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2024-06-16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精选10篇)

篇1: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日前印发《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建立“三挂钩”机制,“三管齐下”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三线一单”,即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通知》要求,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项目环评应对照区域环境质量目标,深入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要在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的基础上,从布局选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入手,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三挂钩”机制,即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通知》要求,加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现有项目环境管理联动机制,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

“三管齐下”,即严格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深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相关科普宣传。

根据《通知》,各省级环保部门要落实“三个一批”的要求,加大“未批先建”项目清理工作的力度。要定期开展督查检查,确保12月31日前全部完成清理工作。

《通知》强调,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能力建设,抓好落实,创新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断把环评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附:

篇2: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相关企业集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明确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强化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管,切实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防范环境风险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一)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目前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不断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着眼点,按照“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督促企业认真落实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监管水平,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二)突出重点,全程监管。对石油天然气开采、油气/液体化工仓储及运输、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应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与审批、工程设计与施工、试运行、竣工环保验收等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监管,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要求。其他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如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的建设项目,其环境管理工作可参照本通知执行。

(三)明确责任,强化落实。建设单位及其所属企业是环境风险防范的责任主体,应建立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环评单位要加强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并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负责;环境监理单位要督促建设单位按环评及批复文件要求建设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并对环境监理报告结论负责;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单位要全面调查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并对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结论负责。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监管,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中对环境风险防范提出明确要求。

二、充分发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作用,源头防范环境风险

(四)石化化工建设项目原则上应进入依法合规设立、环保设施齐全的产业园区,并符合园区发展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涉及港区、资源开采区和城市规划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相关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五)产业园区应认真贯彻落实我部《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要求,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强化环境风险评价,优化园区选址及产业定位、布局、结构和规模,从区域角度防范环境风险。涉及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的港区、资源开采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也应强化环境风险评价工作。

(六)已经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区域内的产业园区、港区、资源开采区等,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为指导和依据,并符合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布局、结构、规模及环境风险防范等要求。

三、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强化环境风险评价

(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相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改、扩建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按照相应技术导则要求,科学预测评价突

发性事件或事故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论证重点如下:

1.从环境风险源、扩散途径、保护目标三方面识别环境风险。环境风险识别应包括生产设施和危险物质的识别,有毒有害物质扩散途径的识别(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等)以及可能受影响的环境保护目标的识别。

2.科学开展环境风险预测。环境风险预测设定的最大可信事故应包括项目施工、营运等过程中生产设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物质发生泄漏等事故,并充分考虑伴生/次生的危险物质等,从大气、地表水、海洋、地下水、土壤等环境方面考虑并预测评价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3.提出合理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结合风险预测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并对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充分论证。

(八)改、扩建相关建设项目应按照现行环境风险防范和管理要求,对现有工程的环境风险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价,针对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提出相应的补救或完善措施,并纳入改、扩建项目“三同时”验收内容。

(九)对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相关建设项目,应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项目信息公示等内容中应包含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及相应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十)环境风险评价结论应作为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结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无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的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予受理;经论证,环境风险评价内容不完善的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予审批。

(十一)环保部门在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中,对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隐患的,应提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要求。相关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重新办理报批手续。

(十二)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措施是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备案和实施等,应按我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等相关规定执行。

四、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管,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十三)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应按照或参照《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等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设计有效防止泄漏物质、消防水、污染雨水等扩散至外环境的收集、导流、拦截、降污等环境风险防范设施。

(十四)相关建设项目应在其设计方案确定后、设计文件批复前,逐项对比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以及防范环境风险设施的设计方案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的相符性。建设单位应将上述环保设施在设计阶段的落实情况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备案,并抄报当地环保部门。对我部审批的建设项目,应同时抄报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十五)对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隐患的相关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环境监理单位开展环境监理工作,重点关注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以及防范环境风险设施的建设情况,未按要求落实的应及时纠正、补救。环境监理报告应作为试生产审查和环保验收的依据之一。

(十六)相关建设项目申请试生产时,建设单位应将项目设计阶段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环境监理报告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备案材料一并提交。建

设项目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措施以及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措施不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以及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的,各级环保部门不得批准其投入试生产。

(十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时,应对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相关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应设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专章;无相关内容的,各级环保部门不得受理其验收申请。

(十八)各级环保部门应强化建设项目试生产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分别对各项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现场检查和重点核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应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逾期未完成整改要求的,应依法予以查处。

五、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断提高企业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十九)企业应建设并完善日常和应急监测系统,配备大气、水环境特征污染物监控设备,编制日常和应急监测方案,提高监控水平、应急响应速度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完备的环境信息平台,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环境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和应急物资管理作为日常工作任务,不断提升环境风险防范应急保障能力。

(二十)企业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建设和完善项目所在园区(港区、资源开采区)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环境风险防控工程、环境应急保障体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周边企业、园区(港区、资源开采区)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加强区域应急物资调配管理,构建区域环境风险联控机制。

六、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废止。

篇3: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一、评价方法———生态足迹法

生态足迹分析法包括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承载力模型两部分,生态足迹模型表示的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人口生存所需求的真实的生物生产面积;生态承载力模型表示的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人口所拥有的现实生物生产面积。将两者相比较得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生态足迹赤字或盈余[1]。

二、庄浪县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分析

生态足迹的计算分为生物资源消费部分和能源消费部分,其结果见表1和表2。

生态足迹计算中,首先将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折算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海洋等6种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类型。其次,要进行均衡处理。表1反映出庄浪县各类生物资源消费部分的生态足迹数值,折算为耕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4种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累积为0.62192ha/人。在计算煤、电力等能源消费项目的生态足迹时,要将这些能源转化为化石能源土地面积。即要估计以同样的化石能源的消费速率所排放的CO2需要吸收这些相应的CO2的土地面积。庄浪县能源生态足迹见表2。

表2反映出庄浪县原煤和电力等能源消费项目生态足迹数值,折算为化石燃料和建筑用地2种能源用地面积,累积为0.01688897ha/人。

对生态足迹进行总汇计算,并对其结果进行求和,得到庄浪县的生态足迹为0.9759667ha/人,见表3。

表3反映出庄浪县人均生态足迹为0.9756967ha/人,2010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为1.657ha/人,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为2.65ha/人,说明庄浪县人均生态足迹远低于全国以及甘肃省的平均水平,主要是人口基数较大、居民对各类资源的消耗能力加大以及生产力水平不高等原因形成的。

根据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得到庄浪县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90611924ha/人,与生态足迹的差为0.0984746ha/人,表现为生态赤字,见表4。

表中反映出庄浪县耕地、林地和建筑用地的生态足迹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说明该三类土地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牧草地赤字最大,说明对牧草地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

三、结论与建议措施

(一)结论

庄浪县的人均生态足迹为0.975967ha/人,生态承载力为0.90611924ha/人,生态赤字为0.06984746。通过对比得出庄浪县生态足迹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各个土地类型的生态赤字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牧草地(0.1508704)、化石燃料用地(0.017947)、水域(0.0041075)、林地(-0.0400585)、耕地(-0.066925)和建筑用地(-0.11968309),其中牧草地的赤字最大,说明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转变。但是耕地、林地和建筑用地的生态足迹在各类型的土地中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表明该类型土地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林地处于生态盈余状态的主要原因有:规划期间,不断增加林地面积,提高林地质量,扩大林地利用效益促进庄浪县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建议措施

1. 工业用地对农田的占用、破坏等问题突出,需要进一步明确耕地保护的布局安排、质量要求、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2. 进行退耕还林,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减少水土流失。

3. 注重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要求。

4. 加大规划管理措施的宣传力度,增进公众的参与意识,让公民参与到规划管理中,接受人民对规划的监督,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篇4: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上世纪80年代就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致力于解决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环境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强调坚持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中国政府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环境保护督察等一系列改革方案,颁布实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用硬措施应对硬挑战,环境保护的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进程加速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污染治理方面,截止到2015年年底,中国的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10年的1.25亿吨增加到了1.82亿吨,已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安装脱硫设施的煤电基础由5.8亿千瓦增加到了8.9亿千瓦,安装率由83%增加到了99%以上。安装脱硝设施的煤电基础由0.8亿千瓦增加到了8.3亿千瓦,安装率由12%增加到92%,累计有1.6亿千瓦的燃煤电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随着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煤电行业将取得革命性进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体系。

在绿化方面,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先发展空间布局,全国六省市基本完成了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加强战略和规划评估,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对发展定底线画框子,过去5年国家层面相继完成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完成了3000多项规划环评审查,加强标准引导,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现行有效国家环保标准达到了1700多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十二五”累计淘汰炼铁产能8920万吨,炼钢9000万吨,水泥6.5亿吨电解铝205万吨,平板玻璃1.6亿重量箱,火电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47%和50%,单位工业增加值COD和氨氮排放强度分别下降42%和48%。在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20.36%提高到了21.66%。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成自然保护区2740个,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高于12.7%的世界平均水平,部分珍惜濒危物种的种群正在逐步恢复,大熊猫受威胁等级已从濒危降为易危,猪獾从极危降为濒危,藏羚羊已不被列为受威胁物种。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国有7.8万个村庄完成整治任务,1.4亿农民、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通过上述措施,2015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下降12.9%、13%、18%和18.6%,“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减排带来的最明显变化,中国的山域面积已经回落到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趋好。2015年首批实施新环境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1%,比2013年下降了23.6%,2015年全国达到或好于三类水质比例比2010年提高了14.6个百分点,重污染的劣五类水质下降了8.6个百分点,大城大河干流水质稳定改善。这些进步增加了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环境保护进入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阶段,环境保护既大有作为又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攻坚期,我们要加强补齐生态环境短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这与我们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长期以来中国依托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以及后发优势,走的是压缩型的、追赶型的快速公约化道路,各种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爆发,大家看环保的发展史,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是在一两百年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和解决的,对比发达国家发展历程,中国在相同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更加复杂,传统煤烟型污染与臭氧PM2.5、挥发性有机物等新的环境问题并存,生产与生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交通环境污染交织,中国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过程,这么大的体量、这么快的速度、这么短的时间,环境压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大,中国是在较低的收入水平解决更为复杂的环境问题。

美国提出PM2.5控制时是在1996年,人均GDP已经达到了2.8万美元,煤炭消费、工业能耗占比仅为20%、7%左右,中国2011年提出PM2.5控制时,人均GDP为5400美元,能源消费中煤炭占到了68.4%,工业能耗占到了70%,能源和经济发展阶段差距较大,治理的复杂性和难度更大。还要看到中国是在发展中来解决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实现小康的时候,已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而中国到2020年工业化和城镇化仍然还在进行,在人类迄今为止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不超过10亿,主要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国是另外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有高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的限制,难度极大。

当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产业结构由低端迈向中高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偏重、发展模式粗放等问题,仍然是这些地区具有锁定效应,经济总量和增量仍然持续上升,污染物新增量依然处于高位,特别是伴随经济下行加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地方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和动力会削弱,面对这样的形势和要求,我们既不能操之过急,希望一蹴而就,又要全力攻坚、扎实作为。

关键要推动环保工作的三个转变

“十三五”时期中国环保工作总体考虑时,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动力,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三大防治战役,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联动协调,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法制化、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对我们来讲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关键是加快推动环保工作实现三方面转变,从主要抓污染物质量减排向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转变,从以抓毒气为主向既抓毒气又抓毒症转变,从自下而上为主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转变,重中之重是在体制机制上,更好的解决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建立推动绿色发展的内生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一是严格落实政府环保责任。开展中央环保督查巡视,落实省级党委政府环境保护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上收环境监测事权,三年内完成国家大气、水、土壤监测点位的建设和事权上收,为保障监测数据质量、强化环境质量指标的硬约束提供支撑,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2016年在一些省开展试点,力争2018年政府换届前基本完成此项改革,推动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产负债表编制等改革措施的落实。

二是强化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实施好新的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推进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税等方面发展规律的制定和修订,通过环境法律的完善和执行,使守法常态化,让环境违法行为受到应有处罚,使企业环境行为的外部性内部化,促进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持续,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督促企业落实达标排放责任,整合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环保标准等制度,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将排污许可建设成为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试点开展环境损害赔偿相关工作,推进环境损害赔偿鉴定评估纳入司法鉴定管理体系,解决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不得合理状况。

三是健全环境保护市场体系。推广绿色信贷,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通过推进PPP、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治理等方面,鼓励各类投资进入环保市场,建立健全排污权初始分配制度和交易市场,推行环保标志管理,实施环保领跑者制度,打造绿色供应链,鼓励发展环保技术咨询、系统设计、运营管理等专业化服务,培育环保品牌企业,推动治污减排监测监控等核心环保技术、成套产品、装备设备研发,加强环保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分析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篇5: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

(环发〔2008〕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管理的不断深化,环境影响评价业务量明显上升。与此同时,环境影响评价队伍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规模持续扩大,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稳步推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行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但是,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工作质量不高,内部管理松散,出借资质以及人员“挂靠”等,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严肃性,干扰了环境影响评价市场秩序。为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促进环境影响评价队伍健康发展,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考核与监督,建立国家与地方环保部门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辖区内开展业务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的业务指导,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日常考核,并定期在当地环境保护政府网站公布考核结果;对日常考核中存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6号)第三十八条所列情形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予退回,计入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日常考核结果,向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对编制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机构和相关人员提出处罚建议。

各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设专人负责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工作,组织开展辖区内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定期开展辖区内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考核,检查其工作条件、人员条件、管理机制、工作质量等情况,并于次年三月底前将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日常考核和考核结果报送我部。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氛围,做好引导和服务,不得干涉建设单位自主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不得限制外系统、外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本地区承接环境影响评价业务;鼓励建设单位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同时,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加大对辖区内外埠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杜绝个人或无资质机构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业务。我部将于近期在政府网站建立《全国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系统》,进一步方便公众查询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业绩及其专职技术人员等情况,并接受社会监督。

二、规范申报和审查程序,严格环境影响评价资质审查

我部审查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申请机构申报材料时,向申请机构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征求意见的,各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申请机构的办公条件、专职人员、内部管理以及工作业绩等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并综合考虑当地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行业、地域分布和申请机构专业特点,结合申请机构综合实力和日常表现,及时向我部反馈书面意见。首次申请资质、申请调整评价范围、申请晋升资质等级以及因改制、分立或合并等原因申请名称变更的机构,亦可先行征求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申请机构要防止资质申请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申请材料内容进行核查过程中,确需申请机构补充提交相关材料的,申请机构应按要求一次性补齐。申请晋升甲级资质的机构,一般应具备五年以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历,并具有良好的工作业绩;申请扩大评价范围的机构,一般应在现有评价范围工作一年以上;同一法定代表人的机构和同一出资人设立或控股的机构只可申请一个环境影响评价资质。

三、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保证体系,提升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内部管理水平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双重把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审核机制,并认真分析、审核协作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报告和监测数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规范和专职技术人员签字等相关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承接的环境影响评价业务,必须与所具备的资质等级和评价范围相一致。承接环境影响评价业务时,必须与建设单位签订书面委托合同或协议,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严禁借用和出借资质证书。书面委托合同或协议不得由其分支机构、办事机构代签或通过个人、其他中介机构签订。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合作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由主持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作为项目负责人。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对所承接项目建立完整档案,档案中应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纸件和电子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相关批复文件、项目委托合同或协议、环境监测报告以及公众参与材料等相关文件和资料的原件。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及时掌握本机构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情况和所承接项目情况,严格执行业绩报告制度,于每年三月底前将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业绩报告表》报我部,同时抄报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四、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

针对目前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专职技术人员“挂靠”现象,我部将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情况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对登记在兼职单位或非供职单位的“挂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予以清理,并对存在此类问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予以重新审查。

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分自查、复核和抽查三个阶段。2008年9月底前,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完成自查。2008年10月底前,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完成本辖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自查情况的复核,将复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建议报我部。我部将适时进行抽查。

二○○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篇6: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环评机构:

为加强我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市场秩序,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备案管理

(一)承担我局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必须具有环境保护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并于2012年2月10日前向我局申请备案。逾期未办理备案手续的环评机构,不得承担我局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省外驻昆环评机构,应明确授权负责人,有固定办公地点,并经云南省环保厅备案后方可向我局申请办理备案手续。

(三)备案情况定期在昆明市环保局网站上公布。

二、环评文件编制

(一)环评机构应当在备案的资质等级、行业类别、有效期限内开展环评工作。环评文件由两个及以上环评机构共同完成的,协作机构须按照环境保护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业务范围开展协作,严禁借用和出借资质证书。

(二)编制的环评文件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和技术规范要求,环评机构不得擅自降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级。

(三)环评文件不得以活页形式装订。文本所附环评机构资质证书正本缩印件、单位印章、法定代表人名章及授权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员签名应与备案材料一致。

三、技术评审

(一)技术评审会前环评机构须将环评文件和《环评机构日常考核表》送达与会专家。

(二)主持环评文件编制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参加技术评审会,并负责汇报环评主要内容。因特殊情况不能参会的,须报我局批准同意后,由参与环评工作的其他人员进行汇报。

(三)环评机构须按PPT形式准备技术评审会汇报材料,并提交建设项目及周边情况影像资料和照片。

四、日常考核

(一)《环评机构日常考核表》分数为60分以下超过与会专家半数的,环评文件不予通过。

(二)环评文件累计5次未通过技术评审或同一建设项目环评文件2次未通过技术评审的,我局6个月内暂停受理该环评机构编制的环评文件,当考核为不合格。

(三)单位印章、法定代表人名章及授权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员签名应与备案材料不一致等弄虚作假的,我局1年内暂停受理该环评机构编制的环评文件,当考核为不合格。

(四)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环评结论失当的或遗漏区域环境敏感点,导致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或引起群众投诉的环评机构,不得再承担我局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五)每年1月15日前,各环评机构须向我局报送上一工作总结和业绩报告。未按时上报的,我局暂停受理该环评机构编制的环评文件。

(六)环评机构考核实行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将上报云南省环保厅。

附件:1.环评机构备安材料

2.昆明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备安申请表

篇7: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工作的通知

(云政办发[2007]160号)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认真落实《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云发[2006]21号)精神,全面推动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深入开展,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通知如

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环境影响评价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节约、清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宏观调控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在重大决策、区域开发、项目建设、评优创先等方 面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

二、统筹规划,全面推进

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出台重大决策、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思想,牢固树立环境代价、生态成本的观念,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积极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统筹考虑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土地利用和城镇建设等需要,兼顾资源承载力、环境容纳力、生态功能区划等要求,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按照生态功能区划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有关规划,区域、流域建设、开发利用等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10类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源头上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对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审批。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规划编制机关负责委托或者组织编制,由同级环境保护部门组织审查;涉及跨行政区域的,由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组织审查。

当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重点抓好有关工 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规划和流域水电开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到2008年10月1日,上述规划未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一律不予审批其中的建设项目影响环境评价文件;到2009年10月1日,对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10类专项规划中的项目,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不得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三、齐抓共管,从严把关

各地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实行行业准入制度。对区域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总量控制计划,未做到“上大关小、以新带老、区域削减”替代,不履行承诺、不落实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不能完成限期治理任务,以及不依法及时足额上缴排污费的地区或者建设单位,环境保护部门要实行区域或者单位停批。对超过污染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

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规定,不符合生态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其他有关专项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部门一律不得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未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的建设项目,发展改革委、经委不得审批或者核准,国土、林业部门不得批准用地,银行不得给予贷款,工商部门不得办理营业执照,质监部门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监部门不得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时,对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要求,以及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建设单位、规划编制机关、环境保护部门要积极依法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和跟踪评价。

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纠正项目建设中的环境违法行为,对达不到试生产、竣工验收要求酌项目,不得许可试生产和通过竣工验收。

四、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中有关部门、建设单位、评价单位、技术评估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申报、受理、技术评估、行政审批的程序、时限和要求,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行政审批责任制,防止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中的缺位、越位和错位。要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有关部门开展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和“三同时”监督,建立和完善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环境保护联动监督机制。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尽快完善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的规定,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对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对位于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地、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等环境敏感区的污染较严重和对生态影响较大的项目,要按照从严的要求适当调整审批权;对其他污染较小和生态影响较轻的项目,要下放审批权。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按照“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审批的要求,加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建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申报、审批和验收的网络系统,并在网站上公布项目审批和验收的进展和结果。

五、强化监督,严格执法

要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及时公开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公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审批和环境保护验收程序、时限、要求、结果等信息,公布企业的违法事实及其查处情况,促进行政机关决策的透明化、科学化、民主化。在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对环境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应当举行听证会或者论证会,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设单位应当公开环境保护情况,公开拟建项目和开发计划的 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环境问题、拟采取的对策措施和整改结果。要进一步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备案制度,加强内部的层级监督,及时纠正和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要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公众社会监督的作用,促使行政机关监管有力、执法到位,督促建设单位严格依法办事、诚实守信。

篇8: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近年来,随着我国规划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深入,探讨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研究增多。冉圣宏等[2]研究了近20年渔子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程吉宏等[3]从区域土地开发规划方面,探讨了规划环评中土地生态适宜度的问题。贾克敬等[4]对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等也作了较深入的阐述。蒋一军等[5]对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理论探讨。杨枫等[6]介绍了德国开展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及步骤。但是,由于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才刚刚实施,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生态服务价值的角度来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运用绿当量这个可以度量的指标,通过对生态绿当量的测算,为衡量区域土地利用问题提供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路。

1 生态绿当量测算原理与方法

1.1 绿当量概念

森林作为地球陆地生态的支柱,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气候、维持景观和净化环境污染等众多环境功能,即森林的生态效益。绿当量为具有和森林基本相同的生态功能当量,其主体可以是其他绿色植被。所以绿当量可以定义为其他绿色植被的绿量相对于等量森林面积的绿量的比率[7,8]。

具有绿当量的用地主要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部分未利用地。其生态服务作用机理与森林相似,可以量化。水域具有景观、调节大气组成、净化空气等功能,是隐含绿当量的用地,但只能定性研究,难以量化。而城镇及工矿、交通用地及部分未利用地,则为不具备绿当量的用地。

1.2 生态绿当量测算方法

将土地利用的不同类型作为不同的生态系统,量化各类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以林地生态系统为标准,计算各类绿色覆被的生态功能服务总分值,进而得到各类生态系统的绿当量。

1.2.1测算各类地表绿色覆被的生态功能作用分值地表绿色覆被附着于多种用地类型,包括林地、牧草地、园地及耕地。不同的绿色覆被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是不同的。这里引用赵娅奇[8]及日本专家通过调查法做出的评价分值,再结合梅州市实际情况,由此得出林地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分值为169.1,相同面积及全年满种情况下,耕地为132.26,牧草地为121.84,水田为127.56,普通旱田为113.55,园地为124.53。

1.2.2计算各类生态系统的平均生态绿当量根据上述生态服务价值的计算,在全年满种的前提下,假定林地的绿当量为1,定义:

式中:Xi为第i类地表绿色覆被生态系统的生态绿当量;Fi为第i类地表绿色覆被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总分值;F林为林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总分值。由此计算各用地类型生态绿当量:自然草地为0.782,牧草地为0.720,水田的绿当量为0.754,普通旱田为0.671,园地为0.736。

实际上由于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等,各地区作物不可能全年满种,以上绿当量结果还需要乘一个相对于全年满种的生长期系数。表1列出了不同熟制情况下相对于全年满种的生长期系数以及耕地、草地的平均绿当量计算结果。

注:①相对全年满种的生长期系数=作物生长期长度(月)/12;②区域熟制与作物生长期长度采用专家建议值;③耕地绿当量基数取0.77,草地绿当量基数取0.73;④本表数据根据参考文献[7]修改计算。

1.2.3区域生态绿当量的计算 设区域总面积为S总,区域最佳森林覆盖率为R,按最佳森林覆盖率要求的区域林地面积为S林,区域实际林地面积为S实,i类用地的面积为Si,绿当量为gi,i代表用地的类型(i=1,2,…),则:

(1)确定区域最佳森林覆盖率。这里采用宫渊波[10]等人确定区域最佳森林覆盖率的方法计算为:

式中,S总为区域土地总面积(hm2),P为一年内日最大降水量(t/hm2),S1=S总(城市、工矿、交通、水田、水面占地面积,hm2),W为森林土壤单位面积饱和蓄水能力(t/hm2)。

也可以从区域社会、经济现状考虑,可以参考该区域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关于森林覆盖率的指标,结合由公式计算的最佳生态防护效益指标确定最终的最佳森林覆盖率指标值。

(2)计算最佳森林覆盖率R要求下的森林面积S林,其对应的绿当量为1。

S林=S总×R

(3)计算区域实际林地的生态绿当量X林:

(4)计算区域总生态绿当量X总:

2 研究区生态绿当量测算与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东邻福建,北接江西,现辖梅江区、兴宁市、梅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和平远县等6县1市1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5876km2,是一个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

梅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梅州市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1800mm,年平均气温为21.3-22.8℃,年日照时数为1488.7-1811.9h。

2007年末总户籍人口为503.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79万人。全市国民生产总值410.6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656元,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排名分别为第16位和第21位。2007年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为22.0∶43.2∶34.8。

2.2 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梅州市及各县区1986年、2006年土地利用结构现状见表2。20年间,梅州市各类用地面积变化较大。其中未利用地面积变化最大,共减少47262.7hm2,年均减少达2363.1hm2;其次是林地,增加31090.2hm2;建设用地增加了13901.3hm2;耕地共减少3277.5hm2,年均减少163.875hm2;草地、水域用地均有所增加。

2.3 研究区生态绿当量计算

根据梅州市气象、农业等部门提供降雨、土壤、气候的资料,并结合林业部门的相关规划确定区域最佳森林覆盖率。取一年内日最大降水量1968t/hm2,森林土壤单位面积饱和蓄水能力2500t/hm2。根据上文叙述的绿当量计算方法,得到最佳森林覆盖率要求下的森林面积。梅州市熟制为一年两熟,所以耕地的绿当量为0.50,草地的绿当量为0.49。结合1986年、2006年对应的土地利用结构数据(表2),算得1986年、2006年的区域总绿当量(表3)。

为便于比较1986年-2006年梅州市及各县市区的生态绿当量变化,整理后得图1。

2.4 分析讨论

从表3和图1分析可以得出:①林地在区域生态绿当量分值中占绝对主导地位;②1986年、2006年梅州市及各县市区生态绿当量都大于1,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③相比1986年,2006年梅州市及各区县生态绿当量均有所提高,生态环境有改善;④丰顺县生态绿当量分值增加最多,和丰顺县森林覆盖率提高最大实际情况吻合;⑤兴宁市生态绿当量分值增加最少,且只有兴宁市森林覆盖率低于区域最佳森林覆盖率,和兴宁市地处兴宁盆地,耕地、建设用地比重高有很大关系。

3 结束语

自1986年来,梅州市积极治理水土流失,大力进行消灭荒山,植树造林工作,区域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需注意的是,梅州市人多地少尤其是耕地很少,人地矛盾比较突出,耕地大量减少。另外梅州市森林覆盖率虽然很高,但林业基础薄弱,原始森林早已遭到破坏,林分结构质量差,纯松林比重过大、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等级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

生态绿当量作为衡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指标,具有涵义明确、计算简单方便等优点;但生态绿当量计算中林地比重过大,未利用地、水域等用地生态功能难于量化;生态绿当量计算中建设用地、耕地变化影响也很小,甚至可能出现由于区域建设用地、水域的增加,导致区域最佳森林覆盖率指标降低,进而出现区域林地减少但区域绿当量反而增加的现象;林地质量也难于反映到生态绿当量这一单一指标中;这也是运用生态绿当量反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局限所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计算模型,优化指标选择方法,这也是本文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558.

[2]冉圣宏,李秀彬,吕昌河.近20年渔子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2):2058-2064.

[3]程吉宏,王晶日.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02,112(28):52-54.

[4]贾克敬,谢俊奇,郑伟元,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3):15-20.

[5]蒋一军,于海英,王晓霞.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4(10):131-134.

[6]杨枫,郑伟元,贾克敬,等.德国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步骤评介[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4):58-64.

[7]刘艳芳,明冬萍,杨建宇.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27(5):493-500.

[8]赵娅奇,杨庆媛,严琳,等.生态绿当量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的运用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1):170-174.

[9]罗志军,张军.生态绿当量及其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以江西省新建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5):851-856.

篇9: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2014]43号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水利局,水利部各流域管理机构,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效保护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决定进一步加强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一)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组织编制有关水利规划时,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步组织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已经批准的规划在实施范围、适用期限、规模、结构和布局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修订的,应当依法重新或补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二)规划编制单位在报送水利规划草案时,应将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未依法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审批机关应当要求其补充;未补充的,规划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二、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规定

(三)需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水利规划包括:水资源战略(综合)规划及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等涉及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水利发展规划;防洪、治涝、抗旱、灌溉、采砂管理等专业规划或专项规划。

(四)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水利规划包括:流域综合规划;水力发电、水资源开发利用(含供水)等专业规划;河口整治、水库建设、跨流域

调水等专项规划。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水利规划,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其具体范围的界定标准由水利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制定发布后实施。

三、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

(五)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落实流域统筹、综合规划要求,促进干支流、上下游科学有序开发。

(六)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护流域生态安全的角度,全面评价规划实施可能对流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对环境及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评价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七)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有关技术导则和规范的要求,结合自然环境特征和水利规划特点,重点分析与相关政策法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其他相关功能区划等的符合性;识别规划实施可能影响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珍稀动植物生境、历史文化遗迹等重要环境敏感区及其他资源环境制约因素;预测规划实施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间接和累积性影响;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还应包括规划草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规划草案的调整建议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四、加强水利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

(八)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的水利规划,在审批前由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审查小组提交书面审查意见。

(九)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牵头审批的水利规划,在审批前由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审查小组提交书面

审查意见。

(十)审查意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基础资料、数据的真实性;

2.评价方法的恰当性;

3.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可靠性;

4.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说明的合理性;

6.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十一)审查小组的专家应当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设立的专家库内的相关专业、行业专家名单中随机抽取,应当包括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利规划、陆生生态、环境风险等环评方面的专家,专家人数不得少于审查小组总人数的1/2。

(十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进行动态更新,在更新和补充涉及水利行业专家名单时,应充分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五、加强环境保护部门和水利部门的协调配合(十三)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规划审批决策的重要依据。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逐项对不予采纳的理由作出书面说明,并存档备查。

(十四)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指导,落实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在受理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前,应补充规划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已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括本轮修编的七大流域综合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可以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予以简化。

(十五)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有效的部门合作机制,实现环评与规划编制早期介入、全程互动,不断提高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质量,促进水利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部 水利部

篇10: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2007‟184号

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厅(局、委):

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地区间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公路交通行业,各级环保、发展改革、交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强化管理,总体上实现了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但是,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占用土地,扰动环境,部分公路建设还涉及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

为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规范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依法做好公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一)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组织编制公路规划时,应结合生态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生态、有序发展”的原则,从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完善网络结构等方面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公路建设布局、规模和技术标准,并按规定程序审批。

(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批准的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范围的有关规定,在组织编制或修编国、省道公路网规划时,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按照上述要求,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公路网规划,规划审批机关不予审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公路网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交通主管部门不予预审,环保主管部门不予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三)在公路网规划编制或修编过程中,要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要时,应在报批规划前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经批准的公路网规划在建设布局上发生重大调整变更,需要重新编制和报批规划时,应当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按规定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且规划已经批准后,其他相关规划应与公路网规划相协调。

二、严格公路建设项目准入条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

(一)公路建设项目应当符合经批准的公路网规划,严格按

照建设程序规范各项前期工作。建设单位必须依照《环境影响评

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的程序,在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项目前,编制完成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交通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发展改革部门不予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公路项目的主要控制点

发生重大变化、路线的长度调整30%以上、服务区数量和选址调整,需要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防止生态环境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可能造成环境影响向不利方面变化的,建设单位必须在开工建设前依法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三)新建公路项目,应当避免穿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

冲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等依法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因工程条件和自然因素限制,确需穿越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以外范围、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或准保护区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有关机关同意。

(四)公路工程建设应当尽量少占耕地、林地和草地,及时

进行生态恢复或补偿。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当有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方案。

要严格控制路基、桥涵、隧道、立交等永久占地数量,有条

件的地方可以采用上跨式服务区。尽量减少施工道路、场地等临时占地,合理设置取弃土场和砂石料场,因地制宜做好土地恢复

和景观绿化设计。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建设应尽可能顺应地形地貌,采用低路基形式。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要合理运用路线平纵指标,增加桥梁、隧道比例,做好路基土石方平衡,防止因大填大挖加剧水土流失。

(五)可能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公路项目,应当采取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措施,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生境条件。可能阻断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的,应当根据动物迁徙规律、生态习性设置通道或通行桥,避免造成生境岛屿化。可能影响野生植物和古树名木的,应优先采取工程避让措施,必要时进行异地保护。

(六)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规

范导则进行,并结合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线位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噪声污染措施。初步设计阶段,应当依据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落实防治噪声污染的措施及投资概算。经过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的路段,应通过优化路线设计方案、使用低噪路面结构等进行源头控制,采取搬迁、建筑物功能置换、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加强交通管控等措施进行防治,减轻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影响,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严格控制公路两侧噪声敏感建筑物的规划和建设,防止产生新的噪声超标问题。

(七)公路建设应特别重视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路线设

计时,应尽量绕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对跨越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和二类

以上水体的桥梁,在确保安全和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应在桥梁上设置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并在桥梁两侧设置沉淀池,对发生污染事故后的桥面径流进行处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八)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前,采取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公开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收集公众反馈意见,并对意见采纳情况进行说明。环保主管部门在受理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向社会公告受理的有关信息,必要时,可以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

三、强化监督管理,切实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建设应在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各个阶段,高度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确保符合有关环保要求。

设计单位在项目设计时,应当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落实

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将环保投资纳入工程概算。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制定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并提交交通、环保主管部门,在施工招标文件、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将工程环境监理纳入工程监理,定期向环保、交通主管部门提交工程环境监理报告。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中的环保要求,落实各项环保措施。

各级交通和环保主管部门应加强公路建设、运行过程中的环

保监督管理,必要时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交通部

上一篇: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下一篇:五年级家长会发言材料