坚守到了最后。

37、人生一大悲哀是,在尚不能清楚认识世界的时候,就因为无知的举动而彻底改变命运。

38、那时的我们总以为人生只有相逢,却没想到原来还有错过、还有遗憾、还有来不及。

39、你知道么,有那样的一种人,身上会散发光芒,在这样的光芒下面会感觉温暖而舒适,但距离太近的话,就会有些刺目了。而且在光的旁边,我会更加觉得自己黑暗。

40、陈寻,我觉得她挺好的,以前被你喜欢时挺好,后来不被你喜欢了也挺好的,现在,见不见都挺好的。

41、方茴说:“我真的很爱过,也真的很恨过,可是那些爱啊恨啊就那么匆匆过去了,现在想想我其实并不后悔,如果再让我选择,我还会这么来一遍……”

42、我真的很爱过,也真的很恨过,可是那些爱啊恨啊就那么匆匆过去了,现在想想我其实并不后悔,如果再让我选择,我还会这么来一遍……

43、我有点心疼她,想去握住她的手,不是因为我很禽兽的对一心灵脆弱的少女有了龌龊的念头,而是因为我发现她的手在轻轻颤抖……

44、遥想起当年怎样怎样,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已然长大,也有了所谓的曾经,也有了故事可讲。

45、是不是自己这样爱的方式错了,爱得越认真疼痛就越剧烈,付出了所有却换回来了忘却。

46、那天我做了梦,梦见我们都还在上高中。大概是黄昏吧,天是暗黄色的,大家在操场上跑步,我当时好想就这么一直一直跑下去。

47、两个人都有难以言明的事情,也都不是刻意欺骗,只是不想把已经掩埋的秘密,挖出来接受拷问。年轻的时候不懂什么是信任,只是觉得心里惴惴的滋味,不太舒服。

48、年轻时我们总是在开始时毫无所谓,在结束时痛彻心肺,而长大后成熟的我们避免了幼稚的伤害,却也错过了开始的勇气。

49、没有谁一搭眼就爱上别人,顶多互相看着顺眼,但是这一见却有可能产生别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慢慢的变化起来,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不会有人知道。

篇11:匆匆那年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方茴说:“那天我做了梦,梦见我们都还在上高中。大概是黄昏吧,天是暗黄色的,大家在操场上跑步,我当时好想就这么一直一直跑下去„„”

8.方茴说:“我们都以为长大以后就能真正的永远相伴,于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拼命成长,但是当真的长到足以告别青春时,才突然发现,原来长大只会让我们分离„„”

9.方茴说:“长大了之后总会学不一样的功课,走不一样的路,遇见不一样的人,我们根本避免不了分道而行的命运。”

10.方茴说:“年轻时总是爱做互相伤害的事,最后我们都很绝望,因为我们知道,能拯救彼此的只剩下分开着一种选择。”

11.方茴说:“我真的很爱过,也真的很恨过,可是那些爱啊恨啊就那么匆匆过去了,现在想想我其实并不后悔,如果再让我选择,我还会这么来一遍„„”

12.在永远的黑暗里,一直走,就是天荒地老。

13.张开双臂,我已经在拥抱你了。

14.遥想起当年怎样怎样,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已然长大,也有了所谓的曾经,也有了故事可讲。

15.我不怕被人骗。撒谎可以,但一定不要让我再知道真相.16.如果不知道是谎言,不是就会活得轻松点么?真相对我而言没什么特别的意义,与其被欺骗之后,因为清醒的知道真相而痛苦,倒不如糊涂的一直被欺骗下去。

17.没什么如果当初。”陈寻望着喧嚣热闹的大街说,“不管重来多少次,人生都肯定会有遗憾。”

18.“没有喜欢就不会有责任感,没有责任感喜欢也不能长久。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最后在一起,这种事谁都没把握,但是现在,我喜欢对她负责任,你明白么?”陈寻搂紧方茴,轻轻挪动了一下,把她放在更舒服的位置。

19.方茴说,一个人的快乐,快乐有可能是假的,一群人的快乐,快乐已经分不出真假。他们尽情挥霍着自己的青春,恨不得就此燃烧殆尽,那架势就像末日前的狂欢。

20.不要道歉,因为一旦说了对不起,就代表一定有所亏欠。

21.所有男孩子在发誓的时候都是真的觉得自己一定不会违背承诺,而在反悔的时候也都是真的觉得自己不能做到,所以誓言这种东西无法衡量坚贞,也不能判断对错,它只能证明,在说出来的那一刻,彼此曾经真诚过。

22.他们以为用自己的力量握住彼此就等于握住了未来,殊不知未来其实是谁也握不住的东西。

23.我们总是在开始时毫无所谓,在结束时痛彻心非。

24.没有谁一搭眼就爱上别人,顶多互相看着顺眼,但是这一见却有可能产生别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慢慢的变化起来,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不会有人知道。

25.旧爱与新欢的差别,不仅仅在泪笑之间,被放弃的痛苦,任谁也不能轻易淡漠,女人总是恨不得抓住负心的人问问,而答案往往更加伤心。彼时缘妙不可言,此时缘苦不堪言,情伤两个字,不经历永远都不会懂得。

26.原以为不管多少次的爱,总是会把曾经珍藏在心的,但事实却是,新的爱寄长在旧爱之上,吸取其中的养分完成之前所有成长的同时,盛开出更加鲜艳的花,而过去随之凋零,变成枯萎的尸体。

27.是不是自己这样爱的方式错了,爱得越认真疼痛就越剧烈,付出了所有却换

回来了忘却。

28.死亡离我们是如些的近距离,那么真切,不是小说和电影,而是每日在身边真实的上演。爱情和青春在死亡面前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击。

29.我想我们谁也不能再回到从前,离开彼此之后我们都会继续各自的人生。而在其中可能谁也不会再出现。但是这并不代表遗忘,也许我们会把对方好好地放在心里,留着那曾经的青春印记。

30.喜欢就是让自己的心变成别人的,说不准是好还是不好的情感。

31.年轻时我们总是在开始时毫无所谓,在结束时痛彻心肺。而长大后成熟的我们避免了幼稚的伤害,却也错过了开始的勇气。

32.“月光下的树影斑驳了多久时间,白裙子的女孩路过了多少次这街,夕阳下我多少次回望着你的眼,你有过多少遗憾总是苍茫了爱恋。

忘川河畔盛开了多少朵红莲,轮回中我们擦肩了多少个百年,前世的你吟唱了多少梦萦魂牵,如今的我多少次梦回少年蹁跹。

一百年一千年之后匆匆过去多少年,漫漫岁月中我们许过多少诺言,多年之后我们是否还会无悔相伴,只为你的一笑误我浮生的匆匆那年。”

33.窗外的春光明媚刺眼,沉静的校园里不知道掩埋了多少单纯的真心爱慕,只可惜他们不明白那时一切尚早,辗转岁月里再多细腻情思也会最终化灰流逝,暗恋可以支撑起少年时代的所有梦想,却不能抵挡成人以后的微薄现实。

34.16岁的喜欢就是这么平淡而简单,电影胶片中或欢喜圆满或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在他 们眼里都当不了真,他们总认为自己会经历与众不同的恋爱,以为这样无所事事的日子会一直继续下去。然而,一直到长大以后他们才发现,原来还

是在岁月里落入俗套,那时每天都陪伴在身边的人也终究各奔东西。

35.三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感情而言,足够结束也足够开始。

36.人生一大悲哀是,在尚不能清楚认识世界的时候,就因为无知的举动而彻底改变命运。人不是只有爱和恨两种情感,还会怀念,会埋怨,会想念,会感叹。不能说我和欢欢分手了就只能讨厌她,厌恶她吧?毕竟曾经我们俩过了一段很开心的日子,就为了生命中的这一段,我也做不到把她彻底忘干净了。你们女的就喜欢让男人心里永远只有一个人,但我跟你说,没一个男人能做到!就是说了那也是骗你呢!跟过去较真没什么意思,明智的女人不会算计怎么占有男人的过去,只会思考如何拥有男人的现在和未来!

37.我们没有激情燃烧,也没有血色浪漫,但我们有匆匆那年。

38.说到底,流年辗转,只因年少。

39.她轻轻的笑,刹那芳华。

40.其实做好朋友挺好的,可进可退,永远处于不会被伤害的位置。

41.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42.我们都是貌似被放养,实则被圈养

43.现在我们大概最常说爱。“我爱你!”,“你爱我吗?”,“你会永远爱我吗?”。爱得别致精巧,似乎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珍贵。说得再多,都始终觉得有点空落落的,无法让人相信。所以上面的句子往往演变成了:“我真的爱你!”,“你真的爱我吗?”,“你真的会永远爱我吗?”

爱与真的,成为了哭笑不得的组合。

44.不能明白就无法体贴,无法体贴就会无意伤害,无意伤害就会削弱彼此间的牵绊。

45.前路漫漫,而他们相遇太早,能够结伴同行多远。

46.电话可以成习惯,照顾可以成习惯,关心可以成习惯,问候可以成习惯,可是爱情却永远无法成为习惯。

47.但是他们谁也拉不住匆匆而逝的时光,昨日终不可留。

48.赵烨回了一封简短的邮件,上面写着像乔燃风格的话,他说:曾经沧海难为水。而乔燃的回信同样简短,上面写着像赵烨风格的话,他说:你们混蛋。

49.有一天你会忘记我,投身于新的爱情放纵在她的世界里;有一天你会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孩子;有一天你会忙碌在纷繁的人群中,忘记年轻时的梦想;有一天你会我会擦肩而过,但却辨认不出彼此;有一天你会偶尔想到我的名字,却记不得我的模样;有一天你会终老于病房,到死都不再想起我......50.当记忆中的美好和现实里的沧桑无奈的融合,人心底只剩下无法安抚的凄凉。

51.我觉得我没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是人生在掌握我,他蒙着脸向我招手,我就懵懂的跟去。因为看不清他的表情,所以我不知道前方到底是劫是缘。

52.公平的愿望是美好的,现实的表现是残酷的。

53.数学中最牢固的三角形状,在感情上恰恰是最脆弱的关系。

54.人不是只有爱和恨两种情感,还会怀念,会埋怨,会想念,会感叹。

55.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讲故事!

56.我们在贫与富的边界上走过,在自由与约束的边界上走过,在纯良与邪恶的边界上走过,在闭塞与开放的边界上走过,在金钱与财富的边界上走过,在道德与道义的边界上走过,在世纪与时代的边界上走过。

57.你知道么,有那样的一种人,身上会散发光芒,在这样的光芒下面会感觉温暖而舒适,但距离太近的话,就会有些刺目了。而且在光的旁边,我会更加觉得自己黑暗。

58.年轻既是资本也是危险。

59.那鲜艳的颜色和她淡然的神情总形成一种独特的对比,就像用色块分割了空间,猛然让我恍惚一下。

60.寂寞面前,温馨只是种苍凉的掩饰。

61.这种事都是没道理的,如果真琢磨出因果来,那不是看破红尘,就是命不久已了。

62.明明刚才还和煦春风呢,转眼就寒风冽冽了。

篇12:匆匆那年影评

《匆匆那年》最初吸引我的是几位主演,和与《那些年我们一齐追过的女孩》相近的题材,虽然是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样是根据小说翻拍的电影,但是个人更喜欢致青春,电影和小说吻合度较高,而且剧情连贯。《匆匆》也是讲述的校园感情故事,那年的我们都很年轻,那年的我们对感情是懵懂未知的,那年的感情发生的很悄然却很炽热。而因为年轻所以会因为气盛而莽撞,会因为那自以为是的自尊心而错过,会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而后悔。而正是因为年轻才如此任性,再不疯狂就老了,所以这部片子也充满了回忆,祭奠了青春也让人纪念一下那逝去的青春,甜蜜中带些许苦涩,是种成长,更是种收获~

故事发生在学生时期,方茴是个不起眼的女生,安安静静的学习,安静的仿佛让人察觉不到她的存在,而跟她性格截然相反的陈寻,虽然备受瞩目却偏偏中意方茴。而在方茴背后还站着一个同样默默无闻的乔燃,但是他不像陈寻那样有勇气去表达自我,也就与喜欢的人擦肩而过了,他的背影是孤单和忧伤的。而方茴和陈寻却因为种种原因迷失了手中的红线,而其中的原因影片中交代的过于粗放了,感觉就是不是理由的理由,兴趣相投能够当红颜知己,但没必要越界吧,而且把陈寻塑造成了很不负职责的人,与小说有偏差。就算在多年后再相聚聊得也只是那青春里的回忆,什么也改变不了。

影片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学生时期几个好友发生的故事,以为赵烨婚礼录像作为引子来透过对几个好友的采访,一点点去回忆当放肆的青春,其中的酸甜苦涩都在回忆里慢慢呈此刻了观众面前,可能是因为电影时长的缘故感觉描述的太过粗放了,没有抓住重点,该交代的地方反而一笔带过,剪辑的并不完美。演员的表现可圈可点,郑凯在影片里的表现还是很抢眼的,彭于晏饰演的陈寻感觉并没有把陈寻真实的一面完全展现出来,这与剧本编排不无关系,而魏晨饰演的乔燃太过于渺小了,有点打酱油的感觉。

篇13:匆匆那年心情随笔

1《匆匆那年》的制作特征

1.1 小说改编,用心讲故事

网络自制剧《匆匆那年》改编自作家九夜茴的同名小说,由80后导演姚婷婷带领一群80后的年轻人共同完成的,给当下泛娱乐化的网络自制剧带来了一丝清新。《匆匆那年》保留了原著的大部分情节,讲述陈寻、方茴等五人的成长过程。它与以往网络自制剧不同,《万万没想到》和《屌丝男士》的选题立足当下热点话题,每集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将这些碎片化的素材整合在一起,但是素材之间是没有联系的。《匆匆那年》的剧集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的叙事和传统电视剧是一样的,有叙事者、悬念、情节以及叙事策略。每一集结束会有一个悬念留给下一集,因此集集紧扣,相互联系。这与制作者们前期题材的选择和制作素养分不开的,真正做到了用心去讲述故事。

1.2 摒弃恶搞媚俗的碎片化叙事风格

最早网络剧是由网友自导自演的视频放在网络上,到后来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恶搞和迷你剧《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制作者们都是利用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在泛娱乐化下的传播语境中为了迎合受众的观赏口味,不断制作出同质化和媚俗化的网络剧。他们擅长将当下热点内容经过编剧们的加工,巧用人物关系仿制出具有搞笑点的情景,由于视频网站在制作网络剧的时候是仿效外国电视剧的边拍边播的方式,因此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剧本编排。而《匆匆那年》有完整的故事和充实的人物形象,不再是几个碎片式的片段组装在一起,而以陈寻、方茴的情感成长为主线,分别围绕林嘉茉、乔燃和赵烨等五人的友谊为副线讲述属于80后的青春成长史。《屌丝男士》和《万万没想到》则分别以小人物大鹏和王大锤在剧中扮演各种社会平凡角色拼贴式的包罗社会中的经典热点。

1.3 贴片式广告,营销居首

网络自制剧在题材类型、播出时长和播出方式层面与传统影视剧相比有明显不同,因此该类广告的植入方式呈现出灵活化、多样化特征。除了传统的植入方式之外,增加了花絮植入、线上线下联动植入等方式。《匆匆那年》依然采用贴片式的广告方式,分为片前广告、暂停广告和内容植入广告。首席赞助“ELIFE智能手机”、全程特约“迪巧”、联合赞助娃娃哈哈小陈皮、好奇婴儿纸尿裤、一汽大众捷达等。剧中林嘉茉拿着康师傅绿茶调侃赵烨;陈寻和方茴第一次在操场谈心也是拿着康师傅绿茶;还有林嘉茉每次冒充高依依给暗恋的学长送红牛等的内容植入广告,商品的出现都是满足剧情或人物情绪的需要。当赵烨被罚写检查时林嘉茉给了他一瓶康师傅绿茶是为了让他冷静,每次给篮球队长红牛的时候是为了让运动量大的他补充维生素。不仅完美地满足了剧情需要也使商品的特性得到了更好的展现。

2 对当下国内网络自制发展的启示

由于引进版权和购买成本的加大,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加入自制剧的行列。同时国家广电总局也发布了相关“通知”,强调对网络自制剧的规范管理。从2014年开始效仿美剧《纸牌屋》效应,乐视、腾讯、优酷土豆、搜狐、爱奇艺等多家视频网站相继投入大量资金制作自制剧,他们摒弃以往网络自制剧的特征,抵制过于娱乐,过于哗众取宠的风格,开始打破网剧和传统电视剧的分野。网络自制剧仍以网络为平台,制作出的剧集不再是碎片化的拼凑和劣质化的搞笑,它开始了正经讲故事,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角色选定上更加趋于正规化,为视频网站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受众选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姚婷婷导演认为电视剧是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看电视,而对于网络自制剧的观众来说,有一分钟内容看不下去,他就可能关掉窗口,所以网络自制剧在叙事上尤其注重抓人,叙事节奏要更快,每场戏之间接得很紧,不断推动叙事。我们要注重画面和镜头语言,不是一味地以插科打诨来吸引受众,应该用情节的紧密和镜头画面推动故事的发展。一些重口味的网络自制剧已经使网络受众产生了厌恶感,受众需要看到的是不同题材的网络自制剧,不仅仅是校园的、穿越的、玄幻的,我们更应该去探寻之前我们没有涉及到的领域。

自2014年各大视频网站尝到网络自制剧的甜头后,2015年的它们又整装待发,许多大投资大制作的网络自制剧正在酝酿中。爱奇艺的悬疑自制剧《鬼吹灯》《盗墓笔记》《心理犯罪》,还有搜狐继续它的《匆匆那年2》《无心法师》等。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为了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要求和期待,网络自制剧不断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邱伟.《匆匆那年》周播导演最怕观众弃剧网络剧开始正经讲故事[N].北京晚报,2014-09-10.

[2]张华.电视剧投资与营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篇14:匆匆那年,你最珍贵

——小P哥哥

小时候,我去邻居家玩耍,无意间看到他摆在桌上的闹钟——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闹钟。轻轻地扳动闹钟“脑袋”后面的机关,到了一定的时间,它就会“唱歌”。那时的我,觉得闹钟就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

回家后,我想方设法让妈妈给我买个闹钟……在我的苦苦哀求下,妈妈终于答应了,但是有一个条件——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必须达到90分以上。

通过我的勤奋努力,“闹钟的梦想”最终如愿以偿。如今,每每看到它,就有一种回到童年的暖心滋味。

来自爸爸的唯一的礼物……

——美编姐姐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见到爸爸的次数总是很少。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一两周都见不到他。那时候太小不能理解,以为爸爸不喜欢我,总是不见我,为此我还特别认真地问过妈妈。

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出差回来,送给我一个洋娃娃,这让我惊喜得不得了,也开心了许久。这个娃娃一直陪伴我至今。

都说父爱是沉默的,现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才真正理解爸爸工作时的辛苦。现在的爸爸却比以前更不善言谈,但是爸爸对我深深的爱却从未改变过!

它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祝福……

——晓迟姐姐

再次翻开它时已经是14年后。看到里面美好的祝福,不禁让我回忆起儿时和小伙伴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那时的我们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长大后要当网络黑客、当画家、当主持人……

如今的我们,已经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也许有的同学已经实现了梦想,也许有的同学正在奋斗的路上。不论梦想实现与否,我祝福曾经的小伙伴们梦想成真!

别问我,这是个秘密……

——傻老头

你说他傻不傻,傻不傻,这就是傻老头最珍贵的礼物。

傻老头一个劲地傻笑!

别问他为什么,他不会告诉你,这支钢笔陪伴他走过多少个日夜。

哈哈哈哈……

第三棒的小鹿…

——阳光姐姐

从小就喜欢跑。经常磨蹭到上学的最后一秒,这样,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跑步上学,不理睬周围讶异的猜想——这小妞,一定又睡懒觉了!

高中时,我是班级4×100米接力队的队员,四个棒位全部练过,被体育老师认定为全能型选手。全能也有无能的时候,一次学校比赛,我跑第三棒,竟然在接二棒时,棒子失手掉到了地上。犹记得当时我是如何狼狈地捡起接力棒,奋起直追,一根马尾辫都跑散开了去。虽然只得了季军,但赛后,老师和同学们仍然夸我“跑起来的感觉,真像一只发现青草的小鹿。”

那根老油条

——刘伟伟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的食物,永远是面条、馒头、红薯和青菜,肉啊鱼啊之类的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因此,它们大多只能出现在我的梦中……

终于有一天——那年我大约只有五六岁吧,还记得我和哥哥正在捡大青叶(就是板蓝根的叶子,晒干后可以出售),很少到我家的小姨突然来了,还带来了好几根大油条,用一根绳子包扎着……老远我就闻到了,好香!这可能是我幼时收到的记忆最深的礼物了,因为我还记得妈妈把它们藏起来,隔几天才分一根给我们吃呢!

现在因为制作中使用了明矾,油条在很多人眼中俨然成了“垃圾食品”的代名词,但我依然对它情有独钟……特别广告一下,现在一些大型快餐店已经用塔塔粉取代了明矾,这是一种无铝膨松剂,无害哦。

珍贵的幸运星给我留下美好的时光……

————冬日问影

跟君在一起的时光很快乐,两个女生总有谈不完的悄悄话,说不完的小心事。后来我们考上了不同的高中,继而又上了不同的大学,我们相距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是,君每年放假的时候都会来看我。有一年的寒假,君送给我一瓶她亲手折的幸运星,告诉我她要出国了,以后见面的机会不多了,她把对我的祝福和思念都折进这些美丽的小星星里,希望我以后幸福快乐……

上一篇:网络德育中的信息技术下一篇:2011机修班组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