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2024-06-09

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共11篇)

篇1: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xx中心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xx中心卫生院近年来在县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不断优化硬件设施,目前医院的诊疗、保健、办公等基本形成了网络化管理模式。为了促进卫生院发展,不断优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卫生院信息化维护工作,特就近年来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卫生院运行中的系统主要有:1+1医院HIS系统,新农合实时结报系统,妇幼保健系统,计划免疫系统,双向转诊平台,远程会诊服务平台,公文交换阅办系统,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及公共卫生网络直报系统等。全院共计有17台办公电脑,1台系统服务器,基本处于正常运作状态。为了规范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县卫生局的工作要求,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信息化工作应急预案。卫生院还根据工作需求配备了兼职网络管理员,做好卫生院的网络维护及计算机维护工作。确保全院的各管理系统、服务器的正常运作。未发生因服务器数据损坏或中毒感染导致医院计算机瘫痪而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的事件发生。

二、存在问题

1、计算机实际使用操作者及网管员对于计算机应用、日常维护等相关知识缺乏;

2、管理制度不完善,实际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落实不到位;

3、信息化建设资金、设备投入不足,设备配置有待更新;

4、部分网管员工作缺乏主动性,责任心有待加强;

三、意见和建议

1、强化信息化队伍建设,开展不同层面的信息化培训工作,组织网管员外出培训、学习,充实信息化知识,提升网管员的素质。

2、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对信息化工作形成完善的管理制约体系,落实日常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

3、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优化系统服务器,办公设备、电脑,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成效。

4、加强网管员队伍建设,保障网管员的利益,强化工作责任心;初步形成网络管理应急模式,力求构建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篇2: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村卫生室

填表时间:年月日填表人姓名:

填表人职务:填表人单位:

联系电话:E-mail:

通讯地址:

一基本情况

1.村卫生室全称:

2.村卫生室实际工作人员数:人

3.村卫生室编制人数:人

4.村卫生室月均门诊量:人次

5.村卫生室2010月均业务收入:元

6.是否为乡镇一体化管理:()

A.是B.否

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7.近三年来村卫生室建设投入资金情况:

2009年村卫生室建设总投入资金约(万元),信息化资金投入约(万元),信息化资金投入约(万元),信息化资金投入约(万元)

8.9.2年内计划购买计算机台,单价元

10.2年内计划购买POS机台,单价元

11.使用的网络设备类型为

VPN数量为:台,型号:

交换机数量为:台,型号:

路由器数量为:台,型号:

防火墙数量为:台,型号:

12.村卫生室目前拥有的计算机:台,购买年份:

13.村卫生室目前拥有的打印机:台,购买年份:

14.村卫生室目前拥有的POS机:台,购买年份:

15.UPS设备的数量:,功率:千瓦

16.新农合VPN账号客户端()

A.有B.没有

17.村卫生室互联网接入方式为()

A.ADSL接入B.光纤接入C电话拨号D其他

18.网络带宽()

A.1MB.2MC.4M及以上

19.网络运营商()

A.电信B.联通C.移动D 其他

20.医院网络出口接入情况()

A.internetB.电子政务网C.专网D.VPN网

21.网络月租费元

22.村卫生室安装了哪些安全防护软件(多选)()

A.杀毒软件B.防火墙软件C安全卫士D其他

三信息系统建设状况

23.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

A.已建B.在建C.拟建D.无打算

24.村卫生室卫生报表系统的建设情况:()

A.已建B.在建C.拟建D.无打算

25.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建设情况:()

A.已建B.在建C.拟建D.无打算

26.药品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

A.已建B.在建C.拟建D.无打算

(已建填写)村卫生室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接入情况:()

A.单机版B.与乡镇卫生院联网C.与县级新农合平台联网D.没有使用药品管理信息系统

27.乡村医生培训系统的建设情况:()

A.已建B.在建C.拟建D.无打算

28.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

A.已建B.在建C.拟建D.无打算

(已建填写)村卫生室新农合信息系统的接入情况:()

A.与卫生院新农合联网B.与县新农合平台联网C.没有使用新农合信息系统

29.基本诊疗系统的建设情况:()

A.已建B.在建C.拟建D.无打算

30.内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

篇3: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层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primary health informationsystem, PHIS) 是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满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管理、健康信息服务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协同的要求的信息系统。

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Fundamentafunction for Primary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指适用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以及村级卫生室(所)所需的基层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信息管理功能。基本功能包含6 项基本内容: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信息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运营管理、监管接口。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业务,作为整个医药卫生的服务网络的网底,其服务对象是农村农民和城市居民,人口数量众多。其工作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疾病医治,实际上也属于民生问题范畴。

目前中国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建设的问题在于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基层卫生工作单位信息化人才配备和培训两方面[3]。这项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四川省基层卫生机构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和基本功能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信息建设工作提供相关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调查对象涉及全省14 个地区和市,42 个县,118 个基层卫生机构(镇卫生院、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点)、社区卫生院、社区卫生站)。

1.2 调查方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采用无记名的形式,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使用统一问卷指导语,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专人输入,专人检查,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分布资料见图1。

2.2 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建设状况见表1。

2.3 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结构见表2。

2.4 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建设需求见图2。

3 讨论

3.1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建设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建设已受到各级政府。尤其是从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制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四川省卫生厅出台《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方案》[4]后,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调查对象中57.63%的基层医疗机构已建立起医疗卫生信息系统,13.56%的基层医疗机构计划加入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见表2。此外,可喜地看到四川省部分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例如达州市、广安市)也逐步拥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

3.2 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政府卫生资源的配置密切相关政府卫生资源的配置包括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和医疗信息化宣传方面的投入。政府的主导、先行作用,是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其预期价值和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5],调查对象中42.37%的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由各级政府投入,见表2。表明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还应继续加大投入,才能完成数量巨大的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另外,调查中发现,城市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数量和质量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政府应该考虑到适当调整城市与农村目前过于明显的差异,合理布点,以“布局合理、就近就医、方便农民”为原则,让农民享受贴身的医疗服务,真切感受到医疗信息化带来的好处[6]。

3.3 加快农村医疗信息化进程靠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建设,不是光靠政府就能实现的,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对于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而言,更需要获得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7]。调查对象中16.10%的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由有关部门赞助,见表2。

3.4 人才培养是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建设的核心内容调查对象中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中专学历、年龄31~40 周岁占20%;大专学历、年龄41~50 周岁占41%;本科学历、年龄50 周岁以上占28%,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学历低的特点突出。同时,基层医疗机构极度缺乏既懂IT技术,又懂医学和医院管理的复合型人才[8],调查对象需求方面,希望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达到33%,希望以全脱产接受培训意愿的为11%,见图2。从调查的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结构上看,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的需要,若此种局面不能尽快改善,将导致现阶段已建立的信息化系统不能真正为基层医疗信息化服务,不能直接解决农民和居民医疗服务问题。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 又称医药信息学)[8]涉及医学、药物学和医院管理学等专门知识, 以及计算机科学和通信科学的知识,还涉及到许多相关的新兴学科,医学信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9],为解决农村和社区对复合性人才的急切需求,建议各级卫生管理部门积极与高校密切合作,集中人力和财力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青年专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10]。培训方法除了集中培训方式外,应充分利用远程医学培训的方式,既保证基层卫生工作者不脱离岗位工作,又借助远程医学教育平台获得定期的专项培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建设思路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制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1]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建设明确了建设路线。由于基层卫生机构因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之间其业务功能、建设水平、业务网络组织模式以及经济实力存在差别[11]。例如,在实地考察中发现,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信息服务功能建设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其表现为:个人健康档案内容较齐全,家庭健康档案内容按《规范》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通过健康档案挖掘服务对象潜在需求[12],扩大服务范围和内容,帮助农民、居民提高健康意识等方面还需做出不懈的努力。针对目前现状,建议各地区应本着统一设计,分步建设的方针,以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业务需求为宗旨,按照从易到难、急用先行的原则,采取不同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规范性建设策略与步骤,不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建设工作。

篇4: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 医院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R19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60-01

2012年新一轮医院信息化工作中提出了建立并逐步覆盖乡镇主卫生院一级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也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首次确定为支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支柱之一。多层人医院保障体系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医院作为医疗信息化应用和实践的主体,在医疗信息化推广和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着缺乏统一性,基础数据不能共享,技术人才的匮乏,医院的领导重视不够等问题。新医改政策的提出,在给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数字化医院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

1 数字化医院内涵

数字化医院简而言之就是指运用数字化的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以及各类应用软件, 采用最优化的工作流程, 能够系统、及时、准确以及便捷地对临床医疗服务和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 实现医院各项业务数字化运作和智能化管理, 并能与医院外部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的现代化医院。数字化医院具备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医疗、数字化服务三个概念, 主要特征为无纸化、无线化、无胶片化。信息系统是全院业务流程的重要支撑平台, 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 CIS) 、医学影像和通信系统( PACS)、电子病历系统(ERP)、护理信息系统(NIS)、检验信息系统( L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及远程医学系统( Tele-medicine) 等。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可为医院在管理方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 优化病人的就医流程,缩短病人的看病时间, 是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挑战, 也是未来医院的发展趋势[1]。

2 乡镇卫生院数字化建设面临若干问题

数字化医院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我国部分医院经过近些年的信息化建设, 已经建立数字化医院的基础, 正在向数字化医院的方向努力, 现阶段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乡镇卫生院的信息化建设, 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2.1 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缺失

就当前来看,我国大中型医院现在都基本建立了规模不等的HIS 系统、LIS系统、PACS 系统以及OA系统等, 但由于这些系统软件来自不同的软件厂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使得将信息整合、汇总、利用起来困难重重, 与此同时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乡镇卫生院的信息化建设更加困难,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网络和数据整合的问题,由于缺乏数据交换的手段,造成大量的病人基本信息及健康档案不能及时有效的被其他部门所使用, 更由于数据交换标准的缺少, 使得乡镇卫生院与医院间远程诊疗的形同虚设。因此乡镇卫生院信息化标准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偏远地方乡镇数字化建设的瓶颈。

2.2 专业人才缺乏,信息化使用及维护出现盲区

数字化建设是以人才为依托的,从信息化建设的设计到实施,以及信息化功能的应用整合,其过程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医院信息化建设目的是服务于医疗和管理的。这也就要求在医院信息中心工作的人员要同时具备医疗、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维护知识,这种人才在乡镇卫生院是很难找到的,乡镇卫生院简单的管理和维护人员就当前来看也十分缺乏。

2.3 总体规划不合理,建设不表难以实现

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十分重要,从数据安全、冗余、备份到流程的整体改造、各模块间的数据传输、数据共享以及建立分诊,减少门诊病人交费排队等。而当前我国部分医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存在缺少整体规划,一些病人检查的数无法第一时间上传至门诊工作站及住院工作站,没有达到应有的建设目标,病人可能不能真切感受到信息化的实惠和效率,反而在有的时候,会加深医患关系,结果是得不偿失。所以建设数字化医院必须把该项目看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来规划。而在乡镇卫生院也存在着病人信息不全,数据以点的形式存储,在数据整合上存在着困难。

2.4 缺少符合医院管理的业务流程标准

手工的业务流程存在涉及部门多、时间长、规范不合理等问题,与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流程不一致而发生冲突, 因此有些医院在软件开始使用后发现工作流程不合理,靠修改软件来适应工作流程,或者靠改变工作流程来适应软件需求,其实这都是错误的, 最终反而导致工作效率没有明显提高, 医疗服务和医院的管理水平也没有得到预期的改善。

2.5 其他

乡镇卫生院人员少,离市区远,有的地方没有互联网络,单机存储数据的安全、备分以及数据导入导出、与上级部门实现网络数据共享,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3 乡镇卫生院数字化建设主要对策

3.1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

在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基础上, 参照国外先进的信息标准化系统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 建立起适合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乡镇卫生院提供的数据,能够规范化,标准化,上级部门及其它医院能够读写乡镇卫生院提供的数据,做到数据共享。

3.2 打造医院信息化建设专业团队,异地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技术支持

数字化医院建设需要的是集医学知识和信息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医院信息部门的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远程访问或电话,指导乡镇卫生院信息技术人员或培训过电脑使用的医师,进行问题解决。

3.3 采用多种模式进行数据交换,扩大信息化数据覆盖面

有互联网的乡镇卫生院可以能过网络把数据上传至上级部门,在没有互联网的偏远乡镇卫生院,可以采取先单机录入数据,通过拷贝、导出等方法,及时把导出的数据送到上级部门,通过上级部门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进行多部门之间病人信息数据交换。

4 结束语

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任务,在建设中逐步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应根据各乡镇卫生院的需要抓重点、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要做到少走弯路,尽可能的把病人所有数据整合一起,实现双向转诊。使乡镇卫生院的信息化建设能够真正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道雄.浅析数字化医院的现状及发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Vo l1 24,No1 1,Jan 2011

[2] 杜方冬.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J].情报志,2009(5):42-43

[3] 韩国献.河南省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医学信息学,2007(20):1544-1555

[4] 陶炜.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医学信息,2011(3): 1141-1142

[5] 范启勇,王杰宁,邬惊雷. 数字化医院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框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57-58

篇5: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改情况汇报

*市卫生局:

我院根据卫生局印发《关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检查情况的通报》的通知要求,立即对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一次大检查,并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现将我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有人抓、有人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责任落实,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可操作性不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欠完善;对医护人员培训缺少系统的计划和相关记录。

整改措施:完善充实制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添加装修机房、增加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升级情况的说明,充实各项系统建设的内容;完善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机房、网络、人员、视频会议、卫生室监控等制度);制定对医护人员培训计划,做好相关记录。

(二)中心机房建设简陋且未独立,服务器老旧,各类设

备无标记。

整改措施:建设完善中心机房,进一步对中心机房进行升级改造,更好地与上级卫生平台对接,同时做好数据、信息安全工作,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并做好数据异地存储工作;对各类设备进行整理标示,对网线的走向进行标记。

(三)门诊医生站未对调用的健康档案进行合理使用;对于就诊的病人信息采用登记簿的方式记录之后再与公共卫生服务站进行交接,由公共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档案录入工作,临床科室对于健康档案的维护工作尚未真正开展。

整改措施:维护完善门诊医疗管理系统与公共卫生管理系统的对接,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对于就诊的病人信息由临床科室人员完成维护,使业务科室和公共卫生服务站紧密联系起来。

(四)无专用视频会议室

整改措施:我院正在进行门诊病房楼的扩建工程,完工后将建立专门的会议室。

(五)部分村卫生室监控掉线;部分卫生室操作员收费时一般只用默认的医生姓名,未根据开具处方的乡村医生姓名进行选择

整改措施: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落实职责分工,明确责任人进行专项管理;加强对卫生室操作员的培训监督,严格按照财务系统操作要求,统一收费医生姓名与处方医生姓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目标

通过此次检查,我院认识到了问题和不足,我院将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认真落实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切实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卫生信息化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培养和储备卫生信息技术人才,提升我院卫生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整体水平,全面促进和提升医疗服务,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和水平,树立医疗行业新风气。

篇6: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一、实施“卫生网络”工程,构筑和谐农村卫生大堤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卫生有了显著改善,但是,适

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村卫生体系还很薄弱,农村三级卫生网络不全,农村卫生站网底凋零,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县级卫生机构职能弱化,农村卫生基础地位不强。为改变这一现状,惠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实施以农村三级卫生网络建设为主的“卫生网络”工程。两年来,筹集卫生建设经费近15亿元,新建改建工作用房26万平方米,在建工作用房22万平方米,装备大型医疗设备286台(套)。

(一)强化职能。完善农村卫生网络建设之要,重在政府。惠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卫生工作,将加强我市农村三级卫生网络建设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经费保障机制。2003年,市委、市政府即把加强农村卫生网络建设列入《八项民心工程》。2004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实施意见》,这是我市建市以来首个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市农村卫生工作作了明确的政策宣示。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作目标的落实,早在我市《八项民心工程》实施之初,市委、市政府即建立了工作责任制,明确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2005年,市政府又将主要工作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印发全市执行,“卫生网络”建设工程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被列入责任考核范围。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农村卫生网络建设。2003年,市政府主要领导上任伊始,即首次在市卫生局召开市政府卫生工作现场办公会,并连续两年出席全市卫生工作会议,2005年8月,又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加快卫生重点项目和完善农村卫生网络建设事宜。各县(区)政府也纷纷召开了卫生工作现场办公会,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进行全面贯彻落实。

由于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我市形成了加快推进农村卫生工作的良好政务氛围和思想舆论基础。

(二)广筹经费。完善农村卫生网络建设之要,重在经费。为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我们广开渠道:一是落实政府投入机制。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省加大对我市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加大了补助力度,从2004年起,市政府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每年安排300万元卫生院改建专项引导资金,补助疾控体系建设经费4000万元(其中县级疾控中心建设经费600万元),补助市中心人民医院建设经费5300万元,各县(区)也相应加大了经费投入。据统计,两年来,政府投入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达3.9亿元,大大地改善了我市农村卫生面貌。二是强化自筹机制。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各级卫生机构在有限的业务收入中挤出建设资金。如博罗县长宁中心卫生院自筹500万元兴建新的住院和门诊大楼、添置必备医疗设备,院容院貌焕然一新,技术水平也跃上新台阶,真正发挥了中心卫生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县和惠东县人民医院则由政府提供贴息方式向银行分别贷款2亿元、5000万元和3000万元兴建住院大楼。两年来,我市自筹卫生建设经费达6.45亿元,为我市农村卫生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三是利用市场机制。根据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进各种不同所有制资本进入卫生领域,做大做强卫生产业,至目前,我们设置了11家民营医院,其中惠州协和医院投入4多亿元。此外,我们开展了捐赠活动,惠东县一位热心公益的老板捐款2500万元兴建了县医院门诊大楼,惠城区的台商捐赠50多万元用于装备乡镇卫生院救护车。对我市农村卫生建设作了有益的补充。

(三)分类指导。完善农村卫生网络建设之要,重在指导。我们对不同的类型施予不同形式的指导:一是做强龙头。严格按省标准建设县级疾控中心和医疗救治体系,市卫生局还与各县(区)政府签定责任书,目前,各项建设进展良好,今年可全部完成建设。同时,完成了卫生监督体系改革,全市卫生监督员定编176人(其中市卫生监督所97人),全部依照公务员管理,为全省卫生监督力量较强的市。二是激活枢纽。对全市15间中心镇卫生院按二级医院标准分三年进行改建,以进一步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将卫生院改建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山区薄弱卫生院建设,坚持雪中送炭、力避锦上添花。从而使我市卫生院建设协调、均衡地发展。三是夯实网底。市委、市政府已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对全市551间农村卫生站,按每间卫生站100平方米标准进行改建,并由财政按每间8万元标准对全市284间未设卫生站的行政村进行建设补助,其他卫生站也将给予定额补助,同时将全市1039个村卫生站的村医纳入村干部序列管理,由市财政每年投入630万元,对每位村医每月给予450元至600元的补助。预计不久的将来,我市农村卫生站将更加基强体固。

二、实施“人才兴卫”工程,巩固和谐农村卫生基础

针对我市农村卫生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等落后局面,从2005年起,我们实施了“人才兴卫”工程,制定了

用三年的时间培养和引进博士生10名、硕士生100名和本科生1000名的目标。为如期达标,我们力行“三改”,全面推进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之要,重在改革。一是建立竞争上岗制。2003年底,我们在全市统一开展了卫生事业单位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博罗县和龙门县对卫生院长实行全员竞争上岗,不拘一格用人材,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被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博罗县有6名卫生院长没能上岗也愉快接受了新的安排,中层领导干部和卫生院院长大专以上学历由竞岗前的69.7和52.8分别上升到竞岗后的83.9和91.2。二是建立聘任制。对竞争上岗和新入职干部职工实行全员聘任制,并试行人事代理制,打破“铁饭碗”、“终身制”,增强了危机意识,初步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工作局面。三是建立考录制。对新进卫技人员实行凡进必考制,以保证新进人员质量和堵住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仅2005年,通过考录制的卫技人员有160人,素质明显提升。四是建立激励机制。为鼓励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安心于基层,2005年7月,惠州市政府决定对山区卫生院具有大专、本科(或中级职称)和副高以上职称的技术骨干实行岗位补贴,每人每月分别给予300元、500元和800元的补助。山区龙门县在财政紧拙的情况下,每年安排50万元作为引进人才、提高卫技人员待遇经费。市皮防所则对引进的研究生赠送一套100平方米以上的新房,两年来,吸引了4名研究生落户。

改革唤发新生,博罗县九潭卫生院院长竞争上岗后,锐意进取,把一个频临破产的卫生院建设成可与二级医院媲美的综合卫生院。

(二)改变管理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之要,重在管理。一是推行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我们与广东医学院、汕大医学院、江西医学院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共建教学培训基地,两年来,全市共有665名医务人员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其中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138名、本科培训268名。此外,我们还利用惠州卫校这一平台为全市563名乡村医生进行中职学历教育。与此同时,加强了继续教育工作,两年来共有7000多名农村卫技人员接受了培训,受训率达88。为鼓励基层卫技人员进修,我们还规定,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上级机构培训减免费用。二是推行引进与挂职下派相结合。随着惠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受惠于良好的人文环境,惠州人才的“洼地效应”正在显现,面对机遇在握,两年来,我们延揽了292名本科或中级职称以上专业人员为我所用,并引导他们扎根农村地区,如惠东县以保证待遇的形式引进了72名本科生充实到卫生院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为推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对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死水微澜的单位,我们加大了干部调整力度,两年来,从各县(区)直医疗卫生单位中选拔了近30名作风好、懂业务、善管理、事业心强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业务骨干下派到卫生院任职或挂职院长,卫生院活力马上显现。干部调整既强化了卫生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班子建设,又推进了事业的发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管理催生活力,惠东县吉隆卫生院通过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在不增加病人负担的前提下,业务收入从2004年的1800万元大幅提高到2005年的2000多万元。

(三)改进工作作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之要,重在作风。一是通过创新载体转变作风。在提出创建文明行业“三三六六方略”和出台《惠州市卫生系统行风整治措施十六条》及实施“四心、五满意、六个一”制度的基础上,2004年开展了“百日优质服务竞赛”和“百日卫生服务进社区”活动,近期又推出了以创建“五型一先”,即“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和谐型”和“先进性”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新模式。形式反映了内涵,从2005年全市卫生系统“五十佳”医务工作者的评选结果看,90以上是农村卫生工作者或有农村工作经历。二是通过深入基层巩固作风。加大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力度,组织广大医务人员到基层、到一线去体察民情、感受疾苦。两年来,组织了300多名城市医务人员晋升职称前到卫生院工作1年,安排了14间县级以上医院对口帮扶17间贫困卫生院,认真开展了“党员下乡义诊”、“巡回医疗”、“卫生下乡”等活动,派出下乡医疗队512支、医务人员12000人次,送药价值177.4万元,诊治农民53.5万人次。荡涤了医务人员心灵,提升了服务意识。

作风带来显效,市卫生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03“文明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4-2005“文明单位”。

三、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提高和谐农村卫生水平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健康保障能力,是农村卫生工作的归宿。近年来,我们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为载体,大力推进各项农村卫生业务工作,常谋兴利除弊之策,农民健康水平有了新提高,居民期望寿命提高到74.94岁,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

(一)致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之要,重在保障。我们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农民最重要健康保障措施之一,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县(区)统筹、多方筹资、宣传发动、规范管理和服务保障”等“六大机制”,推动了我市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市级对每参合农民的补助从2004年5元提高到2005年的7元,再到2006年拟提高到10元,三年分别安排450万元、850万元和1400多万元市级引导基金,覆盖率从2004年的46.1跃升到2005年的61.6,2006年将达75以上。建立合作医疗制度以来,我市共有3.6万参合农民享受到了住院报销,报销费用3800多万元,救助785人,发放救助金159万元。2005年9月,又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惠州市百万参合农民免费体检活动”,共检农民63.2万人,占应检人数的62,发现需住院治疗农民2336人,送药10.1万元。

(二)致力解决群众“看病贵”。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之要,重在减负。“看病贵”是困扰广大人民群众的难点问题,农民有病看不起屡见不鲜。2005年3月,经深入调研,我局正式出台了《关于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减轻病人负担的若干意见》。规定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和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不得超过规定比例,实行业务收入和药品收入总量控制,凡医疗费用高于全省同等同类医院平均水平的,其医疗费用一律实行零增长;禁止经济指标与奖金直接挂钩,严惩收受药品回扣和开单提成,对处方实行最高限价制度;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示制度,定期进行内部通报和在媒体公布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情况;对全市9间县级以上医院实行辅助检查结果认同制度等十项措施。通过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我市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受到了遏制:2005年上半年全市每门诊人次费用、出院病人平均住院费用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元、114元,下降幅度达20.75和2.95,占我市医疗业务收入大头的市中心人民医院在门诊和住院人数比上年增加16的情况下,业务收入只增长了8,患者医药费用明显降低。此项工作受到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华元同志的好评。

(三)致力推进预防保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之要,重在预防。多年来,我们把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贯穿于农村卫生工作之始终:一是疾病控制工作取得新进展。消灭了丝虫病、基本消灭麻风病、稳定控制人间布氏病、连续11年无野毒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开展结核控制工作以来,共有8.5万名可疑患者接受了免费体检,免费治疗结核病农民1.5万人。防止了SARS向农村扩散,几年来无霍乱疫情。卫生院规范化门诊建设如期推进,农村儿童计免接种率达95以上。全市农村饮用清洁水普及率达98.7、自来水普及率达72、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7。二是卫生监督工作有了新发展。在小金口、水口、陈江、石湾等中心城镇设立了卫生监督分所,并准备在其他中心镇和经济发达的乡镇设立卫生监督分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两年来,组织了多项大规模的食品卫生和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取缔无证经营饮食摊档和地下食品加工窝点71个,没收和封存各种伪劣及“三无”食品262吨,取缔无证诊所626间,没收药品1498箱、医疗器械638件,提高了农村卫生安全保障。三是妇幼保健工作得到新拓展。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农村住院分娩率达95,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篇7: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关于开展2014年度“建设群众满意的

乡镇卫生院”活动情况的通报

各市、绥中县、昌图县卫生计生委(卫生局):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14〕46号)精神,2014年9月15日,我委下发了《关于印发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辽卫发〔2014〕37号,以下简称《通知》),9月23日召开启动会,部署和推进我省各地全面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阶段目标完成情况

按照《通知》要求,经县级申报、市级审核,各地共推荐111所乡镇(中心)卫生院作为2014年度达到“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标准候选机构。省卫生计生委委托省卫生工作者协会作为第三方机构组成4个专家组,于2015年3月24日至31日对全省14个市和2个省直管县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

院的面貌焕然一新;铁岭市熊官屯卫生院新建400平方米业务用房,解决了科室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葫芦岛市暖池塘镇中心卫生院投入500多万元,购置医疗设备、修缮房屋,设置通风换气装置和玻璃板房顶,保证空气流通和日照,建立了集中供氧系统;锦州市罗罗堡镇中心卫生院投入37万元,改造环境、增添设备。复核的16所乡镇卫生院房屋面积、医疗装备都达到了国家标准,普遍装备了X光机、B超、彩超、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洗胃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医院的基层设施和医疗装备得到进一步改善。

各地乡镇卫生院以“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为契机,美化环境,统一标牌,信息公开,着装整洁,医院的就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为群众提供了优美、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在创建活动中,各地都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药品管理、感染管理、医疗差错事故防范等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行政管理和诊疗行为。由于落实了各项制度,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护理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门诊、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入院出院诊断符合率、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处方合格率等质量指标都有所提高。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加强,管理更加规范 复核的乡镇卫生院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纳入医院的统一管

调查,就医意愿、就医有效性、就医经济性、就医安全性、就医方便性等方面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

三、活动取得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各地均成立了活动领导机构,制定了活动方案,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度,本溪市田师傅中心卫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媒体对创建活动进行测评,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媒体的监督。

(二)提高创新,树立典型

我省将“辽宁省示范乡镇卫生院”与“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相结合,提高评分标准,在群众满意的基础上创建示范,树立标杆,3年内全省创建30所“辽宁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形成比学赶帮、争创示范的浓厚氛围,发挥示范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全面提升“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的实施效果。

(三)强化督导,注重实效

沈阳、营口、大连、丹东等市(县、区)均组织专家队伍,深入各乡镇卫生院,面对面的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导,限期整改,收效显著。

(四)认真整改,不走过场

参加创建活动的乡镇卫生院均能对照标准查找问题,制定措施,认真整改。鞍山市析木中心卫生院在创建活动中,召开全院动员大会,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制定了五条整改措施,深受

强化指导和督导,确保创建活动的连续性、实效性。

三是突出重点,简化评分标准体系。根据此次现场复核情况,适时调整和简化建设评分标准体系,将一些常规工作不列入评分体系,以群众最关心的医疗服务质量、医德医风、医疗安全、医疗费用、就医环境、便民利民等措施作为评分重点,既体现创建活动的目的,更便于各地在推动此项活动中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附件:辽宁省2014年度“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名单

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 2015年5月29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抄送:国家卫生计生委

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 2015年5月25日印发

43.宽甸满族自治县八河川镇卫生院 44.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中心卫生院 45.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浪头镇医院 46.东港市精神病医院 47.东港市大东卫生院 48.东港市椅圈卫生院 锦州市

49.松山新区巧鸟卫生院 50.凌海市阎家镇中心卫生院 51.北镇市罗罗堡镇中心卫生院 52.北镇市中安镇中心卫生院 53.北镇市高山子镇中心卫生院 54.义县瓦子峪镇卫生院 55.义县高台子镇卫生院 营口市

56.盖州市九寨镇中心卫生院 57.鲅鱼圈区芦屯镇平安卫生院 58.老边区路南镇卫生院 59.老边区柳树镇中心卫生院

60.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沿海街道卫生院 61.大石桥市虎庄镇卫生院 阜新市

62.阜蒙县东梁镇中心卫生院 63.阜蒙县于寺镇中心卫生院 64.阜蒙县旧庙镇中心卫生院 65.阜蒙县泡子镇中心卫生院 66.阜蒙县大巴镇中心卫生院

67.彰武县哈尔套镇中心卫生院、68.彰武县后新秋镇中心卫生院、69.彰武县东六镇中心卫生院 70.彰武县章古台镇中心卫生院 辽阳市

71.辽阳县穆家镇卫生院 72.辽阳县兴隆镇卫生院 73.灯塔市佟二堡镇中心卫生院 74.灯塔市柳条镇中心卫生院 铁岭市

75.西丰县安民镇卫生院 76.西丰县平岗镇中心卫生院 77.西丰县天德镇卫生院 78.开原市八棵树镇中心卫生院 79.开原市业民镇卫生院 80.铁岭县大甸子镇中心卫生院 81.铁岭县熊官屯镇卫生院 朝阳市

篇8: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近日山东省考察团在吉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领导陪同下, 来到梅河口市考察学习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考察团首先对梅河口市山城分所及大湾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机打出证情况及在产地检疫环节和流通环节“动监e通”的应用情况进行考察, 并听取了“动监e通”基本情况的专题汇报, 随后观看了无害化处理环节“动监e通”电脑审核现场操作, 并到杏岭分所考察电脑填写各项工作记录单及监督检查的操作, 最后来到杏岭乡鲍家村一户养猪场, 观看通过“动监e通”移动终端进行无害化处理申报、审核现场演示。

通过两日考察学习, 山东省动物卫生监督所考察团对吉林省在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考察工作圆满完成。

篇9:卫生信息化进入大建设时期

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卫生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1年卫生统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全国2011年卫生统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出部署,并重点提出“全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导各级卫生部门在2011年做好四方面工作:制定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强卫生信息标准建设工作、实施2010年卫生信息化专项建设工作和加强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笔者认为,随着国家在政策落实、标准制定、资金保障等方面对卫生信息化的不断支持,全国卫生信息化已经进入大建设时期。

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将全面推进

《通知》指出,各级卫生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和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等深化医改的配套文件”,加强顶层设计,体现惠及居民,“从框架设计、业务内容、实现路径和建设方式上” 推动以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五大业务领域为重点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解读:2011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卫生信息化而言亦不例外。卫生信息化的论证和规划十分重要,各地不仅要抓紧发展规划和配套文件的制定,而且要有积极适应医疗卫生改革新形势、新任务的系统论证和整体安排。信息化是一个发展过程,信息化建设目标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通过一个工程一次完成,特别是由于卫生信息化具有参与者多、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和需求变化快等方面的特点,因而需要一个好的发展蓝图作为指引,引导各个系统、各个领域和各个单位在不同层级上,按照顶层设计要求,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信息化建设将成为卫生“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着力点,为国家制定的2020年每个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信息标准制定呼唤第三方咨询商参与

《通知》指出,各级卫生部门“要组织专家做好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卫生信息平台为重点的有关信息标准与规范的修订完善工作”,要“强化对医改信息化重点工程的建设指导与行业规范化管理”。

解读:标准化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建立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如同建筑工程需要设计机构一样,通过总体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楼房建设实施成功率;而缺乏信息化咨询机构的规划和指导,将导致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成功率较低。随着卫生信息化向深度和广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卫生管理部门聘请专业咨询机构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如果没有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标准,必然导致信息交换共享成本迅速飙升,甚至成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障碍。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委托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对卫生信息化全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管理,可以起到降低信息化建设风险、控制建设经费、保证进度和质量的作用。相信在中国卫生信息化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多的第三方信息化咨询机构必将服务于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域。

卫生信息化专项建设工作将加快落实

《通知》指出,各级卫生部门要“做好本省、市、本地区项目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并对“中西部地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西部地区县级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等2010年信息化项目提出加快落实的要求。

解读:2010年,卫生部初步确定“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路线图,即“3521”工程。卫生部将分3个阶段推进上述工作。2010-2011年的重点工作是组织研究制定“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充分调动地区积极性,选择上海、浙江等省市作为试点地区,大力推进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选择部分医院开展远程医疗试点工作,逐步制定完善医疗责任认定、患者隐私保护等法律法规等。通过加快推进这些专项工作,实现重点应用突破,为未来五年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打下基础。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促进信息资源整合

《通知》指出,各级卫生机构要“要制定本级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方案,并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为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解读:新医改方案提出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因此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实现区域内各业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是卫生信息化工作的当务之急。各级卫生部门应积极开展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案制定与实施,重点考虑组织和引导卫生信息资源开发,推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通过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可以一定程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也便于管理部门实现对临床路径、财务、药品、业务的监管,为决策者提供统计数据、决策依据和分析手段,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改革进程。

从十七大到新医改,再到2010年卫生部标准制定的大爆发,可以说,近年来政府部门对民生健康和卫生信息化高度重视。从2008年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对卫生信息化的支持,到新医改的8500亿,再到医改信息化和“十二五”卫生信息化的专项资金,可以说,政府部对卫生信息化不仅有政策支持,更落实到资金的支持。2010年,卫生部也完成了“十二五”卫生信息化规划编制工作,初步确定中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路线图。未来五年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层次之多、项目之广将是史无前例的,是我国卫生信息化近30年发展基础上的一次飞跃。可以确信,信息化在相关规划和有利政策的驱动下,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

篇10: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况汇报

为了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我院领导班子廉洁自律意识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自性,扎实有效地推进我院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根据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干部行为入手,在全院范围内普通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严格实行政务公开,狠抓行风建设,切实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推动了整体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建立了健全组织机构,明确了一把手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对分管股所和业务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各科室分工协作各负

其责,协助院和党支部抓具体工作。

(二)严格教育,强化自律意识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关键是搞好教育。我们在抓党风廉政建设中,结合市委部署的党员培训、政风行风民主评议等活动,在教育内容上注重一个“实”,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七大精

神、《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形象教育问题》和《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四项制度》等法律法规。增强反腐倡廉的责任意 识。

(三)强化管理,规范廉洁从政行为

1、任务分解,责任到人。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对一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院领导按照各自的分工,对分管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结 合实际,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2、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建立健全 “六公开”、“八不准”,通过制度约束人、制度管理人,规范了办事程序,规范了从业行为,使机关人员的言行举止有规可依,依规运行。

3、开展活动,狠抓落实。经常开展“敲警钟、提个醒”活动,把此项工作与业务建设、民主评议行风、执行规章制度等工作相结合,在结合中抓落实。活动前,既布置工作任务,又强调党风廉政建设与执法工作纪律;活动中,既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又督查执行纪律落实情况;活动结束后,把党风廉政建设和执法工作纪律落实情况纳 入考核内容,一并总结考评。

(四)规范监督,确保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

把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制度约束相结合,形成对权力运行的比较完备的监督体系,做到时时有监督,事事有监督。定期召开班子成员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全体人员民主生活会。会上,对阶段性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检查和责任

考核。定期不定期地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采用百分考核制等方式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干部业绩 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增强了责任制的权威性。

总之,在各项工作机制的约束下,我们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到了实处。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院领导班子成员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廉洁自律,为全体人员做出了表率,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责任变成全体人员的自觉行 动,机关工作成效显现。

二、工作体会

上半年,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归纳起来 主要得益于三方面。

首先是加强领导。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目标,成立了院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大会,认真学习了市政府一系列文件,统一干部职工思想,做到了“思想认识、人员力量、组织措施”三到位。其次是落实责任。我们在搞好2010年行风评议的基础上,对2011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坚持党支部书记、院长带头抓、负总责,负直接责任,其他成员协同抓,各负其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第三是强化考核。坚持每年考核两次,凡因违反廉政纪律出现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制,一律不能评先树优,并严肃追究责任。第四,实施交流汇报制度。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

三、今后打算

总之,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距离上级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下基层调查研究还比较少,协调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办法不多,思路不宽,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廉政教育还有薄弱环节,有些科 室对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针对性还不够强等,都需要我们在下半年 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与改进。

下半年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下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安排意见,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责任到人,采取有关措施,确保全年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强化监督措施,进一步推进教育、制度 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建设。

3、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的监督,定期分析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确保党 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到实处。

篇11:国家数字卫生建设情况汇报

“数字卫生”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县于2009年7月与浙江数字卫生研究院签订了《国家数字卫生项目课题合作研发任务书》,成为国家级数字卫生示范县(市、区)之一,共同参与“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在仙居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开展了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区域数据中心、区域医疗、双向转诊、电子病历系统、临床路径及远程教育等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数字卫生项目建设情况

1、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我县于2006年开始自行研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电子化率达95%。2007年,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等多家国家级、省、市媒体对仙居的农民健康工程专门作了采访报道,其中电子健康档案也是亮点之一。根据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的要求,我们于2009年底开始对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进行了升级,于2010年5月已完成软硬件升级、数据迁移及应用培训。目前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项目组统一研发的电子健康档案软件。截止2010年年底,我县共建立家庭电子健康档案148108户,个人电子健康档案495742份。我县电子健康档案有以下几个特点:

(1)建档率高。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495742份,建档率达100.7%(其中约2%为死亡人口),93%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已上传至省 卫生厅数据库。

(2)建档质量高,数据翔实。①慢病管理到位。我县自2010年开始对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进行一人一册的专案管理,此举在台州市领先,其中98%以上的慢病信息已录入电脑进行管理。②体检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两年一度的免费健康体检,80%以上已录入电脑。③妇幼保健实现电子化管理。2010年对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电脑化管理开展了试点,约50%的保健对象资料录入了电脑,今年将加大力度,力争妇幼保健电子化管理率达80%以上。④传染病专项档案电子化管理。仙居县是国家重点传染病防治项目示范县,按照要求,2010年开展基线调查25万份,其中已22万多份已录入电脑,此外,8000多人次的体检结果也已全部录入电脑。

(3)采用了虚拟机技术。上传至省卫生厅的服务器采用的是UNIX系统,需要配置专门的服务器。由于我县经济落后,我们经多方请教,反复试验,成功应用了虚拟机技术,在电子健康档案应用服务器上搭建一个虚拟服务器,用来上传电子健康档案,有效节约了费用开支。

2、双向转诊平台。我县于2010年初建立了双向转诊平台和视频会议系统。为更好地实施双向转诊系统,局里专门下发了《仙居县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实施方案》,对诊断不明或没有能力医治的病人,中心、乡镇卫生院通过双向转诊网络平台,直接上转至县级医院作进一步治疗;县级医院对确诊的慢病患者和术后康复期的患者,同样通过双向转诊网络平台,转到乡镇卫生院继续康复治疗,提高县级医院病床使用效率;对出院患者,通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排人员随访,并通过双向转诊平台及时反馈随访信息。2010年在县人民医院和下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双向转诊试点,至春节前已下转病人103人,上转151人,既提高了县人民医院住院病床的周转率,也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2011年将逐步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

3、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系统。我县于2010年初建立了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在我县各部门尚属首次应用。2010年通过该系统召开了8次全县卫生系统视频会议,有效节省了会议时间和费用。此外,我们还将该系统延伸到远程培训、健康教育俱乐部的应用。通过该系统举办了6期健康知识讲座,花费少量的成本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均反映良好。

4、区域诊断平台建设。根据医改要求,结合我县地域广、乡镇多、城乡差距大、基层卫生基础薄弱的实际,借助 “国家数字卫生”技术,提出了以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改革为重点的发展模式,即“城乡联体、乡村连片”一体化发展模式(郑继伟副省长对此专门予以肯定并作了指示)。通过建立县域诊断平台,由诊断(会诊)中心负责全县范围内的各种诊断工作,实现诊断技术城乡共享,使全县医疗质量全面提高。目前已建成全县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并投入试运行,已在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以及横溪、白塔、下各三家装有CR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医学影像联网,基层社区服务中心对患者所做的X线和CT检查,将疑难病例可以通过该系统上传到影像诊断中心,由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医师进行把关,目前已审核400多人次。此举既提高了基层医疗单位的业务水平,又方便了群众,使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也能享受到县级 医疗的医疗技术,实现了医疗技术城乡共享。心电诊断中心正在安装调试中,预计近期可投入试运行。

5、网上办公(OA)系统。我县于2007年初建成了网上办公(OA)系统并投入运行。通过OA系统,实现了无纸化电子公文。除了人事任免和保密的文件,局里所有公文都通过该系统下发,公文的发布和阅读都非常方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有效节省了纸张和印刷费用,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6、数字图书馆系统。数字图书馆也称电子图书馆或者网络图书馆,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网上远程学习教育,向读者提供信息的检索、阅读、下载等功能。为提高医疗质量,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培养,我局于2010年建设了数字图书馆,目前全系统已有800多名干部职工已注册使用该系统。数字图书馆的建成,为全系统干部职工构建第二学习教室,满足大家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需求,对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大有裨益。

此外,区域HIS、医生工作站、数据中心、电子病历系统、临床路径等项目建设也正在积极筹备中。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县数字卫生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离 “数字卫生”建设的要求,达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是思想认识滞后。少数领导和职工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信息化建设不赚钱,是一种烧钱的行为,信息 化建设存在不平衡性和滞后问题。

二是资金存在缺口。仙居县为全省欠发达县之一,财政困难,虽然现在各级领导对卫生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都比较高,对信息技术也寄托了较高的希望,但由于投资费用较大,在资金上还存在较大的缺口,难以跟上形势发展的需求。

三是人员力量不足。一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卫生系统专业人员基本以卫技人员为主,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基本没有储备,上级也没有与信息化建设有关的科室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的政策支持。二是卫生技术人员对计算机知识还比较缺乏,特别是基层的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卫技人员,在使用过程还有较大的困难,阻碍了卫生信息化的正常应用和健康发展。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在整个卫生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建议上级出台相应政策,设立专门的科室和人员编制。同时,还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是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由于规范标准严重滞后,各家公司的标准不统一,系统与系统之间各自为营,信息资源无法共享,阻碍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下一步打算

根据“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组的统一要求,我们要做好现有系统的应用和维护,并逐步开展数据中心、电子病历、区域HIS的建设。

1、开展机房改造。今年计划对原有的机房按标准进行改造扩容,使机房管理更科学、更规范,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2、进一步完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①进一步充实内容,规范电子 健康档案的项目;②与临床诊疗系统对接,进一步用活档案。③在合适的条件下开放居民个人档案自助查询管理。

3、大力推进区域诊断平台建设。全县计划建设6个诊断中心,分别是影像、心电、检验、病理、超声及内镜诊断中心。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初步建立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中心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卫生技术,逐步建立病理、超声、检验、内镜等诊断(会诊)中心,进一步有效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

4、充分运用双向转诊和视频会议系统。要充分发挥双向转诊平台的作用,达到县级医院和社区的优势互补;同时运用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远程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5、开展医生工作站建设和数据中心建设。一是逐步在全县各医疗单位开展医生工作站建设,实现无纸化处方。二是通过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医生工作站与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对接,使医生在看病时也能了解到病人的基础情况和体检情况,同时病人的相关信息也能自动转入到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6、开展区域HIS建设。结合医改工作,建立全县医疗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和药品配送管理平台。

上一篇:我也谈谈我的注税经验,与大家下一篇:2018学校教科研工作会议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