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课例分析

2024-06-19

《丰碑》课例分析(通用8篇)

篇1:《丰碑》课例分析

《丰碑》课例分析

——10文11 10011004 王寸

《丰碑》课堂实录

一、引入课文师:同学们,红军长征的队伍飞夺泸定桥后,又踏入了茫茫的雪山之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其中的一些画面——(播放录像)。

师:看后,你想说什么?

生1:红军长征的岁月真是太艰苦了!

生2:红军以顽强的毅力爬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他们真了不起!

师:是啊!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

师:(板书碑)你知道碑是什么样的吗? 生:石头做成的,上面刻有字。师:(板书 丰)加了个“丰”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指高大的石碑。

师:课文中的“丰碑”指的是“高大的石碑”吗?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变序切入法”直奔中心 师:课文写谁成了丰碑?

生:课文写军需处长成了丰碑。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军需处长成了丰碑的一个句子,并画下来。(生读课文、找句子、画句子)生:这个句子是:“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出示这个句子)全班齐读。

师:你读了这个句子,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风很狂,雪很大。

生2:我知道了大雪把军需处长的身体覆盖了。师:风这么狂,雪这么大,说明了什么? 生1:说明了当时环境非常恶劣。生2:说明了红军行军非常艰苦。师:读了这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师:你真会思考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三、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电脑出示课文插图)

师:你看了这个场面,哪里最感人?

生1:我觉得军需处长穿着单薄的衣服很感人。

生2:我觉得军需处长被冻僵了,可是还为战士们指明前进的道路很感人。„„

师: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动人的场面? 生:第七自然段。师:(出示第七自然段)请你读一读这一段话,读后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请记上记号,等会提出来。同桌可以互相交流。

(生读课文、画词句→同桌讨论→汇报学习结果(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态、衣着)→质疑、解疑)

师:(出示课文插图)“他左手微微向前伸好像在为战友指明前进的道路”,从这个动作,你想想他好像还会干什么?

生1:他的烟被风雪打灭了,他好像在向战友借火。生2:他好像在推辞战友递给他的棉衣。

生3:他好像在鼓励战友们要战胜困难,走出雪山。师:同学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呀? 生:感人的场面。

师:想一想,这些句子该怎么读? 生1:用低沉的语气读。生

2、用悲伤的语气读。生3:用崇敬的语气读。

师:好,请你就用这样的语气练习读一读这段话中最感动你的句子。(生练习读后指名读,读后评价)

师:读了这段话,在你的心目中,军需处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1:军需处长是个一心为别人着想的人。生2:军需处长是个关心战士的处长。

生3:军需处长是个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人。(板书:舍己为人、不怕牺牲)

师:这段话之所以写得那么生动,就是因为作者抓住了—— 生:人物的动作、神态、衣着。

师:对。作者就是抓住了人物的这些外部形象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电脑出示:外部形象(动作、神态、衣着)→ 内心世界],我们今后写文章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把文章写得更好。

四、体会将军的情感变化

师:课文中,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是—— 生:将军。师:请四人小组用上面的方法共同学习讨论描写将军的句子,并在文中将有关句子画下来。

(生分小组共同学习、讨论)师:请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生1:课文描写了将军的神态、动作、语言。(生读画出的句子)

生2:课文写了将军的情感变化。师:你能说具体些吗? 生:将军开始听到有人死了时愣住了,然后见没人去叫军需处长时生气了,甚至发怒了,当听说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将军又愣住了。

师:将军怎样生气?怎样发怒? 生读描写将军生气、发怒的句子 师:(出示句子)比较句子

1、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2、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这两个句子中的“愣”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1:第一个句子中的“愣”是说事情来得很突然。生2:第二个句子的“愣”是说将军没有想到冻死的人是军需处长,出乎意料。师:(出示动画插图)风那么狂,雪那么大,将军却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如果你就是将军,你会说什么?

生1:将军为有这么好的军需处长而自豪。生2:将军为刚刚错怪了军需处长而难过。„„ 师:(引读)是啊,将军想到了那么多,因此,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师:请同学们再练习读读这段话,好处体会一下将军此时此刻的心情吧。生:练习朗读并做动作→请生读→齐读。

师::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军需处长,为什么要对将军的形象作详写? 生::是为了衬托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

五、理解“丰碑”的深刻含义

师:出示句子“风更狂了„„他成了一座晶莹的碑”。生齐读句子。

师:你现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吗?(出示动画插图)这里有碑吗? 生:没有。

师:课题的“丰碑”是指高大的石碑吗? 生:不是

师:那是指什么?

生1:大雪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看上去像座碑一样。生2: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像座丰碑。

师:是啊!军需处长这种舍己为人的红军精神是不朽的,它像一座闪闪发光的丰碑,激励着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完成板书)

六、进一步理解丰碑的深刻含义,总结全文

师:出示音像画面(录像片段配上最后一自然段的朗读)。生、看、听 师:“那声音”指什么? 生:指坚定有力的脚步声。师:“那声音”似乎在告诉我们什么?

生:那声音似乎告诉我们,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 生:是一个反问句。师:谁能改为陈述句?

生: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师:这样的队伍指什么样的队伍? 生1:指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队伍。生2:指为人民服务的队伍。

生3: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队伍。„„

师:这精神的丰碑是不是仅指军需处长一个人呢? 生:不是。

师:你还知道哪些人也具有军需处长这样的品质? 生:将军、董存瑞、黄继光、李向群 „„

师:是啊,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军需处长,我们的队伍才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才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李向群式的战士以及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人们,我们的祖国才会如此繁荣昌盛!这是一座闪烁着英雄光芒的精神丰碑!让我们把他们牢牢地记在心中吧!

课例分析

《丰碑》这篇课文讲述了红军在云中山行军过程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赞扬了他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及教学过程中,周老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周老师力图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探索学习方法、求同存异”这几方面进行创新的尝试,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思维和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功之处在于: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开课,首先让学生欣赏一个红军长征的片断,通过看和听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看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出示课文的插图,让学生说出最感动他的地方,这样一开课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很快地融入到课文所要描述的情境中,为学习课文作了一个好的情感铺垫。

2.采用“变序切入法”直奔中心。从中心句切入,以中心句为主线,引导理解课文,层层深入,领悟思想内涵。这种教法,重点突出,目标明确,避免了串读课文,过多分析情节内容的弊病。

3.想象说话,发散思维

让学生以动作为依托,想象说话,融理解于想象之中。如从军需处长左手微微向前伸想象他似乎还会干什么,从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想象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4.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古人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思考,才有创新。第一次出示中心句后,让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然后整节课,都围绕着这个疑问去学习课文,寻找答案。学习第7自然段以及学习描写将军的句子时,都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提出疑问解决疑问。他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引导,从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5.以读为本,鉴赏品味。

小学语文九义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时,他重视了读的训练,让人人有读的机会,有体验情感的机会,使学生在读中感知了人物的外部形象,在读中领悟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另外,这节课他还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板书的设计也图文并茂。

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能力。有效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形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参与”不再成为一句空话。周老师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质疑、品读、析句以及观图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对提高课堂效益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次,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渠道很多。这篇教案设计,注意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注意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例如:老师让学生从军需处长左手微微地向前伸的动作,想象他会干什么?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通过这样的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得到激发。二是注意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例如:设计逆向质疑“这篇课文主要写军需处长,为什么要对将军的形象作详写”,“这篇课文谁成了丰碑”逆向设疑,要学生从相反方向思维,使其思维得到有效的发散。

最后,创设愉悦情景,以疑导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各种课堂学习条件,适时、适当地给予点拨、激励、唤起他们的学习意愿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入境入情,从而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去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周老师以疑贯穿教程始终,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精心组织达标。如提问设计,力求从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从已有的学习经验入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释疑,并以精读、品读的方式去感悟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最后通过播放录像及动画插图,让学生进行角色心理换位,使学生的感情朗读更投入,更到位。

因此周老师这堂课的教学是很成功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篇2:《丰碑》课例分析

贺昆

案例:准备活动的新尝试,在准备活动当中,教师用哑铃(布置学生课前用空矿泉水瓶子装满沙制成哑铃,人手两个)做为教具,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自编“哑铃操”练习,配以节奏明快的音乐,营造探究和热烈的课堂气氛。通过讨论、提问、总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

在快速跑教学当中,教师大胆改革,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各就位、预备、跑”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练习形式,而是采用放收“哑铃”的接力形式,容快速跑、放收“哑铃”技巧、相互密切协作于一体。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

教师启发学生自编“哑铃”接力跑的游戏,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各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在能体现快速灵活的前提下进行接力游戏的创编练习,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竞争精神。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现体育课的乐趣,教师利用器械,安排了“打保龄球”和“哑铃组字”游戏,在做“打保龄球”的游戏当中,各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打保龄球的认识和已经掌握的练习方法进行,发挥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哑铃组字”的游戏当中,要求学生不仅要组出字,还要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结束时要求各组进行相互参观,各组要做好本组的解说工作。

在结束部分放松后,围绕“如何才能跑得快,练习快速跑有什么好处”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结束全课,使技能教学与基础知识教学有机结合。

课的优点: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从课的一开始教师就以提问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的主体上来――利用矿泉水瓶子进行快速跑练习,变废品为锻炼身体的有效工具,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游戏和竞赛是提高学生练习兴趣的方法之一,教师在课上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把游戏和竞赛贯穿于课的基本部分;同时教师抓住学生最喜欢自由自在的进行活动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进行自主讨论,并进行小组练习,整节课教师始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于,为防止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简单的关节活动,然后让学生进行游戏方法的讨论和选择,学生自主学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自编操的学练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更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练习氛围,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上课时老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学生练习并适时点拨或参于学生的讨论和练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浓厚的课堂练习气氛,把练习推向一个又一个小高潮。首先教师以协商的方式和学生共同讨论上课的练习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又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从学生的提出的问题入手、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并和学生商量问题的解决办法,拉近师生的距离;在与学生讨论问题时以真挚的语言和行为与学生交流,如以恰如其分的动作把手搭在学生肩上,与学生一起开心的笑等,有效的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伙伴;在学生遇到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或久久不能确立怎样才能作的更好时,教师又智者身份出现在当中,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走出困惑,让学生亲其师,更信其道。如:当一组学生在讨论如何才能进行障碍跑动时,教师的手搭在学生肩上进行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有一组学生自己创造的练习内容不太适合练习时,老师又引导是否两组学生采用较为合适一组的方法进行竞赛等。

三、从健康入手,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采用的活动方法之一,这节课老师从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入手,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开始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在积极参于学练的过程中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增进健康,提高适应能力。在课上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组织和创造能力在学生自定的练习形式下积极练习,有效锻炼了身体增进了学生的健康,体现学生的主体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组织学生竞赛,让学生互相监督,培养了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出现问题与教学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1、教师的教学语言需进一步锤炼,方言不能用的太多。

2、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观全局,例如对个别的练习小组出现“活动冷的现象”没有及时进行引导和处理。有的组课堂上讨论的时间比较长,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而不是没有办法。

3、教师对个体的评价不够,对学生的评价不到位。在学生的创新练习过程中,看哪组练习的最好,哪位同学练习的最好,教师没有及时评价那组的动作最有锻炼价值,那组练习方法最正确,那组的动作最适合快速跑练习。在练习过程当中,学生有投机取巧的现象,教师没有在游戏和竞赛活动中引导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共同遵守公平公正的竞赛规则,并在体育活动中学会控制情绪,正确对待比赛的胜与败,培养高尚的体育情操。新课程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更明确。二、一节课中要根据教材特点有重点地体现某些领域目标,每一节课都要有一定的量和强度即要考虑到学生的锻炼效果。发展快速奔跑的能力主要是途中跑。但是,教师的组织练习形式不恰当。练习过程是学生持哑铃接力跑,组织形式分四组,两组对立约28米(一个篮球场的长度)。发出信号后,两名学生执两个哑铃跑到中线处(即14米处)放下哑铃,再跑回队伍与下一名同学击掌,下一名同学依照上一名同学的做法,再把哑铃捡回,学生跑的距离太短就达不到途中跑的练习的目的。应让学生把哑铃摆放到对方起跑线附近(28米)为好。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很好的利用体育课本。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教师要及时恰当的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理论加实践来领悟、掌握知识,如快速跑教学中,有的学生认为步幅大好,有的学生则认为步频快好,带着这个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课前看课本(以作业的形式),了解步幅与步频的关系,课中练习前讨论怎样才能跑的快?再通过实践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而最终能掌握并指导自己快速奔跑练习。总之,课本是专家在掌握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用心”编写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很好的利用教学课本,落实五个领域目标。

篇3:韩军《背影》课例分析

韩军老师在《背影》一课中的创意解读来源于对这一名篇经典的反复阅读与思考, 还原了朱自清当年写作本文的用意, 选取了独特新颖的教学角度。正如他在《生之背, 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背影〉新解码》一文中所说:这是一个“汉语的一个神奇文本”;“刹那主义:被忽视87 载的人生观念”;“生命之坚韧:命命勾联生生不息———被忽略87 载的‘祖、孙’”;“生命之脆弱:唇亡齿寒风烛残年——被忽略87 载的‘死亡’”;“生之‘背’, 死之‘影’———被忽略87 载的‘背’与‘影’”。

这个新颖独特的解读依据上文来判断, 是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意的, 是依据文本本身按照知人论世传统解读方式完成的。韩军老师分析如下:

接到父亲的信:“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朱自清泪流满面, 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灵魂受到震撼, “死亡”的讯号推动其提笔写《背影》。此为第一处。

朱父写这封信时, 只有56 岁, 之后还活了20年。还原此前父子之间的矛盾, 可以分析出朱父采用的是哀兵之计, 主动示好, 希望儿子原谅自己当年的过错。此为第二处。

联系到朱自清刹那主义的人生观念:人生短暂, 稍纵即逝, 人世间一切都是如此。文中朱自清的四次洒泪流露出他“刹那主义”的人生观念。此为第三处。

很显然, 韩军老师通过在鉴赏过程中采用知人论世的传统手段带领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为便于整体感知韩军老师的创意风格, 现将韩军老师《生之背, 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篇长文的内容概述如下:

一、《背影》是中国的一个神奇文本

主要论述《背影》影响力巨大。

二、生命之坚韧:命命勾联, 生生不息———忽略86 载的“祖、孙”

《背影》不仅写了“我”和“父亲”, 还写了“祖母”、“朱子”, 祖母、朱父亲、朱自清、朱子四个人物串起一根完整的链条, 叫“生命”。这条“生命”既坚韧, 又脆弱。

这是个“无限传承的生命故事”, 《背影》只选取了这个无限传承链条上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环儿”而已。但读者完全可以以小见大, 见微知著, “以一环儿想象全链”。奶奶的背影是已逝的, 父亲的背影是将逝的, 作者的人生是壮年的, 儿子的生命是未来。

三、生命的脆弱:唇亡齿寒、风烛残年———被忽略了86 载的“死亡”

《背影》一文三次写到“死亡“, 四次洒泪均关乎“死亡”或由“死亡”引发。

父亲形象的风烛残年:这位年迈的父亲, 风烛残年, 老态龙钟, 步履蹒跚, 执意地攀爬月台, 以衰命给儿子买橘子。

文中四次洒泪体现了朱自清对生命脆弱的感受。

第一次流泪———祖母死了

第二次流泪———父亲老了

第三次流泪———父亲别了

第四次流泪———父亲大去

四、生之“背”, 死之“影”———被忽略了86 载的“背”和“影”

“背”与“影”两个字值得玩味, 隐含着丰富的信息。

五、刹那主义:颓废的唯美———“背影”遮蔽了86 载的人生观念

朱自清为祖母去世洒泪, 是感叹生命的脆弱;看到父亲老去的“背影”洒泪, 是想到父亲匆匆老去, 必将“大去”, 是在感喟生命无常无恒, 遽然飘零, 虚幻与短暂!有叹, 有哀, 有痛, 有惜!流露的正是朱自清刹那主义的人生观念。

小结:《背影》的主旨是感叹生命的脆弱、短暂, 感叹一切生命终将化成远去的“背影”。

上述庞大的文字信息量足以说明, 韩军老师力求依据文本原貌, 还原作者生活背景, 挖掘文本本身蕴含的生命意识和作者对待生死的态度, 用凝练的语句创造性地表达出来, 一下子站在了文本解读的新高地。特别是其中关于“背”和“影”的拆字解读更具有创意, 将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栩栩如生地移植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利用汉字的会意特点解说了生之“背”、死之“影”的沉重负荷。鉴赏如下:

“背”, 谓实在之景, “影”, 乃虚幻之景。

说起“背”, 首先想到什么?男人。

1.男人的“背”是力量的象征。

2.男人的“背”又是雄性的象征, 是女人依恋的对象。

3.儿女对母亲, 印象最深的是乳房 (前胸) , 儿女对父亲, 印象最深的是肩背 (后背) 。

4.艺术家, 刻画雄性、阳刚的特征, 往往突出男人的轮廓分明、有棱有角、肌肉厚实的“背”之影像, 对人均造成强烈冲击力。

5.汉语中, 形容一个强壮、雄武的男人, 莫过于“虎背熊腰”这个成语。

6.“背”的同义词是“负”。

7.“背”让我们想起“别”。

8.“背”又让人想起“背井离乡”这个成语, 想起奔波、劳碌。

9.“背”“悲”音近, 在本文中似乎义也近。

10.“背”也是“走背字”“背时”之意。

11.“背”有“死去”意, 如“慈父见背”, 扣住“大去”。

12.“背”也不能不让人想起“背弃”“背信弃义”。

“影”, 是美妙而虚幻之景。

…… (历数朱自清作品中的“影”略)

1.历览朱自清笔下的“影”, 美丽如画, 摇曳多姿, 妙不可言, 动人心魂。

2.“影”, 虽美, 但消失太快, 一闪而过, 稍纵即逝。

3.“影”, 看得见, 却抓不住, 如肥皂泡一般。

4.“影”, 也是一种意境, 对人没有实体威胁, 无噪无扰, 正是独立自由知识分子的个体心灵安托、安适、伸展之地。

5.所有实在、厚重的“背”, 最终都将会变成虚幻、轻飘的“影”。

6.“背的影”是生命的虚幻, “由背到影”, 是生命的过程!所有的“背”, 厚实也罢, 孱弱也罢, 最终都必成“影”。

这哪里是玩拆字游戏, 分明就是对中国文字这一文化现象的重度解读, 是研究性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进行一场对中国汉字全方位认知的盛宴。此时此刻, 学生感受到的就是一场文化大餐, “背”的12 点解读、“影”的6 点解读, 融汇了文字学、哲学、伦理学、文学、佛学、艺术等诸多学科的知识, 使学生感悟到生命来之不易、生命值得珍惜的哲理, 完成了一次生命教育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愉悦、享受。

然而, 韩军老师并没有完全停留在对文本解读的独特视角和分析指向上, 始终牢记这是一节语文课, 而非滑入美学课、哲学课、生命教育课的模糊边际。《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语知、语用的学习与训练则贯穿于本节课堂教学的始终。

1.授课开始, 生字词的朗读、辨形完全交给了学生, 这本就是学生自主完成的预习内容。课堂上重现则是为了强调。

2.关于“朱家人”

在韩老师的循循诱导下, 初中生们理清了文中究竟写了朱家几口人, 并明确了“朱红”“茶房”不是朱家人。为下文阐述“生命的链条”埋下了伏笔。

3.关于“四世同文”

韩老师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了朱家四口人的伦理关系图, 辨析了“四世同堂”“四世同文”的区别, 强调了“四条鲜活的生命”。“鲜活”一词富有深意, 为下面探讨珍惜生命奠定基础。这里属于深悟人物角色和关系训练。“两个祖辈、两个父亲、三个儿子、两个孙子、四条生命”, 是通过训练来深化理解。

4.关于“感悟生死”

进入了本节课揭示主旨、步入高潮阶段, 也是韩老师创意解读本课之处。韩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比对“已逝的”、“将逝的”、“壮年的”、“未来的”几个词的区别, 目的在于通过比对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 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思考生命的价值, 完成生命教育的熏陶。

5.关于“泪水”细节和“买橘子”细节

这里写了四次流泪的细节和买橘子的细节。韩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定位, 咬文嚼字, 推敲文字, 进行理解人物训练。咀嚼“蹒跚、慢慢、探身、攀、缩、微倾、努力”, 悟出小心翼翼、腿短、体胖、年老体衰、老态龙钟、风烛残年之情状。反复咀嚼, 反复咂味, 体会为人父者之不易。

篇4:“图说中东”课例分析

[关键词]地理教学图片教学图说中东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122

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本中介绍了“中东”这样一个世界热点地区,它是《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的教学我选取“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一课时展开教学。

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但空间思维能力还较差,因此我的设计思路是以“图”为工具,以“热”为主线,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展开,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我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二,一是新课标“认识地区”中的标准一: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理位置的特点。二是标准五: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经济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和出口等情况。依此确定知识和能力目标为:会描述中东“两洋、三洲、五海”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指出重要的海洋、海峡及运河,找出中东主要的产油国,记住石油的分布和输出路线。

二、课例展示

情境导入:展示灾难深重的伊拉克儿童图片。(学生观看时,我在黑板上勾画出中东轮廓图。)此时学生带着沉重的心情不禁会问:中东为什么战火不断?人们到底在争什么?

课件展示“热”字闪烁图,形象生动。我把“热”字底下四点水的四个点设计成不同的颜色,第一个点设计成土黄色,代表热点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三洲五海之地】

1.提出问题:有人说中东的地理位置很重要,那它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殊性?

2.读图:学生读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然后请几位学生按照课件上指示的位置说出三洲五海的名称(特别指出“里海”与其他四海的不同)。

3.设疑:除里海外,其他四个海都是相通的,那么沟通这些海域的水道有哪些?(课件展示: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及其重要性。)

4.指图:其实中东除了有五海,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片海湾,就是波斯湾。请问,波斯湾如何与外面的海域相通呢?(学生读图找到霍尔木兹海峡。)

改进前课例:在描述中东的重要地理位置时,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详细地概括:“一湾两洋两海峡,三洲五海一运河。”教师在图中标出。

改进后课例:为了突出重点,这里设计成绘图填图活动。学生自主到黑板上填注大洲、海洋、运河海峡(分别用三种不同颜色写),其他学生在已画好的中东轮廓图上填出。以此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中东空间位置的概念,促进心理地图的形成。最后进行 “绘图展示”,找几幅图进行投影展示,对于画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有问题的则指出,如遗漏了哪些知识点,有没有错别字等,从而使知识点更精准。

【丰富的石油资源】

展示“热”字闪烁图,四点水的第二个点显示成黑色,代表石油。看漫画,提出问题:“为什么争石油?”

读图说出中东石油的分布和数量特点,明确中东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在中东石油分布图上找出主要产油国,归纳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改进前课例:读石油输出路线图,完成课本P47的表格。

改进后课例:角色扮演——“我要当船长”。要求:①各小组申请一条航线;②每组选出“船长”,在地图上指出本组的油轮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到达地区,其他同学做评委,并填写课本P47的表格。在这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对地图的运用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没有了之前的枯燥乏味。最后“坐着油轮去观光”,以“接龙”形式报站名,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深入体会咽喉要道的作用。这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做活动的参与者、协调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探究学习方式。学生谈收获,教师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团“火”的示意图,寓意中东战火不断,下面用四根“柴”架起,其中的两根“柴”就代表位置和石油,与“热”字中的两点相呼应,其他两个点下节课再探究,在此埋下伏笔。

三、教学反思

本节改进后的亮点在于创新活动的设计。通过“绘图填图”,让学生将重点知识准确地填到图上,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对知识的记忆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图文合一,形象生动,记忆速度大大提高。另外通过展示绘图作品,学生们相互欣赏借鉴,学习别人的精彩之处,敢于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修正完善,相信这时学生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一幅图,而是满满的自豪。但美中不足的是,在 “石油输出路线”部分,学生描述时我应该同步板图画出,因为地名和咽喉要道学生都已填好,我只需将路线描出即可,这样又能和板图进行一次知识整合,达到图的高效利用。

篇5:课例分析

教学设计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中“平均分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要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听故事、了解“每份分的同样多”的生活实例,引出“平均分”,并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平均分矿泉水、帮小熊分筷子……,在丰富的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在大脑中形成了相应的表象,为学习除法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平均分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平均分”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平均分”。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片、筷子、水果(苹果)、盘子、小熊生日图一幅、表情图两幅。

学生:小组准备学具、小石子、竹棒。

点评:在设计该课时教学时,着眼于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索出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的道理,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平等参与的理念,教学紧紧围绕平均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自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看!二(1)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春游,他们买了好多食品,请大家来看看都有什么?

1、师:边谈话、边放投影仪,出示春游情景图。

2、生:看图,自由说说图中有哪些食品?

3、师:小结,如有面包、桔子、火腿肠、糖果、香蕉、巧克力等,现在呀,要把这些食品分给二(1)班的每一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好吗?

4、学生开始自由讨论:怎么分?想分什么?分给谁?反思:投影春游图导入、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课

1、教学例1(1)师:谈话并讨论:要为二(1)班的同学分这些食品,首先要知道什么?愿意说就站起来。(2)生:要分给几个人;

(3)师:在分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4)生:学生疑惑。

(5)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学具:小石子、竹棒代替食品,帮助二(1)班的同学分一分,好吗?(6)生:小组合作动手分。(7)师:点拨要分公平

(8)生:各小组展示分配结果,并汇报分的方法及想法。(9)师生评议;分的最好的一组,大家请他们吃这些食品。(10)生:表演吃或喝的口形。

(11)教师总结性引导:同学们分的真好!像这样公平的分就叫平均分。那么你能举例说说平均分吗?(12)生 :自由发言。

(13)师:延伸: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现象是平均分的吗?(14)生:自由交流后,点名发言。课后反思:该片断教学,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对平均分有了感性认识。

2、课堂实践:课本第十一页“做一做”。

(1)师:师提出要求,先看题互相说说题意,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生:学生用学具代替面包分一分,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同样多。(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4)师问:什么是平均分?

(5)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3、教学例2(1)教师出示苹果、(15个)盘子(三个)

师:一天,小熊过生日,家里来了好多客人,小熊要给客人端苹果,家里有15个苹果,由三个盘子,小熊不知道每个盘子应该平均放几个苹果,那个小朋友热心帮助小朋友分一分呢?

(2)生:小组讨论交流,让一名学生上台动手分,其他同学注意看分的方法和过程对不对?

(3)让最好的小朋友评议、指正。

(4)教师小结: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苹果分成3份,可以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的同样多,每一份就分得了5个苹果。

(5)师:出示小熊烦恼图,我们帮小熊分好了苹果后,小熊就端给客人吃,小熊的妈妈正在做饭,让小熊给客人分筷子,这下又把可爱的小熊难住了?看,它好烦恼,你们愿意为小熊解除烦恼吗?

(6)生:小组合作把20支筷子分给10个人。每份得一双(两支)。

(7)师:出示小熊开心图,瞧,我们大家都来帮助小熊,小熊多高兴啊!它笑着对我们说:“谢谢你们”,那么我们就一起为小熊祝福。为它唱支最好听的歌

(8)齐唱生日快乐之歌。

课后反思:通过看图,讲故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平均分,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渗透了思想教育,而且通过唱歌极大的提高了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实践:第十四页“做一做”;(1)师: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三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2)生: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分一分,然后汇报分的情况,巩固平均分。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明白了什么?

五、作业:练习近平均分。

课 例 分 析

篇6:课例分析《触摸春天》

一、课文分析

1、作者通过具体的语言描绘,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文雅清新、充满灵性、热爱生活的女孩形象 —— 盲童安静。、课文语言简洁,意境隽美,言语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1)、作者通过具体的语言描绘,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文雅清新、充满灵性、热爱生活的女孩形象 —— 盲童安静。(语境)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2)、课文语言简洁,意境隽美,言语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红色字体的句子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二、确定语言学习内容

1、认识 17 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流畅、悄然、瞬间、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和自己喜欢的段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发现、总结体会文章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4、感悟课文语言简洁,意境隽美的表达特点,积累语言,增强语感。5、在学习课文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三、在教学中怎样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感受语言,触发语感。让学生通过看(默读)、读(出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触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课文情感、课文形象、课文思路、课文质地、课文表达等有一个整体的、笼统的语感。

具体的教学环节:

(一)、读课题,质疑激趣。(3分钟)

1.板书“春天”,生齐读。读了这个词,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你想到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2.在“春天”前面加上“触摸”一词,生读“触摸春天”。“ 触摸春天”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谁触摸春天?怎样触摸春天?用什么触摸春天?春天怎么可以触摸呢?)(前面这个环节,让学生读词想象春天的景象,说出积累的词语,提问题,不仅仅训练了思维,积累运用了词语,更重要的是一开课读课题就有意识触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

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1.同学们很会提问,下面就请同学们先轻声自由读一遍课文,再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

(3)这篇课文的语言让你读起来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个环节,通过自由轻声读、默读、思考、讨论,触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课文情感、课文形象、课文思路、课文质地、课文表达等有一个整体的、笼统的语感。)整体的、笼统的语感。

(三)、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12 分钟)

1.要想学好这么美的文章,就要先过字词关。大屏幕上的词你能读准字音吗?先自由练练,一会儿读给老师听。

2.学生齐读。

3.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指名说。

4.词语也是有感情的,我们要读出词语的感情来,听老师读一遍,你也来学一学。

5.指名读。全班读。.在这些词语中红颜色的字都是我们要会写的生字,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哪个字最容易写错,怎样记才不会写错?

7.指名答,随即书空。(全班一起书空,自己选最难写的书空)(在这个环节里,教师让学生用了 12 分钟的时间学习生字新词。“对于字,应大量认字,记住字形、字音、字义;对于词,应大量地接触、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词语 ”。学生在这里学得扎实有效。特别是能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出词语的形象感、意蕴感,是一个亮点。)

(四)、正确、流利朗读课文。(15 分钟)

1.生字会写,新词会读,咱们学起课文来就如虎添翼,自由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要读准字音。

2.大家读得很认真,很投入,下面老师请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3.这篇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老师请七个同学来读课文,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是不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此环节,给了 15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学生有机会再次接触课文的语言文字,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同时,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情感的理解、体会。)

篇7:课例分析材料怎么写

1、教学设计(任课教师撰写)

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三维)、设计思路(及师生前期准备)、简要的教学过程或流程设计

2、课例展示(不要写成师生对话的形式)(任课教师撰写)

必须体现新课程的要求,说明教师如何从实际出发实施三维目标,引导学生实施学习活动,要体现示范性、可操作性,具有问题性、情境性,体现出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闪光点等等。

3、课后反思:总结出成功之处与不完全成功之处,并分析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任课教师撰写)

4、点评:(教研员撰写)

篇8:案例诊断:《页面设置》课例分析

导入精心设置, 有收有放

片段一:引入课题

师 (出示报纸) :同学们,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份报纸。你们看看, 这些报纸好看吗?

生 (异口同声) :很好看!

师:有谁能说出这些报纸哪些地方好看?

生A:上面的那些大字很漂亮!

生B:图片很美!

生 C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但是你们仔细看看, 是不是报纸的版面设计得最漂亮呢?为了增强可阅读性, 编排报纸的叔叔阿姨们把很长的文章分为几栏, 这样每栏文字相对较少, 我们读起来就不吃力了。今天, 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第1 2课《页面设置》的内容。

诊断: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需环节, 有效导入能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景。教师通过“报纸哪些地方好看”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却没有引出教师预设的“页面设置”的课题。教师不得不自己做一个转折, 提出版面设计, 然后再反问学生。此时, 学生对版面设计已经失去了兴趣, 影响了整堂课的学习质量。

处理建议:教师在一开始的提问中, 就应该问这些报纸的版面设计是否好看, 把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引到版面设计上, 引出本文的主题。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主题的学习兴趣, 而且用很短的时间引入主题, 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究留有更多时间。

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片段二:课堂讲授分栏操作

师:我们如何给一篇文章分栏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打开桌面上的《观潮》文件, 边讲解边操作。) 首先我们要选中文字, 大家回忆一下前面课中我们讲授的选中文字的方法, 我们可以采用“编辑”菜单栏的“全选”命令来选择全文, 还可以用鼠标拖动的方法来选中全文, 请同学们跟着我操作。我们要记住在计算机操作中, 常常要“先选中后操作”。同学们选中文章了吗?

生:选中了。

师:选中文字后, 我们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分栏”命令, 就可以弹出“分栏”对话框, 给选择的文字分栏。请观察一下, 电脑中为我们预设了哪几种分栏效果? (操作演示五种分栏类型)

师:我们选择了一种分栏的样式后还可以输入分栏的宽度和间距。 (边讲解边操作)

师:下面大家动手试一试, 按课本上的要求, 将桌面上的《观潮》文件分为两栏, 并设置栏宽20字符、间距4字符。

学生动手实践, 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诊断: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的讲授注意了与操作相结合, 但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单纯地讲授实现分栏操作的方法, 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处理建议: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 自己动手操作。例如, 教师打开文件后, 应让学生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分栏类型的讲授上, 教师也应该让学生回答, 或者让学生到讲台上操作, 不仅能巩固先前的知识点, 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不应只流于形式

单从“任务驱动”字面上看, 好像是学生在教师布置的“命令 (任务) ”驱动下完成某些学习, 如果仅仅这样, 那学习过程依旧是被动的学习, 学生仍然没有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片段三:设置页码

师:为了让大家更方便地阅读报刊, 报社的叔叔阿姨们在报刊适当的地方加上页码。你们知道页码一般放在什么位置吗?

生:页脚。

师:那么, 大家能不能试一试给刚才的那篇文章加上页码呢?

学生大胆尝试, 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师: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下面我来演示一下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 。

师:大家再照我刚才的操作做一遍。

生:老师, 我这种方法可以吗? (学生说步骤,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步骤操作) 。

师:好的, 这种方法也可以。

诊断:在这个片段中, 教师提出两个任务, 但在作者看来这并不算是任务, 只能算是问题。教师在课程进行之前, 并没有设计任务, 只是简单地把问题当做任务, 这是教师对任务的曲解。况且教师没有把一个问题的多种方法考虑周全, 设置页码的另一个方法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时, 教师没有起到指导的作用, 只是单纯地巡视。

处理建议: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该参照书本哪一页的资料, 或者让学生讨论合作。哪些知识要让学生来演示, 在演示开始时就应该说明, 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一定的“压力”。所以在这个片段中, 教师一开始就该把任务布置下去, 要求大家查找页码的位置、给文章加页码, 并尝试采用多种方法, 最后教师对所有方法进行总结。

忽视学习效果的全面评价

片段四:拓展训练

师:下面, 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把这篇文章分栏, 分栏的类型你们自己选择, 并设置自己喜欢的页眉和页脚。

学生操作, 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他的作品?

生 (争着说) :我!

学生演示作品。

师:他做得怎么样?

生 (异口同声) :很好。

师:掌声送给他。

诊断:学习效果评价是指学生反思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 教师适当做出点评, 并归纳与总结。在这里, 教师只是简单地用“掌声送给他”来肯定学生的作品, 学生只是简单的一个“好”字来评价是不够的。

处理建议:教师应该找出几位学生的作品, 大家来讨论优点, 也可以质疑, 或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是最体现学生智慧与学习成效的过程, 他们往往会提出一大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使大家豁然开朗。最后, 教师总评, 着重阐明可学习和借鉴之处, 并点出需要完善的地方供大家参考。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丰碑》课例分析】相关文章:

丰碑教案06-01

历史的丰碑05-21

丰碑?阅读答案05-28

丰碑.doc教案05-24

不朽的丰碑雷锋04-08

旗帜铸丰碑范文05-21

精诚文化铸丰碑04-15

丰碑观后感05-01

读《精神丰碑》有感05-11

丰碑作文400字06-19

上一篇:每日工作总结心得体会下一篇:小学生教室卫生没打扫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