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原因

2024-06-17

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原因(通用8篇)

篇1: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原因

贸易自由化

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生产国际化

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资本全球化

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科技全球化

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 经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载体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或者说跨国公司就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担当者。

篇2: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原因

二,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三,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篇3: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知青群体,文化心理,差异,原因

随着知青文化热潮的出现, 知青群体内部的文化差异也日益显露。知青的来源地不同, 下乡地也不同, 下乡时间的长短不同, 城乡转换后的文化融合不同, 下乡经历不同, 以及目前他们的学历、身份和社会地位也不尽相同等等有关因素, 导致他们对于下乡经历存在多种的解读。在这种情况下, 文化心理差异明显的突出出来。如果这种差异处理不好, 势必会引起文化间的冲突与矛盾。如能对知青群体的文化心理差异产生的原因作一客观分析与评价, 将会对处在不同文化境遇中的知青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一、知青下乡地不同

虽然下乡知青的安置地点都是采取跨地域安置的形式, 但是, 按不同情况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跨省安置;第二类是本省跨地区安置;第三类是本地区跨县安置。对知青个体而言, 下乡地与来源地之间的文化差别给知青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同的。这种差别对知青的文化心理差异的产生也是有一定关系的。而不管何种形式的安置, 从安置地的经济状况上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广人稀, 资源丰富, 亟待开发的边疆省份;第二类是人多地少, 资源贫瘠, 贫困落后的内地省份。正如美国学者托马斯 ·伯恩斯坦在《上山下乡》一书中指出, 所谓" 最需要的地方" 是指那些最不发达、最穷、最落后的地区, 也就是指西部和边疆的省份或者那些偏僻多山的省份, 而不是那些位于平原的较为富裕和发达的地方。然而事实却是, 一部分青年确实被安排到了落后、偏僻、贫穷的地区, 但也有更大量的青年被安排到了更现代化、更发达、更繁荣的地区。地区经济水平的高低对于知青文化心理的生成, 以及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认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除了知青安置形式和安置地点的经济状况不同之外, 下乡地的性质也完全不同, 当时有国营农场、地方农场、生产建设兵团、牧区、农区等, 虽说都是上山下乡知青, 但差别很大。还有部分知青利用“投亲靠友”政策到亲属所在的农村插队, 以及后来出现的“转插”等形式, 转到有益于自己的地方插队。

由此可见, 同样是上山下乡, 但知青的安置地点却迥然有异, 这对知青文化心理差异的产生起到了不小的影响。

二、知青的经历不同

虽同为知青, 但每个个体的经历都有所不同, 而个体的经历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每个知青的文化心理。因此, 知青的经历不同, 知青的文化心理就存在差异。每个知青的经历都可分为五个层级, 并且每个层级的文化心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第一个层级是下乡前的家庭情况和个人情况的不同。知青在下乡前作为学生, 其社会地位由家庭的阶级地位来决定, 这一阶级地位也直接决定其下乡的去处和下乡地的性质, 是插队还是兵团。而当时的个人情况也是一个因素, 下乡时间的不同、下乡时的年龄不同、下乡时的文化水平不同等情况都会对知青群体的文化心理差异产生不小的影响。

第二个层级是下乡伊始知青自己的心理动向不同。知青下乡的动机大致可以分为自愿下乡、无奈下乡和被迫下乡三种情况。自愿下乡是指, 有的知青受当时政治宣传或英雄人物影响, 内心深处受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号召的洗礼, 想借此机会建功立业, 而自愿下乡;也有的知青只是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过对农村生活的描述, 出于好奇想亲身体验一下农村生活, 下乡便成了满足他们好奇心的首选;还有一些知青因家庭出身不好, 想借下乡之机通过自己的表现来寻找转机等等。无奈下乡是指, 有的知青迫于当时形势, 读书无门, 就业无路, 待在城市只能吃闲饭而不得不下乡。被迫下乡是指, 受家庭成分和家庭成员, 以及当时政策的影响必须下乡的知青。心理动向的不同就会对知青在乡期间的行动力和下乡认识造成影响。

第三个层级是下乡期间的表现和经历的不同。知青在下乡期间的情况也是不尽相同。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入党、入团, 承担起各技术岗位的工作, 甚至被选到各级领导班子, 通过多年的实践锻炼, 个人能力得到了发展, 成为日后招工、当兵和选拔工农兵学员的后备力量;也有的知青在下乡期间坚持学习, 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而有的则会因为个性、婚姻、能力等因素导致经历坎坷。相比之下, 不同的经历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同时, 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心理。

第四个层级是知青返城后的发展情况不同。知青返城的方式也存在多种形式,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病退、困退返城;一类是通过招工、当兵、升学返城。返城的方式不同, 就会直接导致返城后的境遇和后期的个人发展不同, 这种差别自然会引起群体的文化心理差异。

第五个层级是知青目前生活状况的不同。知青都已人到暮年, 当下的生活状况也都大相径庭, 有精英, 也有草根;有的成为了各界的名流, 也有的生活贫困, 家庭负担极重。因此, 由原来的毫厘之间到现在的天壤之别, 心里上的落差显而易见。因此, 这也是其文化心理差异形成的原因之一。

篇4:浅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大众审美文化;外在条件;内在依据

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90-01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是指一个地区、一个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大众审美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通俗文学、流行艺术等为主要艺术形式,另辅有大众文化消费方式,是在当代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审美经验的文化。它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

一、外在条件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转向确定以后,中国社会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众文化也随之异军突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众审美文化借助市场经济,全面地加入到感性消费浪潮中,具有鲜明的商业化性质。大众审美文化以市场原则为主导,以能消费出去为目标。社会生产的商品化,为大众审美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消费需求。美国着名学者詹姆逊曾明确指出:“大众文化产品和消费本身——与全球化和新的信息技术同步——像晚期资本主义的其他生产领域一样具有深刻的经济意义,而且完全与当今普遍的商品体系连成一体。”大众审美文化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文化。它以市场原则为主导,是一种商品,因而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市场对大众审美文化的检验,表现为消费者愈多,大众化愈强。

(二)现代科技的运用

大众审美文化是当代科技作用于文化的产物。大众传媒手段的发展,实现着技术对文化载体的改造,在大众文化的兴起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这个科技发达、信息泛滥的时代,它借助于现代科技的神奇力量,技术含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电视,影院,广播,报纸等构成了大众审美文化的存在。这些都使得大众审美文化具有生活性、消费性和普遍性。由于现代科技的运用,艺术生产的科技含量也随之急剧增长。特别是现代社会电脑技术的运用,加速推动了大众审美文化的生产消费过程的社会化。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高科技的发展,人类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文明成果的日新月异,使得专属于人类的文化不断泛化。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化扩展,特别是在入世以后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中西文化不断交融。中西文化在不同层面上是相反的,并且优势互补。在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中,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思潮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书籍等媒介蜂拥而至,为绵延上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二、内部依据

大众审美文化以其通俗性、娱乐性和大众参与性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迅速被人们普遍接受。

(一)通俗性

大众审美文化讲究通俗性、普及性。大众审美文化最显着的特点之一就是通俗化,即追求易被社会大众接受的内容与形式,将艺术审美与大众生活互相融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写新人新世界,反映社会大众自身的生活。大众审美文化内容贴近大众日常生活,形式浅白易懂、生动有趣,具有可读性、可看性、可听性,因而能够迅速成为普通人的精神快餐。它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迎合大众口味。所以,大众审美文化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它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比如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以其通俗性把“学术”带到寻常百姓家,对观众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二)娱乐性

大众媒介上提供的通俗文化、影视艺术和音像制品等文化产品使得娱乐化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大众文化是生活型的,娱乐是它的主要特征。大众审美文化因为自身具有的娱乐性、休闲性和刺激性等特征,因而可以缓解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消遣娱乐需求,在精神上弥补人的感性消费的不足,具有强烈的感官娱乐性。大众审美文化面向世俗生活,市民文化是它的本质。因此,让大众活的愉悦感,满足大众的需要,是大众文化的一大重要追求。大众审美文化多以日常生活行为和感觉、感触为主要内容,通过变幻各种形式来引导人们注重消遣娱乐,所以它尤其追求诉诸感官的娱乐效果,并且通过这种感性刺激使人活得更轻松和随意。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形式的选秀、综艺、问答等娱乐栏目充斥电视荧屏,将人们抛入铺天盖地的狂欢之中。

(三)大众参与性大

众审美文化借助商业行为和大众传媒,广泛传播,大量复制,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面向社会,是一种大众文化,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它通过使用各种媒介使得这种文化能过更快、更好的在大众中传递。娱乐电影、家庭肥皂剧、现代广告、畅销读物、KTV、流行歌曲等,这些大众文化形式对于人们来说早已非常熟悉。大众审美文化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报刊、电影、广播、电视、唱片、磁带、录音机、录像机……这些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渗透并改变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总之,大众审美文化的形成是必然的。在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文化必定会更加蓬勃兴旺。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何蕾.电视与大众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0.

[2]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J].清华大学学报.2001.

[3]张法.大众审美文化的界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3.

篇5: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突破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基本途径及评价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通过不断的海外殖民扩张而完成的。它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亚非拉大多数国家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落后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给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长期的贫穷和落后。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此问题,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有利也有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从有利的方面来看,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有利于我国进口高新技术和紧缺的资源,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有利于我国继续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有利于我国更多地获得国际分工利益,逐步形成核心技术开发能力。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大量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与设备,在若干产业中形成了较大规模和较低成本的制造能力。制造能力的扩大

和成熟,有利于我们形成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2)从有弊的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具体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引起国内经济波动,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可能受到影响,同时对国家经济安全也可能产生影响。

测试

从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不断深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在逐步形成。据此回答1—3题。

1.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英国资本总额(万英镑)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经取得了统治世界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括()A.殖民活动的开展 B.国际贸易的扩展 C。民族主义的兴起D.交通运输的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三个重要阶段。据此回答4~6题。

4.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是指()A.它把生产推进到机器大工业阶段 B.它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它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到缓解 D.它使人类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5.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急剧集中从而产生垄断,这表明资本主义()A.进入黄金阶段 B.由盛而衰 c.进入成熟时期 D.要求瓜分世界

6.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起来。这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①使国内市场相对统一②有利于克服生产和销售的矛盾③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消除④有利于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7.以下是1850~1990年问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

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A.美国内战后其经济实力迅速上升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削弱其经济实力 C.二战中大发战争财使其经济达到最高峰

D.二战后经济实力下降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阅读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据此回答8~10题。

8.图中所揭示的历史信息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英国开始成为“世界工厂” C.英国的海外市场急剧萎缩 D.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9.这一时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状况表明()A.英国的资本输出额度被美国超过 B.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C.英国通过更新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来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 D.大量欧洲资本涌入英国

10.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为了更好地参与经济竞争,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

B.与西欧其他国家紧密联系开始一体化进程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开始在英联邦内实行互惠关税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运作效果最好的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据此回答11--15题。

11.欧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下列哪项是欧盟最早的起步()A.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D.欧元的诞生 12.“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到1994年,欧洲联盟()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 B.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

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 D.实现了货币联盟

13.意大利参加欧洲共同体的目的是()①实现区域内商品自由流通②实现区域内货币统一③提高国际地位④提高科技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步骤。它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消除了西欧各国之间的矛盾

15.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表明()A.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13益缩小

经济全球化是"-3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据此回答16~20题。16.下列区域经济组织中最有代表性的正确选项是()A.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

B.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C.欧盟、“七十七国集团”、“欧佩克” D.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七十七国集团”

17.下列现象能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主要趋势的是()①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欧元启动加快欧洲一体化步伐④美国首先出现新型经济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8.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哪些行为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从而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①把污染重和利润低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②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他国倾卸③凭借自己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④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19.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同等的机会 C.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趋势 20.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也提供了发展本身经济的机遇。下列各项中,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经济全球化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材料二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阻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25日)材料三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和《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2)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材料三中说美国遇到了“竞争”和“挑战”?(4)说出材料四展示的会旗和货币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名称,并概括指出上述四则材料体现了欧洲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2.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可谓“得市场者强,失市场者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有着“世界工厂”之称,请分析其得市场而强盛的原因。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德、日、俄四国是怎样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国内市场问题的?(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为什么经济发展却相对缓慢?。(4)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经济正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市场。围绕“市场”的话题,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加快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早期殖民活动主要是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而从非洲掠夺的劳动力主要运到了北美。

2.D从图中的年代只能得到的信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迅速增加。3.C民族解放运动是反对殖民扩张的,不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4.B自由资本主义代表了工业资本家的利益,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5.C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是20世纪50~70年代,选项A错误。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由此,资本主义进入成熟时期,而非由盛而衰,故选项B观点错误。选项D的表述与题干的要求不符。

6.C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消除的观点错误,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无法解决。排除包含③的选项,正确答案为c项。

7.C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未受到战争的破坏和二战后美国对欧洲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其与发战争财关系不大。

8.A由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不能说明B项和D项,C项说法错误,只有A项符合题意。9.B由时间19世纪晚期和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可判断B项符合史实。A项从图中不能说明,C、D两项不符合史实。

10.B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开始加入欧共体,开始了欧洲一体化进程。11.A考查欧盟建立的过程,注意掌握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不同事件。

12.C本题考查欧盟的发展状况。1994年,欧盟成员国只包括西欧和北欧国家,东欧国家加入始于2l世纪初期,而此时欧盟的整体实力才与美国相当,所以A、B两项不正确。货币联盟局面的出现应该在2002年欧元使用后,所以D项不正确。但到目前为止,欧盟仍然世界上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组织。

13.D此题是组合选择题.找出最容易排除的一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正确答案。意大利是欧共体的创始会员国,欧共体在成立初期并没有致力于货币的统一,所以排除②,只能选D项。

14.D欧洲共同体是欧洲经济政治的联合组织,其建立在总体上促进了西欧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作为一股新力量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但不可能消除西欧各国之间的矛盾。

15.C题干反映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16.B“七十七国集团”是由第三世界国家组成的,“欧佩克”是中东石油组织,故c、D两项可以排除。A、13两项相比较,符合题干“最具代表性”之意的正确答案是B项。17.C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能反映这一趋势的是①②③。在美国首先出现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虽然也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之一,但不是主要的,故可排除④。

18.B本题的题眼在于“破坏自然环境和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虽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但与题干的要求没有联系,所以最正确的答案应该为B项。

19.B B项明显是错误的,因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科技水平低下和国力弱小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竞争更加激烈,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更小。所以才倡导重新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20.D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以趋利避害。发展中国家回避全球化过程是错误的,故认识不正确的是D项。

21.解析:本题图文并举,以欧盟问题为命题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法、德之间的冲突可根据教材知识回答,《舒曼计划》的目的和内容贝13考查了考生

获取信息的能力。第(2)问考查考生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其目的要从内外两个方面作答,即成员国之间、成员国与第三方面国家之间。第(3)问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调动和应用情况,注意材料三的时问是“1971年”。第(4)问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总之,四段材料集中体现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答案:(1)冲突:普法战争,一战和二战中的法德之间的战争。目的、内容:建立欧洲煤钢联营,防止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逐步使欧洲走向统一。

(2)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3)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许多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构成挑战。

(4)欧洲联盟。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22.解析:解答第(1)同时,注意分析要全面,可从政治、外交、科技三方面概括。解答第(2)问时,注意题干时间限制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然后分另lJ说明美、德、日、俄四国解决国内市场的途径。解答第(3)问时,注意题干时间限制在“t9世纪末20世纪初”,然后从殖民帝国、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方面概括原因。解答第(4)问时,注意本问是开放式设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答案:(1)①政治制度:较早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②对外扩张: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对外进行疯狂的殖民侵略、血腥掠夺、殖民贸易,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殖民帝国。③科技力量:最早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2)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通过《宅地法》,加快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长期分裂状态。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3)①众多的殖民地可以带来的广阔的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资本家也能从殖民地获得巨额利润;②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愿用于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4)①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握机遇,拓展市场,应对挑战,趋利避害。②改革开放,加强与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法处理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求得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合作与发展。③发展科技,拓展国内市场及增强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篇6: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产品国际化,也就是生产总额中出口生产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现为现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众多的企业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卷入了国际商品交换。现在的国际贸易已占到世界总生产额的1/3以上,并且还在稳步增长。国际贸易的商品范围也在迅速扩大。从一般商品到高科技产品,从有形商品到无形服务等几乎无所不包。在我们的国家里,到处可以吃“麦当劳”快餐,喝“可口可乐”饮料,看“日立”电视机,坐“奔驰”汽车等等。

(3)投资金融国际化。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使得国际间资金流动频繁,大大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为适应于国际化的潮流,各国放宽了对投资金融的管制,甚至采取诸多措施鼓励本国对外投资的发展。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例,从1991年到1993年,国际直接投资总存量的增长速度相当于世界商品和进出口的两倍,1995 年国际直接投资总存量达25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际资本的输出入更加自由,金融资本严重地与商品资本相分离,脱离生产发展而迅速膨胀。目前,世界金融交易量已远远超过了世界贸易量。而世界大银行致力于在世界各国广设办事处、代表处和分行,建立海外附属银行以及附属金融机构,并与其他银行组成合资银行或国际银行集团。有资料表明至1992年2月底全球至少有40家银行的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保持在25%以上。金融投资的国际化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

(4)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首先从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来看,由于技术对生产和经济的重要作用,生产国际化自然带动国际技术贸易的不断增长。资料表明:1965年世界各国技术贸易总额为 30亿美元,1970年达110亿美元,80年代初为160亿美元,到80年代中期猛增到400~500亿美元。其次,从研究与开发的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各国在科技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而企业又为了获得先进的科技成果,因而各国间设立研究与开发据点便成了一种趋势,以至于许多企业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与开发网络,从而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组织体系的国际化。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技发展以高科技开发为中心,而高科技研究开发投入高,风险大,使很多企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联合开发,这是现代技术开发活动国际化的又一显著特征。例如,1990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和西门子公司结成了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的战略联盟,1992年初日本东芝电气公司也加入这一联盟,三家联手开发256兆位超微芯片。

(5)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生产、投资、贸易发展的国际化使各国间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表现在区域间经济关系上,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以区域为基础,形成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盟。如欧洲共同体,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等等。欧共体自成立来,一直朝着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方向推进。1985年 2月,欧共体执委在《关于完善内部市场的白皮书》中,提出了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确定使12个成员国分散的市场连成一个拥有3.2亿人口的统一市场,在统一市场内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种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不仅大大推动集团内的经济自由化程度提高,而且也会影响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6)资本流动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必然带来贸易全球化,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又必然带来资本的全球化。这三者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如今各地区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场形成了有机整体,资金以光的速度在全球流动,哪里增资就流向哪里。

★ 警惕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

★ 对经济全球化与全球道德的几点思考

★ 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及其后果论文

★ 当前经济发展趋势论文

★ 有关经济的英文论文

★ 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发展探讨教育论文

★ 正确认识文化全球化

★ 研究循环经济的论文

篇7:眼袋形成的原因

李学英答:眼袋形成一部分跟遗传有关,再一个是因为年龄的增长皮肤松弛和肌肉松弛而引起眼袋。比如说有的人长期在电脑下面工作的,这样眼袋出现机会就比较多一些。原发性眼袋往往有家族遗传史,多见于年轻人,眶内脂肪过多多为其主要原因。继发性眼袋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常是综合性的表现。眼袋不仅使人显得衰老、疲惫,严重的甚至影响视力。而且这种下眼皮的臃肿、松弛、下垂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明显。

预防眼袋

眼袋的出现与加重是面部衰老的标志之一,给人不精神的感觉。完全避免眼袋的发生,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衰老是自然规律,但只要稍加注意,延缓眼袋的出现及加重,是完全有可能的。首先是充足的睡眠,睡眠的长期不足,是过早出现眼袋并使眼袋加重的重要原因。现代研究证明,良好的睡眠,可明显改善眼睑组织的血液循环,可使眼周各层组织保持良好的活力,从而有效的防止眼袋的发生与加重,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则使眼周组织慢性疲劳,血运障碍,使得各层组织退行性衰老改变,再加以重力的作用,使得眼袋过早出现,并迅速加大加重。另外,均衡的营养摄入,保健按摩,优质的营养霜类都是防止眼袋的有效方法。

篇8:湖湘军事文化形成原因考

一、湖湘军事文化形成的历史考察

湖湘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一直就和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民族矛盾极度尖锐的南宋时期, 以胡定国、胡宏为代表的湖湘学派的创始人率领岳麓书院的弟子还直接投入抗击金族的入侵斗争中去, 积累了大量有益的军事经验, 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张轼做为胡宏最著名的弟子, 同时他还是南宋抗金名将张浚的儿子, 所以张轼在年轻时即以“畅晓军务”而著称, 他对治国用兵的研究很有自己的心得, 他说:“盖君子于天下之事, 无所不当究者, 况于兵者, 世之兴废生民之大本存焉, 其可忽而不讲哉!”[1]张轼还继承其父的遗志, 积极主张克复神州、北定中原、收回被金兵侵略的国土。他不但自己身体力行, 而且他还以岳麓书院为主要教育基地, 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爱国志士, 吴猎、赵方是张轼学生中在抗金斗争中功绩最为突出的两个。吴猎在率军挫败了金兵襄阳、德安等地的进犯。而另外一个学生赵方在戍边10年中, 以战为守, 屡立奇功, 可谓是战无不胜。他还提出了“合官民兵一体”, 进行全面抗战的思想。这种思想, 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张轼的后代在抗击外族侵略时, 同样写下了英勇悲壮的历史篇章。他的后代张堂, 联合赵王番、张虎在邵阳、永州一带起兵反元, 收复衡山、攸县、湘潭等地。面对元朝的大举南侵, 其他湖湘子弟在当时潭州知府兼湖南安抚使李芾率领下, 同样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到了明末清初, 入主中原的清军大肆屠杀汉人, 当时败逃到湖南境内的爱国将士和农民起义军的余部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 湖南士民和各书院的学生也投入到了抗清斗争的洪流中来。南宋抗金名将吴猎的后人吴道行, 当时任岳麓书院山长, 不愿在满清的统治下苟延残喘, 绝食死于岳麓山。而同时代的另外一个大思想家王夫之则挺身而出, 联合好友管嗣裘及南岳僧人性翰等, 毅然在衡山高举抗清的大旗。在抗清斗争失败后, 王夫之又赴广西南明王朝, 以图重整旗鼓。后来因为南明被吴三桂所灭, 王夫之索性隐居荒山, 专心于著书立说, 借此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的自信。由于“王船山生当中国封建社会晚期, 又亲历过明末农民战争于民族战争的惊涛骇浪, 加之又高深的哲学素养, 因此有可能站在前人所不能达到的历史高度, 对中国几千年来连绵不断、多姿多彩的战争史, 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与总结, 从而把我国古代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船山的军事思想集中反映在《读通鉴论》、《宋论》、《黄书》、《噩梦》等史论著作中。”[2]

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序幕。有着爱国主义和斗争精神的湖湘子弟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捍卫祖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 同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鸦片战争的失败, 使湖南一些密切关注这场战争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得以睁开眼睛重新审视他们所面对的新的局面。湖南邵阳人魏源通过中国军事的失败, 认识到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和军事组织训练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 所以, 他编著《海国图志》的目的就是“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3]。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以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为代表的湘军人物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他们不但用湖湘文化塑造了湘军, 提出了一系列建军、治军原则和战略战术方针, 并且通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事实践, 为湖湘军事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因素, 更难能可贵的是当湘军的活动范围不仅仅局限在国内战场, 他们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尤其是左宗棠以“书生戎马, 而兵锋所指, 东尽于海, 西极天山, 纵横轶荡, 未有如左宗棠者。”[4]左宗棠率领湖湘子弟收复新疆这一彪炳千古的壮举, 更是对湖湘军事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在辛亥革命时期, 黄兴、蔡锷、刘揆一、蔡绍南、焦达锋、蒋翎武、谭人凤、马福益、陈作新等一大批湖南籍革命家都曾通过军事斗争以达到革命的目的。尤其是黄兴, 他从1904年于长沙成立华兴会起, 就一直从事武装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活动, 在同盟会领导的历次起义中, 以黄兴为代表的湖南志士更是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孙中山曾称赞黄兴在钦廉起义中以两百人抵抗清军两万人, 是“不可以常理论”“非常的战斗”, 而“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是“湖南人做出来的”。[5]

二、湖湘军事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杨度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发出如此感慨:“中国如今是希腊, 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 湖南当作普鲁士。诸君诸君慎如此, 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 除非湖南人尽死。”杨度对湖南人的评价虽然有些夸张, 但不可否认的是湖南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军事斗争方面, 更是有“无湘不成军”一说, 从早期的抗击清军的王夫之, 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 到扎硬寨, 打死仗的湘军, 到在汉阳以一己之力抵挡清军的黄克强, 到要“为四万万人争人格”的蔡锷, 而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1955年授衔的人民解放军10大元帅中, 就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位湖南人, 在10名大将中, 湖南人有占据了6人, 他们是粟裕、黄克诚、陈庚、谭政、肖劲光、许光达, 在57名上将中, 湖南又占了19名, 100多名中将中, 湖南人又占了45位。湖湘军事文化之所以如此发达,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 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某个民族和某个群体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独特的地理环境往往可以造就出独特的群体个性。钱基博认为“湖南之为省, 北阻大江, 南薄五岭, 西接黔蜀, ……湛深古学而能自辟蹊径, 不为古学所囿。义以淑群, 行必利己, 以开一代之风气, 盖地理使之然也。”[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湖南独特的地理环境, 使古代的湖南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半隔离、半封闭的状态, 这种相对独立并且恶劣的自然环境, 使居住在湖南的居民养成了刚强、彪悍、坚毅、霸蛮的性格, 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民, 当面对压迫或者困难时, 往往会表现出惊人的爆发力, 并且具有卓立敢死、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 将湖南之地归于南楚, 认为此地“其俗剽轻, 易发怒”。所以, 历史上也有“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这一说法。这种彪悍和极富反抗性的性格, 造就了湖南尚武的精神。

其二, 激烈的阶级斗争和动荡不安的社会条件

在封建社会, 最主要的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 而严重的土地兼并更是激化了这种矛盾, 在当时的湖南境内, 土地兼并也非常严重。这种局面, 不但使广大农民不断丧失土地, 沦为地主的佃农, 中小地主也不堪土地兼并的极大压力。在曾国藩从政之前, 他的家庭成员包括他自己都要从事一些农业劳动。愈来愈差的经济状况加大了广大人民的痛苦, 而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 中国社会又增加了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这一主要矛盾。

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 使得湖南始终是全国阶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之一。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并进入湖南, 更是加剧了这种动荡, 湖南也成了当时的主要战场。曾国藩组织湘军, 不但为湘军军事人物的崛起创造了机遇, 而且也改变了湖南人的职业观念。湖南历来是农业大省, 人民安土重迁, 社会上有“好铁不打钉, 好男不当兵”这一说法, 所以湖南人过去把从军当兵看成是没出息的做法。但是随着湘军集团的崛起, 很多知识分子“以一介章句之儒历兵戎成悍将”, [7]改变了昔日一些湖南人的职业观念,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很多知识分子也能在军队了崭露头角、建功立业, 便也决定离开故土出去闯荡, 很多读书人更是弃笔从戎参与到疆场的厮杀中去。

其三, 移民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影响

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 人口的流动往往能带动文化的传播, 并引起文化面貌的改变。湖南在“清代以前是为接受移民的区域, ”[8]湖南的汉族大都是明末清初从江西、广东以及北方诸省迁徙过来的, 谭其骧在他的《湖南人由来考》中写到, “湖南人来自天下, 江、浙、皖、闽、赣东方人居其十九”, [9]他们在战乱的条件下,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 栉风沐雨, 然后历经重重险阻来到湖南, 据谭其骧考察, “湖南人之祖先既大半皆系江西人。以是江西人之风习秉性, 自为构成湖南人之风习秉性之主要分子。江西人以刻苦耐劳著, 于妇人尤甚此风亦承袭于衡、湘间。”[10]林增平先生也认为这些移民“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开拓意识、自立自强和勤奋创业的精神。”移民的这种开创进取、自强不息、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和平时代是事业发展的催化剂, 而在战争年代很容易就演变成暴力反抗的酵母, 因为移民从他们千里之外的家乡来到湖南, 不但路途上经历了万水千山, 就是到了湖南, 也要同当地的原住民和土著居民小心相处, 如果处理不当, 往往有要诉诸于武力来解决问题。

除了上述原因外, 湖湘军事文化之所以能够影响深远还在于它与深厚的湖湘学术底蕴密切相关, 这就使得湖湘军事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战争文化, 而是集孔孟儒学、程朱理学、传统兵学和中西哲学为一体, 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品格。

摘要:湖湘军事文化深厚、广博, 在中国历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的形成主要得益于长期的历史文化沉淀、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激烈的阶级斗争和动荡不安的社会条件、移民和少数民族聚居等其它原因。

关键词:湖湘军事文化,湘军,形成原因

参考文献

[1].《宋元学案.南轩学案》1.《宋元学案.南轩学案》

[2].彭大成:《湖湘文化与毛泽东》, 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第365页2.彭大成:《湖湘文化与毛泽东》, 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第365页

[3].魏源:《海国图志》叙, 岳麓书社1998年版3.魏源:《海国图志》叙, 岳麓书社1998年版

[4].李肖聃:《湘学略》, 岳麓书社, 1985年版, 第35页4.李肖聃:《湘学略》, 岳麓书社, 1985年版, 第35页

[5].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对驻广州湘军的演说》, 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第882页5.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对驻广州湘军的演说》, 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第882页

[6].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 岳麓书社1985年版, 第1页6.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 岳麓书社1985年版, 第1页

[7].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第84页7.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第84页

[8].谭其骧:《长水萃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228页8.谭其骧:《长水萃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228页

[9].谭其骧:《长水萃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221页9.谭其骧:《长水萃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221页

上一篇:具有哲理的人生格言下一篇:时刻听党话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