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

2024-06-19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通用8篇)

篇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对此次会议精神的学习,我深有感触。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着力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推动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此,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做到下面几个方面。要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要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要响应党的号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满怀信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篇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 1

化建设新局面。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四、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

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五、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六、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八、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

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九、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篇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

一、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略)

二、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从我国国情出发, 坚持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 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制体系,为建立现代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充分考虑各方面诉求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兼顾改到位和保稳定。 通过改革,建立健全电力行业“有法可依、政企分开、主体规范、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监管有效”的市场体制,努力降低电力成本、理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打破垄断、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实现供应多元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安全可靠性,促进公平竞争、促进节能环保。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路径是: 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 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 继续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可靠。 体制机制设计要遵循电力商品的实时性、无形性、供求波动性和同质化等技术经济规律,保障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动态平衡,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提高电力安全可靠水平。

坚持市场化改革。 区分竞争性和垄断性环节,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开展有效竞争,培育独立的市场主体,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电价机制,激发企业内在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坚持保障民生。 结合我国国情和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充分考虑企业和社会承受能力,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 妥善处理交叉补贴问题,完善阶梯价格机制,确保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价格相对平稳,切实保障民生。

坚持节能减排。 从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全局出发,积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能效管理, 完善有序用电和节约用电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 强化能源领域科技创新, 推动电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结构优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

坚持科学监管。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管理重点放在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实施,加强市场监管。 完善电力监管机构、措施和手段,改进政府监管方法,提高对技术、安全、交易、运行等的科学监管水平。

三、近期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一)有序推进电价改革,理顺电价形成机制

1、单独核定输配电价。 政府定价的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和网络自然垄断环节。 政府主要核定输配电价,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2、分步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放开竞争性环节电力价格, 把输配电价与发售电价在形成机制上分开。

3、妥善处理电价交叉补贴。 结合电价改革进程,配套改革不同种类电价之间的交叉补贴。 过渡期间,由电网企业申报现有各类用户电价间交叉补贴数额, 通过输配电价回收。

(二)推进电力交易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

4、规范市场主体准入标准。 按照接入电压等级,能耗水平、排放水平、产业政策以及区域差别化政策等确定并公布可参与直接交易的发电企业、售电主体和用户准入标准。

5、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多方直接交易。 (略)

6、鼓励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机制。 构建体现市场主体意愿、长期稳定的双边市场模式,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干预市场主体的合法交易行为。

7、建立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新机制。 适应电网调峰、调频、调压和用户可中断负荷等辅助服务新要求,完善并网发电企业辅助服务考核新机制和补偿机制。

8、完善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机制。 (略)

(三)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形成公平规范的市场交易平台

9、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电力技术特性定位电网企业功能。 (略)

10、改革和规范电网企业运营模式。 电网企业不再以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收入来源, 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 确保电网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收益水平。 规范电网企业投资和资产管理行为。

11、组建和规范运行电力交易机构。 (略)

12、完善电力交易机构的市场功能。 电力交易机构主要负责市场交易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负责市场交易组织,提供结算依据和服务,汇总用户与发电企业自主签订的双边合同,负责市场主体的注册和相应管理,披露和发布市场信息等。

(四)推进发用电计划改革,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13、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 (略)

14、完善政府公益性调节性服务功能。 政府保留必要的公益性调节性发用电计划,以确保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 确保维护电网调峰调频和安全运行,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依照规划保障性收购。

15、进一步提升以需求侧管理为主的供需平衡保障水平。 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的方向,从需求侧和供应侧两方面入手,搞好电力电量整体平衡。

(五)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业务

16、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 按照有利于促进配电网建设发展和提高配电运营效率的要求, 探索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的有效途径。 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 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配电业务。

17、建立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略)

18、多途径培育市场主体。(略)

19、赋予市场主体相应的权责。 (略)

(六)开放电网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

20、积极发展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主要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融合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系统消纳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21、完善并网运行服务。 (略)

22、加强和规范自备电厂监督管理。 (略)

23、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 (略)

(七)加强电力统筹规划和科学监管,提高电力安全可靠水平

24、切实加强电力行业特别是电网的统筹规划。 (略)

25、切实加强电力行业及相关领域科学监督。 完善电力监管组织体系,创新监管措施和手段,有效开展电力交易、调度、供电服务和安全监管,加强电网公平接入、电网投资行为、成本及投资运行效率监管,切实保障新能源并网接入,促进节能减排,保障居民供电和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加强和完善行业协会自律、协调、监督、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在政府、用户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26、减少和规范电力行业的行政审批。 (略)

27、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 加强市场主体诚信建设,规范市场秩序。 有关部门要建立企业法人及其负责人、从业人员信用纪录,将其纳入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使各类企业的信用状况透明、可追溯、可核查。 加大监管力度,对企业和个人的违法失信行为予以公开,违法失信行为严重且影响电力安全的,要实行严格的行业禁入措施。

28、抓紧修订电力法律法规。 根据改革总体要求和进程,抓紧完成电力法的修订及相关行政法规的研究起草工作,充分发挥立法对改革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

四、加强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实施

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关系经济发展、 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整体设计、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试点先行的要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改革规范有序、稳妥推进。

(一)加强组织协调。 完善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改革工作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明确中央、地方、企业的责任,确保电力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二)积极营造氛围。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加大对电力体制改革的宣传报道, 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浓厚氛围,加强改革工作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凝聚共识、形成工作合力。

篇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

新看点1:建立“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决定》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例.(2012年高考江苏政治卷·10)如图2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

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 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以社会结构类型的转变为背景,考查有关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说明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加大,低收入人群减少。排除①项,因为改革税制是调节过高收入的主要手段,不会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②项正确,因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③项正确,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可以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促进社会公平;④项错误,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不会改变收入差距,当然也不会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新看点2: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

《决定》提出,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明确了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内容。

例.辨析: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参考答案:①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国家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在经济中的作用。但财政收入的增长要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最终将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财政收入的多少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能促进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②财政收入增加有两个原因:一是GDP增加。因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来自税收。GDP增加,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税收自然就会增加,于是财政收入就会增加。从这方面来看,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因为财政收入越多说明GDP越高。二是国家实行了紧缩的财政政策,如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等。在紧缩财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也会增加。但是财政政策应根据一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制定,从这方面来看,不能说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新看点3:股票发行将推行注册制

《决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资本作为基础性资源,在配置中更应凸显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近一两年来,市场对实行注册制的呼声很高,监管层也多次透出未来要推行注册制的信号。

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注册制改革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①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股市市场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就是国家对股票发行的过度行政干预,股票发行注册制首次列入中央文件,将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重大影响,必将释放资本市场活力。②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股票发行由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并不意味着发行标准的降低和监管的放松。相反,注册制对事后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以更加严格的监管维护市场健康运行。虽然注册制的真正实施还有待证券法的修改,但注册制蓝图带给资本市场的变革已经可以预期。理顺关系,该市场的归市场,该监管的归监管,资本市场的活力将由此得到释放。

新看点4:民资办银行由“探索”变“允许”

《决定》提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例.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是近期市场热议的话题。2013年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

从社会再生产方面分析民办银行设立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经济生活有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②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是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之举,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对于完善市场环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③把民办银行的作用放到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中,当然要将其与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理解。

新看点5:政绩考核不以“GDP”论英雄

《决定》指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例: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张其佐表示:“在考虑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包括环境、生态、安全生产甚至新增债务等指标,任何以牺牲环境、人民健康等为代价创造的‘GDP,再不能成为官员升迁的‘垫脚石。”

为什么中国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今后将不能再唯“GDP”论英雄?

参考答案:①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GDP的增加,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大小的唯一指标,而忽视社会全面进步的做法是片面的。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②中央此次明确在增长导向上“纠偏”,特别是加大了除GDP增长以外经济、社会、环境保护、人民生活等综合发展的考核指标权重,这一新的“指挥棒”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③一个地方的人民生活水平、社会治安状况、人民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贫富差距状况、公平民主程度等才是政府官员政绩水平的真正体现,而这些单单通过GDP是无法体现出来的。因此,评价地方的发展成果、考虑干部的升迁,再不能将GDP作为唯一标准。要既看当前,又着眼长远,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endprint

新看点6:力促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例:《决定》指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为什么要突出强调支出责任?这对我国公民提出了怎么的要求?

参考答案:①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突出强调支出责任,实际蕴含了“钱由谁来花更合理”的意思。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财政就是全国人民的财产。国家通过税收集中起来的资金,归全国人民所有。通过财政预算的再分配,为全国人民的利益服务。国家通过预算支出的安排,把税收集中的资金用于巩固国防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用于国家经济建设,用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②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新看点7:自贸区不断“扩容”

《决定》提出,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例.中国是贸易大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自贸区的建立将创造新的要素转移和资源配置模式,开放的尺度也将更大,能够释放新的政策红利,创造新的增长极。从这个角度看,上海自贸区的正式获批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意义不亚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成立。

面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参考答案:①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互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③我们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④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新看点8:从“16字”到“20字”

《决定》提出,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专家认为,《决定》中涉及的政府职能和作用可概括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同过去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相比,《决定》新增了“环境保护”要求。)

例.(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一 高二(1)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A市政府应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4)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参考答案:(1)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关注民生,尊重民意。②政府要切实履行好职能,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优化生态环境。③政府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

(2)观点一: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经济建设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③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该观点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只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

观点二:①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②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③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该观点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只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经济建设。

(3)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勤俭节约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②文化发展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4)①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违背了客观规律,危害了人民利益。

新看点9: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例.目前,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统一,特别是集体建设用地基本被排斥在土地市场之外。改革现有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推动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与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平等权益,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的基础性作用。

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哲学依据。

篇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

大问题的决定

专题演练

时事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李长春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 1

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就是“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质。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四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五是坚持改革开放,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模拟练习: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四个更加: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2)四个越来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P11)

(3)三个关系 :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4)着眼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深入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决定》从8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包括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怎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2)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P97)

(3)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5)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6)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7)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

(8)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

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P113)

3、从哲学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或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全会着眼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深入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两重性)。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决定》作为正确意识,必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着推动作用。

(3)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全会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也体现了《决定》作为正确认识必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起着推动作用。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但属于非对抗性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5)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文化体制改革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体现了上述要求。

4、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中共为什么要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

(1)中共具有领导和执政地位,作出这一决定,体现了上述地位。

(2)因为中共的性质和宗旨。

(3)中共坚持三个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

(4)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体现了中共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篇6: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

答题者:

1、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

2、2013年4月,(中央政治局)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

4、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5、《决定》在框架结构上,按条条谋篇布局。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16)个部分,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第二至十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是分论。(第十六)部分构成第三板块,讲组织领导,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6、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8、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9、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10、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办公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篇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

2013年11月12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下午3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闭幕会,出席全会的中央委员经表决,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全文于11月15日公布,共16个部分、60条、300多项改革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鲜明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大举措。这是我国发展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是一篇充满着马克思主义光芒的历史性文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历经半年多时间起草,千锤百炼后的《决定》可谓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大约2万字的篇幅、15个领域60项具体任务,每一句话都是改革,或者是一个改革方向、或者是一个改革目标、或者是一个改革举措,落实下去都会对该领域发展和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影响,有些甚至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

这就是《决定》的16个部分内容。

在框架结构上,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16个部分,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第二至第十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第十六部分构成第三板块,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其中,在第二板块中,经济方面共6条(第二至第七部分),政治方面共3条(第八至第十部分),文化方面1条(第十一部分),社会方面共2条(第十二至第十三部分),生态方面1条(第十四部分),国防和军队方面1条(第十五部分)。

从这些改革的内容所涉及到的方面可以看出,这次改革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6次三中全会都不相同。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这次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全面”二字就可以从这看出来。

同时还可以看出来,《决定》确定的15个方面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方面,1个是与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文明体制,占了所有改革任务的近一半。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杨伟民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将发挥“火车头”作用,带动牵引其他领域的改革。

杨伟民分析说:之所以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是因为当前中国存在的最突出最根本问题还是发展问题。中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也在变化,只有加快经济领域改革才能释放更多发展动力。

关于这次改革,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首次系统的阐释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当前中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形势十分严峻,这背后有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的深层面制度原因。《决定》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源头、过程、后果的全过程,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和重点任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的网站上有一篇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非常详细的解读,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比较多,大家可以自己上网查阅。我搜集了一些改革的比较热议的看点,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首先是经济方面。

1、从农村再突破

《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2、传递财税改革新信号

《决定》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将推进增值税改革,调整消费税,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

3、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

《决定》提出,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决定》明确了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内容。

4、股票发行将推行注册制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 比重。

5、允许民资办银行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6、自贸区不断“扩容”

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第二是民生方面。

1、生育政策作出调整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渐进式延迟退休”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3.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

4、消除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5、户籍改革破除城乡壁垒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6、让更多人迈入“中等收入阶层”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7、及时公布环境信息

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个是行政方面。

1、政绩考核不以“GDP”论英雄

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过度重视GDP数据,有的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甚至造假,这样的GDP毫无意义,也不可持续。中央此次明确在增长导向上“纠偏”,特别是加大了除GDP增长以外,经济、社会、环境保护、人民生活等综合发展的考核指标权重,这一新的“指挥棒”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评价地方的发展成果、考虑干部的政绩升迁,再不能将GDP作为唯一标准。

2、政府职能转变凸显新内涵

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专家认为,决定中涉及的政府职能和作用可概括为 “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清晰的界定了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也凸显了新的内涵。同过去相比,新增了“环境保护”这一要求。30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改善了民生,但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也付出了不小的环境代价,一些地区“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盲目扩张,污染物排放量很大,造成了严重的雾霾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决定》把“保护环境”列入政府的五大职能和作用,顺应民意,符合现实。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政府职能有了新的认识,强化了 政府在环保方面的职责。

专家称,工业化、城镇化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但“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三者不可偏废”,这就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内涵。

第四是文教方面。

1、打破学生“一考定终身”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2、院士“终身制”将被打破

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3、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瓶颈

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第五是司法方面。

1、地方法检人财物统一管理

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 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2、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第六是反腐。

扎紧权力笼子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决定在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方面,呈现三大看点。

看点一:纪检工作双重领导

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臵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

看点二: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

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看点三:改进作风常态化

决定一方面围绕反对“四风”,对加快改进作风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另一方面明确提出,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

同时提出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 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规定,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作风。

关于《决定》,我以上的只是搜集了一些比较热议的看点。比较全面的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有一篇“【独家】一张表读懂三中全会新政策”,我觉得是非常全面也非常权威的,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改革内容,并且每一条内容还可以点开来细看,推荐给大家。

篇8: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

一、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计划经济是如何运作的,80后的年轻人没有切身的体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指出:“所谓中央计划经济,实际上是政府在为企业的生产和流通作决策。因为政府拥有大多数工业企业的资产并直接指挥和管理这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政府是企业的老板,政府的官员在告诉企业的工人如何干好他们的工作。总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过对社会资源拥有的所有权,强行处理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60岁以上的人, 特别是那些在国有企业工作过、或接触过企业工作的同志,对萨翁的上述描述会有切身的体会。正如这位教授所言,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社会资源的所有者、占有者和支配者。就是说,社会资源的配置主要靠政府进行,企业仅仅是政府的附庸和下属机构。企业的生产计划、生产品种和数量,由国家(计委、经委)制定;企业的产品销售由政府(商业部)统购统销; 产品的价格由政府(物价委员会)制定;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由政府(物质部)提供;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由政府(劳动部) 统一分配;企业的领导由政府(组织部、人事部)指派。所以,人们说,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大型国营工厂,国务院总理就是这座工厂的厂长。

而在西方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里,社会资源主要是由市场配置的。首先表现在,中央政府里管理经济工作的机构很少(一般为10个左右),而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仅管理机械工业一个行业的中央工业部就有8个之多(整个国务院内有100多个部、委和直属局,其中管理经济工作的部门不下七八十个)。在市场经济国家里,社会基层经济实体(企业)与政府是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两者没有人、财、物的直接联系。政府监管企业主要靠法律、法规、制度,从宏观层面上进行管理,而不是从具体项目的审批、投资拨款、派人分物,直接参与和插手企业的具体业务。当然,经济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市场经济决不是自由经济。在他们那里,除国家公布的法律、法规外,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有一强有力的桥梁———社会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社会各种民间专业机构。在政府的鼓励、支持和监督下,通过委托、授权或购买等市场行为,充分发挥这些中介组织的专业职能,严格地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确保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相比之下,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及政府机构的精简和改革,我国也先后建立了不少中介组织,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人们的观念和自身的原因,我国的中介组织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正如《决定》所讲的那样,“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我们既然决定并坚持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应该不折不扣地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就应该坚决地转变政府职能,放手让市场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体。应该说,经过35年的不断探索,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被打破,在理论界,那种所谓“有计划、按比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神话已经没有多少市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从整体上说,社会资源的配置很大程度上已经从政府手里转移到了市场。

为什么要提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上起决定性作用呢?这是因为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有“市场”才有交易,利用市场进行公平交易可以避免多计划经济的弊端和缺陷,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官员腐败现象。我们现在的市场体制绝不是“过度” 市场化,而是远没有健全,社会上不时地出现一些与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的做法和行为,体现了政府、社会和经济实体还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东西割舍不去,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在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和理论来想问题,提措施,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现在中央明确提出,要让市场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体, 这将会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专家在诠释三中全会公报时指出,中央的决定,宣布了我国从以往的“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拉动,这是不可持续的,而只有市场主导才是可持续的。现在,《决定》提出要将过去一直主张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提升到“主体”地位,应该说,这是一种质的变化,要实现这一转变,真正实现让市场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事项要改,还有不少人的观念需要转变,还有很多观点需要澄清,而绝不是像某些人担忧的那样,中国经济要避免“过分”市场化,更要“防止资本主义市场化的思潮干挠我们的经济改革大业”。

二、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国家经济工作的主宰。政府既是所有者,又是管理者。国家设立庞大的政府官僚机构,为的是分钱、分物、分人。总之,国家一切经济活动基本上由政府包办。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原来的一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不灵了,原来的老路再也行不通了。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到底需要干什么?政府在国家的经济工作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30多年的实践里,实际上是党和政府在不断地探索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也在不断进行机构调整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从1982年到2008年的26年的时间里,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目的就是要精简政府机构,压缩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数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应该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探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政府结构和所担负的职能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是说,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释放出来的改革红利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同。但是,进入21世纪后,自从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方针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日益突出。人们都在思考,今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出路何在?政府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要扮演什么角色?在认真研究了三中全会的文件之后,我们可以说初步找到了答案。

《决定》在第四部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中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这为我国今后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究竟要建成什么样的政府既指明了方向,又明确了政府改革的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路线图。

《决定》第一次提出了“政府治理”的提法。以往在官方的文件中,一般都提政府管理。管理与治理一字之差,却意义深刻。 笔者理解,讲管理,就意味着只是政府一家的事,即不管放权也好,集中也好,总是在政府究竟是管多好或是管少好、或怎样管的问题上做文章;而讲治理,就意味着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来综合治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决定》明确指出: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就把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责任和任务讲得很清楚了,而且要完成这些任务,应该说是很艰巨的,对保证国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绝不是一些人所担心的那样,如果政府不管微观经济活动了,似乎就削弱了政府的权威,体现不了政府对国家经济工作的监控。正好相反,这样做,正是实现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大改革举措。

改革既有红利,同时也有风险,还有阻力。从某一方面来说,改革是一场革命。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一次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所言:“改革是要触动一些单位和人的利益的, 但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是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大的利益了。为此,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这再一次证明了新一届政府坚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有专家指出,在西方一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他们的政府,特别是中央(联邦)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放在要加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基本上都引入竞争机制,主要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治理国家的经济活动。这样做就有可能做到既集中精力管住、管好该管的,又能够放弃那些没有必要管而又不一定管得好的事务,同时还能够做到让社会中介力量参与国家事务的治理,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当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但既然我们要搞市场经济,那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对我们也是适用的,在政府管理和指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在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比如说,《决定》中明确“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的提法,就是根据我们学习借鉴别国的经验,同时又结合我们的实际,总结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而提出的。我认为,《决定》中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及各自的职能定位,为我们今后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指明了方向,也找到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那就是必须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 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如对那些“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这里用“一律”两字; 在讲权利下放的时候,《决定》又一次用“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的提法。这些都表明了中央对今后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对此,我们必须好好学习中央文件的实质,认真领会其精神,吃透那些新提法、新表述、新要求的内涵,并在工作中加以贯彻执行。

三、企业和企业家是实现中国梦的原动力

《决定》在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和指导思想时指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那么,在今天的中国,生产力、经济基础的代表是什么?应该说是千千万万个活跃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类企业。企业是社会微观经济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操作者和经营者。一句话,中国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他们都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经济地位和话语权的基石和原动力。海尔总裁被邀请到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为那里的师生讲述中国企业管理经验和做法。从此,在哈佛大学案例库增添了中国海尔管理案例。张瑞敏先生的精彩讲演和影响,让世界一流的企业管理理论的精英们,从此对中国式企业管理刮目相看。这难道不是中国人的骄傲!上世纪末,社会上流行一个说法,国际范围内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各国企业的竞争。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超级大国,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其中一个原因是世界上500强企业中数它最多。很多美国大型跨国公司的资产比世界上一些小国的总资产还大得多。如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拥有30多万名员工,业务横跨制造业(飞机发动机、火车头、大型电站设备,化工,照明设备,精密医疗设备(核磁共震)),现代服务(金融、咨询),传媒(广播、电视)等行业,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和工厂。该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曾一度被列为世界500强之首,它一年的销售额高达数千亿美元。有人指出,美国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一流经济大国,与美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企业家———从19世纪的洛克菲勒、杜邦、梅隆、卡内基、福特、摩根,到当代的韦尔奇(GE)、郭士纳(IBM)、李·亚可卡(克莱斯勒)、沃尔顿(沃尔玛)、高尔文(摩拖罗拉)、盖茨(微软)等有关。美国能在建国之后迅速实现工业化,并成为世界上一流的超级大国,与它拥有一大批具有上述素质的企业家、商人、银行家、工程师、熟练技术工人为先导,逐步形成一个最有竞争力的优秀社会群体这一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得出结论说,美国企业家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从一般意义上说,企业家是推动企业生产发展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是保证企业这部大机器进行良好运转的心脏和发动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也讲过类似结论, 他说:“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发展靠企业家”。我们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什么出现短缺经济、物质匮乏,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政府不得不实行计划供应(实行票证制度,即城市居民到商店购买生活日用品和副食品必须凭政府发放的票证,如粮票、油票、肉票、豆腐票、布票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企业的地位、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企业家的功能不但没有受到鼓励,更没有很好地发挥,他们的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也可以说,在中国,国家经济的发动机没有充分发动,所以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原动力不足。计划经济从根本上否认价值规律,完全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造成严重的官僚主义、强迫命令、价格扭曲、资源浪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不到40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实力从世界100多位,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位,就连我们昔日的敌人也不得不对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动震惊。在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时,人们可以列举很多理由,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企业的地位开始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位,企业家的作用开始显现。企业包括日益活跃的众多非共有制企业创造财富、发展经济的原动力正逐渐恢复和提升。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我国民营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并在近十几年里迅猛发展,他们市场准入的条件放得越来越宽,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我们高兴地看到,《决定》对我国各类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定》明确提出,企业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投资的主体。这样的提法,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赋予他们更加艰巨任务。《决定》说:“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 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这就是说,今后在企业入市问题上,政府将使用“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即政府首先安民告示:哪些项目是国家禁止扩的,哪些项目是政府限制投资的,哪些项目是国家鼓励的。除此之外,凡国家没有规定的限制的领域,企业(包括民营企业)都可以投资经营。同时,政府还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到境外投资或参与国际合作。 为方便企业入市,国家还大大简化工商注册制度,将原来的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先上车后买票”的办法。这不仅为投资人开办企业打开了方便之门, 而且还减少了注资、验资手续,当然也节省了投资者的注册成本,使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来经营。《决定》还指出,要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这既对我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提出了很高的希望,又向他们提出了十分迫切而现实的任务。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任重而道远,一定要看清形势、乘胜而上、顺势而为。

上一篇:同步小康工作进校园下一篇:20104012团支部 二○一○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