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的几种启动和关闭方式

2024-06-18

Oracle数据库的几种启动和关闭方式(共5篇)

篇1:Oracle数据库的几种启动和关闭方式

有以下几种启动方式:

1、startup nomount

非安装启动,这种方式启动下可执行:重建控制文件、重建数据库

读取init.ora文件,启动instance,即启动sga和后台进程,这种启动只需要init.ora文件。

2、startup mount dbname

安装启动,这种方式启动下可执行:

数据库日志归档、

数据库介质恢复、

使数据文件联机或脱机、

重新定位数据文件、重做日志文件。

执行“nomount”,然后打开控制文件,确认数据文件和联机日志文件的位置,

但此时不对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进行校验检查。

3、startup open dbname

先执行“nomount”,然后执行“mount”,再打开包括redo log文件在内的所有数据库文件,

这种方式下可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4、startup,等于以下三个命令

startup nomount

alter database mount

alter database open

5、startup restrict

约束方式启动

这种方式能够启动数据库,但只允许具有一定特权的用户访问

非特权用户访问时,会出现以下提示:

error:

ora-01035: oracle 只允许具有 restricted session 权限的用户使用6、startup force

强制启动方式

当不能关闭数据库时,可以用startup force来完成数据库的关闭

先关闭数据库,再执行正常启动数据库命令

6、startup pfile=参数文件名

带初始化参数文件的启动方式

先读取参数文件,再按参数文件中的设置启动数据库

例:startup pfile=e:oracleadminoradbpfileinit.ora

7、startup exclusive

有三种启动方式:

1、shutdown normal

正常方式关闭数据库。

2、shutdown immediate

立即方式关闭数据库。

在svrmgrl中执行shutdown immediate,数据库并不立即关闭,

而是在oracle执行某些清除工作后才关闭(终止会话、释放会话资源),

当使用shutdown不能关闭数据库时,shutdown immediate可以完成数据库关闭的操作。

3、shutdown abort

直接关闭数据库,正在访问数据库的会话会被突然终止,

如果数据库中有大量操作正在执行,这时执行shutdown abort后,重新启动数据库需要很长时间。

篇2:Oracle数据库的几种启动和关闭方式

一、oralce的启动顺序:

1、先启动监听程序(对应端口1521) :

[]#lsnrctl start

2、启动oracle实例:

[]#sqlplus / as sysdba(回车)

SQL>startup

--启动的是环境变量中的默认数据库实例 $ORACLE_SID

--如果启动多个实例:export ORACLE_SID=ctaudit

[]#sqlplus / as sysdba(回车)

SQL>startup

3、启动em(对应端口1158),isqlplus(对应端口5560):

[]#emctl start dbconsole

[]#isqlplusctl start

二、oracle的关闭顺序

1、先关闭em,isqlplus:

[]#emctl stop dbconsole

[]#isqlplusctl stop

2、关闭监听:

[]#lsnrctl stop

3、关闭oracle实例:

[]#sqlplus / as sysdba(回车)

SQL>shutdown immediate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Oracle数据库的启动和关闭顺序实例讲解,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们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的支持!

篇3:Oracle数据库的几种启动和关闭方式

如果打算在网络应用程序中使用数据库,就需要创建至少一个数据库连接。没有数据库连接的话,应用程序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找到数据库或者如何与数据库连接。本文以目前比较流行性的中小型网站常用的ACCESS数据库为例,当然其他数据的谅解方法也基本相同。假设数据库存放路径为e:mywebdatabasenxtc.mdb。

1 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意即开放数据库互连,它是微软公司开放服务结构(WOSA,Windows Open Services Architecture)中有关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建立了一组规范,并提供了一组对数据库访问的标准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这些API利用SQL语句来完成其大部分任务,目前流行的微软操作系统中都提供了数据源(ODBC)功能。而数据源名称DSN(Data Source Name)是表示一组数据库连接参数的单词标识符,这些参数包括服务器名称、指向数据库的路径或数据库名称、要使用的开放式数据库连接(ODBC)驱动程序、用户名密码等。在连接数据库之前,必须为该数据库创建数据源DSN,使用DSN在Web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建立ODBC连接,只有创建了DSN,才能让服务器识别数据库的位置及其属性。当数据库位置和类型发生变化时,只需要改变DSN的设置即可,可以说DSN是服务器和数据库之间的桥梁。我们知道DSN有用户DSN、系统DSN、文件DSN三种,其中用户DSN与系统DSN只能用于当前机器,不能为别的机器所用。在管理工具中打开ODBC,出现ODBC数据源管理器窗口,选择系统DSN标记,添加一个DSN,根据不同的数据库选择相应的驱动程序,本文使用ACCESS数据库为例,因此选择”Microsoft Access Driver(*.mdb)”,接下来根据提示输入DSN名称,选择已经建立好的数据库。如图1所示。

Web应用程序必须通过ODBC驱动程序和嵌入式数据库提供程序连接到数据库。该驱动程序或提供程序用作解释器,能够使Web应用程序与数据进行通信。Dreamweaver中提供了连接数据库的两种方式,即DSN和自定义连接字符串。在Dreamweaver中建立站点以后,连接数据库时选择“数据源名称(DSN)”,如图2所示。

接下来会出现如图3所示窗口,选择前面已经建立好的数据源名称,自定义一个连接名称即可,建立了数据源名(DSN)之后,就可以创建网络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ODBC连接,DSN被定义后,就能用它来调用各种参数了。

2 使用自定义连接字符串连接数据库

由于建立ODBC时需要在服务器上进行相关的操作,当你的网站在远程服务器时很难要求管理员为你专门建立一个ODBC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自定义连接字符串连接数据库,本方法不需要做前面的ODBC连接,而是直接在Dreamweaver中建立数据库连接,如图2所示,选择自定义连接字符串,将出现如图4所示结果;

在连接字符串中输入:Drivers={Micorosoft Acess Driver(*.mdb)};dbq=e:mywebdatabasenxtc.mdb;Dreamweaver在服务器端脚本中插入该字符串,以便应用程序服务器随后进行处理。Driver指定在没有为数据库指定OLE DB提供程序时所使用的ODBC驱动程序。DBQ是指向基于文件的数据库(如在Microsoft Access中创建的数据库)的路径。该路径是在测试数据库文件的服务器上的路径。若要将非DSN连接字符串写入位于远程服务器,必须知道该文件的实际路径,如果不知道文件在远程服务器上的实际路径,则可以通过在连接字符串中使用MapPath方法来获取该路径。其自定义连接字符串为:如果使用VBScript作为脚本撰写语言,连接字符串可表示如下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mdb)};DBQ=&Server.MapPath("/database/nxtc.mdb");如果使用JavaScript,表达式将基本相同,只是要使用加号(+)而不是&号来串联两个字符串,连接字符串可表示如下: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mdb)};DBQ=+Server.MapPath("/database/nxtc.mdb")这样我们便可以顺利地移植ASP程序了,此时一定要将数据库文件上载到远程服务器。记下它的相对路径,例如”/database/nxtc.mdb”,否则将不能正常连接。

3 ADO方式连接数据库

以上两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要对测试服务器进行相关的操作,不便于对网站调试,因此一般以ADO方式连接数据库比较方便。WWW上很重要的应用是访问WEB数据库,用ASP访问WEB数据库时,必须使用ADO组件,ADO是ASP内置的ActiveX服务器组件(ActiveX Server Component),通过在WEB服务器上设置ODBC和OLEDB可连接多种数据库:如SYBASE、ORACLE、INFORMIX、SQL SERVER、ACCESS、VFP等,是对目前微软所支持的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最有效和最简单直接的方法。通常的做法是建立一个数据路连接文件Conn.asp,其内容为:

使用ASP开发Web应用程序连接数据库有很多种方法,但是对于一般网页制作者来讲,复杂、繁琐的代码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掌握的,使用Dreamweaver内置的几种简单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开发所需要的网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做法。

参考文献

[1]应柏青.Dreamweaver UltraDev环境下实现数据库的动态链接[J].信息技术,2006(3).

[2]盛宜,吴晓葵.网站建设与维护[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3]杨叶芬,叶成景.基于WEB的示范性建设专业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

[4]闫耀民,胡以怀.Dreamweaver对数据库的操作方法(英文)[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7(1).

[5]董海宽,许丽.应用Dreamweaver实现ASP网页与数据库的连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3).

[6]郭振民,韩月华.网页制作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7]杨彧.网页设计与制作[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篇4:稻田养鱼的几种方式和技术要点

1.平田式

此种方式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使田埂高50~70厘米,顶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50厘米,沟的上面宽30~50厘米。沟的设置形式为在稻田内田埂底基一半处开挖1圈环沟,面积为667平方米(1亩)以上的稻田,还要在田中央开挖“十”字形中央沟。中央沟与环沟相通,环沟相对的两端与进、排水口相接,整个沟的开挖面积占田面积的5%~8%。稻鱼兼作养成鱼时,鱼的设计产量667平方米可在30公斤左右,若在第一季种稻养鱼后,第二季只养鱼而不种稻时,则每667平方米产鱼的设计产量可达80~100公斤。

2.垄稻沟鱼式

此种养殖方式较为科学。方法是在稻田的四周开挖一圈主沟,沟宽50~100厘米,深70~80厘米。垄上种稻,一般每垄种6行左右水稻,垄之间挖垄沟,沟宽小于主沟。若稻田面积较大,可在稻田中央再挖一条主沟。总开沟面积占田面积的10%左右,设计养鱼产量为每667平方米80~100公斤。

3.鱼凼式

此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在稻田内按田面积的一定比例开挖一个“鱼凼”。鱼凼的开挖面积一般为田面积的5%~8%,深2~2.5米,鱼凼一般设在田中央或背阴处。但不能设在进、排水口及田的死角处。鱼凼的形式以椭圆锅底或长方形为好。鱼凼最好挖成二级坡降式,即在上部1米处按坡比1∶0.5开挖,而下部则按1∶1开挖,两部分中间留一宽30厘米的平台。有条件的地方,为保证不塌陷,应用石条、石板、水泥板、碎石等护坡。为防止淤泥进入鱼凼,应在凼口边缘筑高20厘米、宽30厘米的小埂。田的四周距田基3~3.5米处开挖一圈40厘米深、30厘米宽的环沟。每667平方米养鱼设计产量为50~70公斤。

4.沟池式

此种方式是小池和鱼沟同时设置,总开挖面积占田面积的10%~15%。小池设在稻田进水口一端,开挖面积占田面的4%~8%,呈长方形,深1~1.5米,上设遮荫棚。池与田交界处筑一高20厘米、宽30厘米的小埂。田内可根据稻田面积大小设置环沟及中央沟,沟宽30~40厘米,深28~30厘米。中央沟呈“十”字形或“井”字形,使沟、池相通。

5.流水坑沟式

篇5:Oracle数据库的几种启动和关闭方式

1 .oracle@jumper oracle]$ sqlplus “/ as sysdba” 2.SQL*Plus: Release 9.2.0.4.0 - Production on Sat Oct 15 15:48:36 3.Copyright (c) 1982, , Orac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4.Connected to: 5.Oracle9i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9.2.0.4.0 - Production 6.With the Partitioning option 7.JServer Release 9.2.0.4.0 - Production 8.SQL>shutdown immediate; 9.Database closed. 10.Database dismounted. 11.ORACLE instance shut down.

二、启动数据库到mount状态

1.SQL>startup mount; 2.ORACLE instance started. 3.Total System Global Area 101782828 bytes 4.Fixed Size 451884 bytes 5.Variable Size 37748736 bytes 6.Database Buffers 62914560 bytes 7.Redo Buffers 667648 bytes 8.Database mounted.

三、启用或停止归档模式

如果要启用Oracle归档模式,此处使用

上一篇:关于促进科学发展学习心得下一篇:2023各地高考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