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锰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2024-06-17

广西锰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现状与治理对策(共3篇)

篇1:广西锰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广西锰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矿山开采活动引起的生态失衡、景观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退化等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调查了广西全洲、荔浦、板苏和八一锰矿废弃地土壤肥力状况、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植被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锰矿废弃地生态恢复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广西当地的地理地貌特征、气候特点和区域植被情况,提出广西锰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原则、恢复过程、恢复措施和对策,以期为正在进行的广西锰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提供技术参考.

作 者:罗亚平李明顺 李金城 杨胜香 朱义年 作者单位:罗亚平(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丙桂林,541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李明顺,杨胜香(广西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

李金城,朱义年(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丙桂林,541004)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13)分类号:X753关键词:广西锰矿废弃地 生态恢复 现状 对策

篇2:广西锰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广西凤凰锰矿区废弃地生态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对策

摘要:凤凰锰矿区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锰矿区之一,历经数十年露天开采,遍布成百上千废弃采矿深坑,地表裸露光秃,重金属元素Mn、Cd、Pb、Cr等已污染土壤,危害植物生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针对该矿区的`生态环境现状问题,提出生态恢复治理对策和建议,认为生态恢复应从加强矿区土壤性状、有害元素赋存状态研究入手,指导生态恢复,复绿美化山川,营造和谐的生态景观;指出要重视尾矿资源的再开发利用,提高生态治理综合效益;强调重视利用生物治理技术修复重金属元素污染废弃地,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和永续利用;建议加强管理组织综合研究,建立凤凰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创新示范工程,推动广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作 者:李艺 李明顺 杨胜香 赖燕平 陈春强 LI Yi LI Ming-shun YANG Sheng-xiang LAI Yan-ping CHEN Chun-qiang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期 刊:地球与环境 ISTICPKU Journal:EARTH AND ENVIRONMENT年,卷(期):,35(3)分类号:X171关键词:锰矿区废弃地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恢复对策 广西凤凰锰矿

篇3:广西锰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关键词:农村;矿山;生态;治理

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改善已是社会大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加上农村建设的持续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亦是重点内容。农村人居与生态环境快速、显著改善现已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点内容,农村深层次改革与发展对社会发展十分重要,农村环保工作量大、内容亦非常繁琐,新时代环境下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非常重要,其紧迫性亦是不言而喻,特别是矿山资源较为集中的农村,矿区生态会因矿业活动而失去平衡,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矿山生态恢复已是我国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矿山生态恢复概述

生态恢复是采用人工方式,基于自然规律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为重新创造、引导、加速的自然演化过程。矿山生态恢复属生态恢复研究方面的重要内容,国内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综合性行政法规是于1973年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讨论通过的相关规定,此规定颁布对国内生态恢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大推动作用。于1988年我国便出台了《土地复垦规定》,这时我国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走向了法制轨道,加快了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速度,环境恢复质量亦随之提升,之后我国亦陆续颁布了诸多相关指导意见。

二、基于企业为主体建设生态恢复机制

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适宜的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机制。各项实践工作要本着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大自己支持,环保部门要全面负责矿山生态恢复建设监管,矿山企业为矿山生态恢复建设主体,要高度重视露天矿外排土场与煤矿矸石山、采空区与塌陷区的生态功能修复。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监管工作,积极落实矿山生态恢复各项建设工作,地方政府可牵头带动各部门共同协作,以强制性措施保证各项生态恢复建设工作严格落实。

三、降低污染物排放

农村矿山生态恢复与治理工作要不断提高资源开采与利用率,同时要降低污染物排放。地下矿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但有些企业仅为了暂时利益而掠夺地下资源,选择的开采方式较为粗狂,下游矿产品粗加工企业大都选择了相对滞后的生产工艺,资源浪费问题会因此十分严重。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现存国营矿山8000多个,但个体矿山企业有23万多个,废弃物排放与堆存严重破坏了大量土地资源,同时重金属严重污染了土壤、地下水与地表水,导致农作物减产,质量随之不断下降,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这亦说明提高资源开采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工作十分重要。要不断加大矿山资源整合,同时于技术、资金上确保企业矿产资源开采率提高,严格控制矿产资源浪费;矿产资源埋藏浅的选择地下开采方式,尽量降低矿山生态恢复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程度。要根据实际情况鼓励下游矿产品加工企业资源利用率提高,采用高附加值成熟生产工艺展开开采,同时要加大产能较为落后企业的淘汰,扩大循环经济发展,要选择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项目,促使企业合理转型。要加强部门共同协作,加强执法力度,全面控制高污染、高能耗小型企业的取缔。

四、矿山废弃地生态环境治理

矿山废弃地为矿产开采中被破坏、未经处理不能使用的土地。矿山废弃地可包括尾矿库、排土场、废石堆、被污染区域与塌陷区域等。对此可在矿山废弃地覆土还林,已堆存煤矸石与尾矿等矿渣地未早期处理的矿山废弃地,在不破坏取土场地的情况下,取适当的土壤覆盖废弃地,铺土50厘米厚,形成良好的土壤压实层。亦或者是煤矸石与尾矿堆存前将地表土壤取走再保存,煤矸石与尾矿堆存后要将所保存的土再次放回原地。待覆土完成之后,要以水文、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栽植,确保植物有固氮能力、根系发达、耐贫瘠等优势。同时要加大尾矿库、矸石山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尾矿库、矸石山会含有大量重金属,以淋溶等方式导致的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要秉承循环的原则,选择循环经济理念,比如尾矿砂制砖、煤矸石制砖等方面工作,以此可充分降低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同时亦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再以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修复,当前修复率高且成本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成熟技术处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现多选择生物处理法,此方式是以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低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确保土壤无害化,尽量让被污染的土壤恢复原始状态。若矿山废弃地土壤不是强碱性、强酸性时,通常不建议使用化学法。同时对尾矿库、排土场、被污染土地、塌陷区进行全面开发,地方政府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鼓励制度,对利用采矿区废弃地场地、排土场、矸石山等全面开发,将其充分用于工农业中,再对相关项目审批,确保各项工作均是经严格审批的。

结束语:矿山生态恢复是一项全面、系统的问题,其不僅是技术过程方面的问题,且与矿区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此项工程包括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治理。矿区生态恢复建设工作要以人类发展作为核心,将矿山自然、经济、社会属性全面整治,确保环境危害控制与生态重建工作互相平衡。本文对农村矿山生态恢复进行了概述,通过基于企业为主体建设生态恢复机制,并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强矿山废弃地生态环境治理,以此为农村矿山生态恢复与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姜涛.浅析造林更新对生态恢复的影响[J].民营科技,2014(01).

[2]刘孝富,王文杰,李京,王维,高振记.灾后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4(03).

上一篇:续写《狐假虎威》(450字)作文下一篇:区妇联“十一五”社区建设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