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2024-06-12

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精选6篇)

篇1: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一. 设计题目

WFS-601面包电话制作

二. 主要内容

1、分析面包电话机的功能,了解面包电话机的构造

2、完成面包电话机的焊接,要求焊点符合焊接要求。电话要实现接听与呼叫以及来电铃响的功能

3、用protel软件完成面包电话机印制电路板的制作

三. 具体要求

1、学会分析电路原理图,学会绘制Protel原理图,学会一种实用电子器件的安装与调试。

2、在设计期间,认真查阅所需资料,按照所查资料以及面包电话机的电路板以及电路图,并且利用protel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电路图,PCB板的仿真,最终实现课程设计的任务。

3、在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所完成的题目进行现场检查,进行综合评定。

四.进度安排

查阅资料,分析面包电话机的电路原理 一天 元器件筛选,熟悉整个面包电话机的构造与功能 一天 焊接面包电话机 一天 面包电话机组装、功能调试 一天

整理设计资料,绘制面包电话机原理图和印制板PCB图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一天

五. 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无故旷课一次,平时成绩减半;无故旷课两次平时成绩为0分,无故旷课三次总成绩为0分。迟到20分钟按旷课处理。

2、设计成绩:按照实际的焊接过程、焊点质量以及最终的调试结果给出相应的成绩。

3、设计报告成绩:按照提交报告的质量给出相应的成绩。

WFS-601面包电话制作

目录

正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器材准备(包括课题意义,元件清单等)2.元器件辨别

3.WFS-601面包电话的原理(分振铃和手柄板两部分,详细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尤其是各个芯片)

4.电路板焊接(简要介绍手工焊接的要点并附上自己焊接电路板的图片)5.电话机安装(介绍安装步骤并附图片)

6.protel99 SE绘制电路板仿真(附上印制电路板图,电气规则检测ERC,创建网络表,PCB图)7.心得体会

篇2: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经过了这4周的书籍装帧课程学习时间,我深刻感觉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道理。在这个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深刻的感觉到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

之前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学的还可以,直到这次真正接触到实践中,才发现知识和实践之间有好大的差距„„总之,这次实践中真的收获不少,让我发现实践出真知,要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书籍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书籍装帧艺术。书籍装帧是一项比较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书籍装帧是在书籍生产过程中将材料和工艺、思想和艺术、外观和内容、局部和整体等组成和谐、美观的整体艺术。

开始我认为书籍的装帧设计只是是设计书皮现在才发现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一本好书应该是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即好的包装设计和好的文字的统一。好的书籍装帧不但要考虑到表现书籍的内容,还要考虑到作者的思想,还要表现出设计师的创意,只有考虑到这三方面之后作出来的才算是一个好的书籍装帧。文字既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又是具有视觉识别特征的符号系统;不仅表达概念,同时也通过诉之于视觉的方式传递情感。文字版式设计是现代书籍装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书籍版式的视觉传达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书籍装帧中的文字有三重意义,一是书写在表面的文字形态,一是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字,还有一个就是激发人们艺术想象力的文字,而对于设计师来说,第三重意义是最重要的。我们发掘不同字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以画面中使用的不同字体为基点,从字体的形态结构、字号大小、色彩层次、空间关系等方面入手。文字个体形态设计中,所谓的“形”指字体所呈现出来的外形与结构。为使文字的版式设计与书籍风格特征保持统一,选择何种字体以及哪几种字体,要多作比较与尝试,运用精心处理的文字字体,可以制作出富有较强表现力的版面。创造就是集中、挖掘、摩擦然后脱离。

书籍设计作为一门具有商业行为的造型艺术,它的概念中还包括

了书籍的营销,这是从书籍作为特殊商品的角度去认识书籍设计的。书籍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既注重知识文化的传承,也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物有所值。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必须要考虑读者对象。“书籍设计就是以书籍的销售方式和读者为基础而进行的书籍设计活动。它也称综合设计,是关于书籍的性质、印制、销售等图书设计相关因素的协调和技术性规划的实现。可见在书籍设计中,是不能避开销售不谈的。书籍的目的是为了供人们阅读,人们读书是为了从书籍中得到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信息和自信。因此,书籍设计一定不能脱离书籍的这一主要功能而设计。书籍设计不仅要将“人们的精神文化市场”作为书籍选题规划的起点,而且还要运用现实的商品市场需求来辅助书籍设计的具体构想。

书籍装帧设计需要象其它装潢设计一样,经过调查研究到检查校对的设计程序。首先向知识的企业主作者,或者文字编辑.了解原著的内容实质。并且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加深对自己所要装帧对象的内容、性质、特点 和读者对象等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假如你是一名编辑就需要对书籍的形态拟出方案。解决开本的大、小、精装、平装、用纸和印刷等问题。对于一个设计者而言。所关心的更应是如何在既定的开本、材料和印刷工艺条件下。通过想象.调动自己的设计才能.并使其艺术上的美学追求与书籍“文化形态”的内蕴相呼应。不只是停留在政治书籍要庄重大方.文艺书籍强调形式多样,儿童图书追求天真活泼。更要求进一步深入,达到对书稿理解尺度与艺术表现尺度在创作中的充分的和谐性表现。以丰富的表现手法、丰富的表现内容.使视觉思维的直观认识与视觉思维的推理认识获得高度统一.以满足人们知识的、想象的、审美的多方面要求。

书籍装帧既是立体的,也是平面的,这种立体是由许多平面所组成的。不仅从外表上能看到封面、封底和书脊三个面,而且从外入内,随着人的视觉流动,每一页都是平面的。所有这些平面都要进行装帧设计,给人以美的感受。有人用建筑艺术比喻书籍装帧。建筑艺术是空间艺术、静的艺术,然而它通过布局,可以产生韵律,造成一种流动的感觉。书籍装帧也是如此,通过封面、环衬、扉页,步步接近正文,这一连续的欣赏过程。

所以,在书籍设计中,不仅要将平面的版面设计结合到三维的立体形态设计、材质设计和印刷工艺,还要将其与读者的互动注入到书籍设计之中。他不仅要创造一本书籍的形态,还要通过设计让读者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与书产生互动作用,从书中得到整体感觉和启迪。所以,我认为书籍装帧设计不仅仅只是设计,他其实还反映了设计者的人生阅历、文化积累、品味。

篇3: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近年来, 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 已经成为了计算机产业的一个技术热点。促进计算机三维动画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三维技术的。计算机动画技术由最初的二维发展到三维。社会对高职人才需求飞速递增的今天, 如何对高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日益受到关注, 本课程是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 掌握三维动画制作与合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多媒体动画制作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中, 提出了职业标准为依据, 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结构的重构方案,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的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项目驱动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2.《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连续几年扩招, 在教学规模上有了迅速发展, 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环境。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上的缺乏与不足与今天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远远不相适应。长期以来, 我们培养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存在着"什么都学过却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局面, 专业教育、教材与应用需求严重脱节。事实上, 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就业市场不需要计算机人才, 其根源还是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所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区别对待的, 后者通常用来"辅助"前者 (例如实训教材历来被认为是辅助教材) , 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环节来"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但是, 在高职教育环境里, 课堂教学的效果普遍出现滑坡, 导致淡化了"验证性"实验的基础, 因而严重地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传统的《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往往基本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 先介绍单纯的理论知识, 再讲解具体一种的使用。这种以知识点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教师的着眼点是把知识介绍给学生, 而不是把知识的应用方法教给学生。过多的理论介绍, 既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又不能突出教学重点, 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项目驱动法在《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3.1项目驱动教学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 是老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 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工作过程的艰辛与乐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 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 在运用项目驱动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具体来讲, 要遵守下面的四项原则:

一、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让学生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 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二、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 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 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 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教师需要让学生有多种的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来应用所学习的知识, 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的资源。

四、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是围绕项目的完成来展开的, 所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应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定。

3.2优化教学内容

《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理论教学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理论, 以及在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有关的软件的操作。在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论教学掌握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让理论知识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来掌握这门课, 为以后走入社会找到好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门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主要都是在机房中进行, 这样可以更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更好的学习这门课, 打下基础。在实践性教学中,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三维动画的创作, 把所得的材料作为素材, 再进行编辑, 最后得出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 通过项目为引导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快速掌握知识, 并具有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提高的能力。在实训的过程中约束学生的制作、编程规范, 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 同时动画布局设计要求有特色和自己的风格, 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三维作品的制作的多人配合,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项目", 通过小"项目"的实践操作, 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达到知识的升华, 从而使其具备了此能力, 循序渐进的完成总的学习目标, 逐步地建构起三维动画制作的职业能力。

为此我们制定了该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如下:

一、工程标准:根据职业任务的取向, 项目引导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定制三维动画制作。

二、知识目标:根据课程标准, 通过以项目引导法进行教学, 使学生能获取三维动画制作在3DMAX上理论和数据库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动态网页的制作。

三、能力目标:能运用动画开发工具结合计算机三维动画设计开发。

四、工作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开发的计算机三维动画。

五、实践知识:设计开发的计算机三维动画。

六、理论知识:计算机三维动画基本理论、开发工具、视频与音频合成工具。

七、扩展知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设计开发计算机三维动画定位。

八、学时:总学时为90学时, 理论30学时, 实践及扩展50学时, 机动10学时。

九、课程设计: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设计开发计算机三维动画。

3.3课程项目的设置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 采取了项目驱动教学法, 根据本课程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开发计算机三维动画的教学目标, 围绕设计开发计算机三维动画项目, 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项目", 通过小"项目"的实践操作, 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达到知识的升华, 从而使其具备了此能力, 循序渐进的完成总的学习目标, 逐步地建构起体现计算机三维动画设计开发的职业能力。

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项目的选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选取的项目一定要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要能覆盖课程知识。我们根据高职多媒体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培养目标, 结合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项目任务设置原则。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能力标准的要求, 即对市场充分的就业调查基础上, 其职业能力目标的确定是依赖于相应职业需求而定, 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应的能力目标不断的会随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更新而更新, 以提供业界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 以职业能力养成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和成功与否的评判依据, 实施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的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设计和制定项目的课程任务时, 把知识点和学生不需要系统学习但需要部分掌握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是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

第一, 充分利用情境因素创设教学氛围, 将学生置于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之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 以典型的计算机三维动画的工作任务为例,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完成此任务的方法。

第三, 学生理解了完成任务的方法后, 自己实践, 在完成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讨论解决。

第四, 在学生的技术实践知识的构建成后, 再对此进行相关理论体系的介绍与归纳, 使其具备了技术理论知识。

第五, 围绕这一技术理论提出一系列的灵活运用问题, 学生用所学的技术理论与技术实践经验去设法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的成功解决最终意味着学生能力构建完成。

3.4项目驱动法的实施

在开学上课之初就要向学生灌输项目的思路, 告诉学生我们要完成的项目并演示已完成的项目。根据本课程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开发计算机三维动画的教学目标, 围绕该计算机三维动画项目, 又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项目", 通过小"项目"的实践操作, 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达到知识的升华, 从而使其具备了此能力, 循序渐进的完成总的学习目标。在具体实施时根据不同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完成课堂教学:

1情境教学

2 案例法

3 讨论训练

4归纳法

5问题教学法。

在项目法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过程性测试, 考核更侧重对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 更加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 把一次期末考试改成3次考试, 考试形式有两次随堂测试和一次期末综合的设计与开发, 以避免重理论轻实践和期末突击现象。

在开发方式上选择在3DMAX集成开发环境下向学生介绍如何设计开发计算机三维动画。这样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可以减少学生代码的设计,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

4.教学效果

应用多媒体技术,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注重与学生的双向沟通、交流, 采用项目引导法的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好。这个学期学生评价, 3DMAX、After Effects操作以及Sound Forge操作是本课程的核心。课后选用大量的实例分析以及综合实例题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提高了学生对实际操作的理解和综合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 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结束语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使《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实现了以项目覆盖知识面、以项目体系构成教学布局的教学新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问题引导、项目驱动、学生为主"的原则, 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时, 有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具体、有型的项目作为知识的联想和应用裁体, 避免停留在抽象枯燥的理论层面。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而且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沟通。

参考文献

[1].胡寿根.大学职业教育的历史责任 (N) .文汇报, 2006.7

[2].黄日强.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外国教育研究, 99.2

[3].饶玲.课程与教学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5

[4].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1

[5]. (美) 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9

篇4: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总结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是从理论知识向实际产品的模具设计过渡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具备独立查阅模具设计手册等工具书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设计冷冲压模具的能力等。

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时,发现学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理论知识理解掌握的差异较大,尤其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差;二是钻研精神不够,主动性差,遇到一些困难,不愿意自己查阅资料,过于依赖教师的辅导;三是对自己信心不足,每做完一小部分都要教师的确认,才敢进行下一步的设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对课程设计的选题、组织实施以及成绩评定等环节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课程设计的选题

课程设计的选题要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应用领域,其设计的结果也将作为《模具制造工艺学》和《模具钳工工艺学》的实训项目。我精心挑选了啤酒瓶开启器、方形接触片、蚊香支架、金属瓶盖等都可以作为设计的选题。考虑到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同一班级中的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使设计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与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相适应,既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设计任务,又能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潜能,我确定了复杂程度不同、工作量不同的设计课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所要完成的设计课题是“单工序模”的设计,其难度不大,设计工作量适中;难度和设计工作量都较大的“復合模”和“级进模”两个设计课题,供学习成绩好、能力强、肯钻研的优秀学生选择。

二、课程设计任务的组织实施

提前布置设计任务,把课程设计融合到理论教学之中。以前的做法是把课程设计放在理论教学课程全部结束后进行的。我在辅导学生设计时发现,有不少学生对设计时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都不会应用,有的甚至已经忘记了,辅导时很费力气,影响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采取了提前布置设计任务的做法,把课程设计融合到课程的理论教学之中。在某个模块之前把课程设计的任务书与课程的授课计划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从学习本课程开始,就接触设计课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逐步熟悉设计课题。以“方形接触片的冲裁模设计”为例,把设计的任务分解成产品的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确定、模具结构总体方案的确定、冲压工艺计算、模具结构总体设计、模具零部件结构设计、选定冲压设备、绘制总装图和零件图等八个部分。把这八个部分融入到有关章节的理论教学中去,学习完有关章节后,把相应任务作为课外练习布置给学生课后完成。由于这些课外作业与课程设计联系紧密,学生大多十分重视,积极性很高。到进行课程设计时,设计任务中的绝大部分已经经过了一次演练,大多数学生对设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已经不再陌生,只需将所作过的资料进行修改、连接整理,便可以较顺利地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结构设计和绘图,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顺利地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并有所收获,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分组进行,每个设计小组一般为两人。每个小组之间选题不同或原始设计数据不相同,这样可以避免小组之间相互抄袭。并在小组内把设计任务分解到人,小组成员之间既相互合作,又都有自己的任务,人人都必须自己动手、相互督促才能按时完成。二是在设计过程中,强化过程性考核,每天检查各小组的设计进度及完成的情况,将过程性考核纳入学生设计的总评成绩中。三是准确把握设计工作量,在给每个学生分配设计任务时,根据能力不同区别对待,既做到任务充足,又保证每个学生只要抓紧时间都能按时完成。四是指导注重培养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指导的重点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查阅设计资料和工具书;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以答疑的形式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学生问得比较多的问题,我们就集中讲解。

计算机绘图是我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我们要求学生所设计的图纸必须用计算机绘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用相应的软件,如AutoCAD绘制、UG或Pro/E造型再生成工程图打印出来。通过实践,我觉得这样做有三点益处:一是与实际接轨,现在工厂设计人员都是采用计算机绘图;二是在计算机绘图便于修改,图纸干净整齐,线条粗细均匀,学生把自己绘制的图纸打印出来,容易产生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是给学生提供了一次把所学软件技能应用于设计的机会,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技能大有益处。

三、成绩评定

我在评阅设计资料时强化了答辩环节,通常给每个学生安排5到10分钟的答辩时间,答辩环节可以发现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对自己设计的结果进行反思、改进。学生的设计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答辩教师在仔细审阅学生的设计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答辩情况和设计课题的难易程度给出成绩,此成绩占设计成绩的70%;另一部分是平时考核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如遵守作息时间情况、是否按时独立完成等评定,占设计成绩的30%。

实践表明,以上做法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设计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分配不同的设计任务,使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去做,避免了以前基础差的学生无从下手的弊端。现在学习较差的学生也可以自己去完成设计任务,和其他学生一样得到了锻炼,看到了自己的成绩,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对他们以后的进步大有益处。二是把课程设计贯穿到课程理论教学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三是把课程设计与绘图软件相结合,体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原则。

参考文献:

篇5: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范文]

题目:

信 原 理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的系统的2ASK仿真

五、设计心得和体会„„„„„„„„„„„„„„„„„„„„„„„

1、心得和体会……………………………………………………………

2、致谢……………………………………………………………………

参考文献„„„„„„„„„„„„„„„„„„„„„„„„„„„„„„„„

一、2ASK通信系统发展背景

随着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数字通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普及,研究人员对其相关技术投入了极大的兴趣。为使数字信号能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其调制方式与模拟信号调制相类似。根据数字信号控制载波的参量不同也分为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方式。因数字信号对载波参数的调制通常采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值对载波进行键控,故这三种数字调制方式被称为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经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在接收端解调后恢复成数字信号。因此,调制解调技术是实现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促进通信的快速发展。

现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调制解调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最早的模拟调幅调频技术的日臻完善,到现在数字调制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信息的传输更为有效和可靠。二进制数字振幅键控是一种古老的调制方式,也是各种数字调制的基础。

二、仿真设计原理 1、2ASK信号的调制

2ASK技术是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值变化来表示二进制0或1的。载波0,1信息只改变其振幅,而频率和相位保持不变。通常使用其最大值Acos(t)和0分别表示1和0.有一种常用的幅值键控技术是开关键控(OOK)在OOK中,把一个幅度取为0,另一个幅度取为非0,其优点是传输信息所需的能量下降了,且调制方法简单.OOK的产生原理如图2、2ASK信号的解调

接收端接收信号传来的2ASK信号,首先经过带通滤波器滤掉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干扰,再从中回复原始数据信号。常用的解调方法有两种:包络解调法和相干解调法。

相干解调法

相干解调也叫同步解调,就是利用相干波和接收到的2ASK信号相乘分离出包含原始信号的低频信号,再进行抽样判决恢复数字序列。相干波必须是与发送端同频同相的正弦信号。Z(t)=y(t)cos(t)=m(t)cos2(t)=111m(t)[1+cos(2t)]=m(t)+m(t)cos(2t).式中1/2m(t)是基带信号,2221/2m(t)cos(2t)是频率为2的高频信号,利用低通滤波器可检测出基带信号,再经过抽样判决,即可恢复出原始数字信号序列{an},2ASK信号带宽为码元速率的2倍,即:B2ASK=2Rb.式中Rb为信息速率。

相干解调的原理图如下

三、直接用MATLAB编程仿真

1、实验框图

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为了使数字基带信号能够在信道中传输,要求信道应具有低通形式的传输特性。然而,在实际信道中,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传输特性,数字基带信号不能直接在这种带通传输特性的信道中传输。必须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产生

元速率Rb=1000Band,载波频率为f=4kHZ.以下是仿真程序及注释。例子中采用OOK键控方式实现2ASK调制。第一行为数字序列波***1的单极性不归零码,码元宽度Tb=1/Rb=0.001s,第二行为载波波形,在一个码元宽度,有4个周期的正玄波载波信号f=1/4Tb=4kHz;第三行为调整之后的波形,码元1对应的调制后波形对应正玄波,0对应的调制后波形为0,结果满足要求.。

%数字信号的ASK调制

3、使用MATLAB编程

Clear;

%清空空间变量 m=[1 1 1 0 0 0 1 0 1 1 0 1];

%数字信号序列 Lm=length(m);

%序列的长度

F=200;

%数字信号的带宽

f=800;

%正弦载波信号的频率 A=1;

%载波的幅度

Q=f/F;

%频率比,即一个码元宽度中的正弦周期个数,为适配下面的滤波器参数选取,Q>=1/3 M=500;

%一个正弦周期内的采样点数 t=(0:M-1)/M/f;

%一个正弦信号周期内的时间

carry1=repmat(A*sin(2*pi*f*t),1,Q);%一个码元宽度内的正弦载波信号 Lcarry1=length(carry1);

%一个码元宽度内的信号长度 carry2=kron(ones(size(m)),carry1);%载波信号

ask=kron(m,carry1);

%调制后的信号 N=length(ask);

%长度 tau=(0:N-1)/(M-1)/f;

%时间 Tmin=min(tau);

%最小时刻 Tmax=max(tau);

%最大时刻 T=ones(size(carry1));

%一个数字信号1 dsig=kron(m,T);

%数字信号波形 subplot(3,1,1);

%子图分割 plot(tau,dsig)

%画出载波波形 grid on

%添加网 axis([Tmin Tmax-0.2 1.2])

%设置坐标范围 subplot(3,1,2)

%子图分割 plot(tau,carry2)

%画出载波波形 grid on

%添加网络

axis([Tmin Tmax-1.2*A 1.2*A]);%设置坐标范围 subplot(3,1,3)

%子图分割 plot(tau,ask)

%画出调制后的波形 grid on

%添加网络

axis([Tmin Tmax-1.2*A 1.2*A])%设置坐标范围

y=(x(t_judge));

%抽样判决时刻的信号值 y_judge=1*(y>=th)+0*(y<=th);

%抽样判决信号的0阶保持 y_value=kron(y_judge,ones(size(carry1)));

%抽样判决后的数字信号波形 n_tau=tau+0.5/F;

%抽样判决后的信号对应时间 subplot(4,1,3)

plot(n_tau,y_value)

axis([min(n_tau)max(n_tau)grid on subplot(4,1,4)plot(tau,dsig)

axis([Tmin Tmax-0.2 1.2])grid on

1、图示

%子图分割

%画出抽样判决后的数字信号波形-0.2 1.2])

%画出原始信号波形与解调后信号作对比

四、仿真结果

011

为使仿真过程清晰,忽略了信道的传输延时等,仅考虑了抽样判决点选取时的延时0.5Tb,因码元波特率RB=1000Band,码元宽度Tb=1/Rb=0.001s 故0.5Tb=0.0005s,从图中标注可以看出,信号的起始点为0.0005s。

五、设计心得和体会

1、心得和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主解了要了2ASK调制与解调原理,特别是2ASK调制解调电路的MATLAB实现与调制性能分析,把本学期学的通信原理等通信类科目的内容应用到本课程设计中来,进一步巩固复习通信原理,MATLAB等课程,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通过对通信系统原理和MATLAB的学习,在通过硬件实现时会时不时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诸如:某个芯片的用法、其适用范围、其典型应用时会出现的问题、滤波器的设计、模拟电路中反馈电阻与控制增益器件的调节等等,都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才能解决。在此期间,首先,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搞清楚原理框图,为今后的实验及论文写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其次,在原理图的基础之上,设计具体的硬件实现流程图,利用将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分解转化为多个小而简单的模块的思想,在进行整合、连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解了更多关于通信的知识,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又了莫大的帮助。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强了对通信系统原理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及仿真等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通信原理理论后进行一次电子设计与制作,锻炼了分析、解决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运用学习成果把课堂上学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的应用于实际设计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设计工作的现代化提高一些有真惰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学习成果,看一看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差距,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学习计划,更边学习内容提供实践依据。

2、致谢

在此,首先要感谢蔡老师对我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照顾,细心给我们解答疑惑,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同时还要谢谢同学们热情的帮助。最后,祝老师新年快乐!笑口常开!

参考文献

[1]《通信原理》(第2版)樊昌信 等编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

篇6:化原课程设计(范文模版)

1.设计任务

1.1 项目概况 1.1.1概述

1.1.2设备产业化项目技术的选择

1.1.3 氨法脱硫的发展历史 1.2 设计条件 1.2.1 设计参数 1.2.2 操作条件 1.2.3 相关物性参数 1.3 附加说明 2.反应原理和设计方案说明

2.1 反应原理 2.2 设计方案说明 2.3 设计方案补充说明

3.烟气脱硫工艺主要设备吸收塔设计和选型 3.1 吸收塔的设计

3.1.1吸收塔的直径和喷淋塔高度设计

3.1.2吸收塔喷淋系统的设计(喷嘴的选择配置)3.1.3吸收塔底部搅拌器及相关配置 3.1.4吸收塔材料的选择

3.1.5吸收塔壁厚的计算(包括计算壁厚和最小壁厚)3.1.6吸收塔封头选择计算 3.1.7吸收塔裙式支座选择计算 3.1.8吸收塔配套结构的选择 3.2 吸收塔最终参数的确定 3.2.1 设计条件 3.2.2吸收塔尺寸的确定

3.2.3 吸收塔的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4.液氨吸收液量的计算

4.1 液氨需量的计算 4.2 氨水的配制计算 4.3 硫酸铵产量的计算 5.附属设备的选择

5.1 设备选型 5.1.1液氨供应系统 5.1.2 硫胺处理加工系统 5.1.3 管道输送设备 5.2氨设备使用备注 5.2.1氨存储注意事项 5.2.2氨泄漏事故处理指导 6.项目预算

7.设计总结及参考文献

1、设计任务:

1.1 项目概况

1.1.1 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耗中,一直占70%以上。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炭的消耗量逐年大幅度增加,从1990年的10.6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13.1亿吨,预计在2010年将达到20亿吨以上。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约有90%来自煤炭消费,煤炭直接燃用是造成二氧化硫污染的绝对主要因素。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是我国降水呈酸性的主要原因。

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的危害面极广,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物、人身健康等诸多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据有关资料统计,由于酸雨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数百亿元人民币。

燃煤和煤炭加工工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酸雨和水污染,每年我国煤炭总产量的84%用于动力煤,供应我国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工业炉窑直接燃烧。在这庞大的锅炉用户中,目前大型电站已基本安装脱硫装置,但对于老发电锅炉机组、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基本没有安装脱硫装置,因此,大力发展适合这部分锅炉的烟气脱硫技术及装置,是目前我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污染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设备产业化项目技术的选择

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可将脱硫技术分为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3种。燃烧前脱硫主要是指选煤、煤气化、液化和水煤浆技术;燃烧中脱硫指的是低污染燃烧、型煤和流化床燃烧技术和目前推广和研究的流化床气化为基础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燃烧后脱硫也即所谓的烟气脱硫技术。燃烧前脱硫由于投资大,且占用较大场地,该工作在煤炭供应部门解决。燃烧中脱硫不容易实现,故目前国内已建锅炉脱硫主要是烟气脱硫。

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分为石灰石-石膏法、循环流化床法、氨法、海水脱硫法、电子束法,各方法中又有不同的工艺。

本课程设计采用氨法烟气脱硫,其作为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一种,以氨作为吸收剂其副产品为亚硫酸铵的烟气脱硫系统,在设计冗余与常规石灰石-石膏法相同的条件下,氨法脱硫具有以下特点:

● 吸收塔不易结垢。由于氨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且因亚硫酸铵溶液的化学特性,决定了可以避免结垢。

● 氨法更适合于中高硫煤的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法时,煤的含硫量越高,石灰石用量就越大,费用也就越高,而采用氨法时,因副产物的价值较高,含硫量越高,其副产品硫酸铵产量越大,也就越经济。

● 氨法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亚硫酸铵可综合利用,生产固体硫酸铵成为肥料,无废水排放,无二次污染,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环保产业发展的方向。

● 耗能低,因脱硫过程中不需降、升温,吸收塔阻力小,以广东南海发电厂200MW机组烟气脱硫为例,脱硫运行电耗占总发电量的0.04%。

● 不需设旁路烟道(用户要求设置除外),吸收剂停止供应时,反应塔作烟道使用,不影响机组、锅炉的正常运行。

● 脱硫装置高效、方便,氨法烟气脱硫活性强、反应速率快。脱硫剂为澄清的氨水清液,脱硫副产物皆为易溶性物质,无结垢、无磨损,更容易实现自动控制。烟气不用降温即可进入吸收塔进行脱硫反应,处理后的烟气不用升温即能在露点以上温度排放,脱硫效率大于95%。整个脱硫工艺流程简单,只需配备相应的监管人员就可以运行。

● 阻力小,吸收塔阻力450Pa左右,火电厂脱硫系统建造时,能充分利用原引风机压头的富裕量,一般不需设增压风机或更换引风机,必要时将原引风机叶轮升级即可。

● 占地面积小,220T/h锅炉吸收塔直径6-7米,410T/h锅炉吸收塔直径7-8米,每台锅炉可配一个塔,也可每个引风机口配用一座塔,在脱硫配置上目前是国内占地面积最少的湿法脱硫技术。

● 设备投资低,而且脱硫副产物可综合利用。

综上所述,因此我们小组以氨法烟气脱硫技术为依托,吸收和消化技术中关键设备的加工制造技术,形成与之向匹配的设备加工能力,致力于国家的环保行业。环保行业是新兴行业,行业前景良好,同时利国利民。烟气脱硫技术其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酸雨的产生几率。我们小组的氨法脱硫技术不但无三废排放,更不消耗如蒸汽等其他能源,做到资源节约,更有力于保护自然环境,建立和谐社会,维护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这重要的意义作用。

1.1.3氨法脱硫的发展历史

70年代初,日本与意大利等国开始研制氨法脱硫工艺并相继获得成功。氨法脱硫工艺主体部分属化肥工业范筹,对电力企业而言比较陌生,这是氨法脱硫技术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随着合成氨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厂家对氨法脱硫工艺自身的不断完善和改进,进入90年代后,氨法脱硫工艺渐渐得到了应用。

国外研究氨法脱硫技术的企业主要有:美国:GE、Marsulex、Pircon、Babcock& Wilcox;德国:Lentjes Bischoff、Krupp Koppers ;日本:NKK、IHI、千代田、住友、三菱、荏原;等等。不同工艺的氨法脱硫自20世纪80-90 年代开始应用,日本NKK(日本钢管公司)在70年代中期建成了200MW 和300MW 两套机组,目前已累计运行二十多年。美国GE(通用环境系统公司)于1990年开始建成了多个大型示范装置,规模从50MW至300MW.德国Krupp Koppers(德国克虏伯公司)也于1989年在德国建成65MW示范装置,目前已累计运行十多年。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使用氨法脱硫的机组大约在10000MW 左右。但是,氨法脱硫技术长时间存在着气溶胶、氨损、副产品稳定性的问题,加上氨法起步晚、业绩少,这些都是制约氨法在烟气脱硫上推广的因素,一直没有被企业和环保部门完全接受。1995年国家计委和科技部将氨法脱硫技术作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列入“十五"863项目,经过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多年烟法和工业试验,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氨回收法脱硫技术并树立了工程业绩。目前国内氨法脱硫最大的业绩是镇江江南环保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在天津碱厂建设的60MW机组氨回收法烟气脱硫装置,该装置的成功应用,彻底解决了困扰氨法脱硫技术在锅炉烟气脱硫工程上使用的难题,为氨法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全面应用拉 1.2 设计条件

1.2.1 设计参数 烟气处理量为30万m

3/h(150℃、101.3 kpa),混合气体中SO2的质量浓度为1200mg/ m 吸收率为98% 1.2.2 操作条件

操作压力1.5atm,操作温度75℃ 1.2.3相关物性参数

70℃时水的黏度μ=406.0μPa·s,对于水ψ=1; 3水的摩尔质量M=18kg/kmol; 25℃时水的密度:1000kg/m³; 标准状况下T=273.15k,P=101.3kpa; 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1.29kg/m³; 空气的摩尔质量M=29kg/kmol; 1.3附加说明

塔内烟气流速3.5m/s; 吸收区烟气停留时间t=4s; 液气比L/G=8L/m3

上一篇:中班语言我爱祖国教案下一篇:“新维素”招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