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措施

2024-06-01

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措施(通用6篇)

篇1: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措施

服务“三农”经济 惠及一方百姓

陆良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近年来不断增强服务功能,调整信贷结构,转变服务方式,加大信贷投入,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截止2011年8月末,各项存款达23亿4337万元,突破20亿大关,各项贷款达15亿5862万元,其中:农业贷款13亿3767万元,实践证明,农村信用社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是广大城乡客户自己的银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架起了诚信致富、合作共赢的金桥。已然成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一、推行“农贷直通车” 开辟“绿色信贷”通道。为提高支农服务水平,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陆良联社在全县轰轰烈烈推行了“农贷直通车”制度,开辟“绿色信贷”通道。各营业网点开设“农贷直通车”绿色窗口,延长服务时间,开展上门服务、流动服务、定点服务等便民措施,贷款发放简化手续,方便快捷。农户只要简单地填写一份申请书,凭贷款证、身份证、印章即:“两证一印”就能方便、快捷地获得贷款,贷款就像取存款一样方便。2011年,全县有104154户农户获得了小额信用贷款及联保贷款的支持,占全县农户总户数的73.25%,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全县农民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赢得了农民、政府、信用社 “三满意”。

二、优化信用环境,大力推进信用村镇建设。陆良联社始终把优化信用环境,推进信用村镇建设作为提升信贷支农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工作,并得到了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信用村镇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层层抓落实。首先完善建档工作,进村入户,查缺补漏,依据农户人品、家庭财产、生产、收入等情况及历年贷款信用程度,规范建立健全“一户一档”“一村一册”的农户经济档案。其次完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及《贷款证》的核发,在建立《农村信用社农户经济档案》的基础上,根据纸质档案资料完整录入信贷系统,并扫描农户身份证作为信贷系统的图片电子档案。农村信用户的信用等级评定分为:优秀、较好、一般、次级四个等级。信用等级为“优秀”的信用户,贷款最高限额核定到10万元;信用等级为“较好”的信用户,贷款最高限额核定到8万元;信用等级为“一般”的信用户,贷款最高限额核定到5万元,“次级”信用户不核贷款。方便快捷地向农户发放贷款,加大小额农贷投放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户生产、生活资金的需求。

2011年,在已创建活水、芳华、召夸三个信用乡镇的基础上开展对小百户信用乡镇的创建,占全县乡镇数的40%。全县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132932户,占全县总农户数142185 户的93.49%,颁发贷款证112042个,占建档农户的84.29%,核定贷款限额99135万元,评定信用户105030户,占建档农户的79.01%,构建了良好的农村信用体系和环境,比如:三岔子信用村委会有农户1175户,人口4325人,2011年贷款金额为1404万元,户均贷款达1.2万元,人均贷款达3500元,但不良贷款只有7万元,均为2006年以前形成不良贷款,2006年至今,新发放贷款收回率均为100%。

通过信用村镇的创建,营造了陆良地方的诚信环境。积极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气,促进了农村信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促使农村各类经济主体及时、方便、有效地获得资金支持,扩大生产经营,不断增加收入,实现致富目标。不仅让农户得到了实惠,建立了诚信意识,同时影响了企事业单位及公职人员的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改善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增强经营和服务意识,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三农”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农村多元化资金需求。陆良联社还开办了“联保特色贷款”、“林权抵押贴息贷款”、“农村党员带头致富贷款”、“巾帼科技示范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农民工、大学生创业贷免扶补贷款” 等业务品种,满足农村多元化资金需求。比如:自2001年起,陆良联社在车马堡村委会开办了油菜籽加工联保特色贷 款,当时的联保小组共由2个小组,15家农户组成,单户贷款最高额度达6万元,总额达90万元。通过10年的发展,2011年,该村委会共发展4个榨油联保小组,由31家农户组成,单户贷款金额已达50万元,贷款总额达1214万元,油菜籽加工联保特色贷款在10年间,没有任何逾期,没有出现不良贷款,创下了良好的信用记录,农户的生活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都盖起了洋房,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每户年均纯收入达到5-10万元,信贷资金助推农村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四、完善金融科技产品,网络服务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截止2011年8月末,在各乡镇安装ATM机9台,自助银行1个,POS机23个,陆良农村信用社在2011里将对全县所有乡镇实现ATM机安装全覆盖,最大程度的满足“三农”的金融网络服务需求;共发金碧卡8万余张,其中金碧惠农卡2.8万余张,拓宽银行卡结算渠道,改善了农村银行卡应用环境;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陆良联社已开办了企业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业务,开通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引领广大城乡客户向现代金融的步伐迈进;认真做好各项资金的发放工作,一是共代理发放财政直补农民资金惠农“一折通”36万余户次,资金近1亿元;二是“家电下乡”各项补贴农户18760户,补贴金额为1572万元;三是联社与县烟草公司电子化接口程序的成功对接,将陆良县烟农 30674户,约3.4亿元的烟叶销售兑付款实现了银行电子化支付,极大的方面了农户,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老百姓自己的银行。

五、全力做好抗旱信贷支农工作。

2010年,陆良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联社党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及时下发了《关于抗旱救灾支持春耕生产的紧急通知》,成立了抗旱救灾支持春耕生产领导小组,把抗旱救灾信贷服务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放在突出位臵,集中资金、集中力量投入到支持抗旱救灾工作中,突出“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改进工作作风,建立信贷绿色通道,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简化信贷手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支持保民生、保春耕工作。2010,陆良联社共发放13,130户抗旱救灾贷款,金额达2亿2170万元,支持农户购买水泵、塑管、运水车抗旱用油、化肥、地膜、种籽,修建水窖等,为灾民提供了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六、优质服务,惠及百姓。

在“三农”服务工作中,陆良联社一是对涉及到服务工作中的信贷、会计、出纳等岗位制定了服务标准,开展了“服务创优工程”,加强了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了服务环境,强化员工礼仪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举办了业务知识竞赛,“科学发展、服务创优”的演讲比赛;统一着装,从现场考评、暗中查访、问卷调查、视频监控等方面对各营业网点进行考 评,有力的提高了我县农村信用社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陆良联社在让农民感到贴身优质服务的同时,还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政府财政贴息、利率优惠等政策,把实惠让给百姓,让给农民,体现党惠农政策的阳光和温暖。一是开办信贷扶贫贴息贷款业务,财政贴息4%,农户承担3.2%,2007年至2009年共发放2.4亿元扶贫贴息贷款,政府财政共向农户贴息960万元;二是信用乡镇的农户实行贷款利率优惠,利差0.28%,全县每年共向农户优惠利息80多万元;三是与政府开办“贷免扶补”创业贴息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补,2009年至今,政府财政向222户创业者贴息94万元。陆良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工作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取得较好的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陆良县64万人民的心目中,农村信用社俨然成为一道夺目的风景线。这是因为在全党关注“三农”的大背景下,农村信用社挺身而出,提纲赴任,走在了辖内金融行业的前列,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立下了赫赫头功。2010年9月被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全国最佳服务三农贡献奖”荣誉称号,10月被省联社评为全省“服务创优工程”工作先进集体,11月被省联社评为“财务管理系统开发与推广”先进集体。被省政府授予抗旱支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单位。如今,陆良信合人正以与时俱进的创业观,以脚 踏实地的事业观,以诚信服务的守业观,在服务地方经济,惠及一方百姓的征程上再创新辉煌!

篇2: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措施

赣州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赣市地税发„2012‟98号

关于印发《赣州市地方税务局

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及

纳税服务措施50条》的通知

各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市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地税职能作用,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经研究,制定了《赣州市地方税务局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及纳税服务措施50条》,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七月四日

赣州市地方税务局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税收优惠政策及纳税服务措施50条

一、大力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助推赣州成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

(一)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单位和个人因土地被征用而取得的不动产拆迁补偿费,不征收营业税,免征个人所得税;被拆迁人与拆迁人实行房屋产权调换形式补偿的,被拆迁人因房屋结构和面积原因所取得的结算价款,不征收营业税;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将其土地使用权归还给政府时,只要出具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无论支付征地补偿费的资金来源是否为政府财政资金,该行为均属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对于在征用土地过程中,单位支付给土地承包人的青苗补偿费收入,暂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因当地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搬迁企业根据搬迁规划,用企业搬迁收入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以下简称重置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或安置职工的,准予搬迁企业的搬迁收入扣除重置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和安置职工费用,其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四)支持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对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按照政府规定价格,向规定保障对象出租廉租住房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房产税;

(五)电网与用户之间签订的供用电合同不征收印花税。

(六)提高个体工商户营业税起征点。自2011年11月1日起,对按期纳税的,起征点调整为月营业额20000元,其中房屋出租起征点为月租金收入5000元;按次(日)纳税的,起征点调整为每次(日)营业额500元。自2012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盈利点标准调整为:从事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的,月销售额(营业额)为20000元;房屋出租的,月租金收入为5000元。

(七)残疾人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的办法。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对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月平均实际安置残疾人就业人数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高于25%(含25%)且实际安置残疾人人数高于10人(含10人)的单位,减半征收该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

(八)对国家拨付事业经费和企业办的各类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学校所立的书据,免征印花税。企业发生的对教育等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教学、科研的,免征契税。

(九)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3年免税期满后恢复征税。

(十)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十一)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

(十二)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免征营业税。

(十三)自2011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对家政服务(婴幼儿及小学生看护、老人和病人护理、孕妇和产妇护理、家庭保洁<不含产品售后服务>、家庭烹饪)企业由员工制家政服务员提供的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积极落实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全力策应和培育壮大赣州特色产业基地

(十四)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设立在赣州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具体执行时间由上级部门规定为准。

(十五)2013年12月31日之前,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十六)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免征营业税。(十七)企业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十八)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的行为免征营业税。

(十九)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免征印花税。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和农民居住用房屋及土地,不征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不征收土地增值税。

(二十)优势矿产企业经省级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十一)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十二)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十三)企业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二十四)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二十五)担保机构从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或再担保业务取得的收入(不含信用评级、咨询、培训等收入),三年内免征营业税。

(二十六)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所在地在县(含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保险业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对保险公司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比例减计收入。

(二十七)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所在地在县(含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保险业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

(二十八)邮政电信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邮政电信业务及其他服务并由邮政电信单位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合作方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对国家邮政局及其所属邮政单位提供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业务(具体为函件、包裹、汇票、机要通信、党报党刊发行)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享受免税的党报党刊发行收入按邮政企业报刊发行收入的70%计算。

(二十九)对动漫企业为开发动漫产品提供的动漫脚本编撰、形象设计、背景设计、动画设计、分镜、动画制作、摄制、描线、上色、画面合成、配音、配乐、音效合成、剪辑、字幕制作、压缩转码(面向网络动漫、手机动漫格式适配)劳务,以及动漫企业在境内转让动漫版权交易收入(包括动漫品牌、形象或内容的授权及再授权),在2012年12月31日前暂减按3%税率征收营业税。

(三十)对企业在创业初期,或改制过程中,资金周转确有困难的,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给予延期缴纳税款,缓缴期内免予加收滞纳金。

三、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现代物流业税收优惠政策,把赣州打造成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三十一)到2012年12月31日止,对全省城乡公共交通车船继续给予免征车船税政策。

(三十二)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运输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货运代理企业的计税营业额可在扣除支付给其他单位的保险费、陆路运费、海运费、空运费、关税、海关代征增值税、包装费、仓储费、报关费、代缴港杂费、三检费、装卸搬运后计算缴纳营业税。

(三十三)对纳入试点范围的物流企业及所属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运输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试点企业将承揽的仓储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仓储合作方的仓储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

四、落实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赣州构筑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三十四)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三十五)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三十六)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五、促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支持赣州发展成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三十七)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三十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免征企业所得税。

(三十九)出版、发行企业库存呆滞出版物,纸质图书超过五年,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投影片(含缩微制品)超过两年、纸质期刊和挂历年画等超过一年的,可以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据实扣除。已作为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呆滞出版物,以后年度处置的,其处置收入应纳入处置当年的应税收入。

(四十)企业从事旅游业务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四十一)2011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对科普单位的门票收入,以及县(含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上党政部门和科协开展的科普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境外单位向境内科普单位转让科普影视作品播映权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四十二)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土地,免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免纳土地使用税。

(四十三)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

六、全面落实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税收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管理效能,严格责任追究,确保措施到位

(四十四)加强对纳税人的税法宣传与纳税辅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站、电子触摸屏、地税刊物、税收讲座等多种媒介宣传税法,免费提供针对性的税收政策资料,重点做好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宣传。

(四十五)加强网上办税平台建设,逐步实行所有税务事项的“一网通”,积极引导纳税人网上办理日常共性化业务,节省办税成本。按照全省统一、集中呼转与远程坐席相结合的模式,以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为载体,实现纳税人咨询办税的“一号通”。

(四十六)规范税收检查,对初创业者,以开展纳税辅导为主,原则上不得进行检查;对经营成熟的创业项目,每年最多检查一次,严禁多头、重复检查。除举报、上级交办、转办和专案稽查案件外,在实施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前必须通知纳税人开展自查,并进行必要的查前辅导。对纳税人进行实地检查时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实行调账检查时,调取纳税人当年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不得超过30日,调取以前年度的不得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实地检查时限的,必须按程序报县(市、区)及以上地税局批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拟处理的意见等,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

(四十七)对纳税人在办理各类涉税事项时,严格履行限时办结服务承诺,在限时内未审批完毕的事项,视同同意审批。

(四十八)全面落实税收公开制度,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尽可能扩大税收政策的公开面,增加透明度。在新闻媒体、地税网站、办税服务厅等载体及时公告税法,为纳税人查阅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便利条件,帮助纳税人全面掌握和用好用足各项税收政策。

(四十九)建立市地方税务局与所属县(市、区)地税局联动工作机制。市局成立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税收政策研究小组,具体负责相关税收政策研究和落实办法,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配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县(市、区)地税局应主动作为,全力做好各项政策落实和服务保障工作。

(五十)建立政策措施的责任追究制度,将此项工作列入市、县地税部门绩效考核体系,跟踪问效,调查督导,促进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以一流的纳税服务、高效的办税效率、优良的执法环境,助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政策解读选项:不需要

抄送:江西省地税局,市委史文清书记、王少玄副书记,市人大,市政府冷新生市长、邓又林常务副市长,市政协,发改委

赣州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2012年7月5日印发

篇3:金融支持三农工作新思路

关键词:金融支持,三农,建议

人民银行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关于我国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的金融支持研究”的课题, 并取得了好的成果, 这对三农工作是一个贡献。笔者认为该课题立项具有时代感, 一是粮食安全是国内外的热门话题, 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农民增收是个老大难问题,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大而不富, 增产不增收, 这是长久以来需要破解的难题;三是保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长久以来都是相互矛盾的问题, 保粮食安全多种粮食, 但增产不增收, 农民增收就要少种粮食, 多种经济作物, 但国家又不允许。该课题在矛盾焦点上运用辩证思维来破解, 这是一个创新。总之, 该课题捕捉了当前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这三点意义深远, 具有时代感, 对金融界支持三农工作找到了新的切入点、新的着力点、新的操作点。

一、粮食安全问题是天下最紧要的一号工程

胡总书记讲:“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依靠进口受制于人, 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问题是用什么视角看待粮食安全, 用什么思路保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安全思路是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动, 也就是保亩数18亿, 保产量1万亿斤, 确保粮食安全。这个问题有它战略性 (操作性) 的意义, 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比如说, 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 农业产业化步伐也在加快, 这些都要以牺牲土地为代价。因而, 本人认为, 在保亩数、保总量、保粮食安全 (“三保”) 的总体思路基础上, 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提出科技兴农, 提倡科学种田, 机械化耕作, 以提高亩产量实现保粮食总量和粮食安全。袁隆平研发了杂交水稻的新品种, 其亩产可达900斤, 一亩可顶过去四亩的产量, 解决全国1.1亿人的吃饭问题, 如果能多研制一些新品种, 提高每亩单产, 那么, 中国粮食总量一定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保粮食安全没有问题。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宪魁省长提出“十二五”期间粮食要达到1500亿斤, 每年增加150亿斤, 三年间提高总量的50%。像河南、黑龙江、江苏这样粮食产量增长幅度大的省份, 不仅需要财政给予政策补贴, 而且还需要央行及金融界给予支持。这次省科顾委配合省发改委到中央要政策, 建议中央给予政策一是要与粮食产量挂钩, 提高1亿斤粮食补贴给多少钱, 用投入保产量保安全;二是黑龙江过去计划增长靠的是广种薄收, 荒地开垦量很大, 农村有些地方开垦一些新耕地, 而且村屯建设并村建乡后, 原来的村址、宅基地复垦变为耕地, 这是对18亿亩红线的新贡献, 增加耕地面积, 也是新的增长点, 建议在原有耕地的基础上对新开垦的或是复垦的耕地应给予政策支持, 鼓励农民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

二、农民增收是老大难问题, 必须重点予以突破

农民增收是一个历史性的沉重话题, 是多年来一直未解决好的问题。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 国富民不富。当前激活市场的重点是农村, 如果农村市场不激活, 农民消费不旺, 那么不可能实现扩大内需。要扩大农民消费, 激活农村市场, 关键问题是农民要增收。

一是提高产量实现增收, 产量大了老百姓就可多赚钱, 如农垦种粮大户每年收入可达10-20万元, 但是产量也是有极限的, 不可能无限增长。

二是提高粮价实现增收, 这样做政府有难度, 因为政府一手托两家, 一边是市民, 要控制物价保证市场稳定, 另一边是农民, 粮价不涨农民不能增收。

三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增收, 这就出现了矛盾, 农民单一种植粮食实现增收很困难, 为增收多种植水果、蔬菜、亚麻、甜菜和烤烟等经济作物, 这部分面积大了国家又不允许。黑龙江应从省情出发, 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情况下, 尽量让农民改变单一的种植结构, 鼓励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 实现农民增收。

四是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增收, 通过延长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 推进农产品加工多元化、产业化, 实现农民增收。

五是农民进城打工实现增收, 农民种植粮食提高产量是有极限的, 开辟进城打工是农民实现增收的新渠道, 劳务经济将逐步成为农村的新经济业态。

六是盘活农村流通实现增收。目前农村流通主要是依靠粮食贩子, 流通环节的农民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合作组织尚未建立, 发展较慢, 解决不了千家万户小农经济与大市场对接问题。

七是发挥地方优势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实现增收。当前食品安全是人们最焦虑的问题, 据市场调查, 有机大米每市斤可卖到95元, 而黑龙江省本地大米粗包装每斤仅卖4元左右, 相差20倍。当前市场状况是富人吃有机食品, 中产阶级吃绿色食品, 老百姓吃无公害食品。因而, 黑龙江应充分发挥寒地黑土地优势, 具有较强超前意识, 占领高端市场, 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 打造新的品牌, 让全国的富人都来食用我们黑龙江的有机食品, 让全世界的富人都争购食用黑龙江省的非转基因食品。农民种粮卖上大价钱就不愁增收了。这样, 才能使产品价值成倍增长, 拓展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新空间。

三、金融加大农业支持的几点建议

第一, 向土地复垦和新垦方向倾斜, 黑龙江这方面发展空间比较大, 增加土地耕作面积, 增加18亿红线应当给予金融支持。

第二, 向科技兴农方向倾斜, 扶持新产品的研发, 新品种的培育。提高亩产确保总产保安全, 金融要给予支持。

第三, 向大水利、大农机方向倾斜,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配置农村生产要素, 提高农地生产力。

第四, 向绿色有机农业方向倾斜, 黑龙江省具有寒地黑土资源优势, 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最具有资格和条件。通过金融支持加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力度, 建设全国绿色有机食品大基地。

第五, 担保机制改革的问题。目前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规模太小, 可担保要素不多, 农村信贷风险较大。如何破解农村贷款难问题, 我认为在现有农村生产要素配置下, 在农村土地承包50年不变框架下, 应研究担保机制如何进一步改革问题, 比如说, 能否提倡农民联户合作担保, 风险共担;探讨根据我国国情, 拓宽担保视野, 是否可将承包地权、农产品产量等纳入担保要素之中, 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

篇4: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措施

近年来,中央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坚持“多予少取”,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努力让公共财政阳光越来越多照耀农村,促进实现了“两大转变”和“一个巩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由向农民“收钱”变成向农民“发钱”。二是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机制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由主要依靠农民自身投入转变为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三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德心工程,作为地方政府经济管理综合部门的财政部门的每一同志,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以便指导工作。同时,要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行县、区领导包镇,县、区直属部门包村、镇村包屯的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之一。社会各界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生力量,我们要整合社会力量,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三农”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支农机制。中央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财政部门要围绕落实科学发展,根据新情况,针对新问题,不断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政策,要科学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把改革创新始终贯穿于政策制定和各项具体工作中,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公共财政制度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财政支农机制。

(三)加大财政倾斜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财政新增财力重点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中央确定的“三个高于”即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

(四)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支持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财政部门涉及面广、信息灵通的职能优势,准确把握上级财政政策的实质和走向,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对策和措施,为市委、市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财经政策信息服务。同时,加强同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用足用好自治区帮扶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共同争取国家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给予倾斜,积极上报各类投资项目并尽可能挤入国家和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笼子,确保得到自治区更多的政策性投入。

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

(五)培植财源,支持现代农业建设。

在支持农业建设上,各级财政部门要立足培植财源这一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切实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创建以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进一步扩大特色基地规模,加快培育龙头序。

二是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目前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方面的资金种类比较多,要将性质相同的资金捆绑使用,集中财力支持重点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及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逐步建立符合农民需求和当地实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三是大力支持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要落实好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整合有关资金,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主义,有重点的支持粮食规模经营、科技推广和加工转化,形成粮食稳定生产的长效机制。

四是加强对农民培训的财政投入力度,帮助农民由“苦力型”向“技能型”和“智能型”转变,促进农业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由农村向城镇、由本地向外地的转移就业。

(六)强化支农资金管理,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及时到位。

随着各级财政对“三农”扶持力度增大,各种支农资金和支农项目不断增加,客观上要求对资金进行统一严格的管理和核算,以保证资金得到合规有效地使用。要按照国家财政支农的有关政策和项目申报指南,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突出地方优势,完善支农项目储备库管理制度。要理顺投资体系,划清各主管部门所负责规划和管理的农业投资项目的范围、内容,实现支农专项使用透明化。要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建立科学的资金核算拨付机制。要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将有限的财政投入真正都用在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上。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争取把新农村建设资金及时拨付到项目上,确保工程进度。

(七)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目前,财政部门在“多予”、“少取”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今后一个时期,将着力促进“放活”,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机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积极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生产附加值和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严格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缴纳和使用管理。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进一步推进城乡就业制度融合。

(八)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财政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管理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评,要不定期对各部门和各县、镇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各县、镇、各部门要根据工作实际,把工作任务按月细化落实到位,建立工作汇报督查制度。在督促检查中,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工作不到位、進度慢或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给予通报批评,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要把新农村建设的业绩作为考核、奖惩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把新农村建设成效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财政部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湖北省沙洋县纪山镇财政所)

篇5: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措施

48.加强服务项目工作考核。把服务项目纳入系统、部门和岗位绩效考核范围,充分调动各级地税机关和广大地税人员服务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49.建立服务项目回访制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如深入到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定期召开项目单位座谈会,开展服务项目情况问卷调查,充分听取项目单位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措施。

50.畅通服务项目建设投诉渠道。各级地税部门都要设置服务项目建设的投诉渠道,并向社会公布投诉方式,明确受理投诉的职能机构,落实相关工作责任,确保投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江西省地方税务局

和服务措施50条

江西省吉水县地方税务局

二00九年四月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税收优惠政策

由裁量行为的检查、监督和制约,从源头上防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滥用,确保实施行政处罚行为的公平和公正。

九、加强重大项目服务的督查

43.落实服务项目职责。各级地税机关要把服务重大项目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到各承办部门,确定责任人,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44.建立服务重大项目内部督查制度。结合“机关效能年”活动,把服务项目建设作为督查工作的重点,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基层督查各项服务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服务措施得力,服务效果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对服务不到位的限期整改,并进行通报批评。

45.建立服务项目特邀监察员制度。向社会各界聘请特邀监察员,充分发挥特邀监察员的监督、帮助和促进作用。

46.建立服务重大项目工作报告制度。要及时总结分析服务重大项目工作情况,并书面报送上级地税机关和当地党政领导。要利用各种方式开展服务项目工作交流活动,并及时宣传报道本部门服务项目情况。

-13-网站、电子触摸屏、工作简报、税收讲座等形式宣传与重大项目建设有关的税收政策;编印《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汇编》、《办税指导手册》,免费赠送项目纳税人;在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主动地做好税收政策的辅导工作。

八、规范重大项目纳税检查

39.规范项目建设税收检查方式和次数。对在建项目,以开展纳税辅导为主,原则上不得进行检查;对完工投产的项目,每年最多检查一次,且上下级部门不得重复开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拟处理的意见等,要以书面形式告知项目单位。

40.实行重大项目查前告知服务。除举报、上级交办、转办和专案稽查案件外,在实施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前要通知项目纳税人开展自查,并进行必要的查前辅导。

41.实行重大项目限时检查。对项目纳税人进行实地检查时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时限的,必须报县(市、区)及以上地税局批准。

42.规范项目建设税务行政处罚行为。全省实行统一的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强化对税务行政处罚自

江西省地方税务局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50条

一、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1.鼓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全面落实国家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降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成本。(1)对水利设施及其管护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2)对火电厂厂区围墙外的灰场输灰管、输油(气)管道、铁路线用地,对水电站除发电厂房、生产、办公、生活用地外的其它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3)交通部门的港口其码头(即泊位包括岸边码头、伸入水中的浮码头、堤岩、堤坝、栈桥等)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二、鼓励重大项目技术改造和创新

3.鼓励重大项目企业技术开发。重大项目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4.支持重大项目企业技术成果转让。对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从事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5.促进高新技术项目企业发展。重大项目企业属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并经认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支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落实国家支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

6.促进重大项目企业技术进步。重大项目企业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

手续简化,一窗多能,不断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水平

33.实行项目服务首问责任制。项目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第一个接受咨询或受理的地税人员必须引导到相关部门办理,如有需要,还必须全程陪同,不得推诿。

34.推行项目纳税提醒服务。在纳税申报期内,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或上门等方式提醒项目纳税人按期如实申报纳税,帮助纳税人避免纳税风险。

35.推行项目纳税节假日预约服务。项目纳税人需要在节假日办理涉税事项的,可以函、电等方式预约,地税人员必须安排人员在约定的时间为其办理。

36.依法保护项目企业合法权益。在对项目纳税人实施执法过程中,必须依法保护其陈述权、申辩权、控告权、检举权、行政复议权、提请行政诉讼权、请求国家赔偿权等合法权益。

37.严禁向项目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不得向项目企业收取任何违规费用,不得向项目企业报销单位或私人费用,不得向项目企业摊派任何款物。

38.加强项目建设税收政策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地税

-11-28.推行项目企业多元化申报服务。为项目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提供便利,项目纳税人除可采取直接上门申报外,还可自愿选择网络传输申报、电话语音申报、邮寄申报、委托代理申报等申报方式缴纳税款。

29.实行项目企业同城办税。在设区市城区或县(市)范围内,要实现重大项目企业在任何一个办税场所都可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领购等涉税事项。

30.推行项目企业国地税联合办证。各级地税部门要主动与国税部门联系,积极推进地税、国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工作,并逐步拓展联合办证范围,进一步简化办证流程,减并办证表单,优化办证服务。

31.推行重大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制度。对重大项目规划、施工、投产等环节实行“一条龙”全过程跟踪服务。在项目规划中如有需要的,要提前介入,按需服务;项目建设中要全程跟踪,主动服务;项目投产后要密切关注,帮扶服务。

32.推行重大项目一窗多能服务。对重大项目在城区全面实行“一窗式”服务,在农村实行“一站式”服务,做到

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7.鼓励创业投资项目企业发展。对创业投资重大项目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结转以后纳税抵扣。

三、支持重大项目节能减排

8.引导重大项目企业环保节能。对重大项目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9.支持节能减排设备投入。重大项目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

-3-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

10.鼓励重大项目企业资源综合利用。(1)重大项目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且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符合规定的标准,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2)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从使用的月份起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10年。(3)对矿山的采石场、排土场、尾矿库、炸药库的安全区,采区运矿及运岩公路、尾矿输送管道及回水系统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支持农业项目发展

11.鼓励从事农业项目劳务。重大项目企业从事农业生产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的免征营业税。

12.支持农业项目开发。重大项目企业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4-

3个工作日内答复。对办理设立、变更税务登记申请,即受即办;对需要开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的,在2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对购买发票或申请代开发票的,即到即办;首次申请购买发票的,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申请印制衔头发票的,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对纳税申报即时受理;对延期申报,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对延期缴纳税款,在20日内办结审批手续。对减免税申请,属县(市、区)地税局权限的在2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属设区市地税局权限的在2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由省地税局审批的在3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对退税申请,在10个工作日内核实并办理退还手续。

26.建立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对重大项目的涉税事项,要做到即时受理即时办结,在工作繁忙之时对重大项目的涉税事项要做到优先办理。

27.发放服务项目联系卡。制作含服务人员姓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服务事项、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的服务项目建设联系卡发放给项目单位,方便项目单位联系办理税收咨询和涉税事宜。

-9-22.建立重大项目领导挂点服务制度。各级地税部门的领导都要确定重大项目联系点,每季走访一次重大项目单位,上门了解情况,听取重大项目单位的服务需求和对地税工作的意见、建议, 解决涉税问题。

23.为项目建设提供税收经济分析。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伏产业、LED半导体照明、铜业、汽车、飞机、钢铁等重大项目,及时分析研究国家出台的税收政策对重大项目建设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情报交流和信息共享,及时向国家税务总局,当地党委、政府和项目单位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24.认真清理、简并各类项目信息报表和资料。凡是税收法律、法规和总局、省局没有明确要求纳税人报送的资料和信息,一律不得要求纳税人提供。积极应用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软件,对已经录入征管信息系统的涉税资料,不得要求纳税人重复报送纸质资料。

25.为项目建设提供快捷高效的涉税服务。对咨询的涉税问题要立即给予答复,特殊情况不能立即解答的,必须在

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远洋捕捞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3.支持农业项目土地利用。对转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业生产的,免征营业税;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五、支持重大项目人才引进

14.对重大项目企业人才引进免征个人所得税。对服务于重大项目企业的外籍人员(含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下同)的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费用扣除标准在2000元/月的基础上再加扣2800元/月(共计扣除4800元/月);对外籍人员取得的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取得的伙食补贴、洗衣费、出差补贴收入和探亲费、语言培训费、子女教育费等其他费用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以及从发行B股或海外股(N股、H股)

-5-的中国境内企业所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15.对重大项目培养人才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太阳能学院、软件学院等为重大项目产业提供学历教育劳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由政府举办的高等、中等和初等学校(不含下属单位)举办的涉及重大项目产业发展的进修班、培训班取得的收入且收入全部归该学校所有的,予以免征营业税。

16.帮助重大项目企业解决劳动用工。(1)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企业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 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在相应期限内定额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2)支持企业招用返乡农民工。对企业招用返乡农民工,经劳动部门审批视同下岗再就业人员。以2008年9月底企业在职职工人数为基数,对企业新增职工中签订了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返乡农民工,按实际招用的人数,依法给予定额依次扣减税费的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

六、减轻重大项目企业税收负担

17.引导重大项目企业合理利用土地、房产。对重大项目企业按规定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税收管理体制报批,给予适当的减免照顾。

18.支持房地产项目发展。对房地产开发项目企业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

19.落实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优惠政策。对重大项目企业中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暂不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20.降低重大项目企业经营成本。对重大项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因永久或实质性损害发生的财产损失,实行即报即批。

七、优化重大项目税收服务

21.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的意识。加强省情教育,统一思想认识,使各级地税部门充分认识到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从而把服务抓项目、谋项目、上项目作为己任,增强服务项目建设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江西省地方税务局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税收优惠政策

和服务措施50条

江西省吉水县地方税务局

篇6: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措施

合 作 协 议 书

甲方:

乙方:

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关于推动江苏省农村邮政物流发展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9]105号)精神,以及《**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农村邮政物流发展工作的通知》(***发[2010]**号)要求,为更好地支持***邮政服务“三农”工作,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甲乙双方共同商定,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提供的服务支撑内容

(一)支持乙方进入农业生产资料市场。

1、支持乙方农资产品在***农资市场配送,对乙方配送的农资产品进行宣传推介,推广使用;

2、各乡镇农技人员大力向农民推荐使用乙方配送的农资产品,帮助乙方培育和引导农户放心使用邮政配送的农资产品,逐步提高乙方配送产品的入户率;

3、每年春秋季节协助乙方召开农资产品推介会、订货会,为全省种植户推介优质农资产品;

4、及时为乙方提供农讯农情等信息,指导乙方按农时、农节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服务内容、服务项目,并为农户提供上门服务;

5、为乙方提供科技支撑,引导并指导全区农民、种植大户、农业示范园、农民创业园等正确使用乙方配送的农资产品。

(二)支持乙方开展优质农资及农产品双向物流服务

-1-

1、各乡镇农技站与当地邮政支局结对交流,帮助和指导乙方组建和推广村级邮政连锁 “三农”服务网点,并对相关网点人员进行推荐和培训;

2、支持乙方开展农资及农副产品双向配送,为乙方提供优质农产品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信息,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加工品信息,将地方特色产品通过乙方网络向外流通;协助乙方与本地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组织)进行沟通,支持生产企业将优质的农产品通过乙方渠道进行销售;

3、协助乙方开展现代物流中心和网购中心建设,以优先优惠为原则对乙方在相关政策上给予扶持。

(三)支持乙方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

1、提供并协助乙方编制各乡镇耕种面积、农作物品种、种植大户及农资产品需求情况等信息资料等;支持乙方借助邮政网点覆盖面广、服务功能强的优势,建设包含农户家庭成员、种植面积、种植种类、养殖种类和数量、农机使用、农保信息等农村家庭数据库;

2、甲方可明确一名农业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对乙方进行长期或专项的指导帮助;

3、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定期协助乙方组织在村间田头召开现场会,现场宣传乙方产品,并为乙方服务“三农”工作提供实时技术辅导和业务指导,指导农民科学种田;

4、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定期对乙方支局和加盟店人员开展土肥、种子、植保、病虫害防治、栽培等方面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培养邮政村级农技“土专家”;

5、支持乙方成为甲方主管的相关协会会员,为乙方提供有关农

业杂志、报刊以及农情简报等有关农村邮政物流发展建议资料。

二、乙方服务内容

(一)加强邮政网络建设

1、加强邮政物流网络建设,构建邮政普遍服务和农村邮政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实现一乡(镇)一店(直营店),一村一点(加盟店);

2、建立农资和农产品双向物流体系,实现优质农资配送下乡,优质农副产品的返城销售;

3、开展农产品双向流通,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要求,确保农资和农产品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4、积极主动做好服务“三农”工作,按农时农节及时高质量地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生产资料;

5、将本区优质农副产品在“中邮快购”网站开辟专栏,设立地方优质农副产品“ 一乡一品”特卖专区,通过“中邮快购” 网站将地方特产推向全省、全国;

6、利用电子商务网站重点介入农资领域的“B2C”市场,逐步实现网上商品交易和邮政速递物流的实物配送。

(二)加强农业信息传播

1、发挥邮政系统网络优势,充分利用网络、报刊、DM广告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将甲方的农业报刊杂志、农业政策宣传资料、技术资料等相关农业信息资料宣传、发放到位;

2、在乡镇邮政支局和村级服务“三农”站、加盟店设立音响设备,投放宣传单册,开展农资和农技知识宣传;

3、发挥邮政报刊订阅主渠道作用,协助甲方推广普及农业科技技术和农业政策。

(三)为农民提供金融支撑

1、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发挥邮政储蓄银行融资平台作用,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合作组织等提供必要的信贷扶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利用村级服务网点,及时为农民提供金融信息服务;

3、利用邮政金融网资金划拨功能,为当地农户进行异地交易解决异地结算困难。

(四)加强农村农业基础数据收集工作

1、根据甲方要求,利用邮政支局、加盟店和邮政数据库资源,收集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基本信息,提供农业农村相关数据资料;

2、将数据资料收集整理,为农业农村发展科学决策及农业专家指导科学种田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为农村服务提供信息平台;

3、加强数据资料分析,为专题开展农技培训提供可靠资料。

三、其他要求和合作条款

1、甲、乙双方加强协调沟通,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总结交流农村邮政物流及为农服务情况,研究相关工作,如工作需要,双方沟通,可随时确定时间召开;

2、为切实促进邮政服务“三农”工作,双方共同组建协调工作组:区农业局分管局长,区邮政局分管局长任组长;区农业局农村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区邮政局市场部主任任副组长;各乡镇农技站长和邮政支局所负责人为成员。由区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区邮政局市场部负责双方日常工作;

3、本协议未约定的事项,双方可根据本协议精神及具体情况签署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同等效力;

4、本协议壹式肆份,双方各执贰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上一篇:企业贯标认证工作总结报告(适用于各个体系认证)下一篇:第二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