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毒品教案教学设计

2024-06-18

拒绝毒品教案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拒绝毒品教案教学设计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毒品和毒品对生命,对社会的危害,知道吸食毒品和拥有毒品是违法行为。

2、憎恶毒品,在面对毒品时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

3、对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自觉远离毒品。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吸食毒品带来危害的事例。

2、教师制作禁毒的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真情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生活中的危险主要是威胁我们的身体安全,而社会中还有一些危害则对我们的心灵与身体都形成威胁,这就是“毒品”,师板书:毒品

今天,当毒品魔鬼般的影子在我们身边游荡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守护自己的生命?

二、步步深入,学文明理

1、学生阅读材料《少女的悔恨》

(1)少女悔恨什么?

(2)吸毒给少女带来什么危害?

(3)把你知道的毒品罪恶讲给同学们听。师板:“罪恶”

2、毒品这样“罪害”,毒品到底是什么东西?

(1)教师帮助学生识别毒品。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毒品的知识?

3、毒品有什么危害?师板:“危害”

(1)学生阅读材料《兔子之死的故事》

(2)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毒品就是毒药)

(3)学生阅读《社区小故事》

(4)这个故事说明什么?(毒品就在身边,要提高警惕)

三、播放课件,激发情感

1、过渡:中国人民对毒品无论从古代,还是到现在有切腹之痛,大家知道鸦片战争吗?

2、生阅读师准备好的有关鸦片战争的课件。

3、鸦片战争给旧中国和人民带来什么危害?

4、学生交流身边的人吸食毒品带来危害的事例。(课前准备资料)

四、继续学文,深化用理

1、过渡:毒品危害之大,给我们的民族,给我们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毒品可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2、学生读《禁毒歌谣》

3、说明了什么?(毒品危害大)

4、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拒绝毒品)

师板:拒绝

生谈:当毒魔靠近我们的时候,想想生命的宝贵,坚定意志,绝不让它跨进生命的大门。

五、讨论交流,活动导行

1、学生结合自己谈谈自己该如何拒绝毒品?(讨论,交流)

2、对自己的生命做出如何的承诺?

六、总结全篇,点明中心

1、禁毒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维护人民的生存发展,是中国政府的崇高责任,中国政府已向世界作出了承诺,发表了《中国的禁毒》白皮书。

2、禁毒工作已得到联合国的高度重视:规定每年6月26日为世界禁毒日。

3、对学生的良好祝愿:我相信同学们对毒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对人生的道路上远离毒品,在你生命的意义上——珍爱生命。师板:珍爱生命。

板书设计:

生命的宣言

罪恶

危害

中梁小学

四年级 2012年2月

篇2:拒绝毒品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与毒品相关的知识,充分认识毒品对人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了解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形成健康生活观念,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

3、增强学生禁毒意识,提升抵御毒品的能力,从自身构建起防范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各类图片、文字资料的呈现,使学生认识到毒品造成的危害,进而生发防毒、拒毒的意识。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与能力;争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小标兵。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各种与毒品危害相关的资料,观看与预防毒品相关的影片。2.制作带有互动性和操作性强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毒品。

1、今天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的生命是灿烂的。但就在这看似一片祥和的背后,却有一个生命幽灵时时刻刻地徘徊在我们的身边。它令许多人痛不欲生,令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令人们谈之色变,它已成为全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2、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3、课件出示图片-----罂粟花。

同学们,你们看,地球上生长着这样一种绚烂多姿、娇艳欲滴的花,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师讲解)罂粟花非常漂亮、艳丽,可就在这艳丽的姿容背后却是邪恶、犯罪、死亡。它是制作毒品的原料,人们因吸食它制成的毒品,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万人因他丧失生命。因此被人们称为“恶之花、毒花”。经过它提炼的毒品主要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杜冷丁、冰毒、可卡因、摇头丸等等。

4、课件出示毒品的种类并介绍。(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冰毒、可卡因等)。

5、这些毒品产生于看似美丽的罂粟花朵,而且有时他们还会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外包装,可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给全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

(过渡)那么,到底毒品有哪些危害,人们又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二、观看视频《原罪》,感知毒品危害。

(一)讨论:

1.请大家猜测一下动画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故事?

2.什么原因促使男主人公一次又一次走上街头讹诈? 3.《原罪》这个故事可以说明吸毒具有哪些危害?

(二)分析:

1.通过那张照片可以猜测男女主人公可能是父女关系,可这位父亲很可能由于吸毒的关系,在女孩幼年时就离开家庭,使之破裂。

2.主人公上街讹诈是为了获取吸毒所需的费用。

3.吸毒使家庭破裂,社会不安定,最后导致一条生命以悲剧形式结束。

(三)观看一些吸毒者惨状的图片,案例,视频,了解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四)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归纳:毒品的危害性可以用12字来概括“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过渡:据统计青少年吸毒者占吸毒总人数的72.2%以上?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会吸毒呢?

三、分析案例,探究吸毒原因。

师:你们觉得这些孩子走上吸毒道路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多媒体出示以下几个案例

1、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全跨了,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戒毒所。

2、一个年仅14岁的吸毒者说:“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毒品,没有人告诉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认为吸毒和吸烟一样。”

3、有两位少女,听信了毒贩的谣言,信以为吸毒可以减肥,结果肉没减掉,人倒进了戒毒所。

4、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5、一个吸毒少年说:“我是看见别人吸,自己才吸的。”还有一个说:“他们吸都没事,我就尝一点,以为不会出问题的。”

6、一个吸毒少年说;“我对老师、家长的告诫置若罔闻,越说毒品不能沾,我就越要去尝尝,最后是自食其果。”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同学们的认识是正确的。无知好奇;上当受骗;盲目追求享乐与来自同伴的不良影响;生活、学习受挫;逃避现实;逆反心理等等是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

四、情景评判,远离毒品

1、我们青少年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青少年成为吸毒的高发人群。所以,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自我防范应该做到哪些呢?(4人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

2、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3、小结.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五、作业:

1、课后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篇3:教学拒绝“粗糙”

时常见到的粗糙出现在PPT课件的图片上:怎么老是出现绿豆芽身材、小胖墩身材的人群, 仿佛照着哈哈镜一般呢?——你或许已经猜着了原委, 老师制作课件的时候, 没有保持图片的长宽比例, 将图片随意地拉高或者拉宽了。有些图片, 黑乎乎的, 白花花的, 看着眼睛累, 至少应该调整一下对比度吧!有的图片, 呈现出马赛克一般的效果, 我能够理解老师寻找图片资料的不易, 给人粗糙的印象总是在所难免了。

很多老师喜欢在学生活动的时候播放背景音乐, 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教学环节。但是, 播出的乐声吵吵闹闹, 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干扰声, 那就不好了。在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的特定环境下, 乐声的选择同样有着粗糙和精致之别, 让学生心情愉快、心气平和、充满自信, 应该是选择背景音乐的基本要求。

……

别以为只有日常的教学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即使是一些公开展示的所谓优质课之类, 也时常表现出如此这般的粗糙状态, 白玉有瑕, 让人倍觉遗憾。我分析这些粗糙发生的原因, 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意识, 老师自己没感觉到粗糙啊!其次是标准, 标准低了, 非但感觉不到粗糙, 还会自我感觉良好;第三是水平, 用了新的手段, 达到好的效果的水平没有跟上, 难免露拙;核心是态度, 避免这样的粗糙, 并不需要高深的技术, 时常有追求出色的愿望, 对付这类粗糙, 实在是小菜一碟啊!

几年前, 我与一位老师一起准备《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四年级《节电小专家·关注缺电》公开教学, 课的尾声阶段, 老师说, 关于电的问题, 也可以打供电所的电话“95598”询问, PPT课件同时出现了“95598”的数字。一段时间以后, 我路过电力公司, 突然看到“24小时供电服务热线”标志, 猛然又想起《关注缺电》尾声阶段的数字, 心里隐隐地有些遗憾。坦率说, 如果我早知道有这么一个标志存在, 我一定会在PPT课件上直接出现这个标志, 对于小学生来说, 一个形象的标志, 一定比一串简单的数字, 留下深一些的印象。比起形象的标志来, 一串数字就显得粗糙了。

有一个城市边缘的小学, 校园里保留着一块菜田。有一次, 学校准备《蔬菜种植》公开教学, 课进行到一半的时候, 老师带学生去菜田, 第一小组到这里, 第二小组到那里, 第三小组……学生早已按捺不住了, 现场感觉乱糟糟, 尽显教学组织的粗糙啊!好在还是试教, 我的建议是, 带出教室前, PPT课件出示菜田的平面示意图, 告知各个小组将要到达的位置。让学生预知行为目标, 他们就会自己按照要求去做的。正式公开教学的时候, 这个环节, 井然有序, 避免了不该出现的粗糙。

写到这里, 想对“粗糙”谈点认识:粗糙与否, 是个相对概念。比如:我们不会把今天能够达到的工作水平作为依据, 来批评若干年前的工作成果为粗糙;我们也不会以成年画家的作画水平, 来批评儿童画为粗糙, 相反, 我们还会赞赏儿童画表现出来的稚拙美。可以这样说, 一件事情, 在一定的环境下, 有条件做得更好些而没有做好, 大家都认识到了而自己还浑然不知, 那就让人感觉粗糙了。

提出“粗糙”话题, 源于我对教学工作性质的基本认识:那是教书育人的具体实现方式啊!有的老师, 面对善意提醒, 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 让人感觉如鲠在喉。做教师的, 面对着年幼的学生, 一言一行, 都有以身作则的要求, 保持一定的品质, 尽可能地以完美状态呈现, 锦上添花, 避免粗糙, 不断进步, 应该成为教学工作的基本追求。

篇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苏科版初中生物第24章第2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根据新课程标准一级主题“健康地生活”中确立的二级主题“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而展开的,主要分为“分析毒品的危害”和“拒绝毒品”两部分。鉴于我国当前严峻的禁毒防毒形势,加强学生禁毒防毒教育有着重大意义。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毒品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定的大敌,尤其威胁着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他们未来的人生幸福,进而引导学生从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分析毒品的危害,得出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结论;了解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学会拒绝诱惑,珍爱生命。

能力目标:搜集身边的新闻或资料,分析交流毒品危害的案例,讨论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毒品有害的意识,提高警惕,拒绝毒品;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念,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积极参加防毒禁毒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1.说出毒品的危害,了解拒绝毒品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强烈意识。

2.加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在生活中辨别是非、抵制毒品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事件导入

1.初步活动

播放电影《虎门销烟》片断,让学生就震撼人心的场面发表各自的感想。通过播放影片与交流讨论,唤醒学生的记忆,学生很自然地想起学过的课文《虎门销烟》,想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情景。

2.深度活动

提问:鸦片战争以来,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现在吸毒现象为何仍如此严重?

提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禁毒运动,短短三年时间,基本禁绝了危害中国百余年的鸦片毒害,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由于中国毗邻“金三角”毒源地,境外毒品不断向中国境内渗透,再加上管理失当和人们信仰缺失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已经禁绝的毒品祸害又卷土重来。

[设计意图]通过对“虎门销烟”事件的回顾以及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初步认识到鸦片的危害,并了解到禁烟的时代背景及其伟大意义,激发学生对毒品的厌恶和对外来侵略者的憎恨,进而自觉拒绝毒品。

活动二:认识毒品

1.初步活动

先多媒体展示毒品图片及对毒品的有关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某些医疗应用药物(如杜冷丁),如被非法使用,也可能成为毒品。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判断下列物品哪些属于毒品:汽油、砒霜、吗啡、酒精、氰化钾、可卡因、安定、海洛因、杜冷丁、大麻、鸦片、烟草、冰毒、摇头丸。学生通过讨论、辨别,初步认识毒品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最后教师归纳小结。

2.深度活动

提问:为什么一些医疗药物(如杜冷丁)的滥用,也会成为毒品呢?

提示:杜冷丁系吗啡的人工代用品,具有与吗啡类似的性质,药理作用与吗啡相同,临床应用与吗啡也相同,杜冷丁的反复作用也可以成瘾,不良反应与吗啡相似。所以,无论是从其药理作用、成瘾性及对人体的危害来讲,还是从法律文件规定上来讲,杜冷丁都是一种毒品。

[设计意图]借助多幅图片及相关问题,让学生很快掌握毒品知识,将学生本来陌生的、难以理解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有事半功倍之效,并对知识的深度进行了适度拓展,同时又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竞争意识。

活动三:分析危害

1.初步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P67~68的三段资料,并观看介绍毒品危害的视频。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资料分别说明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做初步小结。

2.深度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交流,在各种具体事例中更深切地感受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教师用“大屏幕”进行总结提升(具体如下)。

影响身体健康(毁灭自己):①引起人的免疫力下降;②摧毁人的神经系统;③影响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④影响正常的生殖功能;⑤传染各种疾病。

造成倾家荡产(祸及家庭):①丧失工作能力;②令人倾家荡产;③给家庭带来无尽灾难。

引发违法犯罪(危害社会):①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②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③扰乱社会治安,诱发或加剧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安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资料并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同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四:拒绝毒品

1.初步活动

出示代表毒品的一块糖,将其作为学生表演用的道具。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表演一个小品。小品的情节是:一位同学要努力劝说另一位同学吃下这块糖,另一位同学则要想方设法予以拒绝。两位同学表演小品,全班同学观看后进行讨论。

教师通过小品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存在的诱骗他人吸毒的行为,并分析防止上当受骗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拒绝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艺术。要求学生就拒绝毒品、洁身自好等方面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2.深度活动

通过交流,总结出拒绝毒品的一般方法:①直接回绝法——态度坚决地直接予以拒绝,如“吸毒会害了我,我不吸毒”;②金蝉脱壳法——设法寻找时机脱身,如“我肚子痛,我要上厕所”,然后溜之大吉;③转移主题法——对对方的建议不予回应,而是提出新的建议,如“我们打篮球去吧”;④寻求保护法——在受到威胁无法脱身时,要设法依靠别人脱身,如拨打亲人电话或拨打110报警。

通过交流,归纳出洁身自好的四个措施:①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健全人格,发展广泛兴趣;②克制盲目的好奇心理和侥幸心理,毒品猛于虎,决不尝试第一次;③远离烟酒(青少年吸烟,往往与吸毒只有一步之遥);④不进迪厅、歌舞厅(这些场所往往是新型毒品得以泛滥的温床)。endprint

[设计意图]设计一个以糖代表毒品,要求学生能拒绝别人诱惑的游戏,让学生体验怎样去拒绝别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

活动五:学以致用

1.初步活动

问题一:如果有人不小心因吸毒或其他原因染上毒瘾,他应该怎么办?(立即停止吸毒;马上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等。)

问题二:如果你发现周围的同学或朋友有吸毒行为,你会怎么做?(立即劝阻,劝阻无效的,马上向公安机关报告。)

2.深度活动

问题一:你认为,青少年要减少接触隐藏着的诱惑还应注意什么?(不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勿轻信他人;不接受陌生人的饮料、香烟等;根据药品说明书和医生医嘱正确用药等。)

问题二:有人认为,吸毒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错误,因为吸毒会危害他人与社会。根据《刑法》有关规定,我国毒品犯罪有十二大类。根据《禁毒法》第六十二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两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轻微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问题、引发思考及相互交流,巩固复习本课知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禁毒意识,提高警惕、注意细节、提升智慧,充分认识到吸毒就是犯罪,应受到法律制裁;同时学会正确对待对吸毒者。

活动六:课后延伸

1.初步活动

组织学生在课后收集或自创禁毒公益广告和宣传口号,并进行交流评比。

(禁毒宣传口号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语言简洁。如:毒品是生命的克星;莫沾毒品,莫交毒友;吸毒一口,掉入虎口;贪图一时痛快,毁掉一生幸福。)

点评:设计一个禁毒公益广告,旨在告诫青少年远离毒品或让吸毒少年迷途知返。广告中必须揭露毒品带来的危害,并说明防毒方法和策略,广告中也可以包含一些与拒绝毒品有关的漫画,使其看起来更为形象生动。

2.深度活动

完成一组禁毒课外作业:认识一种毒品特点;了解一种毒贩骗术;浏览一次禁毒网站;参加一次禁毒宣传活动;做到吸毒一次也不尝试。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形成参与社区活动、关注社会问题、关心问题青年、促进社会进步的公民意识,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进一步活动,使学生做到眼光敏锐、意志坚强,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毒禁毒的钢铁长城,更加强化“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正确观念。

五、课堂总结

通过对虎门销烟事件的回顾,让学生初步认识到鸦片的危害;借助多幅毒品图片及其相关问题设计,让学生很快掌握毒品知识;通过对毒品犯罪事例进行交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毒品能够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和危害社会;通过以糖块代表毒品的模拟游戏,让学生深入体验和系统总结怎样认识、拒绝毒品;通过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把知识提升为智慧;通过课后的多个活动延伸,深化课堂内容,感悟毒品危害,呼吁每个公民自觉行动起来,为防毒禁毒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

说明:《苏科版初中生物课件库的建设》研究方案,2011年11月被江苏省教育教学研究室批准为第九期立项课题(JK9—L038),笔者为课题主持人,本文为课题研究论文。

篇5:教案: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教学目标:

1、通过讲座,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

2、通过讲座,让学生了解预防毒品的一些基本的知识,懂得毒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

3、通过讲座,告诉学生如何提高警惕性,来增强在现实生活中预防毒品的基本能力。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吸毒有害,众所周知,毒品可以说是罪恶之源,对青少年的危害更是无穷。对于生活在阳光雨露下的孩子们,“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来的好,那么,究竟如何攻克青少年禁毒教育这一难题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上这一堂毒品预防教育课。

二、预防毒品的一些基本的知识

毒品它都有哪些种类?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常见到的毒品种类,有摇头丸、海洛因、冰毒、K粉、鸦片、杜冷丁、古柯碱(可卡因)等,另外,还有罂粟和大麻。

现在有很多的青少年,认为摇头丸是“娱乐的消遣品”,觉得它是跟海洛因、大麻不一样,觉得这种“俱乐部的毒品”是没有害的。

这些新型毒品从它出现的那天开始,就没有给人类带来过任何的好处。相反,还引发了大量的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多种疾病的拨散流行,不仅仅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更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

我们了解到的摇头丸,一般是在歌舞厅等一些娱乐场所服用的,有点像迷魂药,它可以让人感觉到很兴奋,很多青少年认为它是没有害的,但是其实它对人体也有很强的毒性作用。

三、5.主持人:那张老师,这个摇头丸服用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表现呢?

专家: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有所下降以及幻觉和暴力倾向。严重者可产生惊厥、脑出血、循环性虚脱、昏迷、死亡。

像这一类毒品,比如有些人一开始先吃半颗,到后来吃一颗,吃的时间越久,耐受程度就越大,也有可能就造成突发性的死亡,所以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6.主持人:好的,张老师,那我们再来说说海洛因吧。

专家:好的,我把海洛因和鸦片放在一起来谈。

7.主持人:为什么要把海洛因和鸦片放在一起来谈呢?张老师

专家:因为鸦片当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吗啡,吗啡是从鸦片当中提取出来的,海洛因又是吗啡乙酰化以后生成的东西,乙酰化就是一种化学的反应。所以,这三种实际上是同样的都对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作用。8.主持人:哦,原来是这样。

专家:是的。鸦片、海洛因,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广泛滥用的毒品。鸦片膏实际上就是就从罂粟当中提取出来的,也叫罂粟膏。

9.主持人:张老师,我国清朝的时候,用的基本上也是这种鸦片吧。

专家:是的,那个时候用的是比较粗制的鸦片。

10.主持人:张老师,这个鸦片中主要起作用的您说是吗啡,那我了解到这个吗啡,它具有镇痛、镇静和镇咳的作用,因为它的这些作用导致了很多人愿意用它,所以吗啡也是我们国家抗癌止痛的主要药品呢。

专家:是的,鸦片是这样,但是海洛因就不一样了,海洛因因为是吗啡的衍化了以后的生成物,所以用吸毒者的话来说,就是用完海洛因以后它的上冲感比较强。所以海洛因从它一问世,就在世界范围里面形成了滥用。到目前为止,海洛因滥用还是我们主要的一个问题。它跟吗啡的作用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它的作用快一些,作用的时间短一点。所以有的吸毒者曾经说,他一开始的时候,一天用一次,以后可能一天用五六次还都过不了瘾,他说一会儿就要扎一次,一会儿就要扎一次,这就是毒品的这种耐受性所造成的。

(间奏乐2)

11.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来聊一下青少年预防毒品的相关知识,为此我们请到了艾滋病工作网络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的张孔来教授。张老师,刚才我们介绍了摇头丸、海洛因、鸦片,那下面我们再谈谈其他的一些毒品。

专家:好的,那我再来说一下大麻。大量或者长期的使用大麻,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很严重的损害。

一个方面是神经障碍。很多人吸食大麻以后,可以引发意识不清、焦虑、抑郁,甚至有一些类似于精神病狂躁那种性质,还甚至于出现自杀现象,很多家庭矛盾都是这样产生的。再有就是像偏执狂、妄想,在这样一种错觉的作用下可以造成杀人,造成一个家庭悲剧。

另一个方面就是记忆方面的损伤。滥用大麻以后,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都会逐渐减退,使人思维很迟钝,有人说像个呆子似的,有时候我们叫退行性的脑病,就是脑功能的慢慢的损害。

12.主持人:张老师,是不是吸了毒以后,都会产生一个相同点,就是免疫力下降了,因为通过以前看到过的一些电视宣传片,发现很多吸毒的人,他们的身上经常有脓包,或者是身上破了以后很长时间不会痊愈,我想这种表现应该就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吧。

专家:对,这也是一个方面,就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吸食了大麻以后,其他毒品也有这么一个作用,所有人吸食毒品以后的肌体免疫功能都是会被破坏的。免疫功能,大家知道是人体的防卫大门。当他的免疫功能丧失了,他的肌体的抵御能力、抵抗能力也就降低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吸食了大麻以后,对于运动功能损伤比较严重。很多人大量吸食大麻以后,他的肌肉的协调功能、平衡功能就丧失了。他的四肢具有颤抖,而且,操作复杂的东西的能力也丧失了。

13.主持人:哦,那您讲的这点,就让我想到了这个汽车司机,如果汽车司机这种职业的人,他要是吸食了大麻之后那真是非常危险的,而且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害了别人。

专家:是的,所以我们讲,我们不能把毒品当作个人的事情来对待,因为它可危害到每一个人。

(间奏乐3)

14.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青少年预防毒品的相关知识,为此我们请到了艾滋病工作网络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的张孔来教授。张老师,刚才我们介绍了大麻,还有它的危害,那还有哪个我们没有说到呢?

专家:还有就是冰毒和“K”粉。

15.主持人:那好,那我们就来谈谈冰毒吧。张老师,冰毒的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是说它的形态像冰一样吗?

专家:是的,它的名字很好联想。冰毒,我们也叫它的学名是叫做甲基苯丙胺,实际上就是去氧麻黄碱,就是咱们国家种的麻黄提取的东西。因为甲基苯丙胺的白色结晶非常漂亮,就像冰一样,所以冰毒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冰毒,因为它的兴奋作用、刺激性更强,再一个作用持久,这就是很多年轻人为什么吸了一次以后,一直停不下来的主要原因。

16.主持人:那是不是说这个冰毒的毒性作用大啊?这个冰毒是不是比海洛因还要危险呢?

专家:也可以这么说。长期使用冰毒可以使人精神错乱、坐立不安、颤抖、易怒、失眠,很多人到了最后可能出现心脏方面的疾病。还会可以出现心率不齐、腹部痉挛,甚至抽风。在冰毒的毒性作用下,很多吸食的人在歌舞厅出现突发性的死亡。

17.主持人:好的,那么我们了解了冰毒,张老师,还有一种毒品刚才我们还没有介绍到,就是“K”粉,那么吸食“K”粉之后人都会产生哪些表现呢?

专家:它对人的危害,应该说跟冰毒和摇头丸是类似的。吸食以后会作用在大脑,具有镇痛及兴奋作用。滥用可以导致中毒反应,出现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而且K粉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与其他毒品协同作用的时候产生中毒情况还要更加重,甚至发生致命危险,类似于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18.主持人:通过我们前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毒品的危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我们自身而言,它把我们推向了深渊;对一个家庭来说,更是灭顶之灾;同时,它也危害着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所以我们要时刻警惕毒品的危害。

(间奏乐4)

19.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来聊一下青少年预防毒品的相关知识,为此我们请到了艾滋病工作网络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的张孔来教授。张老师,刚才我们介绍了毒品的种类和危害,那从刚才的介绍当中我们了解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尽管我国已经加大了禁毒、戒毒的力度,但是我国的吸毒人群仍在不断增加的。那么之前我们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为什么要吸毒呢?我想首先一点还是他们对毒品的常识和危害认识不足。

专家:对,这是最主要的一点。前面我们说到,87%的吸毒者在滥用毒品之前对毒品知识他们都了解很少,或者是根本就不了解,有72%的吸毒者根本就不知道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有的人认为吸毒不过像吸烟一样,虽然总说吸烟吸烟有毒,还不是有那么多的人吸烟嘛!所以他们认为吸毒不可怕,想吸就吸,想抽就抽,玩完了就不抽了。等到了成瘾以后,他们才发现不想玩已经太晚了,已经不行了。

20.主持人:是啊,吸毒就是这样,当体会到毒品危害的时候,可以说就已经后悔都来不及了,更何况现在还有大量的新型毒品出现。而且有些人就认为吸毒是一种时尚,这在咱们看来真是一种非常荒唐的想法。

专家:你说的没错,有些人他们认为吸毒是一种高尚、高级的享受,吸起这个毒就代表自己有身份、有钱。就是在这种错误的认识的影响下,有不少通过自己努力致富的年轻人就开始吸毒了,最后弄得倾家荡产。

21.主持人:是的,现在不少的青少年对毒品的认识还是很幼稚的,而且容易受伙伴啊、朋友啊这样身边一些人影响,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这些还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朋友之间的影响力可能会远远超过老师和父母,我们就看到过很多例子,比如说某个孩子,他的朋友吸毒,而他不吸就会和朋友有这种疏离感,然后朋友不断地劝他,甚至手把手地教他吸毒。那么在朋友的这种“热心”帮助下,他很快就会把持不住自己,开始吸毒。

专家:对,我们了解到呢,大多数的吸毒者第一次得到毒品都是从朋友那里获得的,很多吸毒的人都有拉新手来吸毒的这种经历。在吸毒者当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仇不报,拉他上道”,这句话是非常耐人寻味。

22.主持人:张老师,有些人开始吸毒是出于对毒品“神奇”作用的好奇,他们大多认识吸毒的朋友并且有机会看到对方吸毒的情景,看到吸毒的人吞云吐雾,一副自我陶醉的模样,可能因为这样就会想自己也来试试吸毒到底是什么滋味,到底有多舒服。于是他会主动的提出要试一口,可是也就是因为吃了这第一口,而毁灭了自己的一生。

专家:对,这就是出于好奇的一种心理,也有的贩毒的人也会把毒品放在香烟当中,或者做成各种形状的“药片”或“胶囊”,并且以用药以后会如何“好玩”、“刺激”、“快活”等来引诱人们。在国外,贩毒者常常在学校的附近来引诱学生吸毒,贩毒者开始还是免费让人们吸毒,等到人们成瘾以后自然就会把腰包里的钱掏出来从贩毒者手中来买毒品。还有一些地区,贩毒者非常猖狂,甚至追到刚刚从戒毒所戒完毒的人家中再劝对方再吸一口。贩毒者心里清楚,刚刚戒完毒的人再抽一口就会回头,再度成为他们的“客户”了。

23.主持人:张老师,还有一些人可能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伤心、苦恼的事,不是通过现实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反而是借用吸毒来麻醉自己,为了逃避现实、暂时摆脱痛苦。

专家:是的,毒品的确可以使他们暂时忘记一切不如意,但是毒品也必然会给他们带来今后的更大的苦恼。

(间奏乐4)

24.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来聊一下青少年预防毒品的相关知识,为此我们请到了艾滋病工作网络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的张孔来教授。张老师,我们青少年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青少年也成为了吸毒的高发人群。所以,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下面我们就请张老师来给我们谈谈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预防和抵制毒品?

专家:好的。大家要知道,一个人不吸毒还是比较容易的事,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不吸毒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拒绝毒品必须要从第一口开始,甚至要从不抽陌生人的香烟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毒品有的时候会穿上伪装的外衣,会以兴奋剂、兴奋药之类的形式出现,或者会告诉你,这种毒品是新产品,不会上瘾,对这些大家要有起码的认识的能力。我还可以告诉大家,是毒品都会上瘾,都必然造成对身体的损伤,否则国家也不会通过法律来强制管理。

 而且,有些毒贩为了利益的需要,往往会先免费提供,让你染上毒瘾以后,他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来销售毒品了。

25.主持人:嗯,所以大家要记住坚决不要吃第一口,要了解毒品的危害,我们要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我们的青少年朋友是将拥有五彩斑斓的人生的,现在正是读书学习的大好时光,也是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应该如何来拒绝毒品呢?

专家:在日常生活中和大家交流几点禁毒的想法:

第一点,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有这么几点:要慎重交友,要少结交社会中有劣迹人员。尽量不要涉足公共娱乐场所,特别是可能涉毒的场所。尽量不要抽烟,特别是不要抽陌生人的香烟和不吃来历明白的一些食物。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第三点,要不信毒品可以治病,毒品能够解脱烦恼和痛苦等等的这些话。

第四点,不要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第五点,进歌舞厅一定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第六点,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了、欺骗吸毒了吸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今天我们讲座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以上介绍,让大家树立起四种意识。第一种,就是要让大家认识毒品,从而树立憎恨毒品、远离毒品的意识;第二,是要树立吸毒很容易成瘾、难以戒断的认识;第三,是要树立吸毒违法、贩毒有罪的认识;第四,是要让大家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一种责任意识。

26.主持人:是的,今天我们和张老师一起来进行毒品知识的教育,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健康生活。朋友们,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请珍惜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远离毒品。

篇6:拒绝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前山小学五年级一班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目标:

1、对常见毒品的认识

2、毒品对身心的危害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4、我国取得的一些禁毒成果

5、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准备工作:开展班会前让全体的同学观看了学校组织的有关预防毒品专题教育的vcd,并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特别是班干部们要准备好发言稿,要求每位同学要写好观后感,在班会上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观后感进行简短的几分钟发言。过程:

一、班主任发言

首先由班主任组织开场,说明本节课的主要目的以及主要的实施流程。提出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要求,以便班会课进行的有序、有节奏。

二、班长主持并发言,介绍毒品的危害及预防的主要措施

毒品、艾滋病、暴力犯罪像瘟疫一样成为当代社会的“国际公害”。其中,毒品犯罪更是以其极大的危害性困扰着世界上许多国家。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是国际禁毒日。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远离毒品,关爱未来”,前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在新华社的一些消息里面,陆续透露了一些现在全球禁毒工作的情况,比如说前两天联合国禁毒署的执行主任科斯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候就说,现在据联合国禁毒署估计,目前全世界大概有1.85亿人来吸毒,其中1.47亿人是吸食大麻,另外还有3300万人吸食安非他命类的兴奋剂。应该说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的禁毒斗争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今天借此班会,能够对毒品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吸毒的危害。我们要消灭毒品。毒不是我们要的结果,只要我们都远离毒品,我们的未来就是美好明天。

三、毒品种类的介绍

1、鸦片 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芙蓉”等。它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属于初级毒品,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是吗啡、可待因等。

2、吗啡 是从鸦片中经过提炼出来的主要生物碱,呈白色结晶粉状,闻上去有点酸味。过量吸食吗啡后会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受到抑制,甚至出现呼吸麻痹、停止而死亡。

3、海洛因 英文名Heroin,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的的产物,属于合成类麻醉品。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俗称“白粉”。

4、大麻 是种草本植物,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或用做麻醉剂注射,有毒性。

5、可卡因 英文名Cocaine,是一种无味白色薄片状的结晶体。服用方式是鼻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让人产生兴奋感及视听触等幻觉。

四、毒品的危害

1、对于人体来说,最重要的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人吸毒成瘾后,毒品能直接改变大脑内部分化学物质结构,摧毁这三大系统。青年人吸毒后面黄肌瘦,双眼呆滞,精神颓废,如同废人,人性泯灭。吸毒过量还会导致死亡,静脉注射极易感染艾滋病。目前在国外吸毒者中,静脉注射毒品者,艾滋病感染率非常高。

2、吸毒者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毒品价格的昂贵,一个吸毒者每天吸食毒品的费用就需要数百元甚至上千元,即使百万家产也会很快吸光。钱用完后,吸毒者在毒瘾的驱赶下千方百计“搞”钱。二是长期吸毒的人思想、性格已发生了变化,冷漠、自私、狂躁冲动,甚至丧失人性,无视他人利益和国家法规,又加上毒瘾的作用,只要能把钱弄到手,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都会去做,其中一些吸毒者由于长期吸毒、熟悉毒品的流通渠道、于是在供自己吸食外,还转手向新的吸毒者提供毒品,从中牟利,充作自用的毒资。近几年来我国由吸毒引起的家庭生活悲剧不断发生,触目惊心。

五、我国取得的一些禁毒成果

从1990年起,中国每年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后均集中开展大规模的禁毒宣传活动。全国各地特别是毒品危害严重的地区,公安、宣传和教育部门积极行动,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电影、图书、挂图以及禁毒知识竞赛、有奖问答、巡回演出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经常性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全民的防毒拒毒意识。

1991年中国公安部门和海关工侦破8395起毒品犯罪案件,缴获1959公斤海洛因、2026公斤的鸦片和其它毒品。1992年,全国工侦破毒品案件14000多起,缴获各类毒品8700公斤。自199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势浩大的禁毒专项斗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六、同学自由发言 :(组织委员并做好会议记录,班会后组织班干部进行总结,把较好的观点和建议整理并上墙,让同学们时时刻刻都能认识到预防毒品的重要性)

七、小结:

篇7:拒绝毒品教案教学设计

一、班会目的

通过这次班会,使同学们对毒品有更深入的认识。了解毒品的巨大危害性,告诫同学们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在同学们心中培养一种积极的防范意识,为创造一个健康纯洁的生存环境而努力,共同爱惜全人类的健康,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灿烂。

二、教学目标 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意识,普及青少年禁毒知识,提高青少年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活动主题 保护自己,拒绝毒品

四、活动要求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毒品的危害性。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五、适合对象:四年级同学

六、活动准备

1.分成6个小组,方便前后讨论,课室适当布置得轻松欢乐。

2.黑板上写“保护自己,拒绝毒品”字样并配些图案。

3.学生收集有关毒品、禁毒资料。

七、活动形式

情景剧 小组讨论 集体宣誓

八、时间:30分钟

九、活动过程 环节一 认识毒品

课前导入:看禁毒小视频,揭示主题“保护自己,拒绝毒品” 认识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从收集到的资料中回答)

2.讲解: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摇头丸;(展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的相关图片)

3.讨论:这些可怕的“毒品”又什么特点呢?(学生发言)总结:毒品主要有成瘾性,戒断难,危害大三个特点。

环节二 毒品的危害

(一)学生观看图片,进一步了解吸食毒品给自身、家人、社会带来的危害,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学生观看后讨论发言“毒品有哪些危害?”。

(二)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 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 败坏社会风气)环节三 情景剧

(一)地点:光明小吃店

人物:小喜,小欣,小文,陌生叔叔A,小吃店老板。

有一天,小喜,小欣,小文三个同学在光明小吃店吃东西,一个陌生叔叔走过来。(喜,欣,文坐着,小吃店老板上饮料。他们三个人正喝着饮料)陌生叔叔:哎,小朋友,喝饮料啊,叔叔请你们吃东西吧!小欣:不用了,谢谢!小文:我也不用,谢谢!(拉着小勇走开)小喜:(表示有兴趣的眼神)吃什么吖? 陌生叔叔递给他一瓶有颜色的饮料。小喜因为贪吃,喝了陌生叔叔给的饮料。(旁白:小喜回家后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又唱又跳,摇头晃脑。妈妈吓坏了,带去医院检查,发现在其血液里检验出摇头丸的成分)

思考:

1、小喜、小欣、小文三个人的做法,谁的做法是对的?

2、小喜是什么时候吸食摇头丸的?为什么他会吸食毒品?

3、如果你是小喜,你会怎么做?

(二)合作探究:青少年怎样加强自我保护,远离毒品?

(三)教师总结:青少年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了解毒品的基本知识,谨慎交友,不去青少年禁止进入的场所,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环节四 集体宣誓

班长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庄严宣誓。宣誓词如下: 我们庄严宣誓:

保护自己,拒绝毒品,加强防毒意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与毒品做斗争!宣誓人:XXX 环节五 布置课后实践

老师宣布班会结束,并布置课后实践。

1、观看禁毒视频。

篇8:拒绝毒品之路伴你行

S.Y部落透過聖經的價值觀服務澳門

位於黑沙環馬場大馬路216-276號威龍花園地舖中心現址,初次見面的劉展瑞主任給人以精明健談的印象,他熱情地帶領記者參觀中心內一系列設施:夾band房、跳舞區、網吧區、休閒區、康樂設施、卡拉ok房、傾談室等。為了加深記者對中心服務工作的瞭解,劉主任細心地挑選一疊有關S.Y部落、毒品知識等的宣傳資料,並逐一向記者解說這些宣傳手冊背後的製作故事。

澳門基督教新生命團契作為一間非牟利福音戒毒機構,自1996 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基督愛人的精神,協助藥物濫用者戒除毒癮,重建家園及重返社會。因應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於2003年8月設立“Smart Youth - 青少年拓展部”,專責協助、輔導有濫用藥物或依賴的青少年,透過聖經的價值觀,建立學員的生命,讓他們改過自新以積極正面的心態與思維生活。2009年3月更增設了全澳首間深宵青少年中心,服務對象是29歲以下高危青少年族群,包括曾有、現有濫用藥物或與他們有著密切朋輩關係的青少年,及為一些夜遊高危青少年提供一個聚腳點;更舉辦各種寓教育於玩樂之中的有益身心之活動,如S.Y show、藍球興趣班、歷奇新體驗、S.Y 之夜、生活體驗營、山嶺訓練、野外定向、手工藝及義工培訓服務等等。

該中心成立至今,在社工局等政府部門的支持下,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各項服務,現聘有14名全職員工,當中5名社工,還有部份員工是曾受訓會員,現以導師身份協助有需要青少年找回迷失的自己。用劉展瑞的話來說,對於這些既是會員也是同事的弟兄,最大的成功感來自見證他們找到各自的位置,實現他們人生的價值。

青少年吸毒個案漸趨年輕化

談及本澳社會的青少年吸毒狀況,劉主任告訴記者,在中心多年來的外展工作經驗,發現本澳藥物濫用的情況漸趨年輕化,加上夜遊已成為普遍的青年交友活動,耍樂期間有濫藥習慣的青年往往會向身邊的友人“分享”,在朋輩影響下不少青年開始嘗試毒品最終走上一去不返之路。近年隨著新興藥物之種類層出不窮,長期吸食濫藥會對身體和心靈有長遠、嚴重的影響,亦會傷害其家人和朋友。若不幸地,發現身邊有朋友或家人吸食毒品時,大家應如何面對呢?他認為最重要是以一個正面的態度面對,從多個角度找解決方法,還可以找朋友或家人傾訴,最後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劉主任透露:S.Y部落中心有見及此,不定期藉午展、夜展及深宵外展安排工作員人員到各區青少年流連的場所,例如:休憩區、球場及遊戲機中心等,主動尋找需要幫助的朋輩,以過來人身分引導他們重踏正軌。總結多年工作所得,劉展瑞表示,去年外展隊共接觸青少年約3000多人次,經社工的評估成功接收會員150多名,這些數字遠遠超出預期,反映澳門存在不少隱性個案,外界知悉的情況祇屬冰山一角。

訪談中,劉主任更多次呼籲社會人士不要祇聚焦在青年偏差行為上,更要看到背後涉及他們的成長背景、新移民家庭、父母離異等等問題,他語重心長地表示:在這繁華的都市裏,存在不少家庭有問題的青少年迷失人生方向而沉迷毒海!所以經常責怪自己,點解不可以早些介入他們的生活呢?以早些讓他們這群社會的新一代可以重新做人呢?”

被問及因何際遇加入S.Y部落服務一群看似没有前途的青少年?他坦誠地答:自少隨兄嫂離鄉別井來澳門,並有過一段“街童”生活經歷,所幸在家人的支持下,一位神父的鼓勵指引下,憑藉著頑強的鬥志,鍥而不捨地完成中學教育,更在澳門聖經學院取得神學教育學士學位,1997年加入基督教新生命團契並任職社監,2006年加入S.Y部落並一直服務至今。聽劉主任介紹非常艱困的童年生活的一番真情流露,讓記者感到,一個真正做到坦然面对一段最不開心的成長经历、並為之努力掙扎奮鬥的人生,已然是當今年輕人的學習典範!從其應答如流的對談中,記者深刻感受到,或許正因為這段刻骨銘心的經歷,使他深深地體會到一份關心對一位行差搭錯的青年而言是多麼的重要!亦正因過去的經歷,使他深深明白“鼓勵”是推動一個人努力向前,得到新生的機會和出路的必需因素!

上一篇:科技创新项目报销科目明细下一篇:语文四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