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

2024-06-10

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精选11篇)

篇1: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用慈善的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5月18日后村中心小学举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用慈善的心托起明天的太阳活动。多年来学校多方筹资,对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送温暖。为他们提供生活用品、解除贫困生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贫因生资助是一项长期系统而艰巨的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保证。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想长期做好任重而道远。

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外,还加强了对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贫困生、留守儿童助学工作除了给贫困家庭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保证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注意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心理上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篇2: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13年8月11日—8月下旬。

二、资助条件

本次活动的资助对象是户籍在我区,且参加了2013年高考,并被国家“211工程”院校录取,家庭确无可靠经济来源支付学费的学生。凡满足下列情况之一,均可享受此次资助:

1.父母双亡;

2.父母有一方是残疾人或者本人是残疾人;

3.单亲贫困家庭;

4.家庭遭受天灾人祸,造成巨大损失;

5.人均收入低于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特困家庭;

6.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被民政部门列入救助对象。(已享受过其他助学金的,不再享受此项资助。)

三、资助标准和名额

(一)资助标准。符合条件并确定为资助对象的,每人一次性发放资助金5000元。

(二)资助名额。全校共资助50人。

2013年7月

关于开展资助优秀贫困大学新生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资助办法和程序

(一)申报时间

2013年8月11日—8月15日。

(二)申报及审核

1.申报材料。符合本方案资助条件的申请人需提供本人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两张;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准考证、居民身份证、户口本(父母或本人是残疾人的需提供残疾证)等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一式两份);书面申请一式两份,500字左右,写明申请理由(属于6种受资助情况中的哪一种)和家庭基本情况。

2.申请程序。由申请人本人向办公室递交申报材料(原件审查后退还),领取并填写《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情况登记表》。递交申报材料和相关单位证明,领取并填写《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情况登记表》。

3.审核程序。办公室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8月18日18:00前将确定的初步对象名单、各个对象的基本情况以文件形式上报学校工会。8月19日,办公室对初步对象进行全面复核,复核后将情况上报资助工作联席会议研究,确定拟资助贫困大学生名单。

(三)公布名单、进行公示

8月20日左右,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公众信息网等新闻媒体上公布拟资助大学生名单,并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正式确定为受助对象。对群众举报弄虚作假者,经调查核实后,取消资助资格,告知录取院校,并追究

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发放资助金

8月下旬举行资助金发放仪式,届时将市、区政府有关领导,区教体局领导和全体受助学生参加。

二、组织领导

本次活动由学校总工会、市教育局、区教体局、区慈善总会共同组织。成立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工作联席会议,成员由上述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办公地址:八中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7-66020081

三、其他

本方案由校工会负责解释。

南阳市八中2013年7月

南阳市八中2013年“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名单

王恒涛张爽爽吕媛媛徐玉金姚书荣

高方林何璐刘亚星郭永全高梦航

曹 利杨兴运李娟梁韵浩吴超

高仕杰张宇许亚平王天玉田嘉树

梁静胜崔亚楠苏永赵萍刘倩

陈玉印余永博黄腾龙肖刘飞郭诗圆

黑新灵燕梦珠裴文鹏张祚志宋怡

李 洋周梦璐张付娜余畅航孙继平

王 聪张洁吕雨霏李成洋李静

马晓云 马洪祥史俊家罗晨运姚文

2013年8月

南阳市八中“资助贫困生大学新生”活动总结 对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给予路费和短期生活费资助,以确保贫困家庭子女都能顺利上学,是2013年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是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推进公平教育的手段。为了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资助政策,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经过相关老师的共同努力,此项工作圆满完成。现对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以南阳市卧龙区市资助办的相关文件为重要思想指导,成立了助学帮困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按照“校长领导、校资助办主导、部门协作、高三级领导和班主任共同参与”的原则,各部门各级积极行动,各尽其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部门协助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二、操作规范,程序到位。

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学校资助工作的重点。为把这一为学生实事办好,我校重点把握了以下环节:

(1)加大资助宣传力度。各年级采取有效的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资助政策,真正使这一惠民政策深入学生当中。

(2)确定资助对象为参加普通高考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并愿意就读的,建立了贫困生档案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历届高中毕业学生。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做好学生的审查工作。

(3)严把审核关。按区教体局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要求,学校对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查,并签署审核意见,并对高中贫困生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及时更新数据。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把对各班级送上来的贫困生材料,经审核无误后进行公示。做到了政策公开,条件公开、名额公开、对象公开,同时接受社会和学生的监督。对公示无异议的,按上级拨付给我校的资助资金,受助学生予以实名制领取资助金。

三、取得的成绩

(1)本年度共有70名学生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50名获得资助。

(2)各部门紧密合作,2013年没有出现重复资助,没有接到任何学生、家长的投诉。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思路

由于2012年秋季学期只规定学校的建档比例为学生总数的30%,并没有规定每个年级的比例,造成我校高三学生的建档比例不太合理,增加了贫困大学新生路费资助的困难。2013年秋季学期我校将严格规定高三年级的建档比例,争取明年顺利完成贫困大学新生的路费和短期生活费资助。

南阳市八中

篇3:高校贫困大学生多元资助模式探讨

构建经济资助平台。捐助一个大学生, 就是为国家培养一个建设者。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过程中出现的最关键问题就是现有的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主要以国家资助为主, 地方资助和社会资助为辅, 来源有限, 不足以应对所有高校贫困生的需求。对此,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改善现有的资助平台。首先, 搭建资助平台。国家应该出台有利政策, 例如“以捐代税”, 鼓励社会慈善资助, 来弥补高校教育资金的不足, 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其次, 搭建宣传平台。可以利用新闻、广播、网络等媒介, 积极宣传高校贫困生及其资助体系的现状, 引导社会舆论的广泛参与, 形成全社会团结友爱, 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新风俗。

构建强能资助平台。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 我们不仅应该从物质上予以关怀, 更重要的是, 要将他们培养成独立自强的、对国家建设有助的新时期的大学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论坛、交流会、讲座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 开拓学生思路, 为其提供经验和借鉴;同时, 针对市场经济时代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情况,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不同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训, 包括英语培训、数字化培训, 职业规划培训等, 增强学生求职素质, 为其进入社会提供自信;最后, 学校可以通过整合资源, 加强与企业或事业单位合作, 建立实践基地, 为学生提供对口实践机会, 以此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构建心理资助平台。贫困生群体大多存在着心理自卑现象, 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其他更为严重的个性和心理问题。当前的助困模式仍然以经济助困为主, 忽视了对贫困生的心理关怀。因此, 在经济资助已经相对成熟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关注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助。秉着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 建立一个包含优化贫困生心理辅导工作、重视社会支持体系的情感援助功能的贫困生“贫困心理”干预体系。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助,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明确受助大学生的义务, “以勤代补”, 鼓励贫困生参与公益活动。第二, 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 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动向, 不仅是在生活学习中予以关怀, 同时也要对于其心理加以关怀。三, 大力宣传循环资助、资助传承。例如“红凤工程”就是典型的循环资助, 其模式是倡导受助大学生在有能力后成为新的资助者, 将社会的爱心传递下去。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 反馈社会, 让受助学生在享受社会关爱的同时也能向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二是让贫困生能够更坦然的接收社会的关爱, 不再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

总之, 只有充分做到育人和资助相结合, 促进经济资助与能力资助有效联动, 心理指导与能力拓展相结合, 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 才能有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

摘要: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 保持社会和谐发展有重大意义。文章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创建多元资助模式:利用多元的资金渠道, 搭建经济资助平台;以能力培育为先, 搭建强能资助平台;以心理资助为重, 搭建心理资助平台。

关键词:多元模式,经济资助,能力资助,心理资助

参考文献

[1]陈婷婷, 黄茂坤.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的构建探讨[J].

篇4: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

【关键词】学生资助;贫困生心理情况;心理资助;高职院校

一位优秀大学生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高校通过高等知识教学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而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投资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常的心理精神状况,不自恋也不自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做好这两种投资才可以将贫困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青年。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讨论如何开展精神资助,以及精神资助的最终效果等。

1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现状

1.1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生活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学生经济方面的帮助和奖励主要是助学金和奖学金两大类,而在这两大类中又会出现国家帮助和社会帮助等不同经济来源的资助和奖励,这就决定了基本每个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可以拿到一笔助学金来完成学习或者减轻生活压力;另外一些学生成绩较好的贫困生还可以得到数额不菲的奖学金,如果贫困生对于这两种金额都可以得到,那么他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就得到了保障。除此以外,学校还设有勤工俭学岗位更可以帮助贫困生获得经济来源,缓解生活学习压力。因此,总体来看只要在高职院校中,确定某位同学是贫困生,那么这位同学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是有足够的保障的。

1.2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精神状态

大多数贫困生会因为不好的家境状况、落伍的衣着打扮、不太好的外貌等各种不确定因素,产生各种各样的低落自卑情绪。具体有以下几种:

1.2.1 较强的“低人一等”的自卑心

大多数贫困生会因为长期“被资助”的生活状态,产生强烈的自尊心,认为自己接受资助的做法是“被侮辱”、会过分在意被资助的方式和周围人对自己被资助情况的看法,这种心理存在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关注周围人的想法,时常觉得周围人的经济状况都比自己好,认为自己不论哪方面都比别人差等,长期下来,贫困生就会生出强烈的自备情绪。

1.2.2 “等、靠、要”消极思想根深蒂固

大部分贫困生的资助是通过申请或者大众传媒的传播等方式得到的,这种方式会助长学生“等、靠、要”的消极情绪,让贫困生以为只要自己学习好,经济水平不够,就可以请求帮助,等待资助,从而失去自食其力,奋发拼搏的积极情绪。

1.2.3 与人交往能力较差

贫困生在交往过程中会过分留意同类学生的经济状况、衣着打扮等财富方面的情况,相比之下又会感觉自己的衣着等经济方面不适合与同学一起玩耍、学习等,并且会时常担心人际交往中的经济花销,不能“放松”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真诚的、完全地沉浸在友谊之中。除此之外,在人际交往中因担心得不到朋友的喜爱,往往会做出一些不对等的行为,让自己处于友谊的被动方,但是这样的友谊是畸形的、不对等的,很难让贫困生感受到友谊的美好感觉,并且这样的友谊一旦破碎对贫困生造成的精神伤害是相当严重的,甚至会妨碍贫困生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1.2.4 抑郁、焦虑、敏感、冷漠等负面情绪较多

大多数贫困生因为自卑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嗜睡、对社交行为不感兴趣等消极感情。社会生活压力逐渐增加,贫困生会更加担忧自己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情绪变得焦躁易怒。贫困生会因为担忧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担心自己的衣着打扮和言行不恰当,担心自己得不到他人的喜爱或者同情,从而在精神上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脆弱,不利于长久的社交发展。部分贫困生还会因为交往困难,导致对外界事物热情和关心程度不高,只愿意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只关注自己的生活状况,对他人的一切行为漠不关心,变得自私自利、冷漠无情。

2 贫困生精神现状的产生原因

2.1 错误的价值观

贫困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因素,对发生的事情产生不同的观察角度,形成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贫困生由于自身被资助的特殊经历,产生了任何事情靠帮助的错误心理,甚至部分贫困生精神不正常,認为世界都欠自己东西,觉得自己就应该被同情、被帮助,贫困生逐渐形成了错误消极的价值观,影响着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2 家庭教育

部分贫困家庭中,家长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给贫困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错误的导向作用。甚至部分家长直接给孩子错误的精神教育,使贫困生逐渐变得贪婪、自私、痛恨社会和国家等,这些错误的情绪会给贫困生的未来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

2.3 社会教育

中国社会的大环境是有爱的,社会群众之间会利用互帮互助的方式,促进共同进步。难免就会给贫困生带来错误的精神暗示,让他们以为依靠社会的帮助,就可以衣食无忧,从而对生活失去斗志。除此之外,其他社会成员从小便会被要求,做人应当礼让他人,对于一些家庭状况不好的学生更要给予他人润物细无声的帮助,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样的社会氛围会让部分贫困生变得自大,失去原有的正确定位,或者会变得过于自卑,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和存在意义。

2.4 学校教育

学校为了解决贫困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往往会利用国家补助资金和社会的捐献资金,为贫困生提供经济帮助。但是在帮助的过程中,往往会要求学生提供家庭经济状况证明材料,学校根据材料内容做出评比,选出最需要帮助和其余需要帮助的贫困生种类。这样贫困生的家庭状况会被其他同学知晓,贫困生不得不接受其他同学的同情和注视,给他们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压力,甚至部分品德较差的学生会乱拿贫困生的经济状况和衣着打扮开玩笑,让贫困生更加自卑,以及产生对学校、社会、和其他同学的仇视心理。

2.5 对比差距带来的心理落差

贫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不自觉得将自己的物品、家庭环境、衣物等和其他人做比较,比较之后,认为自己各方面能力不如其他人,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部分贫困生为了摆脱他人对自己的同情等异常情绪,会选择撒谎、盗窃等错误行为弥补自己内心的缺失,当尝试过撒谎、盗窃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好处之后,就会迷恋上这种感觉,最终形成有缺陷的性格。

3 对贫困生给予精神资助的方法

3.1 勤工俭学

学校可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贫困生可以通过勤工助学岗位得到经济帮助,而勤工助学岗位又可以帮助贫困生提高工作能力和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其实现个人价值。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岗位的带队老师可以对学生给予精神帮助和引导,纠正其不好的心理活动,帮助贫困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3.2 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健康课堂、心理健康活动中心、辅导员关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利用这些方式,鼓励贫困生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高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避免贫困生出现妄自菲薄的错误思想。除了提供这样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以外,学校和老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现在的家庭状况,教育他们通过努力学习等方式得到更好的未来生活途径,摆脱落后的生活状态。教育贫困生利用学生充实自己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成长经历对其他贫困生带来激励作用,从而提高众多贫困生的自信心。

3.3 发挥学校组织和社团作用

学校组织和社团是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的良好平台。学校可以组织社团活动,拉近贫困生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使他们融入集体活动中,消除心理的焦虑和敏感情绪,给他们带来良好的精神体验,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并且学校社团和其他组织可以利用一些贴近贫困生生活的活动,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例如,可以提倡节俭生活,反对铺张浪费。除此之外,社团可以提供免费的交往活动,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3.4 改变贫困学生资助评选方式

传统的贫困生评选是通过学生老师评比方式,来确定贫困生人数和等级,传统方式会让贫困生的自尊心受损,并产生不正确的消极思想。学校可以将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受资助资金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贫困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努力学习之后得到的资助后让贫困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情緒,并且相信努力才会有回报,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

4 结语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重视对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其成长最终不辜负全社会的物质资助和道德资助,让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让贫困生可以为家乡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并且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经济资助氛围,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强自立等方式,成为社会的杰出榜样。

参考文献

[1]黄宦霖.节约型社会视阈下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以资促俭”机制构建研究[J].广西教育,2014(09).

[2]万洪莲.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资助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

作者单位

篇5: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方案

一、资助范围

全日制普通本、专科(高职)院校国家计划内录取本省家庭特别困难的非农业户口新生。

二、资助金额及人数

福彩公益金总金额1000万元,一次性资助贫困家庭大学新生2100名,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600名,每人5000元;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院校500名,每人4000元。

三、资助对象及条件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二)城市低保户家庭,无力支付高校学习和生活费用的新生。

(三)经济特别困难的军烈属、优抚家庭新生。

(四)各级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孤儿被普通本、专科(高职)院校录取的全部新生。

(五)其他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新生。

(六)已接受其他单位、组织、个人资助的学生不再作为本次活动的资助对象。

四、资助对象的推荐产生

(一)凡符合资助条件的个人可携带身份证、录取学校通知书、户口所在居委会(社区)出具的贫困家庭证明向当地乡镇、街办提出申请。

(二)乡镇(街办)审核把关后,报县(市、区)民政局初审,对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按分配资助名额上报市民政局。

(三)市民政局对资助对象进行审核确定,于 8月15日前按分配名额将《资助申请表》、《资助对象登记表》上报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审查核准。

(四)资助对象确定后,由各市民政局在8月底前将资助金发放到资助对象手中。

五、活动宣传事项

(一)省民政厅将与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共同举办“福彩公益金资助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活动”媒体座谈会,邀请各媒体予以广泛宣传。

(二)各市民政局和市福彩中心要在新生入学前集中发放资助金,发放过程邀请当地新闻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和监督工作。

(三)在助学活动进行期间,各级民政部门和福利彩票机构要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扩大福利彩票公益金的社会影响。

六、具体要求

(一)各市民政局和市福彩中心一定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新生入学前将资助金准确足额发放到户,不能影响新生入学。

(二)受资助的贫困家庭大学生须与市福彩中心签订资助协议,保证在寒暑假期间参加1-2次市福彩中心、县民政局组织的爱心帮扶活动。

(三)为了确保特困大学新生及时拿到资助金,各市民政局接到本通知后,要立即安排部署,按时保质完成资助对象的选定工作。

(四)在推荐资助对象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资助条件认真筛选核实,不得优亲厚友、弄虚作假,各乡镇(街办)要对选出的资助对象进行公示。

篇6:开展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xxx1年8月11日—8月下旬。

二、资助条件

本次活动的资助对象是户籍在我市,且参加了xxx1年高考,并被国家“211工程”院校录取,家庭确无可靠经济来源支付学费的学生。凡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均可享受此次资助:

1.父母双亡;

2.父母有一方是残疾人或者本人是残疾人;

3.单亲贫困家庭;

4.家庭遭受天灾人祸,造成巨大损失;

5.人均收入低于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特困家庭;

6.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被民政部门列入救助对象。

已享受过其他助学金的,不再享受此项资助。

三、资助标准和名额

(一)资助标准。符合上述条件并确定为资助对象的.,每人一次性发放资助金5000元。

(二)资助名额。每个县(市、区)资助3人,市直单位资助11人,全市共资助50人。

四、资助办法和程序

(一)申报时间

xxx1年8月11日—8月17日。

(二)申报及审核

1.申报材料。符合本方案资助条件的申请人需提供本人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两张;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准考证、居民身份证、户口本(父母或本人是残疾人的需提供残疾证)等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一式两份);书面申请一式两份,500字左右,写明申请理由(属于6种受资助情况中的哪一种)和家庭基本情况。

2.申请程序。由申请人本人向所在县(市、区)委组织部人才办递交申报材料(原件审查后退还),领取并填写《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情况登记表》。市直单位家庭的申请人直接到市委人才办申请,递交申报材料和相关单位证明,领取并填写《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情况登记表》。

3.审核程序。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人才办组织县工会、教育、民政、残联、慈善总会等单位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8月18日18:00前将确定的初步对象名单、各个对象的基本情况以文件形式上报运城市委人才办,同时将每个初步对象申报材料中的一份上交。8月19日,市委人才办对初步对象进行全面复核,复核后将情况上报资助工作联席会议研究,确定拟资助贫困大学生名单。

(三)公布名单、进行公示

8月20日左右,在运城市电视台、《运城日报》、运城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等新闻媒体上公布拟资助大学生名单,并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正式确定为受助对象。对群众举报弄虚作假者,经调查核实后,取消资助资格,告知录取院校,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发放资助金

8月下旬举行资助金发放仪式,届时将邀请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市资助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全体受助学生参加。

五、组织领导

篇7: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

一滴甘露能使花朵有颜色,一颗爱心能让脚步有方向,一个善举能改变命运的航向。为了给那些无助的优秀贫困大学新生送去一缕光明和希望,共青团和县委员会向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出捐资助学倡议:

——请您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人生的关键时刻,用您高贵的良心作出善举,让无助的寒门学子鼓起勇气,用自己的拼博争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请您伸出热情之手,为贫困学生捐助一份学费,共同用爱心点燃孩子纯真的希望,让寒门骄子穿越贫困与不幸,让每一位贫困学子梦圆大学!

——请您伸出奉献之手,继续发扬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家乡的贫困大学新生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你们的恩情将永驻贫困学子的心田!

您的`一份关爱,必将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您的一次善举,更将换回更多心灵的快慰。愿我们共同伸出友爱的双手,帮助贫困的大学新生插上理想的翅膀。

捐助一名大学生3000元,单位和个人可不指定捐助对象自愿捐赠,也可指定捐助对象进行结对捐赠。本次活动所有捐赠将专款用于资助今年考入大学的贫困新生。团县委将采取招募志愿者入户核查、捐助对象公示以及公开接受捐赠和资助情况等方式,确保扶助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篇8: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研究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现状分析

贫困大学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无法或很难支付教育费用及基本生活费用的学生群体, 他们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一般低于学校的最低生活标准, 并且缺乏足够的经济保障。到目前为止, 我国高校贫困生所占比重约为五分之一, 即五个学生里面有一个贫困生, 其中特困生占了十分之一。由此可见贫困生群体并不是一个非常小的群体, 它已经不断扩大, 成为一个突出的群体, 贫困生问题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虽然他们大部分学生都会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 学习刻苦努力, 学习态度和思想道德状况良好, 但是他们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学习基础差, 其生活基本状况也很难得到保障, 往往低于学校的最低生活水平, 这就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状况。再加上他们还得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心理状态较差, 生活比较压抑。总的来说, 贫困大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面临的问题

虽然针对贫困大学生问题而被建立的集“奖、减、补、助、贷”为一身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基本上解决了一些贫困学生所面临的生活和学习问题, 但是它还是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社会参与度和重视程度低。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大学生资助是是该资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和力量, 它主要通过个人或企业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奖学金、捐赠、赞助等形式的直接资助和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两方面来发挥作用。其存在的问题如下:其一, 社会资金投入少;其二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极其有限, 甚至出现一些克扣学生工资、利用学生干违法犯罪的活动、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等;其三, 社会资金投入主要集中于著名高校, 忽略了普通高校的贫困大学生。

二是国家助学贷款发展速度慢, 体制中政策性贷款和商业化操作矛盾导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无法顺利实施, 再加上很多获奖大学生无法按期还款, 使得银行的据贷率居高不下, 无法满足贫困大学生贷款的实际需要。

三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其一, 相关法律权威的漏洞使得相关政策难以实施, 很多有效政策只是停留在子意表面, 没有实际行动和实际效益;其二, 由于政策的漏洞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的缺失, 导致有些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时候侵犯了受资助者的合法权益, 如部分高校以贷款未归还为由强行扣押学生的毕业证书、部分学生缺失诚信骗取国家或社会资助等等。

四是缺乏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和认定机制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

五是精神资助的缺乏。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实际运作当中, 很多资助措施只是针对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 忽视了对贫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状况的关注。虽然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是首要问题, 但是对其价值观念、心理状况的关注和追踪也不能忽视, 因为贫困大学生往往会受到来自于社会不良风气以及社会生活压力的压迫, 在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方面会比非贫困生差一些, 他们比非贫困生更容易产生自卑的不良心态和消极的人生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资助措施的实施过程中, 要将工作上升到“帮助一个贫困生, 国家将多一个人才”的高度, 帮助贫困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水平, 成长为国家需用的高心理素质人才。

三、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议

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它的构建与完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高校、社会、贫困大学生个体、政府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从上述对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的现状分析, 笔者认为应当借鉴国内外经验,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完善该体系。

1.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政府部门在构建和完善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之间的配合, 并强化其监督和管理的职能。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经费投入力度, 保障大学的教学、科研的资金来源, 保证大学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性质, 保证贫困大学生能享有良好的教育环境, 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教育经费支持, 鼓励大学生的学术性发展。

其次, 政府要加大监督力度, 抓好资助体系的制度建设。对学生要顶一个合理的资助目标, 这样就可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并进行适度的监督, 对于拿了奖金不努力学习或是利用奖金用于抽烟、请客、喝酒等奢侈消费上时可以取消该学生的受助资格, 以保证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能够健康的开展, 激励学生的努力学习, 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人才。

2. 确立助学贷款在资助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政府要利用自己的主导能力确立助学贷款在资助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助学贷款具有能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必须的学费, 资助面广, 以及来源稳定的特点, 使得贫困学生在上学期间的积极状况得到保证, 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 保障了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笔者认为, 要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发挥政府的服务引导功能和国家助学贷款的助学主体功能, 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政府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率,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国家助学贷款具有商业性和政策性的特点, 在实施贷款工作的同时, 由于部分贫困大学生毕业后并没有按时还贷, 导致银行受到贷款工作中的金融风险的影响, 贷款的安全性和风险性高, 进而导致经办银行对大学生的信用和国家助学贷款的怀疑, 对贷款工作积极性低下。

针对这个问题, 政府应当尽快建立健全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得个人信用具有法律约束, 并配套相关失信惩罚措施, 这样就可以保证助学贷款的还贷率, 保证受助学生、学校、银行、政府之间的平衡关系, 提高银行对助学贷款的信心以及对受助贫困大学生的信用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提高银行的积极性。二是改革“就学地”贷款的单一模式, 开展“就学地”贷款与“生源地”贷款两种贷款形式并存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三是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 做到法律完善, 制定资助贫困大学生具体实施的细则, 使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切实保证受助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利益。

3. 提高社会参与自主工作的积极性

贫困大学生群体的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 还是一个社会问题,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不是一个只有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体系, 而是一个包括奖学金、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勤工俭学以及助学贷款等多元主主体的体系。也就是说, 如果我们只是依靠政府的资助是完全不够的, 必须要有社会的广泛参与、高度关注, 才能保证我国多元化的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顺利被构建和完善, 才能更有效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群体的问题。

首先, 加强宣传和舆论工作, 营造社会积极参与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氛围, 提高社会捐助热情。我们要利用大众传媒, 加强对一些传统文化的积极弘扬, 如扶贫济困、投桃报李、尊师重教、造福社会等, 为社会各界力量资助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并积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 加大对各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报道, 对乐于资助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媒体宣传和政府表彰, 引导社会对贫困大学生团体的关注和支持, 营造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次, 要加强对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管理。目前我国的社会力量在进行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的时候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且资助金分布面窄, 大部分有真正需要的贫困大学生得不到实际的帮助。所以, 政府要加强对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引导和管理, 设立专门机构, 及时掌握贫困大学生的状况, 加强对社会资助金的引导和协调, 使得其分布面扩宽, 让更多贫困大学生能得到资助。

四、总结

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它以奖学金、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勤工俭学以及助学贷款为主体, 为解决贫困大学生一些基本生活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这个多元化的体系在当前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通过各方的不断努力, 一定能将体系更加的完善, 为我国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圈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50-67.

[2]许风琴.论教育社会均等的结构理论及基本特称:教育科学[J].教师, 20l2, (12) :77-78.

篇9:我国大学生贫困资助体系的研究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奖助学金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的发展,为了尊重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我们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来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保证他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比如2007年5月国发(2007)13号: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这些文件的颁发即体现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同时也贯彻了群众路线的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不仅关系着我国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同时也关乎社会主义的和谐与稳定,关系着国家的科技强国战略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搭建,更切实的帮助和鼓励更多的优秀贫困学生顺利毕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 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现行状况

为了鼓励和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能上得起学和能安心上学,国家财务部和教育部通过探索和研究,结合传统的资助体系,逐渐制定了一系列的资助项目和资助方式,并且还形成了一套以“奖、助、贷、勤、补、免”等为主体的大学生贫困资助体系,并且还鼓励学校积极联系优秀企业和优秀个人对在校表现良好的大学生给予奖励和帮助。

奖学金:为了奖励和资助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和表现良好的学生而设立的奖项。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奖学金和社会各界设立的企业和个人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国家为了帮助高校全日制的本专科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设立的资助项目。

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所借款项没有利息,学生只需在毕业后承诺按时分期偿还所借款项就行。

勤工助学:学校设立的助学项目,旨在为了使学生在平时课余时间通过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来补贴生活费用。勤工助学是学校资助体系的重要部分,在不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困难补助:国家和高校设立这一资助项目是为了帮助遇见特殊情况和意外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项目。

减免学费: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顺利毕业,对其中的少数民族、烈士子女、伤残人士以及家庭经济困难不能交纳学费的学生而设立的项目。减免学费有全面部分减免以及缓收,具体的额度由学校自主决定。

3. 当前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资助贫困生仍存在盲区,资助对象不明确

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均收入的差异,各地区贫困学生的数量和贫困程度都不同,国家资助势必会存在盲区,这就造成一些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资助远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国家设定的励志奖学金为5000元,国家奖学金为8000元,但是这一类奖学金设定的对象时品学兼优的全体学生,并不是特定的经济困难类群体。

3.2 社会对贫困生群体认识不足,投资力度较小

社会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体现在助学金的赞助,但是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对贫困生资助事业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社会团体只重视广告效益和实际效益,忽视对贫困生投资背后的潜在价值。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资助的热心度不足,即便是有企业和个人为在校贫困生提供了相应的经济资助和岗位帮助,但是投资较少,勤工助学提供的校外实习的机会太少,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3.3 大学生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银行对助学贷款的发放力度较小

由于贷款对象的特殊性,贷款学生所贷款项没有利息同时也没有任何担保和抵押,金融机构出于投资风险的考虑势必会控制助学贷款的发放。部分学生信用意识淡薄,有学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这就造成了还款率较低,导致银行和学生之间的信用危机,银行在短期内不能收到效益,因此很多银行就不愿为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业务。

3.4 贫困生认定机制存在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在贫困体系搭建过程中对贫困大学生的认定机制有待完善。贫困生的认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具体的评估措施,这就导致很多家庭经济条件很好的学生,为了骗取学校的资助,拉关系送礼笼络当地的有关人员,为其出具贫困证明。

4. 合理构建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几点措施

4.1 明确贫困大学生的认定机制

若要合理的搭建大学生贫困体系,就需要负责校领导和各个学院的工作老师组成工作小组,每一步认真把关,将大学生贫困认定的每一步制度化、程序化和公开化。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建立起贫困学生信息库,对学生递交的贫困证明材料认真审核,并且要与学生平时的消费情况和消费习惯进行比对,建立起详细的信息库,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向其生源地核查。

贫困生评选活动透明化,让班级的每个成员参与投票,事后认真询问学生意见,确保投票真实有效。

4.2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保障,树立学生的信用价值观

各个学校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各个资助经费的资助范围,并且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避免在贫困生认定和奖励各个环节中出现拉关系徇私情况出现,对于虚假骗取学校资助的学生,以及蓄意帮助学生骗取国家资助的个人设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培养学生的信用意识,对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讲清楚拖欠银行贷款对自己今后信用度的影响。

4.3 简化助学贷款和助学补助的申请和领取程序,积极做好贫困生的精神扶贫

助学贷款和助学补贴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业,得到了社会和家庭的普遍的认可。但是贷款和补贴的申请和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学生需要走好多部门和机关开具相应的证明材料,等待审批到最后领取过程还要经历很多的程序,这势必会给贫困生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最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

分管学生资助工作的老师除了做好经济上的扶贫以外,还要做好精神层面上的扶贫。好多贫困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就感觉自己在同学面前低人一等,缺乏自信心。因此,学校不能只注重对学生物质的援助,还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帮助他们摆脱心理上的阴影,树立起坚强的自尊心和贫富观,帮助他们增强面对贫困的勇气。

5. 结论

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是国家在培养人才战略上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措施,合理的健全和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但是资助大贫困大学生并不单是国家和学校的责任,这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努力。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搭建意义重大,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在探索中不断的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林贵忠.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信息,2008,(29):492-493.

[2]何赛雄.高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创新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篇10: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

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活动参与人员:全体师生

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活动宣传(大力展开内部宣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此次活动的精神和意义,积极参与此次活动)。

2.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

3.准备捐助活动所需物品。

(二)活动实施

1、校长讲话(资助活动流程,资助意义)

2、公布捐款总数(各班捐款总数)

3、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

4、现场捐款仪式(每班派代表上台将资助款项放入捐款箱)

5、财务公开清点

(三)注意事项:

此活动以自愿为主,不可强迫同学;

xx小学大队部

篇11: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

一、活动目的推行全面育人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推动学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对学校因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经常的帮助,创建和谐校园,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养成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习惯,体现学校对困难学生的关爱之情。

二、领导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涂寿荣

组员:刘龙生、易文昌

(二)工作小组

组长:刘龙生

组员:

三、资助对象

家庭困难、学习上进、遵纪守法的馆中在校学生

四、资助内容和方式

1、提供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情绪和情感等方面的辅导,帮助解决成长中的难题。

2、对革命烈士子女、孤儿、残疾学生以及有特殊困难者,定期提供学习文具和书籍。

3、为困难学生因疾病、重大事故、偶发事故带来的损失提供一定的援助。

4、教师党员团员及工会会员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助一”、“多助一”等帮助。

五、资助经费的来源和资助执行

1、加强宣传报道,使社会各界关注我校贫困学生。在争取政府资助我校贫困学生的同时,做好贫困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克服困难、艰辛求知的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工作,以引起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注。学校针对贫困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资助,做到不使每位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2、设立专项资助金,直接资助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于2014年成立“学生援助中心”,全面负责日常贫困学生援助工作,管理资助基金。资助专项经费来源为:(1)每年从行政办公经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直接用于对贫困学生的资助;(2)学校将采取多种措施,争取和鼓励校内外各企业、团体和个人开展“献爱心”募捐活动。

六、资助时间

1、定期资助:每学期开学前的学费资助;每学期生活费的资助;举办“贫困学生援助会”;年终举办“爱心援助恳谈会”等。

2、不定期的资助:不定期的资助主要是资助学习用品,“学校援助中心”将根据学生的意愿,出资购买学习用品,捐赠给学校贫困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七、资助程序

1、申请生活费、学习用具资助的学生必须向学校提供班主任认可、签名的书面申请,并附街道居委会证明,如实向援助中心说明家庭状况。接到资助申请后,应在学校的指导下,及时对申请人的详细情况进行核实、评定。

2、资助双方签定“爱心援助协议书”。

八、资助工作的相关事项

学校资助贫困生遵循“弘扬正气、促进学风、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原则,既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又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发奋学习,报效祖国,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公正性、严肃性,学校设立意见箱,并视情况作以下处理:

1、贫困生如有违反校规、校纪行为,或学习不努力,成绩明显退步,视情况直至取消贫困生资助资格。

2、申请资助的贫困生若有弄虚作假、隐瞒虚报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资助资

格,已发资助金的予以追回。

3、贫困生生活铺张浪费,有吸烟、酗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嗜好者,不得申请贫困生资助。

4、贫困生应本着积极回报社会的态度,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若综合素质测评中公益劳动没达到合格者,可以考虑取消资助。

上一篇:那一段时光的高中作文下一篇:2010年发改局副局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