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鲤湖的作文400字

2024-06-24

游九鲤湖的作文400字(精选4篇)

篇1:游九鲤湖的作文400字

游九鲤湖作文600字

国庆节,我和妈妈、弟弟乘车去九鲤湖玩。

九鲤湖,是我们家每年都会去的一个风景区。九鲤湖,位于仙游县东北方向30多公里,是省级著名的风景区,风光秀丽,被明代地理、旅游学家徐霞客誉为“九鲤飞瀑天下奇”。

沿着山路,两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拐过一个又一个山弯,一路上繁林枝叶茂盛,草丛生机蓬勃,过了几个钟头,到达目的地,又步行了十几分钟,一个秀丽的天然湖泊展现在眼前。

九鲤湖水清澈见底,湖的四周林木郁郁葱葱,怪石嵯峨,层层迭迭的古寺,白墙红瓦,廊柱四立,远远望去,绿树掩映,白云衬背,显得庄重和秀丽。相传汉武帝时,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后跨鲤升仙,九鲤湖因此得名,现在还流传着许许多多“何氏九仙”及“求仙梦”的故事。

我们游过了将军亭、徐霞客文化广场等许多景区,但最难忘的还是属在古寺前一片坑坑洼洼的岩石上,我和妈妈、弟弟在这里戏水、照相。我赤足在岩石上蹦上跳下,溅起一片片水花,像一串串闪光的珍珠四射,我们笑得可开心了。

值得观赏的.当然不止这些,还有著名的九祭(雷轰祭、瀑布祭、珠帘祭、玉柱祭、石门祭、五星祭、飞凤祭、棋盘祭、将军祭 ),飞瀑从高耸的崖头猛泻入湖,水石相激,轰鸣如雷。我门沿着石阶逐级而下,在“观瀑亭”中休息,瀑布从山崖上挂下来,就象一条长河从半空中倾泻下来,泻在岩石上,发出震耳的轰鸣,被砸碎的水花,好像万串闪光的“珍珠”,“珍珠”互相撞击,化为水沫,水沫变为雾气,在阳光照耀下,折射成一道小小的彩虹,我情不自禁地吟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美丽的九鲤湖,犹如一幅艳丽的图画,真使我流连忘返,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离开了九鲤湖。

来年等着我,九鲤湖!

篇2:游九鲤湖的作文400字

此篇游记主要记录的并不是九鲤湖本身的景致,而是记叙了其九处瀑布,也即“九漈”。

在游“九漈”之前,作者对江郎山之高耸之状进行了恰当的描绘,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对“九漈”描绘十分细致:雷轰漈奔流下坠,瀑布漈之飞喷冲激,珠帘泉玉箸漈之玉龙双舞等等各显其奇,自五漈至九漈虽无深入描绘,但也在总体上给予了适当的着墨。此篇为徐霞客描写瀑布最为集中的一篇游记,对水势、水态、崖石深潭、颓波突浪之特色掌握准确,既有逼肖的描写,又有想象的发挥,让人读文如临其境,如感其魄。)

浙、闽之游旧矣。余志在蜀之峨眉、粤之桂林,至太华、恒岳诸山;若罗浮广东东樵山、衡岳,次也。至越(即浙江省)之五泄,闽之九漈(闽方言瀑布),又次也。然蜀、广、关中,母老道远,未能卒游;衡湘可以假道,不必专游。计其近者,莫若由江郎三石抵九漈,遂以庚申(泰昌元年,16)午节(端午节)后一日,期约芳若叔父启行,正枫亭荔枝新熟时也。

篇3:九鲤湖作文400字

车在盘山公路上缓缓行驶着,山路十分险峻,路弯弯曲曲的,真不愧为“山路十八弯”,我被山路绕得晕头转向。

我们终于来到了九鲤湖,一走进去,两排大树映入了我的眼帘,它们既像在坚守岗位的战士,又像在欢迎到来的游客们。树木旁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哗哗地向前方流去,好像在说:“游客们,跟我来,瀑布就在前面!”

走着走着,我们老远就听见了“隆隆”的雷声一般的水声。一走过去,我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一股股水从石头上倾泻而下,犹如银河从天而降,又像一块白布从天上落下。那瀑布像一只只猛虎从山上来到平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瀑布流下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好像是颗颗闪亮的珍珠,在瀑布下方汇成了一个潭。我不由地想起了李白写的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篇4:徐霞客:游九鲤湖日记

九鲤湖在福建仙游县东北约13公里处。相传汉武帝时,有何氏九仙在此骑鲤升天,故名。湖在万山之巅,有九级瀑布飞泄而下。闽方言中称瀑布为“T”,记中描述瀑布时,皆沿用“九T”的说法。

此篇游记主要记录的并不是九鲤湖本身的景致,而是记叙了其九处瀑布,也即“九T”。

在游“九T”之前,作者对江郎山之高耸之状进行了恰当的描绘,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对“九T”描绘十分细致:雷轰T奔流下坠,瀑布T之飞喷冲激,珠帘泉玉箸T之玉龙双舞等等各显其奇,自五T至九T虽无深入描绘,但也在总体上给予了适当的着墨。此篇为徐霞客描写瀑布最为集中的一篇游记,对水势、水态、崖石深潭、颓波突浪之特色掌握准确,既有逼肖的描写,又有想象的发挥,让人读文如临其境,如感其魄。

浙、闽之游旧矣。余志在蜀之峨眉、粤之桂林,至太华、恒岳诸山;若罗浮广东东樵山、衡岳,次也。至越即浙江省之五泄,闽之九T闽方言瀑布,又次也。然蜀、广、关中,母老道远,未能卒游;衡湘可以假道,不必专游。计其近者,莫若由江郎三石抵九T,遂以庚申(泰昌元年,16)午节端午节后一日,期约芳若叔父启行,正枫亭荔枝新熟时也。

二十三日 始过江山之青湖。山渐合,东支多危峰峭嶂,西伏不起。悬望东支尽处,其南一峰特耸,摩云插天,势欲飞动。问之,即江郎山也。望而趋,二十里,过石门街。渐趋渐近,忽裂而为二,转而为三;已复半岐其首,根直剖下;迫之,则又上锐下敛,若断而复连者,移步换形,与云同幻矣!夫雁宕灵峰,黄山石笋,森立峭拨,已为瑰观;穹然俱在深谷中,诸峰互相掩映,反失其奇。即缙云鼎湖,穹然独起,势更伟峻;但步虚山即峙于旁,各不相降,远望若与为一。不若此峰特出众山之上,自为变幻,而各尽其奇也。

六月初七日 抵兴化府。

六月初八日 出莆郡西门,西北行五里,登岭,四十里,至莒溪,降陟不啻数岭矣。莒溪即九T下流。过莒溪公馆,二里,由石步过溪。又二里,一侧径西向坳,北复有一磴。可转上山。时山深日酷,路绝人行,迷不知所往。余意鲤湖之水,历九T而下,上跻必奇境,遂趋石磴道。芳叔与奴辈惮害怕高陟,皆以为误,顷之,境渐塞,彼益以为误,而余行益励。既而愈上愈高,杳无所极,烈日铄铄烁烁,余亦自苦倦矣。数里,跻岭头,以为绝顶也;转而西,山之上高峰复有倍此者比这更高出一倍的。循山屈曲行,三里,平畴荡荡,正似武陵误入意即好似进入了桃花源,不复知在万峰顶上也。中道有亭,西来为仙游道,东即余所行。南过通仙桥,越小岭而下,为公馆,为钟鼓楼之蓬莱石,则雷轰Tjì即瀑布在焉。涧出蓬莱石旁,其底石平如砺好像磨平一般,水漫流石面,匀如铺彀。少下,而平者多洼,其间圆穴,为灶,为臼,为樽,为井,皆以丹名,九仙之遗也。平流至此,忽下堕湖中,如万马初发,诚有雷霆之势,则第一T之奇也。九仙祠即峙其西,前临鲤湖。湖不甚浩荡,而澄碧一泓,于万山之上,围青漾翠,造物之酝灵亦异矣!祠右有石鼓、元珠、古梅洞诸胜。梅洞在祠侧,驾大石而成者,有罅成门。透而上,旧有九仙阁,祠前旧有水晶宫,今俱圮pǐ倒塌。当祠而隔湖下坠,则二T至九T之水也。余循湖右行,已至第三T,急与芳叔返。曰:“今夕当淡神休力,静晤九仙。劳心目以奇胜,且俟明日也。”返祠,往蓬莱石,跣xiǎn光足、赤足足步涧中。石濑làn石上流过的急水平旷,清流轻浅,十洲三岛,竟褰qiān撩起衣而涉也。晚坐祠,新月正悬峰顶,俯挹平湖,神情俱朗,静中hhfēng水声,时触雷T声。是夜祈梦祠中。

初九日 辞九仙,下穷九T。九T去鲤湖且数里,三T而下,久已道绝。数月前,莆田祭酒尧俞,令陆善开复鸟道,直通九T,出莒溪。悔昨不由侧径溯T而上,乃纡从大道,坐失此奇。遂束装改途,竟出九T,瀑布为第二T,在湖之南,正与九仙祠相对。湖穷而水由此飞堕深峡,峡石如劈,两崖壁立万仞。水初出湖,为石所扼辖制,势不得出,怒从空坠,飞喷冲激,水石各极雄观。再下为第三T之珠帘泉,景与瀑布同。右崖有亭,曰观澜。一石曰天然坐,亦有亭覆之。从此上下岭涧,盘折峡中。峡壁上覆下宽,珠帘之水,从正面坠下;玉管之水,从旁霭沸溢。两泉并悬,峡壁下削,铁障四周把四周围得紧紧的,上与天并,玉龙双舞,下极潭际。潭水深泓澄碧,虽小于鲤湖,而峻壁环锁,瀑流交映,集奇撮胜,惟此为最!所谓第四T也。

初至涧底,芳叔急于出峡,坐待峡口,不复入。余独缘涧石而进,踞潭边石上,仰视双瀑从空夭矫,崖石上覆如瓮口。旭日正在崖端,与颓波突浪,掩晕流辉。俯仰应接,不能舍去。循涧复下,忽两峡削起,一水斜回,涧右之路之穷。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水边突出之石断磴间,乱流而渡,可以攀跻。遂涉涧从左,则五T之石门矣。两崖至是,壁凑仅容一线,欲合不合,欲开不开,下涌奔泉,上碍云影。人缘陟其间,如猕猿然,阴风吹之,凛凛欲堕。盖自四T来,山深路绝,幽峭已极,惟闻泉声鸟语耳。

出五T,山势渐开。涧右危嶂屏列,左则飞凤峰回翔对之,乱流绕其下,或为澄潭,或为倒峡。若六T之五星,七T之飞凤,八T之棋盘石,九T之将军岩,皆次第得名矣。然一带云蒸霞蔚,得趣故在山水中,岂必刻迹而求乎?盖水乘峡展,既得自恣,其旁崩崖颓石,斜插为岩,横架为室,层叠成楼,屈曲成洞;悬则瀑,环则流,潴则泉;皆可坐可卧,可倚可濯zhuó洗,荫竹木而弄云烟。数里之间,目不能移,足不能前者竟日。每下一处,见有别穴,必穿岩通隙而入,曲达旁疏,不可一境穷也!若水之或悬或stíng水积聚而不流通,或翼飞叠注,即匡庐三叠、雁宕龙湫,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

出九T。沿涧依山转,()东向五里,始有耕云樵石之家,然见人至,未有不惊讶者。又五里,至莒溪之石步,出向道。

初十日 过蒜岭驿,至榆溪。闻横路驿西十里,有石所山,岩石最胜,亦为九仙祈梦所。闽有“春游石所,秋游鲤湖”语,虽未合其时,然不可失之交臂也。乘兴遂行。以横路去此尚十五里,乃宿榆溪。

十一日 至波黎铺,即从小路为石所游。西向山五里,越一小岭。又五里,渡溪,即石所南麓。循麓西转,仰见峰顶丛崖,如攒如劈。西北行久之,有楼傍山西向,乃登山道也。石磴颇峻,遂短衣历级而上。磴路曲折,木石阴翳,虬枝老藤,盘结危石倚欹崖之上,啼猿上下,应答不绝。忽有亭突踞危石,拔迥挺拔高远凌虚,无与为对。亭当山之半。再折,石级巍然直上,级穷,则飞岩檐覆垂半空。再上两折,入石洞侧门,出即九仙阁,轩敞雅洁。左为僧庐,俱倚山凌空,可徙倚凭眺。阁后五六峭峰离立,高皆数十丈,每峰各去二三尺。峰罅石壁如削成,路屈曲罅中,可透漏各峰之顶。松偃藤延,纵目成胜。僧供茗芳逸,山所产也。侧径下,至垂岩,路左更有一径。余曰:“此必有异,”果一石洞嵌空立。穿洞而下,即至半山亭。下山,出横路而返。

上一篇:乐于助人作文汇总下一篇:内涵建设医德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