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读后感300

2024-06-20

湖心亭看雪读后感300(精选9篇)

篇1:湖心亭看雪读后感300

张岱是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于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剧,实为享乐之士。然而明亡后,国破家亡之痛使他不再从仕,入山着书以终。这些情感都在《湖心亭看雪》中显露无余。张岱借西湖看雪之景诠释了一颗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隐逸之心。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拒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通过张岱的描述,我们看到了西湖封洞后,一个粉妆玉砌,银装素裹,万籁俱寂的世界。更令我们感受到作者广阔的胸襟。而这种感受在“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的描述也有。但在作者轻描淡写之中,我却一点也没有感到轻松,而是觉得沉重,觉得沧桑,觉得人生的多变——命运的坎坷加之国家的不幸,带给张岱的是无限的伤痛。然而面对白茫茫一片,心中的喜悦代替了原来的苦楚与怅然,将长天永存的阔大境界全部传达出来。这种宽广更使他深藏心中的愁绪与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溢于言表,令人惆怅又感慨万分。

然而,当作者在湖心亭巧遇知音,最初的孤独寂寞化为欣喜与愉快,三人对酌,临别时才互道姓名。张岱的喜悦却又一次令我悲伤,甚至是可怜。知音难寻,然而,张岱却寻了太久,等了太久,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之下,使得这种喜悦弥足珍贵。尤其是当作者得知三人同是寓居他乡的游子时,对故国之思又在喜悦中弥漫开来。命运真是对张岱不公!

整篇文章用淡淡的笔触将对故国的怀念融于山水写意之中,不露痕迹。但越是隐藏,越是感情的深沉。

张岱与吴均,陶弘景相同,完全陶醉与自然风光之中,他为其醉,为其痴,但褪去浮华之后,在一片质朴之中,他的心是清醒的,沉寂的,本真的,让我看到了一片仕子之情。

篇2:湖心亭看雪读后感300

这,就是美好的意境——《湖心亭看雪》。

其实这篇文章我已经读过很多遍了,但是每读一遍带给我的都是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情怀,不同的对祖国深沉的爱。这篇文章,写于明末清初的时候,当时,清军已经入关了,明朝已经岌岌可危,如同已经断臂的楼房一般,马上就有倒塌的风险。这篇文章却依然用着明朝的年号,说明了诗人心中还装着国家装着对国家深沉的爱。文章中,写到的时间处处都可以体现出明朝的影子,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作为明朝的遗民,对于清朝只有痛恨,而他却又为何在这一叶孤舟来到湖心亭看雪呢?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话,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清幽,清凉,幽静,深邃的美好意境。更显示出,当时清朝在关内外混乱,明朝也如同风雨飘摇般岌岌可危,那种紧迫之感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作者看似逃避政治上的风云变化。更显示出他那清高孤傲的情怀,可以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的高尚雅趣。更能体现作者哪美好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

到了湖心亭,作者遇到了他的知己,但是他们却以“痴”相提并论。其实这并不是痴,而是将自己的`感情全都化为这一方美好静谧的故土,将爱和希望播撒在这里,希望祖国能重新复辟,消灭清朝,重登往日的辉煌,从过旧时美好的生活……这并不是作者在逃避,在消极应试,而是一种他那沉着冷静,大器晚成的英雄气概,虽然他把自己的名誉和利益都降低了,但是他为的是国家,为的是他心爱的祖国!

篇3:湖心亭看雪读后感300

关键词:小品文,逆境,美景,知己

“小品”一词, 据专家考证, 晋代就已经出现。后又有人认为后秦高僧鸠摩罗什对《般若经》的翻译, 即这类佛经的简本通常称为“小品。”到晚明后期“小品”一词开始普遍地应用于文学, 专指某种类型的作品, 有用以名集者, 如《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 (陈继儒) 、《无梦集园小品》 (陈仁锡) 、《文饭小品》 (王思任) ;亦有用以名各种选本的, 如《苏长公小品》、《闲情小品》、《皇明十六家小品》。

小品文的体裁多种多样, 有游记、速写、随笔、杂感 (或称杂文) , 寓言、序、尺牍等。小品文是属于“行有余力”而可为之的文字。与正宗的高文大册 (如策论、碑传) 庄重严肃、高古浑朴的风格相比, 小品文的风格则比较自由活泼, 以随意抒发感情为目的。它犹如那种且细且长画轴, 静静垂于厅堂之侧, 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它又如小家碧玉一般, 淡雅、高洁, 惹人喜爱。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正是如此, 亦因其独特的气质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绽放魅力, 也让两位文人在艺术长廊上不期而遇。

一、逆境抒胸怀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于1037年生于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 。1079年 (元丰二年) , 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 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 被捕入狱, 史称“乌台诗案”。当时, 苏轼反对新法, 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是文坛的领袖, 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宋神宗的默许下, 苏轼被抓进乌台。

苏轼坐牢103天, 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 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 苏轼被降职为黄州 (今湖北黄冈市) 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 并无实权。远离了政治中心的苏轼, 居于闲职, 甚至与一介平民无异, 于是公职之余便带领家人种田帮补生计。他们当时开垦了城东的一块坡地, 于是“东坡居士”的别号便由此而来。《记承天寺夜游》便是写于这一时期。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1597年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 家世显赫, 他享尽了富家子弟的奢靡生活。他特别喜爱繁华热闹, 喜欢美轮美奂的房子, 喜欢娇俏可人的婢女, 喜欢精美细致的服饰, 喜欢古玩美食, 喜欢骏马梨园。

张岱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但他却在仕途上不甚顺利, 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但在公元1644年, 满清入主, 社稷倾覆, 民生涂炭, 家道破败后, 年届知命的张岱“披发入山”避兵隐居浙江剡溪山, 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明亡后, 安贫著述。在此期间, 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 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国往事, 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二、美景显深情

《记承天寺夜游》先写月色诱人, 作者欲睡又起, 前往承天寺邀友张怀民赏月;然后写与友一起散步赏寺中秋夜月色, 最后自嘲闲人, 在随遇而安、旷达自适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失意苦闷的思绪。《湖心亭看雪》先写西湖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 作者乘小舟独往湖心亭, 途中看湖上冬夜雪景, 再写到湖心亭不期遇客, 三人对酌, 临别才互道名姓。最后借舟子喃喃, 表达自己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 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这两篇小品文都有叙事、描写和简洁有力的议论, 特别是其中的描写, 实在称得上是“写景双壁”。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庭院、清水、藻、荇、竹、柏, 这六个形象全是比喻。先是明喻, 庭院下面犹如注满了晴水的深潭。人们常用的比喻是“月光如流水”, 苏轼却能变幻出新意, 而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 本是无色之物, 看不见, 却实有其物, 似有若无的。秋夜的月光不正是如此, 似有若无、澄澈空明吗?第二句则用借喻, 以客代主, 干脆就直接把庭中当作水来比喻, 说“藻、荇交横”, 虚实相生、动静相宜, 最后以“盖竹柏影也”作结, 点透真情。这样先客后主, 明暗交替, 抑抑扬扬, 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了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真是一幅水墨晕染朦胧的雪夜湖山图!作者先用大笔点染, 绘出湖上水气凝成的冰花到处弥漫的样子, 迭用三个“与”字, 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联成白茫茫一片、浑然难辨的景象。整个意境苍茫寥廓、纯洁幽静。接着作者以白描的手法, 迭用几个“一”字, 别具匠心地选用了几个表示微小的量词如“痕”、“点”、“芥”、“粒”等, 不仅选词新奇, 而且用之以极小反衬天地之极大, 写尽湖山雪景的迷蒙混茫, 传尽西子雪妆的风姿神韵。值得一提的是, 还将赏雪人他自己融入这迷人的雪景之中的痴迷之状描绘得生动逼真。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苏轼在承天寺欣赏如此澄澈空明的月色, 可见当时他的心情是闲适、平静, 再结合他当时的处境, 令人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自适、随遇而安。月景与心境浑为一体, 极富诗情画意。张岱在湖心亭看到如此寥廓寂静的雪景, 表达了作者看雪的惊喜, 不随流俗的遗世独立。他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进行组合, 令人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在天地之间的渺小、茫然、无所寄托的深沉的思考。

三、知己解真意

苏轼“念无与为乐者”, 既写尽了他的寂寥, 也不由自主地透漏出张怀民就是他的真知己。张怀民当时也被贬谪到黄州, 但是他坦然自适, 还在长江边筑亭以陶冶性情。苏轼帮他取名为“快哉亭”, 并赋词相赠,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苏轼《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苏轼的诗文看似是写给张怀民的, 可是, 这又何尝不是借安慰知己的话也来安慰自己那颗沧桑的心呢?

当苏轼来到承天寺, 张怀民也没入睡。这时的张怀民没有酣睡而被苏轼叫醒, 也没有与他人欢宴, 不然, 苏轼就成了不速之客。或许怀民也想到要去找苏轼, 只不过苏轼想到就行动了。一个不经意的“亦”字让我们读出了两人相知相怜、情怀旷达的心灵默契, 也体味到了“知己两相知”的难能可贵。

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 却没想到亭上已有人先他而至;这意外之笔, 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 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 反写二客“见余大喜”, 颇有意味。

偶遇的知己“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杯而别”不觉道破天机。酒逢知己, 自是痛快淋漓, 遗世孤立的他不期然而遇知音, 酣畅至极!这样的画面给寂静清冷的西湖雪夜增添了几分暖意。

畅快饮酒, 纵情交谈之后分别之时, 才想起“问其姓氏”, 然而作者此时故意地忘却了知己的回答, 只记得他们说“是金陵人, 客此”。“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 曾是明朝的京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此”, 不自觉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这二位湖心亭上偶遇的知己原来是客居此地的他乡游子, 而作者想到自己也是客居清朝的前朝遗民, 大家都漂泊如浮萍一般, 心中愁绪又起。

结语:

苏轼和张岱, 在时空上没有交集的两个人, 却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不期而遇。他们都来到人生的低谷, 他们却又都保持了旷达自适的闲情雅趣, 他们用精妙的笔触描绘了千古共赏的“寺中秋月图”和“湖上冬雪图”, 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贡献了两轴不可多得的画卷。

语文教学中, 这两篇小品文同属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课文。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语文教师, 我大胆地设想, 若将这两篇小品文放在同一课, 编为《小品文两篇》, 或许更好。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小品文的特点, 更好地比较两位作者的经历, 更好地理解两篇文章的相同相异之处, 更好地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穿越时空的默契。

参考文献

[1]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J].名作欣赏, 1983, (3) .

篇4:再教《湖心亭看雪》

一、读文,引出白描

第一步,笔者让学生认真阅读《湖心亭看雪》,找出其中描写雪景的语句。学生很快从课文中找出以下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接着笔者让学生说一说这两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学生回答是描写后,再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描写手法。学生回答出较为准确的结果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描写从繁简的角度分类可分为哪两类。学生回答出细描和白描后,教师接着分析什么是细描。所谓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那么什么是白描呢?白描,就本义而言,是指美术上的单纯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画,如铅笔画、木炭画、某种毛笔画等。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第二步,小结。文章中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就是属于白描手法。它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有韵味地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形象地写出景物的形与神。

二、讲解,体会白描

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两幅山水国画,上课时悬挂在黑板上。左侧一幅为白底黑墨线勾勒的山水,不着任何色彩,脉络清晰,简单纯洁;右侧为水墨渲染画成的山水,浓墨重彩,以色块的深浓浅淡来表现山水树木的质感。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通过两幅画直观的对比让学生理解白描的特点,同时激发学生对白描这一写法的探究欲望。

通过两幅图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的是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运用到写作中,所谓白描就是不加烘托,不做过细的渲染和雕凿,不用艳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写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达到传神的效果。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存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文学上的白描,也叫素描,是指文句简略、不加渲染的朴素描写。

三、品读课文,推敲白描写景的语言特点

学生再读课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寥寥几笔,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教师提问:这么丰富的内容是否运用了大量加以修饰、渲染的形容词,或用了许多陪衬之类的语言呢?学生回答,没有!教师又问:这几句写景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简练!

教师再问:这么丰厚的内涵是否运用了大量华丽的词汇?学生回答,没有!教师接着问:丰厚的内涵却没运用大量华丽的词汇进行细致描绘,其字面意思几乎连小学生都读得懂,这可见它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朴素!这时笔者及时板书总结,白描写景语言特点:简练、朴素。

教师过渡提问:是不是只要具备了简洁、朴素的特点就是白描呢?学生可能一时回答不上来,这时笔者就出示写景语句“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引导学生运用换词的方法进行比较品析。原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改句“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教师提问:原句叠用三个“与”字有何好处?

学生分析,原句叠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和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而且浑然天成,衔接更自然,语气更连贯,有一种音韵之美。改句去掉这三个“与”字,“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读起来也一顿一顿的,语气生硬,不如原句读起来顺畅。可见,这三个“与”字并不多余。并不是字越少就越简练,要考虑是否得体传神。

最后总结白描写景的语言特点:一是用语简洁,不加渲染;二是用语朴素,不崇尚华丽;三是求传神。

四、描摹,品味量词的妙处

引导学生品读完文章后,笔者问学生,如果把原句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换成“一道、一座、一艘、两三个”好不好,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说,不好!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好呢?为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让学生拿出纸来画一画“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看怎样画才恰如其分。大约五分钟,大部分同学从冥思苦想中欣喜地放下了笔。笔者让几个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有不同的意见再上来补充。通过对学生各种绘画的比较,学生彻底理解了白描手法与量词精当选用的妙处。

以画面阐释美文,也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表达。遇到抽象的概念或说法,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思考与分析,以画入境,相得益彰,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练习,分辨白描

为了让学生彻底掌握白描手法,笔者还设计了一些句子,让学生辨一辨,下面哪些句子运用了白描写法。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等。

六、练笔,内化白描

当学生掌握了白描手法后,笔者及时地安排了一个作业,让学生运用白描手法,描写见过的一处景物,注意抓住特征来写。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升华教学目标。

总之,《湖心亭看雪》文质兼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教它是一种享受,学它是一种愉悦。

篇5:湖心亭看雪读后感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自看到这篇文章的第一行,我便觉得很喜欢:大体是一个浪漫大气的故事。

说它大气,是从写景状物来讲:“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寥寥数字便已勾勒出一派静谧纯净的湖景。正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是一样的意思,只是柳文多了一种孤寂与苍凉。张文是绝不苍凉的。又有“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一”字多么好。天地之间只一种纯净的白,这一字,倏忽地把人带入明末的冬日西湖,含在嘴里像是千钧重,承载了天地间的一片浩然。

又道:“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可真是一副绝佳的山水画了。这画“上下一白”,只一痕、一点,并不需花鸟虫鱼的修饰,恰像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子手中的册子,“水墨滃染”,自是一副自然天成的佳作。语文老师极力推崇这“粒”字,说是写出了人在天地间的渺小(这又扯到人与自然上去了)。我却觉得“粒”字不好,有些儿生硬,虽然是真实的写照,却因太真实,而失却了美感,放在句中反倒不够自然。我独爱那“痕”、“点”二字。意境上自然是好,音韵上倒也妙得很,灵动与沉静融合在此句中,体现在这两字里。所以有时也佩服极了古人,文字上,文字间,甚至文字后,有骨有风,竟能勾勒出一种韵,一种心灵上的洁净。

说它浪漫,则只把它认作是一个人,怀着一颗至情至性的心,大雪天里去湖中看雪而有感。这是人间的美丽,天上没有,地下没有,是只属于人间一切生灵的美丽,是大自然赋予的美丽。

想起那日傍晚,下雪了,在暗红色的天空的映衬下,不大的雪,纷纷扬扬地飞向大地。那雪落在一进黛色的屋顶上,耀眼的白色与红墙交相辉映;落在养正园小小的园门里,落在园中未谢的茶花上。第二天,我踏着冰去看它们,望着它们雪下益发娇艳的颜色,心里刹那间感知到一种触动,那是为自然的美丽而感动。

这是痴人吗,寒冷的冬夜,“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没有功利的目的,只是率性而为,去寻找,去感知自然的美丽。怀着一颗纯净的心,去看西湖纯净的雪,喝上一杯纯净的酒,或遣怀,或相游,或者仅仅是为了玩,痛痛快快,无牵无挂。

篇6:湖心亭看雪

千里无影人鸟绝,却见湖心一点亭。

挐舟毳衣独观雪,雾凇沆砀孤百天。

不知此生何处去?欣得知音升酒烟。

篇7:湖心亭看雪

本文为张岱山水小品的代表作,文章以白描手法写景,与叙事结合,表现这个曾经的富家子弟和现时的明朝遗民的失落愁绪和雅趣。教学设计为在读熟的基础上,以“痴”为切口,了解、校正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达到落实重点;通过对“独”、“拉”的剖析,对照原文,评析插图,自己作画,以及“相关链接”,落实对白描手法的领悟及作者内心的把握,从而突破难点。拓展阅读的安排,以浅显问题引导学生对寄情山水或白描手法作品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题。布置初读:借文下注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听范读,给读音特别的字注音(强[qiǎng]饮)。

学生小声自由读;齐读。

2、文中的“余”是什么意思?具体指谁?

文中有人对张岱作出了评价,用的是哪个字?(痴)

小组交流:哪些内容体现了张岱的“痴”。可用文言,也可用白话。

课堂交流。师引导和评价:①用文言原文的,再用白话说一遍;反之亦然。②白话讲述时,有明显错误的,提出来,由别的学生发表见解。③形成“时间”、“行为”和“舟子评价”三个要点的板书。

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这个被舟子说成“痴”相公的张岱,在更定游湖时,看到怎样的景色,遭遇怎样的事情。请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勾画。

读“景”。

为什么会“人鸟声俱绝”?这个“俱”字是否可以不用,而成为文言文中常见的四字句:人鸟声绝?从哪个字中可以看出往日湖中常闻的人声、鸟声此时都没有了?此句的“绝”作何解?刚学过的《三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中的“绝”为何作“断”讲?

“上下一白”中的“上下”具体指什么?根据文下注,“一”解释为什么?(全)

请你依照“雾凇沆砀”、“上下一白”画一幅画,先打边框,那么,你会在框内画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

师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句;学生就有无准确反映文意,评文中插图。请再为“上下一白”补上“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巡视,择一较接近于“痕”、“点”、“芥”、“粒”者,请其分析如此处理的原因。请大家用一两个词语评此画的意境。

“痕”字照应了句中哪个词?(“影子”)

“点”、“芥”、“粒”按照怎样的顺序形容景物?“芥”,比“点”小、 比“粒”大,这个字该怎么理解,阅读“相关链接”:

(1)本地常用语:细得像芥菜籽。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芥”: ①小草。○喻微小的。②芥菜。

请讲出“余舟一芥”的理解。(理解为“像细草叶”。)

请翻译“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

(追求句子连贯。)

“粒”比“芥”更小,舟中有没有作者,从哪里看出?(“与余舟一芥”)如此,余人与作者是面对面了,怎么会是“粒”?

小结:神游身外,眼中装着的是一个冷寂、凄清的世界,包括这个世界里作者。

读“事”。

更定湖心亭看雪,张岱约几个人同往?“独”字还让我们读到他怎样的心绪?(孤寂)

如果在“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中加一个逗号,你怎么加?为什么?(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湖心亭看雪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湖心亭看雪教案,

“拉余同饮”中的“拉”是谁的行为?金陵即现在的何处?他怎么会在杭州?(客此)不是亲朋故友,他为何要“拉余同饮”?(也是“痴”者,引张岱为知己)

文中为何用“拉”而不用“邀”、“请”、“呼”等词,从中你看到了被邀同饮的张岱,起始应该是怎样的?他的拒绝仅仅是礼仪中客套吗?(清高)

2、阅读“相关链接”:《自为墓志铭》节选,结合本文,就张岱性格和此时心境作出评价。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三、熟读成诵,拓展欣赏

1、自由快速读,一口气读尽量多的文句。

齐读课文,读出意味。

2、拓展欣赏。

(1)柳宗元《江雪》

请你猜测政治家柳宗元此时的仕途命运。

(2)《世说新语?王子遒雪夜访戴逵》

王子遒的行为体现了晋朝士大夫的心态,请你用文中的八个字评述。

(3)归有光《寒花葬志》

《湖心亭看雪》以白描手法写山水、寄情思。归有光的作品里,你读到了白描手法又运用到什么对象上?归有光对婢子寒花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板书计划:

三日大雪后的更定

}痴:雅趣 愁绪

独往 拉

【课后体会】

篇8:湖心亭看雪

关键词: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书应该掌握的文言实词

2.理解本文内容

3.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二、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突破方式:

借助本册语文书中的《记承天寺夜游》《给不特勒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以及张岱的其他文章 (他的生平经历) 进行突破。

三、授课方式

讲授为主

四、教学环节

上课之前:因为是在其他学校借班上课, 为了上好这节课, 我之前请那个学校的老师讲授了《记承天寺夜游》我在之前一天用了一节课时间简单讲解了《给不特勒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两篇课文。推荐他们课后阅读《秋月冬雪两轴画》, 要求他们阅读《湖心亭看雪》并尽量背诵, 并且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舟子说完这句话之后, 张岱他不说话了, 如果他要说话, 或者他心里肯定会想一下, 那他想些什么, 或者他会说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究竟是岛上那两个人更痴还是张岱更痴。

五、上课环节

初读文章谈感受

落实基本实词虚词。强调进入情境理解词语含义而不仅仅是背书下注解。

探讨第一个问题, 进而细读文章写景部分, 通过朗读, 赏析字词, 想象等方法进行局部鉴赏。

进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张岱此时看雪的视角是从空中俯视下方的?” (这是贯穿后面的一个大问题, 这里提出是让学生思考, 并且能够提出一些自己的设想, 之后一步步给出背景资料, 让学生确证或者颠覆自己原先的思考)

探讨第二个问题, 进而细读文章中与金陵人相遇辞别这一部分。结合刚才的问题, 揣测张岱看雪的动机, 对待金陵人的态度。让学生思考“强饮三大白”, 与“而别”的这一不太合情理的地方, 结合之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

补充给出张岱自己描写西湖和其他人描写西湖的句子让学生再读文章完善自己刚才形成的张岱对于夜晚西湖赏雪以及为什么视角是从空中俯瞰的思考。

换角度给张岱当月经历继续让学生再读文章确立完善或者推翻刚才自己得出的思考。

交换度给出张岱的生平经历以及写作此文的时间继续让学生再读文章确立完善或者推翻刚才自己得出的思考。

教师结合《给布特勒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给出结语。

【教学反思】

“唯恐其是梦, 唯恐其非梦。”这种人生体验贯穿在张岱著作《陶庵梦忆》与《西湖梦寻》之中。《湖心亭看雪》这一篇文章却被张岱同时编入这两本书中。可见这篇文章在张岱心中的分量。所以, 虽然这种人生况味不是初中生应该掌握的范畴, 但是, 如果不让学生对这种复杂情感有所接触, 私心里觉得讲这篇文章就少了味道, 就像到了北京却没吃烤鸭, 没去故宫长城一样。所以, 我所有教学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能让学生对张岱这句“唯恐其是梦, 唯恐其非梦”能有一点体悟。

较出色的地方:

自我觉得比较出色的是前面对于文言词语的讨论, 特别是“崇祯五年, 余住西湖”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相比较让学生感受到时空的久远。“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翻译还有“是日更定矣”的语气助词的讨论能让学生感受到玩味词语的妙处, 使他们能有一定兴致去玩味。还有就是抓住“欣赏雪景的视角为什么是在空中”这一个问题能够很好的到最后帮助学生理解穿越时空的两个张岱的不同心理, 进而体会是梦非梦的情感。

有争议的地方:

多角度的读一次课文给一点背景资料再读课文再给一点背景资料的做法有故弄玄虚之嫌。可能同时一起给出会更好。

关于满清入关后留发不留头的问题, 我给出了两张不同发型的图片。有老师认为这样反倒会淡化, 简化了民族认同, 民族矛盾等问题。

不足的地方:

留给学生发言的时间太少。

应该有一些学生质疑提问的时间。

相应的自己说的有些太多了。

写景部分的赏析缺少一个整体感知, 缺少一个大的整体环境的渲染而让学生分析局部。

【课堂实录】 (文字)

师:有谁昨天看了我推荐的那篇文章吗?《秋月冬雪两轴画》。看了的举手。8人。什么感受? (请一生答)

生:我开始以为这是古文, 后来发现是现代文, 之后我就关了, 后来发现哦是现代文。它不算太长, 写得还挺好的。

师:好, 请坐。我昨天留了两个问题, 大家有没有思考一下?待会儿我们上课讨论。这篇文章昨天好像有一多半的人会背了, 今天会背的人有没有多一点?昨天不会背、今天又会背了的同学请举手。昨天还不太会背, 或者昨天背得不太熟, 今天会背了、背得比较熟的, 这样的人请举手。好, 能背的背, 能看的看, 咱们集体来一遍。

全体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全篇: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自己回家看的时候觉得这篇文还不错、自己挺喜欢的, 或者自己都能够有点感受、有点感想的请举手。 (学生笑, 但几乎不举手) 不喜欢这篇文, 觉得这篇文说什么呀, 这样的同学请举手。 (没人举手) 都没人举手, 那…… (拿花名册) 高若冰, 这篇课文是讲看雪, 你叫若冰, 那你来说说看, 你对这篇文什么感觉。 (生犹豫) 一般, 没感觉?现看, 现产生感觉。不用看了, 就没感觉, 对吧?是不是?

生:不是, 就是写出了他下雪的时候, 然后去……

师:不是他怎么, 而是你有什么感觉?喜欢还是不喜欢?一般?请坐。有谁去过西湖的湖心亭吗? (有生说, 去过西湖) 去过西湖, 去过西湖的请举手。西湖有八景啊、十二景啊、十六景啊什么的, 不管怎么排, 湖心亭都能算在这一景之中。有人去过西湖没看过湖心亭, 我找了一张图片。

这实际上就是湖上一个小岛, 四面都是水, 所以知道为什么张岱想到这儿看雪了吧? (生议论, 看得更清楚) 是看得更清楚吗?还是什么?是视线更开阔。

昨天我们问了一些字词的问题, 今天咱们复习一下, 看看这几个句子怎么翻译。 (请一生答) 不用看书了吧?还得翻本儿?这还用写笔记本上吗?看这几个字, 哪个字不认识、不懂?你能不能不看本儿, 就看这个 (指屏幕, 投影展示:湖中人鸟声俱绝) ?

生:湖中的行人、飞鸟声都消失了。

师:湖中的人声消失了, 飞鸟声也消失了。都是这么翻译的吗?有没有其他翻译?没有。那按你这种翻译, 应该怎么读呢?应该读作:湖中/人鸟声/俱绝。那我换一个读法:湖中/人/鸟/声/俱绝。那应该怎么翻译?

生:湖中没什么人、没什么鸟, 也没有声音。就是声音也消失了。

师:就是人没有了, 鸟也没有了, 连声音都没有了。那这两种翻译, 你觉得哪个更能体现出寒冷?

生:我觉得第二个。

师:是吧?从字面翻译都没问题, 但如果人、鸟、声并列的话, 是不是那种寒冷、天寒地冻的感觉就更鲜明一点?下一句 (投影展示:是日更定矣) 。 (请一生答) 是日……

生:这一天……

师:更定矣, 书下有注解对吧?

生: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

师: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你看你就没把我标红的那个字翻译出来。“矣”, 怎么翻译? (问其他学生) 他翻译的是不是“是日更定”?这一天晚上八点。那“是日更定矣”? (大家议论说, 八点左右) 这个“矣”是左右的意思吗?这个“矣”怎么翻译? (大家议论说, 晚上八点左右的时候) 这个“矣”是“的时候”的意思吗?是日更定矣。 (有学生说, 以后;有学生说, 语气词) 哎对, 语气词。这是什么样的语气呢?是日更定, 是日更定矣, 什么样的语气?八点了 (拖长音) , 是这样的吧?现在八点, 现在八点了啊, 有什么区别? (有学生说, 第二个更委婉) 委婉?他用得着委婉吗? (有学生说, 更有情感) 什么情感?带着什么样的情感? (有学生说, 伤感;又有学生说, 悠闲) 悠闲。还有呢? (有学生说, 放松、随意) 放松、随意。我写完作业, 我写完作业了啊 (拖长音) (学生议论, 感叹) 感叹什么? (学生议论, 终于) 终于什么?我白天可能就想去, 但是呢一直……就想晚上去。我就等着等着, 终于到八点了, 可以安静了, 可以去了。所以你看, 加一个“矣”, 对于情绪的表达, 表达盼望了一段时间。有这个感觉吧?所以, 读出来是不一样的。有一句话希望大家体会一下, 叫作“一个字也不浪费”。好, 下一句 (投影展示:拥毳衣炉火) 。这话怎么翻译?

生:穿着毛皮衣, 带着火炉。

师:穿着毛皮衣, 带着火炉。这么翻译好像没什么问题。但这个“拥”, 穿着, 裹着, 比“穿”要大一点, 是不是?

生:“拥”是既穿着, 又带着, 动词都放在“拥”字上了。

师:对, 动词都放在“拥”上面了。那“拥”和“穿”一样吗?你转过去, 给大家做一个“拥”的动作, “拥”是什么样的? (请一位学生) 来, 你给大家做一下, 假设你这件衣服就是一件毳衣, 你拥一下。 (生做动作) 哎, 实际上就是裹紧、裹着。那个衣服很大, 人缩在衣服里。那炉火呢, 也是离自己越近越好。所以有些时候我们翻译, 就像我们昨天翻译“余拏一小舟”, “我”撑着一条船, 好像你答题没问题, 但实际上我们知道不是这个意思。实际上是舟子划船, 而不是“我”划船。所以翻译的时候有两种, 一种是考试中就那么翻译了, 能得分了;还有一种, 你能不能体会到作者的想法, 能不能体会到作者用这个字的妙处?再下一个 (投影展示:雾凇沆砀) 。

生:湖上冰花一片弥漫。

师:湖上冰花一片弥漫。那我多问一下行吗?那个“凇”字为什么是两点水?

生:因为是冰, 就是寒冷那种感觉, 就是用两点水。

师:那“沆”怎么又变成三点水了呢? (生议论, 一个形容水, 一个形容冰)

生:“沆”是白气弥漫的样子, 弥漫嘛, 三点水, 是水的那种感觉。

师:等于两点水是冰的感觉, 实际上当时有冰也有水, 雾气弥漫、水气弥漫当中也有一点冰花的存在。冰水混合物, 感觉都弥漫在空中, 一片, 这叫“雾凇沆砀”。那“砀”为什么是石字旁?啊, 请坐, 不难为你了, “砀”原来是带花纹的石头, 在这里引申为盛大、开阔的样子。就是水气弥漫, 开阔。开阔、盛大, 是那个“砀”字的意思。

好了, 咱们现在来讨论一下昨天留的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来着?还记得不记得? (请一生答)

生:为什么文末说“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究竟是岛上那两个人更痴还是……

师:这是第二个问题。好, 请坐。第一个问题是, 舟子说完这句话之后, 张岱他不说话了, 如果他要说话, 或者他心里肯定会想一下, 那他想些什么, 或者他会说什么?昨天谁想这个问题了, 举一下手。 (生思索状, 不举手) 没想出来?你大概有点想法是吗? (请一生答)

生:张岱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 他肯定不可能直接去批评那个舟子。他可能是有一点像老师教学生似的, “我教你一下”, 他肯定心里也有点不舒服。但是他不能直接批评他, 但他心里肯定委婉地说, “你这样不好”。

师:你觉得作者心里不舒服是吗?为什么不舒服呢?

生:因为他觉得, 我们这些文人的这种心理, 你这种舟子是不能理解的。

师:是不理解的, 嗯, 所以就有点不舒服。别人有什么别的意见吗? (请另一生答)

生:张岱当时, 他是一个文人嘛, 他不知道舟子为什么凭空就说出这句话来, 为什么到下船的时候, 说“你痴”, 所以张岱肯定想, “你为什么说我痴呢”。我觉得, 张岱当时他在想, 亭上的这两个人———我们昨天也分析了———这两个人应该也是比较富有的人, 张岱肯定想, “为什么舟子会说我痴呢”, 是不是亭上两个人有什么来历。

师:“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在舟子看来, 这仨人都挺“痴”的, 甚至“你”可能还不如那两个人痴, 或者“你”比那两个人更痴一点, 这都有可能。那张岱怎么想?他认可不认可?他对这个“痴”这个字, 他认可不认可? (请一生答)

生:在舟子的这句话中有些戏言, 张岱觉得, 这是一些文人, 舟子就不理解, 张岱为什么在这冰天雪地里, 花那么大价钱去湖心亭, 就为了看雪景。所以张岱就认为, 文人的这种雅趣, 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

师:嗯, 文人的雅趣, 一般人不理解。“你”说“我”痴, “我”认同, 但“痴”的意思是不同的。在舟子而言, 那个“痴”可能就有点傻的意思, 但对张岱而言, 那个“痴”是什么意思呢?痴迷。他痴迷于什么呢? (生议论说, 雪景) 雪景, 张岱痴迷于雪景。那看看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哪几句? (请一生读写雪景的句子)

生读: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嗯好, 请坐。她读出了写景的句子, 但, 她读出写景的感觉了吗?谁愿意再读一下?

另一生有感情读。

师:有点紧张, 谁再来试试看?

又一生读。

师:好, 请坐。痴迷于雪景中的什么呢?雪景的什么吸引他? (请一生答)

生:我觉得他痴迷于雪景中的“雾凇沆砀”, 感觉跟北京前几天的雾霾天似的。 (大家笑)

师:有什么区别吗?跟雾霾天有什么区别吗?

生:雾凇沆砀, 有往下飘的东西;北京的雾霾天, 什么都看不到。

师:空气的清新程度不同。那个空气相当清新, 很凛冽的, 很清冷。但咱们那个雾霾天大家知道, 空气清新度是不同的。痴迷于那个一片, 还痴迷于什么? (请一生答)

生:我觉得更痴迷于一片雪景中的静。

师:嗯, 安静, 非常好!

生:张岱前面说了, “是日更定矣”, 他就等这个点呢, 他就等最安静的这个点, 他后面说,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而已, 从这两个字看出来, 整个湖上就这点东西, 所以更能体现出它的安静与整片西湖的美。

师:嗯, 挺好, 痴迷于雪景、安静, 还痴迷于什么? (请一生答)

生:我觉得他应该是痴迷于水上在晚上的景色。张岱还有一部代表作叫《夜航船》, 而这个他也是等到晚上八点以后, 所以他应该比较喜欢晚上, 在水面漂的那种景色。

师:什么样的景色呢?写了吗?

生:景色就是, 水是暗的, 天空也是暗的, 然后天上有星星。

师:她说有星星, 实际上可能星星不太容易有, “雾凇沆砀”“上下一白”, 然后又“湖上影子”, (生议论, 有月亮) 嗯, 月亮可能会有, 没有月亮就没有影子, 星星恐怕照不出人的影子, 月亮才能照出人的影子来。所以大概有一点月色, 但月色应该也是很朦胧的。好, 请坐。他把这个景写得是迷茫一片的, 把自己又写得很小。迷茫一片, 只有一句“天与云与山与水”, 为什么加三个“与”字, 而不是“天、云、山、水”?想想我们昨天讲《亲爱的爸爸妈妈》, 一开头怎么说的?“凄风”句号, “苦雨”句号, “天昏”句号, “地暗”句号。那这里如果天、云、山、水, 就和那一样。这里为什么是“天与云与山与水”?干嘛加三个“与”字?多重复啊。 (请一生答)

生:因为后面说“上下一白”, 所以我觉得应该是, 他想把这个天、云、山、水融为一体。

师:哎, 融为一体, 四个东西是一体的。能截然分开吗?说哪是天, 哪是云?

生:如果分开, 就没有那种白烟弥漫的朦胧感。

师:大家再想,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这种全白, 境界是不是很开阔、很大?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你远看的时候, 那天、水才不大能分清吧?才是融为一体的感觉。所以他写出了这种景致的阔大。接下来又有问题了, 景致那么大, 那怎么就变成“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那么如果按照一个人去看雪的顺序的话, 是不是应该先写我在船上看, 看到了湖心亭, 再看到长堤, 是不是应该是一个由近及远的顺序?他怎么是一个由远及近的顺序呢?这也不大合常理吧?这怎么回事? (请一生答)

生:长堤一痕, 是一条线;湖心亭一点, 是一个点;他和舟子划的那条船就更小了, (师补充, 然后到“我”这个人就更小了) 他就按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的顺序来写。

师:为什么由大到小呢?正常的不应该由小到大吗?因为“我”去看啊, 所以……

生:先从远处的风景着手来写, 那都是有雾的, 看远处会有雾的感觉。

师:请坐。

另一生:他先看天云山水, 他当时已经把视线拉到远处去了, 他再把视线拉回来, 渐渐地长堤, 然后那个亭子, 然后再把视线拉到他自己的船上。

师:他还看到自己的船了?他还看到自己了?

生:他是渐渐地把视线从远到近地往回拉。

师:视线渐渐往回拉。为什么呢?先写天地那么大, 然后接下来怎么变得那么小了?

生:这篇文章主要说的就是看雪的过程。一开始他就说“上下一白”, 描写的是整个西湖的场景。像影子啦, 长堤啦, 湖心亭啦, 都是陪衬吧。感觉他就是侧重于描写整个的雪景。

师:陪衬, 那是用这个小来陪衬什么大?

生:雪景的大。

师:雪景的那种大。那个人呢?

生:个人也小。

师:好, 请坐。大小上对比, 体现的是什么呢?作者在哪儿呢? (生议论, 在船上) 他的视线是在船上看雪的视线吗? (生议论, 不是) 不是, 那他是什么视线? (请一生答)

生:作者应该是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湖面上, 在前面已经说了, 有“上下一白”, 天、云、山、水已经融为一体, 所以长堤、湖心亭、他自己的小舟, 还有他自己, 只是被融进去了, 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

师: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所以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那他的视角为什么不是“我”在船头看的那个视角?这个视角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空中的感觉。为什么突然就……就好像我们坐在这儿, 然后突然我们的灵魂就上来了, 在天花板上, 然后就看底下。怎么会这样?

生:因为他认为在自己的船上可能会看不到那些特别美的地方, 而视线在更高处可能会看到更美的地方。 (生议论, 他怎么上去呢?)

师:这话有点不大通对不对?是啊, 他怎么上去的呢?

生:他想把景写得跟一幅画似的, 一个人如果看画的话, 先看的是大景, 然后再仔细看。

师:也就是说作者这个时候跳脱出来了, 他已经不在船上了。是吗?

生:不是, 他当时把自己看的那些东西总结了一下, 想给人一种画意感。所以他就这么写, 让人觉得他描述的跟一幅画一样。

师:好, 挺好。就为了有画的感觉, 所以自己已经不在这个船上了, 是为了给别人感受。但其实他是自己去看雪的。所以这里好像还是不太能说通。没关系, 这个问题咱们搁在这儿。“到亭上”之后, 大家再读一下, 那个语气、节奏, 和上一段是不是不一样了?来读一下。

生齐读: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师:好, 停, 这里我补充一句, 张岱是特别不善于喝酒的人, 从他爹开始就特别不善喝酒, 喝一两杯脸就会红, 可能有点酒精过敏。所以这儿说“强饮三大白”, 就是说他能喝杯酒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一般是不喝的。这里我补充一下。那么第二个问题, 你觉得那两个人的痴和张岱的痴, 一样不一样?认为一样的举手, 认为不一样的举手。那我找个刚才没发言的人。怎么个不一样法? (请一生答)

生:张岱就是去欣赏美景, 到那里去看雪, 而那两个人就是很悠闲, 就是为了去……

师:就是去聊天喝酒的?喝酒是一种陪衬吧?喝酒的目的还是为了赏雪。这是一样的呀。你感觉不一样的那个点在哪儿?因为那是两个人, 还在喝酒, 而这是一个人, 是这样吗? (生笑) 后头有一个女生摇头, 来, 你说说看。

生:因为他说“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张岱自己乘船去湖心亭看雪, 而这两个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客居在此应该是希望用更多更长久的时间来赏这里的美景, 详细地来记录这里的美景。而张岱就是冲着某一个点来的。

师:张岱就是选了那个时间点去的, 那两个人没有张岱对西湖那么了解。那这跟“痴”没关系啊, 这只是他了解不了解而已。请坐。 (请另一生答)

生:我觉得那两个人, 就跟咱们去西湖游玩似的, 无意中来到了湖心亭。然后就赏雪、喝酒。

师:你觉得那两个人是无意中去湖心亭的吗? (生议论, 不是, 是故意去的) 肯定是故意去的, 对不对?为什么呢?你想那装备是很齐全的, 他不是偶然发现这里好的, 他专门也是等晚上, 都没人了, 然后去那儿。

生:张岱可能是工作累了, 然后去稍微放松一下。

师:哦, 张岱可能是工作累了, 去放松一下, 所以不一样。那咱们换个角度想一想, 张岱见到那两个人高兴吗? (生议论, 多说不高兴) 认为高兴的举手, 认为不高兴的举手。反过来, 那两个人见到张岱高兴吗? (生议论, 齐声说高兴) , 为什么呢?因为说了, 那两个人“大喜”, 而且“拉余同饮”, 不管怎么着, 拉起来喝酒。对金陵人来说, 这是遇到了一个知己, 知己嘛, 才喝酒。那张岱如果不高兴的话, 他为什么会“强饮三大白”呢? (生议论, 尊敬) 刚才我们不是说了吗?他不太能喝酒。“我”不能喝酒, “我”喝不了。

生:看那两个人的样子, 应该也是文人, 也是挺有钱的。他们在赏雪过程中也碰到两个人来赏雪, 就是遇到有相同性质的人。

师:遇到同道人, 高兴不高兴呢?遇到同道人应该高兴对吧?如果他不高兴, 是不是也不会“强饮三大白”, 对吧?从这个角度来说, 他还是挺高兴的。但是呢, 你看, “三大白而别”, 干嘛又走了呢?没交流什么。所以看来, 也有点区别, 所以你看有好多解释不通的地方, 各种可能性都存在。那咱们给一点背景资料。张潮你们都学了吧?张潮说啊“人不可以无癖” (投影展示张潮语:花不可以无蝶, 山不可以无泉, 石不可以无苔, 水不可以无藻, 乔木不可以无藤萝, 人不可以无癖) , 什么叫“癖”?得有点爱好。张岱也说, 人无癖就不可与之交往, 因为这人就不是真人了 (投影展示张岱语:人无癖不可与交, 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 以其无真气也) 。从这个角度说, 张岱愿不愿意和这两个人交往?这两个人是不是有“癖”的人?有, 对吧?在奇景当中遇到了两个, 也算奇人吧, 也是同道吧, 还是愿意和他们交往一下。但咱们昨天说了, 古人这种交往, 萍水相逢, 各自分散, 以后不一定能再见到。所以不留姓名。好, 咱们再换一个角度看。这个西湖啊, 一向很热闹, 所以有人说“辛苦西湖水, 人还即熟眠” (投影展示王思任语) , 就是说这儿有人, 西湖永远是很喧闹的。张岱自己说自己怎么着呢?他后来离开西湖了, 说“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 而梦中之西湖, 实未尝一日别余也。……余之梦西湖也, 如家园眷属, 梦所故有, 其梦也真” (投影展示张岱:《〈西湖梦寻〉自序》节选) 。他对西湖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呢?“如家园眷属”什么意思?什么叫“家园眷属”?就像亲人一样。眷, 眷恋;属呢, 归属。这地儿是“我”的一个精神家园。别人说他在这儿待了四十多年, 他把西湖当成什么了?家的一部分, 自己的一个精神家园。所以他要“独往湖心亭看雪”, 为什么呢?这时候你再去读“独往湖心亭看雪”, 和一般的那两个人去看雪一样吗? (生议论, 不一样) 那两个人更多的可能是猎奇, 而张岱呢?就可以在这个时候很安静地跟家人交流。你从这个角度, 他对西湖的那种热爱, 把西湖都当成自己家的了, 这个时候你再去读这篇文章, 你感觉是不是不太一样?你抱着这种态度, 西湖就是“我”家, 是“我”的精神家园, “我”遇到什么事儿了, “我”没地儿倾诉, “我”就来西湖这儿。你抱着这种感情, 你再读一遍, 自己读, 读得慢一点。

生各自读全文。

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再理解“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他怎么看?那两个人和“我”一样吗?那两个人是闯入“我”家园的另外的人, 他本来想一个人去的, 结果碰到两个人, 当然很惊喜。有没有惊喜? (生齐声, 有) 有两个人跟自己一样。但同时是不是也有一点, 有一点别扭吧?因为“我”想的是, 一个人, 结果来两个人。这两个人已经占据这个地儿了, 那我就走了, “强饮三大白而别”。好, 再换一个角度, 看看张岱啊, 在崇祯五年的时候是35岁 (投影展示:张岱1597-1679, 享年82岁;崇祯五年, 1632年, 35岁) , 这一年十二月他爹去世了 (投影展示:崇祯五年十二月, 张岱的父亲张耀芳去世) , 带上这个角度再去看。那个“痴”还一样吗? (生议论, 不一样) 又不一样了。但不管怎么不一样法, 那舟子理解他吗? (生议论, 不理解) 张岱认为不理解, “我”都不愿意跟“你”说。能说清楚吗? (生议论, 说不清楚) 如果只是痴迷于雪景的话, 能说清吗? (生议论, 能) 能说清, 但除了痴迷于雪景之外, “我”还有其他的复杂的情感, “我”把西湖当成“我”的精神家园, “我”爹刚去世, “我”想一个人静一静。又不一样。好, 作者写这篇文的时候, 是当时写的吗? (生议论, 是后来写的) 咱们昨天学了《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当时写的还是隔了一段写的?那“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这隔的一段时间比“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隔的那时间长, 还是比那个短? (生议论, 说长和短的都有) 有些人觉得长, 有些人觉得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是不是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就写了? (生议论, 对) 而这篇文章呢?你自己去读一下,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 感觉隔的时间怎么样? (生议论, 长) 而且还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为什么呢?“余住西湖”, 感觉写的时候就不在西湖了, 有这种感觉吧?而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就没这感觉。所以, 你看好像很平淡的一个记述时间, 但就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为什么呢? (一生说, 他爸去世了) 不是他爸去世。崇祯十七年的时候, 明朝灭亡, 到五十岁的时候, 他就避居到剡溪山, 他要完成《石匮书》, 是他写的一个, 他自己一个人完成的一部明朝史书。开始写《陶庵梦忆》 (投影展示:崇祯十七年 (1644年) , 47岁, 明朝亡;1647年, 张岱50岁避居剡溪山, 继续完成《石匮书》, 开始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那么大家看一下他的这个《自为墓志铭》 (投影展示:张岱:《自为墓志铭》节选) :

蜀人张岱, 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 极爱繁华, 好精舍, 好美婢, 好鲜衣, 好美食, 好骏马, 好华灯, 好烟火, 好梨园, 好鼓吹, 好古董, 好花鸟, 兼以茶淫橘虐, 书蠹诗魔…… (当年什么样?潇洒对吧?高帅富, 对!现在呢?国破之后呢?) ……劳碌半生, 皆成梦幻。年至五十, 国破家亡, 避迹山居。所存者, 破床碎几 (原来能是破床吗?) , 折鼎病琴, 与残书数帙, 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 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 真如隔世。

他的《〈陶庵梦忆〉自序》看一下 (投影展示:张岱:《〈陶庵梦忆〉自序》节选) :

陶庵国破家亡, 无所归止, 披发入山, 骇骇为野人。故旧见之, 如毒药猛兽, 愕窒不敢与接。 (都不认识了, 那个样子跟之前变化太大) 作自挽诗, 每欲引决。 (就想自杀算了) 因《石匮书》未成, 尚视息人世。……饥饿之余, 好弄笔墨, 因思昔日生长王、谢, 颇事豪华, (我当时就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那个王家、谢家那样繁华, 我生长在那样一个繁华的地方) 今日罹此果报。 (当年享受多了, 现在就开始受罪了) ……鸡鸣枕上, 夜气方回, 因想余生平, 繁华靡丽, 过眼皆空, 五十年来, 总成一梦。……遥思往事, 忆即书之, ……偶拈一则, 如游旧径, 如见故人, (国破家亡之后, 再回忆当年的事情, 所以就感觉像做梦似的) 城郭人民, 翻用自喜,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 失足破其瓮, 念无所偿, 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你把一东西毁了, 还没法还, 是梦多好) 一寒士乡试中式, 方赴鹿鸣宴, 恍然犹意非真, 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 惟恐其非梦, 又惟恐其是梦, 其为痴人则一也。

担心之前不是梦, 又担心之前是梦。知道这个明朝亡了之后, 作为明朝遗民的待遇的艰苦吗?尤其作为一个贵族, 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张岱肯定有精神追求, 对吧?———会怎么样?我就举一个例子, “披发入山”, 对吧?大家看看明朝的发型是这样的, 贵公子哥都是这样的发型。清兵入关必须要剪什么样呢?剪成这样。你能受得了吗? (投影展示两张图片)

(生议论, 受不了) 你要不剪成这样, 你就会被砍头。所以怎样呢?那就躲起来。原来的生活、接触的人都是高大上的———用你们的话讲———对吧?现在接触的人都什么样?在这个时候, 50岁的张岱在山里回忆15年前的张岱在游西湖, 50岁的时候在山里什么都没有的那个张岱, 回想着15年前那个西湖多美好。你能读出这篇文章里有两个张岱吗?所以为什么那个视觉感觉是在空中?我们看过一个电影, 那个人好像从以后回到以前, 看着以前的自己, 这么享受。所以他为什么写得这么朦胧呢?你抱着这种心态, 你再去读写景的部分, 这次读得静一点。你去体会, 两个张岱的周旋。惟恐是梦, 惟恐不是梦, 你再去读一下。

生读全篇课文。

篇9:湖心亭看雪

明确:(展示板书)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

三.品读赏析

(一)看雪的时间――更定时分,冬天的凌晨,这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冷到什么程度呢?――“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

这个时候,别人都在干嘛?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去赏雪?这说明了他怎样的志趣?他到底要赏什么?(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反映他拥有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二)人物――作者是一个人去赏雪的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又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呢?(他为什么不把舟子拉上一块看呢?――他认为舟子看不懂。)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能懂吗?――有,湖心亭对坐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能懂。

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读出来。

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两人的名字写出来,而只写出他们“是金陵人,客此”?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金陵人”,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知道明朝开国时定都哪里吗?(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点出“金陵人”,暗示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纪年,身在清朝还念念不忘明朝时候的事情。

3.事件――看雪。作者一大清早跑到西湖来赏雪。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雪景?

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齐读。请同学起来翻译一下。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①诵读。

②雪后奇景的赏析(讨论:这段景物描写的特点?)

A.写景的顺序。共两句话。概括一下,第一句是对什么进行描写?第二句又是对什么进行描写?这是从整体到局部地描写。

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

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B.修辞――夸张,排比,比喻(“一芥”,一根小草)。

C.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哪些词语体现作者抓住了景物特征?“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D.思考:作者还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来写景?看谁预习得最仔细。

明确:白描。什么是白描?(习题一・2)

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法就是白描。

(抓住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用词较少,没有华丽的辞藻)

诵读“白描”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这样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描”就是――“淡妆”。

四.迁移训练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淡妆”,哪些是“浓抹”。如:

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②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

③那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⑤两岸连山 (√)

⑥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⑦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 (×)

⑧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

⑨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月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练笔:写两段描写文字,一段“淡妆”,一段“浓抹”。师点评。(提示:可以写人物肖像,可以写景物;可以写学校的花坛,可以写街上的小景;可以写花草,可以写树木;可以写春天的景色,也可以写冬天的景色。)

同学们理解了白描的手法,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课文这段景物描写,别看它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实际上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起来回顾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事?――到湖心亭看雪。看到了什么景?――雪景。你从这些写景叙事的文字中读出了怎样的感情?――故国之思(思念)、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偶遇知音之乐(愉悦)、孤独落寞的伤感(伤感)之情。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

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上一篇:纳米陶瓷材料论文下一篇:防汛值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