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

2024-06-10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通用12篇)

篇1: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教学目标、教材、教法、考评制度及师资队伍五个方面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 能力本位

21世纪是一个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能力将成为支配和操纵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主导力量,人们只有依靠能力才能实现其价值。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职教育要以人为本,以技术应用为主,以能力教学为核心,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相应地,高职英语教学需要由学科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转变,按照能力本位要求,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能力本位教育的内涵

能力本位教育(CBE即Competence-BasedEducation)中的“能力”指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而不是指单一的“技能”。能力本位教育起源于美国的师范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培训理念,是一种国际上流行的职业教育体系,也是目前国际上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初期,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传入中国,深受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并对职业教育和培训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中举足轻重的教学理论。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教育紧紧围绕使学生具备某种职业必须的能力而展开。在这一模式下,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让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与职业岗位的需求相一致,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这就直接呼应了市场的要求。

二、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目的是让学生经过学习,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够用英语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英语教学就是重点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满足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某一具体岗位为基础,够用为度。

目前,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提高学生英语等级考试的过关率。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解单词、语法及句型练习,学生只是被动地做笔记,语言实践的`机会很少,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更得不到发挥。而能力本位教学思想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既重视语言基础,又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英语交际活动,强调的是实用性与职业性。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职英语教学进行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调整教学目标

学生掌握“够用”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才够灵活地应用。由于高职英语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师必须把握好基础知识传授的“度”,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的关系,合理分配学时。其次,要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根据不同专业对英语应用能力不同需求,使教学有所侧重。理科和工科专业的学生,应重点培养其阅读及翻译能力。文科学生,应加强听说能力。

高职英语课程目标的定位:首先传授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继续学习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应该确立“学以致用,突出技能训练”的指导思想,注重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侧重于实际岗位中专业的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最终达到《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规定的英语教学目的。

2.英语教材改革

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也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版本很多,但教学内容没有鲜明的针对性,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渗透力不强,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高职英语教学要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就要把英语作为学生提高应用技术的工具,为专业学习和研究服务。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中的高职英语教材必须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教材内容来自日常生活与实际工作场景,语料时尚,新鲜有趣、富有时代气息。通过场景的复现与逼真的演练,横向拓展主题覆盖面,训练学生实际使用语言交流和处理涉外业务的能力。其次,教材的内容要与专业相结合,明确其专业、学科所需合理的英语课程内容和教材体系。为了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学校可到有代表性的岗位,向处于第一线的优秀工人了解从事某一职业对英语的需求,并以此来选定教材或自编教材。

3.英语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吸收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他们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等多种能力。英语教学主要是缺乏真实的语言场景,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巧设学习情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完成具体任务,进行角色表演。例如,我们在讲“ApplyingforaJob”一堂课时,就巧妙地利用了情景导入法,运用问题讨论的方式引入到课文的主题。然后给出求职面试时,要用到的基本句型,要求学生掌握。再呈现出一则贴近现实生活的招聘广告,要求学生把这则招聘广告编成对话登台表演,教师点评。另外,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促成成功的教与学的双边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每次上课前要求一两个值日生做一个简单的“dailyreport”值日生可以讲述生活中的趣事或者是笑话,以此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采取实物讲解法,即在模具实训场,针对各种模具或数控加工机床,由学生用英语讲解其构造、工作过程和操作过程。教师还可以用小组讨论、演讲、谜语竞猜、英语笑话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考评方法改革

考试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它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传统的考试是单纯采取笔试的方式。通过一张试卷的卷面成绩,就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优劣,显然是不合理的。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下的考试手段应该是多种方式的综合,以准确考察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在参考的职业英语测试体系中,教师要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适量地加入实景再现的测试内容或手段。考评成绩=平时成绩+口语成绩+笔试成绩。平时成绩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以及完成作业的情况;口语主要考核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模拟现场和专业场所学生的反应能力、语言表达准确度以及表形能力。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自编情景进行对话表演,例如日常生活中,医院、商场、车站、图书馆所发生的情景对话。比如制冷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场景:一次贸易展览会上,客户向冰箱的销售代理商咨询冰箱的情况。考核题目提前告知学生,学生有时间做准备。这样就可以实现考学结合,以考促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以所学的英语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师资队伍优化组合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学院应注重对在职教师的培养。作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想要更好地驾驭这门课程,不仅要具备英语专业知识,而且应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信念素质,即具有“技能+专业”的“双师型”素质特点。学院可以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去顶岗培训,熟悉相关岗位技能,了解相关的工作流程及操作程序。为了保证不同专业中英语教学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学院应将英语教师划分到不同的专业中去。这样有利于英语教师学习、钻研该专业知识,了解该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和人才市场的需要,参与该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探索出结合专业的英语教学模式。

四、小结

运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来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教学模式,应该针对社会需求调整教学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作为指导思想,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高职英语教材和教学方法、考评方法都要做相应的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效果。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以“双师型”素质为发展方向,不断地加强语言知识学习,提升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能力本位课程教学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早春.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大众科技,,(7).

[2]蒋莉.能力本位教育思潮[J].职教论坛,,(8).

[3]陈丽能.高职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6,(8).

篇2: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要立足能力本位,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定位教学目标以及教师角色.

作 者:鲁奇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外语系,江西九江,33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2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育英语教师角色  

 

篇3: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

能力本位教育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简称为CBE)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教学最终目标, 是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主要以提倡能力教学为基础, 以提高学生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 通过逐渐渗透,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为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 文章针对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渗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1.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英语是全球通用的一种语言,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许多企业对员工英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并不理想,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并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不能够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水平和能力, 学生毕业后, 由于缺乏英语应用能力, 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渗透, 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由此可见, 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渗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现阶段, 高职英语教学的核心是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英语基础理论知识, 还包括英语应用能力教学, 旨在提高学生应用英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即能力本位教育理念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 重点突出英语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必然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

三、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渗透途径

1.丰富教学内容。 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改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 应用性原则, 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 应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 根据社会的需求及职业领域的要求, 制定科学、多样化、实用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仅应该重视理论知识教学, 还应该穿插阅读能力、口语对话等训练环节, 设定实习情景内容与应用案例,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其次, 开放性原则, 高职英语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内容, 还应该坚持开发性的原则, 重视英语教材的开发, 拓宽英语知识的人文环境、知识背景, 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能力本位教学理念的要求, 高职英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帮助所有学生树立职业能力新观念, 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以就业为导向, 灵活地采用创新、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具体实施过程中, 应该根据实际需求, 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 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 例如, 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 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和操作能力。 同时, 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技术的应用, 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 尤其是多媒体设备的应用, 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还能够从多个感官进行协调配合, 有效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显著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和效率。

3.改革与完善教学考核。 考核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考核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 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高职英语考核制度, 应该从素质考核、能力考核及知识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该种考核制度结合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 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认真、仔细地观察学生的行为, 并将其作为考核的内容,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遇到的难题,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同时, 应该制定科学的奖励制度, 当学生考核成绩良好, 应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文章针对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渗透的必要性和渗透途径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开放性, 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职业能力, 进而为社会输送职业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 因此, 在现代高职英语教学中, 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 以此更好地满足社会用人与学生就业的双向需求。

参考文献

[1]丁叔芳.能力本位理念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市场, 2015, (44) :171-172.

[2]裘洁洁.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10, 27 (1) :75-79.

篇4: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

关键词: 能力本位教育 高职英语课程改革 交际能力

能力本位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中的一个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基于能力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的表现。由教育部颁发的《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意见(2000)》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技术知识,学生应集中于实际掌握在特定领域的能力和基本技能”。根据该文件精神,职业教育要“把发展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由此可见,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和学习系统是高职教育成功的关键,作为高职教育中基础课的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在这种情况下,本文试图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构建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模型,通过该模型对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一、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高职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提高英语的准确性,使其能够在涉外交际的日常和业务活动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为培养其日后工作岗位中应有的一些基本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是以教师课堂灌输知识为主,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英语三四级的过关率。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机会,在实践中练习英语的机会很少,其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更是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能力本位教学思想就是基于能力的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的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责任意识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提高。所以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灌入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实证研究的准备

本试验研究从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历时一个学年。试验分为两个时间段进行,第一阶段:第一学期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第二阶段:第二学期在试验班实施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对照班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并在试验结束后进行成绩对比和第二次问卷调查。

(一)研究对象

参加本次课题研究的试验对象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化工系的大一在校生,选取的两个班级被分为试验班和对照班。

(二)研究方法

采用对比试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同时通过学习档案袋、考试等方法统计数据。试验班采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三)首次问卷调查

笔者在2016年1月第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对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两个班的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基于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研究: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对英语教学的意见、对英语教学的整体态度、学习条件和学生的职业取向。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调查表,46%的受访者有内在的动机来学习英语,承认他们学习动机是因为他们想提高英语能力,或是本身就喜欢英语。54%的学生有外在动机:为了参加课程考试或将来就业。85%以上的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比较匮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较差,只有2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能学好英语。在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调查中,只有9.3%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时候最多。根据调查,学生不太满意目前的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和学习方法。约50%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做更多的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60%以上的学生认为,大班的学习环境会降低他们的课堂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只有36.3%学生声称他们能找到一个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不明确的学生职业取向必然导致低的学习动机。

三、实证研究的试验及结果分析

在此阶段,对照班依然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而试验班进行能力本位教学改革。结合前期对于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两个班级调查问卷的结果构建能力本位英语教学模式。

能力本位英语教学模式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之上,贯穿于每个学习单元的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在每个单元的课前预习之前,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相关单元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形成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课前测试是用来检测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以便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然后老师根据测试的结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练习阶段,学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交流能力,会在老师设计的一些与其职业相关的教学任务中得以发展。评估阶段将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评估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相关专业能力的发展。

(一)试验实施及结果分析

试验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两个班学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以后统计两个班级学生英语水平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二阶段是试验的实施阶段。两班使用同样的教材,参加每星期的四节英语课。试验班的老师采用能力本位英语教学模式,对照班老师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为了保证试验的有效性,两班均在相同教学条件下实施教学过程。第三个阶段是成绩对照分析阶段。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后,笔者对照研究了试验班和对照班的期末总成绩,以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单项成绩,并与学生第一学期的成绩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一学期试验后的结果,确定两种教学模式的影响。数据对照分析的结果如下: 试验前试验班的平均成绩低于对照班1.2分,但不存在显著差异。听说读写的具体情况不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不会因为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而影响试验的最终结果。试验后数据统计显示如下:试验后试验班的整体平均分高于对照班,但是差异并不是很明显。听说读写四项的情况如下:试验班的听力平均分高于对照班1.42分,试验班的口语平均分远远高于对照班4.33分。试验班的阅读平均分低于对照班,但是差异并不是很明显。试验班的写作和对照班持平。这个结果表明能力本位教学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

(二)试验后的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在试验结束后一周,对试验班的全体学生就有关该教学模式等相关问题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经过一学期的教学,65.3%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语言技能已经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提高,52.3%的学生认为他们的演讲能力有了提高,这与测试后的口语部分的结果是一致的。但事实上,仍有43%的学生觉得他们的口语技能应该在课程中得到进一步提高,说明仍有许多学生不满意目前的口语能力水平;只有13.6%的学生和2.3%人认为他们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了提高。此外,没有学生觉得自己的综合技能得到了增强,这意味着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口语和听力技巧,但是阅读和写作技能不太重视。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将四种语言技巧融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在教学方法方面,约55%的学生喜欢目前的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学习模式。但仍有23.9%的学生愿意听从老师的指导,64.8%的同学愿意在学习英语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以上结果综合表明,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和青睐。

四、结语

本文不仅试图构建以能力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模式,还付诸实践于高职英语课程,试验确定了该模式在英语课程改革中的有效性。根据试验结果和问卷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如下:基于能力的英语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但试验表明该模型的薄弱环节是需要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此外,该模型通过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执行任务或完成项目,有效地提高了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测试结果还表明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对学生在整体语言能力提高方面没有显著影响,说明该模型的构建仍然存在努力和提高的空间。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目前阶段还是不完整的,还需要改善提高,但是笔者相信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会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Burke,John W.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M].UK:The Falmer Press.1989.

[2]陈兰剑.综合职业能力导向高职课程改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

[3]孔庆炎.高职高专实用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大学英语教学,2004(4).

[4]李大成,王晖.基于岗位能力分析的高职模具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篇5: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

论高职教育视野下的新能力本位课程观

荣莉

摘要:课程观是课程开发与改革的基本理论。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视野下,应坚持新能力本位课程观,即以能力本位为指导,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基础,以开放的、多元思维为取向的课程观。

篇6: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

浅谈高职导游业务基于能力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分析导游业务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师、学生和教材入手,构建了高职导游业务基于能力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其能真正满足职业教育要求的.核心问题.

作 者:叶俊 作者单位:黄冈科技职业学院经贸系,湖北・黄冈,4380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7)分类号:G712关键词:导游业务 能力本位 课堂教学模式

篇7: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

周洁文 高宏毅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茂名 525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笔者对“以能力为本位”的认识,同时介绍了以能力为本位,改革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几个做法:确立能力目标图,构建专业能力图,编制教学进程图等。

关键词:能力 本位 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专业能力 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

1 对“以能力为本位”的认识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界出现频度极高的三句话。前两句话,本文就不谈及了。这第三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从字面上看,“能力”,按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完成一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本”的原意是草木之根,由此衍生出,“本位”是自身的根本责任。因而,“以能力为本位”这句话的意思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学校的根本职责。

笔者认为,“以能力为本位”的提法,很可能是借鉴了北美的CBE职业教育模式的思路。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翻译过来就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为了弄清“以能力为本位”的内涵,笔者阅读了职教专家邓泽民教授最近出的四本关于职教的书。下面,笔者将书中关于CBE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摘录整理于表1。

表1

序号比较项目传统模式CBE模式

1教育理念学科本位能力本位

2教学计划按学科内容制定根据职业能力需要制定

3学习内容教科书/指导书多种载体资料/学习模块

4教学场所课堂教学为主实习场所为主

5学习形式教师传授为主教师主导下的学生学习为主

6考核方式作业、测验和考试表现与操作水平

7学习组织以班、组为单位以个人为单位

8反馈周期性及时

9毕业时间(学制)表现(操作水平)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我们从事的虽然是高等职业教育,但大部分的做法却是沿袭普通高等教育的传统方法。现在看来,确实是到了改变我们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一些过时做法的时候了。当然,我们也不必去全盘照抄CBE,但借鉴CBE,使我们的高职教育教学更具自身的特色,却是很有必要的。

2 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目标图

“普高”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是按学科本位的理念制定的,其教学目标强调的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目标显得笼统抽象。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学计划,则是按能力本位的理念制定的,要求首先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工作岗位(群),再分析得出该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明确具体。许多职教专家认为,综合职业能力是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组成的,其中后两者在职业生涯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又被称之为关键能力。在我们现行的教学文件中,一般将关键能力分为通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两项,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含有基本素质、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三块的教学目标图,见图1(注:图中前两块是引用邓泽民书中的,第三块是笔者学习后绘制的)。需要注意的是,过去由专业人员编制的专业教学计划,往往会对关键能力重视不够,笔者现在知道了,关键能力对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决不亚于专业能力,因而是不可以忽视的。

设置专业能力模块,应从专业培养目标岗位的分析入手。普遍认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适用的.目标岗位较宽,有:①计算机管理员,负责机房、网站、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②电脑文员,负责电脑文档、图表、图形图像、动画、网页、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编辑工作;③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员,负责计算机设备管理和学生上机指导工作;④营销公司的业务员,负责计算机销售、售后服务和客户培训工作;⑤软件公司的程序员,在软件工程师领导下,负责程序编写调试工作。

上述“五员”的目标岗位,①、④两者偏重硬件维护,②、⑤两者偏重软件应用,而③则是有“软”有“硬”。经过专业分析讨论会研究,兼顾“软”和“硬”两方面职业能力的需求,我们确立了计算机专业的六个专业能力培养模块,见图1。

3 专业能力的细化与整合――专业能力图

在教学目标图中,专业能力是粗线条的,要确定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需要将这些专业能力进行细化和整合。

细化可以采用召开行业专家座谈会形式进行。让专家畅所欲言地展开来谈,要引导专家谈论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及其需要的典型能力。工作人员要做好记录。

细化出来的能力点是零散的,要将这些能力点组合成课程,就要进行整合。整合有分类、归并和筛选这么几个过程。分类,是将细化的能力点按已设立的六个能力的大项进行划分。归并,是在每个能力大项中,先根据能力点的密集度确定一些目前较典型的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再用这些课程把一些相近的能力点圈并进来。最后是筛选。筛选有“粗选”和“细选”。“粗选”是将整门课剔除,“细选”是将某门课中的某些能力点剔除。筛选是很关键的步骤,操作中一要根据层次(难度),将一些中专、本科层次的能力点或课程剔除;二要根据内容,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须将一些相近的教学内容剔除;三要兼顾“软”“硬”,因为我们培养目标的就业岗位,两类人员都会有;四要突出重点,我们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重点设在“数据库应用与编程能力”这个大项上。需要注意,筛选很可能将一些重要的能力点也剔除了,故应将那些被剔除的课程进行“破碎”,把一些有用的能力点重新进行归并、筛选。这种操作有可能要反复多次地进行。

经过细化和整合,我们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能力图。在这个图中,基本囊括了各项专业能力的课程元素,是我们制订教学计划的依据。在图中,为了排列整齐,我们将六个专业能力提高了一个层次,与“基本素质”、“通用能力”并列。

4 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进程图

能力图规定了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但要用其直接编制教学计划,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教学顺序和学时数在能力图中未能反映出来。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有能力模块结构的教学进程图,见图3。这个图将各能力模块、各实践课、各理论课全部集中在了一张图上。在这张图上,使用者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各能力模块的进程安排、各个实践环节与各门理论课程的配合、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及安排细节等情况。故应用这个图可以方便地编制教学计划。

在制作这个图时,我们运用了一些新理念,采用了一些新方法:(1)运用了“生态树型”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将学生视为“小树”,在培养上是要使“小树”(学生)同时向“枝叶”(能力)和“根系”(基础)两个方面发展,使学生在提高应用能力的同时,基础素质也不断加深,实现“根深叶茂”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将培养专业能力的课程能早一点开的尽量早开,使学生早接触专业的学习。如在第一学期,设置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组装”、“互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能力类课程。(2)多头推进,循序渐进。即在教学进程上,可以多个能力模块同时推进。而每一能力模块是由易到难地循序渐进。由图3看出,前4个学期,每学期都安排有3~5个模块的教学。还可由较典型的模块3的教学安排看出,课程的难度是逐步升级的。(3)合理安排,注意搭配。一个学期的课程,不能全是一些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而应是有主有副、有理有文、有偏重“动脑”也有偏重“动手”的各类课程的合理组合搭配。这样的搭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能有效防止和减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第四学期,我们安排了相对偏重“动脑”的“ASP编程”、“JAVA程序设计”课程,作为搭配,我们也安排了相对偏重“动手”的“实用网络技术”、“动画制作”课程。(4)加强改进主干课程的教学。主要措施有,教学以任务(目标)驱动,设置专门的实训课,与考证挂钩等。如“VFP数据库”一课,我们根据计算机高新考试的内容,设置了8个分目标,以它们为任务,在平时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去一个个地攻克;再用专门的实训课,使学生的操作技能由“掌握”提升为“熟练掌握”;最后通过一个应用设计制作,使学生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产生“质”的变化。

文中所述及的一些做法,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已经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但与先行一步的各职业院校比,我们还很“稚嫩”。 为了“抛砖引玉”,我们还是将此“拙作”拿出来交流。不当之处,请各位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邓泽民,陈庆合. 职业教育课程设计[C].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5

Take ability as the standard, reforms the computer specialized teaching several procedures

Zhou Jiewen Gao Hongyi

Maom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dong Maoming China 525000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viewpoints of taking ability as the standard,and some methods of reforms the computer specialized teaching: establishing ability target array, constructing specialized can try hard, establishing teaching advancement chart,and so on.

篇8: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育,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一、能力本位教育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 内涵

能力本位教育强调以操作技能为中心,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基础,以能力为培养中心。能力本位教育有多重定义,早期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注重个人的岗位技能,注重职业能力培训,后来,人们也愈加重视个人的发展需要,不再单纯从技术考虑,我国在能力本位教育的概念中加入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2. 能力本位教育的理论基础

上世纪70年代,五种研究成果被融入到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研究中:“掌握学习”理论、“标准参照测验”理论、“最低限度能力测验”理论、“教育中的能力”理论、“程序学习”理论,下面分别阐述这些理论。

(1)掌握学习。

侧重于获得并能演示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提供了技能达标充足的时间,反映了布卢姆思想:学生的学习速度不同,加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所要求的能力水平。此思想为能力本位教育的基本思想:学习进展由个人能力来决定,并非由学习时间来决定。

(2)标准参照测验。

与传统的常模参照测验不同。常模参照测验是比较学生所达到的水准,之后根据这种比较划分等级,此为非常主观性的测试。标准参照测验中的学生的成绩是由任务本身所决定,学生的能力比照标准来分级。必须在学生参与这一学习过程之前就让师生双方了解标准。依据工作要求来定,评定标准首先公开明示,这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所强调的。

(3)最低限度能力测验。

跟标准参照有些类似。提出职业中上岗水平标准,这些标准的确定建立在对职业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它们用术语陈述并尽可能运用于真实的职业环境。

(4)教育中的能力。

有必要构造一个职业或工作角色来建构一种完成那个角色所需要的全面的“能力图”。通过某种形式的职业分析去完成。包括有:观察法、面谈法和DACUM法。这也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所强调的,在学生参与职业培训之前就向其公布所需的能力标准。

(5)程序学习。

程序学习法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学习心理学家斯金纳(B.F.Slkinner)提出,把学习材料编排成能够容易地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目前有研究者指出,程序学习法是培养习惯和矫正行为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离职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学生保持高中时代的“哑巴英语”“应试英语”,无法流畅地交流。英语应用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层次、水平的要求。企业普遍对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不满意。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据笔者观察分析,造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

1. 评估标准单一,学习动机短视

尽管四、六级考试已不是一道必过的“门槛”,但是它还是衡量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尺之一。在此评价体制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始终未能跳出应付四、六级考试的层面。

2. 内、外界影响因素

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口语水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太开口说英语,这有其内在的原因:

(1)心理情感方面。高职学生很多是被动学习者,主动参与到课堂环节中的积极性低。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没有独立自主性,对于教师及课堂的期望很高,希望通过课堂学习使个人英语水平大幅提高。学习者进入高职院校前的学习经历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学习动机、兴趣及效果。大班化教学使学生口语发展受到限制,学生不能或者很少感受英语学习的成功。这种现状直接体现为学生底气不足、不愿开口,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之后又会导致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低下,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持久性不讷讷保持等不良现象。

(2)传统学习文化因素。英语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使得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规规矩矩的温习课本,听录音磁带,做一些书面练习的途径来进行。他们不习惯于把时间花在与同伴和老师的对话交流上。他们的学习方式是在长期的学习经历中形成的,本能地认为英语就是这样学的。

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1. 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外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适应各种情况的万能教学法是不存在的。针对学生的特点,坚持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灵活运用多样教学方法,组织多重教学活动,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职业活动。把课堂变成教师展现知识和能力水平和学习者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应把这个舞台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情景来提高英语能力,用演讲竟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未来职业人生所必备的素质。

2. 调整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制定对改善个体的学习动机有重要作用。设立合理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并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价值。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够用”的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高职基础理论教学要突破以往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应用”和“够用”为教学目标,做到二者的结合,做到恰到好处。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能力。

3. 运用能力本位教育课程理论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

课堂教学中要保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双向的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教师起主导作用,参与学生的讨论与练习等,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督促小组组员合作,学生之间应互相支持、帮助,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合作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4. 运用能力本位教育教材理论改革高职英语教材

“能力本位”的“能力”当然不仅指“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思维、表达、团队合作、继续学习、职业发展和实践等综合职业能力。据调查了解,大部分高职学生进校后,对自己和社会缺乏了解,同时,还存在心理上的失落感(不能进入本科院校),但是目前的教材较少关注学生们内心世界。而一本优秀的高职实用英语教材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专业文化、身心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使高职英语教材不仅是一本职业丛书,更是进入社会的全面指南。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大学英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石伟平.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历史与国际背景研究.外国教育资料,1998,(4).

[3]黄日强,周琪.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外国教育研究.

篇9: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

[关键词] 能力本位教育 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一、能力本位教育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内涵

能力本位教育强调以操作技能为中心,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基础,以能力为培养中心。能力本位教育有多重定义,早期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注重个人的岗位技能,注重职业能力培训,后来,人们也愈加重视个人的发展需要,不再单纯从技术考虑,我国在能力本位教育的概念中加入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2.能力本位教育的理论基础

上世纪70年代,五种研究成果被融入到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研究中:“掌握学习”理论、“标准参照测验”理论、“最低限度能力测验”理论、“教育中的能力”理论、“程序学习”理论,下面分别阐述这些理论。

(1)掌握学习。侧重于获得并能演示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提供了技能达标充足的时间,反映了布卢姆思想:学生的学习速度不同,加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所要求的能力水平。此思想为能力本位教育的基本思想:学习进展由个人能力来决定,并非由学习时间来决定。

(2)标准参照测验。与传统的常模参照测验不同。常模参照测验是比较学生所达到的水准,之后根据这种比较划分等级,此为非常主观性的测试。标准参照测验中的学生的成绩是由任务本身所决定,学生的能力比照标准来分级。必须在学生参与这一学习过程之前就让师生双方了解标准。依据工作要求来定,评定标准首先公开明示,这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所强调的。

(3)最低限度能力测验。跟标准参照有些类似。提出职业中上岗水平标准,这些标准的确定建立在对职业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它们用术语陈述并尽可能运用于真实的职业环境。

(4)教育中的能力。有必要构造一个职业或工作角色来建构一种完成那个角色所需要的全面的“能力图”。通过某种形式的职业分析去完成。包括有:观察法、面谈法和DACUM法。这也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所强调的,在学生参与职业培训之前就向其公布所需的能力标准。

(5)程序学习。程序学习法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学习心理学家斯金纳(B.F. Skinner)提出,把学习材料编排成能够容易地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目前有研究者指出,程序学习法是培养习惯和矫正行为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高职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学生保持高中时代的“哑巴英语”“应试英语”,无法流畅地交流。英语应用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层次、水平的要求。企业普遍对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不满意。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据笔者观察分析,造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

1.评估标准单一,学习动机短视

尽管四、六级考试已不是一道必过的“门槛”,但是它还是衡量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尺之一。在此评价体制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始终未能跳出应付四、六级考试的层面。

2.内、外界影响因素

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口语水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太开口说英语,这有其内在的原因:

(1)心理情感方面。高职学生很多是被动学习者,主动参与到课堂环节中的积极性低。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没有独立自主性,对于教师及课堂的期望很高,希望通过课堂学习使个人英语水平大幅提高。学习者进入高职院校前的学习经历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学习动机、兴趣及效果。大班化教学使学生口语发展受到限制,学生不能或者很少感受英语学习的成功。这种现状直接体现为学生底气不足、不愿开口,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之后又会导致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低下,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持久性不讷讷保持等不良现象。

(2)传统学习文化因素。英语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使得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规规矩矩的温习课本,听录音磁带,做一些书面练习的途径来进行。他们不习惯于把时间花在与同伴和老师的对话交流上。他们的学习方式是在长期的学习经历中形成的,本能地认为英语就是这样学的。

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1.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外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适应各种情况的万能教学法是不存在的。针对学生的特点,坚持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灵活运用多样教学方法,组织多重教学活动,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职业活动。把课堂变成教师展现知识和能力水平和学习者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应把这个舞台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情景来提高英语能力,用演讲竟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未来职业人生所必备的素质。

2.调整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制定对改善个体的学习动机有重要作用。设立合理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并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价值。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够用”的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高职基础理论教学要突破以往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应用”和“够用”为教学目标,做到二者的结合,做到恰到好处。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能力。

3.运用能力本位教育课程理论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

课堂教学中要保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双向的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教师起主导作用,参与学生的讨论与练习等,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督促小组组员合作,学生之间应互相支持、帮助,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合作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4.运用能力本位教育教材理论改革高职英语教材

“能力本位”的“能力”当然不仅指“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思维、表达、团队合作、继续学习、职业发展和实践等综合职业能力。据调查了解,大部分高职学生进校后,对自己和社会缺乏了解,同时,还存在心理上的失落感(不能进入本科院校),但是目前的教材较少关注学生们内心世界。而一本优秀的高职实用英语教材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专业文化、身心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使高职英语教材不仅是一本职业丛书,更是进入社会的全面指南。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大学英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石伟平.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历史与国际背景研究.外国教育资料,1998,(4).

[3]黄日强,周琪.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外国教育研究.

篇10: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

——以《计算机文化基础》为例

管理工程系 何明勇

[摘要]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像软件职业院校尤为重要。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融入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是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改革后的教学中,强调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高职教育的特色。[关键词] 高职院校 能力本位 教学改革

近年来,高职院校因为得到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高职教育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本科式的理论教学模式,高职教育则是以学生的未来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来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已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必不可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也提出的新的挑战和要求,寻求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一、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的理解

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是要在课堂上操作的,在课外开展的活动,如果设计了不少项目,但这些项目都在课外完成,课堂上仍和以前授课方式一样,这不符合教改要求。所以项目设计好后,先在脑海里自己推演,如果能在课堂上实施,而且是学生主体,用这种方式上课更能提升学生的能力,你的项目设计可能是对的,相反肯定不对。再次,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不是放任学生、更不是放羊。教师对自己设计的每一个项目都要在实施以前先设计好情境,教师先有一个推演过程,然后才去指导学生。如果教师没有一个提前的结果推演和过程把握,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可能会流于形式。

二、能力本位项目教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熟练的应用计算机这一工具,是现今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但是在教学中,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发现学生不爱学,不愿学的比比皆是。因此,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法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将能力本位项目教学法贯穿于计算机教学中

计算机文化基础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视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应将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做到教学目标明确,且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在课堂上教学设计上注重教学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紧扣学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在word中,布置一个任务,展示了每个企业员工工资表,每位学生都会用word中提供的表格工具逐一去创建,结果做了很久都没完工,然后将邮件合并功能介绍给大家,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再如在学习excel中,将2011年重庆市报考公务员职位的excel表格下载给学生看看,这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时间,学生在excel庞大的数据面前热火朝天起来,找了二十分钟大多数同学都没有找完,这是将筛选功能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看到excel的魅力所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将能力本位项目教学法融入计算机课堂中

学生应是课堂学习的主人,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教学内容。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教师根据所授内容灵活设置情境,安排任务,组织生动有效的教学。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三)将能力本位融入计算机课程中

整个课程设置项目为联想公司产品销售记录,突出能力目标,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是项目、任务,课程内容展示如下:

学习情境1:认识联想公司产品

(能力目标:掌握计算机的相关部件及基本组成)学习情境2:搜索其它各公司产品信息及销售情况(能力目标:IE浏览器的使用及搜索引擎的使用)学习情境3:制作产品说明书、促销海报及报价清单(能力目标:汉字录入及word的应用)学习情境4:制作产品销售记录及分析表(能力目标:excel的应用)学习情境5:制作新产品推介幻灯片(能力目标:ppt的应用)

三、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革新课堂改革思路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实施课程改革的方法和能力,促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要以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明白每一堂课自己在哪些能力上得到了提高,在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下深入开展教学。

俗话说,能力改变命运。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能力作用知识才有力量”,我们要高瞻远瞩, 面向未来、面向国际, 培养出一批批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希望以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 给《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带来又一个春天。参考文献:

[1]张梦娟,能力本位理念渗透中等职业教育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J],科技风,2010年18期。

篇11:改革高职教育中的实训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为此,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

一、提高复合型实训教学的比例现代的生产设备中,各学科、各专业相互渗透,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一台加工中心的操作,就可能涉及到车、铣、磨、钻及设备维修等多个工种;一条生产线就可能包含着压力加工、机加工、金属热处理等多种工艺;传统的学科、工种与计算机日益融合,CAD/CAM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机、电、液一体化的设备日益普及。因此,在高职教育中,要提高复合型实训教学的比例,要通过课题的开发或者产品的生产,指导学生把不同专业、不同工种所涵盖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谋生能力。

近两年来,我们在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进行了复合型实训的试点工作。学生在学完主要专业课程后,老师分组布置复合型实训课题。考虑到课堂教学中重于理论分析的特点,我们降低了模具结构设计的难度,主要选取了工程结构较为典型的工件,要求学生从工件的成形工艺分析入手,独立完成模具结构设计,用Auto CAD绘出模具总装图及各非标准件零件图,并制定出合理的零件制造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经老师审核后,最后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对于一般的结构零件,要求学生用普通的车、铣、刨、磨等机床加工;对于要求较高的成形零件,则要求学生预先编制出数控加工程序(使用Master CAM软件)或线切割加工程序,在我院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工件的热处理工序则按要求在实训中心的热处理车间完成。全部零件加工后,再对模具进行装配,然后试模。经过这样从设计到制造的训练后,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实训的作用和意义。从近两届毕业生工作后的反馈信息表明,经过以上复合型实训的学生,在工厂的适应过程比其他学生快了3~5个月,大多数学生(尤其在沿海)很快就被委以重任,独挡一面。

二、实训教学要有效益贯彻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原则,是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所以,学校要建立既可生产又符合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

我院的实习工厂其前身是长沙第三机床厂,目前的主要产品是液力偶合器,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走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之路,每年上学期及暑假期间,均组织毕业班的学生进厂顶岗实习。在一线技术人员及工人的指导下,不但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现场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及设备管理等,还让学生直接参与产品生产工艺的制定和实际生产,承担了偶合器叶轮、输入及输出法兰等零件的毛坯制备与机械加工,以及偶合器的装配等部分生产任务。另外,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还组织学生为学院制作了近千套钢床架、蓝球架、电视机柜等。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顶岗实习,不但锻炼了学生,而且产生了多方面的效益:一方面,学生直接从事生产可获得一定的报酬,进行勤工俭学;同时也为社会创造财富,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学生顶岗,满足了企业对短期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企业的减员增效创造了条件,产生了人员效益。另外,学生经过真刀真枪的实训后,走入社会可以直接上岗,没有明显的过渡期,满足了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社会效益。

三、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把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

职业技能,是把实际操作技能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我院自1997年12月被国家劳动部确定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后,就明确规定,各工种的实训教学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来组织实施。譬如焊接实训,我们就根据要求对学生安排了如下课题:水平位置单面焊双面成型、立焊位置、单面焊双面成型、横焊位置单面焊双面成型、管??管对接全位置焊、管??板对接全位置焊等。通过这些强化训练,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焊接的操作技能,在实训结束后,即可由省劳动厅组织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多了一份就业的机会,而且一上岗就能很快地胜任工作。通过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3~5个国家劳动部门所核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这既符合国际社会现行的就业惯例,又能对我国正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起到促进作用。

四、实训教学要有针对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同时也是区域性人才。所以必须根据区域对人才的需求特色、需求量来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技能训练。

近年来,针对沿海地区急需懂得现代制造技术、能熟练操作数控设备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一情况,我们专门组织机制、模具等专业的学生培训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线切割机床的操作及Master CAM,PRO-E软件等实用软件的使用;针对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及其对人才的急需,我们组织电气系学生进行了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的实训;针对高层建筑对机电维修人员的素质的更高要求,我们组织机电专业的学生进行了电梯的安装、调试及检修训练。这样,把学生就业后的上岗培训和就业前的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就业前就拥有岗位,就业后就能直接上岗,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高职教育中的实训教学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

篇12: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教育论文

一、引言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其全面发展为目标,满足社会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护理专业采用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现有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高职院校的市场竞争力。在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先导,改革教学模式、更新课程体系、建立实训基地,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护理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着护理专业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使得人才培养呈现一定的滞后性。第一,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课程的设置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特色课程的设置。[1]第二,学生的主体性缺失,学生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主体性,但是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开展主要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的主体性受到限制,同时其创新能力与潜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2]第三,教学手段单一,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有的教学手段主要以教师教授,学生掌握为主,并且集中在理论知识层面。即使在实践课程中,由于时间、场地的影响,也是以教师示范为主,学生的实操训练缺失现象严重。[3]

三、完善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措施

第一,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所在,只有合理有效地创新教学模式,针对社会需求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对教学模式做出相应的改革,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以能力本位的理念为指导,将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并以能力提升为根本出发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潜力,进而形成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设立专项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例如,拓展学生的服务领域,定期组织学生到老年公寓、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开展相关的护理实践活动,学生可根据老人和儿童的身体特征及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护理计划,其中保证做到对老人、儿童的常规检查及基本病情的护理。同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做好心得日记,将每天的工作及心得体会做出详细的记录,每次实习结束后学院组织经召开经验交流会,学生就自己的感悟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提升与发展,并为下一次的实习活动积累经验,做出有效的调整,更好地为老人和儿童服务。在这样的实践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发挥其主动性,充分激发其潜能;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有利于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第二,更新课程体系。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以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护理专业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设置相关课程体系,加强特色课程的设置。在课程设置中主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护理工作的完整性与实操性。例如,在课程设置中适当地增加选修课程的设置,在选修课程的选择方面遵循创新与实践的原则,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可选择文献检索、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美学和心理学等课程,并且在选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专题汇报和实践演练等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应变能力。第三,建立实训基地。护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对人才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专业技能和临床应变能力等方面,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具有充分的临床经验,以应对护理工作中面临的相关问题。例如,通过联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公司建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可分为两级,即院内实训基地和院外实训基地。前者主要以引进先进医疗器材和护理手段为主,保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进行临床模拟实习;后者主要是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促进其专业能力的形成,进而提升其岗位适应能力和临床应对能力。

四、结束语

上一篇:磅房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