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

2024-06-12

成语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精选9篇)

篇1:成语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

成语故事

西汉后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死了以后,第二年春天,皇太子刘彻当了皇帝,这就是少年英俊、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汉武帝初即位的时候,从北方匈奴投降过来的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

匈奴部落住在中国北方广袤的蒙古草原上,汉武帝时,中国北方屡遭他们的欺凌和侵扰。经过几年的扩张混战,匈奴击败了许多游牧部落,占有了他们的家园。当时在河西走廊——敦煌一带,曾经居住着一个强大的部落,叫做月氏。后来,匈奴人用武力征服了这个国家,残酷地杀害了月氏国王,拿月氏王的头颅骨做成大酒杯;月氏人被赶跑,对匈奴怀着强烈的仇恨。月氏人想攻打匈奴报仇,但得不到别国的援助,周围其他的部落都不敢与匈奴为敌,所以他们无法争取到任何同盟;即使远在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也无意收留他们。所以月氏人只能向更远的西方迁徙。

汉武帝得到这个消息后,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想派人前去联络月氏,以便夹击匈奴。当时,要把结盟的书信送往月氏,意味着3000多公里的漫漫旅途,沿途有重山阻隔,没有向导知道路该怎样走。更危险的是,要到月氏,就要穿越匈奴人控制的领地,那里有驾驭着骏马的敌人围追堵截。而且在当时,根本没有人知道月氏部落到底迁到了哪里。汉武帝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下一道招贤榜,募天下的仁人志士出使西域去联络月氏人。

招贤榜一贴出,应征者寥寥无几。不过,担任郎官不久的张骞看到招贤榜后,主动向汉武帝请缨,表示愿意与联系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100名随从出发了,同行的还有一个跟了张骞多年的蛮族奴隶,名叫甘父。当接近匈奴领土时,张骞一行没有胆怯,他们直接向匈奴的防线进发,希望能用最短的时间穿过匈奴的土地。

不幸的是,张骞一行经过匈奴的时候,被匈奴人抓住,全都做了俘虏,押送到单于那里。单于把张骞扣留下来,并且对他说:“月氏在我们的西北,你们汉人怎么能出使到那里去?如果我们要出使到越国去,你们能让我们去吗?”

这一扣便是十一年。张骞在匈奴娶了一位妻子,生了儿女。张骞等人虽然身在匈奴,但一直没有忘记汉武帝交给的任务。后来,匈奴人终于放松了警惕,他找准机会,和几个随从一起逃脱了。

张骞和甘父逃出后,历经艰险,经过几十天的奔波,进入大宛国境地。

大宛国早就听说西汉王朝地大物博,繁荣昌盛,想和汉王朝建立联系。看到张骞到来,真是喜出望外,就以优礼相待,问他打算到哪里去。张骞回答说:“我奉汉朝之命出使去月氏,被匈奴人封锁了交通,如今从匈奴逃到这里。希望大王能派人给我带路,送我到月氏去。如果能到那里,将来回到汉朝,汉朝将赠送给你们无数财物。”大宛的国王听从了张骞的话。休息了几天以后,大宛国王为他派出向导和翻译,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大月氏。

原来,月氏遭到匈奴人的攻击,国王被杀,大部分人西迁到了这里,称为大月氏。国人已立被杀国王的太子为国王,新王带领自己的人马往西进攻大夏,占领了大夏国而定居了下来。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没有外来的侵略,他们只想太平无事,快乐逍遥,自己又认为离汉朝很远,根本没有向匈奴报仇的心意了。

等张骞来了以后,和他们谈起夹击匈奴的事,他们竟不大感兴趣,外交商谈也不得要领,始终不能得到月氏对与汉共击匈奴之事的明确态度。无奈之下,张骞他们起程回国了。在经过匈奴的土地时,张骞再次被扣留,一年后,赶上匈奴国内大乱,他和妻子在甘父的帮助下回到了故乡。再次拜见汉武帝时,距张骞奉命出行已经过去了12年。张骞的这次西行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是终于打开了西行的途径,使处在匈奴铁蹄下的西域各国都知道了强大的汉朝并没有忘记他们,这对于当时和以后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后来,人们从月氏国对张骞夹击匈奴不感兴趣,说话不把握要点,引申出“不得要领”这句成语。

篇2:成语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

本课是作为全校公开课、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多次修改,并且在组内公开试讲了多次,由学科组老师们多次评课,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而最终定稿的。因此,本节课是组内所有老师们悉心指导的结果,在此感谢组内的老师们、特别是我的指导老师乔二虎老师。上完这节课,总结上课效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优点和不足。

(一)优点方面:

1、课程目标设置清晰,根据大纲要求的重难点以及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重点放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历程以及张骞出使西域的结果两方面,特别是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

2、授课方式新颖,采取编排历史剧的方式学习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经历,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己表演的方式,也使得学生对这段历史知识印象深刻。

3、采用了大量的图片教学的方式,例如,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经历、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丝绸之路的影响第一方面——西域都护的设置、以及丝绸之路的特征作用等,都是通过呈现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归纳并总结得出结论,这比教师直接进行口头描述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增强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

4、课程的内容安排,难易适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不足方面

1、语言表述过于平淡,不利于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学生的讨论等活动,展开的不是很充分,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起不到鼓励学生的效果;其次,对于很多人举手而没有被叫到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给予适当的鼓励评价,而是让大家集体说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整个教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板书,并且没有强调学生易出错的地方。

5、整个课程的知识点过渡方面,略显拖沓。课堂整体节奏较慢,不够紧凑流畅。

(三)今后改进方向

1、要在语言表述上下大功夫,多听课,听别的老师是怎样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要多多进行练习,使自己的语言也能够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会鼓励学生的多种方式,听课,多向老老师学习,看看他们上课时如何鼓励学生。

3、在把握整体课堂节奏以及课堂知识点之间的过渡方面,要多磨多练,减少拖沓现象。

篇3:成语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

一、“跨国驴友”张骞出始西域的缘由

在汉王朝建立初期, 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 正虎视眈眈地威胁着西汉帝国的统治, 并且匈奴族部落首领———冒顿单于大肆扩张领土, 先后征服周围部落, 建立起强大的奴隶主政权。随着匈奴人军事势力的强大, 匈奴贵族开始不断挑衅汉朝统治者, 率领彪悍的骑兵, 骚扰中原人民。在汉高祖刘邦统治时期, 冒顿单于率领骑兵进攻山西太原, 刘邦愤怒之极, 于是亲自率领32万大军应战, 妄图一举消灭匈奴, 但出师不利, 导致刘邦本人被围困在白登 (现今山西大同东部) 七天七夜, 最后是凭借着陈平的奇计才得以解围, 遂刘邦再也不敢轻易出兵北方。后来的汉惠帝、吕后、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 鉴于汉朝财力、物力有限, 不足以和强悍的匈奴抗衡, 只好采取柔和的“和亲”政策软化匈奴[1]67。

直至发展到汉武帝统治时期, 西汉王朝经过60多年的发展, 政治上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步入繁荣时期, 国家实力雄厚。于是汉武帝雄心勃勃, 试图依靠着强大的物力财力, 制止匈奴的侵扰, 解除大汉王朝的北方威胁,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才使得“跨国驴友”———张骞有了施展抱负的可能。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下诏出使西域的命令后, 年轻的张骞便挺身而出, 勇敢地担起民族与国家的重任, 踏上了出使西域的征程。根据史书记载, 张骞为人正直, 心胸开阔, 常常以信义待人, 是一个非常重视节义的人。他是汉族人, 字子文, 现今陕西省城固县人,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探险家以及外交家, 对开拓丝绸之路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并从西域各国引进了汗血宝马、胡麻、葡萄、石榴、苜蓿等[2]146。

二、“跨国驴友”张骞首访西域

前138年, 张骞率领汉族、胡族100多人从陇西出使大月氏, 当时。从河西直至罗布泊都被匈奴占领, 张骞从这里经过时被匈奴人抓获, 然后被押送到匈奴王那里。单于对张骞说:“月氏国在匈奴北方, 汉朝怎么可以派使臣去那里, 假如我派使臣去南越, 汉朝能允许吗?”于是他就把张骞等人扣留了起来。匈奴王为张骞娶了妻子, 并且这位匈奴妻子还为张骞生了一个儿子, 但是任凭匈奴王软硬兼施, 仍旧无法改变张骞衷心于汉朝的志向。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 所以张骞被扣留期间也跟随他们一同到处迁徙, 被扣留了十多年以后, 终于有一天匈奴的防备有所松弛, 于是张骞就带着他的下属逃出了西域。接着他们向西走了大约十天左右, 就到达了大宛。大宛国的国王很早以前就听说汉朝物产富饶, 想和汉朝建立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 但由于受到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 这个想法一直没有机会实现。看到了张骞, 非常高兴就问:“你们来到这里有什么事情?”张骞答曰:“我是汉朝皇帝派来出始大月氏的使者, 但途中不幸被匈奴人挡住了去路, 如今逃出来还请国王可以派人做我们的向导, 如果到了大月氏, 返回汉朝, 一定赠送贵国丰厚的礼物来报答您”。国王听后觉得有道理, 就派了向导护送张骞等人到达康居, 康居王又派人将张骞等人送往大月氏。此时, 大月氏国已经征服了大夏国, 认为汉朝遥远, 如果和汉朝合作共同攻击匈奴, 遇到危险, 汉朝恐怕很难及时援助, 不肯和汉朝合作[3]。张骞等人在大月氏停留了一年多也没说服月氏人和汉朝结盟, 不得已在汉128年, 张骞等人动身回国。

在回国途中, 张骞为了躲开匈奴人的抓捕, 改变了行走路线, 打算从青海羌人地区走, 穿越葱岭, 顺着塔里木盆地南部, 沿着昆仑山北麓的路线行进。但令人没想到的是, 羌人此时已经变成匈奴的附庸, 当张骞等人经过羌地时又被匈奴骑兵俘虏, 扣留了一年多。到元朔三年初, 匈奴人更换部落首领, 发生了内乱, 于是张骞趁此机会, 带着妻子及下属逃回长安, 这是“跨国驴友”———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从汉武帝建元二年出发到元朔三年归国, 一共13年, 从出发时的100多人, 到回来时两人,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虽然这次出使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和大月氏建立同盟, 共同攻击匈奴, 但是其产生的实际历史作用是巨大的。中国从秦始皇统治时期开始北却戎狄, 修建长城, 保护中原, 西方的疆域也没有超过临洮, 导致中原的政治文化都无法传播到, 玉门之外广阔的西域。但是张骞首次出使西域, 就让中原地区的政治文化影响到葱岭附近, 从此以后中国的新疆一带才和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并且中国还和中亚、西亚, 甚至南欧的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后代人也是沿着张骞的足迹, 走出了享誉全球的“丝绸之路”。著名的史学家同马迁把张骞的这次出使活动定义为“凿空”, 可谓是实至名归!汉武帝对张骞等人出使西域所取得的成果也十分满意, 加封张骞为太中大夫, 封堂邑父 (张骞的同伴) 为“奉使君”, 以表彰他们为国家所作出的贡献。

三、“跨国驴友”———张骞再访西域

公元前119年, 张骞奉命再次出使西域, 这一次他带了300多人, 每个人两匹马, 数万只牛羊, 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他先来到了乌孙, 乌孙王接待他的礼节和接待匈奴使者的礼节相同, 张骞对此感到很不满, 于是他对乌孙王说:“这是汉朝天子赏赐的币帛, 假如王不下跪膜拜就请退还币帛”。乌孙王于是下拜接受了赏赐的币帛, 然后张骞又对乌孙王说:“如果乌孙能迁徙到匈奴浑邪王原来居住的地方, 那么汉朝就立即派遣公主当王的夫人, 汉与乌孙愿意结为兄弟之帮, 共同抗击匈奴”。此时, 乌孙国已经一分为三, 原来乌孙王昆莫有十来个儿子, 大儿子也就是太子不幸早逝, 他的儿子叫岑娶, 在他死之前他曾经向他的父王昆莫请求立他的儿子岑娶为太子, 昆莫对大儿子的死感到非常痛心, 于是便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昆莫的二儿子大禄, 擅长带兵, 带领着一万多的骑兵居住在其他地方, 他不满意父王的做法, 于是就收罗乌孙其他部落的兄弟, 谋划一同攻击昆莫与岑娶[4]。昆莫害怕大禄杀害孙子岑娶, 就让岑娶率领着一万多人的骑兵居住在其他地方, 他自己身边留有一万多名骑兵作为防备。从此以后乌孙国也就一分为三。此时, 在乌孙国内昆莫虽然是名义上的国王, 实际却不能控制整个国家的领土, 加上乌孙国离匈奴较近, 离汉朝较远, 不了解汉朝的实际情况, 而昆莫此时已经步入人生暮年, 朝中大臣也害怕匈奴攻击, 故昆莫王也不好对张骞承诺什么, 但是他表示愿意和汉朝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并且还派遣向导、使臣十余人以及翻译人员跟随张骞回国, 还特意挑选了数十匹良马送至长安, 以答谢汉武帝。

在公元前115年, 张骞回到汉朝, 乌孙国的使者也一同达到汉朝, 了解到汉朝的实际情况, 待其回到乌孙国以后就盛赞汉朝的富庶与广大, 这让昆莫了解到汉朝的真实情况, 开始重视和汉朝的外交关系, 要求和汉朝和亲。于是汉武帝就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嫁给昆莫, 待细君公主去世以后, 汉武帝又把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岑娶, 从此以后, 乌孙和汉朝来往不绝, 后人的一句诗“乌孙归去不称王”就是赞扬张骞出使乌孙国取得巨大的成绩的。“跨国驴友”张骞这一次出使西域, 他还分别派遣了副使到大宛、大月氏、大夏国以及康居等地, 以进一步了解西域诸国。第二次出使西域归国后, 他被任命为大行, 也就是一个专门负责朝廷外交事宜的官员, 位列九卿。公元前114年, 张骞因病去世, 但是他所派往大夏国、大月氏等国的使者, 以及这些国家所派遣的使者都来到了汉朝, 汉朝和西域诸国也开始频繁的文化、经济贸易往来。更加有趣的是, 后来汉朝再派使者到西域各国都自称是博望侯 (张骞) 的后人, 以取得西域各国国王的信任, 西域各国一听是张骞的后人也就更加信任汉使, 由此可见张骞的影响力[5]。这个时候, 汉朝统治者开始修建通往西域之路的亭障, 设置酒泉郡, 以方便来往使者的安息, 随后又派使者到黎轩、条枝、奄蔡以及身毒国等西域各个国家。汉朝派往外国的使团, 最多的几百人, 最少的一百余人, 且一年之中派出的使团, 多达十余批, 少则五六批, 如果路程较远则需要经过八九年才回来, 路程较近的一两年也就回来了。频繁的使者往来, 让汉朝加强了和西亚各个国家的联系, 同时还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总而言之, “跨国驴友”张骞以他个人守信的民族气节、坚忍不拔的意志、深邃远大的眼光, 成功地完成了西行任务, 这让汉武帝的统治力量也能够扩展到西域各个地区, 随后汉朝设置了西域都护, 让西域各国臣服于汉朝,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充分融合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国家。同时张骞之行的副产品———开通“丝绸之路”, 打通了中西之路, 让中国和中亚、北非、阿拉伯地区以及南亚次大陆能够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促进了彼此的进步发展, 可谓是功德无量的大事。

参考文献

[1]W·M·麦高文.中亚古国史[M].中华书局, 1958.

[2]翁伯赞.秦汉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3]王家广.张骞出使西域及其启示[J].人文杂志, 1988 (2) .

[4]宗立书.西域使臣张骞[J].中国民族, 2004 (2) .

篇4:成语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

初,张骞自月氏还,具为天子言西域诸国风俗:“大宛在汉正西,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多善马,马汗血;有城郭、室屋,如中国。其东北则乌

孙③,东则于窴④。于窴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鬲汉道焉。乌孙、康居、奄蔡⑤、大月氏,皆行国⑥,随畜牧,与匈奴同俗。大夏⑦在大宛西南,与大宛同俗。臣在大夏时,见邛竹

杖⑧、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⑨。’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

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①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②,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欣然以骞言为然。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王然于等四道并出③,出駹,出冉,出徙,出邛、僰④,指求身毒国,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莋,南方闭巂、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于是汉以求身毒道,始通滇国。滇王当羌谓汉使者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⑤。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天子注意焉,乃复事西南夷⑥。

(选自《资治通鉴》卷十八,前126年;卷十九,前122年)

篇5: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伟人。建元元年(前140年)即位时,年仅十六岁。此时,汉王朝已建立六十余年,历经汉初几代皇帝,奉行轻徭薄赋和“与民休息”的政策,个性是“文景之治”,政治的统一和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进入了繁荣时代,国力已相当充沛。据史书记载,政府方面,是“鄙都庾廪尽满,而府库余财”,甚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在民间,是“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以至“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字牝者摈而不得与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汉武帝正是凭借这种雄厚的物力财力,及时地把反击匈奴的侵扰,从根本上解除来自北方威胁的历史任务,提上了日程。也正是这种历史条件,使一代英才俊杰,得以施展宏图,建功立业。

汉武帝即位不久,从来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在敦煌、祁连一带曾住着一个游牧民族大月氏,中国古书上称“禺氏”。秦汉之际,月氏的势力强大起来,攻占邻国乌孙的土地,同匈奴发生冲突。汉初,多次为匈奴冒顿单于所败,国势日衰。至老上单于时,被匈奴彻底征服。老上单于杀掉月氏国王,还把他的头颅割下来拿去做成酒器。月氏人经过这次国难以后,被迫西迁。在现今新疆西北伊犁一带,赶走原来的“塞人”,重新建立了国家。但他们不忘故土,时刻准备对匈奴复仇,并很想有人相助,共击匈奴。汉武帝根据这一状况,遂决定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于是下令选拔人才,出使西域。汉代的所谓“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讲,包括我国新疆天山南北及葱岭(即帕米尔)以西的中亚、西亚、印度、高加索、黑海沿岸,甚至达东欧、南欧。狭义地讲,则仅指敦煌、祁连以西,葱岭以东,天山南北,即新疆地区。天山北路,是天然的优良的牧场,当时已为匈奴所有,属匈奴右部,归右贤王和右将军管辖。西北部伊犁河一带原住着一支“塞人”,后被迁来的月氏人所驱逐。而大月氏后又为乌孙赶走。

天山南麓,因北阻天山,南障昆仑,气候个性干燥,仅少数水草地宜于种植,缺少牧场,汉初构成三十六国,多以农业为生,兼营牧畜,有城廓庐舍,故称“城廓诸国”。从其地理分布来看,由甘肃出玉门、阳关南行,傍昆仑山北麓向西,经且未(今且未县)、于阗(今于田县),至莎车(今莎车县),为南道诸国。出玉门、阳关后北行,由姑师(今吐鲁番)沿天山南麓向西,经焉耆(今焉耆县)、轮台(今轮台县)、龟兹(今库车县),至疏勒,为北道诸国。南北道之间,横亘着一望无际的塔里木沙漠。这些国家包括氐、羌、突厥、匈奴、塞人等各种民族,人口总计约三十余万。张骞通西域前,天山南路诸国也已被匈奴所征服,并设“僮仆都尉”,常驻焉耆,往来诸国征收粮食、羊马。南路诸国实际已成匈奴侵略势力的一个重要补给线;三十多万各族人民遭受着匈奴贵族的压迫和剥削。葱岭以西,当时有大宛、乌孙、大月氏、康居、大夏诸国。由于距匈奴较远,尚未直接沦为匈奴的属国。但在张骞出使之前,东方的汉朝和西方的罗马对它们都还没有什么影响。故匈奴成了唯一有影响的强大力量,它们或多或少也间接地受制于匈奴。

从整个形势来看,联合大月氏,沟通西域,在葱岭东西打破匈奴的控制局面,建立起汉朝的威信和影响,确实是孤立和削弱匈奴,配合军事行动,最后彻底战胜匈奴的一个具有方法好处的重大步骤。当汉武帝下达诏令后,满怀抱负的年轻的张骞,挺身应募,毅然挑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勇敢地走上了征途。

凿空西域影响深远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一个归顺的“胡人”、堂邑氏的家奴堂邑父,自愿充当张骞的向导和翻译。他们西行进入河西走廊。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匈奴的右部诸王立即把张骞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见当时的军臣单于(老上单于之子)。军臣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月氏后,对张骞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这就是说,站在匈奴人的立场,无论如何也不容许汉使透过匈奴人地区,去出使月氏。就像汉朝不会让匈奴使者穿过汉区,到南方的越国去一样。张骞一行被扣留和软禁起来。

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还给张骞娶了匈奴的女子为妻,生了孩子。但均未到达目的。

他“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在莽莽的蒙古草原上忍饥挨饿,即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我的神圣使命,就像上文所述,持汉节不失。没有动摇为汉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张骞等人在匈奴一向留居了十年之久。

至元光六年(前129年),敌人的监视渐渐有所松弛。一天,张骞趁匈奴人的不备,果断地离开妻儿,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庭。

这种逃亡是十分危险和艰难的。幸运的是,在匈奴的十年留居,使张骞等人详细了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并学习并领悟了匈奴人的语言,他们穿上胡服,很难被匈奴人查获。因而他们较顺利地穿过了匈奴人的控制区。

但在留居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月氏人被迫又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征服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张骞大概了解到这一状况。他们经车师后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路上经过了数十日的跋涉。

这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军。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又不足。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干粮吃尽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性命。

张骞到大宛后,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我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种种遭遇,期望大宛能派人相送,并表示今后如能回到汉朝,必须奏明汉皇,送他很多财物,重重酬谢。大宛王本来早就风闻东方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但苦于匈奴的中梗阻碍,未能实现。汉使的意外到来,使他十分高兴。张骞的一席话,更使他动心。于是满口答应了张骞的要求,热情款待后,派了向导和译员,把张骞等人送到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康居王又遣人把他们送至大月氏。

不料,这时大月氏人,由于新的国土十分肥沃,物产串富,并且距匈奴和乌孙很远,外敌寇扰的危险已大大减少,改变了态度。当张骞向他们提出推荐时,他们已无意向匈奴复仇了。加之,他们又以为汉朝离月氏太远,如果联合攻击匈奴,遇到危险恐难以相助。张骞等人在月氏逗留了一年多,但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夹击匈奴。在此期间,张骞曾越过妫水南下,抵达大夏的蓝氏城(今阿富汗的汗瓦齐拉巴德)。元朔元年(前128年),动身返国。

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控制区,改变了行军路线。计划透过青海羌人地区,以免匈奴人的`阻留。于是重越葱岭后,他们不走来时沿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北道”,而改行沿塔里木盆地南部,循昆仑山北麓的“南道”。从莎车,经于阗(今和田)、鄯善(今若羌),进入羌人地区。但出乎意料,羌人也已沦为匈奴的附庸,张骞等人再次被匈奴骑兵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年)初,军臣单于死了,其弟左谷蠡王自立为单于,进攻军臣单于的太子于单。于单失败逃汉。张骞便趁匈奴内乱之机,带着自我的匈奴族妻子和堂邑父,逃回长安。这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从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发,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归汉,共历十三年。出发时是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所付出的代价是何等高昂!

张骞这次远征,仅就预定出使西域的任务而论,是没有完成。正因他未能到达同大月氏建立联盟,以夹攻匈奴的目的。如从其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而言,无疑是很大的成功。自春秋以来,戎狄杂居泾渭之北。至秦始皇北却戎狄,筑长城,以护中原,但其西界但是临洮,玉门之外的广阔的西域,尚为我国政治文化势力所未及。张骞第一次通使西域,使中国的影响直达葱岭东西。自此,不仅仅现今我国新疆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后人正是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张骞的“凿空”之功,是应充分肯定的。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既是一次极为艰险的外交旅行,同时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学考察。张骞第一次对广阔的西域进行了实地的调查研究工作。他不仅仅亲自访问了位处新疆的各小国和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诸国,而且从这些地方又初步了解到乌孙(巴尔喀什湖以南和伊犁河流域)、奄蔡(里海、咸海以北)、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条支(又称大食,今伊拉克一带)、身毒(又名天竺,即印度)等国的许多状况。回长安后,张骞把其见闻,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对葱岭东西、中亚、西亚,以至安息、印度诸国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说明。这个报告的基本资料为司马迁在《史记·大宛传》中保存下来。这是我国和世界上对于这些地区第一次最翔实可靠的记载。仍是世界上研究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古地理和历史的最珍重的资料。

汉武帝对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十分满意,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探索新路开发西南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所获得的关于中原外部世界的丰富知识,在以后西汉王朝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对匈奴战争中,发挥了用心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以前,汉代的君臣还根本不知道,在中国的西南方有一个身毒国的存在。张骞在大夏时,忽然看到了四川的土产,邛竹杖和蜀布。他感到十分诧异,追问它们的来源。大夏人告诉他,是大夏的商人从身毒买来的。而身毒国位于大夏的东南方。回国后,张骞向汉武帝报告了这一状况。并推断,大夏位居中国的西南,距长安一万二千里,身毒在大夏东南数千里,从身毒到长安的距离不会比大夏到长安的距离远。而四川在长安西南,身毒有蜀的产物,这证明身毒离蜀不会太远。据此,张骞向汉武帝推荐,遣使南下,从蜀往西南行,另辟1条直通身毒和中亚诸国的路线,以避开透过羌人和匈奴地区的危险。张骞的推断,从大的方位来看是正确的,但距离远近的估计则与实际状况不合。当然,在近二千年前张骞到达这样的认识水平,是难能可贵的。汉武帝基于沟通同大宛、康居、月氏、印度和安息的直接交往,扩大自我的政治影响,彻底孤立匈奴的目的,欣然采纳了张骞的推荐,并命张骞去犍为郡(今四川宜宾)亲自主持其事。

自远古以来,我国西南部,包括此刻四川西南,青海南部、西藏东部,云南和贵州等地,为众多的少数民族所聚居,统称为“西南夷”。战国末年楚将军庄乔入滇立国,但不久即重新阻隔。汉武帝初年,曾先后遣唐蒙、司马相如“开发”“西南夷”,置犍为郡,并使邛都。(今西昌一带)、榨(今汉源一带)、冉琥(今茂县)诸部内附。后因全力对付匈奴,停止了对西南的经营。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同中原王朝基本上仍处于隔绝状态。通道西南当时是十分艰难的。

元狩元年(前122年),张骞派出四支探索队伍,分别从四川的成都和宜宾出发,向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和云南境内前进。最后的目的地都是身毒。四路使者各行约一、二千里,分别受阻于氐、榨(四川西南)和禹、昆明(云南大理一带)少数民族地区,未能继续前进,先后回到。

张骞所领导的由西南探辟新路线的活动,虽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对西南的开发是有很大贡献的。张骞派出的使者,已深入到当年庄乔所建的滇国。滇国又名滇越,因遇有战事将士们坐在大象上作战,故又叫“乘象国”。使臣们了解到,在此以前,蜀的商人已经常带着货物去滇越贸易。同时还知道住在昆明一带的少数民族“无君长”,“善寇盗”。正是由于昆明人的.坚决阻挠,使得汉朝的使臣不得不停止前进。在此以前,西南各地的少数民族,对汉朝的状况几乎都不了解。难怪汉使者会见滇王时,滇王竟然好奇地问:“汉朝同咱们滇国比较,是哪一国大呢?”使者到夜郎时,夜郎侯同样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就成为后世“夜郎自大”典故的由来。透过汉使者的解释和说,他们才了解到汉朝的强大。汉王朝从此也更注意加强同滇国、夜郎及其它部落的联系。至元鼎元年(前111年),汉王朝正式设置胖柯、越侥、沈黎、汶山、武都等五郡,以后又置益州、交趾等郡,基本上完成了对西南地区的开拓。

抗击匈奴从军封侯

在张骞通使西域回到长安后,汉朝抗击匈奴侵扰的战争,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探险西南的前一年,张骞曾直接参加了对匈奴的战争。元朔六年(前123年)二月和四月,大将军卫青,两次出兵进攻匈奴。汉武帝命张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出击漠北。当时,汉朝军队行进于千里塞外,在茫茫黄沙和无际草原中,给养相当困难。张骞发挥他熟悉匈奴军队特点,具有沙漠行军经验和丰富地理知识的优势,为汉朝军队作向导,指点行军路线和扎营布阵的方案。由于他“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事后论功行赏,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颜师古在《汉书》注中认为,“博望”是“取其能广博瞻望。”这是汉武帝对张骞博闻多见,才广识远的恰当肯定。

元狩二年(前121年),张骞又奉命与“飞将军”李广,率军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地区),进击匈奴。李广率四千骑作先头部队,张骞将万骑殿后。结果李广孤军冒进,陷入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兵的重围。李广率领部下苦战一昼夜,张骞兼程赶到,匈奴始解围而去。此战虽杀伤众多敌人,但李广所率士兵大部分牺牲,张骞的部队亦因过分疲劳,未能追击。朝廷论罪,李广功过两抵,张骞却以“后期”罪贬为庶人。从此,张骞离开了军队生活。但张骞所开始的事业并未结束。不久,他又第二次踏上了通使西域的征途。此后,班超是继张骞之后的著名的第二个出使西域人。

深远影响

汉通西域,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细亚的1条横贯东西的通道,再次畅通无阻。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由于我国历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称边疆少数民族为“夷”,因此张骞出使西域成为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屯田时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术,习称“坎儿井”,在当地逐渐推广。此外,大宛的汗血马在汉代十分著名,名曰“天马”,“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那时大宛以西到安息国都不产丝,也不懂得铸铁器,之后汉的使臣和散兵把这些技术传了过去。中国蚕丝和冶铁术的西进,对促进人类礼貌的发展贡献甚大。

篇6:张骞出使西域读后感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途中遇到了匈奴,被匈奴抓了起来,在那里娶妻生子,就这样过了十余年。他手持汉节,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最后他终于找到一个机会逃跑了。后来他又来到大月氏,向国王提出联合对付匈奴的事,逗留了一年多,他见结盟无望,只好返回。

又过了七年,张骞再次受命出使西域,直接目的是联络乌孙,他到达乌孙后将重礼送给乌孙,并说双方如果能共同打败匈奴,就把公主嫁到乌孙,可是乌孙王一直避而不答,所以没有结盟成功。公元前1,张骞在乌孙使者的陪同下回到长安。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汉朝联系一个盟国,以便共同打击匈奴。虽然他两次出使西域都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却打开了一条通往西域的贸易之路。

篇7: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6-17题。(共12分)

文段一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与西域的使者、商人开始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和欧洲,又把西亚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东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后,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一条通往西方的海上交通贸易要道。从广东出发,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在此,中国的`瓷器、丝绸、糖、五金等多种货物被运送至埃及、罗马,并进口香料、宝石等。有的学者根据陆上丝绸之路加以引申,称它为海上丝绸之路。至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贸易繁盛。

16. 根据文段一内容,请写出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的两个表现。(4分)

文段二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因为他经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是丝绸。而另一些学者则有不同的看法。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由东向西运送过丝绸。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主要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的主要是什么呢?

考古发现,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器,其中一部分玉经鉴定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和田玉首开了我国中原与边疆、与西方交流的运输通道。到了汉代,丝绸商人利用这一古老的“玉石”通道又发展了丝绸贸易,中原地区的西域玉石消费量更是随之大增;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从西域来的玉石广泛用作饰品、礼器、艺术品等。和田玉一直是中原最受欢迎的物品。可以认为“丝绸之路”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

17. 根据文段二的内容,写出“另一些学者”关于“丝绸之路”名称的“不同看法”及其理由。(8分)

答:看法:

理由:

(二)(共12分)

16.答案示例:

表现一:在陆上发展到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增多。

表现二:出口物品由丝绸扩大到陶瓷、糖等,贸易种类扩大。 (共4分每点2分)

17.答案示例:

看法:“丝绸之路”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

理由:①应该以双向运送的主要货物命名一条路。

②丝绸之路是在“玉石”通道上发展而来。

③西域玉石在中原被广泛消费,最受欢迎,说明丝绸之路上由西向东运送的主要货物是玉石。

篇8:成语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古代经唐朝繁荣后, 在辽、金、西夏时代遭受了战争的严重损坏, 尽管如此, 丝绸之路在元代却也得到了开拓和扩展, 加之明朝对西域的经营, 在元到明初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 丝绸古道仍不减汉唐气象。明朝初建之时, 虽然在西北边境上与鞑靼、瓦剌等时有摩擦, 但明朝与西域各国相互之间依旧往来不断, 在政治和贸易上都有曲折的发展。清修《明史》中描绘过明初中西交通交往的活跃:“洪武中, 太祖欲通西域, 屡遣使诏谕”, “自成祖以武定天下, 欲威制万方, 遣使四出招徕。由是西域大小诸国莫不稽颡称臣, 献琛恐后。又北穷沙漠, 南极溟海, 东西抵日出日没之处, 凡舟车可至者, 无所不届。”[1]陈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 登上了西使的舞台。

二、陈诚及其生平

陈诚, 字子鲁, 吉水人 (李兴元, 《吉安府志》, 清顺治十一年刻本) 。据《竹山文集》遗编所载, 陈诚祖籍为江西临川人。他生卒年失载, 但根据史料推算, 他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 (1365) , 卒于明英宗天顺元年 (1457) , 享年九十三岁, 陈诚家世以儒业为生, 元末动乱, 陈诚家族亦不能幸免于兵祸, 宗族也受时疫之灾, 数十人罹难。经此劫难, 陈诚父亲陈同便在朱元璋平定江右后, 弃文从商。在他从商期间, 往来于南北, 有“壮游数千里, 览山川之奇胜、都邑之雄壮、人物之富盛”的经历, 这些丰富的经历, 都对陈诚后来出使西域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诚自入仕以来, “诏往北平求贤, 山东蠲租、安南谕夷, 皆能不辱命。” (李兴元, 《吉安府志》, 清顺治十一年刻本) “南踰岭海, 北抵幽并, 东之闽越, 西自关陕, 至于秦陇河湟, 靡不涉历。” (吴勤, 《赠翰林陈检讨子鲁官满归省序》) 洪武三年, 陈诚第一次奉使出国, 对安南国王陈日焜侵略思明府事件加以谴责, 并重新建立安定卫, 初次显示了他作为外交家的才能。建文三年, 他前往蒙古塔滩里地面招抚鞑靼部落。“靖难之役”后, 他因“内官下番, 回至广东遭风破船, 三司官不曾封舟者获罪” (陈诚, 《竹山文集》内篇卷二《历官事迹》) , 被流放到北京兴州屯戍。后来政治逐渐稳定, 明成祖开始启用建文旧臣, 陈诚得以复官。永乐四年 (1406) , 陈诚被选入文渊阁预修《永乐大典》, 历时五年。永乐十一年 (1413) 至永乐二十二年 (1424) 期间, 陈诚又先后四次出使西域, 所著《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 是他对西使的行程及其所到之处的山川形势和风土人情的介绍。仁宗继位后, 明政府的对外政策发生了转变, 仁宗继位时宣布“诏赦天下, 停止四夷差使”, 陈诚便在第五次出使西域的途中被召回。洪熙元年 (1425) , 时年六十一岁的陈诚, “吏部尚书蹇义题奏, 仍行记名, 放回原籍, 听候取用。” (陈诚, 《竹山文集》内篇卷二《历官事迹》) 实际上便是解职放归故里了, 赋闲在家的三十余年中, 他著《竹山文集》以传后世。明英宗天顺元年 (1457) , 陈诚以九十三岁高龄卒于家中。

三、明前期对西域交通的政策情况与陈诚的五次出使

明太祖朱元璋自建立明朝后, 精励图治, 他在平定四方的同时, 积极发展对外关系。洪武初年, 他便屡屡遣使四出, 意欲宣扬国威, 同诸国重修友好关系, 使各国前来朝贡。洪武三年 (1370) , “元帝崩于应昌, 子爱猷识理达腊嗣。”[2]爱猷识理达腊即皇帝位后, 改元宣光, 史称北元。北元蒙古军队不断南下侵扰明朝北部疆域, 使明朝的北部边境不能安定, 尽管明太祖多次派兵出击, 但仍不能完全肃清北元势力, 这成为了明太祖的心腹大患。与此同时, 加强发展与西域的关系, 共同牵制北元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明王朝在洪武至永乐年间, 先后在嘉峪关西设“关西七卫”, 这一防御体系的建立对于明太祖实施西域政策尤为重要。关西七卫中的安定卫, “距甘州西南一千五百里, 汉为婼羌, 唐为吐蕃地, 元封宗室卜烟帖木儿为宁王镇之。其地本名撒里畏兀儿, 广袤千里, 东近罕东, 北迩沙州, 南接西番。”[3]它连同其他六卫, 在明太祖“隔绝羌胡”的西部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洪武三年 (1370) , 明太祖“遣使持诏招谕”[3]。洪武七年六月 (1374) , “卜烟帖木儿使其府尉麻答儿等来朝, 贡铠甲刀剑诸物。太祖喜, 宴赉其使者, 遣官厚赉其王, 而分其地为阿端、阿真、苦先、贴里四部, 各锡以印。明年正月, 其王遣傅卜颜不花来贡, 上元所授金、银字牌, 请置安定、阿端二卫, 从之。乃封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 以其部人沙刺等为指挥。”[3]洪武十年 (1376) , 沙剌刺杀了安定王, 安定王子板咱失里复仇, 诛杀沙剌, 但是沙剌部将又将杀王子, 安定大乱, 游走于沙漠的番将朵儿只巴, 经过安定时, 趁乱大肆杀掠, 并夺去王印离开, 此后的几十年中, 安定日益衰落。洪武二十五年, 蓝玉西征胜利后, 当地恳请明太祖重新设立安定卫。明太祖为了加强和西域的联系, 处理善后和恢复撒里畏兀儿地区统治秩序, 决定派使者西行重新设立安定卫。于是, 正是以此为契机, 陈诚开始了他出使西域的生涯。

陈诚第一次出使西域, 是在洪武二十九年三月至九月 (1396) , 前往撒里畏兀儿建置安定卫。

这次出使, 《明太祖实录》有记载道:“遣行人陈诚立撒里畏兀儿为安定衙指挥使司。初, 自安定王卜烟帖木儿遣使朝贡, 诏立其酋长为四部, 给铜印, 守其地。后番将朵儿只巴叛, 遁沙漠, 过其地, 大肆杀掠, 并夺其印去。由是其部微弱。蓝玉西征, 兵绚阿真, 土酋司徒哈昝等惧窜, 匿山谷间不敢出。及肃王之国甘州, 哈昝等遣番僧撒儿加藏卜等至甘州见王, 乞授官以安部属。王为奏请, 于是遣诚立其部为安定卫, 以铜印五十八给之, 置官属如诸卫。” (《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五) 这里记载与《明史》记载相符。作为使节的陈诚, 不负重任, 不仅重建了安定卫,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西部的局势, 并使西域诸国对明朝更加深了了解和认识, 逐渐愿意向明王朝朝贡。“诚还, 酋长随之入朝, 贡马谢恩。”[3]

陈诚第二次出使西域, 是在永乐十一年九月 (1413) 至永乐十三年十月 (1415) 。

陈诚第一次归来后, 便显示了他杰出的外交才华, 次年, 他升除翰林院检讨。建文三年, 他被派前往蒙古塔滩里招抚鞑靼部落, “靖难之役”后, 被流放到北京兴州, 永乐四年, 陈诚被再次启用。因为陈诚曾任行人, 有出使安南、撒里畏兀儿、鞑靼等地的经验, 当明成祖“锐意通四夷”开拓海陆交通时, 陈诚便被推荐给永乐皇帝。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时胡广记载过此事, 他道:“永乐十一年秋, 上遣中使劳来之, 择庭臣之能者佐其行。众推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子鲁才能当之。子鲁在洪武间以名进士为行人, 辙迹徧四方, 尝使于沙里畏兀儿, 立安定、曲先、阿端五衙;又使塔滩里, 招携胡虏;最后使安南取侵地, 以书反复晓其王, 厥声甚彰。然则是行也, 舍子鲁其谁与?” (胡广, 《送陈员外使西域序》)

永乐十一年秋 (1413) , “西域大姓酋长沙哈鲁氏不远万里遣使来朝。” (陈诚, 《狮子赋序》) 沙哈鲁为帖木儿的第四子, 在永乐六年至七年间, 他平息了两个侄子争夺王位继承权的内乱, 成为帖木儿帝国的统治者。他继位后, 一反帖木儿的东进政策, 开始与明朝友好相处, 并遣使来贡。明成祖对此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以护送哈烈使臣的名义, 派出了一个出使团, 并以此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 这是陈诚被第二次指派出使西域。此次出使, “发酒泉郡, 出玉门关, 道敦煌、月氏, 经高昌、车师之故地, 达蒙古、回鹘之部落, ……十月辛未, 至哈烈城。” (陈诚, 《狮子赋序》) 此次西使历时三年, 在途中, 使臣们“宣谕德意”, 联络西域诸国, 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永乐十三年 (1415) , “达等还, 哈烈诸国复遣使偕来, 贡文豹、西马及他方物。”[1]这次历时三年的出使, 使明朝与西域诸国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了解, 并密切了双边关系, 促进了明王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和贸易互通, 也使明朝与撒里畏兀儿地区的交往步入正常轨道。出使使臣归国后, 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陈诚得“升除吏部验封司郎中, 正五品散官奉议大夫, 又赐钱钞四万七千贯, 紵丝二表里” (陈诚, 《竹山文集》内篇卷二《历官事迹》) 。陈诚在回京复命时, 向明成祖呈送了《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和《狮子赋》, 这为明成祖乃至整个朝廷了解西域提供了材料。

陈诚第三次出使, 是在永乐十四年六月 (1416) 至永乐十六年四月 (1418) 。

永乐八年 (1410) , 明成祖亲率众五十万出塞, 重创鞑靼后, 又在永乐十二年 (1414) 亲征瓦剌, 在忽蓝忽失温战役中大败瓦剌部落, 次年, 瓦剌进贡马匹等, 并遣回之前被他们扣押的使节, 向明政府谢罪。在这种情况下, 明成祖为了稳定和巩固西部的局势, 进一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增强对西域地区的外交攻势, 决定派使团再度出使西域, 陈诚便在这种态势下距第二次出使仅过半年的时间便再次出使西域。对于陈诚的这次出使, 以《明实录》记载为详:“永乐十四年六月乙卯”, “哈烈、撒马尔罕、失剌思、俺都准等朝贡赐臣辞还, 赐之钞币。命礼部谕所过州郡宴饯之, 仍遣中官鲁安、郎中陈诚等赍敕偕行。赐哈烈王沙哈鲁等及撒马尔罕头目兀鲁伯等、失剌思头目亦不剌金、俺都准头目赛赤答阿哈麻答罕等白金、紵丝、沙罗、绢布等物有差, 并赐所过俺的干及亦思弗罕等处头目文绮。”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七)

在西使中, 陈诚所带领的使团受到西域各国的热情款待, 在陈诚归国之时, 带回了帖木儿帝国沙哈鲁王给明成祖的信件, 劝明成祖信奉伊斯兰教, 明成祖在回信中回避了信奉宗教的问题, 但就发展两国关系方面, 他表示:“相隔虽远, 而亲爱愈密, 心心相印, 如镜对照。”并且希望:“愿自是以后, 两国国交日臻亲睦, 信使商旅, 可以往来无阻, 两国臣民, 共享安富太平之福也。”[4]明朝与西域这种真诚友好的关系的建立和长期发展, 是同像陈诚这样往来于各国之间传达友好与和平的使者分不开的。陈诚等归国后, 明成祖对其进行嘉奖, “升行在吏部郎中陈诚为广东布政司右参议, 嘉其奉使哈烈之劳也。”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

陈诚第四次出使西域, 是在永乐十六年十月 (1418) 至永乐十八年十一月 (1420) 。

根据《历官事迹》, 陈诚于永乐十六年十月再度 (1418) 出使, 距第二次出使仅六个月时间。陈诚在第三次出使西域回国途中, 母亲病逝, 他回京复命后便赶往江西奔丧。由于出使的需要, 陈诚在家不到两个月后便奉召再次出使, 甚至连母亲的丁忧守制也未能完成。关于此次出使, 《明实录》有记载道:“哈烈沙哈鲁、撒马尔罕兀鲁伯使臣阿尔都沙辞还, 遣中官李达等齐敕及锦沙罗等往赐沙哈鲁、兀鲁伯等。并赐哈密忠义王兔力帖木儿、亦力把里王歪思及所过之地酋长彩币。与阿尔都沙等偕行。”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四。)

陈诚第五次出使西域, 是在永乐二十二年四月至十一月 (1424) 。

这是陈诚一生中最后一次出使西域, 这时他已六十岁高龄。但是行至肃州时, 明成祖宾天, 遗诏仁宗皇帝即位。仁宗即位后, 随诏赦天下, 停止四夷差使, 陈诚便被召回, 没有到达西域, 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 陈诚再没有出使过西域。

纵观陈诚五次出使西域, 见证了从明初洪武、永乐到仁宣时期对西域经营的态度。自明太祖建国以来, 西北边境一直受到来自北元的侵扰, 出于西北边疆战略的需要, 明太祖认为发展同西域的关系尤为重要, 这样不仅可以有力地牵制北元的势力、稳定北部疆域的局势, 还可以推动双方贸易发展、威服四夷。在整个洪武时期, 明太祖都努力试图发展同西域的关系, 但由于北元的阻碍, 明朝难以同西域进行不间断的往来, 这从陈诚出使西域便可窥一斑, 但是尽管如此, 这也为后来明成祖积极的西域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成祖在位期间, 继续推行朱元璋积极的西域政策, 同时在此政策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扩大了双方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开创了明朝与西域交通的鼎盛时期。永乐皇帝在位的三十二年间, 大约有来自撒马尔罕和哈烈等二十多个国家的使团来访朝贡, 明政府亦派出相应的使团回访, 陈诚所带领的使团, 就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支。在永乐十一年至永乐二十二年, 他四出西域, 共用了近十年的时间, 出使了约十九个国家和地区, 推动了明朝与西域诸国间国家的友好往来、贸易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外联系的加强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无疑正是陈诚西使的贡献和意义所在。因元末战乱和割据一度阻塞的丝绸之路上, 又出现商旅相望于途、使节络绎不绝的情景, 这大概是在海路交通日益蓬勃发展的时代, 丝绸古道上最后一段辉煌岁月[5]。

到了仁宣之际, 统治者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国内问题上, 对外无论是海上交通还是西域的陆路交通, 都实行了紧缩政策, 永乐年间的西使辉煌已不复存在。仁宗在即位时便宣布停止四夷差使, 于是年已六十一岁的陈诚便回归故里, 结束了他出使西域的生涯。

参考文献

[1]张廷玉.明史 (卷三三二) 《西域四》[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2]张廷玉.明史 (卷二) 《太祖本纪二》[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3]张廷玉.明史 (卷三三十) 《西域二》[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4]张星烺, 编注, 朱杰勤, 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第四册) [G].北京:中华书局, 2003.

篇9:张骞出使,丝绸之路的序幕

在飞机发明前,人类很难逾越高山;在轮船发明前,海洋还是一个屏障。古代中国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地理空间内:东、南有大海阻隔,西有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以及由帕米尔高原延伸出的高大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的遮挡,北有戈壁、沙漠、干旱草原、森林以及寒冷气流。这样的地理结构决定了中国最初丝绸之路的两种空间走向:陆上丝绸之路在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之间形成了一北一南两条道路,通往中亚;待航海术和造船术发达后,海洋由屏障变为通途,连接中国与世界。

提起丝绸之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张骞二度出使西域的故事。他开启了古代中国与世界连接互通的序幕,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之笔。虽然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但很少有人从一个大背景的角度说起。其实,张骞出使,与其说是一场探险,不如说是汉武帝的一次战略尝试,也是历史的一个必然选择。

联合西域对抗匈奴

早在秦朝时期,匈奴就已经成为中原周边最具威胁的势力,故秦始皇曾派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把战国时秦、燕、赵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用以防御。到秦末汉初,匈奴也出了个不世出的首领,叫冒顿单于。此人具有雄才大略,为了当匈奴首领,不惜鸣箭弑父,此后又东灭东胡,西击月氏。当时,中原地区刘邦和项羽争霸混战,月氏国又在战败中不断西迁,匈奴的领域就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不断壮大。

待汉朝建立后,匈奴与汉朝的冲突不可避免。对此,汉高祖刘邦采取的策略是强硬的军事战略,但白登山之败(白登山,位于今中国山西大同东北。汉朝初年,刘邦被匈奴围困于此)后,退而转向以和亲为主的妥协策略,直到文、景二帝时期,因为复杂的国内形势等原因,一直推行以妥协为主的政策。

汉武帝即位后,在前几代财力积累和国内较为稳定的基础上,力图改变之前的妥协策略,转而實施以进攻为主的大战略,开疆拓土。这一大战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凭借武力,以军事进攻为主;二是以和平的方式,派遣张骞作为使臣出使西域,开启了使臣外交的新格局。

张骞是汉中郡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建元(公元前140—公元前135年)初为郎官。郎官虽然官儿不大,却时常侍奉在皇帝左右,可以经常见到皇帝,没准儿哪天被皇帝赏识就高官得中、骏马得骑了。

当时恰巧有投靠汉朝的月氏人,向汉武帝说匈奴大破月氏,冒顿单于之子老上单于不但杀了月氏王,而且把其头作为酒壶。月氏被迫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失去故土的月氏人对匈奴恨之入骨,又无奈无人与其共击匈奴。这正中汉武帝的下怀——他正想联合月氏等西域国家共同对抗匈奴。当时的西域,在今新疆和中亚一带,分布着许多小国,大多被匈奴的势力所控制。所以汉朝想要获得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必须把西域争取过来。但此时汉朝对西域几乎一无所知,急需要一位能干的使臣出使与西域各国联络。到底派谁去?汉武帝心里没底,就以全国招募的方式招募能出使的人才。张骞怀有一腔报国之志,毅然应募并被选中。

一扣就是十几年

公元前138年,26岁的张骞和随从堂邑父,带着汉武帝给他的100多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联络月氏共击匈奴的第一步。

要去月氏,就不得不经过匈奴人的控制区。当张骞等人从陇西出境,经过匈奴时,不久就被抓住,送到了老上单于之子军臣单于那里,单于说:“你们使臣经过我们的境内去月氏,怎么可能呢?要是我们也经过你们的境内去往南越联合,你们乐意吗?!”于是就扣住了张骞,这一扣就是十几年。但是张骞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哪怕军臣单于恩威并施,还给他娶了妻子,让他生了孩子,他都一直保护着作为汉朝使节的凭证,并伺机逃跑。时间流逝,匈奴人对他的看护也放松了,张骞逮住一个机会就往西跑,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一路上幸亏随从堂邑父是匈奴人,善于打猎,所以才不至于饿死。

张骞还留意沿途的山川形势、风土人情。跑到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一带)后,一直想跟汉朝联系的大宛国王听明白张骞的来意后,二话不说,给他派了向导和翻译,送到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康居人又把他送到大月氏。

此时的大月氏首领已经易人,而且征服了大夏(今阿富汗),此地土地肥美,外部威胁也少,他们乐不思蜀了,根本就没有再联合汉朝攻打匈奴的动力。张骞见屡次劝说无效,便又去了大夏,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商贸物资,但折腾来折腾去也没有得到大月氏的明确答复。在大月氏居住一年多后,他决定回国。他也够倒霉的,本来他想避开匈奴,从羌人居住的地方回到长安,可结果又被匈奴捉了去,一待又是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张骞趁匈奴内讧的机会,带上在匈奴娶的妻子和堂邑父一起逃了出来,回到了长安。此时他出使带的100多名随从,只剩下了堂邑父一个人,凄凉自不必说。比较欣慰的结果是:他因功被封为太中大夫,堂邑父被封为奉使君。

张骞初次出使西域表面上没有达到汉武帝预期的目标,即联合大月氏攻击匈奴,但其“凿空”西域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中原王朝第一次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官方联系;二是带回了西域各国的资讯,如各国的具体位置,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演变等等,成为汉武帝开拓西域的决策依据;三是促使汉武帝开辟了南方丝绸之路。张骞在大夏时,见到了当地市场上竟然有卖中国蜀郡(今四川)的货物,便详细考察这些货物是从哪里来的,后来得知是从身毒国(今印度)贩运来的,就推测身毒应该有连接中原的道路。他向汉武帝建议说:“大夏离汉朝有一万二千里,在汉朝的西南方向,身毒国又在大夏东南几千里,从有蜀郡的产品推测,他们应该离蜀郡不远。我们现在出使大夏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从羌人的居住区经过,但地势险要,而且羌人又对我们不友善;另一条是从北路走,但又容易被匈奴俘获。如果能从蜀地开辟一条新路,应该是直路,沿路还没有敌人,我们不如试试。”汉武帝大喜,如果真能不费一枪一炮而使四方来朝,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汉武帝就派出四路人马去往今云南等地探路。他们打听到昆明以西千余里的地方有个骑象的国家,叫滇越,蜀郡的货物就是通过那里到达大夏的。

nlc202309021335

滇越就是印度东部的阿萨姆(即古代迦摩缕波),民间贸易的通道正是通过云南,经阿萨姆,过印度而到中亚的。经过之后历朝历代的不断开拓,这条南方丝绸之路与张骞开拓的、通往中亚的北方丝绸之路在阿富汗地区相交、抱合,又蜿蜒通到欧洲,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经济大动脉。

断匈奴右臂

张骞回国后,因为熟悉匈奴,汉武帝就派他跟随大将军卫青去攻打匈奴,并于公元前123年被封为博望侯。但好景不长,第二年因为进军迟缓,他又失去了侯爵的封号。这个时候,汉朝与匈奴的形势有了重大变化,经过卫青、霍去病等大将的经略,汉朝取得了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把匈奴赶到了大沙漠以北。这时候汉武帝屡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国的事情,恰好张骞失去了侯爵,也想再建功立业,便结合当时的边疆形势,认为此时河西地空,应该联络已迁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让他们东迁,回到故地(大体位于今甘肃一带),共同抵御匈奴,并和大宛、康居、大月氏等国建立外交关系,如此一来,就等于“断匈奴右臂”,汉朝便可解除匈奴的威胁。汉武帝一听,认为张骞所说很有道理,便于公元前119年任命他为中郎将,率领300人再度出使西域。汉武帝给这个使团配备上万只牛羊和若干匹丝织品,以赠送各国国王。

但是张骞到了乌孙后,发现乌孙已经一分为三,年迈的乌孙老王昆莫已经无法号令诸部,所以张骞很难实现最初的外交意图。在此情况下,张骞派遣副使分别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呼罗珊地区)、身毒等国,与各国加强联系。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国,因功拜为大行,但第二年便死去了,享年50岁。

张骞的此次出使,似乎未达到游说乌孙东迁故地的目的,但是却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绩:一是开启了汉朝和乌孙的外交关系。乌孙特地派出专使数十人,带几十匹马到汉朝答谢,待沿途看到汉朝的强盛后,愈发重视与汉朝的交往。同时张骞此次出使乌孙,使匈奴对乌孙有了很强的猜忌,迫使乌孙向汉朝靠拢,愿意与汉朝结为兄弟之国。之后汉朝的细君、解忧两位公主远嫁乌孙,为汉和乌孙的和平稳定打下了基础,并最终促成了公元前71年两国共击匈奴的大捷。此后,天山以北乌孙所居地区逐渐成为汉朝的势力范围。二是西域各国纷纷通使于汉,汉使也不断到达西域各国,由此汉朝与西域各国加强了外交联系。三是客观上迫使汉朝加强了河西的防卫。此次张骞未能游说乌孙东迁,迫使汉朝不得不经营河西,向那里迁移人口,设置酒泉、张掖、武威和敦煌四郡,此四郡成为进一步经营西域的后方基地。四是为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据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沿途到处宣扬汉朝的文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回国时又带回西域的各色种子,有胡桃、石榴、胡豆、胡瓜、苜蓿等等。

总之,通往中亚的民间丝绸之路虽早已有之,但张骞是第一个通往西域的官方使者,他的出使,不但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建立了持续的外交关系,而且使得中亚和汉朝的商旅不绝于途,“到西域去”成为了汉朝商人的一个新的经济热点,固化了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的各个节点,为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打下了基础。张骞的出使,是汉武帝贯彻使臣外交大战略的体现,为和平外交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此后,中原王朝与西域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张骞的坚韧、爱国、勇敢也表明,一个国家再有大的战略,还要有能人与决策者一起实现,张骞与汉武帝就互相成就了“凿空”西域与雄才大略的千古美名。

上一篇:会计信息系统实验一下一篇:镇长年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