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发言稿

2024-06-09

劳动教育发言稿(通用10篇)

篇1:劳动教育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五月是山花盛开的季节;五月是努力的季节;五月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

提到“劳动”,我们往往会得到这样的印象,背对着天对着黄土,“用脚蒸大地,用背烧天空”。是的,是劳动,是最直观的野外工作。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用这样的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这种劳动是光荣的,我赞美它!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广袤的荒野成了世界的粮仓;它是劳动,它周围的高楼从地面升起;是劳动,一条宽阔的道路向四面八方延伸;是劳动和现代信息高速公路把广阔的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神奇的劳动编织着这个多彩的世界。劳动是光荣的,我赞美它!

在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劳动变得越来越迷人和光彩照人。

在这条道路上,工人们赢得了世界的高度赞扬。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在举世闻名的“中国眼”背后,坚守了22年的首席科学家南仁乐;我们不能忘记,林明和他的团队一路克服困难,修建了港珠澳大桥,创造性地完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他们化不可能为可能,用劳动创造了“中国骄傲”。这种劳动是光荣的,我赞美它!

有人会说,这样伟大而高尚的“劳动”真的遥不可及,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就是“白日做梦”。那么,回到现实,就要从一些最简单的劳动概念入手。睡觉教室餐桌合同区的卫生是每天都做的吗?有没有破坏别人值班工作的成果?上课时,是否主动保证每节课的精神集中?你有意识地尊重老师的工作吗?饭桌上,你是否明白想一顿饭来之不易的道理,尊重农民叔叔们的劳动?身边的一点一滴都是劳动,要从它开始认真的去学着热爱劳动。“没有积累的步骤,没有英里;不积小流,成不了河。”每天积累小事情,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视劳动为荣耀:爱劳动的人有一颗美好的心。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毫无疑问,劳动是培养我们良好性格和促进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劳动是光荣的,我赞美它。希望大家都能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篇2:劳动教育发言稿

交流会上的发言稿

同心县下马关镇新缘小学 吴飞虎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作关于“责任教育、良心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发言。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责任与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师德的外在表现。教师的教育责任心,体现在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校、对待学生的工作态度与教育实践中,体现在自身的教育业绩中。没有教育责任心,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的责任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也是我们工作的源动力。它能促使我们爱生如子,诲生不倦;钻研业务,精于教学;发展学生,成就自我。教育的责任心,就是教师的良心。教师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又是教师人格的前提保证。教育水平有高低之分,教育责任心不应有强弱之别。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才会给学生创造幸福的学习生活,享受到教育人生的乐趣。我将从以下五方面做好本职工作: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法规,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增强法规意识,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三、关爱每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用自己的知识和品德去熏陶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加强自身修养及学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五、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辅导好每一位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不进行有偿家教,更不变相体罚学生。

篇3:劳动教育发言稿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大概是20年前,我曾尝试过不举手就发言。我的课堂并没有乱成一锅粥。相反,课堂还是井井有条的。方法说出来其实很简单,我对学生说,我们要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所以一个人每堂课最多只能发言两次。但是你可以反驳别人的发言,这个是不受限制的,只要你有理由。

结果是不举手发言成了我开公开课时最大的亮点。不仅因为那时候这种形式很新颖,更重要的是因为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没有了老师的主观意识,学生就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很多问题,我们老师以为自己讲明白了,以为学生理解了,但是忽然有个学生站起来就说:老师,我有个问题;老师,我不是这样认为的!———课的精彩就这样出来了。

举手发言的最大好处是老师可以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因为老师知道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谁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这也恰恰是举手发言的最大弊端。学生没有自主,想说的,可能没机会说,不想说的,可能又被老师叫到了。于是,各种公开课上常常有这样的情景,一堂课看上去小手如林,学生发言都很积极,但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四五个学生在说,有个别学生一堂课可以发言十几次,而大部分学生却一次也没有。

不用举手就可以发言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可以真正体现平等意识。学生不用等老师叫了,你有什么想法就站起来说。老师不喜欢的学生也可以发言了。记得有一次我借班上课,有个学生发言很积极,很精彩,连听课的老师都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可是课后班主任告诉我,这个学生其实学习成绩并不好,平时也很少发言,即使偶尔举手了,老师一般也不会叫他发言,因为怕他说不好,怕他乱说。同时,不举手发言,学生也不能被动地等着老师来叫了,你不主动站起来也许就没有发言的机会。我们自己都是举手发言成长起来的一代,所以直到现在,在各种会议、讨论、交流的场合,我们的潜意识里还等有人来点名,叫到我了我就说,叫不到我就不说了。这种被动的心理,甚至还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很多工作,我们总是等领导来布置。

篇4:教育界代表发言

我是一个文学圈外人,但是作为路遥先生的读者、阎真先生的读者,我就以读者的身份谈几点感受。首先,向首届“路遥文学奖”获得者阎真教授表示衷心的祝贺。《活着之上》写的是高校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我也算高校里的一员,对这种人和事,可以说是非常地熟悉。我也发现身在高校里,大家都心照不宣、司空见惯这种现象,但是很少有人说什么,特别是公开地说,更少见把它写下来,偏偏湖南的阎真教授,他用优美的文学笔法,把这种生态描述了出来,这个非常难得,也很不容易,所以向阎真教授致敬;第二,我要向“路遥文学奖”的发起人高玉涛和高为华表示感谢,高玉涛是《收藏界》传媒集团的负责人,按理说和文学界也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他本着对文学的挚爱、对路遥先生的敬重、对中国文学的责任感,来做这个奖项。我作为高玉涛先生的朋友,对他筹办文学奖的经历可以说历历在目,他每走一步都遇到很多的困难,刚才高为华先生讲了很多的意义,但没有讲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挫折,大家也看到媒体上有一些质疑和反对,但是筹备中的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评议、每一篇小说的审选,这当中都要付出极大的辛劳,这毕竟不像王先生讲的官方的文学奖,有着雄厚的人力和财力搞得声势浩大,这是一个民间的、可以说是以高玉涛先生一己之力来实现的一个奖项。所以今天能在这里颁奖,我要衷心地向高玉涛先生、向“路遥文学奖”国际研究中心,向《收藏界》传媒集团表示感谢。endprint

篇5:劳动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少先队员,曾经多次帮助同学们。如果我当上了劳动委员,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同学们、老师服务,协助大家做好每一件事,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完善班级,同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做为劳动委员就要乐于助人,我相信,我一定是个合格的人选。虽然做不到完美,但是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劳动委员的事虽然难做好,可我相信,我肯定能够胜任它,做好它,做好班干部,为老师们缓解工作压力,为同学们排除学习上的困难,去除学习不好的忧愁。谢谢大家!

篇6:劳动教育发言稿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摇篮和引领民族复兴的重要阵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从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入手,倾听群众心声,关注师生诉求,转变工作作风,推进学校发展,教育系统群众路线教育督导组座谈发言稿。从目前开展情况来看,我们的整体思路清晰、活动方案科学、工作推进积极、总体开局良好。

一、四风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制约学校发展、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

二、工作开展

(一)强化领导,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学校群组成员已经开展了2次集中学习交流,撰写学习体会7篇共6000余字,并通过学习讨论达成共识:在本职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首要一点就是端正态度、摆正位置,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那一套,在学习上更务实、在业务上更突出;第二点是要明确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能职责,用“心”开展工作,把做好教育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而不是一种包袱和累赘,坚持问需要于师生、求发展于实践,问满意于家长、求效果于社会。从目前来看取得了一定效果,开局是良好的。

(二)打牢基础,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根源问题。按照局党委群组和群组办要求,我们的“规定动作”不走样,“选动作”有创新,发言稿《教育系统群众路线教育督导组座谈发言稿》。一是通过调查问卷、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座谈交流等形式多方征集意见。截至目前,已向学校教师、家长代表和社会热心人士发放征求意见表200多份,并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了归纳、汇总,收集到群众的意见建议5个方面共24条,“四风”方面的问题7条;二是创新组织了党员教师在网站论坛、QQ群等媒介发布具有正能量的帖子42篇。做到征求多渠道,问题全覆盖,倾听零距离,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三)统筹兼顾,着力彰显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一方面在学习教育上用真功。学习内容包括习齤近齤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材料

(一)》等材料,下一步计划组织观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等,还专门印制了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笔记本,确保学懂、学深、学透;另一方面在工作实绩上用真功。把活动开展与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机结合,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且行且改,做到身子沉下去、民情浮上来、作风提上来,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杜绝对待师生“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的发生;创新工作思想和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根治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慵懒散漫之病;厉行节约,反对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

(四)强化宣传,注重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一是结合学校教师的QQ群、博客圈子和校讯通等平台,不定期组织开展深入交流,不断提高活动影响;二是大力宣传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截至目前,已在河南省教育网、中原网、中原通讯、中原区教育信息网等媒体平台上发表反映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效果的信息6篇次,反响强烈。

篇7:劳动教育发言稿

上午好!

在企业质量是生存之本。在学校安全稳定是保障,教育教学是核心。教育教学的质量是一所学校赢得名气、获得发展的根本。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现就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情从教师、课堂和学生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主导作用。当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队伍中讲无私奉献的少了,带有功利性的多了。坐、等、靠、要思维意识浓。如何发挥教师工作积极性也就自然成为了学校工作的难点和关键。从一名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首先,我们应当关心教师,服务教师,消除教师心中的疑惑,让教师在学校找到归属感,“士为知己者死”教师工作积极性自然就调动起来了。例如我去年刚刚到浯溪完小,新老师从城区刚刚调入心思不定,极小部分老教师以一种怀疑的心态从中宣传的一些不利于工作的言论,可以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你来讲质量能得到落实吗?很显然是一句空话。对此,我们很快调整管理策略,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前面那句“士为知己者死”就是我校的教师与他的朋友交流时讲出来的。第二、抓住时机,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育优质的教师队伍。在我们校只有那么几个教师,你说现在要他们去继续深造,提高学历水平,应该来说没有人会答理你,但是我们抓住中心校大力推广高效课堂这一机遇,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培训。慢慢他们的教育理念转变了,小组建设也能做一些了,说到心得他们也可以谈出自己的感受。第三、合情引导,科学管理,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班级要有不同要求。我们要引导那部分功利性的教师让他们走上良性发展之路。抓质量是没有错的,如果仅仅是因为分数而违背教学常规,而变相体罚学生,而违反教育行风,这样的高分不要也罢。如去年期末考试我们学校有个班没有考好,老师很自卑,我对他说你已经很尽力,也很不错了!第四,在公用经费的开支上要加大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在我们城郊小学公用经费不够别人的零头数,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去年期末我校结余下来的一千多元钱我们不乱用,全部用在期末考试的奖励上。兑现奖励条例,最多的奖了近400元,最少的一分也没有。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成败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作为一名教师要上一堂课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这就要求我们把功夫下在课前,把力量用在课堂,把补救加在课后。课前,我们应当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深入钻研教材,把握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及本学科、本学段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如我们的课标已经修改了三次了,今年9月份要实行2011年版。又如我们的三角形的内

角和,小学有,中学还要学。课前,我们还应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知识缺漏,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现在流行什么等,在此基础上合理制定学习目标,以学生的学来编写导学案。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创设促进师生平等、民主、开放式的思维对话氛围,增强学习内容呈现的逻辑性、课堂展示的衔接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不能使课堂变得支离破碎,教学成了“夹生饭”,要做到各个环节有机联系,一气呵成。当然要想让每个学生完全掌握要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课后引导组内的好学生去帮助学困生,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同时我们还要和学生一起认真写好反思,把教和学中得与失,体会与认识,自我评价及原因分析记录下来,以积累经验,提高水平。

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都要落在学生身上。

本学期,我们学校更换的一些学校宣传标语,其中有一句话“好习惯受益终身”当时我们在用生命的“生”还是身体的“身”作了一番讨论,两个字同中有异,前者往往指的是事业,后者他所指的范围更广。反观我们的学生,不难发现许多小朋友小学成绩很不错,但是中学、高中之后他们之中又有几个还能名列前茅呢?因而借此机会我向大家分享一段的摘录:教学质量应该是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有自我管理能力,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会学习、会考试、会生活、会健体、会生存、会观察、会发现、会创造、会做人等,分数只是人生当中微小的一部分,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着想,为学生的前途命运着想。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未必逊色,而更为可贵的是,他们会在历经人生的重重考验之后,为自己、为国家、为社会交上一分真正高质量的答卷。

篇8:劳动教育发言稿

据《南方周末》消息, 前教育部个性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 离开教育部六年来从未停止过对教育的观察与反思。近来他对语文教育的炮轰, 再使其陷入争议。《南方周末》对话王旭明时, 这位“话题先生”再次抨击了当下的假语文现象。他说:“语文的现代化, 在于观念。与其说回到真实, 倒不如说回到常识, 现在离常识太远了……不说‘假语文’, 也是怕得罪人。中国现在一片一片都是江湖, 很多事情我不能接受, 但又无力改变。”2013年底, 王旭明在河北听完语文公开课《怒吼吧, 黄河》后, 怒气冲冲地说:“这是典型的假语文!”令主讲老师十分尴尬。王旭明对此不依不饶, 操起手机又写了一则微博:“先放五分钟音乐 (音乐课) , 问听出什么感情 (大而空) , 老师朗诵并配乐朗诵《五月的鲜花》 (个人炫技型的艺术指导课) , 让学生念冼星海和光未然生平 (音乐理论课) , 反复讲爱国达十多次 (思品课) , 要命啊, 是所有课独非语文课!”这条微博被疯狂转发, 评论者众。在此之前, 他做了五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中国教育成功论”、“教育买衣论”、“媒体无知论”、“名校生养猪论”……几乎每次, 只要他出现、说话, 都会被媒体、公众关注。如今, 作为一个有社会良知、有责任担当的教育家, 王旭明正在发起一场抵抗“假语文”的“真语文运动”。

篇9:劳动教育发言稿

考察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多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奇特而怪异的现象,这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界所有成功的艺术家,包括那些蜚声国际艺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都有学院背景,都是从美术学院毕业的,甚至很多著名当代艺术家都是美术学院的教师,但是导致他们成功的那些创作观念和艺术语言都不是从美术学院里学到的,也就是说不是从美术学院的教材和课堂里获得的,他们要么是从某位老师的个人观念中得到启发,要么是通过某个展览,特别是外国的展览,或者是通过一本外国画册,或者通过其他信息渠道,获得新的知识,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从而走上了当代艺术创作之路并获得了成功。

谈到学院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关系,我认为这两者不是指的艺术家的身份,而是指不同的艺术观念。对于美术学院而言,永远只有两个问题,就是教什么、学什么;对艺术家来说,就是做什么、怎么做。学院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差异也是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而这其中最根本的差异还是观念。学院的本质,或者说学院的品格,最根本的还是学术。因为在西方语言里“学院”与“学术”是同一个词,就是academy。我认为对于美术学院来说,还是应该坚持以学术为本。与学术相对的概念就是非学术,非学术有很多的内容,比如政治和经济就属于这方面的东西。对学术的坚守就是要认清艺术的发展规律,并且按照这个规律,从艺术自身的出发来设计我们的课程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

如果说塞尚的形式主义问题不能也未能从美术学院找到解决方案,那么自杜尚的观念主义艺术产生之后,学院教育更是陷入了无能为力的境地。在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影像艺术占主导地位的今天,艺术不再是技术问题,或者说,当代艺术创作已经超越了技术的比拼而变成了观念的较量。在国际当代艺术界已经出现了这样一种创作现象,就是观念与技术的分工,艺术家出创意也就是创作方案,由技术人员制作完成。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出现在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和数字艺术领域,也出现在表演艺术领域。也就是说,在今天的当代艺术界,不但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和数字艺术无需艺术家亲手制作,甚至表演艺术也看不到艺术家的亲自出场。

导致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脱节和背离的本质问题在于,学院教育是艺术知识体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产物,而当代艺术的价值和生命恰恰就在于不断打破既定的包括社会和艺术自身在内的各种体制和规范。在我看来,两者之间的根本矛盾是难以解决的,因为艺术创作总是扮演冲锋陷阵、开疆拓土的角色,而艺术教育始终肩负的是安营扎寨、坚守阵地的使命。因此,让我们记住那句老话,伟大的艺术家是天生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王端廷

当代艺术与设计艺术教育

我做的这个题目是当代艺术与设计艺术教育。三年前我和我的同事有幸参加了中国十年艺术教育大会,并且观摩了“和而不同——第二届学院实验艺术”的现场。之后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因为我们看到在这个学院范围内,当代艺术的发展有一个很广大的前景。

这个大会是2009年4月开幕的,当时我们的实验艺术专业还没有开设,是在当年4月份选课,选专业的时候才出现的,一个正式的实验艺术专业。设计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一个学科的细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也是一个各专业固步自封的一个过程,在绘画界有一句名言叫“功夫在画外”其实大家都知道学设计更是需要天才,设计师也应该知道并了解许多画家、哲学家等人及其所代表的思想和潮流,当代艺术对于设计教育来说,绝对是一个可以发掘的宝藏,我们设计学院的情况和其他的美术院校确实有所不同,设计是我们的主导,我们主张当代艺术进入设计语境,而不是反过来。我们设计学院的基础课,虽然是设计专业,但是我们在基础课中也融入了大量当代艺术的一些内容。

在鼓励年轻老师出国深造的同时,从2007年开启了一个欧洲行走十年计划。每年利用暑假期间,大家自费对欧洲进行深入的考察,2007年的时候正值12届卡塞尔文献展,大家感受了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到2013年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时,已经有很多的本科生,研究生加入到我们的行动中来,今年是第七次组团欧洲行了。许多参加过欧洲行的老师,都亲身感受到了欧洲当代艺术的魅力,对设计也产生了一种正能量,还有就是,我们鼓励年轻的老师参与外教课程,全程参与外教的学习,如何上课,如何沟通,如何指导。说起外教课程,不得不提起南艺设计学院的对外交流,设计学院有很多的外教课程,有外教主体工作坊,有外教精英课程工作坊,还有国际竞赛,还有很多很多外教的讲座,来自德国、荷兰的平面设计师,来自德国柏林的教授,还有卡塞尔艺术学院的陶瓷大师,以及其他很多的来自国外的教授,包括荷兰艺术学院。他们的学生和我们的学生一起进行合作完成课程。我们的实验艺术和公共艺术其实是一个很小的群体,人数少,影响也不大,三年前在实验艺术交流大会上,央美的胡建安老师说的话我还记忆犹新,他说要把实验艺术打造成一个战斗力特别强的特种部队,记得当时广州美院的冯峰老师反对特种部队的说法,说杀气太重。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努力,我们谈不上特种兵,可能还是新兵营的阶段,但是我们也下了很多的功夫,比如,我们能够创作这样的当代艺术作品,我们也能为百年南艺校庆创作一些严肃的历史主题壁画,也能参加完成一些社会项目。

南京并不是一个可以滋养当代艺术的城市,在顾丞峰老师这个《2013年江苏当代艺术年鉴》中,我撰写了一篇反映南京艺术生态的文章,但是在南京,南艺,顾丞峰老师说,如果你喜欢当代艺术你可以玩得很嗨,如果你是纯粹的当代艺术或者结合当代艺术的设计在这里都是被支持的,被理解的,被关注的。当代艺术在很多地方与设计相处的并不融洽,但是在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当代艺术与设计艺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也代表着当代艺术在学院旗帜下的另一种生存方式,谢谢大家。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季 鹏

和而不同,关于中央美院的实验艺术系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教学上面的经验,尤其是本科阶段的基础教育经验。在一个学院建立过程中,要根据本土情况,来面对广阔的世界当代艺术现状。面对当代艺术,中国艺术家永远会对自身传统文化立场进行追问。在从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进程中,非常多的艺术家,他们作品或多或少与国际当代艺术的发展有相应的关系。那么中央美术学院既要探讨国际当代艺术下这种多元的文化环境对学术对艺术家的直接反应,同时也要强调中国本土文化的立场和身份的语境。央美实验艺术系的学术定位就是建立在这个立场上,而学术定位则与教学实践紧密相关。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的结构分成几个部分。第一是基础部,一年级都在基础部。往上二年级就在专业课部。专业课是很多老师、艺术家一起共同决定、建立起来的。专业课部还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个是基础教研室,课程包括:视觉造型、艺术方法、社会知行,实验制造,这个和物质化和装置有关系;摄影录像,这个课是由贾樟柯老师在负责;最后我们还有民间美术,包括剪纸这种形式怎么样转换到当代艺术中去表达。在这个体系里面还有区分,有不同的方法论教给学生,那么就能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愿望和能力。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可以加入各种工作室,他们这种广泛性地介入社会性的艺术方式实际上就是导师工作室制,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通过这样四年的培养,学生就可以获得一套基本的能力体系。至于怎么用,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了。

专业基础教研室也被细分为好几个单位。视觉造型教研室负责教授类似素描基础和色彩基础的课程,但和传统的方法有巨大的区别。艺术方法和思维有关系,所以会安排了艺术史解读和体验的课程。方案课不仅是一个课程,而是我们整个实验艺术教学的基础。还有思维方式的课程,这个课是由好几个老师共同上课,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方式介入。还有社会知行教研室,当代艺术永远在与社会发生关系,这是介入社会重要的一环。实验制造是作为面对物的体系,是对装置的一种物化的方法化研究。传统架上绘画面对材料的,还有一个摄影录像的系统专门摄影语言的表达,有观念性的,有纪录性的,也有故事性的。最后是民间美术,是面对传统语言的非常重要的系统,课程指向很明确,每年也会有民间美术考察。

同时还有评课检查的制度,所有老师都到,对上课的状态还有结果等一系列的东西进行一个评定,然后给出建议。通过和这样一个过程,央美就建立起来一个完整体系的教学体系。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孙 磊

实验艺术课程的设置

我想在今天讨论这个课程设置之前,我想先讲一下我对课程设置的一种看法和态度。我自己觉得像实验艺术这种专业,或者说当代艺术在学校里进行教学,的确存在着矛盾。在学院里面确实我们教学需要有比较稳定的体系和规律,那么当代艺术或者说实验艺术它整个核心恰恰是要突破这样的一个矛盾,但这种矛盾恰恰构成了实验艺术在学院中的价值,就是说,在这样一个相对确定和稳定的结构里面可以容纳一个相对不太确定的这样的一个系统。这才构成了一个对学校这样一个兼运体制的改变的可能性,因为我们说,无论怎么样的一个兼运的系统或者体系,它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只不过它变得慢一点,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在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匆忙的制定一个过于坚硬的一个教学体系的话,我觉得恐怕反而会屏蔽了一些可能性。

现在全国有多家美院都增加了这个专业,但每一家都做的不一样,这也才是它存在的价值:每个都不一样,因为它的条件和组合都不一样。那么广美的情况是这样,这个系的组建是从10年开始,组建的时候其实是有两拨人,一是设计学院原来从事实验教学的老师;二是在油画系从事实验艺术教学的老师,最后合并在一起共有7位老师,3位是设计的,3位是来自造型专业的,我自己我不太确定是属于哪个专业的。在实验艺术的教学里,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应该教什么?扪心自问,我教不了什么,但是我可以跟同学一起尝试去寻找。这里有一个基本的核心,就是我并不把这样的一种教学看成一个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我更愿意看成是一种生存的练习。那么就是说,假设你是在一个荒岛上,就像鲁滨逊一样,那么所生活的这个城市就是那座荒岛,那么你遭遇了什么就利用什么去开始你的工作,因为在我看来创作和生活始终是连在一起的,它几乎是无法分割的。

我做过一个关于解构的课题,其实就是拆散和重组的课题。当时我们合作的是两个英国的老师,把材料的设定在衣服上,我们称之为“衣服的考古学”。就叫同学把一些不用的衣服都带来,然后把它都拆散,把所有的细节像考古学的方式都摊开来,然后重新去组造。那么,最后的一个方式就是关于致身体的,就是关于身体的故事。这个是跟英国的专家合作,两边同时进行的一个课题,交换教师,我们的教师去英国带他们的学生,他们来带我们的学生,两边同时做,做一个展览,出版了一本书。这样的课题就是基于身体的记忆,我们童年都有很多与身体有关的记忆,比如说剪头发、打针、亲吻、拥抱等。这个当时是一个混血儿,就是一个印巴血统的学生用他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照片与他小时候的照片做一个遗传学的探究,探究他什么地方是哪里来的。那我想,在地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限定的条件,而且我觉得它的核心就是把限制,或者说把局限转化为特点。那么再回归我的论点:无论艺术和设计都是探讨生活的一种方式。

——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教授冯 峰

当代艺术与艺术教育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当代艺术与艺术教育》,我今天讲得是个体经验,但是要把个人的教学体会放到一个合适的语境当中,这个语境是实验艺术是怎么回事,我认为艺术教学要有一个宏观的眼光,你想象你是一个卫星在太空当中飞,你往下看地球,逐渐放大这个图像,你看到结冰的大海上有一条大船,大船的身就是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那个三角形的船头那就是实验性的教育,或者是当代艺术教育。我个人认为,不管是艺术本身还是艺术教育本身,应该是一种健全的体制,大家都承认,大家都接受,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没有什么缺陷,不会误人子弟。这个船头是尖的,是先锋性的,像一个破冰船一样,船头在领着船身向前走,船身比船头大很多,船身是船头的后盾。这个船头,你是不是要求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完美无缺的,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样要求它。如果这样要求就不具有实验性,它的目的仅仅是用它锋利的三角形前锋来破冰,让大船向前走。这是我对当代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体制关系的理解,船头和船身也是不可能分开的。

关于艺术教育,那么在前现代时期是一种职业教育,这种传统可以回溯到文艺复兴时期,那时的艺术教育是培养画工、匠人来做艺术作品,包括米开朗基罗,他是一个高级的匠人,后人将他当做艺术家。在现代主义时期,艺术教育是精英教育,国内的艺术教育继承了西方精英艺术教育的传统,我们的艺术教育家心理的结解不开,为什么艺术院校要扩张,将艺术院校变成工厂,想想当年中央美术学院有几个学生,老师一对一的教出来。精英教育,现在已经完全没有这个生态环境,不适应今天环境的发展。这就回到我刚才所讲的大船,这所大船是艺术教育的工厂,培养艺术家工厂,在老音乐片《pinkfloyd》中,很多人唱着歌走,一直走到绞肉机,出来变成香肠,今天的艺术教育就是这样的,本来大家是活生生的人,现在大家变成没有生命的香肠,摆在超市出售。但是大船这座工厂在做这样的事情,船头有一个实验基地,在船头这一部分有些人很有力量,能够破冰,在西方的艺术理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影响的焦虑”,有些人叫做“strongpoem”,即强者诗人,有那个力量破冰,由那些人领着人破冰。我们现在的艺术教育要生产没有个性、人格的香肠,同时,我们也应该有精英的部分,放在船头乘风破浪,去做危险的事情,如果失败了、死掉了活该,成功了是英雄,这就是我们说的英雄史观,他们牺牲为后来碌碌无为的人都活得很好。我们的教育的确是这样的,如果让大家都到船头去都死掉是不可能的,也是不人性的。当代的艺术教育是职业和精英并举的理念,我提了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问题:艺术院校该不该开设应用型新专业?美院该不该扩招?怎样继续进行精英教育?再问:艺术院系是职业培训学校还是通识教育学院(例如师范学院)?什么是教育?什么是艺术教育?三问:当你咒骂当代艺术教育时,你是否真的清醒知道你究竟在骂什么、为什么要骂?你的出发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你真有目的么?

——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教授、批评家段 炼

学院与当代艺术展示

大家都讨论的都是与当代艺术有关的学院教。从不同的角度,实验艺术、综合艺术等等。但是大家没有提到展览,或许大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展览就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组成部分,就像是作业展示或者是毕业创作展示,是个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必强调。事实的确如此,展览应该是一个自然的事情。当我们进一步追究的话,展览又是一个不自然的事情。最近的展览叫《2012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这个年度展实际上是被学院的体制认可并且支撑的一个展览。这个展览经过了整个学院严格体制的流程。比如说学院的班子会议,关键是落实到了美术学院的学术委员会,最终学术委员会被班子会议确认为这个展览的主办单位。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展览。但是当学术委员会在起一个很实际的作用的时候,这个展览的意味是不一样的,而且学术委员会又决定这个展览运用策展人机制。案例则是通过展览的方式完成的,那展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动作就是改造了我们的美院大厅。把原本酒店大堂式的大厅改造成了天光的展厅,说明了学院里不仅仅发生了展览问题,是发生了展览观念的问题,而展览观念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展览空间问题。这个展览空间是谁人在做,谁人在要求,这与展览的发生是有着决定性关系的。虽然上大美院到了2012年才如梦初醒,浪费了12年的空间,现在想来是有耻辱感的。只有这样的展厅才可能发生所谓当代的展览,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展览。好的当代艺术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展厅,它也不能够呈现出来。所以这是我在介入到这个活动并且作为一个全程的参与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会。布展公司也有专门的职业队伍,这个队伍来自于M50。因为M50能够发生一些直接与当代对接的活动,甚至引领了一些活动。我们第一次展览的现场就是他做总监布展的,这个展厅里还有两个放video的小厅,我们把它涂成了黑色,就是黑与白的相互关联。我们的在2013年的第二届年度展的主题叫《视觉的维度》,它与第一届展览的主题《形象的对视》是有上下文关联的。总之,第一届年度展是一个开局,而我的这个极端的方式,结果让我很意外,大家表示的不是理解而是激赏,这让我感到了学院的希望。我在试水,我在触碰一种底线,却没有想到大家还有最基本的专业精神。

我们做的活动有一种很明确的、很饱和的、很充分也很完整的学术诉求。这个展览的经历让我有这样一个小小的体会。学院艺术走向当代其实里面隐含着体制内艺术与体制外艺术之间的纠结。可是学院艺术的确是在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下实现的,这种实验让我有一个感慨,学院不能够非黑即白的理解学院是灰色的。这个“灰色“是一种提醒,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绿。”学院如果作为灰色,它是与理论有关的,或是与理性有关的,与建设性和系统性都有关系,同时这个灰色还有我们经常提到的“灰色地带”,它都有可能。它有可能很黑,也有可能很白。同时,学院又是“绿色”的,起码我们大学永远面对的是学生,永远是最青春的,最充满张力的,最充满活力的。这就让体制内外学院的灰色地带与绿色的生机里形成一种持续的张力,所以学院有多种可能。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晓峰

川音美院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我所在的川音美院是2000年成立的院校,师资来自四川美院。在2001年带了差不多四川美院骨干老师的一半,来创立了这个学院。相比于八大美院川音美院的出现事,不太会引人注意,除非闹得太大。在川音美院的开创之初,确立了新思想新方法,我在川音美院的教学是02年被邀请到这个学院,我的身份也许比今天在做的其他老师复杂一点,因为我既做批评,又是一个活跃的策展人,在学院有一定的教学,比较杂,但这种混乱也许对丰富我们学生的资源也是有好处的。

进川音美院是有个条件,给我开新课,如果不开,我就不去教学。原本给的美术史和艺术概论课已经过时了。后来尝试自编办了新的教材,就是《现当代艺术思潮》,把国内最先进、前沿的东西汇编在一起,边教学边向前推进。在有了这个教材后,我就有施展的空间。现当代艺术思潮这门课中就有观念艺术课、行为艺术课,而且行为艺术课结束要策划展览的。这就需要学校批给我经费,在现当代艺术思潮有些贫困的学生,他的材料费是需要在学校给的策展费里出。还需要做小册子,这样每次做展览,我们都有一定的积累。2002年我们都还是在做小展览,到了2003年1月21号,“老区经验——当代艺术展”在四川仪陇县朱德纪念园实施。离成都500公里到了朱德的家乡。在朱德纪念馆做了一个当代艺术展。邱志杰到成都去做当代艺术的田野调查,专门去了解这一事件。这是一个政治很敏感的区域,但这个问题被我们巧妙的绕过去了。这个展览一共32个艺术家,其中30个是在校学生。其中请了一个职业艺术家在现场做了一个行为,用10位不同分工的女职员,穿着制服,踩着各自相关法律法规,每个人抱一只鹅,变换阵形,背后就是朱德的头像。为这个展览,在全校进行总动员,2000多学生都交了方案,删选后,落实下来是30余个。这件作品《42个扁担》我们一行42个人,每个人都有一个扁担,朱德有一个扁担,这个作品换个地方就没有意义了,它很调侃,也让同学们很兴奋。这个作品是《听诊器》,在校学生把医院的两幅听诊器进行了概念偷换,探头去掉,加长管子,两头都是听诊器,一头是在朱德的耳朵上,一头是在学生的耳朵上,两个人互听一小时。这些都会短期根据现场想出作品。按照职业艺术家的要求,这样的作品应该提前一两个月去看场地,然后做方案,但是我们做不到,学生都凭“空想”,到现场再去修改。作品《肉包子》是油画系一名女生的,这是她定了1000多个肉包子,她做了一个巨大的五星,请了100多个农民工,要求在开始时一分钟内全部吃掉。这也是学生挺智慧的作品。这件作品叫《红米饭南瓜粥》,他把南瓜掏空,里面放着水,放上红色的蜡烛飘着。做这样的展览并不是引导学生去反政府,颠覆前辈,颠覆红色记忆,而是让他们学会怎么样历史资源,包括红色资源,我们的艺术能不能进入现场,介入已知的记忆的东西。这个展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这个县的县委书记是院长的学生,也是老川美毕业的。所以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政治上的风险帮我们藏着。

篇10:教育年会发言稿

1、教育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区教育事业在“优质、均衡、人文、科学”理念的指导下,也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已有一批在全市和全省有影响的名校、名师和名校长,在竞争激烈的 城教育界占有了一席之地。 年,我区成功跻身 市首批“托幼一体化”教育实验试点单位; 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强区复查,省教育厅督查组对我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 区是 省“这几年发展最快、势头最好、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教育强区; 年,我区还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我区教育工作的地位,促进了全区教育加快发展。

2、学前教育品牌彰显

目前,在我区87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共有51所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共11077人,其中外来人口子女4269人,约占总量的40%。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100%。全区已成功组建4个学前教育集团,拥有5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0所 市甲级幼儿园,4所市级农村示范性幼儿园,等级园覆盖率达98%。继创建 学前教育集团、实验幼儿园、幼儿园、学前教育集团等知名品牌后,其他许多优秀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也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独到特色,例如 幼儿园的亲职教育、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幼儿园的运河文化教育、幼儿园的同伴学习、幼儿园的家文化教育等,这些不仅受到了专家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更为全区广大群众的子女提供了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使 区的群众得到了实惠,享受到了我区教育快速发展的成果。

3、城乡统筹力度加大

我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加大了对城乡学前教育统筹力度。区教育局制定了城乡互助共同体的具体评价标准,并下发了工作手册,要求每个共同体都要定计划、定活动、定人员,在管理理念、名师培养、课题研究、品牌打造方面进行探讨交流,实现共赢;期末开展评优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共同体进行表彰。 年,全区48所幼儿园组成了18个“成长共同体”, 年,由50所幼儿园组成了15个“成长共同体”, 年,51个托幼机构组成12个特色“成长共同体”。“成长共同体”为镇中心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学习、交流途径,提高了他们的办园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共同体本身也不断整合壮大。目前,全区的学前教育正朝着“管理规范化、办园多元化、设施标准化、保教科研化”的方向迈进,进入了良性化发展道路。

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一直以来在学前教育第一线辛勤耕耘的广大幼教干部、教职员工致以诚挚的慰问!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更要清醒认识到目前我区学前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明确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理清下一步发展思路,切实增强各级组织、各有关单位抓好学前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参与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1、学前教育事关人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开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期。教育专家说过,“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职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这些至理名言已经被现代科学,特别是被现代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所证明。 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知老”,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我们提出不让 的每一个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必须要对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要把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事关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

2、抓好学前教育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前教育责任的认识比较模糊。客观上是因为我们首先抓的是义务教育,有人认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责任是次要的。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准确的。政府应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负起主要责任。首先,政府的最大责任是保持社会的公平,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学前教育是人生起点的公平,政府有责任创造人人享有平等的学前教育机会。其次,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依法管理和公共服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教育资源的规划。未来 区的学前教育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平,只有政府来规划实践。再次,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决定了政府必须花大力气统筹城乡教育,必须通过体制上的转移支付和教育帮扶工程等予以平衡,这也是政府的责任。因此,学前教育以政府公办为示范、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多元化办园体制,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减轻,相反,政府仍应承担起办好学前教育的领导、管理和服务职责。

3、抓好学前教育是形势所需

目前,我区学前教育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广大群众“入好园”的需求与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目前,全区共有10所甲级幼儿园,占全区幼儿园总量的19。6%。在10所甲级幼儿园中,处于城郊结合部的“三镇一街”仅有1所,即 镇的 幼儿园,因此,生活在这里的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想要“入好园”更加困难;二是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在硬、软件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还没有完全实现同步规划、建设和交付使用,不能满足小区居民和外来人员子女及时就近入园的需求;四是幼教队伍数量短缺、素质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幼儿教育有其特殊性。幼儿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现在幼儿师资队伍恰恰在专业化方面出现了问题,如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长期以来只出不进,民办幼儿教师缺乏社会保障、待遇偏低、队伍不稳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亟需破解,需要我们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全面提升我区学前教育工作水平。

三、明确目标

今后三年,是 区全面转型加快发展的三年,我区产业形态、市民结构、区域位置、城市功能都在转型,整个区域正由传统的工业仓储区向商贸商住区转型,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宜商、宜居、宜游”,这必将带来大规模的人口集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区学前教育事业也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发展,要树立远大目标,加快发展步伐,顺应我区转型发展的大趋势,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使广大群众共享优质教育成果。

今后三年,我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是:

1、幼儿入园方面:3至6周岁幼儿入园率100%,2至3周岁幼儿入托率98%,0至3岁婴幼儿家长培训率达90%。

2、幼儿园资质评定方面:中心幼儿园建园率100%,35%的幼儿园达到省二级幼儿园标准;全区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98%以上,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0%以上,名园集团覆盖率达35%;新创2至3所省示范性幼儿园。

3、师资方面:85%的幼儿教师达大专以上学历,90%以上的教师持证上岗;培养10名区级名师、10名市级教坛新秀和70名区级幼教骨干教师;保育员100%持证上岗,其中45%以上人员达到中级职业技能要求。

4、建设方面:新建10至15所幼儿园,基本完善我区幼儿园网络布局。

四、狠抓落实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政策,确保有章理事。区委、区政府根据 政函〔 〕39号和 政办〔 〕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财政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名园集团化推进、农村幼儿园建设、配套幼儿园规划、督导创强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成为推进我区学前教育的重要保证。区各有关单位和各镇、街道要认真研究,领会精神,要把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抓好落实。区教育局要认真研究全区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共同推动我区城乡学前教育快速均衡发展。

二是抓投入,确保有钱办事。从今年起,区财政每年设立420万元学前教育专项奖励经费和建设经费,用于鼓励和引导幼儿园建设。同时,全区将按照资助额度不低于同级公办幼儿园保育费的50%的标准,从中小学教育资助券专项资金中建立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园教育资助券制度,破解困难家庭子女入托问题。各镇也要相应加大投入,要保证教育费附加的50%用于学前教育,50%用于成人教育的事业发展,并在财政可支配资金中安排学前教育事业费。同时,要在 年生均公用经费200元的基础上,做到逐年增长。到 年,确保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并超过当地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的三分之一以上。

三是抓场地,确保有房办事。未来三年,我区将启动 等地块的开发,出让土地3900多亩,开发住宅490万平方米,相关建设单位要按照适度超前的标准,在实施旧城改造、小区建设和撤村建居时,对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要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区教育局要积极联系相关镇、村、社区,落实建设任务,新建幼儿园要100%达标。同时,区教育局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要用好、办好配套幼儿园。各镇也要依据城镇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幼儿园,办好办强公办中心幼儿园。在撤村建居地区,原则上600户以上的村或社区要建1所规范幼儿园,“三镇一街”要配合区政府建设好10所规范幼儿园,从硬件上为优质学前教育扩张提供保障。

四是抓队伍,确保有人办事。根据全区实际情况,我区将每年招聘录用15名公办在编教师用于充实学前教育力量,各镇也要配备专职幼教管理干部,为中心幼儿园配足5名公办在编教师。区人事局要对非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落实人事关系代理制,保障其合法权益。区教育局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队伍水平,确保全区所有的幼儿教师具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

五是抓创建,确保基础扎实。最近,我区已经上报了创建 市学前教育强区的报告,这是我区今年学前教育工作的总抓手。今后,区政府每两年将评选一次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鼓励镇、街道积极开展 市学前教育达标和先进乡镇的创建工作。各镇、街道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参加创建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学前教育工作基础。这里要强调的是, 年, 镇、祥符镇要完成 市学前教育达标乡镇的创建工作,上塘街道完成 市学前教育先进乡镇的创建工作。

六是抓创新,促进城乡均衡。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区要大力推行“名园+新园、名园+弱园、名园+街办园、名园+民园”的集团化办园模式。要充分发挥共同体的作用,鼓励“名园”通过办分园,中心幼儿园下设教学点和分园等形式与“农园”合作办学,努力形成南片、北片、中片和 镇四个“优质学前教育圈”,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凡新建的公办幼儿园,原则上采取“名园+新园”的办园模式,在现有三大学前教育集团基础上,发展培育 、实验、、、五大学前教育集团,鼓励民办幼儿园以集团形式来认办新园,全面提高办园质量,促进全区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上一篇:心理学0031总复习下一篇:在全国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