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2024-06-25

湖心亭看雪(精选十篇)

湖心亭看雪 篇1

关键词: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书应该掌握的文言实词

2.理解本文内容

3.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二、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突破方式:

借助本册语文书中的《记承天寺夜游》《给不特勒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以及张岱的其他文章 (他的生平经历) 进行突破。

三、授课方式

讲授为主

四、教学环节

上课之前:因为是在其他学校借班上课, 为了上好这节课, 我之前请那个学校的老师讲授了《记承天寺夜游》我在之前一天用了一节课时间简单讲解了《给不特勒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两篇课文。推荐他们课后阅读《秋月冬雪两轴画》, 要求他们阅读《湖心亭看雪》并尽量背诵, 并且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舟子说完这句话之后, 张岱他不说话了, 如果他要说话, 或者他心里肯定会想一下, 那他想些什么, 或者他会说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究竟是岛上那两个人更痴还是张岱更痴。

五、上课环节

初读文章谈感受

落实基本实词虚词。强调进入情境理解词语含义而不仅仅是背书下注解。

探讨第一个问题, 进而细读文章写景部分, 通过朗读, 赏析字词, 想象等方法进行局部鉴赏。

进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张岱此时看雪的视角是从空中俯视下方的?” (这是贯穿后面的一个大问题, 这里提出是让学生思考, 并且能够提出一些自己的设想, 之后一步步给出背景资料, 让学生确证或者颠覆自己原先的思考)

探讨第二个问题, 进而细读文章中与金陵人相遇辞别这一部分。结合刚才的问题, 揣测张岱看雪的动机, 对待金陵人的态度。让学生思考“强饮三大白”, 与“而别”的这一不太合情理的地方, 结合之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

补充给出张岱自己描写西湖和其他人描写西湖的句子让学生再读文章完善自己刚才形成的张岱对于夜晚西湖赏雪以及为什么视角是从空中俯瞰的思考。

换角度给张岱当月经历继续让学生再读文章确立完善或者推翻刚才自己得出的思考。

交换度给出张岱的生平经历以及写作此文的时间继续让学生再读文章确立完善或者推翻刚才自己得出的思考。

教师结合《给布特勒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给出结语。

【教学反思】

“唯恐其是梦, 唯恐其非梦。”这种人生体验贯穿在张岱著作《陶庵梦忆》与《西湖梦寻》之中。《湖心亭看雪》这一篇文章却被张岱同时编入这两本书中。可见这篇文章在张岱心中的分量。所以, 虽然这种人生况味不是初中生应该掌握的范畴, 但是, 如果不让学生对这种复杂情感有所接触, 私心里觉得讲这篇文章就少了味道, 就像到了北京却没吃烤鸭, 没去故宫长城一样。所以, 我所有教学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能让学生对张岱这句“唯恐其是梦, 唯恐其非梦”能有一点体悟。

较出色的地方:

自我觉得比较出色的是前面对于文言词语的讨论, 特别是“崇祯五年, 余住西湖”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相比较让学生感受到时空的久远。“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翻译还有“是日更定矣”的语气助词的讨论能让学生感受到玩味词语的妙处, 使他们能有一定兴致去玩味。还有就是抓住“欣赏雪景的视角为什么是在空中”这一个问题能够很好的到最后帮助学生理解穿越时空的两个张岱的不同心理, 进而体会是梦非梦的情感。

有争议的地方:

多角度的读一次课文给一点背景资料再读课文再给一点背景资料的做法有故弄玄虚之嫌。可能同时一起给出会更好。

关于满清入关后留发不留头的问题, 我给出了两张不同发型的图片。有老师认为这样反倒会淡化, 简化了民族认同, 民族矛盾等问题。

不足的地方:

留给学生发言的时间太少。

应该有一些学生质疑提问的时间。

相应的自己说的有些太多了。

写景部分的赏析缺少一个整体感知, 缺少一个大的整体环境的渲染而让学生分析局部。

【课堂实录】 (文字)

师:有谁昨天看了我推荐的那篇文章吗?《秋月冬雪两轴画》。看了的举手。8人。什么感受? (请一生答)

生:我开始以为这是古文, 后来发现是现代文, 之后我就关了, 后来发现哦是现代文。它不算太长, 写得还挺好的。

师:好, 请坐。我昨天留了两个问题, 大家有没有思考一下?待会儿我们上课讨论。这篇文章昨天好像有一多半的人会背了, 今天会背的人有没有多一点?昨天不会背、今天又会背了的同学请举手。昨天还不太会背, 或者昨天背得不太熟, 今天会背了、背得比较熟的, 这样的人请举手。好, 能背的背, 能看的看, 咱们集体来一遍。

全体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全篇: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自己回家看的时候觉得这篇文还不错、自己挺喜欢的, 或者自己都能够有点感受、有点感想的请举手。 (学生笑, 但几乎不举手) 不喜欢这篇文, 觉得这篇文说什么呀, 这样的同学请举手。 (没人举手) 都没人举手, 那…… (拿花名册) 高若冰, 这篇课文是讲看雪, 你叫若冰, 那你来说说看, 你对这篇文什么感觉。 (生犹豫) 一般, 没感觉?现看, 现产生感觉。不用看了, 就没感觉, 对吧?是不是?

生:不是, 就是写出了他下雪的时候, 然后去……

师:不是他怎么, 而是你有什么感觉?喜欢还是不喜欢?一般?请坐。有谁去过西湖的湖心亭吗? (有生说, 去过西湖) 去过西湖, 去过西湖的请举手。西湖有八景啊、十二景啊、十六景啊什么的, 不管怎么排, 湖心亭都能算在这一景之中。有人去过西湖没看过湖心亭, 我找了一张图片。

这实际上就是湖上一个小岛, 四面都是水, 所以知道为什么张岱想到这儿看雪了吧? (生议论, 看得更清楚) 是看得更清楚吗?还是什么?是视线更开阔。

昨天我们问了一些字词的问题, 今天咱们复习一下, 看看这几个句子怎么翻译。 (请一生答) 不用看书了吧?还得翻本儿?这还用写笔记本上吗?看这几个字, 哪个字不认识、不懂?你能不能不看本儿, 就看这个 (指屏幕, 投影展示:湖中人鸟声俱绝) ?

生:湖中的行人、飞鸟声都消失了。

师:湖中的人声消失了, 飞鸟声也消失了。都是这么翻译的吗?有没有其他翻译?没有。那按你这种翻译, 应该怎么读呢?应该读作:湖中/人鸟声/俱绝。那我换一个读法:湖中/人/鸟/声/俱绝。那应该怎么翻译?

生:湖中没什么人、没什么鸟, 也没有声音。就是声音也消失了。

师:就是人没有了, 鸟也没有了, 连声音都没有了。那这两种翻译, 你觉得哪个更能体现出寒冷?

生:我觉得第二个。

师:是吧?从字面翻译都没问题, 但如果人、鸟、声并列的话, 是不是那种寒冷、天寒地冻的感觉就更鲜明一点?下一句 (投影展示:是日更定矣) 。 (请一生答) 是日……

生:这一天……

师:更定矣, 书下有注解对吧?

生: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

师: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你看你就没把我标红的那个字翻译出来。“矣”, 怎么翻译? (问其他学生) 他翻译的是不是“是日更定”?这一天晚上八点。那“是日更定矣”? (大家议论说, 八点左右) 这个“矣”是左右的意思吗?这个“矣”怎么翻译? (大家议论说, 晚上八点左右的时候) 这个“矣”是“的时候”的意思吗?是日更定矣。 (有学生说, 以后;有学生说, 语气词) 哎对, 语气词。这是什么样的语气呢?是日更定, 是日更定矣, 什么样的语气?八点了 (拖长音) , 是这样的吧?现在八点, 现在八点了啊, 有什么区别? (有学生说, 第二个更委婉) 委婉?他用得着委婉吗? (有学生说, 更有情感) 什么情感?带着什么样的情感? (有学生说, 伤感;又有学生说, 悠闲) 悠闲。还有呢? (有学生说, 放松、随意) 放松、随意。我写完作业, 我写完作业了啊 (拖长音) (学生议论, 感叹) 感叹什么? (学生议论, 终于) 终于什么?我白天可能就想去, 但是呢一直……就想晚上去。我就等着等着, 终于到八点了, 可以安静了, 可以去了。所以你看, 加一个“矣”, 对于情绪的表达, 表达盼望了一段时间。有这个感觉吧?所以, 读出来是不一样的。有一句话希望大家体会一下, 叫作“一个字也不浪费”。好, 下一句 (投影展示:拥毳衣炉火) 。这话怎么翻译?

生:穿着毛皮衣, 带着火炉。

师:穿着毛皮衣, 带着火炉。这么翻译好像没什么问题。但这个“拥”, 穿着, 裹着, 比“穿”要大一点, 是不是?

生:“拥”是既穿着, 又带着, 动词都放在“拥”字上了。

师:对, 动词都放在“拥”上面了。那“拥”和“穿”一样吗?你转过去, 给大家做一个“拥”的动作, “拥”是什么样的? (请一位学生) 来, 你给大家做一下, 假设你这件衣服就是一件毳衣, 你拥一下。 (生做动作) 哎, 实际上就是裹紧、裹着。那个衣服很大, 人缩在衣服里。那炉火呢, 也是离自己越近越好。所以有些时候我们翻译, 就像我们昨天翻译“余拏一小舟”, “我”撑着一条船, 好像你答题没问题, 但实际上我们知道不是这个意思。实际上是舟子划船, 而不是“我”划船。所以翻译的时候有两种, 一种是考试中就那么翻译了, 能得分了;还有一种, 你能不能体会到作者的想法, 能不能体会到作者用这个字的妙处?再下一个 (投影展示:雾凇沆砀) 。

生:湖上冰花一片弥漫。

师:湖上冰花一片弥漫。那我多问一下行吗?那个“凇”字为什么是两点水?

生:因为是冰, 就是寒冷那种感觉, 就是用两点水。

师:那“沆”怎么又变成三点水了呢? (生议论, 一个形容水, 一个形容冰)

生:“沆”是白气弥漫的样子, 弥漫嘛, 三点水, 是水的那种感觉。

师:等于两点水是冰的感觉, 实际上当时有冰也有水, 雾气弥漫、水气弥漫当中也有一点冰花的存在。冰水混合物, 感觉都弥漫在空中, 一片, 这叫“雾凇沆砀”。那“砀”为什么是石字旁?啊, 请坐, 不难为你了, “砀”原来是带花纹的石头, 在这里引申为盛大、开阔的样子。就是水气弥漫, 开阔。开阔、盛大, 是那个“砀”字的意思。

好了, 咱们现在来讨论一下昨天留的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来着?还记得不记得? (请一生答)

生:为什么文末说“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究竟是岛上那两个人更痴还是……

师:这是第二个问题。好, 请坐。第一个问题是, 舟子说完这句话之后, 张岱他不说话了, 如果他要说话, 或者他心里肯定会想一下, 那他想些什么, 或者他会说什么?昨天谁想这个问题了, 举一下手。 (生思索状, 不举手) 没想出来?你大概有点想法是吗? (请一生答)

生:张岱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 他肯定不可能直接去批评那个舟子。他可能是有一点像老师教学生似的, “我教你一下”, 他肯定心里也有点不舒服。但是他不能直接批评他, 但他心里肯定委婉地说, “你这样不好”。

师:你觉得作者心里不舒服是吗?为什么不舒服呢?

生:因为他觉得, 我们这些文人的这种心理, 你这种舟子是不能理解的。

师:是不理解的, 嗯, 所以就有点不舒服。别人有什么别的意见吗? (请另一生答)

生:张岱当时, 他是一个文人嘛, 他不知道舟子为什么凭空就说出这句话来, 为什么到下船的时候, 说“你痴”, 所以张岱肯定想, “你为什么说我痴呢”。我觉得, 张岱当时他在想, 亭上的这两个人———我们昨天也分析了———这两个人应该也是比较富有的人, 张岱肯定想, “为什么舟子会说我痴呢”, 是不是亭上两个人有什么来历。

师:“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在舟子看来, 这仨人都挺“痴”的, 甚至“你”可能还不如那两个人痴, 或者“你”比那两个人更痴一点, 这都有可能。那张岱怎么想?他认可不认可?他对这个“痴”这个字, 他认可不认可? (请一生答)

生:在舟子的这句话中有些戏言, 张岱觉得, 这是一些文人, 舟子就不理解, 张岱为什么在这冰天雪地里, 花那么大价钱去湖心亭, 就为了看雪景。所以张岱就认为, 文人的这种雅趣, 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

师:嗯, 文人的雅趣, 一般人不理解。“你”说“我”痴, “我”认同, 但“痴”的意思是不同的。在舟子而言, 那个“痴”可能就有点傻的意思, 但对张岱而言, 那个“痴”是什么意思呢?痴迷。他痴迷于什么呢? (生议论说, 雪景) 雪景, 张岱痴迷于雪景。那看看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哪几句? (请一生读写雪景的句子)

生读: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嗯好, 请坐。她读出了写景的句子, 但, 她读出写景的感觉了吗?谁愿意再读一下?

另一生有感情读。

师:有点紧张, 谁再来试试看?

又一生读。

师:好, 请坐。痴迷于雪景中的什么呢?雪景的什么吸引他? (请一生答)

生:我觉得他痴迷于雪景中的“雾凇沆砀”, 感觉跟北京前几天的雾霾天似的。 (大家笑)

师:有什么区别吗?跟雾霾天有什么区别吗?

生:雾凇沆砀, 有往下飘的东西;北京的雾霾天, 什么都看不到。

师:空气的清新程度不同。那个空气相当清新, 很凛冽的, 很清冷。但咱们那个雾霾天大家知道, 空气清新度是不同的。痴迷于那个一片, 还痴迷于什么? (请一生答)

生:我觉得更痴迷于一片雪景中的静。

师:嗯, 安静, 非常好!

生:张岱前面说了, “是日更定矣”, 他就等这个点呢, 他就等最安静的这个点, 他后面说,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而已, 从这两个字看出来, 整个湖上就这点东西, 所以更能体现出它的安静与整片西湖的美。

师:嗯, 挺好, 痴迷于雪景、安静, 还痴迷于什么? (请一生答)

生:我觉得他应该是痴迷于水上在晚上的景色。张岱还有一部代表作叫《夜航船》, 而这个他也是等到晚上八点以后, 所以他应该比较喜欢晚上, 在水面漂的那种景色。

师:什么样的景色呢?写了吗?

生:景色就是, 水是暗的, 天空也是暗的, 然后天上有星星。

师:她说有星星, 实际上可能星星不太容易有, “雾凇沆砀”“上下一白”, 然后又“湖上影子”, (生议论, 有月亮) 嗯, 月亮可能会有, 没有月亮就没有影子, 星星恐怕照不出人的影子, 月亮才能照出人的影子来。所以大概有一点月色, 但月色应该也是很朦胧的。好, 请坐。他把这个景写得是迷茫一片的, 把自己又写得很小。迷茫一片, 只有一句“天与云与山与水”, 为什么加三个“与”字, 而不是“天、云、山、水”?想想我们昨天讲《亲爱的爸爸妈妈》, 一开头怎么说的?“凄风”句号, “苦雨”句号, “天昏”句号, “地暗”句号。那这里如果天、云、山、水, 就和那一样。这里为什么是“天与云与山与水”?干嘛加三个“与”字?多重复啊。 (请一生答)

生:因为后面说“上下一白”, 所以我觉得应该是, 他想把这个天、云、山、水融为一体。

师:哎, 融为一体, 四个东西是一体的。能截然分开吗?说哪是天, 哪是云?

生:如果分开, 就没有那种白烟弥漫的朦胧感。

师:大家再想,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这种全白, 境界是不是很开阔、很大?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你远看的时候, 那天、水才不大能分清吧?才是融为一体的感觉。所以他写出了这种景致的阔大。接下来又有问题了, 景致那么大, 那怎么就变成“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那么如果按照一个人去看雪的顺序的话, 是不是应该先写我在船上看, 看到了湖心亭, 再看到长堤, 是不是应该是一个由近及远的顺序?他怎么是一个由远及近的顺序呢?这也不大合常理吧?这怎么回事? (请一生答)

生:长堤一痕, 是一条线;湖心亭一点, 是一个点;他和舟子划的那条船就更小了, (师补充, 然后到“我”这个人就更小了) 他就按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的顺序来写。

师:为什么由大到小呢?正常的不应该由小到大吗?因为“我”去看啊, 所以……

生:先从远处的风景着手来写, 那都是有雾的, 看远处会有雾的感觉。

师:请坐。

另一生:他先看天云山水, 他当时已经把视线拉到远处去了, 他再把视线拉回来, 渐渐地长堤, 然后那个亭子, 然后再把视线拉到他自己的船上。

师:他还看到自己的船了?他还看到自己了?

生:他是渐渐地把视线从远到近地往回拉。

师:视线渐渐往回拉。为什么呢?先写天地那么大, 然后接下来怎么变得那么小了?

生:这篇文章主要说的就是看雪的过程。一开始他就说“上下一白”, 描写的是整个西湖的场景。像影子啦, 长堤啦, 湖心亭啦, 都是陪衬吧。感觉他就是侧重于描写整个的雪景。

师:陪衬, 那是用这个小来陪衬什么大?

生:雪景的大。

师:雪景的那种大。那个人呢?

生:个人也小。

师:好, 请坐。大小上对比, 体现的是什么呢?作者在哪儿呢? (生议论, 在船上) 他的视线是在船上看雪的视线吗? (生议论, 不是) 不是, 那他是什么视线? (请一生答)

生:作者应该是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湖面上, 在前面已经说了, 有“上下一白”, 天、云、山、水已经融为一体, 所以长堤、湖心亭、他自己的小舟, 还有他自己, 只是被融进去了, 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

师: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所以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那他的视角为什么不是“我”在船头看的那个视角?这个视角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空中的感觉。为什么突然就……就好像我们坐在这儿, 然后突然我们的灵魂就上来了, 在天花板上, 然后就看底下。怎么会这样?

生:因为他认为在自己的船上可能会看不到那些特别美的地方, 而视线在更高处可能会看到更美的地方。 (生议论, 他怎么上去呢?)

师:这话有点不大通对不对?是啊, 他怎么上去的呢?

生:他想把景写得跟一幅画似的, 一个人如果看画的话, 先看的是大景, 然后再仔细看。

师:也就是说作者这个时候跳脱出来了, 他已经不在船上了。是吗?

生:不是, 他当时把自己看的那些东西总结了一下, 想给人一种画意感。所以他就这么写, 让人觉得他描述的跟一幅画一样。

师:好, 挺好。就为了有画的感觉, 所以自己已经不在这个船上了, 是为了给别人感受。但其实他是自己去看雪的。所以这里好像还是不太能说通。没关系, 这个问题咱们搁在这儿。“到亭上”之后, 大家再读一下, 那个语气、节奏, 和上一段是不是不一样了?来读一下。

生齐读: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师:好, 停, 这里我补充一句, 张岱是特别不善于喝酒的人, 从他爹开始就特别不善喝酒, 喝一两杯脸就会红, 可能有点酒精过敏。所以这儿说“强饮三大白”, 就是说他能喝杯酒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一般是不喝的。这里我补充一下。那么第二个问题, 你觉得那两个人的痴和张岱的痴, 一样不一样?认为一样的举手, 认为不一样的举手。那我找个刚才没发言的人。怎么个不一样法? (请一生答)

生:张岱就是去欣赏美景, 到那里去看雪, 而那两个人就是很悠闲, 就是为了去……

师:就是去聊天喝酒的?喝酒是一种陪衬吧?喝酒的目的还是为了赏雪。这是一样的呀。你感觉不一样的那个点在哪儿?因为那是两个人, 还在喝酒, 而这是一个人, 是这样吗? (生笑) 后头有一个女生摇头, 来, 你说说看。

生:因为他说“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张岱自己乘船去湖心亭看雪, 而这两个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客居在此应该是希望用更多更长久的时间来赏这里的美景, 详细地来记录这里的美景。而张岱就是冲着某一个点来的。

师:张岱就是选了那个时间点去的, 那两个人没有张岱对西湖那么了解。那这跟“痴”没关系啊, 这只是他了解不了解而已。请坐。 (请另一生答)

生:我觉得那两个人, 就跟咱们去西湖游玩似的, 无意中来到了湖心亭。然后就赏雪、喝酒。

师:你觉得那两个人是无意中去湖心亭的吗? (生议论, 不是, 是故意去的) 肯定是故意去的, 对不对?为什么呢?你想那装备是很齐全的, 他不是偶然发现这里好的, 他专门也是等晚上, 都没人了, 然后去那儿。

生:张岱可能是工作累了, 然后去稍微放松一下。

师:哦, 张岱可能是工作累了, 去放松一下, 所以不一样。那咱们换个角度想一想, 张岱见到那两个人高兴吗? (生议论, 多说不高兴) 认为高兴的举手, 认为不高兴的举手。反过来, 那两个人见到张岱高兴吗? (生议论, 齐声说高兴) , 为什么呢?因为说了, 那两个人“大喜”, 而且“拉余同饮”, 不管怎么着, 拉起来喝酒。对金陵人来说, 这是遇到了一个知己, 知己嘛, 才喝酒。那张岱如果不高兴的话, 他为什么会“强饮三大白”呢? (生议论, 尊敬) 刚才我们不是说了吗?他不太能喝酒。“我”不能喝酒, “我”喝不了。

生:看那两个人的样子, 应该也是文人, 也是挺有钱的。他们在赏雪过程中也碰到两个人来赏雪, 就是遇到有相同性质的人。

师:遇到同道人, 高兴不高兴呢?遇到同道人应该高兴对吧?如果他不高兴, 是不是也不会“强饮三大白”, 对吧?从这个角度来说, 他还是挺高兴的。但是呢, 你看, “三大白而别”, 干嘛又走了呢?没交流什么。所以看来, 也有点区别, 所以你看有好多解释不通的地方, 各种可能性都存在。那咱们给一点背景资料。张潮你们都学了吧?张潮说啊“人不可以无癖” (投影展示张潮语:花不可以无蝶, 山不可以无泉, 石不可以无苔, 水不可以无藻, 乔木不可以无藤萝, 人不可以无癖) , 什么叫“癖”?得有点爱好。张岱也说, 人无癖就不可与之交往, 因为这人就不是真人了 (投影展示张岱语:人无癖不可与交, 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 以其无真气也) 。从这个角度说, 张岱愿不愿意和这两个人交往?这两个人是不是有“癖”的人?有, 对吧?在奇景当中遇到了两个, 也算奇人吧, 也是同道吧, 还是愿意和他们交往一下。但咱们昨天说了, 古人这种交往, 萍水相逢, 各自分散, 以后不一定能再见到。所以不留姓名。好, 咱们再换一个角度看。这个西湖啊, 一向很热闹, 所以有人说“辛苦西湖水, 人还即熟眠” (投影展示王思任语) , 就是说这儿有人, 西湖永远是很喧闹的。张岱自己说自己怎么着呢?他后来离开西湖了, 说“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 而梦中之西湖, 实未尝一日别余也。……余之梦西湖也, 如家园眷属, 梦所故有, 其梦也真” (投影展示张岱:《〈西湖梦寻〉自序》节选) 。他对西湖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呢?“如家园眷属”什么意思?什么叫“家园眷属”?就像亲人一样。眷, 眷恋;属呢, 归属。这地儿是“我”的一个精神家园。别人说他在这儿待了四十多年, 他把西湖当成什么了?家的一部分, 自己的一个精神家园。所以他要“独往湖心亭看雪”, 为什么呢?这时候你再去读“独往湖心亭看雪”, 和一般的那两个人去看雪一样吗? (生议论, 不一样) 那两个人更多的可能是猎奇, 而张岱呢?就可以在这个时候很安静地跟家人交流。你从这个角度, 他对西湖的那种热爱, 把西湖都当成自己家的了, 这个时候你再去读这篇文章, 你感觉是不是不太一样?你抱着这种态度, 西湖就是“我”家, 是“我”的精神家园, “我”遇到什么事儿了, “我”没地儿倾诉, “我”就来西湖这儿。你抱着这种感情, 你再读一遍, 自己读, 读得慢一点。

生各自读全文。

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再理解“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他怎么看?那两个人和“我”一样吗?那两个人是闯入“我”家园的另外的人, 他本来想一个人去的, 结果碰到两个人, 当然很惊喜。有没有惊喜? (生齐声, 有) 有两个人跟自己一样。但同时是不是也有一点, 有一点别扭吧?因为“我”想的是, 一个人, 结果来两个人。这两个人已经占据这个地儿了, 那我就走了, “强饮三大白而别”。好, 再换一个角度, 看看张岱啊, 在崇祯五年的时候是35岁 (投影展示:张岱1597-1679, 享年82岁;崇祯五年, 1632年, 35岁) , 这一年十二月他爹去世了 (投影展示:崇祯五年十二月, 张岱的父亲张耀芳去世) , 带上这个角度再去看。那个“痴”还一样吗? (生议论, 不一样) 又不一样了。但不管怎么不一样法, 那舟子理解他吗? (生议论, 不理解) 张岱认为不理解, “我”都不愿意跟“你”说。能说清楚吗? (生议论, 说不清楚) 如果只是痴迷于雪景的话, 能说清吗? (生议论, 能) 能说清, 但除了痴迷于雪景之外, “我”还有其他的复杂的情感, “我”把西湖当成“我”的精神家园, “我”爹刚去世, “我”想一个人静一静。又不一样。好, 作者写这篇文的时候, 是当时写的吗? (生议论, 是后来写的) 咱们昨天学了《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当时写的还是隔了一段写的?那“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这隔的一段时间比“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隔的那时间长, 还是比那个短? (生议论, 说长和短的都有) 有些人觉得长, 有些人觉得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是不是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就写了? (生议论, 对) 而这篇文章呢?你自己去读一下,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 感觉隔的时间怎么样? (生议论, 长) 而且还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为什么呢?“余住西湖”, 感觉写的时候就不在西湖了, 有这种感觉吧?而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就没这感觉。所以, 你看好像很平淡的一个记述时间, 但就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为什么呢? (一生说, 他爸去世了) 不是他爸去世。崇祯十七年的时候, 明朝灭亡, 到五十岁的时候, 他就避居到剡溪山, 他要完成《石匮书》, 是他写的一个, 他自己一个人完成的一部明朝史书。开始写《陶庵梦忆》 (投影展示:崇祯十七年 (1644年) , 47岁, 明朝亡;1647年, 张岱50岁避居剡溪山, 继续完成《石匮书》, 开始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那么大家看一下他的这个《自为墓志铭》 (投影展示:张岱:《自为墓志铭》节选) :

蜀人张岱, 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 极爱繁华, 好精舍, 好美婢, 好鲜衣, 好美食, 好骏马, 好华灯, 好烟火, 好梨园, 好鼓吹, 好古董, 好花鸟, 兼以茶淫橘虐, 书蠹诗魔…… (当年什么样?潇洒对吧?高帅富, 对!现在呢?国破之后呢?) ……劳碌半生, 皆成梦幻。年至五十, 国破家亡, 避迹山居。所存者, 破床碎几 (原来能是破床吗?) , 折鼎病琴, 与残书数帙, 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 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 真如隔世。

他的《〈陶庵梦忆〉自序》看一下 (投影展示:张岱:《〈陶庵梦忆〉自序》节选) :

陶庵国破家亡, 无所归止, 披发入山, 骇骇为野人。故旧见之, 如毒药猛兽, 愕窒不敢与接。 (都不认识了, 那个样子跟之前变化太大) 作自挽诗, 每欲引决。 (就想自杀算了) 因《石匮书》未成, 尚视息人世。……饥饿之余, 好弄笔墨, 因思昔日生长王、谢, 颇事豪华, (我当时就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那个王家、谢家那样繁华, 我生长在那样一个繁华的地方) 今日罹此果报。 (当年享受多了, 现在就开始受罪了) ……鸡鸣枕上, 夜气方回, 因想余生平, 繁华靡丽, 过眼皆空, 五十年来, 总成一梦。……遥思往事, 忆即书之, ……偶拈一则, 如游旧径, 如见故人, (国破家亡之后, 再回忆当年的事情, 所以就感觉像做梦似的) 城郭人民, 翻用自喜,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 失足破其瓮, 念无所偿, 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你把一东西毁了, 还没法还, 是梦多好) 一寒士乡试中式, 方赴鹿鸣宴, 恍然犹意非真, 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 惟恐其非梦, 又惟恐其是梦, 其为痴人则一也。

担心之前不是梦, 又担心之前是梦。知道这个明朝亡了之后, 作为明朝遗民的待遇的艰苦吗?尤其作为一个贵族, 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张岱肯定有精神追求, 对吧?———会怎么样?我就举一个例子, “披发入山”, 对吧?大家看看明朝的发型是这样的, 贵公子哥都是这样的发型。清兵入关必须要剪什么样呢?剪成这样。你能受得了吗? (投影展示两张图片)

(生议论, 受不了) 你要不剪成这样, 你就会被砍头。所以怎样呢?那就躲起来。原来的生活、接触的人都是高大上的———用你们的话讲———对吧?现在接触的人都什么样?在这个时候, 50岁的张岱在山里回忆15年前的张岱在游西湖, 50岁的时候在山里什么都没有的那个张岱, 回想着15年前那个西湖多美好。你能读出这篇文章里有两个张岱吗?所以为什么那个视觉感觉是在空中?我们看过一个电影, 那个人好像从以后回到以前, 看着以前的自己, 这么享受。所以他为什么写得这么朦胧呢?你抱着这种心态, 你再去读写景的部分, 这次读得静一点。你去体会, 两个张岱的周旋。惟恐是梦, 惟恐不是梦, 你再去读一下。

生读全篇课文。

《湖心亭看雪》读赏练 篇2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

是日,更定矣,余拏③一小舟,拥毳④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⑤,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⑦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⑧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 释]

①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年号。②绝:断绝,这里是“噤绝”的意思。③ :ná,同“拿”,牵引,这里当“坐”讲。④毳:cuì,鸟兽的细毛。⑤沆砀:hàng dǎng,沆,广阔无边的样子;砀,广大。⑥芥:jiè,这里是“微小”的意思。⑦白;这里是“杯”的意思。⑧金陵:今江苏南京。

[赏 析]

这是一篇写赏雪的小品。不到二百字,却写得情趣盎然,神采飞扬。

开头两句交代时间、地点,看似闲笔,却不动声色地引出下文,并从听觉入手,形象地透露出大雪封湖,天寒地冻,寒气逼人的强烈信息。一个“绝”字,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似乎连空气都冻结了,人与鸟受冻,畏缩巢室,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与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为下文写“我”更深人静,顶风冒寒到湖心亭赏雪巧相映衬,形成强烈反差,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第二段具体写看雪的时间、装备和雪境。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描绘了一幅湖山雪夜水墨画。作者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堤到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动静结合,层次清楚地描绘出天地茫茫,浑然难辨,物我相融的佳境。这是一幅湖山雪夜朦胧的水墨画,也是一首严冬雪夜梦幻似的抒情诗。三个“与”字,写出了天、云、山、水的动态,四个“一”’字展示了天地相融,茫然一体的美感。而“痕”“点”“芥”“粒”更让人叫绝,既写出了视觉的移动,又表现了景物渐趋于小,竟至微乎其微,让人浑然不觉的感受。使人顿生人在天地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的感叹。

作者还移步换景,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被邀勉力喝了三杯的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

结尾作者借舟子之口,画龙点睛。舟子的大惑不解,为文章平添了无限趣味,深化了文章的意境,突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阅读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

②是日,更定矣( )

③惟长堤一痕( )

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⑤是金陵人,客此( ) ⑥及下船( )

2、翻译下列语句: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③湖上焉得更有此人

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写堤、亭、舟、人?

②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篇3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之一, 本单元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 阅读这类诗文, 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知识积累。单元教学要求在反复诵读中, 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描写雪景的小品文, 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之手。文中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了一个亦真亦幻、凄清淡雅的雪世界。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既有独自赏雪的孤寂, 又有偶遇知音的欣喜, 还交杂着作为亡国遗民的痛心与无奈, 而更让读者感同身受的是作者的那份“痴情”、“痴性”,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作为本单元最后一篇文言文, 本文在前几篇文章的基础上起着深化勾连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实际上指明了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和预期的学生习得。《湖心亭看雪》作为一篇情、景、事交融的优美散文 (小品文、游记) , 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写法上都有可供八年级学生借鉴的地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和本课内容及学情, 本节课的预期学习效果应体现在以下四点:

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 借助旧知, 疏通文意。 (理解写的是什么)

2、理解白描手法及融情于景于事的写作特色, 并说出其作用。 (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3、感悟作者的雅趣和孤高自赏的情怀。 (情感目标)

4、用普通话准确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技能性、积累性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情感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本文语言简洁雅致, 特别是白描手法及融情于景于事写作方法的运用更使得文章言简而意丰。在慢慢地“咬文嚼字”过程中“感悟古汉语语言的魅力, 并引领学生走进一类特殊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 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和孤傲高洁的情感”, 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但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而且多直线思维, 还不能全面看问题, 因此, 品悟文字的精妙和把握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并不是一件易事, 这就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整体思路

本节课以“读”贯穿整节课堂, 采用“一线串珠”式方法, 设计“导读———译读———疑读———研读———品读———背读———延读”七个环节, 层序递进。预期在“品读”环节达到课堂教学高潮。

五、教法

1、诵读法:以“读”作为教学的抓手, 由最初的“范读”到最后的“延读”, “读”是整堂课的主线, 通过“默读、齐读、寻读、自由读、想象性朗读、虚拟性朗读、创造性朗读”等多种方式, 在读中寻找疑问, 在读中解决疑点, 在读中品味语言, 在读中体会情感, 在读中了解写法。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2、疑读法:本节课牢固树立问题探究意识, 一方面师生围绕问题进行对话, 层层深入, 深化思维;另一方面, 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反复回扣文本、研读文本、感悟语言、品味语言、揣摩语言、领悟内涵、感受情感的过程。因为问题具有定向、整合、导学、引思的功能, 从本质上说:是问题驱动了本节课堂教学。

六、学法

1、朗读法:教学中将朗读贯彻到课堂始终, 引导学生在朗读、品味、思考的过程中品析词语、体验情感。

2、质疑法:课堂思维从学生开始,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主动发现问题。

3、去字法:从字词的删减入手, 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 反复品味语言, 通过句子前后变化的对比, 去想象、去思考、去体味语言的妙处。

4、补白法:通过移情式的体验, 想象补白文本以外的内涵, 体会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情感。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1、导读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前几天我们欣赏了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三峡美景;品味了清澄明澈、静谧美好的承天寺月色;还观看了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山水之旅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继续我们的快乐之旅, 我们到杭州西湖, 随张岱去《湖心亭看雪》, 看看今天又将有怎样的收获。

说明:导语重在营造氛围, 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本文导语设计把学习过程比作“愉快的山水之旅”, 一方面回顾旧知, 一方面又引出新的未知,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调动他们的求知兴趣。

2、译读

1、教师伴竹笛曲《别样的乡愁》范读, 学生听读, 尽可能随着行踪的变化、景物的呈现, 想象并进入所营造的情境之中。

2、指导学生自读:

第一遍:重在整体感知, 注意语音 (正确、流畅) 。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 注意语流 (节奏、停顿、快慢) 。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 注意语气 (轻重、抑扬、抒情性) 。

3、疏通文意:

(1) 自读:参照脚注、利用工具书、回顾旧知、结合语境、自我揣摩。

(2) 同桌间讨论交流, 质疑解难, 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齐读课文。

说明: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有别, 必须重视它的文体特点和字面教学。只有疏通文句, 才能深入了解文言字词知识, 更好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字面教学是个基础, 既不能简单感知一下文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 又不能牵着学生走“串讲包办”的老路。这里主要通过反复诵读、自主思考、合作攻关来疏通文意, 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提醒。“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 理解其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 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也是一种学习能力。

3、疑读

学生默读课文, 标出有疑问的地方, 小组长归类后把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教师。

综合各组的问题, 教师选出如下有代表性问题:

(1) 为什么作者在初更时分驾舟游西湖?

(2) 湖上长堤、湖心亭、小舟, 在作者笔下为何是“一痕”、“一点”又“一芥”?

(3) 开头说“独往湖心亭”, 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粒”, 是不是矛盾?

(4) 本文题目为《湖心亭看雪》, 为何第2段却详写湖心亭的奇遇?

(5) “问其姓氏”, “客”却未答姓氏, 仅写其籍贯及来由, 这是为什么?

(6) 舟子用“痴”字来形容作者, 这个“痴”字有什么含义?

说明: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吕叔湘说:“教师培养学生, 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 这是根本。”学习文言文, 能读懂仅仅是初步要求, 还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 读中发现问题, 主动质疑, 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产生疑问后, 先是学生用递纸条的方式呈现疑问, 教师再掌握情况, 从中筛选共性、有价值的问题以供研究、探讨。这里的放手让学生自已主动发现问题, 摒弃了“请君入瓮”式的预设框框, 学生不再被动接受, 而是主动思考。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4、研读

1、因为部分问题在理解上有些难度, 这时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疑难。

2、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这些问题中 (1) 、 (3) 、 (6) 相对容易些, (2) 、 (4) 、 (5) 有一定难度)

3、研读后明确。

说明:因为疑读过程中呈现的问题难易有层次, 所以有些问题就需要合作攻关, 充分发挥团队力量, 集思广益。教师把归纳好的问题分成几个部分交给各个小组, 每个小组一个问题, 让学生先在组内发表各自意见, 进行分析讨论, 再依次上台讲解本组同学对此问题的看法。在学生合作交流、释疑解难的过程中, 会产生智慧的火花, 会尝到探究的乐趣。还有些问题学生可能会仅限于表层, 不能深入理解, 如问题 (2) 和 (4) 、 (5) , 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首席”的作用, “穿针引线”, 适时地启发、点拨, 或纠错匡正, 或指明方向, 讲在疑难处, 讲在最需要讲处。

5、品读

对学生没有提到的问题及易忽视的精彩语句, 要引导他们在反复朗读中进行思考、品析、品味、品评。

1、用“去字法”品精美语言:

(1) 古人讲“惜墨如金”, “天与云与山与水”拖沓, “与”字啰嗦, 不如“天、云、山、水”简洁, 你们说呢?

(2) 如果把“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2、用“寻句法”、“补白法”品孤傲情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中往往蕴含着作者情感。快速浏览课文, 以“我从文中处, 理解了作者的心情”为题发言。

3、本文是如何融情于景于事的? (注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融情于景的段落思考)

说明:文言文的语言很精练, 语意很含蓄, 有的还显得朦胧。而学生的视野毕竟有限, 在疑读过程中一些有价值的核心问题他们并不一定能发现, 如精彩语句妙处、语句背后蕴含的深意等。所以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提出有启发性、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 一是用“去字法”品精美语言;二是用“寻句法”、“补白法”品情感;三是理解融情于景于事的写法。在师生共同诵读、品味、探究中, 细细咀嚼文中精妙的语言, 慢慢体味其独特情感, 并从中悟出融情于景于事的作用。这个环节尤为重要, 学生的思考、品评、感悟;教师的引导、点拨、明确都在这里显现, 随着学生的奇思妙语涌现和个性化的素材生成, 情感一步步得到共鸣, 课堂教学也在这里达到高潮。

6、背读

指导学生抓关键词, 熟读以达到背诵。

说明:屏幕出示有关课文理解的文字, 让学生依据提示背诵。

7、延读

介绍相关书籍张岱《西湖寻梦》、张京元《湖心亭小记》、余秋雨《西湖梦》及网站http://www.chinaedu.com/http://www.yuwen123.com/, 对疑读部分未解决的问题, 课外延伸解答。

作业:用白描的手法写自已的同桌。

说明:课堂上学生因个性阅读, 所以产生的问题不只“疑读”部分出现的那些, 教师手中还有一些写在纸条上的疑问课堂上没有得到解答, 课下就作为作业让学生结合相关的资料去解答。另外, 学以致用, 尝试白描手法的运用。

湖心亭看雪 篇4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艺术境界。

2、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预习导航:

1、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

2、了解作者――张岱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3、了解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4、了解“白描”――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采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3、认真朗读课文,试着给加点字注音:

更定( )( )毳衣( )雾凇沆砀( )( )( )一芥( )铺毡( )更有此人( )喃喃( )长堤( )

自主学习: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人鸟声俱绝( )

2)是日( )

3)更定( )

4)余一小船( )

5)雾凇沆砀( )

6)上下一白( )

7)焉得更有此人( )( )

8)强饮三大白( )( )

9)客此( )

10)莫说相公痴( )

2、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余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用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点明主旨,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助第3题的提示,快速背诵短文。

合作探究: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写雪的?如何体会句中的“绝”字?

2、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这几个词的妙处。

4、舟子云:“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那么作者的“痴”表现在哪里?你是如何理解这个“痴”字的?

课堂小结:江南少雪,西湖当不例外,然西湖竟大雪三日,当为奇事,人多蛰居,惟我出游,不随波逐流之高洁情怀显露无遗。因此,我也得以观赏雪后西湖之奇景:天、云、山、水相接,迷茫一片,白雪皑皑,点缀以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子一芥,人三两粒,则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展现在眼前,而在物我两忘的奇景中又结识知己,其喜悦之情,雅致知趣,溢难以言表,只能用心灵去默默感受,这样的奇景及雅趣与作者张岱在明朝灭亡后消极避世,专心从事著述的心境相合,作者借回忆旧日往事所现之景,表达清高自赏的感情与淡淡的哀愁,可谓“身与事接而境生,物与人接而情生。”

课后作业:

1、结合文意写诗句: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2、辨析多义词

(1)一:上下一白________长堤一痕________

⑵更:是日更定________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

⑶是:是日更定________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

⑷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3、问答:

(1)“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3)文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着相同意境的一句是?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篇5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读课文,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他孤高自赏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浙江杭州被称作“人间天堂”,那里的西湖自古以来就令无数的文人墨客情有独钟、魂牵梦萦,并为它写下了无数的名篇佳句。我们先来欣赏两首古诗: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屏幕显示)。西湖很美,是吧?但有人说:西湖的雪景才是最美的。今天,我们就跟随张岱去领略一番湖心亭的雪景。(板书课题:湖心亭看雪 张岱)

(二)简介作者

1.师:你了解张岱吗?哪里告诉你了?(肯定学生预习时能注意到课下注释)(屏幕显示;勾画要点。由“明亡后不仕”引出他的“故国之思”。)

2.作者在两部作品的题目中反复用到了哪个字?(“梦”)(用多媒体显示两首有关西湖的、学生又比较熟悉的古诗,让他们对西湖有个感性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白雪覆盖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份好奇走进课文。)

(屏幕显示全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尽量读准字音、把握停顿。(让其他学生听后给予指正,师引导明确。)

2.强调难点字词的音、形、义。(屏幕显示)崇祯、桡、毳衣、雾凇沆砀、芥、毡、焉得、强饮、痴(强调后师范读课文)。

3.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精彩赏析

1.引导学生从文中分别找出表现“隆冬”“雪夜”“独往”的句子。(强调:“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联想到哪句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二者写作角度的区别:前者从听觉来写,后者从视觉来写。)

2.也许,张岱早已料到,此时的西湖肯定会有一番别样的景致。他到底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请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雾凇……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真是一幅奇景。咱们也来好好欣赏欣赏吧。作者极言宇宙之大,又极言人之渺小,请想象一下,此时此地的他会有怎样的感觉?(孤寂落寞 到这儿字里行间已有淡淡的哀愁流露出来)(板书:孤寂落寞);

3.张岱没料到,今晚还会有一次巧遇来暂时缓解他的孤寂落寞。(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1)指导本段的朗读(结合“大喜”“喃喃”具体指导“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两句话的朗读。)

(2)前一句是早在亭上的人说的,他们“大喜”,“我”也喜吗?根据何在?(“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强”:尽力,不能喝而尽力喝。是啊,天涯遇知音,怎能不喝?酒逢知己千杯少,怎能不尽力而为……?可见,他的心情也是“喜”的。自己的“喜”不直说,却说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喜”,有技巧!

4.理解到这儿,我们已迈进了张岱的精神世界。接下来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

(1)(屏幕显示:关于张岱的资料——明亡前的与明亡后的。)结合资料了解张岱对西湖的爱。

(2)结合资料了解张岱对故国的哀,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表达这种感情的语句。

a.“崇祯五年十二月。”(这是明朝皇帝的年号,而本文写于明亡后清朝时。实际上,张岱在作品中凡是写到昔日游玩的内容时,大多标明朝纪年,以此表示不忘故国。)

b.引导学生从文中看似前后矛盾的句子中去探寻他的故国之思:理解“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另一句:“独往湖心亭看雪”。

五、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师:如果张岱没有隆重冬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痴行,就不会欣赏到奇绝妙绝、令他痴迷不已的雪景,就不会流露出他那超凡脱俗的雅趣,更不会有一次喜出望外的巧遇,我们也就无缘知道他酒后才问友人姓氏的痴言,而所有这些“痴”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巧妙含蓄地抒发他那腔与日俱增的爱国痴情、表达那颗永不变更的痴心!所以,文中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都是为了抒情!我们再来看看张岱的作品、好好了解一下他这个人。最后作业包括:收集有关“西湖”与描写“冬雪”的诗歌。练习背诵、默写课文。

(屏幕显示:关于张岱与《陶庵梦忆》)

师:现在让我们当一回张岱,满怀着对西湖的爱、对故国的哀来饱含深情地朗读一遍课文。(齐读课文)

六、作业

1.收集有关“西湖”与描写“冬雪”的诗歌。

2.练习背诵、默写课文。

作者简介:邱少玲,女,1978年生,汉族,山东诸城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吉林省安图县新合乡中心学校。任教学科:初中语文、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方向: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篇6

《湖心亭看雪》是河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以“旅行见闻”为主题内容编选了六篇文章, 其中有5篇文言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要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名句名篇, 达到理解背诵的程度, 同时要结合背景和内容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一篇散文精品, 通过写作者夜泛孤舟、西湖赏雪, 强烈地抒发了他冰雪独抱的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怀。全文仅150多字, 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像一幅水墨画, 意境深远。

二、说学情

学生们已经学了很多借景抒情的文章, 如本单元刚刚学过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满井游记》, 所以, 对于这种写作方法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本课的重点是结合时代背景, 体会作者在特定情况下的特殊感情, 这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是较难的, 要想办法突破。

三、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的文言文阅读提出了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这些要求及本单元内容特点, 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 知识目标:翻译并背诵全文, 能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 如拏、毳、雾凇沆砀、毡等。

2. 能力目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 学习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

四、说重点、难点

文章题目是“看雪”, 却从听觉入手写景, 而真正写所“看”之景的文字只有两个句子, 42个字, 整体却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浑然难辨、如梦如幻的湖山夜雪图, 让人有一种天地茫茫、人生微渺的感概。所以, 我把本文的教学重点定为:学习作者写景时运用的白描手法。

作者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 眀亡之后, 曾参加抗清斗争, 失败后隐居, 绝不出山为官。作者生活贫困, 但著作较多, 大都写的是昔日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的回忆, 表现了他对往日生活的怀念, 透露出一种国破家亡而又无可奈何的隐痛, 以及孤高自赏的情怀。而这些感情是借助写景、叙事在字里行间隐隐流露出来的。我们的学生可能很难理解这种感情。所以, 我把本文的教学难点定为:感悟作者在写景叙事过程中流露出的故国之思与孤傲情怀。

五、说教学计划

我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以学生自读、自查为主, 疏通文意, 理解全文内容, 识记拏、毳、雾凇沆砀、毡等重点词语。

第二课时:在教师指导下, 品析写景的句子, 学习白描手法, 联系背景及作者活动感悟作者孤傲的情感。

在这里, 我仅以第二课时的设计进行说明。

六、说教法

1. 朗读法。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因此, 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中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感情。尤其是这篇文章, 其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只能在反复的朗诵中才能体会理解。

2. 讨论交流法。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 只有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再分析综合, 群策群力, 以及教师的适时点拨, 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感情。

七、说教学设计

1. 导入

(1) 导语激趣。导语的作用是既让学生明确本课时的主要任务, 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

同学们去过西湖吗?可能大部分同学没有去过, 可我们学过的西湖名句很多, 谁能背诵出几句? (生答出几个句子后) 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西湖哪个季节的?有人说, 没去过西湖的人, 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那么, 我们今天就随着张岱的这篇文章欣赏一下冬天雪后的西湖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描绘这幅画的, 又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由回忆描写西湖的名句入手, 并指出大都是写春夏季节的, 从而突出了本文的内容特点———冬天雪后之景, 同时点明本课时的学习重点。)

(2) 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本文的朗诵视频。 (这个环节把学生自然地带入了文章的美妙意境中。)

2. 寻找美景

让学生齐读短文, 边读边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学生读完后, 找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 (带着问题朗诵会提高阅读效率, 学生有了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 这个任务应该很容易完成, 所以找几个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 让他们带着成功的自信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去。)

3. 赏析美文

把全班学生分为六个小组, 分别赏析这三句话, 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你认为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最好, 为什么? (2) 你认为这个句子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5分钟后, 每个小组选一个发言人汇报, 发言时组内成员可以补充, 其他组的成员可以提意见。 (这个环节的目标是提高学生鉴赏美文的能力, 学习作者运用白描写景的方法。采用先分组讨论, 再汇报的形式, 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小组发言人的汇报结果是全组所有成员的集体智慧, 体现了新课标中对“过程与方法”的重视,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 体味深情

(1) 让学生齐读课文的叙事部分, 找出文中能概括出张岱形象的词语, 然后找一个学生回答, 并说明理由。 (学生再次读文章时, 结合作者雪夜极寒之时去看景的异常表现, 应该能感觉到文章最后舟子说的“痴”, 概括出作者的形象。)

(2) 让学生读一下自己搜集到有关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明亡之后一些爱国志士的抗清斗争。 (预习时给学生布置了这个作业, 这个环节进行展示, 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背景体会作者的感情。让学生亲手查找有关资料, 然后再展示出来, 不仅提高了他们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还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3) 多媒体显示写作背景: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 明亡之前未曾出仕, 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 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 后来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 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他入山以后, 书中他缅怀往昔风月繁华, 追忆前尘往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4) 再次分组讨论:他为什么会这样?5分钟后汇报结果。 (本环节主要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包含的思想感情, 从景色表现出的天地茫然、人生渺小以及行事之痴, 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 即作者有不忘故国的痴情, 从而让学生明白要真正理解作者的感情, 还要结合写作背景。)

(5) 总结:理解作者的感情, 要结合时代背景。 (对于古代或近代的一些文学作品, 尤其作者的感情表达很含蓄的文章, 现在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所以有必要作一下总结。)

5. 作业

(1) 背诵并默写本文;

(2) 封建社会朝代更替是正常现象, 清代替明以后, 也曾有过“康乾盛世”, 你想对张岱说什么? (关于第一个作业是学完本课后必须达到的要求。同时,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第二个作业就是对学生评价能力及人生观、历史观的展示。)

八、教后反思

这节课上完后, 我觉得主要目标实现了, 学生对白描的手法基本掌握, 对作者的感情也理解了, 整个过程书声琅琅、讨论激烈, 发言也很积极。但我觉得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1. 时间要分配平衡

学生汇报的时间有点长, 而产生汇报结果的过程所用时间不足, 以后教学应让学生讨论的问题更集中一些, 少一些。

2. 课文理解要深入

《湖心亭看雪》析疑及其教学 篇7

老师们将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的时间锁定于“晚上八点光景”, 应该是因为教材对“更定”有这样的注释: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从“更定”来看, “更,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是没有问题的。定, 《古今汉语词典》有“停止”义项, 可引申为“结束”;也有“确定”义项。那么张岱看雪是“初更以后”还是五更结束 (早上五点) ?恐怕看原文所述内容后再来定夺比较好。

凌晨5点左右, 冬天的这个时间天色虽然还有些昏暗, 但是天地中的事物在雪的映衬下应该是可以依稀见其轮廓的。文中“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以说这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雪景图。作者的描写很符合这个时间段的目之所及。

冬天晚上八点左右, 这个时间段天色很昏暗了, 目之所及很是有限。也许大雪之后, 雪光会削弱这种昏暗, 看东西时也不至于辨析不清, 但“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毕竟太过夸张。莫非是月夜?但文中所绘之景, 没有一点月光感, 哪怕是淡淡的。

“雾凇沆砀”, 湖中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要见得这种冰花, 恐怕晚上八点肉眼是难以企及的, 在有些许光亮的凌晨及以后才会有可能。课文在对“雾凇”作注时, 特别引用了曾巩《冬夜即事诗》的自注:“齐寒甚, 夜气如雾, 凝于水上, 旦视如雪, 日出飘满阶庭, 齐人谓之雾凇。”旦视如雪, 这“旦”是天明、早晨的意思。从气象常识和生活经验来看, 凌晨冷于入夜, 西湖的水气在凌晨凝成冰花, 也就很自然。

张岱博洽多通, 经史子集, 无不该悉;天文地理, 靡不涉猎。但无缘功名。张岱对于自己的才高命蹇, 是不胜其愤的, 并将其愤世疾俗之情, 寓于山水。于是选择一个不见别人, 也不想被别人撞见的时刻, 来寻找与宇宙天地精神相通的心灵归宿, 是完全可能的。冬天的晚上八点和凌晨五点哪个时间段人更少呢?西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尽管“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但也不排除游人在晚上八点夜赏西湖的可能。可是在凌晨五点时分, 游人出来赏景的可能就微乎其微了。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推测这个时间还是梦酣之时啊!只有如张岱这样客居他乡又具脱俗性情的人才会夜不能寐呢。但还是在湖心亭撞见了金陵二客。金陵二客“见余, 大喜”, 热情洋溢, “拉余同饮”, 但毕竟看雪目的难以完成, 作者于是很礼节性地“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们也不应忽视文中所写的那个舟子:“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认为那两个金陵客比张岱更“痴”。如果张岱入夜来湖心亭, 金陵客迟于张岱, 方可谓之更“痴”。问题是金陵客早于张岱来湖心亭多时, 那么只有在大冷的凌晨或者更早来到湖心亭, 才够得上在舟子之辈看来的够“痴”!从舟子的“喃喃”来看, 舟子为张岱撑船到湖心亭, 似心有不甘, 至此还耿耿于怀。如果是入夜时分, 应该不至于此, 因为那时恐怕还没有就寝, 天也不至于如凌晨这般冷, 毕竟赚钱也不容易;但是凌晨, 正是被窝暖暖真好睡之时, 被张岱叫起, 虽然也赚钱, 毕竟太不爽。也难怪作者明明坐着舟子的船前往湖心亭看雪, 还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因为舟子不可能理解张岱看雪的意图在于释放心中的郁愤, 寻找与己心灵相通的净地。

这样, 湖心亭看雪, 终于因为金陵人的好客而未能看够, 郁愤之情也难得消解。只在去湖心亭的途中略见“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见这世上, 难有清净之地。标题中的“看雪”而非“赏雪”之意, 也由此明晰起来。

因为上述诸多原因我们似乎可以推定“更定矣”的意思是:“更”结束了 (而不是开始) 。

由此, 我们不妨设定一个问题供学生推究:教材曾经将“更定”注为“凌晨时分”, 你认为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时间是晚上八点钟, 还是凌晨五点钟?

当然, 我们还可以设定:标题“湖心亭看雪”中的“看”解释为“赏”, 好不好?

推究这两个问题, 不管结果怎样, 但在这个推究的过程中, 至少能够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相关知识来认识特定时间的景物特点的热情, 能够引导学生去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作家的性情、观点态度, 甚至表情达意的技巧。这个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的习惯, 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而这些, 在人的发展中, 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教师, 大多不会不知道“更定”有两种理解, 有些也曾经心存疑虑;对于“看”解释为“赏”也不是没有意见, 可是为什么就没有把这些疑虑和意见推向课堂呢?难道是怕学生没有这种能力?在听课的过程中, 也听得学生窃窃私语:“张岱好眼力啊!”究其原因, 一则可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一则恐怕是恐惧于权威, 另外可能就是贪图省力了。而长此以往, 培养的是一个个听话的却缺失创新能力的好孩子。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湖心亭看雪》的情感解读策略 篇8

当然, 情感解读不是任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必然要立足于教学目标、时代背景, 对《湖心亭看雪》的情感解读目标进行预设。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基础, 教师可以把情感解读目标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文本表层展现的“赏雪的痴迷”, 二是文本深处流淌的“亡国遗民的苦楚”。

值得注意的是, 《湖心亭看雪》粗看起来语言表述上有不少自相矛盾、不合常理之处, 细读起来, 会发现文本展现的不合理之处, 恰恰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情感解读指南。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扒开文字间的缝隙, 窥探文字背后流淌不息的真挚情感。

一、“赏雪的痴迷”情感解读策略

1.关注“反常的赏雪时间”

“反常”指《湖心亭看雪》的文本表述与学生日常经验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反常”设计问题,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以下, 借助教学片断进行具体论述。

师:船夫认为张岱“痴迷雪景”, 你认同船夫的观点吗?

生:我认同船夫的观点。从“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可以看出雪后的西湖非常冷, 没有游客, 连鸟都冻得不叫了。张岱能冒着严寒欣赏西湖雪景, 说明他痴迷雪景。

生:“是日更定矣”这一句说明赏雪时间为晚上八点左右。这么冷的天气, 又是晚上, 一般人不会出门赏雪, 但张岱去了, 这也体现出他对雪景的痴迷。

生:“拥毳衣炉火”这一句说明张岱穿着皮衣, 抱着火炉。下雪天, 张岱出门也怕冷, 但天气再冷, 他也要欣赏雪景, 真是痴迷。

生:“余住西湖”这句话让人感到张岱的行为怪异。住在西湖边, 经常能欣赏西湖美景, 一般人可能看腻了, 至少不会晚上去赏雪。这也体现出张岱对雪景的痴迷。

师:一般人喜欢西湖雪景, 就是有空的时候欣赏一下, 而张岱不顾严寒夜游西湖, 的确称得上痴迷。

2.关注“不知道乘客人数的小船”

张岱对雪景的痴迷, 不单体现在赏雪时间的特殊, 还体现在他笔下的小船乘客人数自相矛盾。教师可以抛出“小船上到底有几个人”这样简单而有趣的问题, 引导学生立足文本, 拓展思维。以下, 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小船上有几个人?

生:一个人。“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船上就张岱一人。

生:文章结尾写“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说明船上还有一个船夫, 总共两个人。

生: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以看出不止两个人。

师:到底几个人?

生:小船上或许两个人, 或许三个人。古代“三”可以表示数量多, 就是说船上可能很多人。

生:至少三个人。“拥毳衣炉火”自然需要照顾炉火的仆人, 船上或许还有其他仆人, 像书童、丫鬟等。

师:张岱为什么不仔细交代小船上有几位乘客?

生:我想, 张岱觉得这些人都不重要, 他是去看雪景的, 欣赏雪景的只有他一个人。舟子、仆人都是为他服务的, 不是去赏雪的。

师:真正去欣赏雪景的只有张岱一个人, 所以张岱认为自己“独往湖心亭看雪”。小船上乘客数量的自相矛盾, 恰好突出张岱对雪景的痴迷。

二、“亡国遗民的苦楚”情感解读策略

1.关注“一句奇怪的对话”

《湖心亭看雪》中有一句奇怪的对话。张岱问偶然相遇的游客“你们叫什么名字”, 游客居然回答“我们是来自金陵的游客”。乍一看, 张岱写得莫名其妙, 答非所问, 深入分析却发现这是引导学生触摸作者情感世界的有效途径。以下, 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这位同学,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刘名轩。

师:同学们, 我和刘子轩的对话正常吗?

生:正常。

师:“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这个对话正常吗?

生:感觉不正常。张岱问游客姓名, 游客们却回答“我们是来自金陵的游客”。

生:还有“客此”一词说明游客们强调自己客居杭州, 就是不说自己的姓名。

师:这一句明显是答非所问, 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我想张岱写文章时忘记了游客们的姓名, 就随便敷衍了一下。

生:不可能。就算张岱忘了游客姓名, 他可以表述为“我问游客哪里人, 游客们回答金陵人”, 这样文章就显得通顺了。

生:我想关键在 “金陵”, 我知道金陵是明朝国都。作者写这一句奇怪的对话, 或许就是吸引读者去关注“金陵”这两个字。

师:金陵就是南京, 明朝国都。张岱在“金陵”二字背后埋下了很深的情感, 等待我们去挖掘。金陵象征明朝, 当张岱写《湖心亭看雪》时, 明朝已灭亡, 所以他想通过“金陵”二字表达对明朝的思念, 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至于“客此”二字, 是因为张岱觉得自己如同游客, 客居在清朝, 他的家 (明朝) 早已经没有了。通过一句奇特的对话, 张岱把亡国遗民的痛苦深沉地表达了出来。

2.解读“只有几个影子的雪景”

张岱非常喜欢西湖美景, 但《湖心亭看雪》所描绘的西湖雪景非常特别, 只有几个影子, 这与他平常所描绘的西湖截然不同。“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从解读情感的角度来讲, 这段文字同样非常重要。以下, 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张岱主要看到了什么景物?

生:几个影子。

师:居然是几个影子?

生:这句话对影子的描写最详细, 除了描绘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就剩下湖上的四个影子:长堤的影子、湖心亭的影子、小船的影子、乘客的影子。

师:我们知道张岱痴迷雪景, 难道他痴迷的竟然是几个影子?

生:当时是晚上八点以后, 估计什么也看不清, 能看到的只有影子。

师:品味一下作者的心情。

生:孤独、寂寞。一眼望去, 除了几个影子, 天地间什么也没有。

师:静悄悄的夜, 白茫茫的天地, 只有几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与作者为伴, 的确让人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其实, 这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感觉, 景物描写与他“亡国遗民”的身份非常贴切。张岱写过一本 《西湖寻梦》, 为什么叫“西湖寻梦”?因为西湖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化为一片废墟, 张岱只能在梦里寻找往日的美丽, 寻找那些属于明朝的美好景色。想象一下, 写这篇文章时, 张岱描绘最多的是几个模模糊糊的影子, 从“亡国遗民”的角度来看, 这是作者传递内心痛苦的方式。

3.关注“滴酒不沾却大杯喝酒的行为”

(1) 张岱酒量与情感解读的关系

这样一来, 产生一个重要的问题:张岱的酒量好不好?这直接涉及学生对情感的解读结果。

如果张岱酒量好, 那么面对知音 (金陵人) 时, 尽力地一大杯一大杯喝酒就很不自然, 无法有效展现他遇到知音时的内心喜悦;如果张岱酒量不好, 那么面对知音时, 尽力地一大杯一大杯喝酒就显得非常自然、合理, 能让学生明显感到他内心的欣喜。

(2) 梳理张岱酒量好的依据

不少语文教师受人教版老教材 (课程改革前) 的影响, 认为张岱酒量好。因为老版教材的“强”注释为“痛快”。另外, 《湖心亭看雪》课文注释介绍张岱“出身仕宦世家, 少为富贵公子, 爱繁华…… ”, 很容易造成错觉———张岱既然是富贵公子, 总会喝点酒。

所以, 当新教材变更“强”字的注释时, 不少教师就认为不合理。有的教师依然延续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 按老套路理解“强”字;还有的教师直接避开这个充满争议的注释, 教学时一笔带过。

另外, 许多教师在执教《湖心亭看雪》时会引用张岱的自我介绍 (选自张岱的《自为墓志铭》) ,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少为纨绔子弟, 极爱繁华, 好精舍, 好美婢, 好娈童, 好鲜衣, 好美食, 好骏马……”, 乍一看, 这段文字给人的印象是张岱的嗜好很多。虽然文字中没有提及张岱好酒, 但许多人认为一个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的纨绔子弟会喝酒是正常的, 不会喝酒反而不正常。于是, 这段文字经常被教师拿来作为张岱能喝酒的依据。

(3) 张岱其实滴酒不沾

新教材把“强”字注释为“尽力”是正确的, 因为张岱酒量极差。《陶庵梦忆》中有一篇《张东谷好酒》, 文中介绍张岱的太公非常能喝酒, 到后代就失传了。张岱的父亲遇到招待客人敬酒时, 总是悄悄地溜走, 一辈“滴酒不能沾”“酒只是不吃”。张岱同样是滴酒不沾。

(4) 张岱为什么要喝金陵人的酒

既然张岱平时滴酒不沾, 他为什么要喝下金陵人递给他的几大杯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想要表达的情感。

浅层的情感解读, 张岱把金陵人当做知音, 内心欣喜万分, 所以大杯喝酒。这样的解读不是很合理。张岱既然滴酒不沾, 他面对任何人, 包括知音, 都可以不喝酒。

深层的情感解读, 除了涉及张岱为什么要喝酒, 还要思考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喝完几杯酒后, 张岱马上和知音告别了。古人总说知音难求, 张岱为什么要马上告别知音?

其实, 张岱对自己的怪异行为作出了说明, 就是接下的一句“金陵人, 客此”。“金陵”“客此”是张岱永远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可以想象, 张岱不是因为偶遇知音的喜悦而喝酒, 他是为了如同游客匆匆而过的故国。那一刻, 他是用酒祭奠早已远去的明朝。那一刻, 国仇 (明朝灭亡) 、家恨 (许多亲人死于抗清斗争) 一起涌上他的心头。于是, 喝完酒后张岱马上离开了伤心之地湖心亭, 结束西湖赏雪之旅。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张岱掩映在《湖心亭看雪》浅显文字背后的复杂情感, 值得细细解读、品味。

参考文献

[1]张岱.陶庵梦忆·西湖寻梦[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6.

也谈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时间 篇9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时间,质疑

应慈军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二期上的《<湖心亭看雪>析疑及其教学》一文, 对张岱看雪的时间提出了质疑, 认为张岱看雪的时间“更定”, “似乎可以推定为五更结束 (早上五点左右) ”。其推定依据如下:

1.定, 《古今汉语词典》有“停止”义项, 可引申为“结束”;也有“确定”义项。“更定”存在“五更结束”和“初更以后”两种解释。《湖心亭看雪》文中描写的雪景符合凌晨5点左右时间段的目之所及, 而冬天晚上八点左右这个时间段, 天色很昏暗, 肉眼是难以企及的。

2.舟子认为两个金陵客比张岱更痴, 如果张岱入夜来湖心亭, 两个金陵客应当是来得更晚, 而事实上他们却是早于张岱来到湖心亭;可见, 张岱入夜来湖心亭事理上说不通。

应老师主要是抓住“更定”与文中描写的雪景不够吻合来推定的。他对文本细读的过程给我们教师以深刻的启示:不迷信权威, 勇于探究, 敢于创新。可是, 笔者认为教材对“更定”一词的注释是准确的, 即“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现就应老师的质疑做两点讨论。

一.张岱看湖是实, 看雪是虚

单个句子“湖心亭看雪”的语意, 客观上存在“看雪”和“湖心亭”两个重心, 犹言“到朋友家吃饭”一句, 有“吃饭”和“到朋友家”两个语意重心一样, 可偏指任何一方。另外, 看雪的“看”字不比“赏”字, 该字侧重于外现的行为, 所含感情平淡平常不很强烈。所以单就题目看, 张岱看的有可能是湖, 而雪在其次。

其实, 张岱对西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在《西湖梦寻》中说:“余生不辰, 阔别西湖二十八载, 然西湖无日不在吾梦中, 而梦中之西湖, 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可见张岱对西湖的痴爱。张岱曾在《明圣二湖》将西湖和鉴湖、湘湖做过比较。他说湘湖像待字未嫁的处子腼腆羞涩, 鉴湖是名门闺秀, 令人钦敬却不可狎弄亲近。而西湖“则是曲中名妓, 声色俱丽, 然倚门献笑, 人人得而亵之矣。人人得而亵故人人得而艳羡, 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 在冬秋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 在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 在雨雪则寂寥矣”。

张岱竟将自己痴爱的西湖比作“曲中名妓”, 乍看似乎唐突, 但细读这段文字, 意思便明晰了:对春夏、花朝、晴明的西湖的爱是俗人的喧哄, 对秋冬、月夕、雨雪的西湖的爱方显自己的痴情。张岱还说过, “善游湖者, 莫过董遇三余”。所谓董遇三余, 就是“冬者岁之余也, 夜者日之余也, 雨雪, 月之余也”。所以, 以“知人”析文的方法推测:看湖, 是张岱的意图。他极大可能是选择“三余”之时 (冬天的雪夜) 看湖。

看湖是实, 看雪是虚, 文中出现的一幅雪景是虚写。“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唯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笔者认为, 这幅画面不是张岱眼中看到的画面, 是他心中的西湖冬天的画面;或许是他在去往西湖之前, 心中早就设计好了的氛围。“雪地芭蕉”、“菊梅同放”的艺术处理, 在作文中常常用到, 张岱定是深谙此道。此造景浩大苍茫、天人合一的境界, 更是深藏了他欲融入其中的痴情。金陵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一句话, 确是对张岱由衷的赞赏。但事实上, 金陵客不过是个伪风雅的酒徒。“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张岱的心境被扰, 只有勉强应付, 随即离开了。至于舟子认为金陵客“更痴”, 那是俗人言“痴”。试想, 张岱在晚上迟于金陵客游湖, 谁敢说不更为痴绝呢?然而又有谁能领其情会其意呢?而张岱在文末以舟子的话为这次不爽的游湖作结, 恐怕是在心里苦笑。所以, 从行文分析看, 文中一段雪景应是张岱在目不能及时 (冬天入夜八点左右) 的心中之景。

二.“更定”一词在张岱文中的实用

我们看看张岱在其他文章中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闵老子》中的一段话有个明确表示时间的词对我们的理解至关重要, 那就是“日晡”, 日晡即申时, 也就是下午三点至五点。张岱访闵汶水是在三点至五点前后, 交谈中闵曾经外出, 回来的时候“更定矣”, 张岱还没有走, 说是一定要喝到闵先生煮的茶。“汶水喜, 自起当炉”。更重要的是“灯下视茶色”, 这说明已经从下午到掌灯时分了。由此推测, “更定”指的应该是入夜的时候。

笔者认为:更定为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期应老师及读者指正。

教完《湖心亭看雪》后的一幕 篇10

没人提问,我便祭出语文课代表这面大旗:课代表,你有问题吗?

甜甜的女生,圆圆的脸,小巧的金丝眼镜架在肉肉的鼻梁上,蛮可爱的,愣在那儿,使劲地咬下嘴唇:相公真痴吗?

一阵哄堂大笑。

“不只是痴,更是傻,还有点二。”体育委员,快人快语,“雪天,不在家,到野外,做驴友,一傻;独自一人,没有伙伴,没有安全保障,二傻;茫茫黑夜,夜色已深,二十点左右,可能迷路,三傻;雪中漫步,与不相识者‘同饮’,四傻;饮酒也罢,不胜酒力,还‘强饮三大白’,五傻。难怪舟子曰‘相公痴’。”有条有理,层次分明,不疾不徐。

教室里一片沉寂,没有任何多余的声响,只有翻动字典、书籍的声音。我开始还在教室里不断踱步的,嗒嗒嗒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此时,我也不敢造次,立在原地一动不动,生怕做一个破坏者。

“错,不是傻,而是钟情,痴情,忘情,忘我。大雪三日,在北方不奇,奇的是在南方的西湖,谁不向往钟情奇景,世间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文人,尤其是大文人,往往都有一种宇宙孤独感,总想象天地人合一的绝美胜景,因而才有‘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冲动,有些东西是不能与人分享的,特别是超尘脱俗的幸福孤独,无法与君说,这种痴情、忘情、忘我是拒绝他人叨扰的。”政治课代表不容置疑地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想张岱,面对此湖、此雪、此天、此地,一定是百感交集,问天地苍穹,茫茫黑夜,皑皑白雪,我在何处,我似何物,何物似我。也许,我们真的难以进入作者的内心,只是在掰着手指也数得过来的有限文字间自娱自乐而已。”

同学们默不作声,我也沉默。短短的古文,竟引发了学生这么多的思考,也许这些跟考试无关,也许这些跟老师的说教无关,安静的文字里,有火热的跳动的心,有温暖的情怀,不可预约的精彩,流淌成课堂独特的风景。

“老师,我们曾经学过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敬亭山即是李白,李白即是敬亭山,彼此实在难分。这里被雪覆盖的湖光山色,何尝不是作者张岱的化身、象征?”

我默默颔首,遥想万世师表孔子曾说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孩子们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念头是不是都在走向心之高山,是不是都在对我们以一颗澄明诗心成全学生的深情回报?束缚让学生不自由,更让学生看不到原本就存在的美好颜色。如果我们想让学生登上生命的高处,我们就该还学生以生命的自由。

“老师,”我猛一惊,“老师,唐代的庞居士曾对着漫天飞舞的大雪生发感慨‘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意思是好雪片片在眼前飘落,你就心情地领纳天地间的潇洒风光吧。雪者,洁也,让人走向明净,走向幽深,走向香界,走向没有纷扰的佛国。”历史课代表淡淡地说着。

“老师,我也说几句。”一副高僧相的朱涛站了起来,光光的头,浓浓的眉,肥肥的耳,“我妈妈曾告诉我,雪就是空,是不加装饰的本色世界,是无尘土的净界。”同学们笑了起来,我用食指轻按下唇,示意让人家说下去。我知道,朱涛同学的妈妈是个云游四方的人,她常到北京、河南、浙江等地的寺庵做义工、听讲、做佛事。

“老师,老师——”朱涛满脸通红,也许是同学打断了他的思絮,打乱了他的思维,出现了迟滞。

我右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下,示意他轻轻坐下。

“画家文徵明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出山水以自如有,然多写雪景,盖欲假此以寄其岁寒明洁之意耳。’张岱借雪明心,借雪写意,雪早就成了生命的清供。在禅宗中,雪意味着大智慧,百丈怀海禅师说‘雪山喻大涅槃’,大涅槃,即根本的超越。张岱大雪之夜,一人独往,也许就是为了永远的根本超越吧。生命的清供,不在案头,不在天地一事一物一时,而在永远。相公之痴,是真痴,不是伪痴。人生痴到如此,也算作神了。”

我不知道胡言乱语了什么,学生竟也一言不语。

生命的清供,清供的生命。

上一篇:台湾政治大学下一篇:社区护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