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滚滚我成长

2024-06-12

红尘滚滚我成长(通用3篇)

篇1:红尘滚滚我成长

红尘滚滚,大美在路上

11新闻 蔡文静

写作本应是自由的,而最自由的写作方式,莫过于一边旅游一边写作,随时随地用文字记录下最真实的感受。听起来有些不切实际,但有一位作家,便将这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用她独特的方式,诠释了文字的灵魂。她,就是红尘。

“因为疯狂而上路,因为疯狂而生活,因为疯狂而写作”,这便是红尘的写作理念。于是,从美国归来,带来了一份《在路上:美国大学生活图本》;去一次尼泊尔,闻到了属于《尼泊尔的香气》;为了信仰,应该做一次朝拜,于是解开了《印度瑜伽圣地密码》;去了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看见了神圣的布达拉宫,《越野越西藏》,由此诞生。

而这一从,公路女王红尘,将目光锁定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新疆。为了缩短与新疆之间的真正距离,她18年间两次重返新疆。八万里的路途,领略了天山的壮美,到达了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沉睡千年的尼雅古城、楼兰古城、米兰古城一次次在她眼前若隐若现。红尘,这位达摩流浪学者,又一次完成了心灵之旅。

3月9号,红尘在哈雷戴维森重庆—哈雷堂带来了她的新书《越野越新疆》。当她出现在会场时,一个简单而不失简约的草帽,一身休闲却又舒适的服装,显示出属于红尘特有的阳光与活力。也许在大多人的眼里,作家,应该是低调的。可是红尘不,她洒脱,她自然,一部吉普车,用“迷你游”的方式带回来了属于一段丝绸之路的旅途。

远方的丝绸之路

从现场放映的幻灯片上,我们可以看到红尘在新疆旅行的剪影。对于为什么会选择新疆,红尘的解释是,新疆有四最。一是面积最大,新疆疆域辽阔,有着全国省市里面积最大的土地;二是民族风韵最浓郁,这里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又有其独特的生活习俗;三是地貌景观最奇特,高原与雪山凸显出新疆最独特的层次感;四是文化蕴含最丰富,沙漠里蕴藏着古中国最灿烂的文明。一边喝着马奶,一边品尝着葡萄汁,面对浩瀚的土地,对丝绸之路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这是来自大自然的震撼。

有读者问道,做一次长途跋涉,需要做哪些准备。对此,红尘提供了五个方面的回答:首先,要有身体上的准备,出发前,应该让身体充满能量,才能应付旅途上的艰辛;其次,生存技能上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至少会一种国际性语言,会骑单车,会游泳,才能自己给自己提供安全的保障;当然,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红尘说,她会节约每一分钱去远方,因此诞生了“迷你游”这一特殊的旅行理念;另外,心灵上的准备也是应该前提考虑到的,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生活节奏,尼泊尔没有电,印度吃饭用手抓,这些都是旅行中的一大考验;最后,应该是知识的准备,红尘告诉读者,她每一次前往一个地方,都会事先进行大量的阅读,甚至会涉猎考古学家关于古城的考古日记。做完这些准备,就可以背着背包,轻松上路了。

既是挑战又是享受的旅行

红尘的足迹遍布诸多地方,而每到一处,红尘便会开始一段新的写作旅程,因此,说“全世界都是红尘的书桌”也未尝不可。

选择在西藏进行一次心灵的洗涤,红尘说,那是因为西藏有不可复制的景观。在西藏,信仰与宗教,渗透到了藏民的日常生活里。在亲眼看到一列朝圣队时,红尘思考着,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他们不远万里到拉萨。要知道,到拉萨的每一步,都是朝圣者匍匐在地上,用身体的长度丈量出来的。这种虔诚的拜佛行为,在其他地方是看不见的。

红尘说,她喜欢写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李白,她喜欢古典文化。因此,在以前的红尘,是书斋型的作家,直到她放弃一切去了美国。在那里,她关注文化的交融,关

注不同文化的不同价值观,才明白,真正的写作不应该是情绪化、个人化,而应该是将自己融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里。最终,她开始了新的写作旅程。

在尼泊尔,红尘感受到了属于尼泊尔的文化信仰,这个珠峰脚下的国家,没有受到工业污染,天蓝,水蓝,在此,红尘一呆就是半年,最后写出了一本飘散着《尼泊尔的香气》的图书。在印度,她看到印度人民在浑浊的圣河旁祈祷,在圣河中沐浴,他们唱歌、他们跳舞,不为别的,只为了自己的宗教与信仰。

红尘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旅行的内涵。

一半时间写作,一半时间在路上

每一段旅程归来,红尘总会有一次行走心态的变化。她说,因为远方有差异,所以才去远方,旅行的含义在于:积累、经历跟历练。

在旅途上,红尘关注的焦点在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宗教与文化。她认为,越熟悉的东西越容易让人感到迟钝,所以,陌生感才会产生诧异跟震撼。

背上背包,红尘选择了逃避跟放松。每个人,都需要有一种时间脱离常规的感受,这时,便不是社会属性的人,而是自然状态的人。

红尘谈到,她曾经也有加班加点的时候,然而,当她醒悟之后,才发现,自己更需要一种精神层次的生活,那便是:走在路上、去旅行、去写作。

写作需要沉淀,于是,红尘跟她的爱人筹备了“红尘国际青年作家营地”,目的在于给所有未来的作家一个安静的创作空间。她说,写作,是为了沟通在心里的文字。

有一种美丽叫遥远

在《越野越新疆》这本书的末尾,红尘写道: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她说,这本书,是为了献给自己的母亲。

提及母亲,一向豁达的红尘开始哽咽。她说,写这本书的时候,母亲已经被查出了肺癌晚期。六次化疗,六次与死亡搏斗,红尘为了照顾母亲,不得不停下了手中的书稿。当红尘从北京设计完新书回来后,母亲已经不行了。这时,红尘才知道,母亲一直等着她写完这本书,出版这本书。于是,红尘明白了:旅行最重要的是过程跟心态,理解、善良与宽容,这些精神财富,是一种叫遥远的美丽。

红尘说,此生的遗憾,在于没有带着母亲一起旅行,没有与母亲一起,分享旅途中的喜怒哀乐,分享旅途中的幸福。

篇2:浅析《滚滚红尘》中的爱情价值观

关键词:《滚滚红尘》,爱情价值观,张爱玲,三毛,林青霞

1988年, 严浩导演相约林青霞与三毛共进饭局, 希望三毛可以写一部剧本。所以《滚滚红尘》书中的扉页中写道:“没有严浩导演, 就没有这个剧本的诞生”。这本书不同于三毛以往的《雨季不再来》、《撒哈拉沙漠》、《稻草人手记》、《梦里花落知多少》等其他小说的形式, 是三毛按照严浩导演的要求在病榻之上悉心写出的她人生中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剧本。

剧本《滚滚红尘》是三毛根据著名作家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故事为蓝本, 其中影射了不少自己的生活, 也有不少林青霞故事的影子。《滚滚红尘》这一部六十八场的剧本, 带出三个女人的爱恨情仇, 蒙太奇般地拼凑出了三个女人的爱情故事。

一、张爱玲的爱情

《滚滚红尘》是以张爱玲的故事为蓝本, 三毛将自己的爱情精神价值观移到战乱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同样身为作家的张爱玲和三毛一样敏感, 将爱情视为生命, 然而其爱情均不圆满。苍天弄人, 在三毛失去爱人荷西时, 她以滚滚红尘来代表注定消逝的爱情。

该剧主角沈韶华如同张爱玲, 是在时代命运中追求自我的大胆的新时代女性。她敢于追求自己心中所想、心中所爱, 无论对方的身份背景如何, 她都勇敢地捍卫自己的爱情。例如, 在三毛剧本第三十一场, 当爱国分子沈韶华的好朋友月凤与章能才、沈韶华一同去进餐的路上, 月凤发现了章能才的汉奸身份:

月凤 (扳过缩在车内的韶华厉声) 我要你看着我, 他到底是谁? (栗子越吃越慢, 韶华挣脱月凤, 又被扳了回来)

韶华:他是我的……男人。 (口气肯定而坚决, 给能才定位)

勇敢坚定的韶华在那个错乱的时代, 弱小的她不顾一切地要维护一个她所爱的男人, 在那一刻她高大而勇敢, 穿破了俗世所认同的对与错, 只执著于自己所认定的爱情。从未得到过家庭温暖和心灵温暖的沈韶华, 自从章能才出现, 单纯不问世事的她便将这个男人看做是自己的全部, 为了自己的爱情, 她可以背叛全世界。张爱玲亦如此, 她与胡兰成也是以悲伤的结局收场。现实生活中的章能才——胡兰成在一次病中选择了一位护士而背叛了张爱玲。

二、三毛的爱情

三毛本名陈懋平, 台湾人, 她如同《滚滚红尘》中沈韶华一样没有丝毫的金钱观念, 只追求精神的纯净。三毛敏感而细腻, 逃避现实地活在自己的世界和思想之中。

《滚滚红尘》的创作动力来自于三毛对电影的挚爱, 所以她选择创作出了这样的一部剧本。三毛也提到过, 她创作的章能才、韶华、月凤、谷音、容生嫂嫂还有余老板的性格中, 或多或少都有她自己的影子, 这部作品往往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她自己灵魂的告白。

《滚滚红尘》是以戏中戏的方式来诠释整个故事。故事中的沈韶华是名小说作家, 她的《白玉兰》投给她的好友谷音的出版社。小说的刊载得到章能才的欣赏, 从而引出了章能才与沈韶华的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 沈韶华和章能才曾经都未有过家庭温暖, 两颗心相互依偎走在了一起。《白玉兰》和《滚滚红尘》的交叉辉映使整个剧看起来更加丰满, 更加充实。

三、林青霞的爱情

导演严浩看中了三毛的《哭泣的骆驼》, 希望三毛可以将其改编成为剧本, 三毛没有同意。在1988年的秋天, 严浩导演带着林青霞邀约三毛一起共赴晚餐, 邀请三毛创作一部可以由他导演的剧本, 《滚滚红尘》由此诞生。

三毛曾经说过羡慕林青霞和秦汉的爱情, 他们可以在爱情和事业上都有着最好的默契。林青霞接演了沈韶华这一角色, 演出相当成功。然而, 如同剧中一样, 现实中的林青霞同秦汉的爱情也未开花结果。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片尾处的沈韶华自杀未果, 被一位解放军人救起时开始了新的生活, 大概也暗示了林青霞最终的选择。

四、结语

篇3:滚滚红尘淡淡心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从25岁开始就弃绝社交,足不出户,劳动之余埋头写下1700多首诗。她对世俗繁华、名利、宗教甚至爱情都是超脱的,她生前只公开发表了10首诗,退出基督教会,独身到终老。她写自然如家园,常有细致入微、准确生动的描绘,即使平凡的景象,在她笔下也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置疑的美。她的语言,一洗铅华,不事雕饰,质朴清新,别有一种“粗糙美”。从她的诗歌风格,到她的处世态度,无不体现一个“淡”字。她曾说,灵魂只选择自己的伴侣。她用“淡”的餐具,饮食珍贵的文字,精神才变得强壮有力。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她却全不在意。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的金质奖章,十分惊讶不解。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将一事无成。”淡然面对既往荣誉,这也许是她取得更多更大成就的法宝吧。

写下名著《瓦尔登湖》的梭罗,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热爱自然,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提倡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臻于完美。他有些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隐士,一个人住在偏僻的瓦尔登湖旁,独赏湖光山色,与农人交谈,偶有老友拜访。“此心安处即吾乡”,他追求心理上的祥和宁静。他淡然隐居,却思想深刻,留下许多光辉的警句,如“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地生活的地方”“善良是唯一永远不会失败的投资”等,给人们以极大的启迪。

学者钱钟书生性淡泊,甘于寂寞。他对许多慕名而来的来信来访者,往往采取闭门谢客和“无可奉告”的态度。他80大寿之时,家中电话一度闹翻天,各界人士纷纷要为其祝寿或开纪念会,他坚决推辞,因为他认为这类活动是“招些不三不四之闲人,讲些不痛不痒之废话,花费不明不白之冤钱”。他拒绝参加各种可以提高名望的会议,甚至婉拒央视“东方之子”节目的采访。

淡,是一种独特气质,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林中一缕清风,是花间一滴清露,是纷扰红尘中极为难得的美好品质。淡,与心灵最近,与智慧齐飞。

编辑/王洪丽

上一篇:2024学校党建工作思路下一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外作业活动化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