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新视角》的读后感

2024-06-16

《音乐教学新视角》的读后感(共10篇)

篇1:《音乐教学新视角》的读后感

《音乐教学新视角》本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系列丛书,是《中国特级教师文库》中的一本,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可见其后面强大的师资阵容队伍,这套系列从书。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多年来许多特级教师把他们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实践经验整理成文或撰写成专著发表,出版,为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提供很好的材料。

本书的作者吴文漪,系江苏吴江人,1994年评为特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音乐教师,音乐课程标准课题组成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会员。被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小学)的副主编。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潜心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逐步形成了“以欣赏中中心的综合音乐教学”和“文化中的音乐教学”的教学特色,在我翻看了几页后立即意识到这位特级教师这个称号绝不是“水”的,含金量极高。从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等各个方面对本书进行了深入浅出地阐述,生动详实地讲解,给人以意犹未尽的畅快。

《音乐教学新视角》全书共有十个章节。在前言部分,作者就直面主题: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更重要的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他借用管建华在《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从当前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来看,已经不把美育,技术作为音乐的目标,音乐教育的目标主要放在人的发展上”。这一观点打破了音乐作为教育的附属这一不全面的观点,把音乐提升到了一个更为重要而具体的位置之上。

作者提出人的情感与丰富的文化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知识越丰富,情感也越丰富,人的素养也就越高,音乐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专业知识的提高,还要重视文化知识的提高,特别是文学知识,因为文学与音乐的联系十分密切。另外如美术,历史,哲学,政治,自然科学等知识都应该懂一些,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情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过:“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宇宙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而一旦瞧见美的事物,就一定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他们吸收到心灵中,作为息的滋养,因此也变成了高尚和优美的性格。”

可见艺术文化对塑造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上这些观点给予每一位爱乐者都有很大的启发。书中的一些观点解开了我心中多年的疑惑,也许是自己认识太浅薄了一直没有搞明白什么是审美,认为审美只不过是人们口头上高喊的优雅的口号,真正做起来其实是很抽象的,在本书中第10页处作者就“音乐审美到底怎样来提升音乐的价值”?这个问题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音乐是听觉艺术的另一个含义是,只有把音乐的音响转化为人的审美过程,才能实现音乐的全部意义。”

的确,很多人说自己对音乐没有感觉,不来电,那是因为在音乐中,人是一种客观的形式,如果没有审美主体人去接受她,音乐也就失去了他自身存在的意思与价值,这需要欣赏者具备必须的音乐知识和欣赏能力,这样才能将物质的声音转化为具有内在精神表现力的音乐。作者尤其提到了,听觉表象积累,社会实践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是音乐思维的基础,音乐思维对激发情感,丰富想象力,提高智力和记忆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让我们意识到音乐对人自身的更深层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这本书在细细品读后,感受到了此书不同其它以往的音乐类书籍:他摆脱了以往纯粹的案例教学,投入了更多的人文理念来充实书的内涵,在阅读的过程中给人以更深层次地文化思索,对于那些喜爱文学的音乐教师会更容易产生共鸣。以往的著作基本上从理论到理论,从技术到综合地编写,过于抽象,平庸。

那些以案例为主的教材则缺乏理论性,经验大于与科学,无法让人产生深刻的反思;而《音乐教学新视角》这本书则更多地从音乐与文学方面来阐述,对于喜爱文学的教师来说更能激起共鸣,同时给重视音乐技能忽视审美教学的老师来说有给予了深刻的启示,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教学来说都是非常值得推荐的音乐人文类书籍。

篇2:《音乐教学新视角》的读后感

进入21世纪,世界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正如管建华在《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从当今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来看,已经不把”美育“、”技术“作为音乐的目标,音乐教育的目标主要放在人的发展上。如德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音乐教育的目标从重”艺术作品“转向重”文化中的音乐“。

美国在音乐教育基础中强调的六个方面,也是将音乐作为文化来定位的。这六个方面包括: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学习音乐是学习世界上各种民族,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的过程,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这是当代音乐人类学的基本思想,文化的理解将成为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

这种音乐教育理念促使我们对传统的音乐教学进行反思,也为我们进行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从音乐思维、情感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音乐教学。如果能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思维,通过音乐思维丰富音乐的情感体验,并在文化的大背景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那么就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的各种功能和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篇3:《音乐教学新视角》的读后感

一、对话和语文对话教学

在对话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把语文文本当成教学的资源, 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 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语文丰富的内涵。

在对话中体现民主、平等的价值观。在对话中,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要建立在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的关系基础上, 是平等的、民主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师生关系保持在平等的状态下, 这是体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在对话中体现个性差异。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是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开放的语文课堂, 不仅要求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还强调师生对课程、教材、教法的意义重建。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 鼓励他们个性化地解读作品、表达思想和情感, 引导学生在对话中质疑、合作、探究。

在对话中提升人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模式使语文教师和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 他们在对话中独立思考、分享各自的人生体验, 从而获取语文知识。在对话交流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想, 互相碰撞、交流、分享, 这样的语文学习使每一个人的心身不断自省着、完善着, 由此得到提升。

对话教学将以往教学中常常存在的“一言堂”转变为民主课堂。语文对话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育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二、阅读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对话, 学生与学生对话, 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等三个方面。

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教师、学生彼此打开心扉, 走出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心与心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获得意义的分享。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应融为一体, 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并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 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 对新知识进行理解, 形成新的知识。

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交流的前提是独立地、认真地阅读文本, 对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 在与同学的对话交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积极对话交流,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交融, 共享知识、经验、智慧、情感, 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师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 深入钻研文本, 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交流, 设身处地地融入文本设置的情景之中, 把自己独特的体验、领悟的感情以及内心的困惑, 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作出自己的阐释和解读。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不是消极的接受, 而是在不断的对话中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不仅是语文知识的学习, 也是思想感情的交流和人生价值观念的提升。

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展开得顺畅, 深入而广泛, 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 对文本有自己的领悟, 站在更高的点上来理解文本的内容、情感, 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开展与文本的对话。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 教师得先和文本对话, 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 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 进了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 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 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 读出了文章的妙处, 读出了自己的惊喜, 我便敢走进课堂。”

学生与生活的对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由文本的阅读向课外生活的阅读迁移, 让学生与生活对话。在与丰富多彩而复杂纷繁的现实生活对话交流中, 学生走进生活, 从生活中捕捉、获得活的知识信息, 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对话”, 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 是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式, 张扬着个性和灵性, 昭示着民主和平等。在这里, 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在这里, 每个人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 创生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分享方式, 绽放出生命的灵光。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教育技能、知识理论基础, 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教师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对话”是一种沟通, 这种沟通需要理解、需要爱。

参考文献

篇4:基于新课程视角的幼儿音乐教学

一、对音乐教学内容的要求

对幼儿进行教学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因为他的教学群体具有十分明显的特征,幼儿不管是在心理、智力还是生理上亦或对外部事物的认知上都处于起步的阶段。这就需要相关的音乐教学需要符合幼儿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产生对音乐的支配能力。与此同时,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阶段可以开展一系列的音乐欣赏课程,适度的解放幼儿是有助于拓展幼儿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的,能够使幼儿在引导下展开丰富多样的联想、充分调动嗅觉与视觉,真正体味音乐的美感。此外,在选择幼儿音乐授课内容时应当健康积极向上,具有引导、发展作用的音乐内容,(例如:神话传说、童谣、寓言故事等)要严谨暴力、惊悚、情色的不健康音乐教材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与幼儿进行良好的交流、关注幼儿情绪的变化、心理波动,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和内容的优化改革。

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是近年来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所提出来并进行大规模推广普及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模式。开放式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传授更多的是进行拓展性的教学活动。开放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接受吸收融合而摒弃了灌输型、机械式、固定模式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端正态度,在教育教学中蕴含情感,让音乐这门课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是新课程幼儿音乐教育开放式教育的目标。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应当是和谐、舒适、开放、民主的,他凭借拉近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达到更好地引导幼儿心理、生活健康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音乐教学更多的依靠多媒体,多媒体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但是教师在授课时也不能过多的依赖于多媒体而减少与幼儿直接接触游戏教学的时间。应用多媒体但是不依赖多媒体是新课程形势下开放式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当特别注意的地方。

三、注重音乐审美的教育力度

美学贯穿教育的始末,音乐也是如此,在音乐中发现美,体会美,传播美是幼儿音乐学习的目的之一。如何在新课程视觉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提升综合音乐审美意识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音乐作为一门听觉上的艺术盛宴,它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美是需要后天培养锻炼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幼儿的音乐启蒙、音乐课程的学习、欣赏、对具有代表性音乐的鉴赏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意识。

四、互动式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实施

互动式教学对于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都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互动式教学是教师幼儿学生两者相互参与的教学模式。这种脱离教师单一教学形式下的教学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中心,授课的内容更加适合学生,且多样化,授课的形式丰富化、人性化且能够被幼儿所接受,不仅能够使幼儿在音乐课程上有所提升,还能使幼儿的身体心理健康的成长。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幼儿音乐教学新课程中的要求之一。诸如在教授幼儿《学习雷锋》这一首儿歌时,应当先给幼儿讲解歌词的意义,可以将原故事内容进行改进,达到幼儿认知的能力范围内。将歌词词义以生动的讲解之后教师在进行领唱,逐句进行教授,附带上肢体动作舞蹈。也可以适当的应用上多媒体技术,生动的画面,优美的声音更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授之后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形式,进行小组件的比赛竞争,由幼儿进行评选选出唱的最好的、跳的最好的,并进行适当的奖励。比赛竞争和适度的奖励是幼儿心理所喜欢的,也更能从实际方面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质量要求不断增高。素质化教育教学早已深入人心,目前国内民众对幼儿阶段的教育相当的关注。而音乐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幼儿身体心理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幼儿对音乐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这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是及其重要的。新课标形式,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培养力度,借助多媒体,更多的是教学方法模式的改变。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将幼儿音乐教育的水平不断进行提高,这种形式下幼儿才会对音乐更加的感兴趣,从而也能培养出幼儿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乐趣,十分有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篇5:语言教学结合的新视角综述的论文

本章深入讨论了现有的语言学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一些学习理论与其对应的语言学理论矛盾,一些学习理论缺少具体的教学法,只有概念整合理论很好的解释了学得的知识与习得的知识如何相互联系产生了相应的语言水平。本章提出了一个整合过程驱动语言学习的模型———Blend-structureModelofLanguageLearning,整合发生在目标语的输出和母语的图示之间,中介语的部分图示化和母语之间,中介语的部分图示化和目标语的输出之间;尽管这个模型还在建议阶段,作者从七个方面展示这一模型如何能够解释语言学习过程的核心特点。基于这个语言学习的整合结构模型,作者还通过实例探讨了学生发生错误的过程,重点关注了学生内化目标语概念基础的程度及其在他们母语中的反映。第八章是全书的总结,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对隐喻的理解应该改变我们感知教学法的方式。在考虑教学方法时,认知要先于社会因素;概念隐喻表明了一种文化构造一种语言的机制,语言学习是文化参与而不是文化归顺,因此文化移情也是要考虑的。情感因素益于语言学习,隐喻本身就是语言的情感挂钩(affectivehooks):学习者可以通过隐喻操纵语言来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经验,隐喻打破了范畴的界限,通过关联的网络寻找到了连贯且契合的表达,隐喻还赋予词汇情感意义,这样词汇被记住和使用的机会就增加了。理解意义的物质基础、探索意义的空间构建都是教学法需要考虑的因素,注重参与的教学风格更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是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但却不容易实现。通读全书,Holme的形象跃然纸上,他既是一位通晓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论的学者,又是一位脚踏实地、擅长教学的行家。本书的理论论述都与具体的语言现象或教学实例相结合。即便第三章在批判的论述其他流派隐喻理论时,Holme也不忘发现这些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可用之处,给出了多个具体的教学实例,还鼓励教师不要受到理论流派的限制,充分发掘各种理论的实用性。

2内容丰富,角度众多

国内多数的隐喻研究以研究语言现象为主,探讨隐喻与教学的研究一些为宏观论述,如王寅、李弘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一些为实证研究如姜孟()关于学生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赵桂英()等关于概念隐喻标记性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实证研究;只有少数涉及到了具体的课堂教学,如刘艳等(2011)讨论了概念隐喻在介词教学中的应用。Holme此书从多个角度展示了隐喻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词汇与习语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写作指导等等,内容非常丰富。书中一些隐喻与课堂教学的结合非常巧妙,如定冠词用法教学与原型衍生出的图示相结合等,这种结合会给读者带来了新的灵感,启发很大。

3实用性强,易于操作

本书用了大量的篇幅展示的Holme本人的教学实例,真实详细的记录了课堂设计、师生互动、教学过程等。虽然Holme强调本书注重的是宏观的教学法,并非为了突出具体的教学技巧,但书中出现的大量的课堂活动的确具有实用性。这些教学实例一方面帮助读者理解理论论述。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读者来说极具启发,操作性强。书中提及的一些课堂活动,如通过+EVENTISLOCATION+隐喻进行的不定式学习、通过小品词图示“Upisdynamic”进行短语动词(phrasalverb)的教学等,稍作调整就可以用于我们的英语课堂。

4重点突出,方便教师阅读

篇6:《音乐教学新视角》的读后感

〔摘要〕新的课程思路改革,首先要将合奏课的内容纳入到目前的器乐教学过程中,具体比重可按总课时或每节课的百分比进行合理权衡。纳入之后,要根据合奏作品中所需要的技术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讲解。

〔关键词〕器乐合奏旋律

合奏课程(通指器乐合奏课),是指专业性音乐学院或综合性大学艺术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形式是对学校中现有的西洋、民族管弦乐队等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专业协作能力,达到专业上共同合作,完成更高质量与级别的作品为目的。

器乐演奏课程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技巧课程,通常为教师与学生一对一形式的教学活动。虽然通过合奏课程的训练,可以推动提升整体器乐学生的专业水平,展示更高层次的综合业务能力,能凝聚人心,但问题也随之产生,对于合奏课程中的很多作品,并不能随着演奏者的技术同步进行,加之每一首作品的困难片段在各声部又不同,这就造成了合奏课与器乐演奏课程难以同轨、无法互相兼顾的矛盾。

随着器乐作品质量大幅的提升以及各种风格作品的不断变化,乐队作品内容多姿多彩,无论旋律色彩、配器手法、演奏技法等方面变得丰富多样起来。尽管早年的合奏课程教师已经总结了大量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排练与演奏财富,但是,在音乐艺术高速发展的前景下,对于乐队中器乐演奏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专业程度相对较低的学生处于暂时的技术障碍,无法完成该声部的课堂排练任务。还有很多专业技术较好的同学往往独奏能力强,但在合奏课上,与乐队其他声部共同排练时,合作能力却捉襟见肘。对此,针对器乐合奏课而言的器乐演奏教学思路及方法,就需要改革与创新,通过一系列更科学、合理方式来改革这种传统器乐教学模式,成为了势在必行的问题。

从传统的器乐演奏授课内容上看,通常为教师根据本人所擅长或热衷于作曲家作品或传统风格的作品,为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在上课时,在完成某相对于该作品所要求的技术难点与音乐处理后,便可以完成作业。但是,这恰恰忽略了还有合奏课程所要求一些技术难点或其他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很多教师或学生认为器乐合奏的作品,对于演奏技术上的要求相对较低,况且又不是从头至尾演奏,只要“差不多”就可以,所以没有把合奏课程内容,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这种现象,造成了很多艺术院校的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合奏水平不高,各声部之间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的原因。因此,新的课程思路改革,首先要将合奏课的内容纳入到目前的器乐教学过程中,具体比重可按总课时或每节课的百分比进行合理权衡。纳入之后,要根据合奏作品中所需要的技术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讲解。例如,合奏作品中某一声部出现较快速的音节、半音阶练习,复杂的转调段落音准训练,对于各种演奏技术的针对性练习。又如管乐声部的快速吐音、较长呼吸的乐句,弦乐声部的各种弓法强化练习,双音、和弦练习、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声部的弹、挑均匀练习等等,一系列针对于本学期合奏作品中出现的技术难点,进行教授。当然,作为前提,合奏教师要提前规划出本或本学期的整体曲目安排。让学生提前拿到分谱进行熟悉,以便于在器乐演奏课程中使用。除此之外,在器乐演奏课后作业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制定合理地专业练习分布时间,注意合奏内容与演奏内容的统筹。这样,对于合奏课与演奏课两方面课程的脱节问题,就会得以解决。

如果仅仅将每首合奏作品的困难片段加入器乐演奏授课内容中,这还是不够的,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入3-4人的两声部重奏或齐奏环节。我们知道,合奏形式是多声部的音乐演奏形式,很多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若只有一名学生演奏时,听起来很好,两名学生同时演奏,效果还可以。但是当3-4名学生同时演奏该段落时,就会出现音准不好、节奏不齐、呼吸点不同、乐句划分不一致、演奏法不同等等一系类的问题。所以,建议在设置器乐演奏课程时,还要给每一位专业方向教师增加或延长一课时的重奏或齐奏时间,例如,在常规的一课时小提琴教学后,再安排四把小提琴分为一、二声部,或者四把齐奏的课时。注意,这和单纯的器乐重奏课又不相同,通常我们说的重奏,是指同一类别的乐器组(高、中、低)声部的多重演奏。但我们所说单一乐器的重奏或齐奏,是指演奏合奏作品中某一声部的训练。通过这种方式,每一位专业教师不必一定掌握重奏训练技能,只要单纯熟练本门专业的课程领域,就可以为合奏课程起到很好的前期基础工作教学训练。如果每一位专业方向的教师都能遵循类似的教学程序,那么合奏课上乐队的整体演奏水平,就会迅速提升。

加强专业教师的乐队训练修养,也是合奏课与器乐演奏课改革的重要一环。很多器乐演奏教师对乐队训练方面的内容概念模糊,对排练作品整体思路不清晰,更有置若罔闻者,上述这些现象依然存在。所以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在日常的教学安排外,加入教师乐队训练或欣赏这样的讲座与汇报,对相关乐队作品知识进行普及。器乐演奏教师也要通过聆听音响资料、视频等形式,进行中外作品风格掌握,尤其是不同时期、地域、民族的作品,通常演奏法不同,所在声部需要的声音色彩也不同,这些都是需要担任常规器乐演奏教学的教师必需掌握的。正确的演奏方法可以快速提升器乐合奏课程中该声部的整体实力,反之,在器乐合奏课程的过程中,亦能窥探出某一专业方向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上的缺陷与潜在问题。

将课程融合性正确树立在师生意识形态领域,还是最为关键的。如何让学生在心里做到对合奏课程不应付、不排斥,并且转变为热爱合奏、乐于合作的态度,这是我们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让专业教师和学生把合奏课程与器乐演奏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还是要在教师、学生的思想领域做工作。合奏课上的乐队,是将所有乐器有机组合成为统一整体的最高形式,也是音乐表演的最高形式。古今中外,每一位杰出的作曲家都以完成高质量的乐队作品为骄傲。在乐队中,可以感受不同种乐器之间的和声融合,不同乐器色彩的交相呼应,它们或是层叠出现、或齐头并进。这种团队合作形式,也正是具有较强艺术个性的学生们通常所或缺的。无形中,你退我让的、你说我听的良好品德修养,也会慢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学校这个整体来说,强大乐团实力,是同等级别院校比拼的重中之重,这种形式音乐学院整体实力的体现,它代表着学院教学能力与专业建设综合能力的展示。各专业的齐头并进的趋势是靠乐团体现出来的,而乐团的日常管理与教学依托,就是器乐合奏课程。

无论是专业音乐学院还是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培养出专门的每一个乐器种类的演奏家或职业独奏员的,还是凤毛麟角;更多的同学毕业后,就业趋势还是从事乐团演奏或者中、小学校教学工作中去。如果作为乐团演奏员,那么合奏形式就成为了他的专业主要侧重点。每一个职业乐团的考核,重奏或者合奏的困难片段成为了考试的重点。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演奏过大量的困难片段,积攒了丰富的合奏经验,无疑,考核对他来说驾轻就熟的。如果对于从事学校教学工作者来说,合奏课程的排练过程又是他进入岗位后,教学或排练的一个直接经验。尤其在国内一线城市的中小学,乐队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学校创立艺术品牌的最直接手段,这些用人单位,需要大量的从事过专门合奏训练的、有丰富经验合奏教师。只有在合奏课上亲身参与过的同学,才懂得如何规范合奏课程,为训练高水平乐团提供有力保障。可见借助器乐演奏课程,把合奏课程上好,它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对学生来说不仅在校内,还在未来就业上。

综上所述,合奏课程与器乐演奏课程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在完善的教学体系中培养出来的高水平专业演奏学生,才能在合奏课中训练出更好的乐团,演奏出更多更优秀的乐队作品。从合奏课角度来探索器乐演奏教学的新思路,对优化教学改革、师资培养以及学生的专业成长,从而达到学校整体艺术水平全面提升,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关于高校民族器乐演奏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顾毅白音乐时空2014.4

[2]《器乐演奏教学中“创造性”教学理念的实现》武丽罕赤峰学院学报2014.3

篇7: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新视角论文

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新视角论文

杨春晓

一。课堂提问重精

“精问”就指教师注重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如何才能使提问“精炼”呢?我想教师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结构,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二。课堂提问重度

首先要有一定的难度。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要有一点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些。

其次要有一定的梯度。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巳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

最后提问要有一定的广度。课堂提问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而充分展开,不失时机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提问重情

提问既要重视知识点的落实,达到教学目的,又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性、情感性,从而实现情趣教学。所谓情趣教学,即激发情趣,兴趣盎然的教与学。目的是让老师有感情的教,学生有感情的学。

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情溶进到你的言语中,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的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化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

四。课堂提问重效

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体阅读中的理解、感悟、形象必然会有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空间也应该是大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旦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就会出现更新更好的答案。总之,教师的提问有较大的包容空间,学生的.思绪才会放射出个性的耀眼光彩。

五。课堂提问重评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对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不对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识结构。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好的每一句问话,教师、学生都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

篇8:《音乐教学新视角》的读后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人如何获得知识曾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 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 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 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见,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要前提, 是其获得数学思想的主要源泉。教学的任务就在:对学生既有的经验进行筛选、整理、优化和提升, 实现经验的改造或重组, 以帮助学生生成新的经验, 促进学生的经验上升到更高水平, 让模糊的变得清晰起来, 让片面的变得完善起来, 让肤浅的变得深刻起来, 让零散的变得结构化起来, 而这, 就是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也是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所以, 新增“两基”的教学, 其实是要求我们努力实现从“教数学”向“做数学”的美丽转身。

“教数学”与“做数学”有着怎样的区别?我们不妨以马云鹏教授所举的一则案例作说明。下表是某市一周之内的最高气温, 请将表中的信息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这是小学数学中较为常见的问题, 要求学生运用统计图的知识与方法表示数据———这就是“教数学”。如果把这个问题改变一下, 变成“记录一周之内每天的气温, 再提出相关的问题, 并在班上讨论”———这就是“做数学”。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教数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 是应试的取向, “做数学”侧重于经验的积累、思想的形成, 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取向;在“教数学”中, 学生处于客体的地位, 在“做数学”中, 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在“教数学”中, 学生获得的是显性知识, 在“做数学”中, 学生获得了更多的隐性知识。所以, 后者既是对前者必要的补充, 又是对前者的批判和超越。

那么在教学中, 如何引导学生去“做数学”呢?下面分三点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策略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勤于操作, 丰富其表象, 拓展其体验性经验

有研究表明, 就智力和经验对学生概念学习的影响程度来看, 经验的作用更大。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往往不是按照定义的方式来理解的, 他们更多地按照先前眼睛看到的, 尔后积累在脑海中的经验来给所学的抽象概念加以编码。丰富的经验背景是学生理解概念的前提, 否则将容易导致死记硬背概念的字面定义而不能领会概念的内涵。这里的“经验”, 不光指从学校学习中获得的, 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 学生掌握的数学概念大多是对自身经验经过辨别、分化、抽象、概括以后发展而来的。

活动经验是在活动中获得的, 数学活动主要是指观察、操作、实践。

操作。过生日时的分蛋糕、吃饭时的分筷子、认识分数时的折纸、认识长方体时的制作模型……这些都是操作类的活动, 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要基础。同样, 我们也不应轻视幼儿园时期的“玩”:滚弹珠, 可以增进对球体特性的理解;搭积木, 可以培养其空间观念;玩堆沙, 可以感受对体积的认识……它们都会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操作, 不仅伴随着思维, 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表象认识, 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是其日后在数学学习时进行归纳、概括、抽象的重要基础。

实践。去商店购物的体验, 出行时的租车、租船、买票活动, 看电影时的座位排列等, 学生在实践中会自觉地将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打通, 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这些不仅影响着数学学习时的心向, 而且也能促进学生对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理解。

“几乎所有的人不仅在思维过程中避免使用语言, 甚至还避免使用代数符号或任何其他的固定符号, 总是运用模糊的表象进行思考。”很显然, 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先积累大量的感官经验、操作经验, 然后经由多个层次的“抽象”, 数学学习这一心智活动才得以完成。而若不能以丰富的表象做支撑, 数学学习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策略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优化其策略, 增进其方法性经验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 关于学生如何获得数学思想有这样的描述:“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逐步感悟数学思想。”它表明了“探索”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所以, 在渗透基本数学思想的过程中, 教师要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探索中领悟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种种思想, 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

探索发现。从本质上讲, 数学思想不是被我们命名之后才产生的, 而是因为其推动了数学的产生, 并贯穿于数学发展的始终, 人们依据其重要性和恒定性逐步发现并抽象、总结出来的。所以鼓励学生用探索方式进行数学学习, 有利于帮助其更好地还原和体悟当初数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及过程, 避免采用“掐两头, 烧中段”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对数学思想产生的必要性和适切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即便他们无法像成人那样清晰地表达出数学思想的名称及内涵, 但各种思想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力量已经被学生所感悟了。例如,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经由“商不变性质”, 通过类比, 提出猜想, 进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加以验证, “找到”分数的基本性质, 再通过多个层次的变式练习, 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这样的过程充满了探索性, 融类比、归纳、演绎等多种数学思想于一体, 让孩子真正经历、体验、再发现, 丰富了学生的探索经验, 使其真切地感悟到数学思想的力量。

化隐为显。以定义、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为要素构成的数学逻辑体系中隐含着数学思想, 只是这一逻辑体系由于经过了高度的归纳、概括, 掩盖了数学思维的真实状态, 掩盖了数学思想产生的原始过程, 学生所看到的只是数学研究的结果。这些被“掩盖”的过程如何挖掘出来?“数学对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亦即通过类比、隐喻、假设、倾听和深度谈话等, 使隐性的数学思想得以显性化。

师:口袋中有两只白球和两只黄球, 如果摸10次, 白球和黄球各会被摸到多少次?

生1:白球5次, 黄球5次。

生2:我觉得不一定, 但我也说不准哪种球会被摸到多少次。

师:那我们就来做个实验, 看看结果如何?

(生实验, 各组得到不同的数据。)

师对生1:你的实验结果与你的猜想一样吗?

生1:不一样, 黄球被摸到了6次, 而白球只被摸到4次。

师:真奇怪, 是球不听话吗?

生3:我知道, 虽然白球和黄球一样多, 但是我们摸的时候没有看, 所以每一次既可能摸到黄球, 也可能摸到白球。

师对生1: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1:我同意, 就是实际摸到的与我们心里想的可能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再摸一次, 你觉得摸到的是白球还是黄球呢?

生1:都有可能, 因为球是记不得它被摸了几次的。

恰当地运用明确的语言及其他符号表征方式来引导和支持学习者的理解, 使显性知识的学习根植在默会的理解中, 使隐性的知识以适当的方式得以表征, 从而可以在交流和共享中拓展理解。讲故事、举例子、打比方、辩论等, 都是使隐性的数学思想得以显性化的重要手段, 它们的作用是, 将说不清、道不明的数学思想, 附着于具体的情境之中, 用类比、隐喻、比方的方式让学生来感悟, 从而达到很好的渗透效果。上述简短的对话中就蕴含着随机的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 学生先行暴露思维, 教师运用“牵引术”, 通过归缪的方式, 让学生感悟出其中的道理。这样就能寓思想方法的教学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之中, 于教学问题的解决之中了。

合作交流。我们不应把学生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简单地看成是学习目标达成的途径, 而应把它看做是儿童自身的内在需要。这是因为, 儿童的话语系统是相通的、思维方式是对接的、行动模式是相近的, 所以, 儿童喜欢同伴间的对话远远胜过喜欢老师的讲解。特别是, 在对话的过程中, 他们会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展示出思维的过程, 教师据此可以了解和判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处于何种水平, 由此展开的教学才是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

生4:我发现还可能相等, 比如小明看的书一共有12页, 小红看的书有16页, 那么, 他们看的页数都是4页。

师:真有意思, 谁能把刚才的讨论做个总结呢?

生5:我发现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整数的大小比较有时是相同的, 有时是不同的。相同的是, 如果只是单纯的两个数, 都可以直接比较大小;不同的是到了具体的问题里, 整数能直接比较大小, 但分数就要看是谁的几分之几了。这道题里, 三种情况都存在, 可能是小明看得多, 可能是小红看得多, 还可能两人看得同样多。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依据经验进行的。起初的经验, 来自于整数的大小比较的规则, 但是, 随着交流和对话的深入, 他们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经验在任何情况下都畅通无阻的, 这时就要解构掉原有的“认知图式”, 在新的情境中重新建立起新的认知。这种从旧有经验—解构经验—重新建构认知的过程, 可以极大地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使其感悟到数学思想的独特魅力。

策略三:引导学生学会概括, 积极反思, 培养其内隐能力, 增进其“数学地思考”的经验

概括是形成和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如果没有概括, 学生就不可能掌握概念, 从而由概念所引申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等就无法被学生所掌握;没有概括, 就无法进行逻辑推理, 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就无从谈起;没有概括, 就无法实现思维的“浓缩”, 思维的敏捷性也就无从体现。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一个重要渠道。如果学生在获得数学概念后就此终止, 不对获得概念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 那么数学活动就有可能停留在经验水平上, 事倍功半。如果学生在抽象出概念后能对思路进行检验和自我评价, 探索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再概括, 从而可以对概念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水平, 长此以往, 学生便学会了“数学地思考”, 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条理化、清晰化、精确化、概括化, 而这正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

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 都带有很强的个体特征, 属于学生的内隐能力。教学无法也不必让所有的学生达到一致的水平。但是, 通过传授相关的策略, 可以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适当的提高。为此, 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他们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缄默知识, 使他们学会不断地从自己显性的观点和想法中分析自己所使用的那些缄默的认识模式, 在“数学地思考”中提高他们元认知的水平, 提高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重视与不重视概括与反思能力, 反映在教学形态上是很不一样的。例如,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抽象的过程。教学过程中, 如果只是让学生按照某种标准, 学会给物体分类, 这便是停留在了认知层面上的教学了。如果引导学生不断去反思:何时需要分类, 如何分类, 怎样确定分类的标准, 同时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 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又是怎样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 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和技巧, 积累了哪些有益的成功经验, 怎样去拓展和延伸, 这便上升为思想层面的教学了。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得以“回头看”, 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 梳理这一过程中累积的经验, 进而自觉地运用学到的基本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篇9:教学内动力的新视角

一、驱动角色意识,阅读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化”

教师的教学理念清晰反映出:课堂上应该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就必须在课堂里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大胆表明自己独特的观点。

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就应顺应学生的这种需求与发展的规律,提供各种机会,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课堂上得以生动活泼的生命成长。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老师了解到造房子对于学生并未经历过,而自己一时又很难具体说清楚。于是教师可以运用媒体让学生和老师变成“小鸟”一起做一做,造一造云房子(屏幕上出现高高的天空,运用电子白板定向移动和图片拖放、前置等功能)。学生在充满生机的课堂上体会到了文中造房子的乐趣,不仅带动课堂气氛,还能把学生原本的生活经验具体化,给学生的认知与文本内容搭建了一座引桥,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何乐而不为呢?角色的转换,使语文课堂尽最大可能让学生把粗放的生活体会转化为细微的实践感受。语文课堂突出主体化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语言,让文本与学生有限的经验无缝对接。

如在《会走路的树》一文学习中,首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许多地方”“许多有趣的东西”,然后将与文本相符图片提取出来,随即配合教师的语言,营造出一个展开想象进行语言训练的环境——“小鸟跟着小驯鹿来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西”。这段教学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时空,化远为近,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放下“驱动角色”意识,把课堂的形式面尽可能抹去,让课堂充满生态气息。

二、倾听演绎声音,阅读教学展现过程“情感化”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而建立情感的重要链条是学会倾听,它成为不可缺少的信息通道。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以此为突破口,有的放矢地组织课堂教学。

第一,教师要倾听学生初读文本的感受。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在理解“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一句时,有的学生质疑:“红军过草地为什么是‘最为艰苦”。此刻,老师不可急于解答,要静心倾听学生的交流。学生通过看书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处理,建构起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这种情感境界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积极对话、探究的乐趣,这也对下面的阅读感悟做好了情感的全方位铺垫。反之,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生长。

接着,教师必须要倾听学生品读语言文字过程中的疑惑,并预设突破口,这是课堂的核心所在。如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在品读感悟樟树的生长特点和可贵之处后,课堂里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最后一个自然段里,有“瞻仰”这个词,怎么会说是“瞻仰”樟树呢,用词有些不妥当?”学生端详着照片,读着生平介绍,再来看看作者笔下的樟树,想想樟树与主人有相同之处。就这样,同学们读懂了作者没有说出的话,也明白了像这样以樟树来写出宋庆龄形象、品质的方法这就是借物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倾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质疑问难,适时引导学生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十分重要,这是突显教师主导性的重要手段,这样的“倾听”是生命成长的基础。

三、挖掘有趣内容,阅读教学体现文本“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语文的内容始终关注生命的成长。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文本资源,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强化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时,以《肉被叼走后》为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层层深入,续编故事。这一方面既能规范、丰富并且很好地发展学生语言,又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另一方面学生进一步丰富了生活经验,心智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将来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语文课堂在充分体现其实用价值的同时还充分突显了课堂的审美价值,这两种价值的兼顾也正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兼顾,充分体现了“学会生存 学会审美”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让孩子们以最轻松的方式获得了最有分量的收获。

再如课文《二泉映月》第5自然段采用了“琴声”和“心声”交替出现的写法,用文字的形式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介绍了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和意境。为了增强趣味性,这一部分教学可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展现当时的情景并配以乐曲,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接着更深一层的感悟,问:乐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接着就是不断地鼓励学生带着感悟自发地站起来朗读,来评点其他同学的朗读效果,最好能和着乐曲声展现朗读。学生在一次次饶有“趣味”朗读的中,逐渐读懂了乐曲,走入了阿炳的内心,也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感慨。这样的课堂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维度得到了有效体现,也增强了语文课堂的生命成长意识,更好地让学生的智慧指向了心灵看到的地方。

语文课堂是生命的课堂。在上述例举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高质量地亲历语文学习的过程,关注学习过程,珍视生命体验,就是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是学习过程中的首席,就是要努力提升引领的艺术,增强倾听的意识,明确审美向度,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共鸣,与教师共鸣,与真、善、美共鸣,课堂形成一种多元互动的关系,呈现师与生、人与文、思与悟等方面的和谐,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奏响生命成长的旋律,也必将流淌出生命成长的光彩!

篇10:《音乐教学新视角》的读后感

作者简介:本人从事教育事业,曾在小学教过7年,中学教过3年,在民办学校教过1年。这样的经历使我有了较为开阔的视野,较为扎实的积累。获得过县级星级教师和教坛新秀的称号。教学中,本人努力做一名研究型,专业型教师,注重科研来提升自己。

正文

这里的“新”指的是语文新课改教学中关于阅读教学的一些新理念。记得一位伟人说过,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有可能登上更高的山峰。同样,阅读新理念中也有着一些古代传统理论的影子和蛛丝马迹,包含着对古人阅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研究古代一些阅读理论,也许更有利于深入理解新理念、推动新课改。

一、关于情感体验

“体验”一词在新课标中出现了19次之多,足见其对于情感体验的重视。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享爱审美乐趣。”

关于阅读中情感体验。南朝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由此可见,古人读书就非常重视情感熏陶。《红楼梦》中写林黛玉读《西厢记》,读到“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时。”一时浮想联翩,不禁双腿一软,竟然跌坐在小山坡上。这正是披文入情的表现。宋人尤袤对阅读这样描述:“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阅读正是给人强烈情感体验和愉悦才产生了这样的魅力。

如何披文以情呢?古人特别重视朗读和想象。

汉语语言本身具有独特音乐美:清脆美,声如裂昂;高亢美,响遏行云;纤弱美,莺语蝶舞;浑厚美、黄钟大吕;流利美,溪水潺潺;连腔美,珠圆玉润”。老舍在《五月的青岛》中有这么一段话,声韵动听优美,极富节奏:“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渔帆的外边去,风不凉,波不高,船缓缓走,燕低低飞”。读了这段话,给人强烈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古人读书十分重视吟咏诵读。“三分诗、七分读”,“读书烂,秀才半”等等。吟诵不但是记忆的重要手段,也是融化感情的主要方法。吟诵把无声语言化为有声语言,在感性声调起伏中融化了感情。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身醉其意。

想象是情感体验的翅膀,刘勰谈到想象时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情焉动容,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在想象中,读者想像凌空而起,升腾变幻无穷画面。从中得到了充分情感体验。在想象中使学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

二、关于读书方法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新课标还指出,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于“精”与“博”,古人有许多方法值得借鉴。

(一)关于精读

苏东坡在《又答王庠书》中说:“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节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它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这种读书方法,讲的是每读一遍应有一遍特定目的,不可毫无指向,模糊读书。

那么每读一遍应有何特定目的呢。南宋史学家,教育家吕祖谦在《古文关键》中说:“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划。第三看纲目关键。第四看警策句法。”即所谓浏览→概要→鉴文→析句。浏览是对文章扫描,用跑读法。概要,是对文章要点概括,用跳读法。鉴文,是对文章鉴赏,用唱读法。析句,是对文章字句精华的深究,用吟读法。

叶圣陶对怎样读书有过这样的描述:“逐步循诵,摘出不了解处所,试把那些不了解处所自求解答。不了解处所弄清楚了,又复读一遍,明白了全篇或全章大意。最后细读一遍,把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归纳起来,是质疑自答→复读会意→细读深究,这三步与古人四步读书法异曲同工。

(二)关于“博览”

除了精读好课本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广泛课外阅读,丢掉了课外阅读,无异砍掉了一只臂膀。培养阅读能力,博览不可或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凡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都说明了博览的重要性。

当然,对于“精”与“博”的关系,还是应有先后顺序的,朱熹谈到“精”与“博”次序时说:“凡读一件便精这一件。一件看得精,其他书亦易看……大率学者喜博,而尝病不精,泛滥读书,不若精熟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

三、关于阅读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培养良好习惯,是人才成功乃至决定人生命运主要因素。“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养成语文学习自信心和良好习惯。阅读教学要培养那些良好习惯呢,古人对此有很多研究。

(一)善于质疑的习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者,学之始,思之端”,“学者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都是要在阅读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吟咏诵读习惯

古人十分重视吟咏诵读的阅读习惯,桐城派强调,“以声入情,因声求气”。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中说:“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问,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三)下批加注的习惯

毛泽东读书就非常重视下批加注,以促进思考。韩愈说:“手批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批于百家之编。”

(四)勤于思考的习惯。

读书既要读熟,又要精于思考。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重读古人关于阅读的一些理论,让我感到古人思想的博大精深,其中闪烁着智慧之光,对我们今天的阅读教学仍然许多有益的启示。当然,古人的有些理论也难免带有时代的烙印,我们应科学鉴别,继承,更好的推进语文新课改。

我用“三心”教语文

邮编:310018 单位:浙江杭州市下沙二小 姓名:蒋尔云

电话:0571-86937007 13386539739

作者简介:本人从事教育事业12年,曾在小学教过7年,中学教过3年,在民办学校教过1年。这样的经历使我有了较为开阔的视野,较为扎实的积累。获得过县级星级教师和教坛新秀的称号。教学中,本人努力做一名研究型,专业型教师,注重科研来提升自己。

正文

陶行知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内心发出来,才能达到内心的深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其中一个最大的转变是突出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专家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一个人一生的意义更加深远,新课程应关注学生生长、成长中的整个生命。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人为本。俗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效果才会更佳。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体会。

一、春风化雨温暖人心

春风化雨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生长,焕发勃勃生机。作为语文教师当拥有春风化雨般的爱,它是成功教育的动力源泉。爱就在生活中,不经意间,不刻意营造爱,走进学生心里,发挥雨露润物的巨大作用。

孙飞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总有拖欠。一次上课看小人书被我没收。过了两个星期,他向我要小人书,说是别人的书,他借来的。给还是不给,略一思忖,我问他用什么条件交换,他说要认真学习。我当即把书给了他。此后几个星期,他的表现大有进步,“行为规范抽查”还获得了A。此时我想,“给”与“不给”之间的选择我做对了,“给”打动了他的情感。

二、注重激励鼓舞人心

激励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这是所有教育家的共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起和鼓舞。”孔子曰;“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一句不经意的表扬鼓励,使听者如沐春风。激励如和煦阳光,使学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我班有一个叫汪燕的女学生,平时很活泼,对班级的事很热心,也爱帮助人,但成绩不太理想。平时我很少关注表扬她,但是有一次她写的作文给了我很深的震撼。那次作文她这样写道:我的同学有很多,他们的成绩都比我好多了,作文也写得好优美,作文评选的时候,他们都在我之上,在这样一些女孩子中,就只有我一个人成绩最差。还有上次学校元旦文娱汇演,班里其他几个女生都被选上跳舞,只有我没被选上,我的命真苦。我看了后,刹那间心里一酸,然后是深深的自责:我对她关注太少了,这个学生多么需要一句鼓励的话呀,一句鼓励的话在她身上比在那些优等生身上更有价值。我当即在她作文上写道,你的作文并不比人差,这次作文你被选上了。后来我又在班上表扬了她的乐于助人和关心集体等。从这件事后我常扪心自问:今天你鼓励了那些自卑的学生了吗?

三、幽默一笑愉悦人心

教师幽默是教师个性的展现,视野灵感的结晶,是一种高雅审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笑语中包含思考,妙语中蕴涵智慧,在他人没有关注的事物中发掘材料,在习以为常事理中辨识悖理,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幽默,能深深吸引感染学生,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发现和领悟,“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幽默能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融洽师生感情。

记得在上《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时,当学生们刚读完最后一段“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时。突然有学生的铅笔盒“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大家把眼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他也不知所措。这时怎么办了,批评吗?当即我灵机一动说:“这声音真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呀。”同学们都会意的笑了。还有一次听写第五课词语时,当听到第二个词语“蝴蝶”时,我发现有个学生的听写本还没有拿出来,我没有骂他,巧妙的说:“蝴蝶都飞走了,有同学的本子还没有拿出来。”他听了赶快拿出本子来。早晨五分钟唱歌时间,有三天都唱的是歌曲《摘草莓》,太没有变化了,我幽默的说:“草莓都被你们摘光了,还要摘吗。”学生们会意笑了,第二天他们换了歌唱。

别林斯基说过:“人在精神的幼年时期,不过是美的灵魂,远不是完整的人”。儿童就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春天是一个梦幻,孩子是一个梦幻。在一个充满梦幻孩子的眼中更需要的是情感,而不仅仅是规章制度。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关注学生内心世界,才能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

杭州市下沙二小:蒋尔云

邮编:310018

作者邮箱: eryun123@21cn.com

上一篇:理清思路 明确任务 确保实效下一篇:机械电子工程毕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