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早发白帝城》的教材解析

2024-06-13

课文《早发白帝城》的教材解析(共10篇)

篇1:课文《早发白帝城》的教材解析

教材课文解析

说教材

这篇文章是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异。在窃读这种氛围中,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使人如临其境。

此外,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等等。

选择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圈划描写心理活动,动作的语句,揣摩人物思想情感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主人公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精神。

4、教学重点:

圈划并有感情的朗读窃读时心理,动作描写的语句,体味窃读的滋味。

5、教学难点:

揣摩人物情感变化。

说教法

提问情境探究

1、朗读法: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散读,默读,让学生感悟作者平实,自然,柔美的风格。

2、讨论法: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说学法

朗读自主比较合作: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

让学生勤动笔墨,心到,手到,积极读书,抓住文中描写的细节重点。

2、朗读法:

指导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格言进入题目解读,由窃读记意思进入文本学习。

同学们,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海音孩童时代那奇特的窃读生活吧。首先,看看题目,窃字的原意是指什么?窃读又是什么意思?连起来,窃读记可以解释为……

(设计意图:从读书的氛围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

二、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全文,找找我是用怎样的方法来窃读的,试着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出来。

过渡语:好的,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找看我究竟是怎样窃读的呢?并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

四人小组交流:假装问价钱来窃读。

贴在大人身边来窃读。

下雨天窃读。

饥肠辘辘的窃读。

三、品读赏析

过渡:通过刚才的概括大家知道了作者小时候想出了许多方法来窃读。那么有谁能很快找出课文中集中体现作者窃读时心情的语句呢?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圈划出描写窃读时心理活动,动作等词语或语句,并简单谈谈你的体会。

追问:作者又是如何表现他的快乐和恐惧的?请大家从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两方面入手圈划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在学生比较准确的说出自己的体会之后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说设计理念

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

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学生时刻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且始终伴随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使用多种学习策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2:课文《早发白帝城》的教材解析

1、层次结构:

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第四段写观潮人数之多。

2、《观潮》的内容及语言描写的特点:

本文虽只有二百多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以及观潮的盛况,自然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受到美的陶冶。

篇3:关注课文之外的教材内容

一、走进教材目录, 做好阅读准备

语文教材目录是一册语文教材的统领, 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目录, 从感性上对本册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知道这册教材的整体架构, 从而在学习到某一篇课文时, 就可以联想到其他相类似的课文, 可以更完整地体验文本。

但是这一重要教学资源却被很多教师所忽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没有带着学生去体验教材的目录, 也没有带着学生去阅读教材目录, 进而让学生解读教材目录, 而是直奔每一篇课文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一种阅读教学方法虽然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但是却不能给学生一个整体的体验, 学生不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来反思单篇教材内容。当学生学完整册教材之后, 头脑中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线索把这些课文内容串联起来。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所获取的语文知识是零散的, 不系统的。所以, 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时, 首先要带着学生关注教材目录, 让学生体验目录中的文章标题, 在阅读目录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感知这一册教材的编排情况以及这一学期自己要学习的重点, 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语文水平想一想:在这些标题中作者会写哪些内容。这样, 在教学每一篇课文时, 学生就可以利用前经验更好地学习文本。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的目录编排, 全册的32篇课文分别被安排在8个单元中, 每一单元都有相对应的主题。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学习, 体会祖国的壮丽河山,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真诚地待人处事”, 目的是想让学生知道如果一个人能够真诚地待人处事, 那么就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赞许和尊重,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 这是一个向学生普及科普知识的单元, 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战争中的孩子”,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 点燃学生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热情。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美好”, 让学生通过学习懂得珍惜生命的道理。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乡村生活”, 让学生感受乡村的田园诗情。第七单元的主题是“追求成功”,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只有通过不懈地追求与不断地努力才能成功。然后, 教材还在最后安排了8篇让学生自读的文章, 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当我们带着学生走进教材目录之后, 就可以让学生去体验每一单元的课文编排主线是什么, 想象一下每一单元课文大致的内容。让学生在解读教材目录中寻找一些有用的内容, 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从整体上把握单元内容, 并事先搜集与该单元课文内容有关的学习资料, 为更好地学习本 单元奠定 扎实的基础。

二、利用课文插图, 做好阅读衔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几乎都配备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 有的课文甚至配备多幅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如果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 先来解读这些插图, 就可以从感性认识方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然后再让学生体验文本内容, 看看自己对插图的解读与文本中所描绘的还有哪些距离, 产生这些距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学会如何来解读插图。但是这些插图也往往会被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遗忘。小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 好多知识与问题都是在直观思维过程中接受和产生的。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思考插图、描述插图, 把插图与文本内容进行比较, 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比如,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望洞庭》, 编者在一整页上配了一幅插图。在插图中有秋月, 有湖水, 有山, 有小船。在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来解读插图, 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如果让自己来形容这些景物, 将会怎么来形容;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的内容:一轮弯月悬挂在天空, 与平静的湖水相互映衬。在平静的湖水上有几艘小船。远远望去, 洞庭山青翠欲滴……由于插图除了“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一句学生不好表述之外, 古诗中的其他诗句基本上都可以在插图中得以展现。所以, 说完插图上的内容之后, 教师可以再让学生把自己所说的插图内容与古诗内容进行比较, 这样学生就可以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就能很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

三、依托课后习题, 做好阅读拓展

课文后面的习题是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发展语文素养的重要平台———从字词到句 式的训练, 再到篇章的训练。但是有一部分内容却容易被语文教师所遗忘。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大部分课文中的课后练习, 第1题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去朗读课文。这也说明在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能力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体现了朗读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语文素养之一。但是却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这一题给遗忘了。在教学时, 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文本的精心解读上, 在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时, 这一道题目往往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还有大部分课文课后练习的最后一题是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一些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句子, 然后让学生读一读, 并抄写下来。这样的习题安排, 一来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去体验文本的内容与中心, 同时, 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但是, 由于不好把握, 同时在考试时也很少考到这些内容, 所以也容易被教师忽略。

比如,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有两篇精读课文, 第一篇是《触摸春天》, 课后习题的最后一题是:“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 体会体会带点的词语, 再抄下来。”第二篇精读课文是《生命生命》, 课后习题的最后一题是:“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有很深的含义, 如,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 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让我们找出来, 体会体会, 再抄下来。”在这里, 笔者只是列举了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重视这些习题的解答, 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本, 二来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太费时费神了, 所以都被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忽略了。我们要重视这些习题的教学,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本。

篇4:课文插图,教材的“第二语言”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使用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插图可以说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插图,采用的都是图文并茂的形式,符合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需求,并与小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有密切的关联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插图对于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产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并没有完全有效地应用教材中出现的插图,没有正确应用教材,没有正确把握语文教材的插图以及课文之间的关系,主要的现象表现为:

1.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插图视而不见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效率不高,在日常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育过程中,多是通过多媒体手段制作教学课件,例如配有音乐、闪烁的文字以及动画形象,并没有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插图进行理解与感受,导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功能得不到最佳的发挥,学生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插图也是视而不见的。

2.教师对教材中出现的插图仅用简单的几句话进行讲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对每一篇课文配有了多样的插图,插图的内容往往是多样的,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插图内容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没有对引导学生感悟其深入的内涵,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并不全面,小学生在面临看图说话等作文的时候常常表现出无话可说的状态,对于未来的语文写作能力的养成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语文教师在讲解插图的时候没有正确地传达插图的内涵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完全认识到教材中出现的插图的内涵,在讲解插图的时候没有正确传达其中表现的内涵,而且只是简单的语言讲解,会使得小学生对之后课文中出现的插图失去原有的学习兴趣,失去了插图教学原有的意义,对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积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师正确应用课本中出现的插图的策略

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丰富多样的插图,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课本的使用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插图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课堂教育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插图的功能。

1.在语文课堂开始的环节充分发挥插图的功能

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始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内容是色彩丰富的,也非常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之中。并且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来引导小学生对于课文的阅读兴趣,在观察了插图的特征之后,小学生对于课文中讲述的内容会产生阅读的兴趣,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会有更高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小学生对于同一幅插图会产生不同的认知与理解,往往会激发小学生的讨论欲望,语文教师应当抓住这一特点,鼓励小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这对于小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

2.在语文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发挥插图的功能

当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了难以理解的词语或者是语句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基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使用插图帮助学习理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表现能力是非常明显,并且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的,使得小学生直观且形象地理解难度较高的词语以及语句。

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也会出现一些难度较大、难以理解的古诗或者散文,这些文章的笔法常常是有想象加工的,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为了解决作者与读者的想象无法完全同步的状况,在教材中设置插图来帮助学生了解,同时辅助着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解释,加之图文对照,使得小学生学习更加容易,例如在学习《秋叶飘飘》这一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配图,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插图的内容是什么?插图中的内容与文章中的哪一句描写是符合的?诸如这类问题,使得小学生能够通过图画立即明白文章的内涵。

3.在语文课程结束的时候发挥插图的功能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得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提升,掌握实施有效的语文应用技能,为此教师应当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插图再现冬天白雪覆盖的景象,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借此让学生掌握一些景色描写的技巧,在课程讲解结束的时候,为小学生布置各个季节描写的作业,为了完成作业,小学生就需要认真研读课文,掌握课文的情节、语言以及其中出现的人物,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布置学生写讲解词的作业,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插图的内容,并培养出故事内容演绎的技能,打开小学生的思维,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能力,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使得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与讲解成为表达与创新的结合。

三、总结

小学的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插图资源,这些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其进行充分利用,使得教材中插图的内容以及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细细研读,对插图进行科学的开发、运用,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为其后养成良好的写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5:早发白帝城古诗解析

《早发白帝城》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运用夸张的手法和通俗的语言,竭力描述了长江水流之急,小船的轻快,并借此抒发了诗人流放遇赦的轻松、喜悦的心情。用“千里”跟“一日”对照,夸张地表达了船行速度的快,一个“还”字,在平淡中包含了诗人重新获得自由时的兴奋、喜悦的感情。正是在这种情感之中,诗人也顾不得细细描写两岸的山光水色了,只用极具特色的回荡在耳畔的猿声和早已越过的万重高山,进一步描写“舟—轻”“水—急”,充分抒发自己的无比欢乐之情。全诗不但气势豪放,而且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解】

(1)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

(2)朝:早晨。

(3)辞:告别。

(4)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5)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或v)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还:返回。

(7)猿:猿猴。

(8)啼:鸣、叫。

(9)住:停息。

(10)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翻译】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U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所以诗题,此诗也叫《下江陵》。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评析】

“朝辞白帝彩云间”气势不凡,深得李白奔放之风。高高的白帝城矗立白云霞光中的形象展现眼前。一个“辞”字拟人了白帝城,传神,难怪大散文家余秋雨小时候读到这句诗时把白帝想象成一个穿着白袍的长者了,“辞”字隐含诗人对山水一贯引为知己的态度(可参看我的以前赏析李白的作品类),也表现了诗人欣喜情态。

“千里江陵一日还”,诗人惯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言船行极快,反映了诗人舒畅自由的心情。

“两岸猿声啼不尽”,此猿声当不是悲啼,有前人说此句借悲哀的猿啼反衬诗人的喜悦之情,很是牵强。从整首诗看,诗人融情与景,情景浑然一体,不存在反衬、“以衰写乐”与整体气氛相违背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反衬说”在这里很不和谐,如果是反衬,应该把猿声写的更悲切才对,但在翻译上显然不通。合理的翻译应该是“两岸猿声不停,平时感觉悲凉这时却没有,反而感到有些清脆了”,实际上还是融情与景,诗人的愉悦心情冲淡了猿声的悲凉。

“轻舟已过万重山”,和“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写法一样,但更加显得诗人心情之轻松,一幅“轻舟”顺流直下,轻飘飘的越过“万重山”的动态画面犹在眼帘,让人无限轻松。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唐朝另一位诗人登科后曾写诗云:“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其艺术手法和此诗相近,心情也大约可同李白此时心情。

全诗无一处写情,又处处含情,王国维云:“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诗就是这样,我和物浑然一体,无法分辨了。

【讲解】

全诗四句全在一个“流”字,以体现诗人遇赦之后,从此海阔天空的爽快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4] 前人对这首诗好评如潮,如杨慎《升庵诗话》:“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清代乾隆御定《唐宋诗醇》卷七:“顺风扬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笔墨间亦有神助。三四设色托起,殊觉自在中流。”丁龙友评价:“此是神来之调。”吴昌琪《删订唐诗解》卷一三:“插猿声一句,布景着色之。”应时《李诗纬》卷四:“等闲道出,却使人揣摩不及。”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被人们视若珍品。

这首诗的名句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有学者认为,“两岸猿声啼不住”是隐喻李亨兄弟相残。

【作者介绍】

李白(7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公元701年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名叫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篇6:浅谈新教材部分课文的处理

一.长课文“短”处理

教材中许多长文, 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教学时如果面面俱到, 则无法突出重点, 学生也未必有深刻的印象。《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课文较长, 按传统教法需要课时较多, 这就需要对课文进行“短”处理。我采取了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处理, 即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 围绕着问题的解决来完成教学任务。我设计了三个主问题:1.这篇纪念性质的文章写了刘和珍生前哪些事迹?2.刘和珍是怎么死的?她死后社会各界有哪些反映?3.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 又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这件事的?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解决了文中的叙事部分的内容, 并让学生明白了她是个爱国青年。解决第二个问题就让学生明白了“她是被反动军阀残忍地枪杀的”。死后社会各界的反映可以说明:爱国者的沉痛悼念, 反动文人的卑劣无耻, “无恶意的闲人”的冷漠麻木。解决第三个问题则是解决了文中议论抒情性文字的作用, 让学生读懂了作品的主题。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读一遍都要花很长时间, 如果精讲恐怕需要一个星期。我在教读这一课时进行了大胆地取舍, 主要也是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教学。1.弄清“相”等几个关键字词的含义。2.让学生复述情节。3.讨论3个问题, 即刘兰芝能不能不死?刘兰芝与焦母到底有什么矛盾?她们之间的矛盾能不能调和?把这些问题讨论清楚了, 学生自然熟悉了课文, 理解了主题, 也能较好地掌握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教读《林黛玉进贾府》一文, 我让学生自己找学习重点, 选择学习方法。结果学生能很快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 选出了希望老师要讲的内容, 而这些内容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一来, 这几篇长文每篇大约3个课时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二.文学作品的转换处理

所谓“文学作品的转换处理”, 即把握语文学科的交际本质和语用特征, 将目标过于宽泛的语文课程转换成学生可感可接受的活动课程。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祝福》是一篇小说。我将小说教学转换成了更节省时间和学生更感兴趣的活动课程来教。我先让学生将其改编成剧本, 再分组演出, 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参加。每组分别由一人担任导演和点评, 学生积极性非常高, 演出很成功。演出后, 点评更是非常精彩。学生的点评从情节的处理, 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人物外貌及服装道具的配备等, 都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并指出了优点和不足。这样教师则只需花一节课的时间对剧本写作、人物形象、祥林嫂的悲剧根源、作品主题等进行补充和总结。整个过程只需一个晚自习和两节课, 大大节省了时间, 也避免了教学形式的枯燥、单调。

再比如《鸿门宴》这篇文言文, 如果串讲, 很费课时。我采取学生自学和演出相结合的方式来教学。学生自学字词, 用小纸条的方式提问, 教师解答;学生熟悉情节, 表演课文内容;学生点评, 教师小结。三个课时既落实了字词, 又紧紧抓住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等环节。课后再布置一道开放性很强的练习“我看项羽”或“我看刘邦”将学生的思维加以拓展, 那么学生对这一课一定会有深刻的印象和有较深刻的理解。

三.同一单元精讲某篇

“同一单元精讲某篇”就是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 突出一篇来开展教学, 让学生通过精读一篇来了解一类作品的特点, 掌握一类作品的阅读方法, 再实施延伸阅读。

《必修1》的第四单元都是演讲稿, 没有必要篇篇都讲。我先让学生将三篇文章都看完, 然后让他们选择需要精讲的一篇。学生选择了第一篇, 为了激发学生对北大的向往之情, 了解蔡先生的办学思想和北大精神, 我收集了很多相关资料印发给学生。至于课文内容, 我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领会演讲稿的特点。课后我让学生以“我心中的北大”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以便落实学习写演讲稿的教学目标。这一单元的其他两篇课文, 则由学生自学提问、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再如《必修3》第四单元全是科普文章, 同样可以采取以上方式来教学。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篇来精讲, 重点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理清思路的能力, 学会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课外让学生搜集有关动物游戏、宇宙、爱因斯坦等资料, 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完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的教学目标。

四.贯彻“一课一得”, 突出特色教学

贯彻“一课一得”的教学方式, 不求“面面俱到”, 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的教学。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 我就抓住人物描写中的细节描写来组织教学, 教学效果很好。教学时我紧扣作为“学者的梁启超”这一中心, 先让学生找出细节描写的相关文字, 接着我帮助学生一起分析有关梁先生的“开场白”“用手指敲打秃头”以及他的身材、肖像、衣着, 演讲时手舞足蹈等细节描写的妙处所在。在此基础上, 我还讲了令自己感动的几个细节以及这些细节可以用来体现哪些多样化的主题, 并朗读了自己以前所写的散文中的细节描写部分。通过这一课的教学, 我达到了让学生学会欣赏细节、描写细节的教学目的, 也让学生了解了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包身工》一课时, 我的目的也很明确, 就是突出“场面描写”。我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场面描写?作品怎样将庞杂的材料组织在一起?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找到描写包身工生活的三个场面, 朗读并思考这些内容写出了包身工生活怎样的特点;接着我让学生找出三个场面之间穿插了哪些内容, 并概括出文章的主题;课后布置写作“课间十分钟”, 落实学习场面描写的教学目标。这样处理教材是想真正让学生“一课一得”。

五.写作训练有选择性地落实

新教材写作训练内容分量较重, 不仅课文后面有, 而且有单独的按文体编排的训练部分。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取舍, 要么训练过于庞杂, 要么流于形式。为了落实训练目的, 起到训练效果,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作些实质性的探索。

我在训练时, 针对学生文体意识淡薄的特点, 根据教材的编写规律, 采取了每一次训练解决一个问题的训练方法。比如《必修1》重点训练写记叙文。我就按记叙文的写作要求, 每篇作文要求学生解决一个问题。第一篇解决侧重写人, 第二篇解决侧重写事, 第三篇解决写人的细节, 第四篇解决记叙的角度, 第五篇解决写事要有波澜, 第六篇解决叙事中怎样穿插议论抒情。在写作训练中, 采取整篇作文与写作片段相结合, 重点围绕问题解决, 让学生学会写人记事的基本方法。《必修2》的写作部分, 一篇训练抓住特征写景, 一篇训练抒情方式, 一篇训练虚构。《必修3》的写作训练, 重点是议论文, 那么按议论文的三要素来训练。先训练命题作文, 不设审题障碍。在此基础上训练材料作文的审题,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

总之, 一篇作文明确一个训练目的, 只要达到要求就给学生高分, 让学生每做一次都有一次新的收获, 有清晰的问题意识和写作的方法意识。这样既能使训练落实到位, 又能克服耗时长效果差的弊端。

篇7:高校英语教材本土文化课文的设置

【关键词】高校英语 教材 本土文化 课文

改革开放后社会文化形态的多元化格局已然形成,随之而来的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对于文化结构形态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本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传播范围受到限制。此外,西方文化的新鲜性与娱乐性也使得本土文化价值观受到冲击,年轻一代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膜拜使得高校英语教材在本土文化内容设置方面极为欠缺,加之教材编写者厚此薄彼的文化态度,导致本土文化功能弱化,进而导致高校英语教材中本土文化存在严重的缺失,不利于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研究探讨在高校英语教材中本土文化课文的设置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在高校英语教材中设置本土文化课文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高校的英语教材所涉及的西方文化较多,但由于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不足,所以在学习上往往会比较吃力。将本土文化编入高校英语教材中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比如颜色,在中国红色往往被看做为喜庆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往往是暴力血腥的象征,像红茶英文词组就是black tea,红糖则是brown sugar,red很少出现在词组中就是由于其所带有的不好的象征意义。因此,设置本土文化课程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洞悉中西文化的差异,提升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知能力,有效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2.有利于传播中国本土文化。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是通过学习英语,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从而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第二就是传播中国的本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比西方文化我们能够充分了解中国本土文化的优势以及不足,对于我们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各地兴建的唐人街、孔子学院等等。高校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未来接班人应当将弘扬发展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的学习使命,通过学习英语将中国文化带入西方国家,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所以在高校英语教材中设置本土文化课文是极为重要的,对于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与外国友人的交流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跨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双向的,所以高校英语教师应当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比如,当我们与外国友人在讨论中西方餐饮文化时,我们不仅需要对西方的餐桌礼仪、用餐习惯有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还要对我国的餐饮文化也有充分的了解。将本土文化课文设置于高校英语教材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当学生与外国友人进行文化交流时能够轻松顺利的介绍我国的本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高校英语教材本土文化课文的设置的对策

1.改革高校英语教材。首先,需要对高校当前的英语教材进行改革,在阅读训练环节、听力训练环节以及口语表达环节都适当地增加一些本土文化课文。例如在英语教材中融入对我国故宫、颐和园、黄山等本土文化风景名迹的介绍,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本国文化的同时学会如何用英语介绍中国一些标志性的文化建筑以及风土人情,而不是一提到中国时只能介绍中国是个瓷器大国。另外还可以融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文,加强英语教材中中国本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这门国际化语言的同时不忘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本土文化表达能力的培养。

2.开设本土文化课程英语选修课。 通过改革高校当前的英语教材来设置本土文化课文仅仅是一方面,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本土文化课文的需求,所以高校应当开设相关的本土文化课程的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接触到本土文化。高校应当安排对于本土文化了解较深,同时英语专业基础较为扎实的教师担任授课教师,在对比中西方文化的情况下,加强对我国本土文化知识的灌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完善考试制度。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是高校大学生在英语学习阶段必定经历的一项考试,因此可以在四六级考试中增加一些与本土文化有关的考核内容,从而引起高校以及学生对在英语教材中设置本土文化课文的重视,促使学生加强对本土文化的学习,提高对本土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

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注定了利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是大学生日后必备的能力之一。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能只注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同时也要加强对本土文化的学习。高校应当积极在英语教材中设置本土文化课文,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将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作为学生自身的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范春霞.高校英语教材本土文化课文的设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2]于明珠,于瑶.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的策略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05).

篇8:课文《早发白帝城》的教材解析

一、补充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科学文化知识

比如《我与地坛》后对北京“九坛八庙”的介绍, 《胡同文化》后对“胡同”一词的来源的介绍, 《勾践灭吴》后对《二十四史》的介绍等, 这些“附”的内容, 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 丰富我们的知识。比如读《我与地坛》课文后面的“附”, 我们就可以理解北京有关“九坛八庙”的知识, 知道它们是明清帝后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的地方, 了解了北京的一些风物名胜。

二、补充介绍文体知识的。比如《我若为王》后鲁迅对“杂文”的介绍

“不错, 比起高达的天文台来, “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 也照秽水, 也看浓汁, 有时研究淋菌, 有时解剖苍蝇。从高超的学者看来, 是渺小, 污秽, 甚而至于可恶的, 但在劳动者自己, 却也是一种“严肃的工作”, 和人生有关, 并且也不十分容易做。“

有了这些介绍性的文字, 我们不难看出杂文有“是匕首, 是投枪”和“小中见大”的特点。又比如在《剃光头发微》后, 鲁迅为我们介绍了杂文的“讽刺”:

“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 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 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 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不过这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 可笑, 可鄙, 甚而至于可恶。……有意的偏要提出这等事, 而且加以精练, 甚至于夸张, 却确是‘讽刺’的本领。……”

读了这些文字, 还有谁不明白杂文中的讽刺特点及其作用呢?对文体知识的介绍还有如《滕王阁序》后面的“骈体文的句式”、《近体诗六首》后面的“近体诗的两种常见定式”等内容, 读这些文字, 我们既可以了解文体特点, 又可以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补充介绍作者或作品风格特点的

这类“附”的数量比较多, 比如《项链》后对莫泊桑的介绍, 《窦娥冤》后对关汉卿的介绍, 《宝玉挨打》后对曹雪芹的身世经历的介绍;《荷花淀》后对孙犁与“荷花淀派”的介绍, 《登泰山记》后对“桐城三祖”及桐城派的创作特点的介绍;《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后对庄子思想的介绍, 《归去来兮辞》后对陶渊明及其精神价值的介绍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 我们可以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思想内容。比如, 读《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后的“附”——“庄子词章之美, 来源于思想的自由。庄子所追求的是自由无碍、自然无待的人生境界……即顺应自然规律, 保持心灵的自由。这种境界的最高表现是‘无己’‘无功’‘无名’”——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庄子“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的思想境界就是顺应自然规律, 保持心灵的自由。再比如读《漫话清高》后的“附”——“生在‘开元全盛日’的孟浩然, 有那必要吗?然则为什么三番两次朋友伸过援引的手来都被拒绝, 甚至最后和本州采访使韩朝宗约好了一同入京, 到头还是喝得酩酊大醉, 让韩公等烦了, 一赌气独自先走了呢?”——我们可以知道孟浩然是彻底的隐居者, 因为他生活在盛世, 是为了隐居而隐居, 但历来人们却不把他归于清高之列, 从而明白了金开诚先生在《漫话清高》中所说的“清高的模糊性”——这样有才而又淡泊名利者居然不在清高之列。由此可见“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课文。

四、补充介绍作品的创作动机及主题的

比如《陈奂生进城》后高晓声在《且说陈奂生》中说:“我希望我的作品, 能够面对着人的灵魂, 面对着自己的灵魂……我的任务就是把人的灵魂塑造得更美丽。”“解剖陈奂生……希望借此来提高陈奂生和我的认识水平, 觉悟程度, 求得长进。”读了这些文字, 还会有人讥笑陈奂生的浅陋和小农意识吗?又比如《边城》后沈从文自谈《边城》的创作旨意, 学习该课时, 如果我们先读课文后面的“附”, 我们很容易从选段中“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自然, 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语句中了解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目的, 从而更好的去欣赏作品里表现的美——山水美、人性美、人情美。又比如在《药》后, 附有鲁迅《我为什么做起小说来》和《〈呐喊〉自序》的一段话, “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 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 意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从中我们很容易明白鲁迅写《呐喊》的真实目的。这些“附”有助于我们更真实地了解作者和更深刻地了解作品, 对此我们又怎能“视而不见”呢?

五、赏析作品的主题、结构、艺术特点的

教材中这类“附”的数量最多, 比如《荷塘月色》后有这样一段“附”: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 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 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 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 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 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 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 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朱先生的语言, 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 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创新。既有平白如话, 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 更有精心择练的遣词用字。……叠词的运用, 既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 同时读起来又节奏明朗、韵律协调, 有音乐美的感觉。”

又比如《过秦论》后有这样一段“附”:

“过秦论”者, 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章, 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 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之后, 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通篇只得两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 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至于有说六国时, 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 此只是反衬陈涉, 最是疏奇之笔。

篇9:课文《早发白帝城》的教材解析

在这里,笔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和岳麓书社新版教材的课文附件为例,对高中历史新教材的课文附件在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对学生情感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的作用作一浅析,以期抛砖引玉。

一、 课前附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在每一个学习专题前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了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设计了“学习要点”和“学习建议”。学习要点把本专题的重点内容做了一一列举,教材的重难点知识显得一目了然。它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掌握,但同时也助长了学生对教材的依赖,使同学们错失了一个自我学习和思考的好机会。在学习建议中,就如何学习本专题进行了具体的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误区,诸如对教材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死记硬背等,因此这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如在教材必修一《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的学习建议中就提出了本单元涉及世界历史上的内容比较多,学习时可联系世界形势,加深对外来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的认识。本单元的学习中,还可以将各次战争的情况联系起来考察,通过比较,探讨为什么中国人民多次反侵略战争都遭到了失败,而抗日战争却赢得了胜利……这些实实在在的方法上的指导,如果能够落到实处,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这必将使他们在历史学习方面能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人民版的教材在每一个学习专题前面设计了“导语”和“学习建议”。导语概括了本专题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本专题的内容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而学习建议则为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本专题提出具体学习方法指导,学习建议的设计与人教版基本上是一致的。

岳麓书社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在每一个学习专题前都有几段相当篇幅的文字,它与其他版本教材所不同的是,用生动而又充满理性的语言概括整个专题的内容。如在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的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世界上各个民族基本上在封闭状态下独自发展,“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时人们心目中的世界,只是本民族居住区域和周边极其有限的范围。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今世界上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可口可乐”了……但是,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材的语言缺乏吸引力,过分地追求学科的科学性,还充满着说教,导致了同学们喜欢历史而不喜欢看历史书的尴尬。增强历史教材语言的生动性,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应该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二、 课文中的附件

人教版教材在每一节开始一般通过一个历史典故引入学习内容,并配有一些生动的历史图片,这必然能够引起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在每一节开头设计了“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探究的主要问题,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以后,进行一定的思维过程,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的归纳和思考。总体上来看,还具有一定的难度。重要概念把本节重要的历史名词一一列举,很多人对此不是很理解,认为这不是典型的死记硬背吗?其实不然,历史概念往往以最准确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历史现象,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尤其是选择题部分中加大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力度就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的教材在课文中还设置了“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内容,历史纵横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适当的补充,增强了历史的史实感。学思之窗是通过以前学生们所不知道的历史史实,创设出新的情景,激发学生们思考的欲望,从而对历史的理解多了几分深刻。

这些课文附件的设计与人民版教材在课文中设置了“读一读”、“想一想”、“学习思考”以及“议一议”等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岳麓书社的新教材在课文中没有设置专门的栏目,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历史图片、具体详实的历史地图和表格等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同学们展现历史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三、 课后附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在每一节的后面都有“探究学习总结”,其中包括“本课测评”和“学习延伸”。测评主要测验学生对课本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掌握。而学习延伸通过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创造新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们思考欲望。这与人民版教材在每一节中所设计的“自我测评”和“材料阅读与思考”相一致。同时,在每一个学习专题后,有一个单元学习小结,包括对重要历史概念的解释,用200到300字总结本专题的内容,还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本专题以后,有哪些收获把它记录下来,同时记录下自己在本专题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人教版课后附件设计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坚持稳步推进的思想。

人民版教材课后附件的设计与人教版教材不谋而合,但人民版教材的学科特色更为浓厚。它在每一个学习专题学习之后,都有一个“专题学习档案”,其中就有“学习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和“学习活动记录”。

它体现了教材的编写者对中学历史教学给予极大的期待。但由于历史学科在整个高中课程中的地位,这些很好的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大打折扣。如何在有限空间里,实事求是地探索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思路,或许更具有现实意义。当然,这就需要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取舍,最大限度地实现历史学科的教学价值。

岳麓版教材在每一节内容后,一般都有一个“知识衔接”,它主要是对课文内容提供必要的史实上的补充。而“解析与探究”与人民版教材中“阅读材料与思考”相似。课后的“自我测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节重要知识的掌握。“活动建议”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上升了一个层次。如在必修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活动建议中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它们有各自的特点。请选取你感兴趣的一种,并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评价其利弊。这样的活动建议,不仅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熟练的掌握,对知识作出必要的总结、归纳,更是要求学生运用正确的历史理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作出科学的解读,这对高中学生而言,具有相当的难度。

总之,这几套高中历史新教材与以往的高中历史教材比较,教材变得漂亮了,好看了;教材的可读性更强了……与以往高中历史教材一味坚持学术性,忽视了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比较,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值得提倡。

从2004年秋季开始,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已经使用高中历史新教材,至2007年,已有11个省市进入新课改。在一标多本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新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价值,实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这些在高中历史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去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岳麓书社,2004年.

篇10:课文《早发白帝城》的教材解析

一、课文技巧融入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又环环相扣。如果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平时积累的素材就比较少,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出现“词穷”的现象,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将这句话用在作文写作上,即只有具备丰富的素材,才能使作文充满色彩。很多初中生也抱怨:“课后阅读的效果太差了,根本记不住!”课文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必然参与的教学过程。学生从教材课文中找写作的切入点,就可以提高写作技巧。

现以“泰戈尔诗三首”为例,教材课文中选取了泰戈尔的三首诗,分别为《金色花》《告别》和《榕树》,通过对三首诗的剖析,学生可以得出结论:作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讴歌了孩子金子般的童心,表现出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天性和顽皮无邪的童真,也通过孩子与母亲说话的稚气,表达出了母子间真挚的感情。在某次以“母亲”的话题作文中,某个学生将原文中的这段话:“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想做一只鸟儿,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还想做那两只鸭,在芦苇与阴影中间游来游去。”作为题记,使得作文焕发光彩,也引起了阅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而有一些学生则是借鉴这首诗的写法,在写作文时也用到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如“她不是云彩,因为她不会随风而散;她不是浪花,因为她不会随波逐流。她是爱———母亲的爱。”学生在作文中多处用充满想象的句子点明主题,使得作文既充满层次,又体现出文字的优美。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中缺乏课文的有效辅助,就为作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增加了一倍的难度。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将教材课文写作技巧融入学生的写作技巧中,可以拓展学生写作的视野,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文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仿写是学生写作中经常用到的写作方法,但这种方法使用不当就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情况,不是过度模仿,使得作文成为一篇抄袭之作,就是文不对题,偏离写作主旨。初中作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需将课文教材与写作进行有效结合,也可以从学生仿写教材课文出发。但值得注意的是,对教材课文进行仿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一个度。

现以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为例,全文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以“背影”二字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和思念。等学生都明白了这一写作手法之后,某教师告诉学生也可以在写作中尝试这种写法。之后,一位学生在描写自己的农村老父亲时就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他先写了秋天闷热的天气,文中写道:天上没有太阳,可是一出门就觉得空气都是热的,所以家家户户都在家里纳凉吃西瓜,父亲却在农田里劳作,汗水一滴一滴滴在干裂的土壤里。我建议父亲休息,但却遭到了父亲的拒绝。父亲晚上回家的时候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我对父亲依然很不理解,直到开学之前,父亲给自己买了全新的书包、衣服、文具,等等,当自己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的时候,才明白这都是用父亲的汗水换来的。这也是白描写作手法的一种,而且学生很好地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通过学生的作文可以看出,课文教材与写作有效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材内容与写作内容有效结合

素材是写作的核心,写作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课文中良好的作文素材需要引起学生的重视。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强对教材课文的重视,将课文内容中的优美语言积累下来作为作文素材。

在一次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中,学生写道:“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段话出自课文教材《多一些宽容》,将这段话应用于作文中,显然非常恰当,而且为学生的作文增色不少。

上一篇:2016届开学典礼高二学生代表演讲稿下一篇:高二的英语学习计划规划与十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