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建设可行性与对策探讨

2022-09-11

广西重点实验室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聚集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组织实施高水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开展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和研究开发平台。自2004年广西启动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来, 目前已建立了19个广西重点实验室。广西地处亚热带, 热量、雨量丰沛, 有利于发展速生林、甘蔗、竹子等丰富造纸原材料, 造纸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 建设广西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 对培养制浆造纸人才、开展制浆造纸重大科技问题研究攻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设广西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的紧迫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造纸业的发展。《广西科学发展三年计划》[1]提出在“十一五”期末要把林浆纸产业打造成为年销售收入200亿至500亿元的产业;北海林浆纸、金桂林浆纸重大项目已启动建设, 林浆纸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重点实验室提供科技支撑。

1.1 加强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发挥广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广西具有在国内得天独厚的造纸资源, 同时, 广西区位优越, 沿海地区港口码头、公路铁路等配套条件好, 水资源充足, 为广西发展造纸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目前[2], 广西有950万公顷森林, 其中可用来造纸的林地面积有340多万公顷。广西有竹子面积25万公顷, 其中17万公顷可用来造纸, 年产竹子200多万吨。同时, 广西是全国的蔗糖主要生产地, 每年生产甘蔗渣3500多万吨, 其中有1500多万吨可用来造纸。而广西具有年产200万吨的蔗渣造纸生产能力, 但目前仅年产30万吨左右。通过广西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建设, 可以进一步解决造纸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有利于多出、快出成果, 可以有效扩大对竹子、木材、蔗渣等造纸原料的需求, 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可以延长造纸业产业链, 做强做大造纸产业, 为实现广西经济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1.2 加强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形成广西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广西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已将林浆纸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 近年来各级政府围绕着如何把林纸产业培植为我区的支柱产业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特别是适宜种植速生林的地区, 在全区统一规划的指导下, 大力开展造纸原料林基地的建设。同时, 国外一批有实力的造纸巨头也十分看好广西发展林纸产业的潜力, 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北海林浆纸、金桂林浆纸重大项目已经开始建设。广西发展林浆纸产业不仅有资源、资金的保证, 还需要技术的保证, 广西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能够为广西造纸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加快造纸业发展并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广西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1.3 加强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建设可以培养和聚集创新人才, 为实现广西造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的浪潮中, 广西迎来了中国加入世贸、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等历史性机遇。但我区还是欠发达地区, 在造纸科技人才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才总量不足和高层次兼备造纸机械、制浆造纸和管理的人才匮乏。通过加强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建设, 完善实验室的精密大型仪器, 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可以更好地聚集科技创新人才, 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拥有的良好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条件, 为集成创新和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培育一批具有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创新型人才, 成为我区造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2 实验室建设现状

目前, 实验室面积大约有1000m2,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2008年获得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立项。轻化工程实验室成为实验示范中心的一组成部分, 实验示范中心的中外文图书资料10000余册。

2.1 仪器设备

实验室拥有较先进的专业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 一部分实验室设备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拥有通过ISO90认证的恒温恒湿实验室等, 并拥有先进的专业仪器设备。如FS-300纤维分析仪、日本进口的PFI磨等。

2.2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成立后, 先后成立了制浆造纸植物纤维原料分析实验室、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实验室、纸张涂布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制浆造纸中试实验室等。根据上级相关的文件精神, 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讨论了实验室研究方向的调整与拓展, 制定了开放课题、重大的建设事项及其他实验室重大事项的审订、管理等办法, 修定、补充和完善了实验室日常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环境与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2.3 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实验室在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王双飞教授的带领下, 拥有5名教授, 6名副教授, 聘请加拿大New Brunswiek大学化学研究所李可诚教授、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大学教授杨汝明博士为兼职教授。其中, 近几年有9名教师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并有7名教师已取得博士学位。目前与加拿大New Brunswiek大学化学研究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机制。实验室还组织了多名研究人员到省国内一些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参观、学习、交流, 拓宽了研究人员的视野, 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经过几年的人才建设, 形成了一支科团结协作, 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人才队伍。

2.4 实验室科研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 制浆造纸实验室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具备了承担和完成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负责承担和完成各类项目近20项 (其中包括国家“973”预研1项, 国家自然基金3项, 国家科技攻关1项) , 获专利6项, 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三等奖2项, 已有8项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其中, 王双飞教授主持的“全甘蔗渣生产纸质餐饮具研制与开发”项目, 成功地应用于国内十多家企业;主持的“JMF超效射流气浮废水处理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广西柳江造纸厂等十多家企业;承担的“高配比竹浆生产高档新闻纸”和“全竹浆生产纸杯原纸”等系列竹子产业化项目成功地应用于广西柳江造纸厂等企业;主持的“上流式多级厌氧反应器 (UMAR) 处理高浓废水”已应用于广西南糖集团、湖南泰格林纸集团、广西南华糖业集团等近二十家企业, 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环境效益。

2.5 实验室建设存在问题

实验室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比如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工作要求, 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维护与使用规则等还不够明确; (2) 现有的科研平台及优势还有待加强, 以便申请更多的科研项目, 特别是国家重点项目; (3) 精密仪器的缺乏; (4) 运行经费没有实行专户管理, 并缺乏运行经费的持续保障, 日常的科研耗材得不到充足的补充; (5) 人才的公平遴选, 以及高水平人才的引进, 学科相互之间的渗透、融合还有待加强。

3 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的对策与建议

3.1 明确实验室研究领域

科学研究方向决定了实验室建设生命力的强弱, 它既要考虑学校的学科基础、人才配备, 又要考虑地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本制浆造纸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为:为可再生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低污染制浆漂白新技术和污染控制, 工业废水处理, 蔗渣综合利用及竹子制浆造纸新技术, 高得率制浆漂白新技术, 造纸过程湿部化学新技术等, 应符合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要求并具有明显的优势或特色。

3.2 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 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工作, 设立独立的学术委员会, 实行课题制管理和实验室主任负责的人员聘用制。实验室人员应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 其中固定人员以科研带头人为主, 按实验室涉及的学科和研究方向严格控制, 由实验室主任公开聘任;流动研究人员由科研带头人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和争取到的科研课题的实际情况自行聘任。可根据实际需要, 聘任有威望的专家为客座研究人员, 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 客座研究人员的聘任期限应严格把握, 需保持一定的流动量。

3.3 建立学术委员会指导机制

学术委员会应审议实验室建设目标、任务、方向和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 审批开放研究课题, 定期或不定期抽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等多项职能, 以克服实验室建设的盲目性和行政化, 提高实验室建设的科学性。

3.4 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

人才问题是科技创新的第一位问题, 要建好高水平的实验室, 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技术人员。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采用送出去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研究人员的方式提高实验室的科研力量。围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实验室应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比如实验室利用从各方面筹集到的资金, 设立主任基金, 对实验室建设有突出贡献的研究室和人员进行适当奖励, 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从而也更好地吸引高层次的科技人才。

3.5 建设“科研一中试一产业化”三结合基地

实验室已拥有从制浆到抄纸的整个小试、中试实验室, 根据实验室发展的需要, 为了使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更切合企业的需求以及为了完善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实验室应该与广西南宁市附近的多家制浆造纸企业签订产业化试验基地, 以便形成“科研一中试一产业化”相结合的实验基地, 试验基地的建设为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设广西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的紧迫性, 介绍现有实验室的现状以及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提出对策与建议。通过建设广西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 可以更好地进一步提高广西制浆造纸业的发展后劲, 加快广西制浆造纸业的发展。

关键词: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可行性,对策

参考文献

[1] 广西关于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决定[J].广西日报, 2008-09-12.

[2] 广西发展造纸业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 http://www.jrj.com.cn/NewsRead/Detail.asp.

[3] 孟成生, 刘渊, 等.省级重点实验室筹建策略探讨——以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Vo1.23, No.8.

[4]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2008, 7, 9.

[5] 庞金玲, 张君玺, 赵地顺.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实践路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 Vo1.25, No.5.

[6] 蒋红花.高校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 zl:105~106.

上一篇:糖精生产中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生产工艺的研究下一篇:缝洞油藏氮气吞吐生产轮次对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