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聘演说

2024-06-25

竟聘演说(通用8篇)

篇1:竟聘演说

竟聘演说

今天我所竟聘的岗位是后勤组长。假如我是后勤组长,我将管理工作视为一个文化过程,用人文的方式和机制进行管理,并协助园长为每位教师带来更多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关怀。在思想上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热情和决心,专业上我将不断探索后勤服务管理,熟悉有关后勤方面的政策与规定,虚心好学,掌握一定的有关后勤管理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作风上我将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甘当无名英雄。工作上我将认真负责,爱园如家,办事热心、细心、耐心、不安于现状、勇于坚持原则。我将运用自己善于打算、勤俭节约等优势,及时、快捷的为每位教师提供人力物力上的服务,“用较少的投入办更多的事”,以“三服务、二育人”为宗旨,真正成为教师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的坚强后盾,为江东实幼灿烂的未来倾注自己全部的力量。

2012、8

篇2:竟聘演说

各位领导、评委及各位仁爱同仁: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做竟聘护理部副主任职务演说,先为大家作个自我介绍,我叫XXX,主管护师,并获得母婴保健证,在二甲医院妇产科从事助产及护理工作十八年,并先后在集团所属医院从事过总护士长,护士长,现在XX宝宝游泳中心工作。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如果我是护理部副主任》

仁爱开业六年来,经过两任护理部主任的努力,尤其是袁主任,把仁爱的护理工作,院感及医政工作做到井然有序,作为一个竞聘者是压力,但也是动力,我从事过护士长及总护士长的管理工作,深知这方面工作的繁杂,所以对我们袁主任是由衷敬佩,希望我们大家给予袁主任最热烈的掌声,感谢袁主任让我们医院的护理管理上了一个台阶!

护理管理是整个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和医院医务科、办公室、后勤等方面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护理管理者,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医政方面:

首先是如何应对上级的检查,这也是考量一个医院护理管理的定性指标,我们是一个以妇科产科为主的专科医院,产科也是高风险的专业,做到安全第一,质量为本,服务至上才能通过上级的顺利检查。关键还是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各项医疗护理制

度及流程的建立及执行,通过实行层级管理,每次针对检查中的规定条条落实,人人有义务去保质保量完成。

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

抓好以下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护理质控中常见的问题

(一)急救用品

1、急救药品、器械与实际登记管理

2、急救器械保养及登记

3、急救操作实地演练

(二)差错事故

1、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杜绝差错事故的瞒报及漏报

2、定期召开护士长医疗护理质量安全例会

(三)基础护理

1、做好晨间及晚间护理。

2、落实病人头发短、指甲短、胡须短和头发、颜面、皮肤、眼、耳、口、鼻、指(趾)甲、会阴的。“三短九洁”护理。(充分考虑女性专科特色的护理)

3、做好妇产科的健康宣教。

(四)护理文书

1、护理记录首程单填写的规范。

2、三测单填写完整。

3、杜绝护理记录逾期未及时书写或提前书写,书写不规范。

二、医院感染监控中常见的问题

1、加强使用抗菌类药物后,病程记录的相应记载。

2、无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现象。

3、院感报表的及时上报。

5、做好院感监测记录。

6、加强医疗废物执行双签名。

7、强调无菌操作时戴口罩。

三、加强护理培训操作及管理

民营医院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护理人员的高流动性,加强临床上护理人员的岗前、岗位培训,特别是高风险产科的助产技术的水平提高尤其重要,做好产科技能培训、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护士长侧重管理的培训,专科护士侧重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病区护士及新入职护士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的强化,通过有目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规范护士职业行为,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

四,重点抓好医院产房、手术室、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及安全,强化医疗护理操作流程。高度重视(手术、急救)等高危医疗环节的管理,加强重点科室、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的监管,减少管理盲点,消灭安全隐患,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护理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医院的形象,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则贯穿医疗、护理、医技及检验等临床工作的各个层面,我们必须提高护理质控及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坚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以保障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护理工作中贯穿经营思路,加强优质护理服务

1.民营医院的性质特点,决定了赚钱是硬道理,护理岗位是第一线,抓好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体现在细心、耐心、精心,做到让患者住院放心、治疗时开心、护理时安心、只有这样病人才会信赖你,才会心甘情愿的接受医院的治疗,通过医院优质服务,放心的医疗技术,通过患者传递出去,树立医院口碑及品牌。

2.工作中做到“十个一”

入院时多介绍一句

操作时多说一句

晨晚间护理时问候一句

手术前多解释一句

术后多安慰一句

发药时多嘱咐一句

送检时多呵护一句

失望消极时多鼓励一句

出院时多关照一句

我想护理工作做到了上述的,护理的经营就会得做好,想不挣钱都难。大家说,是吗?

3.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做好优质护理服务与“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相结合。

医院自查、行政督导和社会评价相结合。

制定近期目标与长远计划相结合围绕着“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护理工作。

总之,做好一个护理部管理人员,首先应有大局观念,创新观念,实干加巧干的精神,我也朝着这方面努力,以前几任护理部主任为楷模,把仁爱的护理管理上一个台阶

篇3:竟聘演说

关键词:语文拓展性课程,课程开发,演说

一、应运而生的课程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秉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 以“让每个孩子的生活都能变成一个精彩的故事”为核心价值观, 尊重学生差异, 搭建人人可以出彩的平台, 努力培养学生“能生活、会生活、爱生活”的生命态度。

学校课程建设以“博览善达”项目为抓手, 围绕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通过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的课程开发和实施, 致力于学生视野的开阔和多元化表达能力 (说、写、演、做、导) 的提升。

博览, 是指最广泛的阅读。学校主张自由、均衡地阅读, 内容涵盖文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 目的是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全面, 学习体验更丰富, 人格培养更健全。学校通过开设每日一节的自由阅读课、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午间30 分钟的“悦读时光”以及随处可见的阅读书吧等措施, 确保阅读随时、随处发生。学校为此开展了一系列以“博览”为主题的拓展性课程, 如“我与星星有个约”天文知识课程、“异想天开”动手创造实践课程以及“我爱烹饪”实践活动课程等。

善达, 最基本的意思是善于口头表达。这是基于部分学生在公众场合 (包括课堂) 表达不畅、表达不清、表达不简、表达不精的问题提出的。以“善达”为主题的拓展性课程有“书虫部落”“每日一语”“Hero话剧社”“启梦戏剧社”“我是演说家”等。

在两大课程群中, “博览”是前提、基础, “善达”是目标、方向, “博览”促进“善达”, “善达”倒逼“博览”, 两者携手前行。

“我是演说家”拓展性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是践行“善达”理念的最主要课程。它以语文课程为基石, 并整合语文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相关资源。在理念与实践交融互补的基础上, 我们倾心编写了同名教材《我是演说家》。

二、适切的课程结构

我们深知, “善达”并不局限于个人口头的语言表达, 还有更丰富宽广的树人意义和社会责任。我们的目标有三步: (1) 学生具有自信、流畅、精辟的口头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活动, 丰厚知识底蕴, 磨炼思维能力, 提升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树立自由表达的信念和更博大的社会情怀。

“我是演说家”课程于2015 年9 月开始实施, 安排在七年级一个学年, 每周一个课时, 每学期十六个课时。课程内容分为八站, 名称分别是“自信秀自我”“洗耳恭听”“声音的魔力”“故事汇”“声价倍增”“挑战主持人”“能言善辩”和“我是演说家” (如表1 所示) 。从最基本的自我介绍, 到能言善辩的演说, 各站既相对独立又逐层递进, 能力的培养呈阶梯式螺旋上升。

此外, 在温州市演讲协会的支持下, 学校还成立了“朗诵”“演讲”“辩论”精英班, 外聘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这是大课程下的私人定制, 课程朝“因才施教”又迈进了一步。

三、纯粹的活动课程

“我是演说家”课程的最大特征在于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我们并不给学生“灌输”所谓的说话技巧或演说“秘籍”, 而是把更多的心血放在了每一个板块的活动策划与言语实践中。

基于学生表达能力基础的差异以及学生人数较多的学情, 我们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团队互助机制”组织学习。通过选拔和双向选择, 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团队, 每个团队由1~2 名导师和4 ~ 5 名学员组成;组内由导师指导、督促学员的学习, 同学互帮互学;组间互相竞争, 互相提高。这样的团队互助机制, 有效保证了课程的活动式开展。

整个课程共设八站, 课程的学习也就以一站一站活动任务的完成来推动。如第一站“自信秀自我”的主活动为“导师的选拔和学员的选定”。活动分为四步:

1.候选人以“别样的自我介绍”形式竞选导师, 投票产生6~8 名正式导师。

2.导师选择自己心仪的学员, 组建自己的战队。

3.导师负责对本战队学员进行培训。

4.学员以同台演出的形式比赛, 决出优秀战队和优秀学员。

我们不从理论或知识上讲解“如何自信”, 只是通过简约的活动, 让学生初步展现表达能力, 明晰自己的定位, 也找到自己的团队。

在课程实施上, 没有什么比学生全身心完整地“在场”更重要。学生在主动尝试、深入参与甚至是快乐的“玩耍”中, 将语言能力的提升与自我生命的悄然绽放有机地融合起来, 这是我们的愿景所在。

四、为学习的评价

“我是演说家”课程的评价系统是基于表现的、情景化的、过程性的, 我们努力实现从“对学习的评价”到“为学习的评价”的转变。

(一) 表现性评价

我们注重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 运用评价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 (与) 结果作出判断。如在第三站“‘声’价倍增”的“南浦练摊活动”中, 学生在“你的多余, 我的需要”理念号召下, 把家中的闲置玩具、图书等拿到“校园市场”, 与同学进行等价交换或钱物交换, 使旧物循环利用。学生通过推销自己的商品, 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训练、展现自己的口才。在这个过程中, 没有评委在旁边对其打分评定, 孩子每卖出一样货品, 就是最好的表现, 就是一种鼓励性的评价。即便交易失败, 也是在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提高表达能力。活动结束, 我们通过对学生卖出货品的清点统计, 来评价他们的“营销能力”。这是一种质性评价, 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 而且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 而且评价学生行为的表现过程。评价的结果又能促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渴求。

(二) 情境化和过程性评价

在第六站考查主持人“临场应变能力”的教学中, 我们设置了这样的情形:作为晚会主持人, 遇到下列情形你将如何应对?

①上场时不小心踩空台阶而摔跤, 台下观众顿时哗然;

②另一主持人误把一名勇士误称小姐;

③主持大型晚会宣读冠军得主时, 有选手听错, 误以为是他而上前致谢;

④演员在表演某个角色时, 严重超出了规定的表演时间, 引起观众喝倒彩。

在这四个具体的情境中, 问题难度逐步加大。学生的反应和表达, 就是学生水平的展现。没有失败, 只有成功;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他们对每一个问题的反应, 都是一种进步和历练。这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评价, 是把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 而不是与别人比较分出高下。评价的功能就是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 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 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这种“为学习的评价”贯穿课程始终, 没有分数, 很少排队, 不存在对学生的判定和打击, 只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 给学生奖励和激励。在实践中, 我们发现这一站活动刚结束, 学生已开始对下一站活动的期待, 这种“期待”就是更高级别的学习内驱力。

篇4:善变的演说家

但渐渐的,随着足球运动的影响力扶摇直上,开发出的商业价值与日俱增,足球慢慢的和其他运动项目区别开来,而国际足联在所有运动联合会当中的地位也成为当之无愧的NO.1。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足联有了和国际奥委会分庭抗礼的资本,而有世界杯这样的顶级赛事做基础,也再次巩固了国际足联的话语权。加上在巨大的商业利益和俱乐部不愿放人参加奥运的情况背后,奥运足球渐渐走向没落。而自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对参加比赛的球员进行了年龄限制之后,更加剧了它的下滑,仅仅3名超龄球员的加盟远远无法满足球迷们的强大视觉需要,虽然这项赛事的决赛依然作为奥运的压轴大戏放在主体育场进行,但是沦为鸡肋已成为奥运足球不争的事实。

这样的情况在近几届奥运会凸显的更为严重,于是,以布拉特为首的国际足联与国际奥委会之间口水战一直不断,虽双方多次斡旋,但依旧没有丝毫进展。但每逢奥运到来之时,人们对于顶级球员参加奥运的赞成之声就会此起彼伏,这时,一项唱反调的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就会陷入被动。但似乎每一次,这位善变的演说家都有办法“化险为夷”。近日,在奥运如火如荼进行之际,他又鼓动球员学习4年前的梅西,为参加奥运要和俱乐部“造反”。 布拉特在接受奥运新闻采访时表示:“我认为有些球员没有在伦敦,这实在是一种遗憾。每个人都应该拥抱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参加奥运盛会。可问题在于,各国足协与球员俱乐部之间的沟通不够。我认为球员本人都会愿意参加奥运会,他们应该像梅西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做的那样,他态度强硬地向巴萨声明,让俱乐部允许他参加奥运会,最后他如愿以偿地赢得了金牌并成为冠军。”

布拉特的言论一出,立即引发了多方的热议。原本一项坚定的国际足联主席这一次的立场却有了惊人的转变,不禁让人们浮想联翩。或许连布拉特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估计到自己一方的利益,他又补充说道:“对于2012年和2016年奥运会,国际足联已经做出决定,23岁以下的球员必须被无条件放人,但各国足协并没有向俱乐部施压,他们不这么做,我们也没有办法让球员自由参赛。”这样左右逢源的政治语言真是让大众在听闻之后有些哭笑不得。

这已经不是布拉特第一次这样做了,这位世界足坛的大佬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就公开致信下属的各个机构不应阻止球員参加奥运,尤其是23岁以下的球员更应该无条件放行,但是尽管如此,像卡卡、罗比尼奥这样对奥运极其渴望的球员依旧无法参赛。而在北京奥运仅仅过去一年之后,以布拉特为首的国际足联就在巴西召开会议,讨论将奥运男足的年龄限制由23岁改为21岁。虽然最终议案没有通过,但是国际足联以及布拉特本人善变的做法和言论在那时就已经完全的暴露在公众面前了。

篇5:网通竟聘演说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感谢单位党委给我提供了这次竟聘上岗的机会,我是,毕业于,今年,我竟聘的岗位是,之所以竟聘这个岗位,是因为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是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简单介绍一下本部门在本台的地位和作用)熟悉本部门的职责任务和规范,具备了本部门工作的素质和要求掌握了搞好本部门方法和策略。

二是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工作以来,始终不忘读书,勤钻研,善思考,多研究,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倒举学习成绩)

三是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重不断地加强个人修养,踏实做事,诚实待人(倒举参加工作裙以来参加的台内重要工作)

四是有较好的年龄优势,正值而立之年,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敬业精神强,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如果竟聘成功我将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勤奋学习提高素质,一方面是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另一方面是加强的业务知识的学习,使自己更加胜任本职工作。

二扎实工作裙锐意进取,继往开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和大家一起搞好本部门的工作,使本部门工作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以高度的热情感染人,以精湛的业务带动人,以高尚的情操教育人,以博大的胸怀团结人,处处争当排头兵

四协助各级领导作好各项工作好,起到一个呈上启下的作用

如果竟聘不成功,那说明我还有不足之处,我会认真总结不断努力,了解自身的差距,在今后照样会尽职尽责,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来年我还会站在这里.

篇6:幼儿园教师竟聘演说稿

园领导和各位老师:

大家好!

【范文网】

我1999年毕业于xxxxxxx。毕业后,接受终身教育的观念继续参加学习,已经获得华南师大的学前教育大专学历。现在读于华南师大教育管理本科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幼儿园工作,已经有六年半的教龄。在这六年半里,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家长、同事、幼儿的肯定,多次被xxxxx评为优秀职工,撰写的教学经验文章被xxxxxxx等报刊采用,撰写的活动设计《xxxxxxx》获得xxxxxxx比赛一等奖,教育案例<>获得xxxxxxx赛优秀奖.。我竞争的岗位是下午班老师

本人热爱党、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在工作中,我不断深化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虚心请教,吸取经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树立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更好的为孩子为幼儿园服务。

2004年,我由xxxx到xxxxx园工作,首先我在美术资料室帮忙,我服从领导的安排,认真做好每一份工作。布置环境或到班上顶班,组织幼儿活动,由于是顶班我对班上孩子不熟悉,面对着一批对我完全陌生而且又较好动的孩子,要让他们喜欢我、接纳我,能在自己的组织下形成一套良好的活动常规,我绞尽脑汁,顺利、安全的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04年9月份我到了小四班当下午班老师,小四班是一个新班。孩子们没上过幼儿园,哭闹得比较厉害,尤其是到了午睡时,对这班27个孩子,我尽心尽力,绞尽脑汁让每个孩子都能睡觉。让所有的孩子都感到“幼儿园就象自己的家,老师阿姨象妈妈。”尤其在面对本班一些特殊孩子的教育方面,就更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了。不过在班上老师的配合和我自己的努力下,我做到了。我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与喜爱。孩子们的进步就是我最大的欣慰。我觉得只有教师充分的尊重幼儿,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共同游戏、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了解孩子、研究孩子、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发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他需要的时候,即使给予帮助,唤起孩子心灵的共鸣,才能使每个孩子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所以我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充分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眼神,抓住最佳的教育契机,顺理成章地成为“引导者”。

篇7:少先队大队长竟聘演说词

作者: 林力楠发表于:2008-06-07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年*班的***同学,在班上担任****等职务,今天我想竞选大队长。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喜欢******,而且有着很强集体组织能力的。一转眼,我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无论在学习上,还是思想上,或集体组织能力上,我都有所提高。我在班里做班干部已经几年了,我不仅得到了老师的信任,而且得到了同学的认可。我还是同学的朋友,老师的小助手。我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语数英三科样样精通。我爱看书,什么书都看,特别是童话书,所以知识积累比较多。从四年级到现在,我都是“三好学生”而且差不多年年有奖状。在家里,我也会独立完成作业,还看一些书。我也会二胡、书法。同时,我也有许多缺点,例如:胆小怕事,马马虎虎„„竞选大队长是我一直的梦想,虽然我没当过大队长,没有经验,但竞选大队长对我来说是一种考验,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竞选,如果当选大队长,我一定尽心尽责,服务好大家,发扬我的优点,克服我的缺点,做一个优秀的队干部。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论成败与否,我都尊重你们的决定。

希望你们支持我!谢谢!

星港少先队大队委的竞选演说词

(二)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们,各位同学:

HelloEveryone!我是七(3)中队的惠华楠。今天能站在这里,表示大家给了我信任、给了我机会、也给了我力量。能够当选为星港首届少先队大队长,我为我能够被大家认同而自豪,在这里,我向所有支持和信任我的领导、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一定在以后的工作中用我的行动回报你们的支持和信任!我为自己能够成为星港学校的首批学子而感到幸运,这里云集了全国优秀的教师,拥有最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超前的教育理念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我更为能成为星港学校的首届学生会成员而感到光荣,能为全校的同学们服务好,是我以后将不断努力的工作目标。当选为学校少先队大干部,我除了心情十分激动外,更多地感到自己肩上承担着一份重大的责任。初中生活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在衡中校园里,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着自己的能力,播种自己的梦想,放飞自己的未来。现在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熟悉了学生会的各项工作,更重要的是,我有一颗竭诚为同学们服务的真心。

如果我得以当选本次少先队大干部我将全心竭力。是雄鹰就要展翅高飞,是海燕就要飞越瀚海,我认为我们高中生要做的不是欣赏或享受生活,而是用心在生活的画布上描绘出最美的图景。这就是我今天站在这里的原因。虽然我还有缺点,但我会努力完善自己。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会努力做到最好。最后我想用一句我最喜欢的话结束今天的演讲:

Believeme ,noproblem!(相信我没错!)明智的你就请为我投出你宝贵的一票。

谢谢大家!

少先队大队长竞选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五年三班的班长陈亮宇。当美丽的金秋洒满校园时,我加入少先队已经四年了。当初入队时的誓言常常在我耳边回响: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这是号角,激荡着我正直诚实、拼搏进取;这是鞭策,激励范文网欢迎来访着我热爱集体、关心同学;这是战鼓,催促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信念,促使我站在这里,竞选少先队大队长。

我的努力源泉来自于老师的培育,同学的信任。这些,使我在锻炼中慢慢成长,在成长中走向成熟。现在的我已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和称职的少先队副大队长,并出色地完成了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我的爱好广泛。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获得了优异成绩;参加学校乐队,成为一名演奏员;代表学校参加区演讲比赛,受到评委好评,演讲稿刊登在大华时报;学习书法,通过了等级考试,书法作品多次在区里获奖并展览;业余时间,学会了弹琴、跳舞、乒乓球„„;在第二十一届大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大连市青少年纸飞机竞赛”三等奖;在首届中国小记者《花开的声音》风采展示综艺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在全国小记者培训指导中心举办的“奥运北京测试赛观光采访”夏令营中,不仅现场观看奥运北京测试赛、参观奥运比赛场馆而且与世界冠访军亲密接触、座谈、合影,目睹冠军们的备战风采,聆听世界冠军的成长经历,在冠军身上学到了拼搏进取的精神„„。老师给我的评价是多才多艺、做事认真、为人诚实、组织能力强;同学们给我的评价是关心集体、举止大方、乐于助人、学习成绩好;我给自己的评价是:充满自信,喜欢挑战,乐于奉献。所以,我有信心、有能力参加竞选。

如果我竞选成功,我一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让队员们团结在这个核心周围,手拉手、心相连,不让一个同学掉队,让每个同学感到团队精神的力量。

如果我竞选成功,我会通过开展有意义和有趣的活动启迪心灵、陶冶情操。让每一次活动成为一道“风景线”,闪出亮点,创出新意;让每个队员通过参与活动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都发挥出来;让美好善良的心灵都呈现出来。

大家都知道,火车跑得快,离不开车头带,如果我竞选成功,我会与大队委员们团结一致、步调统一、平等协商、出谋划范文网欢迎来访策、取长补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中,想队员之所想,急队员之所急。把帮助、关心、尊敬、友爱做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如果我竞选成功,在日常管理、检查工作中我会一丝不苟、大胆管理、敢于负责,不搞“好人主义”,不怕得罪人,让队员们向着我们看齐,发挥表率作用,使队员们在活动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摆脱不良的行为,树立良好的风气,培育优秀的品格,使大队委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队员们真正的“家”。

如果我竞选成功,在协助领导开展好工作的同时,我还将把队员们的呼声和关心的热点传达上去,总结好的做法,改公文有约欢迎来访正不足,接受队员们的监督和批评。

篇8:演说与答谢

—第13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演说稿

首先要感谢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和卓越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新疆和广东相距万里之遥,当我离开新疆时,春天刚刚来临,但此刻顺德,已春如盛夏,今天的相聚,可谓天涯咫尺。因为文学,地域的、种族的、时空的界限被我们打破了。因为文学,南方一朵四季不败、开得累坏了的花,可以在新疆的辽阔戈壁上躺一躺,而新疆秋天的一片落叶,一不小心会落在南方一座城市的某条大街上。我就像一片陈年落叶,来到了广东,落在了顺德。特别要感谢评委会对《沈苇诗选》的肯定和厚爱,此刻我感到这个奖项沉甸甸的分量,因为它不仅仅是对我个人和一部诗集的褒奖,更是对边疆写作的一个鼓舞、一种激励。还要感谢今天到场的所有朋友,你们见证了这个美好而难忘的时刻。我的答谢是:当我写下一行诗。

当我写下一行诗,世界没有什么改变。抬首窗外,天空还在,没有溜走,有时沉闷陡峭,有时从那里流泻的阳光,多得令人发愁。冰川退化、萎缩,而群山依旧傲慢。用北方严寒取暖的人,曾写下“一个人就是他阅读的总和”。(布罗茨基语)那么,一个写作的人,能成为他写下的总和么?当我写下一行诗,什么都没有改变。内心的沮丧时刻,如涌动的昏昧、受挫的审美,此起彼伏、绵延不绝,使挑剔之眼习以为常,以至于怀疑自己写下的这行诗,是无效而不完美的。沙尘暴时而光临,意味着又一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鸽群在低空追逐、盘旋,孩子和流浪狗在草坪上撒欢,一树杏花或梨花的突然开放,使行人惊讶、驻步,而送葬的人,刚从郊外回到城里,看上去,与婚礼上回来的人并无二致……—一行诗,能接纳他们、体谅他们么?或者说,此刻看到的一切,能否目击成诗?

就像这部获奖诗集封底留下的几行文字,我曾希望自己做西域三十六国随便哪个小国的一名诗人。在数千人甚至只有几百人的绿洲上,母亲们将我的诗谱成摇篮曲,情人们用我的佳句谈情说爱;我的诗要给垂死者带来安宁,还要为亡灵们弹奏;我要走村串户朗诵诗歌,在闲暇季节到旷野去给全体国民上诗歌课。当然,我还要用诗歌去影响和感化国王,使他的统治变得仁慈、宽容而有人性。如果能做这样一名诗人,我认为是幸福的。

而现在,我只想做一名此时此刻的诗人,为此时此刻的一行诗牵肠挂肚、彻夜难眠,并从中得到力量,欣然而释然。我写下了一行诗,这是回形针般的灵魂弯曲得到伸展的时刻。这是“写”则意味着放下负担与重荷的时刻。这是同时向内、向外的镜中时刻。这是掘地三尺又离地万里的工作时刻。这是以日常性的还乡作为神游保证的抵押时刻。这是如同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而感到吃惊的时刻。这是熟视无睹的事物再度陌生化、神奇化的时刻。这是一首孤单之诗面向“无边现实主义”的时刻。这是经由现代性这一“历史混合物”去发明新颤栗的时刻。这是抵御野蛮和裹挟、免于心灵碎片化齑粉化的时刻。这是忘却“时间在场”的焦虑、得到诗神庇护和救赎的时刻……

当我写下一行诗,世界已经有所改变。历史、现实与梦想并置于同一瞬间。西与东、近与远、梦与飞、江南与西域、顺德与乌鲁木齐……融汇成同一种真切的此在。如佛经所言“无缘大慈,一体同悲”。这是自我他者化、他者自我化的时刻,是认领自我、确认他人的时刻,也是用生命和创造来反抗虚无和死亡的时刻。世界再喧嚣,也容得下一个僻静的角落;世界再拥挤,也放得下一张小小的书桌;世界再错字连篇、诡异变幻,也插得进一行不占据任何空间的诗。我想起奥登的话:“时间无法容忍一个美丽的身体,却崇拜语言,原谅一个它赖以生存的人;宽恕懦怯、自负,把荣耀献在他们脚下。”是的,时间崇拜语言,与此同时,谦卑是诗人最后的课堂,因为谦卑是无穷无尽的。当我们怀着谦卑与敬畏之心写下一行诗,会有紧接着来到的第二行、第三行,以及更多的、无限的行数。毫无疑问,世界已经有所改变。闭上眼,母语伟大的河床里,冻结的时间已开始潺潺流淌……

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2015年4月25日于广东顺德)

首届李白诗歌奖答谢词

今天,从李白诗中的西域赶来绵阳领取这个以“诗仙”命名的诗歌奖,倍感荣幸,我将它视为蜀地对边地的一种祝福。我要向李白故里的这种气度、这种诗歌情怀,向评委会的关爱和肯定,由衷地说一声:谢谢!

关于李白是不是一位“胡人”,这应该属于历史学家们讨论的话题。但从李白作品来看,这是一位明显西域化、中亚化和胡人化了的诗人,用另一种说法,当是一种自我与身份的转换。这位站在中国古典诗歌金字塔塔尖的歌者,同时是拥有神奇分身术的诗人:狂士、饮者、游侠、幕僚、谪仙人、道教徒、高蹈派、纵横家等等,一位多样化、综合性的诗歌圣手。这也使他的作品成为那个令人神往的诗歌时代兼具继承性和独创性的奇伟诗篇。新诗百年之际,大家都在重提继承与创新,我理解的继承就是古典精神的当代转化,用诗歌这一“重构的时间”,接上“传统”这口底气,就像李白当年所做的那样,将从诗经到乐府的传统变革出新。我相信,古典从未远离我们。

李白已化为我们的现实之一,是我们永在的诗歌亲人,他的许多诗篇具有当下指喻,几乎包含了对今天的诉求和祈祷。二十多年前,我从太湖畔的丝绸之府出发,坐四天三夜的绿皮火车,沿丝绸之路西行,被遥远的西域收留、接纳,从一个远游者变成一个远居者,个人命运已和这片亚洲腹地紧紧连在一起。回头一看,这是一个从有三点水的“湖人”变成没有三点水的“胡人”的过程。我用漫长的“西游记”,完成朝向李白诗中天山、昆仑、楼兰的“致敬之旅”。边地自古多忧患,人们通常喜欢引用李白《关山月》的开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却忽略了它沉痛的预言式的结尾:“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但今天在绵阳,我至少对自己、也对他人有了一点信心:肉身挣扎在沙漠瀚海,心,可以升起为一枚太白诗中的“天山明月”。

谢谢大家!

(2015年5月23日于四川绵阳)

2015花地文学榜年度诗歌金奖答谢词

nlc202309030208

当一个诗人坐下来写作的时候,他是同时置身于现实、历史和梦想中的,然后才有了词的喷发和诗的诞生。此刻,他绝对是一个本质的人,一个或将破壳成蝶的人,同时是忘却时间在场的焦虑、得到诗歌庇护与救赎的人。这样的瞬间,丰盈高过了贫乏。这个瞬间会持续,会穿越漫长的贫乏,与又一个丰盈瞬间相遇。正是这种诗与人的相遇、语言与人的约会,使我们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并有了“日日新”的可能。我之所以提醒读者朋友关注“诗人坐下来写作”这个具体动作,这是关注一个具体诗人、一首具体之诗的开始,而不是现象、潮流、诗坛八卦等话题。这个动作和姿势,使我想起去年离世的诗评家陈超兄的描述“写作就是坐下来提审另一个自己”,亦如艾米莉·狄金森所言“每写下一首诗就是放下一个负担”。一个诗人坐下来写作,由此进入了掘地三尺又离地万里的时刻,前者是出发点和立足点,后者是超越性;前者是现世关怀、经验的切身、“他者自我化”等等,后者,正是诗的自由精神。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命运。一首诗诞生了,一部诗集出版了,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和写下它的人无关了,无论诗人是助产士还是守墓人,一部诗集已进入自身的未知命运。感谢诗歌,《沈苇诗选》这部二十五年的自选集没有封存沙漠与“偏远”。首先是长江诗歌出版中心看中了它、出版了它。其次是发生在新疆的两件趣事:一位朋友曾郑重其事用一小块和田玉换取这部诗集;还有一位开酒庄的朋友,从诗集中选取一首,印制在赤珠霞干红酒瓶上,发誓要让这首诗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一首。这是围绕一部诗集在新疆发生的两个小故事,我无法不把它们视为温暖和激励。然后就是今天,在相距万里之遥的广州,诗集获得一个有品质、有远见的文学奖项。诗歌被人分享,是诗歌的有幸,也是对诗人孤独写作的一点补偿和回赠。感谢《羊城晚报》和“花地文学榜”,感谢各位评委,感谢在座的朋友!

( 2015年3月29日于广州)

深圳答谢

非常喜欢“胡桃里”这个地方、这个名字。在“胡桃里”参加“第一朗读者”活动并获本场“诗歌成就奖”,感到荣幸,获奖相当于获得了一把“胡桃夹子”。胡桃就是核桃,大核桃。我们今天带“胡”字或“西”字的东西,都是从西边过来的,如胡乐、胡服、胡姬,植物中的胡桃、胡椒、胡瓜(黄瓜)、胡萝卜、西瓜、西芹、西来花等等,它们都是“植物移民”。

我是一个移民,这次从西边过来,就像一枚胡桃从西部来到了东部。但把这枚胡桃运到深圳来,成本很高的,因为现在从新疆到深圳的机票要将近三千元,回去还要花这么多路费,相当于请了一个老外,一个人花掉了好几个国内诗人的路费,所以要特别表示感谢。

感谢“第一朗读者”策划人从容女士的盛情邀请,这个跨界诗歌项目做得很好,影响力已超越诗歌界和文学界本身,面向公众,立体呈现诗歌,具有社会性的、全国性的影响。感谢我尊敬的诗评家吴思敬老师为我颁奖。感谢臧棣兄撰写授奖词并做了精彩的学术点评。他们二位昨天在首都机场苦等六小时才起飞,能如约来到现场,令人感动。感谢本场的搭档、80后诗人憩园,他比我小二十岁,我在想,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会造就一个何等的憩园。感谢音乐人惠雷,将《达浪坎的一头小毛驴》谱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感谢本场导演张露云女士,今天的舞蹈尤为精彩,很有创意。总之,要感谢今天所有参与读诗、唱诗、演诗的艺术家,以及到场的深圳诗友和观众朋友们,我在你们眼中看到了对诗的热爱和真诚,也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多元与活力。

说完感谢,说说诗歌。—诗歌是什么?

诗歌是一种力量,因为诗歌改善我们内心,进而改善语言的现实处境,是抵御种种野蛮裹挟,免于心灵碎片化、齑粉化的一种力量;

诗歌是一座寺庙,语言的寺庙—言之寺,诗人就是言之寺的和尚,有各种各样的和尚,小和尚、老和尚、花和尚、疯癫和尚,更有修行和尚、得道高僧;

诗歌是一种祈祷,现代诗徘徊于“咒语”和“祈祷”之间,在寻找自己的正道和未来,我发现今天诗人们的天枰,明显向着“祈祷”倾斜了,这是一个好的信号;还有,诗歌是一种分享,就像我们今天,向公众开放的“第一朗读者”,我们分享了这个读诗、唱诗、演诗的时刻,分享了一席诗的视听盛宴,当我们走出“胡桃里”时,内心或多或少已经有所改变。如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一把可以用来对付生活这枚坚硬胡桃的“胡桃夹子”。诗歌被人分享,是诗歌的有幸,诗人的有幸。

我们不说生活如此美好,或者何等糟糕,我只想说:经过诗歌打量和审视的人生,值得我们一过!

(2015年7月25日于深圳海上世界胡桃里音乐酒馆)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当代诗歌

在台风中开会,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江尾海头的浏河,使我们领略了“灿鸿”的热情。雨中刹那,变成一只江南落汤鸡。当我们变成落汤鸡之后,更能理解、体味海上丝路和海上风暴,以及郑和以浏河为起锚地七下西洋的艰辛、不易。向西,则是另一条艰难困苦的路—陆上丝路,叶舟称之为“宿命的版图”,那里有漫漫长途、无尽头的沙漠、可怕的沙尘暴……法显、玄奘、马可波罗等都见证过路途的艰辛。有一个统计,从公元3世纪到8世纪,共有一百六十九位中国求法僧沿丝路去印度,平安回国的只有四十二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为求法而舍身丝路。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演变为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对历史的承继、发扬和敬礼。

“一带一路”将丝绸之路这一“地理神话”转化为“国家叙事”,是宏伟的战略构想,代表了一种新思维、新眼光、新视野,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近百年来,复活丝路的呼声从未停止过,具有远见卓识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说:“中国政府如能使丝绸之路重新复苏,必将对人类有所贡献,同时也为自己树立起一座丰碑。”中国政府倡导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意味着新的历史机遇期的开始。

丝路与诗歌,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一带一路”背景下,诗歌能做点什么?这同样须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诗歌,首先是个人的事情,因为写作是一门高度个人化的手艺,是一门特殊的情感知识;其次,诗歌是文化的事情,因为诗歌参与当下文化的建设与进程,重塑时代和我们的心灵;最终,诗歌是文明的事情,因为诗歌面向未来,如帕斯所说,诗歌是“人类社会未来形象的楷模”。“一带一路”的提出,在文化层面上,我首先想到的一点是:对话与交流。诗歌,正可以成为当代对话与交流的“使者”,它越过语言的边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分享。以诗歌为代表的深度文化交流,对于今天这个“全球化”和“地方性”并存的时代,对于地区与地区、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来说,已显得十分重要。

nlc202309030208

李希霍芬命名的“丝绸之路”,历史上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贸易通道,更是一条东西方的对话之路,文化、思想、宗教的传播之路,留下文明交流的传奇史。丝绸之路在唐代达到鼎盛期,“商胡客贩,日奔塞下”,“石榴酒,葡萄浆,兰桂芳,茱萸香”,这是古人见证的丝绸之路。发端于汉代的边塞诗,到这时也达到极盛。唐朝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是一个融合型、国际化的黄金时代,无疑与丝绸之路的通畅和高度开放有关。唐代胡风盛行,是一个胡服、胡食、胡乐备受青睐的时期,对舶来品的迷恋是唐代生活的一大特征。美国汉学家谢弗有一本书,《撒马尔罕的金桃》,是专门研究唐代舶来品的,写到了近两百种舶来品,有十八类。单拿植物来说,就有几十种,今天带“胡”字和“西”字的品种,都是从西边过来的,是“植物移民”,如西瓜、胡瓜(黄瓜)、胡椒等。葡萄、石榴、无花果,就被誉为丝绸之路“三大名果”。张骞出使西域,没有带回皇帝想要的汗血宝马,但带回了葡萄和苜蓿种子。植物的迁徙,同样包含了许多文化交流的记忆和信息。

有一种诗歌文体,柔巴依(鲁拜体),扮演过古丝路文化交流的“使者”。柔巴依是波斯—突厥民族共有的古典四行诗样式,有一种说法,它的产生与唐代绝句有关,是从唐代绝句脱胎而来,并由生活在汉地和长安的胡人带到了波斯—突厥地区。我们知道,源于六朝乐府的四行绝句,到唐代才真正到了一个成熟期和极盛期。柔巴依的巅峰之作是欧玛尔·海亚姆的《柔巴依集》(又译《鲁拜集》),被誉为“波斯诗歌的最高典范”,只有一百零一首、四百零四行,在全世界有五百多种译本,译本之多仅次于《圣经》。最名贵的一本,牛皮封面珠宝镶嵌,1912年随“泰坦尼克号”沉入了大西洋海底。丝绸之路也被叫做玉石之路、香料之路、瓷器之路等,与此同时,丝绸之路也是一条诗歌之路。从八世纪开始,唐代绝句、波斯柔巴依、西域柔巴依,再向西,追溯到希伯来情歌(《圣经·雅歌》),在东西方的天空下交相辉映,成为古典主义时代的一道文学奇观。我在十年前写的《柔巴依:塔楼上的晨光》一书中,曾用大量的史实和诗歌例证,将“丝绸之路”改写成了“柔巴依之路”。

今天,从表面上看,东西方交流已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非古丝路时代能相提并论,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仍能感受到两个世界之间的差异,以及隐藏在骨子里的“古老的敌意”。正如英国小说家吉卜林所说:“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永远不会碰上。”拿新疆来说,尽管是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东方和西方之间的“文化跳板”,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但因地缘政治、历史问题、民族宗教、“泛敏感化”等原因,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边境仍处于“半封闭”状态,物质往来较多,文化交流稀少,远远落后于古丝路时期,甚至是停滞的、陌生的、疏远的、隔绝的。就像塔城边境塔尔巴哈台山上的一座阿肯墓,一半在中国,一半在哈萨克斯坦。这是一个悲哀而形象的比方。历史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到地中海(一说起始地为丝绸之府的浙江湖州),都是点和线的关系,到新疆,就变成了一个面,一个伟大的面—只要有绿洲、有草原、有人烟,都是丝路可以经过的地方。但在今天这个辽阔的“面”里面,在新疆内部,情事复杂,隔绝尤甚。当民族与民族之间丧失对话和交流的时候,剩下的只有冷漠、躲闪、隔阂,到严重的时候,就成为爱德华·萨义德类似批评过以巴的“互为人质”、“互为地狱”。我在新疆生活了二十多年,从未去过周边的中亚国家,办手续很复杂、很难。我主持《西部》改版五六年,一直在呼吁创办“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节”和“丝绸之路国际文学奖”,但得不到什么响应。不久前,云南举办了“2015中国·南亚东南亚作家昆明论坛”,还有今天的这个论坛,都很有眼光,非常好,但要类似搞一个“中亚文学论坛”,在新疆有很大难度。当一只馕、一块腊肉都变得异常敏感和意识形态化了的时候,对话和交流就受到了梗阻。“脱敏”问题不解决,陷入进一步的“泛敏感化”,“一带一路”在西部就会遇到最大障碍。这是个大问题。现在,尽管有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新疆的情况仍不容乐观。新疆问题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它已变成一个悖论,呈现出开放时代的“密闭”和“孤独”,存在太多的“人为边境”。

最后想说的是,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一带一路”。诗歌是一种个体劳动,是高度个人化的创造和修为,也是一个人的神话和宗教,向内向外,既大又小,雌雄同体,悲欣交集。当一个诗人坐下来写作的时候,他是单独者、真正的“个体户”,是“言之寺”的僧侣,对自己的母语、写下的每一行诗,负有运命和天职。宏大的“一带一路”,有时会变成具体而微的“一带一路”,譬如他生活的城镇、村庄和家门口的“一带一路”—林带的一棵树、一丛灌木,或路上的一位老人、一个孩子,都与他有着更真切的关联。由此,构成个体经验的唯一性和切身性,以及写者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2015年7月11日在江苏“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当代诗歌”论坛上的发言)

上一篇:成功要靠自己记叙文下一篇:六一表彰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