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特色小吃

2024-07-04

温州特色小吃(精选9篇)

篇1:温州特色小吃

温州传统小吃介绍

2012年5月22日,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结束了在央视一套的播出,然而它所带来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这部纪录片的成功让人们意识到不用“烹饪大师”,不用“美食家”,最平凡的劳动者手下也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美食,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能够带给中国人的是对于美食与众不同的智慧思考及味觉审美。自此,有更多的的人开始寻找属于各个地区的“吃”文化。

浙江温州作为浙江省的地级市,一直以“温州模式”、“温州速度”和“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2012年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因此,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温州一直是与经济发达相等同的,从而忽略了温州的其他文化。“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吃也越来越讲究了。而温州人对温州的传统小吃却情有独钟,深爱已久。勤劳朴实、聪明能干的温州人创造了丰富多彩、闻名遐迩的温州传统小吃。一定的饮食文化来源于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折射了整个地区的文化传统。温州的传统小吃成为我们温州的一大特色,是温州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温州最早的小吃文化大约始于南宋。在南宋时期,温州粮食亩产量在1.2石左右。正因为如此,南宋时期温州出现了人口压力。在人口压力之下,南宋时期温州商品经济发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温州成为全国十大造船基地和港口,城市空前繁荣,最早的小吃文化也就在此时诞生了。其后的元、明时期城市继续兴盛,小吃文化也一度达到鼎盛。但是随着明末清初,温州在全国的地位下降,经济衰退,小吃文化也日渐低迷,有许多的名小吃因此而失传。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传统总是会面临着止步不前、被取代和改革创新的局面。在如今的温州,传统小吃也面临着这样的压力。温州传统小吃的发展良莠不齐。有不少的传统小吃迫于经济压力,一直以街边小摊位的形式存在,从而导致一些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减少了客源。有些传统小吃在正规饭店的冲击下销声匿迹,使得如今的许多小吃的技艺失传,现在所品尝到的小吃基本上是经过改造并且进行流水线式生产的。不过,也有一些小吃能够及时地改革创新,利用品牌的力量,将自己的传统小吃形成新的品牌,开拓了生存空间,争取到了更大的市场。

温州小吃品种繁多、口味独特,松糕、鱼丸、馄饨、麦饼等风味小吃约有四五十个品种。这些小吃是温州地方文化的一个缩影,就像地方戏曲和被保护的文化遗产一样有意义,它是一个最具有民间气息的象征,是一个鲜活的民俗,保存着普通人对生活的乐趣和想象力的印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畅游在温州美食的天堂,看看温州有什么美味的小吃吧!

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温州酒宴上的必备之物——血蛤,温州人称之为“花蛤”。血蛤是一种贝类海洋生物,生长在滩涂里。经开水烫几秒后就可以吃,剥开壳可以看见像血一样的分泌液,所以称之为血蛤本草纲目记载:血蛤(蚶)“味甘性温,功能除了补血外,还可以润五脏、健胃、清热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热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等”。不过因为血蛤那血一样的分泌物,很多内陆城市的人都不敢吃,但是对我们温州人来说这可是美味啊!酒宴上的美味除了血蛤,最有名的我想就是鸭舌了,温州鸭舌可是出了名的味道棒!温州鸭舌是一道凉菜,通常在上热菜之前上的,鸭舌是卤的,风至半干,在口中细嚼,韧性十足,颇为耐嚼。其实在以前是没有所谓鸭舌这一道菜的,小小鸭舌,长不过寸,重不过两,谁会重视其经济价值?有些人还嫌麻烦嫌脏一扔了之。但现在这样单独挑出来一加工,竟然又成了一道名菜,可以说这道菜是凝聚着温州人的智慧的佳肴。温州还有一道酒宴必备食品就是酱油肉,初听这个名字可能觉得这道菜很普通,不就是肉蘸着酱油吃吗?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酱油肉也

是温州的地方菜,把肉泡在酱油里,再加上味精和一点点小白酒,这样可以使酒入味,只要泡一会就可以拿出来晾干,要有两天的好日头和大风天就可以收回来了,我喜欢吃嫩一点的酱油肉,就让它少吹点风,少晒点日头,这样做出来的酱油肉口感和风味都是一流的。

除了酒宴上的美味,温州还有很多风味小吃。在温州民间,特别是广大农村至今仍保留着农历一年到头都讲“吃”的习惯。比如二月二,吃芥菜饭;三月,吃清明饼;清明节前乡村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做饼。清明草俗称绵菜,清明季节,会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之糯米粉,馅以猪肉丁、笋丝蒸熟而吃,吃芥菜饭和清明饼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温州,每逢端午节,妇女们都会去市场里买薄饼,卖薄饼的队伍总是排得长长的,薄饼里放一些土豆丝,剁碎的豆腐以及一些肉末,在炎热的夏天凉凉的薄饼是小孩子们的最爱。

温州小吃中还有很多“糕”,形成了一个“糕”类小吃大家庭。比如温州的虹桥绿豆糕,虹桥绿豆创始于清同年间乐清县虹桥镇,正式设店营业则在光绪中期,店名为“蔡日升南货糕烛店”。绿豆糕是以绿豆粉、炒糯米粉、白糖、猪油、茶油等按比例配制而成。质软味清,香甜可口。在农历十二月的时候,温州家家户户都忙着做糖糕过新年。一些人家还专门做了印着当官做状元图案的糖糕,赠送给亲戚邻里,互讨吉祥。相信大家一定都还记得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捣糖糕的场景,那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象征。同时,温州还特产白象糕,可做下午茶时的点心,味道甜而不腻,有芝麻的香味,张记白象香糕是乐清北白象的百年世家产品。传承经典,造就美味!没有豪华的外包装,依然保持古代温州的纸包香糕,那种怀旧就已经让人很回味。再来就是温州的灯盏糕啦!灯盏糕是温州的特色名品,一种油炸食品,历史悠久,据说在元末明初刘伯温攻温州城的和城内义军联络暗号,为“等斩”糕(意为缚好内蒙古人),温州俗话“灯盏”和“等斩”同音。另传清光绪末年,温州人陈大姆、陈碎姆两兄弟。在东门陡门头设摊炸灯盏糕。内陷是猪腿肉和黄屿萝卜丝,外皮用新黄豆和米粉浆拌和,采用鲜猪油炸制,因外形酷似古代扁圆形的菜油灯盏,故名“灯盏糕”。用十六个字来形容灯盏糕就是外皮松脆,圆边酥软,内馅爽口,独具风味。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看了这篇文章,想必大家都坐不住了,想来温州一品美食吧!其实以上所提到的只不过是温州小吃的一小部分而已,在温州,还有很多的有名小吃,如长人馄炖矮人松糕等,这些小吃还静等你们的到来呢!

篇2:温州特色小吃

温州的特色小吃——灯盏糕

灯盏糕是温州的特色小吃,当你路过卖灯盏糕的店门口时,你会被一种特别的香味勾住,那,就是灯盏糕散发出的迷人的香味。

灯盏糕是个不规则的形状,近似圆顶形。熟透后的灯盏糕是暗黄色的,香极了,几米外都能闻到香味。

热乎乎的灯盏糕尤其好吃。灯盏糕刚从油锅里夹出来,香味把你的眼珠转向灯盏糕,那又脆又酥的皮,小咬一口,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皮在牙齿的作用下发出声响,咽下去,交响曲结束,香味也不停留,接下来你当然会按耐不住再咬一口。又一口,这口比上次大,能看到糕内的萝卜丝和肉了。紧接着,一股热气从这个小孔冒了出来,这股气流中除了包含着糕皮的酥脆,还包含着肉和萝卜丝混合的香味,既爽口,又不腻,这味道好像是毒品吸引着吸毒者,很少有人能抗拒这种香气。你一定会被这股热气吸引,惹不住再往里咬一大口,一口,两口,三口,四口……很快,灯盏糕就只剩下一点了,你会更珍惜这点,放入嘴中,慢慢地,慢慢地用牙齿去弄碎它,用舌头去搅合它,最后依依不舍的吞下。

灯盏糕,温州特色的民间小吃,如果你闻到油炸的.味道,那就一定要去附近找找,说不定灯盏糕就在你旁边,然后就会让你大饱口福了!

温州名小吃

温州的小吃不计其数,味道鲜美。无论是外焦里嫩,赫赫有名的灯盏糕,香喷喷的永嘉麦饼,还是松软可口的矮人松糕,充满弹性的鱼丸都十分丰富美味;无论是清淡的紫菜汤,个个饱满的麻心汤圆,还是火红的鸭舌都让人赞不绝口、回味无穷。其中,长人馄饨名声在外,凡是吃过的人都十分喜爱。白里透红的馄饨,金黄的蛋丝,粉粉的虾米,黑黑的紫菜,无一不是色彩丰富的。馄饨里的馅儿也十分鲜美,色香味俱全,光是闻着都让人直流口水。如果你吃到了,一定会赞叹它的美味。这是心灵手巧的厨师们做成的,他们手法精湛,做出来的馄饨个个大小相同,像是精密的仪器量出来的。他们让小吃永远流传。

温州的结婚典礼作文

我阿姨嫁到了温州,今天,我们跟随着她乘着轿车来到温州。

一到温州,我一边想象着温州的结婚典礼是怎样的,一边耐心地等待着。人们先拿出一个很大的鞭炮放了起来,然后又拿出草,一堆一堆地叠起来,又把草点燃。新娘和新郎拿着一把红雨伞,他们俩一等鞭炮放完,就手拉手地走进去。一走进堂屋,那边的主人便端来了一碗小汤圆,分给了每个人,让你先填填肚子。

吃完小汤圆就要正式开始吃酒席了,大家坐在方凳上吃起了美味可口的菜。我本以为这儿的吃法应该跟我们这儿一样的,饮料先喝一点,喝一点的,没想到,这里却是当她端上来一碗新的菜时,前一碗不管吃完了还是没吃完,到时候,就要端回到厨房里去了。

吃完酒席,不知不觉我就来到了宾馆。大概到了晚上十点钟左右,我的肚子便咕噜咕噜地叫起来,后来,我实在支撑不住的时候,妈妈和我去了楼下的超市,买了一碗方便面。

篇3:老北京小吃的文化特色

其实, 要说起老北京的商业行业, 不用说大小店铺和其经营的知名商品, 就是广大老北京平民百姓所喜爱的那些看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各种小吃, 从其来源到名称及经营的各个环节等, 也无不具有文化品味和蕴含着文化底蕴。

提起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品种, 用“众多”二字来形容可谓恰如其分。但是如果说这些小吃各具文化特色, 那就不知是否为人们所认同啦。就我这个最爱吃各种小吃的老北京人来讲, 我不仅对这一点完全认同, 而且有很深的体会。我认为, 这些小吃之所以历经几百年, 其盛名不衰, 对人们仍具有刺激食欲的诱惑力, 一方面是本身的风味特色, 另一方面就是饱含着京味饮食文化内涵。先拿我认为名称似乎最“粗俗”的小吃“驴打滚”说吧, 其实从起名到这食品本身的特色都有文化内涵。

老北京人常讲:“这起名呀得有学问!”这话一点儿不假。就拿驴打滚来说吧, 它本是老北京小吃豆面糕的俗称。如果直称“豆面糕”, 人们大概只想到这是个极普通的食品, 不会引起什么好奇和兴趣。但是一提起“驴打滚”, 首先人们就对这名称感到好奇, 进而便萌发了追究这名称来历的兴趣。这种小吃的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 就是将黄米面蒸熟再裹上豆馅儿, 然后将制得的黏面卷在炒熟的金黄色的干豆面上滚一滚, 恰似驴在黄土地上打个滚儿, 既扬起黄色灰尘又在身上沾上黄尘一样。所以这叫法不但形象, 而且用的也是文学修辞的比喻手法。这诙谐的俗称, 不仅使人们未曾买先感受其名的趣味, 就是那擅操笔墨的文人, 也免不了要琢磨一番, 将其编写成诗。如在《燕都小食品杂咏》中, 就有专门描写驴打滚的诗句, 即“红糖水馅巧安排, 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 称名未免近诙谐”。如今, 在北京的一些小吃店里仍能吃上驴打滚。我儿时正值上世纪50年代初, 那时候在走街串巷叫卖各种食品和日用品的小贩中, 就有卖驴打滚的。我第一次吃的驴打滚就是在胡同里推车叫卖的小贩那儿买的。母亲交钱后, 那个小贩就用刀切下一块黄澄澄的裹着干豆面的驴打滚, 并把它们切成条状, 然后给了我母亲。当然, 这份驴打滚基本让我吃了, 那豆面的余香一直飘绕在我的记忆中。遗憾的是昔日那推着小车沿街叫卖驴打滚的小贩已消失多年了。

再如, 那金黄色的松软、香甜可口的豌豆黄, 不仅老北京人喜欢吃, 而且不少外地人也喜欢吃。听朋友讲, 有不少在海外定居多年的老北京人, 一回到北京就先提出要吃豌豆黄。其实这种食品只不过是老北京民间春夏季节的一种应时小吃, 后来传入宫廷, 特别为清廷的慈禧太后所喜爱。于是, 这普通的小吃就成了小吃中的著名佳品。如今在大大小小的小吃店中, 豌豆黄仍是平民百姓喜爱的食品;在昔日皇家园林如今的北海公园里的著名饭庄——仿膳里, 豌豆黄还作为宫廷小吃受到中外客人欢迎。听人讲, 被人为地分为平民百姓食用的豌豆黄和上档次的宫廷豌豆黄, 从原料的精选到制作上确有不同之处。当然, 作为宫廷小吃的豌豆黄, 价格上肯定要贵很多。谈到对豌豆黄这一食品的兴趣, 不管历代文人出自什么想法, 但为此颇费笔墨者确实不少, 如有诗云:“从来食物属燕京, 豌豆黄儿久著名。红枣都嵌金屑里, 十文一块买黄琼。”

现在, 在护国寺小吃店、老北京炸酱面等饭馆里, 都有老北京小吃面茶。这种用糜子面熬成糊状的食品, 盛在碗里后再淋上用香油稀释过的芝麻酱, 再撒上芝麻盐儿即可食用的小吃, 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一诗人所作《都门竹枝词》里就有“清晨一碗甜浆粥, 才吃茶汤又面茶”的诗句;还有一诗中也有“午梦初醒热面茶, 干姜麻酱总须加”的诗句。我记得还有一位说相声的老艺人, 大概是高德明先生曾说过一段《卖面茶》的相声。可见这一小小的食品牵动了几代名人的文化情怀, 同时也为艺人提供了表演素材。在我儿时还有推着小车沿街叫卖或固定在街口和胡同里叫卖面茶的小贩。我吃过几个不同小贩卖的面茶, 觉得在面茶的黏稠程度上似乎没什么区别, 关键就在其稀释后的芝麻酱和芝麻盐儿的味道和撒放均匀程度上更能显示出小贩本事的高低。

老北京小吃有老北京文化的特色, 有些小吃不一定是北京独有, 但在其他地方有某些小吃一到了北京, 就会入乡随俗地沾上京味文化色彩, 比如糖葫芦。据我所知, 起码在天津也有, 只不过叫法不同。老北京的糖葫芦应该叫“冰糖葫芦”, 因其做法很简单, 就是把山楂、山药等串成一串, 在熬得的糖汁里一蘸, 然后立即提起, 糖汁遇凉即凝, 于是糖葫芦外面就裹上一层糖冰结晶, 所以人称冰糖葫芦。其用料的果子有十几种, 也很讲究, 有山楂、海棠、橘子瓣、山药、山药豆等各种用料。但其制作和伴之所起的名称, 就显出老北京的京城文化特色啦。如有的糖葫芦名叫“龙凤呈祥”、有的叫“丹凤朝阳”、有的……特别是每到春节期间的老北京传统活动厂甸集市上, 那1米多长千姿百态、品种各异的大糖葫芦更能彰显出老北京传统节日的文化色彩。

冰糖葫芦也和文化名人有着不解的情缘。如《故都食物杂咏》一书中就有描写冰糖葫芦的诗句:“葫芦穿得蘸冰糖, 果子新鲜滋味长。燕市有名传巧制, 签筒摇动与飞扬。”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与郭启儒曾说过的一段相声《猜字》中, 也有以糖葫芦打比喻的。即侯宝林问郭先生, 1后面加一个0念什么, 郭答“念10”;侯又问加两个0念什么……这样一直问到加五六个0, 然后侯说, 把1字横插在五个0中间念什么?郭答“不知道”。于是侯风趣地说:“那是糖葫芦!”此语一出, 惹得观众哈哈大笑。可见糖葫芦本身的形状, 也刺激了人们的想象力。

其实, 不仅是上述提到的北京小吃, 就是其他众多的小吃, 在文人的诗句中也多有涉及。如上述提到的清朝诗人所写的《都门竹枝词》里, 还有“吊炉烧饼艾窝窝”、“又听硬面叫饽饽”、“爆肚油肝香灌肠”等描写北京小吃的诗句。更有清人所写的《忆京都词》中, 一言以蔽之地写道:“忆京都, 小食更精工。盘内切糕甜又软, 油中灼果脆而松……”可见北京小吃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和这些小吃的文化品位。

老北京小吃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个种类, 还牵动着广大海外华人的心。不少海外华人, 尤其是老北京人, 常常在交谈中、在梦境中回味着昔日的各种小吃, 更有不少文人吟诗作画回忆这些小吃。据说有一位台湾画家, 曾画了一幅关于老北京小吃豆汁儿的画, 内中饱含对这种小吃的深情回忆。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在晚年时, 每当忆及北京的各种小吃, 都充满深情。由此可见老北京小吃与文化人的情缘。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 我的一个亲戚带着他的家人从美国回国探亲, 他们到我家后首先就对我说:“北京小吃还全吗?在国外吃不到呀!就有卖烤白薯的, 价钱又贵, 烤得又不好吃......”我立刻告诉他们, 北京的小吃大部分还在, 并立即联系“南来顺”小吃店的朋友, 给我准备两盒各种小吃。当我带回这两大盒各种北京小吃后, 看着他们“狼吞虎咽”吃得香甜的样子, 深深感到北京小吃在海外华人中, 特别是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地位。更令我惊奇的是, 他们居然对写有“南来顺”三字并绘着彩图的包装盒更感兴趣, 甚至想把它带回美国。因为那盒子记载着南来顺的历史和食品介绍, 具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

说老北京小吃是饮食文化的一个种类, 其必然也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如前所述, 早在明清时代, 就有诸多的文人墨客做了不少诗句。而在上世纪30年代, 北京 (时称北平) 还有一位著名作家张醉丐先生, 专门为老北京的一些小吃及平民食品, 以游戏文章分类各赋打油诗一首以代说明。这些逸趣横生、形象生动的打油诗共十几首。读后, 不仅令人感到脍炙人口, 而且会产生追寻那数百种小吃的乐趣。在此仅介绍几首与诸君共同赏析:

豆汁, 是老北京人最喜爱的食品之一。就连居住在海外多年的很多老北京人, 一到北京便指名要喝豆汁。张先生在一幅昔日老北京挑挑儿沿街叫卖豆汁的小贩附图旁题诗《豆汁》:“一锅豆汁味甜酸, 咸菜盛来两大盘;此是北平新食品, 请君莫作等闲看。麻花咸菜一肩挑, 矮凳居然有几条;放在街头随便卖, 开锅豆汁是商标。”这诗配画当时吸引了多少老北京人呀。就是现在, 老北京人读了这首诗, 再看看配画, 恐怕也会立刻就想起那就着咸菜丝、焦圈儿喝着豆汁的快意。

再如, 张先生为老北京小吃灌肠画图配做的《灌肠》诗曰:“粉灌猪肠要炸焦, 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 穿过斜阳巷几条。老饕习气总难除, 食品精研乐有余;油炸灌肠滋味美, 长安街畔聚仙居。”你看, 这首打油诗不仅介绍了这一老北京食品, 而且还把经营这种食品的商家字号也提示给大家。这种比做广告要文明和自然的文化手法, 不仅不招人反感, 而且还让大家感激张先生的热心提示。

再如, 过去每逢夏季, 就有一些走街串巷的小贩叫卖扒糕这种应时小吃。在老北京的胡同里, 常看见推着独轮小车卖扒糕的小贩。张先生的打油诗不仅介绍了这种食品特色, 而且把古都胡同里卖扒糕小贩的往来情景也做了一番形象的描写。诗曰:“清凉食品味调和, 佐料搀匀给的多;夏日故都风景好, 扒糕车子似穿梭。荞麦搓团样式奇, 冷餐热食各相宜;北平特产人称羡, 醋蒜还加萝卜丝。”看了这首诗, 那些在夏日酷暑中备受煎熬的平民百姓, 甚至达官贵人, 都想来上一碗清凉解暑。说起扒糕, 现在北京一些小吃店还有售卖的, 遗憾的是却不多了。这种由荞麦面做成的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把荞麦面制成坨子, 食用时切成薄片儿放在碗里, 再用芝麻酱、香油、酱油、咸萝卜丝、香菜末等调料拌匀即可食用。它和凉粉都是清凉可口的夏季应时食品。据说在其他地方也有卖扒糕的, 但北京是古都, 历朝历代的皇亲国戚、大小官吏和贵族、商贾等, 都在这里休养生息, 吃必然是第一需要。所以, 什么食品一到北京, 那身价马上就会提高, 这似乎已成了一条规律。何况经像张先生这样的文人再进行文化炒作, 那自然身价倍增啦!

……

别小看这些诗, 它们确实起到了以文化烘托这些特色小吃的作用。这些看似广告而不是广告的文化作品, 我认为比广告效果还明显。这些极普通的小吃食品经文化熏陶, 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更上一层楼”, 自然也为商家经营鸣锣开道。就我所知, 张先生诗配画的那些平民食品, 至今仍为北京市民所喜爱。但应该说明的是, 在其诗配画所介绍的食品中, 只有昔日的“熏鱼炸面筋”已消逝多年啦。

其实, 就是这些看起来不显眼的普通小吃, 从其名称到制作和经营过程, 无不与文化有着紧密联系, 有着恰到好处的定位。所以, 这些小吃连同它们形成的这类饮食文化, 才能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对比之下, 我看到现在有一些食品或商品, 在名称和其特点的文化宣传上, 不仅牵强附会, 而且还常常弄巧成拙。首先, 有些商家给自己的食品或商品起的名字就令人费解, 洋不洋中不中, 中国人看不懂, 外国人看不明白, 让人琢磨不透。其次, 有些商家对一些食品的宣传, 夸大其词, 极力忽悠, 把它们说成了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如果再找上一些“不倒翁”似的庸俗不堪的广告代理人, 搔首弄姿地来一番表演, 那就更令人倒胃口。所以说, 在文化方面是来不得半点虚伪的, 真正的文化知识也不是靠炒作获得的。何况, 你脱离了北京的特色, 摒弃北京人的爱好, 漫无边际地大侃大吹, 甚至用粗俗的语言妄图哗众取宠, 那可就伤了北京特色文化这条“根儿”啦。导致的结果是这些食品绝不像老北京传统小吃那样流传百年, 很快就成了过眼烟云!

另外, 我最近听说某单位有人要给这些流传了几百年的老北京小吃起个“洋名”。据说这是为了跟形势, 是怕外国人听不懂这些小吃名称的意思, 所以起个洋名是为了让外国人吃得明白。而且某位人士还举例说, 比如老北京人喜爱的豆汁, 拟改成“绿豆煮的汤”或干脆叫“北京可乐”。我对此不敢妄加“评价”, 因为也可能思想太保守了, 比不了那些为了洋人“敢想敢干”的人士。但我就事论事地问一句这位“改名专家”, 如果用“绿豆煮的汤”来形容豆汁, 那么北京人夏天喝的绿豆汤又应该叫什么?你们可千万别改了洋名后, 没让外国人明白, 最后把中国人也搞得不明白啦!同时, 我也想拜托某些独出心裁的人士, 应该首先为你们的同胞想一想, 麻烦你们费点心思给各国的食品都起个中国名, 也让咱中国人吃得明白!

篇4:贵州特色小吃

恋爱豆腐果

恋爱豆腐果实际上就是烤豆腐果,是贵阳有名的小吃。制作时,将豆腐切成5厘米宽、7厘米长、3厘米厚的长方形小块,经碱水浸泡后取出,放在竹篮里,用湿布覆盖,使其发酵;在铁制的烤床上抹些油,将豆腐置于上面,以糠壳或锯木屑为燃料,暗火烘烤,并用小铲不断翻动,以免烤糊;待烤成皮色黄亮、松泡鼓胀的豆腐果后用薄竹片将其侧面剖开,添入由辣椒、酱油、食醋、麻油、味精、葱花、蒜泥、姜末、折耳根(鱼腥草)等混合而成的调料即成。其特点为:外脆里嫩,咸辣爽滑,满口喷香。

据载,烤豆腐果是在偶然中创制的。上世纪30年代,贵阳市郊彭家桥附近有一对年近半百的张华丰夫妇靠卖豆腐谋生。盛夏的一天,眼看未卖完的豆腐就要变质,他们把豆腐切成小块,用火烘烤至半干的豆腐果,再加入调料,稍作加热处理,以减少损失。未料这烤豆腐果味道别致,将之卖与顾客,竟深受好评。于是,他们对制作工艺加以改进、完善,并在自家菜地里搭起数间茅屋,作为制作烤豆腐果的作坊,把做好的烤豆腐果拿到别处设摊或沿街叫卖。

抗战时期,日机轰炸贵阳,空袭警报频传,彭家桥一带是人们躲空袭的藏身之地。张氏夫妇发现,躲空袭的人往往腹中饥饿,又无法回家就餐,就将那几间作坊辟成店铺,出售烤豆腐果。一般人来吃烤豆腐果是为解馋或充饥,吃完就走,但一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却买上一盘烤豆腐果,细嚼慢咽,谈天说地,一坐就是半天。还有一些年轻人也经常在此相聚,一回生二回熟,竟渐渐谈起恋爱。日子久了,其中还真有不少终成眷属,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佳话。于是,烤豆腐果便有了“恋爱豆腐果”的美称。

黄糕粑

黄糕粑是贵州非常有名的小吃,以遵义南白镇所产品质为佳。黄糕粑的原料极其简单,主要为上好的大米、糯米和黄豆,但制作过程相当繁复,而且耗时颇长。制作时,将大米、糯米、黄豆分别用清水淘洗干净,经温水浸泡后沥干;将糯米煮成饭,大米磨成粉,黄豆磨成浆,然后把三物充分混合拌匀;待豆浆中的水分被糯米饭和米粉完全吸收后放在案板上搓揉成团,打成一个个长条形块状,用洗净的斑竹笋壳包紧,并用线捆扎,然后一层层摆放在甑子内;旺火蒸熟,再退火,微火焖一夜,出甑即成。由于在制作过程中豆浆、米粉、糯米饭中的一部分淀粉会转化成麦芽糖,黄糕粑无糖自甜。如需增加甜味,可在混合拌匀时加入适量红、白糖。食用时撕开笋壳,切成1厘米左右的厚片,既可冷食,也可蒸、炸、煎、烤、烙、炒后热食。其特点为:黄亮油润,竹香四溢,糯而不粘,香甜可口。

据悉,黄糕粑由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首创。三国时期,贵州被称作夜郎。蜀国丞相诸葛亮为南征蛮王孟获,亲率大军深入夜郎腹地,与黔中洞主作战。一日,蜀军正埋锅造饭,忽然探子来报,说有蛮军临阵。诸葛亮于是下令出战,蛮军顿时溃不成军,落荒而逃。随即,他不顾这帮士兵还未吃饭,又下令大军乘胜追击蛮军上百余里。

当时酷暑难耐,食物不上一日,就发馊变味。见大军久久未归,火头军心急如焚,因为军中粮草所剩无几,这煮着的豆浆和米饭可不能浪费。诸葛亮急中生智,命火头军把豆浆连同米饭一并置于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待此役告捷、蜀军班师回营时,被豆浆掺和过的米饭已足足蒸煮近两日。又累又饿的士兵们急忙分食,谁料这米饭不但色泽黄润,而且甘甜香软,别有滋味。士兵们还以为是犒劳他们的美馔,三下两下便吃了个精光。当地百姓见此物如此美味,纷纷如法炮制,黄糕粑遂流传至今。

肠旺面

肠旺面是贵阳久负盛名的风味小吃,因其主要原料为猪大肠、猪血旺和人工擀制的鸡蛋面,故名“肠旺面”。制作时,将大肠里外洗净,反复浸漂,除去异味,再切成长段,放入锅内,煮至半熟后捞出改刀,切成片状,然后加入香料,用文火炖熟;将槽头肉或五花肉去皮,切成小丁,入锅加盐炒出油后把油滗去,再下食醋和甜酒汁翻炒,起锅冷却,制成脆哨;用面粉、鸡蛋、食用碱及清水和成面团,揉匀后放在特制的案板上多次冲挤碾压,制成薄如绸缎的面皮,然后将面皮折叠,切成细丝状的面条;将鸡蛋面和绿豆芽放进开水锅里,约煮1分钟后捞入碗中,舀入用土鸡熬成的鸡汤;用漏勺装入切成片状的血旺,在锅中略氽一下,置于面上,然后放入大肠和脆哨,淋上红油,撒入葱花即成。肠旺面面条蛋黄、面汤红亮、大肠粉白、豆芽金黄、葱花嫩绿,令人赏心悦目。其特点为:大肠味美,血旺嫩滑,脆哨香酥,豆芽清甜,面条爽口,面汤油而不腻、辣而不猛。

据说,肠旺面始创于晚清时期。当时每逢新年将至,家家户户都要请专事杀猪的屠夫杀年猪。杀完猪,主人就将新鲜的大肠、粉肠、血旺、猪肉、豆腐、粉条炖成一大锅刨汤(当地俗称),再炒几个菜,加上一坛酒,谢屠夫、待客人。

一日,有个屠夫帮人杀了猪,便提了谢刀肉回家。走之前他告诉主人,他先安顿母亲吃了再来吃刨汤。不料等屠夫把肉洗净、炖熟,伺候母亲吃好返回时,饭菜都已吃完,只剩下半碗刨汤,里面仅有几片大肠、血旺和几块豆腐。主人只得吩咐家厨煮些面条,然后把那半碗刨汤浇在面上,让屠夫充饥。女主人看了觉得很单调,就加了一些刚熬好的猪油和炸出的油渣,再配上作料和回锅肉里剩的红油,端与屠夫。屠夫憨厚老实,并不挑剔,接过就吃。孰料这大肠、血旺、油渣、豆腐、面条各有各味,非常鲜美,面汤的味道更是鲜得让人“掉眉毛”。屠夫越吃越觉得好吃,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做这样的面卖,让更多的人品尝。于是他放下屠刀,到城里用积蓄租了间铺面,开起了肠旺面馆。由于生意兴隆,屠夫很快发达起来。肠旺面也几经改良,质量不断提高,逐步演变成老少喜欢的著名小吃。

丝娃娃

丝娃娃以面皮和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是流行于贵阳的名小吃。制作时,用面粉或经研磨而成的米粉烙成手掌大小的圆形薄饼(如同制作春卷皮);在薄饼上放少许粉丝、黄瓜丝、莴笋丝、萝卜丝、海带丝、海蜇丝、绿豆芽、折耳根等菜丝,再包成上大下小的兜形;放入油炸黄豆,浇淋由花椒油、麻油、酱油、食醋、辣椒、葱花、味精等配制而成的调料即成。其特点为:菜嫩豆酥,香辣酸脆,开胃爽口。

据传,清末时有农妇拾回一个奄奄一息的被遗弃女童。农妇一贫如洗、生计窘迫,众乡民便将家中所余蔬菜送与女童。农妇将之切丝,裹以面皮,灌以调料,让女童食之。因其状若襁褓中的婴儿,故称“丝娃娃”。斗转星移,女童出落成肤似凝脂、貌若天仙的少女。乡民探究缘由,少女笑称:“皆因常食丝娃娃。”由此,丝娃娃广为流行,爱美少女尤其喜爱。

小米喳

小米喳是贵州人最喜欢的小吃之一,主要原料为小米、猪肉、白糖。制作时,将小米去壳,用清水浸泡后淘洗干净,然后加上猪肉、白糖一起上锅蒸煮,蒸熟即成。小米喳糯糯的吃口和八宝饭有异曲同工之感,但是糯软中还有小米粒的咬劲。其特点为:鲜黄透亮,软糯香甜,回味悠长。

传说,一日苗王携女巡游山寨,至山民喳幺家中。喳幺家徒四壁,无以款待,遂将小米拌以山枣,置于火塘蒸熟,取名“小米喳”,献于苗王。苗王怒其不恭,然其女见小米喳色泽灿烂,欣然食之,顿觉甘香可口,不禁笑语嫣然。苗王见状食之,亦香亦糯,异于寻常美食,于是转怒为喜,令喳幺回寨专做小米喳。以后,每逢各寨主来朝,必以小米喳待之。苗疆各寨重大节庆,皆以苗王所赐小米喳为上品,以示贵重。小米喳因此登上大雅之堂。

篇5:温州特色小吃

闽南话也叫碗仔粿。农历七月半,厦门都有以咸米粿拜祭先祖的民俗。相传一户人家,在蒸制米粿时,家中顽皮小孩,揭开蒸笼偷吃半生半熟的咸米粿,嫌其平淡无味,顺手把一碗肉丝倒入米粿中。被大人发现后,生米已蒸成熟粿。吃的时候,大人发现这样的做法,吃起来更加多样味道也很不错。于是,人们竞相效仿,最 终演变为油葱粿。

油葱粿的做法是:将大米磨成米浆;再将肉丝、孛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葱白、五香粉、盐调制成馅料;和碗中的米浆一起旺火蒸煮而成。吃时要切开,拌上甜辣酱,上面再撒上萝卜酸、芫荽、蒜蓉等等配料,吃起来很柔韧清香。

寿记龟糕店的龟糕和碗糕(地址:海坛路31号)

不太起眼的小店,只卖三种东西,龟糕、碗糕和五香花生。

碗糕2块钱一块,是蒸好放着的。就是普通的米糕,底部呈碗装,口感绵软,细品略有些甜味。喜欢糕类的,走过就不要错过,但不太值得特意去找。杨小贤绵绵冰地址:厦门思明区镇邦路4号(近中山路)

杨小贤家的芒果绵绵冰,推荐!芒果很大块,酸酸甜甜的,冰也特别的绵密,店里的氛围也很棒,装修也是小清新范十足。

Babycat的馅饼,绿茶、绿豆、椰蓉

BABYCAT的店在鼓浪屿还是很显眼的,而且有两家,很容易就能找到。里面感觉是很惬意的白色基调,要是人少的话,点上一杯咖啡,配上他们家的馅饼,的确是小资情调。而且听说BBC的老板娘当初为了研制馅饼的秘方,前后大约花去十几万。

BBC虽不大,却吸引了很多客人。有人钟爱这里的馅饼,有人喜欢店家的小猫。时光是闲适的,不需要任何日程表。店主为自己写了一首诗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有一间小店,面朝大海(只是看不到),春暖花开(门口都种草了,没有花)。爱琴海的调调(没钱去,只能自己搞一个)。皮很薄很软,吃口有些像月 饼,但是远没有月饼那么油,而且哪怕是椰蓉的,口味也不是特别甜,绿茶绿豆的口味就要更清淡一些。

绿茶的是有点甜味的,还很清香;绿豆的感觉跟绿茶很像,但是要比绿茶甜上一个程度。南瓜的也比较甜,味道还行。一直想买香芋的,结果总是缺货.。老 店很小,原木风格的店因为多隔了一层出来,感觉有些低矮压抑。一本本厚厚的留言本都写得满满当当的,承载了无数人的美好回忆。

鼓浪屿上的平价UD咖啡馆

走着走着,脚累了,要找一家咖啡馆坐一坐,如同前面所说的,现在岛上的咖啡馆星罗棋布,不经意间转头,也许就有一家咖啡店在你的旁边,我们在小巷里漫 无目的的走着,就在往前几步的时候,转角处就看到一家咖啡馆,UD,往里探了一下头,就来了这家。咖啡是现磨的,非常香,12块钱。奶茶也很好喝,价格 不贵,6块。

仙草南路(地址:思明南路)

仙草南路

招牌仙草冰相当赞啊,里面有鸡蛋布丁,冰激凌,花生,芋圆,薯圆。环境很好,拍拍照休息一下,点几份甜品,很划算。

班沙客

班沙客的老板很爱说:“我在这里等你来偶遇。”

店内都很小,吧台大约能做六七个人,剩下的位置只能容下一张沙发了。老板最经常说的话,除了向顾客推荐饮品以外,就是说:“对不起,客满”、“对不起,没位”、“一会儿再来”、“欢迎外带”。他会向你推荐他的班式奶茶、姹紫嫣红等等得意之作。

还有特别要说的是,自己去哪就爱逛个当地的菜市场或农贸市场,在里头总能发现些水果、蔬菜、海鲜。这些东西都是自己旅途中可以扫扫嘴的小甜点,可以边走边吃也可以打包回旅店。

篇6:南京特色小吃简介

南京

秦淮小吃、云锦香肚、天鹅绒板鸭、南京烤鸭、桂花鸭、金箔、雨花石、咸鸭肫、雨花茶、金陵小笼包、鸭血粉丝汤、什锦菜鸭四件、马祥兴清真食品、绿柳居素食、龙池鲫鱼、龙袍蟹黄汤包、固城湖大闸蟹、南农烧鸡、南京空竹抖嗡

篇7:特色小吃

休闲零食自2009年,第一家专卖店成立至今门店已经遍布全国大中小型城市,拥有数百家店面。休闲零食充分的发挥资源优势,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引进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休闲美食以飨消费者,严密控制进货渠道,或原产地或从国内进口一级总代引进,保证货源新鲜和安全。著有商标的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连续五年在全国休闲散装豆制品、散装蔬菜制品、散装凤爪制品销售中位居全国前三强,休闲少女装豆干销量位居全国第一。率先推出散装称斤模式的小包装豆干,引领休闲豆制品的新风尚。

记者来到休闲零食璧山名豪店进行采访时,正值高峰期。店主陈女士忙里偷闲,介绍说:“我在做休闲食品前,是从事旅游行业的。长期的四处奔波,接触到很多类别的休闲食品。我这是看准了这一个商机,才想到自己可以开一家这样的店面。我经过多次考察,最终选择了休闲食品项目。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的店面开业也有两年的时间了,从开业至今销售额每天都稳定的上涨。回头客也越来越多。我很感谢休闲零食公司给予我店面的支持,他们给予我很多的帮助。我有信心吧我店面经营的越来越好,把更多顾客享受到的休闲零食的各种美味零食。

篇8:温州特色小吃

造句是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训练方式。但是, 小学生的造句现状, 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十个字能造成的句子, 坚决不写二十个字, 一、二年级时造这样的句子, 到了五、六年级还是如此。综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造句, 几十年了, 既没有消亡, 也没有发扬光大, 其功能也早就名存实亡了。再加上《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提出“造句”这一概念, 于是, 有人认为造句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已经颓废了, 可以消亡了。

笔者认为,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我们总不能因噎废食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 语文学习就是要掌握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 并在此过程中接受文化的熏陶与传承。可见, 造句的目的是为了交际的需要,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 而并非仅仅是“检验是否准确理解词义并能正确运用该词”。因此, 造句在新课程下它的理念发生了变化, 它应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了。

新课程的语文内容越来越丰富, 语文学习的外延也更加宽广了。如果说语文学习包罗万象, 就像一席营养丰盛的大宴, 那么, 造句教学就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特色“小吃”。

剖析现象

造句如此重要, 却出现上述失真现象和错误认识, 究其根源, 现诊断如下:

一、应试教育后遗症

长期以来, 由于受“应试教育”这颗毒瘤的影响, 教师们在遇到造句这种练习的时候, 往往只注重造句的正确性, 而忽视了造句的本质———为学生表情达意的自我需要。不少教师认为只要造对了, 得到分数就行。为了在考试时造起句来既省时又保险, 只求简单。

二、营养不良症

学生的造句缺乏创新, 笔者归纳为精神空虚, 营养不良症。造出来的句子内容基本虚构, 甚至虚假, 很少涉及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单调乏味, 缺乏个性。古人讲:“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就像平庸的厨子做出来的菜:见之无色, 食之无味, 营养尽失。

三、厌食症

兴趣不浓, 创作欲望不强。大部分学生根本不喜欢造句, 甚至讨厌造句, 对造句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 严重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他们宁可多背单词或者多做抄写作业, 也不愿意动脑筋造句。

四、好吃懒做症

学生惯于“拿来主义”, 喜好“生吞活剥”, 造句“抄”的多, “造”的少。以第九册28课《毛主席在花山》课堂作业本第二题, 用“夜以继日”造句为例, 课文中的例句是:“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不少学生只是机械地把人名调换了一下, 让人读起来啼笑皆非。种种迹象表明:不爱动脑筋, 一个字“懒”。

解决策略

一、发现新鲜素材, 品味生活美食

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和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动是学生造句练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素材宝库。我们只要引导学生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学生的造句就一定能让人耳目一新。“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根植于生活的造句, 何愁不新鲜不生动呢?

正确运用关联词语, 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语言能力之一。但是因为关联词语概念比较抽象, 小学生对此类造句普遍感到头疼。笔者在引导学生用“只要……就……”造句时, 力求让造句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生活,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下个星期要举行校运会了, 这几天学生们都议论纷纷, 于是在引导学生造句时, 我故意投石问路:大家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班在运动会中取得团体第一名呢?请同学们用上“只要……就……”来说说。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思维的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只要严熹程像去年一样再破了100米的纪录, 拿下双倍的分数, 冠军就非我们莫属了。”“长跑项目也是双倍计分, 只要我们派出最强的选手, 夺冠的胜算就大多了。”“我不同意, 因为我听说二班有好几个长跑高手, 如果我们拿不到好名次, 分数也没多少呀。”这位学生一激动, 说了一大堆, 竟然没说到“只要……就……”, 大家哄堂大笑, 只见他不慌不忙又说道:“只要我们知己知彼, 讲究报名的方法, 就一定能行, 这叫斗智斗勇嘛!”看不出来, 田忌赛马的本领都用上了, 教室里顿时掌声如雷。“10×50米接力跑, 也是双倍计分, 只要我们配合默契, 不掉棒, 冠军就一定是我们四 (3) 班。”

二、调配丰富佐料, 打造特色风味

以语言启发促思, 用多媒体展示情境, 小表演模拟情境, 这些都是学生在创作时的丰富佐料。有了丰富的佐料, 学生烹饪的句子才会生动、形象, 才能达到色香味俱全。

1. 讲究语言艺术, 不知不觉练造句。

句子写不具体, 是学生造句中常犯的毛病。其实, 教师自己也有责任, 因为优美的句子离不开教师巧妙的点拨。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善于点拨, 启发引导学生参照例句, 广开思路, 添枝加叶, 把句子写具体。如在用“不是……就是……”造句时, 很多学生都这样:“这支笔不是丁丁的, 就是冬冬的。”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这样指导:如果你把理由也加进去那就更好了。又如, 用“热泪盈眶”一词造句:“他激动得热泪盈眶。”教师可追问:他是谁?为什么热泪盈眶?能说得再具体些吗?

2. 创设生动情境, 水到渠成练造句。

运用现代媒体, 创设情感情境, 能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引导学生训练造句, 自然是水到渠成。用“自豪”一词造句时, 教师先播放一段“神舟七号”飞天的录像, 要求学生将看到的情形进行描述, 并用上“自豪”一词。看着激动人心的画面, 听着振奋人心的声音, 学生的情绪马上被感染。

3. 模拟真实生活, 妙趣横生练造句。

小学生在造句时, 经常会碰到无话可说的困境, 主要原因是缺乏生活阅历。课堂上通过表演模拟生活情境, 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供了说话的素材。在富有儿童情趣的表演中, 寓教于乐,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小学生用“不可开交”这个词语造句, 应该说难度不大, 但是有一个通病, 那就是内容直白, 不够具体。如“他们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妈妈忙得不可开交”等等诸如此类。我在指导学生时, 通过小品表演“新店开张”, 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 唤起了生活的回忆, 写出的句子自然有血有肉, 显得丰富多彩。

三、讲究品评之法, 以求百尝不厌

不少教师在批改造句作业的时候, 基本上以“√”或“×”来衡量。我的观点是:学生煞费苦心造出的句子, 教师一定要认真地读, 慎重地评, 绝非简简单单一个对错了结。那么, 怎样评判造句的质量呢?笔者认为, 标准有两条。第一, 对 (要合乎语法规则, 合乎逻辑) 。第二, 好 (要求有丰富的内容, 有具体情境, 有真情实感, 有生活哲理) 。造句, 真正意义在于是否达到第二条标准, 马克思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学习语言, 要和训练思想并举。所以, 学生的造句应该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具体的情境、能反映内心的情感、或表示某种感慨等。

如用“坚持”造句:

甲生:人们常说, 坚持就是胜利。

乙生:在800米长跑还剩下只有一圈时, 喉咙越来越干渴, 两只腿像灌了铅似的, 我多想停下来, 可是听到那么多同学都在为我加油呐喊, 我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底。

篇9:陕西特色小吃

特点:色泽金黄,柿面粘甜,黄桂芳香。

面鱼子:因形像银鱼而名。它更像蝌蚪,是用荞麦面做的,灰白色,是一种极普通的冷食。因为它既有稠的,也有稀的,总带些汤水,放凉了吃,味道不像一般冷饮是甜的,而是又酸、又咸、又辣。你常常可以在街边的小摊上吃到这种好吃又便宜的东西。在小桌的一旁,另置两个大盆,上面盖着盖儿,一盆装面鱼子,一盆装兑好黑醋、酱油、大蒜泥、辣椒酱、芝麻酱、香油、咸胡萝卜末、咸白菜末的井水。食用时用漏勺将面鱼子从盆中捞起,控一下水,装碗中,再用汤勺舀兑好味的井水就行了。

特点:清凉爽口,回味无穷。

葫芦头:来源于宋代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像葫芦,因此叫葫芦头。到了20世纪30年代,葫芦头已由肉类发展到包括海味类的众多品种,猪类葫芦头在用料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汤中增加了骨头和鸡,使汤味更加浓醇,质量提高,成为秋冬时节的风味小吃。

特点:汤浓味醇,油香适口。

水晶饼:因其馅芯透明发亮,犹如水晶而得名。早在宋代,它就享有很高的声誉,曾与燕窝、银耳甚至金华火腿齐名,现仍为陕西省的著名特产。其中以渭南出产的“乐天牌”水晶饼和西安德懋恭生产的水晶饼最为出名。

特点:外形美观,油而不腻,具有浓郁的玫瑰芳香,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

歧山面皮:是用精粉做成的冷食,四季宜用。相传清康熙年间曾为皇宫御膳,又名“御京粉”。面皮制作工艺考究,调味颇佳,以“白、薄、光、软、劲、香”而闻名。

特点:酸辣可口,面筋味香。

灌汤包子:灌汤包子有1 000多年的历史,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它以精粉烫面制皮坯,选用肋条肉为馅心,用鲜骨髓汤打馅,配以十多种上等调料佐味。灌汤包子是清真风味小吃,有牛肉汤包、羊肉汤包、鸡味汤包、三鲜汤包几种。

上一篇:《艾青诗选》读后感800字初中下一篇:简报(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总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