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责任如何体现

2024-06-19

教师的责任如何体现(通用10篇)

篇1:教师的责任如何体现

教师的责任如何体现

敬仲中学 仇娟

比尔盖茨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课堂和学生负责,要时常做到心中有学校有学生,随时爱护学校的荣誉,维护学生的自尊,指导学生的学习。

但作为一名教师,有些场景一定在我们的周围出现过:

1、随意调课。

2、学生十几个人睡觉,上课教师视而不见。

3、学生因迟到、缺交作业被罚站在教室外。

4、上课期间教师随意走出教室,置学生于不顾。

我们都知道,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像以上这种现象,如何做到让学生健康成长,如何做到爱护关心学生、维护学生自尊,如何做到对学生负责呢?

我们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一要强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我们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就尤为重要,使其和谐、健康的发展。既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人生方向的引领。二要强调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既能理解学生成长的苦恼与抗争,具有同理心,又能带动、帮助学生,具有影响力;乐于做学生的伙伴,在平等中感受升华,在成长中享受收获。唯其如此,教师的责任心才能成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教师这个岗位,虽然工资待遇不高,但目前又是多少人想谋求的职业,当前大量的毕业生推向社会,却苦于找不下工作,其内心是何其的纠结。这就像“围城”:城里的人像出去,这山望着那山高;同时城外的人想进来,因为他要生存。

教师这个岗位要永远存在下去,总需要人来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什么样的人适合干教育?首要的是德,品德蕴含着其品质、素质、态度。没有一个好的态度即使再有能力又能怎样?一名教师有了好的品德就会指导着自己严谨治学。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促使自己以学生为核心,关心关注学生的发展。其平时的教学态度必然是端正的,这样的教师起码是称职的。照这样去推理我们又怎忍心去耽误孩子们的哪怕是一分钟时间。教师们如果能做到这样,对孩子们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教育。

有人讲,教师这个岗位、这个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大道理我们可以先抛弃一边,从生存的角度来讲,从当前这个社会来讲,拥有一份比较稳定的职业何其不容易。

我们当教师的,自私一点讲想一想是为了自身及下一代的生存。故而我们就应该凭良心、凭一份责任心去备课上课去进行课堂管理。试想:假如我们的孩子任由教师随意地耽误了其功课,教师有事随意安排上自习,置其于不顾,我们做为家长的又会怎样看待?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静心去反思一下,我们做教师的可能会有新的收获。进行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吧!

篇2:教师的责任如何体现

教师的责任首先来源于对学生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虽然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但孩子的教育主要在学校中进行,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表现,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因此,教师要像热爱自己的家庭一样热爱学校,像关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关爱学生。

热爱学生,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朋友,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

其次,在爱的环境下教育教学。特别是学困生。教师要学会欣赏学困生的某些优点,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挖掘其内在潜力,使他们感到老师重视他们、理解他们,老师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在教学中以诚心、耐心、爱心、热心来建构教学,不用体罚、变相体罚,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就会使学生在情感交流中实现自主学习。

最后,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多鼓励学生。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让学生为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感到骄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篇3:教师的责任如何体现

现代社会媒体不但是信息传播的平台, 还是一种社会力量, 能够对信息传播的内容加以选择、取舍、控制, 以代表媒体组织的立场和价值观, 媒体的传播诉求应当充分体现“二个服务”、“三个贴近”的社会责任, 即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然而现在媒体进入娱乐大众时代, 某些媒体的日子不好过, 于是婚恋交友、情感故事类等盲目追求收视率的节目被大肆造假炒作, 种种低俗之风, 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批评, 也损害了媒体形象。国家广电总局不久前为此连发文件, 对这类节目严加整顿, 而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某些媒体一味攫取眼球效应, 追求经济效益, 忘记了自己的责任良知。那么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一、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勿忘社会责任

媒体已成为公众舆论的代言人, 社会良知的守护者。它不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反映生活、干预生活, 而且推动着社会在鞭挞假、恶、丑中不断走向文明进步, 舆论监督也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 被人民群众寄予深切的期望。但近来国内几家知名媒体在几件原则很强的事件面前, 或是人云亦云地跟着瞎起哄;或是颠倒黑白地信口胡言;或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受害者, 丢掉了应有的社会良知。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社会责任都是媒体的永恒担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媒体如何适应时代要求, 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是务必常提的话题。一些只顾吸引眼球的低俗新闻其结果是少数媒体攫取了自身的蝇头小利, 却对广大受众毫无正面意义, 反而制造了大量的价值负资产, 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而从长远看, 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的行为, 违背市场规律和媒体发展规律, 不得人心, 也不可持续, 势必受到受众和市场的双重淘汰。这一点, 已经在不少媒体“摔跟头”的事实中得到了印证。去年, 省内媒体集中关注的“伊春空难”中, 个别媒体为了爆“猛料”, 抛出“空难是由机长导致”等等不符合实际的报道, 引起受众对整个民航驾驶员资质的疑虑实属不负责任的行为。

二、创新内容要以事实为基础

在媒体格局日新月异的时代, 创新是自由的, 但也是有规范的, 尤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媒体都希望自己的标题内容标新立异, 但要尊重事实, 不能跳出社会伦理底线随意出牌。如果说创新是天马行空、自由飞舞的风筝, 那么道德和责任就是牵引它的坚韧细线。从根本上说, 媒体的创新, 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而是为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媚俗节目可以得到短暂的收视收听率, 但决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突发事件可以有发散性思维的深度报道但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三、突发事件中更应展示记者的职业操守

受众对于事实真相的渴求对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说真话, 突发事件尤其如此, 或许说一次假话, 写一篇假新闻, 合成一张假照片, 会让自己得一时之利, 但是一旦被人发现, 其损失又是不可估量的, 影响个人声誉不说, 还会使自己供职的媒体公信力下降;轻则丢饭碗, 重则被依法追究责任。即便一时侥幸未被发现, 面对那些被自己愚弄的大众, 自己良心上也会受到谴责。某些媒体从业人员一味地追求新奇特的爆炸效果, 把应有的职业道德置于脑后, 尤其是某些突发事件的报道和善后处理报道, 娱乐了大众却伤害了人心, 甚至有些记者在报道中一味地渲染血腥和仇恨, 误导了受众。谈到这个问题时不能不对香港记者在突发事件中的表现表达钦佩之情。去年, 菲律宾人质事件发生后, 香港媒体一开始就是电视直播, 详尽地报道真相, 满足大众的知情权, 随着事态的进展, 香港民众中传来了对菲律宾政府处置不当的抗议声音, 同时在娱乐界颇有影响的成龙大哥的言论也在网络传播, 这个时候媒体如煽风点火很容易引起民众的愤怒。在防止种族歧视方面香港媒体表现出色, 香港各大报纸均发表评论谴责种族歧视言行, 香港电台主持人吴志森在【明报】发表言论:提防掀动种族仇恨是香港传媒的优良传统。之后香港媒体又纷纷报道了各类社会组织及时开办情感救援热线和心理支援的事, 起到了疏导民众心理的重要作用, 很多记者参与了8月29日的民众游行, 知名记者闾丘露薇也在游行队伍中, 她没有为了所谓的新闻效果把镜头伸向极少数冲动言论者, 而是展示了香港民众的平静、悲伤和沉默, 告诉民众“只有佐以事实加害者的歉意才算真诚, 只有找出真相才能抚慰被害者的伤口”, 香港记者在悲剧发生后表现出的人性和理性值得我们学习, 这种理性背后是一个记者完美恪守职业道德的精彩体现。

一个高扬社会责任旗帜的媒体, 一个在光影声色、图片文字等一切细节中都为社会文明进步而努力的媒体, 必定会赢得市场, 赢得受众。■

篇4: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让学生明确主动学习的目标

新课标在基本课程理念中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认真地学习,鼓励其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都不丰富,还缺乏一定深度的认识辩别能力,对教材的把握及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都不可能超越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的老师,因此,让学生很好发挥主体地位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如果说学生是扬帆起航的船,那么教师就是把握方向的舵手。必须要有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课堂的科学掌控,才有可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二、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生活实践,因此,语文教学非常注重“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堂上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的表达、朗读、批注式阅读、写作技巧等诸多自主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这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要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在教师的多次反复指导下呈螺旋上升的趋势而发展的。另外,教师凭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受过的教育训练,该出手时就出手,或发动,或指导,或点拨,往往能为学生选择最便捷、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目标。一位老师在讲授《普罗米修斯》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决心,设计了以下情节:在一段低沉凝重的音乐声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引导语,将学生带进文本,一遍遍引读“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老师精心设计的情境,引导学生轻松地走进了文本,不但落实了朗读训练,而且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突出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

三、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和信心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文言文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深奥难懂而又无趣无味的。一位老师在教学《伯牙绝弦》的时候,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部分内容的意思,感受伯牙和子期之间那种心心相印的默契,巧妙地出示了一组四字词语“杨柳依依、月光皎皎、清风徐徐、炊烟袅袅……”引导学生将这些词语套用进原文中去诵读,比如:“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善哉,依依兮若杨柳!志在月光,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月光!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样的处理,使孩子们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一扫而光,兴趣大增,不仅饶有趣味地用进了老师提供的词语吟诵,自己还尝试用进一些新的词语吟诵,不但理解了文言文的字面意思,还明白了什么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进而感受到钟子期确实是伯牙的知音。对于课文所写的“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理解也同样水到渠成。就这样,一堂对于小学孩子来说本应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教学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最终焕发出了学生主动学习和乐于学习的魅力。由此可见,语文课堂中教师科学、智慧的引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

四、自身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课程,教师课堂上的微笑地倾听、耐心地等待无疑会使学生怡情养性;精炼的语言、幽默的风格亦在教给学生与人交谈的技巧;深情的朗读、漂亮的板书也必然會让学生心向往之;课堂上敏捷的思维、广博的知识更是会让学生佩服有加。这一切,都是激发学生学语文、爱语文的内在原动力,还有什么方法能比学生从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求更有效吗?

没有学生主动学习的语文课堂仿佛是一篇八股文,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却形容枯槁、索然无味。而缺乏教师主导的语文课堂又仿佛是一出排演后的课本剧,学生们是“你方唱罢我又来”,热热闹闹;听课老师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津津有味。学生忙着展示自己,老师们则忙着欣赏他们的展示。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统一,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丰满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而简单撇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谈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科学也不负责任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第四小学)

篇5:课堂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摘要:教师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切入点,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深层次的知识打好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启迪

引领 激励

合作

实践

新课程标准下带来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改革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以因材施教为教学指导思想,围绕智能培养和个性发展两个层面,全面参与和交流,实现自主化学习。新课程标准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或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是受教育者,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知识经验还不丰富,智力、体力还不成熟,他们非常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恰恰如同向导一般,起着一种引导路程、把握方向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导作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究竟该如何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呢?认为需要做到如下六个方面:

一、启迪学生学做人

在成才与做人之间,可以说,做人更重要,做人是学生成才的前提条件和保障,作为教育活动的导师,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思想状态,不断地陶冶学生的品格,塑造学生的灵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深入学生当中,真实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引领学生会学习

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提高。就要进行周密的组织和计划,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时地运用表扬和赞赏等。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使之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另外,教师更要注重关键点和难点的引导。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关键点上的引导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障碍,并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学习方法是构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要素之一,教师学法指导得好,学生掌握学法,其学习主体性就发挥得好,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得活跃而且主动。“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独立地获取和选择教学信息,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重视教法,轻视学法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学法指导作为课堂评价标准,以强调在“教”中注重“学”,进一步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师主导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非常重要,千万不可忽略了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要活现于师生共同钻研、教学相长中。教师的敬业精神、渊博的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言行一致的作风,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教师积极进取、自我发展的行为又昭示出“学无止境”的真理,教师的形象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学识魅力、教师的个性魅力像“细无声”的“春雨”永远滋润学生的心田。

三、激励学生会思考

作为教师应把同学们通过艰苦努力获得的东西应视为最宝贵的财富。不管它是一个小小的问题,还是一个有创意的想法,总之是孩子们思想的结果。教师对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除指出不足之外,要给予极大的鼓励,可利用多媒体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把他们的成果展示在更多的人面前,让更多的人欣赏鼓励他们这种探索精神。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更有利巩固学生的研究热情。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学生会从中获得力量,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破除其思维的片面性同、定势性等并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经过长期的激励与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及创造性等特点,最终使学生能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并能灵活地运用多种思维技巧。

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要在学习中培养,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的教学模式,真正成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途径。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地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更多地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生活中,应该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帮助、学会分享。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他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得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要充当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当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与及时的帮助。①对学生的自学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教师或通过展示自学提纲,或出示情景材料等,对学生的自学内容要加以规范、指引,使他们不偏离教学的大方向。②对学生的讨论要加以及时的诱导。教师设置的讨论问题应能激发学生想说话的欲望,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加以诱发,使学生朝深刻、创新的思路发展下去。③对学生的训练要深入细致地辅导。当然这辅导不是对对答案,而是通过耐心教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使学生领悟知识的内在联系及提高解题的技能,使他们的智慧又一次得到提升。④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加以有效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教师要从指导内容、指导方式、指导力度等方面加强自己的有效指导,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

五、学习过程的评价者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不可或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 :“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学业的完成,需要经历必要的过程;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更要在一定的过程中表现。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全面、准确。”可以看出,新课标更加强调了学习评价的过程化。所以,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往往面向的是学生的现在和未来,重在学生发展的评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对今后的学习产生的借鉴意义,更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实践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正确的情感体验、价值观。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六、指导学生能实践

简言之,即指教师要导“行”。“行”可以说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而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它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多方面的操作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操作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创造力等,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时空条件,注重实践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进而促使学生能将知识与能力融为一体,灵活运用实践的方法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有目的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所以要舍得花时间去引导学生多读、多说、多写、多实验、多观察。积极开展能激发兴趣思维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以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位置发生了根本改变,教师不再是过去主宰课堂的权威者,而只是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究伙伴。推进课程改革,更不应忽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学离不开教,教也离不开导,教师必须精心地导,学生出色地演,才能全面地实现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平等、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实践者,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姓名:朱爱仙

篇6:教师的责任如何体现

对于教师的课堂智慧如何体现在课堂上这道作业题,说实话,我思考了很久,琢磨了很久,看了很久,但还是觉得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今天,终于拖到了最后一刻,必须得完成作业了。我找到了学校的老教师,也是我的直接领导,问他教师的教学智慧到底是什么?他跟我说了很多很多,通过他的讲述,我大概有那么一丝明了。根据我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下了以下的几点粗略见解,如有不恰当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首先,何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依我个人看那就是,你对出现

在课堂上的,且没有在预设范围内所发生的“出乎预料”的事情的机智、灵活的处理,并且通过处理,会缓解教师的一些“尴尬”,或者从另一个角度启发学生。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一次教学过程中的关乎于课堂教学智慧的小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章,每每自己读到这篇课

文时,眼角总会湿润。所以,这学期在上这篇课文时,我花了很多心思去设计教学,以求能让学生跟我一样能体会到革命先烈们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因为课文的生字比较多,并且笔画都比较难,分别是“寇、晋、榴、崖、斩、钉、截、攀、罢、豪”等十个生字。

平时我在生字的书写上不是很注意,有些笔画不是很规范。那天

学习完生字,我们班的向芬就站起来说:“向老师,你有个字写错了。”我一听,顿时觉得有些尴尬,然后眼光向黑板瞄了一瞄,看看自己到底哪个字写错了。其他的学生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板,仿佛都在寻找

老师的错误在哪里。同时,我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也为了不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故作镇定的对向芬说:“真的吗?那你能告诉老师,老师哪里写错了吗?其他的同学肯定也想知道,对不对?”“对!”顿时,其他同学都安静了下来,静心的等待向芬同学的讲解。向芬见大家都那么认真的听着,她指了指黑板说:“向老师,那个日寇的‘寇’,元字中间不是支,上面的那一横只有一半。”接着,其他同学对比了一下书本,也纷纷说:“是的,是的,不是支,向老师写错了。”我盯着‘寇’一看,果然因为自己的粗心,写错了。这时,我想,如果单纯的说老师错了,肯定同学们会觉得老师的知识水平不行,或者觉得老师很粗心。所以,我马上笑道说:“哈哈,向芬真不错,向老师的错误你果然找到了。本来向老师还担心,没人发现这个错误,要老师自己说出来,你真细心。可是,向老师的错误难道只有这一个吗?谁还能找到老师更多错误?”这么一说,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是老师粗心写错了字,他们开始怀疑是不是老师故意写错在考他们。班上顿时炸开了锅,学生们纷纷拿起书本认真的对比起书本上的字和我所板书的生字的区别,边比较,一些同学还边讨论。学生们经过几番认真的对比和讨论交流,纷纷的把手举了起来,还兴奋的喊着“老师,我知道,我知道!”见着这样的情景,我露出了笑脸,连说了声“坐得最端正,手举得最好的同学,我就会给他一个指出老师错误的机会。”学生们连忙坐得端端正正的,也没有人说话,手也举得高高的。这时,我叫了一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站起来说话。他一脸的自信对我说:“向老师,手榴弹的‘榴’中间有个点你忘记了。”我一听乐了,我知道他说的很对,因为‘留’这个字以前我一直少一点,是个错字,今天又板书错了。“嗯,真不错!原来你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样子以前是向老师没发觉呢!”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摸了摸脑袋,我让他坐下了。还有许多学生举手,我再叫了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这时的他完全没有了平时的调皮,一本正经的看着黑板,说:“斩钉截铁的‘斩’左边的车下面不是一横,而是一提。”有的学生一听,马上去书本上翻看,然后惊讶的小声说道:“哎,真的是一提,我都没发现。”“哈哈,梁自福,平时你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原来你也有这么细心的一面,你看,好多同学都没发现老师的这个小错误呢!”我为他鼓掌,其他的同学也跟着为他鼓起掌来。然后我再叫学生们说了说每个生字该注意些什么,哪里可能会出错。虽然整节课我们都在学生字,但是我知道,今天这几课,学生们不仅仅学会了这十个生字这么简单。他们学会的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善于观察的习惯。他们更学会了一种精神,敢于同权威挑战的精神。

篇7:教师的责任如何体现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这是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必须时刻尊重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任由学生自己学习,而是要求教师以春雨润物之举,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画龙点睛之笔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教师学法指导的好,学生掌握学法,其主体性就发挥的好,在学习活动中就表现的积极主动。“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新课标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学习。所以,我在课堂上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努力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就应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为目标。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用心设计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

问题设计,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各抒己见,说自己的话。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提问题。譬如,我在教学《奇怪的大石头》时,就站在学生的角度问“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个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爷爷说的吗?”学生的回答很积极,也很精彩,“李四光爷爷,你真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我要向你学习!”“李四光爷爷,我感受到了你执着,我也要向你学习,做一个执着的人。”

另外,教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建设性。可问一些“读了这一段,你了解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明白的?”这一类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或者针对文章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例如《风筝》一课,在理解“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一句时,我这样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就是这些做风筝的孩子中的一员,你们这样精心的扎着风筝,连每一个接口处都缠得那么仔细,贴得那么结实,你们在想什么?”“你们精心地画了这么多色彩,你们在想什么?”我抓住“精心做着”引导学生体会和想象“我们”的心情,进而理解“憧憬和希望”的含义。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但有话可说,而且对学生感悟文中人物情感很有帮助。

此外,还要设法将“教师的问”转化成“学生的问”,如“读了这一段,你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的?”这样,学生就会反过来问老师,问同伴。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活”起来。

完整的教学既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结论明确地加以改正,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让学生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所以,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要及时,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如“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你倾听得仔细,耳朵又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其实,除了用语言来评价,还可以用眼神、肢体语言(拍拍肩膀,摸摸头发等)来进行鼓励、批评或提醒。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有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学生就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课堂也一定会如清泉不竭,充满生机。

篇8:新课程下如何体现教师角色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 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方式正在向创新性学习转变。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变, 但他却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 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 他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 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等, 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策划者

作为策划者, 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部分, 教育不可能游离于社会发展而进行。作为策划者,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 选择教材和教具, 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策划者”的作用就是要策划出让学生感到有内容可练的课堂活动, 这样的课堂活动才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中心, 但课堂教学中起“灵魂”作用的应是教师。课堂上学生像是“演员”, 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导演”, 他要像一个节目策划, 他让“演员”有自我发挥的空间, 又能胸有成竹地控制“剧情”的发展。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指导者有两种, 一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 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另一种是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 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 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更为主动。在现代远程教育中,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多元化学习提供多媒体形成的信息资源, 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所学知识的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组织讨论和交流, 并对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使之朝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更多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 认真分析学生思维的差异、特点、方法等, 及时开发和制作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精心搞好教学设计,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 促进学生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征。教师要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 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 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资源, 特别是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四、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被视为教学法和教育理论的实践者, 是讲授教材的人, 因此, 教学这种教育被视为是非理性的, 教师只关注我教了什么, 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知识性的目标, 而教师本人很少被视为学习者以及教学与学习机构内的变化力量。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种理念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种种问题,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五、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

教师的学识、气质、管理能力及方法、个性、人格、思想道德修养不但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教育的促进, 还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在繁琐工作的具体操作中, 应该以关爱为桥头, 用理解做桥梁, 在平等这一桥墩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分析决策能力,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积极开阔的胸襟, 无私的奉献精神, 要善于用道德之心、真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教育和培养学生;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 将本班培养成积极向上、奋发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团结友爱的坚强集体。

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 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兴趣、个性爱好等, 以保证做到因材施教;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 共同解决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构思, 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时, 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和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一位参与者、倾听者, 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点拨者和导向者。教学有乐, 教学相长, 课堂上老师的倾听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 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体会到适当点拨是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的重要一环,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学生思维出现凝滞“山重水复疑无路”时, 教师的及时点拨往往会使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 恍然大悟的感觉, 从而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产生反思。

篇9:生涯教师的专业性如何体现

生涯教育不仅是一门课程的任务,而且是每一位教师的义务,但是,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生涯教育和生涯规划的观念还比较新鲜,因此,在学科教学中融合生涯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一些教师对于生涯教育的相关知识了解也不够。教师是生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对生涯教育的理解、认同和参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涯教育的效果。生涯教育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及教育实践提出了挑战。

生涯规划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的理念,学会生涯规划的方法,应当贯穿学生的一生。生涯教育也并非仅仅是一门课程,它应当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三大功能之一——辅导功能的体现,是所有教师都应该承担的义务。生涯教育对教师来说,既是契机,也是非常大的挑战。但仅这样理解还不完全,生涯教育其实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能有效促进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和进行新的教育实践,给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和发挥才能的空间,还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涯规划。

行政部门与学校管理者设法健全学校民主制度,使教师成为教育和教育改革的真正主人,使教育改革由行政指令变成教师的内在要求,这是关键性的举措。课程编制也很重要,上级教委不可能广泛提供生涯教育的教学材料,而只能由教师自己来收集和编制有关生涯教育的各种材料。

备课是教师生涯教育的重要环节,把备课放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中就构成了广义备课。生涯教育广义备课的特点有三:一是备课内容广,远远超出心理学的范围,需要教师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文理兼备,不断提高;二是时空范围广,时时是备课之时,处处是备课之所;三是目的指向泛,并非完全是为某一节具体的课作准备,而是为全部的生涯教育课程作准备。

生涯教育指导教师可以由心理教师兼任,也可以由其他教育者担任。其选择和构成可以有多种模式。

一、生涯咨询员模式

由心理教师兼任生涯咨询员,由他们负责专门的生涯教育课的教学。他们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方面有优势,而且生涯教育中自我心理探寻和自我教育是重要内容,这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心理教师来说驾轻就熟。这种模式还有一个好处是:生涯教育的课时问题也同时得到了解决。北京西城区、石景山区等区的中学和朝阳区幸福村学区的小学开展生涯教育即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心理教师对有关社会的某些内容和各学科特点及内容可能不太了解,有时难以把握,需要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技能。

二、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包班模式

由班主任和此班学科教师共同担负这个班的生涯教育任务。这些教育者应该最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和其他情况,容易与学生沟通。但各位教育者之间的协调是比较困难的,同时这些教师也需要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

如果采用这种模式,则对班主任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班主任需要像专职生涯教师一样,首先,要具备理论知识:(1)了解社会及其发展方面的知识,如职业、家庭、法律、文化、教育诸方面知识;(2)具备生涯教育、心理学诸方面知识。

其次,要有实践知识和能力:(1)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能应对学生和家长的生涯咨询,让学生和家长获得适当的社区资源。(2)确保与学生和家长的良好沟通,具有鼓动能力、针对特殊学生的指导能力。

三、生涯指导中心模式

学校在教导处下设立生涯指导中心,由年级组长或生涯教师负责,能够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的教育者尽在其中。中心负责制订并执行全校或全年级统一的生涯教育计划。这种模式便于管理,但需要有负责的熟练的生涯教育教师。

生涯教育的教育者不是学科教师而是导师;应该引导学生而不是塑造他们;点燃火炬而不是填满罐子;帮助学生选择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决定。

编者注:生涯教育系列疑难问题之六请见本刊2012年第3期。生涯教育系列疑难问题之八将刊登于2012年第5期。敬请关注!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5)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篇10:教师的责任如何体现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服务。老师们的一切课堂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充分相信学生能力,给他们学习的主动权,选择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其价值在于让学生体验到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和自我实现的自信与肯定,有效的促进学生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学生自身是最可利用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领者,协助者、促进者、激励者、评价者,总之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把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呢?下面我就结合我上的一堂课的一个片段来说说

教案:圆柱表面积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我们上节课初步认识了圆柱体,那么你们想不想通过圆柱体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呢? 2,一个果汁厂想用圆柱体易拉罐包装一种产品,听说我们班的学生都很会动脑筋,想请我们帮他们解决一个问题:如果在一个圆柱体的易拉罐侧面贴一层包装纸,需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忙呢? 3,假如就是我们桌子上的这种易拉罐,请大家独立思考:这个该怎么做?(学生独立思考)

大家认为有必要小组交流一下吗?

4,如果你认为个人能独立完成就独立完成,如果你认为需要和别人合作就合作。不过老师

给需要合作的同学几点建议:

(1)先在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2)由小组长负责分工,其他组员协作完成(3)完成后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的成果

在学生活动中,教师作引导

a,你将圆柱的侧面剪开展平成一个什么图形?

b,转化后的图形与这个圆柱体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c,你能由转化的图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这一段的设计我是这样想的,数学来源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用贴近生活实际去创设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其自主积极探索新知,解决问题。给学生发现的空间,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5,学生汇报成果

6,你们真会动脑筋,帮助饮料厂解决了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代表全体员工谢谢你们。圆柱体易拉罐侧面这层包装纸的面积我们称为圆柱的侧面积。其实我们刚才掌握了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7,根据学生分析用课件展示

长方形面积=长×宽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究结果,得出计算圆柱侧面积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归纳总结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8,如果制作易拉罐外壳,还需考虑哪些问题? 学生又展开新的探究活动,并且能自觉的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充分利用一个材料,进一步推导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的思维得以延续

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学生自学课本有关内容,解决有关问题。

三,自主探究,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中”试一试”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解决易拉罐侧面包装纸得面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利用有力的方法和手段及时导入新课,把主动探究的“迷”抛给了学生,学生结合课前观察的信息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当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提高了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

践能力。

同时,只有学生自主亲身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别人的优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体会到了成功喜悦。学生在创设情景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同时,在探究问题的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小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注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设计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化一番精力去研究、探索,注意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学生在探究时,我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课堂上学生随时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应容许学生出错、走弯路,对于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出现的错误,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思维发展需求,及时分析原因,引导其走出思维的误区。同时借助必要的教学工具(易拉罐、纸,剪刀等)进行帮助,放

手让学生去探讨学习。

上一篇:大学语文作业下一篇:一缕幽香伴我行10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