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2024-06-19

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通用6篇)

篇1: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科技进步对农村发展的作用

我国不断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某些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那么科学进步对农村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国庆假期进行了一次调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发行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三 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四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明科技产业的人均产值,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的5~10倍,是手工业的50~100倍。其次,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资料表明,如果以产品的单位重量价格比来计算,钢材为1,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则为1000。美国微软公司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投资总额为2.7亿美元,而第一年就回收了14亿美元。

“科技兴农”的方针

一 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规律 的农业科技体制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 科学 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二 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 企业 的积极性调动

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三 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四 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

一是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五 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六 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七 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到20世纪末,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发展处促进作用

一 加强农作物品种选育与产业化。中国将以专用、优质农作物品种选育与产业化为重点,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种植业产品标准化、布局区域化。

二 加速畜牧业的科技进步。旨在推动中国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二 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全面提高中国农村经济素质和效益,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

三 力争节水农业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针对中国水资源短缺、浪费和污染等突出问题,大力开展农业节水、特别是节水灌溉的研究。

四 加速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科技工作。恢复并改善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 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在中国培育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建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带动农业产业升级。

六 建立区域性农业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建设综合性试验示范区,推动中国不同地区农业实现现代化。

七 加强农业科技基础建设。通过国家基础性重大项目计划、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种途径,不断增强中国农业科技自主、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科技进步对农民的影响

一 科技进步对农民的影响是显著的。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杂交水稻等一系列农副产品的相继推出。农民在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时方便了很多,而且亩产不断提高。

二 随着愈来愈多的农民受接受培训,所以种植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灌溉,使用农药更加合理。

三 由于科普教育的深入,农民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现在在农村使用农药的量越来越少,青蛙等有益动物愈来愈多。

四 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城镇差距开始减小。

五 农村卫生、教育工作得到重视,农民受益匪浅。

总之,科技进步对农村的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农村的经济、卫生、教育方面有了显著提高,这些都得益于科技进步。

篇2: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今天,这个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正是在德国,日本使节团似乎寻找到了自己国家的发展模式。刚刚完成国家统一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在招待宴会上对他们说:如今世界各国,虽然都说要以礼仪相交,但那毕竟是表面文章,背地里实际上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番话让日本人感同身受,他们不仅认同了俾斯麦的强权政治说,同时也醉心于德国的发展模式,那就是由国家来主导工业发展。

历史的巨变常常在一些不太起眼的地方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正是科技创新,不仅让德国和日本先后了解到创新的重要性,在先如今的发展中科技创新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二、创新的意义: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的前提下,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深刻揭示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创新:一般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而科学技术创新则是由“创新”的概念衍生过来的,它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而技术创新的概念则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创造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20世纪50年代,日本把“技术创新”翻译成“技术革新”,认为“技术革新就是开发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它应是包括从研究开发到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从本质上讲,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产生到市场应用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产品的市场销售和转移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对此,1999年8月20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辟地提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赋予了我国科技界新的历史使命,也对中国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党如此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可见它对于社会生产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科技创新以及由此引起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会使一个国家拥有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应该把科技创新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不断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不断提高以科学技术为标志的综合国力。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未知世界的规律;技术的本质在于发明改造客观世界的新手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新的发现,达到新的认识,创造新生事物,这正是创新的根本功能。创新不但决定性地影响着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也决定性地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明成果及时地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或技术上的创新可以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

也许这些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只能算是沧海中的一粟,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正是靠着一点一滴的积累才得以实现的。

三、历史上的创新

历史上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18世纪60年代蒸气机的发明实现了机器化大生产,社会生产力因此实现了质的飞跃;19世纪后期电磁理论的创立和电力技术的应用使生活生产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电话的发明使人们的活动摆脱了空间的束缚,大大提高了生产活动和商业活动的效率;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大型程序的编制和大规模计算的实现成为可能,而近几年随着奔腾系列处理芯片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大规模地普及,又使得计算效率越来越高,商业计算成本越来越低,并且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诞生,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越发广泛,使人类完全步入了信息科技时代······

上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平和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与此相应的是,新科技革命持续、广泛地展开,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飞跃发展。当今世界,伴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等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人类不仅可以利用新型的能源,采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工具,而且开始了对太空、海洋和许多未知领域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许多高新科技产业,比如软件开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原子能利用、海洋生物开发等以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新的制高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越来越大。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实践雄辩地告诉我们:生产力发展程度越高,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社会生产力的贡献就越大。

四、现如今的创新

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既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长期积累的问题,又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重大疾病、生态环境恶化等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对技术、人口、资金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强化技术集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已成为新世纪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目前,发达国家中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达到了60-70%,而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始终走科技发展之路,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才能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

科技创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又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五、结论

创新,是挺进新时代的一张通行证;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是成为高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因此创新的重要性决不容我们忽视。刚从20世纪迈进21世纪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迅猛,是因为创新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国防实力的提升、教育水平的提高、科研成果的不断问世、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无一不以创新作为它们的中坚力量。因为只有创新,才可以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只有创新,才可以不断取得进步;只有创新,才可以随时都走在世界前列。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中始终扮演着催化剂的重要角色;尤其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也越发重要了。

篇3: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科技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 是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 也是文明展示的重要窗口。大力发展以科技馆为主体的科普基础设施, 是当前实施科学文化普及, 促进群众文化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科技馆正是科技创新展示的前沿阵地。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都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程, 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崭新又美好的生活。充分发挥科技馆作用, 满足了公众日益迫切的提高科学素质的需求, 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 对于实现“中国梦”, 创建城市科普品牌, 促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夯实科技馆常设科普基础建设, 适应群众文化需求

多年以来, 社会公众将科技馆看作是科学普及的主阵地, 承担着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任务。而科技馆的常设展厅, 也发挥着这种作用, 其主要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 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 期间也举办一些科普教育活动, 进一步丰富着科普教育手段。科技馆的展品反映和展示了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更替与迅猛发展, 在展示手段上运用了声、光、电以及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现代影像技术等, 通过丰富的感官感受和互动参与趣味性, 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休闲氛围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汲取和补充。据统计, 山东省科技馆常设展厅近几年参观人数年均超过50万人次, 极大地促进了省城周边城市的群众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公众对科普文化需求发生着变化, 一方面科学知识无穷无尽并且日新月异, 其更新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不同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是非常多元化、个性化的, 公众遇到的有关科技问题常常又都是具体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再者公众在繁忙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也很难统一接受某种并不实用的科普。这对科技馆常设展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需要根据公众需求的变化, 对展厅、展品进行功能上的重新定位, 保持展区、展品的持续改造及更新, 维持公众的新鲜感。我们不妨将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加以拓展, 将科技馆建成为一个文化乃至休闲的场所, 把科技馆工作作为一个文化事业来做, 让公众到科技馆参观, 不带任何学习的任务, 在科技馆期间, 没有学习的压力, 身心始终处于放松的状态。我认为这样更能让公众在科技馆里体验、享受科学的乐趣, 科技馆的教育功能也会更大化, 也有利于常设展厅功能的发挥。

3 发挥科技馆临时展览的时效性,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紧追社会热点, 发挥临展的时效性, 举办精彩多样的展览,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临展是科技馆常设展览的重要补充, 具有针对性强和吸引社会关注科技馆的特点。临展的开发以其紧密联系当前形势、详解紧急突发事件、贴近百姓生活, 聚焦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和关注问题、阐述科技发展、解读科技前沿普遍受到观众赞誉, 在丰富科技馆展教内容与手段的同时, 对充分展现科技馆社会教育功能, 发挥科技教育职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馆要立足资源、寻求特色, 才能打造自己的特色科普展览文化品牌,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与特色, 在立足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要寻求特色, 培养并发展潜在资源, 以资源特色相结合的方式, 打造独属自己的特色品牌, 近年来, 山东省科技馆先后举办了“科技创造美好生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蓝色战略世纪辉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专题展览、“动漫展”等一系列主题展览, 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品牌, 最大程度的满足了群众的科普文化需求。

加强临展的开发对科技馆实现社会教育功能, 促进科普资源发展, 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技术成就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馆要依托临展活动, 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档次, 创新活动内容, 逐步把最新科技、最新动态、最新发展形势传送给群众。

4 发展流动科普, 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发展

流动科普主要包括流动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作为“流动科技馆”, 利用车载展品、展板及其它资源, 送科普到基层, 让公众在家门口就能学习科学知识, 了解科技理论, 是为贯彻“宏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精神, 由中国科协根据国情及基层科普工作实际, 创新的一种新的科普形式。数字科技馆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形式生动活泼、互动性强的特点, 主要借助网络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

近年来, 山东省科技馆不断创新流动科技馆的科普宣传模式, 从最初单纯的大篷车送科技到基层, 发展到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巡展, 即组织建设几套科普资源在每个县区找固定场所进行科普展览, 今年又开展了县域流动科技馆项目, 即为省内各市配备1套科普展品, 由各市自行组织展览, 进一步扩大了科普受众面。目前, 我国数字科普发展十分迅速, 众多科普网站的开通使用, 各高校、科普场所等网络科普的建设也日益完善。我省数字科技馆也在不断加大自身发展, 已在省内建立了100个地方子站, 并且开发了物理、化学等一系列科普资源包400余个课件, 进一步推动了基层群众文化发展。

流动科普的发展有效的弥补了县级城市科普阵地的不足, 对加强基层科普工作, 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尤其是青少年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其机动性好、灵活性强、受众面广的特点, 更能有效突破场地、时间、受众规模等方面的限制, 使农村偏远落后地区, 也能领略到先进科技的魅力, 享受到均等的科普公共服务。

5 结论

随着国家、社会对科技工作和科普工作的日益重视, 全国上下掀起一股科技馆建设与发展热潮, 许多省市都将建设科技馆作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提升城市科学文化品位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这无疑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的大好事。作为科技馆展示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常展、临展、流动展, 更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 努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规模大、影响广、反映强烈的精品活动, 通过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实施, 切实形成科技馆的品牌效应, 为群众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今时代, 一日千里, 各行竞秀, 不进则退, 小进亦退, 要勇于创新。在今后的发展中科技馆要围绕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这一中心任务, 服务群众文化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一是利用自身的优势, 针对不同的群体组织专题性的展览;二是针对公众关心的科技发展热点问题组织系列科普展览、讲座;三是大力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 结合社区生活和公众的需求, 组织一些针对性的科普活动, 同时可以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 同社区公众一起组织科普活动。

摘要:科技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 科技馆对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科技馆开展的常设展览、临时展览、流动展览等三方面分别阐述了其对群众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篇4: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发展;科教兴国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规律及其对自然、社会等领域的相互联系的系统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对科学技术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及其社会功能的哲学概括,是指导我们制定科技政策、科技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在现今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不仅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还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一、科技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直接说过科技是生产力,但他们主张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去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曾在 《资本论》和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阐释了生产力的内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生产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反映的是劳动者拥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通过改造自然对象和自然力生产物质资料而形成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后继者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的力量。邓小平的科技观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核心,强调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江泽民通过透彻理解和深刻把握时代主题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胡锦涛对科技的认识更进一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加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科技的功能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论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等一系列论著中,进一步做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的著名论断。他认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而科技是生产力,所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强调,“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是科学技术。“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年江泽民将“科教兴国”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胡锦涛强调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三、科技人才的作用和培养

马克思在 《资本论》中强调了科技人员在社会进步,尤其是科技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指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丰富的实践,人才才能吸取他人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列宁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他在1894年指出:“历史的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于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毛泽东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在1977年,邓小平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江泽民进一步提出,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江泽民认为,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关键是人才。至今,中国科技研究及其应用,产生丰硕成果,与无数的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地在各行各业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是分不开的。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科学建制、科学方法、知识体系的思想升华,也可以说是渗透在科学的社会建制、科学方法、科学活动及科学内容(知识体系)中的思想财富。信息时代环境下的科技工作者,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努力学习和阅读前沿科技方面的书籍,了解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自觉树立科技意识,崇尚科技创新和科学精神。

四、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他们总是紧跟历史潮流的推进,及时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等观点;列宁、毛泽东初步论证了科学技术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则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这样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科技创新是近年来我党在历次代表大会中提出的重要内容。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的本质进行了三维定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经济”定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对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社会”定位;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对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政治”定位。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三维定位,勾勒了科学技术的内在本质,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内容。(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英,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思想的当代意义,社会科学家,2012

篇5: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沙湾县大泉乡党委 田明山

当前,科技发展正面临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尤其中央新疆座谈会的召开,掀起内地省市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对口援建新疆的高潮,为促进县域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时期,沙湾县科技事业获得迅速发展,科技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正在发挥出重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沙湾县县域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

1、县域科技事业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技术性收入,科技事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基础保障能力有限。据统计,2009年和2010年县财政分别完成科技支出资金1084万元、1724万元,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的1.41%、1.68%。实施农业新科技推广补贴制度,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累计为购置大型现代化农机具、养殖良种奶牛、推广高新节水滴灌技术的农户发放补贴资金4220余万元。两年来,全县在农业新技术推广、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等方面新投入资金3.8亿多元。说明县域科技投入主要来自政府拨款,企业单位投入资金来从事技术开发应用性研究较少,从事应用性科技研究和开发的能力较差。

2、县域科技组织机构运行不力,乡镇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机构运行的效率不高,致使乡镇的科技服务体系运转也

不正常,乡镇站所改革后保留或重组的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不同程度存在工作经费没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且待遇偏低、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不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不够以及中心功能弱化等问题。

3、科技评价体系不健全,科技工作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县级综合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数据难以全面反映县域社会科技发展的实际状况,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农村中多种经济成份的科技活动成果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同时,乡镇(场)缺乏有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的科技规划,在规划的实施中也面临许多阻力。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当前,强化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必须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为方向,以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为主题,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各类项目为载体,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突破,优化县域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引导县域经济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沙湾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2、主要途径

一是坚持特色导向,实施重点突破,依靠科技增强县域

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坚持通过优化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强人才培养和项目支持等方式,为特色产业的发育和成长提供有效支撑。重点支持市场前景好、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性强、辐射面广、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产业发展,形成若干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壮大规模,形成品牌。

二是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依靠科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农业。组织实施科技兴农工程,重点抓好农业生物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率。

三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县域工业化。以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改造为龙头,加强高新技术的渗透嫁接,运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

四是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植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发挥优势,培育特色;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原则,建立完善科技产业化的发展体系,有效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

五是以科技园区建设为中心,构筑县域经济发展新平台。发展县域经济,还必须精心构筑产业园区。近年来县内

外先进地区的实践表明,园区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担负着整合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任。因此,我县经济要以园区发展带动外资结构优化;带动县城布局优化,拉大城市骨架,拓展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发展轴;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带动社会资本结构优化,促进民营经济、集体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者相互渗透,均衡发展;带动发展环境优化。

3、落实科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八大重点工程

科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项目,关键在实施,关键在落实。乡镇(场)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农业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软科学计划、科普计划及火炬计划等不断生成、储备和实施一批关系全局、有助发展和带动性强的项目。“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动包括农业“五新”科技推广工程、农村科技产业集成建设工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农业科技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乡镇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民营科技企业培植孵化工程、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等八大重点工程建设。到2015年,力争县域综合科技投入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科技设施水平、综合科技实力(含主要人才发展情况、完成科技项目能力、推广科技成果能力、科学技术普及能力等)有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以科技支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三、强化科技支撑作用的保障措施

必须看到,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自然资源的作用日渐削弱,资本与技术要素的作用日益重要,县域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从资源经济型向资本技术型的转换。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促进县域科技事业发展,政府应在宏观调控引导、科技资源整合、营造创新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结合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整合和优化县域科技资源,实现县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各要素的有效偶合和联动。

2、增加财政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建立多元投入体系。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高投入、高回报,政府应加大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环节的投入,确保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大科技项目补助费等科技三项经费支出的稳定增长,提高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建立和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采取科技与金融结合争取科技贷款、科技风险投资、加强横向经济技术协作等方式吸引资金;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争取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的扶持以及各级各类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建立完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中小企

业科技产业贷款的担保基金,合力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尽快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产业投入机制。

3、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政策措施的具体贯彻执行的力度,营造良好的促进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和技术文化。要以技术创新项目为纽带,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集成和有效组合。重点抓好以消化、吸收、革新和创造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为主要功能的技术创新系统,以传播科技成果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中介服务为主要功能的传播系统,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要功能的应用系统建设,形成既与国家创新体系相适应,又符合本地实际,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高效运行的县域技术创新体系。

4、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县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逐步形成政府扶持与市场引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以高科技农业企业、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体系,吸纳运用科技成果,加速成果的示范和转化。建立以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技术协会等民办专业服务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和成果转化提供信息、中介、咨询、技术服务。

建立健全农业科研开发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和科技成果开发转化等工作,形成技工贸一条龙、技农贸一体化的科技服务网络。加快县域信息化建设,发展乡村信息网络。实行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从政府业务部门中选派技术人员下乡镇服务;与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合作,交流选派技术人员,开展项目合作等。

篇6: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进一步明确农业工程在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作用和任务,以促使农业工程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该文在分析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形式、特点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及内涵,农业工程的任务、特点及研究领域,农业工程科技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介绍了农业工程科技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状况,提出了加快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正文: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路桥区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纵观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拥有一支面广量大、以农民购销户为主体的农产品流通大军

路桥农民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信息优势,利用多年经商经验,走南闯北,开拓市场,建立销售网络,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有的自产自销,有的联户销售,有的则实行产销两地合作购销。蓬街镇是我区的主要蔬菜基地,拥有1.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年产量近6万吨。除了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外,该镇农民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寻找市场拓展销路,网络覆盖华东地区。金清镇充分发挥海涂广、河塘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年销售总收入高达3亿元。据统计,目前全区农产品产销专业户高达1.1万户。这些专业购销大户成为我区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二)培育了一批档次高、上规模的农产品生产销售基地

从90年代后期开始,路桥各级政府将培育发展农产品产销基地作为加快农

业产业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引导农民因地制宜种植水果、蔬菜、花卉,发展

畜禽、水产品等,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蓬街、峰江等地建起了近万亩

葡萄生产基地,总产量超过1.5万吨,年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金清镇建起

若干个规模化淡水养殖场,每年向市内外市场提供各类水产品1.2万吨,年成交

额突破2亿元。此外,桐屿的枇杷、蓬街的蔬菜、峰江的杨梅和花卉等基地亦颇

具规模,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而且远销杭州、上海等地,有力地促

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建起一批以专业市场为骨干、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农副产品市场

农副产品市场是实现农业社会再生产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产品流通中起着重

要中介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路桥农副产品市场逐渐增多,并向着规模化方向发

展,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至2007年,全区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到

40多个,年成交额突破15亿元。如路桥的副食品批发市场、路桥果蔬市场、路

桥粮油批发市场、金清水产品市场,年交易量均超过1万吨,逐步形成了农产品

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

农民购销队伍的建立和市场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的农产品销售,并逐

渐进入全国性的大市场、大流通,销售网络覆盖10多个省市。

但是,在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

四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农业产业化来自于农村干部群众的实践创造,其认识有一个渐进的、不断深

化的过程。当前,我区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部分干部

群众对农业产业化的含义、地位、作用等了解甚少,他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参

与了主导产业和农业商品基地的建设,但大多数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步人云亦

云,处于盲目自发状态,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

(2)有的干部群众认识不到位,不了解农业产业化对于实现农业第二步飞跃的重

要意义,对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没有认真的研究,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

问题、新矛盾不是积积去想办法解决,而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导致运行机制的研究探索滞后,更谈不上把推进产业化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有机结合起

来,去研究、去探索、去推进。(3)不少部分对农业产业化缺乏深刻理解,有的对“龙头”理解过宽,把一些小型加工厂甚至个体作坊看作“龙头”企业。有的对“产业”理解片面,把在乡镇甚至是一个村里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生产项目也看

作“产业”。这些片面认识的存在,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内部体系发育滞后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

化服务“的要求,组织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从最近几年外地和路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看,与此相对应的是主导产业、商

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三大要素”。“三大要素”的状况决定着农业产业化发

展的状况。当前“三大要素”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主导产业零星分散。

“产业”原作为工业用语,是与社会化.大规模联系在一起的。在目前以家庭联

产承包制为主体的经营体制下,只有把个体经营凝聚到一起,产生巨大的规模效

应的生产行业,才能被称为“产业”或“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中的主导产业,应该以在当地国民总值、农民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为基本特

征。目前,路桥一些地方的“主导产业”尚不具备这样的特征,有的镇(街道)甚

至还确定了几个主导产业。由于重点不突出,依然是小规模生产,单个的农户仍

然处于盲目经营状态,农产品不能做到大批量生产和销售,很难进入大流通。(2)

商品基地规模小。农业商品基地建设是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产业化要求适度

规模经营相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最近几年,路桥虽然组织实施了畜牧、水果、蔬菜、海塘养殖等农业商品基地建设,但大多数仍然是小农式经营,基地规模小,科技含量差,商品率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生产方式的继续。(3)龙头企业带

动能力差。一是大龙头少。近几年虽然兴办了一批龙头企业,但是大多数是年产

值只有几十万元或几百万元的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开拓市场能力差,不仅企

业自身不能快速发展(有的甚至处于亏损停产状态)也很难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

发展。二是形式单一。目前路桥的龙头企业基本上都是初级农副产品加工型,市

场型、科技型相对较少,致使农业资源难以实现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产品

不能实现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既影响了农民收入,也影响了农业发展。三是功能

不能够完善。农业产业化要求起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必须既是生产流通的载体,也是服务调控的载体。而路桥大多数龙头企业实际上只起到一定的流通作用。服

务调控职能还无从谈起,因而不能很好的发挥带动作用。

(三)运行机制不完善

农业产业化“三大要素”——主导产业、商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在发展过

程中,需要有相应的运行机制把三者连接起来,近年来,虽然在各地方也进行了

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碍因素。(1)管理体

制不适应。现有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仍然是职能分散,条块分割,业务部门强调

垂直领导,地方则要求横向联合,各有各的“顶头上司”,各有各的“尚方宝

剑”。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和综合协调机构,管理上相互掣肘,调控力量相

互抵消,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内耗。(2)政策法规不配套。实施农业产业化是一项

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配套完善的政策法规,如龙头企业的扶持、管理,产业化

组织的审批、信贷,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协调等等,都要有相应的政

策法规作为准绳。目前,国家、省、市尚没有制定和出台操作性强的相关的政策

法规,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3)内部利益调节机制不

完善。龙头企业与商品基地及农户尚未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联心联

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当某一种产品市场价格较高时,农民将其拿

到市场上去卖高价,龙头企业因得不到充足的原料“吃不饱”而使生产受到很大

影响;当某一种产品在市场滞销时,农民只好去找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又不能很

好地保护农民的利益,拒收拒购、压级压价、拖欠贷款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同时,部分龙头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自我积累和长远发展,既不注重扩大规模,又

没有建立市场风险基金,一旦市场发生波动,整个产业体系就会因缺乏风险共担的机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而解体。

(四)发展环境不宽松

农业产业化作为新生事物,它的羽翼还不够丰满,筋骨还不够健壮,还需要

社会大力保护和扶持。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环境还不够宽松,主要表现在:

(1)组织领导不够得力。区、镇(街道)两级尚未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机构,尚不完

善对产业化进行指导、协调、研究和探索,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产业化实施中遇

到的困难问题,一些镇(街道)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化发展规划。(2)市场体

系的不够完善。就时常体系而言,农村集资市场覆盖率低,设施配套差,流通服

务组织薄弱,农民自产的产品还得靠自己寻找出路。就服务体系而言,服务内容

比较狭窄,手段落后,尤其是对产后服务显得更为薄弱。(3)扶持措施不落实。

国家扶持资金向产业化倾斜力度不够,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因财政困难难以即时足

额到位,集体经济薄弱,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

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

展的重要经营方式之一,而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与市场和农户两头对接,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在农业产业化

经营中起着核心和支撑作用。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中国科技论坛

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提高

农产品的深加工程度、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增加当地的财政

收入和农民的收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也是现代农业建设中农业

组织创新的路径选择。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

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并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支持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中央文件对龙头企业、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清楚的论述。理论上,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龙头企业将千万家农户和国内外市场相连接,具有引进技术、深化加工、服务农户、开拓市场等综合功能,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其次,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带动了结构和管理创新,把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和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应用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过程,从而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最后,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还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途径和出路。龙头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实现科研与生产、市场需求相衔接。但现实中,农业的特殊性使得这些涉农企业存在诸如收益低、规模小、筹资难、管理水平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再加上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与风险,给企业的技术创新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这些正是湖北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实践证明,西北多数农业生产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和发达省份相比,西北部省市的农业产业化还存在龙头规模不大、管理水平不高、发展资金缺乏、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不仅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而且还会对技术创新的进行产生不利影响。

(一)企业大多规模小,经济贡献偏低,西北部地区的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产品市场占有率低,难以形成大气候。

(二)缺乏优秀人才,管理水平不高绝大多数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尤其缺少懂经营、善管理、有战略眼光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程度、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和农民的收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也是现代农业建设中农业组织创新的路径选择。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并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支持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中央文件对龙头企业、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清楚的论述。理论上,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具

上一篇:文员见习下一篇:最新食药执法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