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合作社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2024-06-15

关于加强合作社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精选8篇)

篇1:关于加强合作社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各市、州、县团委,农业局: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团中央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团建工作部署,适应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服务农村青年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就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团的建设,坚持“项目+活动+阵地+团建”工作模式,整体推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切实服务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增收成才,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有效服务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增收成才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根据农村青年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重点在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依托田园小康项目、诚信创业计划等载体,不断增强团组织的服务能力,促进团组织建设、农村青年致富成才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工作的共同发展。

二、工作目标

把握突出服务、注重实效、统筹推进的原则,已经建立党组织且符合建团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团率2011年底达到50%,2011年底达到80%以上;青年从业人数较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建团率达到30%以上,2011年达到50%以上。通过两年左右的工作推动,努力实现团组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探索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团建工作的经验模式。

三、主要内容

(一)以合作社为重点推进农村基层团建。

1、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在已经建立党组织且符合建团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团的组织,做到应建尽建,使合作社团建与党建在工作空间和工作内容上紧密结合。要根据新老合作社中团员青年的数量,分类设置团的总支、支部和小组,注重在已经形成农业产业聚集的领域,加强青年骨干的培养和团组织的培育,以团的组织建设促成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要统筹合作社与行政区划内团的组织建设,兑现对各类农村青年“多重覆盖”。

2、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在选配合作社团干部时,可采取组织任命和公开选拔等方式,把那些综合素质好、思想积极进步、致富能力强、为民服务意识浓的优秀青年选配到团的岗位上。要充分考虑合作社的产业特点和经营模式,灵活设置技术干事、营销干事、信息员、联络员等各类岗位。各级团组织和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合作社团干部和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培养,使之成长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能力突出,人品优秀,在青年和群众中有较好影响的青年人才。

3、加强对青年的组织引导。要加强对合作社内青年的思想引导,帮助青年树立“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致富观念。要加大农业产业化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科技推广、经营技能培训力度,帮助青年提高农村青年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水平。各级团组织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青年产业带头人、青年种养大户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两后生”和返乡青年和合作社聚集。

(二)将合作社打造成服务农村青年致富的重要平台。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团组织和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通过落实和优化信贷、科技、涉农资金及项目等扶持政策,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努力形成合作社“贷款优先考虑、项目优先安排、困难优先解决、人员优先培训”的工作态势,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

5、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各级团组织要充分整合利用资源,将田园小康项目、扬帆计划、诚信创业计划、青年创业支援计划(yesp)等工作项目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起来,对合作社及合作社内部青年农民实施重点倾斜。要积极组织城市高校、机关、企业的团组织和青年科技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为合作社提供产业知识咨询、信息技术帮扶、营销管理指导、法律援助等服务。

6、加大培训维权力度。要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干部培训基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阵地,在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青年骨干会员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要适时开展党团知识培训,满足他们在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后,在政治上寻求进步的需求,不断地为党团组织输送新鲜血液。要做好合作社风险防控和权益维护工作,及时处置侵害合作社及社内成员正当权益的事件,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7、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各地在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基础上,要注重发挥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不仅将合作社建设成为区域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的示范、推广基地,同时也成为凝聚农村青年和周边农户干事创业、实现产业致富、合作发展的阵地,引领更多农民创业。

(三)努力使合作社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阵地。

8、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包括合作社在内的团的各级组织和农业部门要以合作社为平台,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服务为根本,合力将合作社打造成区域内的农技推广基地、农产品产销基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按照“围绕青年抓服务、围绕产业抓团建、抓好团建促产业”的思路,注重发挥团员青年的先锋队和生力军作用,努力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聚一群青年,活一村经济,富一方百姓”。

9、着力推动人才培养。要大力宣传合作社作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和操作办法,培养和提高广大农村青年和农民的科技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要按照合作社的产业特点和经营模式,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和竞赛,鼓励合作社青年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成为种养、流通、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农村实用人才。要注重挖掘“田园小康示范户”、“大学生村官”等群体有知识、懂信息和闯市场的潜力,把他们作为合作社的领办人和参与者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

10、努力实现社会和谐。要充分发挥合作社农民聚集平台的作用,在加强合作社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民主化建设,提高社内各类成员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将合作社打造成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人心顺畅的“和谐社”。要坚持开展“五进农家”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和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志愿服务活动,活跃合作社和农村青年文化,弘扬志愿精神,建设和谐农村推动新农村。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级团组织、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强团的建设,积极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新农村发展,实现共同发展。

2、营造氛围,争取支持。积极争取党政相关部门的支持,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团的活动经费、活动阵地建设提供帮助。要加强宣传,总结推广各地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3、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各级团组织、农业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职责,出台相应的制度、政策,安排部署本地区的相关工作,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团的建设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篇2:关于加强合作社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

(中青联发〔2011〕19号)

关于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意义

1.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的重要时期。中学共青团是广大中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在学校育人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能。切实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好面向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理想信念,养成良好品德,提升综合素质。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2.中学共青团在整个共青团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目前中学生团员占全国团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新发展的团员绝大多数来自于中学。团员对共青团的认识、了解和感情,绝大多数在中学阶段培育养成。切实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是从源头上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增强团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对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当代中学生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

成长的一代,是在独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中成长的一代,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信息社会中成长的一代。国际国内新形势和中学生新特点对中学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之相比,中学团的建设和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有的地方和学校对团的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团的组织不健全、团干部配备不到位;有的学校团员发展程序尚需规范、团员意识教育有待加强;有的学校团的工作不够活跃,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亟需创新。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情况,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做好中学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中学团的工作。

二、准确把握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载体

4.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中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系统构建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注重工作的普遍性、时代性、针对性,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大胆创新,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贡献。

5.中学共青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发成才的远大理想,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确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2)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锤炼意志品格,增强法制意识,明确社会责任,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3)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导向,帮助学生掌握表达、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合作等社会化技能,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实际,生动活泼地组织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加强中学

生团校建设,配合学校党组织办好高中生业余党校,科学设计课程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党团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初步的理论自觉。

7.推进成人主题教育。围绕“长大成人”这一目标,结合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点,深入开展成人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在初中阶段,以14岁集体生日活动为起点,广泛开展主题为“告别金色童年,唱响青春梦想”的迈入青春门教育活动。在高中阶段,以18岁成人宣誓活动为标志,广泛开展主题为“树立远大志向,担当社会责任”的走好成人路教育活动。

8.深化实践育人工作。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变化,将共青团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深入开展参观考察、社区服务、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广泛开展敬老助残、环保宣传、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积极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兴趣和优势,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9.丰富素质拓展活动。积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学习讲座、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互助等活动,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精心组织科技竞赛、创意评选、课题研究等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依托组织生活、集体游戏、情景模拟等载体,帮助学生增加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不断提高社会化技能。结合青春期特点,通过同伴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面对挫折,身心健康发展。

10.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结合青年喜欢的交流、沟通、联络方式,充分运用情感、艺术、时尚等元素,引导学生用好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努力营造、大力传播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精心组织离队仪式、入团仪式、艺术节、体育节、社团节等活动,充分发挥校歌、校训、校史的育人作用,组织学生参与校风、班风、学风建设,注重从同学、老师、校友等身边人物中选树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引导学生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中提高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

三、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团员队伍和团干部队伍

11.高度重视团员发展工作。按照团章和有关规定,加强培养、坚持标准、规范程

序、保证质量,有计划地开展团员发展工作。要充分体现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群众组织的特点,初中毕业班团员占学生比例按45%左右掌握,高中毕业班团员占学生比例按85%左右掌握。学校团委要认真统筹全校团员发展工作,科学制订发展计划,严格执行团员发展程序,确保每学期发展团员不少于一个批次,杜绝全员入团和突击发展现象。团的发展对象必须符合团章规定,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在品德方面表现优良,在课堂学习、少先队或班级工作、文明礼仪、文艺体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等某方面起模范作用,并接受不少于8课时的中学生团校培训。坚持执行戴团徽、唱团歌、过团日和“三会两制一课”等工作制度,加强团员意识教育。

12.认真做好团干部的选拔使用。各类学校应选配一名教师担任校团委书记,负责团的工作。学校团委书记班子中,可配备1名教师兼职副书记和1名学生兼职副书记,规模较大的学校应酌情增加。团委书记要求政治思想好、工作热情高、业务能力强,初任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学校团委书记的调整应按规定履行任免程序,上级团组织要履行好协管职责。建立班级团支部集中换届选举制度,班级团支部委员会由团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1年。

13.在政治、工作、学习、生活上关心团干部。学校团委书记按照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具备教师资格的团委书记允许适当兼课,但兼课原则上不超过学校同学科教师满课时量的一半。团委书记任职年限在评定职称时等同于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年限。团委书记的考核要以共青团工作作为主要内容,考核结果和工作成果作为评聘职务和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团干部工作中获得的荣誉和研究成果享受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同等待遇。团干部参加职称评定计算工作量时,要将团的工作以一定比例折算成相应的工作量。各地要研究制定团干部评聘教师职务时参加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组评审的相关政策。加大对团干部的培养和培训,将团干部培训纳入师资培训、党校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将优秀的团干部列入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培养序列。

14.坚持全团带队,指导和帮助中学少先队开展工作。初

一、初二两个年级有8个教学班以上的中学,应配备一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初

一、初二两个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少先队中队,中队辅导员一般由班主任兼任,也可由其他教师兼任。大队辅导员可由学校团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初中少先队要重点抓好少先队员入团前培养教育、推荐

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的工作。

15.加强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工作。学校团委要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定期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大会,选举学生会领导机构,支持学生会依照有关规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支持学生社团、学生兴趣小组开展活动,引导其积极健康发展。

四、切实加强对中学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16.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学共青团工作,把共青团工作开展情况作为督导评估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教育部门对中学考核的指标体系。教育部门对学校进行考核时,要联合同级团组织对学校团的工作进行考核。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格局中,特别是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等方面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

17.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把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源投入。地市级和县级团委要定期举办中学共青团工作经验交流会和中学团干部培训班。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研究,为基层工作开展提供理论指导、项目支持和政策保障。建立中学共青团工作评估体系,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对团的组织长期不健全、工作开展不力的学校通报批评,督促改进。

篇3:关于加强合作社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一)新形势下市场经济本身提出的要求。

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的提出、建立和发展,给高教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挑战。因此,在团工作中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而团组织也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团的体制改革,建立一套适应开放改革的高校团工作的新机制。当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不是要把高校共青团完全推入市场。但高校团工作作为思想上层建筑是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其工作方法、青年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制方式、工作目标的确立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和调节。

(二)党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

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团的中心工作。因此,高校共青团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规格的人才。

(三)青年自身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市场经济对自己的压力和由此产生的动力。如不少学生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努力地学习外语、计算机、汽车驾驶技术等,为的就是以后在工作中具有更强的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这也对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和运行法则,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合格人才。

(四)共青团工作自身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只有转换机制,改进工作作风,以新的姿态吸引和团结广大青年,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能力,才能适应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广大团员青年的要求。如在团的活动内容上要注意强化大学生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力争通过活动获得经济效益,在活动方式上要注意体现参与性和成果性,并力求实现团的工作社会化。

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解决办法:教师要认真钻钻研教材,研究大纲,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合理设计问题。

问题4: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解决办法: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为教学活动的积极

二、高职院校共青团在发挥德育功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校共青团工作与德育协调不足。

在学校内部,学生品德的培养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并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学校共青团组织应该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并积极与各部门协调配合,摆正位置和心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争取资源,营造更好的环境,争取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但一些高职院校学校的共青团组织习惯独立作战,缺少与德育等部门的配合,个别学校将共青团组织并入学生管理机构,忽略其政治优势。而有些学校的共青团组织习惯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将学生置于从属地位,考虑上级指示多,尊重学生意见少,教育管理组织活动多,主动关心热情服务少。在德育教学中,马列主义理论讲授起来比较枯燥,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往往很难理解,如果老师一味的单向灌输,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

(二)高职院校学校共青团工作理念滞后,活动形式单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学生了解和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他们在成长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譬如: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有独立的个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强烈的自尊心,追求物质上跟上潮流,精神上平等。中职学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自卑心理,情绪波动大等。而高职院校学校团干部缺少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的了解和思考,不能及时更新工作理念,这样开展的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共青团组织的形象和工作效率。

(三)高职院校学校团干部队伍自身存在很多问题。

高职院校学校团干部队伍自身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高职院校学校团干部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学校团干部不熟悉团务知识,对开展好高职院校学校共青团工作缺乏思考,缺少实践,能力相对于团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的需求差距较大,特别是从事团的工作时间较短的团干部表现更明显。二是疲于应付各种临时性的任务。高职院校学校团的干部很多都身兼数职,不能集中精力做好团的工作,工作中存在拖拉、应付的现象,表面文章多,调查研究少。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一些团干部服务意识较差,作风浮躁,怕受累,图清净,安于现状,缺乏工作热情,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缺少做好高职院校学校团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团干部队伍不稳定。有些高职院校学校团干部更换频繁,甚至出现“断层”,长期缺少专职团干部。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制约了共青团工作的长效发展和创新,影响共青团组织在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成长方面作用的发挥。

三、新形势下完善高职院校共青团德育建议

(一)加强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运行机制。

高校团工作新机制必须坚持团的性质的原则。团的性质参与者,而不是单纯的旁观者。还是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成员,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成员,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为了能够教得清楚、透彻,作为讲授者的学生,就必须对所要解释的材料认真阅读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我们在实践中尝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甜头,它不失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但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相信在新课程探索的道路上,我们将走得更远。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讨

田谢军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陕西西安

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学校的共识,也是学生从小便接触的内容。但是,随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生活在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导致他们很多观念不断发生改变,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所受到的教育与一般学校的学生不同,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但是,如何强化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提高其实效性的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不同于普通的高等学校,但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却是其共同任务。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育方式很难满足教学的需要,更得不到学生的认同[1]。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这种教育能够取得实效,而不流于表面,是各个学校开展思想教育的共同目标。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校师生对它的认识存在欠缺导致的。许多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实质,而成为学校教育的形象工程;教学方式呆板,缺乏吸引力。

是保持共青团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保证。不论在计划经济下,还是在市场经济下,团的性质都没有变。因为不同的经济体制只不过是社会经济运行、资源配置的手段,不论采取何种机制,团的性质始终如一。

高校团工作新机制必然体现共青团工作的开展规律和全团工作的要求。中国共青团在七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具有共青团工作的特有规律性。这些规律,如团的工作必须适合青年特点的规律、团的工作要面向基层的规律、团的工作必须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的规律、团的工作要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规律等,是市场经济下高校团工作应该遵循的,从而促进团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体现高校团工作的特色。团十三大后,团中央提出了在我国实现“跨世纪文明工程”和“跨世纪人才工程”的奋斗目标。这两个“跨世纪工程”的实施应体现在高校团工作的新机制中,而且,高校更具备实施的条件,因此,高校团组织应自觉地将两个“跨世纪工程”的建设纳入团工作的轨道中。

(二)制定“四有”人才目标机制。

以培养“四有”人才为中心,形成各项团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目标机制。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学校团组织的根本任务。因此,高校团组织应根据《团章》的要求,通过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工作体系,在广大团干部的努力下形成学校培养人才的合力之一。这是高校团工作新机制的基本点和出发点。

(三)转变共青团工作方式。

以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实现团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转变的教育机制。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是通过疏通和引导,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指导、帮助和关心。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对以灌输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方法进行改革,赋予其新时代的内容和形式。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针对团员青年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

一些高职院校只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而学生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学习后,也逐渐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失去主动性和热情。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所配备的师资力量弱,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和理论基础不足,无法产生说服力,导致教学效果差。而教师的态度和授课能力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效果,因此,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让学生修到学分为目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熟知的课本常识为主,不注重结合实际生活给学生以有益的指导。

此外,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不完全相同,若教师不能结合书本的理论内容,对学生的生活疑惑进行解答,那么学生便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怀疑,不利于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另外,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老套,不能使用新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现在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的一大问题。

二、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除了要培养能够适应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外,还要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道德观念。因此,改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完善教育手段,提高更多地采用预测的方法、寓教于乐的方法、实践教育的方法等,才能使高校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南京大学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灌输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团支部为核心,以业余党校为龙头,以党课学习小组和学生社团为两翼的团的思想教育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值得借鉴。

(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机制。

社会实践,是通过组织团员青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认识问题的能力,纠正错误的思想,树立正确思想的一种教育方法。一般来说,社会实践主要有社会调查和生产劳动实践两大类。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是通过军事训练和勤工助学的途径来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如新生入学后军训,做家庭教师,利用暑期开展志愿为民科技文化服务,从事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等当前受学生欢迎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四、结语

时代在发展,共青团的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通过研究本课题,希望能够帮助中职学校共青团干部拓宽思路,改进方法,开辟新途径,从而实现中职学校共青团组织的德育功能,使共青团组织更好地为青年学生服务。

摘要: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学校共青团组织要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发挥自身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新时期高职院校学校共青团组织面临一些问题,如何发挥共青团的优势,提升共青团在德育中的地位发挥其作用,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德育功能等是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青团,德育

参考文献

[1]赵长胜.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4).

[2]左凯旋,赵飞.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08).

[3]刘新跃,周亚东.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8).

篇4:关于加强合作社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劳动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总体上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就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用3-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推动在全国创建一批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推动地方创建一批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带动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坚持思想引领。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坚持有机融入。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

1.落实相关课程。要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要明确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义务教育阶段三到九年级切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通高中阶段严格执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课时可视情况相对集中。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少先队活动课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2.开展校内劳动。要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3.组织校外劳动。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团日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城镇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4.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要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四、完善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

1.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负责部门,加强县级统筹,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适时启动劳动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

2.加强师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对劳动教育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资源开发。因地因校制宜,加强劳动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安排相应的土地、山林、草场或水面作为学农实践的基地。城市地区要统筹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充分利用学校布局调整中的闲置校舍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闲置厂房等社会资源,建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财经贸易、商业服务等各行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专门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室,配置相应设备和所需耗材。

4.加强督导评价。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各级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和少工委要加强引导,对劳动教育开展得好的地方和学校要及时宣传推广,营造劳动教育良好氛围。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

篇5:关于加强合作社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意见

各基层党组织: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园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团结和凝聚广大青年为建设世界一流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现就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把握新形势下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1、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意义。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青年工作的核心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青年选择、青年群体结构、青年需求正在 1 发生深刻变化,做好新形势下的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对于促进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对于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于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创新型特色园区的奋斗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单位党组织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努力把全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培育“四有”新人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思潮,把握当代青年特点和青年工作规律,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地团结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全面提高青年的素质,动员组织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3、明确加强和改善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领导的总体要求。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支持共青团依照法律和团章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相统一,坚持体现党的要求和照顾青年特点相统一,坚持发挥共青团在青年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相统一,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构建“党工委领导、管委会 2 支持、共青团组织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青年工作格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通过党工委、管委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内容和方式进一步完善,共青团团结教育青年、参与民主政治和社会监督、代表维护青年具体利益的社会职能进一步实现,青年成长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党与青年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健全和完善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机制

4、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各项制度。党的领导是做好青年工作,推动共青团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各单位党组织要充分认识青年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热情支持共青团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各街道党工委要有一名副书记分管共青团工作,要有一名行政领导同志联系共青团工作。每年集中研究和解决共青团工作的重大问题不少于两次。要建立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汇报,统筹规划青年工作,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5、坚持和完善共青团组织受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双重领导的体制。各单位党组织在对共青团实行思想、政治和组织上领导的同时,要支持共青团执行上级组织的决议,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和完善团的上级组织对下 3 级组织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和考核的制度,并将考核情况及时反馈下级党组织。各单位党组织在任免、调动同级团组织的书记、副书记时,要事先征求上一级团委的意见。

6、健全和完善管委会指导、管理、协调青少年事务的机制。充分发挥管委会在青少年事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实施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划,为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支持共青团完善社会职能、协助政府管理好青年事务,将青少年的教育、维权等社会性事务更多地交由共青团办理,并给予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三、发挥共青团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中的积极作用

7、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经济建设生力军的作用。围绕园区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的发展目标,以青年创新、创业、创效等活动为载体,拓展共青团参与经济建设的空间和领域,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贡献。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为青年开展技术、管理、营销、服务创新搭建平台,引导青年为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作贡献。支持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示范岗、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活动,引导青年立足岗位诚实劳动、安全生产、创业创新。在青年中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观念和社会风气,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4 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突发应急事件、危难险重任务、社会志愿服务中的突击队作用。

8、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青年,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头脑。发挥共青团在组织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坚持面向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继续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社区、手拉手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青年引领风气之先的作用。通过加强共青团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等途径,发挥共青团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全团带队”,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优势,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积极支持少先队开展活动。

9、充分发挥共青团培养、凝聚青年人才的作用。要按照“党管人才”原则的要求,将青年人才工作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统一规划。发挥共青团在广大青年中的政治和组织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青年思想政治素质、创新能力和劳动技能,建设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大军,组织动员青年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对共青团开展的青年技能培训、自主创新、就业创业、5 社会实践和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等活动,给予资金、技术、项目、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制订扶持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千方百计扩大青年就业。要及时向组织、人事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人才信息和推荐意见,建立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10、充分发挥共青团代表青年参与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作用。各街道及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包含青少年事业发展的内容;制定涉及青少年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措施时,要吸收共青团和青年代表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设立涉及青少年权益的专门机构,要吸收共青团代表参加;要进一步畅通青年参政议政的渠道,发挥共青团在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中的监督作用,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建设。

11、充分发挥共青团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作用。加强青少年维权实体建设和机制建设。支持和指导各级未成年人维权服务中心、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青少年维权岗”开展青少年维权和服务活动,加强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好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各级党组织、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帮助解决青年就业、就学、维权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支持共青团开展各种扶助活动,为下岗失业青年、城乡低收入青年、进城务工青年、残疾青少年和经济困难学生等困难和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 6 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围,支持共青团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履行职能,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推进实施“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四、坚持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

12、建立和完善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要层层建立党建带团建目标责任制,把共青团工作纳入党组织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中。党的书记是党建带团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紧密结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把基层团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有力、基础牢固和充满活力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每年要对党建带团建工作进行总结和考核。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团组织的换届工作,保证团组织按期换届。基层团组织按期换届的时间,应尽量与党组织换届时间相衔接。在换届之前,党委组织部门要主动与上级团组织沟通,就有关换届的人事安排等问题充分协商。

13、重视和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党章、团章规定建立团的组织,设置团的机构,为共青团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对已建立党组织而未建立团组织的单位,党组织要抓紧把团组织尽快建立起来,并积极开展工作;对目前尚未建立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单位,在筹建党组织的同时,要同步筹建团组织; 7 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但具备建团条件的单位,上级团组织要通过努力,先把团组织建立起来。要创新农村团建,因地制宜的构建区域化团建网络;振兴企业团建,推行联合建团、挂靠建团、依托建团等模式,加大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力度,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为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加强学校团建,有效发挥团组织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发展社区团建,加强和改进流动团员管理,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

14、不断发展壮大团员队伍。各单位党组织要充分运用党员队伍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指导和帮助团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团员的教育管理,强化团员意识,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要鼓励和督促团组织在保证团员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壮大团员队伍。要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和帮助团组织加强对流动团员的教育和管理。各级党组织特别要重视支持团组织开展“双推”工作。坚持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和发展团员入党一般要经过团组织推荐”的规定,真正使“推优”工作成为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使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

15、积极构建广泛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进一步理顺团组织与少先队组织的关系,更好地肩负起“全团带队”的职责,支持少先队健全组织体系,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同青少年的广泛联系。国有企业、街道要积极探索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整合各方面力 8 量共同做好青年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青年中心建设,加强对各类青年社团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培育和发展各类青年中介服务机构,形成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社会化体系。

五、按照“党放心,青年满意”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16、要坚持高标准选拔配备团干部。各级党组织要从党的事业发展的要求出发,高度重视团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要把那些能够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工作扎实、热爱共青团事业并在青年中有较高威信的优秀青年党团员选拔到基层团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来,配齐配强团的各级领导班子。各街道党工委在选配团委正、副书记时,要按同级党委、行政职能部门的正、副职条件配备,并享受相应待遇。新任区直团委(团工委)、团总支、团支部书记或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兼职团干部不宜超过两职并要以团的工作为主,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团的工作。

17、要切实加强团干部的教育培养和转岗输送工作。各级党组织要把共青团作为党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基地。要把团干部的培训纳入党的干部培训规划,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各级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要注意在优秀团干部中选拔、培养党政部门的后备干部。要将团干部转岗工作纳入各级党的组织部门管理中,同党政干部交流轮岗和下派锻炼结合起来,9 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输送工作,努力建立起能进能出的团干部流动机制。各级团干部在岗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六、为推进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18、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各级党组织要及时研究和解决共青团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为共青团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机关、学校、企业、街道团的活动经费应按有关规定予以保证。共青团组织要依靠社会力量,争取社会支持,不断增强为青少年服务的实力。

19、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建设和管理。重视共青团的基层基础建设,支持共青团开展团建标准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要将青少年教育活动阵地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快建设和改造的步伐。要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训练基地和社会公益活动基地的建设。

中共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委员会

2009年2月18日

主题词:青年 共青团工作 意见

抄报:市委

共青团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委员会 2009年2月18日印发

(共印

篇6:关于加强合作社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各乡街、区直各委办局团委(总支、支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团的十六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基层团建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扎实推进全区共青团的工作,全面激活基层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基层团组织吸引、凝聚和服务青年的能力,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区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工作的战斗堡垒,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关键。组织建设是团的基层建设的组织部分和重要环节。基层组织建设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组织上的巩固,组织设置的合理,团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团内制度的健全及严格的管理,是基层团组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近些年来,我区的共青团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就基层组织而言,有些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农村团组织软弱、涣散,团干部年龄偏大;二是团青比例下降,部分青工系统团组织开展活动困难;三是团组织服务青年的功能比较欠缺;四是从学校毕业后,离开团组织团员的团员意 1 识淡化等等。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逐一解决。

另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团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市共青团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适应**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的必然要求。各级团组织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持“党建带团建”,创新工作思路,夯实组织基础,提高发展能力,促进全面活跃,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开创**区大发展大繁荣局面中,充分发挥共青团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要求

要按照“组织设置科学化、工作载体职能化、工作保障制度化、阵地建设多元化、服务青年有形化”的原则,通过加强团组织建设、团干部队伍和团员队伍建设,树立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理念,开展适应团员青年需求丰富多彩的团的活动,努力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二)主要任务

1.规范共青团基层的基础框架建设

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团区委印发的《团委工作手册(试行)》和《团支部工作手册(试行)》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各项措施和制度,规范基层组织工作和组织生活。

2(1)建立档案制度。做好团组织各项工作记录,建立健全完善的共青团档案,做到“六有”,即团的基本工作规范有宣传板,团员情况有登记,团内例会有记录、团内活动有信息和照片、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使团组织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建设、阵地建设等方面具有可靠的理论依据。

(2)加强团员组织关系及档案转接管理。在本区内,基层独立团委、团支部、团总支应通过团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和团员证相互转接组织关系。如无正当理由,超过半年未转接组织关系的,应按自行脱团处理。团员转接组织关系时,应将其团员档案(入团志愿书)一并转移。团员遗失团员证,应及时报告所在单位团组织,在确认无法找回时,由所在单位团组织对其团员身份核实后统一到团区委办理补发手续。如档案已遗失,可由现在单位团组织经过研究,凭组织关系介绍信和团员证补填“团员登记表”。

(3)推行团日活动制度。要结合本单位、本地区的特色制定活动,每年的“五四”、“七一”、元旦、春节等节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纪念日等,可作为固定的团日活动时间。明确开展活动的次数、活动项目、活动参与范围等,用制度规范活动的开展,保持活动的长效性。

各基层团组织还可根据如何开展团员青年思想教育、如何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如何加强团干部和团员队伍建设等建立各类其他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规范行为。

2.创新社区共青团工作模式

3(1)要通过楼宇建团、新经济组织建团、行业建团等方式,努力扩大基层团组织的覆盖面。在共青团社区工作的推进中形成“团区委——街道团委——社区团支部”三级组织网络体系,做到上下协调、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增强街道团委对辖区内各类团组织的协调能力。开展**区“青年精品社区”创建活动,提升团组织服务青少年、服务社区建设的能力。

(2)要以服务社区青少年和社区发展为切入点,开展青少年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突出特色,形成品牌。每个社区要创建“一区一品”共青团精品活动,依托青少年中心,探索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开创社区团组织活动新局面。

(3)要强化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建设,切实做到社区内每名志愿者登记在册,清楚掌握个人相关信息,定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活动,并积极吸纳更多的青年加入志愿者行列,增强团组织吸引、凝聚青年,服务社会的能力。

3.强化农村共青团工作示范

(1)探索团建示范村建设。在全区开展团建示范村创建工作,各涉农乡街按照《关于开展**区团建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创建标准,在本单位范围内选树1—2个团建工作实绩突出的农村团支部,加强工作指导,将其建成本地区的农村团建示范村。每年团区委评选出5个区级“团建示范村”,认真总结其经验与做法,充分发挥其在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各乡街团委要通过举办各种主题团日活动、现场工作推 4 进会、活动启动仪式、以及组织考察参观、交流学习、典型宣传等多种方式,扩大示范村影响,加大示范村团建创新力度,以点带面,从而推动本地区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2)实施城乡团组织互助共建。制定城乡团组织互助共建实施方案,认真实施农村团建结对帮扶活动,在全区范围内树立团建结对帮扶典型。不仅要在乡街团组织之间建立共建对子,而且各涉农乡街团委要充分整合团内资源,在本地区选择团建相对薄弱的农村基层团组织,与青工系统团组织结对挂钩,获得帮扶支持。各结对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组织、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有效帮助,使接受帮扶的基层团组织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4.完善青工团组织活动制度

(1)增强团员青年的团员意识和服务大局水平。做到每年工作中安排一次团课、进行一次团籍注册登记、举行一次团日活动、召开一次团员大会、开展一次团员教育评议。

(2)创建共青团青年文明号。青工团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各种形式打造出行业精品。每个青年文明号要与涉农乡街的村级团支部结成帮扶对子,用“青”字号品牌引领基础薄弱的团组织增强带领青年创业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青年文明号的引领示范作用。

5.加强团干部、团员青年队伍建设

(1)建立团干部个人档案制度,切实加强团干部的管理。5 个人档案内容包括:团干个人基本信息、团工作的年初计划、年底总结、团干部民主评议情况。加强团干部的培训,各级团组织每年定期组织团干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团的业务知识,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引导团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发展观,使团干部成为团员青年中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肯吃苦、能战斗的表率。

(2)抓好团员团籍管理和团的组织生活两项工作。要定期认真调查团员青年的基本情况,做好团员青年情况登记,及时掌握本单位、本地区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情况。做好团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特别是农村团组织要搞好集中交接、集中办理,杜绝“档案随身带”现象,最大限度的减少团员流失。做好团费收缴工作。同时,定期开展重温入团誓词、学习团章、团员谈心等团日活动,做好团员的经常性教育工作,强化团员意识,努力保持团员的先进性。

6.建立团组织工作评价体系和互检激励制度

(1)要进一步健全工作调研制度,各级团组织每年要确定若干社会关注、青年关心的调研主题,借助社会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要建立团务公开制度,把团的重点工作、活动开展情况、团费收缴和使用情况等及时予以公布。要健全基层团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建立以工作实绩为重点、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团员青年满意度为基本尺度的工作评价体系。要把团费收缴和管理使用作为增强团员意识、推动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抓 6 紧抓好,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工作考核。要完善主题团日活动制度,规范团的活动仪式,丰富团的活动载体。要规范农村基础团务工作制度。推动 “基层团委、团支部(总支)基本工作规范”统一上墙。

2、要探索各级团组织共青团工作互检激励制度。以组织参观考察、团组织之间互检互评、对主体工作“一对一”抽查等方式,对各个团组织工作档案建立情况、团内活动开展情况、团干部、团员队伍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并选树工作业绩突出的团组织作为全团典型进行宣传表彰,激励其他团组织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全区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切实加强对基层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目前,基层部分团组织自身建设不健全,缺乏战斗力,有的组织工作制度不完善,致使团的工作开展不正常,效果不明显,缺乏与时俱进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员青年素质的提高,影响了团员青年创新创业和自身发展,影响了我区共青团的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区各团组织、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的高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来抓,要按照具体的部署做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加强建设、开展活动等工作。

(二)深入调查,认真规划。各级团组织要对现有团组织的设置、班子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等情况作一次 7 认真仔细的调查分析和整体规划,提出思路,要形成书面材料报送团区委办公室。在具体规划工作中,要重点抓好“四个结合”:一是要加强团的建设与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加强团的建设与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业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要把加强团的建设与党建带团建有机结合起来;四是要把加强团的建设与团的各项主体工作结合起来。

篇7:关于加强合作社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团的十五大精神,研究和推动新形势下我市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发挥团组织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进而推动洛阳经济和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六大有关加强企业党建的有关精神以及团的十五大提出的新任务,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加强和改进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是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新时期加强团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洛阳是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工业在我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50%左右,在全市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高达70%以上。目前,我市共有各类企业10000多家,从业职工达50多万人,其中青年职工28万多人,占60%以上。他们中大多数都是各个岗位上的优秀工作者,在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职工日趋年轻化,熟悉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青年职工将成为企业中最具创造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群体。因此,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团的建设,对实现共青团事业的长远发展,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加强和改进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是共青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选择。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团组织对加强和改进企业团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共青团工作所依存的企业内外环境和青年职工队伍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团组织的现状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党组织对共青团工作重视支持不够,措施不力;一些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团组织机构被压缩、合并甚至撤消,使团的工作逐渐弱化;一些企业团组织不能适应形势变化,创新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地组织带领团员青年发挥作用,凝聚力和战斗力下降,内在活力不足;大部分企业多年不招工,新进厂大中专毕业生又少,团员队伍锐减,团员占青工的比例不足30%,个别团组织甚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一些企业受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团的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团组织开展活动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一些企业特别是亏困企业的团员青年面对企业困境,思想悲观消极,工作不求上进。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团组织作用的发挥,必须引起全市各级党团组织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是加强和改进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是共青团履行自身职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必然要求。企业团组织是企业青年工作的核心,是党联系企业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引导青年职工投身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载体。加强和改进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对于充分发挥助手作用,组织动员青年职工在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对于充分发挥后备军作用,积极做好“推优”工作,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积极凝聚、培养和举荐青年人才;对于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宣传贯彻党的主张,反映青年的愿望和呼声,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巩固党在企业的青年群众基础;对于充分发挥国家政权社会支柱作用,推进改革、维护稳定,积极参与企业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二、进一步明确企业共青团工作的职责和工作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揽,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紧紧围绕企业党政中心工作,以创新为主体,以育人为目标,深入研究企业改革发展中团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团建工作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全面加强企业团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团组织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全面活跃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企业共青团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团员、教育青年,积极协助企业党委和厂长(经理)做好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带领青年职工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组织青年职工参与企业创新创效实践,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耗能耗,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做贡献;引导青年积极参与企业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促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青年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作用,组织青年积极参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不断提高青年思想道德素质;了解和反映企业团员青年的愿望和呼声,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把“推优”作为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积极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加强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岗位业务技能;凝聚、培养和举荐青年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四有”青年职工队伍;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全面活跃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目标是:有一个好的团的领导班子,尤其要有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团的岗位、事业心强、受到团员青年拥护的带头人;有一支能够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队伍;有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适合青年职工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活动载体;有一套行之有效、确保企业共青团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的工作制度;有保证团组织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经费和活动阵地。经过三年的努力,力争使国有企业建团率达到100%,非公有制企业建团率达到70%,不断开创我市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新局面。

三、大力开展具有企业共青团自身特色的各项活动

一要大力加强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四有”新人。要全面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正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用科学理论武装教育企业青年,构筑当代企业青年强大的精神支柱,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青年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职工正确处理个人、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敬业爱岗、文明从业、加强学习、提高技能,把创造热情和创新潜力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要大力加强新时期创业精神教育,引导青年职工锐意进取,艰苦创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塑造企业形象,展示青年风采,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帮助青年职工树立以岗报国、奉献社会的精神理念。要通过互联网、面对面等形式,加强与青年职工的直接联系和沟通,及时准确把握青年职工的思想动态,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结合企业实际和青年特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实效的思想教育活动,全面活跃青年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企业改革,积极支持和参与企业改革。

二要着力提高青年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引导青工岗位成才。利用企业培训中心、技工学校,组织青年职工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导师带徒、科技攻关等活动,帮助他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着力提高青年职工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一大批知识丰富、业务熟练、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要积极探索建立青年科技协会和青年经营管理者协会等青年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度,为青年职工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环境。开展评先树优活动,大胆举荐优秀青年,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青年的上进意识和进取精神,为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要带领青年职工投身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促进青年建功立业。要大力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继续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突击队立功竞赛等主题活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带领青年职工深入扎实地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活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不断拓展青年文明号活动的内涵和领域,创建青年文明号柜组、班组、车间、生产线,优化企业的基层管理单元,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要积极组织动员青年职工立足本职,主动承担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中的急、难、新、险、重的任务,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做贡献。要依托社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家庭服务业,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把“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者精神在社区发扬光大。

四、切实加强企业团组织的自身建设

一要抓紧在各类企业中建立健全团的组织。按照“巩固提高国有企业,稳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团建工作思路,依托党建带动团的建设,努力把团的建设纳入企业党建的总体规划,坚持党团建设同步规划、任务同步部署、工作同步推动、效果同步验收,党建、团建一起抓,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企业改制改组过程中,应同步调整、设置团的组织,明确其隶属关系,不得随意撤销、合并和改变已批准成立的团组织建制。企业不论采取哪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凡有3名以上团员的,都应当建立团组织;团员数量不足的,可建立联合团支部。因团员人数较少,团组织合并到其他部门的,应保证其相对独立开展工作,直接对党委负责。关闭破产企业的团组织,应与党组织同步调整设置,在关闭破产工作结束前,企业团组织不能擅自撤消。停产企业团组织的设置和机构人员,应随着企业内部机构和团员分布情况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要不断巩固提高国有企业团建工作水平。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中,从国有独资、控股、参股等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实际出发,与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和调整相协调,合理设置企业团的组织和工作机构。着眼于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更好地履行团组织的基本职能,在企业党组织的支持下,积极争取将团组织纳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发挥团组织的作用。

三要稳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建团工作。争取各方支持,积极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的思想工作,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建团方式。企业规模较小、团员青年人数较少、暂不具备独立建团条件的企业,以联合建团为主,也可将企业内的团员挂靠到其他团组织,实行挂靠建团。企业规模较大、团员数量较多、符合独立建团条件的企业,应以单独建团为主。在从事个体经营团员青年比较集中的大型市场、商业街等区域,可主动争取并依托当地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和个体私营协会设立团的组织,也可采取区域建团的方式,依托街道、社区建团。要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及时将区域内流动性较大和下岗的团员青年纳入到团的组织之中。

四要认真做好团员发展、管理和“推优”工作。要重视在企业科研、生产、经营一线和重要岗位的青年骨干中发展团员。加强对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团员的组织管理,坚持团的组织生活制度。根据团员的流动变化,及时将其组织关系接转到新的就业单位或社区、青年就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主动协助党组织加强对团员中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28周岁以下的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发展团员入党,一般应经过团组织推荐,使“推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渠道。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团干部队伍

一要配齐配强企业团的领导班子。在国有、集体及国有控股企业,应按照“高进、严管、优出”原则,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工作责任意识强、热爱共青团事业的优秀青年党团员选拔到团的领导岗位。大中型国有企业原则上要设立团的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团干部,其下属企业可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团干部。企业团委正、副书记应按同级党组织(行政)职能部门或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干部的条件配备,并享受相应的政治、生活待遇;兼职书记、副书记,也应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和岗位津贴。专职团干部要做到专配专用,不得较长时间从事与团无关的工作;兼职团干部原则上应兼任党群、人事等与团工作相关度较大的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负责人,可由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协商一致后任命,一般由企业中层以上干部或工会委员担任,建立团组织半年内,要按《团章》规定选举产生团的领导班子。二要抓好企业团干部的培训和教育。积极推行团干部上岗资格证制度,新任企业团组织负责人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主要负责人,必须经过上级团组织专业知识的培训才能上岗。建立健全团干部培训制度,保证大多数企业团干部都能通过培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团干部的培训要纳入企业党政干部培训序列,原则上每年不少于一次。团市委重点抓好市属及大中型企业团干部培训,县(市、区)级团委重点抓好县(市、区)所属的及区域内有影响企业团干部培训,开发区、乡镇、街道团(工)委重点抓好区域内其余各类企业团干部的培训,各系统团委重点抓好系统内企业团干部的培训。

三要加强企业团干部的管理、考核和输送工作。抓好对企业团干部的协管工作,团委书记是党员的,一般应吸收参加同级党委;是党员未参加党委的,应按照《党章》有关规定,列席同级党委会议或同级党委常委会议。团市委应定期开展调研督查,落实企业团干部的各项政治经济待遇,保证是党员又没有进入党委的团组织负责人,能够列席企业党委会。建立和完善企业团干部特别是兼职团干部的考核评价办法,定期开展团干部考察工作,并及时把考察意见反馈给企业党委或人事部门。对到(超)龄及优秀团干部要及时向企业党政领导及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建议,积极做好转岗输送工作。

六、积极探索社会化的工作运行机制

一要积极推行企业团建与社区团建良性互动。允许企业基层团的活动范围与组织设置适当分离,组织青年职工业余参与社区团组织的活动,实行企业中的团员同时到社区团组织报到的制度,实现企业团工作与社区团工作的资源互通共享,增强团工作的影响面和辐射力。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地推行区域建团、联合建团、挂靠建团、依托建团等模式,努力提高团组织的覆盖面。

二要大胆创新企业共青团的工作方式。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有利于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有利于服务团员青年,有利于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的原则,设计和开展团的各项活动。在指导思想上,团的活动要坚持以服务为主线,围绕服务企业和青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作用;在活动内容上,要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与企业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相结合;在活动方式上,采取“小型、分散、多样、灵活”的方式;在活动方法上,采用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又符合企业实际的形式,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三要拓宽活动经费来源,加强活动阵地建设。活动经费采取“收、拔、提、创、合”等方式,多渠道争取,即做到收好管好用好团费;有条件的,可结合企业实际,从企业管理费中按35岁以下青年人数,每人每年30—50元的标准划拨,或设立专门的青年奖励基金或专项经费,年初由团组织编制预算,经批准列入企业管理成本计划;通过组织科技攻关、提合理化建议、开展修旧利废等活动,按规定提取奖励的经费;通过开展有偿服务和承包企业内各类突击性任务自创活动经费;通过与企业党组织、工会组织或基层财务独立核算单位联合举办活动,以及协调社会资源的方式,多方争取团的活动经费。要采用单独建设、共建共享、社会协调等多种方式,加强企业共青团活动阵地建设,切实保证团组织有效地开展活动。

四要成立各级青年工作委员会(或党委青年工作部),延伸工作手臂。适应当前企业团员和青年结构比例的变化,为拓展工作空间,延伸工作手臂,进而更好地做好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借鉴其他地市的成功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各级青年工作委员会(或党委青年工作部),实行与团委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合属办公,从组织上把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纳入企业共青团的工作范畴。青年工作委员会的管理模式是:灵活设置,分级建会,活动引导,松散管理,重点靠具有共青团特色的活动,激发和调动广大青年职工的参与积极性。青年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适应企业形势发展的要求,对企业青年工作进行系统规划,组织开展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和有益青年健康成长的各项活动,建立健全适应企业青年工作发展要求的工作机制;研究和掌握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状况,对青年工作及青年群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和对策,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做好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组织开展青年人才的培养、举荐、表彰、宣传等工作,为青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服务,促进青年的成长成才;指导和推动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全面发展,进而开拓新形势下企业团建工作的新局面。

七、全面加强对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

一要建立健全企业团建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在加强和改进企业共青团工作中,要努力构建以党建带团建为核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团员青年热情参与的企业团建工作新格局。各企业党组织要定期研究企业团的工作,根据党建工作重点及时提出团的建设工作思路,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有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共同参加的青年工作会议,党组织负责人每半年应听取一次团的工作汇报。各企业团组织要经常分析团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新经验,进一步提高企业团的工作整体水平。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支持企业共青团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团的工作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二要加强分类指导和实践探索。各级团组织要根据企业内在的发展要求和青年需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厂定策,分类指导,分层管理,积极探索实践具有企业特色和符合青年特点的企业共青团工作思路。尤其要注意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的具体指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热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坚持调查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研究企业改革发展的趋势和青年需求的新变化,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大胆创新工作领域、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机制,不断开创我市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新局面。

篇8:关于加强合作社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开展林木良种选育推广, 推进种苗生产供应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行政执法, 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健全管理体系, 强化社会化服务, 全面提升林木种苗生产供应能力和良种化水平, 为实现绿色增长, 促进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 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兴种, 强化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坚持因地制宜, 突出地域特色, 科学组织种苗生产。坚持机制创新, 促进生产专业化、经营主体多元化、质量标准化和“育繁销一体化”。坚持依法治种, 严格执法及质量监管, 规范市场秩序。

(三) 发展目标。

到2020年, 完成全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建成一批种质资源保存库, 林木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选育推广一批适应性强、增产明显的林木良种, 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提高到75%以上。建设一批生产规模化、管理精细化、设备现代化、人员专业化的种苗生产基地, 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示范作用明显的种苗生产龙头企业。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林木种苗管理体系和优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林业发展提供数量充足、品种对路、质量优良的林木种苗。

二、重点任务

(四)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

积极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 重点建设国家和区域性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 逐步形成就地保存、异地保存、设施保存相结合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公布林木种质资源重点保护名录, 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完善林木种质资源出口审批制度, 在有效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 积极引进国外优良林木种质资源。

(五) 强化林木良种基地建设。

科学制定良种基地发展规划, 完善重点良种基地管理机制, 充分挖掘生产潜力, 提高良种生产能力。加强林木遗传测定, 加快良种换代步伐, 重点建设高生产力种子园、采穗圃, 加强珍贵树种母树林培育, 不断提高良种品质。

(六) 完善生产供应体系。

加强林木良种采收、加工、检验、贮藏管理, 建立由省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统一调剂的供应机制。积极采用轻基质容器育苗、组培育苗等新技术, 提高林木种苗繁育技术和装备水平。建设保障性苗圃, 满足重点工程和林农造林需求。

(七) 促进特色种苗产业发展。

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发展绿化苗木、木本油料、中药材和竹藤花卉等特色种苗产业, 打造优势品牌, 形成种苗生产、交易、流通和售后服务产业链。加大范辐射作用, 带动农户发展设施生产和规模种植。加快区域性交易市场建设, 拓展互联网交易平台, 创新流通方式。

(八) 提高种苗质量与市场监管水平。

严格执行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检验检疫、标签、档案等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管, 及时发布种苗质量检验信息, 依法打击制售假、劣种苗和植物新品种侵权等行为, 健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整顿和规范种苗市场秩序, 打破地方保护, 促进公平、有序竞争, 为种苗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九) 强化科技支撑。

将主要造林树种良种选育纳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 重点开展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以及高生产力种子园和采穗圃建设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品种改良技术、无性系材料选育等应用技术研究。制定主要用材树种、经济树种、能源树种以及观赏树种的长期育种计划, 建立良种选育区域协作机制, 坚持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 加快良种选育进程。推进林木良种科技领域国际合作交流。

(十) 加大品种审定、推广与保护力度。

进一步完善林木品种审定制度, 公布国家和省级主要林木目录, 规范林木良种区域试验和跨区引种行为。加强林木良种宣传和推广使用, 国家投资的造林项目应当使用林木良种。完善林木新品种保护制度, 维护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十一)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林木种苗生产供应预测预报和余缺调剂, 引导种苗生产有序进行。支持林木种苗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充分发挥其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

三、政策措施

(十二) 完善林木良种补贴政策。在现有林木良种补贴试点的基础上, 合理确定补贴标准, 扩大补贴范围, 逐步完善国家、省级林木良种补贴制度, 鼓励建立市、县级林木良种补贴制度。制定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十三) 建立林木种子贮备制度。制定林木种子贮备管理办法, 加强种子收购、检验、储存、更新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林木种子结实丰歉规律及造林绿化任务, 开展相应的林木种子贮备。支持企业建立专门的林木种子贮备库。

(十四) 加大资金投入。各级财政要建立对种质资源调查及收集保存、良种选育、林木种子贮备等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地方政府要将属于公共服务范围的种苗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对重点良种基地、保障性苗圃、种质资源库、种子贮备库的基本建设投入, 加强种苗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引导金融机构和各类社会资金参与林木种苗产业发展。

(十五) 完善种苗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研究完善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种苗生产与经营, 加大对种苗产业的政策扶持。研究开展种苗生产保险试点, 提高种苗生产抗风险能力。继续免征林木种子种源进口环节增值税。

四、保障措施

(十六) 加强组织领导。各省 (区、市) 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林木种苗工作的领导, 完善发展规划, 加强统筹协调, 落实相关政策。各级林业、发展改革、科技、财政、农业、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 共同做好林木种苗管理工作。强化各级林业部门的林木种苗管理职能, 明确管理机构, 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种苗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 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十七) 完善法律法规。适时研究修订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 制定和完善林木良种选育、生产和推广使用管理办法。加快制 (修) 订林木良种选育、苗木生产等标准。

(十八) 创新发展机制。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种苗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机制。鼓励有条件的良种生产基地开展苗木生产经营, 形成良种选育、生产以及苗木繁育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加大国有苗圃改革力度, 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形式, 引入社会资本, 实现规模经营。支持有条件的苗圃发挥自身优势, 建设保障性苗圃。

上一篇:学生会纪检部部长申请书优秀下一篇:阅读教研活动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