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反思

2024-06-15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反思(精选16篇)

篇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气体的制法,所以基本上是从零开始教学。课的容量很大,涉及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合理选择和诸多注意点。所以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评价,这一节教学中自始至终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为主,在学生活动中用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合作的机会,把教学定位在一种交往、对话关系之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虽然在探究实验室制氧气,但在探究中学习制气体的一般思路,为今后学习其它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做铺垫。

篇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两部分活动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围绕反应的原理,反应的条件,可操作性,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讨论展开。给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知识支撑,系统的感知和要做好一个成功实验应考虑的主观因素有哪些。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展开,通过对比实验的开展,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其自身的性质中的不变性。最后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真切的感知具体制取过程,同时给学生讲解分液漏斗在实验中的对速率调节可控性的优点。

本节课的设计我侧重于让学生对气体制取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及其对实验装置和步骤的初步了解,为后面去实验室具体操作做好准备工作。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都渴望能到实验室去。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明显体现出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鼓励学生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对他们提出的见解中合理的部分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加以详细的分析,用学生能懂的理论或实验来说服他,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

篇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反思

虽然在刚进入化学学习之初,已经给学生介绍了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但是这些知识都是一些零散的碎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学生第一次系统的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物质,因此学生在实验之初可能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这就对教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今年的优质课比赛中,我尝试了以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效果还不错。

一、问题引领,使学生思维得以深化,实现难点的突破

在这一环节,通过把重要的知识设置成问题,问题的设置层层深化,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来理解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但是在预设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来设置,课前要了解学情,知道究竟学生的头脑中会存在什么样的疑问。另外,设置的问题质量如何,这对能否提高效率也会有很大的影响。预设的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过于难了,学生讨论不出来,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极有可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合作讨论这一环节,问题的设置非常重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设置的问题要面向大多数学生

提高课堂效率要做到使全部学生进步,尤其要照顾到知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如果一堂课只是为了让少数几个基础好的同学吃得饱,而大多数同学咽不下,这样的课堂不会是高效课堂。

2. 设置的问题要有梯度

设置的问题要循着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而不能一上来就把问题拔得很高,让学生无从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大受打击。

3. 设置的问题要有思考空间

设置问题不要很直白,要有一定的思维性。例如关于实验室制氧气药品的选择,如果直接问: “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氧气?”学生不需要怎么思考,很容易从书上找到答案,这样做,学生并不一定真正理解为什么选择该物质。因此,这里我选择了这样两个问题:

提供六种物质备选:

1水( H2O) ; 2二氧化碳( CO2) ; 3氯化钠( Na Cl) ; 4高锰酸钾( KM- n O4) ; 5过氧化氢( H2O2) ; 6甲烷( CH4)

问题1: 上述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 依据是什么?

问题2: 哪种物质更适用于实验室制氧气? 选择该物质的理由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这样更有助于理解实验室制气体时选择物质应该考虑的问题,并且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小组合作,使学生思维保持活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反应物的选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关注,不少学生往往跃跃欲试,想体验一下亲手制取氧气的乐趣。教育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教学论倡导教师要帮助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建构知识体系。这意味着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的参加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 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在实验教学中的力量。通过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彰显个性,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通过以下三个步骤的设计,使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1. 通过对比实验,引发学生探究对实验条件的控制

例如,取一支试管,加入大约2m L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并填写实验现象。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2在该试管中再加入大约1 /3药匙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通过对比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意识到,条件的控制可以使物质的使用发挥最好的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而渗透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教育: 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使能力得以优化。

2. 通过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制取装置的选择

教师千百次的一味说教,抵不上学生的一次亲身体验。以往的教学中,总是一遍遍地跟学生强调解释各种装置的优缺点,对于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还容易一些,对于生活经验比较匮乏的孩子来讲, 即使老师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讲解,学生就是琢磨不透其中缘由。现在通过实验探究教学,在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选择上,实验室给孩子们准备了各种不同功能的仪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自主选择仪器组装装置,无所谓对与错,在亲身体验中,感知实验设计上得优点与缺点,其它成员补充完善,将实验装置的组装更加完善。

3. 通过方案设计,引领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学生在实验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各自分工不同,各司其责,但是要想完成整个实验,还需要他们之间合作互助,这一活动极大的锻炼了学生团结一致完成任务的能力。当然在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没有预想到的情况,比如说: 1药品混合后水中没有产生气泡; 2检验气体时,没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等,所以实验结束后,各小组间一定要交流反馈,分享个人收获或提出还未解决的困惑,由其他同学完善补充或提供解答。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协同努力,充分的发挥自己及同伴的学习优势,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做,学生掌握的不再是枯燥、干瘪的“化学方程式”,而是“眼见为实”的实验现象以及对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掌握,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

《实验室制氧气》一课通过选药品、控条件、定装置等一系列环节设置, 使学生体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讨论、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多角度多层面的辅助了知识的落实和掌握,学生在探究中不断获得新知,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探究思维能力,在不断的反思交流中构建起知识体系。实验是研究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说实验在学生的整个学习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一节课的引导为后面化学实验的设计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实验设计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必将对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学生第一次系统的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物质,因此学生在实验之初可能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这就对教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今年的优质课比赛中,笔者尝试了以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效果还不错。

篇4:氧气实验室制法的优化

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中,关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探究,其反应原理是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

一、原实验的缺陷

1.实验现象

实际操作时,由于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向装有3~5mL10%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因反应剧烈,急剧产生的气泡将黑色粉末吹起,呈沸腾状,试管内壁被黑色粉末所覆盖,影响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破坏了实验效果。

2.催化剂

实验操作时,通常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倒出,再加入10%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上述反应可重复进行。而粉末状的二氧化锰较轻,难以做到与清液完全分离,经多次实验后,就会有一部分二氧化锰随清液倒出,那么就不能充分说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保持不变。

3.发生装置

图1

使用教材中的发生装置(如图1),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并且由于反应速率难以控制,会出现反应混合物在反应过程中的“回呛”现象(由于反应过快,气体难以顺利从导气管中排出,造成反应容器中气压过高,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从长颈漏斗上口喷出)。

二、实验优化

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H2O2分解生成氧气的现象,我们将黑色粉末状的二氧化锰改造成块状,大大提高了实验效果,避免了由于二氧化锰的自身粉末状对实验现象产生的干扰。

将MnO2粉末和水泥灰粉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总量可根据需要控制),加适量水搅拌成糊状,晾干后敲碎成碎块状即可。

实验效果:

(1)使用碎块状的二氧化锰重做上述实验。实验现象是:固体周围均匀地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无色,反应速率适中。

(2)为了说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可将上述实验反应后的清液倒掉,保留块状固体。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上述实验现象依然。该实验操作可重复进行,实验现象会重复再现,得出结论:实验所用块状固体可重复使用且未见损耗,可以证明二氧化锰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若使用块状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那么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就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如图2)或其简易装置(如图3),从而避免了使用教材中的发生装置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能有效地控制反应。endprint

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中,关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探究,其反应原理是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

一、原实验的缺陷

1.实验现象

实际操作时,由于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向装有3~5mL10%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因反应剧烈,急剧产生的气泡将黑色粉末吹起,呈沸腾状,试管内壁被黑色粉末所覆盖,影响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破坏了实验效果。

2.催化剂

实验操作时,通常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倒出,再加入10%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上述反应可重复进行。而粉末状的二氧化锰较轻,难以做到与清液完全分离,经多次实验后,就会有一部分二氧化锰随清液倒出,那么就不能充分说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保持不变。

3.发生装置

图1

使用教材中的发生装置(如图1),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并且由于反应速率难以控制,会出现反应混合物在反应过程中的“回呛”现象(由于反应过快,气体难以顺利从导气管中排出,造成反应容器中气压过高,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从长颈漏斗上口喷出)。

二、实验优化

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H2O2分解生成氧气的现象,我们将黑色粉末状的二氧化锰改造成块状,大大提高了实验效果,避免了由于二氧化锰的自身粉末状对实验现象产生的干扰。

将MnO2粉末和水泥灰粉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总量可根据需要控制),加适量水搅拌成糊状,晾干后敲碎成碎块状即可。

实验效果:

(1)使用碎块状的二氧化锰重做上述实验。实验现象是:固体周围均匀地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无色,反应速率适中。

(2)为了说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可将上述实验反应后的清液倒掉,保留块状固体。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上述实验现象依然。该实验操作可重复进行,实验现象会重复再现,得出结论:实验所用块状固体可重复使用且未见损耗,可以证明二氧化锰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若使用块状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那么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就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如图2)或其简易装置(如图3),从而避免了使用教材中的发生装置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能有效地控制反应。endprint

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中,关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探究,其反应原理是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

一、原实验的缺陷

1.实验现象

实际操作时,由于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向装有3~5mL10%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因反应剧烈,急剧产生的气泡将黑色粉末吹起,呈沸腾状,试管内壁被黑色粉末所覆盖,影响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破坏了实验效果。

2.催化剂

实验操作时,通常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倒出,再加入10%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上述反应可重复进行。而粉末状的二氧化锰较轻,难以做到与清液完全分离,经多次实验后,就会有一部分二氧化锰随清液倒出,那么就不能充分说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保持不变。

3.发生装置

图1

使用教材中的发生装置(如图1),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并且由于反应速率难以控制,会出现反应混合物在反应过程中的“回呛”现象(由于反应过快,气体难以顺利从导气管中排出,造成反应容器中气压过高,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从长颈漏斗上口喷出)。

二、实验优化

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H2O2分解生成氧气的现象,我们将黑色粉末状的二氧化锰改造成块状,大大提高了实验效果,避免了由于二氧化锰的自身粉末状对实验现象产生的干扰。

将MnO2粉末和水泥灰粉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总量可根据需要控制),加适量水搅拌成糊状,晾干后敲碎成碎块状即可。

实验效果:

(1)使用碎块状的二氧化锰重做上述实验。实验现象是:固体周围均匀地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无色,反应速率适中。

(2)为了说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可将上述实验反应后的清液倒掉,保留块状固体。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上述实验现象依然。该实验操作可重复进行,实验现象会重复再现,得出结论:实验所用块状固体可重复使用且未见损耗,可以证明二氧化锰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篇5: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氧气的制取是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的第一次制取实验,它是建立在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具体内容:药品的选择,反应条件的确定,反应装置的选取,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采取合理的收集方法,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采取验满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并对氧气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比如: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知道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氧气有广泛的用途。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能会碰到的困难。为什么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以及双氧水来制备氧气?又如何选择仪器组装装置?如何进行收集和验证?催化剂是什么?怎么起作用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能记住所用药品的色、态,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和阅读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理解反应的装置特点、操作顺序和原理并能指出用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体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结合给出的药品和条件,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选择、仪器组装、气体收集和检验、验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操作能力,通过实验,丰富科学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重点、难点与突破策略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并介绍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五、教学前的准备

1.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药品的准备。2.学生复习常见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3.对氧气的性质和其他物质的特性有所了解。

六、教学思路与学习活动的设计

1、情景导入:展示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回顾氧气的性质,引出需要纯净的氧气应该如何制取的问题?

2、出示过氧化氢溶液,叙述性质。出示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对二者进行认识。

3、合作探究: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探究: A:在试管里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B:再取一试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而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书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用过的二氧化锰能否再用的探究:

把用过的二氧化锰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能否再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反复进行。从而得出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

观察:高锰酸钾的颜色?加热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完成高锰酸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 分解反应的概念:

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明确: 1. 所使用的仪器:

2. 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3.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4. 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应该放一小团棉花的原因: 5. 装配顺序和铁夹位置。

6. 操作先后:先预热后固定;先气泡均匀后收集;先撤导气管后灭酒精灯。

篇6: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反思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二、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

篇7: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反思

【知识与技能】

1、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2、通过探究实验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原理。

3、通过对木炭、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探究实验,加深对氧气化学性质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的观察结果能用化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知道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高锰酸钾 木炭 细铁丝 澄清石灰水 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铁架台 酒精灯 水槽 集气瓶 玻璃片 药匙 火柴 线香 坩埚钳 石棉网 干净的纸 污物瓶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制取,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的实验。同学们很感兴趣。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呢?今天我们就上一节活动探究课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课件展示课题】

【新授】

一、探究实验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师: 大家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思考讨论以下问题。【课件展示】思考

1、实验室用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2、比较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它们反应物的状态一样吗?反应的条件一样吗?能否用实验室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3、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4、如何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 生: 回答问题。

师:(小结)气体的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气体的收集装置由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决定。

师: 下面同学们通过这段视频来概括一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请同学们认真观看。

【课件演示】播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性质实验视频 【课件展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师: 点拨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要求:收集两瓶氧气,且其中一瓶底部要有少许水。请同学们合理分工,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生: 分工,动手实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填写实验报告。师: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二、探究实验 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师: 我们利用刚才收集的氧气做关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现在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课件演示】实验 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师: 通过这段视频,大家讨论做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 讨论并指派代表回答。

师: 现在同学们开始做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还是要合理分工,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生: 分工,动手实验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并填写实验报告。师: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三、收获

师: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你收获了那些知识? 生: 回答 师:小结

四、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

篇8:CO2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案例

教师出示一个馒头, 让学生掰开, 并让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不难发现, 有许多小孔, 进而教师提问:生活中同学们经常吃馒头, 但同学们是否知道馒头中蕴涵了许多的科学知识, 比如, 你知道馒头为什么暄而多孔呢?这种小孔是怎么来的吗?别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就能明白这方面的知识———探究CO2的实验室制法。这样从馒头开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2. 合作探究———构建新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师事先准备如下药品:碳酸钠、稀盐酸、纯碳酸钙粉末、石灰石、浓盐酸、稀硫酸。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让学生进行猜想, 并提出六种假设方案为: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纯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4.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5.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6.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将学生分组, 分别做这六个实验, 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如下问题: (1) 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哪一组实验品最合适? (2) 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什么?经过讨论后各组分别派代表发言, 最后同学们会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 (或大理石) 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合适。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会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不用碳酸钠和纯碳酸钙粉末的原因是反应速率太快, 不便于收集;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 附着在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表面, 使反应自行停止。这样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试验的方法及科学探究的能力。而后提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怎样的呢?我们常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首先我们来看反应物的状态怎样?在什么条件下反应呢?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每组同学取一块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倒入少量的稀盐酸。观察后各组派代表汇报研究成果。得出反应物状态:固态和液态反应;反应条件:常温。今儿请同学们继续考虑: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原料、反应条件, 教师提问:那我们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谁相同呢?C层同学回答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实验室制氢气相同, A层学生回答原因是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且反应不需要加热。那我们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呢?学生画出实验装置, 并将学生所画的研究成果用实物投影展示。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如何?该气体又怎样收集呢?你的收集依据是什么?学生进一步分组实验探究, 并完成实验报告, 最后用投影展示实验成果。如何填满?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呢?同理,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而后各组派代表汇报研究成果。最后, 教师指出该实验的几点注意问题, 这样既突出重点, 又突破了难点, 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和学生的主导作用, 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至于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这微观粒子间的反应, 教师自制课件演示。而后A层同学在黑板上板演Ca CO3+2HCl=CaCl2+H2O+CO2↑这样,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突出了教学重点。二氧化碳从哪变来的呢?和谁反应的结果呢?进而引出碳酸根离子的鉴别方法。A层同学回答。并进一步出示简单练习题加以巩固。

3. 迁移应用———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一袋碱面:碳酸钠, 你会鉴别纯碱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吗?二人一组讨论而后分组实验, C层同学答现象,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迅速放出二氧化碳。教师进而发问:实验室中能否用碳酸钠制取二氧化碳呢?C层同学回答不能, B层学生回答原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度特快, 来不及收集就反应完了。碳酸钠除了和盐酸反应外能和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吗?教师出示纯碱和一瓶醋精, C层同学演示, 纯碱和醋也能反应并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课前的提问?我们吃的馒头是怎样做成的呢?为什么暄而多孔呢?二人一组讨论后A层同学回答, 面团发酵产生的酸与纯碱反应, 加热, 有二氧化碳生成, 是馒头暄而多孔。这样以馒头结束, 迁移应用, 解决问题。

篇9:氧气制法与性质的实验改进

一、氧气制法的改进

教材中制取氧气使用的药品是高锰酸钾,其反应速度适中,比较适合初学化学者。但它也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缺点:

1.使用的药品高锰酸钾如果混有还原性物质,如木炭、纸屑等易发生爆炸,比较危险;

2.所用试管要干燥,否则加热过程中试管易炸裂;

3.试管口要放少量疏松的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的粉末进入导管,从而导致收集的氧气呈红色;

4.操作不当也容易导致试管炸裂;

5.实验废渣不容易处理等。

若改用过氧化氢溶液,传统的做法是往盛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这样反应非常剧烈,速度也很快,不易控制。后来改用分液漏斗向盛二氧化锰的容器中慢慢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这样反应速度也较快,易把瓶塞冲漏气。若将大量二氧化锰加到即使是3%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反应也很剧烈,也不容易控制。曾经有专家做了这样的改进:将很少量的二氧化锰加到3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由于产生的氧气往上冒出,从而导致二氧化锰浮于过氧化氢溶液液面上,反应速度得以控制(反应速度由二氧化锰的量来控制)。这样做虽然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但仍然存在不足:由于二氧化锰是粉末状,一旦加入到过氧化氢中,一直要到反应完全才能停止,浪费了药品,且回收二氧化锰时浪费了很多时间。若在此基础上将实验装置作一下改进、催化剂作一定的处理,就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且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从而节约药品。用作学生实验方便易行,笔者认为十分理想。具体做法如下:

1.装置的改进

用两个大注射器筒(可用双通管、塑料瓶等代替),将两个容器的下端口部用橡皮管连接构成连通器。在其中一个容器上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如下图1:

图1图2

2.催化剂的处理改进

催化剂处理:将水泥用水搅拌均匀,制成约0.5cm厚的水泥板,然后在水泥板表面撒上适量的二氧化锰,等到五成干后,按需要切成一定大小的块状,完全干燥后备用。这样处理后,将粉末状的二氧化锰制成了块状,有利于与液体药品隔离开和循环使用。

催化剂改进:将生的马铃薯按需要切成一定大小的块状或片状代替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备用。用生的马铃薯代替二氧化锰,反应速度虽然比不上二氧化锰,但马铃薯本身可以切成所需的形状、大小,从而节省了将二氧化锰制成块状的这一道工序。

3.方法步骤

将上面改进的装置检查气密性,取下带导管的橡皮塞,将适量上面处理过备用的催化剂放入容器中,塞紧橡皮塞。从另一容器口倒入适量的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通过橡皮管进入装处理或改进过的催化剂的容器与催化剂接触,立即反应产生氧气。如图2,将A端降低至液体与催化剂分开,反应停止;升高A端,过氧化氢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又进行。也可以在导气管的橡皮管处放一个止气夹,关闭止气夹,反应停止,打开止气夹,反应发生。

通过以上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发生装置容易自制,催化剂也容易找而且可以循环使用,节约药品;反应后的废液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所以笔者认为比较适合学生分组实验。

二、铁丝燃烧实验的改进

篇10: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反思

云浮市云浮中学 陈耀昌

我在讲授第六单元的课题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与理解和对我的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现对教学方案设计的认识和理解如下:

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想:

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教材首先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然后采取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归纳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然后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关系以及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来比较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异同。再次基础上,给出了一些仪器,由学生自己来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然后利用设计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以此帮助学生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完成用给出的化学仪器进行装置拼装的探究活动,并通过合作讨论,在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实验装置的选取,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地选择。做到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体发展教育。在学习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学会分享他人的观点,学会如何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赢得对方的支持,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二、学生学习情的分析

在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也感受了实验探究、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这为本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性质有关,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获取二氧化碳的几种途径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对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很快会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烧,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高温煅烧石灰石等。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密度还没理解。学生不敢创新思考制取气体的各种不同的仪器组装。

三、教学策略的设计分析

篇11:氧气的性质教学反思

首先我把这节课的整体思路作一简要说明:

1、氧气,学生熟而能详,但对它了解得并不深入。因此我就在教学中用“零零狗”电影视频引入课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就显得较为抽象,因此我在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时注意了直观性和对比性。例如,在讲解闻气体的正确操作方法时,由两位学生上讲台同时演示不同的闻氧气方法,由学生判断正确,可加深学生的印象。

3、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结合了生动有趣的小组合作实验。分组合作完成氧气的检验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把学生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可燃物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由于硫的燃烧生成物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毒,而且在电教室上课没有通风设备所以这实验就改为演示实验了。

考虑了以上几点,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备课。我的脑海中始终贯穿一个思想,那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只要学生知道的知识就让他们说。如:你知道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吗?集气瓶为什么要预先在瓶内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学生积极发言,我不断鼓励,使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学生喜欢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做实验,因此我就想借此再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让学生动手实验,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前,木条、铁丝、硫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都是教师演示,而我把大部分实验安排了学生实验。对此,我也很担心学生能否成功,心里没底,但没想到他们的操作能力很好,学生高兴,我也高兴。这也使我感到今后要充分的相信学生,不要再束缚他们的手脚,他们其实很了不起。

篇12:《氧气和氧化》的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共分3课时进行,第1课时为氧气的性质,第2课时为燃烧和缓慢氧化,第3课时为灭火与火灾自救。

1、学习氧气的性质时,首先引入上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这些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并从问题中引出与氧气的关系,再来探讨氧气的性质,这样学生比较感兴趣。

2、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本节容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配合课堂实验的分析,让学生逐个写出表示氧气跟硫及其他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篇13:实验室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新屯子镇中学

姓名:张玉美

初中化学

实验室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设计思路 1.课题分析

“实验室制取氧气” 这一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的实验,这一课题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策略本课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将演示实验变为随堂探究实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由此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并运用新知识。

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合作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 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的探究 【难 点】

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分组实验探究法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该课内容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相应教学图片和仪器 【仪器与药品】

分组提供: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砖粉、香、火柴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请同学们屏住呼吸,看谁坚持的时间长? 全体同学参与并谈感受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等图片。【观后谈感受】

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问:氧气如何获取呢? 明确:有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思考实验探究】

课件展示: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直观教学,让学生了解氧气工业制法。提问:实验室是如何制取氧气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给学生自主看教材的时间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探究这一问题。参照教材P37图2—14,说出仪器名称和用途,观察药品颜色及状态。【学生小组内交流】

与已学知识相衔接,为探究新知识作准备。实验探究教材P37实验。实验编号 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单独加热二氧化锰

③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学生按表格内容做好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小组的团结协作精神。【引导发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结果。设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为什么总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小组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评价:对学生的讨论适时赞许和激励性评价

得出初步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速度。学生相互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引导发现】

设问:二氧化锰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性质是否改变了呢?让我们一起做下面的实验 先预测,后实验并认真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归纳: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 催化剂的概念以及在反应中表示方法

表述实验现象,找出催化剂概念的关键词加以理解领悟。分析归纳出科学的结论。【深入探究】

设问:砖粉是否也能做此反应的催化剂呢?请同学们自己去验证它。学生猜想并动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验证猜想,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件展示】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例举生活中使化学反应 减慢的催化剂。【观看思考】

引导学生探究,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设问:实验室还有其它方法制取氧气吗? 学生看教材回答

使学生知道实验室可通过多种方法来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件展示】化合反应实例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文字表达 式进行对比。

由化合反应特点引出分解反应的学习,由实践体验上升到理论思考。分析得出分解反应的概念。

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练习】

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水 B.石蜡+氧气C.氧化汞D.铁+氧气加热 点燃

氧气+汞 四氧化三铁 点燃

2.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对吗?(学生合作交流完成)【小结】 学生自我小结本堂课的主要收获和学习体验,明确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板书设计】

一、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

二、实验室制法: 1.过氧化氢2.高锰酸钾

三、催化剂

反思:

优点:本节课在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实验为主线,本节课将探究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探究实验,学生兴趣很大,积极主动参与,让学生在体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基本完成学习目标。氧气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因此本节课安排实验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会一个认识物质的模式,使观察和描述尽量全面。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的探究意识还未建立,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记录现象、发现提出问题等能力都很低,但为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生成过程,二氧化锰加热

水+氧气

篇1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反思

在这个课题中,我们主要研究氧气的一些物理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分析反应过程知道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和氧气的反应,而反应的特点是两种或多于两种物质生产一种新物质。在对氧的性质的解释中,当主要使用实验教学方法时(特别是允许学生参与示范实验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而且还使教室气氛更生动,有利于动员学生的兴趣。在对主要使用实验教学方法的分析的概念的解释中,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可以开发,分析,判断,总结能力,但这将使学生感到无聊,所以如果使用多媒体帮助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对本课程的全面反思后,我意识到,它很好地处理知识转移和教学中的能力培训之间的关系,巧妙地创造活动和情况,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如展示学生的参与)实践探索研究,为了继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 可以充分发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实验的观察,比较,分析和诱导。第三天学生描述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一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一课是培养他们掌握的掌握方法,教师应该认真细致地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现象,描述这种现象。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结论的现象。这个课程是不可能的,学生完全掌握的方法,但至少初始条目。对于后来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熟练描述,通过观察比较现象,科学分析和总结结论奠定了基础。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在持续的实践中才会发挥其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转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专注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本课程中,在探索氧气本质的过程中,通过提问-解决循环设计的问题,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和谐有序的发展空间。同时,在理性 教学过程中的生活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学习探索。这不仅培养学生的严谨学习态度,而且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贯彻了课程改革的内涵,体现了新课程的标准化理念。

篇15: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教学中带着学生做实验,依据探究模式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但是将探究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学生兴趣很大,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体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基本达成学习目标。

2、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的探究意识还未建立,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记录现象、发现提出问题等能力都不具备,分组独立探究条件还不具备,但为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生成过程,我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采取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侧重训练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学生感知化学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初步体验探究过程,为今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3、因为是第一课时,学生动手实践不多,在第二课时补充。

篇16:《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今学期,我们一改往年的做法,第一课时先让学生去实验室亲自体验实验中的诸多问题,第二课时再把遗留问题带到课堂上去处理。这样学生不得不亲自去选择实验药品、实验仪器,动手去完成仪器的组装、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小组再讨论制定实验的步骤、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完成实验结果的交流和反思。

相比之下,原来的做法,教师会觉得更加顺手一些,事先把注意的问题交代清楚,学生在练习的时候突发状况就会少一些,甚至没有。可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学生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求甚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当时实验完成得很好,事后再涉及到这个实验的有关问题时,好多学生会表现的一脸茫然,毫无印象。

归根结底,就是学生只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一个任务而已,而至于自己在实验中获得了哪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方法、科学素养,恐怕没有几个同学去认真考虑过。尽管实验课堂上热闹非凡、学生兴趣高涨,可那只是一种积极的假象,学生获取的知识犹如过眼烟云,转瞬即忘。

而这种先让学生去体验、探究的方式,肯定是很费时间,而且课堂上会状况不断,需要教师预先设想到很多的意外情况。在现在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很少有教师愿意这样去做,总觉得这样的课堂效率低,课堂容量小。像本节课中,学生只是练习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基本操作,而至于实验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催化剂的概念等,都没有深入介绍。

学生在实验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像药品的添加顺序、仪器气密性的检验方法、加过氧化氢溶液时必须先将集气瓶盛满水倒放在水槽中、收集气体时集气瓶必须竖直、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必须盖好玻璃片正放在实验台上、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亲自尝试了错误操作后又自觉改正的,印象肯定很深。

令人惊喜的是,部分学生在实验中获得了可贵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对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联系。例如,有的同学问:“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不是说明氧气不溶于水啊?”在得到我的肯定回答后,他又问:“是否所有不溶于水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啊?”看来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依据他已经掌握了。还有的同学问道:“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什么啊?”“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实验台上是不是和密度有关系?”。相信经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获得答案,比起我们教师直接告诉他,让他记住答案的效果肯定要好得多。不仅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也会大大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教学已经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实验这一载体,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已经成为当前化学课程改革的关键。

上一篇:期待的作文:冬天的灵魂下一篇:演讲稿:《平凡中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