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背景与意义

2024-06-10

调查背景与意义(精选8篇)

篇1:调查背景与意义

一、调查背景与意义

非主流,就是别具一格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可以引领社会进步的因素。

非主流作为新生代的流行,其中的某种文化影响着中学生的言行品德,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对我们中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使中学生认清非主流的价值取向,明晰中学生对文化的取舍,做到不盲目、有主见,有自己的性格,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

1、非主流的正确定义

2、中学生对“非主流”现象的看法

3、家长、教师“非主流”现象的看法

4、非主流对中学生的利与弊

三、调查的方法

1、查找资料

2、问卷调查

3、采访等

篇2:调查背景与意义

籍于八方锦程人力十多年提供专业招聘解决方案的经验和总结,我们发现,“花团锦簇的南郭先生”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增,且正深刻危及诚实正直、脚踏实地的求职者以及心怀战略、欲展宏图的企业。例如,在职位竞争上,一份毫无花巧、诚信可靠的简历往往败于犹如策划大师设计过的“高端”简历,甚至有的时候,诚信的求职者连一个面试的机会都不可得;又如,在企业当中,一个简历优秀且对面试应答如流、游刃有余的新进员工,却迟迟未能进入工作状态,或其表现与企业要求截然不同,甚至有些给企业造成了成本、技术、声誉乃至客户等方面的损失。企业需要发展,更需要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背景调查为企业剔除“南郭先生”,引进真正可以启动企业高效快速发展的人才;为求职者还原公平与公正。

背景调查,通过电话寻访、网络查询、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候选人的教育及工作背景、能力进行调查核实:

一、对候选人的简历去伪存真,还原公平、公正的求职氛围;

二、为企业招聘提供专业、客观、有效地信息依据,提高企业招聘效率,降

低企业招聘成本;

三、为企业规避如胜任力、职业操守、法律等的风险,减少企业因雇用失误而造成的名誉及财产等的损失;

四、为企业甄选具备职业操守、进取勤奋、能力出众的人才,全面启动企业的高速发展;

五、全面优化企业HR事务工作,提升HR部门专业性;

六、营造诚信、安全职场氛围,让求职与招聘和谐发展。

 horse1211(2010-5-13 21:37:33)

对LZ所述,深有同感,有相当多的求职者在简历上造假,且不乏中高层之士。令俺们防不胜防,背景调查,相当有必要。

聘话题之四——如何对应聘者做背景调查

为了提高招聘效率,降低企业用人风险,背景调查是招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由于它的可选择性与出现问题的概率性,大部分的企业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环节的必要性,没有受到企业的重视。因此,在招聘过来的人员中一旦在入职后发现问题,轻者在试用期即发现问题,未转正后就办理离职,重者则在转为正式员工后让企业方面被动,甚至带来更大的风险。通过背景调查,会更清楚应聘者的以前真实信息,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避免让不符合职位要求的人蒙混过关。在我本人以前的工作中,就通过背景调查发现了相当多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会使你对一个人的印象与做调查之前的印象大相径庭,相距甚远。如我们曾经遇到一个人,他自称是某某大学毕业,但是经过我们对其学历进行验证,却查到拿到的是结业证书而不是毕业证书,再比如,一个人自称在某某大企业集团做过某某职位,经过工作背景调查以后,我们发现他在某某大集团里面根本不是正式编制员工,而是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到企业打短工,当你知道这些情况以后,你会对是否聘用该名员工产生与原来截然不同的意见。

背景调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开展:身份背景调查、学历背景调查、工作背景调查,其中最有价值和最有难度的是工作背景调查。

身份背景调查可以通过收取应聘人员身份证、户口簿、护照等个人信息证件来进行,一般的方式是通知应聘人员带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审核原件,留复印件。关于身份证的信息,目前网上有很多验证身份证号的软件和网站,但只能查询身份证号是否有效以及身份证首次登记的地址(一般精确到区)等信息。学历背景调查目前有多种途径,审核毕业证原件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假证泛滥,且伪造技术越来越高,因此在审核毕业证原件的同时还要辅以其他验证方式。第一个方式就是到①教育部学历验证中心的网站上去验证,该服务为收费服务,非常适合企业招聘用,在此网站查询的结果比较权威,除军校学历及自考学历外,数据库中一般都包含各个层次的学历数据。第二种方式就是打电话到②所在院校的学籍管理部门进行确认,该种方式不用花费任何费用,但费时费力。对于职位比较重要的应聘人员,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式。我本人的实际工作中也曾经采用过这种方式进行学历验证,一般学校里的老师对这方面的事情也比较配合,态度十分不错。

工作背景调查是背景调查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但也是价值最大的一块骨头。除非你在应聘人员原所在单位有比较熟悉的亲戚或朋友,否则你都要亲自与原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应聘人员的原直接主管进行了解情况。然而,应聘人员原来所在的公司基本上与你们的公司是竞争对手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对方的人一般不会配合你的工作。这样就需要你在进行工作背景调查时要采取一定的技巧,以便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1、调查方式尽量采用电话调查而不用传真。了解应聘人员的以前信息,对于原工作单位来说,是向他们了解已经离职人员的信息,这已经是麻烦对方的一件事了,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对方填写员工信息并且还要在纸质传真上盖章,我想没有哪个企业愿意这么配合。最好的方法就是打电话过去,态度比较亲切一点,以聊天的形式打探消息。在聊天的过程中,根据对方的态度灵活掌握进度。

2、选择合理的联系时间。在工作时间内,对方一般都很忙,但是通常情况下,下午四点钟左右的时候会稍微好一点。在这个时间打过去,得到配合的概率会大一些。否则,如果在其他时间打,没人会搭理你。

3、调查的内容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千万不要开门见山地问一些对方不便透露的问题,如应聘人员原来的工资待遇等等。这样的话,不但得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会把对方惹烦,其他的问题也不会配

合回答了。要灵活掌握问问题的顺序,一般是把最简单、无关痛痒的问题放在最前面问,再一点一点地深入,一旦发现对方态度不好,马上停止调查,感谢对方的配合,迅速结束通话。

4、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这样的工作中,难免会碰到钉子,遭到拒绝,但是千万不要灰心。第一次不行可以换个时间再打过去,两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四次,等到一定程度了,对方也会受不了屡遭骚扰,心想还是早点告诉他算了,这样你的目的就达到了。还有,如果人事部门的人不配合,就找应聘人员的原直接主管,如果主管不配合,就找原来的同事,总之,就找到一个愿意配合你工作的人就行了。上述一切工作的前提是你的态度要足够的亲切、足够的诚恳、足够的善意。

总之,做背景调查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然而当你真的把这项工作做深做实了,你会从中发现很多不一样的情况,而你也会因为这些发现得到很大的成就感。

篇3: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背景与意义

(一) 学校教育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自有人类产生, 承载着文化与生活传承功能的教育便出现了。随着人类的发展, 教育也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学校教育从萌芽到实体化、形式化, 再到制度化的发展, 呈现了它从社会生活中逐渐独立出来的历程。当然, 学校系统的独立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分离。但是, 发展至今, 实现了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系统确实面临与社会阻断的危险, 正规教育的封闭、划一与狭隘不容否认。学校以外的多种教育形态、教育资源、教育影响, 虽然在制度化教育的辉煌中黯然失色, 但其对学校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当前对于封闭、划一的制度化教育的反思, 就是在探寻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再次融合的可能和方向, 以形成开放的学校教育系统。在微观层面, 无疑必须关注学校与社区的融通, 从而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引下, 使原本呈现对立状态的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逐渐走向统一和融合, 奠定学习社会的基础。

(二) 学校与社区关系的演变

学校是社区的一个子系统, 其与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组成社区体系, 满足居民社区生活的各种需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 学校呈现不同的特征。例如, 在以血缘型为主要特征的原始社会末期, 养老场所或习礼乐的场所兼具教养职能, 其社会功能在社区的体现就是族群生存经验和规范的传递, 学校本身没有独立性, 模糊地融合于族群社区之中。农业生产发展起来后, 地缘型社区的学校开始成为专门机构, 有特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 但又是家庭、教堂、庙宇等价值的延续, 是社区居民的中心, 发挥教化民众的功能。

自近代学校制度建立以来, 学校作为学习者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机构, 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处于中心位置, 在社区的学习和文化活动中常常充当主导角色。根据西方社会学校和社区关系发展的程度和特征, 有学者将这一动态发展过程概述为三个阶段[1]:学校与社区相互隔离阶段;学校服务社区, 社区依附于学校阶段;学校与社区合作阶段。由于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都领先于我国, 上述三个阶段的特征在我国1949年以来的稳定发展时期都有所体现, 但真正引起重视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三) 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范围内改革学校教育与行政的呼声越来越高。原因在于:一方面, 现行学校教育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 许多问题亟须解决, 比如, 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生活、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就非常突出;另一方面, 社会整体环境的变迁要求学校教育主动改革, 从而在社会变化的过程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矛盾也表明, 仅仅依靠发展制度化教育提高人民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是不切实际的, 必须在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促进学习社会的形成。学校教育制度要以促进人终身学习和创建学习社会为改革方向, 推进教育社会化, 充分发挥其社区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的作用, 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改革要从管理体制着手, 改封闭式办学为开放式办学, 吸引社区参与监督管理学校, 服务于学校, 同时, 学校回报社会, 服务于社区。建立社区教育中心, 完善教育信息交流、管理体系, 实现社会教育一体化。

我国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 已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学校社区教育拓展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 (包括青少年) 的素质、生活质量和发展社区的社区教育, 以适应教育与社会的相互需要。社会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密切, 最终走向统一——学习化社会的形成。社区教育要走向未来, 实现学习化社会, 其途径是教育要走向社会, 社会要教育化。这也是社区教育的必由之路。而社区教育的共同参与, 社区与学校的双向服务便是社区教育今后的发展趋势。一方面, 学校要敞开大门,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参与学校的监督、评价和管理, 参与学校重大决策, 参与学校发展规划, 以及参与培养与教育学生;另一方面, 学校向全体社区成员开放, 服务于社区成员, 回报社会。

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不断推进。1993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同附近的企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组织, 吸收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建设, 参与学校管理, 优化育人环境, 探索出符合中小学特点的教育与社会结合的形式。”而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 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已经从最初社区支援学校的阶段、学校回报社会的阶段, 进而发展到学校与社区互动的阶段。这种趋势体现在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具体内容上, 就是由最初将社区作为学校的德育基地而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拓展到学校利用自身教育、文化等优势参与社区建设, 帮助社区发展, 再到目前学校与社区“双向服务”, 互相促进, 其中典型的就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一体化发展。

(四) 终身教育理论对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影响

终身教育理念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最初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这一理念虽然逐渐获得全世界教育界人士及普通民众的关注, 但迄今为止它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还不存在相同的价值基准和主张。笔者赞同保罗·朗格朗的观点, 即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统合”[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张:“把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3]这一主张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时间都应该有教育的在场;二是个人和社会整个教育在垂直方向上的统一综合。

在此概念下, 终身教育不单单是指受教育时间的延长, 而更是一种对教育的思维方式的深层变革。它“包含着对每个人生活的基本问题采取新的态度、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 [4]。一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也就是说, 人的基本需要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并不局限于宣扬“以人为本”的口号, 而是期望教育与生活的融合, “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一种对于人性和人的愿望更加尊重的更有效和更开放的社会”[4], 以使人真正实现生命及精神的自由。二是赋予教育新的历史责任。长期以来, 教育对于社会或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工具, 而终身教育则要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种需要, 即一种精神的需要, 其责任被拓宽和重新理解。三是在实际操作层面, 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教育。在时间上, 人的一生都应该享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并且是平等和自由的;在空间上, 终身教育的理想是整个社会的教育化。四是综合所有可用资源实现教育社会化。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教育的机会将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也可以说社会已经教育化了。

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创建学习型社会, 学校与社区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们不仅是创建学习化社会的基础, 更为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开展与完善提供了条件与保证。正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使学校和社区这两个互相独立的领域开始有了沟通和合作, 在教育的认识上达成了统一。

二、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实践意义——基于社区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双重价值

我国的社区发展缘自城市管理体制变革。在我国, “通常认为一个街道办事处所辖的范围为社区的地域空间”[6], 这实际上是一种行政地域的概念。在我国原有的社会管理结构中, 有纵向的“单位”和横向的“地区”两个系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地区”系统还占有一定的分量, 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绝大多数居民的生存依赖都转到了单位, 单位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和独立, 街道的行政权力被分割和空置, 原有的社会组织功能亦被侵蚀。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的发展导致各种非单位性的组织和活动的出现, 社会人口流动的频繁使得单位的行政能力越来越弱化。“传统条线式的‘行政一体化’社会结构体系向以地域为依托的结构体系转变”[7], 带来了权力和资源的重新组织, 以地区为组织系统的结构重新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区发展的政策法规, 并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2000年年底出台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首次提出较为权威的定义, 即“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依靠社区力量, 利用社区资源, 强化社区功能, 解决社区问题, 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8]。

社区建设的发展, 对教育提出了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一是以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区教育的开展;二是学校在社区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有学者认为, “社区教育”最早源于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他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被认为是对“社区教育”概念的最初诠释[9]。此后, 社区教育的内涵不断扩充和完善, 其教育理念和活动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主要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 对局限在一定范围或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实施民众教育的泛称。我国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 已逐步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学校社区教育拓展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 (包括青少年) 的素质、生活质量和发展社区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的主要功能有四个:社区教育可以形成社区居民的积极的价值观、态度和道德;社区教育可以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社区教育可以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社区教育可以培养居民良好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10]。

发展社区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而在实践中, 发展社区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 提升社区教育的整体合力是十分关键的课题。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 依存于社区的地域空间, 其在发展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这是社区发展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首先, 肩负人类文明传承和创造使命的学校, 拥有丰富的知识文化资源, 但这些资源本来具有专属性, 由教育行政部门用于特定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而将其用于发展社区教育, 必然期待重新定位学校所属资源, 在肯定其专属性的同时, 也要承认其公共性的一面, 它既用于特定群体或部门, 又对社区居民开放。其次, 学校能够通过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而产生文化辐射功能, 这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如何将这种以往呈现隐性状态的功能显性化, 促进学校对社区整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提升, 这也是学校定位其社区角色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学校的发展, 既受社会大背景的影响, 又受其所在的社区的影响。在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下, 学校是各种单位管理系统中的一支, 属于教育行政系统, 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 并对其负责, 纵向的行政关系十分密切, 而横向的和周边环境的互动则极为松散。1995年, 《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学校的法人地位。近年来, 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也在分化和改组, 逐渐发育出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等三个相互制约的主体。政府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教育行政部门逐渐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 学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以往, 学校只需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进行学校的教学与管理, 如今学校需要越来越多地与周边单位和社区打交道。目前, 学校公共关系研究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学的重要课题。学校如何处理与社区的关系, 获得社区组织、居民对学校发展和教育的支持, 是其重要领域之一。

总之, 学校自产生之日起, 其发展就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一方面, 学校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另一方面, 社会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撑。在这种交叉互动中, 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从萌芽阶段的互相融合, 发展到制度化教育与社会的隔离, 进而又发展到教育与社会的再次融合。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在具体实践层面表现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之下, 学校与社区也从两个独立的系统发展到单向服务, 再到互相合作, 其关系越来越紧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两个本来不同的系统, 也在终身教育的体系中也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和合作的基础。如今, 学校与社区加强合作, 互相服务, 共同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摘要:在我国, 以街镇、 (村) 居民点为基本地域单元的社区成为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学校是社区地域范围内的专门教育机构,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与实践促使原本封闭的学校在资源、管理等方面寻求与社区的合作与共享。文章追溯了宏观历史背景中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演变、近代学校制度形成以来学校与社区关系的演进, 以及当代终身教育理念对学校与社区关系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必然性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学校与社区,合作,背景,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生, 康瑜.终身学习背景下学校和社区关系的重建[J].比较教育研究, 2002, (4) :44-47.

[2]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3.

[3]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90.

[4][5][法]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 陈树清, 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53, 74.

[6]丁水木.论街道社区和社区行政[J].社会学研究, 1997, (5) :14-18.

[7]马西恒.社区建设:理论的分立与实践的贯通[J].天府新论, 2002, (4) :70-76.

[8]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N].新华日报, 2000-12-13.

[9]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 1999, (3) :20-24.

篇4:论语音增强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关键词 语音增强 语音信号 噪音污染 抑制干扰

中图分类号:TN912 文献标识码:A

1语音增强技术的研究意义

1.1语音增强技术简介

语音信号处理是一种在信息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的关键技术,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办公自动化,现代通信和智能系统技术,它主要包括语音通信,语音合成,识别和语音增强。然而,在接收到语音信号的同时,语音的干扰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噪声的影响。一些传输媒体,如通讯设备,电子音响和其他扬声器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语音干扰不仅会造成噪音污染,还会导致许多语音处理系统性能的急剧恶化。

语音增强作为一种预处理方案是抑制干扰的一种有效途径,是语音信号的其他应用基础。通过对语音增强技术的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由于噪声通常是随机的,从带有噪声的语音信号中提取完全纯化的原始语音信号几乎是不可能的。

语音增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不仅是数字信号处理的问题,还涉及到听觉感知特性和人类的语音特征。同时,多样性的噪声,即噪声来源众多,具有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特点,增加了语音增强的困难。因此,一劳永逸的设计一种算法是不可能的,噪音是唯一的,处理不同的噪声就要使用不同的语音增强算法。如图1所示,是噪声对消法的原理框图。

1.2语音增强技术的研究目的

由于受到环境噪声的影响,语音通信过程中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从周围的环境引发的噪声严重影响了电子通信设备的语音信号采集。这些干扰将最终接收到的声音是不纯净的原始语音信号,而是受噪声污染的语音信号。例如,安装在汽车,飞机,船只,机场内的公共电话,干扰往往是由強背景噪声引起的,严重影响通信的质量。

实际语音常常带有各种噪声信号,为了从噪声信号中获得纯净的语音信号,减少噪音的干扰,就需要使用语音增强技术。因为一般的干扰信号是随机信号,想完全消除噪声是不现实的,因此研究语音增强技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少人们的疲劳,提高语音质量,提高语音处理系统的识别能力,提升语音的清晰度,提高手机的识别率和抗干扰能力。

人耳对背景噪声的抑制作用显著,理解其机制有助于语音增强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听觉系统可以从非平稳噪声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但有的语音增强采取了语音听觉系统模拟技术,这是人类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许多环境噪声是非平稳的,所以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语音增强算法适用于各种噪声环境。因此,非平稳语音的随机噪声增强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项工作将会在近几年进一步扩展。

随着语音激励特点的深入分析研究,非线性语音信号的非平稳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线性分析技术也日益暴露出其对非线性信号处理的局限性,很难在理论和技术上有所突破,不同的研究方向开始进展缓慢或停滞。因此,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数学方法分析语音信号的处理,各种非线性方法的研究是语音分析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如模糊理论,混沌分析和数学形态学。

2语音增强技术的研究背景

2.1语音增强技术的一般研究方法

语音增强技术成为语音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音增强是对带噪语音进行处理,以改善语音质量,提高语音清晰度,可懂度和舒适度,使人们易于接受或提高语音处理系统的性能。环境噪声污染使许多语音处理系统的性能急剧恶化。语音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进入了实用阶段。但目前的识别系统只能在安静的环境中正常工作,在噪声环境下,特别是在强噪声环境下,语音识别率会受到影响。

由于语音生成模型的编码参数比特率非常低,当混合背景噪声干扰严重时提取语音信号,重建语音的质量会急剧恶化,甚至完全无法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语音增强作为一种预处理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了噪声污染。

2.2语音增强技术的应用背景

语音增强作为预处理,或抑制背景噪声,提高语音质量,是一种用来解决噪声污染有效的方法。因此,语音增强应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目前,语音增强系统在语音通信,多媒体技术,数字家电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

语音增强的主要目的是从带噪语音信号中提取尽可能多的纯净原始语音。然而,由于干扰通常是随机的,从嘈杂的语音中完全提取纯净的原始语音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语音增强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语音质量的改善,消除背景噪声,使人们愿意接受,消除人们的听觉疲劳,这是主观测量,另外一个就是提高语音的可懂性,这是一个客观的测量。但这两个目标不可兼得,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

参考文献

[1] 黄苏雨,梁声灼,黄苏园.语音增强方法综述[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07(03).

[2] 孙晋松.语音增强算法的研究及改进[D]. 山东大学,2009.

篇5:调研背景与现实意义

1.1调研背景

在2011年9月的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暑期高级研修班上,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所长发表了题为《学习贯彻<纲要>精神 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讲话。作为传播文化,向广大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责无旁贷地被推向了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学校图书馆是师生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开设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一个出色的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规定:“中小学图书馆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文献信息的选择和读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随着教育事业的逐年发展,各地学校的教学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图书馆,作为集查阅资料、阅读书刊、休闲放松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学校设施,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能够在很多的中小学里看到图书馆,也能发现各地图书馆建筑越来越精美。但是,对于其最大的受众——在校学生来说,图书馆是否物尽其用呢?图书馆的真实利用情况怎样?

一方面,我们看到这类的新闻:

1)2009年至2010年初,江苏省苏州市教育局在全市启动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年”专项工程。经过了一年的建设,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均藏书从30册上升到33册,图书馆面

积从54万平米增加到近59万平米,学年生均借书由11册提高到14册,无论从阅读环境、图书资源、服务质量,还是活动开展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的图书馆功能已不再局限在图书和期刊的借还上,而是一个学校真正的图书信息中心。一年以来的努力,使得苏州各个中小学的图书馆和实验室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果。在整个图书馆建设年中,共投入图书专项经费近3500万,用于改善环境、添置设备设施、购置图书。其中购书经费达到1400万。而以三元中学为例,通过调整布局,将图书馆打造成大空间、小隔断,实现“借、阅、查、网”四位一体的布局,新建设好的图书馆共建有8个功能区域,包括资料室、共享书库、学生阅览区、教师阅览区、电子阅览室、借书登记处、编目室、卫生设施(含残疾人卫生设施)等。同样,市实小东校区对原幼儿园的改造,按照不同的年龄设置了不同的阅读区域,而目前,全市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和配备基本都已达到省装备II类及以上标准。为保证每年都有新书能够到馆,苏州各市、区分别建立了图书专项经费拨付制度,以保证购书经费落实到位。例如张家港教育局每年与各乡镇签订图书采购目标责任书,购书经费由市、镇两级财政在教育附加预算中列支。而为鼓励学校多购书,按照学校采购图书总额的20%作为奖励经费返还给学校;吴中区的购书经费则由教育公用经费和乡镇财政经费组成,如临湖镇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年过程中,通过财政拨款,按生均30元的标准设立了图书专项经费。这些举措都从制度上保证了图书的更新。

2)近年来,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让中小学生快乐阅读、高效阅读成为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领导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市教育局局长韩保来看来,中小学图书馆建好了只是基础,发挥作用才是目的。“让中小学生不能只读教材,还要广泛涉猎优秀书籍;不仅要实现有书读,还要实现读好书”。如今,石家庄市3000多所中小学均建成了图书馆或图书室。每年,教育局都会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据统计,仅桥东区每年为全区中小学更新图书馆设备、购置新图书、进行环境优化的经费就达到150万元,今年在购书方面投入的资金已超过180万元。“经多年建设,我区有34所学校图书馆达到了省一级水平,所有中小学都实现了图书借阅微机管理。”该区教育局副局长张静东说。另外,石家庄市还组织读书推介活动,教育局、学校领导和全体教研员成为了首席阅读推广人,他们负责对新书进行筛选后再推荐给学校师生。不仅如此,有的学校在选购新书时还让学生参与。根据学生阅读兴趣调查确定购置书目。如此一来,学校图书馆丰富了馆藏、提高了图书品位,有了大量好读耐读的经典图书。另一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容忽视。新华网山东频道5月30日电,山东省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图书馆建设堪忧,图书总量严重短缺,图书阅览室面积不足,图书质量较差,更新较慢,部分学校甚至以教材教辅充抵图书数量。督导发现,部分中小学办学条件尚未达到标准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普遍薄弱,有近45%的农村学校图书配备不达标,在所督查的132所农村学校中,有73所不达标,占55.3%。除了图书室,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装备也配备不足。全

省1.3万多所农村中小学中还有2252所没有计算机教室,占16.8%,5394所学校未达到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占40.2%;在所查的132所农村学校中,学生用计算机配备不达标学校有66所,有6所学校没有实现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在2011年北京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等人提出了《关于政府加大对中小学图书馆投资的议案》。议案中,代表提出,目前中小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些学校图书馆虽然实现了图书、期刊、音像等馆藏资源的数据加工、借阅自动化的管理,但要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如开发、整合各种馆藏资源),仍存在着很多困难。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不是图书馆专业或计算机专业出身,他们只能做一些外借、阅览等基础工作。通过以上两类新闻报道,我们不禁会有所疑惑:中小学图书馆利用情况究竟怎样。为此,我们成立了这支直属于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专题调研、科普宣传、社会调查、文化传播为主题的项目化团队——畅游书海,并且以“中小学图书馆利用情况”为课题进行此次专题调研。

1.2现实意义

此次“畅游书海’团队进行的“中小学图书馆利用情况”专题调研时间为2012年1月15日至2月12日,实地考察范围涉及到山东临沂、湖北荆州、四川成都、山东邹城、吉林白山、新疆乌鲁木齐、江苏宿迁、安徽安庆九地。为期28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有很大的现实意

义。

对于参与过程中的实践队员里说,其次活动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它不同于以往大家在高中所面临的学习困难,这种社会实践考验及考察了队员们的个人处理问题能力、队员协同配合能力、团队组织安排能力等等。是对队员的一种历练,也是一种提升。此次的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有机会真真正正地走进社会,得到书本之外的收获。而且也让队员们对自己某些能力有了更全新的认识,增强了自信心。

篇6:五水共治意义与背景

2013年初,针对浙江省多地环保局长被“邀请”下河游泳事件,浙江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铁腕治水攻坚战,重点抓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全省清理河道和清洁农村行动,建立“河长制”等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以治水为突破口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取得初步成效。10月上旬,“菲特”强台风正面袭击浙江,引发余姚等地严重的洪涝灾害。浙江在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同时,更加深刻认识到必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饮水、抓节水“五水共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的问题。要通过治水,进一步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治出浙江发展的好局面,治出浙江自信、自觉、自强的精气神,以抓治水促转型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五水共治-相关意义

政治意义: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抓深化改革惠民生。总书记明确要求,2014年的改革,要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抓治水完全符合这“四个改起”的要求,符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整改的要求。治水是新形势下浙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的诉求、政治文明建设的追求。不能把“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和“水困余姚”当成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一笑了之、一谈了之!必须通过治水牵一发动全身,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治水和转型的实际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经济意义:从经济的角度看,治水就是抓有效投资促转型。治水的投资,就是有效的投资;治水的过程,就是转型的过程。在目前民间投资意愿下降、优质外资难引、政府投资受限的情况下,好的投资项目对保持有效投资增长至关重要。治水能够为人民提供一大批优质项目,特别是水利工程项目,这对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具有现实意义。

文化意义:从文化的深度看,治水就是抓现代文明树新风。水,不仅是资源要素,也是文化元素,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治水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除水害、兴水利的治水史。水文化直接触及人们的灵魂,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和智慧能力。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强调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如果大家切实从增强全社会的亲水、爱水、保水意识抓起,继而从日常节材、节电、节煤、节油、节粮的良好习惯做起,就一定能掀起一股节约、节俭的新风和正气。

社会意义:从社会的角度看,治水就是抓平安稳定促和谐。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问题,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古往今来,听风声雨声读书声,看家事国事天下事,而治水从来都是江山社稷、国泰民安的大事、要紧事。浙江必须下定决心铁腕治水。社会政策要托底,治水工程必须要顶起,这是很重要的底线。

篇7: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1.民政部1992年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简称“老农保”)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没有实行农民养老保险,只有生活贫困的农民才有社会救济。直到1986年,国家“七五计划”提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当时受到改革开放政策影响有农民开始外出打工,收入有所增加,起初在江浙一带的乡村试点,并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1991年,为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我国选择山东的五个县作为典范开始试行。1995年到1997年的两年时间里,全国2900个县中有2123个县引进了此项制度,参保率为9.74% 0 1998年,为满足资深投资人士选择可预测的、透明的、且有一定管理框架的市场进行资金注入,国家着手整顿保险业,这一举措阻碍了农村养老保险业务发展且使其进入暂停整顿时期。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9年9月,国家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但是,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高龄化不断发展,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人口,且城乡老龄化差距在扩大。袁俊、吴殿廷、吴铮争(2007年)根据1990-2000年数据预测,到2010年全国除东北的黑龙江和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6个省份尚处在成年型外,其余都将进入严重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状态。农村人口老龄化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中部、西部内陆递进,且已发展成农村地区相对普遍的人口变化趋势①。

在人口快速且大面积老龄化状态下,我国一直实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属于“杯水车薪”。面对强大的农村社会变化,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口依然处于贫困和养老远,这意味着,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

2009年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此次养老保险筹资方式改变了过去主要由农民自己缴费的模式,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在支付结构上采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分开,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形式。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着手建立针对农民的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新型养老保障制度,意味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2.政府及政府财力具备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行为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

政府行为包括政治行为、经济行为和行政行为,研究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行为也就是研究政府如何参与社会养老保险。通常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发展职能。而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手段是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这极大的体现了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由于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公平和增进社会福利的本质属性,政府在社会保障中承担主要责任便构成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这一共同特征不会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而改变。

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责任定位在监管责任和财政责任两个方面。在大多数国家,财政对养老保险提供一定的支持,养老保障开支成为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财政支持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和争议。现在财政有没有能力彻底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到底需要多少钱可以在全国普及农村养老制度?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政府财力持续高速增长,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日益丰厚,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88254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增幅279.99%;国家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3395亿元增长到2009年68477亿元,增幅411.21%,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可达到国民福利与国民经济增长、政府财政同步增长的异曲同工之妙。3.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成功经验给予我国的良好启示和借鉴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问题,世界各国具有较大差异。一部分国家没有设立单独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而是给予农村居民以相同的国民年金待遇;一部分国家则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单独设置在具体内容上受到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因素影响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或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农村(农民)养老保障制度,都是围绕农村、农业和农民而展开,其最终目的都是成功的解决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例如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立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土地细碎化、实现现代农业经营和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中国家建立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老年贫困问题,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另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时大多数都成功地建立了完备的法律制度,这是各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当然,在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政府的财政作用也不能忽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给予了稳定的财政支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积累和支付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因此,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模式选择、法律保障和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给予了良好的启示和经验。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国家财力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我国不可能简单选择高福利模式,也不可能采取完全自助型模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据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呈可持续发展态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趋于成熟,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属空白,本文引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试图厘清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从理论上拾遗补缺,提供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参考。

篇8:调查背景与意义

“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初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来的重大倡议。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共同发表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的正式提出。从倡议到《愿景与行动》的正式发布只用了2年时间,表明了中央对“一带一路”的重视。它将在未来的20年时间内引领中国的外交、经济走向。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光是基于中国的国情,更是从全球层面上进行考量的结果,它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从全球看,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深层次调整之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世界经济格局面临复杂的局势,西欧、北美缓慢复苏,发展中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发展缓慢。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突破,将对全球产业分工和经济地理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国际格局和力量的对比。全球正处于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中,区域之间、国家之间联系愈加紧密,但发展与变革、冲突与危机、合作与竞争并存。1大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围绕地缘政治、经贸秩序、国际规则制定等展开激烈角逐。而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中国声音越来越响亮,中国因素也越来越重要。

从国内看,在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中。中国发展处正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下降,传统制造业收益不断降低,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回落,产业污染严重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国沿用了30多年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不断显现,面临着房地产泡沫风险增加,产能过剩,网络金融信贷,地方债务风险不断上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突出;能源资源粗放利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正是基于此复杂严峻的的国际国内形势,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它旨在促进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2“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更是对2100多年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友好往来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二、覆盖范围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以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沿线经过65个国家和地区,涵盖44亿人口,GDP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的参与国不仅仅限于沿线国家,一切愿意参与到“一带一路”中的国家和地区组织我们都热忱欢迎。“一带一路”规划图的东边是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边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是世界上最长且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带。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城市为依托,以重点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孟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要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三、合作重点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由于资源禀赋、发展历史差异较大,拥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合作空间巨大。它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经济共同体、贸易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力图与参与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投资为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30多年的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中国的输油、输气管道建设、港口、高铁建设在全球享有盛誉,相较于沿线的南亚、中亚及非洲国家,他们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急需改进。中国也积累了大量的外汇,有充沛的资金对沿线外汇不足、资金缺口较大且急需发展的国家进行投资。

四、战略意义

作为习近平书记亲自推动的“一号工程”,“一带一路”不仅是单纯的区域规划,更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是能够与改革开放相并肩的重大举措,预示我国未来几十年的前进方向。中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得以腾飞,实力得以增强,但现在处于资本和产能过剩等一系列发展困境的瓶颈期,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金、基建等缺口巨大,中国和沿线国家有相当广阔的合作空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完美对接中国和沿线相关国家的需求及利益,它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全新之路,也是对接联通“世界梦”的有效途径。3

1)加强区域协同发展,优化对外开放区域结构的转型。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都是以点状、块状的为主。自1979年始,我国建立了包括深圳在内的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个沿海港口和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显然的,前期的对外开放的重点是东部及东南部沿海地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则一直处于“追随者”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东西部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而“一带一路”战略中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由西部通往西亚和欧洲,这将重新改变广大西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新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优化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的组合。

2)加速外交突围,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在大国关系和地缘政治上,在当前美国高调东进“重返亚太”,制造“南海乱局”围堵中国,中国一方面斗勇斗智维护南海稳定,在危机中寻突破,一方面避其锋芒强化国家安全,向西扩展战略空间。实施“一带一路”不仅避免了和美国的直接冲突,有利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更有利于中国从东方走向西方,从地区性大国走向全球性大国。“一带一路”的推进还对对扩大在沿线区域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推广人民币支付系统,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大有裨益。

3)盘活经济存量、消化过剩产能。在当前中国面临经济“新常态”下,产能过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应当保持在85%以上才能算是健康的企业。而根据IMF(国际货币资金组织)测算,2011年中国全部产业的产能利用率甚至达不到65%,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但过剩产能并非落后产能,它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整个世界外部经济发生疲软、需求不足及国内自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带来的冲击引起的。4在这种情况下,出口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途径之一。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国以资本带动产能,可以盘活大量的经济存量,使我国的经济活力化。

4)获取战略资源,拓展经贸合作。根据BP公司年度能源白皮书统计,以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计算,中国在2010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大国。5在未来的20年里,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依然强劲,是世界液体能源需求增长的最大推动因素。6但是作为能源需求大国,中国的能源保障却并不安全,能源进口渠道和输入路径都较为单一。并且随着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总量的迅速增长和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中国的能源形势更加脆弱。据统计,中国70%的进口原油都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石油海路运输途径极易受到海盗的威胁和其它国家的掣肘。7“一带一路”新增了大量的陆路资源进入通道,可以拓展中国西部能源安全走廊,提高能源安全系数。

与同样是区域经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相比,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对世界经济拥有更广泛的经济效益,更像是一种无偿的“赠予”,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也更加显著。8“马歇尔计划”要求美国对欧洲投资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对美国产品的最终购买,实质上更有利于对美国经济的拉动。而中国的“一带一路”采取基础设施输出的方式,其产生的引致投资、引致消费完全留给了沿线国家,则更无私,更为沿线国家考虑,彰显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命运同发展的胸襟气度。

五、结语

“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在立足自身放眼全球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国际大战略,将会指引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与前进路线,对国家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不会少。中国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大智慧充分化解难题,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将“一带一路”战略落实到实处,与沿线国家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辉:“一带一路”全面优化我国发展战略环境.经济发展时报.2015/5/25

[2]《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2015/03

[3]鲍志成:“一带一路”是国内国际政经大手笔.人民论坛网.2015/02/09

[4]国务院参事:过剩产能并不是落后产能.环球网财经2015/01/29 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5-01/5543825.html

[5]BP(英国石油)公司年度能源白皮书《世界能源统计2011》

[6]BP(英国石油)公司年度能源白皮书《201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

[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的能源安全》2014-10

上一篇:实验教学的评价标准下一篇:药用辅料备案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